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绿色建筑经济效益分析含绿建措施样本

医院绿色建筑经济效益分析含绿建措施样本

医院绿色建筑经济效益分析含绿建措施样本
医院绿色建筑经济效益分析含绿建措施样本

第七章绿色建筑经济效益分析

7.1绿色建筑节能办法

依照《绿色医院建筑评价原则》(GB_T51153-)规定,划分绿色建筑级别项数规定如下表:

依照本项目绿色建筑初步设计方案,本项目严格按照绿色建筑一星级原则进行设计、建设。

(1)规划

Ⅰ、控制项

4.0.1 医院建设策划阶段应具备明确医疗功能需求指标。

详细办法:医院建设策划阶段有明确医疗功能需求指标,反映在设计任务书上。

4.0.2 医院建筑设计前应编制详尽、清晰设计任务,应明确表达拟建医院建筑医疗功能量化需求,提供需求平衡面积分派比例。

详细办法:医院建筑设计有详尽、清晰设计任务,量化表达了拟

建医院建筑医疗功能需求,提供了需求平衡面积分派比例。

4.0.3 医院内所有建筑物建设均需根据医院总体规划进行。在生命周期内,规划具备适应将来变化和发展灵活性。预先设定合理场地开发容量和强度(涉及预留用地规模)。

详细办法:医院内所有建筑物建设均需根据所在地及医院总体规划进行。规划具备适应将来变化和发展灵活性。按照本地规划部门规定预先设定合理场地开发容量和强度。

4.0.4 医院总体规划设计要最大限度地使用被动方略来减少对化石燃料能源需求。合理选取建筑主朝向,建筑总平面设计有助于冬季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夏季有助于自然通风。建筑采光通风设计、建筑与地理环境有机结合等需采用相应办法。

详细办法:医院总体规划设计使用被动方略来减少对化石燃料能源需求。建筑主朝向为南,建筑总平面设计有助于冬季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夏季有助于自然通风。建筑采光通风设计。

本医院不涉及传染病。

4.0.5 建筑场地选址无地质灾害、洪灾、泥石流及含氡土壤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畴内无严重电磁辐射危害及有害物质和引起火灾与爆炸等危险源。

详细办法:本项目建筑场地选址地势平坦,无洪灾、泥石流及含氡土壤威胁,建筑场地内无有关危险源。

4.0.6 场地选取以运用既有都市基本设施、运用已开发土地为前提,尽量避免使用未开发土地和占用农田。场地建设不破坏本地文物、

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她保护区。维持场地内有价值原生态和地形地貌或建后予以恢复。

详细办法:本项目建筑场地在规划地块内,已经是建设用地,不涉及破坏本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她保护区等问题。

4.0.7 医疗设施应保护和改进现场既有自然环境,从而为病人、医护工作者以及探访者提供健康环境。

详细办法:医疗设施设施设计最大保护和改进现场既有自然环境,从而为病人、医护工作者以及探访者提供健康环境。

4.0.8 施工过程中制定并实行保护环境详细办法,控制由于施工引起各种污染以及对场地周边区域影响。医院改扩建项目制定施工期医院运营方案并评估施工期影响。

详细办法:针对各时期也许浮现各种污染,事先制定相应解决办法,以保证周边环境不被污染。

对易扬尘物料采用苫盖办法,避免扬尘污染;

运送灰土、沙石、垃圾等易产生扬尘散流体物料,采用密闭车辆运送,并防治运送过程中发生遗撒或泄漏;

在施工现场周边,持续设立不低于2.5m高围挡,并做到结实美观,以减少施工扬尘对环境敏感目的影响;

工地出入口要设立清洗车轮办法,设有专人清洗车轮及清扫出入口卫生,保证出入工地车轮不带泥土;

施工现场必要设立垃圾暂存点,并及时回收、清运工程垃圾等等,

并加强环境管理。

选用低噪声设备,加强设备维护管理。

安排好施工时间,禁止当天23时至次日6时(如需打桩作业时,禁止施工时间为当天22时至次日7时)进行产生噪声污染施工作业。如必要夜间施工工程,应写出书面申请提前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申请;

起重、运送机械在施工现场禁止鸣笛;

现场设立电锯、空压机、砂轮和搅拌机应安放在按工地相应方位搭设设备房和操作间内,不可露天作业;

该项目施工期产生废水重要有具有淤泥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

为避免施工期废水对环境构成影响,建议在施工期间具有淤泥施工废水可经沉淀解决后与生活污水一起就近排入污水管道。

施工中要加强对建筑垃圾管理,从生产、运送、堆放等各环节采用办法,减少撒落,及时打扫,及时清运,避免污染环境,减少扬尘污染。

Ⅱ、普通项

4.0.10 场地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标《声环境质量原则》GB 3096 规定。病房楼、宿舍等居住类用房不适当紧邻都市主干道,如条件不允许,应增长隔声办法。

详细办法:本项目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标《声环境质量原则》GB3096规定。

施工期选用低噪声设备,加强设备维护管理。安排好施工时间,

不干扰周边居民正常作息;若必要在夜间施工,应事先提交申请。起重、运送机械在施工现场禁止鸣笛;现场设立电锯、空压机、砂轮和搅拌机应安放在按工地相应方位搭设设备房和操作间内,不可露天作业。

运营期噪声有通风机、水泵等噪声,排气筒气流噪声,空调室外机运营产生噪声,用餐人员吵杂噪声和清洗锅碗时产生噪声等。通风机、水泵应选用低噪声设备,将其布置在用消声性能较好建筑材料建设专用房内,基本做减震解决;空调应选购噪音低变频空调。

病房楼远离都市主干道,且朝向马路一侧均为医疗辅助用房。

4.0.11 建筑物周边人行区风速低于5m/s,不影响室外活动舒服性和建筑通风。在寒冷和寒冷多风地区,医院重要患者出入口宜考虑设立遮风候车设施;在夏热冬暖和夏热冬冷地区,医院重要患者出入口宜考虑设立遮阳候车设施。

详细办法:本项目夏季、过渡季节能过实现自然通风,建筑物周边人行区风速低于5m/s,不影响室外活动舒服性和建筑通风。

a、建筑规划避开冬季不利风向,通过设立防风墙、板、防风带等挡风办法阻隔冬季冷风;

b、减少场地内行人高度风速,避免放大系数过大,减小建筑物先后压差;

c、建筑群体保持释放建筑间距,或者通过设立过街楼等办法,提高夏季和过渡季自然通风。

e、在,医院重要出入口均考虑设立遮风候车设施;在夏热冬暖

打造绿色医院建筑的要点

打造绿色医院建筑的要点 绿色医院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提供健康、实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医院建筑,是绿色建筑的一个重要分支。 一、认识发展绿色医院建筑的重要意义——打造绿色医院建筑的前提 为抑制全球气候变暖,实现人类的可持续性发展,低碳生活理念已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广大民众的重视。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资源短缺和能耗过高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发展绿色建筑是人类对自身所处环境存在的危机做出的积极反应。国务院办公厅于2013年1月以国办发「2013」1号文下达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明确指出“政府投资的国家机关、学校、医院、博物馆等大型公共建筑,自2014年起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说明绿色建筑已经得到国家层面的关注。这是国务院贯彻执行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举措,符合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发展潮流,与“可持续性发展、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 发展绿色医院建筑首先是医院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要求医院的建设和运营应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避免浪费和减少污染,使医院环境有益于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其次是绿色医院建筑的节能效果、便捷高效的就医流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融洽关系,给医院长期运营带来较大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 二、掌握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打造绿色医院建筑的基础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根据住建部《关于印发2012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要求,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现已编制完成《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初稿,并已公开征求意见,计划今年正式发布。 《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初稿明确指出:绿色医院建筑评价应因地制宜,统筹考虑并正确处理医院作为城市生命线、确保人的生命安全,并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如何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的问题——通过合理规划、精心设计、确保功能、遵守流程、安全配置等相关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提供安全高效的使用空间,使之与自然和谐共生,满足医疗、建筑功能间的辩证关系。 三、做好规划设计管理——打造绿色医院建筑的关键 从《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初稿)可以看出,大多数的评价指标均与规划设计有关,可以说没有优秀的规划设计方案,就难以创建出真正的绿色医院建筑。

绿色医疗建筑

浅谈绿色医疗建筑 【摘要】绿色建筑是当今建筑发展的趋势各国的建筑师都在探讨如何将绿色技术运用到建筑中。由于医院接待的是患者这一特殊人群, 因此对其绿色建筑技术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具有安全 性、价值性、创新性等特征。“绿色医院”的建设包括绿色建 筑、绿色能源、绿色环境、绿色管理四大要素,围绕这些要素, 绿色医院的建筑技术分别表现了“健康空间、低能消耗、舒适 环境”等特点。在建设绿色医院时,必须在建筑技术的选择上 考虑到受地域气候、建筑规模、经济效益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关键词】绿色建筑;绿色医疗建筑;绿色建筑技术体系; 【Abstract】Green architecture is the developing tendency of architecture,and architects of all nations are researching into how to apply green technology to buildings. Hospital green architecture requires higher safety, better value and more innovation than other sections since it faces patient. Green hospital building includes four factors: green architecture, green energy, green environment and green management. According to those factors, architecture technology of green hospital reflects the characters of healthy space, low energy consume, comfortable environment. Technology selection decides the capacity of green architecture design. Factors of climate, architecture scale and economic benefit should be considered when builds green hospital.【 Keywords 】green building; green hospital building; green architecture technology system; 传统建筑业巨大地消耗能源浪费资源,对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冲击,在国外20世纪50年代有人将人类聚居问题同生态学环境学结合为一体,提出了人类聚居建筑学,60年代开始了湿土砖房,被动太阳能住宅等绿色建筑的初步探索实践,但直到70年代的全球能源大危机才等到应有的重视,建筑领域内也就开始了一场革命——绿色建筑。 一.绿色建筑发展 目前,绿色建筑在各地方发展都处于起步阶段。欧洲是发展较好的地区,例如,由保罗·瓦洛特设计、建造于1884 年的德国柏林国会大厦( TheReichstag) ,1999 年国会大厦扩建使自然采光通风联合发电及热回收系统得到广泛使用。法兰克福商业大楼(Commerzbank Headquarters , Frankfurt , Germany) ,由来自于英国

绿色校园策划方案

绿色校园策划方案 提要:绿色校园(绿色大学),亦称为“可持续大学”或“生态校园”,是指以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为基础,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大学校园。它不同于传统的大学校园,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集生态园林、环境友好与环境人文为一体的和谐的绿色校园。依据各个学校建设的侧重点,绿色校园可以分为景观园林设计型、环境友好技术型、生态化教育管理型三类。绿色校园建设与环境教育相互促进,二者密不可分。开展绿色校园建设既可为广大师生提供优美整洁、舒适宜人的学习和工作环境,同时也对身处其间的师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环境意识教育作用,因此开展绿色校园建设可以为环境教育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保障。 一、前提 近年来,地球温暖化、臭氧层被破坏、酸雨蔓延、土地沙漠化、热带林减少、大气污染、水质污染、海洋污染、有害废弃物越境转移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问题。随着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的实施,极大的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学校园也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建设。由于高等教育学校是培养高级人才的场所,其校园的建设工作也影响着其他校园的建设,所以建设绿色校园是一个目标,一个发展的方向。同时绿色学校事业的设定,揭示了今后学校办学的一个发展方向,即要站在环境保护的立场进行学校设施建设,并从有利于开展环境教育的视角重新加以考虑和认识。为防止地球温暖化等环境问题的恶化,学校办学理念必须更新,不仅在课程与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实施环境教育,还要在学校建筑设施层面进一步考虑对环境因素的影响。 二、目的 通过全员参与,从净化、绿化、美化整治校容校貌入手,促进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依法治校,依法执教,深化教育教学管理,促进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以各种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环境氛围,促进校园活动文化建设;传承历史文化,弘扬时代精神,树立文明新风,促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特别是利用春季的时机,做好校园绿化美化工作。具体目标有: (1)培养一支合格的具有一定环保意识、环保知识的教师队伍;全面动员,

医院建筑的绿色设计

卫生经济研究2011年5期总第287期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生命周期内,消耗最少地球资源、使用最少能源、产生最少废弃物及创造安全健康舒适生存环境的建筑物,切入点是绿色环保。其主要内容是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与生态环境保护。为了给绿色建筑提供一套规范性的评估体系,美国绿色建筑协会创立了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能源与环境设计先导(Leadershi p in Ener 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 g n,LEED),华盛顿、加利福尼亚等州都将其作为政府机关、公立学校、公立医院等建筑的强制性标准。目前,这一绿色建筑的规范评价体系已被介绍到世界各地。 本文介绍LEED认证和基于LEED的 医疗建筑绿色设计指南 (Green Guide Hea lth Care,GGHC),探讨医院建筑的LEED认证项目案例,最后讨论我国医疗建筑行业推行LEED设计和认证的机遇。 一、LEED认证 LEED评估体系由美国绿色建筑协会委员会开发,遵循美国绿色建筑协会政策和方针,经过两年时间开发完成。LEED强调通过以下几方面的考量,优化建筑的绿色设计,减少建筑对周边环境乃至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优越的环境和经济性能,高效的资源和能源利用率,健康、舒适的室内工作生活环境,全生命周期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管理,整合的设计团队。 L EED体系包括对各种建筑类别(新建建筑、既有建筑、商业装修、建筑结构、住宅、社区开发)的评估和认证标准,认证过程是由美国绿色建筑协会对项目的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方面的特定指标项目进行评估,作出评分,据此提供认证。其中对新建建筑的评分系统,其指标有6大类,包括:可持续的场地(14分)、节水(5分)、能源与大气(17分)、原料与资源(13分)、室内环境质量(15分)、创新和设计过程(5分),总计69分。根据评分的不同级别,给项目颁发L EED认证,这些级别包括:注册级(Registered)26-32分;银级(Silver)33-38分;金级(Gold) 39-51分;白金级(P latinum)52-69分。 二、基于LEED标准的医院设计指南(G GHC) 美国 医疗建筑绿色设计指南 (GGHC)是参照由美国医疗保健工程协会(American Societ y of Healthcare En g i neering)起草的绿色医疗保健建筑指南(Green Healthcare Construction Guida nce State ment)制定的。GG HC是世界上第一本医疗建筑绿色设计的指南。在北美和其他国家,很多医院都开始使用GG HC来设计和建造新一代的绿色医院。 GG HC贯穿了医疗机构建造和运营的全过程,关注建筑材料供应商在生产过程中是否对环境带来了危害及建筑材料的安全性,建筑商在建筑过程中是否对周边环境造成了污染,医疗器械是否含有对环境有害的物质,医疗机构的各项设施是否会对环境带来危害,医疗机构产生的各种废物如何处理等。GGHC的核心是在医疗机构建造和运营中减少暴露于有害化学物质和其他有害物质。GG HC之所以快速地被北美及世界很多地区接受,在于GG HC是一本不折不扣的工具书。GG HC帮助医院和医院的建造者对每一项LEED认证指标进行分析。 三、绿色医院建筑设计实例介绍 缅因州综合医院(The Maine G eneral Hos p ital)的门诊癌症中心(Outpatient Cancer Center)位于美国缅因州奥古斯塔市(Augusta,Maine)。该项目已在美国绿色建筑协会注册,目标是取得L EED银级证书。 缅因州综合医院致力于突破普通的医院环境,建设一座特别的建筑,这个建筑物坐落在自然环境之中,营造出一种有利于康复的环境,以减少患者、家属和工作人员的心理压力,协助医务人员对病人进行更好治疗。此外,所有患者都是门诊病人,所以不提供住院设施。 这个建筑物的构思是引入充裕的日光,从而在很多区域减少人工照明的使用。该项目申请L EED认证评价的得分要点包括以下方面。 (1)支持非机动车的交通方式,为设施使用者提供自行车库和更衣室。 (2)减少建设对场地造成的破坏,保护或恢复空地,促进生物多样性;清晰地标明红线,降低对现有场地 医院建筑的绿色设计 郭婷婷 (浙江省人民医院,浙江杭州310014)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778(2011)05-0043-03 [卫生基建] 43

浅析绿色建筑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

浅析绿色建筑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 发表时间:2016-03-28T14:07:46.730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21期供稿作者:李悦 [导读] 广东省高教建筑规划设计院绿色建筑设计关系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生态理念的贯彻落实、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等。 广东省高教建筑规划设计院 摘要:绿色建筑设计关系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生态理念的贯彻落实、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等。绿色建筑的提出、落实和不断发展意义重大,引起全社会范围内的广泛关注。本文就绿色建筑的潜力进行浅析,以方面现实应用。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设计;发展方向 引言 在我国当前社会中,经济处于不断飞速发展的阶段,城镇化的进程不停加快,这就使我国的能源消耗大大地增加,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建筑的增加也是显而易见的,建筑规模不断的扩大,也就相应使建筑在能耗上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加。据统计,在我国目前的全社会能耗中,建筑能耗所占的比例为28%,而到2020年,这个比例有可能会增加到30%-1140%,成为全国的首要能量消耗源。由此可见,我国的建筑节能,形势严峻,势在必行。 1、绿色建筑设计的特点 所谓的绿色建筑设计是指在对建筑进行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不仅考虑经济因素,而是要将环境因素考虑在内,最大限度的避免对周围环境的破坏,进而为居民营造―种健康舒适的生活空间,同时在建筑的使用周期完结进行拆除时,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可见,绿色建筑设计与传统的建筑设计有着明显的不同,其主要特点如下 首先,对周围环境无污染,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用的材料多是低能耗材料,减少了建筑废料的出现,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建筑垃圾,进而避免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其次,实现了节能降耗,一方面在建筑设计时,采用的多是可再生的资源,如太阳能、地热能等,另一方面使用了大量的节能设备和节能技术,降低了建筑设计中能源的消耗,进而提高人居环境的舒适度和健康性,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此外,绿色建筑设计还具备后期无污染的特点,即在建筑周期结束以后,进行拆除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拆除的材料能够重复使用,实现了建筑整个生命周期的环保性。 2、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 绿色建筑设计已经成为当前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趋势,为建筑设计指明了发展的方向,为了顺应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推进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 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人是建筑物的最终使用者,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首先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即在满足人类生存使用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生存环境。第二,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即不能影响当代人的利益,同时也不能对后代人的资源产生威胁。第三,要遵循统一性原则,即只有实现建筑与生态系统的每一个环节都和谐统一,才能够真正实现绿色设计;第四,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因为绿色建筑设计是最大限度的降低损耗,这就需要加强对自然条件的有效运用,同时要根据气候特点以及地质条件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第五,坚持反馈原则,在建筑设计时,要及时的了解设计对环境以及居民的影响,因此需要重视社会对绿色建筑设计的信息反馈,进而为改进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此外,在绿色建筑设计中,要最大限度的使用新技术和新材料,尽量做到材料的循环使用,节约材料并最大限度的降低材料的损耗,实现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3、绿色建筑设计是未来的建筑设计发展方向 随着传统石化能源的枯竭和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人们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绿色建筑设计,不但能够很大程度的节约能源,更能在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问题上提供建设性的成果。因此,可以说绿色建筑设计时建筑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绿色建筑设计是人们在经历了长期发展后理性反思的结果。我国是个人口基数庞大的国家,人均资源非常匮乏,因此在我国推行绿色建筑设计,不仅仅是出于资源匮乏的考虑,更加是对我国长远的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的规划。所以结合我国的经济!环境!气候条件,采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进行绿色建筑设计,实现节能、节地、节水、减少环境污染和改善居民住宅舒适度。绿色建筑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他不但在建筑设计上要追求绿色,同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也要遵循绿色原则,这种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必定将成为未来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 4、绿色建筑设计的设计要点 4.1重视整体设计 整体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绿色建筑的性能及成本。建筑设计必须结合气候、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整体设计,切勿盲目照搬所谓的先进绿色技术,也不能仅仅着眼于一个局部而不顾整体。如热带地区使用保温材料和蓄热墙体就毫无意义,而对于寒冷地区,如果窗户的热工性能很差,使用再昂贵的墙体保温材料也不会达到节能的效果,因为热量会通过窗户迅速散失。在经济拮据的情况下,将有限的保温材料安置在关键部位,而不是均匀分布,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对于有些类型的建筑如内部发热量大的商场或实验室,没有保温材料利于降低空调能耗,也会更利于节能。 4.2因地制宜 绿色建筑非常强调的一点是因地制宜,绝不能照搬盲从。气候的差异也使得不同地区的绿色设计策略大相径庭。建筑设计应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及其它地域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被动式集热和制冷,从而减少因采光、通风、供暖、空调所导致的能耗和污染。在日照充足的西北地区,太阳能的利用就显得高效!重要。而对于终日阴云密布或阴雨绵绵的地区则效果不明显,甚至可有可无。北方寒冷地区的建筑应该在建筑保温材料上多花钱、多投入,而南方炎热地区则更多的是要考虑遮阳板的方位和角度,即防止太阳辐射和避免产生眩光。某种建筑平面或户型在一个地区也许是适合气候特点的典范之作,而搬到另一个地区则会成为最蹩脚的抄袭。 4.3尊重基地环境 在保证建筑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经济性基础上,在建筑规划、设计的各个环节引入环境概念,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复杂的系统

浅论绿色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冯博

浅论绿色建筑设计要点分析冯博 发表时间:2019-04-25T10:27:50.97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作者:冯博[导读] 摘要:建筑设计是人类生存过程中永恒的主题。实际上,人类的不断改进正在寻找更适合生存的环境。 河北东方计画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石家庄 050000摘要:建筑设计是人类生存过程中永恒的主题。实际上,人类的不断改进正在寻找更适合生存的环境。建筑的规划和设计是改善生活环境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测量 1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要在人们的生活中准确地实施建筑设计,就必须清楚地了解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只有浅绿色建筑设计的概念才能在正确的方向上设计绿色建筑。首先,我将从字面上分析生态建筑的设计。绿色这个词是肤浅的,但充满了意义。绿色不仅仅代表一种颜色。它象征着一种测试,健康的正能量和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也可以作为警告人们成为环保主义者的愿望的信号。如果你不采取实际措施,那么绿色只能作为形式存在。 关于绿色建筑,没有具体的标准。由于绿色建筑没有严格的行为标准约束系统,绿色建筑设计的当前声明和表现完全取决于个人或团队的绿色渴望程度。可以说,这可以被认为是对环境的尊重。生态建设的定义完全取决于其自律。在生态设计中,由于生态建筑的影响,两者之间往往存在混淆,但它们具有共同的特征,即可持续性,它们相互补充,突出了每一个的亮点。生态建设对高科技的需求很低。所谓的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概念在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最重要的是利用自然生态的可持续性。因此,生态建筑设计的概念是保护环境。节省能源目前,城市建筑的发展越来越高科技,但一切都是双面的。现代技术虽然证实了建筑技术和经济发展的程度,但建筑设计中充斥着人造元素,城市建筑也得以体现。偏离自然。 2保证人的健康绿色建筑设计中的重要任务是保证使用者的健康,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的热环境、噪声和电磁场辐射等因素影响的人。设计应使用毒性较低的或无毒的材料,例如非毒性油漆或墙和天花板轻微毒性,包含用于建材无甲醛或VOC,陶瓷地板装饰硬木材等;材料、系统的建设和机械系统应尽量减少与健康的潜在污染物,如木制品、地毯、涂层组织密封膏,正常组织自然通风,设置空气入口和出口必要的空气,并将空气带到房间。改善室内热环境,包括、湿度、辐射温度和气流等,以提高人体舒适度。改善水质,如果您有条件,可以使用直饮水。合理的自然采光,即满足人体健康的需要,也能满足视觉美学的需求,同时实现节能效果。通过改进细节和结构的方法以及吸音材料的使用来改善建筑物的隔音效果。 3尽量减少能源消耗 3.1减少建筑材料生产和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使用过程中的能量守恒,还要考虑建筑材料中的能耗。在充分发挥建筑功能和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低能耗建筑材料和铝合金、钢材,实现可持续施工。为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应尽可能使用当地材料。 3.2减少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的能耗。 在使用建筑物的过程中,它将消耗大量的能量消耗。因此,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设计节能建筑物本身,并实现通过所述建筑物的形状的设计中节省能源,作为扁平设计扁平、深度、系数体形、的效果表面积系数、纵横比和方向等因素与建筑物的节能效果有关。建筑物的墙壁、天花板门窗及油烟机热缓冲、有效的合理的设计,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而且对建筑节能具有重要意义。 4合理利用资源。 4.1使用清洁能源。太阳能是一种资源丰富的清洁能源。在大楼里,使用强太阳能,如设计和光伏天窗壁、太阳能和太阳能光伏玻璃的构造,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和热量由建筑物本身需要的。此外,风能也是一种开发和使用的清洁能源。除了建筑的自然通风,你可以安装风力发电设备和风力将风能转换成能量,可直接在建筑中使用。 4.2旧建筑材料的回收。 4.3可再生材料的使用。 加大了对建筑、废纸/纤维绝缘材料和其他可再生材料使用木材,不仅降低了建设投资,同时也减少了由于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人类的环境问题。 5减轻环境负担 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以减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受到大楼固污水和燃气等产生的建筑垃圾污染物带来的环境负担最小。 5.1选择环境负荷低的建筑材料。 施工过程消耗大量资源和能源,产生高环境污染。选择材料时,和对环境的选择与负荷小的材料,如生态水泥、绿色混凝土、用品的家居和建材高性能长寿命、舒适建筑师必须有生态和经济意识保健。模块化预制组件可用于减少建筑垃圾。 5.2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 建筑物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施工过程造成的污染。在建筑设计,材料选择和设计过程中应该是很容易建立,降低能源消耗的建设和减少对环境的负担。 6使建筑物的寿命延长 6.1使用耐用材料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使用耐用材料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最好将建筑材料的使用寿命与建筑物同步,并减少更换、维护材料,从而节省成本。 6.2采用灵活多样的设计技术。在设计中,建筑师必须充分预见根据不同用户的要求,该建筑可以被修改,采用自适应变化、等策略的设计的灵活性,以提高建筑物的使用的使用寿命和效率,以改善一般使用资源,缩短生命周期。消耗能源和环境影响。例如,如果两个住宅建筑和材料和设计过程都是一样的,如果设计师使用不同类型的房屋,适应性差,而且可能无法满足业务一年后的功能。另一个原因是它可以使用更长的时间,因为它可以灵活地改变。相比之下,在同一时间,在生命的最后周期中产生的资源和污染是比第一更小。 7遵守经济适用性原则

全国建筑院校绿色建筑设计综合排名

全国建筑院校绿色建筑设计综合排名 单位2012 积分 2012 排名 2013 积分 2013 排名 2014 积分 2014 排名 综合 积分 综合 排名 合肥工业大学24 1 44 1 22 3 90 1 西北工业大学20 3 25 2 45 2 河北工业大学17 5 28 1 45 2 天津大学19 3 22 3 41 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12 6 12 8 16 5 40 4 湖南大学21 2 9 11 8 9 38 5 重庆大学25 2 8 9 33 6 大连理工大学12 7 5 14 14 6 31 7 广州大学8 10 16 6 7 10 31 7 哈尔滨工业大学 1 17 7 12 21 4 29 8 辽宁科技大学12 7 14 6 26 9 中南大学10 8 11 9 4 13 25 10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10 8 6 13 8 9 24 11 西安科技大学13 5 3 15 5 12 21 12 河南理工大学18 4 1 17 1 16 20 13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12 7 5 14 2 15 19 14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 院 10 8 1 17 8 9 19 14 厦门大学18 4 18 15 华中科技大学10 8 5 12 15 16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3 15 2 16 9 8 14 17 中国矿业大学14 7 14 17 温州大学 5 13 8 9 13 18 桂林理工大学 4 14 1 17 7 10 12 19 西南交通大学 2 16 10 7 12 19 武汉大学 6 13 6 11 12 19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 院 5 13 2 1 6 4 13 11 20 山东科技大学 1 1 7 1 17 9 8 11 20 台湾逢甲大学10 8 10 21 扬州大学10 7 10 21 上海朗诗规划建筑设 计有限公司 10 10 10 21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9 9 9 22 厦门理工学院7 11 1 17 1 16 9 22 淮海工学院 2 16 3 15 4 13 9 22 合肥学院 1 17 3 15 5 12 9 22 安徽理工大学 3 15 5 14 8 23

某医院 绿色建筑经济效益分析(含绿建措施)

第七章绿色建筑经济效益分析 7.1绿色建筑节能措施 根据《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GB_T51153-2011)规定,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项数要求如下表: 根据本项目绿色建筑初步设计方案,本项目严格按照绿色建筑一星级标准进行设计、建设。 (1)规划 Ⅰ、控制项 4.0.1 医院建设策划阶段应具有明确的医疗功能需求指标。 具体措施:医院建设策划阶段有明确的医疗功能需求指标,反映在设计任务书上。 4.0.2 医院建筑设计前应编制详尽、清晰的设计任务,应明确表达拟建医院建筑的医疗功能量化需求,提供需求平衡的面积分配比

例。 具体措施:医院建筑设计有详尽、清晰的设计任务,量化表达了拟建医院建筑的医疗功能需求,提供了需求平衡的面积分配比例。 4.0.3 医院内所有建筑物的建设均需依据医院总体规划进行。在生命周期内,规划具有适应未来变化和发展的灵活性。预先设定合理的场地开发容量和强度(包括预留用地的规模)。 具体措施:医院内所有建筑物的建设均需依据所在地及医院总体规划进行。规划具有适应未来变化和发展的灵活性。按照当地规划部门要求预先设定合理的场地开发容量和强度。 4.0.4 医院的总体规划设计要最大限度地使用被动策略来减少对化石燃料能源的需求。合理选择建筑的主朝向,建筑总平面设计有利于冬季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夏季有利于自然通风。建筑采光通风设计、建筑与地理环境的有机结合等需采取相应措施。 具体措施:医院的总体规划设计使用被动策略来减少对化石燃料能源的需求。建筑的主朝向为南,建筑总平面设计有利于冬季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夏季有利于自然通风。建筑采光通风设计。 本医院不涉及传染病。 4.0.5 建筑场地选址无地质灾害、洪灾、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严重电磁辐射危害及有害物质和引发火灾与爆炸等的危险源。 具体措施:本项目建筑场地选址地势平坦,无洪灾、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建筑场地内无相关危险源。

我国绿色建筑的设计分析

我国绿色建筑的设计分析 发表时间:2018-10-09T14:24:37.65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3期作者:张洪日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也在加快自身的发展脚步。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的建筑产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空间。但在发展的同时,随着建筑企业和项目工程量逐渐增多,也出现了许多比较严重的问题,比如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因此在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就已经成为了建筑企业所更加注重的方面。本文主要对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进行全面分析,使其更加满足我国建筑行业当前的需要。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设计;节能减排;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也在加快自身的发展脚步。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下,建筑行业想要实现进一步发展,需要一方面控制建设成本,避免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也要从环保角度出发来避免对环境的破坏。继而绿色建筑技术的价值也就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肯定,当然其本身也是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满足。 一:绿色建筑设计应用的必要性 伴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活动需要加强对现代科技的运用,其不仅仅是为了降低生产建设所需的资源,继而实现成本的控制。,同时,也是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 根据绿色建筑本身的设计技术来进行分析,设计人员的工作活动需要让建筑设计本身与施工活动、建筑物价值以及环保节能性融入一体,以此来更好地让建筑物得以和生态环境相适应。继而推动建筑行业的新时期新发展。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建筑设计者,应当一方面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另一方面,将建筑设计的理念不断创新,继而让新技术得以达到绿色化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建筑设计者应当加强对现代社会实际需求的重视,从形象设计入手,让建筑物本身得以更为美观,继而获得社会大众的更多认可。同时,针对于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滞后,需要有所针对地将技术标准进行调整,以此来明确薄弱问题所在,实现绿色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 二:绿色建筑的特点 (1)生态性 绿色建筑的生态性是指建筑从最初的设计到施工再到最终的使用过程中尊重生态规律,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因地制宜,能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地域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既提高住户的舒适度又能减少能耗;建材选取时将环保材料和循环利用材料作为首选,以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并减少加工过程的污染物排放。 (2)安全舒适性 绿色建筑在选址上应注意避免周边洪涝灾害、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威胁,建筑场地应远离电磁辐射污染源和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选择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应符合环保标准,不危害人体健康。同时绿色建筑在设计与施工的过程中不应只关注建筑本身,还应重视建筑周围人文环境、视觉环境及景观环境的建设,将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增进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和力,实现人与建筑、自然的和谐共处。 (3)先进性 绿色建筑的先进性是指采用电子通讯和自动化技术,建造智能化大楼,将建筑的“智能”和“绿色”融为一体。绿色智能化不是某一种技术,而是多种技术的有机组合,一个完整的绿色智能化建筑由安防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及网络系统构成。目前我国部分发达城市的公共建筑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绿色智能化”,通过计算机网络远程监测建筑能耗,根据室内温度、热湿环境、风力大小、空气质量等情况,由环境智能优化系统自动调节“智能壳体”的开闭和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保证建筑中的生产、生活状态处于最优,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活舒适度,并减轻建筑能耗,降低环境污染,促进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三:绿色建筑的设计 3.1整体设计 在一些建筑项目中,设计人员只要可以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一定范围内的调整,就可以对自然光进行较好的利用,使空气实现对流,最大程度上节省能源。对于目前很多城市建筑来说,Lumiventt技术应用也逐渐变成了绿色建筑的主要趋势。对于绿色建筑而言,整体设计的好坏将会对绿色建筑的性能及成本造成直接性的影响。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多因素进行整体分析,这些因素涵盖了当地气候条件、风俗文化及经济实力等,杜绝抄袭、一成不变地模仿他人的设计,同时避免考虑局部而忽视整体的设计思路。在对建筑进行设计时还可以采用零能耗设计方案,这种方案主要是对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一系列可再生资源进行利用,这些资源的有效利用可以满足建筑所需要的电力与空调需要。虽然,零能耗建筑设计在开始时投入资金较大但是因为其具备的节能性和可持续性,但是能带来长久的经济利益。 3.2节能节材设计 建筑行业是耗能重要产业,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比重大,并呈逐渐上升趋势。若不解决建筑耗能高的缺点,绿色建筑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因此做好建筑的节能节材设计,不光必要,而且必须。具体可参考以下方面进行考虑: 3.2.1体型设计 建筑形体与建筑节能紧密相关。当建筑具有相同的体积时,集中布局模式要比分散布局模式消耗更少的热量,故从节能的角度,经过比选后宜优先选择高层和中高层建筑,使建筑布局更加集中。 3.2.2围护结构的设计 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可以通过提高和改善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来实现,例如通过导热系数小的高效隔热材料提高建筑外墙的热工性能;根据不同屋面形式选用不同传热系数的保温材料;除此之外,还应从建筑楼地面的热工性能考虑,设计良好的楼地面构造。可以说,如何通过设计来有效地做好建筑采暖和隔热工作,并利用建筑构件调节采光方式,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是值得设计人员探讨的问题。 3.2.3绿色能源的利用 绿色建筑应优先考虑使用无污染、可再生,取材范围广的清洁能源。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分布广泛,而且几乎不会对环境造成危

大学绿色校园活动策划简易版

The Common Structure Of The Specific Plan For Daily Work Includes The Expected Objectives, Implementation Steps,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Specific Requirements And Other Items.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大学绿色校园活动策划简 易版

大学绿色校园活动策划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方案文件应用在日常进行工作的具体计划或对某一问题制定规划,常见结构包含预期目标、实施步骤、实施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大学绿色校园活动策划篇一 “添绿、护绿,共建绿色校园”活动方案 早春三月,草长莺飞,春回大地,万象更新, 又是一年芳草绿。在这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 阳春三月,是一个营造绿色环境,期待绿水青 山,呼唤人们爱护环境的特别时期。为倡导绿 色校园、和-谐校园,力行美的生活体验、增强 环保意识、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也为我 校师生能在一个优美的环境中愉快地工作、学 习和生活。在此,学校决定开展“添绿、护 绿,共建绿色校园”活动,活动安排如下: 一、人人献绿,校园满绿

积极倡导每位学生为学校献花籽或盆景,使校园成为绿色海洋。 二、一个班级认养一片绿地,认养一个花园 各班清洁区内的花园、绿地由各班负责定期维护、整理。 三、警语收集 在各班征集三至四条标语、警示语 四、各班给各班的花园、绿地里的花木设置名片 总之,全体师生员工应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行动起来,以各种形式积极参与学校的绿化行动。积极宣传环保理念,倡导绿色文明,及时劝阻破坏环境的行为。绿色环境,美好心情,在寝室中、教室摆点花花草草,增添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样式建筑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样式(建筑) 一、设计依据 1.依据性文件 规划部门的选址意见书(土地出让合同)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用地红线图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的立项批文 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绿色建筑要求的批文 2.主要法规(应根据建筑类型选用公建或住宅建筑适用的规范)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2010 《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GJ08-2143-2014 《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GJ08-2139-2014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107-2012 《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205-2011 《上海市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文件审查要点》 《上海市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文件审查要点》 二、工程概况 1.建筑总量 用地面积:m2;总建筑面积:m2; 容积率:;绿地率: % 土地使用性质为(在□中打√): □住宅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 □住宅建筑□公共建筑 自身有日照要求的住宅建筑:□低层住宅□多层住宅□高层住宅 自身有日照要求的公共建筑:□托儿所、□幼儿园、□大、中小学校教学楼、□医院病房楼、 □养老院住宿楼、□宿舍 周边敏感建筑:□住宅□学校教学楼□医院病房楼□养老院住宿楼□宿舍 场地内的危险源:□易燃易爆危险源□含氡土壤□危险化学品□电磁辐射 场地内的污染源:□废气□废水□油烟□垃圾□其他 2.建筑单体概况 表1 建筑单体概况(可根据单体数量增加序号) 3.绿色技术概况(在□中打√) 1)光环境:□建筑玻璃幕墙□夜景照明; 2)雨水设施:□下凹绿地□雨水花园□硬质场地透水铺装□其他: 3)立体绿化:□屋顶绿化□外墙垂直绿化; 4)节约材料:□土建与装修一体化□工业化预制构件□可变换功能的室内空间采用可重复使用隔断 □整体化定型厨房□整体化定型卫生间□可再利用材料□可再循环材料 5)专项声学设计:□报告厅□大型会议室□多功能厅□剧场□体育馆□演播厅□其他 6)室内热环境:□可调节外遮阳

医院建筑的绿色设计

医院建筑的绿色设计 [摘要]文章介绍了发展绿色建筑的意义,分析了绿色设计是医院建筑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绿色设计是创建“绿色医院”的前提和基础,介绍了医院建筑绿色化的内涵,并总结了医院建筑绿色设计研究现状和意义。 [关键词] :绿色建筑;医院建筑绿色化: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 analyzes the green design is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hospital buildings, and puts forward the green design is to create “green hospital” the premise and basi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notation of green building hospitals, and sums up the hospital building green design research present situation and meaning Key Words: green building; hospital building green: people-oriente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引言 现在,我国每年有近26%的医院进行改扩建,医院建筑能耗已占医院总能耗27%左右,而建筑能耗中,中央空调系统占60%左右,并有逐年攀升的趋势,不少医院仅空调、电梯运行电费每小时就可达万元,开始出现“造得起用不起”的尴尬局面。而综合性医院作为医疗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建设绿色医院、如何建设绿色医疗建筑,成为医院管理者和医院设计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北方某医院的新一轮建设规划为依据,对医院的建筑设计与节能技术应用进行了探讨。 1发展绿色建筑的意义 绿色建筑是人类对自身所处的环境存在的危机作出的积极反应.绿色建筑体现了建筑、自然和人的高层次的协调,代表了未来建筑发展的方向之一。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绿色建筑的设计理论,它的设计观、设计原则和技术措施为医院建筑绿色化的设计提供了普遍性的指导;总结出了新时期医院建筑绿色化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提出了中国医院建筑绿色化正处于发展繁荣期的历史阶段,“绿色建筑设计”是一个全面的系统设计,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建筑师全面把握和平衡.推广绿色建筑的意义并不在于绿色建筑自身,而在于在建筑中建立科学的、客观的态度,并上升到全社会的范围来研究问题,从而获得了更广泛的社会意义。 2绿色设计是医院建筑的发展趋势 医院是维系人类健康、延续人类生命的场所,医院特殊的服务救治功能

浅析绿色建筑设计

浅析绿色建筑设计 近几年来,我国一直在倡导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要以长远的利益为目标,坚持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在维护生态系统和谐的基础上,打造可持续的建筑系统。本文对绿色建筑的设计进行了分析探讨。 标签: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一、绿色建筑设计的目标体系 传统的建筑体系以人为本,是一个自然、经济与社会相结合的人工环境体系。其设计目标主要考虑三个因素,分别是是建筑质量、费用和时间。绿色建筑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前提下提出了一种新的生态思想,它把维持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生活环境,看得同经济发展、财富积累的地位一样重要。绿色建筑的核心是按照生态发展原则来调整人类的行为模式。绿色建筑设计的目标应逐步转换为以降低建筑对环境带来的压力为中心,这是绿色建筑设计与传统建筑设计在目标体系上的关键区别。绿色建筑是国际公认的发展趋势,绿色建筑标准编制通常是指单体建筑为对象,较少涉及周边的环境、资源、交通等状况。 在确保建筑安全性、便捷性、舒适性、可信性的基本要求外,建筑设计将以降低环境压力作为评估各方利益的参考标准。绿色建筑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应尽可能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美丽的使用场所。在传统建筑三要素:造价、功能、美学之上,绿色建筑设计目标体系还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自然资源。包括能源、土地、水、材料和其他自然资源。传统能源对自然资源的大量耗费对环境带来了极其负面的影响,所以能源利用的目标应该是通过对传统能源的可持续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②室内外环境。绿色建筑设计的目的是基于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探索和构建健康、宜居的室内环境。选择对人的身体没有伤害的材料,控制可能危及人体健康的辐射,电磁波和有毒气体等,有效进行对环境温度、湿度的控制,整合光照、通风、换气、室内外空间的过渡等条件,使用者可以尽情享受自然景观。③环境负荷。包括垃圾、废弃物。转变以往对废弃物直接抛弃处理的想法,培养废弃物就是可再生原料的生态观念。尽可能降低废弃物的危害,避免废弃物的处理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不同类型的废弃物应分门别类进行回收,形成再生资源化系统。④地域性。文脉:旨在维持历史文化与景观的连续性,提高城市和社区生活的生命力;灵活性:应预见使用阶段新的需求变化,使用寿命结束后的拆除再利用及对环境带来的影响;技术:绿色设计主张采用适当技术,目的是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对环境的二次伤害,创造健康的生活氛围。 二、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1、系统协同性原则

大学绿色校园活动策划书

大学绿色校园活动策划书 大学绿色校园活动策划书1 “添绿、护绿,共建绿色校园”活动方案早春三月,草长莺飞,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又是一年芳草绿。在这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阳春三月,是一个营造绿色环境,期待绿水青山,呼唤人们爱护环境的特别时期。为倡导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力行美的生活体验、增强环保意识、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也为我校师生能在一个优美的环境中愉快地工作、学习和生活。在此,学校决定开展“添绿、护绿,共建绿色校园”活动,活动安排如下: 一、人人献绿,校园满绿 积极倡导每位学生为学校献花籽或盆景,使校园成为绿色海洋。 二、一个班级认养一片绿地,认养一个花园 各班清洁区内的花园、绿地由各班负责定期维护、整理。 三、警语收集 在各班征集三至四条标语、警示语 四、各班给各班的花园、绿地里的花木设置名片 总之,全体师生员工应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行动起来,以各种形式积极参与学校的绿化行动。积极宣传环保理念,倡导绿色文明,及时劝阻破坏环境的行为。绿色环境,美好心情,在寝室中、教室摆点花花草草,增添一份绿色。让我们携起手来,为我们的校园再增添一些绿色。 附例子警示语:

1、垃圾——你对我的遗弃,等于将你的道德也给丢弃了。 2、不图自己“顺便”,且为绿色校园行个方便。 3、小草——清不要把您高贵的脚压在我的身上,因为我也会哭泣的。 4、草木——如果我香消玉陨,就无法装扮校园的美丽校园,如果你怜香惜玉,请您给我们一些关爱吧! 5、谁说草木我无情,校园增添光彩我亦行。 6、保护环境就是选择了宁静。 7、小草—少了我,花儿就变得黯然。大学绿色校园活动策划书2 为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绿色校园,提高学生“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让“勤俭节约,环境保护”在校园里蔚然成风,经高一年级学生策划,报团委同意,学生会将于本周在高一年级开展“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绿色校园”系列活动。本次活动分“绿色校园·文明卫生教室”和“绿色校园·废品回收”两个活动,活动的各项事宜如下: “绿色校园·十佳文明教室”评比活动 一、活动名称 绿色校园,十佳文明教室。 二、活动时间 评比时间为20xx年xx月xx日下午活动课. 三、活动对象 大一、大二年级各班教室(28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