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欧洲政治经济

高中历史欧洲政治经济

第8 课英国的制度创新

原则一:阁与议会多数党一致原则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阁,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

原则二:阁意见统一原则逐步发展成阁的集体负责制

原则三:阁掌握行政大权

原则四:1如议会通过对政府不信任案,阁要么下台;

2要么首相提请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第一次权力转移:立法权:国王议会

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阁首相。责任阁制形成。

第二次权力转移:行政权:国王阁

一条明线:渐进的制度创新

两条暗线:权力的不断下移;法律保障的不断完善

三幕大戏:

传统奠基——《大宪章》限制王权,议会形成(1215)

法律确立——【光荣革命1688】《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1689)

分权巩固——责任阁制的发展(1721)、两党制的发展(1832)

第9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一、新体制确立

1、背景

(1)1776年,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2)独立战争结束,松散的邦联难以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利益与主权。(3)面临加强中央集权与确保制的新问题。

(4)欧洲启蒙思想----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的影响

(5)费城制宪会议召开

根据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确立了联邦制的国家结构和

总统制政体,即联邦制的总统制。

2、宪法原则和容

3、1787年宪法的评价

(1)性质:美国的根本大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2)作用:政治上:保证了美国的久安;经济上: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对外:典型示作用。(3)不足:人权;种族歧视

二、联邦制的巩固

1.维护联邦统一的斗争:美国战

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缺工业原料;缺销售市场;缺自由劳动力

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输出棉花、工业原料;输出工业品;占有大量劳动力

矛盾:奴隶制存废问题;州权主义活跃

2.联邦制的进一步巩固:通过修订宪法,废除奴隶制,进一步肯定联邦法律的至上性

三.两党制

党:南方种植园主妇女、少数民族低收入阶层、老年人

党:北方工业集团&西部农场主男人、白人、高收入阶层、年轻人

【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相同点:都是资产阶级制度,同属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制度,本质均为分权制衡的近代国家政治体制。

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一、德意志联邦制的君主立宪制

原因

1.因:德意志四分五裂的局面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很大阻碍。

2.外因:要加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必须有强大的国家做后盾。

1.根本动力:资本主义发展。

2.社会基础:资产阶级和人民渴望统一。

3.外力影响:法国大革命。

4.普鲁士的优势和实力(经济、政治、军事、统治阶级)。

5.俾斯麦个人。

一、背景:实现统一

二、确立: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三、评价:1 客观进步2局限

(二)法兰西议会制制

一.历程

初创1792

曲折1792--1870

确立1875

二.的巩固

三.深远影响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

〈一〉条件:

1、经济: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基本矛盾进一步暴露,贫富分化进一步加剧。

2、阶级: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及工人运动发展。

3、思想:德国古典哲学、英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三大来源。

4、个人:马恩努力并积极参加工人运动。

〈二〉诞生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A、性质:马恩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宣言

B、容:

1、肯定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2、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在矛盾。

3、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4、昭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

(核心容: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发展规律)

<三>意义:

1、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2、成为国际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指导工人运动蓬勃兴起。

3、对人类社会进程影响深远(巴黎公社、十月革命、中国共产党诞生等。(2、3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

三次工人运动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1年1834年。

英国宪章运动:1836——1848年

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1844年

意义: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失败的共同原因:没有革命的理论的指导。

生产社会化

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基本矛盾经济危机工人处境恶化

工业革命引起的深刻变化

社会关系的变革使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人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空想社会主义的评价:

积极方面:

1、认识到私有制、竞争是导致社会灾难的根源,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

2、对未来的社会提出许多美妙的天才设想。

消极方面:

1、只主对社会财富进行公正分配。

2、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和发展规律,不承认阶级斗争。

3、是一种不成熟的理论,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

圣西门法实行实业制度

傅立叶法建立合作组织“法郎吉”

欧文英建立合作组织“新和谐公社”

二、巴黎公社——第一个工人政权(1871.3.18至5.28)

1、性质:新型的工人政权。无产阶级政权

2、原因:民族矛盾:普鲁士的入侵。

阶级矛盾: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妄图解散国民自卫军武装。

3、偶然性:普法后的矛盾激化,非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引发

4、失败原因:反动势力的强大

没有割断敌人经济命脉

军事领导失误

军事力量弱,空有热情,无统一和科学的领导

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达到社会主义革命爆发所要求的程度,世界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

5、经验:暴力革命原则无产阶级专政原则

6、教训:领导孤军战略

7、启示:1、无产阶级必须彻底消灭资产阶级力量;必须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机器;要建立广泛同盟军;要有成熟的马

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2、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尚处于上升时期,不具备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并取得成功的客观条件。

3、巴黎公社的革命首创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值得学习。

8、意义:1.是一次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

2.巴黎无产阶级的英勇斗争和革命首创精神,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典;

3.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4.推动了资产阶级政治化进程

第19 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一、历史背景:

1.客观:经济基础: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社会条件:各种社会矛盾尖锐

一战影响:一战推动了革命的爆发

2.主观: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革命性强

领导核心:成熟的布尔什维克

群众基础:巩固的工农联盟

指导思想:列宁主义

二、十月革命的经过

1、二月革命临时资产阶级政府(主要政权)

工兵代表维埃

1917年爆发,推翻了沙皇统治,罗曼诺夫王朝覆灭。——(资产阶级革命)

2.《四月提纲》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和平过渡)

3、七月事件:标志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和平过渡失败,确定武装起义方针)

4、十月革命(1917年11月7日)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暴力胜利,社会主义革命)

标志:全俄工兵代表维埃第二次大会人民委员会

巩固:政治:普建维埃

经济:《土地法令》

外交:《和平法令》

军事:义务兵役制

特点:1.革命阶段: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并存且紧密相连。

2.革命道路:中心城市起义迅速向农村扩展。

3.革命方式:暴力革命与和平方式并存,最后以暴力革命取胜。

4.革命首发条件:打破了马克思论断,在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成功。

5.革命领导:成熟政党的领导(与巴黎公社相比)

意义:1、对俄国短时期摆脱封建残余的束缚,建立新型无产阶级专政,走向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2、对世界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指明了新的道路,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

3、对人类历史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

4、对社会主义运动成功的实现并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

俄国国名变化:

沙俄俄联俄罗斯

1917 .11前1918 1922 1991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1.由空想到科学

(1)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的社会提出了一些天才的设想。

(2)19世纪三四十年代,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为科学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在长期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创立了科学理论—《共产党宣言》。

2.由理论到实践

(1)《共产党宣言》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建立自己的统治,进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

(2)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3)1917年,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由一国到多国:二战后,在联的帮助和影响下,东欧和亚洲成立了一系列人民国家,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多国,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

1、形势:①国际:英法美日等国武装干涉。②国:俄面临严重的政治、经济形势。

2、目的:①保证战争胜利,巩固政权;②直接向社会主义过度

3、主要容:农业:实行余粮征集制,农民除保留口粮、种子粮和饲料粮外,其余粮食以极低的价格缴售国家;

工业: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

贸易: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都有国家集中分配;

分配制度: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4、特点:排斥商品货币关系,采用军事与行政命令的办法

5、评价:

①积极:在特殊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巩固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

②消极:超出了战时限度,超越了俄的生产力水平,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维埃面临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作为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探索是失败的。

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7年)

1、背景

4年世界大战和3年国战争的破坏工人农民不满

俄国民经济濒临崩溃面临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失误阶级敌人趁机叛乱

2

3、容:

①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替代余粮收集制,纳税后的粮食农民自己支配;

②工业:关系到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

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

③流通: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

④分配: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

4、特点:

①手段:利用商品货币关系等市场经济的因素发展经济;

②所有制和分配: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部分地恢复和利用资本主义。

5、评价:

①直接结果: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1925年俄经济恢复,阶级矛盾缓和,工农联盟得到巩固,维埃政权得以稳固;

②理论认识:表明俄共(布)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从俄国小农占优势的具体国情出发,找到了一条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6、“新”: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生活中排斥商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手段控制社会运转,进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这是新经济政策“新”之处

三、斯大林经济体制

1、原因:

①外部帝国主义包围威胁,国经济文化落后,联要优先发展重工业;②没有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可供借鉴;③俄国社会政治传统;④斯大林个人因素。

2、确立:

1924年—30年代中期,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了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取消新经济政策

1936年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确立。

3、表现:

①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公有制;

②管理体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③管理手段:排斥市场手段,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4、成就:

1.1932年,“一五”计划完成,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实现了工业化。联从农业国转化成工业国。

2.“二五”计划后,联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5、评价:

积极:①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②1937年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为日后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基础

消极:①经济建设中,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消费品生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阻碍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②二战后逐渐僵化,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沿用,称为“斯大林体制”

③成为二战后东欧剧变的历史根源

6、经验教训:①从国情出发,按规律办事;②调整经济政策和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水平;

③农业、重工业、轻工业要协调发展;④经济建设必须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联的经济改革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斯大林体制的弊端、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

2.容:工业:下放企业管理权到加盟国;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的权力;推行物质利益原则。

农业: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牲畜;开垦荒地,开展玉米种植运动;卖拖拉机等农机给集体农庄。

3、评价: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4、失败原因:理论无创新;脱离实际;政策不连贯;反复无常

根本: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原因: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

2、容:工业: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农业: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3、效果:工业利润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有提高,国民收入有增加。

70年代下半期,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到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改革失败。

4、失败原因:(1)改革仍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框。只是修补性的改革,不能根除原有体制的弊病;

(2)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趋于保守;

(3)联与美国军备竞赛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影响经济发展。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1.背景:纠正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混乱

2.容:1)提出“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

2)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①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者;②要求国家主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

③打破单一的公有制经济;④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3.评价(失败原因):1)“加速发展战略”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使原本已严重畸形的经济结构更加失调;

2)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中阻力重重,效果不佳。

3)国家名义上取消了指令性指标,代之以严格的间接控制,企业自主权无法真正实现;

4)戈尔巴乔夫把改革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国政局逐渐失控,1991年联解体。

四、总结

1.异同同:1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弊端;2都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

3改革过程脱离了联实际;4结果都失败了

异:1 侧重点不同,赫鲁晓夫改革侧重农业,勃列日涅夫改革侧重重工业,戈尔巴乔夫改革侧重所有制和商品经济入手;

2 成效不同,前两者都取得一定的成效,而后者未见成效转向政治改革;

3 败因不同,前两制失败是因为未改变原有体制,后者进行根本性的变革,由于措施不符合国情而失败。

2.启示(1)社会主义建设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必须从实际出发,走符合国情的道路;

(2)改革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制度要通过不断改革来完善;

(3)任何经济制度都不可能一成不变,都应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改革适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