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卫生相关管理制度13项

职业卫生相关管理制度13项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XXXXXX公司

目录

1、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

2、职业危害防治纳入法定代表人目标管理责任制

3、职业危害防治计划与实施方案

4、职业健康教育培训制度

5、职业健康检查与诊治制度

6、职业危害告知制度

7、职业危害申报制度

8、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与从业人员职业危害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9、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10、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1、关于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结果的报告

12、关于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的报告

13、关于职业病与疑似职业病病人的报告

公司文件

文号:

公司关于成立职业卫生

管理组织(机构)的通知

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我公司职工的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改善生产作业环境,搞好职业卫生工作,促进我公司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九条第一项的规定和《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第八条的规定,经年月日公司办公会议研究,决定成立我公司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办事机构设在部门。现将有关决定通知如下:

(一)、组长:XXX

(二)、副组长:XXX

(三)、兼(专)职负责人:XXX

(四)、成员:XXX

(五)、图表:

(六)、工作职责:

1、制定各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2、组织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和应急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发现有与从事的职业有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及时调离

原岗位,并妥善安置;落实职业病病人和疑似职业病人的诊断、救治、康复和安置工作。

3、组织开展对本公司各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定期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检测与评价结果及时向上级监管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

4、为劳动者提供符合职业病防治要求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积极改善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5、组织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教育与培训,落实各项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建立、健全本公司职业卫生管理档案及健康监护档案,并妥善保存。

6、定期、不定期组织对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的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处理,或上报领导小组处理,落实部门按期解决。

7、其他:

公司(单位盖章)年月日

职业病防治纳入法定代表人目标管理责任制(包括:最高决策者的承诺,职业病防治纳入法定代表人目标管理责任制,并层层分解,确保职业防治经费的投入)

总则

一、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

策和标准,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五条的规定和《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第九条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是从组织上、制度上落实“管生产必须管健

康”的原则,使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各生产部门和职工明确职业病防治的责任,做到层层有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好职业病防治,促进生产可持续发展。

三、本制度规定从公司领导到各部门在职业病防治的职

责范围,凡本公司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以本制度追究责任。

四、为保证本制度的有效执行,今后凡有行政体制变动,

均以本制度规定的职责范围,对照落实相应的职能部门和责任人。

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

一、法定代表人的职责

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落实各级职业病防治责任制,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

2、设置与企业规模相适应的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建立三级职业

卫生管理网络,配备专职或兼职职业健康专业人员,负责本公司的职

业病防治工作。

3、每年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规划和落实情况,主动听取职工对本企业职业健康工作的意见,并责成有关部门及

时解决提出的合理建议和正当要求。

4、每年至少召开一次职业健康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工作汇报,亲自研究和制订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与方案,落实职业病防治所

需经费,督促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5、根据“三同时”原则,企业新、改、扩建或技术改造、技术

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应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同意,方可进行建设,切实做到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6、亲自参加企业内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和分析,对有关

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7、对本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二、企业分管职业健康的领导、职业健康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根据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的规定,在

企业中具体组织实施各项职业病防治工作,具体职责:

1、组织制订(修改)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和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并督促执行。

2、根据企业机构设置,明确各部门、人员职责。

3、制订企业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与方案,并组织具体实施,保

证经费的落实和使用。

3、直接领导本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建立企业职业健康管理档案。

4、组织对全公司干部、职工进行职业危害法规、职业危害知识

培训与宣传教育。对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有贡献的进行表扬、奖励,对违章者、不履行职责者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

5、经常检查全公司和各部门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对查出的问题及时研究,制订整改措施,落实部门按期解决。

6、经常听取各部门、车间、安全技术人员、职工关于职业健康有关情况的汇报,及时采取措施。

7、对企业内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报告,并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和处理,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三、企业技术部门的职责

1、编制企业生产工艺、技术改进方案,规划安全技术、劳

动保护、职业病防治措施等,改善职工劳动条件,促进文明生产。

2、编制生产过程的技术文件、技术规程,制作和提供生产

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来源、产生部位等技术资料。

3、对生产设施、防护设施进行维护保养,检修,确保安全

运行。

4、对本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技术责任。

四、专(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职责

1、协助领导小组推动企业开展职业健康工作,贯彻执行国家法规和标准。汇总和审查各项技术措施、计划,并且督促有关部门切实按期执行。

2、组织对职工进行职业健康培训教育。

3、组织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检查档案。

4、组织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登记、上报、建档。

5、组织和协助有关部门制订制度、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对这些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6、定期组织现场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不安全情况,有权责令改正,或立即报告领导小组研究处理。

7、负责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参加事故调查处理。

8、负责建立企业职业健康管理档案和档案,负责登录、存档、申报等工作。

五、车间主任职责

在分管领导的指导下工作,具体职责:

1、把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的措施贯彻到每个具体环节。

2、组织对本车间职工的职业健康培训、教育,发放个人防

护用品。

3、督促职工严格按操作规程生产,确保个人防护用品的正

确使用。严加阻止违章、冒险作业。

4、定期组织本车间范围的检查,对车间的设备、防护设施

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报领导小组,采取措施。

5、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迅速上报,并及时组织抢救。

公司(盖章)年月日

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与实施方案

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九条第二项的规定和《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第二章的相关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计划。

一、依据

1、国家法律法规、卫生标准及卫生监督部门要求;

2、针对职业病危害的主要原因及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采取的改进措施;

3、技改、技引要求;

4、职工的合理要求。

二、事项、实施日期、实施部门和经费预算

三、验收与考核

负责人(签名):公司(盖章)年月日

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制度

为提高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和《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第九条、第十条的规定,结合本厂实际,组织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法规、职业危害基本知识、操作规程、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维护的培训,特制定本制度。

一、培训内容

1、职业安全健康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

2、职业危害基本知识;

3、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4、正确使用、维护职业危害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危害防护用品;

5、发生职业危害事故时的应急救援措施。

二、培训的对象与方式

1、新进职工的培训:公司、车间、班组三级教育

2、车间之间的职工调动教育:

3、车间内部的职工调动教育:

4、临时工的教育

5、定期教育

三、组织实施部门、经费保障

实施部门:

经费预算:

公司(盖章)年月日

职业健康检查与诊疗制度

部门(科)负责本公司职工的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疗管理。根据这一制度制定每年健康监护工作计划的责任及程序。依法组织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应急的职业健康检查,按照本公司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并妥善保存。

一、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时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检查由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承担。员工在接受职业健康检查或者复查或者医学观察期间视同正常出勤。

1、职工上岗前健康检查

为了掌握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发现职业禁忌、分清责任,防止劳动者带病进入本公司,在招工前对应招者进行岗前职业健康检查,不招用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

2、职工在岗期间健康检查

为了及时发现健康损害和健康影响,对劳动者进行动态健康观察,按《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规定的体检周期及项目组织劳动者进行定期岗间健康检查。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与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关

的疾病或职业禁忌症,要填写“关于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的报告”,交公司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不得安排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应该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安排治疗。

3、职工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为了了解劳动者离岗时的健康状况,分清健康损害责任,在劳动者离岗时组织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者终于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4、应急时职业健康检查

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即使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

二、职业病、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治

1、发现疑似职业病例,要做进一步检查,由职业病诊断机构确诊,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2、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群体反应,可能与接触有害因素有关,要配合有关部门对作业环境进行卫生学调查和评价。

3、对患有职业病或疑似职业病的劳动者,应当根据职业病诊断机构的意见安排治疗或疗养,并定期组织复查,所需费用由公司承担。

4、对不宜从事原有害作业的,应当在确诊之日起日内调离原有害作业工作岗位,并填写“关于职业病与疑似职业病病人的报告”,交公司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

5、患有职业病的劳动者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其工伤保险待遇由造成该职业病的用人单位按照国家工伤保险管

理规定处理。

公司(盖章)年月日

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

为了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切实保护公司员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的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1、公司应当为员工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健康标准和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健康保护。

2、公司部门与已进、新进公司的员工签订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员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未与在岗员工签订职业病危害劳动告知合同的,应按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与员工进行补签。

3、公司员工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公司部门应向员工如实告知现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所昌盛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签定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补充合同。

4、公司在生产车间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各有关部门即使提供需要公布的内容。

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的醒目位

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5、如实告知员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发现疑似职业病的以及告知本人。员工离开本公司时,如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公司部门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6、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对各项职业病危害告知事项的实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确保告知制度的落实。

7、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员工进行上岗前和在岗定期培训和考核,使每位员工掌握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技能。

公司(盖章)

年月日

职业危害申报制度

为了规范本单位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申报工作,根据《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规定》和《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1、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按照《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确定。

2、职业危害申报应当准备的资料:

(1)本单位的基本情况;

(2)产生职业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的情况;

(3)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和强度的情况;

(4)作业场所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人数及分布情况;

(5)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情况;

(6)对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从业人员的管理情况。

3、职业危害申报采取电子和纸质文本两种方式。通过“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与备案管理系统”进行电子数据申报,同时将《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表》加盖公章交单位负责人签字后,连同第二项中的有关资料一并上交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4、本单位进行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或者技术引进的,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要进行变更申报。

5、单位因技术、工艺或者材料发生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重大变化的,在技术、工艺或者材料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

6、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的,在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

7、公司部门负责企业职业危害的申报工作。部门负责人为主要责任人。

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与从业人员职业危害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本单位对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与从业人员职业危害防护用品的管理,使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和从业人员职业危害个人防护用品在使用时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以控制、消除职业危害因素,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所称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以下称“防护设施”),是指以控制或者消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为目的,采用通风净化系统或者采用吸除、阻隔等设施以阻止职业危害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装置和设备。

本制度所称的职业防护用品(以下称“防护用品”),是指为保障劳动者在职业劳动中免受职业危害因素对其健康的影响,对机体暴露在有职业危害因素作业环境的部位,采用相应的防护用品进行保护。

1、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应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和防护用品责任制。

2、企业中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应当对有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环境采取有效的防护设施,保障劳动者工作环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溶度(强度)符合国家的职业健康标准和要求。

3、职业健康管理机构负责购置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的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产品应当符合下列内容:

(1)产品名称、型号;

(2)生产企业名称及地址;

(3)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书应当同时载明防护性能、适应对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4)检测单位应当具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检测的内容、应当有检测依据及对某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的效果结论。

用人单位不得使用没有生产企业、没有产品名称、没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报告的防护设施产品。

4、用人单位自行或委托有关单位对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设计和安装非定型的防护设施项目的,防护设施在投入使用前应当经具备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评价和鉴定。未经检测或者检测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防护设施,不得使用。

5、职业健康管理机构设置防护设施管理组织,配备专(兼)职防护设施管理员;

6、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和机构对防护设施应当建立防护设施技术档案管理:

(1)防护设施的技术文件(设计方案、技术图纸、各种技术参数等);

(2)防护设施检测、评价和鉴定资料;

(3)防护设施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

(4)使用、检查和日常维修保养记录;

(5)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评价报告。

7、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应当对防护设施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维修、保养,保证防护设施正常运转,每年应当对防护设施的效果进行综合性检测,评定防护设施对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的效果。

8、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使用防护设施操作规程、防护设施性能、使用要求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施。

9、从业人员不得擅自拆除或停用防护设施。如因检修需要拆除的,应当采取临时防护措施,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向劳动者配发防护用

职业卫生13项制度

职业卫生13项制度 职业卫生是指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从事各类职业劳动的人员进行健康监护和卫生保障的工作。为了确保职业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国制定了13项职业卫生制度。下面将对这13项制度进行逐一介绍。 1. 职业卫生规划制度: 职业卫生规划制度是指国家根据职业卫生的需要,在一定时期内制定的目标、任务、政策和措施的文本。该制度为职业卫生工作提供了战略指导和工作框架。 2. 职业卫生法制度: 职业卫生法制度是指我国现行的职业卫生法律体系,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对职业卫生工作进行了法律保障,明确了职业卫生的目标、责任和措施。 3. 职业卫生标准制度: 职业卫生标准制度是指对职业卫生工作中各类标准的制定和管理。职业卫生标准包括职业卫生技术标准、职业卫生管理标准、职业卫生监测标准等,为职业卫生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操作指南。 4. 职业病防治制度: 职业病防治制度是指对职业病的预防、控制和治疗进行管理的制度。该制度包括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机构设置、职业病防治网络的建立等。

5.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制度: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制度是指通过建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体系,对职业健康进行技术咨询、评价和监测的制度。该制度包括职业健康咨询、职业卫生技术培训、职业病防治技术指导等内容。 6. 职业健康监护制度: 职业健康监护制度是指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和监测的制度。该制度包括定期职业健康检查、特殊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病健康监测等,旨在及早发现职业病和职业健康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 7. 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制度: 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制度是指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手段,提高从业人员和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意识,增强职业卫生知识的普及和科学的应用。该制度包括职业卫生宣传教育的宣传材料、宣传活动和教育培训等。 8. 职业卫生监测监督制度: 职业卫生监测监督制度是指监测职业卫生状况和对工作场所的监督管理的制度。该制度包括职业卫生监测、卫生监督、职业卫生事故的调查处理等内容,旨在及时发现并解决职业卫生问题。 9. 职业卫生技术研究制度: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3项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3项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环境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下面是关于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13项相关参考内容: 1. 制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目的:明确职业卫生管理的目标、原则和要求,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环境的安全。 2. 职业卫生管理的范围:确定职业卫生管理的适用范围,包括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和岗位。 3. 职业卫生管理的责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职工在职业卫生管理中的责任分工与义务。 4. 职业卫生风险评估与控制:制定职业卫生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包括对工作环境中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和控制。 5. 职业卫生培训:明确对员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的内容、方法和频率,提高员工的职业卫生意识和技能。 6. 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规范:确定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规范和标准,保障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7. 职业健康监护和检测:制定职业健康监护和检测的具体要求,包括对职工进行体检和职业病筛查。 8. 职业卫生事故应急预案:制定职业卫生事故应急预案,明确

各级管理人员和职工在事故发生时的应对措施和责任。 9. 职业卫生数据的统计和报告:规定职业卫生数据的统计和报告要求,保障相关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10. 职业卫生管理的监督和评估:确定对职业卫生管理措施进行监督和评估的方法和程序,保障制度的有效实施。 11. 职业卫生投入和资金保障:制定职业卫生投入和资金保障的规定,确保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12. 职业卫生管理的改进和提升:规定职业卫生管理的改进和提升的机制和措施,不断完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13. 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的遵守:强调职业卫生管理应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以上是关于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13项相关参考内容。通过制定和执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能够有效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环境的安全,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同时,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也有助于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维护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利益。

十三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十三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第一项:制定职业卫生管理责任制度。该制度主要是明确企业的职业 卫生管理责任和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义务,确保卫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二项:开展岗位职业卫生风险评估。此项工作是对不同岗位以及工 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风险评估,从而制定相应的职业卫 生管理措施。 第三项:建立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该制度要求企业对可能存在职业 病危害的岗位进行告知,对员工进行相关危害因素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员 工的职业卫生意识。 第四项:完善职业卫生监测与评价制度。此项制度要求企业进行职业 卫生监测与评价工作,及时掌握职业危害因素的情况,为职业卫生管理提 供科学依据。 第五项:建立职业病防治体系。该制度要求企业建立起完善的职业病 防治工作机构,并制定相应的职业病防治计划和措施,确保员工的健康与 安全。 第六项:实施职业卫生宣传教育。这是一项重要的制度,要求企业不 断开展职业卫生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员工的职业卫生意识,提高其自我防 护能力。 第七项:建立疑似职业病报告制度。该制度要求员工、医疗机构和职 业卫生监测机构等单位及时报告疑似职业病病例,并及时采取必要的防护 和治疗措施。

第八项:建立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此项制度要求企业建立员工的 职业卫生档案,包括职业危害因素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记录等,以便进 行职业卫生监测和评价。 第九项:实施职业卫生组织检查制度。该制度要求企业定期进行职业 卫生组织检查,重点检查危险作业、职业病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等,并及 时纠正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第十项:建立职业卫生事故报告制度。此项制度要求企业建立职业卫 生事故报告制度,对发生的职业卫生事故及时报告,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 的纠正措施,以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第十一项:建立职业卫生培训制度。该制度要求企业为不同岗位的员 工定期组织职业卫生培训,包括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 护措施等的知识培训。 第十二项:健全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制度。此项制度要求建立健全职业 卫生监督管理机构,加强对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指导,确保卫 生管理工作的规范实施。 第十三项:落实职业卫生奖励与惩处制度。该制度要求建立卫生管理 工作的奖励和惩处机制,对在职业卫生管理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个人和集体 进行奖励,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惩处。 总之,十三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对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提出了具 体要求,确保员工的职业健康和安全。企业要严格遵守和落实这些制度, 加强职业卫生管理,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健康的劳动条件。同时,员工也应加强职业卫生知识的学习和宣传,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共同促进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职业卫生十三项管理制度

职业卫生十三项管理制度 职业卫生是指在工作环境中保护和提升职业健康的一系列行动。为了实现良好的职业卫生状况,许多国家和组织都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管理制度。本文将重点探讨职业卫生的十三项管理制度,以深入了解职业卫生的重要性及其对员工和企业的影响。 1. 职业卫生政策制度: 每个国家都制定了相关的职业卫生政策,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健康。政策通常包括规定工作场所的职业危害评估、职业健康监测、职业病防控等措施,以保护雇员的健康和安全。 2. 职业卫生法律制度: 职业卫生法律制度是实施职业卫生政策的重要工具。它规定了工作场所必须遵守的规范和标准,包括工作场所的环境条件、职工的劳动保护和权益等。这些法律制度的实施有助于遏制职业危害,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3. 职业卫生组织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很多企业建立了专门的职业卫生组织,负责筹划、实施和监督职业卫生工作。这些组织通常由专业的职业卫生人员组成,他们负责职业危害评估、职业病防控、职工健康监测等工作,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4. 职业危害评估制度:

职业危害评估是职业卫生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对工作场所的 危害因素进行评估,可以确定职业病的风险和潜在危害。职业危害评 估的结果将为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5. 职业病防护制度: 职业病防护是保护员工免受职业危害的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包括 工作环境改善、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职工健康监测等。职业病防护 制度旨在减少员工患职业病的风险,提高工作场所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6. 职业病诊断与治疗制度: 一旦员工出现职业病症状,及早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建立和完 善职业病诊断与治疗制度可以确保患病员工得到及时救治,减轻疾病 造成的伤害和损失。 7. 职业病报告与监测制度: 职业病报告与监测制度旨在及时了解职业病的病情和疾病的发展趋势。通过实施职业病报告和监测制度,可以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 供依据,避免类似职业病的再次发生。 8. 健康宣传与教育制度: 通过健康宣传与教育制度,可以提高员工对职业卫生的认识和重视 程度。健康宣传和教育可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如宣传手册、培训课程、健康讲座等,有效地传播职业卫生知识,提高员工的职业卫生意识。 9. 职业卫生检查与监督制度:

职业卫生相关管理制度13项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XXXXXX公司

目录 1、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 2、职业危害防治纳入法定代表人目标管理责任制 3、职业危害防治计划与实施方案 4、职业健康教育培训制度 5、职业健康检查与诊治制度 6、职业危害告知制度 7、职业危害申报制度 8、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与从业人员职业危害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9、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10、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1、关于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结果的报告 12、关于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的报告 13、关于职业病与疑似职业病病人的报告

公司文件 文号: 公司关于成立职业卫生 管理组织(机构)的通知 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我公司职工的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改善生产作业环境,搞好职业卫生工作,促进我公司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九条第一项的规定和《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第八条的规定,经年月日公司办公会议研究,决定成立我公司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办事机构设在部门。现将有关决定通知如下: (一)、组长:XXX (二)、副组长:XXX (三)、兼(专)职负责人:XXX (四)、成员:XXX (五)、图表: (六)、工作职责: 1、制定各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2、组织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和应急时的职

业健康检查,发现有与从事的职业有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及时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落实职业病病人和疑似职业病人的诊断、救治、康复和安置工作。 3、组织开展对本公司各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定期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检测与评价结果及时向上级监管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 4、为劳动者提供符合职业病防治要求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积极改善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5、组织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教育与培训,落实各项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建立、健全本公司职业卫生管理档案及健康监护档案,并妥善保存。 6、定期、不定期组织对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的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处理,或上报领导小组处理,落实部门按期解决。 7、其他: 公司(单位盖章)年月日

13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13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是指在企事业单位中实施的一系列卫生管理制度, 旨在保护员工的健康和安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 助企业建立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事故率,保证员 工的身心健康。下面将介绍13个重要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1.职业卫生管理责任制度:明确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责任,包括设立 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制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等。 2.危害因素评价与控制制度:对工作场所的各种危害因素进行评价, 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减少危害对员工的损害。 3.职业病防治制度:制定职业病防治措施,包括职业病检查、职业病 诊断和职业病防护。 4.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制定员工的职业健康监护措施,包括定期体检、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等。 5.职业卫生培训制度:对员工进行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员 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6.作业环境卫生监测制度:定期对工作环境进行卫生监测,确保环境 不会对员工的健康造成危害。 7.职业卫生检测制度:对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进行职业卫生检测,确 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8.职业卫生事故及应急处理制度:制定职业卫生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包括事故报告、事故调查和事故处理等。

9.职业卫生管理档案制度:建立完善的职业卫生管理档案,保存员工的职业卫生相关资料,用于参考和查询。 10.个人防护用品配备与使用制度:规定员工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要求和配备,确保员工在工作中使用正确的个人防护用品。 11.职业卫生投入管理制度:制定职业卫生的经费投入、设备设施投入等管理制度,确保职业卫生工作的正常进行。 12.职业卫生督导检查制度:建立职业卫生督导检查制度,对职业卫生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督导,确保职业卫生管理的落实。 13.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制度: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对员工进行职业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职业卫生意识和知识水平。 以上是13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简介,企事业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建立完善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3项范本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3项范本 一、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 1.企业应当为员工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并教育员工正确使用。 2.在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场所,应当设置相应的警示标 识、告知卡和中文警示说明,明确告知员工职业病危害的性质、后果、预防和应急措施以及卫生监督部门联系方式等内容。 3.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 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并告知员工相应的防范措施。 二、职业病危害申报制度 1.企业应当依法如实向卫生行政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 目,并及时更新申报内容。 2.企业应当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定期对 作业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评价,检测和评价结果应当存入企业职业卫生档案,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三、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1.企业应当对员工进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职业病危害预 防和控制措施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员工,在上岗前应当接受职 业卫生培训,培训内容和时间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3.企业应当定期对员工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培训情况 应当记入个人培训档案。 四、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1.企业应当确保职业病防护设施正常运行,不得擅自拆除 或者停止使用。 2.企业应当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检修, 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转。 3.在设备更新或改造时,应当优先考虑使用低毒、无毒或 者低噪声的设备,以减少职业病危害的影响。 五、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 1.企业应当为每位员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记录员工 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等信息。 2.员工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妥善保存,并由专人负责 管理。 3.员工有权查阅和复印本人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企业应 当给予配合。 六、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 1.企业应当制定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救援 职责和程序,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

13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13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的目的 该制度的目的在于监测和评估企业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确保员工的健康 与安全。 监测方法和频率 1.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监测、工作场所噪声监 测、辐射监测等。 2.监测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进行,并设定监测频率,确保监 测的全面性与及时性。 监测结果处理与记录 1.监测结果应及时处理并进行合理的评估,发现问题要立即采取相应的 控制措施。 2.监测结果的记录和存档应按照规定进行,以备文档审查和数据分析使 用。 二、职业卫生培训管理制度 培训内容和对象 1.职业卫生培训应包括职业病危害知识的传授、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 危害因素控制方法的介绍等内容。 2.培训对象为公司内所有员工,包括新员工和现有员工。 培训形式与频率 1.培训形式可以是面对面培训、在线培训等。 2.培训应根据员工的参与情况和培训需求进行,一般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培训效果评估 1.培训结束后应进行效果评估,了解培训的满意度和改善的程度。 2.对培训效果不理想的,应及时针对性地进行再培训。

三、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管理制度 预评价内容和标准 1.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应包括工作场所环境、职业病危害因素特征、员工的暴露情况等方面的评价。 2.预评价应根据相关标准和指南进行,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 1.预评价结果应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2.控制措施应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等。 定期评估与改进措施 1.对已经实施的控制措施进行定期评估,了解效果并进行必要的改进。 2.改进措施应综合考虑职业病防治技术的发展和企业实际情况,提出科学有效的改进建议。 四、职业病危害监护管理制度 监测人员和监测项目 1.监测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职业病危害监测和评估工作。 2.监测项目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体检结果和诊断数据的收集与分析等。 监护结果处理与通报 1.监护结果应根据相关标准进行评估,对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2.处理结果应及时通报给相关部门和人员,确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监护档案管理 1.监护结果应进行记录和存档,建立员工职业健康档案。 2.监护档案应定期整理和更新,确保数据的完整和准确。 五、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作业环境和设施管理 1.作业环境应保持清洁、通风、明亮,并配备必要的作业设施。 2.对于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应进行相应的控制和防护。 作业程序和作业方式管理 1.制定作业程序和作业方式,明确员工的工作职责和操作规范。 2.作业程序和方式应尽量减少对员工的危害,避免不必要的职业病风险。

13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13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3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1、严格遵守本单位有关职业卫生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具体布�Z 职业卫生工作,4、组织本班(组)员工学习职业卫生安全管理制度,5、生产经营活动中要经常检查职业卫生隐患,7、发生职业危害事故,从业人员职业卫生安全责任制,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以及单位 和考核情况进行检查。 6、教育职工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防护设备、设施,并进行监督检查。 7、发生职业卫生伤亡事故,应立即抢救伤员,撤离人员,采取紧急措施,避免事故扩大及次生、衍生伤害、保护现场、及时上报。负责查明原因,采取防止同类事故重复发生的措施。 8、对职业卫生安全管理工作有贡献者或对事故有责任者提出奖惩意见。 9、负责编制本部门的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不断改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确保职工的安全与健康。 10、做好本部门女工的特殊劳动保护工作。 (六)班(组)长职业卫生安全责任制 1、严格遵守本单位有关职业卫生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对本班(组)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安全和健康负责。 2、根据工作任务、作业环境和职工的思想状况等情况,具体布�Z职业卫生工作。 3、对新员工进行现场安全教育,并在熟悉工作环境前,指定专人负责其劳动安全、健康监护。 4、组织本班(组)员工学习职业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检查执行情况,教育员工在任何情况下,不违章蛮干,发现违章蛮干,立即制止。 5、生产经营活动中要经常检查职业卫生隐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不能彻底解决的问题,要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并及时上报。

6、督促、检查本班组人员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设备、设施。 7、发生职业危害事故,应积极抢救伤员,撤离现场工作员工,做好现场保护,立即上报,并详细记录。组织全班(组)工人认真分析,吸取教训,落实防范措施。 (七)从业人员职业卫生安全责任制 1、从业人员应本着对自身和同事安全健康负责的态度,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以及单位各项职业卫生安全的`规章制度。 2、认真参加职业卫生安全教育培训,掌握安全技术知识,未经三级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考试不合格者不得上岗。 3、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4、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接-班前认真检查本岗位设备和安全设施是否齐备完好。 5、不违章作业,并劝阻和制止他人违章作业,对违章指挥有权拒绝执行。 6、发生事故要立即抢救、报告、保护现场,参加对事 故原因分析,吸取教训。 二、职业病危害前期预防管理制度 1、建设项目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单位应将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提交给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审核。 2、建设项目在设计阶段,单位应落实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中提出的有关建议和措施,建设单位应建立相应的职业病危害评价档案。 3、单位应加强新建及改、扩建工程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报批程序,并按程序向卫生行政部门上报,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查通过后,方可施工。 4、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应由有认证资质的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并按国家有关规定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生产和使用。 5、制定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应急救援演练,同时进行讲评,发现不足项及时完善改进。 6、做好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的管理、使用、维护和检查,确保其处于完好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停止使用,应建立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管理台账。

13项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13项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是指为了保障职工的健康和安全而在企业内部设立 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措施。本文将介绍13项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分别是 职业危害监测制度、职业健康档案管理制度、职业病防护设施管理制度、 职业危害防护用品管理制度、职业卫生培训制度、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培 训制度、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职业健康监护制度、职业病防治体检制度、职业卫生监测制度、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制度、职业病危害应急预案制度、职业健康考核奖惩制度。 1.职业危害监测制度:建立企业内部的职业危害监测机制,对工作场 所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调查、监测和评估,确保工作环境符合职 业健康标准。 2.职业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并完善职工职业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记录职工的个人基本信息、职业暴露情况、职业病诊断与治疗情况等,为 职业病防治提供依据。 3.职业病防护设施管理制度:对工作场所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规范 管理,确保设施的安全可靠性,有效预防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4.职业危害防护用品管理制度:确保职工使用职业危害防护用品符合 相关标准,定期检查和更换,提高工作场所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5.职业卫生培训制度:设立职业卫生培训制度,对职工进行职业健康 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职工的职业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6.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培训制度:对企业负责人和管理人员进行职业 病防治法律法规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规遵守能力。

7.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建立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明确告知程序和 范围,向职工及时告知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预防措施。 8.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建立健康监护机制,对从事特定工种或受特殊 职业危害的职工进行定期体检和健康监护,及早发现和干预职业病症状。 9.职业病防治体检制度:制定职业病防治体检计划和流程,对职工进 行定期体检,筛查职业病发病早期迹象,及时进行干预治疗。 10.职业卫生监测制度:建立职业卫生监测制度,对工作场所的职业 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控制潜在的职业病危害。 11.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制度: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制度,通过 技术、管理和个体防护等手段控制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12.职业病危害应急预案制度:建立职业病危害应急预案制度,明确 应急预案的内容和流程,规范应急演练,确保在职业病事故或突发事件发 生时能够迅速应对。 13.职业健康考核奖惩制度:建立职业健康考核奖惩制度,对职工和 管理人员的职业健康状况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给予奖励或相应的惩罚。 总之,建立和完善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有助于提高工作环境的健康和安 全水平,减少职业病发生率,保障职工的身心健康。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 和实际需求,制定并贯彻执行相应的职业健康管理制度,不断改进和提高 工作环境和职工健康管理水平。

职业卫生管理13项制度

职业卫生管理13项制度职业卫生管理13项制度 一、职业卫生安全责任制 (一)总经理职业卫生安全责任制 1、用人单位的厂长(经理)是本单位的职业卫生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保证本单位职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负全面责任。 2、生产经营活动中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国家和本、地区有关职业卫生安全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和标准。 3、建立健全本单位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配备专(兼)职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人员,提高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 4、负责建立健全本单位职业卫生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审核批准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安全技术措施和长远规划,以及重大安全技术措施项目,有计划的改善劳动环境,做到安全生产经营,文明生产经营。 5、保证本单位职业卫生安全投入的有效实施。 6、把职业卫生安全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每月召开一次职业卫生安全工作会议,听取各部门和职业卫生管理部门的工作汇报,研究解决职业卫生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广先进的安全技术和管理方法。 7、经常深入了解、督促、检查本单位的职业卫生安全工作,掌握职业卫生安全管理工作情况,组织开展厂级职业卫生安全检查,对重大隐患组织落实整改措施。并布�Z和检查规章制度贯彻执行情况,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8、对于新建、改建、扩建、迁建和革新、改造等工程项目,确保职业卫生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并报卫生局审批。 9、负责制定本单位的职业卫生应急救援预案,并每年至少演练一次。 10、保障职工的职业卫生劳动条件和企业的职业卫生安全状况,保障女工的合法权益,不得使用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11、开展厂级职业卫生安全教育与考核工作。

职业卫生13项管理制度

职业卫生13项管理制度 职业卫生13项管理制度 一、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一)主要负责人责任制 1、设立职业危害管理机构,并提供人力资源; 2、定期召开职业健康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 3、组织建立、健全本单位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及时消除职业危害事故隐患; 5、保证本单位职业危害防治投入的有效实施; 6、组织建立并实施本单位的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7、及时、如实报告职业危害事故。 (二)主管职业危害负责人责任制 1、明确对本企业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工作的具体职责和任务; 2、组织职业危害防治检查及落实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的要求; 3、组织制定、修订和审定各项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并检查其执行情况; 4、明确在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的组织、实施责任。 (三)专职职业危害管理人员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 1、贯彻执行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法规、制度和标准; 2、负责日常职业危害防治的监督、检查、技术管理、教育以及职业危害事故的调查组织、统计、上报和建档工作。 (四)职业危害岗位防治责任制 1、参加职业危害防治培训教育和活动、学习职业危害防治技术知识,遵守各项职业危害防治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发现隐患及时报告; 2、正确使用、保管各种劳保用品、器具和防护; 3、不违章作业,并劝阻或制止他人违章作业行为,对违章指挥有权拒绝执行,并及时向单位领导汇报;

4、当工作场所有发生职业危害事故的危险时,应向监督管理人员报告,并停止作业,直到危险消除。 (五)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 1、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颁发的职业危害防治的法令、法规、规定、标准及各项职业危害防治规章制度,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在企业负责人领导下组织制订、修订和健全各项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和参与制定职业危害防治技术规程; 3、对职业危害防治技术措施计划和工程项目的职业危害防治管理。 二、职业危害监测、检测和评价管理制度 (一)日常监测 1、明确日常监测人员,并对数据的准确性负责; 2、明确尘、毒、噪声的合理布点(布置图)按时监测,并做好记录(记录表); 3、规定监测办法。 (二)检测和评价 1、按规定委托取得资质认定的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进行作业场所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的检测和评价; 2、作业场所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若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治理措施难度较大的应制定规划,限期达到; 3、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在投入使用时和在设备大修后,应进行危害因素浓度或强检测和评价。 三、职业危害告知制度 (一)岗前告知 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时,将工作场所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后果、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 (二)作业场所告知 1、作业场所设置规范、醒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2、高毒物品告知卡; 3、监测、检测和评价结果公示。 四、职业危害检查和隐患整改制度

职业病防治防治十三项规章制度

职业病防治防治十三项规章制度 为了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产安全,加强职业病防治,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都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以下是职业病防治的十三项规章制度: 一、职业卫生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卫生法》是我国职业卫生管理的法律基础,它对职业病的防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范、企事业单位的职业病防治责任等方面做出了规定。 二、职业病防治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管理条例》进一步规范了职业病防治工作,包括职业病防治技术措施、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要求等方面。 三、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明确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范围和分类,方便企业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和防范。 四、职业病防护设施标准 职业病防护设施标准包括了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措施、职工个体防护器具使用标准、职业病防护装备使用标准等。 五、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制度 《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制度》规定了职业健康检查的时间、标准和内容,以确保职工的身体健康和企业的生产安全。 六、职业病预防措施管理制度 《职业病预防措施管理制度》规定了企业应采取的职业病预防措施,包括加强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完善职业病危害评价制度、落实职业病防护设施等。

七、职业病危害评价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评价管理制度》规定了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的组织、负责人、评价的内容和标准等。 八、职业病临床诊断与诊疗规范 《职业病临床诊断与诊疗规范》规定了职业病临床诊断的标准和诊疗方法,方便医生对职业病的诊断和治疗。 九、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预案 《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预案》规定了职业病应急救援的组织、人员、方法和救援措施等。 十、职业病记录管理制度 职业病记录管理制度规定了企业应该建立怎样的职业病记录系统,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记录、职业健康检查记录、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记录等。 十一、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 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规定了企业应向职工告知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防护措施,促进职工的自我防护和保护。 十二、职业卫生知识普及与培训制度 《职业卫生知识普及与培训制度》规定了企业应该如何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组织职业健康教育和急救知识培训等内容。 十三、职业病防治的奖励与惩罚制度 企事业单位应根据职业病防治情况,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以激励职工积极参与职业病防治工作,提高职工防护意识和责任心。

职业卫生相关管理制度13项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XXXXX公司

目录 1、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 2、职业危害防治纳入法定代表人目标管理责任制 3、职业危害防治方案与实施方案 4、职业健康教育培训制度 5、职业健康检查与诊治制度 6、职业危害告知制度 7、职业危害申报制度 8、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与从业人员职业危害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9、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10、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1、关于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结果的报告 12、关于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的报告 13、关于职业病与疑似职业病病人的报告

_______________ 公司文件 文号: 公司关于成立职业卫生 管理组织〔机构〕的通知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我公司职工 的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改善生产作业环境,搞好职业卫生工作,促进我公司的经济可持续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九条第一项的规定和〈〈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第八条的规定,经年月日公司办公会议研究,决定成立我 公司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办事机构设在部门。现将有关决定通知如下: 〔一〕、组长:XXX 〔二〕、副组长:XXX 〔三〕、兼〔专〕职负责人:XXX 〔四〕、成员:XXX 〔五〕、图表: 〔六八工作职责: 1、制定各年度职业病防治方案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2、组织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和应急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发现有与从事的职业有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及时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落实职业病病人和疑似职业病人的诊断、救治、康复和安置工作。 3、组织开展对本公司各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定期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效劳机构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检测 与评价,检测与评价结果及时向上级监管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 4、为劳动者提供符合职业病防治要求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和个人防 护用品,积极改善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5、组织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教育与培训,落实各项职业病危害告 知制度,建立、健全本公司职业卫生管理档案及健康监护档案,并妥善保存。 6、定期、不定期组织对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的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处理,或上报领导小组处理,落实部门按期解决。 7、其他: 公司〔单位盖章〕职业病防治纳入法定代表人目标 管理责任制 〔包括:最高决策者的承诺,职业病防治纳入法定代表人目标管理责任制,并层层分解,确保职业防治经费的投入〕 总那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