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北大学生科技创新评比表彰办法及相关申请表

东北大学生科技创新评比表彰办法及相关申请表

东北大学生科技创新评比表彰办法及相关申请表
东北大学生科技创新评比表彰办法及相关申请表

东北大学 2 0 1 1 年度学生科技创新工作评比

表彰办法为进一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营造浓厚的校园科技氛围,激励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提高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推进我校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特制定本评比表彰办法。

一、荣誉称号的设立大学生科技活动评比和表彰设立的荣誉称号有: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优秀指导教师、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先进个人、学生科学奖、“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优秀学生、校园科技活动优秀学生组织、科普精品活动。

二、评选组织大学生科技活动评比和表彰工作是在东北大学学生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学生创新中心根据评选方案组织评选表彰。

三、评选和表彰方案

1、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先进个人

评选条件:

(1)热爱学生科技创新工作,能够围绕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积极开展活动。

(2)本年度以负责人身份承办校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3)本年度较好的组织了本学院“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宣传、项目申报、中期审查、结题考核等环节,通过学校组织的结题验收的项目中,至少有一个优秀项目。

(4)积极开展学院科普活动,在科普立项等活动中表现突出。

(5)本年度获得过省级以上关于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优秀组织或者优秀个人荣誉称

号的优先。

2 、校园科技活动优秀学生组织

评选条件:

(1)校园科技活动优秀学生组织评选范围:校级学生组织、院级学生组织、学生社团。

(2)积极组织各级各类校园学生科技活动,并取得良好效果。

(3 )本年度成功申请并组织4 项及以上“科普立项活动”。

(4)较好的完成了创意节、科普节、科技节和创业节相关工作。

3 、科普立项精品活动

评选条件:

(1)活动主题鲜明、目的明确、注重兴趣与专业相结合,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2)活动运作过程中学生参与性强、积极性高、组织规范、安排妥当、覆盖面大、实践性强、效果显着。

(3)活动结束后认真总结,并通过展览展示的方式进一步强化活动成效。

(4)活动具有较好的连续性和实效性,有固定的学生组织保障其活动效果和连续性。

4、学生科学奖

评选条件(1)参加过“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并通过结题验收,结题验收成

绩优秀的项目成员。

(2)参加过学校组织的大学生科技竞赛,获得国家级一等奖以上成绩。

(3)在校期间在学术科技领域取得突出成绩。

(4)学习成绩良好,无不及格和无成绩课程。

其中(1)、(2 )、(3)满足一点就可以申报

其中,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优秀指导教师、“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优秀指导教师及优秀学生的评选由学生创新中心根据《东北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和《东北大学学术科技竞赛管理办法》相应规定进行评选。

四、注意事项

1、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此次评选工作,按评选条件和要求严格把关,确保质量。

2、参评的组织和个人按照要求填写相应的申请表,申请表可到创新网下

载。

3 、申请表于11 月30 日前报学生创新中心(图书馆311-002 室)。

咨询电话:90157 相老师

五、本评比表彰办法由学生创新中心负责解释。

附件:1 、东北大学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先进个人申请表

2、东北大学校园科技活动优秀学生组织申请表

3、东北大学科普立项精品活动申请表

4、学生科学奖申报表

东北大学学生创新中心二0一一年十一月

附件1、东北大学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先进个人申请表

附件2 东北大学校园科技活动优秀学生组织申请表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总结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总结 篇一: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总结 目录 船舶工程学院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总结与思路 (1) 建筑工程学院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总结与思路 (6) 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总结及思路 (21) 自动化学院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总结与思路 (26) 水声工程学院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总结与思路 (3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总结与思路................... 37 机电工程学院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总结与思路 (45)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大学生课外科

技创新工作总结与思路 (50) 经济管理学院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总结与思路 (57)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总结与思路 (63) 理学院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总结与思路 (68) 外语系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总结及思路 (73)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总结与思路 (77) 国际合作教育学院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总结与思路 (82)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总结与思路 (85) 工程训练中心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总结与思路 (88) 船舶工程学院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总结与思路 5年来,船舶工程学院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方面总体来说有进步,也有不足,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距离科

技创新龙头学院还有很大的差距,原因有很多,下面将一一回顾。 一、现有基础和取得的成绩 (一)科技创新基地情况 船舶工程学院拥有自己的创新基地———船舶工程学院大学生船模创新活动中心(又称创新实验室)成立于2004年7月位于41号楼218房间,是船舶工程学院领导在全院办公室紧张的情况下为了支持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而特批成立的一个专门用于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场所,由船舶工程学院团委学术科技部(原船舶工程学院科协)负责日常管理与维护。 大学生船模创新活动中心经过了一年的发展,尽管还存在硬件和软件多方面的不足但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短短的一年间已经有化学防护气囊、自动变速公路自行车、基于集散控制多功能组合机器人(仿生蛇II代)、通过对鼠标进行改进来实现手写输入、全方向移动吊架、船体分段仿真模型、新型鼠标、船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摘要]: 科技辅导员对青少年创新意识的提高、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怎样做一名优秀的科技辅导员呢?我们应该从四个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整合资源、配合教学;激发兴趣、科学探究;鼓励创新、活动开路;创设和谐,共同合作。 [正文]: 在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过程中,科技辅导员是一支至关重要的队伍。他们努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促进青少年科技素质的提高。我们作为科技辅导员,要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整合资源、配合教学 首先,现代教育技术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容的,它还包括电视、电影、录音、幻灯等多媒体,还有实验教学。这些现代教育技术的资源建设、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学校信息技术设备比较完善,实验室建设也比较规;有的则缺这少那,特别是农村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建设大多不到位;有的资源建设比较好,但由于多种原因,设备长期闲置,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科技辅导员要积极配合校领导,制订好资源建设的整体规划。 其次是抓好资源的管理,对现有资源进行鉴别、取舍、维修,对新添的资源建设要有系统的“管理使用制度”,构建现代教育技术资源体系。

第三,抓好资源使用率,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此,科技辅导员既要协助校领导抓好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应用能力和水平,还要努力协助学科教师制订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改革的计划”,为他们写好教案,提供方便,包括制作教学课件,选择音像教材资源等。 二、激发兴趣、科学探究 如何让学生热爱科学、提高科学素养,这需要科技辅导员付出更艰辛的劳动。 1、要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往往是靠老师通过多种形式去激发的。如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出发,使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育生活化。如在教“周长和面积”的容时,我设计了一个课件,即教师买了一套住房(多媒体展示高楼大厦),要进行装修,有几个问题请你帮忙解决。问题一:计算出这套房子的总面积;问题二:用边长5分米的石铺地需要多少块?每块石售价8元,需要多少钱?学生听后跃跃欲试,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 2、引发科学探究。小学生对上科学课普遍很感兴趣,都能自发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而其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来源于对事物观察后所产生的科学问题。他们想了解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就引发对这一问题的探究活动。如《比较水的多少》一课,学生经过观察,发现要比较出水的多少,不能只从容器的大小,液面的高低来确定,而是要综合地考虑到多种因素,液面虽高,但由于容器的体积(底面积)小,所以所装的水不一定多。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用什么办法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判断出哪瓶水多,哪瓶水少呢?此时学生就迫不及待地想亲身探究一

中美政府对高校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比较分析

中美政府对高校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比较分 析 陈涛 2013-2-15 20:47:55 来源:《东北大学学报:社科版》(沈阳)2007年2期 作者简介:陈涛,东北大学文法学院,辽宁沈阳110004 内容提要:美国政府对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二战改变了美国的科研模式,确立了政府与高校在科研领域的新型合作关系。而中国高校科技工作受到政府的重视并得到快速发展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虽然中美两国政府都主要从政策和资金两个方面为高校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支持与引导,但在支持的强度、支持的目的和引导的方向上存在较大差异。只有深入比较这些差异及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才能为中国政府加强对高校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提供可靠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政府高校科技创新 国家创新体系由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等系统组成,执行主体分别为高校、企业和政府。通过高校、企业、政府三者之间建设性地相互作用,能够实现一个国家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整体自主创新能力。中国目前正在致力于完成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研究高校、企业、政府三者之间建立什么样的互动关系以支撑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这一问题显得非常迫切。 美国是世界上科技最为发达的大国,不仅成功地使成熟的市场经济过渡到知识经济形态,而且使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里居于核心地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

发展中国家,承担着能否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成功转型和直在面知识经济挑战的双重压力。因此,本文尝试用比较的方法,探讨中美两国高校与政府之间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互动关系,并把政府对高校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的比较作为研究的重点,借鉴美国取得的成功经验,为中国政府加强对高校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提供可靠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一、美国高校科技创新活动与政府的关系沿革 19世纪中叶以后,在学习德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基础上,美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所研究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正式确立了科学研究在大学中的地位。但当时美国大学科研从属于教学,目的主要是提高学者的水平,发展研究生教育。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高校科研仍是小部分人从事的小规模活动,科研经费依赖于私人提供,且非常有限。联邦政府所资助的科研(农业科研除外)几乎都在其所属的国家实验室中进行,高校科研很少得到政府资助。 美国政府对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争的需要,国家需要大规模发展尖端军事技术,组织科研为国防服务成为极其迫切的问题。时任科学研究与开发局局长的万尼瓦尔?布什极力主张政府不要建立研究机构,而应通过以竞争为基础的科研合同形式资助科学家在自己的机构里从事必要的科研工作。在政府的大力资助下,大学科研规模扩大,成果备出,原子弹、雷达和盘尼西林等都出自大学的实验室。二战改变了美国的科研模式,美国政府与高校在科研领域确立了新型的合作关系,政府从扩建政府实验室转向通过合同的形式资助大学和科研机构从事科研活动。 二战结束后,根据战争期间政府与大学科研合作的基础与经验,布什根据罗

大学生怎样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大学生怎样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摘要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促进中国未来建设事业有着重要的长足意义,也是为 提升中国当今竞争水平的必走之路。另外,从中国大学生创新水平现状考虑也是势在必行重要 举措,即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高其创新能力存在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主要是化工专业 的学生如何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的。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 引言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动力,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创新也是富国强民的必由之路。 那么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我们高等教育面临和必须解决实际的问题。 创新概念,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广义理解的创新概念是指力求将科学、技术、教育等与经济融汇起来,即创新表现为不同参与者和机构(包括企业、政府、大学、科研机构等)之间交互作用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中,任何一个节点都可能成为创新性为实现的特定空间。创新行为因而表现在技术、体制或知识等不同的侧面。当代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很多成果都是在大学中进行研究并在实际运用中得到转化的,可以看出,大学拥有着良好的创新氛围,而大学生作为大学主体的一部分具备着良好的条件和优势从事创新活动,因此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存在实现中的可能性。 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培养年轻一代的知识水平和创造性能力,是继承中国先进知识成果的首要条件,也是不断创造新发现并赶超世界先进生产力的不竭动力。唯有不断发扬创新精神才能保持民族事业的顺利开展,因此,大学生积极思考并主动参与创新活动,有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现状 根据研究,大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一,缺乏创新的观念和创新欲望;二,缺乏创新性思维能力;三,缺乏创新的兴趣和毅力;四,缺乏创新所必需的毅力。另外,随着网络的盛行、西方思想的传入和现在中国社会所面临的种种压力等问题的日益呈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活动也出现了很大的分离,譬如各种心理问题和道德修养缺陷等,这些无疑都给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设置了障碍。从中国大学生的创新现状分析,不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大工程,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并“紧急治疗”大学生在创新问题上犯下的疾病有着迫切的必要性。 二、大学生如何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是项艰巨的历史任务,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内就能解决,同时,这项历史任务更是赋予了众多的艰辛和曲折,因此在大学生里面建造起浓郁的创新氛围更不可能是一个人或组织的事情,除了国家和政府能审时度势制定出规范的创新方面的政策和必要的物质投资外,作为这项工程的主体,大学生更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其中来,并与国家的创新体系相配合,形成呼应,拉近互动,最终为创新工程的建构共谱胜利之曲。 1、要主动营造活跃的创新氛围。 创新氛围的营造能为创新行为提供环境支持,积极热烈的创新场景可以使大学生本身产生创新的意识和灵感。一方面,在大学里面我们大学生应该主动配合营建自己的创新团体,如宿舍文化、班级文化、社团组织文化等;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利用好大学里的各

大学生科技创新论文

大学生科技创新实施方案——成就科技创新 地学院资勘09-2班张瞻学号3090101222 什么是科技创新呢?相信很多大学生都知道这四个字,但是有谁知道它真正的含义呢?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科技创新与民族发展息息相关,它关系到民族的命运,民族的未来。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世纪的青年大学生,我们该怎样做到科技创新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科技创新,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有什么意义。要征服你的敌人,首先你就要了解他。做全面的了解,从根本上了解。科技创新也一样,我们要了解它到底是什么东西,有什么方面的作用。科技创新义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可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法律规定的高等教育中心任务之一。在1995年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时代发展、高校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要,还是大学生自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需求。对于工科类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高等学校适应时代要求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手段

和主要内容,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共青团组织在素质教育和学校整体工作中实现“有为、有位”的坚强阵地,更是广大青年学生进行素质拓展、全面成才的宽广舞台。了解好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含义和它的意义性才能为我们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做好铺垫。 然后,培养我们大学生自身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自身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对一件事有了某种意识并有一定能力做到之后,我们才能更好更快的完成它。因此,只有有了科技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我们才能做好科技创新,开创新思路,开发新产品。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哪些途径呢?第一、以学术性社团为载体,塑造大学生创造人格力量;第二、.以课外科技活动为平台,激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欲望;第三、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保持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第四、以学习能力培养为落脚点,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当我们有了科技创新的意识和能力的时候,我们才能思考出出色科技创新理论,为科技创新应用于社会产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做到科技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虽然很重要,但是没有和实践相结合,会是一无是处。所以,科技创新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非常关键。说得通俗点,理论就是想法,实践就是行动。作为大学生,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表面文字上,要以实际行动去证明自己。当我们有了科技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并作出一定的理论指导之后,就要马上行动,让你的想法应用到实践当中,在实践中创造更大的成就。大学生科技立项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有了实际的方案,我们就要去实践,在实践中创新,这才能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因此,科技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我们在科技创

表彰奖励办法

学校 表彰奖励管理办法 (第二次修改,讨论稿,请修改)(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了规范学校表彰奖励工作,充分发挥表彰奖励的导向和激励作用,进一步调动各部门和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营造爱岗敬业、奋发向上、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2条表彰奖励是对工作中有突出表现、成绩显著或者有其他突出事迹的集体、个人给予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 第3条凡以学校党政名义对我校部门、集体或教职工个人进行的表彰奖励,或者以学校党政名义向校外有关机关、组织推荐我校部门、集体或教职工个人受表彰奖励,均必须执行本办法的规定。 对学生集体和个人表彰奖励的管理办法、奖项设置方案和评选条件由学生处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 第4条表彰奖励分为综合性表彰、专项性表彰、特殊性表彰,按奖励对象又分集体表彰、个人表彰。 (一)综合性表彰。是对在各项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综合评价特别突出的集体或个人进行的表彰,一般四至五年开展一次。 (二)专项性表彰。是对在某一业务范围或某一阶段性工作中做出优良成绩、表现突出的集体或个人进行的表彰,一般阶段性工作结束时表彰一次或一至二年表彰一次。

(三)特殊性表彰。指对在重大项目、特殊事件或突发事件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或个人进行的表彰,可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进行表彰。 集体表彰: 1.受到校外有关机关表彰的先进集体或荣誉称号集体; 2.学校表彰的年度考核为先进集体; 3.学校党委表彰的优秀党支部; 4.在校外有关机关组织开展的活动中为我校争得荣誉的集体。 个人表彰: 1.受到校外有关机关表彰的先进个人或荣誉称号获得者; 2.学校表彰的年度先进工作者和获专项奖的个人; 3.学校党委表彰的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 4.在校外有关机关组织开展的活动中为学校争得荣誉的个人。 第5条校外有关机关、组织、机构的奖励分为以下五类:第一类上级党委、政府的表彰奖励; 第二类上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部门的表彰奖励; 第三类上级教育行政主管机关及其工作部门的表彰奖励,以及由教育行政主管机关授权的表彰奖励; 第四类中央开放大学、省开放大学、城市职业学院的表彰奖励; 第五类工会、共青团、妇联的表彰奖励。 各类协会、民间机构、组织的表彰奖励原则上不列入学校表彰奖励范畴。

谈提高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措施(一)

谈提高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措施(一) 【论文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影响因素措施厦对策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学校科技队伍不断壮大,在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果,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创新队伍中的有生力量。但是.高校在圆享科技创新中的重要地位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科技和教育体制仍然存在束缚高校科技创新活力的因素。因此,充分发挥高校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潜力和作用。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已成为当前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针对束缚我国高校科技创新活力的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及对策,对于提高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借鏊作用。 高等学校是智力资源较集中的场所。高校作为技术创新的源头、高新技术的重要创造者和拥有者,应充分发挥在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责无旁贷地承担起科技发展与创新的重任,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虽然高校在科技工作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和特点,在科技创新方面也取得了较大成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中的重要地位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科技和教育体制仍然存在束缚高校科技创新活力的因素。因此,充分发挥高校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潜力和作用,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已成为当前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束缚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的因素 高校实行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体制,从而促进了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科研,是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重要历史任务,我国高校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开发和国家重大科技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队伍中的有生力量。但是,束缚高校科技创新活力的因素依然存在,有的还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经费严重不足是制约高校科技创新的瓶颈。从各国投入高校研究与开发经费的比例来看,我国高校的研究和开发经费支出总额只有美国的3.5%、日本的7.1%和德国的l3.9%。科技投入严重不足。造成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基地、科研基础设施条件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难以产生重大科研成果。同时,高校自由研究经费的筹集也较为困难。 (2)整合科技队伍缺乏有效的凝聚机制。由于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和凝聚机制,高校科研队伍缺乏有效的凝聚力。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内部院系之间、实验室之间以及研究人员之间合作交流不够,队伍整合比较困难。不易形成合力。高校科技资源有待进一步优化配置,巨大人才优势有待进一步发挥。 (3)小而全的封闭思想导致科技资源共享困难。高校科技资源分散,片面追求大而全、小而全,导致高校仪器设备重复购置,投资效益不高。大型仪器设备对外开放不够,设备利用率不高。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尤其是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建立共享机制已成为久悬未决的一个问题。 (4)前沿领域实质性国际合作进展缓慢。目前我国高校在国际合作与交流方面大多还停留在一般性人员交流和学术互访的层面上。高校参与国际大型科学项目合作研究,特别是与世界著名研究型大学的深层次合作有待进一步发展。在一些国际战略高科技前沿领域,缺乏明确的国际合作目标和必要的资金支持。这不仅不利于我国高校科研人员及时把握国际高水平科学研究的最新动态。而且在科技创新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有可能使我国高校与发达国家高校之间的水平差距进一步拉大。 (5)重大成果产生难、转化难。由于缺乏风险投资基金等经费的投入机制,相当一部分有市场价值的科技成果得不到产业化前期中试的投入而无法转化。高校科技成果产出不能满足国家的要求。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高校科技产业有待进一步规范。高校与大学科技园之间、与从事创新产业的科技人员之间的利益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理顺。重大成果产生难、转化难。 二、高校科技创新的措施殛对策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项目实施管理办法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项目实施管理办法 (附科技兴趣小组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活动是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载体,是我院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活动通过“南化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项目”实施,遵循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创新性人才培养规律,实行点面结合,基本训练、综合能力训练和创新创业实践相结合。 第二条“南化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项目”的建设宗旨是: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构筑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使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就得到科研项目的训练和科学素养的培养,积极倡导和鼓励大学生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强化大学生创新精神、挑战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的教育,培养学生科技团队的领军人物和高水平的学生创新研究团队,进一步推动我院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发展,形成高职教育多样化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切实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能力和科研实践动手能力。 第三条“南化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项目”的实施,同时也为择优向院外推荐参加各类大学生科技项目打下坚实的基础,提供充分的项目申报及验收的准备。包括 1、各类大学生科技项目申报、科技成果(专利)评选与推广; 2、省教育厅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个人、团队)、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立项评选(并完成项目验收结题); 3、“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4、省级、国家级大学生专业学术科技竞赛(如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机器人、机械创新设计、电脑网络设计等大赛); 5、积极鼓励大学生通过参加“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兴趣小组”,开展多种科技创新活动。(见附件一) 第二章组织机构 第四条在院党委的领导下,南化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领导小组的组成:组长由分管学生工作的院领导担任,副组长由分管科技、教学的院领导担任,成员包括院团委、学工处、科技处、教务处、高教所、财务处等部门负责人、学院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南化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调整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政策措施,审查项目经费资助使用情况,评选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 第五条南化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办公室设在团委。由院团委主持负责项目的日常综合管理,部署每年大学生科技工作安排。 1、院团委负责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的组织(如“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相关大学生科技活动项目),营造优良的大学生科技活动氛围。负责院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评审、中期检查、结题验收和总结工作。 2、学生工作部(处)负责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项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并将活动成果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评优评奖的重要依据。

浅谈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指导老师:靳磊主持人:丁良龙参与人:常佳伟 2015年11月

摘要:高素质大学生的培养在一个国家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而科技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对高等学校提出的更高要求。本文现对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及意义所在,并对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的问题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以期能起到一些促进作用。并结合宁夏大学大学各学院大学生在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取得的一些成绩给出了一定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有效措施;能力培养 0引言 科技创新能力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高水平结合。周济同志曾说:“中国的大学要构建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创新型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1]这是围绕如何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对高等学校提出的历史性要求。如何可以改“MADE IN CHINA”为“CREATED IN CHINA”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是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需要。在我国,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养成了重视分数而轻视能力、重视理论而轻视实践的习惯,养成了墨守成规的保守思想,[2]由此,分数也成了衡量学生综合能力的唯一指标。从而大大抑制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有不少学生在校学习成绩很好,但走出校门面对实际工作中的科研问题时往往感到一筹莫展。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的能力使他们因不能学以致用而对未来感到迷茫,同时企业又因找不到具有创新能力的实用性人才而焦急万分。[3]因此,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通过在校期间的科技创新活动来得以锻炼、[4]培养和积蓄能量,使得学校培养的大学生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出色的创新能力。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现状 1.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氛围不浓,积极性不高,意识比较淡薄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是学生本身原因。许多学生目前还停留在接受型的学习方式上,尚没有主观意识到创造型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学习的知识只注重巩固理解,而没有和实践相结合来消化吸收。 二是学校的科技活动影响力不够大,没有做好宣传和普及工作。据调查,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总是集中在一部分大学生身上。这些学生有很浓厚的兴趣,且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但这部分学生所占比例微乎其微,主要是学校没有对学生加大动员力度,往往挑选比较有基础的学生进行比赛,不注重大学生总体科技创新的发展,缺乏统一规划和良性发展机制。 三是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时后续保障措施不完善,不能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目前有些大学生想进行一些科技创新活动或是得不到经费及政策等方面的支持,或是由于教学计划的安排导致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时间很少,或是虽有想法但得不到老师指导而不知如何下手,或是传统的大学生评价体系和奖学金评定标准过分看重考试成绩,而科技创新活动的考核标准难以制订等,从而影响了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这些都使得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的热情大减,影响了高校科技创新的发展进程。 二、发展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意义 1.发展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优良品格

试论我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一)

试论我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一) 摘要]加快我国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既是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高校竞争力、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然要求。我国高校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应重点建设好两个平台和一个基地:基础研究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和工程化研发平台以及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同时,要与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相结合。 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创新平台;创新基地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概念源自国家创新体系。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加快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1998年,我国提出了大力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任务。近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奋斗目标,这为高校,特别是国家重点建设高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就是指高校将各种资源通过重新调整、组合、优化配置而形成的一个有利于高校科技创新的有机体系。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强大生力军,加快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既是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高校竞争力、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然要求。 针对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工作中存在的科研力量分散,科研整合程度不高,现有科技创新平台的综合性、交叉性、集成性普遍较低的状况,我们认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应着重建设好两个平台和一个基地,即建设好基础研究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和工程化研发平台以及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同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要与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相结合。 一、基础研究创新平台建设 基础研究创新平台是高校优势的体现,也是国家科技创新平台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创新平台的建设要克服现有院系管理组织的弊端,打破各部门和单位之间影响团队形成和发展的制度壁垒,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凝炼学科方向、汇聚创新团队,探索建立一批多学科集成基地的有效机制。 1.凝炼学科方向 选择、调整、凝炼学科方向,凝炼出重大科学问题和目标,是创新平台的生命线,是产生重大、可集成成果的保障。高校要彻底改变当前学科建设中“一片高原、没有高峰”甚至是“一片平原”的状况。在选择学科方向时要考虑三个方面:一要抓制高点,从战略和优势领域人手争得发展先机,准确预测学科发展趋势,瞄准科学发展前沿和重大生产及社会实践问题,体现前瞻性。二要通过抓重点,发挥重点学科的先导和示范作用,切实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体现可能性。突出重点,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要根据国内外学科发展状况、自身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教师队伍的结构和发展趋势,选准自己重点建设和发展的学科。一旦选准,就要集中人力、物力进行建设。对于这些领域,学校应积极申请国家或省部级重点学科或重点实验室等,争取政府的支持,另一方面通过深化教育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分流调整人员,强化对优势学科和高水平学科的支持,集中有限的资金和人力,发展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意义且是本校优势的基础研究领域,力争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使重点研究方向与重要研究领域上新台阶。例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经费上,给重点建设的学科增加3%~5%的经费,其他学科则减少3%~5%的经费。三要突破原有学科界限,通过大力推进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体现创新性。要切实发挥重点学科尤其是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带头作用,创造条件,以一个或几个重点学科为核心,在相同或相近的学科领域中建立一个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支持、相互依托的学科群体,寻找新的学科增长点,促进新兴、交叉学科的产生,增加学科建设的活力。 2.培育“学术大师+团队”的科技创新队伍 拔尖人才及其领衔的创新团队是创新平台的灵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所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都不是依靠单一学科所能解决的,更不是科技人员单枪匹马独立工作所能完成的,而需要科技人员组成团体进行协作攻关。据统计,从1901年到1972年诺贝尔奖金获

论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意义

论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意义 摘要:当今社会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这样的新的环境下,对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学生是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在党和国家大力强调自主创新的今天,科技创新能力成为高素质人才的核心和灵魂。所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更加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首先要从教育这个源头抓起”。“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关键在于要有自主创新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更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重要的基石。科技创新教育是高校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是目前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科技创新能力及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科技创新能力是指通过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创新性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而且能够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它是一种开创性的探索未知的心理活动,是人类智

慧升华的表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 创新教育中,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创新精神的培养、潜能的开发、个性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加学生就业机会有重要意义。在拥有一流的人才、一流的科研设备、全新的知识和高新技术的高等学校,对新世纪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和实践,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一大批有素质、有创新意识、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不仅是教育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兴旺、民族振兴的要求;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加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战略意义。 第一,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高级科技人才的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胡锦涛同志也曾多次强调:“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基地,必须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自己重要的工作目标,为创新人才创造更为宽松的成长环境。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既是大学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创新体系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时代到来、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国已经以法律的形式赋予高等教育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

关于进行员工激励及奖励实施细则

北京昱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昱阳(总经办)字第201607号 关于进行员工激励及奖励实施细则 1目的 为了提高公司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及主观能动性,表彰在工作中涌现的先进个人和先进事迹,鼓励为公司发展作出不同贡献的个人和集体,构建和谐、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促使员工整体精神面貌和士气达到最佳状态,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在职员工的激励管理。 3管理规定 3.1激励措施 为了鼓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公司与员工个人共同发展,公司将采取精神激励、晋升激励及物质激励三者结合的方式,而激励又分为正激励和负激励两种。3.2正激励 公司各种荣誉评选、发给荣誉证书、光荣榜、在公司内外媒体上的宣传报导、家访慰问、外出培训进修、评选星级标兵(具体如下所列)等。 a)对公司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将推荐其参加评选最高个人荣誉称号:“丰业奖”; b)公司级团体荣誉称号:“先进集体”;

c)公司级个人荣誉称号:“先进个人奖”、“合理化建议奖”、“年度业绩第一名”、“重大贡献奖”、“重大创新奖”。 。包括晋职和晋级。 等。 3.3负激励:员工因为未完成规定的业绩任务、由于个人过失、错误,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在工作中发生违规或事故行为,损坏设备设施,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和败坏公司声誉的员工和部门,分别给予批评、警告、经济处罚、降职降级、待岗、辞退、开除等处罚。 3.4激励管理 晋职晋级挂钩。 3.4.2.1推荐新人奖励:1500元 发放步骤为:被推荐人正式转正后,给予推荐人500元奖励;被推荐人在职满一年的,给予推荐人1000元奖励。 月度全公司进行评选,适用于正式员工和试用期员工。经评选为月度最佳奉献奖,给予颁发《荣誉证书》发放奖励。 月度总结会,经评比当月销售业绩第一名者,给予颁发《荣誉证书》发放奖励。 月度总结会,经考核当月完成工作任务者,给予发放奖励。 个人奖励,奖金5000元。给予颁发《荣誉证书》发放奖励。

大学生科技创新调研报告

大学生科技创新调研报告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由于认识高度、起步时间、资金投入等不同,其质量和效果有显著差异性。调查发现,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深入、有效、均衡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对活动价值性认识偏差、理论教育与实践环节脱节、物质保障条件不到位,特别是激励机制不健全,已经成为影响其向纵深发展的“瓶颈”。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指组织引导大学生通过对科技文化知识的学习、转化、运用和自主创造,培养其科技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实践活动,它是高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客观认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现状,深刻分析当前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诸种因素,对于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增强高等教育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1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现状 本次调查以广西大学部分学员学生为调查样本,其中有机械学院,电子信息与计算机学院,外国语学院,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学院,商学院,物理学院,土木学院,会计学院,艺术学院,新闻学院,文学院,电气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林学院等15个学院的同学。学生抽样问卷145份,回收有效问卷124份,样本容量124份。调查统计结果显示:(附录)

1.1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总体上呈良性发展态势。学生关注度与自信心增强,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给予了积极的关注,认同程度明显加强。调查显示,69.35%的学生表示应“学校是有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类比赛的政策”。如果承担了科研课题任务,80.64%的学生表示学校是举办过创新性科技类比赛。89.52%的学生认为自己有创新能力,在“学校现行的教学模式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58.06%的人认为学校教学模式方面有所侧重,还过得去。在如何培养实用性创新性人才方面,26.61%认为学校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发散思维,20.16%认为学校应该引用社会上的实例模型,是学习和社会相联系,25.81%的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多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27.42%的人认为学校应该改革考试方法,鼓励有创新意识的学生脱颖而出。关于如何提升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学生的建议是: 1校方应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学生自身要多投身到社会实践生活中去,多观察,有想法就应大胆去做 2可以多举办相关方面的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 3实验教学,多多锻炼动手能力,设备要跟上时代 4积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5对科技创新感兴趣的学生,重点培养 6必须改变现今的应试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模式,不再仅仅以考试成绩决定终生 7让学生有多动手,多学习的机会,还要有良好的社会基础给

浙江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

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 暨新苗人才计划实施办公室 关于公布2013年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 暨新苗人才计划立项结果的通知 浙江大学团委: 2013年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已于2013年2月启动实施,经学校推荐和专家评审,共确立项目2024项。现将你校通过立项的项目名单印发你们(见附件),请认真实施、加强管理,不断提升我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整体水平。 附件:2013年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浙江大学项目名单及资助经费表 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 暨新苗人才计划实施办公室 2013年8月6日

附件: 2013年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 浙江大学项目名单及资助经费表 项目承担单位:浙江大学资助经费:143.5万元 总编号:2013R401 序号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指导教师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 2013R40100 1 分阶段肌腱干细胞的分离鉴定和比较研究刘泽宇 欧阳宏伟 2013R40100 2 我国大学生公益创业现状及未来运营模式探索王嘉煜 郭红东 2013R40100 3 对基于物联网的老年人健康实时监测救助系统软硬平台设计及优化 的研究 王翔宇 顾宗华 2013R40100 4 克氏原鳖精子发生过程中线粒体乏素化及其与prohibitin关系探究董未来 杨万喜 2013R40100 5 基于天气预报的农业大棚控制系统黄余格 马永昌 2013R40100 6 基于图像处理的道路车流量监控徐郎特 黄轶伦 2013R40100 7 农民“被上楼”的权益缺失及其保护措施 ——基于浙江省几种宅基地置换模式的研究 邱实 王诗宗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项目实施管理办法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项目实施管理办法(附科技兴趣小组管理办法) 则总第一章第一条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活动是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培 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载体,是我院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活动通过“南化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项目”实施,遵循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创新性人才培养规律,实行点面结合,基本训练、综合能力训练和创新创业实践相结合。 第二条“南化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项目”的建设宗旨是:构建创新创业 教育平台,构筑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使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就得到科研项目的训练和科学素养的培养,积极倡导和鼓励大学生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强化大学生创新精神、挑战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的教育,培养学生科技团队的领军人物和高水平的学生创新研究团队,进一步推动我院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发展,形成高职教育多样化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切实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能力和科研实践动手能力。 第三条“南化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项目”的实施,同时也为择优向院外 推荐参加各类大学生科技项目打下坚实的基础,提供充分的项目申报及验收的准备。包括 1、各类大学生科技项目申报、科技成果(专利)评选与推广; 2、省教育厅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个人、团队)、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立项评选(并完成项目验收结题); 3、“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4、省级、国家级大学生专业学术科技竞赛(如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机器人、机械创新设计、电脑网络设计等大赛); 5、积极鼓励大学生通过参加“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兴趣小组”,开展多种科技创新活动。(见附件一) 第二章组织机构 第四条在院党委的领导下,南化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领导小组的组成:组长 由分管学生工作的院领导担任,副组长由分管科技、教学的院领导担任,成员包括院团委、学工处、科技处、教务处、高教所、财务处等部门负责人、学院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南化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调整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政策措施,审查项目经费资助使用情况,评选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 第五条南化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办公室设在团委。由院团委主持负责项目的

大学生科技创新调查问卷及调研报告可

大学生科技创新调查问卷及调研报告 可

大学生科技创新调研报告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由于认识高度、起步时间、资金投入等不同,其质量和效果有显著差异性。调查发现,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深入、有效、均衡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对活动价值性认识偏差、理论教育与实践环节脱节、物质保障条件不到位,特别是激励机制不健全,已经成为影响其向纵深发… 摘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由于认识高度、起步时间、资金投入等不同,其质量和效果有显著差异性。调查发现,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深入、有效、均衡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对活动价值性认识偏差、理论教育与实践环节脱节、物质保障条件不到位,特别是激励机制不健全,已经成为影响其向纵深发展的“瓶颈”。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现状影响因素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指组织引导大学生经过对科技文化知识的学习、转化、运用和自主创造,培养其科技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实践活动,它是高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客观认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现状,深刻分析当前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诸种因素,对于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增强高等教育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1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现状 本次调查以湖北省内部分部属和省属高等学校为调查样本,其中部属院校7所,省属院校13所。分别向各学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单位发放问卷20份、回收有效问卷20份;学生抽样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55份,回收率95.5%。调查统计结果显示: 1.1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总体上呈良性发展态势 1.1.1学校重视程度明显增强 调查问卷显示,在1999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前,不少院校特别是省属院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以兴趣小组或学生社团自发组织开展为主。但此后,湖北高校普遍在学校层面开始重视起这项活动。在对20所学校的调查中,认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意义在于:“营造学校的学术氛围的”占75%;“提高学校社会知名度”的占50%;“有利于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占98%;“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占100%;“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占96%。同时,各高校加强了对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学生处、团委、教务处或科研处牵头组织实施和管理,并从制度、机制、条件保障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1.1.2活动组织形式多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