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儿尿动力学检查的特殊问题

小儿尿动力学检查的特殊问题

小儿尿动力学检查的特殊问题
小儿尿动力学检查的特殊问题

小儿尿动力学检查的特殊问题

文建国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尿流动力学中心

小儿排尿功能障碍多见。为了确定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的功能及其协调关系,尿动力学检查是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尿流动力学检查能将排尿异常的症状用图和数字表现出来并为排尿障碍提供病理生理的解释,为临床制定正确治疗方案和客观评估治疗疾病转归提供客观依据。1998年国际儿童排尿节制学会(International Children’s Continence Society,ICCS)制定了第一个儿童下尿路功能障碍的定义和标准。小儿尿动力学检查有了重要的依据和参考。

与成人相比,小儿尿动力学检查要困难的多。但了解小儿尿动力学检查的特殊性和采取相应措施后,小儿尿动力学检查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困难,一般都能得到满意的检查结果。下面就小儿尿动力学检查的几个特殊问题提出来和大家共同讨论学习。

1.小儿排尿功能障碍的特殊性。主要类型有神经性、非神经性排尿功能障碍和遗尿。临床常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不全(fractional voiding)、懒惰性膀胱综合征(1azybladder syndrome),泌尿系感染和尿失禁等。多数排尿功能障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

2.小儿尿动力学检查的特殊性。

1)膀胱压力容积测定(Cystometry,CMG):不同年龄采用不同的体位,新生儿多为仰卧位,较大儿童多为坐位。充盈膀胱的方式:小儿膀胱测压一般用慢速膀胱测压,充盈速度分别为<10ml/min。婴幼儿根据体重进行计算,如新生儿膀胱充盈速度为0.25 m1/kg wt。膀胱顺应性可随膀胱充盈速度的变化而发生显著变化。婴幼儿容易发生焦虑和痛苦引起的腹部紧张能刺激而产生膀胱收缩的假象。逼尿肌压力若为负压应认为是直肠收缩活动引起的‘假象’。膀胱感觉:正常排尿愿望在小婴儿可能表现不安静,如脚趾“伸屈活动”;在较大儿童第一次膀胱测压时排尿可能发生在较小膀胱容量时,因害怕不舒服,这就是为何儿童尿流动力学应至少进行两次膀胱测压。

2)尿流率测定:尿流率测定是无损伤性的尿流动力学检查方法,对鉴别下尿路梗阻性疾病、了解逼尿肌、括约肌的总体水平有很大价值。尿流曲线作为尿流率测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比较敏感地反映不同类型的排尿特征。该检查非常受小儿欢迎,但在婴幼儿尿量少或不能自主排尿限制了其应用。在儿童的尿动力学检查中,有研究显示staccato尿流曲线在下尿路正常的婴幼儿中的发生率为20%~70%,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下降。作者总结了8413岁儿童169名(男81名,女88名),staccato尿流曲线的总体发生率为31.9%,其中男性29.6%,女性34.1%,无性别差异。男性儿童中,staccato尿流曲线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有下降趋势,年龄差距大时发生率与年龄相关性更紧密。女性儿童中staccato尿流曲线发生率与年龄相关性不明显,提示女性staccato尿流曲线发生率在8413岁儿童中常见。staccato尿流曲线的发生率跟尿量相关性显著,随着尿量增加发生率明显升高。这可能与尿量较多时儿童不能长时间维持尿道外括约肌稳定和逼尿肌括约肌的协同有关:也提示儿童下尿路神经肌肉排尿调控尚未发育完善。staccato尿流曲线儿童的尿流率参数与光滑尿流曲线组(非staccato尿流曲线儿童)相比,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和残余尿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别,但尿量明显大于光滑曲线组,排尿时间较光滑曲线组长,达最大尿流时间短。尿流率参数男女之间无差异。

研究显示膀胱测压儿童出现staccato尿流时,膀胱逼尿肌压力出现不同程度的上下波动。在尿流突然下降的同时伴有逼尿肌压力的急剧升高,而随着逼尿肌压力急剧下降尿流恢复,提示staccato尿流曲线与逼尿肌一括约肌协同失调(DSD)有关。我们在做膀胱测压检查时也发现DSD患者常出现staccato尿流曲线,DSD 严重时则出现间断尿流曲线(未发表资料)。所以可以认为staccato尿流曲线对DSD有提示作用,常提示有不全DSD发生。因正常儿童DI的发生率约10%左右,如果仅用DI显然不能解释本组正常儿童staccato尿流曲线的发生率。一定与其他因素有关。在尿流测定过程中,影响尿流率的因素的确很多,如男孩排尿时用手挤压阴茎、尿线在集尿器中来回摆动,排尿时咳嗽,腹压排尿等都会造成检测结果不准确,尿流曲线出现假象。仅凭staccato尿流曲线尚不能做出DSD 的诊断,需进一步进行膀胱测压和同步肌点图检测来明确诊断。但是staccato尿流曲线可用做初步筛查。

因staccato尿流曲线在正常儿童中比较常见,且残余尿均小于5ml,提示正常排尿的儿童出现该尿流曲线时其膀胱尿道功能可能完全正常。

3)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小儿多采用表面电极记录EMG。BOSTON儿童医院就常规采用针形电极。我们尿动力学中心采用表面电极和肛门塞电极。EMG记录过程中应确保没有任何其它机器的电干扰,如x线机,手机等。

4)膀胱冰水试验(1CEWATERTEST)膀胱冰水试验通过膀胱的冷受体评估膀胱的特殊反射。反射通过骶神经通路,不同于排尿反射。正常4岁以下的儿童膀胱冰水试验是阳性,大于6岁儿童为阴性。小婴儿膀胱冰水试验阴性提示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年长儿童和成人阳性提示皮质和脊髓下传通道受损。

5)影像尿流动力学检查(复合尿流动力学检查)在小儿可以和成人一样满意进行影像尿流动力学检查(Video-cystometry-uroflowmetry)包括同步测定膀胱压力、尿道压力、括约肌肌电图、尿流率及膀胱尿道造影录像等。但是B超影像尿动力学检查会阴部操作就比较困难,很难得到满意的膀胱颈口的图像。

3.小儿尿动力学检查前准备

1)思想准备,无论小儿大小,均应告诉家长尿动力学检查的过程和意义,较大儿童需要告诉尿动力学检查的意义,争取取得配合和支持。

2)肠道准备,为了准确检测腹压,检查前有必要让患者排空直肠内的大便,必要时用开塞露协助排便。

3)多饮水保持膀胱充盈,便于进行尿流率测定。

4)对不配合的婴幼儿可以适当应用镇静剂,如安定,等,但是不能应用麻醉剂。书写报告时要给予注明。

5)经耻骨上路径测压,应于24小时前放置测压管。

4.小儿尿动力学检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膀胱测压前先进行自由尿流率测定。膀胱测压尽可能用较细测压管,如6F 双腔测压管。

2)经尿道测压,尿道适当应用少许黏膜麻醉剂可以缓解尿道内留置尿管带来的不适。

3)膀胱充盈开始后,患儿咳嗽,或用手按压患儿腹部,观察腹压曲线是否同步升高;保持腹压监测管的通常。

4)患儿测压过程中可以采用灵活体位,如家长抱着患儿的情况下也可进行膀胱测压。

5)测压过程中患儿可以吃东西、玩耍和看书、看电视等。

6)不配合小儿可以观察其对膀胱的充盈了解其膀胱的感觉,如在新生儿了解脚趾的卷曲等。

7)排尿期注意观察DSD和排尿方式,如间断排尿等。较大儿童不能排尿并不一定提示患儿有排尿困难。

5.分析检查结果时应注意:

a) 儿童膀胱功能处于逐渐发育完善过程。由新生儿不自主到成人自主有效排尿。因此,在成人尿动力学检查认为的异常表现在小儿可能为正常现象,如逼尿肌不稳定性收缩(在成人可能诊断为膀胱功能多动征。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即使在小儿逼尿肌不稳定性收缩并不多见,且多发生在膀胱充盈的晚期。因此,小儿膀胱充盈的早期出现逼尿肌不稳定性收缩应视为异常。临床上儿童DI的常见表现是尿急且不能完全控制。许多女孩常表现为蹲坐在脚后跟上压迫尿道口防止尿失禁。

b) 许多尿动力学参数的大小与尿龄大小有关。

i.排尿控制的发育过程:婴儿控制排尿的神经通路尚为完全发育成熟[7]。婴儿的排尿曾被认为是自发性的脊髓反射引起的。随着生长发育排尿控制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逐渐发育成熟。第一次有意识的自主排尿通常发生在1至2岁时。只有在膀胱容量的增加、自主控制尿道外括约肌和凭意志控制的排尿反射建立后才有可能成功训练小孩使用厕所和发育为成年人膀胱功能控制。排尿控制发育成熟后将具有自主抑制和激发逼尿肌收缩的能力。三岁的儿童通常能够控制尿道外括约肌。四岁儿童多能象成人一样控制排尿和保持白天和夜间均无尿失禁。膀胱控制的发育延迟可引起原发性遗尿、逼尿肌不稳定、功能性排尿异常和尿路感染。然而,最近的研究显示哺乳动物出生后膀胱控制的发育有关的神经通路已经存在。因此,膀胱控制涉及到已经存在的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相互融合有关,而不是简单的脊髓反射。

ii.排尿方式随年龄而变化:婴儿的排尿方式出生后不久(数月)已经发生显著变化。有明显的证据显示出生后的早期已经存在明显的与膀胱控制有关的突触联系和神经通路。睡眠新生儿脑电图记录显示膀胱的充盈可引起明显的大脑皮质放电增加。这些观察结果向传统认为婴儿靠简单的脊髓反射排空膀胱的概念提出了质疑。因此,新生儿出生就存在不稳定性膀胱的观念应该重新研究。研究显示正常新生儿可存在断奏或间断排尿。以后随年龄增加,这种排尿方式逐渐消失。

i i i.排尿频率随年龄而变化:妊娠后期胎儿每天排尿约30次。出生后一年内排尿次数下降为每天20次或每小时一次,排尿次数变异较大。以后两年排尿次数下降为每天11次,但每次平均尿量增加4倍。十二岁儿童每天排尿4—6次。

iv.容量随年龄而变化:膀胱容量随儿童的年龄增加而增加。用年龄估算膀胱最大容量的方法很多而且变异较大。Berger等(1983)建议膀胱容量(盎司)等于年龄(岁)加2。Houle et al.(1993)则认为儿童能被接受的最小膀胱容量为[16×年龄(岁)]+70 ml。 Dickson建议计算膀胱容量的公式应为[25X年龄(岁)]ml。

16Hjalmas(1988)的研究结果显示正常膀胱容量为[30+ (30×年龄(岁))ml。我国儿童正常膀胱容量的估算和该公式相似。婴儿膀胱容量的计算公式为38+2.5×年龄(月) (Holmdahl et a1)。很明显膀胱容量和年龄之间并不是在所有年龄之间都有直线相关性。Kaefer等描述年龄和膀胱容量之间的非线形直线相关性,2岁以内膀

胱容量的计算公式为:2 X年龄(岁)+2(盎司),2岁以上膀胱容量的计算公式为:年龄(岁)/2+6(盎司)(1盎司=28.4m1)。

c) 许多尿动力学参数的大小与尿龄大小无关。

i.排尿后残余尿随年龄变化不大:排尿后残余尿(Post—Void residual urine,PVR)反映排尿期膀胱和尿道出口相互作用的结果。持续PVR增加一般提示膀胱出口阻力增加或膀胱收缩力减弱或二者同时存在。婴儿PVR一般小于膀胱容量的10%,但个体变异较大。Yeung的研究显示正常婴儿的膀胱几乎可以完全排空。正常儿童PVR一般小于10ml,且与年龄、性别和膀胱最大容量无关。测定PVR的时间应控制在4—5分钟以内。缺乏PVR并不能排除膀胱梗阻和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

ii.排尿期的正常压力随年龄变化不大:儿童排尿的正常压力尚未被定义。在正常婴儿(3—10月),自然充盈膀胱测压显示男孩平均最大逼尿肌排尿压(Pdet)为107—117、女孩为75 cmH20。常规充盈膀胱测压显示平均最大逼尿肌排尿压在男女儿童分别为(Pdet)为66和57cmH20,男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显然婴幼儿最大逼尿肌排尿压存在较大变异,这可能与使用的尿流动力学方法不同及对检查结果不同解释有关。最近的研究显示小儿高逼尿肌排尿压可能与逼尿肌括约肌不协调(DSD)有关。排尿压高时常提示存在逼尿肌和括约肌不协调收缩,影像尿流动力学检查更易发现小儿的不稳定性括约肌收缩。

6.儿童排尿功能障碍分类的特殊性

儿童排尿功能障碍分类除了采用国际尿控协会的分类外,常采用病因分类。

国际尿控协会对尿流动力学的分类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

1)膀胱充盈期

(1) 逼尿肌的活动可以①正常或稳定;②过度活跃包括不稳定和反射亢进。

(2) 膀胱感觉可以是①正常;②增加或高敏感性;⑧降低或低敏感性;④缺如。

(3) 膀胱容量可以是①正常;②增加;③减少。

(4) 顺应性可以是①正常;②增;③降低。

(5) 尿道功能可以是①正常;②低下(1ncompetent)。

2)膀胱排尿期

(1) 逼尿肌的活动可以①正常或稳定;②低活跃;⑧无收缩性(Acontractile)。

(2) 尿道功能可以是①正常;②梗阻包括功能性(Overactive)和机械性(Mechanical)。与尿流动力学相似逼尿肌过度活跃提示存在逼尿肌非自主性收缩,如果神经性病变存在则称其逼尿肌反射亢进,否则称逼尿肌不稳定。

[病因分类]

1)与神经或精神控制相关的排尿功能障碍

(1)先天性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包括脑脊膜膨出、隐性脊柱裂、尾部退化(如骶发育不良和某些肛门闭缩的病例)和栓系综合征。

(2)发育中的紊乱(Developmental disturbance)有尿急综合征,排尿功能紊乱,智力退化和精神运动发育延迟,类ADD综合征。

(3)获得性紊乱有大脑性痉挛(新生儿窒息),中枢神经系统的进行性变性疾病伴中枢性痉挛,多发性硬化征,脊神经根炎,横断性脊髓炎,脊髓损伤,脊索感染,脊索肿瘤,脊索血管异常,医原性盆神经丛损伤等。

2)平滑肌和横纹肌功能异常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

(1) 先天性异常包括Duchenne’s肌肉萎缩、脊柱肌肉萎缩和神经发育不全。

(2) 获得性异常慢性膀胱扩张,扩张过度损伤,逼尿肌和膀胱壁的纤维化。

3)结构性异常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

(1)先天性异常:膀胱外翻、尿道上裂、尿道下裂、尾部退化(caudal regression sequence)、输尿管囊肿和其他膀胱异常如膀胱三角和膀胱颈、后尿道瓣膜和其他尿道异常、腹肌发育缺陷综合征、外胚层发育异常、胶原异常。

(2)获得性异常:损伤或医源性损伤。

4)其他异常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如笑引起的尿失禁(giggle incontinence):HINMAN综合征;OCHOA综合征。

7.遗尿(Nocturnal enuresis,NE)

遗尿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尿失禁,被定义为5岁以上儿童正常排尿发生于不合适的或社会不能接受时间和地点。遗尿的患儿总是睡眠中尿于床上。最常见的类型是单一症状的夜间遗尿(MNE)即除了夜间尿床外白天无排尿异常。流行病学调查显示7岁儿童每月至少尿床一次的发生率世界各地3.5%—19%不等。原发性遗尿指患儿从小连续尿床至今,连续无尿床时间未超过6个月。继发性遗尿指连续无尿床时间曾超过6个月。

遗尿的病因目前仍不完全清楚。最常用的解释是排尿控制中枢的发育延迟,因为许多遗尿儿童随着年龄增加而痊愈。最近的研究显示遗尿的发生与多因素有关,这些包括行为、遗传、发育、神经、心理和器质性因素等。大多数原发性遗尿无明显的心理、神经和泌尿系异常,但可以产生继发性的心理障碍尤其是对自尊心的影响。另一个影响遗尿的因素是夜间多尿。已经证实减少夜间尿量可以使许多遗尿患儿停止尿床。随着生长发育儿童3—4岁时可以获得一个垂体激素分泌的生理节奏。正常儿童睡眠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而许多遗尿儿童却不增加。虽然夜间多尿对遗尿的发生起了重要作用,但用精氨酸加压素(desmopressin)进行抗利尿治疗后仅部分患儿有效。提示夜间低水平ADH引起的多尿并不直接引起遗尿。最近研究显示膀胱肾脏反射、肾脏水通道蛋白再遗尿的病理生理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膀胱充盈后肾脏反射性减少尿液的分泌和水通道蛋白(aquaporin 2)开放集合管上皮的水通道使尿液中的水分进入血液。

总之小儿尿流动力学检查应注意

小儿尿流动力学检查应注意①努力使患儿配合;②使用较细的导管和其侧孔两个以上,测尿道压的侧孔应在同一平面上;③尽可能采用无损伤检查如采用表面电极等;④充盈速度应根据小儿年龄计算;⑤一般进行两次和两次以上膀胱测压验证检查结果的可靠性;⑥逼尿肌不稳定性收缩的发生率较成人高,可能是正常现象;⑦排尿压高时常提示存在逼尿肌和括约肌不协调收缩,影像尿流动力学检查更易发现小儿的不稳定性括约肌收缩;⑧膀胱测压时应注意同时监测腹压或腹肌肌电活动。

在儿童,膀胱充盈期到排尿期的转变并不象成人那样明显。为了避免误诊一般采用膀胱测压/尿流率/肌电图同时进行的尿流动力学检查模式。充盈前将膀胱内残余尿抽吸干净。排尿后残余尿要重复测定方能确定。检查前应让儿童熟悉尿流动力学检查室、检查医师和护士(技师)可减少或打消焦虑或恐惧感。检查过程中尽可能地取得父母的配合让患儿放松和安静。此外,儿童要保持清醒,不能用麻醉和镇静,也不能用任何影响膀胱功能的药物。如不能按要求做,要给予特殊说明。按常规,应进行两次膀胱充盈和排尿。

[参考文献]

本资料来源于第三届“尿失禁尿动力学诊疗新技术新进展”学习班暨研讨会

尿动力学检查流程new

尿动力学检查流程 尿动力学检查是研究排尿状况、分析排尿异常的重要检查,其检查流程如下: 一、简要询问病史及必要查体,明确检查目的及检查项目。检查前患者排空大便。禁忌症: 急性泌尿系统、生殖系统、下消化道炎症、出血;橡胶过敏体质;意识不清、不能清晰表达意愿和感觉的;小儿尿动力须由经验丰富的操作医生完成。 二、检查尿动力学检测仪的工作状况,必要时对尿流率仪;压力传感器;泵;UPP拉杆进行标定、校准;连接压力传感器(3个)、连接管(3个)泵管及灌注管 三、向患者简要介绍检查情况,减少患者焦虑、恐惧的心理,取得患者的配合; 四、一般先行尿流率检查,客观评价排尿状况; 五、检查前准备工作: 1.体位 检查体位可选择半卧位、座位或立位。如果需要排尿期的检测,尽可能选择患者所习惯的排尿体位。检查中如变换体位,会引起膀胱压力零点的变化,分析结果时应予以注意。 2.嘱患者去除外裤、内裤,截石位躺在检查床上;准备一次性导尿包一个及各种测压管 3.碘伏常规消毒,2%利多卡因凝胶(1支)表面麻醉尿道置入膀胱测压导管;测定残余尿量; 4.直肠测压管外套阴茎套经直肠置入;导管置入直肠,10~15cm男性6-10,女性与膀胱测压管深度一致,6-10cm,球囊可用适量生理盐水充盈,充盈

量为球囊容积的2%左右,我公司的测压导管一般常规2ml。球囊内无气泡,如直肠已切除,可将测压管置入阴道、回肠或结肠造瘘内。 5、最常用经尿道向膀胱插入双腔或三腔测压管。虽然经耻骨上膀胱穿刺置管更符合自 然排尿状态,但除非有导尿禁忌或无法经尿道置管,因有创伤临床应用很少。有膀胱造瘘者可直接利用造瘘管测压。应选择细于8F以下的膀胱测压管,尽可能减少对排尿的影响。插管时操作要轻柔,充分应用润滑剂,以减少尿道损伤。带导尿管或膀胱造瘘管的患者行尿动力检查时,如不便撤出导管,也可使用一个三通接头,将导尿管或造瘘管与T101连接,这时检测的目的主要是明确逼尿肌功能。 6、所有连接管内无气泡。 7、会阴部常规外贴膜电极3枚,两个红色的电极贴在离肛门3—5厘米处,尽可能靠近肛缘,贴片最好在会阴消毒之前完成,必要时用碘伏去除局部的皮脂和干燥局部皮肤,即在外括约肌处,绿色电极贴在骨表面(常规为髂前上嵴)大腿内侧,并与主机相连。 8、0.9%盐水ml以上毫升(1袋)经连接管与灌注泵相连; 六、膀胱容量-压力测定: 1、首先确认患者耻骨联合上缘、压力传感器顶帽口处于同一水平面,空烧杯放置在尿流率仪上,泵管放置于泵槽中并完成排气。测压导管等准备完毕。 2、体外置零: 分别排除膀胱测压和直肠测压传感器圆顶盖和T101连接管的空气后,将 T101管末端管口放置与患者耻骨联合上缘、压力传感器顶帽口处于同一水平面,点击软件窗口控制面板上的“全部置零”(Zero All),再将T1O1末端管口与相应测压导管连接。开通所有接口,此时Pves与Pabd的差距不大于5cmH2O,否则需要检测连接或者进行调整。

尿动力学的基本概念优选稿

尿动力学的基本概念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一、尿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二、 1. 三、它是泌尿外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依靠流体力学和电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检测尿路各部压力、流率及生物电活动,从而了解尿路排送尿液的功能及机制,以及排尿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变化 四、 2. 五、它是一种方法学,具有所有方法学所共有的特点,因此,掌握尿动力学检测方法十分重要 六、二、尿流率测定(Uroflowmetry) 七、 1. 八、概念 九、尿流率(flowrate)是指单位时间内尿液通过尿道排出体外的体积 (ml/s),是排尿状况的量化指标 十、 2. 十一、原理:多种,目前常用两种: 十二、1) 十三、重量式测定法

十四、2) 十五、转盘式测定法 十六、3. 十七、检查方法: 十八、1) 十九、在预约检查时,要求受检者记录至少2天的排尿日记 二十、2) 二十一、受检者在测试当天离开家时饮水约1升,到达医院后由护士检查其饮水量,饮水不足者立即补充,以便在第一次测定时获得合适尿量(200~400ml),必要时可口服速尿20mg 二十二、3) 二十三、使受检者熟悉环境与尿流计,当其达到最大尿意后,将尿流计设计在预备状态,所有人员离开检查室,让受检者采取平时习惯的排尿体位开始排尿,尿液尽可能固定冲击集尿器壁的某一点 二十四、4) 二十五、最好重复3次检测 二十六、5)

二十七、使用尿流率列线图分析3次测定结果,更正尿量、性别、年龄等因素对最大尿流率的影响 二十八、 二十九、4.尿流率测定的参数 三十、1) 三十一、最大尿流率(Qmax):指尿流率的最大测定值,是尿流率测定中最敏感、最有价值的参数。正常成年男性最低值为15ml/s,成年女性为20ml/s 三十二、2) 三十三、平均尿流率(Qave):尿量除以尿流时间所得的商 三十四、3) 三十五、尿流时间(FT):指在测定过程中确切测到的时间段。在间断排尿模式中,中间无尿流出现的时间段必须被减除 三十六、4) 三十七、达峰时间(TQmax):指尿流出现到尿流达到最大尿流率的时间间隔。它无确切的正常参考值,正常男性不低于尿流时间的1/3 三十八、5) 三十九、尿量:指测定过程中所排出的尿液容量。必须与排尿日记所得的尿量

尿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一、尿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1.它是泌尿外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依靠流体力学和电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检测尿路各部压力、流率及生物电活动,从而了解尿路排送尿液的功能及机制,以及排尿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变化 2.它是一种方法学,具有所有方法学所共有的特点,因此,掌握尿动力学检测方法十分重要 二、尿流率测定(Uroflowmetry)Flow 1.概念尿流率(flowrate)是指单位时间内尿液通过尿道排出体外的体积(ml/s),是排尿状况的量化指标 2.原理:多种,目前常用两种: 1)重量式测定法 2)转盘式测定法 3.检查方法: 1)在预约检查时,要求受检者记录至少2天的排尿日记 2)受检者在测试当天离开家时饮水约1升,到达医院后由护士检查其饮水量,饮水不足者立即补充,以便在第一次测定时获得合适尿量(200~400ml),必要时可口服速尿20mg

3)使受检者熟悉环境与尿流计,当其达到最大尿意后,将尿流计设计在预备状态,所有人员离开检查室,让受检者采取平时习惯的排尿体位开始排尿,尿液尽可能固定冲击集尿器壁的某一点 4)最好重复3次检测 5)使用尿流率列线图分析3次测定结果,更正尿量、性别、年龄等因素对最大尿流率的影响 4.尿流率测定的参数 1)最大尿流率(Qmax):指尿流率的最大测定值,是尿流率测定中最敏感、最有价值的参数。正常成年男性最低值为15ml/s,成年女性为20ml/s 2)平均尿流率(Qave):尿量除以尿流时间所得的商 3)尿流时间(FT):指在测定过程中确切测到的时间段。在间断排尿模式中,中间无尿流出现的时间段必须被减除 4)达峰时间(TQmax):指尿流出现到尿流达到最大尿流率的时间间隔。它无确切的正常参考值,正常男性不低于尿流时间的1/3 5)尿量:指测定过程中所排出的尿液容量。必须与排尿日记所得的尿量接近,使测得的尿流率能代表受检者排尿的真实状态 6)排尿时间:指整个排尿过程所持续的时间。在排尿无间断

临床尿动力学检查操作规程

临床尿动力学检查操作规程 一.自由尿流率检测:测定前2h饮水400~600ml,待有尿急迫感再作检查,尿量过少会影响结果。开启尿流率开关,男病人取立位,女病人取坐位,嘱病人排尿。环境宁静及隐蔽,使病人尽量放松,使检查能正确反映其真实排尿情况。 二、膀胱压力容积测定术(CMG,Cystometrogram) 1. 开启总开关,定标、调零,排空各导管内空气,准备消毒包及各种导管,膀胱灌注介质用生理盐水或0.05%呋喃西林溶液、灌注速度30~80ml/min,安装泵管、测压管、灌注管及肌电接收装置。 2. 测压前行尿流率测定,嘱病人尽量排空膀胱。受检者取截石位,无菌技术及良好润滑下行导尿术,插入F6~F9双腔/三腔测压导管1根,测量并记录残余尿量,放置肛门导管及肌电图电极,并连结相应的测压管、灌注管及肌电接收电缆,注意排空气泡。 3. 启动测压仪,开始膀胱灌注,仪器即自动记录膀胱压、腹腔压、逼尿肌压及肌电图曲线,记录病人出现的初尿感、强烈排尿感及急迫排尿感,做好事件标记,注意逼尿肌与外括约肌的协调性。前者收缩后者松弛谓之协调,两者皆收缩谓之不协调。 4. 灌注中嘱病人咳嗽、大笑等,以诱发逼尿肌无抑制性收缩及有无漏尿,并加标记,出现急迫排尿感时停止灌注。嘱病人收缩逼尿肌排尿,有尿液排出时的逼尿肌最大收缩力为等压性或等张性逼尿肌收缩压,排尿时以带小气囊的导尿管阻塞膀胱出口或嘱病人停止排尿后的逼尿肌最大收缩压为等容性逼尿肌收缩压(Piso)。前者示逼尿肌克服出口阻力用的力,后者示逼尿肌收缩功能,正常参考值50~100cmH2O,高者为收缩功能亢进,低者为收缩无力。 在仰卧位、坐位或立位引发逼尿肌收缩排尿的发生率分别为66%、90%和80%,必要时须改变体位以利排尿。 5. 测定结束,记录剩余尿量、不同事件时膀胱容量、逼尿肌压、顺应性,无或有无抑制性逼尿肌收缩,及逼尿肌外括约肌协调状况。 6. 准备行排尿期压力流率测定术。 膀胱压力容积测定术的影响因素有膀胱出口功能不全、膀胱输尿管返流、灌注速度过快及病人欠合作。前者多见于脊柱裂小儿及压力性尿失禁之女性,灌注后易于漏尿,用带有气囊之导尿管堵塞膀胱内口后方能完成检查。膀胱输尿管返流可由影像尿动力学检查显示。三.排尿期压力-流率测定术(P-Q Plot,P-Q图测定术) 1. 准备工作同上,膀胱压力容积测定后进行,记录仪上除记录膀胱压、腹腔压、逼尿肌压、肌电图4条曲线外,增加同步记录的尿流率及尿量两条曲线。 2. 移动尿流率计以靠近病人尿道口,开启尿流率计,在病人尿意急迫时嘱其排尿,行多道程同步测定。标记排尿开始逼尿肌压(Pdetopen)、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PdetQmax)、排尿期最大逼尿肌压(Pdetmax,该值即等压性逼尿肌收缩压)、排尿结束逼尿肌压(Pdetclos)及肌电图结果,排尿结束后须继续记录2~3min,待诸压力曲线回归基线、肌电图恢复贮尿期表现才结束记录。 3. 记录上述诸压力值,注意有无逼尿肌外括约肌协同失调等异常表现。 四.尿道压力分布测定术(UPP) 1. 如压力流率测定未成功,先开放导尿管,排空膀胱,或保留约150ml,病人在检查台上取截石位或平卧位。 2. 无菌操作下经尿道口插入F6-F9双腔或三腔尿道测压管至膀胱内,准确连接相应的测压导管接口,注意排空气泡,将测压管固定在自动牵拉器上。 3. 以生理盐水行膀胱尿道灌注(2~10ml/min)并以匀速(0.5~2mm/sec)牵拉导尿管,记录仪或显示器上出现尿道压(Pura)、膀胱压(Pves)及尿道闭合压(Pclo,=Pura-Pves)之曲线。牵拉过程中嘱病人咳嗽,试验测压是否正确及是否出现尿道闭合压负压、有无溢液,尿道口有液体溢出时停止测压,为避免外界因素的影响需重复测定2~3次,记录最大尿道闭合压(MUCP)、功能性尿道长度(FPL),及是否出现负压。 五.排尿性尿道压力分布测定术(MUPP) 在静态尿道压力分布测定术(UPP)后进行,在显示屏上标记膀胱颈部、膜部尿道近端和远

尿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一、尿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1、它就是泌尿外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依靠流体力学与电生理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检测尿路各部压力、流率及生物电活动,从而了解尿路排送尿液的功能及机制,以及排尿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变化 2、它就是一种方法学,具有所有方法学所共有的特点,因此,掌握尿动力学检测方法十分重要 二、尿流率测定(Uroflowmetry)Flow 1、概念尿流率(flowrate)就是指单位时间内尿液通过尿道排出体外的体积(ml/s),就是排尿状况的量化指标 2、原理:多种,目前常用两种: 1)重量式测定法 2)转盘式测定法 3.检查方法: 1)在预约检查时,要求受检者记录至少2天的排尿日记 2)受检者在测试当天离开家时饮水约1升,到达医院后由护士检查其饮水量,饮水不足者立即补充,以便在第一次测定时获得合适尿量(200~400ml),必要时可口服速尿20mg 3)使受检者熟悉环境与尿流计,当其达到最大尿意后,将尿流计设计在预备状态,所有人员离开检查室,让受检者采取平时习惯的排尿体位开始排尿,尿液尽可能固定冲击集尿器壁的某一点

4)最好重复3次检测 5)使用尿流率列线图分析3次测定结果,更正尿量、性别、年龄等因素对最大尿流率的影响 4.尿流率测定的参数 1)最大尿流率(Qmax):指尿流率的最大测定值,就是尿流率测定中最敏感、最有价值的参数。正常成年男性最低值为15ml/s,成年女性为20ml/s 2)平均尿流率(Qave):尿量除以尿流时间所得的商 3)尿流时间(FT):指在测定过程中确切测到的时间段。在间断排尿模式中,中间无尿流出现的时间段必须被减除 4)达峰时间(TQmax):指尿流出现到尿流达到最大尿流率的时间间隔。它无确切的正常参考值,正常男性不低于尿流时间的1/3 5)尿量:指测定过程中所排出的尿液容量。必须与排尿日记所得的尿量接近,使测得的尿流率能代表受检者排尿的真实状态 6)排尿时间:指整个排尿过程所持续的时间。在排尿无间断时,它等于尿流时间 三、充盈性膀胱测压(fillingcystometry) 1.概念:充盈性膀胱测压就是在恒速膀胱灌注下测量膀胱压力-容量相互关系的一种检查,以反映膀胱容量、感觉、顺应性以及储尿期与排尿期逼尿肌活动

尿动力学检查的操作技巧及体会

尿动力学是泌尿外科学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主要研究排尿的生理活动及其功能障碍,其原理依据流体力学和电生理学,检测尿路各部分压力、流率及生物电活动,了解尿路排送尿液的功能和机制,以及排尿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变化,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的客观依据[1]。本院于1999年6月在临床上使用尿动力学检查仪进行测定以来,共检查723例患者,均为专业培训人员进行操作,现将其操作技巧及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723例患者中男425例,女298例;年龄27~ 95岁。病因依次为: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尿失禁、不稳定膀胱、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等[2]。 1.2检查仪器成都维信电子科技大学新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Nidoc970A尿动力学分析仪。 1.3方法使用尿动力学分析仪进行单纯尿流率测定170例;进行尿动力压力-流率联合检测553例。 1.3.1检查前准备 1.3.1.1患者准备预约检查时需向患者介绍检查原理、过程、可能出现的不适及注意事项,消除其疑虑,使其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以便主动配合检查。检查前询问患者排尿情况供检查和诊断时参考,排除或控制尿路感染。检查当天排便以保持直肠空虚。有留置尿管患者应提前4h拔出尿管,以免影响检查结果。行自由尿流率检查的患者检查前1h饮水1L,尿量达到250~400mL时尿流率才比较准确[3]。 1.3.1.2物品准备按泌尿外科插管常规准备物品。另需备无菌双腔导管、直肠气囊管、三通接头、一次性无菌避孕套,尿道测压需准备尿道测压管。 1.3.1.3检查环境及器械准备检查室应保持安静、通风、整洁、温度适宜(22~24℃),为尊重患者排尿习惯与隐私,在检查区和计算机操作区之间要用拉帘相隔[4]。选用的双腔测压管应用2%戊二醛浸泡消毒180min,浸泡时要使测压管管腔内注满戊二醛,以达到灭菌的目的,并做到1例患者1管。灌注管、尿道测压膜、腹压(肛门)测压管每次使用前用2%戊二醛浸泡消毒30min[5],检查仪器各部分连接及运行是否正常,并接通电源。 1.3.2检查步骤及技巧 1.3. 2.1在电脑上建立患者信息档案包括患者姓名、性别、联系方式、病史、检查时间、检查结果、最后诊断等,信息档案的建立既可以积累临床资料,同时也是日后随访的关键。 1.3. 2.2单纯尿流率检测将集尿杯和漏斗分别放置于尿流传感器及便桶座的金属柜上或架式金属柜上,集尿杯一定要放在基底部,位于中线上,检查中不能与漏斗接触[6]。嘱患者在尿流率测定的过程中,尿线落入集尿器的位置要相对固定,不要使尿线来回摆动,如果尿线不稳,尿线落入集尿器的位置不断移动,可造成尿流率曲线的不规则波动,影响对结果的判定;全部排尿过程尽可能一次完成。 1.3. 2.3尿动力学联合检查(1)取出测压管,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使尿道测压管及其管腔内无残留戊二醛。腹压(肛门)测压管应尽量排尽空气,先行连接至主机,选用避孕套包裹腹压测压管头部。(2)嘱患者排尿后平卧于检查床上,暴露会阴部,1%聚维酮碘消毒会阴部,然后行导尿术插入双腔导尿管,插管动作要轻柔,插入深度一般男性以20~22cm、女性以4~6cm为宜[7]。并将导尿管固定于大腿根部,防止测压管滑出。(3)从肛门置入腹压测压管。(4)通过测压管充分引流膀胱残余尿量,并计量。(5)连接灌注管和膀胱测压管,将灌注管连接于蓝色接头上,膀胱测压管连接于红色接头上。(6)用生理盐水以40~60mL/min恒速膀胱灌注[8]。在灌注过程中,认真记录患者的膀胱初始感觉、初始尿意、强烈尿意、急迫尿意出现的时间。另外,在检查过程中,让患者咳嗽来检测测压管的敏感性。若患者咳嗽时没有出现图形波动,则应马上检查测压管的连接是否脱出,并给予标记。最后标记膀胱最大容量。在测压过程中,患者咳嗽、憋气、腹部用力、不适当地收缩肛门等动作均对检查有一定影响。因此,在检查过程中,嘱患者心情放松,避免出现上述动作。(7)连接尿道测压管,将三通接头接于红色接头上,分别连接灌注管和尿道测压管,将膀胱灌注管连接于蓝色接头上。将所有管道放置于牵引器上,通过牵引器匀速拔出双腔导管,从而测出尿道各部的压力及梗阻情况。(8)检查完毕拔出各导管,保存检测指标,绘制P-Q图。 2护理 2.1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测压导管可重复使用,选用的无菌双腔导管应用2%戊二醛浸泡消毒180min,尿道测压管、腹压(肛门)测压管每次使用前用2%戊二醛浸泡消毒30min,本院患者在入院后均需检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梅毒、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传染性标志物,如患者有传染性疾病,则应用专门的无菌储物槽进行浸泡,浸泡后将戊二醛弃去,并将储物槽消毒。检查室定期用紫外线消毒,机器每次使用后均需用乙醇擦拭干净。2.2加强心理护理,赢得患者配合尿动力学检查是泌尿外科较为复杂的一项高科技检查项目,检查时患者被各种仪器和管道包围,常有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反应。因此,检查人员应使患者熟悉环境,要反复耐心地向患者讲解进行尿动力学检查的目的、意义、过程、方法和配合,以及检查时接触到的装置和产生的感觉等,排除患者检查前对插管的恐惧心理,以消除患者在检查中产生的不必要的主观因素,以免影响检查结果,同时解释患者提出 尿动力学检查的操作技巧及体会 张萍(重钢总医院,重庆400081) 【提要】尿动力学是泌尿外科学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主要研究排尿的生理活动及其功能障碍,其检查技术条件要求较高。而影响尿流率测定的因素很多,包括尿量、年龄、性别、尿管、逼尿肌功能、残余尿量、尿道病理情况及测定环境和心理等,因此检查是否能顺利进行以及检查结果是否满意,与严格执行各项操作步骤,做好检查前、中、后各项操作技巧密切相关。 【关键词】尿动力学;泌尿科学;操作技巧 文章编号:1009-5519(2012)23-3640-02中图法分类号:R446.129文献标识码:B

尿动力学检查流程new

尿动力学检查流程尿动力学检查是研究排尿状况、分析排尿异常的重要检查,其检查流程如下: 一、简要询问病史及必要查体,明确检查目的及检查项目。检查前患者排空大便。禁忌症:急性泌尿系统、生殖系统、下消化道炎症、出血;橡胶过敏体质;意识不清、不能清晰表达意愿和感觉的;小儿尿动力须由经验丰富的操作医生完成。 拉杆进 管 3. 碘伏常规消毒,2%利多卡因凝胶(1支)表面麻醉尿道置入膀胱测压导管;测定 残余尿量; 4. 直肠测压管外套阴茎套经直肠置入;导管置入直肠,10~15cm男性6-10,女性与膀 胱测压管深度一致,6-10cm,球囊可用适量生理盐水充盈,充盈量为球囊容积的2%

左右,我公司的测压导管一般常规2ml。球囊内无气泡,如直肠已切除,可将测压管置入阴道、回肠或结肠造瘘内。 5、最常用经尿道向膀胱插入双腔或三腔测压管。虽然经耻骨上膀胱穿刺置管更符合自然排尿状态,但除非有导尿禁忌或无法经尿道置管,因有创伤临床应用很少。有膀胱造瘘者可直接利用造瘘管测压。应选择细于8F以下的膀胱测压管,尽可能减少对排尿的影响。插管时操作要轻柔,充分应用润滑剂,以减少尿道损伤。带导尿管或膀胱 并与 流率仪上,泵管放置于泵槽中并完成排气。测压导管等准备完毕。 2、体外置零:分别排除膀胱测压和直肠测压传感器圆顶盖和T101连接管的空气后, 将T101管末端管口放置与患者耻骨联合上缘、压力传感器顶帽口处于同一水平面,点击软件窗口控制面板上的“全部置零”(Zero All),再将T1O1末端管口与相应测压导管连接。开通所有接口,此时Pves与Pabd的差距不大于5cmH2O,否则需要

检测连接或者进行调整。 3、执行操作命令,进入检查记录前状态,嘱患者咳嗽等检测仪器的工作状态是否符合 要求,(即咳嗽时,膀胱压的上升模式=腹压的),必要时予以相应调整,直至满意; 4、执行膀胱灌注命令,边灌注边询问患者的膀胱感觉,根据患者膀胱的感觉,标注膀 胱的相应事件,同时了解膀胱的感觉、容量、稳定性、顺应性情况,必要时做事件 ; ) ,如 可初步估计患者的膀胱容量正常),或者患者初感觉发生时(针对早于正常值发生,初步估计患者膀胱容量偏小,或顺应性差)。此时停止灌注,嘱患者用力连续咳嗽或做屏气向下用力(Valsava)动作,观察尿道口是否有漏尿,相应事件标注,并将漏尿发生时的最小腹压标注为“ALPP腹部漏尿点压力”。 8. 灌注中逼尿肌任何的波动都视为逼尿肌功能的异常,可用突然加大灌注速度、冰水

尿动力学检查标准化及操作规范

尿动力学检查标准化及操作规范 摘要:2002年国际尿控学会首次发表了有关尿动力学操作规范,该操作规范涵盖了尿动力学的各项检查,如尿流率、充盈期膀胱测压及压力流率测定。并讨论了相关的尿动力学操作规范,测定方法、设备的配置及设定,信号测试、图形认辨、赝象纠正等。尿动力学操作规范通常推荐最认可的技术,但并非是唯一的可能性,只因其得到广泛的承认和应用才作为推荐为操作规范。因此在理解和应用操作规范时需要结合临床和研究的实际需要,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尿动力学操作规范。以下将全文介绍国际尿控学会的尿动力学检查操作规范。 关键词:尿动力学标准化 简介 良好的尿动力学操作规范应包括以下三个基本要素: ①对相应的检查和测定参数的选择有明确的指证。 ②数据质量控制和完整的资料作保障的准确测定。 ③结果的准确分析和报告。 临床尿动力学检查的目的是再现临床症状的同时,进行准确的测定,以了解产生这些症状的潜在原因,并确定相关的病理生理机制。要达到此目的,在进行尿动力学检查时,应尽可能地确定功能障碍的证据,并了解其临床意义。这样才能作出有临床意义的尿动力学诊断。影像尿动力学可对定量测定作更准确的补充。 除了尿流率外,尿动力学检查不能仅依靠设备自动完成。原因并非是测定方法本身有问题,是目前的设备的局限性。对测定方法,信号处理、定量、记录和解读等方面也缺乏统一的认识。随著国际尿控学会有关尿动力学操作规范的标准化文件出版,预计将还会出现有关自动化的必要技术进展。 尿动力学通过测定相关的生理参数可直接评估下尿路功能。首先应从详尽的病史、体检和标准泌尿外科研究中确定有关尿动力学问题或需要回答的问题。在进行有创的充盈期膀胱测压和压力流率分析之前,排尿日记(反应病人排尿和症状现状)以及反复尿流率检查和残余尿量测定均可提供客观、无创的重要信息,有助于确定可能存在的特殊尿动力学问题。 一.排尿和症状记录

尿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图文稿

尿动力学的基本概念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一、尿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二、 1. 三、它是泌尿外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依靠流体力学和电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检测尿路各部压力、流率及生物电活动,从而了解尿路排送尿液的功能及机制,以及排尿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变化 四、 2. 五、它是一种方法学,具有所有方法学所共有的特点,因此,掌握尿动力学检测方法十分重要 六、二、尿流率测定(Uroflowmetry) 七、 1. 八、概念 九、尿流率(flowrate)是指单位时间内尿液通过尿道排出体外的体积 (ml/s),是排尿状况的量化指标 十、 2. 十一、原理:多种,目前常用两种: 十二、1) 十三、重量式测定法

十四、2) 十五、转盘式测定法 十六、3. 十七、检查方法: 十八、1) 十九、在预约检查时,要求受检者记录至少2天的排尿日记 二十、2) 二十一、受检者在测试当天离开家时饮水约1升,到达医院后由护士检查其饮水量,饮水不足者立即补充,以便在第一次测定时获得合适尿量(200~400ml),必要时可口服速尿20mg 二十二、3) 二十三、使受检者熟悉环境与尿流计,当其达到最大尿意后,将尿流计设计在预备状态,所有人员离开检查室,让受检者采取平时习惯的排尿体位开始排尿,尿液尽可能固定冲击集尿器壁的某一点 二十四、4) 二十五、最好重复3次检测 二十六、5)

二十七、使用尿流率列线图分析3次测定结果,更正尿量、性别、年龄等因素对最大尿流率的影响 二十八、 二十九、4.尿流率测定的参数 三十、1) 三十一、最大尿流率(Qmax):指尿流率的最大测定值,是尿流率测定中最敏感、最有价值的参数。正常成年男性最低值为15ml/s,成年女性为20ml/s 三十二、2) 三十三、平均尿流率(Qave):尿量除以尿流时间所得的商 三十四、3) 三十五、尿流时间(FT):指在测定过程中确切测到的时间段。在间断排尿模式中,中间无尿流出现的时间段必须被减除 三十六、4) 三十七、达峰时间(TQmax):指尿流出现到尿流达到最大尿流率的时间间隔。它无确切的正常参考值,正常男性不低于尿流时间的1/3 三十八、5) 三十九、尿量:指测定过程中所排出的尿液容量。必须与排尿日记所得的尿量

儿童排尿功能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儿童排尿功能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一.儿童排尿功能障碍的定义 儿童排尿功能障碍多见,主要类型有神经性、非神经性排尿功能障碍和遗尿。 临床常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不全(fractional voiding)、懒惰性膀胱综合征(lazy bladder syndrome),泌尿系感染和尿失禁等。 尿流动力学检查能帮助揭示排尿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变化。 二.正常儿童排尿过程 (一) 排尿控制的发育过程 婴儿控制排尿的神经通路尚为完全发育成熟。婴儿的排尿曾被认为是自发性的脊髓反射引起的。随着生长发育排尿控制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逐渐发育成熟。 第一次有意识的自主排尿通常发生在1至2岁时。只有膀胱容量的增加、自主控制尿道外括约肌和凭意志控制的排尿反射建立后才有可能膀胱功能控制。排尿控制发育成熟后将具有自主抑制和激发逼尿肌收缩的能力。三岁的儿童通常能够控制尿道外括约肌。四岁儿童多能象成人一样控制排尿和保持白天和夜间均无尿失禁。膀胱控制的发育延迟可引起原发性遗尿、逼尿肌不稳定、功能性排尿异常和尿路感染。 (二)排尿方式 有明显的证据显示出生后的早期已经存在明显的与膀胱控制有关的突触联系和神经通路。睡眠新生儿脑电图记录显示膀胱的充盈可引起明显的大脑皮质放电增加。这些观察结果向传统认为婴儿靠简单的脊髓反射排空膀胱的概念提出了质疑。 (三) 排尿频率 妊娠后期胎儿每天排尿约30次。出生后一年内排尿次数下降为每天20次或每小时一次,排尿次数变异较大。以后两年排尿次数下降为每天11次,但每次平均尿量增加4倍。12岁儿童每天排尿4-6次。 (四)膀胱容量 膀胱容量随儿童的年龄增加而增加。用年龄估算膀胱最大容量的方法很多而且变异较大。Dickson 建议计算膀胱容量的公式应为[25×年龄(岁)] ml。 (五)排尿后残余尿 排尿后残余尿(Post-void residual urine,PVR)反映排尿期膀胱和尿道出口相互作用的结果。持续PVR增加一般提示膀胱出口阻力增加或膀胱收缩力减弱或二者同时存在。正常婴儿的膀胱几乎可以完全排空。正常儿童PVR 一般小于10 ml, 且与年龄、性别和膀胱容量无关。 (六) 排尿期的正常压力 儿童排尿的正常压力尚未被定义。 三.儿童排尿功能障碍的分类 排尿功能障碍包括膀胱储尿或排空障碍或二者均存在。储尿障碍可能由膀胱充盈期存在反射亢进或膀胱出口阻力降低引起。排空障碍可能因膀胱收缩力降低或出口阻力增加所至,或二者均存在。 (一)尿流动力学分类 尿流动力学分类主要依靠膀胱充盈期和排尿期逼尿肌及尿道的功能而定。逼尿肌的功能可以是正常、反射亢进、反射低下或无反射。 1.膀胱充盈期膀胱功能分类 (1)正常逼尿肌功能:指膀胱充盈期随着膀胱的充盈无明显的压力升高,即使在激发的情况下也无非自主性收缩。 (2)逼尿肌功能过度活跃:指在膀胱充盈期逼尿肌意外收缩,收缩可能是自动的或者是受刺激引起的,患者不能完全加以抑制。 不稳定逼尿肌收缩(detrusor instability, DI)指在膀胱充盈期,逼尿肌出现自动的或者由刺激引发的收缩。

尿动力学检查系统电子教案

1、MMS Solar 尿动力学检查系统 全数字化智能系统,真正的无线蓝牙测量技术,为临床提供简便易行的尿动力学检测手段,为盆底功能紊乱提供完整的诊断方案。 ★尿动力 ★影像尿动力同步 ★泌尿专业生物反馈 ★肛门直肠动力 ★海绵体压力测定 ★动态尿动力 ★盆底神经电生理 主要技术特性 高度智能的人性化设计 1、系统内嵌虚拟教学程序(VIP),引导操作医生按"优质尿动力方法",进行检测全过程。 2、系统内嵌优质尿动力方法(GUP),保证尿动力检测结果科学可靠。 3、独有语音注释系统,所有标注事件和注释通过语音记录,在回放分析时注释的语音与数据曲线同步回放。 4、具有无线遥控装置,所有操作通过遥控器完成,医生不必在仪器前操作,而是更多地关注患者。 5、仪器具有硬件自动诊断系统,并且可以通过远程控制进行系统维护和升级。 6、尿流率使用无线蓝牙发射、接收技术,尿流率传感器和主机之间没有线缆连接,隔墙传输达10米,患者的排尿过程更具私密性。 7、自动识别伪差赝像并且进行标识,逼尿肌压呈负压时系统具有自动改正功能。 8、检测数据在其它任何电脑可以进行联网或单机回放、再分析和编辑打印,方便进行学术讨论和会诊。 高性能的硬件和软件系统,保证了优质尿动力方法得以实现 1、具有固定台车式、方便移动支架式和尿动力检查床一体式多种选择,想你所想、为你所用,适合各种环境和专业需求。 2、独有全数字化技术、功能模块即插即用,使系统具有无限的扩展空间。 3、为盆底功能紊乱提供完整的诊断方案,全功能系统可涵盖标准尿动力检测、高级尿动力检测、影像尿动力同步、专业生物反馈、肛门直肠动力和盆底神经电生理分析。 4、基于微软视窗XP专业系统,尿动力系统包含中文在内的15种语言可选择,实现全中文界面和中文报告。 5、包含女性和儿童尿动力专业检测分析软件,配置男性、女性和儿童专用测压导管。 6、三通道测压系统,实现尿道压、膀胱压和腹内压同步检测分析。 7、兼顾ICS标准化程序和用户自定义设计,满足临床诊断和科研需求。 2、影像尿动力(VUDS)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泌尿外科 VUDS将X线和尿动力学检查结合起来,提供了一个更全面的诊断方法。如病人有尿频尿急和急迫性尿失禁,静脉肾盂造影和超声未见明显异常,为证实是否是不稳定膀胱或逼尿肌反射亢进是造成病人尿失禁的病因,一般尿动力学检查足以达到目的。如行影像尿动力检查不但能了解尿肌不稳定是否是产生急迫性尿失禁的原因和有无膀胱出口梗阻,还能通过同步影像形态的变化以了解膀胱出口梗阻的解剖水平,因此而得到病人病理生理甚至解剖形态

尿动力学研究进展_张志臣

综述 收稿日期:2000-5-25 尿动力学研究进展 张志臣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北京100039) 1文章编号21002-2376(2000)07-0006-031中国分类号2TH7761文献标识码2B 1摘要2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尿动力学在泌尿外科领域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已经成为现代泌尿外科必备的检查手段。如何使现代最新技术与临床实际工作密切结合,使得泌尿外科医师拥有方便、准确、病人痛苦小的诊断手段,正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1关键词2尿动力学影像尿动力学计算机传感器尿动力学处理器 The Progress in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Urodynamics ZHAN G Zh-i chen 尿动力学分析仪是采用流体力学原理,通过应用(或电脑)软件所设计的各种分析手段对传感器所传导的信号进行采集、处理、分析的设备。目前主要用于对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断,如:神经原性膀胱、下尿路梗阻以及尿失禁的分析诊断,是现代泌尿外科不可缺少的检查仪器。 随着近二十年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尿动力学在泌尿外科领域得到了飞速发展。最初是通过静水压原理集数人的配合,手工进行膀胱测压,奠定了当代尿动力学的基础。七十年代,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压力)电转换传感器使得对膀胱压力变化进行实时记录成为可能。八十年代,随着PC机的出现,已发展成为泌尿外科动态数据检测中心。目前,尿动力学分析仪种类繁多,LABORIE公司所生产的尿动力分析仪以领先的技术、长期、稳定、强大、全面的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成为国际尿动力市场的先锋和主导。以下是笔者在尿动力学设备论证和采购时的研究。 一、尿动力学仪的检测项目 尿动力学仪的检测项目分为:尿流率测定、膀胱压测定、尿道压力描计、肌电图测定、同步X 线或B超影象记录及胃肠动力学的研究,原有的阴茎海绵体测压(男性功能测定)技术因该检查有创性,有可能进一步损害勃起机制,造成海绵体的纤维化,已逐渐被放弃。目前已被无创的V ISE (LABORIE公司生产)男性勃起功能障碍分析仪所取代。 二、尿动力学仪的组成 一台完整的尿动力学仪由以下部分组成:计算机主机及相关的尿动力学软件,尿动力学主处理器,尿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肌电图,尿道压力描计拉杆,重力泵或电脑化数字式灌注泵,打印机,同步影像系统。 11计算机主机是处理尿动力学资料、显示曲线、分析及打印报告等功能的执行者。通过专门设计的尿动力学软件来完成,中央处理器十年之内从286发展至奔腾ó,电脑操作系统也随之从DOS 系统过渡到目前的视窗98,尿动力学仪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 高品质的计算机系统使尿动力学分析仪在数据采集、偏差修订、实时处理和数据分析、计算及操作使用上,确保了准确、快捷、方便,极大地提高了准确度和诊断速度。调制解调器的设置充分考虑到网络化的重要性,尿动力学数据可通过因特网进行传输,还可以通过远程遥控软件进行计算机远程操作:通过因特网进行全球性实时计算机软件维护和示教。因为电脑软件的脆弱性,需要极为方便的维修方式,只有网络化,厂家的承诺才能真正实现。 目前最为先进的尿动力学软件是基于视窗98 6M edical Equipment Vol113,No17

尿动力学检查指南.

尿动力学检查操作指南(2010版)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 《尿动力学检查操作指南(2010版)》 《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 主编那彦群 副主编孙则禹叶章群孙颖浩 《尿动力学检查操作指南(2010版)》 分篇主编沈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分篇编委(排名不分先后) 陈忠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付光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 张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田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方强重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审查专家委员会(排名不分先后) 主审:宋波重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杨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廖利民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附属北京博爱医院 副主审:吴士良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 李龙坤重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陈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谢克基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卫中庆南京鼓楼医院 关志忱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成员:方祖军复旦大学华山医院 许传亮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 冷静上海仁济医院 赵耀瑞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宋希双大连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王平中国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李振华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杜广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杨金瑞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郑少斌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文建国郑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周辉良福建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徐刚浙江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黎玮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邱建宏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刘润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 崔哲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何舜发澳门仁伯爵医院

目录 第一章概述 (4) 一、本指南的目的 (4) 二、尿动力学检查的目的 (4) 三、本指南的制定方法 (4) 四、本指南适用范围 (4) 第二章人员和设备要求 (4) 一、尿动力学检查操作人员要求 (4) 二、尿动力仪及耗材的要求 (5) 第三章尿动力学检查 (6) 第一节尿动力学检查原则 (6) 一、选择尿动力学检查的原则 (6) 二、结果分析应遵循的原则 (6) 第二节、常用尿动力学检查 (6) 一、尿流率测定 (6) 二、充盈性膀胱压力容积测定 (8) 三、压力—流率测定 (10) 四、同步括约肌肌电测定 (12) 第三节选用尿动力学检查 (12) 一、影像尿动力学检查 (12) 二、腹压漏尿点压力测定 (13) 三、逼尿肌漏尿点压力测定 (15) 四、尿道压力描记 (15) 五、儿童尿动力学检查 (16) 六、盆底神经电生理检查 (17) 七、动态尿动力监测 (22) 第四节尿动力学检查的质量控制 (22) 一、尿流率检查质量控制 (23) 二、压力-流率检查质量控制 (23) 第四章尿动力学检查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25) 附录一:排尿日记 (26) 附录二:尿动力学检查中的标准化术语 (27) 附录三:尿动力学检查报告参考模式 (32) 附录四:尿动力学检查常用参考值 (34)

小儿尿动力学检查的特殊问题

小儿尿动力学检查的特殊问题 文建国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尿流动力学中心 小儿排尿功能障碍多见。为了确定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的功能及其协调关系,尿动力学检查是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尿流动力学检查能将排尿异常的症状用图和数字表现出来并为排尿障碍提供病理生理的解释,为临床制定正确治疗方案和客观评估治疗疾病转归提供客观依据。1998年国际儿童排尿节制学会(International Children’s Continence Society,ICCS)制定了第一个儿童下尿路功能障碍的定义和标准。小儿尿动力学检查有了重要的依据和参考。 与成人相比,小儿尿动力学检查要困难的多。但了解小儿尿动力学检查的特殊性和采取相应措施后,小儿尿动力学检查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困难,一般都能得到满意的检查结果。下面就小儿尿动力学检查的几个特殊问题提出来和大家共同讨论学习。 1.小儿排尿功能障碍的特殊性。主要类型有神经性、非神经性排尿功能障碍和遗尿。临床常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不全(fractional voiding)、懒惰性膀胱综合征(1azybladder syndrome),泌尿系感染和尿失禁等。多数排尿功能障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 2.小儿尿动力学检查的特殊性。 1)膀胱压力容积测定(Cystometry,CMG):不同年龄采用不同的体位,新生儿多为仰卧位,较大儿童多为坐位。充盈膀胱的方式:小儿膀胱测压一般用慢速膀胱测压,充盈速度分别为<10ml/min。婴幼儿根据体重进行计算,如新生儿膀胱充盈速度为0.25 m1/kg wt。膀胱顺应性可随膀胱充盈速度的变化而发生显著变化。婴幼儿容易发生焦虑和痛苦引起的腹部紧张能刺激而产生膀胱收缩的假象。逼尿肌压力若为负压应认为是直肠收缩活动引起的‘假象’。膀胱感觉:正常排尿愿望在小婴儿可能表现不安静,如脚趾“伸屈活动”;在较大儿童第一次膀胱测压时排尿可能发生在较小膀胱容量时,因害怕不舒服,这就是为何儿童尿流动力学应至少进行两次膀胱测压。 2)尿流率测定:尿流率测定是无损伤性的尿流动力学检查方法,对鉴别下尿路梗阻性疾病、了解逼尿肌、括约肌的总体水平有很大价值。尿流曲线作为尿流率测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比较敏感地反映不同类型的排尿特征。该检查非常受小儿欢迎,但在婴幼儿尿量少或不能自主排尿限制了其应用。在儿童的尿动力学检查中,有研究显示staccato尿流曲线在下尿路正常的婴幼儿中的发生率为20%~70%,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下降。作者总结了8413岁儿童169名(男81名,女88名),staccato尿流曲线的总体发生率为31.9%,其中男性29.6%,女性34.1%,无性别差异。男性儿童中,staccato尿流曲线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有下降趋势,年龄差距大时发生率与年龄相关性更紧密。女性儿童中staccato尿流曲线发生率与年龄相关性不明显,提示女性staccato尿流曲线发生率在8413岁儿童中常见。staccato尿流曲线的发生率跟尿量相关性显著,随着尿量增加发生率明显升高。这可能与尿量较多时儿童不能长时间维持尿道外括约肌稳定和逼尿肌括约肌的协同有关:也提示儿童下尿路神经肌肉排尿调控尚未发育完善。staccato尿流曲线儿童的尿流率参数与光滑尿流曲线组(非staccato尿流曲线儿童)相比,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和残余尿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别,但尿量明显大于光滑曲线组,排尿时间较光滑曲线组长,达最大尿流时间短。尿流率参数男女之间无差异。

尿动力学检查流程资料

尿动力学检查流程

尿动力学检查流程 尿动力学检查是研究排尿状况、分析排尿异常的重要检查,其检查流程如下: 一、简要询问病史及必要查体,明确检查目的及检查项目; 二、检查尿动力学检测仪的工作状况,必要时对尿流率仪;压力传感器;泵; UPP拉杆进行标定、校准; 连接压力传感器(3个)、连接管(3个)泵管及灌注管 三、向患者简要介绍检查情况,减少患者焦虑、恐惧的心理,取得患者的配合; 四、一般先行尿流率检查,客观评价排尿状况; 五、检查前准备工作: 1. 体位 检查体位可选择半卧位、座位或立位。如果需要排尿期的检测,尽可能选择患者所习惯的排尿体位。检查中如变换体位,会引起膀胱压力零点的变化,分析结果时应予以注意。 2.嘱患者去除外裤、内裤,截石位躺在检查床上;准备一次性导尿包一个 及各种测压管 3. 碘伏常规消毒,2%利多卡因凝胶(1支)表面麻醉尿道置入膀胱测压 导管;测定残余尿量; 4. 直肠测压管外套阴茎套经直肠置入;导管置入直肠10~15cm,球囊可用 适量生理盐水充盈。球囊内无气泡,如直肠已切除,可将测压管置入阴道、回肠或结肠造瘘内。

5、最常用经尿道向膀胱插入双腔或三腔测压管。虽然经耻骨上膀胱穿刺置 管更符合自然排尿状态,但除非有导尿禁忌或无法经尿道置管,因有创 伤临床应用很少。有膀胱造瘘者可直接利用造瘘管测压。应选择细于8F 以下的膀胱测压管,尽可能减少对排尿的影响。插管时操作要轻柔,充 分应用润滑剂,以减少尿道损伤。 6、所有连接管内无气泡。 7、会阴部常规外贴膜电极3枚,两个红色的电极贴在离肛门3—5厘米 处,即在外括约肌处,绿色电极贴在大腿内侧,并与主机相连。 8、 0.9%盐水1000毫升(1袋)经连接管与灌注泵相连; 六、膀胱容量-压力测定: 1、执行操作命令,进入检查记录前状态,嘱患者咳嗽等检测仪器的工作状 态是否符合要求,(即咳嗽时,膀胱压=腹压),必要时予以相应调 整,直至满意; 2、执行膀胱灌注命令,边灌注边询问患者的膀胱感觉,根据患者膀胱的感 觉,标注膀胱的相应事件,同时了解膀胱的感觉、容量、稳定性、顺应 性情况; 3、检查同时监测仪器的工作状态,必要时随时调整,同时剔除赝相; 4、根据检查时的具体情况及检查目的,调整膀胱灌注泵速度; 测压介质和灌注速度,测压介质最常用室温的生理盐水,如温度过低 应适当加温。根据ICS的规定,灌注速度分为低速(<10ml/min)、中 速(10~100ml/min)和高速(>100ml/min)。根据不同的检查目的选 择不同的灌注速度。一般临床常用的灌注速度是50ml/min。膀胱充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