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业银行改革变迁

商业银行改革变迁

商业银行改革变迁
商业银行改革变迁

这是一个巨变的时代。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使称雄世界的五大投行湮灭,长期被全球银行业引为典范的美欧银行业遭受重创,有的甚至濒于倒闭的边缘。与此相对照,中国银行业以雄厚的实力和安全稳健的姿态,在全球银行业独树一帜,成为金融危机之下一抹难得的亮色。在这样的背景下,回顾中国银行业改革发展的历程、思考中国银行业的未来发展,别有深意。

改革引领中国银行业跨上新的历史平台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银行业经历了不平凡的改革历程:从一元银行体制到多种类型银行机构相互竞争、共同发展,从粗放发展、风险积聚到科学发展、稳健经营,从长期封闭到全面开放,我国银行业不仅实现了自身的稳健、高效发展,也有力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第一阶段:1978年至1983年

这一阶段是为适应中国整体经济体制改革对中国银行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时期。此期间的主要任务是改变中央银行仅作为财政出纳的金融角色,打破单一的中央银行体制,构建规范的双层银行体制,推行了央行和商业银行的分立。1979年2月23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恢复中国农业银行的通知》,据此通知,农业银行总行于1979年3月30日正式办公。1979年3月13日,国务院同意并批转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革中国银行体制的请示报告》,中国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分设出来专司外汇业务,同时设立国家外汇管理局。1979年8月,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从财政部独立出来,此后改称中国建设银行。1983年9月17日,国务院作出《关于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决定》,据此决定,中国工商银行于1984年1月1日正式成立。中国工商银行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银行管辖下的四大专业银行体系的初步形成,由此也基本完成了改革开放之初中国银行体系的重建。

第二阶段:1984年至1993年

中国银行业在这十年间所表现出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政府促进银行业竞争的意图开始显现,银行间的市场竞争势头开始显现。期间出现了一批新兴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当前一些具有很强竞争力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都是在这一时期创立的。1987年至1988年的两年间,包括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实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广东发展银行等一批新兴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得以创立。作为中国银行业的新生力量,它们的加入为中国银行业过于单一的银行生态注入了鲜活的力量,促使四大国有专业银行开始积极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20世纪80年代末期,四大专业银行开始通过私人业务进行相互渗透,表现出积极的市场竞争姿态,银行间的初步竞争局面开始有所显现。1992年开始,又有一批股份制商业银行陆续成立,主要包括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浦东发展银行和中国民生银行等。民营股份制银行的出现,在中国的银行业具有极大的象征意义,人们开始对中国银行业的市场化改革之路报以更加乐观的期望。尽管如此,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行政权力主导下的寡头垄断的中国银行业生态并未有太多改变,而且在此期间,由于向传统的老工业企业和盲目重复建设项目发放贷款,四大国有专业银行形成了到目前为止的大部分的不良贷款。

第三阶段:1994年至2003年

1994年对于中国银行业来说是具有关键意义的一年,当年的3月至11月间,四大专业银行的政策性业务被正式剥离,国家为此成立了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进出口银行三大政策性银行。1995年《商业银行法》正式颁布实施。至此,四大专业银行无论从法理上还是业务上都开始向更具商业功能的银行转变,从而为更具市场化的银行业竞争奠定了基础。1997年开始的席卷东南亚的金融危

机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虽然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得以幸免,但政府由此开始深切意识到金融危机的潜在可能性和破坏性,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革。1998年财政部发行2700亿特种国债,用以补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使当年的资本充足率达到了8%,以满足巴塞尔协议关于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1999年,政府又相继成立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1.5万亿元不良资产予以剥离。2002年,中央更是明确指出,国有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企业,并开始积极推进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革

伴随改革开放而初生的中国银行业,发展道路并非平坦。尽管实施了上述一系列改革,银行业的机制与市场化程度,并没有随着经济的改革而得到重塑和提高。银行效率低下,行政干预严重,资源配置不合理,旧有体制格局及其固有的弊端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一系列带有制度性、体制性的问题没有得到实质解决。从银行自身来说,由于公司治理的缺失,指导思想、经营理念的偏差,风险管理和内控机制的薄弱,一度把发展等同于规模扩张,忽视发展的质量,忽视风险防范与控制,粗放式经营占据主导,商业银行经营风险日益凸显,突出表现在不良资产高企。1997年6月底,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达10020亿元,占全部贷款的25.6%。一段时间,国际舆论连篇累牍指责中国银行业技术上已经“破产”。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宣称,照当时的不良贷款和资本金状况,“中国的四大国有银行应该破产三次了。”中国银行业被人形容为“中国经济埋下的一颗定时炸弹”。为了化解银行业风险,1998年,财政部发行2700亿元特种国债为国有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1999年,国家相继成立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国有商业银行近1.4万亿元的不良贷款。粗放的发展模式,使中国银行业走过一条“大发展-大不良-大剥离”的道路。直到2003年,标准普尔还在说中国的银行要把不良贷款解决是不可能的。

第四阶段:2004年至今

2003年新一届政府成立之后,一系列金融改革政策高频率陆续出台,从而显示

了中国政府从根本上变革银行业、推动银行改革的鲜明态度。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试点就是银行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2004年1月,国务院公布中行和建行实施股份制改造试点的决定,并提出改革的总目标是:紧紧抓住改革管理体制、完善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改善经营绩效这几个中心环节,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将两家试点银行改造成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股份制商业银行2004年1月7日,国务院决定动用450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补充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造所需的资本金,而负责管理这部分资产的是为此成立的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2004年6月,中央汇金公司负债融资30亿元人民币,向当时正在进行财务重组的交通银行注资,持有上市后交通银行6.68%的股份。2004年8月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同年9月,中国建行改组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央汇金公司成为这两家银行的最大控股股东。2005年4月,汇金公司又向中国工商银行注资150亿美元,与财政部各占50%的股份按照国务院确定的“财务重组—股份制改造—引进战略投资者—公开发行上市”的思路,经过3年的努力,交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其他一些商业银行先后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相继在香港联交所或同时在国内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上市银行成为中国银行业的主体。

股改上市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银行业的整体面貌,上市银行资本实力显著增强,公司治理结构趋于完善,经营基础和盈利能力长足进步,品牌价值和公信力显著提高。在国际金融市场风雨飘摇的形势下,中国银行业独树一帜。2008年,中国银行业实现税后净利润5834亿元,同比增长30.6%;资本回报率17.1%,远

远高于全球银行业平均水平。全行业利润总额、利润增长和资本回报率等指标名列全球第一。2008年中国工商银行实现利润1112亿元,同比增长35.2%;中国建设银行实现利润926.4亿元,增长34%;中国银行实现利润643.6亿元,增长14.42%;交通银行实现利润283.93亿元,增长40.05%。工行、建行、中行更名列全球银行业市值排名三甲。公开上市只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步骤中的一个阶段,如果按照进程划分,也仅仅是处于整个改革过程中的前半阶段。事实上,既然国家有能力为国有商业银行注资,上市的主要目的就不是仅仅为了筹资,其目标是为了建立一整套新的市场激励和约束机制,强调投资者利益,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彻底打破国有商业银行的“准官僚体制”,改变“官本位”,通过合理的、符合商业银行运营要求的绩效激励机制、充分的风险控制和资本约束,促使国有商业银行变成真正的市场主体。

回顾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历程,有两点重要结论:一是没有改革,就没有中国银行业的新生。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突破传统禁锢,追求体制机制和经营理念与模式的创新,始终是中国银行业发展的一条鲜明主线。二是银行业发展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坚持科学发展、稳健经营,坚持速度、规模、质量与效益的统一,正确处理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的关系,强化资本约束和质量控制,实现资本、收益、风险的相互匹配和动态平衡,才是唯一正确的健康发展之路。

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银行业的启示

始于去年的美国次贷危机不断蔓延、深化,终于演变为一场全球的、全面的金融危机。其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破坏力之巨远远超过以往历次金融危机,在某种程度上不亚于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金融危机以惨烈的方

式,将金融市场的波诡云谲与现代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无情地揭示出来,并引发人们深刻的反思。

美国金融危机的出现有其必然原因。从本质上看,是美国长期以来低储蓄、高消费的发展模式所积聚风险的总爆发;从体制机制方面看,创新过度、疏于监管、忽视风险管理、对模型以及外部评级的盲目依赖是危机爆发的直接诱因。金融创新缔造了金融市场的发展与繁荣,但同时也埋下了空前的危险。由于现代金融市场高度关联和高不对称性、金融机构的高杠杆率以及产品设计的高度复杂性,使风险的传递与放大也空前迅速和剧烈。

金融危机带给人们的反思和启示是深刻和全方位的。经过危机的洗礼,未来可能催生更加健康、理性的现代金融体系。对于中国银行业而言,笔者认为有四点重要启示:

一是要始终不渝地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中国银行业科学发展、稳健经营的长效机制。正如刘明康主席所指出的,次贷危机发生的根源之一,是违反了银行经营的“基本天条”,把钱借给还不起钱的人。银行发展在任何时候,都要扎扎实实遵循经济规律和商业银行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理性、稳健、审慎”的风险偏好,以承担适度风险换取适中回报,促进业务协调发展,质量持续改善,效益全面提升。

二是要永不懈怠地加强和完善风险管理,积极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风险与银行业经营相伴相生,风险管理是银行业永恒的主题。现代金融市场的风险日益复杂、相互交织、相互转化。反思金融危机的发生过程,我国银行业对衍生产品和结构化产品的风险理解还很不充分,计量手段、对冲技术、控制手段相对缺乏,迫切需要建立更加有效的风险识别、评估与报告机制,加强流动性与资产负债管理。金融危机再次证明,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实施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

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全额的风险计量、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是中国银行业长期的任务。

三是要合理把握金融创新的方向,正确处理创新与监管的辩证关系。创新永远是银行业发展的不竭的动力与源泉。可以肯定,金融危机绝不会使中国银行业创新的脚步停顿。但创新不能超越合适的“度”,这个“度”就是客观的市场规律。与此同时,银行自身必须同步提升对创新产品所包含的风险的准确理解与全面管控能力。换句话说,银行永远不应涉足自己不理解、不熟悉的业务。

四是要妥善处理吸收引进与独立自主的辩证关系,把学习西方与我国国情及我国银行业的特点相结合。中国银行业要学习、借鉴国际银行业一切有益的东西,包括先进的理念与方法,这是中国银行业不断发展进步的动力。但学习、引进不是一味地迷信与盲从,要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用批判的精神与眼光,在审慎、深入地分析与判别的前提下,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全球化的今天,在国际金融体系面临巨变的时候,中国银行业要敢于拿出集体的自信与勇气,站在国际全局与国内全局的高度,善于学习,勇于探索,走出一条具有中国银行业特色的健康发展之路,构建中国银行业的崭新未来。

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变革历程及展望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变革历程及发展趋势 【摘要】国有商业银行作为中国银行的主体,其改革与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全局。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历程看,国有商业银行实施全面改革已进入了实质性阶段。新一轮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具有诸多显著特点。商业银行金融活动全球化、组织机构虚拟化、业务经营全能化是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关键词】商业银行;变革历程;发展趋势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变革历程 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支持经济体制改革、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国银行业的主体,中国商业银行的体制创新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或阶段。1979~1993年是中国商业银行的诞生和成长期,在这个时期,与中国经济体制由计划向商品和市场转化相适应的现代商业银行体系基本形成;1994~1997年是中国现代化的商业银行实质性建立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国通过将金融管理任务、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剥离,为专业银行进行商业化改革创造了条件;1997年~2003年是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的阶段,在这个时期,商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体系实现了分离,不良贷款问题开始得到解决,政府控制银行和银行财政化经营机制开始扭转;2003年至今是中国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时期,在这个时期,商业银行和中小商业银行通过股份制改革并上市实施产权多元化,市场化经营和股东利益最大化成为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 (一)1979-1993年:基本建成多元化金融业组织体系 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行的是“大一统”的银行体制,中国人民银行是唯一的银行机构。中国人民银行既承担了“中央银行”的管理职能,集中管理和分配资金,又从事“商业银行”活动,办理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的业务,集现金中心、结算中心和信贷中心于一体。这种银行体制承袭了前苏联的银行体制模式,具有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特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着手改革原有的银行体制。由于当时整个社会处在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初始阶段,我国金融体制迫切需要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单一银行体制不再适应经济改革开放对金融业的需求,经济和社会呼吁银行体系的多元化和金融业大发展;二是,刚刚诞生的专业银行带有的强烈政府行政色彩与放开搞活的改革要求不相适应,改革要求银行自身走出政府行政序列进入市场;三是,经济改革呼唤金融市场的成立,金融市场建设亟待“零”的突破。在此期间,针对上述问题,我国改革发展采取了相应措施并取得卓有成效的成果,促成了中国金融市场的萌芽和银行间竞争的发端。 1979年2月,国务院决定恢复中国农业银行。1979年3月,专营外汇业务的中国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分设出来。同年3月、8月又先后批准建立了中国银行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1983年国务院决定由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负责领导和管理全国的金融事业。同月,已开展基建和拨改贷业务的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脱离财政部,正式归入中国人民银行管理的金融体系。1984年1月,组建专门从事信贷和储蓄业务的中国工商银行。自此,

商业银行综合改革

商业银行综合改革 一、保持国有商业银行的稳步健康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稳 定的客观要求 国有商业银行不但是我国银行业的主体,也是我国金融业的主体。自1984年中国工商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分设成立以来的20年里,国有商业银行在改革开放中持续发展壮大,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 了巨大贡献,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治稳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的主要吸纳者。根据中 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截至2003年9月末,国有商业银行吸收的居民储 蓄存款占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储蓄存款的66.47%.长期以来,即使是在前几年一些中小金融机构出现支付困难的情况下,国有商业银行一直 保持着较高的流动性,有效地保证了储蓄存款的自由兑取。保持国有 商业银行的稳健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维系国家的政 治稳定和社会安宁,丝毫不可轻视。 (二)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经济建设资金的主要供应者。根据中国人 民银行的统计,截至2003年9月末,国有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占全部 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的56.15%.国有商业银行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资金来源。根据年报统计,截至2002年末, 国有商业银行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84000多亿元(合并报表数据), 如果加上剥离到资产管理公司的14000亿元贷款,则贷款总额达到近 10万亿元。保持国有商业银行的稳健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快速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资金保障。 (三)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经济单位之间资金结算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据统计,国有商业银行办理的结算业务占全部金融机构结算业务的80%.近几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了电子汇兑系统,一笔汇款只要几个小时就可到账,极大地加快了社会资金的周转 速度,促动了商品的流转,便利了单位和个人的经济生活。保持国有

浅谈财政金融体制改革

第四讲财政金融体制改革 本章重点: 1、我国传统金融体制的特点 2、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历程、成效和问题 3、什么是公共财政?它有哪些特点? 4、什么缘故讲公共财政是社会主义市场的必定要求? 第一节中国金融体制改革 一、传统金融体制的特征 1、“大一统”的银行制度。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逐步消逝,只剩下银行业,而银行业也只剩下中国人民银行,所有从事金融业的部门和机构差不多上差不多上人民银行的下属机构,人民银行同时承担宏观调控和日常金融业务的双重任务,其终极目标是服务于打算经济,是全国的信贷中心、结算中心、货币发行的中心。 2、银行的运作服从于上级指令。银行运行实行行政化的治理方式,体现在金融体制上,确实是按行政区划设置机构,即省市设分行,区县设支行,区县以下设分理处。这种与行政治理的职能和层次结构高度一致的组织结构,决定了金融决策是集中经济打算决策的一部分,国家的打算决策对金融活动起支配和导向作

用,成为金融决策的依据。 3、简单直接的货币传导机制。所谓货币供给的传导机制是指货币供给的变化对经济运行阻碍的途径。在以服从指令为运作方式的“大一统”的银行体制下,货币供给的变动直接传统导至实体经济活动,没有任何中间变量。这种直接的货币传导机制对经济活动阻碍的力度极其有限。 4、直接被动的金融调控方式。在打算经济的三大治理体制,即打算体制、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中,金融体制从属于打算体制和财政体制,打算体制实际处于核心位置,起支配作用。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要紧通过经济打算来进行,信贷打算只是打算指令执行和操作的工具,完全不具备自主运作和调节经济的独立性,也无需独立承担宏观调控经济的重任。 传统金融体制的以上特点决定了要在满足打算经济运作要求的同时,扭曲了我国银行的差不多运作方法和货币差不多职能,形成了货币供给的倒逼,不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难以适应市场经济进展的需要。随着我国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和深入,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 二、金融体制改革的历程 始于1978年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过程,大体上能够分为以下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成效、问题与前景(一)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成效、问题与前景(一) 内容摘要: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是深化金融体制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有零散的改革措施不仅无法有效地解决国有商业银行的存量问题,更无法解决国有商业银行的增量问题。国有商业银行成功改革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并最终提高民众的福祉,它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注资、股份制改革与上市只是通过银行改革实现终极目标的有效方式。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问题改革一、导言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有两件事情令世界瞩目,可以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令世界瞩目。忧的是中国取得成就的同时伴随着中国金融业的改革滞后,并且潜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制约了中国经济长期增长,其核心表现是中国银行体系积聚的大量风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国逐步建立起了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银行体系。截止2004年12月31日,中国共有三家政策性银行、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十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12家城市商业银行和若干家外资银行分支机构。银行存贷款保持快速增长,银行提供的金融工具与金融产品日益丰富,银行体系保持了总体稳定,没有出现过严重的银行危机等问题。不过,中国国有银行体系积累了改革开放过程中形成的大量风险,其自身成为不利于中国经济长期稳定持续增长的引爆器。银行部门的不法行为、银行体系的巨额不良资产、提高资本充足率、改善公司治理、有效处置不良贷款,

以及避免产生新的不良贷款等重大问题给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提出了挑战。银行改革进程缓慢和以往改革措施不配套制约了国有商业银行体系乃至整个银行体系问题的解决及其成效,制约了中国向潜在最优经济增长的转化。“如果不深入改革,以解决问题的根源,那么银行系统势必会在将来造成新的混乱局面。” 尽管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对商业银行改革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指明了方向。但是如何实现宏大的改革目标仍旧是一个问题。因此分析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问题在中国加入WTO的后过渡期结束后开放金融业参预全球竞争具有重要意义。 二、银行业改革:文献回顾 1.银行功能 Arrow-Debreu-Mackenzie(ADM)模型认为,在完全竞争市场中金融中介没有存在的必要。金融中介的存在只是因为现实中的交易成本巨大,信息不对称也较为严重。由于信息不对称,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存在道德危害(moralhazard)与逆向选择(adverseselect),所以金融中介可能会优于金融市场,因为中介可以减少交易成本,可以复制市场的某些功能,可以签订长期激励合约。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都认为,除了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外,技术进步与资本集聚是经济增长另外两个重要推动力。金融体系之所以在经济增长中起重要作用是因为它们能为资

2020年(金融保险)财政金融体制改革

(金融保险)财政金融体制 改革

第四讲财政金融体制改革 本章重点: 1、我国传统金融体制的特点 2、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历程、成效和问题 3、什么是公共财政?它有哪些特点? 4、为什么说公共财政是社会主义市场的必然要求? 第壹节中国金融体制改革 壹、传统金融体制的特征 1、“大壹统”的银行制度。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逐步消失,只剩下银行业,而银行业也只剩下中国人民银行,所有从事金融业的部门和机构基本上都是人民银行的下属机构,人民银行同时承担宏观调控和日常金融业务的双重任务,其终极目标是服务于计划经济,是全国的信贷中心、结算中心、货币发行的中心。 2、银行的运作服从于上级指令。银行运行实行行政化的管理方式,体当下金融体制上,就是按行政区划设置机构,即省市设分行,区县设支行,区县以下设分理处。这种和行政管理的职能和层次结构高度壹致的组织结构,决定了金融决策是集中经济计划决策的壹部分,国家的计划决策对金融活动起支配和导向作用,成为金融决策的依据。 3、简单直接的货币传导机制。所谓货币供给的传导机制是指货币供给的变化对经济运行影响的途径。在以服从指令为运作方式的“大壹统”的银行体制下,货币供给的变动直接传统导至实体经济活动,没有任何中间变量。这种直接的货币传导机制对经济活动影响的力度极其有限。 4、直接被动的金融调控方式。在计划经济的三大管理体制,即计划体制、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中,金融体制从属于计划体制和财政体制,计划体制实际处

于核心位置,起支配作用。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主要通过经济计划来进行,信贷计划只是计划指令执行和操作的工具,完全不具备自主运作和调节经济的独立性,也无需独立承担宏观调控经济的重任。 传统金融体制的之上特点决定了要在满足计划经济运作要求的同时,扭曲了我国银行的基本运作方法和货币基本职能,形成了货币供给的倒逼,不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和深入,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 二、金融体制改革的历程 始于1978年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过程,大体上能够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1978-1984年,拆分原来的“大壹统”银行体系,建立中央银行制度。首先,恢复和设立了专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相继于1979年恢复成立或独立运营。中国农业银行负责统壹管理支农资金,集中办理农村信贷;中国银行作为国家指定的外汇专业银行,统壹运营和集中办理全国的外汇业务;建设银行全要办理拨改贷业务,此外仍利用自己吸收的存款发放基本建设贷款,重点支持企业为生产国家急需的短线产品而进行的挖潜改造工程,且发放城市综合开发和商品房建设贷款。这样,建设银行逐渐由完全办理财政业务,逐步过渡到既办理财政业务又办理金融业务,且金融业务比重越来越大的专来银行。1984年1月1日,成立中国工商银行,承办原来由人民银行办理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经过多年的发展,现今中国工商银行已成为以人民币资金为主和城填金融业为主的、提供多功能服务的中国最大的专业银行。国有专业银行的重建和发展是建立中央银行制度的必要条件,没有国有专业银行的重建和分担原来“大壹统”银行所承担的大部分具体金融业务,人民银行就无法专门发挥中央银

中国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问题研究

中国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问题研究 商业银行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更是国家金融系统的核心,商业银行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稳定和发展。然而,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我国的银行业也暴露出了许多严重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产权结构单一、缺乏有力的治理机制和激励制度、贷款风险难以控制等诸多方面。这些问题和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国家的国情特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在现有的西方成熟的银行管理理论中很难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 要解决我国银行业现有的问题,必须结合我国经济体系和银行业的特点,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商业银行市场化理论。对此,本文从产权、治理、风险、评估、监管五个方面对中国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具体内容如下:文章的第二章给出了商业银行市场化的基本要义,并从货币政策传导的市场化、业务经营的市场化、经营体制的市场化、业务创新的市场化、服务的市场化五个方面对金融及银行业市场化进行了阐述。而后,文章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化历程进行了回顾和展望。在简要的介绍一般产权理论的基础上,文章在第三章中对我国银行业产权制度概况、制度特征和产权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银行业的产权制度改革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思路。 进而,文章应用超产权理论框架,对银行产权、竞争、治理机制和绩效相互关系进行论述。建立了一个银行超产权数理模型,设计了国有商业银行的理想模型,并且据此提出了商业银行改革的思路。在此基础上,文章在第四章中对我国银行业治理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明确了商业银行治理的基本概念,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现状,并给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完善治理结构的基本构想与改进措施。文章的第五章对银行风险分析的理论、方法与模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分析了银行风险分析的一般理论和银行风险转移机制,并着重对我国现有金融体制下信贷风险的形成机理和银行不良资产结构变化的Markov过程进行了研究。在第六章中,文章从治理结构、核心竞争力、银行效率三个方面入手,对商业银行的评估方法做了研究。建立了相应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并给出了计算实例。文章的第七章中对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的银行监管模式做了概要的介绍。

欧洲商业银行组织架构改革方向与启示

建立一个合适的组织架构是商业银行业务运作能够有效运转的基本前提,不同的业务发展战略可以用不同的组织架构来匹配。为了准确地把握国际银行业的最新动态,为我国商业银行组织架构的调整和改革提供参考,我们最近专门访问了欧洲国家一些世界著名的商业银行,包括德意志银行、德国商业银行、瑞士联合银行(BUS)、瑞士信贷银行和格兰皇家银行等,对它们的组织架构及改革动态进行了专题考察。 一、欧洲商业银行组织架构改革的基本趋势 最近10年,欧洲商业银行在业务运行模式上都作了很大改革,在组织架构的设置与调整上,存在三个基本的趋势: 第一,随着市场的发展,西方商业银行的组织架构在不断地变化和调整。 第二,银行组织架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是跟随市场需求,根据更好地适应客户需要、更有效地节省成本和更有效率地组织推动等原则去确立自己的管理体制,而不是简单的“客户驱动”或“产品驱动”。 第三,在组织架构的调整上,基本的趋势是业务线的调整愈来愈综合、愈来愈简单,过去众多的业务部门都在向两类业务线靠拢:一是商业银行业务,二是投资银行业务,也即一般意义上的零售金融业务和批发金融业务。 从这次访问的情况来看,我们所到访的几家银行在最近几年都在不约而同地改组其组织架构和相应的业务流程,这种现象的背后一定有其经营理念和管理哲学的变化在支撑。 银行的业务如何组织、部门如何设置,实际上大的原则是两个,一是按地区来组织和推动,一是按业务系统来组织和推动。前者是一种横向管理模式,以分行为运作中心,后者是一种纵向管理模式,以总行部门为运行和指挥中心。 过去的银行业,无论是欧洲还是美洲,或者亚洲,几乎无一例外地以地区为中心、以分行为主导,而现在的趋势则几乎完全颠倒过来,改变为以业务战线为主线,强调银行的系统管理,分行的职能被大大弱化,总行业务部门的管理则得到极大的强化。 美国银行业从25年前开始这种改变,欧洲银行业大概从10年前开始这种转变。从银行组织架构的演变趋势上看,欧洲银行是在跟随美国银行业,但从银行业综合化发展趋势上看,则是美国银行业在追随欧洲银行业。 现在,凡是大的银行,特别是国际性的跨国银行,在组织架构设立的思路上都已经转变过来。当然,那些规模小、经营围和活动地域很受局限的社区银行,像信用社、储蓄银行、住房信贷银行等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二、欧洲商业银行组织架构重组的主导思想 从总体上看,欧洲商业银行目前的组织架构可以从总分行制、地区总部制、三大部门系统、大总行-大部门-小分行、以业务系统为重心来构建等若干侧面来描述。

商业银行改革的战略思路(一)

商业银行改革的战略思路(一) 在国有银行上市改制的大幕拉开后,政府与各界似乎都看到了银行改革成功的曙光。然而,2006年的经济运行开始出现更加复杂的局面,一方面商业银行信贷扩张冲动的内在机制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与政府调控经济过热的宏观政策往往存在冲突,另一方面银行体系改革中的深层矛盾逐渐凸现,同时外资银行介入的竞争压力也接踵而至。在面临内外压力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改革应该如何突围呢?我们认为,有以下两大战略思路值得重视。 其一,从商业银行的角度,应针对信贷扩张的动因,全面创新业务模式和经营机制 我们看到,上半年中国经济高位增长,两大推动因素是信贷和投资。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冲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上市成功后的建行尤其突出。前段时间穆迪对2005年中资银行财务实力评价较低的原因,也是看到了宏观紧缩政策下,商业银行信贷扩张压力可能带来不良率提高。应该注意,我们不能说信贷扩张与银行上市之间有简单的正相关关系,因为这是现有金融体制下所有商业银行普遍面临的现象,只能说是,商业银行的上市,如果强化了刺激信贷扩张的某些动因,将会使得这一问题更加突出。 就国际经验来看,目前国外商业银行已经逐渐形成了中间业务为主,信贷业务为辅的模式。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发达国家的银行非利息收入快速增长,对银行总收入的贡献多在30%以上,有的超过

了50%,甚至70%以上。国外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情况,是与其逐渐进入后工业社会的发展阶段相对应,也是与其金融自由化与金融深化发展到了较高阶段相对应的。而在当前中国特定历史阶段,以利息收入业务为主的情况还难以在短期内改变,但应向国际看齐,在业务创新与制度设计上做好战略改革与转变的准备。 就此,笔者认为上市只是银行改革的起点,在制度、技术、管理等方面全面创新商业银行业务运行模式,才能促使其走出信贷扩张怪圈。一是创造发展银行中间业务的条件。一方面,应以专门机构协调中间业务发展的外部环境,如规范中间业务收费,制定合理的银行中间业务收费标准,也要建立健全银行的各项服务功能,并且增加科技投入,创造发展中间业务的硬件环境。另一方面,银行所提供的中间产品最大的差别就是它所提供的服务和为客户创造的便利,只有适合客户需要的产品才有存在的必要和发展的可能,而银行也只有拥有了这样的产品才能赢得客户,因此要努力推进产品创新。此外,银行还要注重以推销消费品的方式推销金融产品,通过市场营销来使客户理解新产品,并实现金融产品“供给创造需求”的途径。 二是真正促进经营管理与内控机制的优化。经营机制改革仍然是商业银行永远的主题,目前部分银行进行股改和上市,确实是银行改革迈出的一大步,但是也要看到,对银行治理长期的真正压力主要来自于机构战略投资者和大股东,当前上市银行治理结构中该类主体的作用还十分有限。银行海外上市的背后,往往是投资者对于“中国概念”和“政

中国商业银行的监管问题分析

中国商业银行的监管问题分析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商业银行改革到了关键时期,因此,对商业银行的监管研究更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商业银行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商业银行监管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可行性解决方案。 关键词:商业银行;监管问题;研究 商业银行在整个金融体系中是规模最大、业务范围最广泛的金融机构,是银行体系中的主体,商业银行对社会经济发展及金融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适时地对商业银行进行有效的监管具有现实意义。 一、商业银行监管的特点、目标及原则 商业银行是从事“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它的经营活动广泛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国家金融体系的主体,加强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对于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商业银行监管包括两大目标:保证银行的稳定经营和健康发展,维护金融秩序,确保广大民众对金融体系的信心;从储户利益来讲,是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尤其是存款人的利益。 商业银行监管的原则在于:第一,依法监管与严格执法原则。第二,综合性与系统性监管原则。第三,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第四,有机统一原则。第五,监管适度与竞争适度原则。 二、商业银行监管的理论依据 (一)金额脆弱说 银行业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银行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难以配合,存款者很难准确监测和评估个别银行的财务状况,一旦存款者对银行安全产生怀疑时,就会提走资金,由此形成的银行挤兑可能蔓延到有清偿能力的银行,甚至导致整个银行体系的崩溃。银行业具有的内在不稳定性造成银行的脆弱性,银行的脆弱性决定了金融系统的脆弱性。 (二)公共利益说 由于金融的负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失灵。不完全信息将导致贷款者注重长期客户关系,而影响了信贷资金流向收益较低的借款者,降低信贷市场分配资金的效率。 三、商业银行监管的必要性

国有商业银行的三十年改革之路

国有商业银行的三十年改革之路 内容摘要:邓小平同志1991年视察上海的时候曾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满盘皆活。”这段话言简意赅地点明了金融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手段。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有商业银行对改革的尝试也从未停止过。2003年,当国有商业银行开始股份制改革之旅的时候,温家宝总理强调:“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改革。”以上种种,皆可验证国有商业银行在国家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本文的主要宗旨在于回顾国有商业银行自1978年以来走过的三十多年的改革之路,以此来思考国有商业银行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企业化商业化股份制改革 正文: 一、引言 有人说,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有两件事令世人瞩目,可以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自1978年以来,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水平有了飞跃性的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世界地位日益显著,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前所未有的提升。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日新月异,呈现出一派繁荣兴盛、和平崛起的美好图景。忧的是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金融业的改革却相对滞后,并且潜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制约了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其核心表现就是由于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体制不完善而积聚的大量风险。因此,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显得刻不容缓,当然我们首先必须认清我国商业银行在不同阶段所存在的弊病,然后依据相应阶段的社会经济环境,对症下药,才能使我国的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业跟上时代的步伐,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契合,相协调。 二、改革开放前国有银行的经营管理模式 从建国初期到1978年间,我国所实行的是“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在“大一统”体制下,没有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分别,甚至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社会上只有中国人民银行一家金融机构。作为唯一的一家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既承担了“中央银行”的职能,即制定和执行货币金融政策、对金融活动实施监督管理和提供支付清算服务;而与此同时,它又从事着“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负责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当时的中国人民银行集现金中心、结算中心、信贷中心为一身。因此,从银行机构设置上来看,国家对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完全没有区分,更不存在银行间的竞争关系;从银行业务上来看,薛暮桥曾经指出,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所有基本建设投资都由财政拨款,连定额流动资金也靠财政拨款。银行只承担产品周转中所需流动资金贷款。银行还代管财政收支款项,几乎成为财政部的出纳机构。 [1]原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秦池江也回忆说:“金融体制形成了全国大一统,实质是什么呢?完全用国家的计划分配来取代市场经济,取代原来的城乡互助交流。银行的信贷制度完全受政策和计划的限制,而且要监督企业的资金,所有资金都要通过银行有关部门同意。”可以见得,在这种体制里面,企业失去了应有的活力,经济效率也变得低下。秦池江

中国商业银行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

中国商业银行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 内容摘要:本文从中国商业银行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出发,进行简要解析,进而对未来几年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前瞻。其中有些趋势已经相当明朗,并开始付诸实践;有些则仅端倪初现,仍不清晰。我们所要做的,是以新的角度审视这些趋势,并从实践的角度,提出一些供同业参考的思路,以期对商业银行改革发展有所裨益。本文又对新兴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进行了详细阐述,以附和现在的商业发展形势。 关键词:商业银行发展趋势综合经营经营战略 一、中国商业银行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商业银行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在向现代金融制度迈进和缩小与国外发展比较健全的商业银行体制之间的差距过程中,还有不少障碍要消除,还有不少瓶颈要疏通。 在我国目前的商业银行体系中,尽管有100多家中资银行,但能跻身于世界1000家大银行的只有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极少数股份制商业银行,其他商业银行无论是资本规模还是资产规模都普遍弱小。显然,这种非均衡的银行体系结构不利于我国银行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就我国进入世界1000家大银行的银行数量而言,不仅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地区和国家无法相比,而且不能与东南亚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甚至比我国的香港和台湾还少。 (一)商业银行之间发展不均衡,银行业市场结构呈现比较明显的垄断特征,市场竞争还不太充分。 (二)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不足,商业银行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相对较弱。 (三)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目前仍处于传统金融业务阶段,未能完全实现向现代金融业务的转变。 总体而言,与发达国家的银行业比较,我国银行业整体上呈现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大而不强”,股份制商业银行“不强不大”的发展格局,并存在着许多抑制我国银行业综合竞争能力提高的问题。面对世界银行业的巨大变革并基于我国经济上的客观现实,迅速缩小与世界银行业发展的差距,加快中国银行业全面融入国际金融社会的步伐,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的重心。 二、中国商业银行发展趋势的整体思路 中国的商业银行必须放眼全球,认清未来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深化改革、谋求更大发展而整理思路:(一)重组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实现商业银行的均衡发展;(二)推动我

浅谈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浅谈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商业银行迅速变革,金融自由化、电子化和信息化全面发展,中国商业银行业的演变,渐进的经济金融体制改革。 一、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和改革历程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是阶段式向前推进的。我曾在不同场合对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历史阶段进行过分析。二十多年来,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1984-1994年的专业化改革阶段 1984年以前,我国实行的是“大一统”的银行体制。1984年,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分设出中国工商银行,加上专营外汇业务的中国银行和原行使财政职能的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以及1979年恢复的中国农业银行,这四家银行成为国家专业银行,人民银行则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自此,中国形成了各司其职的二元银行体制。 (二)1994-2003年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阶段 1994年,国家成立了三家政策性银行,实现了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分离;1995年,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明确国有商业银行是“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至此,四家专业银行从法律上定位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同年11月中央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随后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措施,主要包括:中央财政定向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专门用于补充四家银行资本金;将13939亿元资产剥离给新成立的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取消贷款规模,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强化法人管理、绩效考核等。 这一阶段,许多先进理念和方法开始引入,经营绩效和风险内控机制逐步建立,外部行政干预明显弱化。但就总体而言,这一阶段的改革主要在梳理内外部关系、引进先进管理技术、处置不良资产等层面上进行,尚未触及到体制等深层次问题。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发展资料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发展 【摘要】在金融体系改革的大背景下,推动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发展无疑是我国银行业改革的主体,我国国有银行曾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不容置疑,但是现如今其本身体制已严重束缚了自身发展。加快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发展不仅有利于其本身经营效益的增长,也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本文从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现状入手,在深入研究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体制问题的基础上引出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今后的改革发展与未来展望。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体制 中国现有的机制体制决定了短时间内我国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基本格局不会改变,国有商业银行的主体地位不会动摇,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力军,也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先行者。然而,近年来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增加、经济效益下滑、风险规模增加。因此,加紧实施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发展,提升金融服务质量、提高经济效益、改善银行金融管理,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源配置和中国金融全球

化、国际化具有不可比拟的作用。20多年以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已然取得了不小的收获,但是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发展遇到了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 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体制问题 (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金融市场的日益发展和金融全球化、信息化、自由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外部环境随即受到影响,国有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生存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威胁,银行业开始调整其发展战略和组织结构,业务范围扩展到证券、基金、信托、投资及资产管理等,至此,国有商业银行不仅具有传统的信用中介功能、融资功能,还具备资产管理、信托投资、保险、经纪和投资银行等功能。伴随着改革的日益深化,国有商业银行的服务意识,风险控制能力和盈利能力皆不可同日而语。但与国外银行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从规模上看,国有商业银行在资产规模和业务规模上都位居世界银行前列,但没有达成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优势。在风险性方面,从资本充足率上看,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较低,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资产占比大,从不良资产比率来看,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比国外高。在效率性指标方面,从人均利润率看,我国国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改革的历程和必要性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改革的历程和必要性

————————————————————————————————作者:————————————————————————————————日期: ?

2我国商业银行监管改革的历程和必要性 银行监管的理论与实践涉及的问题很多,但是对银行监管改革历程和监管改革的必要性的了解是其中一个重要基础,为此本章将对相关问题进行介绍,以准确把握银行监管的全貌。 2.1我国商业银行监管改革的历程 2.1.1计划经济下的单一监管阶段(1985年以前)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同这种体制相适应,银行业采取了“大一统”的银行运营模式。这一历史时期银行业表现的主要特征有:一是银行结构单一,只有中国人民银行拥有从事储蓄、信贷和发行货币的权力,除了一些地方农村信用社,基本没有其他金融机构参与。二是银行开展的业务类别除了银行信用,基本没有其他的信用形式。 然而,在1978年至1985年间,我国重新建立了新的银行体系。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被许可独立开展专业的银行业务。此外,设立了中国农业银行的同时将全国现有的6万家农村信用社交给中国农业银行管理。在1984年,我国双层银行体系在中国工商银行的成立下而正式形成。但是,最终的情形是银行的主要职能并没有发生根本转变,银行依然是主要扮演着向企业提供完成生产计划所需资金;同时,贷款的审查和资金使用的监督过程忽视盈利能力和偿还能力。 2.1.2商业银行监管初步确立阶段(1985一1993) 1986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银行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该条例明确的规定了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基本职能、业务范围、机构设置,这是我国商业银行从法律层面上提供了金融监管职能的初步基础。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的银行监管只是处于初级阶段,只能称之为一般意义上的检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改革开放以前,为了执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我国全面实行了计划体制,金融业也不例外.正规的金融市场被取缔,金融机构只剩下中国人民银行一家,既充当中央银行,又是唯一一家经营商业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改革开放以后,原有的一些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渐渐恢复,还开设了一些新的金融机构。到1997年底,全国单是银行、保险系统的总行、总公司已有12家,机构总数已达171601家,职工总数已达2187331人(《中国统计年鉴1998),第667页)。但是,量的扩张并不意味着我国金融体系已经发展得十分完善了,恰恰相反,改革开放以后重建的金融体制带有很多计划经济的残余,还十分不完善。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我国金融体制的内在缺陷更加明显,建立与市场经济和我国现阶段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金融体制也显得更加迫切。 一、金融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从根本上说,金融市场和金融体制是实物经济发展的结果和需要,是为实物经济服务的,我国发展金融市场、设计金融体制也必须从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现代经济增长的途径有三个:一是通过要素积累,增加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这三大投入要素中的一项或多项;二是经济结构转移、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转换;三是技术变迁.每个国家的要素、禀赋中自然资源是先天给定的,在生产中大规模增加自然资源比较困难。劳动力的增长受到人口出生率的限制,”各国、劳动力变动的差异不大,一般年增长率在:1%一3%之间。唯一对经济增长率有大的影响的是资本积累的变化,各国在要素投入增加方面的主要差异就:是资本积累率的不同、经济增长还可以通过经济结构升级的方式实现。将投入要素由低效率的部门向高效率的部门重新配置,同样数量的投入要素的产出能在此而增加。在经济增长的的三大源泉中技术变迁是最关键的。技术创新使得资本的边际效率不会下降,从而维持经济长期增长。单纯依靠增加要素投入的外延式扩大再生产迟早会停滞下来的,而且市场竞争会使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在资源耗竭之前就早早失去活力。产业结构的升级会促进经济增长,但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则是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使既定要素投入可以生产出更多、更有竞争力的产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从而实现经济增长。技术变迁与资本积累关系密切。现代技术创新从科学研究、控制实验到新产品试制、投产,需要花费大量的资本投入,同时,许多先进的技术需要资本设备作为其载体,技术创新往往体现在资本设备性能改良上。技术的升级实质上是通过资本积累来实现的,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两

中国商业银行未来改革前景浅析

中国商业银行未来改革前景浅析 090401 张一超 090654012 中国商业银行的改革成就 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国银行业也迈开了对内 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步伐。30年来,我国商业银行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的的成绩。作为我国现代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获得了举世瞩 目的成绩,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目前,中国商业银行已经成长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首先,经过改革银行冲破了传统经营范围和领域,从简单再生产领域跨入扩大再生产领域,继而进入了消费领域,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全领域支持。进一步,银行突破了所有制方面的一切界限,除了国有、集体等公有制企业以外,对外资、合资、私营、民办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和自然人等各种经济成分的经济实体,银行都一视同仁地提供贷款和金融服务。银行打破了原有的所有制界限、产业类别界限、固定资产与流动资金界限、经济运动环节界限,形成了无所不在、渗透到经济每一细胞的金融经营覆盖网络。银行作用范围已达到了高度的社会性。其次,银行融资总量极大扩增,成为我国融资主渠道。有数据表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银行每年对社会经济投入的 资金量迅速增加。截至2008年的20多年来,银行以年平均20%以上的速度增加着贷款的投入量。银行贷款总量已由1984年的5000多亿元上升为2009年上半年的39万多亿元,银行已成为与财政投资并重的主融资渠道之一。巨大的和高速增长的银行资金供给,成为中国经济连续30年保持高速增长的主要支撑之一。其三,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规模30年来保持了年平均20% 的增长速度,中国四大商业银行已经进入全球市值最大的20家银行排名,其中中国工商银行 已经排名第一。 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国商业银行稳定性提高的主要标志,是国有商业银行成功地实现了改制转型。2003年起,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通过股份制改革,实现了产权结构多元化,保持了国家的绝对控股地位及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确立了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建立了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管层组成的现代公司治理架构,形成了决策科学、执行有力、监督有效的运行机制。可以说,国有商业银行成功的改制上市,是中国金融改革的一次大提速,它根本改变了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形象、经营状况和竞争实力,使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得到根本改观。这一点在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中得到了充分证明。在国际银行业遭受巨额亏损纷纷倒闭破产的同时,中国银行业保持了盈利的正增长和资产质量的稳定。中国经济之所以较少受到危机的直接冲击,并较快进入复苏,中国金融体系特别是商业银行体系的稳定起到了重要的和关键性的作用。 中国商业银行确立了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基础。首先,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有了大幅提高。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改革的历程和必要性

2我国商业银行监管改革的历程和必要性 银行监管的理论与实践涉及的问题很多,但是对银行监管改革历程和监管改革的必要性的了解是其中一个重要基础,为此本章将对相关问题进行介绍,以准确把握银行监管的全貌。 2.1我国商业银行监管改革的历程 2.1.1计划经济下的单一监管阶段(1985年以前)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同这种体制相适应,银行业采取了“大一统”的银行运营模式。这一历史时期银行业表现的主要特征有:一是银行结构单一,只有中国人民银行拥有从事储蓄、信贷和发行货币的权力,除了一些地方农村信用社,基本没有其他金融机构参与。二是银行开展的业务类别除了银行信用,基本没有其他的信用形式。 然而,在1978年至1985年间,我国重新建立了新的银行体系。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被许可独立开展专业的银行业务。此外,设立了中国农业银行的同时将全国现有的6万家农村信用社交给中国农业银行管理。在1984年,我国双层银行体系在中国工商银行的成立下而正式形成。但是,最终的情形是银行的主要职能并没有发生根本转变,银行依然是主要扮演着向企业提供完成生产计划所需资金;同时,贷款的审查和资金使用的监督过程忽视盈利能力和偿还能力。 2.1.2商业银行监管初步确立阶段(1985一1993) 1986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银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该条例明确的规定了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基本职能、业务围、机构设置,这是我国商业银行从法律层面上提供了金融监管职能的初步基础。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的银行监管只是处于初级阶段,只能称之为一般意义上的检查,

监管的重心并没有体现在降低银行风险。普通居民和政府将银行视为中介机构没有改变,人们对金融行业的风险认识并没有保持合理的水平。 财政部颁布的《关于国家专业银行建立贷款呆帐准备金的暂行规定》(1988年7月)明确规定了呆帐准备金是用以弥补贷款坏帐损失,需要按银行贷款余额的比率建立相应的补偿基金。 在这段时期,部分银行开始实行了相关金融制度,例如中国银行的“目标责任制”、“行长责任制”;建设银行的“固定资产贷款审贷分离”、“分级分段管理和集体决策”的制度;中国银行的“外贸贷款目标承包责任制”。值得一提的是,上述银行虽然只是设立了简单的责任制度,但是对信用风险的监督管理同样也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2.1.3商业银行监管的探索与形成阶段(1994一1998) 1994年至1998年是我国银行监管最为关键的一个时期。在1993年底,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简称《决定》),《决定》做了如下值得重要的规定:“国有商业银行要明确规定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本金数额、管理人员素质,并通过强化审批,管理。另外,自1995年以来,国务院相继通过了“四法一决定”,即《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票据法》以及《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其中《中国人民银行法》赋予了中国人民银行依法进行金融监管的权力以及责任。 2.1.4银行监管的改革与调整阶段(1998一2003) 银行的监管技术以及手段在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监管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在我国的银行体系开始探索进行分业监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依靠法律基础的阶段性分业监管规模式。这一阶段的工作重心是确立将金融监管作为中国人民银行业务的核心部分,针对人民银行各大分支机构的职能进行了改革,重点加强银行的现场监督和非现场监督的力度,这一改革有效的提高银行监管的效率。在1982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展了管理体制的改革,先后在全国的部分省份成立九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

2.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 根据1993年12月25日《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在国务院领导下,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建立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竞争,严格管理的金融市场体系。 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目标。根据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目标是:强化中央银行的地位和作用,完善政策性银行经营机制,加快国家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的步伐,规范商业银行的行为,稳步发展城乡合作银行,积极稳妥地发展债券和股票融资。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严格结算制度,改善金融服务。完善利率、汇率形成机制。积极创造条件,有步骤地使人民币成为可兑换货币。对银行、信托、保险和证券业实行分业经营,依法管理。进一步发展以银行融资为主的金融业。 (二)我国金融法的渊源与立法状况 1.我国金融法的渊源 金融法的渊源,是指金融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我国金融法的渊源包括国际法渊源和国内法渊源两大类。 (1)国际法渊源:国际条约、国际惯例。 (2)国内法渊源:宪法、法律(基本法和专门法)、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 2.新时期的我国金融立法状况 新时期的我国金融立法是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的深化而日益得到加强和完备的。它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1)从1978到1983年底,为金融立法的草创时期,其间,为了适应工作重心转移和对外开放的需要,我国开始重视金融立法工作,出台了一些金融行政法规。 (2)从1984到1992年,为金融立法的全面发展时期,其间,以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为指导思想,我国开始了对金融体制的全面改革,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为适应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需要,国务院及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和公布了大量金融行政法规,内容涉及金融的各个方面。 (3)从1992至今,为金融立法的更新完善时期。这一阶段的金融立法有以下特点: A、立法总的指导思想的变化,以邓小平同志1992年南巡讲话为指南,金融立法以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指导思想,如明确规定商业银行是企业法人,确立了中央银行以间接调控为主的贷币政策工具体系。 B、初步构建了金融立法体系的框架,以1995年先后出台的四大金融法律《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和《票据法》为标志。目前我国金融法的体系和内容可分为:银行法、货币法、信贷法、票据法、证券法、信托法、融资租赁法、期货交易法、保险法、涉外金融法。 C、立法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些暂行条例为正式条例所代替,如《外汇管理暂行条例》被《外汇管理条例》所代替。一些低层次行政法规为高层次法律所取代。 D、对立法内容进行了全面更新,即时反映了金融改革最新成果,如《票据法》、有关证券法律制度方面的条例和规定以及新出台的《证券法》。 E、立法技术有了明显改善,注重学习和借鉴国际上成功的立法经验,立法的规范化程度、可操作性有了明显的提高。 四、金融法法律关系 (一)金融法律关系概念与特征 金融法法律关系是国家运用金融法调整金融主体的金融活动而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其特点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