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概述

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概述

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概述
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概述

第六章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

第一节跨国公司概述

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来自2008年9月24日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2008年世界投资报告》)

2007年外商直接投资流量达到18000亿美元,存量15万亿美元,跨国公司海外机构达到79万家,吸纳就业人数8200万,销售额31万亿美元。

一、跨国公司形成与发展

(一)跨国公司的含义与特征

1.含义。跨国公司的历史悠久,如果把英国的东印度公司看作跨国公司的先驱的话,那么从1600年起,它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关于关于跨国公司的概念,最早是在1960年4月由里恩索尔在卡奈基工业学院创立10周年纪念会上第一次提出的。随后,在西方国家的报刊上经常出现多国公司、宇宙公司、国际公司等,直到1974年,由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作出决定,统一使用“跨国公司”这一名称。

关于它的含义,各个国家分别从结构规范、营业实绩规范、行为规范等规范和尺度出发,给跨国公司下了多个定义,互不统一。1986年联合国《跨国公司行为守则》(United Nations Code of Conduct on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对跨国公司做了如下定义:“本守则中使用的跨国公司一词系指在两国或更多国家之间组成的公营、私营或混合所有制的企业实体,不论此等实体的法律形式和活动领域如何;该企业在一个决策体系下运营,通过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决策中心使企业内部协调一致的政策和共同的战略得以实现;该企业中各个实体通过所有权或其他实体的活动施行有效的影响,特别是与别的实体分享知识、资源和责任。”

跨国公司是指发达国家的私营垄断企业,它们以本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和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

2.要素。

(1)包括设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实体,不管这些实体的法律形式和经营领域如何。

(2)在一个决策体系中进行经营,能通过一个或几个决策中心采取一致的对策和共同的战略。

(3)各构成实体通过股权或其它方式形成联系,使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实体有可能对别的实体施加重大影响,特别是同其他实体分享知识、资源和分担责任。(二)跨国公司的特征

跨国公司一般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规模庞大,实力雄厚,从事国际化经营。如通用汽车、福特、富士宝洁等

大型综合性跨国公司

2.重视研究与开发。

3.实行全球战略和集中经管 (跨国经营的主要方式是商品贸易、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

4.公司内部实现“一体化”

5.生产专业化和产品多样化并行

6.股权关系复杂

(三)跨国公司的形成与发展

1.跨国公司的起源与初期发展

跨国公司是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与资本输出密切相关。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资本输出大大发展起来,这时才开始出现少数跨国公司。当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大型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和子公司,开始跨国性经营。例如,美国的胜家缝纫机器公司、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爱迪生电器公司、英国的帝国化学公司等都先后在国外活动。这些公司是现代跨国公司的先驱。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跨国公司发展缓慢,但仍有一些公司进行海外直接投资。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跨国公司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物质载体,获得空前发展。

(1)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迅速扩大。

1960-1970年对外直接投资增长了7倍;1982-1990年年均增长25.6%;

1991-1995年年均16.6%;1996-2000年为35.1%;200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总额为13020亿美元;2001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比上年下跌51%,降到7350亿美元;2002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总额为6510亿美元;2006年达到13060亿美元;2007年18000亿美元。

(2)跨国公司及海外机构的数目迅速增加,投资规模、销售规模不断扩大。

比如: 1968年-1969年跨国公司在海外的分支机构超过2.7万家,1978

二战前,对外投资国家主要是英国,二战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投资的主要国家,到1960年时美国的对外投资战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71.1%,英国占

17.1%,其它资本主义国家比如德国、日本和意大利几乎完全停止;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其它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恢复和发展,美国对外直接投资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1970年为62.9%,1980年降到38.1%;1990年为24.42%;2000年为21.59%。欧盟作为一个整体其对外直接投资的比重不断上升,到2000年上升为49.5%,但就单一国家而言,美国无论存量,还是流量仍然居第一位。

(4)直接投资的部门结构发生了变化。

这与产业结构的变化直接相关。二战前和二战后初期,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投资到资源开发等部门,比如:铁路、采掘、石油等初级部门,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主要投资于制造业等,特别是新兴的产业部门;20世纪80年代以来服务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已占主要地位,大约在40%以上。

(5)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第一、发达国家因政局稳定、经济发展水平高、市场容量大而成为跨国公司的优先选择,比如美国就是世界上最大的跨国公司投资的东道国。

第二、中国成为许多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投资优先选择的对象。

例如: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中,约有470家已在华投资。2005年,500强跨国公司中在华投资的共有109家,投资企业总数达303个,实际投资金额为20.20亿美元,大型投资工程数46个,西门子在华大型投资工程数最多为4个。2005年在华投资10家企业以上的跨国公司有:三井物产公司(18家);伊藤忠公司(17家);丰田汽车公司(10家);西门子公司(10家)。

2005年,500强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的资金来源结构,投资性公司投资最多,达4.71亿美元,占500强在华总投资额的24%,其次是日本3.48亿美元、德国2.62亿美元、美国2.09亿美元、香港2.06亿美元,分别占17%、13%、10%、10%(图7.1.1)。

图7.1.1 2005年500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来源地分布

资料来源:商务部外资统计。

探究原因,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和地区的投资,基于以下原因:一是市场;二是廉

价的生产投入;三是优越的地理位置、高素质的劳动力、完备的基础设施等。(三)二战后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的原因

1.科技革命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社会生产力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发达国家经济日益受到资源和市场的限制,为了保证资源的供应,大举向海外投资。比如日本,不仅资源贫乏,市场也非常狭小,对国外市场依赖加大,为此掀起了激磁日本对外投资的高潮。

2.国际市场竞争激烈。

国际市场被各种壁垒所限制,为了进入受限市场,跨国公司便借直接投资而进入受限市场,突破贸易壁垒。

3.发达国家政府的积极推进。

4.跨国银行的发展。

一方面是跨国银行通过投资或参股,本身成为跨国公司,另一方面是跨国银行用自己庞大的金融资产和遍及世界的信贷网络为跨国公司融资,使跨国公司突破资金限制快速发展。

5.各种类型的国家纷纷放宽对外资的限制

二、跨国公司经营战略与竞争方式

(一)利用对外直接投资垄断与争夺世界市场

跨国公司根据全球化战略安排企业的生产和经营,通过投资不仅可以占领东道国的市场,而且能充分利用东道国的不同的有利条价:比如资源、市场、劳动力等最大限度第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

(二)实行限制性的商业做法,加强在国外市场的垄断和竞争。

限制性的贸易做法是跨国公司以书面或非书面的协议,或滥用其在世界市场的支配地位,限制对方的贸易自由和竞争措施。比如划分市场协议、规定价格协

议、规定成员国的产量或销量、集体行动等。

(三)扩大公司内部贸易

跨国公司在进行内部贸易时可以利用调拨价格,达到它控制市场、逃避纳税、逃避东道国的外汇管制、扶植幼小的子公司的目的,因此,跨国公司非常重视扩大内部贸易。

(四)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相结合。

(五)股权参与与非股权参与相结合

1.股权参与。是指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新建企业或者收买当地原有企业的股份,使之成为跨国公司的子公司。它有三种形式:投资设厂、兼并当地原有企业和合营:跨国公司的国外子公司的所有权有四种类型:

①全部拥有:即独资企业(股权占有95%以上)

②多数拥有:(50%-94%)

③对等拥有:(双方各50%)

④少数拥有:(49%以下)

2.非股权参与。不是通过持有公司的股权,而是通过其他方式介入东道国企业。比如分包、经管合同、交钥匙安排、特许经营、技术许可等。

而跨国公司非常注重非股权参与的方式。

(六)跨国并购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方式

并购(merger and acquisition M&A),通俗的理解就是受购和合并的简称,其共同特征就是获得目标公司的控制权。

并购并不是一种新现象,以市场化程度最高的美国为例,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出现过五次高峰。

●第一次: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其高峰期为1898-1903年,采用的形式

横向兼并,其领域:铁路、冶金、石化、机械等

●第二次:20世纪20年代,其形式是纵向兼并

●第三次:20世纪50年代-60年代、采用的形式是跨行业、跨部门的混合

并购

●第四次:20世纪70年代中期-80年代。主要集中在商业、银行、保险、

广播业、零售业和医疗业等服务行业等。

●第五次: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若干航空母舰式的超大型的企业,跨国

并购比重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在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中相当比例的是跨国并购。其原因是:

1.实现规模经济

2.增强企业市场力量

3.实现低价购买资产

4.实现协同效应

包括:财务、经营、经管等方面的协同效应等

(七)通过战略联盟和战略性外包构建企业合作网络

1.战略联盟。

(1)含义:战略联盟(strategic alliances):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共同战略利益和对等经营实力的企业(或特定事业和职能部门),为达到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协议、契约而结成的优势互补或优势相长、风险共担、生产要素水平式双向或多向流动的一种松散的合作模式。

(2)战略联盟的战略优势:

一是联合的协同性

二是风险分担

三是资源共享

四是竞争与合作共存

(3)方式:

一是:股权式

二是:契约式

2.战略性外包。战略外包(BPO)是企业将一些重复性的非核心或核心业务流程外

包给供应商,以降低成本,同时提高服务质量。

插入资料:微软虽然是全球数一数二的大公司,但和大多数公司一样,仍不可避免地面临成本的压力,特别是技术服务支持这一块。在其全球4万名员工中,共有1万名员工从事技术服务工作,可是即便投入了那么多的人力,该部门还是年年亏损,不但如此,客户满意率还只有40%。

2002年4月,微软联合上海市政府组建了微创软件有限公司,进行外包领域的实践。微软撤销了技术服务部门,其业务全部由微创接手,原来该部门的员工也都转到了微创。新公司成立后,内部立即开展了大规模的变革。

●成本降低。外包的效果很快就显现了。以前每进行一项技术服务,在美

国,平均成本是90美金,到加拿大可以降低10%,在中国则是60美元,而外包给微创,成本还不到30美元。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变化?微创软件

有限公司专业与技术服务部的高级部门经理陆沁告诉记者:“这主要是因

为微创不仅仅给微软一家公司提供服务,规模效应使它所产生的成本更

低廉。”

●时间更短。有了微创以后,微软专门负责开发,售后服务全部交给了微

创。“据统计,以前微软为WINDOWSXP的用户解决一个问题的平均时间

为70分钟,而现在只需要40分钟”,陆沁说。之所以能在时间上有大幅

度的缩短,陆沁认为,主要是微创专注于一个领域,所以员工更加熟悉

业务。

●客户满意率更高。虽然时间缩短了,但服务并没有因此而下降,反而是

更加优质了。“专业化”经营的微创,在自己的领域里不断攀升,先后通过

了COPC规范、ISO规范,“外包供应商必须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持续改进,不断优化,而专业化的经营,更有可能促进服务的优化”,陆沁说。而且,微软在中国做技术服务的时候,效仿者颇多,但交给微创以后,由于规

范更高,效仿者寥寥,客户满意率也由原来的40%提高到70%,达到同

行业中比较高的水准,相对不满意率则降低到不足5%。

●资源配置更加灵活。让陆沁觉得满意的还有人力资源配置问题。以前在

微软,第四季度是他们部门最忙的时候,这个时候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

而四月则是淡季,人们则会闲得无聊。。陆沁所在的团队正常情况下

是50人,在微软那么大的公司,不可能因为业务量的增减而随时增减员

工,所以资源并不能得到有效调配。而在微创,虽然人马也不可能随时

增减,但由于他们服务的是多家公司,每一家的旺季和淡季不同,所以

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总体很平均,很少出现“吃不饱”和“吃不了”的情况。

战略性外包的优势在于:

(1)实现利润最大化

(2)降低风险、取得研究与开发的优势

(3)提高对环境的应变能力

(4)为竞争者设置了一道无法逾越的障碍

(5)降低了企业交易的不确定性。

第二节跨国公司内部贸易

一、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现状与特征

(一)内部贸易含义

是指跨国公司内部,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以及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进行产品、原材料、技术与服务的交易活动。

(二)内部贸易的现状

据统计20世纪70年代,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仅占世界贸易的20%,80~90年代升至40%,而目前世界贸易总量的近80%为跨国公司内部贸易,而且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

绕过高成本的外部市场在公司内部进行交易,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如果外部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就没有必要采取公司内部贸易形式,因为公司内贸易并无任何优势可言.但由于外部市场的不完全性,包括政府对贸易的干预和限制,市场信息交流的不完全,缺乏合理的资产和技术定价机制等等,都会导致市场联系的时滞,中间产品供应不稳定等一系列结果。因此,通过传统的外部市场进行交易会引致许多附加成本。比如在知识资产市场上一般来说,卖方比买方拥有更多的信息,买方在持有和使用诸如专利技术等知识资产之前,无法对知识产品的性质、特点和先进程度作全面了解,也无法确定判断它的价值.此外,知识产品对垄断经营具有决定意义,卖方必须防止买方购买知识资产之后发展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往往有控制技术优势的想法.通过内部贸易,跨国公司可防止公司技术和知识优势的流失。在跨国公司的生产过程中,有些中间投入是高度特定的.这些中间产品在质量,性能或规格上都有特殊的要求,外部市场一般难以提供,而且在价格和供应量方面存在不确定性.只有把这类产品的生产纳入整个跨国公司的生产体系,才能确保中间产品的供应,直接利用生产技术和销售技术上的优势,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和生产过程的继续。

(三)内部贸易的特征

内部交易的特征是内部商品调拨,这也是转移定价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在内部交易中,商品所有权只是在企业内部各系统之间移动。从企业整体角度看,商品的价格并不重要。由于转移定价在一定程度上不受市场供求的影响,而是根据子公司所在国的具体情况和母公司在全球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经管需要而人为制定的。

1.部门结构特征

不同的行业和部门特点不同,内部贸易发展体现出不同的特点。

(1)一般而言:研究密集度处于中等水平的行业和部门内部贸易较高。

原因:这些部门的产品绝大多数属于技术成熟、生产已实现规范化。

成本竞争的压力使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根据各地资源条件合理安排生产布局,在公司内部建立和组织跨国性的分工与协作。

(2)研究密集度较高的部门通常是新产品部门,内部贸易较少。因为是新技术,生产与市场主要在创新国,因此,这些部门的内部出口率相对教低。

(3)研究密度较低的的部门,内部贸易较低。一般通过在当地或接近当地的市场进行采购,不需要跨国公司内部提供。

2.产品结构特征

主要集中在待售的最终产品,其次是有待于加工或组装的中间产品。

原因:

(1)发达国家鼓励本国企业到发展中国家开展加工装配业务,然后将部分产品返销到母国

(2)规避东道国关税壁垒的限制

(3)大部分制成品出口还涉及到售后服务问题。

3.地区结构特征

一国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内部化率越高,发达国家的内部化率高

于发展中国家。

表现:(1)大多数高收入国家之间的内部贸易产品几乎都为最终

产品,只需要少量加工就可以出售,贸易的目的是营销和分销。

(2)位于中等收入的国家的跨国公司的分支机构的主要作用是生产产品,然后销售到其它国家和地区,包括母国

4.子公司的内部贸易特征

(1)国外子公司向母公司的出口。

(2)制造业国外子公司向第三国的内部出口。

(3)母公司的内部出口

二、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发展的原因

跨国公司内部交易在交易方式和交易动机上,与正常的国际贸易交换大相径庭。公司内部交易的利益原则,即获利动机并不一定是以一次性交易为基础,而往往以综合交易为基础。交易价格不是由国际市场供需关系所决定的,而是由公司内部自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跨国公司内部交易是公司内部经营经管的一种形式,是把世界市场通过企业跨国化的组织机构内部化了,可以说公司内部市场是一种理想的真正的国际一体化市场。究其原因:

(一)降低外部市场造成的经营不确定风险

(二)维持技术垄断、适应高技术产品生产的需要

(三)降低交易成本,节约交易费用

(四)实现特定目标

(五)满足跨国公司生产体系对中间产品的特定需求

(六)增强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和竞争。

三、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运作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际贸易,其核心特点有两个:(1)实行计划性经管。公司内部贸易的计划性主要是指内部贸易的商品数量、商品结构以及地理流向等要受公司长远发展战略计划、生产投资计划、市场营销计划和利润分配计划的控制和调节。跨国公司实施内部贸易计划经管的目的是,调节公司内部的资源配置,使之不断适应公司发展战略和外部环境变化的要求,在激烈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2)实行转移价格。实行转移价格有助于克服公司内部分工的统一性与各部门利益不一致性的矛盾。海外子公司采取的是多样化股权形式,使得母公司与各子公司之间形成多样化、多层次的经济关系。这种经济利益的差异性必然导致跨国公司的总体利益与各子公司的局部利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跨国公司实行转移价格是克服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转移价格使整个公司的经营活动在全球战略目标指导下实现内部交换,并在协调的基础上使各自的利益得到满足。以上两个特点决定了跨国公司内部贸易运作的核心是投资决策和转移价格的制定。

第三节跨国公司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跨国公司的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总额的增长

二、跨国公司的发展促进了制成品贸易的迅速发展

三、跨国公司海外投资的地区分布进一步促进了发达国家之间贸易的发展

四、跨国公司巨大的技术拥有和技术研发能力促进了国际技术贸易的快速发展

五、跨国公司的进入使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发生变化,同时也提高了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和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它对发展中国家投资的集中化导致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发展也具集中化

第四节跨国公司理论介评

20世纪60年代以前,西方学者一般都用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比例学说”解释国际资本的移动,即资本从充裕的、利率低的国家向资本贫乏、利率高的地方移动,这实际上研究的间接资本的移动。二战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企业开始大规模的对外直接投资,而对外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是由区别的,以前的理论不能对此作出分析,需要对新的现象作出理论上的探讨。

一、垄断优势理论(由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先驱者美国学者海默创立,由金德尔伯格完善)。

1960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教授海默在其博士论文中打破了传统的国际资本流动在完全竞争的假设条件下进行分析的观念,提出了跨国公司直接投资产生于市场的不完善或不完全竞争,后来由金德尔伯格完善。其观点:

①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具有不同的性质:前者的特征在于控制国外的经营活动,后者不以控制投资企业的经营活动为核心,投资目的在于获得股息、债息和利息。

②垄断优势论解释了企业为什么进行海外直接投资,主要由于市场不完全(或称不完全竞争市场,且市场不完全的几种形式:产品市场不完全、资本和技术等要素市场不完全。规模经济和政府的关税等贸易限制措施造成的市场扭曲),寡占产业林立,企业为寻求进一步的发展必须扩展海外势力。

③投资的方式:既可以在国外横向投资,同时也可以纵向投资。

缺陷:海默的理论缺乏动态的分析,因为垄断优势并不是永恒存在的,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不断产生、变化、消失,因此具有局限性,但它是研究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起点。

二、产品寿命周期理论

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弗农于1966年在“国际投资和产品周期中的国际交易”一文中提出来的,用此来分析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这一学说经过实践证明是有说服力的,在学术界和企业界颇有影响。论点:(1)战后跨国公司在国外产品的生产是随着产品生产周期的变化而展开的,即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分为如下三个阶段:产品创新阶段、

产品的成熟阶段和产品的规范化阶段

(2)他认为在不同的阶段应采取不同的投资战略

在产品的创新阶段:应在国内生产和销售。因为技术和性能不够完善,还需要保守秘密和不断完善。

在产品的成熟阶段:转移到发达国家去生产。因为其他发达国家对这种产品需求量不断扩大,但通过出口会受到进口国的贸易限制,同时出现了这种产品的模仿者,因此就需要采取以直接投资方式代替出口的做法。

在产品的规范化阶段,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去生产。因为技术成熟了,且发达国家市场已经饱和了,而能降低成本、获得高利润的地方无疑是发展中国家。

产品寿命周期理论是弗农针对美国50至60年代的制造业的情况提出的,它解释了那个时期的美国对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生产,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并不能解释当代工业国之间相互投资,所以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内部化理论

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科斯提出,后又由英国学者巴克利和卡森提出,由加拿大学者拉格曼进一步加以发展。内部化理论的主要内容:(1)海外直接投资产生于企业以内部交换取代外部市场交易的过程,这主要同中间产品性质以及买方不确定性有关。

中间产品(指知识、信息、技术、商、零部件、原材料等)市场是不完全的。这是由某些市场失效及中间产品的特殊性质所致,且市场经营效率低下的最终结果都导致企业市场交易成本增加。

(2)交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公司无法控制全部因素。实现市场内部化就市场建立在内部,通过调拨价格提高利润。

(3)市场机制的缺陷使市场内部化成为必要。

此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取得内部化优势,但还是侧重于从技术经济角度来考虑,未能全面考虑。

★外部市场失效是内部化理论形成的主要原因

★知识类等中间产品是促使内部化市场形成的重要因素

四、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由英国著名跨国公司学者、里丁大学教授、曾任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高级顾问邓宁教授于1976年提出的,此理论已经成为世界上对外直接投资及跨国企业研究领域中最有影响的理论。他将投资理论与贸易理论结合起来,对西方经济理论中的厂商理论、区位理论、工业组织理论等进行兼容并包,并吸收了国际经济学中的各派思潮,创立了一个关于国际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和非股权转让三者一体的理论--通论:

①企业必须同时兼备所有权特定优势(Ownership Specific Advantages)、内部化特定优势(Internalization Specific Advantages)和区位特定优势(Location Specific Advantages) 才能从事有利的海外直接投资活动。

②所有权优势:包括来自对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占有产生的优势,生产经管上的优势,由于多国经营形成的优势。

内部化优势:企业具有将其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生产、销售的优势内部化的能力。

区位优势:取决于:要素投入和市场的地理分布状况、各国生产要素的成本及质量,运输成本,通讯成本,基础设施,政府干预范围与程度,各国的金融制度,国内外市场的差异程度,以及由于历史、文化、风俗偏好、商业惯例而形成的心理距离等。

③如果企业仅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而不具备区位优势,这就意味着缺乏有利的海外投资场所,因此企业只能将有关优势在国内加以利用,而后依靠产品出口来供应当地市场。

如果企业只有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则说明企业拥有的所有权优势难以在内部利用,只能将其转让给外国企业。如果企业具备了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而无所有权优势,则意味着企业缺乏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前提,海外扩张无法成功。

邓宁理论是从动态分析角度说明企业只要具备了三种优势,国际直接投资就可以发生。这个理论虽并完全,但是它说明了国际直接投资并不取决于资金、技术或经济发展的绝对水平,而是取决于企业的相对优势,因

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如果具备了条件,也可以从事海外投资,可以说这种理论对解释近10年来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公司

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公司 归纳而言:经济全球化是由于世界各国相继取消或放松对商品、劳务、资本和技术等方面国际流动的管制,各国间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日益加深,进而导致全球范围内各种生产要素价格趋同。经济全球化以全球作为整体。 全球化、自由化、国际化、一体化 ?经济自由化:政府放松或取消对要素及产品流动的管制,实现要素和产品配置的市 场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成因之一,而全球化又进一步促进经济自由化。 ?一体化Integration:一定区域或世界范围内,以政府为主导,通过协议等形式将各 国经济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上联系起来,加强彼此间的合作和依赖。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最终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表现尤为突出。 ?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资源配置以本国为主,同时利用其他国家的资源和市场。 国际化的概念常针对微观企业。 ?跨国化: ?经济全球化:最能反映当今世界经济的特征。

经济全球化的六个主要表现: 生产活动全球化,主要表现为传统的国际分工正演变为世界性的分工。 国际分工的内容发生变化: 1.从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发展为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的分工; a)从产业各部门间的分工发展到各个产业部门内部的分工和以产品专业化为基础的 分工; b)从沿着产品界限进行的分工发展到沿着生产要素界限进行的分工; c)从生产领域分工向服务部门分工发展。 2.国际分工的形成机制在变化,由市场自发力量决定的分工,向由企业、主要是跨国公司 经营的分工和由地区经济集团成员内部的分工发展,出现“协议性分工”。 3.水平型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 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形成(GA TT/WTO) ●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增强,表现为国际贸易增长率大于世界经济增长率。 1990-1995年,世界出口量年均增长率为6%,同期世界GDP年均增长率为1%。 ●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占贸易总额的比例上升。 ●国际货物贸易交换品种多样化。 ●发达国家同类货物相互交换增加,主要的经济贸易大国一般既是某类商品的主要出口 国,也是该类产品的主要进口国。 ●国际贸易趋同化:普遍使用电子化贸易手段;共同认可ISO系列标准;贸易合同标准 化。 ●世界贸易组织建立,正式确立了多边贸易体制。 ●各国金融日益融合: ?金融国际化进程加快。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银行按《巴塞尔协议》的要求进 行了大规模的并购活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FDI增长迅速。 ?地区性经济集团的金融业出现一体化。欧盟统一大市场建立后,银行、证券公司和 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可在欧盟内经营不受国界限制的保险和投资业务。 ?金融市场扩大。90年代末,外汇交易量已是世界贸易额的60倍以上,全球外汇日 交易额超过1.2万亿美元。 经济全球化的成因:世界范围内的技术进步和各国社会经济变革的综合反映。 新技术革命的成果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动力和物资基础。 ●新技术的产业化提供了新市场和新的商业机会。为了争夺新市场,各国的企业必须突破 国界,以全球市场为目标调整战略,以形成全球性的生产和销售网络。 ●如同19世纪末的铁路,80年代以来现代通信业的发展,大大降低了国际间的通讯费用 和交易成本,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因素。 ●全球性非管制化与市场化改革,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经济全球化的制度障碍。 国际金融深化和创新,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条件。 ●国际金融市场的交易制度环境日益宽松; ●各种新型的金融工具与交易技术不断涌现;

跨国公司与投资投资复习大纲201012

《跨国公司与投资》复习大纲2010-12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架构: 第一章 国际投资概述 基本要求:本部分要求掌握国际投资的定义、分类等基本知识点 要点: 国际投资与国内投资的区别。 第二章 国际投资理论 基本概念: 三优势范式 (即OIL 理论) 要点: 1.垄断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1)国内、国际 市场的不完全性 是垄断优势的根源。 (2)企业的垄断优势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或根本原因。 (3)正是由于不完全竞争的存在,企业才能在海外生产中拥有和维持垄断优势。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 产品生命周期的发展规律决定了企业必须为占领国外市场而而到国外投资。

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企业从事对外直接投资是遵循产品生命周期即产生(创新)、成熟、标准化的一个必然结果。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发生在产品的成熟阶段(在其他较发达国家)和标准化阶段(在发展中国家)。 3.比较优势理论(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的主要内容。 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称为“边际产业”)开始依次转移到别的国家,而这些产业正是东道国具有明显或潜在比较优势产的部门。这是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的核心。 边际产业也是东道国具有显在或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 4.内部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内部化理论认为,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若将厂商所拥有的“中间产品”,包括技术、信息、管理和行销知识等,通过外部市场来组织交易,则难以保证厂商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于是将这种“中间产品”置于共同的所有权的控制下,由企业内部转让,以内部市场来替代原来的外部市场组织交易。只要内部化的收益大于成本,企业就会进行内部化。 当内部化过程超越了国界,跨国公司便产生了。因此,出于内部化的动机,促使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与其他理论相比,内部化理论属于一般理论,较好地揭示了跨国公司的性质、起源,能解释大部分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 5.能够运用国际生产折衷论(OIL理论)来分析实际案例或实际问题。 OIL理论基本观点: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是由所有权优势(O )、内部化优势(I )、区位优势(L )这三个因素综合决定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对外直接投资 其中,内部化优势是指跨国公司将其所拥有的资产或所有权加以内部化使用而带来的优势,也就是将先进技术等通过建立合资企业或独资企业(都是FDI)途径保留在企业内部而带来的优势。能否形成内部化优势取决于内部化的动力和意愿以及实现条件(参见斯尼公司投资上海案例答案以及孟国投资环境案例答案) 6.投资发展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 其中心命题是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倾向取决于:第一,经济发展阶段;第二,该国所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根据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邓宁区分了4个经济发展阶段:人均GDP 400美元以下。人均GDP在400-2500 美元之间;人均GDP在2500-4750美元之间;人均GDP在5000美元以上,认为一国的国际投资地位与其人均GDP 成正比关系。 7.理解小规模技术理论的主要内容。 8.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的主要内容。 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任何形式的对外直接投资都是在投资直接诱发要素和间接诱发要素的

跨国公司与跨国经营-耐克恐惧斗室案例分析

“跨国公司与跨国经营”—耐 克“恐惧斗室”案例分析 1.1耐克“恐惧斗室”的国际广告采用中国元素的原因 美国整体文化的中心价值观就是个人主义和市场经济,崇尚自由、独立、平等、民主和竞争。斯大林曾经这样概括美国民族的性格:“美国人的求实精神是一种不可遏止的力量,它不知道而且不承认有什么障碍,它以自己求实的坚忍精神排除一切障碍,它一定要把已经开始的事情进行到底,哪怕是一件不大的事情。”应该说耐克的这则广告在立意上体现了斯大林所说的这种美国精神传统,那就是无所畏惧,勇往直前。如果仅从广告本身出发,或者单从美国文化的角度来理解,这个创意应该说是非常简单明确的,也就是主题健康的。 这则广告的创意总监也特意说明:“这则广告的概念,说的是如何应对外在的压力,它讲述的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东西——最终的恐惧是对自己的怀疑。武术,动画,hip hop 和篮球象征了世界各地多元化的青少年元素。它有助于向年轻人传递‘无畏’的信息,这就是这则广告要表达的。”从广告创意者的本意出发,显然是通过神秘的东方画面来吸引西方消费者,并以广告中熟悉的“中国元素”来唤起东方人的关注,同时在广告表现中大量使用西方现代流行元素迎合年轻人的趣味,希望通过鼓励亚洲青少年直面恐惧、勇往直前、争取胜利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耐克的正面形象,从而建立品牌认同。主题简单明确,非常清晰明白。 1.2耐克“恐惧斗室”广告在中国市场上是不成功的 然而,在高语境环境下的多数中国人看到的却不是那些,而是“中国功夫”不堪一击,飞天“勾引”男主角,中国龙似乎是制造妖怪的恶势力:中国功夫、飞天、龙,这些被绝大多数中国人认同的、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体现国家民族尊严的形象,具有严肃性、庄重性和象征性的标志,全部被体现美国价值观的球星勒布朗·詹姆斯所打败。因此,该片播出后,激起海内外华人的强烈愤慨,客观上这则广告伤害了大多数华人的自尊。国家广电总局很快就依据“广播电视广告应当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尊重祖国传统文化”和“广告中不得含有……亵渎民族风俗习惯的内容”等国家法律,停播了此条广告。在中国市场上,这

跨国公司概论复习题复习过程

跨国公司概论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跨国公司—— 2. 买方垄断价格—— 3. 跨国战略联盟—— 4. 国外直接投资—— 5.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 二、单项选择题 1、“跨国公司”在英语中的表述是什么?() A、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B、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s C、Global Enterprises D、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2、跨国公司的法律形式有哪四类?() A、总公司、子公司、分公司、控股公司 B、母公司、子公司、分公司、控股公司 C、母公司、子公司、分公司、避税地公司 D、总公司、子公司、分公司、避税地公司

3、跨国公司的收购通常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吸收兼并,另一种是() A、创新合并 B、换股收购 C、公开收购 D、杠杆收购 4、跨国公司产品策略根据国内/国外开发、国内/国外生产和国内/国外市场来划分,一共有多少个产品策略的基本形态?() A.4个B、6个C、8个D、9个 5、世界上最大的软饮料公司可口可乐公司在公司截止到20世纪60年代,采用的是什么样的营销策略?() A、无差异营销策略 B、差异性营销策略 C、专业化营销策略 D、集中性营销策略 6、下列关于国外证券投资特征的命题中错误的是() A、证券收益可分为固定收益和变动收益 B、证券的风险性和收益性成反比 C、证券市场越成熟,证券的流通性越强 D、证券的价格可分为市场价格和票面价格 7、跨国公司为了加强某地的投资,而往往必须放弃另外其他地区投资的撤资策略 是() A、主动撤资B、进攻性撤资C、有计划地撤资D、被动撤资 8、在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中,我们通常说到的“绿地投资”(Green Field)指的是() A、吸收兼并 B、创新合并 C、公开收购 D、新建工厂 9、根据转移定价理论,在“三地模型”中,税率均高的两个国家为了逃避所得税,需引进一个特殊的公司,这个公司是()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教学大纲(国贸)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学分:4分 总学时:72 适用类型:高职高专 适用专业:国际贸易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先修课程:国际贸易实务,出口流程及模拟,信用证出口单证,外贸函电等专业必修课。 后续课程:其他专业选修课程和毕业实训。 二、课程概述 课程的教学目的:通过阐述有关跨国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和一般原理,介绍外国直接投资的动态和跨国公司的发展现状,使学生初步理解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转让和跨国经营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对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和跨国的经营与管理方式有一定的系统性认识,并加深对中国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战略的理解。 课程的教学要求:(1)、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其相关知识;(2)全面了解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跨国公司经营管理的运行规律;(3)、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讲述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完成本课程的学习任务后,能够自觉地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能提出解决方法。 三、教学条件 1.教学场所要求 : 一般教室 2.教学仪器设备要求:黑板、教材 四、学时分配计划

五.教学内容 第1章导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跨国公司的定义和特征; 2.了解跨国公司形成和发展的阶段; 3.熟悉跨国公司的构成和类型; 4.熟悉企业跨国经营的动因。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跨国公司的类型和企业跨国经营的动因;难点:跨国公司构成与非跨国公司的区别。【学时分配】 1.理论课时:3学时 2.实训课时:1学时 【教学内容】 一、跨国公司的定义和特征 二、跨国公司的形成和发展 三、跨国公司的类型 四、企业跨国经营的动因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九章-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

第九章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 第一节跨国公司的形成与发展 一、跨国公司的概念与特征 (一)概念:主要是指发达国家私人垄断企业,以本国(母国)为基地,通过对外(东道国)直接投资,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不是法人)和子公司(法人),从事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 应具有的三要素: 1、跨国公司须是一个工商企业。 2、企业需有一个中央决策体系,有共同的政策。 3、企业的各个实体分享资源、信息,同时分担责任。 英荷壳牌石油。 (二)、特征 1、规模庞大,实力雄厚。 2、实行全球战略。 3、公司内部实现“一体化”。“集中决策,分散经营”。 4、经营多样化。 垂直一体化:发展水平不相同国家之间的一体化。 水平一体化:发展水平相同国家之间的一体化。 混合一体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一体化。 二、跨国公司的形成与发展 资本输出是跨国公司形成的物资基础

跨国公司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战后,美国在跨国公司的数量、规模、国外生产和销售商均居世界首位. 聯合國貿發會議公布世界跨國公司百強排名 新華社日內瓦10月3日電(記者嚴明)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3日在這里發表《2000年世界投資報告》,公布了以海 外資產計算的1998年世界跨國公司百強排名,美國通用電 氣公司名列第一,海外資產1286億美元。 排名第二至第十位的依次為:美國通用汽車公司、英荷皇家殼牌公司、美國福特汽車公司、美國埃克森石油公司、日本丰 田汽車公司、美國國際商用機器公司、英國石油-阿莫科公司、 德國奔馳公司和瑞士雀巢公司。 報告說,這100家全球最大的非金融性跨國公司擁有的海外資產超過2萬億美元,海外員工600萬人,已經成為全球 生產的的重要動力,其中90家公司總部設在歐盟、美國和日 本等三地,其經營活動主要分布在汽車、石油、電器等領域, 公用事業和電信領域的大型跨國公司數目也在逐漸增加。 據貿發會議統計,全球目前有近63000家跨國公司,海外子公司70萬家,它們的經營活動已經擴展到世界所有國家

18春北理工《跨国公司概论》在线作业

北理工《跨国公司概论》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 1.(单选题)一家公司要拥有国外企业股份的多少才算跨国公司,不同\n国家的标准不尽相同。目前普遍接受的标准是国际货币基\n金组织确定的 (满分 A10% B20% C15% D25% 正确:D 2.(单选题)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MotorsCorporation)作为美国\n和世界上汽车制造业的巨头,是()的典型代表。 (满分 A资源开发型跨国公司 B服务提供型跨国公司 C加工制造型跨国公司 D技术开发型跨国公司 正确:C 3.(单选题)垄断优势理论的奠基人是 (满分 A海默 B金德尔伯格 C凯夫斯 D科斯 正确:A 4.(单选题)()是指跨国公司在进行营销活动时,将全球看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忽略各国市场之间存在的差异,突出全球市场中的共性,运用标准化的营销策略来服务于全球的目标客户 (满分 A标准化营销战略 B本土化营销战略 C全球本土化营销战略 D差异化营销战略 正确: 5.(单选题)()指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市场营销时,从不同国家、地区市场需求的差异性出发,根据消费者需求偏好和各个国家的风俗文化,采取具有特色的营销策略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满分 A标准化营销战略 B本土化营销战略 C全球本土化营销战略 D差异化营销战略 正确: 6.(单选题)()是最早提出的较为系统的投资国环境评价的方法 (满分:) A等级评价法 B闵氏评价法 C冷热比较法 D抽样评价法 正确: 7.(单选题)()是从全球出发,采取全球一致的思维或主题来制定战略,同时注重以顾客为导向来适应当地文化 (满分:) A标准化营销战略 B本土化营销战略 C全球本土化营销战略 D差异化营销战略 正确: 8.(单选题)根据2013年《财富》杂志报道,世界最大跨国公司排名首\n位的是 (满分:) A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 B沃尔玛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复习重点材料

1.跨国公司与跨国经营的区别。 最本质的区别:是否从事对外直接投资,是否拥有或控制生产和服务设施。 跨国公司与对外直接投资关系紧密 企业从事跨国经营并不等于就是跨国公司 跨国经营是指企业的资源转化活动超越了一国主权范围,这些活动包括商品、劳务、资本等任何形式的经济资源的国际传递与转化。 2.如何理解跨国公司的双重属性。 国际性:国际性大公司业务范围遍及全球。 民族性:发源地,母国所在地,注册地,管辖上的归属地 3.跨国公司全球战略重点(全球化加本土化)放眼全球,着眼当地:把子公司和母公司作为整体考虑,实际操作充分尊重当地 跨国公司全球化指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安排生产、销售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以此取得规模经济和经验曲线效应。 中高级经理本土化、研究开发本土化、公司风格本土化。 4.跨国公司的经营环境 国际环境:一、国际法律环境。二、国际金融环境。三、国际经济组织环境 对跨国企业经营环境影响最大的是国际商法,它是调整国际商业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通常包括公司、票据、海商等方面的法律。 东道国环境:一、东道国宏观环境:指在东道国市场上经营时面临的外部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人口社会环境 5.文化环境对跨国经营的影响 1、文化因素是跨国公司经营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其影响是多方面的。 ?影响企业经营战略、投资决策 ?影响企业管理中的领导风格 ?影响企业的组织结构 ?影响企业激励的内容 2、文化冲突 ①文化冲突:不同形态的文化相互踫撞、相互排斥 ②跨国企业中的文化冲突 ?不同的价值观念形成的冲突 ?不同的生活习惯形成的冲突 ?不同的道德规范形成的冲突 3、文化环境对国际企业的影响程度主要与其介入跨国经营的程度和经营场所中的职能类型有关。 6.高含蓄文化:沟通过程信息较少、重视人际交往过程的“情境”、沟通较含蓄 圈外人不易打入圈内、时间观念不强,却拘泥于形式 低含蓄文化:沟通过程信息充分、沟通直接、重视交流内容而非情境、不太重视个体间的关系、重视时间观念与效率,但不太重视形式 7、国家文化模型:荷兰学者霍夫斯泰特对70个国家116000个人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国家文化的差异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权利距离 ?权力距离是指一个机构或组织内下级在接受分配不平等权力的程度。 ?某些国家是以权力尊崇为特征,他们倾向尊重上司的权力和威信,员工对于掌权者有高度的遵从,他们认为职称与地位相当重要。而某些国家则为权力容忍,人们

第六章-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

第六章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 第一节跨国公司概述 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来自2008年9月24日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2008年世界投资报告》) 2007年外商直接投资流量达到18000亿美元,存量15万亿美元,跨国公司海外机构达到79万家,吸纳就业人数8200万,销售额31万亿美元。 一、跨国公司形成与发展 (一)跨国公司的含义与特征 1.含义。跨国公司的历史悠久,如果把英国的东印度公司看作跨国公司的先驱的话,那么从1600年起,它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关于关于跨国公司的概念,最早是在1960年4月由里恩索尔在卡奈基工业学院创立10周年纪念会上第一次提出的。随后,在西方国家的报刊上经常出现多国公司、宇宙公司、国际公司等,直到1974年,由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作出决定,统一使用“跨国公司”这一名称。 关于它的含义,各个国家分别从结构标准、营业实绩标准、行为标准等标准和尺度出发,给跨国公司下了多个定义,互不统一。1986年联合国《跨国公司行为守则》(United Nations Code of Conduct on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对跨国公司做了如下定义:“本守则中使用的跨国公司一词系指在两国或更多国家之间组成的公营、私营或混合所有制的企业实体,不论此等实体的法律形式和活动领域如何;该企业在一个决策体系下运营,通过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决策中心使企业部协调一致的政策和共同的战略得以实现;该企业中各个实体通过所有权或其他实体的活动施行有效的影响,特别是与别的实体分享知识、资源和责任。” 跨国公司是指发达国家的私营垄断企业,它们以本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和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 2.要素。 (1)包括设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实体,不管这些实体的法律形式和经营领域如何。 (2)在一个决策体系中进行经营,能通过一个或几个决策中心采取一致的对策和共同的战略。 (3)各构成实体通过股权或其它方式形成联系,使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实体有可能对别的实体施加重大影响,特别是同其他实体分享知识、资源和分担责任。(二)跨国公司的特征 跨国公司一般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规模庞大,实力雄厚,从事国际化经营。如通用汽车、福特、富士宝洁等大型综合性跨国公司 2.重视研究与开发。 3.实行全球战略和集中管理 (跨国经营的主要方式是商品贸易、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 4.公司部实现“一体化” 5.生产专业化和产品多样化并行 6.股权关系复杂 (三)跨国公司的形成与发展

主要国际贸易术语的解释

第九章国际贸易术语 第一节国际贸易术语概述 一、贸易术语的产生(18世纪末19世纪初) 二、贸易术语的概念和作用 1、概念及作用 P157 (1) 说明价格构成 (2) 说明风险、费用、责任的划分 (3) 节省交易磋商的时间 2、影响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性质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基本包括启运合同、装运合同、到达合同。依据交货地点,而交货地点决定着买卖双方承担的责任、风险和费用划分的不同。 注意在签订合同时不要把违背该项术语的内容订进合同,造成矛盾,影响合同性质。

3、具有法律作用 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排斥受某一国法律的管辖。 三、国际贸易惯例 1、概念:是国际组织或权威机构为了减少贸易争端,规范贸易行为,在长期、大量的贸易实践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 2、特点和作用:①和法律的区别:不具有强制性,可约定与惯例相反的决定 ②惯例适用以当事人意识自制为基础 ③对国际贸易的指导意义 A、若合同中规定采用某一惯例,就具有强制的约束力 B、若合同中没有规定,可作为裁决的依据。 四、有关贸易术语的惯例 1、《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CIF 2、《1941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6个术语 3、《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2000》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terms 2000)。共13个,四组

贸易术语:E(1个)、F(3个)、C(4个)、D(5个)。 E组:EXW 启运合同,买方承担 F组:FAS、FOB、FCA 主运费未付装运合同,买方承担出口国交货 C组:CFR、CIF、CPI、CIP 主运费已付装运合同,卖方承担 D组:DAF、DES、DEQ、DDU、DDP 到达合同,进口国交货 第二节主要国际贸易术语的解释 一、FOB (free on board,named port of shipment) 1、含义:装运港越过船舷所属国国旗 卖方负担风险费用 码头买方负担风险费用 ship rail 2、适用的运输方式:海洋或内河运输 3、买卖双方的主要义务

跨国公司概论练习题_百度文库

跨国公司概论练习题 一、判断题 1、在跨国公司结构性定义标准的所有权问题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跨国公司通常包括所有权属于私人的、或其他实体。 ( 2、跨国公司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 3、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缓慢的原因只是战争的破坏。 ( 4、跨国公司定义的营业实绩标准目前并无统一的规定。 ( 5、跨国公司向外扩张的主要手段是跨国证券投资。 ( 6、按公司的经营结构对跨国公司进行分类,可分为横向型、垂直型及综合型。( 7、以民族为中心的跨国公司注重利用东道国资源,以众多子公司的利益为主。( 8、跨国公司全球战略应当是一个以变革为实质内容的概念。 ( 9、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管理越来越重视对全球战略经营方式的调查研究。 ( 10、按偏离战略起点的程度可以把全球战略划分为退却型、稳定型和防御型。( 11、跨国公司全球战略思想、目标与对策是融为一体的,缺一不可。 ( 12、全球战略执行是指贯彻和实施已选定的战略所进行的活动。 ( 13、战略控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将实际经营成果与战略评价标准进行对比, 发现差距, 找出原因,并进行纠正的过程。 (

14、国际部的设立是 20世纪 60年代初, 以英国为基地的跨国公司扩大国外业务的一种模式。 ( 15、国际部的设立,容易激发整个公司潜在的管理才能的发挥。 ( 16、全球性地区结构的组织形式,易于促进地区间的技术协作。 ( 17、全球性职能结构强调集中控制,不容易出现人员重叠的现象。 ( 18、全球性产品结构增强了有国外业务知识和专长人员的职责。 ( 19、跨国公司采用矩阵式组织结构,有利于应付复杂的国际业务环境。 ( 20、财务管理是跨国公司实现全球战略的关键。 ( 21、跨国公司财务决策权的设置往往是单一的。 ( 22、跨国公司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财务组织结构形态不同。 ( 23、母公司向国外子公司提供贷款,只能采用货币形态。 ( 24、母公司投资购买子公司的有价证券的资金一般来源于母公司的未分配利润和折旧基金。 ( 25、母公司或子公司从银行和金融机构获取贷款,这是跨国公司传统的集资方式。 ( 26、跨国公司借款的主要形式是以债券筹集中长期资金。 ( 27、所有的跨国公司都不同程度地实行现金集中管理。 ( 28、现金集中地通常在主要的金融中心或国际避税地。 ( 29、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最大的特点是跨文化背景的人力资源管理。 ( 30、海外子公司经理主要来源于母国及东道国。 ( 31、跨国公司对海外子公司经理的激励主要考虑的是物质激励。 (

跨国公司与跨国经营 第一章和第二章

跨国公司与跨国经营 主讲教师:周宏燕 第一章绪论 一、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 1、跨国公司迅猛增长且对世界经济的促进作用日益显著 (一)跨国公司迅猛增长 ?技术进步为跨国公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战后跨国公司的发展,也带动了各种形式的国际资本流动。 ?国际金融市场的崛起和迅速发展,为跨国公司提供了广阔的资金来源。 (二)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促进作用日益显著 ☆跨国公司通过国际直接投资打造了一体化的生产体系和全球网络组织,成为全球经济的主导力量,并且正在改变着传统的企业经营模式和市场竞争范式。 ☆跨国公司推动着国际贸易的发展 2、中国:世界上利用外资的第一大发展中国家 3、有助于我们解答更多的现实问题 二、课程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跨国公司与跨国经营是研究跨国公司在国际间的运动过程及其对世界经济影响的客观规律的科学。 三、怎样学好这门课程? 推荐网址: ?商务部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c48922225.html, (Ministry of Commerc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中国投资指南网:https://www.doczj.com/doc/c48922225.html, 中国外资网https://www.doczj.com/doc/c48922225.html, 第二章跨国公司概述 第一节跨国公司的界定 一、“跨国公司” 名称的由来 跨国公司这一名称,最早是由D·E莱利索尔提出的。1960年,莱利索尔在卡里什工程学院的一次演讲中首次提出“跨国公司”这一概念,3年后《商业周刊》发表了题为《特别报道:跨国公司》的文章对此加以介绍。从此以后,有关跨国公司的论文和著作逐渐增多,跨国公司这一名称也逐渐在社会各界流行起来。 跨国公司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TNC 跨国企业Transnational Enterprises TNE 多国公司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MNC 多国企业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MNE 国际公司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国际企业International Business 世界公司World Enterprise 全球公司Global Enterprise 宇宙公司Cosmocorp 无国籍公司Stateless Enterprise 无国界公司Borderless Enterprise

国际贸易术语主要内容

国际贸易术语主要内容 一、国际贸易术语的含义和作用 二、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 三、《》通则中的贸易术语 四、贸易术语的选用 一、国际贸易术语的含义和作用 、国际贸易术语的含义: 在长期的国际贸易实践中产生的,用来表明商品的价格构成,说明货物交接过程中有关的风险、责任和费用划分问题的专门用语。 、国际贸易术语的作用: 简化交易手续;缩短洽谈时间;节约费用开支;明确双方的义务法律责任;提高国际贸易效益。 主要解决个方面的问题:)价格构成 )交货条件 二、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 、《年华沙——牛津规则》()国际法协会制定 、《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美国商业团体制定 、《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国际商会制定 问题: 国际惯例对当事人有无约束力? 答:通常认为惯例对当事人有约束力,但惯例的约束力并不等于法律的强制约束力。 三、《》通则中的贸易术语 (一)、组贸易术语 (二)、组贸易术语 (三)、组贸易术语 (四)、组贸易术语 对于术语的学习应从个方面掌握: 交货地点 风险划分 主要责任费用 适用的运输方式 (一)、组术语: ,(、、、) “在工厂交货” 指当卖方在其所在地或产地(工厂或仓库等)将货物交给买方处置时,即完成交货。 卖方不办理出口清关手续或将货物装上任何运输工具。通常指内陆交货,按合同规定的时间地点把合同中规定的货物交付。 案例 出口商与进口商签订出口女上衣的合同。合同规定汕头,纸箱包装,月日前交货。月日,通知,货物已经备妥,并单独存放于某仓库,随时可供提取。日,派代表前来验收,该批货物全部验收合格。该代表向提出将货物暂存该仓库,等办妥有关事宜后再来提货。表示同意,但该代表日表示:要到日上午才能安排车来拉货。不料,在日

跨国公司与直接投资参考

跨国公司与直接投资 1.跨国公司:在他们的基地所在国家之外,拥有或控制生产或服务设施的企业。 (1)包括设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实体,不管这些实体的法律形式和领域如何 (2)在一个决策体系中进行经营,能通过一个或几个决策中心采取一致对策和共同战略 (3)各实体通过股权或其它方式形成的联系,使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实体有可能对别的实 体施加重大影响,特别是同其他实体分享知识资源和分担责任。 2.跨国指数:也称跨国程度指数,其数学表达式为 跨国指数=(国外资产/总资产+国外销售额/总销售额+国外雇佣人数/雇员总数)/3 *100% 3.母公司,子公司,分公司联系和区别。 (1)母公司:指通过拥有其他公司一定数量的股权,或用过协议方式能够实际上控制其他公司经营决策的公司,使其他公司成为自己的附属公司。 母公司的主要特征: 母公司实际控制子公司经营管理权。 母公司以参股或非股权安排行使对子公司的控制。 母公司对子公司承担有限责任,以其出资额为限。 (2)子公司:指一定比例的股份被另一家公司拥有或通过协议方式受到另一家公司实际控制的公司 子公司主要特征: 子公司是独立法人。 子公司在经济上和业务上被母公司实际控制。 母公司对子公司进行实际控制或是基于支配性协议等非股权安排。 (3)分公司主要特征: 不具有法人资格,不能独立承担责任,其一切行为后果及责任由总公司承担; 分公司由总公司授权开展业务,自己没有独立的公司名称和章程; 分公司没有独立的财产,其所有资产属于总公司,母公司对分公司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4.国际直接投资:指居民(含自然人和法人)以一定生产要素投入到另一国并相应获取管理权的一种跨国投资活动。 核心内容:(1)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2)投资方拥有足够的经营管理权。 5.直接投资的四种形式 (1)资源追求性的直接投资 (2)市场追求型的直接投资 (3)效率追求型的直接投资 (4)战略资产追求型直接投资 6. 内部化:是指把市场建立在公司内部的过程,以内部市场取代原来的外部市场,公司内部的转移价格起着润滑内部市场的作用,使之像外部市场一样有效地发挥作用。

跨国公司与跨国经营-跨国并购(同名4218)

“跨国公司与跨国经营”案例分 析报告—跨国并购 案例:达能在中国市场的并购 达能公司的迅速成长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大量成功的收购战略,其成为跨国饮料食品巨子只有短短30年时间。它的扩张谋略有三: 一是在世界各地的市场上广泛收购当地数一数二、与自己核心竞争力一致的品牌。如在中国市场上,乐百氏乳酸占有率居全国第一,娃哈哈为第二;而瓶装水市场上,这两者的位置则颠倒了一下。深圳益力是深圳市场的领头羊。梅林正广和是全国最大的桶装水生产企业。光明乳业则在国内乳业是龙头企业。 二是股权收购策略。在跨国并购中,刚开始外资占的股份不多,至多与当地公司股份相当。但后来的趋势就是,外方不断增资扩股,以降低中方所持股份额,使外资由参股或少部分股权合资向控股合资转变,实现其“扩股”、“逼股”、“挤股”(如下图所示)。比如目前500强在深圳的合资企业中,大多数已经是外方控股企业;有的跨国企业已经从合资转变为独资企业。 第 3 页(共4页) 三是实行包容性的本土化和多品牌战略。当初收购娃哈哈时,娃哈哈提出三个坚持:一是坚持合资不合牌;二是坚持娃哈哈全权经营;三是坚持所有退休和在职员工全部纳入合资企业。以至于被收购多年,很多人仍把娃哈哈当作纯粹的民族品牌。乐百氏也是如此,享有商标权、管理权和市场开拓权,并不介入其管理层。达能让这些企业的“中国味道”完整保留下来,在背后加以扶持,这样一方面避免了触动民族情绪,另一方面避免整合可能出现的文化等问题,使被收购企业运作照常。达能还给予被收购企业许多优惠条件,如无偿使用自己的商标和品

牌等。达能认为,收购这个词可能会被误解,“我们希望和好的厂家合作,我们并不准备整合这些公司,相反支持和发展国内已有的品牌,我们希望通过与国内大的公司合作,创造一个相对健康的水市场。” 初看达能的做法,似乎没有占什么便宜,被收购公司得利更多。但实际上达能是十分深谋远虑的。以娃哈哈为例,从与达能之间的资本关系上看,事实上娃哈哈三个层次的资本相加,即整个集团42家企业、35亿元注册资本中,达能的投资仅占约32%。达能一方面借娃哈哈实现了它的“利润增长”目标,也暗中巩固了饮用水市场,而投资则是有限的。 分析: (1)为什么达能公司选择了收购,而不用新建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 (2)收购之后,达能公司日益独资化倾向(逼股、挤股)的原因何在?跨国企业“独资化”对我国的民族企业和管理人员有何影响?

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案例教学提纲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组员:毛方舟、张贝希 戴姆勒·克莱斯勒的中国之行 【概要】 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由原德国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与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合并而成。强强联手让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公司一跃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二大汽车生产商。戴姆勒·克莱斯勒的总部分别设在德国和美国公司业务主要集中在汽车行业年均创造收入1510多亿美元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和办事处全球雇员总数达46.6万人。在《财富》杂志2000年全球500家最大公司排名中位居第5位。 【案情】 东北亚是戴·克公司优先发展长期业务的地区之一。虽然如此但该公司在这一地区的营业额远远不能反映其真正的生产潜力为此戴·克公司就把中期目标定位在提高这一地区及整个亚洲市场在公司总收入中的份额。自1998年戴姆勒·奔驰公司与克莱斯勒公司合并以来戴·克公司就开始持续不断地建设以中国为核心的东北亚地区市场。为了扩大在中国的业务发展2001年2月1日戴姆勒·克莱斯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随着这家公司的成立戴·克公司计划在中国发展更多的战略联盟扩大现有合作伙伴的关系并在未来的国际竞争层面上进行更为灵活的经营活动。戴·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是戴·克公司在东北亚地区的核心负责包括中国、韩国、香港和澳门在内的25个代表处及分支机构的业务发展和协调。这家公司的首要业务活动包括加强梅赛德斯·奔驰轿车、面包车和卡车在中国市场的开拓同时支持现有合资企业项目进一步在中国寻找新的机遇并开拓新的伙伴合作关系。在中国开展业务60多年中戴·克公司的大多数业务分支机构均在中国开展了业务如轿车、商用车、柴油发动机、飞机发动机、汽车电子和服务等业务。 到目前为止该公司在中国共有5个合资和独资项目北京吉普、亚星—奔驰、苏州安特优发动机、上海新代车辆技术以及MTU珠海维修有限公司。在服务领域1990年建立了戴姆勒·克莱斯勒服务集团主要从事金融财务和信息技术服务其核心部分是为汽车产品提供金融和租赁服务同时也为特许经销机构提供融资支持。戴·克公司的服务业也在向其它领域扩展比如航空、航海、建筑、工业设备、信息技术、房地产和通讯等。 【分析】 戴姆勒-克莱斯勒的战略基于四大支柱:全球布局、强势品牌、丰富产品、领先技术。戴姆勒-克莱斯勒拥有全球化人力资源以及遍及世界各地的股东。2006年在360385名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戴姆勒·克莱斯勒的营业收入达到了1516亿欧元。在2007年度《财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八。 【思考】 1.克莱斯勒与奔驰合并的优点。 2.克莱斯勒要发展中国以及整个亚洲地区的业务的目的。 3.跨国公司进行业务扩展的目的。 来源: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简介.凤凰网.2010-03-24 戴姆勒-克莱斯勒合并案.中国知网.2010

北理工20年春季《跨国公司概论》在线作业_2.doc

1.一家公司要拥有国外企业股份的多少才算跨国公司,不同国家的标 准不尽相同。目前普遍接受的标准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确定的 A.10% B.20% C.15% D.25% 【参考答案】: D 2.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作为美国和世 界上汽车制造业的巨头,是()的典型代表。 A.资源开发型跨国公司 B.服务提供型跨国公司 C.加工制造型跨国公 司 D.技术开发型跨国公司 【参考答案】: C 3.垄断优势理论的奠基人是 A.海默 B.金德尔伯格 C.凯夫斯 D.科斯 【参考答案】: A 4.()是指跨国公司在进行营销活动时,将全球看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 忽略各国市场之间存在的差异,突出全球市场中的共性,运用标准化的 营销策略来服务于全球的目标客户 A.标准化营销战略 B.本土化营销战略 C.全球本土化营销战略 D.差异化营销战略 【参考答案】: A 5.()指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市场营销时,从不同国家、地区市场 需求的差异性出发,根据消费者需求偏好和各个国家的风俗文化,采取 具有特色的营销策略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A.标准化营销战略 B.本土化营销战略 C.全球本土化营销战略 D.差异化营销战略 【参考答案】: B 6.()是最早提出的较为系统的投资国环境评价的方法 A.等级评价法 B.闵氏评价法 C.冷热比较法 D.抽样评价法 【参考答案】: C 7.()是从全球出发,采取全球一致的思维或主题来制定战略,同时注重 以顾客为导向来适应当地文化 A.标准化营销战略 B.本土化营销战略 C.全球本土化营销战略 D.差异化营销战略 【参考答案】: C 8.根据2013年《财富》杂志报道,世界最大跨国公司排名首位的是 A.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 B.沃尔玛 C.埃克森美孚 D.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参考答案】: A 9.不属于可行性研究的是 A.机会研究 B.初步可行性研究 C.正式可行性研究 D.详细可行性研究 【参考答案】: D 10.尽管()比较灵活,但只适用于开拓海外市场的初期 A.利用出口管理公司出口 B.合作出口 C.寄售出口 D.直接出口 【参考答案】: C

《跨国公司与跨国经营概述》(DOC 15页)

《跨国公司与跨国经营概述》 第一章跨国公司概述 1、跨国公司――所谓跨国公司是指以一国为基础,从事跨国生产经营活动 的公司; 跨国公司的定义(三要素): (1)跨国公司是指一个工商企业,组成这个企业的实体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经营业务,不论其采取何种法律形式经营,也不论其在哪 一经济部门经营; (2)它有一个中央决策体系,而具有共同的政策,它反映企业的全球战略目标; (3)企业的各个实体分享资源、信息并分担责任。 2、分公司与子公司在法律特征上有什么不同? (1)分公司是总公司的分支机构: 不具有法人资格,不能独立承担责任,其一切行为后果及责任由总公司承担; 分公司由总公司授权开展业务,自己没有独立的公司名称和章程; 分公司的所有资产属于总公司,其债务也由母公司无限承担; 分公司不受当地国家法律保护,而受母公司的外交保护等; (2)子公司是指按一定的比例被另一家公司拥有或协议方式而受到另一公司的实际控制的公司: 子公司是独立法人; 子公司在经济上和业务上被母公司实际控制; 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实际控制或是基于股权参与或是支配性协议等非股权安排; 子公司受到当地国家的法律保护,而不受母公司的外交保护。 3、避税地公司――亦称“纸上公司”或皮包公司。这是通过操纵公司转移 价格,使货物或劳务的法律所有权归之于避税地公司,而实际上这些货物或劳务根本不进入避税地,这样将部分利润从应征高税率的国家转移到避税地,从而达到避税的目的。 1、跨国公司的内部组织结构通常采取哪几种不同形式?

(1)国际业务部: 直接隶属于总公司,易于国内业务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利于培养国际型经营管理人才;但不利于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会因为国 际业务的迅速发展而影响其他部门的发展,尤其是出口贸易,并影 响各个分公司之间的利润分配; (2)全球性产品组织结构: 采用无差别的全球性规划和对企业资源(技术、生产、销售和信息等)的统一管理;“化零为整”的缺点是公司的长期预计、投 资、销售、利润分配和资源整和不易于实现集中统一的决策和规 划,重复设置并且强调公司的协作性,不利于加快实际工作的流程 和速度,不能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3)全球性地区组织结构: 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按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地区目标和实施方针,更便于流程的实际操作;缺点是“各自为政”,容易 发生地区与总体的利益冲突,不利于新产品和技术的研发和提高;(4)全球性职能组织结构: 全面整和、明细分工,各个部门可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提高效率,各部门“各司其职”,明确了责任与义务,利于提高内部的统 一协作配合和业绩利润的核算;但比较难适应产品的多样化和经营 的扩展,同时各部门易发生失调和目标的冲突及差异;这种结构较 适应于产品系列简单、市场经营环境稳定的公司; (5)混合式组织结构 根据实际需要分组管理,灵活高效、利于调整;但不规范,实际操作流程脱节或容易发生冲突,各部门之间差异度较大,难以协 作,进而不利于树立公司整体形象和一致对外;这种结构较适应于 产品系列多、客户差异性大或处在调整阶段的跨国公司; (6)矩阵式组织结构 明确权责、交叉控制管理,利于各层次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增强公司整体实力,利于对综合因素进行分析,有很强的应变能力; 但结构复杂,难于协调各层次各部门之间利益关系,一旦高层权利 过强,不利于监管和控制,一旦部门之间发生冲突就需要多方协 调,反而可能影响对外竞争。 第一章跨国公司与经济全球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