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原理、构成及使用

一、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功能及特点

自动生化分析仪是将生化分析中的取样、加试剂、混合、保温、比色、结果计算、书写报告等步骤的部分或全部由模仿手工操作的仪器来完成。它可进行定时法、连续监测法等各种反应类型的分析测定。除了一般的生化项目测定外,有的还可进行激素、免疫球蛋白、血药浓度等特殊化合物的测定以及酶免疫、荧光免疫等分析方法的应用。它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准确、标准化、微量等特点。二、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分类

自动生化分析仪有多种分类方法,最常用的是按其反应装置的结构进行分类。按此法可将自动生化分析仪分为流动式和分立式两大类。

所谓流动式自动生化分析仪是指测定项目相同的各待测样品与试剂混合后的化学反应在同一管道流动的过程中完成。这是第一代自动生化分析仪。过去说得多少通道的生化分析仪指的就是这一类。存在较严重的交叉污染,结果不太准确,现已淘汰。

分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与流动式的主要差别是每个待测样品与试剂混合间的化学反应都是分别在各自的反应皿中完成的,不易出现较差污染,结果可靠。三、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构成

因为自动生化分析仪是模仿手工操作的过程,所以无论哪一类的自动生化分析仪,其结构组成均与手工操作的一些器械设备相似,一般可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样品器:放置待测样本、标准品、质控液、空白液和对照液等。

2、取样装置:包括稀释器、取样探针和输送样品和试剂的管道等。

3、反应池或反应管道:一般起比色皿(管)的作用。

4、保温器:为化学反应提供恒定的温度。

5、检测器:如比色计、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火焰光度计、电化学测定仪等。不同仪器配置不同。

6、微处理器:是分析仪的电脑部分,又叫程序控制器。控制仪器所有的动作和功能,使用者可通过键盘与仪器“对话”,同时电脑还能接受从各部件反馈来的信号,并作出相应的反应,对异常情况发出一定的指示信号。分析软件和分析结果一般贮存在磁盘中,可共查询。

7、打印机:可绘制反应动态曲线和打印检验报告单等。

8、功能监测器:显示屏就是其中一部分,可查看反应状态、人机“对话”的情况、当前仪器工作状态、分析结果等。

四、流动式自动生化分析仪

流动式自动生化分析仪又可分为空气分段系统和非分段系统。前者是流动式分析仪中最典型的一种。

(一)空气分段系统

这种分析仪的特点是通过比例定量泵挤压弹性样品管、空气管和试剂管(通称“泵管”),将样品依次连续地吸入并沿样品管输送,另一方面由空气管吸入的气泡将由同样原理吸入并在试剂管道中连续流动的试剂分成均匀的节段,样品流和试剂流在连续向前流动的过程中相遇、混合、透吸(必要时)、保温、反应及被测定。整个分析过程是液流在管道中连续流动的过程中完成的。

(二)非分段系统

非分段系统是靠试剂空白或缓冲液来间隔每个样品的反应液,这样,在管道中连续流动的液体不被分段。非分段系统可再分为流动注入系统和间隙系统。

1、流动注入系统:该系统的组成与空气分段系统相似,但某些结构和工作原理有所不同,空气分段系统是利用气泡分段来防止管道中各反应液在流动过程中的交叉污染,而流动注入系统则是通过将样品依次注入连续流动的试剂流管道中来达到防止交叉污染的目的的。

2、间隙系统:该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与流动注入系统相似,但其特点是每一次进样都必须在前一样品的分析过程结束后(包括管道的清洗)才能开始,而不能连续地依次进样,每次进样间有一时间间隙,故有人称为不连续流动式分析仪。

五、分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

分立式为第二代自动生化分析仪,它与流动式的主要差别是每个待测样品与试剂混合间的化学反应都是分别在各自的反应皿中完成的。

称为第三代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离心式自动生化分析仪,也应属于分立式。因为在离心式分析仪中,每个待测样品都是在离心力作用下,在各自的反应槽内与试剂混合,并完成化学反应,继而被测定的。离心式分析仪属于“同步分析”,在离心

力的作用下,各待测样品几乎同时与试剂混合、反应并被测定后打出报告;而其它分析仪是“顺序分析”,即各待测样品依次与试剂混合、反应先后被测定。

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也应属于分立式,它是用试剂袋代替反应管和比色皿,测定时每个待测样品在各自的试剂袋内进行反应并被检测。还有一种称为“干式自动生化分析仪”也属于分立式。它的主要特点是采用固相化学技术,即将试剂固相于胶片或滤纸小片等载体上。测定时使一定量的待测样品分布于一张试纸片上,一定时间后用反射光度计测定。

分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是目前各实验室普遍使用的自动生化分析仪,一般都可以任意选择测定项目,故称为任选式自动生化分析仪。下面将重点介绍任选式自动生化分析仪。

六、任选式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主要部件

(一)加样系统

1、样品转盘:可放置小型样品杯数十只。有的分析仪可直接用盛样本的试管,有的还附有条形码阅读装置,能识别样本试管上的条形码信息,不需给样本编号,也不必输入病人资料即可打印出该病人的化验报告。

2、试剂室(仓):不同的分析仪试剂室可容纳的试剂盒数量不同,一般可容纳20多种试剂。有的试剂室带有冷藏装置,带有条形码识别装置的试剂室试剂可以任意放置试剂盒位置。

3、取样装置:有的分析仪取样本和取试剂公用同一采样针,由内部的分流阀控制取样本和取试剂;有的仪器有两套取样装置,分别取样本和取试剂。采样针前端有液面传感器防止空吸或采样针外壁液体挂淋,采样臂中有预温装置。如果采用多试剂分析方法,将占用试剂室中试剂盒位置,会减少测定项目。

(二)比色系统

1、光源:大多数分析仪使用卤素钨丝灯,工作波长325~800nm。有的分析仪使用氙灯,工作波长285~750nm。

2、比色杯:有分立式比色杯、分立式转盘式比色杯、离心式比色盘、流动池。干式生化仪不需要比色杯,袋式生化仪由试剂袋经挤压自动形成比色杯。比色杯光径6-7mm,少数为10mm。

比色杯中的反应液需要恒温,有37℃、30℃、25℃三档可选择,有的固定为37℃。

多数用吹入恒温空气的方式,也有用恒温水浴或半导体温控装置的。

为了保证比色杯中反应液有±0.1℃的精确度,分析仪的环境温度必需保持18~30℃,室温波动不宜超过2℃。

3、单色器:(1)干涉滤光片(2)光栅

4、检测器:(1)光电倍增管,已很少用。(2)列阵固态光敏二极管。

(三)供排水系统

自动生化分析仪中有很多供水管道与电磁阀。只读存储器中软件参数控制电磁阀与输液泵供给各个部件的冲洗与吸液,最后排出机外。随机存储器内的分析参数控制电磁阀与注射器的步进电机,供应样本、试剂和稀释用水。有的生化仪还能自动冲洗比色杯供反复使用。

(四)数据处理系统

每个项目的检测结果暂时储存在随机存储器中,待某个样本所需的项目全部检测完毕,由微机汇总打印出综合报告单。微机的存储器中可以存储相当数量的病人数据与逐日的室内质控数据,随时可以按指令调出,在荧光屏上显示或打印,也可存储在软盘中长期保存,随时调阅。

七、任选式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分析顺序

每份样品可以任选试剂室内预置试剂盒的一项或全部项目的检测。微机按输入的指令,安排项目检测次序,一般先做孵育时间长的终点法,后做监测时间短的速率法,以便恒速打印综合报告单。当指定样本进入待测位置时,微机指令试剂盒进入试剂取样位置,按所测项目的参数由加样系统定量取样,同时比色杯按微机的指令到达指定位置加样。生化仪的分析速度与仪器加样周期的时间有关。加样周期的时间越短分析仪的速度越快。双试剂法占用两个加样周期,分析速度减半。

八、任选式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主要分析参数

1、试验代号14、连续监测时间

2、试验名称15、标准液数量

3、试验方法16、标准液浓度

4、试验类型17、重复校标次数

5、温度18、计算因子(F值)

6、波长:可选择主波长和次波长。19、计量单位

7、反应类型20、小数点位数

8、终点法零点读数21、底物耗尽

9、样本量与稀释水量22、线性度

10、试剂量与稀释水量23、试剂吸光度上限与下限

11、样本空白24、线性范围

12、孵育时间25、参考范围

13、延迟时间26、等等等等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结构篇

作者:coolautumn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目前医院检验科最常用也是最大型的分析设备,由于生化工作在检验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对生化分析仪的需求相当的高,自50年代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出现以来,各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层出不穷,现在在国内各级医院充斥着美国,日本,法国,意大利等各国各类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好象没有中国的:-( ),其中以日本日立、奥林巴斯,美国贝克曼、杜邦最多,令人眼花瞭乱。

其实,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原理并不复杂,近20年来只不过是在自动化程度和功能扩展上下功夫而已。现就全自动生化分析较系统的发表一下见解,望方家指证。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以分光光度法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至今分光光度法也是其核心方法。全部的生化分析仪其实都是如图构成:

光电比色部分是整个仪器的核心,进样系统是分析的前提,控制单元是分析的保证,数据处理系统是功能的扩展。

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发展来看,曾经以进样和反应方式分为连续流动式,离心式,和分立式三大类。

连续流动式的原理近式所谓的“半自动生化分析仪”(不如叫自动比色仪来的恰当),固定比色杯,用清洗减少互染率。优点:结构简单,价格便宜,无比色

杯的吸光性差异。缺点:1 互染率高,标本间,试剂间相互影响不可避免。2 每次使用后需要长时间冲洗才能进行下一次测定,速度极慢。只有全自动生化分析最初的产品使用,随着离心式的产生而被淘汰,目前已经绝迹。

离心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出现是一大进步,其原理是:使用不同的反应比色杯减小互染,无需测定中清洗反应池加快了速度,样品和试剂分离加样,依靠旋转制动产生的离心力使其混合反应,批量检测。其优点突出:1 避免了互染,提高了比色的准确性(虽然使用不同比色杯存在吸光度差,但因为工艺的进步,同质比色杯的差异已很小,相较互染的影响小得多);2 测试中不用清洗反应比色杯,批量同时反应,大大减少了时间,提高了分析速度。缺点:1 加样,比色分离,自动化程度低;2 按项目检测,不能按样本检测,使用不灵活;3 使用不同比色杯存在吸光度差;4 因为分离加样,样本和试剂上限受限,同时因为靠制动离心力混均对试剂的下限有严格限制,样本试剂比范围狭窄;5 因要离心,对比浊分析有影响(特别是温控差的)6 温控与反应分别,温控不能反映反应温度。离心式的出现终结了连续流动式,在70-80年代占据了相当市场,即使在分立式出现后,因为初期分立式的速度制约,离心式仍有一定市场。但当分立式技术成熟以后全面超越离心式,离心式已渐消亡。

分立式的原理:同样使用不同的反应比色杯,但样本和试剂同时加入反应比色杯即时混合,即时检测。能以样本为单位测定(离心式以项目为单位)因此使用灵活,同时不存在样本试剂比范围狭窄的缺陷以及不用离心也使得应用范围宽。温控也是测定反应体系温度。总之,分立式克服了离心式的大部分致命缺陷,在初期因为离心式是多样本同时反应节省了时间,因而速度较分立式快。但现在因技术的进步,分立式的速度已经提了上来,而在高速分析的时候离心式加样与测定分离的缺点反成了速度的瓶颈因此离心式就速度而言也趋于落后,因此分立式已经全面取代了离心式,目前离心式只有少数二手机在流通。

自动生化分析仪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一、基本结构

(一)按照反应装置的结构,自动生化分析仪主要分为流动式(Flow system)、分立式(Discrete system)两大类。

1.流动式指测定项目相同的各待测样品与试剂混合后的化学反应在同一管道流动的过程中完成。这是第一代自动生化分析仪。

2.分立式指各待测样品与试剂混合后的化学反应都是在各自的反应杯中完成。其中有几类分支。

(1)典型分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此型仪器应用最广。

(2)离心式自动生化分析仪,每个待测样品都是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在各自的反应槽内与试剂混合,完成化学反应并测定。由于混合,反应和检测几乎同时完成,它的分析效率较高。

3.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是以试剂袋来代替反应杯和比色杯,每个待测样品在各自的试剂袋内反应并测定。

4.固相试剂自定生化分析仪(亦称干化学式自动分析仪) 是将试剂固相于胶片或滤纸片等载体上,每个待测样品滴加在相应试纸条上进行反应及测定。操作快捷、便于携带是它的优点。

(二)典型分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基本结构

1.样品(Sample)系统

样品包括校准品、质控品和病人样品。系统一般由样品装载、输送和分配等装置组成。

样品装载和输送装置常见的类型有:

(1)样品盘(Sample disk),即放置样品的转盘有单圈或内外多圈,单独安置或与试剂转盘或反应转盘相套合,运行中与样品分配臂配合转动。有的采用更换式样品盘,分工作和待命区,其中放置多个弧形样品架(Sector)作转载台,仪器在测定中自动放置更换,均对样品盘上放置的样品杯或试管的高度、直径和深度有一定要求,有的需专用样品杯,有的可直接用采血试管。样品盘的装载数,以及校准品、质控品、常规样品和急诊样品的装载数,一般都是固定的。这些应根据工作需要选择。

(2)传动带式或轨道式进样即试管架(Rack)不连续,常为10个一架,靠步进马达驱动传送带,将试管架依次前移,再单架逐管横移至固定位置,由样品分配臂采样。

(3)链式进样试管固定排列在循环的传动链条上,水平移动到采样位置,有的仪器随后可清洗试管。

分配加样装置大都由注射器、步进马达或传动泵、加样臂和样品探针等组成,①注射器(syrine unit)。根据注射器直径和活塞移动距离的多少,定量吸取样品或试剂。它的精度决定加样的精度,一般可精确到1微升。注射器漏液时,首先考虑是否探针堵塞,其次是注射器活塞磨损等。有的加液系统采用容积型注射泵和数控脉冲步进马达,提高精度。②样品探引(Probe)与加样臂相联,直接吸取样品。探针均设有液面感应器,防止探针损伤和减少携带污染。有的设有阻塞检测报警系统当探针样品中的血凝块等物质阻塞时.仪器会自动报警冲洗探针,并跳过当前样品,对下一样品加样。有的还有智能化防撞装置遇到阻碍探针立即停止运动并报警。即使如此,它仍是非正规操作时的易损件。为了保护探针,除预先需要根据样品容器的高低、最低液面高度等进行设置外、,样品容器的规格、放置以及液面高度等设定条件不得随意改变。在某些仪器上,采样器和加液器组合在一起,加样品和加试剂或稀释液一个探针一次完成。③加样臂。连接探引,在样品杯(试剂瓶)和反应杯之间运动,完成采样和加样(加试剂)。它的运动方式,与仪器工作效率及工作寿命有一定关系。④阀门用以决定液体流动方向。⑤稀释系统。对样品进行预稀释、过后稀释或加倍,对标准原液系列稀释等。不同仪器的稀释方式有所差异,要注意识别。试剂系统亦有稀释功能:

2.试剂(Reagent)系统一般由试剂储放和分配加液装置组成。

(1)试剂仓常与试剂转盘结合在起。多数仪器将试剂仓设为冷藏室,以提高在线试剂的稳定期。

(2)分配加液装置(Dispense unit)。与样品系统的类似。,试剂探针常常可以对试剂预加温,双试剂系统的试剂2(R2)探针起始量宜较下,以便配合不同R1/R2比例的试剂。

(3)试剂瓶(Bottle)。有不同的形状及大小规格。如 COBAS MIRA PLUS仪有4、10、15、35ml等规格,瓶底呈凹形,OLYMPUS Au600仪有30和60ml两种;日立7060仪有20、50、100ml三种等规格。应根据工作量和试剂规格.考虑试剂瓶残留死体积和更换频率,合理选用。独特设计的卡式试剂盒,体积小,防蒸发,方便储存。

(4)配套试剂常有条形码,仪器设有条形码检查系统,可对试剂的种类、批号、存量、有效期和校准曲线等货剌,进行核对校验,如BeckmanCX7等。

(5)试剂瓶盖自动开关系统,更有利于试剂保存。有的仪器可在运行中添加,更换试剂,有的则须在暂停状态进行。

3.条形码(Barcode)识读系统

一般由扫描系统、信号整形和译码器三部分组成。扫描系统以光源扫射黑条白空相间的条码符号由于条和空对光的反射不同、不同宽窄的条符反射光持续时间不同,产生强度不同的反射光.再经光电转换元件接收并转换成相应强度的电信号,最后通过信号整形,由译码器解译。系统自动识别样品架及样品编号识别试剂、校准品及其批号、失效期,有的并可识别校验校准曲线等信息。

实验室常用条形码类型有CODE 39、CODE 128、2 of 5 Standard、Interleaved2of 5等。要自编样品条形码需要条形码输入器,条形码阅读系统与条形码要匹配。已有全自动试管分配暨条形码粘贴准备系统。

4.反应系统

(1)反应盘装载一系列反应比色杯(Cuvettes),多为转盘形式。反应测定过程中按固定程序,在加样臂、加液臂、搅拌棒、光路和清洗装置之间转动。有的仪器在反应杯中完成反应后再吸入比色杯比色,现在更常见反应和检测同在比色杯中进行,效率更高,尤其适于连续监测法。比色杯多采用硬质石英玻璃、硬质玻璃、无紫外光吸收的丙烯酸塑料等,使用寿命不一。Dimension系列的比色杯在机器内自动制造,自动封口,免冲洗,无污染。流动池式主要在小型分析仪用。容积一般几十微升,但抽液管道占用较多反应液,多样品连续使用,增加交叉污染机会。

蠕动泵(Pump)。半自动生化仪需要蠕动泵抽吸反应液进人流动比色池作测定。要求定期对蠕动泵校准,即通过吸人定量的水来检验泵的吸液量是否准确。一般均设有泵校准功能。

(2)混合装置(Mixing unit) 如采用多头回旋搅拌棒(二头双清洗式搅拌系统)。搅拌棒常具特氟隆不粘涂层,避免液体粘附。

(3)温控装置生化分析仪通过恒温控制装置来保持孵育温度的调控和恒定也是由计算机来控制的,理想的孵育温度波动应小于±01℃。保持恒温的方式有三种。①空气浴恒温:即在比色杯与加热器之间隔有空气。空气浴恒温的特点是方便、速度快、不需要特殊材料,但稳定性和均匀性较水浴稍差。罗氏(Roche)的cobas和0lympus Au2700系统采用的就是空气浴恒温模式。②水浴循环式:即在比色杯周围充盈有水,加热器控制水的温度。水浴恒热的特点是温度恒定,但需特殊的防腐剂以保证水质的洁净,且要定期更换循环水。日立系统生化分析仪采用的即是水浴循环恒温装置。⑧恒温液循环间接加热式:结构原理是在比色杯周围流动着一种特殊的恒温液(具无味、无污染、惰性、不蒸发等特点)。比色杯和恒温液之间有极小的空气狭缝,恒温液通过加热狭缝的空气达到恒温,其温度稳定性优于干式,和水浴式循环式相比不需要特殊保养。

5.清洗(Wash)系统

探针和搅拌棒采用激流式等方式自动冲洗。清洗装置一般由吸液针、吐液针和擦拭刷组成。清洗工作流程为吸出反应一吸于一注入纯水一吸干一擦干。清洗液有碱性和酸眭两种。一般说来,在吸出反应液后,仪器先用碱性液冲洗,再

用酸性液冲洗,最后用去离子水冲洗三遍。擦拭刷的功能是吸去杯壁上挂淋的水,刷体内部有负吸装置。使用进程中要注意擦拭刷是否磨损。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常规冲洗还不能清除交叉污染(carry—over)的实验要特别处理,以减少交叉污染或携带污染。例如,胆固醇测定试剂中的胆酸盐对血清总胆汁酸的测定有干扰,在消除交叉污染的程序中,可输入程序,指令总胆汁酸不在测试胆固醇的比色杯中进行测定,如不能避开,仪器则对比色杯进行特别冲洗,防止发生交叉污染。

冲洗水的水温自动控制到与恒温反应槽温度相近,保证反应系统的恒温,并增加去污力。急诊测定后采用针对性清洗,似乎比采用固定的全面清洗程序更有效率更经济。耗水量仪器间相差较大。

ABBOTT AEROSET 自动生化分析仪等系统具有自动清洗功能(smart wash)和最佳标本顺序选择功能(OSS)。即仪器根据试剂或样品间交叉污染的项目组合,自动改变检测顺序,避免互有影响的分析项目;确实无法回避时,则采用选定的特殊清洗剂作自动清洗。

6.比色系统

(1)光源多数采有卤素灯,工作波长为325~800nm。卤素灯的使用寿命较短,一般只有1 000~l 500小时。当灯的发光强度不够时,仪器会自动报警,应及时更换,部分生化分析仪采用的是长寿命的氙灯,24小时待机可工作数年,工作波长285-750nm。

(2)比色杯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比色杯也是反应杯。比色杯的光径0.5~0.7 cm 不等,通常为石英或优质塑料。光径小的省试剂,当比色杯光径小于1 cm时,部分仪器可自动校正为1cm。生化分析仪的比色杯自动冲洗装置在仪器完成比色分析后做自动反复冲洗、吸干的动作,比色杯在自动检查合格后继续循环使用。要及时更换不合格的比色杯。如采用的是石英比色杯,比色杯要定期检查清洗。

(3)单色器与检测器各类自动生化分析仪应用的是可见一紫外吸收光谱法,即监测200-700nm光区某特定波长下发色基团吸光度的变化,辅以微机软件系统的计算来完成测定。可见一紫外吸光谱定量的基础是Lamber—Beer定律。

传统的分光度测定普遍采用前分光,即在光源灯和样品杯之间先要用滤光片、棱镜或光栅分光,通过可调的狭缝,取得与样品“互补”的单色光之后,照射到样品杯,再用光电池或光电管作为检测器,测定样品对单色光的吸收量(吸光度)。

而现代大多生化分析仪采用后分光测量技术。后分光测定:将一束白光(混合光)先照到样品杯,然后再用光栅分光,同时用一列发光二极管排在光栅后面作为检测器。后分光的优点是不需移动仪器比色系统中的任何部件,可同时选用双波长或多波长进行测定,这样可降低比色的噪声,提高分析的精确度和减少故障率。

生化仪的单色器即分光装置,有干涉滤光片和光栅分光两类。干涉滤光片有插入式和可旋转的圆盘式两种。插入式就是将需用的滤光片插入滤片槽中,圆盘式是将仪器配备的滤光片都安装在圆盘中,使用时旋转至所需滤光片处即可。干涉滤光片价格便宜,但易变潮霉变,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多采用此种滤光片。

光栅分光可分为全息反射式光栅和蚀刻式凹面光栅两种。前者是在玻璃上覆盖一层金属膜后制成,有一定程度的相差易被腐蚀;后者是将所选波长固定地刻制在凹面玻璃上,耐磨损、抗腐蚀、无相差。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多采用光栅分光。

7.程序控制系统

计算机是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大脑,标本、试剂的注加和识别,条码的识别,恒温控制,冲洗控制,结果打印,质控的监控,仪器各种故障的报警等都是由计算机控制完成。仪器一代胜过一代,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有的仪器甚至可以完成部分日常保养程序。自动生化分析仪数据处理功能日趋完善,如:反应进程中吸光度,各种测定方法,各种校准方法室内质控结果的统计等,生化仪都可进行处理。计算机还可以调看病人的数据、仪器的性能指标、仪器的运行状态等。自动生化仪中的质控和病人结果还可通过仪器计算机与实验室信息系统(LIS)的对接进行网络管理。

程序控制器是系统的硬件部分。它主要包括:

(1)微处理器和主机电脑。用于仪器各个单元和总体控制,应具有程控操作、故障诊断、多种数据处理和储存等强大功能。一般根据仪器功能的需要和电脑硬件市场的主流产品来配置。

(2)显示器(CRT monitor unit)。通常用键盘、鼠标、触摸屏等方式进行操作。

(3)系统及配套软件。多采用Windows-NT或windows界面,具全图形化设计,多菜单选择,信息导引,故障报警,帮助提示,人机“对话”,方便直观,不少仪器有即时反应曲线显示。

(4)通过Rs 232 c等数据接口与其他计算机、打印机等设备传输数据。具人工智能双向通讯系统(Host query),仪器可直接自行向主电脑询问病人/样品基本资料及检测项目。有的具远程通讯及监控功能,可遥控远处测试及维修检查,实现网络工作。

自动生化分析仪均采用程序控制的自动分析。分析程序一经确定,工作时只要简单地输入测定项目或编码,仪器即可按编制程序自动完成测定、计算和报告。具体的控制程序因仪器而异,一般分为固定程序和自编程序两种。固定程序为仪器厂家预先设定,常与指定试剂配套;有的不能更改,有的也可由用户修改。它与配套试剂一同使用时,既方便工作,质量也比较可靠,但成本较高。自编程序灵活实用,便于开发新项目,强调程序的灵活性。比如,成批测定过程中

应可随时插入急诊标本测定而不打乱原有程序;单个急诊标本测定操作简捷、消耗少,可灵活预稀释或重复测定。

二、仪器一般工作流程

生化分析仪的正确应用,只是掌握了测定技术原理还不够,还需要对具体仪器的工作流程及测定计算方法有足够的了解。

(一)一般工作流程

工作流程可以通过仪器的测定周期来考察。重点关注比色杯空白读数点(CB)、加样品点(S)、各试剂加液点(R1、R2、……)、试剂空白读数点(RB)、各测定读数点(P)、各点时间间隔及周期总时间等。每个仪器一般都在反应转盘的固定位置和反应测定周期的固定时间设置样品试剂和稀释的加液位,以及测定读数点。如HITACHI 7170在P1到P34周期为10分钟时,PO前加样品,Rl在Pl前,R2在P5和P6间,R3在P16和P17间,R4在:P33和P34间。

(二)数据处理计算方法

仪器在各个吸光度读数点读取的吸光度数据,并不一定都纳人浓度计算。仪器往往根据仪器定义和操作者设定的要求,对吸光度原始数据作计算处理,转换成所谓反应数据,再按系数或公式作浓度计算。举例如下:

1.HITACH 7170的终点法测定点(A )吸光度计算为(AX+AX-1)/2。实际吸光度=吸光度数据×10 000。

2.0LYHPUS AU 600试剂空白数据:P0点试剂空白(RB)=P0点吸光度一比色杯水空白(wB);任一测定点试剂空白(RB )。该点吸光度一比色杯水空白(WB)。

3.Monarch 1 000两点终点法的反应数据。(终点测定吸光度一终点空白吸光度)一(始点测定吸光度一始点空白吸光度)。

4.AU 600的终点法(带试剂空白,END法)的反应数据=终点吸光度一P0点吸光度(试剂空白,RB)。终点法(不带试剂空白,END).法)的反应数据=终点吸光度-比色杯水空白(WB)。

5.Au 600的两点法(自身空白)的反应数据=[加第二试剂后测定点读数一P0点读数]一[加第二试剂前测定点读数一PO点读数]。

三、主要操作程序

(一)仪器运行前操作程序

主要进行仪器的基本设置:

l.试验项目设置对试验名称、编码,试验组合(Profile)、试验轮次(Round),必要时包括试验顺序等设置。

2.各试验的参数设置包括试验间比值、结果核对等参数的设定。

3.剂设置根据有关试验参数,设置各试验的试剂位、试剂瓶规格,必要时设定试剂批号、失效期等。

4.校准品设置对校准品的位置、浓度和数量等进行设置。

5.质控设置根据质控要求。设置质控物个数,质控规则,质控项目及相应质控参数等。

6.样品管设置包括样品管类型,残留液高度(死体积),识别方式等设置。

7.其他设置对数据传输方式、结果报告格式、复查方式及复查标准等设置。

(二)常规操作程序

开机(预热、保养)-设置开始条件(日期时间索引、轮次、样品起始号等)-根据需要,申请校准、质控和病人测定项目(包括架号、杯号或顺序号。测定中可继续申请)_装载校准品、质控物和病人标本-装载试剂-核对仪器起始状态(未应用条码系统,采用顺序识别样品时,尤其要核对测定起始编号是否与样品架号和申请号相符)-定标和质控测定-检查定标和质控结果-病人标本测定-测定过程监控(试剂检查,观察分析结果,编辑校正)-数据传递(打印报告,向检验管理系统传输,包括工作量统计、财务统计、病人情况追踪、质控分析等)。测定后保养。

(三)测定结果检查分析

1.要了解和熟悉仪器的各种警示符号的含义与作用在正确设定参数的前提下,利用各种警示符能提高我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效率。

2.要熟悉和灵活运用仪器的相关操作屏(界面) 如:用反应过程监测(Reaction Monitor),观察反应时间进程曲线;用校准追踪(Calibration Trace)回顾分析校准曲线;利用统计(Statistics)了解不同日期段病人测定均值及数据分析;运用分析数据编辑(Data Edit)察看和校正测定数据。

3.校准的检查要充分利用仪器设置的功能,监测校准曲线图形、各校准点吸光度值(不能忽略试剂空白值及空白速率值)、计算K值等的波动情况,以及与以往的比较。必要时,应进一步检查反应时间进程曲线。必须结合质控数据来把握实验条件。

4.病人结果的检查除了目测观察或用血清指数了解标本性状,注意和了解临床资料及诊断外,学会分析反应时间进程曲线及数据是重要的基本功。

四、基本测定方法

(一)终点法(End point method)

根据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产物的吸收光谱特征及其吸光度大小,对物质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一般化学反应来说,反应完全(或正、逆反应动态平衡)、反应产物稳定时为反应终点。对抗原一抗体反应来说,是抗原和抗体完全反应、形成最大且稳定的免疫复合物时为终点。在反应时间进程曲线上为与x轴平行线区段。在测定计算方式上,一般分为一点法和两点法两种。

1.一点法(One Point) 以试剂和样品混合之前的空气空白(GB)、水空白(WB)或试剂空白(RB)的吸光度值为测定计算基点,以反应终点的吸光度读数减去空白读数,得到反应吸光度。通过与相同条件下校准液反应吸光度的比较,求得测定结果。常与一点校准法配合使用,即采用一个校准浓度,校准曲线通过零点且成线性。也应用多点校准。

2.两点终点法(Two Point End)即终点一始点法以试剂和样品混合之后的某一时间点作为始点,以反应终点的吸光度读数减去始点读数。一定条件下可降低样品对反应或反应本身的特异性于扰(主要指色度干扰)。常采用双试剂,多以加R2前某一点作测定始点;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加R2后一点作测定始点。若使用单试剂,主反应启动太快或仪器起始读数点受限时难以运用。

固定时间法(Fixed Method)与两点终点法的区别只是在:测定读数的末点不在反应平衡区段,而是根据方法学选择。如血清肌酐(苦味酸法)测定。

3.三点终点法即双终点法,在一个通道内一次进行两项反应相关的终点法测定。比如同测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三酯。某些仪器(如HITACHI系列)设置此方法。

(二)连续监测法(Continuous monitoring method)

又称速率法(Rate Assay)。即连续监测反应过程,根据所测定的产物生成或底物消耗的速度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在反应时间进程曲线上为反应呈恒速区段(斜率保持不变),常用于酶活性线性反应期测定。

1.连续监测法即零级反应速率法,亦称斜率法。在较长的反应时间区段内(至少90-120秒),每隔一定时间(常为2~30秒)读取一次吸光度值,至少读取4点,得到3个△A;一般将连续多次读数作最小二乘法处理,读数间隔时间太短的作带速率时间(TR)多点法处理,均取线性反应部分的读数,求出单位时间内的反应速率△A/min。此法必须以零级反应为测定计算的基础,因为只有在零级反应下,单位时间内的吸光度变化(反应速率△A/min)才与酶活力呈正比。此法相对减少了分析误差,大大提高了分析速度和准确性。但是,半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单样品连续监测,相当耗时。应用连续监测法,首先应准备线性范围内的高、中、低浓度的样品,分别作反应时间进程曲线,了解不同浓度下反应全过程,兼顾确定延迟时间和线性监测期。

2.两点速率法即所谓拟一级速率法。在反应中选取两时问点t 1、t 2,读取吸光度A 1、A2,计算(A2-A1),(t2-t1)=△A,△t。此方法与终点两点法的区别主要有两点:后一读数点反应未达终点,以速率计算结果。它与连续监测法比较,缺点在于人为确定t 1、t 2,不定因素较多,不能保证反应在t 1-t 2期间呈线性,影响结果准确性;应在常规测定前,先做预试验来确定线性时间段。若在选择的时间段内反应不成线性(如零级反应期短,仪器无法设置或测定),则只能改用终点法。优点在于方法简单;酶活力较低、测定吸光度值较小时,可增加测定时间段而不受仪器连续监测时间点的局限,减少读数误差。

3.速率B法在一个通道内一次进行两项反应相关的速率法测定。它既可以是两项试验测定,也可用于干扰或/及样品空白自动补偿0后一用途的原理是:利用仪器的微机自动处理,在第一反应(干扰反应)一直维持线性的前提下,可以从第二反应(主反应)速率中扣除第一反应速率的延续影响。如用于消除胆红素转化为胆绿素吸光度下降、对肌酐苦味酸法测定的负干扰等。某些仪器(如HITACHI系列)设置此方法。

(三)空白(blank)校正

在分光光度法中,常利用空白溶液来调节仪器的吸光度零点,或用来抵消某些测定的干扰因素。在生化分析仪测定中,除了采用双或多波长、两点法等排除背景干扰外,常要运用专门空白测定,以便从样品测定吸光度中扣除其影响。正确选择空白校正,对提高准确度起重要作用。

1.试剂空白一般在方法类型和校准模式中,即分为有或无试剂空白两大类。试剂空白单独测定或与校准配合测定,并需预选装载去离子水样品杯或试剂空白架。校准或病人样品的各测定点吸光度,均要扣除相应测定点的试剂空白吸光度或空白速率值。无试剂空白的方法,多直接以反应杯的水空白作为测定基准值。

在不少仪器中,试剂空白测定类似校准测定,并非在病人样品测定时实时测定。所以,要注意它的测定频率,避免因试剂批号或质量的变化造成试剂空白的改变引起的计算误差。

2.样品空白主要为了消除样品本身混浊或色度的干扰。常采用空白通

道法,测定校正结果=显色反应通道结果-空白通道结果。多数仪器须另

外占用测定通道,分析速度减半,但去干扰的准确性应高于两点终点法

临床生化分析仪的发展特点与分类

实践已证实医学检验的自动化是近代医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对分析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生化分析仪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新型生化分析仪不断更新,在灵敏度,准确度以及自动化程度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特别是计算机的使用,不但可以用来控制操作(如自动调零,自动扫描,自动控制狭缝,自动补偿,自动更换光源和光电转换器,对错误操作和仪器不正常状态自动报警等)。而且可以进行数据处理,构成完善的自动化分析装置。为了使今后使用更加合理,现对临床生化自动分析仪的分类发展作一总结。

1 生化分析仪的发展特点

长期以来,临床化学检测多是靠手工方法完成操作,这些操作受技术的熟练程度和工作责任心等因素的影响,常使结果出现一定误差。随着临床生物化学项目的增多及要求检验数量和质量的增加与提高,单靠手工操作,往往难于满足临床需要,根据生化检验的操作要点,可注意到这些检验大部分都离不开样品处理(包括稀释,浓缩和去蛋白等)。加试剂进行反应(如显色,搅拌,加热等),检验反应产物(如比色,比浊,反应前后吸光度的变化等)。数据处理(如数据的输入与输出,结果的校正与补偿,包括发报告)。反应杯的清洗(如吸取废液,加清洗液和纯水,反应杯烘干)等具体操作。这些操作都可适当组合起来。随着分析方法不断完善改进,再配合电子计算机和显示手段,可制造出很多自动分析仪器。

世界上第一台用于临床生化检验的自动分析仪是美国泰克尼康(Technicon)公司于1957年按Skeggs医师提出的设计方案生产的。仪器名为Auto Analyzer,是一台单通道,连续流动式自动分析仪。最初只用于血葡萄糖,尿素氮测定,报告的结果是光密度(OD值)。1964年,Skeggs报道了一个供多项同时测定用的分析仪。随后泰克尼泰公司生产出连续多通道自动分析仪SMA(Sequential Multiple Analyzer)系列。直到70年代中期又研制出SMAC,该仪器由电子计算机控制,每小时可测150份标本,每个标本可同时测定20个项目,使连续流分析达到一个新水平。

随着各型自动生化分析仪竟相发展,到如今已相当完善。它们的共同的特点是使临床生化检验中主要操作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其中包括标本的定量吸取,转移到反应杯或反应管道系统,通过沉淀或过滤离心,层析,透析等分离去反应中的干扰物,试剂的定量吸取。同标本混合,自动控制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一定时间,通过可见光,紫外光,火焰光度计,荧光,散射光或氧电极,离子选择电极,酶电极,同位素计数等检测技术,对反应终点,初速度或反应过程进行监测,借助电子计算机将仪器的各项功能程序化,控制仪器的运转和反应过程,处理或判断实验数据,并将结果以数字描记曲线显示或打印报告,标本测定后,反应容器,管道系统的清洗和准备下一次使用等。自动分析仪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临床生化检

验的准确性,精密度和工作效率,适应了临床医学的发展对实验诊断的质和量的需求。

2 生化分析仪的分类

目前已很难对繁多的不同功能的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分类,因为任何分类都可能以偏概全,一般可按以下分类。

2.1 按自动化程度分为全自动及半自动生化分析仪[1]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多半还要靠手工完成样品及反应混合体递送,或是人工观测及计算结果;一部分操作则可由仪器自动完成,特点是体积小,结构简单,灵活性大,价格便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从加样至出结果的全过程完全由仪器自动完成,由于分析中没有手工操作步骤,故主观误差很小,且由于该类仪器一般都具有自动报告异常情况,自动校正自身工作状态的功能,因此系统误差也较小,给使用者带来很大方便。

2.2 按反应装置结构分为管道连续流动式,分立式,离心式生化自动分析[1~3]管道连续流动式分析仪的特点是测定项目相同的各待测样品与试剂混合后的化学反应,是在同一管道中经流动过程完成的,这类仪器一般可分为空气分段系统式和非分段系统式。分立式分析仪是按手工操作的方式编排程序,并以有节奏的机械操作代替手工,各环节用转送带连接起来,按顺序依次操作。离心式分析仪是化学反应器装在离心机的转子位置,该圆形反应器称为转头,先将样品和试剂分别置于转头内,当离心机开动后,圆盘内的样品和试剂受离心力的作用而相互混合发生反应,最后流入圆盘的比色糟内,通过比色计进行检测。

2.3 按反应方式分为液体和干式生化自动分析仪[1,2]所谓干式是把样品(血清,血浆或全血及其它体液)直接加到滤纸片上,以样品做溶剂,使反应片上试剂溶解进一步完成反应。由于反应片结构方面不断改进,观测能力增强,使干化学技术有很大发展。干片式完全革除了液体试剂均为一次性使用,故成本较贵。干化学分析仪目前多用于急诊和现场化验。

2.4 按仪器复杂的程度及功能分类分为小型,中型和大型自动分析仪。小型一般为单通道,中型为多通道,常同时可测2~10个项目,有些仪器测定项目不能任意选择,有些可任意选择,大型多通道的仪器可同时测10个以上项目,分析项目可自由选择。

2.5 根据各仪器之间的配置关系分类可分为单一普通生化分析仪和附加式

和组合式分析仪[2]。附加式分析仪和组合式分析仪就是把具有特殊功能的分立式任一分析仪附加在一起,节省了控制系统,显示系统和结果处理系统,把一台仪器变成一个实验室。组合式分析仪就是把功能相同或功能不同的各种大型生化分析仪组合在一起,用同一计算机控制,共同处理标识样品测定后共同显示和处理结果,使测定统一化方便管理。

2.6 根据仪器的性能特点分类又可分为普通生化分析仪和专门性能分析仪。根据性能特点可有很多专门性能分析仪,如完成酶学测定的酶自动分析仪,完成免疫测定免疫分析仪等。

2.7 它们根据标记物的不同分类可分为酶免疫分析仪、荧光免疫化学分析仪、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放射免疫分析仪[4,5]。由于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建立及标记技术的发展,使免疫化学自动检验技术也日益接近传动生化检验技术,日益兴起免疫化学自动分析仪。酶免疫分析仪用酶[6]标记各种特异配基(如抗原,抗体等),利用酶的催化放大作用和特异性作用,测定酶作用的底物变化。随着酶免分析技术的发展,又采用了灵敏度更高的荧光底物和化学发光底物,而改用测定荧光和化学光,成为酶免疫分析技术的衍生放大技术。用荧光素[7],化学发光物质[8]和同位素标记各种特异配基,然后用一定仪器对荧光强度,能量转换或者偏振光以及射线进行测量,来检测生物活性物质的含量。

2.8 根据其光学系统可分为单波长和双波长生化分析仪单波长又有单光束

和双光束[9~11],单光束结果简单,价格低廉,操作方便,维修也比较容易,适用于常规分析。双光束除能自动比较透过空白和试样的光束强度,能自动扫描吸收光谱外,还可自动消除电源电压波动的影响,减少放大器增益的漂移。双波长[9,10,12]是从同一光源发出的光分为两束,分别经过两个单器后,得到两束不同波长的光,利用切光器使两束光以一定的频率交替照射同一吸收池,最后由检测器显示出两个波长下的吸光度差值。优点是可以在有背景干扰或共存组分吸收干扰的情况下对某组分进行定量测定。

2.9 按测定的成分分为单组分及多组分生化分析仪[13,14]如果样品中只有一种吸光物质,而且遵守朗伯-比尔定律为单组分测定。如样品中含有数种吸光物质,各种吸光物质的吸收曲线不相重叠与单组分测定无异。各种吸光物质吸收曲线相互重叠,据吸光度可加性原理,在此场合仍可测出各成分的含量。

参考文献

1 康格非.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42-446.

2 韩志钧.生化自动分析的发展现状与展望.当代医学,2001,7(10):31-38.

3 刘风军.医用检验仪器原理、构造与维修.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120-124.

4 王自正.现代医学标记免疫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2-5.

5 尹伯元,王仁芝,李振甲.标记免疫学.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8,1-19.

6 Kricka Larry J.Selected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Sensitivity and

abity of Immunoassay.Clin Chem,1994,40(3):347-357.

Reliali

ˉ

7 Rongen H A H,Hoetemans R M W,Bult A,et al.Chemiluminescence and immunoassays.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Biomedical Analysis,1994,12(4):433-462.

8 Yan Xu,Brian Halsall H,Willian R Heineman.Immunoassays with

trochemical detection.Washington D C:American Society

elec

ˉ

gy,1992,291-310.

forMicrobiolo

ˉ

9 扬根元,金瑞祥,应武林.实用仪器分析.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自动生化分析仪应用现状及要求

自动生化分析仪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以高准确性、精密度、灵活性和高效率为特点,在现代临床实验室中承担大部分的常规工作,成为实验室必备的检验仪器。临床实验室检验操作经历了手工操作、半自动分析和自动分析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临床实验室正从实现分析手段自动化,加速走向实验室自动化系统。

实验室自动化系统(laboratory automation systems,LAS)旨在通过协调自动分析仪、自动样本转运和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对实验室检验实现系统化管理。长期以来,临床化学分析自动化进程一直走在临床实验室自动化的最前列,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临床实验室自动化的发展进程。

一、自动生化分析仪应用现状

(1)已经成为临床实验室、特别是大、中型实验室的必备仪器;现阶段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和北京市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活动中的实验室已全部使用自动生化分析仪。

(2)使用前验证的重要性应引起相关人员的注意:用户在应用仪器进行常规工作前对设备性能的验证与评价。

(3)在实验室中建立标准操作规程或作业指导书(SOP):通过对实验室进行检查(如北京市卫生局和北京市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检查),及部分实验室准备实验室认可,都促进了SOP的编写工作。

(4)正确进行仪器校准是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基本保证:仪器校准包括设备本身的校准(如波长、温度、加样量、空白吸光度等)和测定项目的校准,后者是临床实验室常规进行的工作内容。目前,在临床实验室中应用的试剂来源不同,

多数还不是配套试剂,没有相应的校准品;许多实验室尚未建立校准程序和校准间隔。

(5)应用室内质控程序,监控检验结果:分析仪器固有的质控程序(包括质控规则和报警系统)没有很好地利用,在没有实现实验室信息系统(LIS)的实验室更应该重视应用。

(6)规范仪器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未经正常维护的仪器设备,存在质量隐患,实验室应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必要的维护。

二、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应用要求

1. 工作环境

医用生化分析仪的使用环境应能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转,不会使结果无效,或对所要求的测量质量产生不良影响。主要环境指标应符合仪器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这些指标包括:

(1)安置地点(仪器应安装在适当的地点,避免灰尘、烟雾、振动和温度的过分变化);

(2)电源电压、频率、功率(应符合说明书要求);

(3)环境温度、湿度(避免过分变化);

(4)仪器用水(应符合说明书要求)。

必要时,实验室应监测、控制和记录上述环境条件。对影响检测和(或)校准质量的区域的进入和使用,应加以控制。

2.操作人员:

(1)操作人员指具有独立操作医用生化分析仪器资格和能力的人员。

(2)医用生化分析仪的操作人员应具有专业技术职称,并经过与所操作的仪器相关的专门技术培训,且技术考核合格。

(3)掌握分析仪器的校准、参数设定、试剂准备、日常维护,常规操作技能。

(4)实验室应指定专人负责仪器的维护工作。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可独立操作仪器。

3.仪器管理:

(1)在临床实验室中应用的生化分析仪应有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SFDA)批准或注册的文件。

(2)实验室应建立对检测仪器和系统进行维护和功能检查的程序文件,应按照生产厂商的要求或实验室已建立的方案对仪器进行维护和检查,并做相应记录。

(3)对所有使用仪器进行的检测项目应建立相应的作业指导书(SOP),其编写内容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 227-2002 《临床操作规程编写要求》。操作人员应能方便地得到有关设备的最新操作手册。

(4)大型生化分析仪或带有试剂冷藏功能的仪器应保持待机状态,必须关机时应由实验室技术主管或主任批准。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操作技巧规章

BS-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标准操作规程 一、BS-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标准操作规程(开/关机程序) 1 开机 1.1 依次打开分析部主电源、分析部电源、操作部显示器电源、操作部主机电源、打印机电 源; 1.2 开启操作部主机后会自动启动操作软件,在对话框中输入用户名与密码; 1.2.1若只关闭分析部电源保持试剂盘制冷,则要依次打开分析部电源、操作部显示器电 源、操作部主机电源、打印机电源; 1.2.2若使用仪器睡眠功能,则只需在对话框中输入用户名与密码,重新登陆; 2 分析前准备 2.1 观察各压力表是否在绿色标线之内; 2.2 检查蒸馏水、去离子水是否足够、废液管道有否堵塞,废液桶是否清空; 2.3 检查高浓度清洗罐是否有足够高浓度清洗液; 2.4 确认试剂盘的D1号位置已放置碱清洗液,D2号位置已放置酸清洗液,W号位 置已放置蒸馏水、去离子水。 2.5 确认样本盘的U号位置已放置尿液稀释液(ISE专用稀释液),D1位置已放置ISE 清洗液(如选配有ISE模块),D2位置已放置酸清洗液,D3位置已放置碱清洗 液,W位置已放置足够的蒸馏水、去离子水。 2.6 对于选配ISE模块的仪器,确认ISE试剂包已安装且试剂存量充足。 2.7 检查样本注射器和试剂注射器是否漏液以及是否有气泡。 2.8 检查样本针,确认无污物,无弯折。如有污物,清洗样本针。如有弯折,更换样本针。 2.9 检查试剂针,确认无污物,无弯折。如有污物,清洗样本针。如有弯折,更换样本针。 2.10检查样本搅拌杆与试剂搅拌杆,确认搅拌杆表面无污物,杆无弯折。如有污物,清洗搅拌 杆。 3 关机 3.1 仪器处于“空闲”状态时,可以点击关机按提示选择“退出”或“紧急退出”进行关机 操作。依次关闭打印机电源,操作部主机电源,操作部显示器电源,分析部电源,分析 部主电源。此时需要取走试剂仓内试剂冰箱保存。 3.2 如保留试剂制冷功能,则不需要关闭分析部主电源。 3.3 如需切换不同操作者,仪器处于“空闲”状态时,可点击关机后选择注销后重齐以新用 户登陆。 3.4 如需进行休眠功能,仪器处于“空闲”状态时,可点击关机后选择休眠,仪器进行休眠 状态。 3.5 清理取走样本盘所有标本。 二、BS-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标准操作规程分析参数设置程序 1 点击主界面下参数二项目设置按钮,进行必须参数设置; 1.1 |项目设置;;

CS-13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操作规程教学教材

CS-13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操作规程 一、开机程序 1.1 开机前检查 ①加样系统 探针(样品针、试剂针),搅拌棒是否沾有水滴,脏污,是否弯曲,堵塞;反应槽以及各清洗槽是否脏污或堵塞。如有以上情况发生,请参照“维护指南”进行。 ②清洗液 测试前先检查清洗液,不足时添加,具体位置如下: 清洗液位置清洗液种类 W1……………………………CS-碱性清洗液 ★W2……………………………CS-ISE清洗液 ★W3……………………………CS-酸性清洗液 清洗液盒………………………CS-碱性清洗液 45号位置………………………CS-抗菌无磷清洗液 ★此清洗液为选用 注:以上所有清洗液请使用迪瑞原厂清洗液 ③废液桶 应保证废液桶有足够的空间盛装废液,当桶满时,及时倒掉并清理。 ④打印机 检查打印机是否正确地安装,打印纸是否充足。 ⑤仪器台面 检查仪器台面是否清洁,有无杂物。 ⑥供电电源 检查UPS电源开关应处再打开(ON)状态。 ⑦供水 打开自来水阀门,接通纯水机的电源,保证春水装置清洁,纯水机能正常给仪器供水且供水管路连接正确。 注:CS系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耗水量最大为40L/h(CS-800为60L/h), 要求纯水导电率小于1us/cm。 ⑧连接 分析仪与计算机主机间用通讯电缆正确地连接。

1.2 开机 ①打开仪器右侧下方空开(总电源开关)。 注:为保证试剂仓和样样品圈的冷藏作用,存放试剂时,总电源开关处于打球开状态。 ②打开仪器右侧上方的电源开关(分析部电源)。 ③打开电脑,进入“CS全自动生化仪”操作软件,仪器进入待机状态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1.3 开机后试剂准备 ①在软件主界面上点击“试剂信息”键,查看各试剂的剩余量。 ②更换试剂:结合当日预计测定量及时更换试剂(不同批号的试剂不能混合使用),试剂位置按屏幕显示放置,注意试剂瓶内不能有气泡。 ③试剂水平扫描:仪器可进行“自动扫描试剂水平”和“手工扫描试剂水平”两种试剂水平扫描模式。 自动扫描试剂水平:更换试剂完成后,如果“试剂信息”窗体下的“自动扫描试剂水平”单选框被选。那么仪器在盖好试剂盘盖后将自动进行试剂水平的扫描; 手工扫描试剂水平:更换试剂完成后,点击“试剂信息”窗体下的“手工扫描试剂水平”键,此时仪器进行试剂水平扫描,扫描完成后方可进行测试。 二、常规操作程序 2.1单个样本登记 在主界面点击“样本登记”选项,输入以下相应内容: ①样本编号,盘号,位置号; ②条形码号(也可以不输入条码); ③样本类型:血清,尿液,血浆,胃液,脑脊液,胸腹水,其他; ④样本量:正常量,减量,增量,稀释; ⑤样本杯类型:试管,标准杯; ⑥选择测试项目或项目组合;输入完毕以上内容后,点击“样本登记”键登记。 ⑦登记患者信息:样本信息登记完毕后在患者信息界面登记样本号,病历号、患者类别、姓名、年龄、性别、送检医生、送检日期等患者信息。登记完毕后点击“患者登记”键,样本号自动递增为下一号,重复以上操作。 2.2批量样本登记 若多个样本测定项目相同时执行批量登记: 在“样本登记”界面点击“常规批量登记”键,输入以下内容:样本编号范围、起始样本号、样本盘号、样本位置选择、样本类型、样本量、杯类型,再选择测试的项目即可。也可按样本数量登记起始样本号和样本数进行批量登记。 注:批量登记必须先登记样本信息,再登记患者信息。 2.3常规样本测试

迈瑞BSB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操作

BS-330/BS-35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标准作业程序 1 开机前检查 1 检查电源,确认电源有电并且能够提供正确的电压。 2 检查分析部、操作部和输出部的通讯线和电源线,确认已连接且没有松动。 3 检查打印纸是否足够。 4 确认试剂盘的39号位置已放置足够的强化清洗液,40号位置已放置足够的蒸馏水。如果选配了 ISE模块,检查37号位置是否放置了ISE清洗液,38号位置放置了尿液稀释液。 5 检查去离子水的连接、废液的连接、注射器的连接是否漏液。 6 检查加样针是否弯曲、有污物、挂液。 7 检查搅拌看杆是否弯曲、有污物。 8 检查去离子水桶是否有足够的去离子水。 9 检查废液桶是否清空。 2 开机 系统通上电后,按下列顺序依次打开电源:分析部主电源、分析部电源、操作部显示器电源、操作部主机电源、打印机电源。 3 启动控制软件 登陆Windows操作系统后,双击桌面上操作软件的快捷图标,或从【开始】处选择操作软件程序,启动操作软件。 ?注意:开机后观察加样针的清洗水流、水量是否正常,搅拌杆的旋转、清洗水量是否正常。 4 设置参数 申请测试前,必须至少设置完成下列参数: √点击“设置”→“系统设置”,设置系统参数。 √点击“设置”→“医院设置”,设置医院和医生信息。 √点击“定标”→“定标液设置”,设置定标液信息。 √点击“参数”→“项目设置”,设置项目参数、参考范围、定标规则、质控规则。 √点击“试剂,”设置试剂信息。 √点击“设置”→“交叉污染”,设置交叉污染信息。

√点击“设置”→“打印设置”,设置打印信息。 5 放置试剂 在试剂盘上设定的试剂位放置相应的试剂,并打开试剂瓶盖。 6 试剂空白 需要时,进行试剂空白测试。 点击“定标”→“定标申请”,申请试剂空白。 点击“开始测试”,运行试剂空白。 点击“定标”→“结果查看”,查看试剂空白结果。 7 定标 需要时,进行定标测试。 ?注意:改变试剂盒批号、更改测试参数、更换光源及其它原因等导致测定条件改变,需要新定标。 点击“定标”→“定标申请”,申请定标。 点击“开始测试”,运行定标测试。 点击“定标”→“结果查看”,查看定标结果。 8 质控 点击“质控申请”,申请质控。 申请质控后,在样本盘上设定的位置放置相应的质控液。 点击“开始测试”,运行质控测试。 点击“质控”→“实时质控”/“日内质控”/“日间质控”,查看质控结果。 9 样本分析 点击“样本申请”,申请样本测试。 ?注意:急诊申请的操作与普通样本的操作基本相同,不同这处在于申请时选中“急诊”。 申请样本后,在样本盘上设定的位置放置相应的样本。 点击“开始测试”,运行样本测试。 点击“历史结果”或“当前结果”,查看样本测试结果。 10 编辑样本结果 需要时,编辑样本结果。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BX4000简易操作手册11

BX-4000 简易操作手册 1. 开机 ? 启动专用电脑电源。 ? 专用电脑启动的同时,打开 (BX3010)主机电源。 ※留意开机的顺序。。 ? 启动桌面或程序中Main 软件。。 ? 输入ID ?PW (用户ID,密码)点击 登录。 1. 开机前准备 ? 开机清洗(比色杯清洗:大约20分钟) ? Mainte(F10) Sequence Cuvette Wash 进入程序画面执行比色杯清洗 2. セルブランク測定(約5分) ? Mainte(F10) W Blank 执行比色杯水空白测定。 比色杯水空白确认:Wave Length 波长(340nm )?Absorbance 吸光度(5000mAbs/10) BX-4000

3.运行工作状态的确认 ?Mainte(F10)Work Hour选择确认画面。 5.分析条件设定 A)登录注册试剂瓶。 ?System(F9)Reagent选择系统F9-试剂画面。 ?输入必要事项并保存。

化学参数设置。 ?Parameter(F6)Normal1选择参数设置画面1。 ?输入必要事项并保存 ?Parameter(F6)Normal2选择参数设置画面2。 ?输入必要事项并保存。

B)登录试剂瓶位置。 ?Run(F5)Inventory选择试剂信息画面 ?输入必要事项并保存。 C)登录校准品的浓度。 ?Calibration(F7)Reg Calib选择校准品浓度设置画面。 ?输入必要事项并保存。

D)登录多项校准品、质控的测定项目。 ?Calibration(F7)Multi-Std选择校准-多项校准品设置画面。 ?输入必要事项并保存。 ?QC(F8)Registration选择质控-登录画面。 ?输入必要事项并保存。 6.测试安排的登录 校准、质控、样本测试的登录 ?Run(F5)Selection运行-选择画面的选择。 ?输入必要事项并保存。 Control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原理、构成及使用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原理、构成及使用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原理、构成及使用 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功能及特点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将生化分析中的取样、加试剂、混合、保温、比色、结果计算、书写报告等步骤的部分或全部由模仿手工操作的仪器来完成。它可进行定时法、连续监测法等各种反应类型的分析测定。除了一般的生化项目测定外,有的还可进行激素、免疫球蛋白、血药浓度等特殊化合物的测定以及酶免疫、荧光免疫等分析方法的应用。它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准确、标准化、微量等特点。 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分类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有多种分类方法,最常用的是按其反应装置的结构进行分类。按此法可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为流动式和分立式两大类。所谓流动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指测定项目相同的各待测样品与试剂混合后的化学反应在同一管道流动的过程中完成。这是第一代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过去说得多少通道的生化分析仪指的就是这一类。存在较严重的交叉污染,结果不太准确,现已淘汰。 分立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流动式的主要差别是每个待测样品与试剂混合间的化学反应都是分别在各自的反应皿中完成的,不易出现较差污染,结果可靠。 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构成 因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模仿手工操作的过程,所以无论哪一类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其结构组成均与手工操作的一些器械设备相似,一般可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样品器:放置待测样本、标准品、质控液、空白液和对照液等。 2、取样装置:包括稀释器、取样探针和输送样品和试剂的管道等。 3、反应池或反应管道:一般起比色皿(管)的作用。 4、保温器:为化学反应提供恒定的温度。 5、检测器:如比色计、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火焰光度计、电化学测定仪等。不同仪器配置不同。 6、微处理器:是分析仪的电脑部分,又叫程序控制器。控制仪器所有的动作和功能,使用者可通过键盘与仪器“对话”,同时电脑还能接受从各部件反馈来的信号,并作出相应的反应,对异常情况发出一定的指示信号。分析软件和分析结果一般贮存在磁盘中,可共查询。 7、打印机:可绘制反应动态曲线和打印检验报告单等。 8、功能监测器:显示屏就是其中一部分,可查看反应状态、人机“对话”的情况、当前仪器工作状态、分析结果等。 四、流动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流动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又可分为空气分段系统和非分段系统。前者是流动式分析仪中最典型的一种。 (一)空气分段系统 这种分析仪的特点是通过比例定量泵挤压弹性样品管、空气管和试剂管(通称“泵管”),将样品依次连续地吸入并沿样品管输送,另一方面由空气管吸入的气泡将由同样原理吸入并在试剂管道中连续流动的试剂分成均匀的节段,样品流和试剂流在连续向前流动的过程中相遇、混合、透吸(必要时)、保温、反应及被测定。整个分析过程是液流在管道中连续流动的过程中完成的。 (二)非分段系统 非分段系统是靠试剂空白或缓冲液来间隔每个样品的反应液,这样,在管道中连续流动的液体不被分段。非分段系统可再分为流动注入系统和间隙系统。 1、流动注入系统:该系统的组成与空气分段系统相似,但某些结构和工作原理有所不同,空气分段系统是利用气泡分段来防止管道中各反应液在流动过程中的交叉污染,而流动注入系统则是通过将样品依次注入连续流动的试剂流管道中来达到防止交叉污染的目的的。

全自动生化仪使用说明书.doc

便携式生化检测仪 340 使用说明书便携式生化检测仪

【产品名称】便携式生化检测仪 【型号】340 【产品性能】 便携式生化检测仪(以下简称POC)。 POC专用于检测本公司体外诊断试剂盒“同型半胱氨酸检测试剂盒”,用于定量检测临床血清或血浆样本中同型半胱氨酸(HCY)。 POC是集样本处理、检测及分析报告一体化的便携式生化检测仪,无需外置电脑和安装软件。一次检测一份样本,约15分钟内完成检测并报告定量检测结果,具有机体小巧、携带及安装简便,操作简单快捷的特点。 POC控制过程:将含有检测试剂及样本的专用检测管放入测试盒内后,通过触摸屏控制,读取RFID 卡上的参数,自动完成搅拌、孵育、检测;自动计算样品中被检物的浓度并报告检测结果。 产品主要性能参数如下: 重量:3.5kg 外形尺寸:260×145×140cm 检测波长:340nm 自动控温:37℃ 电源:由电源适配器将电网电源AC100-240V,50/60Hz转换为DC12V电流4.0 A。 额定功率:30VA 工作温度:15℃~30℃ 相对湿度:40%~85% 大气压力:86.0 kPa~106.0 kPa 储存:经包装后的POC应存储在0℃~40℃,相对湿度不超过85%,无腐蚀性气体和通风良好的环境内。 运输:运输过程中应防止受到剧烈冲击、雨淋和曝晒。 【适用范围】 本仪器仅与本公司生化检测试剂盒“同型半胱氨酸检测试剂盒”配套使用,用于定量检测临床血清或血浆样本中生化成分检测。 【禁忌症】 无。 【主要结构】 由主机和电源适配器组成,仪器外观见图1,接口见图2。

图2仪器背面接口 【注意事项、警示以及提示性内容】 1.严禁非授权维修人员自行拆开机体。 2.禁止使用非专用管,以免损坏仪器。 3.检测操作时,放入检测管以前,确认管盖盖严,拭净管体外残留液体。 4.当系统工作时,切勿接触系统上的运动部件。 5.不可手动开检测盖。 6.使用触摸屏,只能用手指接触,禁止使用笔或尖锐物体接触。 7.必须使用专用的试剂盒,使用前确认试剂盒的适用性。 8.必须使用专用的试剂盒专用RFID卡,否则无法检测。 9.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试剂盒和RFID卡。 10.使用试剂、样本应严格按照相关管理规范执行。 11.剩余试剂、样本及废弃物的处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医疗废弃物处理规范执行。 12使用过的仪器进行运输、维修或储存前,应用75%的酒精对检测盒及仪器表面仔细清洁消毒,以防止污染及可能的生物风险。 【图形、符号、缩写的解释】 图形、符号、缩写名称解释 警告指本部位存在一定的危险,操作时应小心。 参考说明书参考说明书 怕晒表明运输包装件不能直接照晒 怕雨表明包装件怕雨淋 禁止翻滚表明不能翻滚运输包装

项目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技术参数要求

项目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技术参数要求

二、要求具有以下功能及特点。 、条形码样品试管。 、样本自动预稀释功能。 、超范围重检功能。 、血清外观检测功能。 、凝块检测功能。 、高质量石英玻璃比色杯,免日常保养,使用寿命大于年。、反应系统采用半导体接触式传导恒温系统,免日常保养。、每小时用水量小于7.0升。 、可以在运行中装载试剂。 、光源采用脉冲式氙灯,使用寿命大于年。 、同时对一个项目使用个波长检测。 、智能双向通讯。 、仪器内置,可进行远程诊断。 、测定项目齐全。 、具备电解质测试功能,秒完成个电解质项目。 项目二、呼吸机技术参数要求 一、技术参数

?适用于成人和儿童,带雾化功能; ?每台带:的如下配置:满足呼吸机用气要求的空气压缩机、带夹板的硅胶模拟肺、全 套硅胶呼吸管路及接头、气体加温湿化装置、彩色液晶显示屏、含内置电池(当外界供空气源时能正常工作不少于小时); ?通气模式:、、、、、; ?压力触发灵敏度:;流速触发灵敏度:-20L ?潮气量: ?压力支持水平: ?压力控制水平: 、: ?吸入氧浓度:连续可调 二、监测参数 潮气量(吸、呼)、每分钟通气量、氧浓度、气道压力(含峰压、平均压、呼气末正压),总计呼吸频率、自主呼吸频率、自主分钟呼气量。 三、售后服务 免费保修两年,维修时提供备用机。 四、付款 冲标公司在接到中标通知书三个工作日内把中标价的款项打到购买方单位帐号上作为 “签约保证金”,待合同签定后全部退还,然后双方签定合同,不能按时(接到中标通知书三个工作日内)签定合同恕不退还“签约保证金”。 ?机器验收合格后,满半年付款,余部分作为质保金满一年无质量问题付清。

AU6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标准操作规程

AU6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标准操作规程 目录 一、前言 二、仪器的使用要求 2.1仪器的使用环境要求 2.2仪器的安全使用要求 三、检测系统概述 3.1 简介 3.2 系统组件 3.2.1 仪器 3.2.2 试剂 3.3 样本检测过程概述 四、仪器的操作 4.1仪器主要操作界面 4.2标本传送装置 4.3开机操作规程 4.4ISE校准操作程序 4.5试剂装载程序 4.6校准操作程序 4.7质量控制操作程序 4.8常规标本测定程序 4.9急诊标本测定程序 4.10重复测定操作程序 五、关机与维护保养操作程序 5.1.关机程序 5.2.仪器校准程序 5.3.维护保养程序 六、高级操作程序 6.1项目参数的设定程序 6.2删除实验项目 七、相关文件

一、前言 本文件为Beckman Coulter AU系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用户提供的一份安全、正确使用Beckman Coulter AU系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标准操作程序(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OP))。 本文件主要依据为Beckman Coulter AU6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用户手册编写,供指导日常常规操作使用,执行仪器高级操作和复杂程序必须参考操作手册方法和咨询Beckman Coulter技术服务部。 本文件以AU680为例提供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SOP。但是,正确使用生化分析仪是一个方面,还需考虑分析前和分析后可能会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因素,并且在分析中使用正确可靠的分析用试剂,才可获得正确可靠的生化分析结果。 因此,每个实验室有必要根据本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及所使用的仪器型号,参考本文件,制定适合本实验室具体情况的生化分析仪标准操作程序文件

C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操作规程精编版

C 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操作规程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9018)

CS-13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操作规程 一、开机程序 1.1开机前检查 ①加样系统 探针(样品针、试剂针),搅拌棒是否沾有水滴,脏污,是否弯曲,堵塞;反应槽以及各清洗槽是否脏污或堵塞。如有以上情况发生,请参照“维护指南”进行。 ②清洗液 测试前先检查清洗液,不足时添加,具体位置如下: 清洗液位置清洗液种类 W1……………………………CS-碱性清洗液 ★W2……………………………CS-ISE清洗液 ★W3……………………………CS-酸性清洗液 清洗液盒………………………CS-碱性清洗液 45号位置………………………CS-抗菌无磷清洗液 ★此清洗液为选用 注:以上所有清洗液请使用迪瑞原厂清洗液

③废液桶 应保证废液桶有足够的空间盛装废液,当桶满时,及时倒掉并清理。 ④打印机 检查打印机是否正确地安装,打印纸是否充足。 ⑤仪器台面 检查仪器台面是否清洁,有无杂物。 ⑥供电电源 检查UPS电源开关应处再打开(ON)状态。 ⑦供水 打开自来水阀门,接通纯水机的电源,保证春水装置清洁,纯水机能正常给仪器供水且供水管路连接正确。 注:CS系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耗水量最大为40L/h(CS-800为60L/h),要求纯水导电率小于1us/cm。 ⑧连接 分析仪与计算机主机间用通讯电缆正确地连接。 1.2开机 ①打开仪器右侧下方空开(总电源开关)。

注:为保证试剂仓和样样品圈的冷藏作用,存放试剂时,总电源开关处于打球开状态。 ②打开仪器右侧上方的电源开关(分析部电源)。 ③打开电脑,进入“CS全自动生化仪”操作软件,仪器进入待机状态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1.3开机后试剂准备 ①在软件主界面上点击“试剂信息”键,查看各试剂的剩余量。 ②更换试剂:结合当日预计测定量及时更换试剂(不同批号的试剂不能混合使用),试剂位置按屏幕显示放置,注意试剂瓶内不能有气泡。 ③试剂水平扫描:仪器可进行“自动扫描试剂水平”和“手工扫描试剂水平”两种试剂水平扫描模式。 自动扫描试剂水平:更换试剂完成后,如果“试剂信息”窗体下的“自动扫描试剂水平”单选框被选。那么仪器在盖好试剂盘盖后将自动进行试剂水平的扫描; 手工扫描试剂水平:更换试剂完成后,点击“试剂信息”窗体下的“手工扫描试剂水平”键,此时仪器进行试剂水平扫描,扫描完成后方可进行测试。 二、常规操作程序 2.1单个样本登记 在主界面点击“样本登记”选项,输入以下相应内容: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保养维护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保养维护程序 此保养维护程序适用于全自动分析仪,以下简称分析仪。 1、注意事项 (1)维护不当可能会损坏分析仪,操作者必须严格按照用户手册的要求进行。 (2)如果涉及到保养维护程序中没有明确的问题,请联系迪瑞公司客户服务部,由公司指定的专业人员给出维护建议。 (3)必须按照以下流程对分析仪进行维护,如果有疑问,请联系迪瑞公司客户服务部。(4)样本、质控液、标准液、废液等有潜在的生物传染性危险,清洗液具有腐蚀性。操作者在实验室接触相关物品或进行相关维护时,应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定,并穿戴好个人防护套装(如实验室防护衣、手套等)。 (5)清洁注射泵表面只能使用纯水,决不能使用酒精等有机溶液。 2每日保养维护程序 (1)试剂探针、样本探针的外壁及搅拌棒的清理:用手将探针转臂移到试剂盘或样本盘的上方,用蘸有酒精的棉签擦拭探针及搅拌棒的外壁。 (2)检查纯水装置是否清洁。 (3)清洁分析仪的台面。 (4)清洗机构喷嘴的清理。 3 每周保养维护程序 3.1 清洗反应杯 进入“系统维护”界面下的“清洗”窗体后,选择“清洗反应杯”,点击“执行”键。 在试剂盘45号位置放置装有CS-碱性清洗液‖的试剂瓶,并确保清洗液充足,如不足请添加。 3.2杯空白测试 (1)进入“系统维护”界面下的“杯空白和光亮”窗体后,选择“杯空白测试”中的“维护杯空白”,点击“执行”键即可。 (2)发生以下情况,也需测试杯空白: A更换光源灯后(先执行“光量检查”,光亮符合要求后再执行“杯空白测试”)。 B清洁测光窗后。 C更换反应杯后。 3.3“清洗ISE配比杯” (1)在质控盘W2位置放置1杯新倒出CS-ISE清洗液。 (2)进入“系统维护”界面下的“ISE”窗体,选择”清洗ISE配比杯“,再点击”执行“键。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产品技术要求mairui

2.性能指标 2.1主要性能指标 2.1.1杂散光 BS-200E、BS-220E:吸光度应不小于4.6。 BS-360E、BS-360S、BS-370E:吸光度应不小于4.9。 2.1.2吸光度线性范围 BS-200E、BS-220E:相对偏倚在±5%范围内的最大吸光度应不小于3.3。 BS-360E、BS-360S、BS-370E:相对偏倚在±5%范围内的最大吸光度应不小于3.5。 2.1.3吸光度准确度 应满足表1的要求。 表 1 吸光度准确度 2.1.4吸光度的稳定性 吸光度变化应不大于0.01。 2.1.5吸光度的重复性 用变异系数(CV值)表示,应不大于1%。 2.1.6反应杯温度准确度与波动度 恒温室的温度应在37±0.3℃内,温度波动范围应不大于±0.1℃。 2.1.7样品携带污染率 BS-200E、BS-220E:样品携带污染率应不大于0.1%。 BS-360E、BS-360S、BS-370E:样品携带污染率应不大于0.05%。 2.1.8加样准确度与重复性

加样准确度与重复性应满足表2的要求。 表 2 加样准确度和重复性 2.1.9电解质分析模块携带污染率 电解质分析模块的携带污染率应满足表 3 的要求。 2.1.10电解质分析模块稳定性 电解质分析模块的稳定性应满足表 3 的要求。 2.1.11电解质分析模块准确度 电解质分析模块准确度应满足表 3 的要求。 2.1.12电解质分析模块精密度 电解质分析模块的精密度应满足表 3 的要求。 2.1.13电解质分析模块线性 电解质分析模块的线性应满足表 3 的要求。 表 3 电解质分析模块性能要求

迈瑞B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操作程序

迈瑞BS-3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操作程序 一、开机前检查 检查各项电源,开关是否正常,插头是否插好; 检查水箱去离子水是否充足,未满应加满;废液桶是否已满,需及时处理; 检查加样针和搅拌针是否弯曲、有污物、挂液。 二、开机 先开生化仪机身左下侧的总开关→机身左面的运行开关→启动电脑→打开操作软件→输入相应的账号密码等待机器自检(观察机器各项操作是否正常),正常进入软件后,界面左上方显示“空闲”。 三、参数设置 1、试剂:点击软件界面左边一列主菜单中的“参数”,然后点击“试剂参数”选项,找到相应的各试剂的说明书,将项目名称、R1及R2以及样本用量等选项依次录入。试剂信息录入后,点击左边菜单中的“试剂”,点击“增加”,录入各试剂名称及在试剂盘的位置。 2、样品;“参数”→“样品”,依次录入样品的相关信息,如性别、年龄、类型等。 3、质控:“参数”→“质控参数”,按照实际需要,选择质控规则及设置其他相关参数。 4、定标:“参数”→“定标参数”,按照说明书录入定标液相关的参数。 四、放置试剂及样品 按照之前设置好的各试剂及样品的位置,将其一一对应,切不可放错。 五、操作申请 1、样本申请:“样本”→“样本申请”,选择需要测试的样本,在其前面点上钩,确定后,点击“保存”。

试剂申请、定标申请、质控申请,同上,只需要勾上需要操作的对象,而后“保存”即可。 2、确认各项信息完成后,点击右上方的“开始测试”,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再次核对信息,再开始测试。 六、结果分析及处理 1、实验数据出现异常,先看质控和定标的结果,看看质控结果是否在质控规则内,定标液的值是否理想; 2、查看样本的反应曲线,是否出现异常。如果觉得测试数据无明显异常,可以将数据点击“打印/传输”,打印出来。 七、关机 1、确认不需要再进行操作后,选择退出软件,而后关闭计算机,将样本盘中定标液、质控液样本取出,试剂放置冰箱冷藏(也可放置试剂盘中短期保存,不要关闭生化仪总开关)。 2、清空废液桶,擦拭工作台面,而后盖上盖子,依次关闭生化仪运行开关和总开关。

贝克曼dxc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操作规程

1.目的:规范贝克曼DXC600操作 2.适用范围:贝克曼DXC600检测过程 3.支持性文件:《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编写要求》(WS/T227-2002) 4.操作规程: Ⅰ仪器开机程序 1.开机运行 开机检查MC部分试剂量是否充足,真空压力,水压,空气压力是否处在正常范围。 注意事项:日程维护保养(详见贝克曼保养手册) 例:每日保养工作:开机前用70%酒精擦洗试剂针和搅拌针。 2.安装试剂 a.首先检查试剂状态。在主菜单选定Rgts/Cal。 b.安装试剂 从主菜单选择Rgts/Cal,显示试剂状态屏幕 ↓ 点击试剂名称旁的Pos(1,2,3……),选定试剂放置的位置 ↓ 按F1 Load键,打开试剂舱闸门 ↓ 放入试剂,扫描试剂条码,关闭试剂舱闸门 ↓ 仪器自动检测试剂液面、较准日期等,并显示相应信息。 注意事项: a.AST、ALT、CK试剂需预处理:步骤将C孔试剂全部加打入A孔然后充分混匀。b.TBIL试剂需预处理:将C孔试剂吸取200微升到B孔然后充分混匀。 Ⅱ样品前运行程序 1.清除昨天的测试结果:

选Sample ↓ 选Clear F7 ↓ 输入昨天的日/月/年 ↓ 确定,即清除样品结果 2.冲洗仪器管道: 选Utils ↓ 选Prime F1 ↓ Prime all,清洗5次 Ⅲ仪器校准程序 定标: 选择Rgts/Cal,显示试剂状态屏幕 ↓ 点击试剂名称旁的Pos(1,2,3……),选择需要定标的项目 ↓ 按F7 Assign,选择定标液的类型,并输入试剂架号及位置 ↓ Cancel退出保存,放入定标液架,RUN。 注意事项: a.注有“*”的试剂都需要定标 b.K、Na、Cl、Ca离子项目每隔24小时需要定标一次。 C.贝克曼原装试剂校准周期严格参照贝克曼试剂说明书规定。 *如有项目校准失败必须查找分析原因并要快速解决问题* Ⅳ生化室内质控 取贝克曼高低两个浓度水平质控品,室温放置10-20分钟,摇匀后进行测定,随后将质控值输入质控分析软件进行质控分析。要质控在控后才能开机检测病人标本。 每天做二次质控,开机运行后做一次,中午仪器运行时再做一次。 注意事项: 如有项目失控首先要根该项目的失控类型判断是系统误差还是随机误差引起的,再查找失控原因,解决问题,最后必需重做质控在控后才能做该项目。 Ⅴ样本运行程序

【VIP专享】迈瑞BS-4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标准操作规程

迈瑞BS-4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标准操作规程 1 BS-4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标准操作规程(开/关机程序) 1.1 开机 1.1.1 依次打开总电源、UPS电源、分析部主电源、分析部电源、操作部显示器电源、操作部主机电源; 1.1.2 开启操作部主机后启动操作软件,在对话框中输入用户名:ServiceUser 密码;#BS8A#SEU (1) 若只关闭分析部电源保持试剂盘制冷,则要依次打开分析部电源、操作部显示器电源、操作部主机电源; (2) 若使用仪器睡眠功能,则只需在对话框中输入用户名与密码,重新登陆; 1.2 分析前准备 1.2.1 观察各压力表是否在绿色标线之内; 1.2.2 检查去离子水是否足够、废液管道有否堵塞,废液桶是否清空; 1.2.3 检查高浓度清洗桶是否有足够高浓度清洗液; 1.2.4 确认试剂盘的D1号位置已放置碱清洗液,D2号位置已放置酸清洗液,W号位置已放置去离子水。 1.2.5 检查样本针,确认无污物,无弯折。如有污物,清洗样本针。如有弯折,更换样本针。 1.2.6 检查试剂针,确认无污物,无弯折。如有污物,清洗样本针。如有弯折,更换样本针。 1.2.7 检查搅拌杆,确认搅拌杆表面无污物,杆无弯折。如有污物,清洗搅拌杆。 1.3 关机 1.3.1 仪器处于“空闲”状态时,可以点击【退出】按钮,按提示选择【关机】或【退出操作软件】进行关机操作。依次关闭操作部主机电源,操作部显示器电源,分析部电源, 分析部主电源,UPS电源、总电源。此时需要取走试剂盘内试剂放到冰箱或冷库保存。 1.3.2 如保留试剂制冷功能,则不需要关闭分析部主电源、UPS电源和总电源。 1.3.3 如需切换不同操作者,仪器处于“空闲”状态时,可点击【退出】按钮选择【注销】后重新以新用户登陆。 1.3.4 如需进行休眠功能,仪器处于“空闲”状态时,可点击【退出】按钮选择【休眠】,仪器进入休眠状态。 1.3.5 清理取走样本盘所有标本。 2 BS-4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标准操作规程分析参数设置程序 2.1 在主界面下选择【应用】→【项目设置】,选择相应位置,点击【设置F1】,在弹出对话框中选择生化项目,点击【确定】,进行参数设置; 2.1.1 项目设置; (1) 项目简称:项目的简要名称,由英文字母、数字、下划线、+、-、*、/ 组成。 (2) 项目全称:项目的完整名称,可以为空。 (3) 样本类型:在下拉菜单中选择该项目要测试的样本类型(血清、血浆、尿液、脑脊液、其他)。 (4) 分析方法:在下拉菜单中选择该项目的测定方法(动力学法、固定时间法、终点法)。 (5) 反应方向:下拉菜单选择“上升”、“下降”。为必须输入内容。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7600操作规程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7600标准化操作程序文件 单位:山东省平度市人民医院 部门:检验科生化室 文件编号: SHJW20110310 版本:第二版 批准实施日期: 2011年03月10日 有效期:一年 复审计划:每年进行复审,测定系统发生变化时需进行修订编写者:张关磊 审批者:张建军 保管者:张建军 修订记录: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7600标准化操作规程1、操作流程 开机检查→打开电源→水源→仪器状态确认→试剂准备→校验与质控测定→一般样品测定→复查样品测定→急查样品测定→仪器状态测定→结束操作→关闭电源、水源→关机检查。 2、基本使用流程 2.1开机检查 接通电源前需进行开始工作检查,如加样机构、试剂分注机构、反应容器清洗机构、各种清洗液量的检查。操作部检查、轨道的检查。样品针、试剂针有无脏物附着、是否弯曲。反应容器清洗喷嘴和试剂吸量器是否有漏气和气泡等。 2.2打开水源、电源 此法只对不使用定时器的仪器说明。 (1)打开水源开关和纯水机电源,水压要求0.5-3.5Kgf/cm2,电传导率为1us/cm以下。 (2)打开样品供给部左侧的电源开关(绿色按钮),为了使试剂藏库工作,分电盘的开关通常是开着的。仪器显示初始画面并自动进行初期动作。所有指定准备工作进行完呈待机状态。2.3仪器状态确认 (1)报警确认: 仪器发生报警时,触摸“报警”(Alarm)键,显示报警窗口,显示详细说明和处理方法,按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2)流路内气泡的确认: 若发现流路内有气泡,则触摸实用工作键(Utility)键、维护(Maintenance)键,显示维护保养画面。触摸维护“排气”后,按“实行”(Select)键。 (3)吸光度的确认: 检查吸光度值,确认检查值在允许范围内。 A.触摸“Maintenance”键,维护画面打开。 B.触摸“Maintenance”键,“光度计检查”键后,按“实行”(Select)键。 (4)反应槽温度的确认: A.触摸主菜单的观察(System Overview)键,观察窗口打开。确认温度分别在37±0.1摄氏度。

全自动生化仪使用说明书

ECHOPLUS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中文) 使用说明书

目录 1.概述 (1) 1.1 组成 (1) 1.2 原理 (2) 1.3 技术参数 (2) 1.4 电源及工作环境要求 (3) 1.5 注意事项 (3) 2.安装 (3) 2.1 仪器安装要求 (3) 2.2 仪器安装 (3) 2.3 软件安装 (4) 2.4 仪器调试 (4) 3.操作 (5) 3.1 开机 (5) 3.2 准备 (6) 3.3 检测编程 (8) 3.4 检测 (10) 3.5 结果修正 (12) 3.6 病人信息输入 (14) 3.7 工作结束 (16) 3.8 关机 (16) 4.软件其它功能说明 (16) 4.1 生化检验项目设置 (16) 4.2 急诊功能 (17) 4.3 病人信息查询功能 (18) 4.4 检测数据动态分析 (19) 4.5 质控管理 (20) 4.6 其它检测项目设置 (22) 4.7 系统登记管理 (23) 4.8 检测管理 (25) 5.保养与维护 (28) 5.1 保养 (28) 5.2 常见问题及故障排除 (28) 5.3 更换配件 (29) 6.禁忌症 (30) 7.试剂 (31) 8.储存与运输 (31) 9.附录 (31)

1. 概述 1.1 组成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由主机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操作软件组成。 主机的结构组成: a )加样部分:主要包括试剂盘、试剂瓶、样品盘、样品杯、加样臂、加样针及加样器; b )吸样部分:包括反应盘、反应槽、吸样臂和1根吸样针; c )检测部分:光学系统、1个比色池,1个光电转换器。

计算机及外设: a)CPU≥2.4GHz,WINDOWS XP操作系统; b)内存512M以上;64M独立显卡; c)硬盘40G以上; d)显示器分辨率为1024×768; e)喷墨/激光打印机。 1.2 原理 仪器由光源灯发出的光经平行处理后,通过滤光片分光,透过比色池吸收,部分光经被测物质吸收,剩余的光由检测器接收,经放大及摸拟/数字转换后由微机进行处理、计算,并由显示器和打印机显示打印出最终测定结果。 1.3 技术参数 运行方式:全自动批量任选式,全中文操作系统,急诊随时加入,优先检测。 工作方式:最佳化成批组合测试。 波长范围:内置7个滤光片,波长为340nm~620nm。 滤光片:340nm, 405nm,450nm, 510nm, 546nm, 578nm, 620nm。 测光范围:0~2.5A。 线性误差:用相关系数表示应不小于0.995。 稳定性:在340nm处,在1h内,吸光度测量的变化应不大于0.005A。 测量重复性:不大于3%。 交叉污染率:不大于2%。 样品盘:可放置64个样品杯,样品杯容积为1.2mL,供装载样品、标准、质控及空白液。 试剂盘:可放置24个试剂瓶,试剂瓶容积为35mL,试剂位置自由设定。 反应盘:可放置4个反应槽,每个反应槽含24个反应杯,每个反映杯容积为1.5mL。 温度控制:温度准确度为37℃ 0.3℃,温度波动度不超过0.2℃。 稀释器:1000μL容积最小步进可达1.0μL,并可自动回零。 分析方法:终点法、速率法、两点法及多标准法等 检测速度260test/h (注:由于检测方法、条件等限制,仪器实际工作功率低于理论速度。)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性能介绍

(普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PUZS-300) 普朗生产的生化分析仪可用于检测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心肌酶谱等项目。这款生化分析仪具有开机自检功能,自检异常时,显示出故障提示;该款生化分析仪还具有断电保护功能:恢复供电后,可继续执行原运行的程序。并且这款生化分析仪的试剂池具有24小时不间断低温冷藏功能,池内温度为2℃~10℃; 整机性能: 检测速度:300个测试/小时(不含离子测试) 仪器具有开机自检功能,自检异常时,显示出故障提示; 仪器采用视窗平台操作,全中文系统,设有反应监视画面,操作者可随时了解仪器运行的状况; 任选式工作方式:可以按病人次序安排试验也可以按项目次序安排试验。 检验方式:单、双波长法,单、双试剂法任选。 分析模式:吸光度、终点法、两点法、动力学法、标准曲线法、因数法、对照管法; 仪器对试剂开放,可根据不同试剂要求预先设置项目参数,经较准后存入仪器,供临床检验时调用。 仪器具有急诊样本插入功能,并优先安排急诊样本的检验; 仪器具有样本预稀释功能和自动重测功能,当样本检验结果超线性时,仪器可安排预稀释和重新检验; 仪器具有室内质控功能,可实现对现场检验结果实时监控; 仪器具有断电保护功能:恢复供电后,可继续执行原运行的程序。 试剂池具有24小时不间断低温冷藏功能,池内温度为2℃~10℃; 仪器输出:项目参数,定标曲线,动态反应曲线、吸光度、浓度、酶活性度、正常参考值判断结果以及质控品的检验数据和质控图。 样本系统 样本库:有65个样本位,可放置多种原始采血管、试管及微量样本杯。并有两个样本盘,可任意交换使用。 样本量:2.5ul~40ul,项目编制时确定,仪器自动取样,0.05ul递增。 样本针:具有液面自动检测和防碰撞安全保护功能。 样本针清洗:除专用的清洗液对样本针的内外表面冲洗外,还用温的蒸馏水冲洗样品针的外表面,热风吹干。

OLYMPUS 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标准操作规程

OLYMPUS 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 建立OL YMPUS 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标准操作规程,确保仪器正确使用,使实验结果真实可靠。 【范围】 用于OL YMPUS 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操作。 【职责】 1.仪器负责人负责仪器的正确使用及维护,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仪器操作人员负责具体执行本操作规程。 【程序】 一、运行条件 1.安装环境 为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仪器必须在满足下列各条件和维持相应环境的情况下使用: 1)没有阳光直接照射,灰尘非常少、通风好的环境。 2)地面平坦(少余1|200),地面承重485kg。 3)室内温度保持在18-32摄氏度,工作时波动小于±2摄氏度。相对湿度保 持在40-80%RH并无冷凝。 4)不能有身体可觉察的振动。 5)系统应安装在距配电盘10m以内。 6)电源电压AC200V±10% 50HE 功率:3.5KV A 。 7)连接地线,以防止电击和仪器故障。(接地电阻小于100Ω) 8)去离子水器及排水孔应安装在距仪器10m内,水压:0.49×105 到3.92 ×105 Pa 9)排水管距地不得高于0.1m。 10)在仪器安装的房间关闭手机及收发报机,勿将有不正常噪声的设备放在 仪器附近。 2.安全条款 以下是AU400自动分析仪的警告、注意事项,如不遵守,使用者会有生命危险或造成伤害的可能性,也可能损害物品。为安全有效的使用仪器,请遵守下列事项: 1)设备必须按照要求的安装环境和安装条件正确安装,防止仪器破损或燃 烧。 2)决不移动盖上的镙丝,如后档板和侧板的镙丝,避免被仪器电击伤。 3)如发生液体溢出或泄漏到仪器内,联系OLYMPUS技术部门,对液体轻 率的操作可能导致电击。 4)更换灯泡时,关闭电源5分钟后再换。在灯泡冷却前请勿接触灯泡,以 免烫伤。 5)在仪器操作过程中,不要触动仪器的动作部件,不要将手指或手插入敞 开的地方。 6)仪器在开启状态时,请不要直接用眼睛看光源及激光条码读数器,光源 和激光束可能导致眼睛损伤。 7)若手或衣服接触到了强酸、强碱性试剂或发生感染的样品,立即用肥皂 和水清洗,若溅进眼中,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至少15分钟,必要时应向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