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冬季施工混凝土测温的有关规定

冬季施工混凝土测温的有关规定

冬季施工混凝土测温的有关规定
冬季施工混凝土测温的有关规定

冬季施工混凝土测温的有关规定

2016-09-22 梁先生upi...转自专治牙痛

冬季施工混凝土测温的有关规定

在离建筑物10m以外,距地面高度1.5m,通风条件较好的地方安装规格不小于300*300*400的白色百叶箱。测温起止时间指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低于5℃时起,至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高于5℃冬施结束;

1、混凝土搅拌测温记录

冬季混凝土施工时,应进行搅拌测温(包括现场搅拌、商品混凝土)并记录。混凝土冬施搅拌测温记录包括大气温度、原材料温度、出罐温度、入模温度等。测温的具体要求应有书面技术交底,执行人必须按照规定操作。一般为:对于已搅拌好的砼,要经常检查砼出罐和入模温度(每班不少于4次)要求砼或砂浆出罐温度不低于10℃,入模温度不低于5℃。

原始记录签字完毕后交资料员归档。“现场搅拌或商品混凝土”字样填人“备注”栏。表格中各温度值需标注正负号。

2、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

(1)混凝土的冬期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

程》(JGJl04)和施工技术方案的规定。

(2)掺加防冻剂的混凝土未达到抗冻临界强度(4MPa)之前每隔2h测量一次,达到抗冻临界强度(4MPa)且温度变化正常,测温间隔时间可由2h调整为6h。

测温次数控制:砼浇筑完及时测一次温度做为第一次测温,以后每2小时测一次,连测三天,三天后改为每4小时测一次(早8:00、晚8:00、夜2:00)至砼温度0℃为终结。

(3)混凝土冬施养护测温应先绘制测温点布置图(标明具体部位名称),包括测温点的部位、深度等。测温记录应包括大气温度、各测温孔的实测温度、同一时间测得的各测温孔的平均温度和间隔时间等。此外还应进行成熟度计算(本次、累计)。表格中各温度值需标注正负号。

(4)关于测温的项目、测温次数和测温孔设置按要求执行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①测温孔位置的选择,选择在温度变化大、容易散失热量的部位、易于遭受冻结的部位,西北部或前阴的地方应多设置,测温孔的口不迎风设置,且临时封闭。

预埋测温管:砼浇筑完在未覆盖前,要预埋测温管,具体预埋的位置和数量,要事先绘出测温点布置图,每个测温点要做好编号。

②结构测孔的设置

A、梁(包括简支撑与连接梁):梁上测温孔应垂直于梁的轴线,孔深为梁高的1/3至1/2处。

B、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每根构造柱下端设一个测温孔。

C、底板:底板测温孔布置按纵横方向不大于5m间距布置,每间房间面积不大于20m2对可设一个测温孔,测温孔垂直于板面,孔深为板厚的1/3至1/2。

D、现浇混凝土墙板:墙厚为20cm及20cm以内时,单面设置测温孔,孔深为墙厚的1/2;当墙厚大于20cm时,双面设置测温孔,孔深为墙厚的1/3,并不小于10cm测温孔与板面成30度倾斜角。大面积墙面测温孔按纵横方向均不大于5m的间距布置;每块墙面的面积小于20m2时,每面可设一个测温孔。

3、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对人模时大气温度、各测温孔温度、内外温差和裂缝进行检查和记录。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测温应附测温点布置图,包括测温点的布置部位、深度等。表格中各温度值需标注正负号。

4、测温要求

⑴在测时,按测孔编号顺序进行,温度计插入测温孔后,堵塞住孔口,留置在孔内3-5分钟后进行读数;

⑵混凝土出罐、浇注及入模温度每一工作班不应少于4次;

⑶当采用蓄热法养护时,其间每6小时测量一次;

⑷掺用防冻剂混凝土,在强度未达到4.0Mpa以前,每2小时测1次,以后每6小时测一次;

⑸冬期施工有室外大气测记录表;

⑹采用成熟度法预估混凝土强度。

冬季施工混凝土测温的有关规定【最新】

冬季施工混凝土测温的有关规定 在离建筑物10m以外,距地面高度1.5m,通风条件较好的地方安装规格不小于300*300*400的白色百叶箱。测温起止时间指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低于5℃时起,至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高于5℃冬施结束; 1、混凝土搅拌测温记录 冬季混凝土施工时,应进行搅拌测温(包括现场搅拌、商品混凝土)并记录。混凝土冬施搅拌测温记录包括大气温度、原材料温度、出罐温度、入模温度等。测温的具体要求应有书面技术交底,执行人必须按照规定操作。一般为:对于已搅拌好的砼,要经常检查砼出罐和入模温度(每班不少于4次)要求砼或砂浆出罐温度不低于10℃,入模温度不低于5℃。 原始记录签字完毕后交资料员归档。“现场搅拌或商品混凝土”字样填人“备注”栏。表格中各温度值需标注正负号。 2、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 (1)混凝土的冬期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

程》(JGJl04)和施工技术方案的规定。 (2)掺加防冻剂的混凝土未达到抗冻临界强度(4MPa)之前每隔2h 测量一次,达到抗冻临界强度(4MPa)且温度变化正常,测温间隔时间可由2h调整为6h。 测温次数控制:砼浇筑完及时测一次温度做为第一次测温,以后每2小时测一次,连测三天,三天后改为每4小时测一次(早8:00、晚8:00、夜2:00)至砼温度0℃为终结。 (3)混凝土冬施养护测温应先绘制测温点布置图(标明具体部位名称),包括测温点的部位、深度等。测温记录应包括大气温度、各测温孔的实测温度、同一时间测得的各测温孔的平均温度和间隔时间等。此外还应进行成熟度计算(本次、累计)。表格中各温度值需标注正负号。 (4)关于测温的项目、测温次数和测温孔设置按要求执行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①测温孔位置的选择,选择在温度变化大、容易散失热量的部位、易于遭受冻结的部位,西北部或前阴的地方应多设置,测温孔的口不迎风设置,且临时封闭。

冬季混凝土如何测温、测温孔如何定

PART 1: 混凝土搅拌测温记录(C2—6—12) 冬季混凝土施工时,应进行搅拌测温(包括现场搅拌、商品混凝土)并记录。混凝土冬施搅拌测温记录包括大气温度、原材料温度、出罐温度、人模温度等。测温的具体要求应有书面技术交底,执行人必须按照规定操作。原始记录签字完毕后交资料员归档。“现场搅拌或商品混凝土”字样填人“备注”栏。表格中各温度值需标注正负号。 13.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表C2—6—13) (1)混凝土的冬期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l04)和施工技术方案的规定。 (2)测温起止时间指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低于5~C时起,至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高于5~C冬施结束;掺加防冻剂的混凝土未达到抗冻临界强度(4MPa)之前每隔2h测量一次,达到抗冻临界强度(4MPa)且温度变化正常,测温间隔时间可由2h调整为6h。 (3)混凝土冬施养护测温应先绘制测温点布置图(标明具体部位名称),包括测温点的部位、深度等。测温记录应包括大气温度、各测温孔的实测温度、同一时间测得的各测温孔的平均温度和间隔时间等。此外还应进行成熟度计算(本次、累计)。表格中各温度值需标注正负号。 (4)关于测温的项目、测温次数和测温孔设置按要求执行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14.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对人模时大气温度、各测温孔温度、内外温差和

裂缝进行检查和记录。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测温应附测温点布置图,包括测温点的布置部位、深度等。表格中各温度值需标注正负号。 PART2: 5、冬期施工混凝土的测温工作 5.1 混凝土冬期施工测温 5.1.1 在离建筑物10m以外,距地面高度1.5m,通风条件较好的地方安装规格不小 于300*300*400的白色百叶箱。 5.1.2 测温孔位置的选择,选择在温度变化大、容易散失热量的部位、易于遭受冻 结的部位,西北部或前阴的地方应多设置,测温孔的口不迎风设置,且临时封闭。 5.1.3 结构测孔的设置 (1)梁(包括简支撑与连接梁):梁上测温孔应垂直于梁的轴线,孔深为梁高的 1/3至1/2处。 (2)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每根构造柱下端设一个测温孔。

冬季施工混凝土浇筑测温记录表

冬季施工混凝土浇筑测温记录表

————————————————————————————————作者:————————————————————————————————日期: 2

C01-4-16-2-001工程名称呼和浩特市惠新苑公租房小区 5 号楼浇筑部位基础筏板搅拌方式机械搅拌 配合比:(水泥:砂子:石子:水)坍落度180±20mm外加剂名称掺量: 混凝土强度等级水泥品种标号:PO42.5测量时间大气温度测量位置 出罐温度入模温度 浇筑完毕后 即时测量温度备注 月日时 11 18 23:30 -5℃14℃13℃ 11 19 01:45 13℃11℃ 03:30 13℃12℃ 06:00 14℃12℃ 08:00 15℃14℃ 10:00 14℃13℃ 11:00 15℃13℃ 12:00 14℃12℃ 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 3

C01-4-16-2-001 工程名称呼和浩特市惠新苑公租房小区 5 号楼部位基础筏板养护方法 孔位各测温孔温度(℃)混凝土标号C40P6 测温时间 大气温度 月日时编号位置表面温度中心温度底层温度温差备注 11 20 1:00 -7℃①13 25 24 ②12 24 23 ③12 23 21 ④11 19 18 ⑤16 30 27 ⑥12 23 21 ⑦13 26 25 ⑧13 27 25 ⑨19 30 27 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 4

C01-4-16-2-001 工程名称呼和浩特市惠新苑公租房小区 5 号楼部位基础筏板养护方法 孔位各测温孔温度(℃)混凝土标号C40P6 测温时间 大气温度 月日时编号位置表面温度中心温度底层温度温差备注 11 20 3:00 -5℃①12 28 25 ②14 23 26 ③13 27 23 ④13 22 21 ⑤18 32 27 ⑥14 25 22 ⑦15 28 25 ⑧14 29 26 ⑨19 31 27 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 5

冬季施工混凝土热工计算

冬季施工混凝土热工计算 一、混凝土拌合物的理论温度计算 To=[0.9(Mce*Tce+Mcm*Tcm+Mg*Tg)+4.2*Tw(Mw-Wcm*Mcm-Wg*Mg)-C1(Wcm*Mcm*Tcm+Wg*Mg*Tg)-C2(Wcm*Mcm+Wg*Mg)]÷[4.2*Mw+0.9(Mce+Mcm+Mg)] ——(公式1) To—混凝土拌合物温度(℃) Mw、Mce、MCm、Mg—水、水泥、砂、石的用量(kg) Tw、Tce、Tcm、Tg—水、水泥、砂、石的温度(℃) Wcm、Wg—砂、石的含水率 C1、C2—水的比热容[kj/(kg.k)]及冰的溶解[kj/(kg.k)] 当骨料温度>0℃时,C1=4.2,C2=0 ≤0℃时, C1=2.1, C2=335 墙体混凝土配合比为: 水泥:砂:石:水(每立方量)=419:618:1100:190 砂含水量为5%,石含水量为0% 热水温度为80℃,水泥温度为5℃,砂温度为3℃,石温度为3℃。 根据公式1 To=[0.9(419×5+618×3+1100×3)+4.2×80(190-0.05×618)-4.20.05×618×3-2.1×0.05×618-335×0.05×618]÷ [4.2×190+0.9(419+618+1100)]=18.06 ℃ 二、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计算: T1= To-0.16(To-Tp) ——(公式2)

T1—混凝土拌合物出机温度(℃) Tp—搅拌机棚内温度(℃) 根据公式2 T1=18.06-0.16(18.06-6)=16.13℃ 三、混凝土拌合物经运输到浇筑时的温度计算 T2= T1-(a×t i+0.032n)×(T1+Th)——(公式3) T2—混凝土拌合物经运输到浇筑时温度(℃) t i—混凝土拌合物自运输到浇筑时的时间(h) n—混凝土拌合物转运次数 Th—混凝土拌合物运输时的环境温度(℃) a—温度损失系数(h-1) 当混凝土用搅拌车运输时:a=0.25 根据公式3 T2=16.13-(0.25×0.6+0.032×2)(16.13+5)=11.6℃ 四、考虑模板和钢筋的吸热影响,混凝土浇筑成型时的温度 计算: T3=(C1×M1×T1-C2×M2×T2-C3×M3×T3)/(C1×M1+C2×M2+C3×M3)——(公式4) T3—混凝土浇筑成型时的温度(℃) C1、C2、C3—混凝土、模板、钢材的比热容[kj/(kg.k)] 混凝土的比热容取1 kj/(kg.k) 钢材的比热容取0.48 kj/(kg.k)

冬季施工混凝土测温的平均温度怎么算

冬季施工混凝土测温的平均温度怎么算 PART 1: 混凝土搅拌测温记录(C2—6—12)冬季混凝土施工时,应进行搅拌测温(包括现场搅拌、商品混凝土)并记录。混凝土冬施搅拌测温记录包括大气温度、原材料温度、出罐温度、人模温度等。测温的具体要求应有书面技术交底,执行人必须按照规定操作。原始记录签字完毕后交资料员归档。“现场搅拌或商品混凝土”字样填人“备注”栏。表格中各温度值需标注正负号。13.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表C2—6—13) (1)混凝土的冬期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l04)和施工技术方案的规定。(2)测温起止时间指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低于5~C时起,至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高于5~C冬施结束;掺加防冻剂的混凝土未达到抗冻临界强度(4MPa)之前每隔2h测量一次,达到抗冻临界强度(4 MPa)且温度变化正常,测温间隔时间可由2h调整为6h。(3)混凝土冬施养护测温应先绘制测温点布置图(标明具体部位名称),包括测温点的部位、深度等。测温记录应包括大气温度、各测温孔的实测温度、同一时间测得的各测温孔的平均温度和间隔时间等。此外还应进行成熟度计算(本次、累计)。表格中各温度值需标注正负号。(4)关于测温的项目、测温次数和测温孔设置按要求执行现行有关标准规定。14.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对人模时大气温度、各测温孔温度、内外温差和裂缝进行检查和记录。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测温应附测温点布置图,包括测温点的布置部位、深度等。表格中各温度值需标注正负号。PART2: 5、冬期施工混凝土的测温工作 5.1 混凝土冬期施工测温5.1.1 在离建筑物1 0m以外,距地面高度1.5m,通风条件较好的地方安装规格不小于300*300*400的白色百叶箱。5.1.2 测温孔位置的选择,选择在温度变化大、容易散失热量的部位、易于遭受冻结的部位,西北部或前阴的地方应多设置,测温孔的口不迎风设置,且临时封闭。5.1.3 结构测孔的设置(1)梁(包括简支撑与连接梁):梁上测温孔应垂直于梁的轴线,孔深为梁高的1/3至1/2处。(2)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每根构造柱下端设一个测温孔。(3)底板:底板测温孔布置按纵横方向不大于5m间距布置,每间房间面积不大于20m2对可设一个测温孔,测温孔垂直于板面,孔深为板厚的1/3至1/2。(4)现浇混凝土墙板:墙厚为20cm及20cm以内时,单面设置测温孔,孔深为墙厚的1/2;当墙厚大于20c m时,双面设置测温孔,孔深为墙厚的1/3,并不小于10cm 测温孔与板面成30度倾斜角。大面积墙面测温孔按纵横方向均不大于5m的间距布置;每块墙面的面积小于20m2时,每面可设一个测温孔。5.1.4 砼(商砼)拌合物测温:对于已搅拌好的砼,要经常检查砼出罐和入模温度(每班不少于4次)要求砼或砂浆出罐温度不低于10℃,入模温度不低于5℃。 5.1.5 新浇砼结构和构件的测温:预埋测温管:砼浇筑完在未覆盖前,要预埋测温管,具体预埋的位置和数量,要事先绘出测温点布置图,每个测温点要做好编号。测温次数控制:砼浇筑完及时测一次温度做为第一次测温,以后每2小时测一次,连测三天,三天后改为每4小时测一次(早8:00、晚8:00、夜2:00)至砼温度0℃为终结。5.1.6 混凝土搅

混凝土冬季施工

混凝土冬季施工 一、概念 冬季施工: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 C即进入冬季施工,冬季气温下降,不少地区温度 在0° C之下(即负温),土壤、混凝土、砂浆等所含的水分冻结,建筑材料容易脆裂,给建筑施工带来许 多困难。连续5日平均气温低于质量。5° C或日最低气温低于-3 ° C时,就要采取冬季施工措施,以保证工程 对于混凝土来说,出现上面情况即为混凝土冬季施工。 二、原材料加热方法及热工计算: 1.原材料加热法: 优先采用加热水的方法,当加热水仍不能满足要求时,再对细骨料__________ (砂)进行加热;水加热温度控制在_ 80C以下,砂加热温度控制在_60C以下。按至基础浇筑现场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为 _____________ 5C进行计算。_ 2.混凝土拌合物出机温度计算: 混凝土拌合物经混凝土运输车运输到浇筑时温度按下式计算: T2t2 0.032n)(T, -T a) 式中:T2:混凝土拌合物运输到浇筑时温度,取5C; T,:混凝土拌合物出机温度(C ); t2:混凝土拌合物自运输到浇筑时的时间,取0.75h ; n:混凝土拌和物运转次数,取2; T a:混凝土拌合物运输时环境温度(C); 1 :-:温度损失系数(h ),取〉=0.25 ; 列出机温度计算表 3.混凝土拌和物的温度按下式计算: T厂「-0.16* (—T p) 式中:T c ---- 混凝土拌合物温度(C) T i ――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C),取10C T p——搅拌机棚内温度(C); 即:10 = T c-0.16*(T c —- T p); 解得:兀=(10 - 0.16T p)/0.84 C 4.混凝土拌合物中水的加热温度计算 混凝土拌合物的理论温度按下式进行计算: [0.9(m Ce T ce m f T f m k T k ' m sa T sa ? m g T cg)—W sa mi sa—W g mi g)^(W sa m sa T sa W g m g T g) -C2(W sa m sa W g m g)]

混凝土冬期施工测温规范

混凝土冬期施工测温规范 混凝土冬期施工测温规范提要:混凝土冬施养护测温应先绘制测温点布置图,包括测温点的部位、深度等。测温记录应包括大气温度更多精品地产学堂 混凝土冬期施工测温规范 混凝土冬期施工测温(规范要求),不加水的 1、混凝土搅拌测温记录(c2—6—12) 冬季混凝土施工时,应进行搅拌测温并记录。混凝土冬施搅拌测温记录包括大气温度、原材料温度、出罐温度、人模温度等。测温的具体要求应有书面技术交底,执行人必须按照规定操作。原始记录签字完毕后交资料员归档。“现场搅拌或商品混凝土”字样填人“备注”栏。表格中各温度值需标注正负号。 2、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 混凝土的冬期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和施工技术方案的规定。 测温起止时间指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低于5~c时起,至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高于5~c冬施结束;掺加防冻剂的混凝土未达到抗冻临界强度之前每隔2h测量一次,达到抗冻临界强度且温度变化正常,测温间隔时间可由2h调整为6h。 混凝土冬施养护测温应先绘制测温点布置图,包括测温点的部位、深度等。测温记录应包括大气温度、各测温孔的实测温度、同一时间测得的各测温孔的平均温度和间隔时间等。此外还应进行成熟度

计算。表格中各温度值需标注正负号。 关于测温的项目、测温次数和测温孔设置按要求执行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3、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对人模时大气温度、各测温孔温度、内外温差和裂缝进行检查和记录。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测温应附测温点布置图,包括测温点的布置部位、深度等。表格中各温度值需标注正负号。 PART2: 4、冬期施工混凝土的测温工作 在离建筑物10m以外,距地面高度,通风条件较好的地方安装规格不小于300*300*400的白色百叶箱。 测温孔位置的选择,选择在温度变化大、容易散失热量的部位、易于遭受冻结的部位,西北部或前阴的地方应多设置,测温孔的口不迎风设置,且临时封闭。 结构测孔的设置 (1)梁(包括简支撑与连接梁):梁上测温孔应垂直于梁的轴线,孔深为梁高的1/3至1/2处。 (2)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每根构造柱下端设一个测温孔。 (3)底板:底板测温孔布置按纵横方向不大于5m间距布置,每间房间面积不大于20m2对可设一个测温孔,测温孔垂直于板面,孔深为板厚的1/3至1/2。 (4)现浇混凝土墙板:墙厚为20cm及20cm以内时,单面设置

混凝土测温规范及记录

按照国标或者地方资料软件表格要求, 当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或冬季施工时必须进行测温。 温度控制指标及测温频率: 温度监控指标如下: 内外温差:小于25℃; 降温速度:小于1~2.0℃/d; 揭开保温层时的温差:小于15℃。 监测周期与频率如下: 混凝土浇筑初凝前:每0.5h 测一次; 混凝土浇筑结束后12h:每2h 测一次; 混凝土浇筑结束后24h:每4h 测一次; 混凝土浇筑结束后72h:每8h 测一次; 混凝土浇筑结束后15d:每24h 测一次; 当内外温差小于15℃时,停止测温。 如果同条件的混凝土测温不到600c°是很正常的,在60天送检就可以了 同条件养护试块不必作混凝土测温,在现场上如果对大体积混凝土作测温也不是用同条件试块的。进入养护室的就不是同条件养护了。 所以,同条件养护试块只记录混凝土构件附近的气象温度,而不记录混凝土试块本身的温度。 PART 1: 混凝土搅拌测温记录(C2—6—12) 冬季混凝土施工时,应进行搅拌测温(包括现场搅拌、商品混凝土)并记录。混凝土冬施搅拌测温记录包括大气温度、原材料温度、出罐温度、人模温度等。测温的具体要求应有书面技术交底,执行人必须按照规定操作。原始记录签字完毕后交资料员归档。“现场搅拌或商品混凝土”字样填人“备注”栏。表格中各温度值需标注正负号。 13.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表C2—6—13) (1)混凝土的冬期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JGJl04)和施工技术方案的规定。 (2)测温起止时间指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低于5~C时起,至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高于5~C冬施结束;掺加防冻剂的混凝土未达到抗冻临界强度(4MPa)之前每隔2h测量一次,达到抗冻临界强度(4MPa)且温度变化正常,测温间隔时间可由2h调整为6h。 (3)混凝土冬施养护测温应先绘制测温点布置图(标明具体部位名称),包括测温点的部位、深度等。测温记录应包括大气温度、各测温孔的实测温度、同一时间测得的各测温孔的平均温度和间隔时间等。此外还应进行成熟度计算(本次、累计)。表格中各温度值需标注正负号。 (4)关于测温的项目、测温次数和测温孔设置按要求执行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14.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对人模时大气温度、各测温孔温度、内外温差和裂缝进行检查和记录。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测温应附测温点布置图,包括测温点的布置部位、深度等。表格中各温度值需标注正负号。

冬季混凝土施工方案82709.docx

冬季混凝土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双江口水电站右岸上坝公路工程由于本项目工期短且受制约因 素较多、施工干扰大,质量要求严,为力保全线按期通车,部分混凝 土路面及隧道衬砌将在冬季进行施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本方 案。 二、适用范围 本方案主要适用于主跨小于35m连续箱梁,高度小于17m桥墩, 2 建筑面积小于3500m砼,以及一般中小型城市建筑物冬季施工。 三、施工工艺(一)工艺流程(见图一)(二)施工工艺 施工准备 气象资料收集修改施工方法 确定施工方法 热工计算 1、冬季施工一般规 定及控制目标根据《建筑工 程冬季施工规范》(JGJ104-97)和《公路桥梁、路面施工 规范》结合本项目特点,当工地昼地昼夜气温连续3d 低于 5℃或或最底气温低于 -3 ℃应采用冬 供热设备、材料确定 现场试验 砂、石料、水保温加热 混凝土搅拌、运输 优 混凝土灌注混凝土试件制作化 混凝土养生、温度测试 分析、总结 季施工措施,并能满足以下结束

目标:图一:工艺流程 (1)、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在入模后,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强 度30%以前不得受冻。 (2)、混凝土出厂及入模温度在 5℃以上。 (3)、砼入模时,模板温度不低于 2℃。 (4)、从施工工艺及工期考虑,砼在 10 天内达到设计强度和弹模。 (5)、隧道用砂石料必须保证正常温度入料斗,不得使用结有冰块的砂石料。 (6)、雪天或施焊现场风速 5.4m/s(3 级风 ) 焊接时,应采取遮蔽措施,焊接后冷却的接头应避免碰到冰雪。 (7)、钢筋焊接、加工工艺应按《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办理。 2、制定冬季施工措施 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制定了混凝土施工过程的的各个保证措施: (1)、在进入冬季施工以前,及时和气象部门联系,掌握当年 冬季天气变化趋势,并根据天气预报在施工中根据气候变化随时调 整措施,确保冬季施工达到要求。 (2)、混凝土搅拌采取对原材料保温防冻或加热的方法保证混 凝土温度,同时为了保证质量并掺加防冻剂。 (3)、混凝土运输时对运输设备进行保温。 (4)、混凝土灌注前、灌注后采取保温措施。 3、混凝土的搅拌:

k冬季施工要求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

冬季施工要求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 入模温度低于5度,水泥的水化热将停止反应,混凝土的强度将不会增加。 混凝土拌和物浇灌后之所以能逐渐凝结硬化,直至获得最终强度,是由于水泥水化作用的结果。而水泥水化作用的速度除与混凝土本身组成材料和配合比有关外,还与外界温度密切相关。当温度升高时水化作用加快,强度增长加快,而当温度降低到0 ℃度时,存在于混凝土中的水有一部分开始结冰,逐渐由液相(水) 变为固相(冰) ,这时参与水泥水化作用的水减少了,水化作用减慢,强度增长相应变慢。温度继续降低,当存在于混凝土中的水完全变成冰,也就是完全由液相变成固相时,水泥水化作用基本停止,此时混凝土的强度不会再增长。由于水变成冰后体积约增大9 % ,同时产生约2. 5MPa 的膨胀应力,这个应力往往大于混凝土的内部形成的初始强度值,使混凝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即早期受冻破坏) 。此外,当水变成冰后,还会在骨料和钢筋表面上产生颗粒较大的冰凌,减弱水泥浆与骨料和钢筋的粘结力。当冰凌融化后,还会在混凝土内部形成各种空隙,而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冬季施工的混凝土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受冻混凝土中水泥发生水化作用停止之前,使混凝土达到一个最小临界强度(我国规定为不低于设计强度的30 %且不低于3. 5MPa) ,可以使混凝土不遭受冻害,最终强度不受到损失。所以延长混凝土中水的液体形态,使之有充裕的时间与水泥发生水化反应,达到混凝土的最小临界强度及减少混凝土中自由水的含量是防止混凝土冻害的关键。在实际的工程中,针对具体情况,通常采用蓄热法和掺加防冻剂两种方法来保证水的液态。防冻剂的作用在于降低拌和物冰点,细化冰晶,使混凝土在负温下保持一定数量的液相水,使水泥缓慢水化,改善了混凝土的微观结构,从而使凝土达到一个最小临界强防冻剂是外加剂的一种,由减水组分、引气组分、防冻组分,有时还掺有早强组分等组成。 2. 1 减水组分 减水组分的主要功能是减水。减水剂对冬季混凝土的作用有三:一是,减少水就意味着提高强度,就是提高混凝土的抗冻能力;二是,在盐分一定的情况下减少用水量,提高混凝土中自由水中盐的浓

施工方案-冬季施工混凝土测温方案

冬季施工混凝土测温方案 工程概况: **新都7#地下车库为单建式人防工程。地下一层,层高8.9m。本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地基采用天然地基。建筑面积约8489m2。 测温前的准备: 1、人员准备: 设专人负责测温工作,并于开始测温前组织培训和考试。 2、必备工具的准备: 测温百页箱:规格不小于300×300×400,且安装于建筑物10m 以外,距地高度约1.5m,通风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外表面刷白色油漆。 温度计:测量大气温度和环境温度,采用自动温度记录仪,测原材料温度采用玻璃液体温度计。各种温度计在使用前均应进行校验。 3、测温孔的设置: (1) 测温孔布置及深度要绘制平面和立面图,各孔按顺序编号,经技术部门批准后实行。 (2) 各类建筑测温孔设置要求: 1) 测温孔的布置一般选在温度变化教大、容易散失热量、构件易遭冻结的部位。 2) 现浇混凝土梁、板、圈梁的测温孔应与梁、板水平方向留置。梁上的测孔每3m 长设置1 个,每跨至少1 个,孔深1/3 梁高,圈梁每4m 长设置1 个,孔深10。楼板每15m2 设置一个,每间至少设置1 个,孔深1/2 板厚。

3) 现浇混凝土柱在柱头和柱脚各设测温孔1 对,与柱面成30o 倾斜角。孔深1/2 柱端面成30o 倾斜角。 4) 预制框架现浇柱头,每个柱上端接头设测温孔1 个,孔深为1/2 混凝土接头高度。每个柱下端接头设1 对测温孔,孔深为1/3 柱断面长,测孔与柱面成30o 倾斜角。 5) 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每根柱上、下端各设一个测温孔,孔深10,测孔与柱面成30o 倾斜角。 6) 现浇框架结构的板墙每15m2 设孔1 个,每道墙至少设1 个,孔深10。 7) 剪力墙结构的板墙(大模板工艺),横墙每条轴线测一块模板,纵墙轴线之间采取梅花型布置。每快板单面设测温孔3 个,对角线布置,上、下测孔距大模板上、下边缘30~50,孔深10。 8) 预制大梁的叠合层,每根梁设测孔1 个,孔深10。 9) 现浇阳台挑檐、雨棚及室外楼梯休息平台等零星构件每个设测温孔2 个。 10) 钢筋独立基础,每个设测孔2 个,孔深10;条形基础,每5m 长设测孔1 个,孔深15;箱型基础底板,每20m2 设测孔1 个,孔深15;厚大的底板应在底板的中、下部增设一层或两层测温点,以掌控混凝土的内部温度。 11) 室内抹灰工程测温:将温度计置于楼房北面房间,距地面50 处,每 50~100m2设1 个。 4、测温人员的责任: (1) 记录大气温度,并报告工地负责人。 (2) 测量装饰工程的室内初始温度。 (3) 测量砂浆的上墙温度。 (4) 混凝土拌和料的温度、混凝土出罐温度、混凝土入模温度。

冬施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

冬施混凝土养护测温记 录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8-(6)冬期施工混凝土 养护测温记录 【整理要求】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规定 1混凝土养护期间温度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蓄热法或综合蓄热法养护从混凝土人模开始至混凝土达到受冻临界强度,或混凝土温度降到O0C或设计温度以前,应至少每隔6h测量一次。 (2)掺防冻剂的混凝土在强度未达到本规程第7.1.1(附后)条规定之前应每隔2h测量一次,达到受冻临界强度以后每隔6h测量一次。 (3)采用加热法养护混凝土时,升温和降温阶段应每隔1h测量一次,恒温阶段每隔2h测量一次。 (4)全部测温孔均应编号,并绘制布置图。测温孔应设在有代表性的结构部位和温度变化大易冷却的部位,孔深宜为10—15cm,也可为板厚的1/2或墙厚的1/2。(测温孔在混凝土浇筑时预留,一般每一构件不少于一个,混凝土接搓处一定要留有测温孔,测温孔一般要深入混凝土内(过主筋)。)测温时,测温仪表应采取与外界气温隔离措施,并留置在测温孔内不少于3min。 2.模板和保温层在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并冷却到5℃后方可拆除。拆模时混凝土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大于20℃时,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应及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附第7.1.1条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其受冻临界强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普通混凝土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时,应为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30%。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应为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40%,但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0及以下时,不得小于 N/mm2。 注:当施工需要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时,应按提高后的强度等级确定.

冬施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

冬施混凝土养护测温记 录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8-(6)冬期施工混凝土 养护测温记录 【整理要求】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规定 1混凝土养护期间温度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蓄热法或综合蓄热法养护从混凝土人模开始至混凝土达到受冻临界强度,或混凝土温度降到O0C或设计温度以前,应至少每隔6h测量一次。 (2)掺防冻剂的混凝土在强度未达到本规程第7.1.1(附后)条规定之前应每隔2h测量一次,达到受冻临界强度以后每隔6h测量一次。 (3)采用加热法养护混凝土时,升温和降温阶段应每隔1h测量一次,恒温阶段每隔2h测量一次。 (4)全部测温孔均应编号,并绘制布置图。测温孔应设在有代表性的结构部位和温度变化大易冷却的部位,孔深宜为10—15cm,也可为板厚的1/2或墙厚的1/2。(测温孔在混凝土浇筑时预留,一般每一构件不少于一个,混凝土接搓处一定要留有测温孔,测温孔一般要深入混凝土内(过主筋)。)测温时,测温仪表应采取与外界气温隔离措施,并留置在测温孔内不少于3min。 2.模板和保温层在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并冷却到5℃后方可拆除。拆模时混凝土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大于20℃时,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应及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

附第7.1.1条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其受冻临界强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普通混凝土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时,应为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30%。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应为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40%,但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0及以下时,不得小于 N/mm2。 注:当施工需要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时,应按提高后的强度等级确定. 2 掺用防冻剂的混凝土,当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一15℃时不得小于 N /mm2,当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一30℃时不得小于 N/mm2。 【审阅要点】 1无测温点布置图,或有测温点布置图但与结构平面图不一致; 2 测温点布置不合理,测温孔留设不规范,各测温点的编号及位置标注不清楚。 3 测温记录中各项填写不清楚、准确、真实,签字不齐全。 参考格式详见附录1、2

砼冬季施工测温

混凝土冬期施工测温(规范要求),不加水的(2009-12-26 23:21:32) 标签:杂谈 混凝土搅拌测温记录(C2—6—12) 冬季混凝土施工时,应进行搅拌测温(包括现场搅拌、商品混凝土)并记录。混凝土冬施搅拌测温记录包括大气温度、原材料温度、出罐温度、人模温度等。测温的具体要求应有书面技术交底,执行人必须按照规定操作。原始记录签字完毕后交资料员归档。“现场搅拌或商品混凝土”字样填人“备注”栏。表格中各温度值需标注正负号。 13.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表C2—6—13) (1)混凝土的冬期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l04)和施工技术方案的规定。 (2)测温起止时间指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低于5~C时起,至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高于5~C冬施结束;掺加防冻剂的混凝土未达到抗冻临界强度(4MPa)之前每隔2h测量一次,达到抗冻临界强度(4MPa)且温度变化正常,测温间隔时间可由2h调整为6h。 (3)混凝土冬施养护测温应先绘制测温点布置图(标明具体部位名称),包括测温点的部位、深度等。测温记录应包括大气温度、各测温孔的实测温度、同一时间测得的各测温孔的平均温度和间隔时间等。此外还应进行成熟度计算(本次、累计)。表格中各温度值需标注正负号。 (4)关于测温的项目、测温次数和测温孔设置按要求执行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14.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对人模时大气温度、各测温孔温度、内外温差和裂缝进行检查和记录。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测温应附测温点布置图,包括测温点的布置部位、深度等。表格中各温度值需标注正负号。 PART2: 5、冬期施工混凝土的测温工作 在离建筑物10m以外,距地面高度,通风条件较好的地方安装规格不小 于300*300*400的白色百叶箱。 测温孔位置的选择,选择在温度变化大、容易散失热量的部位、易于遭受冻 结的部位,西北部或前阴的地方应多设置,测温孔的口不迎风设置,且临时封闭。 结构测孔的设置 (1)梁(包括简支撑与连接梁):梁上测温孔应垂直于梁的轴线,孔深为梁高的 1/3至1/2处。 (2)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每根构造柱下端设一个测温孔。 (3)底板:底板测温孔布置按纵横方向不大于5m间距布置,每间房间面积不大

冬季混凝土施工注意事项

冬季混凝土施工注意事项 混凝土冬季施工,尤其是在寒冷地区,为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冻,一般都要求混凝土有较高的浇筑温度。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以后其表面温度虽然较低,内部温度却因水泥水化热而上升。为了减少内外温差和基础温差,浇筑温度越低越有利。如果浇筑温度超过允许值,则应从加强浇筑以后的保温措施以减少内外温差。根据《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中规定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在温和地区不宜低于3℃,在寒冷地区不宜低于5℃,一般为5℃~8℃。 1.混凝土冬季施工早期白天气温为正温,夜间气温为负温,本阶段的施工重点为骨料的保温及浇筑过程中的温度控制。现工程所用骨料大都为天然河卵石,在进入冬季施工期前将骨料全部备齐,集中堆放并用土工膜覆盖保温,减少温度损失。混凝土浇筑尽量在白天进行以提高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混凝土拌合用热水搅拌并尽量减少倒运次数加快浇筑速度。在室外温度保持在-5℃以上时可外加早强减水剂(不同型号的混凝土早强减水剂,使用方法详见说明书)。以保证混凝土的早期强度能够正常上升。浇筑后的混凝土部分用土工膜或草帘子覆盖保温以防止混凝土的早期受冻。 2.混凝土冬季施工后期当日平均气温降至零下时,不能满足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条件、工人劳动条件恶化,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和工期。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及混凝土的正常浇筑本阶段应采用搭设暖棚的方法

进行施工。 2.1暖棚的搭设:根据具体工程的规模及工程的实地情况,暖棚的搭设采用一次性固定暖棚,即在开挖面积内用脚手杆在边缘搭建架子,顶盖用脚手杆人工绑扎,上面铺设土工膜,将浇筑仓面、拌合设备、所用砂石料全部罩在暖棚之下,内部用锅炉进行加温。 2.2浇筑前的准备工作:一般建筑结构工程冬季混凝土施工,在浇筑前要求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污垢,防止混凝土冻结在容器上。要设置防风、防冻的措施,一旦发生混凝土受冻,要进行二次加热搅拌,使其具有适宜的和易性再进行浇筑。建筑工程的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不宜留置水平施工缝。如留有施工缝,在继续浇筑前应清除掉表面的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使表面湿润并冲洗干净,使旧混凝土表面温度高于+2℃,然后铺水泥或砂浆一层,才可继续浇筑混凝土。混凝土表面的“凿毛”与清基:水利水电工程的大体积混凝土,在常温季节浇筑达到终凝后,一般用风水枪进行“冲毛”用高压水和高压风混合冲刷混凝土表面,将混凝土表面的水泥膜冲洗掉,使其露出石子。在冬季,这种方法受到限制,因冲洗用的大量水要淋湿保温材料,影响保温效果。结合本工程实际因在暖棚内施工,当混凝土浇筑后达到2.0Mpa左右的强度时,用带齿的钢耙打毛。基面清理先用人工用扫帚将混凝土表面碎屑扫净,再用水冲洗。旧混凝土的加热升温:在严寒条件下,暴露较久的老混凝土,表面温度(包括侧面)通常是负温。负温的深度与数值大少随暴露时间的长短而异。在这些部位浇筑新混凝土时,如果

冬施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

. 8-(6)冬期施工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

. . 【整理要求】 )规定JGJ104-97《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混凝土养护期间温度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0或设OC (1)蓄热法或综合蓄热法养护从混凝土人模开始至混凝土达到受冻临界强度,或混凝土温度降到6h测量一次。计温度以前,应至少每隔测量一次,达到受(附后)条规定之前应每隔2h.1.1掺防冻剂的混凝土在强度未达到本规程第(2)7 6h测量一次。冻临界强度以后每隔测量一次。采用加热法养护混凝土时,升温和降温阶段应每隔1h测量一次,恒温阶段每隔2h)(3 全部测温孔均应编号,并绘制布置图。测温孔应设在有代表性的结构部位和温度变化大易冷却的部(4)测温孔在混凝土浇筑时预留,一般每一构件不(/2。15cm,也可为板厚的1/2或墙厚的110位,孔深宜为—测温时,测温仪表应采)。)过主筋少于一个,混凝土接搓处一定要留有测温孔,测温孔一般要深入混凝土内( 取与外界气温隔离措施,并留置在测温孔内不少于 3min。℃后方可拆除。拆模时混凝土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大于模板和保温层在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并冷却到52. 20℃时,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应及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其受冻临界强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1条附第7.采用%。 1普通混凝土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时,应为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30 及以下时,C10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应为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40%,但混凝土强度等级为2/mm。不得小于5.O N 注:当施工需要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时,应按提高后的强度等级确定.2,当室外最低气温不4.O N掺用防冻剂的混凝土,当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一15℃时不得小于/mm2 。/低于一30℃时不得小于5.O N【审阅要点】 2 mm 1无测温点布置图,或有测温点布置图但与结构平面图不一致; 2 测温点布置不合理,测温孔留设不规范,各测温点的编号及位置标注不清楚。 3 测温记录中各项填写不清楚、准确、真实,签字不齐全。 参考格式详见附录1、2

冬期施工测温专项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 - 0 - 二、编制目的 ........................................... - 0 - 三、测温方案及控制措施 ..................... - 0 - 3.1外部环境温度测量和控制 0 3.2混凝土温度测量 (1) 3.3混凝土内外温度和环境温度比较和控制 (4) 四、质量保证措施................ - 4 -

冬期施工测温专项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暂行技术条件》。 2、《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 [2005]101号。 3、《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4、《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l0210—2003)。 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6、《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 7、大西公司关于冬期施工相关文件和管理办法。 二、编制目的 为了保证冬期混凝土施工质量,满足冬期施工对温度的要求,特制定本专项方案。 三、测温方案及控制措施 冬季测温主要对外部环境温度和混凝土温度进行测量。外部环境温度主要是控制住结构物所处的小环境温度,混凝土温度测量主要是以测量入模温度、混凝土混凝土芯部温度和表面温度为主。 3.1 外部环境温度测量和控制 3.1.1 拌合站的温度测量和控制 拌合站主要对拌合用水进行温度控制,我标段所投入的蒸汽锅炉均有水温的显示系统,控制水的温度不高于80℃。砂石料储存仓库挂置温度计,仓内设置火炉,保证棚内温度始终处于15℃以上。温度控制由拌合站试验人员进行记录和观察,并将情况给拌合站负责人和现场技术负责人反映,保证温度得到控制。 当拌合用水高于80℃时,采取加入冷水降低锅炉内水温;砂石料储存仓温度低于15℃时,增加火炉数量或者加大火炉内燃火程度。

冬季施工混凝土测温技术交底

一、 二、施工准备 (一)施工器具 耙子、扫把、白线、铝合金刮杠、尖锹、平锹、混凝土地泵、插人式振捣器、平板振捣器、配电箱、塔吊、水泵等。 (二)技术准备 1、混凝土申请:浇筑棍凝±前,预先与混凝土供应单位办理预拌混凝土委托单 及浇灌申请,委托单的内容包括:混凝土强度等级、方量、坍落度、初凝终 凝时间、是否加抗冻剂以及浇筑时间等。 2、所有机具均应在浇筑混凝土前进行检查,同时配备专职技工,随时检修。 3、在混凝土浇筑期间,要保证水、电、照明不中断。为了防备临时停水停电, 事先应在现场准备一定数量的人工搅拌和振捣用工具,以防出现意外施工缝。 4、根据施工方案准备必要的塑料布、保温材料及测温用具等。 (三)作业条件 1、各种专业管线已埋设完毕,钢筋隐检、模板预检已完成。 2、施工人员的通道架设、泵管的架子已搭设完毕。 3、振捣设备调试正常及备有一定数量的振捣棒。 4、放料处与浇筑点的联络信号已准备就绪。 5、劳动力安排已妥当,名单已上报。 6、与城管部门协调好,确保混凝土的顺利浇筑。 7、检查墙、柱插筋位置、数量,预埋件的位置、数量,预留洞的位置、数量, 模板接缝是否严密,模板隔离剂涂刷情况、支撑系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 定性是否满足要求。 8、板内是否清理干净,如铁丝、冷挤压套管、木屑、铁钉、焊渣等。 9、由于进入冬季施工阶段,通过计算并结合以往气候特点,选用合理的添加剂 和保温措施。 10、作好临时用水的水管保温防冻工作,临时用水管线暴露在室外的外包岩棉, 并用防水丝布缠紧。 三、施工工艺 作业准备——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柱、梁、剪力墙、楼梯混凝土浇筑与振捣——养护 一)、作业准备 1、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净,并检查钢筋的保护钢筋的保护层垫块是杏符合规范要求。 2、如使用木模板时应浇水使模板湿润。柱子模板的扫除口应在清除杂物及积水后再封闭。 3、施工缝的松散混凝土及混凝土软弱层已剔掉清净,已经露出石子,并浇水湿润,无明水。 4、梁、柱钢筋的钢筋定距框已安装完毕,并经过隐预检。 二)、混凝土搅拌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 三)、混凝土运输 1、砼冬期施工选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的强度等级不低于42.5,最小水泥用量不少于300kg/m3,水灰比不大于0.6,初凝时间6-8h,坍落度160±20mm。掺

冬季施工混凝土测温的有关规定

冬季施工混凝土测温的有关规定 2016-09-22 梁先生upi...转自专治牙痛 冬季施工混凝土测温的有关规定 在离建筑物10m以外,距地面高度1.5m,通风条件较好的地方安装规格不小于300*300*400的白色百叶箱。测温起止时间指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低于5℃时起,至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高于5℃冬施结束; 1、混凝土搅拌测温记录 冬季混凝土施工时,应进行搅拌测温(包括现场搅拌、商品混凝土)并记录。混凝土冬施搅拌测温记录包括大气温度、原材料温度、出罐温度、入模温度等。测温的具体要求应有书面技术交底,执行人必须按照规定操作。一般为:对于已搅拌好的砼,要经常检查砼出罐和入模温度(每班不少于4次)要求砼或砂浆出罐温度不低于10℃,入模温度不低于5℃。 原始记录签字完毕后交资料员归档。“现场搅拌或商品混凝土”字样填人“备注”栏。表格中各温度值需标注正负号。 2、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 (1)混凝土的冬期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 程》(JGJl04)和施工技术方案的规定。 (2)掺加防冻剂的混凝土未达到抗冻临界强度(4MPa)之前每隔2h测量一次,达到抗冻临界强度(4MPa)且温度变化正常,测温间隔时间可由2h调整为6h。 测温次数控制:砼浇筑完及时测一次温度做为第一次测温,以后每2小时测一次,连测三天,三天后改为每4小时测一次(早8:00、晚8:00、夜2:00)至砼温度0℃为终结。 (3)混凝土冬施养护测温应先绘制测温点布置图(标明具体部位名称),包括测温点的部位、深度等。测温记录应包括大气温度、各测温孔的实测温度、同一时间测得的各测温孔的平均温度和间隔时间等。此外还应进行成熟度计算(本次、累计)。表格中各温度值需标注正负号。 (4)关于测温的项目、测温次数和测温孔设置按要求执行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①测温孔位置的选择,选择在温度变化大、容易散失热量的部位、易于遭受冻结的部位,西北部或前阴的地方应多设置,测温孔的口不迎风设置,且临时封闭。 预埋测温管:砼浇筑完在未覆盖前,要预埋测温管,具体预埋的位置和数量,要事先绘出测温点布置图,每个测温点要做好编号。 ②结构测孔的设置 A、梁(包括简支撑与连接梁):梁上测温孔应垂直于梁的轴线,孔深为梁高的1/3至1/2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