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照度测试报告 120cm 18W 288灯

照度测试报告 120cm 18W 288灯

照度测试报告 120cm 18W 288灯

远方GO系列分布光度计测试报告第 8 页共 10 页灯具有效平均照度图

1.0m295.06cm

158.9/514.7lx

2.0m590.13cm

39.73/158.9lx

3.0m885.19cm

17.66/67.19lx

4.0m1180.25cm

9.932/42.17lx

5.0m1475.31cm

6.356/30.59lx

高度Eavg/Emax直径

光束角:111.74度

光通输出:1506 lm

注:曲线为灯具在不同投射距离下的照射区域及区域内平均照度.

C角度范围: 0度 - 360度C角度间隔: 45.0度γ角度范围: 0度 - 180度γ角度间隔: 1.0度

测试速度: 快速测试系统: 远方(EVERFINE)GO-2000A_V1系统 V1.0.255环境温度:25.3℃环境湿度:65.0%

测试距离:8.800米 [K=1.0000]

测试人员:KING

测试日期:2012-02-13备注: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桌面\T8-015P20W3D43.GOS

照度实验报告

照度实验报告 一、背景 作业场所的合理采光与照明,对生产中的效率、卫生和安全都有重要的意义。它是工作 场所设计中的重要项目,无论是天然采光还是人工照明,其主要目的都是给人们的生活和生 产提供必需的视觉条件。 适当的照度设计应遵循工效学的原则,使照度设置达到保证物体的轮廓立体视觉,有利 于辨认物体的高低,深浅,前后远近及相对位置,有利于眼睛的辨色能力,有利于大视野, 降低疲劳、减少错误和工伤事故的发生。提高照度值可以提高识别速度和主体视觉,从而提 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但照度值提高到使人产生眩光时,会降低工作效率。此外,利用照明 设计对人的情绪的影响,根据场所功能的需求,可使光环境对人产生兴奋或抑制的作用。在 绿色照明理念的指导下,人工照明应考虑节能和环保的要求。 二、实验目的 正确熟悉和使用照度计,采集光环境数据,并通过分析数据来判断光环境的照度是否合 理,假如不合理则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 三、实验场所 上海海洋大学图书馆二楼大厅自习室(室外) 四、实验要求 1、照度采集 2、对自习室的照度情况进行分析 3、分析光照度合理性,并提出改善措施 五、分析 1、主观分析 (1)、主观评价调查数据 (2)、主观评价结果分析 a、计算每个项目的评分s(n): s(n)= 式中,s(n)为第n个项目的评分 p(m)为第m个状态的分值,其中,p(1)=0,p(2)=10,p(3)=50,p(4)=100, v (n,m)为第n个评价项目的第m个状态所得的票数。所以: s(1)= s(2)= s(3)= s(4)= s(5)= s(6)= =16.4 =10.8 =12.4 =12.6 =12.4 =12.6 s(7)= s(8)= s(9)= s(10)= b、计算总的光环境指数 s s= =9.2 =8.2 =9.4 =10 式中,w(n)为第n个评价项目权值,设其权值均为1 所以: s=11.4 为了便于分析和确定评价结果,本方法将光环境质量按光环境的指数范围分为四个质量 等级,其质量等级的划分及其含意如下表所示: 因为10<11.4<=50所以根据上表的结论,本实验的光环境质量等级为3,含义是: 问题较大 2、客观分析(照度数据采集及分析)(1)、照度采集现场 在进行照度值测量的时间点上我们选择了一个晴朗的下午2点~3点之间,光照十分充足, 因为时间和条件的限制就没有对阴天和晚上进行测量和分析。 图书馆二楼自习室现场

照度测试方法及记录表

照度测量方法 1定义 1.1(光)照度E 表面上一点处的光照度是入射在包含该点的面元上的光通量(d中)除以该面元面积(d&)之商,单位为勒克斯(1x) 。 E= dΦ/dA 2测量条件 2. 1在现场进行照度测量时,现场的照明光源宜满足下列要求: a)白炽灯和卤钨灯累计燃点时间在50h以上。b)气体放电灯类光源累计燃点时间在100h以上。 2.2在现场进行照度测量时,应在下列时间后进行:a)白炽灯和卤钨灯应燃点 15mino :b)气体放电灯类光源应燃点40min。 2. 3直在额定电压下进行照度测量。在测量时,应检测电源电压;若实测电压偏差超过相关标准规定的范围,应对测量结果做相应的修正。 2. 4室内照度测量应在没有天然光和其他费被测光源影响下进行。室外照度测量应在清洁和干燥的路面或场地上进行,不宜在明月和测量场地有积水或积雪时进行。 2. 5应排除杂散光射入光接收器,并防止各类人员和物体对光接受器造成遮挡。 3测量仪器 3.1照度的测量,应采用不低于一级的光照度计,对于道路和广场照度测量,应采用分辨力0.1 1x的光照度计。 4测量方法

4.1中心布点法 4. 1.1在照度测量的区域-般将测量区域划分成矩形网格,网格宜为正方形,应在矩形网格中心点测量照度,如图1所示。该布点方法适用于水平照度、垂直照度或摄像机方向的垂直照度的测量,垂直照度应标明照度的测量面的法线方向。 图1在网格中心布点示意图 4.1.2中心布点法的平均照度按式(1)计 算: Eav=(1/M·N)Ei········(1)式中: E..-一平均照度,单位为勒克斯(1x) ; E:一一在第i个测量点上的照度,单位为勒克斯(1x) ;M- -纵向测点数;N--横向测点数。 4.2四角布点法 4.2.1在照度测量的区域一般将测量区域划分成矩形网格,网格宜为正方形,应在矩形网格4个角点上测量照度,如图2所示。该布点方法适用于水平照度、垂直照度或摄像机方向的垂直照度的测量,垂直照度应标明照度的测量面的法线方向。

飞利浦830-3000LM LED光源配光曲线测试报告

室内灯具光度数据 C角度范围: 0度 - 360度C角度间隔: 30.0度γ角度范围: 0度 - 180度γ角度间隔: 1.0度 测试速度: 快速测试系统: 远方(EVERFINE)GO-2000B_V1系统 V2.0.270环境温度:24.6℃环境湿度:52.0% 测试距离:9.475米 [K=1.0000] 测试人员:RD001 测试日期:2012-3-29备注:

灯 具 等 光 强 曲 线 -90-80-70-60-50-40-30-20-100 102030405060708090 水 平 角 度(DEG) 垂 直 角 度(D E G ) Imax:4626(H1.0,V0.0) (At:C=0.0,Gamma=1.0)单位: cd 5% 231.310% 462.615% 693.820% 925.125% 115630% 138835% 161940% 185045% 208250% 231355% 254460% 277565% 300770% 323875% 346980% 370085% 393290% 416395% 4394 C 角度范围: 0度 - 360度C 角度间隔: 30.0度γ角度范围: 0度 - 180度γ角度间隔: 1.0度 测试速度: 快速测试系统: 远方(EVERFINE)GO-2000B_V1系统 V2.0.270环境温度:24.6℃环境湿度:52.0% 测试距离:9.475米 [K=1.0000]测试人员:RD001 测试日期:2012-3-29备注:

灯 具 有 效 平 均 照 度 图 1m 3.281ft 53.11cm 1.742ft 3162,4624lx 293.7,429.5fc 2m 6.562ft 106.22cm 3.485ft 790.4,1156lx 73.43,107.4fc 3m 9.843ft 159.33cm 5.227ft 351.3,513.7lx 32.64,47.73fc 4m 13.12ft 212.44cm 6.97ft 19 7.6,289.0lx 1 8.36,26.85fc 5m 16.4ft 265.55cm 8.712ft 126.5,184.9lx 11.75,17.18fc 高度 Eavg,Emax 直径 光束角:29.74度 光通输出:713.1 lm 注:曲线为灯具在不同投射距离下的照射区域及区域内平均照度. C 角度范围: 0度 - 360度C 角度间隔: 30.0度γ角度范围: 0度 - 180度γ角度间隔: 1.0度 测试速度: 快速测试系统: 远方(EVERFINE)GO-2000B_V1系统 V2.0.270环境温度:24.6℃环境湿度:52.0% 测试距离:9.475米 [K=1.0000]测试人员:RD001 测试日期:2012-3-29备注:

消防设施检测记录表

建筑消防(电气)设施检测记录表 一、汇总表检测时间:年月日至月日

检测员:记录员: 甲方现场负责人: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 电话:电话: 建筑消防(电气)设施检测记录表 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检测时间: 1.消防控制室□: ⑴设置地点:; ⑵防火门□/普通门□,(钢质/木质/铝合金),防火玻璃□,门开启方向□,感烟探测器□;设备房名称标识□;相关制度□;对外直拨电话□;应急灯□,照明灯具□;无关管路通过□; ⑶正常照明时的工作面照度lx,应急照明时工作面照度lx。

⑷消防联动控制设备与输入/输出模块间的连线发生断路、短路故障时间秒。 ⑸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柜式//琴台式/壁挂式/单列/双列/三列。 型号:数量:台,控制器、控制箱及门接地□; 生产厂家:出厂日期: 安装距离:正面m,后侧m,左侧m,右侧m,距地:m。 火灾报警控制器绝缘电阻:对地MΩ,相间MΩ;接地电阻Ω。 控制器主电直接连消防电源□,。备\专用蓄电池□。 2.不同系统、电压等级、电流类别的导线是否穿在同一管内□,物理位置。顶棚内布线穿管不到位□,未穿管□,物理位置。 3.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安装高度: m, 物理位置,分区最远距离: m。 4.消防广播□: 消防广播扬声器背景噪音dB,最远点声强dB,物理位置,消防广播分区最远距离m。 5.消防电话□:安装高度: m,物理位置。 6.火灾警报装置(声光报警器)□: 背景噪音dB,声强dB,物理位置。 7. 火灾探测器内走道安装距离□: ⑴宽度小于3m内走道顶棚设置宜居中布置,感烟间距m;⑵距端墙距离m。 ⑶物理位置。 注:火灾探测器安装间距见GB50116-2013/第6.2.4条“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上设置点型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感温火灾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探测器至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1/2。” 8.电梯机房□:

照度测定方法

1 目的 规定了用照度计法测定公共场所照度 2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公共场所人工照明和昼夜照度的测定,也适用于银幕亮度和光通量的测定。 3 编制依据 《工作场所照度测定方法》(GB/T 18204.21-2000)。 4 检测原理 照度计是利用光敏半导体元件的物理光电现象制成的。当外来光线射到硒光电池(光电元件)后,硒光电池即将光能转变为电能,通过电流表显示出光的照度值。 5 仪器 TES-1332A数位式照度计 6 测定步骤 6.1 测定点的确定 6.1.1 整体照明:在无特殊要求的公共场所中,测定面的高度为地面以上80~90cm。一般大小的房间取5个点(每边中点和室中心各1个点)。影剧院、商场等大面积场所的测量可用等距离布点法,一般以每100m2布10个点为宜。 6.1.2 局部照明:在场所狭小或因特殊需要的局部照明情况下,亦可测量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点。由于有些情况下是局部照明和整体照明兼用的,所以在测量时,整体照明的灯光是开着还是关闭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并要在测定结果中注明。 6.2照度测定时注意事项 6.2.1测定开始前,白炽灯至少开5min,气体放电灯至少开30min。 6.2.2为了使受光计不产生初始效应,在测量前至少曝光5min。 6.2.3受光器上必须洁净无尘。 6.2.4测定时受光器一律水平放置于测定面上。 6.2.5测定者的位置和服装不应该影响测定结果。 6.3 银幕亮度和光通量的测定:先把特制的规格“九孔板”放在片面(放面孔)外,再把放影灯打开,然后用照度计逐一测定银幕上的九个光照处。测定时照度计受光器与银幕平行,背向银幕,距银幕10cm处测定。 6.2 检测技术 6.2.1 打开电源。 6.2.2 选择适合测量档位。 6.2.3 打开光检测器头盖,并将光检测器放在要测光源之水平位置。 6.2.4 读取照度计LCD之测量值。 6.2.5 读取之测量值,如左测最高位数“1”显示,即表示过载现象,应立即选择较高档位测量。 注:设定20,000LUX/fc档位时,所显示读值须×10倍才是测量的真值。设定200,000LUX 档位时,所显示读值须×100倍才是测量的真值。 6.2.6 读值锁定开关:压HOLD开关一下,LCD显示“H”符号,且显示锁定读值。再压一下HOLD开关,则可取消读值锁定功能。 6.2.7 峰值锁定:欲测量光脉冲信号,压PEAK开关一次,LCD显示“P”符号,及脉冲锋值。再压一下PEAK开关一次,即恢复正常测试。 6.2.8 测量工作完成后,将光检测器头盖盖回,电源开关切换至OFF。 6.2.9 最终报告结果:实际照度=仪器读数×仪器的修正系数。 7. 原始记录

照度检测报告

室内照度的检测 1 项目名称 用照度计法测定公共场所与居室环境照度。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共场所人工照明照度的测定。 3 编制依据 GB50034-200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9663……GB16153共8个公共场所照度标准,见附录1。GB/ 公共场所照度测量方法。 4 测量仪器 照度计,其仪器性能应符合GB/中的规定。量程:使用照度计量程下限不大于1lx,上限在5000lx以上。指针式照度计示值误差不超过满量的±8%。年变化率不超过5%。 接收器的疲劳特性:照度计示值为满量程的2/3以上,照射2min后的示值,与在此照度下再继续照射10min的示值相比相对变化不超过±3%。示值的再现性:在恒定照度下照度计的指示值与遮住30min后再曝光的指示值相对变化不大于%。 5 测量条件 环境温度为?10℃~40℃;环境湿度为≤80%; 测量环境无降水、保持干燥。 6 测量点的确定 整体照明:在无特殊要求的公共场所中,测定面的高度为地面以上80~90cm。一般大小的房间取5个点(每边中点和室中心各1个点)。影剧院、商场等大面积场所得测量可用等距离布点法,一般以每100m2 布10个点为宜。 局部照明:在场所狭小或因特许需要的局部照明情况下,亦可测量其中有代表性的1点。由于有些情况下是局部照明和整体照明兼用的,所以在测量时,整体照明的灯光是开着还是关闭,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并要在测定结果中注明。示值的再现性:在恒定照度下照度计的指示值与遮住30min后再曝光的指示值相对变化不大于%。 5 测量条件 环境温度为?10℃~40℃;环境湿度为≤80%; 测量环境无降水、保持干燥。 6 测量点的确定 整体照明:在无特殊要求的公共场所中,测定面的高度为地面以上80~90cm。一般大小的房间取5个点(每边中点和室中心各1个点)。影剧院、商场等大面积场所得测量可用等距离布点法,一般以每100m2 布10个点为宜。 局部照明:在场所狭小或因特许需要的局部照明情况下,亦可测量其中有代表性的1点。由于有些情况下是局部照明和整体照明兼用的,所以在测量时,整体照明的灯光是开着还是关闭,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并要在测定结果中注明。 公共场所照度标准 1x 序号

照度检测报告1

室内照度的检测 1 项目名称 用照度计法测定公共场所与居室环境照度。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共场所人工照明照度的测定。 3 编制依据 GB50034-200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9663……GB16153共8个公共场所照度标准,见附录1。GB/ 公共场所照度测量方法。 4 测量仪器 照度计,其仪器性能应符合GB/中的规定。量程:使用照度计量程下限不大于1lx,上限在5000lx以上。指针式照度计示值误差不超过满量的±8%。年变化率不超过5%。 接收器的疲劳特性:照度计示值为满量程的2/3以上,照射2min后的示值,与在此照度下再继续照射10min的示值相比相对变化不超过±3%。示值的再现性:在恒定照度下照度计的指示值与遮住30min后再曝光的指示值相对变化不大于%。 5 测量条件 环境温度为?10℃~40℃;环境湿度为≤80%; 测量环境无降水、保持干燥。 6 测量点的确定

整体照明:在无特殊要求的公共场所中,测定面的高度为地面以上80~90cm。一般大小的房间取5个点(每边中点和室中心各1个点)。影剧院、商场等大面积场所得测量可用等距离布点法,一般以每100m2 布10个点为宜。 局部照明:在场所狭小或因特许需要的局部照明情况下,亦可测量其中有代表性的1点。由于有些情况下是局部照明和整体照明兼用的,所以在测量时,整体照明的灯光是开着还是关闭,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并要在测定结果中注明。示值的再现性:在恒定照度下照度计的指示值与遮住30min后再曝光的指示值相对变化不大于%。 5 测量条件 环境温度为?10℃~40℃;环境湿度为≤80%; 测量环境无降水、保持干燥。 6 测量点的确定 整体照明:在无特殊要求的公共场所中,测定面的高度为地面以上80~90cm。一般大小的房间取5个点(每边中点和室中心各1个点)。影剧院、商场等大面积场所得测量可用等距离布点法,一般以每100m2 布10个点为宜。 局部照明:在场所狭小或因特许需要的局部照明情况下,亦可测量其中有代表性的1点。由于有些情况下是局部照明和整体照明兼用的,所以在测量时,整体照明的灯光是开着还是关闭,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并要在测定结果中注明。 公共场所照度标准 1x 序号 标准号标准名称公共场所卫生标准值 1 GB9663—1996

照度测试方法及记录表

照度测量方法 1 定义 1.1 (光) 照度 E 表面上一点处的光照度是入射在包含该点的面元上的光通量 (d 中) 除以该面元面积 (d&) 之商,单位为勒克斯 (1x) 。 E= dΦIdA 2测量条件 2. 1 在现场进行照度测量时,现场的照明光源宜满足下列要求: a) 白炽灯和卤钨灯累计燃点时间在 50h 以上。 b) 气体放电灯类光源累计燃点时间在100h 以上。 2.2 在现场进行照度测量时,应在下列时间后进行 :a) 白炽灯和卤钨灯应燃点 15mino :b) 气体放电灯类光源应燃点 40min。 2. 3直在额定电压下进行照度测量。在测量时 ,应检测电源电压 ; 若实测电压偏差超过相关标准规定的范围 , 应对测量结果做相应的修正。 2. 4 室内照度测量应在没有天然光和其他费被测光源影响下进行。室外照度测量应在清洁和干燥的路面或场地上进行 , 不宜在明月和测量场地有积水或积雪时进行。 2. 5 应排除杂散光射入光接收器 , 并防止各类人员和物体对光接受器造成遮挡。 3测量仪器 3.1 照度的测量 , 应采用不低于一级的光照度计,对于道路和广场照度测量 ,应采用分辨力 0.1 1x 的光照度计。 4 测量方法 4.1中心布点法

4. 1.1在照度测量的区域-般将测量区域划分成矩形网格,网格宜为正方形,应在矩形网格中心点测量照度,如图1所示。该布点方法适用于水平照度、垂直照度或摄像机方向的垂直照度的测量,垂直照度应标明照度的测量面的法线方向。 O -- 测点 图1在网格中心布点示意图 4.1.2中心布点法的平均照度按式(1)计 算:EaV=(I∕M?N)Ei .............. ( 1)式中: E..- 一平均照度,单位为勒克斯(1x); E:一一在第i个测量点上的照度,单位为勒克斯(1x) ;M--纵向测 点数N-横向测点数。 4.2四角布点法 4.2.1在照度测量的区域一般将测量区域划分成矩形网格,网格宜为正方形,应在矩形网格4个角点上测量照度,如图2所示。该布点方法适用于水平照度、垂直照度或摄像机方向的垂直照度的测量,垂直照度应标明照度的测量面的法线方向。

室内照度测量实验报告

室内平均照度测定实验指导 一、实验目的与意义 平均照度是室内人工光环境中重要的一个评价指标。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室内照明设施形成的平均照度的测量方法,并掌握通过测定结果评价室内光环境的方法,通过测量了解改善室内照明、维护照明系统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重点与难点 (一)实验重点 用照度计测量室内各点照度值,学习用照度计获取照度值的方法。 (二)实验难点 室内平均照度的计算。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在工作房间内,应该在每个工作地点(如书桌、工作台)测量照度,然后加以平均。对于没有确定工作地点的空房间或非工作房间,如果单用一般照明,通常选0.8m高的水平面测量照度。将测量区域划分成大小相等的方格(或接近方形),测量每个方格中心的照度Ei,其平均照度等于各点照度的平均值,即 E av =(E 1 +E 2 +E 3 +……+E i )/N 式中E av ——测量区域的平均照度,lx; E i ——每个测量网格中心的照度,lx; N ——测点数。 照度均匀度是指规定表面上的最小照度与平均照度之比,即: Emin / E av 式中E min ——指所测表面上的最小照度,lx。 本实验中,可以房间所布置的测点面为指定表面,最小照度可认为所测点中的最小照度值。 测量房间每个方格的边长为lm,大房间可取2-4 m。走道、楼梯等狭长的交通地段沿长度方向中心线布置测点,间距1-2 m;测量平面为地平面或地面以上150mm水平面。 测点数目越多,得到的平均照度值越精确,不过也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Eav的允许测量误差为±10%,可以用根据室形指数选择最少测点的办法减少工作量,两者的关系列于表1。若灯具数与表给出的测点数恰好相等,则必须增加测点。

照度值、功率密度值检测报告

受控号:工程质量检测报告 工程名称:XX 检验代码及项目:EN15照度、照明功率密度检测 检测机构名称

委托单位: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设计单位: 检测单位: 声明 1、本报告无检验检测报告专用章及其骑缝章无效; 2、本报告无检测、审核、批准人签名无效; 3、本报告涂改、增删无效; 4、报告复印页数不全、未加盖检验检测报告专用章无效; 5、对本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检测单位提出。 检测单位资质证书编号: 检测单位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

检测机构名称 照度、照明功率密度检测报告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委托编号:XX 该工程位于_________,本项目为(商业/学校/住宅建筑/道路),主要设计有(办公室、会议室)功能区,其中(会议室)功能区仅设计有处。照明系统已安装完成并通电试运行。 二、检测项目 照度、照明功率密度 三、检测依据 1、《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19 2、《照明测量方法》GB/T5700-2008 3、委托方提供的设计图纸 四、检测方法 1、按《照明测量方法》GB/T5700-2008第6.1条和第7条规定对照明功能区域进行布点,并进行照度测量,计算功能区域平均照度。 2、按《照明测量方法》GB/T5700-2008第6.5条规定对功能区域照明系统电气参数进行测量,按《照明测量方法》GB/T5700-2008第6.6条计算照明功率密度。 五、抽样方案 按GB50411-2019第12.2.5规定:各类典型功能区域,每类检查不少于2处。该工程检测抽样方案为XXX2处、XXX2处,共4处。 六、主要仪器设备 主要仪器设备一览表 七、检测日期及检测过程描述 接受委托后,我院于XXXX年XX月XX日派出2名工程技术检测人员到现场对该工程XXX2处、XXX2处,共4处功能区域照度、照明功率密度

隧道环境照度检测报告

目录 1工程概述 (2) 1.1模拟隧道现场概况 (2) 1.2检测的内容和目的 (2) 1.3检测标准和依据 (2) 2检测分析方法 (2) 2.1检测区段的划分 (2) 2.2各区段检测方法 (2) 3照度检测结果 (3) 3.1入口段及过渡段纵向照度检测 (3) 3.2中间段照度检测 (4) 4结论 (4) 附录1:检测时间和环境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2:检测人员构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工程概述 1.1模拟隧道现场概况 模拟隧道现场为公司办公楼二层楼道,楼道长40.8m,宽2.1m,吊顶距楼面高度2.8m,楼面为褐色花岗岩地板砖,采用5瓦节能灯具照明,沿吊顶中线布置,灯具间距2.4m。楼道东西走向,中间设楼梯通道,东西两端各有一扇1.5m×2.0m玻璃窗,作为模拟隧道出入口。 1.2检测的内容和目的 为验证公司在隧道环境检测方面的能力,,于2009年11月22日对隧道照度进行模拟检测,采用公司办公楼二层楼道作为模拟隧道现场。 1.3检测标准和依据 《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03 《公路隧道环境检测设备技术条件》JT/T 611-2004 《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 026.1-1999 2检测分析方法 2.1检测区段的划分 由于楼道长度有限,将作为模拟隧道的楼道沿纵向划分为入口段、过渡段和中间段。将楼道东端窗子用竹帘档住,西端为入口,向东依次为入口段、过渡段1(TR1)、过渡段2(TR2)、过渡段3(TR3)和中间段,各照明区段划分如表2-1。 表2-1 左线各区段具体长度(单位m) 2.2各区段检测方法 入口段及过渡段照度检测和中间段路面平均照度检测分别按以下方法进行: (1)入口段及过渡段纵向照度曲线测试

GPM分布光度计测试报告解读

培训资料 配光曲线报告的解读 ——分布光度计测试 杭州创惠仪器有限公司 2017.7.26

1. 保护角:灯具结构对光线的约束角,又叫遮光角。 2. 光通量:光源单位时间内发出的光量的总和,单位LM(流明) 说明:人眼对蓝绿光的敏感度最大,因此,波长为555nm 的黄蓝光的单色光源,其辐射功率达到1W 时,其所发出光的光通量就为680 lm 3. 光强(发光强度):光源在特定方向单位立体角内的光通量,单位cd (坎德拉) 4. CIE 分类:CIE 是国际照明委员会 灯具按光通量在其上下空间的分布比例,分为五类,直接型、半直接型、间接型 半间接型、全漫射型。 90%以上的光通量照射下方空间——直接型 60%以上90%以下光通量照射下方空间——半直接型 间接型与半间接型与以上相反。 漫射型:灯具的上下光通量几乎相同 5. S/MH 距高比: 注意:此处烦的“光束角”是广义不精确的(光束角定义见后续阐述) S/M(C0/180): C0-C180一边的距高比 S/M(C90/270): C90-C270一边的距高比 一个衡量左右,一个衡量前后。 俯视图

n UP,DN(C0-180): C0-C180一边的上下光通比 n UP,DN(C180-360): C180-C360一边的上下光通比 6.光束角: 一般意义上的光束角,指光照边缘与光中心线的夹角。 然而,如下情况,光照边缘很难确定,因此光束角需要更科学的定义。 CIE (国际照明委员会,欧洲)规定:光强达到法线光强的50%处,两边形成的夹角 IES (国际照明学会,美国)规定:光强达到法线光强的10%处,两边形成的夹角 以上标准中规定的定义,是各自为便的人为定义。 7.关于灯具配光曲线: ① c-y/②B-?两种测试支架 C 平面: y 平面:每个 C 角度上的平面, 俯 视图

照度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路灯照度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摘要:通过具体试验,简要介绍公路路灯照度测量方法;重点分析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及评定方法。 关键词:路灯;照度;不确定度 0引言 电力能源是主要能源之一,而公用设施的照明用电又是能源消耗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在我国大力提倡节约能源的今天,公路路面照明的节能应予以重视。 本市某新区的路面照明视觉上感到亮度偏高,为了摸清该公路现实照明的情况和准备采取相应节能措施,对路灯照明进行抽样照度测量。 1 测量方法 1.1 仪器设备 数字式照度计:准确度等级为1级,量程共4档,本次测量用0-199.9 lx,分辨率为0.1 lx;智能调控仪。 1.2 测量对象和方法 被测对象为低压钠光灯(NO1,NO2),功率75W,测量点分布为单灯正下方和两灯中间,共(A、B、C)3个点(见图1)。

NO1 A 图1 灯距地面高度h=12m,两灯相距之间距离S =25m,= AC S/2。 =BC θ为C点入射光线与该点法线之夹角。 2 数学模型 E= E+ E s+ Eθ+ E b(1) n 式中,E为被测点照度实际值,lx; E为同一被测量点n次测量 n 值的平均值,lx;E s为由测量仪器(最大)允许基本误差所决定的 修正值,lx;E θ为测量仪器角度响应误差所决定的修正值,lx;E b 为测量仪器年变化率所决定的修正值,lx。 在计算照度实际值时,并未加各修正值,即E s、Eθ、E b均为0,但在不确定度评定中应估计其不确定度。 3 不确定度评定 3.1 测量结果重复性的不确定度 测量结果的重复性与电源电压波动、环境条件的微小变化等有关,其不确定度按A类方法,即统计方法进行评定。 3.1.1 测量数据 3次测量数据及其平均值见表1。

光电检测 报告

摘要 设计了一种应用于微光夜视仪检测设备中低噪声的光电检测系统,分析了电路中产生的主要噪声,并提出了抑制方法。系统采用光敏二极管作为光电检测器件,并利用单片机实现了光照度的实时显示与超差报警以及与上位机的通信。关键词:单片机;光电检测电路;光电二极管 Abstract Alownoiselightmonitoringsystemisdesignedforanightvisiontestingequipment.Weanalyzethenoisesexistingincircuitandstudyhowtocheckthem.Inthemonitoringsystem,photodiodeisusedasphotoelectricdetector,andamicrocontrollerisappliedtorealizethereal-timedisplayofillumination,alarmandcommunicationwiththehostcomputer. Keywords:microcontroller;photoelectricdetectioncircuit;photodiode. 0 引言 夜视技术在军事、工业、农业、科学研究、医药卫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军事方面的需求是夜视技术发展的原动力。在现代战争中,为了提升战争的突然性以及扩大战争的时间范围和空间范围,需要部队在星光或月光等微弱光照度情况下对战场进行侦查和监控,这就必须依靠夜视技术,所以,微光夜视仪设备的可靠性将直接影响到军队的战斗力。要确保每一个装备的夜视仪都是合格的,就对检测设备的技术指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模拟实际中的夜天光环境,在微光夜视仪检测设备中的光源要求色温为2856K,光照度的变化不超过±10%。光应力源是否符合要求直接决定了整套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及判断结果的准确度,所以,为了保证检测设备的检测精度以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要求对光源的照度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当光源变化超出规定范围时,能够及时报警,提示进行设备维修或光源的更换。 1系统设计与工作原理 系统主要包括:光电检测电路、光照度显示模块、超差报警模块、串口通信模块。具体原理是通过光电检测电路将采集到的外界自然光转换为相应的直流电压信号,再通过ADC将电压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送入单片机,单片机将数据进行补偿算法获得精确的实际采样值,控制数码管显示实时光照度,一旦光照度不符合设计指标,则通过报警灯及蜂鸣器进行报警,同时,通过RS232串口与上位机进行通信。系统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灯具综合测试实验报告

配光曲线及灯具综合测试实验 【实验目的】 1.理解配光曲线测试仪的基本原理。 2.掌握正确运用灯具配光曲线测试仪对LED 灯具进行测试。 3.掌握理解和分析配光曲线的测试报告的方法。 4.了解和掌握LED 灯具产品的光、色、电相关性能参数; 5.掌握运用灯具综合测试系统对LED 灯具进行测试的过程; 6.学会测试过程中灵活调整参数的设置,导出测试参数并进行分析。 【仪器用具】 1.GO1900L 灯具配光测试系统,各种灯,夹具,米尺,灯具接头。 2.ZWL-9200GT 灯具综合测试系统,电脑,积分球,LED 灯泡 【实验原理】 1.配光曲线 配光曲线的定义:它是指光源(或灯具)在空间各个方向的光强分布。 系统中,测量是通过转动灯具的垂直转轴并且探头保持不动来实现的。照度和光强的关系可以由下式来表示2cos r I E θ= θ为光束中心与光接收面法线的夹角。在系统中,θ始终为0,所以cos θ始终为1,即所测照度为法线照度,

公式简化为:2r I E =, 2r E I ?= 2.灯具综合测试 主要光参数包括:光强、光通量;主要色参数包括:波长、显色指数、色品坐标、色温;主要电参数包括: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通过测量这些参数,可以为了解LED 灯具的光色质量、能效和可靠性等提供重要的依据。 光通量(luminous flux )指人眼所能感觉到的辐射功率 等效光通量:已知一个标准光源的光通量和光强,通过积分球测出的照度,可测得该灯具的光通量:标 测E E X 0ψ=ψ 功率因素(P 0)是实际消耗的功率与电力供给容量之比值。P=UIP 0 主波长,是指用某一光谱色,按一定比例与一个确定的标准照明体相混合而匹配出样品色,该光谱色的波长就是样品色的主波长。 根据色度图上连接参照光源色度点与样品颜色色度点的直线的斜率,查表读出直线与光谱轨迹的交点,确定主波长 峰值波长:光谱发光强度或辐射功率最大处所对应的波长。 【实验步骤】 一,配光曲线 1.在GO1900L 上装夹C 型激光对准器,打开这两个电源,转动GO1900L 到C0面。 2.调节自动转台水平,并移动转台使其中心能接收到激光;同理调节C90平面。

室内照度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教室光环境的测量与分析 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指导老师:李端茹 小组成员:邢庆伟赵俊楠彭允黄梅玉杨乐天 2014年6月18日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照度计的使用,了解室内照明设施形成的照度水平 2、通过实验评价室内光环境 3、通过测量了解改善室内照度水平的措施 二、实验原理 1、照度是受照平面上接受的光通量的面密度,符号为E。若照射到表面一点面元上的光通量为d?,该面元的面积为dA(m2),则有: E=d?/dA 照度单位是勒克斯(lux,lx)。1lx等于1lm的光通量均匀分在1m2表面上所产生的照度,即1lx=1lm/m2。 2、人眼对外界环境明亮差异的知觉,取决于外界景物的亮度。但是,规定适当的亮度水平相当复杂,因为它涉及各种物体不同的反射特性。所以,实践中还是以照度水平作为照明的数量指标。 3、适宜的照度应当是在具体工作条件下,大多数人都感觉比较满意而且保证工作效率和精度均较高的照度值。随着照度的增加,感到满意的人数百分比也在增加,最大值处约在1500~3000lx之间。 4、任何照明装置获得的照度,在使用过程中都会逐渐降低。这是由于灯的光通量衰减,灯、灯具和室内表面污染造成的。 5、照度分布应满足一定的均匀性。视场中各点照度相差悬殊时,瞳孔就经常改变大小以适应环境,引起视觉疲劳。 6、光电池是把光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光电元件。当光线射到硒光电池表面时,入射光透过金属薄膜4到达半导体硒层2和金属薄膜4的分界面上,在界

面上产生光电效应。产生的光生电流的大小与光电池受光表面上的照度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这时如果接上外电路,就会有电流通过,电流值从以勒克斯(Lx)为刻度的微安表上指示出来。光电流的大小取决于入射光的强弱。照度计有变档装置,因此可以测高照度,也可以测低照度。 三、实验器材 照度计五台卷尺照度计型号:TES-1330A 测量范围: 0.01lux~20000lux(勒克斯) 四、实验步骤 1、测量教室、门窗的尺寸和灯、桌子的净高。绘出教室平面图,选择好10个测点位置,并在图中标记出。 2、检查实验仪器,并测出此时室外光照强度为109000lx。 3、按照以下表格中工况进行测量 工况Ⅰ关上门窗,拉上窗帘,关闭人工照明。 工况Ⅱ打开门窗,拉开窗帘,关闭人工照明。 工况Ⅲ关闭门窗,拉上窗帘,打开1、3、5排照明灯。 工况Ⅳ关闭门窗,拉上窗帘,打开全部照明灯。 工况Ⅴ打开门窗,拉开窗帘,打开1、3、5排照明灯。 工况Ⅵ打开门窗,拉开窗帘,打开全部照明灯。 4、再次测量室外光照强度,此时光照轻度值为105000lx。 5、取下电池,将实验器材整理好。

照度测试方法及记录表

照度测量方法 1定义 1、1(光)照度E 表面上一点处得光照度就是入射在包含该点得面元上得光通量(d中)除以该面元面积(d&)之商,单位为勒克斯(1x)。 E= dΦ/dA 2测量条件 2、1在现场进行照度测量时,现场得照明光源宜满足下列要求: a)白炽灯与卤钨灯累计燃点时间在50h以上。b)气体放电灯类光源累计燃点时间在100h以上。 2、2在现场进行照度测量时,应在下列时间后进行:a)白炽灯与卤钨灯应燃点15mino :b)气体放电灯类光源应燃点40min。 2、3直在额定电压下进行照度测量.在测量时,应检测电源电压;若实测电压偏差超过相关标准规定得范围,应对测量结果做相应得修正。 2、4室内照度测量应在没有天然光与其她费被测光源影响下进行。室外照度测量应在清洁与干燥得路面或场地上进行,不宜在明月与测量场地有积水或积雪时进行。 2、5应排除杂散光射入光接收器,并防止各类人员与物体对光接受器造成遮挡。 3测量仪器 3、1照度得测量,应采用不低于一级得光照度计,对于道路与广场照度测量,应采用分辨力0、1 1x得光照度计。 4测量方法

4、1中心布点法 4、 1、1在照度测量得区域—般将测量区域划分成矩形网格,网格宜为正方形,应在矩形网格中心点测量照度,如图1所示.该布点方法适用于水平照度、垂直照度或摄像机方向得垂直照度得测量,垂直照度应标明照度得测量面得法线方向. 图1在网格中心布点示意图 4、1、2中心布点法得平均照度按式(1)计算: Eav=(1/M·N)E i········(1)式中: E、、—一平均照度,单位为勒克斯(1x); E:一一在第i个测量点上得照度,单位为勒克斯(1x) ;M--纵向测点数;N--横向测点数。 4、2四角布点法 4、2、1在照度测量得区域一般将测量区域划分成矩形网格,网格宜为正方形,应在矩形网格4个角点上测量照度,如图2所示。该布点方法适用于水平照度、垂直照度或摄像机方向得垂直照度得测量,垂直照度应标明照度得测量面得法线方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