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教学情景创设方法与举例

化学教学情景创设方法与举例

化学教学情景创设方法与举例
化学教学情景创设方法与举例

化学教学情景创设方法与举例

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能够使其主动积极建构性学习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创设教学情境是课堂生活化的基本途径。创设教学情境是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体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情境创设有这样的几种方式:1.精心创设化学实验情景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来源于实践,特别是科学实验的实践。许多化学知识都是人们在实验现象中总结归纳出来的。化学科学实验是人们根据研究的目的,探究化学知识的过程。每一个化学实验都蕴含了一定的化学知识,它具有真实、直观、形象和生动的特点,易于激起学生的兴趣。对于中学生,化学实验有很强的吸引力,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极大兴趣。新奇的实验现象,使他们兴趣盎然。学生通过观察,也会产生自己动手的欲望。“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起了学习的兴趣,才谈得上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化学教学中,认真做好一系列有效的实验,让学生亲眼看一些化学现象,促进学生思维活化。因此,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很好的利用各种教具,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功能。用现象清楚,效果明显的演示实验,创设有声有色,形象直观的情景。例如:在讲授燃烧的条件时,我们还都会用老教材上的红磷白磷来演示,对于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的原因可以请学生来回答,之后,话锋一转,怎样才能使水中的白磷燃烧呢?可以让学生将他们的方法进行实际操作。

2.以富有启发式的化学问题创设情景

学生只有在遇到他们感兴趣的并且离他们实际生活较近的问题时才会非常迫切希望掌握它,这样才能成为化学问题的情景。教学中,教师应善于灵活运用化学教材,联系实际,巧设一些启发式问题情景,才能激发起学生的质疑能力,引导学生的积极思考。设置问题情景,将一些枯燥的内容变为希望解决的有趣的问题中,才能有效激发起学生的求胜心理。比如:在讲解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可以进行这样的问题情境:

⑴白磷燃烧消耗了空气中的什么成分?

⑵空气中的其他成分能不能支持白磷的燃烧呢?

(3)进入集气瓶的水代表了什么物质的体积呢?

(4)空气中剩余成分能不能溶于水呢?

3.利用故事来创设化学情境

化学趣味小故事或与学习内容有关的一些传说,笑话等都可以用于教学情境的创设上。只要有目的的恰当的设置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思维,寓教于乐。比如:讲授合金时,可以穿插这样的一个故事:北宋有位贪财的张员外,听说有位道士能点银成金,请到家中,道士拿了一块银币投入一只焰火正炽的炭盆中,几个时辰过去后,道士扒开灰烬,从中拿出一块黄澄澄的金子。张员外见了大喜,将家中的银子悉数交给道士,不料第二去找道士,道士却悉数将银卷走了,张员外一气身亡。原来这是道士利用汞玩的把戏。汞是常温下唯一呈液态的金属,很容易与几乎所有的普通金属形成合金,包括金和银,但不包括铁(可以用钢罐来做盛水银的容器),这些合金统称汞合金(或汞齐)。汞齐在各行各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古建筑上的鎏金玻璃瓦和古寺庙中的“金身”菩萨,就是利用

金汞齐“镀”的。银、锡和水银组成的银锡汞齐能很快变硬,古代人们常用它来补牙。这样既激发了学习化学的兴趣,又向传达了一些化学知识。

对于教学情境的创设还有很多方法,上面的只是我的一些看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揣摩当下的知识更适合于哪种方式的情境创设,这样才能更好的为教学所用。

吴江菀坪学校杨德志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心得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心得 一、发挥教研组集体智慧,群策群力 我们教研组的全体老师虽然都有多年的化学教学经历,也都积累了一定经验,但面对二期课改的新教材,每个人都是新手。首先,我们认真参加市组织的新教材培训,虽然在炎热的夏季,虽然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但我们都自始至终认真学习。接下来,我们组的四位老师分头通读全册教材,了解教材的总体脉络和布局,这对整体把握教学是很有好处的。例第一章《化学的魅力》,重在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感知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了解学习化学最基本的一般方法。这样,我们在实施第一章教学时,就把情感目标放到比较突出的地位。第三步我们再集体讨论教案。经分工,由一名教师主讲,再集体补充、修改,往往在初始拿出的教案还是很陈旧的(难该习惯),但经过集体讨论后的教案一定有发展、有突破、有新意,大家感觉到集体智慧的能量是很大的。 二、“填补”新教材的“空白”,学生智能得以发展 新教材的版面上有很多“空档”,有的空档是实验的现象、结论,还有一些是问题的解释,这与老教材有明显的差别,我们开始觉得很不习惯。我们反复讨论是以怎样的方式“填补”这些“空档”,若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那么编写者的意图就变成要我们老师去填空,这显然是一种误解。我们认真学习二期课程标准,体会到这是留给学生发展的空间,决不能简单地由老师包办代替。于是教材上安排的问题讨论,我们都认真地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尽量由学生自己解决,教材上安排的实验,或由老师演示,或由学生完成,然后归纳现象、推出结论。即使是家庭小实验也鼓励学生去尝试,然后交流.但实验受很多条件的影响,各自得到的现象和结论完全有可能不一致,那么如何去面对考试呢?我们组织学生分析原因,然后得到比较客观的(一致的)结论,而且一般要求学生能在课本上记录下来,以便复习巩固(毕竟考试是不可避免的)。“填补”教材“空白”的过程,是引领学生探究的过程,是学生习得知识、又发展了能力的过程,新教材用得好,学生一定发展得好。 三、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学习 如果学生仍以接受性学习方式来学习新教材,那么会碰到很多“不方便”。因为与老教材比,“可接受”的内容明显减少了,教材的体系并不是把所有的知识很现成地呈现给学生的,所以迫使学生一定要改变学习方式。首先迫使教师要培养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变接受性学习为探究性学习。在课堂上,老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决定探究方向,选择自己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其“成果”,帮助学生必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当学生获得初步结果时,教师应督促学生进行自我检查,自我反思,当探究遇到困难时,教师不把解决问题的方法、答案直接告诉学生或作过多的提示讲解,而应作为一个鼓励者和启发者,作适当点拨,启发学生思考,真正让学生主体解决问题。同时,在提倡学生主体学习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通过表达和表演,增长沟通与交流的能力,理解别人的观点或做法,善于反思自己的思想和实践,从而作出判断,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目前的学习水平,而且培养了将来走向和谐社会所不可或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能力。 四、抓住学科特点,在实验中提高学习能力 二期化学新教材抓住了化学是一门理论指导下的实验学科的特点,在实验教学上给了学生发展的充分的空间,与一期教材不同的是不仅化学实验的内容增加了,而且形式从原来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拓展到家庭小实验和实验设计。家庭小实验是要求学生学会就地取材,体验化学实验的兴趣,并感悟生活和化学的密切联系,所以我们一般都不轻易放弃这些实验,布置学生回家做,而且老师也在家中做,然后再交流实验情况,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现象和结论。实验设计是二期新教材提出的新的高要求,即使是完成一项很初级的设计,也要求学生对实验原理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对实验仪器的功能有初步了解,对实验装置的组合有一定经验,而且不乏有创新的意识。所以看似一个简单的设计,也是一项高级的综合性活动,对二期新教材实验教学的要求,正如县教研室汤老师在“解读新教材”的讲座上提出的四步曲:知道怎样做?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研究》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研究》 阶段性总结 加格达奇区教育科学研究杨淑丽 在我们日常教学中,如不打破以往常规的、单调、固定的教学模式,就会依旧是一堂机械而单调,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课堂气氛沉闷,造成学生心理上厌倦情绪,教学质量难以提高,想要扭转这种局面,结合教学的具体内容,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是一个好方法。 情境教学随着改革大潮进入课堂教学,通过教师调动学生,创造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课堂在情在景中扩大,幻化成课文中的各种意境。教学中一但出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局面,就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效应,不仅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理论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能大大的改变课堂教学单一、封闭和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焕发语文课 堂教学的生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为学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同时通过课题的研究,有利于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方式,从而发挥教师在教学上的创新能力。 2、实际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将会探索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有效方法,找到使课堂教学生动起来、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切入点,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及应用价值。并以此为基础不断推广,为学生学习创设良好的氛围。同时也为当地学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实践依据。 二、课题研究的现状 目前,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情境教育与情境教学,情境教学的创设从语文情境教学开始,已有几十年的历程。在世纪大转折的时期,国际基础教育发生了课程理念与实践的大震荡、大变革。其基本走向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加强课程的综合,注重文理渗透、学科统整;促进课程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与沟通;推动课程建设的多样化、个性化,以适应学生的选择需要;改变课程开发与管理过于集中的政策,鼓励教师广泛参与课程的开发。与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适应,我国为广泛深入地推进素质教育,启动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的倡导

初中化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初中化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方延山 初中化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果。本文对初中化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意义、应用、策略进行了探讨。 所谓教学情境,就是使学生从事学习活动、产生学习行为的一种环境或背景,是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它是教学信息的载体,能给学生提供课堂思考的背景,让学生在这种特定的情境中思考、学习,并获得科学知识。教师如能创设出恰当合适的教学情境,就能将各种比较难的知识点形象化地融入其中,甚至一些比较枯燥无味的知识点也能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记忆深刻,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成绩。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创造不同的教学情境,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开展探究性学习 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是科学教育的必然要求。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过于强调知识的重要性、理论性,忽视学生的实际兴趣,淡化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创造性,而要学好化学必须和学生一起去感受、认识、探索、分析,采取实验、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对话、辩论等积极的学习方式,以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形成和发展学习能力的依托,是学习行为赖以运作的主渠道,也是自我发展的支柱所在。例如在物质性质的教学中,氧气、二氧化碳、金属等性质的学习,教材都是通过学生的科学探究过程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去体会、去总结物质的性质。 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开展探究性学习。探究性为主的学习方式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很重要,也是我们要去认真贯彻和实施的。如何让学生更好的进行探究性学习就尤为重要。现在学生思维活跃、开放,而且容易开小差,走神、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这就需要我们想办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进入一种比较好的学习状态,来进行有益于化学学习的思考。教学情境的创设就可以比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好的教学情境能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后,学生对核外电子的排布不太理解,教师可以在体锻课的时候用10分钟来玩一个游戏,让男生当质子,女生当核外电子,男女生自由组合成一些原子或离子,谁先组合成功谁就先自由活动。这样以游戏的方式创设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更加积极,也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性和集体感。 二、教学情境的创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初中化学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备课时可根据所讲授的知识内容的特点,接合实际生活的事例,接合一些化学实验,制造“事故”,发挥联想或进行特定讨论等来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 1.小中见大,微观问题宏观化 在初中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时,就要开始学习分子、原子、离子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等知识,这些都是微观世界的物质,看不见,摸不着,很难去理解。为了让学生更好、更快的学习掌握这些知识点,我们教师有必要给他们创设一种情境,把微观问题宏观化。 如在讲解分子的特性的时候,来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和分子间是有间隔的这二个性质时,都是用宏观上可观察,可察觉的事例来证明的。讲完后可以反过来问学生:如何证明空气的存在?学生一般会想到空气可被压缩、风的存在等等,这些事例反过来又可以证明空气的特性。 在讲到原子的结构时课本上也有一个很好的情境创设,把原子比作一个大的足球场,原子核就是其中的一个蚂蚁,我们可以很好的利用这个情境,重点来讲解原子的内部结构和内部微粒质量的关系。

小学数学常用的几种创设教学情境方式

小学数学常用的几种创设教学情境方式 发布者:孟庆民发布时间: 2012-6-19 17:26:03 一、联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 新教材增加了许多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如“分类”、“确定位置”、“观察物体”、“统计与可能性”等。目的就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能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创设教学情境,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如教学“分类”时,我巧妙地利用教室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组织教学:先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再将这些物品打乱,将卫生用品放在讲台边,黑板擦、粉笔随处放,接着我再邀请学生来帮忙整理,恢复教室原本的整洁。通过简单的对比,学生立即明白了“分类”的好处以及分类的要求,之后实施分组教学,给每一组一定数量的文具和学具,让学生们动手分,教师只负责巡回检查,分完学生交流自己分类的方法,让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最后利用分类的知识来解决常见的问题:如整理书包,考虑怎样分类比较合适;回家后整理衣柜等。 情境的创设使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生活课堂化,课堂生活化,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体会到数学如此贴近生活,如此有趣. 二、问题设疑,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教学内容,将数学问题与一定的情境融合在一起,创设问题情境,它是数学再发现的源泉,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为了引导学生学习新知,我总是精心设置悬念、冲突、矛盾,里面包含着种种实际问题,而且为学生感兴趣,但是学生现在还不知如何去解决它,从而把学生想要解决或解释某个实际问题的愿望转移到学习新课的认知兴趣上来。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先请同学们量一量自己准备好的三角形的每一个内角的度数,然后告诉我其中两个内角的度数,我迅速的说出第三个内角的度数。同学们都感到很惊讶!“为什么老师能很快的说出第三个内角的度数呢?你们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吗?学习了今天的新课,你们就明白了。”这个问题情境的创设,把学生的心理调节到最佳状态,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处于一种积极思维的状态中,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三、运用媒体,创设多维情境。 媒体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能使抽象概念具体化,使难理解的问题容易化。如利用多媒体演示,将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剪、移、拼,变成一个长方形,不但能清楚地揭示平面图形的内在关系,而且还能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奥秘。 新教材每册都编排了“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还不够丰富,如果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Word版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水的分解 一、教学背景 教学起点分析:在上节中学生已经了解到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变,本节继续采用学生熟悉的水做知识载体,通过对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微观过程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从而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教学的起点定位于引导学生从观察宏观现象到用微观观点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 教学主要方式:实验探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二、教学实录: (一)提出问题导入 (师)我们已经知道,水在加热时变成水蒸气。水的三态变化,只是水分子间隔改变。而“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这一事实始终没变。那么,如果在水中插入电极,通以直流电,情形是否有所不同呢? (二)解决方法: 用实验验证 (生)猜想同或不同 (师)那么用什么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 (生)实验 (三)学生分组实验(共 10个小组,每组 3-4 人,实验时学

生只需插上电源即可)

展示多媒体指导实验 (师)同学们在实验中要学会运用观察法,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1 )两个电极,两支玻璃内液面有什么变化: (生)两个电极产生气泡,并且与正极连接产生的气泡慢,负极连接产生的气泡快。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玻璃上部汇集的气体体积比大约是 V 正极: V 负极 =1 : 2 。 (每次学生回答实验现象后,点击多媒体出示答案。) (师)水通电产生气体是什么呢?是不是水蒸汽呢?我们来检验一下。 ( 2 )用燃着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较快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生)管中的气体被点燃 (师)这种气体是不是水蒸汽呢?为什么? (生)不是,因为水蒸汽不能被点燃。 (师)对,这种能被点燃的气体就是氢气。也就是在氢气球里所装的气体。 ( 3 )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慢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师)这种气体是不是水蒸汽呢? (生)不是

创设有效课堂教学情境学习心得

创设有效课堂教学情境学习心得 青山镇中心小学闫凤杰 创设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知识和技能,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线索,激发学习兴趣,制造认知冲突,促进学生自主而有意义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一、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 知识源于生活,对于新知识的呈现,尽量寓于学生所熟悉的情境之中,使他们明白数学知识是生活方式中很常见的事,消除对知识的陌生感,再把知识以生动的画面,有趣的故事情节、动听悦耳的语调展示出来,学生喜闻乐见,容易产生亲切感,让学生能够较快的进入较佳的学习状态。 二、创设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教学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体验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应该在内心深处容纳个性特别的孩子,接受思维较慢和淘气犯错误的孩子,尽量挖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鼓励,在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时,应该体现出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层次,力求调动各种不同类型的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细心观察,踊跃思维,主动表达和表现,使每个孩子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

追求的意念和各种努力。 三、创设给予学生思考空间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见课堂现实和课前预设有较大的差距,有时我们在课堂上精心创设了情境,但事与愿违,学生看到这个情境,却无法发现情境中蕴含的教师所设想的有价值的信息和问题。创设的情境要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信息量,一是让学生能从不同角度进行学习,二是能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自己适合的学习和思考内容,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并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活动。在获得知识和方法的同时,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课堂情境的创设,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学习数学知识的窗口。学生通过这个窗口进行观察、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发现数学王国的奥秘,从而帮助他们认识客观世界。良好的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占据平等参与、民主研讨、独立思维、自主学习、自由发挥的广阔空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作用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作用 罗宇达 南昌一中化学组 330003 摘要: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应是在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积极构建过程。而要提高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关键是创设引导、促使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学情境。其中,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本文将结合高中化学学科的特点以及联系笔者的教学实际,来阐述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作用。 关键词: 问题情境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建构主义三维目标 一、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论基础 1、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重要性 课堂教学要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就要教师创设各种各样的教学情境来实现。创设情境既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认知停靠点,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心向。这是情境的两大功能,也是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的两个先决条件。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由此可见,建构主义理论也充分体现了利用情境创设、促使学生主体参与的思想。 情境创设形式、内容多种多样,其作用在于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 2、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意义 什么是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主体为达到某一活动目的所遇到的某种困难和障碍时的心理困境。具体到课堂教学中,就是教师通过创设一种具有一定困难、需要学生付出一定努力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处于一种急切想要解决所面临的疑难问题的心理困境中,学生要摆脱这种处境,就必须进行创造性的活动,从而使学生的问题性思维获得富有成效的发展。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所以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 因此,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活动不应从教师向学生提出已知、现成知识的模式

幼儿教学情境创设的原则及其方法-最新资料

幼儿教学情境创设的原则及其方法 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幼儿阶段的教学活动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采用适合他们学习和健康成长的教学方法。良好的教学情境创设可以增强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体验与感受,符合了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有利于他们大胆地进行探索与创新,最终获得个体生命的健康成长。本文主要从教学情境创设在幼儿教学活动中应坚持的原则进行讨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方法。 一、教学情境创设在幼儿教学中应坚持的原则 幼儿教育不同于其它类型的教学活动,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了解和认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征,科学地把握幼儿教学的特殊性,以保证教学情境创设功效最大程度的发挥。 1.坚持趣味性的原则 兴趣是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催化剂。在幼儿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性格特征创设出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情景,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开展游戏或故事讲解等来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促进学生更积极地参与教学。 2.坚持形象性的原则 教学情景的创设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认识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情景创设中,教师要坚持形象性的原则,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教师在教授孩子对水果的认知时,可以通过摆放水果模型的方式让孩子们选出自己喜欢的水果,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对不同水果的认知,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3.坚持情感性的原则 幼儿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对他人的情感依赖性较强,在学习中也常常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通过教学情景的创设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1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 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与探究 一、背景 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授人一鱼,供其一饭之需,教人一渔,则其终生受用无穷。”怎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能通过实验分析、推理、归纳而获得知识呢?我想,对初学者而言,应从任务或问题出发,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放权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实验,让他们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获得情感体验,使学生感到化学是重要而有趣的课程。 二、教学方案 [师]下面,我想请在座的各位同学尝试解决一个问题:设计一个实验,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学习小组先相互讨论,4分钟后,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学生4人一组围在一起讨论,情绪高涨) [生1]取一定体积的空气(一个集气瓶),把火柴点燃伸入集气瓶中,熄灭后,用原来的总体积减去后来剩余的体积,即为氧气的体积,再通过计算,便可求出氧气的体积分数。 [师]我认为,这个同学抓住了关键——利用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消耗氧气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真是难能可贵,其他同学有什么看法?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生2]按他的方案,我觉得气体的减少量无法测定。 [师]我同意。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谁来帮帮他? [生3]我能不能上来画? [师]当然可以! [生3](边画边讲)先将一支长的蜡烛放在水槽底部,向水槽中加水,使水面低于蜡烛,将一个集气瓶倒罩在蜡烛上方,当蜡烛熄灭后,由于集气瓶中的氧气被消耗,所以瓶内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就会将水压入集气瓶中,那么,水面上升多少就表明氧气的体积是多少。 [师]这个方案怎么样? (学生议论,纷纷表示同意该方案) [师]我也很欣赏这位同学的方案,他巧妙地运用物理学知识,利用倒吸入水的体积,明确地计算出被消耗掉的氧气的体积,从而测出一定体积的空气中所含氧气的体积,很有创意,那么,还有没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学生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没人回答,一时安静无声) [师]既然没有,我们就请同学们自己实验一下,看看你们的结果与科学家的结论是否一致? [生]学生实验,发现水面上升的高度是集气瓶体积的1/10。 [师]科学家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而大家的实验结果是占空气体积的1/10,为什么? [生4]蜡烛燃烧放热,使剩余气体膨胀,所以液面上升的体积数偏少。 [师]也就是说,我们要等到装置完全冷却到原来的温度后再观察(约2分钟后,观察结果仍然偏小)

情境创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情景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并给予学生多样化的学习素材,较好的促进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升。本文对于高中化学教学当中情景创设的基本要求进行了论述,并深入分析与研究了如何有效应用文字与图片等素材创设教学情景、如何有效应用源自于现实生活的经验创设教学情境、如何有效应用化学实验创设教学情境,以期对高中化学教学提供有益借鉴。关键词情境创设;高中化学教学;运用化学既是具有抽象性的化学理论所构成,同时也是一种对大自然当中的物质特性进行研究的过程。导入情境创设于高中化学教学当中,能够促进学生对学习的研究精神与能力,促进学生进行创新的意识,并有效发掘出其创新潜力,促进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作为现今教学改革当中的重点论题之一是推行情境教学,在教学实践当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高中化学教学中情景创设的基本要求以往注重于教授理论知识的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不注重学生所具有的问题精神,对学生自身的特长的展现与个性的发展极为不利,难以让学生产生深入认知事物的问题精神。而化学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是化学教学应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紧密联系,立足于学生既有的知识基础与现实生活经验与阅历,来创设出具有活力、具有趣味性的学习情境,以此来促进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与学习意愿。并体现出了学习情境创设所具有的重要性。而学习情景创设应具有下述几个实际需求。1.1认知水平当前在化学教学实践当中,尤其注重自现实生活当中来学习与获取相关的化学知识,在设置课本的内容

与形式方面也融入了较多的源自于现实生活的知识点,在教学当中,能使学生更易于认知与理解。1.2化学思考学习情境的创设既要与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也要促进学生深入进行化学思考,让学生聚精会神的从学习情境当中去发现其中所藴含着的化学知识。例如在教师讲解盐类会具有水解的特性之时,多会提问学生以下问题为何纯碱会被命名作碱,其是否具有着碱的质性?可釆用pH试纸来进行检验,而为何会具有着碱性?可让学生试验溶液当中Na2CO3会产生的化学变化,以此来认知盐类会具有水解特性的原因。以一种学习情境来促进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并进行深入的研究。1.3学习目标学习情境是从属于既定的教学目标的。只有在确立了既定的教学目标之后,方能选择出相应的学习情境素材,并构建起学习内容与学习活动的相互联系的渠道,形成学生通向新知识的有效途径。学习情境的创设是基于师生之间能够较好的进行教与学的学习过程,因对此关键点进行坚持与发展。学习情境的创设在教学实践当中也并非是以多为佳,应该具有适宜性,倘若因此淡化了教学的既定目标,又将成为画蛇添足之举。情境的创设应秉持于较好的导入新知识来进行学习,以及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有效解决难点与重点问题即可,而并非是对所有的知识点都进行学习情境的创设,如比既可高效的掌握与理解知识点,又有利于较好的学习新知识。2情景创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2.1利用文字、图片等材料创设教学情景可让教师将与研究问题具有关联性的文字资料来体现出学习情境,促进学生来主动进行研究,例如生活化的化

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应试教育为主,强调的是填鸭式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的学习方式不断地转变。无论哪一种学习方式,都要将具体的真实的事物呈现给学生,使学生面对真实的情景。因此,创设教学情境是现代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中,也一定要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情境。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一般有如下几种方法:(一)借助语言创设教学情境 语言是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最常用的手段和方法。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语言。教学中运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沉浸在教师勾勒的美景氛围的同时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幽默风趣、清晰、精确的语言可以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从而形成良好和谐的课堂气氛,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学中人性化的语言有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这种情感互动能优化教学情境,改善教学环节,提高教学的效果。加入一些让学生感到平等、亲切的称谓和礼貌用语。这样能够建立起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出一种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课堂教学气氛。幽默风趣的语言可以让人放松心情,缓解压力,可以激发学生对学科教学的兴趣。清晰的语言,变化的语调和诗一般的语言表达对吸引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借助问题创设教学情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问题情境相联系的。在问题情境下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同化”“顺应”从而达到一定意义上的建构。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新奇的,具有神秘色彩的情境,能够有效的激发兴趣,质疑、解疑、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探究的能力。如在学习能被2、 3 、5 整除的数这节内容的时候,设计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情境:叫学生随意举出一些数字,老师很快说出能否被2、3或5整除。之后由学生计算验证。他们感到惊奇,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欲望。这种在充满渴望的求知欲中进行有目的的学习,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借助问题创设情景一般包括: 1.实用性问题。 借助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往往在教学活动中能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如《认识人民币》的导入设计: 师:(课件出示超市画面)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 生:超市、商场。 师:小朋友,你们去超市干吗 生:妈妈带我去买衣服。 生:我去买薯片吃。 师:那么买这些东西需要什么 生:钱。 师: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又叫什么名字吗 生:人民币。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 结合超市购物的实际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购物的经历,既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又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

化学教学叙事让课堂活起来

九年级化学教学叙事让课堂活起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活动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为此它强调课堂教学应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情境,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活动。建构主义还提出,知识具有情境性,而且是其被应用的文化、背景及活动的部分产物,并且知识是在情境中通过活动而产生的,学习情境的性质决定了所学知识在以后情境中再运用的可能性,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懂得某些知识,而是要让学生能真正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客观世界中的一些问题,只有在真实世界的情境中,学习才能更为有效。因此,现代学习理论非常强调学习情境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化学学科有着天生的魅力,如果教师能巧妙运用跟化学有关的实验、问题、故事,史实、新闻、报道、实物、图片和影像资料等,就可以为课堂教学创设出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新奇性、新颖性、形象性和实效性,从而激发学生进入学习活动状态,以促进知识的主动意义建构以及知识、技能和体验的连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笔者以初三化学为例,谈一谈课堂教学中学习情境的创设方法: 一、运用化学实验,创设真实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设置情境的有利因素,利用实验可以设置许多生动、有趣

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例如,在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七章第二节“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教学中,教师可安排学生从家中自带小玻璃水杯、汤匙和适量蔗糖,上课伊始,就让学生自己动手砌一杯糖水,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一杯水中能否无限地溶解蔗糖。当学生发现加入过量蔗糖,杯底就会出现沉淀时,教师就指出他们现在所得到的上清液就是蔗糖的饱和溶液,然后指导学生为饱和溶液下一个定义。大多数学生会认为,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在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而往往想不到饱和溶液的定义需要两个条件: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这时教师可提出问题:如何把所得的蔗糖饱和溶液变得不饱和?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具体操作,学生会发现如果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原来的饱和溶液就会变得不饱和,于是就意识到只有在温度和溶剂的量一定时,谈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才有实际意义。通过砌糖水这样的简单实验,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真实的情境,学生不仅很容易理解饱和、不饱和溶液两个重要概念,同时也学会了两者之间相互转化的方法,轻松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 二、联系生活实际,创设趣味情境 生活中处处涉及化学知识,我们可以运用真实的生活情景创设教学情境,尤其是初中化学教学,更应联系日常生活,让学生从感性上体会到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习动机。另外,加强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不但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开阔学生视野,还能使化学知识更加生动有趣,利于学生掌握。例如在初三化学“物质鉴别”教学中,教师可设计这样一道练习:小明的妈妈在做饭时不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氧气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 雅思实验学校化学组 一、背景 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授人一鱼,供其一饭之需,教人一渔,则其终生受用无穷。”怎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能通过实验分析、推理、归纳而获得知识呢?我想,对初学者而言,应从任务或问题出发,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放权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实验,让他们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获得情感体验,使学生感到化学是重要而有趣的课程。 二、教学方案 课的引入及知识的铺垫与方案一相同,对于主体实验,我是这么处理的:[师]下面,我想请在座的各位同学尝试解决一个问题:设计一个实验,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学习小组先相互讨论,4分钟后,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学生4人一组围在一起讨论,情绪高涨) [生1]取一定体积的空气(一个集气瓶),把火柴点燃伸入集气瓶中,熄灭后,用原来的总体积减去后来剩余的体积,即为氧气的体积,再通过计算,便可求出氧气的体积分数。 [师]我认为,这个同学抓住了关键——利用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消耗氧气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真是难能可贵,其他同学有什么看法?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生2]按他的方案,我觉得气体的减少量无法测定。 [师]我同意。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谁来帮帮他? [生3]我能不能上来画? [师]当然可以! [生3](边画边讲)先将一支长的蜡烛放在水槽底部,向水槽中加水,使水面低于蜡烛,将一个集气瓶倒罩在蜡烛上方,当蜡烛熄灭后,由于集气瓶中的氧气被消耗,所以瓶内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就会将水压入集气瓶中,那么,水面上升多少就表明氧气的体积是多少。 [师]这个方案怎么样? (学生议论,纷纷表示同意该方案) [师]我也很欣赏这位同学的方案,他巧妙地运用物理学知识,利用倒吸入水的体积,明确地计算出被消耗掉的氧气的体积,从而测出一定体积的空气中所含氧气的体积,很有创意,那么,还有没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研究论文:中考化学复习课教学情境创设的几点思考

学科教育论文 中考化学复习课教学情境创设的几点思 考 很多教师认为,创设情境应该多运用于新授课的教学,而中考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应该开门见山地对知识进行复习。实则不然,因为任何学习的欲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体会、学习化学是课标中的重要理念,也是中考试题在“学以致用”中考查学生能力和方法的重要一环。我在中考化学复习课教学中也进行了一些情境创设的尝试。 一、以社会生活中的故事为素材,创设复习课教学情境 “化学来源于生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化学”是新课标的理念之一,教学中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素材,通过讲故事或者学生感兴趣的生活问题,让他们体会生活中的化学。

例如,金属的化学性质涉及的化学反应较多,反应的现象又涉及溶液颜色的变化、气体的生成,金属与金属盐溶液反应又有金属的置换等内容较繁杂,学生掌握起来较困难,于是我创设这样的情境来帮助学生完成对知识的内化: 有一个老农在农活回家时蹲在一个叫龙王泉的潭水边洗手,忽然在潭水中他发现一个金水壶,感到非常惊奇。受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他以为是龙王显灵赐福民间。消息不胫而走,有很多人来取水治病,碰巧有一个多年闹眼病的人在用水洗眼后病好了,于是越传越神……(提示:水壶为多年前老农扔的一用坏的铁壶,泉水中含有少量的硫酸铜,硫酸铜有杀菌作用,可以治疗一些疾病)请学生分析:故事中你发现哪些和化学有关的问题?能否试着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并写出有关的化学原理。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水壶在反应前后质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通过这样创设情境,能将化学知识的复习置于现实生活情境中,学生思考讨论的热情很高,回答问题跃跃欲试,能很快地投入化学世界的探秘之中。

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

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 摘要:新课程理念认为,学生的知识不是单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构建的。而有效的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高教师在教学设计能力、课堂驾驭和调控能力、合作能力、指导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的能力,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成败。 关键词:情境创设;课程资源;教师素质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不感兴趣,虽然方便了教学,但却大大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而新课程理念下所倡导的建构主义学习是积极主动的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通过设计一个旨在促进学生学习的环境,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训练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意义构建的过程。 课堂教学情境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关键环节。课堂教学情境中的情境化策略有助于克服被动式,灌输式的教学弊病,这是情境化在课堂教学中最显而易见的作用。在一堂完美的课堂教学中,情境化是决定教学成功与否的重中之重。情境化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促动学生的求知欲。

一、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含义及意义 情境创设已成为新教学模式的一个显著特征,以情境为基础的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探索欲望。 (一)情境创设的含义 所谓情境创设,就是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创造一个环境,一个场合,一种气氛,使学生能很快进入探究学习的情境中,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学习的乐趣,领悟人生的哲理,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使学生动起来,使课堂教学活起来。 匈牙利著名的数学家玻利亚认为“学习过程是从行为和感知开始的,进而发展到词语和概念,以养成合理的思维习惯而告结束”。没有情境,没有经历,如何感知?如何认识?由此可知,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必须正确引导学生从情境中来,到知识中去,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教师以情境创设为手段,以知识的建构为目标,创设适合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环境。 (二)情境创设的意义 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其实质就是要使学习成为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发现,成为学生的亲身实践活动,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要使课堂鲜活起来,越来越多的教师提出创设教学情境更便于学生理解掌握,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化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化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摘要:当下,关注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革命的一个核心话题,涌现出许多好的做法。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并在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提出问题情境教学法。怎么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作者谈谈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情境教学法。 关键词:化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创设方法 熟读古书的人都知道,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老先生曾明确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认为对于任何学问和事业,懂得它的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这有力地说明学习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是学生重要的学习动力。因此,对于教师来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托尔斯泰)九年级化学教学是对初中生的启蒙性教学,如何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乐于学习化学呢?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尝试使用情景教学的方法并获得了成功。在此,与诸位同仁共享,以期抛砖引玉,并请专家雅正。 一、情境教学的涵义和问题情景创设的要点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

标,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和特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达到加深理解并熟练掌握课堂教学要点的目的。它以问题导入新课,又以问题作为主线展开教学。并通过解决问题串联知识技能和方法,因而创设问题情境是实施情境教学的关键。 第一,情境的题材要有针对性。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基于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对教材内容的全面、科学分析。要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中蕴涵的能力培养和情感价值观的东西,利用这些知识点一一创设问题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第二,问题要有方向性。教师通过情境要把问题设在学生有疑问处,这样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的认识冲突,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而问题一旦得到解决,学生就会有“柳暗花明”的感觉,有极大的成就感,从而激发进一步探究的欲望。第三,提出的问题要有操作性。所谓问题的可操作性,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学生经过努力就可以解决,符合学生的思维实际,这样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问题过于简单,没有思考性,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问题过难,又会使学生感到力不从心,无法下手,因而还可能失去探究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努力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此

高中化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方法

高中化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方法 摘要:情境教学是新课程理念下所倡导的主体教学模式之一。在高中化学课堂 教学中,教师运用一定的情境不仅能够轻松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 的注意力而且也能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变被动的传授知识为主动的探究知识,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对化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方法进行 了认真的归结和总结,在此希望与诸位进行交流与探讨。 关键词:情境教学高中化学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为问题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思维的基石。有质量的问题的创设,能够将学 生至于研究新的未知的氛围当中,大大增加了学生课堂的参与度,提高了学生课 堂注意力,为后续的课堂有效教学垫定了一定的基础。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把教材内容设计出高质量的问题情境,用问 题组成能力主线,达成教学目标,显著提高课堂效率。比如我对氯气性质的教学 时是这样处理的。 老师讲:上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氯气的工业制法和对实验室制法的简单了解,下面我们一起来具体的认识和了解一下氯气的性质,下面请看视频(苏乞儿武状 元这部电影氯气释放出来的录像资料)并就视频中的有关氯气的性质,作一简单 的概括,请注意观察。 学生甲答:(看完视频后)氯气是黄绿色的,密度比空气大。 老师追问:你怎么知道密度比空气大的? 学生甲答:如果密度比空气小,这样在下面的人就闻不到了,就不会中毒了老师补充:既然大家已经知道了人闻了后会中毒,说明氯气是有毒的。 老师追问:在这个场景中,我们发现有些人并没有倒下,那是什么原因呢? 学生乙:因为他们用尿液捂住了口鼻,所以才没有中毒倒下。 老师追问:为什么呢? 学生丙:可能是尿液中某种物质把氯气吸收了。 老师阐述:因为正常人的尿液呈碱性,碱性物质可以吸收氯气老师接着提问:如果遇到氯气泄漏怎么办及氯气生产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实验过程中多余的氯气 怎么处理呢?(展示一副2004年江苏淮安段货车侧翻氯气泄漏事情的图片)学 生自由作答:有的学生说用尿液,有的学生说用碱液吸收。…… 通过这样的一系列问题情境提问的设置,就已经解决了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大 部分化学性质及氯气泄漏时的处理方法。这样不但激起了学生的好奇感和思维的 起伏,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知识整理中就变得很轻松。实践证明,对于相同的课 堂教学内容,如果采取机械传授、照本宣科、就事论事,往往是费尽口舌详细讲解,出力不小,但教学效果收获甚微。 二、营造生活气息,拉近学生情感距离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之所以感到在学 校中学习纯粹是一种负担,而不把学习知识当作自己应尽的一份责任,应该说这 与学生目前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相割裂有一定的关联,因为学生总有一种感觉,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使不上劲,感觉没有什么用途。一旦教师将生活中的教育 资源有意识的与书本知识融通起来,学生就有可能体会到书本知识学习的意义与 作用,就有可能会深深意识到学习的责任与价值,就有可能会激发自己学习的兴 趣和动机,学习就会变得不再是一项枯燥无味而又必须要完成的义务,而就变成 一种乐在其中的有趣的活动了。所以如何使我们的课堂变得气氛活跃,而又改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