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反事故措施管理标准

反事故措施管理标准

Q/GDW46 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DW 46-003—2012-20409 反事故措施管理标准

2012-10-16 发布2012-10-16 实施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职责 (1)

4.1 公司 (1)

4.2 各单位 (2)

5 管理活动的内容与方法 (2)

5.1 本标准依据的流程 (2)

5.2 反事故措施管理的基本要求 (2)

5.3 公司反事故措施的制定和发布 (3)

5.4 规划设计阶段反事故措施的实施 (3)

5.5 基建阶段反事故措施的实施 (3)

5.6 生产运行阶段反事故措施的实施 (4)

5.7 检查与考核 (4)

5.8 资料归档 (4)

6 重要风险识别与控制 (5)

7 检查与考核 (6)

8 报告与记录 (6)

附录A(规范性附录)流程图 (7)

附录B(规范性附录)表格样式 (10)

前言

本标准是按照Q/GDW 46–005—2012–00701(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管理标准编写规范)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东辉、李冬华、陈同法、罗承宗、赖江波。

本标准审核人:李华、李国和、张亚武。

本标准审定人:冯伊平。

本标准批准人:林铭山。

本标准2012年10月首次发布。

反事故措施管理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反事故措施管理的职责、管理活动的内容和方法、重要风险识别与控制、检查与考核、报告和记录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反事故措施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国家电网公司反事故措施管理规定

国家电网生〔2007〕883 号国家电网公司发电厂重大反事故措施(试行)

国家电网生〔2012〕352号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

新源生〔2011〕217号抽水蓄能电站重大反事故措施(试行)

Q/GDW 46-002—2012-20402 设备缺陷管理标准

Q/GDW 46-001—2012-20404 检修项目管理标准

Q/GDW 46-001—2012-20407 技改项目管理标准

新源生〔2012〕102号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生产设备设施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试行)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反事故措施

反事故措施(简称“反措”)是在事故调查分析、设备评估、技术监督、安全性评价以及设备稳定分析等工作的基础上,针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以预防人身、电网和设备事故为目的,研究制定的事故防范措施。

4 职责

4.1 公司

4.1.1 分管领导

4.1.1.1 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反事故措施有关规定,对相关规定的具体执行提出指导性意见。

4.1.1.2 监督、指导公司反事故措施管理工作。

4.1.1.3 审批公司反事故措施。

4.1.2 生产技术部

Q/GDW 46-003—2012-20409

4.1.2.1 生产技术部是公司反事故措施的归口管理部门。

4.1.2.2 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反事故措施有关规定。

4.1.2.3 编制、修订公司反事故措施管理标准。

4.1.2.4 制定、发布公司反事故措施。

4.1.2.5 负责反事故措施管理工作的检查与考核。

4.1.3 发展策划部

按照职责分工,负责规划设计阶段的反事故措施管理工作。

4.1.4 基建部

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基建阶段反事故措施管理工作。

4.1.5 安全监察质量部

4.1.

5.1 对公司反事故措施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

4.1.

5.2 对各单位反事故措施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4.2 各单位

4.2.1 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4.2.1.1 对本单位反事故措施管理负全面领导责任。

4.2.1.2 指导本单位反事故措施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反事故措施的落实。

4.2.2 分管领导

4.2.2.1 对本单位反事故措施管理负直接领导责任。

4.2.2.2 负责本单位反事故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反事故措施的落实。

4.2.2.3 审批本单位反事故措施工作计划。

4.2.3 生产技术管理部门

4.2.3.1 是本单位反事故措施归口管理部门。

4.2.3.2 组织本单位反事故措施工作计划的编制和实施。

4.2.3.3 负责对本单位反事故措施管理情况进行总结。

4.2.4 安全监督质量管理部门

4.2.4.1 是本单位反事故措施管理的监督部门。

4.2.4.2 监督反事故措施工作计划的编制和实施。

4.2.4.3 对本单位反事故措施管理情况进行评价。

4.2.5 筹建工程管理部门

4.2.

5.1 是本单位反事故措施归口管理部门。

4.2.

5.2 对反事故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跟踪。

4.2.

5.3 编写年度反事故措施实施情况总结,并报发展策划部备案。4.2.6 基建工程管理部门

Q/GDW 46-003—2012-20409

4.2.6.1 是本单位反事故措施归口管理部门。

4.2.6.2 负责本单位反事故措施的落实。

4.2.6.3 编写年度反事故措施实施情况总结并报基建部备案。

4.2.7 相关部门

按照职责分工配合反事故措施工作的开展。

5 管理活动的内容与方法

5.1 本标准依据的流程

生产单位反事故措施管理流程(见附录图A.1);

筹建单位、基建单位反事故措施管理流程(见附录图A.2)。

5.2 反事故措施管理的基本要求

5.2.1 反事故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是电力生产常态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单位必须从实际出发,加强反事故措施有关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5.2.2 各单位必须按照电力生产全过程管理的要求,在电站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维护、检修、技术改造等各个生产环节全面落实各项反事故措施。

5.2.3 生产单位反事故措施的管理要利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实现信息化、流程化管理。

5.3 公司反事故措施的制定和发布

5.3.1 公司生产技术部、发展策划部、基建部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反事故措施管理规定》、《国家电网公司发电厂重大反事故措施(试行)》、《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抽水蓄能电站重大反事故措施(试行)》以及各类设备损坏事故或由此导致人身事故的教训等,编制《反事故措施》,生产技术部汇总并及时发布。

5.3.2 反事故措施内容主要包括:典型事故、重要缺陷和多发缺陷的预防、改进措施;针对不同设备、不同运行环境的相应事故防范的措施;在暂不能对有关规程、规定进行修编的情况下,对部分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安全运行要求内容的修改和补充;对部分重要规程、规定的强调和重申。

5.3.3 制定反事故措施应坚持以下原则:

——防范单一设备事故与重大事故相结合原则;

——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相结合原则;

——安全生产全过程控制和反事故措施全过程实施相结合原则;

——反事故措施动态完善和闭环管理相结合原则。

5.3.4 公司生产技术部应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反事故措施发布情况,以及各类事故暴露出的问题,动态调整和更新反事故措施。

5.3.5 公司生产技术部每年应根据系统内设备多发缺陷、发生的事故以及生产单位反事故措施执行情况,确定年度重点监督反事故措施,并于每年7月份通过生产管理系统发布。

5.3.6 公司基建部每年初根据基建项目分布和工程建设特点,结合各基建单位年度安全质量管理策划方案的编制和评审,确定基建单位年度重点监督反事故措施并发布。

5.3.7 公司反事故技术措施发布须经分管领导审批。

5.4 规划设计阶段反事故措施的实施

Q/GDW 46-003—2012-20409

5.4.1 发展策划部组织《可研阶段勘测设计大纲》审查时应将公司发布的反事故措施相关要求列入会议纪要,对设计单位提出要求。

5.4.2 安全监察质量部、基建部、生产技术部参加项目前期各项报告的内部评审会时,应对规划设计阶段反事故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不符合反事故措施要求的,提出整改意见,列入会议纪要。5.4.3 筹建工程管理部门应对反事故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跟踪。

5.4.4 筹建工程管理部门每年应根据反事故措施实施情况编写《年度反事故措施实施情况总结》,并报发展策划部备案。

5.4.5 发展策划部每年应根据规划设计阶段反事故措施实施情况编写《年度反事故措施实施情况总结》并报生产技术部备案。

5.5 基建阶段反事故措施的实施

5.5.1 各基建单位每年应将公司发布的反事故措施相关要求列入年度《危险源一览表》、《一般/重大危险源清单》、《施工危险点辨识及控制措施》中。

5.5.2 基建工程管理部门应在工程招标、物资采购、合同文件、技术方案审查、现场施工、安装和调试等环节落实反事故措施。

5.5.3 基建工程管理部门每年应根据反事故措施实施情况编写《年度反事故措施实施情况总结》并报基建部备案。

5.5.4 基建部每年应根据基建阶段反事故措施实施情况编写《年度反事故措施实施情况总结》并报生产技术部备案。

5.6 生产运行阶段反事故措施的实施

5.6.1 反事故措施工作计划的编制和上报

5.6.1.1 各生产单位根据公司发布的反事故措施以及其它需要制定反事故措施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下年度《XX年度反事故措施工作计划》(简称《反措工作计划》)(见附录表B.1)。对公司确定的年度重点监督反事故措施,要逐项列入《反措工作计划》。

5.6.1.2 对于反事故措施中属于管理措施的,生产单位应在《反措工作计划》中列出相应工作项目,明确计划完成时间和责任人。

5.6.1.3 对于反事故措施中属于技术措施的,生产单位应合理安排设备检查计划,在《反措工作计划》中明确设备检查时间和责任人。设备检查计划应按机组或系统分解到具体设备,并与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中设备位置关联。

5.6.1.4 每年11月底之前,生产单位《反措工作计划》经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批准后报公司生产技术部备案。

5.6.1.5 当公司反事故措施调整和更新,或本单位发生事故、重要缺陷、多发缺陷等需要制定反事故措施时,生产单位应及时对《反措工作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或补充,并履行审批手续。

5.6.2 反措工作计划的实施

5.6.2.1 生产单位应严格按照批准的《反措工作计划》开展工作。

5.6.2.2 《反措工作计划》中属于管理措施的项目,所列工作完成后,责任人将工作完成情况填入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履行验收程序后关闭流程。

5.6.2.3 属于技术措施的项目,按计划进行设备检查后,如果检查结果符合反措要求,责任人将检查结果填入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后关闭流程;如果检查结果不符合反措要求,按以下原则执行:——属于设备缺陷的,依据《设备缺陷管理标准》的要求填写《报缺单》,缺陷消除并经过验收后,

Q/GDW 46-003—2012-20409

反措流程关闭;

——属于隐患的,依据《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生产设备设施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纳入隐患管理,隐患消除后反措流程关闭;

——不符合反措要求的设备缺陷或隐患需申报检修或技改项目消除的,要在项目备注栏标注“反措”

字样,按《检修项目管理标准》、《技改项目管理标准》的管理规定,纳入项目管理流程,项目实施完成并结项后,反措流程关闭。项目实施完成前,生产单位要制定应对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5.7 检查与考核

5.7.1 公司生产技术部、发展策划部、基建部将不定期对各单位反措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

5.7.2 公司生产技术部将对各单位《反措工作计划》编制的合理性、上报及时性、执行准确性等进行考核。

5.8 资料归档

5.8.1 公司生产技术部负责规划设计阶段和基建阶段《年度反事故措施实施情况总结》和生产单位《反措工作计划》及执行情况的资料归档。

5.8.2 公司发展策划部负责筹建单位《年度反事故措施实施情况总结》的资料归档。

5.8.3 公司基建部负责基建单位《年度反事故措施实施情况总结》的资料归档。

Q/GDW 46-003—2012-20409

6 重要风险识别与控制

表1、表2给出了基于本标准所依据的流程识别的风险及控制。

表1 生产单位反事故措施管理流程风险识别与控制表

6

Q/GDW 46-003—2012-20409 表2 筹建、基建单位反事故措施管理流程风险识别与控制表

7

Q/GDW 46-003—2012-20409

7 检查与考核

对本标准规定的管理活动进行检查与考核,考核内容如下表3所示:

表3 考核内容

注:考核类别填写说明:公司对公司各部门的考核填写“A”;公司对各单位的考核填写“B”;各单位内部的考核填写“C”。

8 报告与记录

表4给出了执行本标准形成的报告和记录。

表4 报告与记录

Q/GDW 46-003—2012-20409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流程图

图A.1 生产单位反事故措施管理流程

Q/GDW 46-003—2012-20409

图A.1 生产单位反事故措施管理流程(续)

Q/GDW 46-003—2012-20409

图A.2 筹建单位、基建单位反事故措施管理流程

Q/GDW 46-003—2012-20409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

表格样式

表A.1 工作计划

XX年度反事故措施工作计划编号:Q/GDW 46-003—2012-20409.JL0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