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进口转基因玉米看转基因与非转基因的区别

从进口转基因玉米看转基因与非转基因的区别

从进口转基因玉米看转基因与非转基因的区别
从进口转基因玉米看转基因与非转基因的区别

从进口转基因玉米看转基因与非转基因的区别

近来,有关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一直争议不断,不同的国家对转基因食品有不同的政策,但均持谨慎态度。近日,中粮进口6万吨美国转基因玉米,已接近整个6月份进口的玉米总量,并远远超过了5月份的进口玉米量。尽管对于如此巨量的进口转基因玉米的原因和安全方面的评价,中粮集团相关发言人暂未作出回应,但是伴随这批转基因玉米进入中国,一些农业方面的研究人士表现出诸多担忧。

为什么人们对中粮进口转基因玉米如此关注?转基因食品和非转基因食品究竟有什么区别?

慧聪食品工业网为您找到相关资料,来解读非转基因与转基因。

非转基因是通过自然界优胜劣汰选择基因的变化,从而消除了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可能造成的潜在危害.长期食用,安全可靠.

转基因指的是将某些物种所呈现出优秀性状的基因,转入可满足人类生存需求的动、植物、微生物基因组中,以使物种表现出其自身缺乏的优秀性状。在基因转入过程中,由于不可预见的基因突变,可能会转化为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的有毒蛋白质等诸多因素,所以涉及到转基因的安全问题。

世界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及经济合作组织表示转基因食品可能带来环境风险和健康风险,人工移植外来基因可能令生物产生“非预期后果”。

世界上最好的大豆生产在中国东北(非转基因),价格很高,中国把这些大豆出口到美国,这些钱再从美国进口美国大豆,转基因大豆由于产量大所以很便宜,而且出油量也很高,这样回到中国的大豆数量就变成原来的3~4倍,主要做成大豆油,价格便宜,能够保证人民的食用油.

但在英国和日本,95%以上的人都不接受转基因食品,是转基因的要明显标出来,而且价格特别便宜,但是也没有什么人买。

转基因作物,是指那些通过遗传工程进行修饰,根据需要转入某种特定基因的作物。目前最常见的是转入抗除草剂基因,这样的转基因作物可以抵抗普通的、较温和的除草剂,因此农民用这类除草剂就可以除去野草,而不必采用那些毒性较强、较有针对性的除草剂。其次是转入抗虫害基因,用得最多的是从芽孢杆菌克隆出来的一种基因,有了这种基因的作物会制造一种毒性蛋白,对其他生物无毒,但能杀死某些特定的害虫,这样农民就可以减少喷洒杀虫剂。据统计,在过去的四年内,美国由于推广抗虫害转基因作物,少喷洒了270万磅的杀虫剂。转基因作物还能增加产品,例如抗虫害转基因玉米能增产5-15%。转基因技术也可用于改变食物的营养成分,例如减少土豆的水分,这样炸出来的土豆片更脆;降低植物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延长储存期限。

转基因西红柿不仅容易运输、保存,而且味道也更佳。菲律宾的国际水稻研究院正在试验“金水稻”,通过转基因技术让水稻制造贝塔胡萝卜素(维生素A的前体),有助于消灭在亚洲地区广泛存在的维生素A缺乏症。转基因技术也可提高水稻中铁元素的含量,以减少亚洲妇女常见的贫血症。

转基因作物的历史很短。1992年,中国种植了世界上第一批商用转基因作物--转基因烟草。1994年,美国市场上才首次出现了转基因食品,一种软化缓慢的西红柿。由于转基因作物的巨大优势,推广非常快。到2000年,全世界已有4420万公顷的土地种植转基因作物,其中美国占68%,阿根廷占23%,加拿大占7%,中国占1%,其他国家占1%。大豆、玉米、棉花和油菜是主要的转基因作物,在美国,有近一半的大豆、棉花,超过三分之一的玉米、油菜是转基因作物。美国超级市场上的食物制品中,约60%含有转基因的成分。在公众的反对声中,目前这个发展势头已缓慢下来,特别是在工业化国家,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有减少的趋向。美国虽然还没有限制转基因作物,但是由于美国是农产品出口大国,欧洲、日本对转基因作物进口的限制,也打击了美国农民的积极性。

生物学界对转基因作物的危害性本无争议。始作俑者是苏格兰的一位免疫学家普兹太(ArmandPutztai),他在1998年在英国电视上接受采访时声称,根据他的研究结果,转基因土豆对老鼠有毒,能破坏老鼠的免疫系统,欧洲舆论因之大哗,是欧盟限制转基因食物的导火线。他的这项研究终于正式发表的时候(1999年发表在医学刊物《柳叶刀》上),对转基因作物的争议已越过大西洋到达了美国。1999年3月,三千多名示威者在“生物2000年”大会在波士顿召开之际,举行了反基因食物大示威,引起了全美国的关注。1999年5月,美国康奈尔大学洛希(JohnLosey)实验室向英国《自然》杂志报告说,他们用沾有抗虫害转基因玉米花粉的草叶喂养大花蝶的幼虫,导致这些毛毛虫死亡。这两项研究成了反对转基因作物的活动者反复提及的“经典”研究,涉及了两个主要问题:转基因作物是否有害人体健康?是否会破坏生态环境?

在普兹太的研究中,他向老鼠喂食制造凝聚素蛋白的转基因土豆(凝聚素能抗虫害),发现老鼠的肠道受到损害,得出结论这是转基因食物所导致的。这项研究遭到了众多的批评,包括缺乏合适的空白对照,以及用于喂养老鼠的膳食营养结构不平衡,后者也可能导致观察到的病变。其他的研究结果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至少有三项研究表明,转基因土豆和转基因大豆对动物的健康和生理活动都无影响。转基因作物往往是过量地制造某种外源的蛋白质,即使无毒的话,是否能导致过敏?这是更值得关注的问题。如果一种蛋白质不会导致过敏,那么制造它的转基因作物也不会导致过敏。例如还未发现有人会对植物铁蛋白过敏,那么提高铁含量的转基因大米也不会因此使人过敏。那些会使某些人过敏的蛋白质如果被导入作物中,则有导致过敏的可能性。研究人员在研究转基因作物时,已充分考虑到这个问题。过敏症的患者90%以上是对牛奶、干果、蛋类、海产品、小麦、豆类过敏,因此来自它们的基因将不被采用,例如,为了增加大豆中的甲硫氨酸的含量,一种巴西干果的蛋白质基因曾被转入大豆,实验发现这种大豆可能引起过敏,因此未推向市场。对转基因作物制造的新蛋白质,其化学成分和结构与已知的500多种过敏原做比较,如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也会被放弃。大部分的过敏原都难以消化,因此转基因产生的新的蛋白质要检测是否能够被消化,如果不能,该转基因食物也不能供食用。有一种转基因玉米被怀疑有可能引起过敏,被美国管理部门规定只能用于喂养牲口,去年发现它也被快餐店用于制作玉米片、炸玉米卷,引起全国性回收,商家损失惨重,曾经轰动一时。在经过了严格的检测和管理之后,含有过敏原的转基因食物能够上市的可能性很小。

我们再来看看对生态环境的可能影响。抗虫害转基因作物分泌的毒性蛋白,除了毒死特定的害虫,有没有可能也毒死其他生物?洛希等人对大花蝶的研究,想要说明的就是这个问题。这个研究结果也备受非议,被指责无法重复,实验用的大花蝶幼虫被强制只喂食沾转基因玉米花粉的草叶而没有其他选择,以及实验用的转基因玉米花粉含量过高。根据美国环境保护局的估计,草叶表面上

转基因玉米的鉴别方法.doc

转基因玉米的鉴别方法 转基因玉米的鉴别方法 判断转基因食品的几个标准: 1、个头。按照传统,西红柿也有一定个头的,比如:像大拇指头那么一点大的小西红柿绝对是转基因。再比如大豆,也叫黄豆,就是做豆腐,豆浆那种豆子,形状应该像动物内脏:腰的样子,有点扁,可现在的大豆,全是圆圆的、大不少、就像豌豆一样的大豆,产量很高,就是转基因。 2、色彩。与传统的不一样的绝对是转基因,比如彩色棉花、彩色辣椒。 3、产量。转基因作物一般在开始几年,其产量要比传统作物高不少。 4、季节。除了大棚蔬菜外,其它的反季节食品容易是转基因的。 5、害虫。凡是害虫喜欢光顾的作物就是没转基因的,凡是害虫害怕,也就是没有害虫,或很少害虫的作物,就是转基因。 甜玉米是转基因玉米吗 甜玉米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胚乳中可不只有淀粉,还有相对含量很高的水溶性多糖,这就赋予了其不同于普通玉米的甜味。究其背后的原因,是在甜玉米控制淀粉合成的一系列基因中,有一个或几个基因发生了自然的突变,处于纯合隐性状态,切断了部分还原性糖向淀粉转化的过程。这点小缺陷反而促成了甜玉米可口的味道。 甜玉米并不是最近才有的新作物,它的真正起源时间虽然无法考究,但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甜玉米品种是1779年欧洲殖民者从美洲的易洛魁人那里收集到的Papoon玉米,据此可以肯定甜玉米的出现时间还要更早。要知道,那时候可还压根没有转

基因这一说。 现在的甜玉米品种虽然和几百年前的不完全相同,但它同样不是转基因的产物,而是在自然突变的甜玉米品种的基础之上,通过传统育种技术选育自交系、组配杂交种的办法培育出的新的甜玉米品种。 最近几年,与甜玉米有关的几个基因序列和与其关联的分子标记都已经被找到,育种家还可以依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来加快育种进程。此外,还有利用花药组织培养技术来加快隐性基因的纯合进程的选育方法,也开始受到育种家的重视。 这些育种技术并没有涉及到单个或少数几个结构和功能已知的目的基因的插入,也没有对基因进行修饰、敲除、屏蔽等的改变(这些是我们常说的转基因技术手段)。通过这些方法培育出来的甜玉米都不是转基因玉米。很多人因为甜玉米的甜味不同于普通玉米,就认为甜玉米是转基因技术培育的,这其实是没有想到玉米自己的基因突变也会产生不一样的性状。 分辨转基因食品的方法 专家指出,按我国相关立法,若产品的主要原料中含转基因成分,应当在包装上加以注明,如果消费者不想购买转基因食品,一定要认真阅读食品标签,如买大豆油时,往往会看到小字标注原料是转基因大豆。 但若加工食品中含有转基因产品配料,却没有规定必须注明。如美式快餐店里的薯条,用的大都是转基因马铃薯品种;点心里的油脂,饭店里的烹调油,往往是转基因油。 所以在外就餐、购买加工食品时,遇到转基因食品成分的机会较大。相比之下,买国产果蔬(除番木瓜)、用花生油等来做烹调,几乎没有吃进去转基因成分的可能。多吃中国的杂粮杂豆,如小米、红豆等,也不会遇到转基因成分,而且其营养价值高。

(完整版)中国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及鉴别方法

中国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及鉴别方法 国内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清单 一、我国转基因作物有哪些? 1、已批准安全证书的有棉花、水稻、玉米和番木瓜,只有棉花、番木瓜批准商业化种植 “截至目前,我国批准了转基因生产应用安全证书并在有效期内的作物有棉花、水稻、玉米和番木瓜。”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副研究员谢家建介绍说。 “目前,转基因水稻和转基因玉米尚未完成种子法规定的审批,没有商业化种植。”谢家建表示,“我国已经进行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只有棉花和番木瓜。” 我国批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转基因作物有大豆、玉米、油菜、棉花和甜菜。这些食品必须获得我国的安全证书。 2、目前市售圣女果、彩椒、小南瓜、小黄瓜都不是转基因食品 网上流传一份转基因食品名单,包括“圣女果、大个儿彩椒、小南瓜、小黄瓜”。对此专家并不认同。 中国农科院生物所研究员王志兴说,小番茄也叫圣女果、樱桃番茄,是自古就有的番茄品种,只是因为个头小、采摘不便、产量低,最早仅作为观赏用,后来发现食

用方便,口味经过改良后逐渐流行。个头小是天生的基因差异,不是转基因的结果。 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副研究员吴刚说,小南瓜和小黄瓜也不是转基因食品,仅仅是未充分成熟的南瓜和黄瓜。如果继续在田间种植,小南瓜和小黄瓜最终会生长成普通的大南瓜和老黄瓜。 关于大个儿彩椒,吴刚表示,大个儿彩椒含有不同类型的花青素,表现为更丰富的颜色。花青素的变异在植物中很常见,像鲜花同一个品种就有不同颜色,萝卜也有红萝卜、绿萝卜、白萝卜等。“我国曾经批准过抗病毒甜椒的商业化种植,但与常规甜椒相比,转基因甜椒并没有明显优势,因此被市场自然淘汰。” 3、我国市场转基因食品主要是大豆油和木瓜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院院长罗云波介绍,目前中国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转基因食用油,就是我们所说的大豆色拉油,来源主要是从美洲,尤其是从美国、阿根廷、巴西等国家进口的大豆所生产出来的食用油。 还有一种就是转基因木瓜,因为木瓜容易得一种农药很难治的病,用基因的技术能够控制,转基因木瓜也是我们能够吃到的转基因食品。除此之外,我国很少能够见得转基因种类的食品。

转基因玉米59122品系的特异性检测

收稿日期:2010-03-13 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2006AA10Z44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00770); 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2008ZX08012-001) 作者简介:许文涛(1979—),男,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食品安全。E-mail :cau xwt@y ah https://www.doczj.com/doc/c515480243.html, *通信作者:黄昆仑(1968—),男,教授,博士, 研究方向为食品安全。E-mail :hkl009@https://www.doczj.com/doc/c515480243.html, 转基因玉米59122品系的特异性检测 许文涛1,2,杨 蓉2,陆 姣1,张 南1,2,罗云波1,何 景1,2,黄昆仑1,2,* (1.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食品安全实验室,北京 100083; 2.农业部转基因产品检验监督测试中心(北京),北京 100083) 摘 要:使用反向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克隆了转基因玉米59122的外源基因与玉米基因组之间的两段侧翼序列,并据其左侧侧翼序列设计了具品系特异性的引物,运用半巢式PCR 技术建立了59122的品系特异性二重PCR 检测方法,扩增片段100b p ,横跨p a t 终止子与转基因玉米侧翼基因之间。以转基因玉米59122、MO N863、MON810、GA21、NK603,转基因大豆Roundup Ready 和转基因油菜GT73等为材料,证明本方法与其他转基因作物具有高特异性。本方法在检测59122时,确定出连接体系中线性DNA 的最佳质量浓度为1ng/μL 左右,检出限达到0.1%,灵敏度为38个单倍体基因组拷贝数。因此可准确、快速、高效地检测转基因玉米及其产品,或作为常规PCR 定性检测后的验证方法。 关键词:转基因作物;品系特异性检测;半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反向聚合酶链式反应;二重聚合酶链式反应 Event-specific Transgenic Detection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Maize 59122 with Flanking Sequence XU Wen-tao 1,2,YANG Rong 2,LU Jiao 1,ZHANG Nan 1,2,LUO Yun-bo 1,HE Jing 1,2,HUANG Kun-lun 1,2,*  (1. Food Safety Laboratory,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al Engineering,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 China ;2. Supervision,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Beijing),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We report the cloning of two flanking sequence of the integrated gene construct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maize 59122by inverse PCR method and the design of even-specific primers based on the left flanking sequence with the aim of developing of a duplex PCR assay for the event-specific transgenic detection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maize 59122 using semi-nested PCR,result ing in an amplification fragment of 100 bp in length stretching from the terminator of the pat gene to the 59122 flanking genes.This assay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detect genetically modified maizes 59122, MON863, MON810, GA21, NK603,genetically modified Roundup Ready soybeans and genetically modified oilseed rape GT73, with high specificity. The optimum concentration of linear DNA in a connection system for detecting genetically modified maize 59122 by this assay was around 1ng/μL, which exhibited a limit of detection of 0.1% and a sensitivity of 38 copies of haploid genome. Therefore, the developed PCR assay is applicable to detect genetically modified maize and its derivates accurately, fast and efficiently, and can serve to verify routine PCR qualitative detection. Key words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 ;event-specific transgenic detection ;semi-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inver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duplex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中图分类号:Q789;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11)04-0139-04 随着转基因作物的不断商业化,新型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为此,各国都加强了管理[1]。除了向公众公布相关信息、增加透明度外,关键问题是建立相应的科学检测方法来分析鉴别转 基因产品。 目前,转基因产品的检测技术[2]很多,分为基于核酸水平的检测技术、基于蛋白水平的检测技术以及其他检测技术。在定性检测中基于蛋白水平的检测[3]不能区

玉米转基因完整流程

农杆菌菌株的培养及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挑取根癌农杆菌LBA4404单菌落于3ml的YEB液体培养基(链霉素100mg/ml),28℃振荡培养过夜 取过夜培养菌液500μl接种于50mlYEB(链霉素100mg/ml)液体培养基中,28℃振荡培养至OD600为0.5 左右。 5000rpm离心5min,集菌。 加10ml0.15MNaCl悬浮细胞,5000rpm离心5min, 加10ml预冷的20mMCaCl2悬浮细胞,冰浴,24小时内使用,或分装成每管200μl,液氮中速冻1min,置于-70℃保存备用。 植物表达载体向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转化 取200ml 感受态细胞,加入1μg构建好的质粒DNA加入到,混匀后,冰浴30min。 液氮中速冻2-3min,37℃水浴5min,接着冰浴3min。 加入1mlYEB培养基,28摄氏度慢速震荡培养4h。 5000rpm离心5min,弃上清,集菌。 加入0.1mlYEB培养基重新悬浮细胞,涂布于含有100mg/ml Kan和125mg/ml Sm的YEB 平板上,28℃培养 阳性克隆的鉴定 挑取平板上长出的单菌落,接种于含有100mg/ml Kan和125mg/ml Sm的YEB液体培养基中,28℃振荡培养过夜,小量提取质粒DNA,以质粒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鉴定。 农杆菌菌液的制备 挑取继代2d后的农杆菌单菌落,在加有相应抗生素的液体YEB培养基中,在28℃黑暗条件下震荡培养16-20h(OD600为0.6-0.8) 将菌液置于离心管中,18-20℃,5000rpm离心5min收集菌体。 将收集到的菌体用2mlD-inf液体培养基悬浮进行洗涤,以去除残余的YEB培养基 18-20℃,5000rpm离心10min收集菌体,将菌体用2mlD-inf液体培养基,加入1‰AS,备用(放1h)

美国人究竟吃不吃转基因食物

美国人究竟吃不吃转基因食物 腾讯科技[微博]2011年04月26日15:31 分享 美国人用于直接食用的转基因食物的比例相对于其生产规模来讲,百分比确实不高,但由于其庞大的农业生产能力,即便很低的比例也可以得出很高的人均消费量 本文作者谭一泓贾鹤鹏 近年来,国内舆论一直被一个问题所困惑,作为转基因作物种植第一大国,美国的公众到底吃不吃转基因食品?围绕着这一问题的各种说辞,让消费者无所适从。 转播到腾讯微博 美国人究竟吃不吃转基因食物

《科学新闻》经过广泛搜集资料和采访,发现美国人的确在大量食用转基因食品,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人们一般也意识不到转基因食物有何特别。 而同时,美国作为一个多元化的大国,自然也不乏一些抵制转基因食品的环保组织和社区,只是这种抵制既不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公众,也不能让自己的餐桌上杜绝转基因食物。“因为对于大多数美国人来讲,他们不在乎食品中是否有转基因。”康奈尔大学科学传播教授Bruce Lewenstein说。 消费量之辨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前任所长黄大昉研究员以及多位专家,在不同的场合指出,从全球角度来说,转基因食品早已在应用了。这一点在中国也不例外。转基因食品是经过严格管理、严格评价的,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有人讲,在北美市场上有三千种转基因食品,它主要的成分就是转基因的大豆、玉米,所以它也是转基因食品,而且是几亿人吃了十几年了。”黄大昉在一次人民网(603000)的访谈中说。 但是这一说法,最近遭到了一些反对转基因人士的反驳。 网上一篇转载率颇高的博文就列举了很多数字,试图说明美国人没有大规模食用转基因食品。 该文以玉米为例,指出根据美国官方统计,在美国,玉米食用比例大约是总消费量的10.5%,而其中直接食用的比例不到2.5%。

转基因研究的现状及发展

转基因研究的现状及发展 转基因作物是当今世界各国现代生物技术产业研究的热点,中国的转基因生物技术发展一、我国转基因作物的发展现状迅速,由于科学界对转基因作物对人类及生态环世界上最早的转基因作物诞生于年,是一境利与弊的争论,措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施对到种含有抗生素药类抗体的烟草。世纪年代,其进行安全管理。本文论述了转基因作物在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已逐渐成为各国现代生物技术产业研国内的发展现状,分析了转基因作物对人类及生态环境的利与弊以及关于我国转基因作物安全管究的热点。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1.在畜牧兽医中的应用 应用于动物抗病育种转基因技术可以用于动物抗病育种,通过克隆特定基因组中的某些编码片段,对之加以一定形式的修饰以后转入畜禽基因组,如果转基因在宿主基因组能得以表达,那么畜禽对该种病毒的感染应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或者应能够减轻该种病毒侵染时对机体带来的危害。(其用于遗传育种,不仅可以加速改良的进程,使选择的效率提高,改良的机会增多,并且不会受到有性繁殖的限制。)例如Clements等将绵羊髓鞘脱落病毒的表壳蛋白基因转入绵羊,获得的转基因动物抗病力明显提高;丘才良把一种寒带比目鱼抗冻基因成功地转移到大西洋鲑中,为提高某些鱼类的抗寒能力做了积极的尝试。 2.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用于生产药用蛋白用转基因动物的乳腺生产重组蛋白(乳腺生物反应器)可能是转基因动物的最大应用,这也是世界范围内转基因研究的热点之一。Swamdom (1992)用β-球蛋白的4个核酸酶I的高敏位点与人的两个基因相连,融合基因产生的转基因猪与鼠的原型相似。目前,把转基因动物当作生物反应器来生产药用蛋白已经受到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不仅各国政府投资,一些私人集团也不惜投入大量资金加以研究和开发。 3.转基因的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1)转基因表达水平低,许多转基因的表达强烈地位受着其宿主染色体上整合位点的影响,往往出现异位表达和个体发育不适宜阶段表达,影响转基因表达能力或基因表达的组织特异性,从而使大部分转基因表达水平极低,极少部分基因表达水平过高。 (2)难以控制转基因在宿主基因组中的行为,转基因随机整合于动物的基因组中,可能会引起宿生细胞染色体的插入突变,还会造成插入位点的基因片段丢失,插入位点周围序列的倍增及基因的转移,也可能激活正常状态下处于关闭状态的基因。 (3)不了解哪些基因控制多数生理过程,不了解基因表达的发育控制和组织特异性控制的机制。 (4)制作转基因动物的效率低,这是目前几乎所有从事转基因动物研究的实验室都面临的问题,也是制约着这项技术广泛应用的关键。 (5)对传统伦理是一种挑战,对人类的生存有一定的负面作用等。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这些缺点的存在就否定转基因技术的研究价值。因为它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配合其他相关的生物技术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这一技术日趋成熟,许多问题有望逐步得到解决。

世界转基因玉米种植介绍

世界转基因玉米种植介绍 转基因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转基因作物之一。1999年,全球12个国家种植的4个主要转基因作物中,玉米占转基因作物总种植面积的28%。美国种植的转基因玉米(抗虫基因、Bt耐除草剂基因和耐除草剂基因)增加了220万公顷,从1998年的810万公顷增加到1999年的1030万公顷,相当于1999年美国全国玉米种植面积3140万公顷的33%。美国科学家还培育出能抗欧洲玉米螟的转基因玉米,以防欧洲玉米螟威胁玉米种植。到1998年,这种转基因玉米的种植面积已达到美国玉米种植面积的20%。此外,抗根瘤线病的玉米新品种也已研制成功,2~3年内即可大规模栽培。除美国外,欧盟的西班牙和法国也已开始种植转基因Bt玉米,面积分别为3万公顷和1000公顷,而葡萄牙首次在1999年种植转基因Bt玉米 1000公顷以上,此外,德国也有小面积的Bt玉米种植。 (1)玉米的转化:在玉米上,直到80年代后期才在转化方面取得突破。 ①愈伤组织法。第一例成功的玉米自交系(A188)培养出再生植株报道于1975年。一直到1988年,Klein等人用基因枪法把cat基因转移到玉米的胚状体和非胚状体细胞中,并发现有短暂表达。与此同时,基因表达和标记系统也得到发展。到1996年,农杆菌共培养法才成功用于转化瞬息万变交系A188。1986年Fro毫米研究小组获得了第一个转基因玉米愈伤组织。应用基因枪法可用Ⅰ型和Ⅱ型愈伤组织及未成熟胚来做DNA转移。 ②其它玉米转化方法。以组织培养如愈伤组织培养为基础的玉米转化方法存在一些缺点。1993年报道了成功地把DNA转移到早期合子胚的分生组织中,其转化频率4%~45%(随基因型不同而有差异),1995年获得了转基因玉米茎。随后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③玉米转化新技术。pat基因在玉米转化中被广泛用作选择性标记其它标记也有使用。在玉米转化中使用可见标记(报导基因)对基因表达研究和证实转基因的存在是很有意义的。1992年最先从水母中克隆出的绿荧光蛋白(克FP)基因作为选择性标记基因很有利用价值。 (2)转基因表达的调控:理想的转基因表达需要精确控制表达水平、组织和细胞特异性和代间稳定性。其调控因子包括启动子、转录和翻译前导序列、增强子及其它序列。在充分考虑转基因所需条件后,才能正确选择调控因子。影响表

转基因玉米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720.1~720.3-2003 转基因玉米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 Environmental impact testing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maize 2003-12-01发布 2004-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发 布 NY ICS 65.020.99 B 20

目录 NY/T 720.1-2003 转基因玉米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1部分:生存竞争能力检测 (1) NY/T 720.2-2003 转基因玉米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2部分:外源基因流散的生态风险 检测 (5) NY/T 720.3-2003 转基因玉米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3部分: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检测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 720.1-2003 转基因玉米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 第1部分:生存竞争能力检测 Environmental impact testing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maize - Part 1: testing the survival and competitive abilities 2003-12-01发布 2004-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发 布 NY ICS 65.020.99 B 20

NY/T 720.1-2003 前言 NY/T 720《转基因玉米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第1部分:生存竞争能力检测; ——第2部分:外源基因流散的生态风险检测; ——第3部分: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检测。 本部分是NY/T 720的第1部分。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彭于发、王振营、李宁、杨崇良、董英山、路兴波、付仲文。

从进口转基因玉米看转基因与非转基因的区别

从进口转基因玉米看转基因与非转基因的区别 近来,有关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一直争议不断,不同的国家对转基因食品有不同的政策,但均持谨慎态度。近日,中粮进口6万吨美国转基因玉米,已接近整个6月份进口的玉米总量,并远远超过了5月份的进口玉米量。尽管对于如此巨量的进口转基因玉米的原因和安全方面的评价,中粮集团相关发言人暂未作出回应,但是伴随这批转基因玉米进入中国,一些农业方面的研究人士表现出诸多担忧。 为什么人们对中粮进口转基因玉米如此关注?转基因食品和非转基因食品究竟有什么区别? 慧聪食品工业网为您找到相关资料,来解读非转基因与转基因。 非转基因是通过自然界优胜劣汰选择基因的变化,从而消除了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可能造成的潜在危害.长期食用,安全可靠. 转基因指的是将某些物种所呈现出优秀性状的基因,转入可满足人类生存需求的动、植物、微生物基因组中,以使物种表现出其自身缺乏的优秀性状。在基因转入过程中,由于不可预见的基因突变,可能会转化为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的有毒蛋白质等诸多因素,所以涉及到转基因的安全问题。 世界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及经济合作组织表示转基因食品可能带来环境风险和健康风险,人工移植外来基因可能令生物产生“非预期后果”。 世界上最好的大豆生产在中国东北(非转基因),价格很高,中国把这些大豆出口到美国,这些钱再从美国进口美国大豆,转基因大豆由于产量大所以很便宜,而且出油量也很高,这样回到中国的大豆数量就变成原来的3~4倍,主要做成大豆油,价格便宜,能够保证人民的食用油. 但在英国和日本,95%以上的人都不接受转基因食品,是转基因的要明显标出来,而且价格特别便宜,但是也没有什么人买。 转基因作物,是指那些通过遗传工程进行修饰,根据需要转入某种特定基因的作物。目前最常见的是转入抗除草剂基因,这样的转基因作物可以抵抗普通的、较温和的除草剂,因此农民用这类除草剂就可以除去野草,而不必采用那些毒性较强、较有针对性的除草剂。其次是转入抗虫害基因,用得最多的是从芽孢杆菌克隆出来的一种基因,有了这种基因的作物会制造一种毒性蛋白,对其他生物无毒,但能杀死某些特定的害虫,这样农民就可以减少喷洒杀虫剂。据统计,在过去的四年内,美国由于推广抗虫害转基因作物,少喷洒了270万磅的杀虫剂。转基因作物还能增加产品,例如抗虫害转基因玉米能增产5-15%。转基因技术也可用于改变食物的营养成分,例如减少土豆的水分,这样炸出来的土豆片更脆;降低植物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延长储存期限。 转基因西红柿不仅容易运输、保存,而且味道也更佳。菲律宾的国际水稻研究院正在试验“金水稻”,通过转基因技术让水稻制造贝塔胡萝卜素(维生素A的前体),有助于消灭在亚洲地区广泛存在的维生素A缺乏症。转基因技术也可提高水稻中铁元素的含量,以减少亚洲妇女常见的贫血症。

(完整版)有哪些转基因食品

国内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清单 一、我国转基因作物有哪些 ? 1、已批准安全证书的有棉花、水稻、玉米和番木瓜,只有棉花、番木瓜批准商业化种 植 “截至目前,我国批准了转基因生产应用安全证书并在有效期内的作物有棉花、水稻、 玉米和番木瓜。”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副研究员谢家建介绍说。 目前, 转基因水稻和转基因玉米尚未完成种子法规定的审批, 家建表 示,“我国已经进行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只有棉花和番木瓜。 我国批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转基因作物有大豆、玉米、 必须获得我国的安全证书。 2、目前市售圣女果、彩椒、小南瓜、小黄瓜都不是转基因食品 网上流传一份转基因食品名单,包括“圣女果、大个儿彩椒、小南瓜、小黄瓜”。对此 专家并不认同。 中国农科院生物所研究员王志兴说, 小番茄也叫圣女果、 樱桃番茄, 是自古就有的番茄 品种,只是因为个头小、采摘不便、产量低,最早仅作为观赏用,后来发现食用方便,口味 经过改良后逐渐流行。个头小是天生的基因差异,不是转基因的结果。 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副研究员吴刚说, 小南瓜和小黄瓜也不是转基因食品, 仅仅是未充分 成熟的南瓜和黄瓜。 如果继续在田间种植, 小南瓜和小黄瓜最终会生长成普通的大南瓜和老 黄瓜。 关于大个儿彩椒, 吴刚表示, 大个儿彩椒含有不同类型的花青素, 表现为更丰富的颜色。 花青素的变异在植物中很常见, 像鲜花同一个品种就有不同颜色, 萝卜也有红萝卜、 绿萝卜、 白萝卜等。 “我国曾经批准过抗病毒甜椒的商业化种植, 但与常规甜椒相比, 转基因甜椒并 没有明显优势,因此被市场自然淘汰。” 3、我国市场转基因食品主要是大豆油和木瓜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院院长罗云波介绍, 目前中国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主 要有两种, 一种是转基因食用油,就是我们所说的大豆色拉油,来源主要是从美洲,尤其是 从美国、阿根廷、巴西等国家进口的大豆所生产出来的食用油。 还有一种就是转基因木瓜, 因为木瓜容易得一种农药很难治的病, 用基因的技术能够控 制,转基因木瓜也是我们能够吃到的转基因食品。 除此之外, 我国很少能够见得转基因种类 的食品。 4、吃了转基因大豆豆粕饲料长大的牛羊,其肉制品不是转基因食品 罗云波:这个应该不算,转基因是没有商业化种植。 ”谢 油菜、 棉花和甜菜。这些食品

分辨转基因玉米的方法

分辨转基因玉米的方法 可能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种转基因食品,多食用一些转基因食品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补充体内的各种营养需求,可能很多人对于转基因玉米与非转基因玉米的区别方法还不是很了解,通常转基因玉米通常比非转基因玉米更大,简述一下分辨转基因玉米的方法吧。 转基因大米透明、有光泽,又长又亮,均匀好看,淘米水很清,容易与东北“长粒香”混淆,买的时候一定看清原产地;非转基因大米呈白色,不很齐整,淘米水浑浊。 转基因玉米,颗粒大,有光泽,甜脆,饱满,无虫眼,大小均匀,体形优美,头颗粒尾差不多;非转基因玉米相反。 这是指没有经过加工的粮食,如果是加工过的食品就只能碰运气了。转基因大豆、玉米、大米生产最多、分布最广,因此购买任何大豆、玉米和大米制品都要慎重,哪怕是超市卖的玉米窝头和豆腐,都要敬而远之。用转基因饲料和激素喂养的转基因禽畜,基本都是有腿的毒品了,像那些国际知名的快餐店,基本都是用的这类,尽量少吃或者不吃。坚决不买色拉油、玉米油、豆

油、菜籽油,即使是表明的非转基因大豆油,也不要相信,因为几乎所有超市都大量上市非转基因大豆油,但是这些非转基因大豆是魔法变出来的?目前花生油绝对可靠。 转基因固然可怕,但是还有另外一个很大的致命威胁被人们忽略了,那就是化肥农药,化肥农药的原材料基本上都是剧毒重金属之类,成品之中会有大量的剧毒物残留,之后会随着使用进入土地,进入农作物,进入我们的餐桌。现代的很多疾病其实都是这种剧毒残留物导致的,我们一直在慢性中毒! 以上介绍的分辨转基因玉米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很好的分辨,大家都可以尝试一下,多吃一些转基因玉米对于我们自身的身体会产生很多的好处,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降低出现疾病的几率。

玉米成分转基因检测知识

玉米成分转基因检测知识 转基因玉米就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把种属关系十分遥远且有用植物的基因导入需要改良的玉米遗传物质中,并使其后代体现出人们所追求的具有稳定遗传性状的玉米。 转基因食品有很多优点:增加作物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作物抗虫害、抗病毒等的能力;提高农产品耐贮性。但转基因食品作为一种新物种,其对人体健康、生态平衡是否具有危害还未确定:可能通过基因漂流影响其他物种;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引起过敏等等。 比如说水果玉米,就是那种吃起来带甜味的。颗粒大小差不多,金黄色栗粒的,一般路边烧烤的那种玉米。彩色玉米,就是栗粒有紫色白色黄色的哪种,这是最原始的转基因玉米了。 下列是对于其它相关转基因成分物质: ◆大豆◆马铃薯◆木瓜◆青椒 ◆食用菌◆小麦◆烟草 ◆油菜籽◆棉花◆植物性饲料 ◆调味品◆食用油脂◆食品半成品、食品成品 ◆水稻及其产品◆植物及其加工产品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实时荧光PCR反应体系: 试剂名称终浓度ЧL/反应 10×PCR反应缓冲液1× 5 MgCl2(25m mol/L) 2.5 m mol/L 5 dATP(10 m mol/L) 200 n mol/L 1 dGTP(10 m mol/L) 200 n mol/L 1 dCTP(10 m mol/L)200 n mol/L 1 dTTP(10 m mol/L) 100 n mol/L 0.5 dUTP(10 m mol/L) 200 n mol/L 1 UNG酶(1 U/чL)0.5U 0.5 上游引物(10чmol/L)200 n mol/L 1

下游引物(10чmol/L)200 n mol/L 1 探针(5 чmol/L)100 n mol/L 1 Taq酶(5U/чL) 2.5U 0.5 DNA模板(40 ng/чL~50ng/чL)- 5 补水至- 50 注:表中DNA模板为原料的模板量,加工产品可视加工程度适当增加模板量;也可根据具体情况或不同的反应总体积进行适当调整。 1×25 TaMan R Universal PCR Master Mix(2×) 上游引物(10 чmol/L)150 nmol/L 0.75 下游引物(10чmol/L)150 n mol/L 0.75 DNA模板(40 ng/Чl~50 ng/чL)- 4.0 探针(5 чmol/L)50 nmol/L 0.50 补水至- 50 注:表中DAN模板为原料的模板量,加工产品可视加工程度适当增加模板量;也可根据具体情况或不同的反应总体积进行适当调整。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反应参数为:50℃PCR前去污染2min;预变性95℃15s,60℃1min,45个循环。 待测样品外源基因检测Ct值大于或等于40,内源基因检测Ct值小于或等于24,设置的对照结果正常者,则可判定该样品未检出×××基因; 待测样品外源基因检测Ct值小于或等于36,内源基因检测Ct值小于或等于24,设置的对照结果正常者,则可判定该样品检出×××基因; 待测样品外援基因检测Ct值在36~40之间,应重做实时荧光PCR扩增。再次扩增后的结果Ct值仍小于40,且设置的对照结果正常,则可判定该样品检出×××基因;再次扩增后结果Ct值大于40,且设置的对照结果正常,可判定该样品未检出×××基因。

[转基因玉米的鉴别]转基因玉米的鉴别方法

[转基因玉米的鉴别]转基因玉米的鉴别方法 不知道大家对转基因食品有没有了解呢?今天,小编我向大家介绍介绍转基因玉米,认识转基因玉米对人体的危害,以及让大家懂得如何区分和辨别转基因玉米! 转基因玉米的鉴别如下: 判断转基因食品的几个标准: 1.个头。按照传统,西红柿也有一定个头的,比如:像大拇指头那么一点大的小西红柿绝对是转基因。再比如大豆,也叫黄豆,就是做豆腐,豆浆那种豆子,形状应该像动物内脏:腰的样子,有点扁,可现在的大豆,全是圆圆的、大不少、就像豌豆一样的大豆,产量很高,就是转基因。 2.色彩。与传统的不一样的绝对是转基因,比如彩色棉花、彩色辣椒。 3.产量。转基因作物一般在开始几年,其产量要比传统作物高不少。 4.季节。除了大棚蔬菜外,其它的反季节食品容易是转基因的。 5.害虫。凡是害虫喜欢光顾的作物就是没转基因的,凡是害虫害怕,也就是没有害虫,或很少害虫的作物,就是转基因。 现在的甜玉米品种虽然和几百年前的不完全相同,但它同样不是转基因的产物,而是在自然突变的甜玉米品种的基础之上,通过传统育种技术选育自交系、组配杂交种的办法培育出的新的甜玉米品种。 最近几年,与甜玉米有关的几个基因序列和与其关联的分子标记都已经被找到,育种家还可以依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来加快育种进程。此外,还有利用花药组织培养技术来加快隐性基因的纯合进程的选育方法,也开始受到育种家的重视。

这些育种技术并没有涉及到单个或少数几个结构和功能已知的目的基因的插入,也没有对基因进行修饰、敲除、屏蔽等的改变(这些是我们常说的转基因技术手段)。通过这些方法培育出来的甜玉米都不是转基因玉米。很多人因为甜玉米的甜味不同于普通玉米,就认为甜玉米是转基因技术培育的,这其实是没有想到玉米自己的基因突变也会产生不一样的性状。 转基因玉米的危害: 1.害虫无法被灭杀:转基因食品本身就存在害虫的基因,这些害虫会产生具有更高的防御性,不利于农药的灭杀。 2.影响发育:根据喂养小白鼠转基因食品的实验证明,转基因食品对小白鼠的繁殖和生长发育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3.营养问题:转基因食品通常存在很多营养问题,科学家们还认为,外来基因会以一种人类还不了解的方式去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感谢您的阅读!

转基因玉米的发展前景

转基因玉米的应用前景 前言: 随着转基因大豆、马铃薯、油菜等许多转基因作物走进人们的生活,转基因玉米也进入人们的视野。玉米是重要的食物、饲料和工业原料,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和水稻,在世界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玉米虫害是一个防不胜防的问题,由于虫害的原因,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范围的玉米都在减产。转基因玉米的出现对玉米虫害防止问题有了新的希望。 本文针对转基因玉米基因的研究,转基因玉米对虫害的防止以及转基因玉米的生物安全性等问题进行分析综述。 主题: 一、转基因玉米基因的研究 杀虫蛋白基因Cry1Ab/1Ac的研究 虫害的主要原因是玉米螟,它可以危害玉米的任何部位,致使玉米减产甚至颗粒无收。玉米螟俗名钻心虫,成虫属鳞 翅目螟蛾科( Lepidoptera Pyralididae ) ,为世界性的蛀食 性大害虫,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世界每年因 虫害造成的损失约占农作物产量的15%以上(1)。要解决这 一棘手问题紧靠化学农药的使用不仅不能满足杀虫的目的, 还会给人体和环境带来极大的伤害。而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转基因抗虫玉米则可高效专一控制玉米螟,是防治玉米螟的新途径(1)。常用的方法是从微生物中分离得到目的基因,然后通过转基因技术将目的基因(抗虫基因)导入玉米的细胞(即受体细胞),再通过筛选得到可以稳定表达形状(即抗虫)的玉米。玉米是最难转化的作物之一,这是因为玉米不是土壤农杆菌的天然寄主,研究初期转化困难;另一方面,由玉米的原生质体悬浮细胞再生可育的植株也比较困难,所以,包括玉米在内的禾本科作物的遗传转化工作进展缓慢。直至1993年Michael成功地用基因枪法将Bt(苏云金芽抱杆菌毒蛋白)基因导入玉米并对转基因玉米植株在田间进行了抗虫试验。 Bt是苏云金芽胞杆菌( Bacillus thuringiensis)的简称,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土壤芽胞杆菌。该细菌产生的杀虫蛋白能够破坏昆虫肠道内的细胞渗透压,导致昆虫死亡。Bt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在芽胞形成过程中,产生由蛋白质组成的且具有杀虫活性的伴胞晶体,人们称这种蛋白质为δ-内毒素(δ-endotoxins)或杀虫晶体蛋白(insecticidal crystal protein,ICP),而将编码这种蛋白的基因统称为Bt(4)。Bt 基因是第一代抗虫基因的典型代表,它所表达的蛋白统称为Cry晶体蛋白,其中Cry1Ab和Cry1Ac基因对玉米螟等鳞翅目害虫具有专一性毒性(1)。转基因抗虫玉米Bt-176就是具有抗鳞翅目尤其是玉米螟等害虫及耐草铵磷除草剂的特

转基因玉米能食用吗美国人到底吃不吃转基因玉米

转基因玉米能食用吗?美国人到底吃不吃转基因玉米 美国人到底吃不吃转基因玉米。某科学家说,要弄清这个问题很简单,只需要搞清楚三个问题就行了:第一个问题,美国人种植的转基因玉米占种植总量的比重。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美国转基因玉米种植占总种植率的90%。第二个问题,美国人进口了多少玉米,出口了多少玉米?这个已经无需证明,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产国和出口国。第三个问题,美国人种植的玉米是以什么形式被消费的的?据美国各种报道称,美国人每天直接吃掉的转基因玉米是48克,间接吃掉的是172克。这个48克是以“谷物与谷物制品”形式被消费掉的每日消耗量。包含转基因成分的转基因玉米。172克中因为有“玉米油”这一项,所以不准确,因为转基因玉米油是不含转基因成分的,转基因成分只在蛋白质中有,脂肪中没有。某农业科学家还认为,非转基因的玉米因为有玉米螟虫害。这种虫会钻玉米芯,吃掉玉米芯,导致玉米霉变。发霉的玉米含有黄曲霉素、伏马毒素等致癌,致胎儿畸形的毒素。农药用多了毒人,用少了还是毒人。而转基因抗虫玉米就不用担心这种问题。他还说,说转基因不能食用是没有事实根据的,都是想当然式的说法。蛋白质受热凝固失去生物活性,而且不可逆,因而再怎么样的转基因食品,只要加热煮熟后食

用,会有什么问题呢?综上所述,美国人一直在吃转基因玉米。他赞成研究和推广转基因作物,他说,农业要发展靠的是科学技术,转基因就是将其它作物基因转植到某作物里,以改良它的某种品质,比如我们吃了几十年的转基因大豆油,它是科学家为提高大豆产油率努力的结果,科学技术的进步造福全人类,有人非抱着煤油灯不放,真是可悲。不过,也有人认为,转基因粮食有没有副作用还未知,专利都在西方国家手里,西方国家可以随意添加各种基因杀精绝育癌变这些都是有可能的。一旦全面种植黄种人的命运完全操纵在白种人手中。

转基因玉米MON863品系特异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转基因玉米MON863品系特异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摘要:根据转基因玉米MON863外源基因的旁侧序列,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了转基因玉米MON863品系特异定量PCR检测方法,并采用该法检测了1%含量的MON863玉米粉末(不确定度为10%)?结果显示,采用构建的方法获得的标准曲线斜率为-3.6~-3.1,相关系数大于0.99,扩增效率为102.2%,在90%~110%内?样品的定量检测结果1.113%接近已知含量1%(不确定度为10%),表明建立的转基因玉米MON863品系特异定量PCR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度高,可以在日常检验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MON863;zSSⅡb;旁侧序列;定量检测 Establishment of Event-specific Quantitative PCR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Maize Abstract: Event-specific quantitative PCR detection method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maize(Event MON863) was established. PCR primers and Taqman probe were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flanking sequence of exogenous gene of Event MON863. Sample(CRM) containing 1% of Event MON863 (uncertainty was 10%) was tes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lope of standard curve obtained was in the range of -3.6~-3.1.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as greater than 0.99; And the amplification efficiency of this method was 90%~110%(averaged at 102.2%). The detection result of sample was 1.113%, closed to the true content(1%). It was proved that the sensitivity and precision of this method was relatively high and could be used to test GMO samples. Key words: event MON863; zSSⅡb; flanking sequence; quantitative detection MON863转基因玉米是美国孟山都公司2003年投放市场的转基因产品,具有防?抗虫害能力?MON863玉米品系是通过DNA重组技术,表达编码一种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来的抗鞘翅类昆虫的特异杀虫剂蛋白质Cry3Bb1的基因,来控制玉米根蠕虫的横行?Cry3Bb1的基因通过粒子加速转化引入公开可供使用的纯种玉米品系A634?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Cry3Bb1没有与已知蛋白毒素和过敏原有同源序列,该蛋白质不存在潜在的毒性和过敏性[1]?2001年至2004年,美国?日本?加拿大?韩国等国先后批准进口用作食用或饲料?2004年4月,欧盟食品安全局确认MON863安全可靠?2005年8月,欧盟批准将这种转基因玉米用于动物饲料,2006年1月批准其用于人类食品? 2001年6月6日,国务院发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5日,农业部发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等3个配套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对进入我国流通市场的转基因生物及产品实施标识制度,而对转基因产品的定性或定量检测是贯彻标识制度的重要前提,因此对转基因产品的检测显得十分重要?目前,在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检测标准中,只有转基因玉米MON863品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