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型低气味丙烯酸酯结构胶

新型低气味丙烯酸酯结构胶

新型低气味丙烯酸酯结构胶
新型低气味丙烯酸酯结构胶

丙烯酸树脂胶粘剂配方10例

丙烯酸树脂胶粘剂配方10例 配方一、丙烯酸酯胶粘剂 配方组成配比(质量份)甲基丙烯酸甲酯93 甲基丙烯酸11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模塑粉27 二乙基苯胺0.15 过氧化甲乙酮0.1 环烷酸钴(5.0%—7.0%)0.06 配制工艺: 按照配比依次准确称量各物料,在釜中搅拌均匀,在0.1—0.25MPa压力下,室温条件下,固化20h以上。 应用: 用于铁、铜、铝合金等金属材料的粘接;用于有机玻璃等材料的粘接;用于聚碳酸酯等材料的粘接。 剪切强度:金属材料>20.0MPa,有机玻璃>8.0MPa,聚碳酸酯>12.0MPa

配方二、丙烯酸酯黏合剂 配方组成配比(质量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00 甲基丙烯酸 6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模塑粉28 二乙基苯胺0.13 过氧化甲乙酮0.12 环烷酸钴(7%)0.07 丙烯酸 6 配制工艺: 按照配比依次准确称量各物料,在釜中搅拌均匀,在0.1—0.25MPa压力下,室温条件下,固化24h以上。 应用: 用于铁、铜、铝合金等金属材料的粘接;用于有机玻璃等材料的粘接;用于聚碳酸酯等材料的粘接。 剪切强度:金属材料>21.0MPa,有机玻璃>8.5MPa,聚碳酸酯>12.5MPa

配方三、丙烯酸酯胶 配方组成配比(质量份)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 6.0—8.5 甲基丙烯酸甲酯55 甲基丙烯酸丁酯12 氯丁橡胶 3 乙二醇-顺酐不饱和聚酯树脂 1 聚苯乙烯35 气溶胶0.8 石蜡0.3 双异羟丙基对甲基苯胺0.5 对苯二酚0.007 配制工艺: 该配方反应活性高,在上述组分中加入3%过氧化苯甲酰的DOP溶液(50%),即可在室温固化。 粘接铝合金和碳钢中,抗剪切强度均在30MPa以上。

压敏胶入门知识

压敏胶xx知识 压敏胶 拼音: yaminjiao 英文名称: pressuresensitiveadhesive 说明: 压敏胶粘剂的简称。是一类具有对压力有敏感性的胶粘剂。主要用于制备压敏胶带。压敏胶的粘附力(胶粘带与被粘表面加压粘贴后所表现的剥离力)必须大于粘着力(即所谓用手指轻轻接触胶粘带时显示出来的手感粘力)。按其主要成分可分为橡胶型和树脂型两类。除主要成分外,还要加入其他辅助成分,如增粘树脂、增塑剂、填料、粘度调整剂、硫化剂、防老剂、溶剂等配合而成。 压敏胶带 拼音: yaminjiaodai 英文名称: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tape 说明: 一种特殊类型的胶粘剂。将胶粘剂涂于带状基材上制成。使用时,轻轻加压使胶带与被粘物表面粘结。 由压敏胶、基材、底胶、背面处理剂等构成(见图)。压敏胶是压敏胶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作用是使胶带具有对压力敏感粘附特性。用作基材的主

要地织物、塑料薄膜、纸类等。底胶是增加压敏胶与基材的粘结强度。广泛用于包装、电绝缘、医疗卫生、粘贴标签和作标记等。 聚丙烯酸酯压敏胶 丙烯酸酯型压敏胶的基体,是具有不饱和双键的单体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得的丙烯酸酯树脂。聚合时所采用的单体可分为三类: 1、粘性单体它是碳原子数为4-12的丙烯酸烷基酯,具有粘性作用,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为-20——70°C,常用的有丙烯酸异辛酯和丙烯酸丁酯等。 2、内聚单体这是一些玻璃化温度较高的单体,它不仅能提高胶液的内聚力,而且对耐水性、胶接强度、透明性等也明显改善。 3、改性单体主要是一些带有反应性官能团的含有双急需的单体,如含羧基、羟基、酰胺基等的丙烯酸衍生物。它能与其它单体起交联作用,促进聚合反应,加快聚合速度,提高胶液的稳定性。 表十七列举了上述三种单体的种类及玻璃化温度 表十七丙烯酸酯型压敏胶的单体及玻璃化温度 单体类别单体各称玻璃化温度(°C) 粘性单体丙烯酸乙酯-22 丙烯酸丁酯-55 丙烯酸异辛酯-70 内聚单体醋酸乙烯酯22 丙烯腈97 丙烯酰胺165 苯乙烯80 甲基丙烯酸甲酯105

常用橡胶的品种及使用温度

常用橡胶的品种,特性,用途 天然橡胶 -20~≤85℃ 丁腈橡胶 -20~≤82℃ 三元乙丙 -40~≤125℃ 聚四氟乙烯-50~≤150℃ 氟橡胶 -23~≤160℃ 橡胶品种(简写符号)化学组成性能特点主要用途 1.天然橡胶(NR)以橡胶烃(聚异戊二烯)为主,含少量蛋白质、水分、树脂酸、糖类和无机盐等。弹性大,定伸强度高,抗撕裂性和电绝缘性优良,耐磨性和耐旱性良好,加工性佳,易于其它材料粘合,在综合性能方面优于多数合成橡胶。缺点是耐氧和耐臭氧性差,容易老化变质;耐油和耐溶剂性不好,第抗酸碱的腐蚀能力低;耐热性不高。使用温度范围:约-60℃~+80℃。 制作轮胎、胶鞋、胶管、胶带、电线电缆的绝缘层和护套以及其他通用制品。特别适用于制造扭振消除器、发动机减震器、机器支座、橡胶-金属悬挂元件、膜片、模压制品。 2.丁苯橡胶(SBR)丁二烯和苯乙烯的共聚体。性能接近天然橡胶,是目前产量最大的通用合成橡胶,其特点是耐磨性、耐老化和耐热性超过天然橡胶,质地也较天然橡胶均匀。缺点是:弹性较低,抗屈挠、抗撕裂性能较差;加工性能差,特别是自粘性差、生胶强度低。使用温度范围:约-50℃~+100℃。 主要用以代替天然橡胶制作轮胎、胶板、胶管、胶鞋及其他通用制品。 3.顺丁橡胶(BR)是由丁二烯聚合而成的顺式结构橡胶。优点是:弹性与耐磨性优良,耐老化性好,耐低温性优异,在动态负荷下发热量小,易于金属粘合。缺点是强度较低,抗撕裂性差,加工性能与自粘性差。使用温度范围:约-60℃~+100℃。 一般多和天然橡胶或丁苯橡胶并用,主要制作轮胎胎面、运输带和特殊耐寒制品。 4.异戊橡胶(IR)是由异戊二烯单体聚合而成的一种顺式结构橡胶。化学组成、立体结构与天然橡胶相似,性能也非常接近天然橡胶,故有合成天然橡胶之称。它具有天然橡胶的大部分优点,耐老化由于天然橡胶,弹性和强力比天然橡胶稍低,加工性能差,成本较高。使用温度范围:约-50℃~+100℃。 可代替天然橡胶制作轮胎、胶鞋、胶管、胶带以及其他通用制品。 5.氯丁橡胶(CR)是由氯丁二烯做单体乳液聚合而成的聚合体。这种橡胶分子中含有氯原子,所以与其他通用橡胶相比:它具有优良的抗氧、抗臭氧性,不易燃,着火后能自熄,耐油、耐溶剂、耐酸碱以及耐老化、气密性好等优点;其物理机械性能也比天然橡胶好,故可用作通用橡胶,也可用作特种橡胶。主要缺点是耐寒性较差,比重较大、相对成本高,电绝缘性不好,加工时易粘滚、易焦烧及易粘模。此外,生胶稳定性差,不易保存。使用温度范围:约-45℃~+100℃。 主要用于制造要求抗臭氧、耐老化性高的电缆护套及各种防护套、保护罩;耐油、耐化学腐蚀的胶管、胶带和化工衬里;耐

天然橡胶的性能和用途

天然橡胶的性能和用途 天然橡胶生胶的玻璃化温度为-72℃,胶流温度130℃,开始分解温度200℃,激烈分解温度270℃。当天然橡胶硫化后,其Tg上升,也再不会发生粘流。 天然橡胶的弹性其生胶及交联密度不太高的硫化胶的弹性是高的。例如在0-100℃范围内,回弹性在50-85℃之间,其弹性模量仅为钢的00,伸长率可达1000%,拉伸到350%,后,缩回永久变形仅为15%,天然橡胶的弹性较高,在通用橡胶中仅次于顺丁橡胶。 天然橡胶的强度在弹性材料中,天然橡胶的生胶、混炼胶、硫化胶的强度都比较高。未硫化橡胶的拉伸强度称为格林强度,天然橡胶的格林强度可达 1.4~ 2.5Mpa,适当的格林强度对于橡胶加工成型是必要的。天然橡胶撕裂强度也较高,可达98kN/m,其耐磨性也较好。天然橡胶机械强度高的原因在于它是自补强橡胶,当拉伸时会使大分子链沿应力方向取向形成结晶。天然橡胶的电性能天然橡胶是非极性物质,是一种较好的绝缘材料。当天然橡胶硫化后,因引入极性因素,如硫黄、促进剂等,从而使绝缘性能下降。 天然橡胶的耐介质性能天然橡胶是一种非极性物质,它溶于非极性溶剂和非极性油中。天然橡胶不耐环己烷、汽油、苯等介质,未硫化胶能在上述介质中溶解,硫化橡胶则溶胀。天然橡胶不溶于极性的丙酮、乙醇中,更不溶于水中,耐10%的氢氟酸、20%的盐酸、30%的硫酸、50%的氢氧化钠等。 天然橡胶主要用途天然橡胶因其具有很强的弹性和良好的绝缘性、可塑性、隔水隔气、抗拉和耐磨等特点,广泛地运用于工业、农业、国防、交通、运输、机械制造、医药卫生领域和日常生活等方面,如交通运输上用的轮胎;工业上用的运输带、传动带、各种密封圈;医用的手套、输血管;日常生活中所用的胶鞋、雨衣、暖水袋等都是以橡胶为主要原料制造的,国防上使用的飞机、大炮、坦克,甚至尖端科技领域里的火箭、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都需要大量的橡胶零部件。轮胎的用量要占天然橡胶使用量的一半以上。

改性丙烯酸酯胶粘剂

机械汽摩维修5分钟修复 改性丙稀酸酯AB胶,具有极优异的粘接性能,它是室温下固化而且定位速度很快,性能优良.本胶粘剂粘接材料广泛,可粘接钢,铁,铝,蟓胶,不锈钢ABS,PVC,玻璃,缺氧木,陶瓷,水泥,电木,木材料等同种或异种材料的粘接和互粘,适用于汽车,拖拉机和各种机器零部件的修复,各种产品的胶接组装,薄形材料的结构和加强,铭牌,招牌,标识,装潢饰物的粘贴各种应急抢修和日常用品的修理. 可对金属,塑料,木材,混疑土等材料迅速粘接.广泛应用于汽车,摩托车,机械,化工管路和贮罐,木工家具,灯具铭牌,玩具,日用杂品等粘接,勿需除油,使用方便. KUNSHENG上海坤盛粘合剂有限公司 环氧树脂AB胶 【产品特点】 1.本品为快速固化系列、透明粘稠状环氧树脂粘接剂; 2. 可低温或常温固化,固化速度快; 3. 固化后粘接强度高、硬度较好,有一定韧性; 4.固化物耐酸碱性能好,防潮防水、防油防尘性能佳,耐湿热和大气老化;5.固化物具有良好的绝缘、抗压、粘接强度高等电气及物理特性。 【适用范围】 1.凡需要快速粘接固定的电子类或其它类产品均可使用; 2. 广泛应用于电子元器件及工艺品、礼品的粘接固定,对于金属、陶瓷、木材、玻璃及硬质塑胶之间的封装粘接,有优异的粘接强度; 3.不适用于有弹性或软质材料类产品的粘接。

1. 要粘接密封的部位需要保持干燥、清洁; 2.按配比取量, A、B剂混合后需充分搅拌均匀,以避免固化不完全; 3.搅拌均匀后请及时进行注胶,并尽量在可使用时间内使用完已混合的胶液; 4.固化过程中,请及时清洁使用的容器及用具,以免胶水凝固在器具物品上。【固化后特性】 硬度Shore D ≥70 吸水率25℃ %24小时 < 抗压强度 kg/mm2 ≥50 剪切强度(钢/钢) kg/mm2 ≥13 拉伸强度(钢/钢) kg/mm2 ≥22 介电常数 1KHZ ~ 体积电阻 25℃ Ohm-cm ≥ ×1015 表面电阻 25℃Ohm ≥×1014 耐电压 25℃Kv/mm ≥16~18 【注意事项】 1.本品在混合后会开始固化,其粘稠度会很快上升,并会放出热量; 2.注意:该产品固化速度很快,请尽可能减少一次配胶的量!混合在一起的胶量越多,其反应就越快,固化速度也会越快,并可能伴随放出大量的热量,请注意控制一次配胶的量,因为由于反应加快,其可使用的时间也会缩短,混合后的胶液尽量在短时间内使用完; 3.有极少数人长时间接触胶液会产生轻度皮肤过敏,有轻度痒痛,建议使用时戴防护手套,粘到皮肤上请用丙酮或酒精擦去,并使用清洁剂清洗干净; 4.在大量使用前,请先小量试用,掌握产品的使用技巧,以免差错。 【储存与包装】 5.本品需在通风、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保质期十二个月,过期经试验合格,可继续使用; 6.包装规格为每组2、10或40kg,其中包含主剂1、5或20kg/桶、固化剂1、5 或20kg/桶。

丙烯酸酯结构胶粘剂改性研究进展

丙烯酸酯结构胶粘剂改性研究进展 摘要:论述了影响第2代丙烯酸酯结构胶粘剂的气味性、耐热性能、耐水性能以及贮存稳定性能的主要因素以及改善胶粘剂性能的研究进展。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提出改善丙烯酸酯结构胶性能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丙烯酸酯结构胶粘剂;气味;耐热;耐水;贮存稳定性 1975年美国杜邦公司率先开发出了第2代丙烯酸酯胶粘剂(SGA)[1],随后ITW、Loctite、lord等公司也陆续开发出拥有自己特色的SGA产品。国内对于SGA开发起步略晚,但经过一段时期的技术积累,产品性能已与国外品牌相当。如北京天山、湖北回天、上海康达、烟台信友等,也都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SGA产品。由于SGA具有快速固化、粘接强度高、柔韧性好、适应性强等优点,已在电子、航天等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2,3]。 虽然第2代丙烯酸酯胶粘剂(SGA)用途广泛,但它还存在具有刺激性气味、柔韧性不佳、耐湿热老化性能差等问题。许多研究者对于SGA改性作过相关报道[4,5],在此基础上,结合作者研发SGA的经验,本文主要从改善SGA的气味性、耐热性能、耐水性能、贮存性能等方面提出新的有效方法,为研究者提供有益的技术参考。 1 改善气味性 第2代丙烯酸酯结构胶主要由丙烯酸酯单体、增韧树脂、引发剂、促进剂和稳定剂等组成,也会根据不同用途加入增韧剂、增稠剂、触变剂、填料和颜料等其他助剂[6]。在这些组成中,易挥发的丙烯酸酯单体是SGA气味的最主要来源,其他助剂也会含有少量挥发性溶剂,增加SGA的气味性,但由于使用量较少,这里不做详细分析。 对于丙烯酸酯单体的气味性,常规判断方法都是从嗅觉上直接感知气味的大小,但会因人的嗅觉差异而造成判断误差。过去很多研究者大都从单体沸点的角度去区分单体气味的大、中、小[7,8],而本文将从蒸汽压角度来考量单体的气味性。 液相中物质的分子可以从液相进入气相,该种特性称为挥发性。在相同的温度下,不同的纯物质蒸汽压是不同的。蒸汽压大者,为易挥发物质,其挥发性较大;反之蒸汽压小者,为难挥发物质,其挥发性较小。表1为单体蒸汽压与气味的关系。 表1 单体的蒸汽压与气味关系 单体 蒸汽压(25℃)/mmHg 气味性 苯乙烯 6.210 大 甲基丙烯酸甲酯 5.530 大 甲基丙烯酸乙酯 4.840 大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0.364 中 甲基丙烯酸环己酯

丙烯酸胶黏剂

丙烯酸酯型压敏胶的基体 聚丙烯酸酯压敏胶具有较好的耐低温、耐高温,可凝挥发物和质量损失率低,并且无有害气体逸出的特性,制成的各类压敏胶带,可方便对薄膜的粘贴。聚合时所采用的单体可分为三类: 1、粘性单体 它是碳原子数为4-12的丙烯酸烷基酯,具有粘性作用,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为-20——70°C ,常用的有丙烯酸异辛酯和丙烯酸丁酯等。 2、内聚单体 这是一些玻璃化温度较高的单体,它不仅能提高胶液的内聚力,而且对耐水性、胶接强度、透明性等也明显改善。 3、改性单体 主要是一些带有反应性官能团的含有双急需的单体,如含羧基、羟基、酰胺基等的丙烯酸衍生物。它能与其它单体起交联作用,促进聚合反应,加快聚合速度,提高胶液的稳定性。 表十七列举了上述三种单体的种类及玻璃化温度 表十七丙烯酸酯型压敏胶的单体及玻璃化温度 单体类别单体各称玻璃化温度(°C ) 粘性单体丙烯酸乙酯 -22 丙烯酸丁酯 -55 丙烯酸异辛酯 -70 内聚单体醋酸乙烯酯 22 丙烯腈97 丙烯酰胺 165 苯乙烯80 甲基丙烯酸甲酯 105 丙烯酸甲酯 8 改性单体甲基丙烯酸 228 丙烯酸106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86 甲基丙烯酸羟丙酯 76 二胺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13 丙烯酸酯型压敏胶的基体总 由上述三类单体聚合物属热塑性树脂,内聚力不够理想,为了进一步提高内聚力和胶接强度,可加入能与改性单体发生化学反应的交联剂,使它们在加热情况下产生

交联结构,从而大大改善胶液的性能。表十八列举了改性单体打官能团及其发生反应的交联剂种类。 加入交联剂的压敏胶的耐候性和耐热性大幅度提高,耐油性和耐溶剂性优良,粘附力和内聚力高,透明性好,在长期应力作用下耐蠕变性能也优良。表十九列举了丙烯酸酯型压敏胶的典型配方及其性能。 表十八改性单体的官能团及交联剂种类 官能团改性单体交联剂 -COOH 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依康酸、马来酸环氧树脂、异氰酸酯、三聚氰胺树脂、尿素树脂、多价金属盐 -CONH2 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羟甲基化环氧树脂、三聚氰胺树脂、尿素树脂-CH2ON N-羟甲基丙烯酰胺环氧树脂、异氰酸酯、醚化氨基树脂、含有羧酸基聚合物 -CH2OR N-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环氧树脂、醚化氨基树脂 -OH 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醚化氨基树脂、异氰酸酯 -CH-CH2\O/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酸、酸酐、胺 -C2H4-N/R\R 二甲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二乙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环氧树脂、二异氰酸酯、二元醛 表十九丙烯酸酯型压敏胶的典型配方及其性能 配方性能 1 丙烯酸丁酯112.5 具有优良的粘附性和很高的内聚力 常态剥离强度14N/2.5cm 老化试验后剥离强度 13.5N/2.5cm 丙烯酸-2-乙基已酯116.5 醋酸乙烯 12.5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1.25 丙烯酸7.5 过氧化苯甲酰 0.5 甲苯87.5 乙酸乙酯 162.5 2 丙烯酸丁酯60 具有优良的耐溶剂性和较高的胶接强度 1800的剥离强度8.6N/2.5cm 在甲苯中浸渍48h 后不剥落 丙烯酸-2-乙基已酯26 甲基丙烯酸甲酯 10 丙烯酸 4 对甲苯磺酸适量 3 丙烯酸-2-乙基已酯 65 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耐溶剂性

丙烯酸酯乳液胶黏剂配方组成-生产工艺及应用

丙烯酸酯乳液胶黏剂配方组成,生产工艺及应用导读:本文详细介绍了丙烯酸酯乳液胶黏剂的分类,组成,配方等等,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中所列出配方表数据经过修改,如需要更详细的内容,请与我们的技术工程师联系。 1. 背景 丙烯酸乳液型胶粘剂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最快的一种聚合物乳液胶粘剂,它一般是由丙烯酸酯类和甲基丙烯酸酯类共聚或加入醋酸乙烯酯等其它单体共聚而成。该胶粘剂耐候性、耐水性、耐老化性能特别好,并目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性和很大的断裂仲长率,广泛用于包装、涂料、建筑、纺织以及皮革等行业。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愈发重视,环境友好型产品越来越受到普遍的关注,乳液型胶粘剂因具有无毒无害、无环境污染、不易燃易爆、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等优点而逐渐成为未来胶粘剂的发展趋势。 禾川化学是一家专业从事精细化学品以及高分子分析、研发的公司,具有丰富的分析研发经验,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可以运用尖端的科学仪器、完善的标准图谱库、强大原材料库,彻底解决众多化工企业生产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利用其八大服务优势,最终实现企业产品性能改进及新产品研发。 样品分析检测流程:样品确认—物理表征前处理—大型仪器分析—工程师解谱—分析结果验证—后续技术服务。有任何配方技术难题,可即刻联系禾川化学技术团队,我们将为企业提供一站式配方技术解决方案! 2. 丙烯酸乳液胶黏剂 聚丙烯酸酯是一类具有多种性能的、用途广泛的聚合物,其乳液一般是以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或丙烯酸丁酯为主要单体,与甲基丙烯酸酯单体、苯乙烯、丙烯腈等共聚形成乳液。对聚合物的结构或聚合方法加以改进,可使得改性后的丙烯酸酯胶黏剂性能更加优异。 2.1有机硅改性 有机硅树脂具有优异的耐高低温性能和耐水性能,利用有机硅对聚丙烯酸酯类乳液胶粘剂改性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有机功能烷氧基硅烷作为粘合促进剂和交联剂,广泛用于胶粘剂、密封胶和涂料等领域。有专家研究了一种专用于水

天然橡胶的成分、分类与用途

天然橡胶的成分、分类与用途 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c518516495.html,/ 一、自然属性 通常我们所说的天然橡胶,是指从巴西橡胶树上采集的天然胶乳,经过凝固、干燥等加工工序而制成的弹性固状物。天然橡胶是一种以聚异戊二烯为主要成分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分子式是(C5H8)n,其橡胶烃(聚异戊二烯)含量在90%以上,还含有少量的蛋白质、脂肪酸、糖分及灰分等。 天然橡胶的物理特性。天然橡胶在常温下具有较高的弹性,稍带塑性,具有非常好的机械强度,滞后损失小,在多次变形时生热低,因此其耐屈挠性也很好,并且因为是非极性橡胶,所以电绝缘性能良好。 天然橡胶的化学特性。因为有不饱和双键,所以天然橡胶是一种化学反应能力较强的物质,光、热、臭氧、辐射、屈挠变形和铜、锰等金属都能促进橡胶的老化,不耐老化是天然橡胶的致命弱点,但是,添加了防老剂的天然橡胶,有时在阳光下曝晒两个月依然看不出多大变化,在仓库内贮存三年后仍可以照常使用。 天然橡胶的耐介质特性。天然橡胶有较好的耐碱性能,但不耐浓强酸。由于天然橡胶是非极性橡胶,只能耐一些极性溶剂,而

在非极性溶剂中则溶胀,因此,其耐油性和耐溶剂性很差,一般说来,烃、卤代烃、二硫化炭、醚、高级酮和高级脂肪酸对天然橡胶均有溶解作用,但其溶解度则受塑炼程度的影响,而低级酮、低级酯及醇类对天然橡胶则是非溶剂。 二、品种分类及质量标准 天然橡胶按形态可以分为两大类:固体天然橡胶(胶片与颗粒胶)和浓缩胶乳。在日常使用中,固体天然橡胶占了绝大部分的比例。 胶片按制造工艺和外形的不同,可分为烟胶片、风干胶片、白皱片、褐皱片等。烟胶片是天然橡胶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种,一度曾是用量最大、应用最广的一个胶种,烟胶片一般按外形来分级,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等共六级,达不到五级的则列为等外胶。 三、主要用途 由于天然橡胶具有上述一系列物理化学特性,尤其是其优良的回弹性、绝缘性、隔水性及可塑性等特性,并且,经过适当处理后还具有耐油、耐酸、耐碱、耐热、耐寒、耐压、耐磨等宝贵性质,所以,具有广泛用途。例如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雨鞋、暖水袋、

丙烯酸胶水的配方参考

丙烯酸胶水的配方参考资料 for PM Bath/Sink 1.快固丙烯酸酯结构胶配方技术 一个强有力的氧化还原体系是室温下产生活性自由基这个活性自由基是引发聚合的先决条件,引发剂必须与促进剂、助促进剂有效的组合才能发挥作用。常用的有机过氧化物和固化促进剂的组合体系如表1所示。 表1常用的有机过氧化物和固化促进剂的组合体 过氧化物、促进剂的添加量也对胶的固化速度和机械性能有显著影响,见表2。 表2过氧化物、促进剂的添加量对凝胶时间的影响

注:表中所列数据是在25℃条件下试验所得,基料为甲基丙烯酸甲酯60份,甲基丙烯酸10份,ABS树脂30份 2.专利信息&资料 2.1一个决定固化产物基本性能的单体组合一般选用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或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添加5%~20%的甲基丙烯酸可改善胶的固化速度;添加甲基丙烯酸双酯如三缩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可提高胶层的交联程度;用(甲基)丙烯酸异辛醇酯、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等代替甲基丙烯酸甲酯,可得到基本无味的产品,但胶的固化速度和强度下降许多。 2.2嵌段、接枝共聚物或高分子弹性体的制备与选用胶黏剂中添加弹性体如氯磺化聚乙烯、氯丁橡胶和丁腈橡胶、热塑性聚氨酯和ABS、SBS等聚合物,可显著改善胶液的脆性,并且可增加胶液黏度。这样一方面可使氧气在胶液中的扩散受阻,保证链增长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由于高黏度也将使长链自由基的活动受阻,链终止速率相对变小,而单体可自由扩散,不断在长链由基上进行链增长反应,结果链增长速率相对较大,自加速作用提前出现,引起聚合速率和分子量迅速上升。但胶液黏度也不易过高,黏度过高不利于单体和引发剂的扩散,固化速度反而会减小。 胶液的快速固化与贮存稳定性矛盾的解决在主剂中加入过氧化物引发剂,虽说在室温下活性较低,但由于其中含有易聚合的丙烯酸酯单体,ー般难于达到20℃下保存半年,这其中根本的问题在于体系中的过氧化物能否在贮存条件下不分解而稳定下来,为此用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作为高效稳定剂,既能保证贮存稳定性,又不影响固化速度。其使用量为总量的0.01%~10%,聚合引发剂:稳定剂=2:1(质量)是可取的。也有加入锌、镍、钴的乙酸盐、丙烯酸盐或加入甲酸、乙酸、甲基丙烯酸的铵盐等,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贮存稳定性。 3.快固丙烯酸酯结构胶粘剂典型配方分析与配方技术

天然橡胶的发展历史

天然橡胶的发展历史 1493年,伟大的西班牙探险家哥伦布率队初次踏上南美大陆。在这里,西班牙人看到印第安人小孩和青年在玩一种游戏,唱着歌互相抛掷一种小球,这种小球落地后能反弹得很高,如捏在手里则会感到有粘性,并有一股烟熏味。西班牙人还看到,印第安人把一些白色浓稠的液体涂在衣服上,雨天穿这种衣服不透雨;还把这种白色浓稠的液体涂抹在脚上,雨天水也不会弄湿脚。由此,西班牙人初步了解到了橡胶的弹性和防水性,但并没有真正了解到橡胶的来源。 1693年,法国科学家拉康达到南美又看到土著人玩这种小球,科学家和军人思维和眼光是不同的,追根寻底调查这种小球,才得知这种小球是砍一种印地安人称为"橡胶"的树而流出的浓稠液体缺制造的。 1736年,法国科学家康达敏从秘鲁带回有关橡胶树的详细资料,出版了《南美洲内地旅行记略》,书中详述了橡胶树的产地、采集乳胶的方法和橡胶的利用情况,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1763年,法国人麦加发明了能够软化橡胶的溶剂。 1770年,英国化学家普立斯特勒发现橡胶能擦去铅笔字迹。 1823年,英人马金托什,像印第安人一样把白色浓稠的橡胶液体涂抹在布上,制成防雨布,并缝制了"马金托什"防水斗蓬,这也可能就是世界上最早的雨衣吧。 1852年,美国化学家古特义在做试验时,无意之中把盛橡胶和硫磺的罐子丢在炉火上,橡胶和硫磺受热后流淌在一起,形成了块状胶皮,从而发明了橡胶硫化法。古特义的这一偶然行为,是橡胶制造业的一项重大发明,扫除了橡胶应用上的一大障碍,使橡胶从此成为了一种正式的工业原料,从而也使与橡胶相关的许多行业蓬勃发展成为了可能。随后,古特义又用硫化橡胶制成了世界上的第一双橡胶防水鞋。 1876年,英国人魏克汉九死一生,从亚马逊河热带丛林中采集7万粒橡胶种子,送到英国伦敦皇家邱植物园培育,然后将橡胶苗运往新加坡、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印度西亚等地种植并获得成功。至2004年,世界人工种植天然橡胶成功已有128年历史。

改 性 丙 烯 酸 酯 胶

改性丙烯酸酯胶 【组成与组份】 ◆哥俩好牌改性丙烯酸酯(HL-302)胶是以甲基丙烯酸酯为主、配以增韧剂、补强剂、稳定剂、引发剂、阻聚剂等,通过先进工艺合成的双组份(A、B)反应型胶粘剂。 【应用与适用】 ◆本品为结构胶粘剂,主要用于刚性粘接,可用于钢、铁、铝、铝合金、钛、不锈钢、ABS、PVC、尼龙(聚酰氨)、聚碳酸酯、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酯)、钢化玻璃、聚酯树脂、聚氨酯、水泥、陶瓷、木材、层压板等同种或异种之间的粘接。 ◆粘接玻璃制品,初始强度较好,但由于玻璃膨胀系数较大,有时会自动脱落。 ◆不适用于雪花铁、紫铜、黄铜、锌、赛璐珞、聚四氟乙烯、聚烯烃、聚硅氧烷等制品的粘接。 ◆对于挠性粘接效果不理想。 ◆主要应用于以下几方面:汽车,摩托车,机械,化工管道,贮罐,木工家具,灯具铭牌,日常生活,科研等 【性能与特点】 ◆室温快迅固化,5-10分钟定位,30分钟可达使用强度,24小时后达最高强度。 ◆使用方便,不需严格计量,如两组分可分别涂刷,可延长适用期。 ◆剪切、冲击、剥离强度高,综合性能好,钢/钢常温拉剪强度>20MPa;冲击强度>2.0KJ/m2。 ◆可进行油面粘接。只需打磨,无需脱脂,强度无明显降低。 ◆耐酸碱介质性好,耐水性好,耐油性甚佳。 ◆耐湿热和大气老化,耐久性好。 ◆清除容易。 ◆用途广泛。 ◆耐高低温,充分固化24小时后,在-60℃至120℃下仍可使用。 ◆电性能好,介电强度15kV/mm,介电常数3.0,耐热等级B级。 ◆耐老化性能好。表1中给出了15℃-27℃两个月不同材质在不同介质中的老化程度。 ◆耐久性。耐久性与使用条件、使用环境有关,具体情况可以下列实验做参考。 ?抚顺地区,户外经四年,不承受载荷(铝~铝),强度保持率>50%。 ?室温,不承受载荷(铝~铝),水中浸泡六个月,强度保持率>90%。

3M丙烯酸压敏胶带常见问题及回答

3M TM丙烯酸压敏胶带 常见问题及回答 问题1: 什么是丙烯酸压敏胶带? 答: 3M TM 丙烯酸压敏胶带是一种双面涂有高性能丙烯酸胶的丙烯酸泡绵粘弹 体,它具有高初粘结力,卓越的最终粘结强度和无与伦比的分散应力能力(于汽车使用中产生),符合世界级汽车生产原厂和售后市场的要求,得到QS9000质量体系的认证。它被广泛地作为一种高性能的安装系统用于汽车部件的连接,如防擦条,不锈钢车轮罩和饰条,宽护板,踏板,雨挡,桃木饰板和其他的内外装饰件。 问题2:为什么选用泡绵胶带? 答:3M TM 丙烯酸压敏胶带的泡绵具有独特的应力分散能力,其在受到应力时, 可以延长和变宽,这样可以使通过泡绵进行分散,而不是集中在胶的粘结面 上导致脱离。因此,胶带可以在绝大多数汽车基材上使用。另外,泡绵的厚度可以弥补两个连接部件之间的型面差,特别是对于一些不易弯曲的部件尤其重要。此外,泡绵具有抵御增塑剂,提高胶带粘结力一致性的作用。 问题3:需要用多少胶带来粘结一个部件? 答:胶带的用量取决于部件的形状和应力或冲力的作用情况。高膨胀收缩率的材料需要更多的胶带粘结面积。同样较重或是应力大的部件或是应用也需要较多的胶带。例如较硬的聚丙烯(TPO)材料通常软的聚乙烯材料的部件需要更多的胶带才能进行正常的粘结。 问题4:什么和何时需要使用底胶? 答:底胶上一种溶于溶剂的树脂,用于改变材料的表面性能。这种改变会提高材料的表面能,从而增加胶带与表面的粘结强度。因此底胶常用于低表面能的材料,如TPO。 问题5:什么是低表面能材料? 答:低表面能的塑料有很滑的表面如Teflon涂层,其很难只用胶进行粘结。 3中国有限公司 汽车产品部

橡胶制品的基本特性

橡胶制品的基本特性 橡胶制品(rubber product)指以天然及合成橡胶为原料生产各种橡胶制品的活动,还包括利用废橡胶再生产的橡胶制品。 橡胶制品基本特性: 1.橡胶制品成型时,经过大压力压制,其因弹性体所俱备之内聚力无法消除,在成型离模时,往往产生极不稳定的收缩(橡胶的收缩率,因胶种不同而有差异),必需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和缓稳定。所以,当一橡胶制品设计之初,不论配方或模具,都需谨慎计算配合,若否,则容易产生制品尺寸不稳定,造成制品品质低落。 2.橡胶属热溶热固性之弹性体,塑料则属于热溶冷固性。橡胶因硫化物种类主体不同,其成型固化的温度范围,亦有相当的差距,甚至可因气候改变,室内温湿度所影响。因此橡胶制成品的生产条件,需随时做适度的调整,若无,则可能产生制品品质的差异。 橡胶制品胶种的分类: 1.通用橡胶:是指部分或全部代替天然橡胶使用的胶种,如丁苯橡胶、顺丁橡胶、异戊橡胶等,主要用于制造轮胎和一般工业橡胶制品。通用橡胶的需求量大,是合成橡胶的主要品种。 2.丁苯橡胶:丁苯橡胶是由丁二烯和苯乙烯共聚制得的,是产量最大的通用合成橡胶,有乳聚丁苯橡胶、溶聚丁苯橡胶和热塑性橡胶(SBS)。 3.顺丁橡胶:是丁二烯经溶液聚合制得的,顺丁橡胶具有特别优异的耐寒性、耐磨性和弹性,还具有较好的耐老化性能。顺丁橡胶绝大部分用于生产轮胎,少部分用于制造耐寒制品、缓冲材料以及胶带、胶鞋等。顺丁橡胶的缺点是抗撕裂性能交差,抗湿滑性能不好。 4.异戊橡胶:异戊橡胶是聚异戊二烯橡胶的简称,采用溶液聚合法生产。异戊橡胶与天然橡胶一样,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磨性,优良的耐热性和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异戊橡胶生胶(未加工前)强度显着低于天然橡胶,但质量均一性、加工性能等优于天然橡胶。异戊橡胶可以代替天然橡胶制造载重轮胎和越野轮胎还可以用于生产各种橡胶制品。 5:乙丙橡胶:乙丙橡胶以乙烯和丙烯为主要原料合成,耐老化、电绝缘性能和耐臭氧性能突出。乙丙橡胶可大量充油和填充碳黑,制品价格较低,乙丙橡胶化学稳定性好,耐磨性、弹性、耐油性和丁苯橡胶接近。乙丙橡胶的用途十分广泛,可以作为轮胎胎侧、胶条和内胎以及汽车的零部件,还可作电线、电缆包皮及高压、超高压绝缘材料。还可制造胶鞋、卫生用品等浅色制品。 6.氯丁橡胶:它是以氯丁二烯为主要原料,通过均聚或少量其它单体共聚而成的。如抗张强度高,耐热、耐光、耐老化性能优良,耐油性能均优于天然橡胶、丁苯橡胶、顺丁橡胶。具有较强的耐燃性和优异的抗延燃性,其化学稳定性较高,耐水性良好。氯丁橡胶的缺点是电绝缘性能,耐寒性能较差,生胶在贮存时不稳定。氯丁橡胶用途广泛,如用来制作运输皮带和传动带,电线、电缆的包皮材料,制橡胶加工工艺问答

丙烯酸酯橡胶

丙烯酸酯橡胶应用 一、前言:比重1.~1.1 丙烯酸酯橡胶(英文简称ACM)是以丙烯酸酯为主单体经共聚而得的弹性体,其主链为饱和碳链,侧基为极性酯基;通常要用硫化点单体参与共聚以使其易于硫化。由于一次结构为饱和碳链和极性侧基,赋予它很好的耐热、耐老化、耐油性能。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高温、耐油环境,如轴封、O型圈、输油管和各种垫片等。特别是汽车的曲轴、汽门阀杆、汽缸垫、排汽管的密封和液压输油管等。有汽车胶的美称。根据机械部汽车司1995年的统计,国产车使用ACM密封件件数及单耗量如下 车型 件/辆 (ACM胶料) ACM单耗① (kg/辆) CA7220 0.7 上海“桑塔那”0.2 神龙“富康”0.5 TJ7100 0.1 CA21046L 4 0.7 南京“依维柯” 4 1.5 CA1092-Ⅱ 6 0.8 “EQ1092 ” 6 0.1 “EQ1141G ”11 0.3 标致505 0.7 JN “ 1491 ”20 7 ①已采用的部分关键部件的用量(按国际标准,平均为1.0~1.5kg/辆)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兴起和高速发展,一方面,引进汽车生产线的元件国产化和进口原装车备件的更换都急需ACM胶作耐油密封件。另一方面,我国原有的载重汽车及乘用汽车等也需要不断提高整车质量,延长大修时间。 加之汽车向高速、节油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汽车汽缸的燃烧温度不断提高,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公路飞速发展,也要求车速提高,各运转部位密封件的温度也相应提高,许多关键部件均需采用高性能的ACM作高温耐油密封件,以保证整车水平。因此,特种合成橡胶行业和特胶制品行业都急需集中精力研制开发并工业化生产适合汽车工业需要的各类ACM胶种及其制品,否则将难以改变ACM和制品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与其它耐油橡胶相比,丙烯酸酯橡胶具有性能/价格比最优的特点。它长期使用温度180℃,短期使用温度可达210℃,在各种润滑油、燃料油中膨胀率较低(<10%),汽车变速箱用ACM制品密封可连续行驶15-20万公里而不漏油;而丁腈橡胶虽能耐油性能很好,但耐老化性能和耐温性能较差,汽车用丁腈橡胶密封制品连续使用温度仅为106℃,变速箱部位密封连续行驶仅8000-10000公里即开始漏油。丙烯酸酯橡胶是性能/价格比最优并被广泛地用于高温耐油环境的特种橡胶。 二、国内外ACM发展概况及主要品牌: 有关ACM的首篇报道始见于1912年德国的Otto Rohm [1] 的专利,他曾用硫磺使聚丙烯酸酯硫化获得了橡胶状物质,但没获得实用性制品。1944年,美国农业东部地区实验室的Fisher [2、3、4、5] 等人制得了丙烯酸乙酯与2-氯乙基乙烯醚共聚物,可很容易地用硫-硬脂酸皂系硫化。1948年,美国Goodrich公司首先实现了乳聚ACM的工业化,商品名称为Hycar PA-31 [6] ,后经改进更名为Hycar-4021,Hycar-4031。1963年美国American Cyanamid公司也开发生产了ACM,商品名称为Cyanacry1。六十年代中期日本油封公司、东亚油漆公司、瑞翁公司等先后开发生产了ACM。1978年美国杜邦公司又开发并生产溶聚

氰基丙烯酸酯类伤口快速胶粘剂研究进展

氰基丙烯酸酯类伤口快速胶粘剂研究进展[1657] 前言 伤口快速胶粘剂,是一种医用胶粘剂,而医用胶粘剂又可为两大类:一是适于粘连骨骼等 的硬组织胶粘剂,如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另一类是适于粘接皮肤、脏器、神经、肌肉、血管、粘膜等的软组织胶粘剂。一般采用α-氰基丙烯酸酯类为医用化学合成型胶(α-cyanoacrylate)或纤维蛋白生物型胶(fibringlue),如WBA生物胶粘剂。纤维蛋白生物型胶是从异体或自体血液中产生的,它富含纤维蛋白原和因子Ⅷ,对脆弱拟杆菌、大肠杆菌和金葡杆菌等有杀菌作用。耳鼻喉科专家们把这种蛋白胶用于各种动物和人的伤口上,结果令人满意。但是使用异体血制的蛋白胶有传染肝炎和爱滋病的可能性。自体血产品较安全,但不适合急症医治需要,因为要临时从伤员自己身上抽血制取纤维蛋白生物 胶再来粘合自己的伤口,这是很难做到的[2]。并且纤维蛋白生物胶粘合速度慢、强度不高,不适合紧急治疗,因而人们把注意力放在氰基丙烯酸酯类胶粘剂的研究上。 1 氰基丙烯酸酯类胶粘剂的历史发展 1959年美国发明了Eastman910粘接剂(α-氰基丙烯酸甲酯)[3],它具有对玻璃、五金、橡胶、塑料等材料的快速粘连作用。Coover等人[4]发现它能粘结生物组织、被作为一类新型医用胶粘剂使用。20世纪60年代初生物粘接剂风靡一时,在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中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到70年代中期,世界各国对它的兴趣有所减弱,主要原因唯恐引起癌症。但20多年来,数以千万计的病例还没有发现产生肿瘤的后果。因此,目前国内外对医用胶粘剂的研究又活跃起来。在临床应用方面,氰基丙烯酸酯类胶粘剂用于闭合创口、皮肤移植、管腔器官连接以及肝、肾、肺、脾、胰、胃肠道等损伤的止血。此外,眼科、骨科、口腔科都广泛地使用了氰基丙烯酸酯类胶粘剂。氰基丙烯酸酯类胶粘剂主要成分是长链酯单体,用于组织后,在室温下就能形成一层薄膜覆盖伤口。早期产品有引起局部炎症和骨

橡胶的代号和成分

1、天然橡胶(NR)以橡胶烃(聚异戊二烯)为主,含少量蛋白质、水分、树脂酸、糖类和无机盐等。弹性大,定伸强度高,抗撕裂性和电绝缘性优良,耐磨性和耐旱性良好,加工性佳,易于其它材料粘合,在综合性能方面优于多数合成橡胶。缺点是耐氧和耐臭氧性差,容易老化变质;耐油和耐溶剂性不好,第抗酸碱的腐蚀能力低;耐热性不高。使用温度范围:约-60℃~+80℃。制作轮胎、胶鞋、胶管、胶带、电线电缆的绝缘层和护套以及其他通用制品。特别适用于制造扭振消除器、发动机减震器、机器支座、橡胶-金属悬挂元件、膜片、模压制品。 2、丁苯橡胶(SBR)丁二烯和苯乙烯的共聚体。性能接近天然橡胶,是目前产量最大的通用合成橡胶,其特点是耐磨性、耐老化和耐热性超过天然橡胶,质地也较天然橡胶均匀。缺点是:弹性较低,抗屈挠、抗撕裂性能较差;加工性能差,特别是自粘性差、生胶强度低。使用温度范围:约-50℃~+100℃。主要用以代替天然橡胶制作轮胎、胶板、胶管、胶鞋及其他通用制品。 3、顺丁橡胶(BR)是由丁二烯聚合而成的顺式结构橡胶。优点是:弹性与耐磨性优良,耐老化性好,耐低温性优异,在动态负荷下发热量小,易于金属粘合。缺点是强度较低,抗撕裂性差,加工性能与自粘性差。使用温度范围:约-60℃~+100℃。一般多和天然橡胶或丁苯橡胶并用,主要制作轮胎胎面、运输带和特殊耐寒制品。 4、异戊橡胶(IR)是由异戊二烯单体聚合而成的一种顺式结构橡胶。化学组成、立体结构与天然橡胶相似,性能也非常接近天然橡胶,故有合成天然橡胶之称。它具有天然橡胶的大部分优点,耐老化由于天然橡胶,弹性和强力比天然橡胶稍低,加工性能差,成本较高。使用温度范围:约-50℃~+100℃可代替天然橡胶制作轮胎、胶鞋、胶管、胶带以及其他通用制品。 5、氯丁橡胶(CR)是由氯丁二烯做单体乳液聚合而成的聚合体。这种橡胶分子中含有氯原子,所以与其他通用橡胶相比:它具有优良的抗氧、抗臭氧性,不易燃,着火后能自熄,耐油、耐溶剂、耐酸碱以及耐老化、气密性好等优点;其物理机械性能也比天然橡胶好,故可用作通用橡胶,也可用作特种橡胶。主要缺点是耐寒性较差,比重较大、相对成本高,电绝缘性不好,加工时易粘滚、易焦烧及易粘模。此外,生胶稳定性差,不易保存。使用温度范围:约-45℃~+100℃。主要用于制造要求抗臭氧、耐老化性高的电缆护套及各种防护套、保护罩;耐油、耐化学腐蚀的胶管、胶带和化工衬里;耐燃的地下采矿用橡胶制品,以及各种模压制品、密封圈、垫、粘结剂等。 6、丁基橡胶(IIR)是异丁烯和少量异戊二烯或丁二烯的共聚体。最大特点是气密性好,耐臭氧、耐老化性能好,耐热性较高,长期工作温度可在130℃以下;能耐无机强酸(如硫酸、硝酸等)和一般有机溶剂,吸振和阻尼特性良好,电绝缘性也非常好。缺点是弹性差,加工性能差,硫化速度慢,粘着性和耐油性差。使用温度范围:约-40℃~+120℃。主要用作内胎、水胎、气球、电线电缆绝缘层、化工设备衬里及防震制品、耐热运输带、耐热老化的胶布制品。 7、丁晴橡胶(NBR)丁二烯和丙烯晴的共聚体。特点是耐汽油和脂肪烃油类的性能特别好,仅次于聚硫橡胶、丙烯酸酯和氟橡胶,而优于其他通用橡胶。耐热性好,气密性、耐磨及耐水性等均较好,粘结力强。缺点是耐寒及耐臭氧性较差,强力及弹性较低,耐酸性差,电绝缘性不好,耐极性溶剂性能也较差。使用温度范围:约-30℃~+100℃。主要用于制造各种耐油制品,如胶管、密封制品等。 8、氢化丁晴橡胶(HNBR)丁二烯和丙烯晴的共聚体。它是通过全部或部分氢化NBR的丁二烯中的双键而得到的。其特点是机械强度和耐磨性高,用过氧化物交联时耐热性比NBR好,其他性能与丁晴橡胶一样。缺点是价格较高。使用温度范围:约-30℃~+150℃。主要用于耐油、耐高温的密封制品。 9、乙丙橡胶(E PM\\EPDM)乙烯和丙烯的共聚体,一般分为二元乙丙橡胶和三元乙丙橡胶。特点是抗臭氧、耐紫外线、耐天候性和耐老化性优异,居通用橡胶之首。电绝缘性、耐化学性、冲击弹性很好,耐酸碱,比重小,可进行高填充配合。耐热可达150℃,耐极性溶剂-酮、酯等,但不耐脂肪烃和芳香烃,其他物理机械性能略次于天然橡胶而优于丁苯橡胶。缺点是自粘性和互粘性很差,不易粘合。使用温度范围:约-50℃~+150℃。主要用作化工设备衬里、电线电缆包皮、蒸汽胶管、耐热运输带、汽车用橡胶制品及其他工业制品。

各类橡胶的优缺点

1.天然橡胶 NR (Natural Rubber) 由橡胶树采集胶乳制成,是异戊二烯的聚合物。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很高的弹性、扯断强度及伸长率。在空气中易老化,遇热变黏,在矿物油或汽油中易膨胀和溶解,耐碱但不耐强酸。·是制作胶带、胶管、胶鞋的原料,并适用于制作减震零件、在汽车刹车油、乙醇等带氢氧根的液体中使用的制品。 2.丁苯胶 S B R (Styrene Butadiene Copolyme) 丁二烯与苯乙烯之共聚合物,与天然胶比较,质量均匀,异物少,但机械强度则较弱,可与天然胶掺合使用。 优点: ·低成本的非抗油性材质 ·良好的抗水性,硬度 70 以下具良好弹力 ·高硬度时具较差的压缩歪 ·可使用大部份中性的化学物质及干性、滋性的有机酮 缺点: ·不建议使用强酸、臭氧、油类、油酯和脂肪及大部份的碳氢化合物之中。·广用于轮胎业、鞋业、?布业及输送带行业等。 3.丁基橡胶 IIR (Butyl Rubber) 为异丁烯与少量 isoprenes 聚合而成,保有少量不饱合基供加硫用,因甲基的立体障碍分子的运动比其它聚合物少,故气体透过性较少,对热、日光、臭氧之抵抗性大,电器绝缘性佳;对极性溶剂如醇、酮、酯等抵抗大,一般使用温度范围为 -54~110 ℃。 优点: ·对大部份一般气体具不渗透性 ·对阳光及臭氧具良好的抵抗性 ·可暴露于动物或植物油或是可氧化的化学物中 缺点: ·不建义与石油溶剂,胶煤油和芳氢同时使用。·用于制作耐化学药品、真空设备的橡胶零件。 4.氢化丁睛胶HNBR (Hydrogenate Nitrile) 氢化丁睛胶为丁睛胶中经由氢化后去除部份双链,经氢化后其耐温性、耐候性比一般丁睛橡胶提高很多,耐油性与一般丁睛胶相近。一般使用温度范围为 -25~150 ℃。 优点: ·较丁睛胶拥有较佳的抗磨性 ·具极佳的抗蚀、抗张、抗撕和压缩歪的特性 ·在臭氧、阳光及其它的大气状况下具良好的抵抗性 ·一般来说适用于洗衣或洗碗的清洗剂中 缺点: ·不建议使用于醇类,酯类或是芳香族的溶液之中。·空调制冷业,广泛用于环保冷媒 R134a 系统中的密封件。 ·汽车发动机系统密封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