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前民生领域社会压力舆情态势分析及对策——以浙江省为例

当前民生领域社会压力舆情态势分析及对策——以浙江省为例

当前民生领域社会压力舆情态势分析及对策——以浙江省为例
当前民生领域社会压力舆情态势分析及对策——以浙江省为例

|RADIO &TV JOURNAL 2019.11

2019年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

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上强调指出,“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确保社会安全①。“社

会安全的本质是社会稳定,包括就业、

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食品安全、安全生产、

社会治安、住房市场调控等等,这些民生息息相关领域,务必要让老百姓有获得感、

幸福感、安全感。”由此可见,老百姓密切关注着与自己相关的民生领域的各个方面,凡是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生活领

域的舆情,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这不仅仅是民意的简单反映,更关乎社会安全风险。

浙江省舆情研究中心经过五年的连续跟踪调查,已经积累了全省25000个样本数据。本文以此数据为依托,

报告分析如下,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现象分析

浙江省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经济领域获得了大幅度的有效提升;在民生领域方面不断的改善和提高,获得了大众的普遍认可。但值得关注的是,不同的地区间因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社会阶层的进一步分化,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呈现出新的需求与特点,新的社会矛盾同时也随之而生。在社会转型时期,尤其要关注这些影响社会安全的不稳定因素,否则新生的社会矛盾会加剧社会的不安全性。这些矛盾在全球化舆情的影响下,同样有可能产生新的社会冲突。(一)防范高压力下的社会情绪反弹改革开放40年以来,民众在社会生活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在社会发展与转型的过程中,一些隐形的结构性矛盾也逐渐凸显出来,以买房压力为代表的社会领域的不稳定因素也有不断放大的趋势。2018年,浙江省压力感调查的结果为压力感77.3%(其中非常有压力感14.4%,有压力感25.1%,比较有压力感37.8%),整体处于高位。2018年与前四年相同,“生活中压力的主要来源”占据前三位的仍是“买不起房”(23.7%)、“收入增长缓慢”(23.7%)和“教育压力大(17%)”。2018年虽比2017年有所回落,但2014—2018年如此集中一致的统计结果,让我们不得不警惕以下倾向。1.高房价为标志的压力导致社会焦虑情绪增多在5年的数据统计中,买房压力始终处于首位。2017年甚至“买不起房”(40.8%)较前三年压力均值增幅达到92.5%,“教育压力大”(30.8%)涨幅达到29.8%,“收入低”(24.9%)的涨幅达到23.9%。这说明2017年全省房价的全

面上涨,已经导致社会群体特别是年轻人群体的集体性压抑情绪。根据《福布斯》杂志公布的中产阶级标准,2018年数据统计显示,收入在8万元以上、大学专科以上学历、30—49岁三个维度测量的浙江省中产阶层群体中,买不起房的压力平均值依次是20.5%、22.6%、22.3%,比前四年有所增长。目前学界有不同的学者对购房压力进行了多维度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买不起房压力的影响因素主要

有理想居住的区域、工资收入、

购房面积以及当前的房价等,但浙江省各地均价与总价齐高,

是造成社会普遍焦虑的主要原因。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时间的推移,

购房的压力与日俱增,加上绝大多数人收入增长的速度较房价上涨的速度呈反向关系,很多人单靠工资收入来负担繁重的购房压

力,生活成本高,社会焦虑情绪不断增多,

所以在维持有序的生活状况的情形下,很多人买不起房,

成为了“无产中产”一族。

2.警惕压力叠加的年轻群体集体性焦虑当前年轻群体收入来源单一,

收入增长缓慢,面临居高不下的房价、高昂的教育支出,

再加上其他生活压力以及就业困难等方面的诸多压力,长此以往,可能形成年轻群体隐性而广泛的集体焦虑情绪,

甚至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产生。

年轻一代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这些焦虑情绪的堆积,导致其安全感不足,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要警惕压力叠加的年轻群体集体性焦虑。

当下浙江省正处于长三角战略融入规划期,同样面临着抢人才的战略窗口,

如何留住人才,让人才能够留下来、留得住,关键在于使人才安居乐业。从这个意义上说,住房既关系到人才战略的可持续

性,也关系到目前留浙人才的生活信心。政府一定要从社

会发展与安全的视野,合理设计房地产布局,

售租结合,最大限度地疏解年轻人的焦虑情绪,使浙江省真正成为宜创宜居之地,不断增强年轻人的安全感,不断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二)防范民生领域难点问题引发社会负面情绪

养老、教育、医疗三个方面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也

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领域。调查数据显示,2014—2018年,

一直被诟病且经常成为舆情热点的养老、教育、医疗三大板块呈现了明显向好的趋势。2018年统计显示,满意度分

别为69.8%、68.3%、58.3%,比前四年的总均值分别提高了10.9、6.6、9.4个百分点,上升幅度令人欣喜,但一直介于

“及格线”上下。相较于其他指标,仍明显成为“美好生活”中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评价体系中的短板

。实践与思考

当前民生领域社会压力舆情态势分析及对策

———以浙江省为例

阴许伟杰

摘要:老百姓密切关注与其息息相关的就业、养老、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

这是民意的反映,关乎着社会安全。本文基于浙江省舆情研究中心2014—2018年的调查,

结合民生领域的各个方面提出对策分析。关键词:民生领域;社会压力;舆情142

舆情引导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开题报告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院(中心): 学科、专业: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研究生: 入学年月: 论文题目: 开题报告日期: 研究生学院

一、题目名称及来源 (一)题目名称:舆情引导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 (二)题目来源 在大众媒介日益发达的今天,舆情引导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公共危机传播的控制是限制其的关键途径。舆情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是群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表现的总和。 公共危机传播贯穿于公共危机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是引发舆情的重要的中介性社会事件。公共危机中政府、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双向互动的信息沟通行为异常激烈,在此过程中,舆情的监测、分析、研判、疏导等是危机传播成功与否的关键。 舆情控制与公共危机管理这一领域的研究在理论方面也极具价值:一方面能够帮助我们深入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危机信息传播的新特点、新趋势;另一方面,在定量与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对公共危机传播中舆情引导进行探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舆情发生、发展、演变的一系列过程,从而对舆情引导过程进行理论深化和拓展。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现状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如何进行舆论的引导,倡导何种思想潮流,引导何种精神生活,都会影响到社会价值观念的改变,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特别是在当今的在网络时代,政府作为国家的掌舵者,必须主动引导社会潮流,而不是逆流而动。舆论理应成为诚信友爱的体现者、安定有序气氛的营造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民主法治的推动者以及人与社会和谐相处观念的传播者。当前,我国社会处于群体事件多发期,公共危机可能潜伏在任何地点。强拆、环境污染和讨薪等事件均可以成为公共危机的导火索。要在危机处置中满足群体的合理要求,又不引发大规模的群体

网络舆情工作计划总结

网络舆情工作总结 网络舆情工作总结 20XX年,在区网络舆情办公室的正确指导下,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直接领导下,新区文广中心认真做好网络舆情信息的监控、研判及网络舆情事件的处置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主动营造集宣传、引导、管理相结合的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格局 20XX年,亭湖新区明确一名班子成员及文广中心负责本单位的网络舆论引导监督工作,负责监控、收集好涉及本单位、本部门的网络舆情信息,切实提高舆情监控的广度和效果。同时,从明确责任入手,建立健全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机制:一是明确结合本机关的职能,细化网络舆情监管指南;二是建立网络舆情档案,做好本单位网络舆情信息的收集、研判、上报工作;三是制定好网络舆情应急预案,在发生网络舆情事件时,积极配合区网管中心做好舆情处置工作。 二、强化分析研判,采取有力措施有效防止各种有害信息传播 在十八大、区两会等各重要时间节点,文广中心相关人员负责全天候搜索有关本单位、本部门的网络信息,力求无任何负面新闻在网络上流通。同时,对网上反腐倡廉舆情及时进行跟进、分类整理,并报送相关领导参阅,及时锁定舆情反映的问题,充分挖掘事实明显、情节清晰、细节详尽、可查性强的案件线索,及时流转案件管理部门,提高成案率。对一些影响面大、可能导致事件升级危机的舆情信息,

及时、快速核查其真实性。对于可信度高、可查性强的案件线索类网络舆情,确保在第一时间展开调查,在不泄露案情的前提下,适时在网络上通报调查进展。调查结束后,对反映属实的舆情,按规定予以通报;对于舆情反映不属实的,用证据消除网民的顾虑,并做好解释疏导工作。 三、强化正面引导,加大宣传力度,不断巩固壮大网络主流舆论 从20XX年初,新区进一步提高网络舆情信息工作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切实加强网络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管理,对网络新闻、消息从线索提供、初稿采写,到审稿签发、网上发送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确保信息发布、公开工作既顺利进行、健康发展,又无失密、泄密事故发生。文广中心及时了解掌握本机关的政策落实、重大部署、重要工作推进和重要案件信息,通过网络择机适时向社会公开发布。同时加强对网评、跟帖、博客等网上反腐舆情的跟踪监控,并提前准备好相关舆情预案,尽量减少网络舆情事件的发生。在发现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时,本着“宜疏不宜堵、宜快不宜迟、宜统不宜分”的工作方法,加强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和以互联网展开合作,拓宽掌握网络舆情的渠道,及时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壮大网络主流舆论,使网友能在第一时间了解事情真相,明辨是非。 四、强化平台建设,积极做好突发事件网上舆论引导,发布权威信息 新区根据市、区相关领导的要求,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认真做好网络舆情的日常监控工作。相关工作人员每天负责对涉及新区的相关

学校网络舆情发展趋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校网络舆情发展趋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媒体”已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报纸、广播、电视”了,网络媒体已成为新兴的“第四媒体”。以网络为代表新媒体下一步将走向何方、最终的发展形态是什么样、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将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冲击、对传统媒体和普通受众意味着什么等都是值得我们不断思考的问题。从国家层面来看,网络舆情对社会影响越来越大,紧密关注网络舆情动向、不断加强网络舆情应对能力、切实保障网络舆情安全,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舆论或行为是政府和新闻媒体及学校必须重视和认真对待的重大课题。相应的,不断关注网络舆情走向就是新闻工作者在还原事件,客观报道事件并最终深化新闻的重要环节。 一、网络舆情的概念和研究现状 (一)网络舆情的学科属性 网络舆情的研究是社会科学的研究,是一门包含政治学、社会学、传播学和信息学的边缘学科。在网络舆情的研究中,政治学主要研究网络舆情与民主的发展以及与公共政策的联系,还有网络民意与选举的关系和直接民主的可行性;社会学主要研究网络舆情形成的社会背景、社会分层、过程、变迁、趋势和原因,网络舆情对人格的影响,公共情绪的控制,网络舆情与公共政策、法律制定和法院裁决的关系,以及通过网络舆情预测社会运动等;传播学主要研究网

络舆论导向的策略和传播途径。由于网上的信息量十分巨大,仅依靠人工的方法难以应对网上海量信息的收集和处理,需要现代信息技术加强相关信息技术的研究,对网络舆情予以分析,形成一套自动化的网络舆情分析系统,及时应对网络舆情,由被动防堵化为主动梳理,从而进行控制和引导。 (二)网络舆情的概念 目前针对网络舆情的概念主要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 第二种说法,网络舆情是以网络为载体,以事件为核心,广大网民情感、态度、意见、观点的表达、传播与互动,以及后续影响力的集合。 综合上述两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到,无论如何定义,网络舆情总是离不开网络、事件、网民、情感、传播互动、影响力等关键词,且贯穿于整个研究活动的始终;而网络舆情是可测可控的,其四大可测要素包括认知、态度、情感、行为倾向等。 (三)我国网络舆情的研究现状 国内从事公开网络舆情研究和监测的各类机构很多,已初步实现各领域覆盖。比较有代表性的是:

舆情案例分析

舆情案例分析 网络舆情案例分析 一、舆情危机管控现状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微博、社交类网站、视频类网站及移动通信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革,其对网络舆情状态的影响更加复杂深刻,舆情已成为当前社会和谐度和稳定度的标志,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互联网信息具有丰富性、海量性、复杂性、虚拟性、隐蔽性、发散性、渗透性和随意性等特点,对其理解和把握越来越需要用科学、精准、可信的方法。然而,一些部门在网络舆情的收集分析、监测研判、回应沟通、引导说明和危机管理过程中,尚处于粗放式阶段,相关工作较为感性主观,一些部门仍然停 留在“部分网民认为”、“某网友认为”等定性描述上,缺乏科学、扎实、直观、量化、可比对的数据基础,难以全面反映特定区域和特定时域网络舆情发生、发展状况与趋势,更谈不

上形成系统、规范的网络舆情分析研判体系。如何从主观判断 迈向客观分析和量化管理,建立定向分析、定量研究与有效管 理体系,成为我们及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案例分析:济源“瘦肉精”事件中双汇的危机公关 1、概述:2011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的维权行动中曝光了济源双汇集团所用生猪中含有大量瘦肉精,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此次事件引起广泛热议。双汇集团进行了一些列危机公关行动, 但其中漏洞百出。面对如此状况,如何突出重围重塑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呢?下面将针对双汇集团“瘦肉精”事件做一个全面 的分析,包括:双汇“瘦肉精”事件的经过,双汇在此事件中的危机公关的手段和效果分析,以及双汇危机公关手段的改进和思考,用危机公关中的危机处理原理,分析制定危机公关策略。 2、瘦肉精事件回顾 2011-03-15双汇被爆使用瘦肉精猪肉,“健美猪”大行其道 2011-03-16双汇集团承认使用瘦肉精猪肉,发声明致歉 2011-03-17商务部派出督导组前往河南,督查双汇集团下属企业,农业部,开展瘦肉精拉网式监测,双汇集团再次声明,高管被免,产品收回2011-03-19国务院派人督查瘦肉精,河南沁阳清查被指过场 2011-03-20河南首次通报:双汇冷鲜肉瘦肉精抽检呈阳性 2011 -03-21济源双汇无限期停产整顿,双汇发展重组存隐 2011-03-22济源双汇公司确认17头瘦肉精生猪,国务院工作组要求彻

网络舆情的特点及应对

网络舆情 1 网络舆情的重要性 网络舆论的巨大力量及相关责任部门应对不力而产生的负面影响让全社会,特别是政府及相关公共事务管理部门认识到网络舆情服务的重要性。2010年,我国的网民人数突破了4亿大关,网络舆情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一批提供网络舆情监测、整合、研判服务的专业机构应时而生。 1.1 网络舆情服务机构可分四类 目前,市场上的网络舆情服务机构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由软件公司和传统的市场调查公司成立,技术实力较为雄厚,抓取网络舆情数据能力较强。第二类依托主流媒体,如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对时事热点和受众心理变化的敏感度较高。第三类背靠高校或学术机构,如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这类机构具有学术传统,善于将网络舆情的变化和特点归纳、梳理,总结一般规律。第四类则由政府部门自身成立,主要监测群众对本地区、本部门工作的反馈。后三类机构都和政府或多或少存在一定联系,这和中国网络舆情服务行业的兴起背景有重要的关系。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矛盾集中,传统的民意表达渠道不够畅通。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社会进入“大众麦克风时代”,网络舆情监测也就成为了了解民意的重要手段。中国的网络舆情服务行业从发展之初就承担着反映真实民意,为政府实施公共事务管理提供参考的责任。 1.2 网络舆情服务≠“监测”+“删帖” 一般大众对于网络舆情监测行业和机构的认识存在两个误区:一是认为网络舆情服务,重在“监测”。其实,网络舆情服务重要的不在于数据的抓取和搜集,更重要的是在一件事情发生后,对网络民意的有效数据进行科学筛选、量化统计和分析研判,并就如何应对,提出科学的咨询和建议,这才是网络舆情服务机构的核心价值所在。网络

社会舆论热点事件传播分析报告

社会舆论热点事件传播分析报告之“梅姨”事件 社会舆论热点事件,往往是一些能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事件。如近期的“梅姨”事件。自11月14日起,“梅姨”这一名词开始成为网络舆论重点讨论对象,全世界都想找到她。2003年至今,9起拐卖儿童案均通过神秘人贩“梅姨”完成交易,目前仅找回2名被拐儿童,然而梅姨尚未落网。话题因涉及儿童拐卖,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网络上对此案的讨论群情汹涌,伴随着谣言滋生。“梅姨案”网络舆论焦点分布在多个维度,儿童拐卖罪行、梅姨画像等均成为热点议题。对近一周的网络热度来看,从梅姨案最新进展引发热议,到网民关注被拐家庭,斥责人贩子买卖行为;从梅姨画像公诸网络传播,梅姨落网为不实消息,到公安部辟谣梅姨彩色画像;网络热度随事件发展产生波动,舆情传播形成3次峰值,体现公众对事件的关切。 随着案件的进一步推进,舆情传播期间产生了多个话题标签,“梅姨案进展”、“梅姨画像”等提高了公众对事件的关注度。其中#神秘人贩子梅姨案最新进展#、#梅姨案找回儿童父亲已自杀#引发网友的高度关注,社交网络上话题阅读量均超过4亿。 以@头条新闻发布的新进展来看,“找回儿童父亲自杀”成为舆情激化的导火索,“人贩子”破坏原有的幸福家庭,给亲人带来难以磨灭的伤痛,成为网民义愤填膺的谴责对象,网络声音难以诉诸理性。而出于同理心,一方面网友同情被拐家庭遭遇,对人贩子行为表示愤慨不已。另一方面,也迫切希望通过网络传播力量,加深网友对梅姨面部特征记忆,帮助警方早日抓获嫌犯。

在网络上热传的新画像由我国著名模拟画像专家林宇辉绘制,而据被拐儿童父亲透露,网上发的彩色照也是画像专家林宇辉提供的。与此前的黑白照片没有差别,为了让大众更直观地辨认,请人用电脑合成,经某基金会组织发布,随后经广大网民刷屏传播。 11月18日,@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对在朋友圈及社交网络上热传的梅姨彩色画像进行辟谣,并非官方信息发布,不信谣,不传谣。通过蚁坊软件的舆情监测系统鹰击早发现研判,在该则声明发布前后,网民情绪出现了明显的缓和: 辟谣前:负面情绪突出,占比达到61%。“记住梅姨长相”、如何惩处人贩子、谴责其道德缺失等负面言论充斥网络。 辟谣后:较突出的负面情绪由61%下降至31.5%,与此同时,正面及中立情绪比例有一定的上升,对非官方验证的消息,抨击发泄情绪逐渐回归理性,主动转发辟谣博文形成合力,在信息未经权威发布前,不妨“让子弹飞一会”,静候佳音。 “梅姨”画像刷屏社交圈的背后,是阵线统一的网民对悲剧家庭的共情,急切将梅姨绳之以法的心理,借助社交网络的快速传播,警醒自身及周边人提高防拐意识,为早日侦破梅姨案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在这一社交网络广泛传播下,提高对网络信息的去伪存真同样重要,期待梅姨早日落网!

最新2020新闻宣传工作计划(精选3篇)

最新2020新闻宣传工作计划(精选3篇) 2020新闻宣传工作计划(精选3篇)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的工作乂进入新的阶段,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长,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工作计划吧.工作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20新闻宣传工作计划(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闻宣传工作计划1为了充分发挥宣传工作作用,全方位宣传我行各项业务, 全方位树立我行形象,切实推动全行业务快速发展,促进全行提高经营效益,现制定省分行20郴年度宣传匸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20林年全行宣传丄作的指导思想是:围绕工作中心,以促进业务发展为LI的,以推介各项业务,树立工行形象为重点,以新闻报道、广告、宣传活动为手段,努力实现全行宣传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宣传工作重点 (一)采取多种形式,运用多种方法,全面宣传我行新业务、新产品?近来,我行依靠强大的科技优势,开发了一系列新产品、新业务.为了尽快让广大客户认知、理解、认可、广泛接受我行的新产品、新业务,省行将有计划地采用新业务推介路演、新业务专家讲座、系列报道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开展新业务宣传工作. (二)多法并举开展工行形象宣传,全面展示我行科技优势、业务创新优势、管理优势,树立工行新形象.近年来,我行为了实现扭亏,摆脱困境,开展了减员撤点系列“瘦身减肥”工作,这些工作的开展保证了我行三年扭亏计划的实现,但也在社会上造成了不少负面影响.为此,各行要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充分挖掘我行新闻热点,通过组织开展有影响人物、先进人物采访、组织系列报道等多种形式,全面反映我行经营管理取得的优异成绩,以及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重大成果,展示我行在科技、业务创新、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树立工行新形象. (三)创新宣传工作,增强宣传工作吸引力和有效性.组织开展多项宣传活动,如开展好新闻评选、“金点子”宣传创意等活动,大力促进宣传工作的开展. (四)加强宣传管理,保证宣传的计划性、统一性,实现宣传的规模效益.为了降低

舆情案例分析

网络舆情案例分析 一、舆情危机管控现状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微博、社交类网站、视频类网站及移动通信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革,其对网络舆情状态的影响更加复杂深刻,舆情已成为当前社会和谐度和稳定度的标志,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互联网信息具有丰富性、海量性、复杂性、虚拟性、隐蔽性、发散性、渗透性和随意性等特点,对其理解和把握越来越需要用科学、精准、可信的方法。然而,一些部门在网络舆情的收集分析、监测研判、回应沟通、引导说明和危机管理过程中,尚处于粗放式阶段,相关工作较为感性主观,一些部门仍然停留在“部分网民认为”、“某网友认为”等定性描述上,缺乏科学、扎实、直观、量化、可比对的数据基础,难以全面反映特定区域和特定时域网络舆情发生、发展状况与趋势,更谈不上形成系统、规范的网络舆情分析研判体系。如何从主观判断迈向客观分析和量化管理,建立定向分析、定量研究与有效管理体系,成为我们及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案例分析:济源“瘦肉精”事件中双汇的危机公关 1、概述:2011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的维权行动中曝光了济源双汇集团所用生猪中含有大量瘦肉精,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此次事件引起广泛热议。双汇集团进行了一些列危机公关行动,

但其中漏洞百出。面对如此状况,如何突出重围重塑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呢?下面将针对双汇集团“瘦肉精”事件做一个全面的分析,包括:双汇“瘦肉精”事件的经过,双汇在此事件中的危机公关的手段和效果分析,以及双汇危机公关手段的改进和思考,用危机公关中的危机处理原理,分析制定危机公关策略。 2、瘦肉精事件回顾 2011-03-15双汇被爆使用瘦肉精猪肉,“健美猪”大行其道2011-03-16双汇集团承认使用瘦肉精猪肉,发声明致歉 2011-03-17商务部派出督导组前往河南,督查双汇集团下属企业,农业部,开展瘦肉精拉网式监测,双汇集团再次声明,高管被免,产品收回 2011-03-19 国务院派人督查瘦肉精,河南沁阳清查被指过场2011-03-20 河南首次通报:双汇冷鲜肉瘦肉精抽检呈阳性2011-03-21 济源双汇无限期停产整顿,双汇发展重组存隐2011-03-22 济源双汇公司确认17头瘦肉精生猪,国务院工作组要求彻查“瘦肉精”事件,严肃究责 2011-03-23 双汇紧急召开4000多人规模的全国经销商视频会议,以应对下架危机,希望能重新启动市场 2011-03-25 河南“瘦肉精”肇事来源基本查明,发现3个制造窝点 2011-03-30 农业部排查称河南瘦肉精事件属于个案 2011-04-01 双汇召开万人大会二度致歉,拟引入第三方检测产

网络舆情应对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网络舆情应对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全面来临,网络已经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重要载体之一。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及时监测、精确研判、有效引导、积极化解,对维护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舆情应对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网络舆情缺乏认识。二是网络舆情平台建设滞后。三是处理网络舆情的方法简单(封、堵、删)。四是网络舆情危机应对能力差。五是网络舆情应对技术不够“新”、队伍不够“专”、监管不够“灵”。六是网络舆情应对单打独斗,未形成合力。 二、舆情应对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领导,形成网络舆情应对合力。加强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的组织领导,彻底改变看待新媒体的传统思维方式,积极适应网络时代公开透明的舆论环境,建立健全常态化舆情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能职责,配备所需的硬件设施;发挥各单位的作用,建立与宣传、公安、主流网络媒体的沟通机制,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强大工作合力和良好局面,促进网络民间力量与政府力量的良性互动。

(二)完善机制,强化网络舆情体系建设。一是规范网络舆情监测,完善日常监测报告制度,要求相关部门把网络舆情信息收集、研判纳入日常业务工作,形成制度化和常态化。二是强化舆情分析,把握舆情事件发展态势。要把握好网络舆情总体态势和发展趋势,掌握舆情发展的走势特点和规律,要善于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而正确预测舆情发展趋势。三是加强舆情研判,健全舆情研判会商制度。通过舆情会商会议,分析舆情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可能引起负面反应的舆情做出预警,把舆情扩散态势控制在萌芽状态。 (三)加强引导,完善网络舆情事件应对措施。建立网络舆情危机预案制度,把握舆情干预时机,提升舆情疏导技巧,化解舆情事件时间压力。在网络舆情潜伏期,及时表态,抢抓第一落脚点;发展期,要冷静面对,有效疏导;在舆情高涨期,要掌握主动,因势利导,引领话题;在舆情回落期,要防止舆情反弹,淡化支节。 (四)注重预防,加强网络舆论阵地建设。一是探索新媒体管理方式。强化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建设,抢占网上话语权,有效形成网络舆论阵地。二是提高新闻发布引导舆论能力。建立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引导机制和新闻发言人与媒体双向沟通机制,提高党委政府引导舆论的能力。三是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开创官民交流新模式,制度化回

舆情管理工作制度

崇文街道舆情管理工作制度 一、工作原则 (一)日常监看原则。新闻发言人、评论员,具体负责网上舆情的日常监看工作,发现网上涉及本乡舆情,报主要负责人审阅后,由相关部门负责调查事实真相后做好回复反馈工作。 (二)及时回复原则。网上舆情发展迅速,在回复引导中要突破传统观念,“第一时间”做出反应,采取有效方法进行回复引导。 (三)有效引导原则。注重方式方法,采用及时发布事件真相、堵与疏相结合、培养网上意见领袖等方法,确保网上舆情回复工作有效有力。 (四)网上来网上去原则。一般性的网上舆情尽可能采取网上回复和引导,必要时可采取网上与网下相结合的方法开展舆论引导。 二、办理流程 (一)舆情发现。网络巡视员负责下载和登记网上舆情,及时通知乡主要领导和涉事部门。 (二)舆情处理。涉事部门对网上舆情进行分析研判,确定是否需要进行网上回复反馈。如不需要网上回复,则及时将原因等处理情况上报效能办和宣传部。如需进行网上回

复引导,视情况在发现舆情或收到网宣办通知后24小时内给予回复;如情况比较复杂,需要进行协调处理的,可先行进行疏导性、情绪安抚性的回复引导,并及时跟进开展正面回应和舆论引导。重大突发性网上舆情应在收到通知后,12小时内上网回复。 (三)协调领办。对需要多个单位(部门)进行协调的舆情,由舆情信息领导小组牵头协调,相关部门配合。 三、工作要求 (一)深化认识,加强领导。网上舆情回复反馈工作是新形势下畅通民意渠道、化解群众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工作举措,要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真正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人员,责任到人,切实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各部门负责人是网上舆论引导第一责任人 (二)求真务实,及时办理。各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坚持实事求是,真心实意接纳网民意见,实实在在解决问题。对于诉求合理、有条件解决的要立即给予解决;对于应该办理但一时不具备解决条件的,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快解决;对于不符合政策法规的,要认真做好宣传教育和情绪疏导工作。 (三)善于总结,不断提高。网上舆情回复反馈工作是一项全新的长期任务,各部门要注重实践,勇于创新,不断

网络舆情热点事件的特征及统计分析

网络舆情热点事件的特征及统计分析 【摘要】我国正处在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从民意的呈现中透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关键及社会矛盾的纠结点是一个重要方法。通过舆情检测分析表明,我国相当多的政府机构及官员对于网络背景下的社会政治相当不适应,社会的政治紧张度正处在一个高位运行的情势中,亟需构建社会的“安全阀”机制及对民众的精神抚慰机制。 【关键词】网络舆情统计分析民意表达监督机制 我们正处在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而民意历来是社会情势的晴雨表。因此,从民意的呈现中透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关键以及社会矛盾的纠结点是一个重要的方法。一年多以来,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和北大方正共同开发基于第三代搜索技术的舆情分析平台,采用科学的方法来“计算”民意,把网络舆情、民意数字化,建立如同股市指数一样的“舆情指数”①;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舆情、民意的变化法则。 2009年度舆情监测的主要发现 全年舆情热点事件呈两个小高峰分布,5月份舆情热点事件最多,10月份则平均舆情指数最高。整体来看,全年舆情热点事件呈两个小高峰的M型分布,其中5、6、7三个月的舆情事件个数最多,为第一个高峰期,一定程度上说明网络热点事件频发与季节变化等存在一定的关联度;11月由于“临时性强奸事件”等事件的拉动,出现了第二个高峰期。其余月份基本上维持在20个左右,网络空间处于基本稳定的阶段运行。全年来看,总体舆情指数可以表现出全年12个自然月网络空间的总体压力值,舆情指数越高表示网络空间的压力越大。如果说每月的舆情总指数代表了每月的网络空间的压力,那么每个事件的平均指数则说明了事件本身的烈度。经过平均化计算,全年单月平均舆情指数最高的月度是10、5、6、11等几个月度。 全年所有舆情指数在90分以上的舆情热点事件总计20个。分别是:“躲猫猫”事件、“邓玉娇案”、“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上海交通管理部门钓鱼执法”、“纸币开手铐死事件”、“河南农民张海超开胸验肺”、“杭州飙车案”、“绿坝遭遇杯葛”、“29岁市长事件”、“重庆打黑风暴”、“浙江湖州临时性强奸事件”、“内蒙古豪车女检察长”、“奥巴马女郎蹿红网络”、“甲型H1N1流感肆虐”、“湖北石首群体事件”、“国庆阅兵”、“贵州习水嫖宿幼女案”、“吉林通钢股权调整引发打人致死事件”、“力拓间谍门”、“2009年全国两会”。以

当前我国社会民族主义情绪的舆情分析

当前我国社会民族主义情绪的舆情分析 当前,我国的民族主义情绪总体上仍然是稳定的、合理的。我国的民族主义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继续为民族发展和复兴努力着,民族主义情绪也使得中华民族从一个衰落的民族恢复为一个充满自信与活力的民族,经济实力及综合国力水平在近几十年的时间里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随着中菲关于黄岩岛领土的争端,中日关于钓鱼岛领土的争端等热点事件的出现,以及在西方等国家的介入,加之网络舆论的错误导向,我国民族主义情绪开始产生错误方向的交流,出现了一些消极和狭隘的非理性的民族主义情绪,主要表现在过激抵制反对中华民族的言论、对一些民族充满仇视、轻视其他国家、民族的实力与利益、鼓动以武力等激进手段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这是我们应当注意警惕并及时加以正确引导的。 当前我国的民族主义情绪主要有:积极理性的健康民族主义情绪、消极和狭隘的非理性的不健康民族主义情绪。 积极的民族主义情绪能够促进民族的发展和复兴。积极的民族主义情绪能正视本民族的优点与缺点,也能看到外族的优点,能够吸收他人的长处,使民族能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积极的民族情绪也能树立民族的自信心,无论是对外政治交往或文化交往,都能以正确的包容的态度来对待,从而有利于国家的发展。 消极和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的危害是巨大的。德国一战战败后,其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有效地让这个战败国很快恢复元气,但最终走向了极端的狭隘民族主义,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伤大量无辜人员,致使世界大半人口陷入地狱,给人类带来了无法抹平的伤痛。

消极的民族主义情绪对国家是不利的。消极狭隘的民族主义容易引起种族仇视,不能正视各民族的优点,容易产生对本民族的自大,危害社会稳定、国家正常的政治与对外交往活动。 消极和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会经常引起抵制外国产品、鄙视或仇视外国、搬弄是非、盲目排外等,不惜以各种手段损害其他民族的利益。 消极和狭隘的民族主义放弃全面、客观、公正的视角,习惯性地从一个角度、一个方面、一个层次看问题,会产生极端或不理智的思想,盲目自大、过分自信,被一些假象迷惑双眼、迷失方向。 而产生这种消极和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的原因是多方 面的,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既有社会的原因,也有个人方面的原因。 历史的伤痛。中华民族的近百年是在战火的洗礼中走过来的,特别是日本、英国、法国、德国、沙俄、美国等国家对中国的烧、杀、抢、掠,还有南京大屠杀等事件给中国人民的心上留下了永远的伤疤和屈辱的记忆,所以才会出现反日、反美等狭隘民族主义情绪。 现实的摩擦。中国与日本、菲律宾等一些国家的领土纷争,国外民众的一些激进的行为,日本首相参拜供奉着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美国插手南海问题等事件激起了中国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 社会的助推。首先,中国的一些媒体在市场化过程中为了迎合读者的不良倾向等其他因素在报道中出现的大量的关于外国的负面报道,甚至有些报道是失实的。其次,中国现在是世界上互联网用户第二多的国家,用户突破了5亿人的大关,并且还在继续以很高的速度在普通民众中普及。互联网上的言论对中国普通民众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思想有了

网络编辑部的工作计划(标准版)

编号:YK-JH-0674 ( 工作计划)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网络编辑部的工作计划(标准 版) The formulation of the work plan can review the deficiencies in the previous plans, sum up some experience, and make continuous progress.

网络编辑部的工作计划(标准版) 导语:在你制订工作计划的时候,你可以回顾以前做的计划中存在的不足,总结出一些经验,因此你会不断 地进步,每一次制订的工作计划都会比前一次的好一些,因为以前制订的计划项目已经付诸实施或已经完成,完全可以从中总结出哪些方面好,哪些方面不好,因此,你在以后的工作中,就可以提前预防再次出现 同类问题,让你做起事来得心应手。本内容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使用。 篇一:网络编辑部的工作计划 来到公司也有半年年时间了,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我成长了,也收获了很多,不仅是工作能力的提升,行业的熟悉,知识的积累等,还有一群可爱的同事,与他们在一起工作很开心,就算是加班都是充满欢声笑语的。可以说选择网络编辑这一职业是误打误撞的,在没进入这一行时我对网络编辑没有一个很全的概念,以为网络编辑就是做的就是复制粘贴。当我加入房乐网这个大家庭后,随着对自己工作的加深,我觉的网络编辑与自己想的相隔万里,它不是局限于复制粘贴,而是需要具备各方面丰富海量的知识,超强的信息资源整合、写稿评论、组织策划能力等。 通过在房乐网这半年的工作,让我对网络编辑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下面我概述一下自己在这半年中对网络编辑这一职位的认识,只有对这一职位有一个很好的认识,才能把自己的工作做的更好,

舆情危机管理与案例分析课后测试

1,近年来舆论危机的管理和控制现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社交网站,视频网站和移动通信日新月异。它对网络舆论的影响更为复杂和深刻。舆论已成为社会和谐与稳定的象征,并已成为社会和谐与稳定的象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微博客,社交网站,社交网站,互联网舆情案例分析以视频网站和移动通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日新月异。他们对网络舆论的影响更为复杂和深刻。舆论已成为社会和谐与稳定的象征,并已成为蒙得鲁纳各界的支持。它已经成为社会和谐与稳定的象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微博,社交网站,视频网站和移动通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日新月异。它对网络民意的影响更加复杂和深刻,民意已成为一种新趋势。目前,社会和谐稳定的象征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Internet信息是丰富,庞大,复杂,虚拟,隐蔽,分散,可渗透和任意的,等等。但是,一些部门在收集和分析网络舆论,监测和判断,响应和沟通,指导说明和危机管理过程中仍处于广泛阶段,相关工作相对而言是感知性和主观性的。一些部门仍然对“一些网民认为”和“一些网民认为”进行定性描述,科学,扎实,直观,定量和可比的数据库无法完全反映特定地

区和时间网络舆论的发生,发展和趋势。领域,更不用说形成系统,规范的网络舆情分析和判断系统。如何从主观判断过渡到客观分析和定量管理,建立方向性分析,定量研究和有效的管理体系,已经成为我们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微博,社交网站,视频网站和移动通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日新月异。它对网络舆论的影响更为复杂和深刻。舆论已成为社会和谐稳定的标志。蒙如县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已成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之所以来探访胡水清宫,池汇马陵,是因为讨论了导致戴友梅僵硬的厨房的鸟窗,葛佛·黎平,刚起床睡觉的事。2,案例分析:双汇危机公关案例分析济源“盐酸克仑特罗事件7例网络舆情分析1.舆论危机管理与控制的现状。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微博,社交网站,视频网站和移动通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日新月异,对网络舆情的影响越来越大。意见已成为当今社会。15日,央视的维权行动揭露,济源双汇集团使用的这头猪含有大量的盐酸克伦特罗,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的辩论。双汇集团开展了一系列危机公关行动,但漏洞很多。面对这样的情况,如何突围,重塑企业的良好声誉和形象?以下将对双汇集团的“瘦肉

网络舆情跟踪工作实施方案

舆情跟踪工作实施方案 (试行稿) 按照文件要求,根据**对我网络舆情跟踪工作的指导意见,为进一步完善我舆情跟踪处置机制,结合我实际,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部门职责 办公室是我舆情跟踪的统筹协调部门,负责收集上级舆情部门的舆情信息,筛选汇总舆情信息并及时向分管领导报告。负责组织舆情信息的分析、研判和处置,以及舆情处置效果的跟踪。 ****具体负责我网络舆情跟踪,确保及时发现和向办公室报送涉及我的网络舆情信息。 二、网络舆情信息的收集范围 (一)媒体范围:互联网网络媒体。平面媒体的网上电子版,包括《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中国建设报》、《**日报》、《**日报》、《**早报》、《**晚报》、《**商报》、《**都市报》。 (二)部门范围:涉及***的网络舆情信息。

(三)信息范围:涉及****工作的相关报道、评论、咨询、批评建议和投诉等。 (四)时间范围:原则上为查询当日一周内的舆情信息。 三、网络舆情信息的搜索关键词 (一)“**”、“**”。 (二)**姓名。 (三)**名称 (四)热点事件名称。 其中,热点事件名称应由办公室向舆情处理单位提供并提前告知。 关键词之间可以合理组合,以缩小搜索范围。 四、网络舆情信息的收集工具 (一)通用搜索引擎 使用百度和谷歌等互联网通用搜索引擎工具,根据关键词组合在互联网上进行人工网络舆情信息检索。 (二)与专业网络舆情监测机构合作 与面向政府部门的专业网络舆情监测机构合作,采用功能强大的网络舆情监控分析系统,进行更迅速、更广泛的网络舆情信息收集。 五、网络舆情信息的搜索频率 每个工作日搜索一到二次。 六、网络舆情信息的提取标准

舆情案例的分析

舆情案例的分析 一、涉民生类突发舆情大幅度增加,线上线下关联度进一步加强,民众更容易被煽动,舆论形势也更为严峻。涉及民生的突发舆情呈现大幅度增加趋势,且横跨多领域多部门,环保、教育、涉警、安全生产、医疗、食品安全均有不同程度涉及。网络舆论形势正式进入涉“民生”时代,之前纯以“推墙”、“凿船”言论为颠覆策略的推墙派已悄然改变策略,更倾向于利用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类突发舆情进行针对性炒作、集中性煽动,这种煽动效应隐蔽性强,线下影响度大,且较易刺痛公众的敏感神经,引发的舆论颠覆往往容易延伸到线下,引发群体性事件,这点从漳州古雷PX 爆炸案、庆安枪案、毕节儿童自杀案等等这一系列的突发舆情中就可见端倪,舆论形势非但没能有所改观,反而渐趋严峻。 二、因官方舆情应对不力而衍生出的“舆情搭车”现象,拷问着各地官方的舆情智商。舆情搭车是指,当一个突发舆情未得到官方足够重视和有效处置时,往往会在网络中衍生出由这个热点展开的各种舆情传染效应。天津港特别重大爆炸事故,由于天津地方与交通部之间迟迟达不成发布主体的共识,加上天津官方的舆情应对不力,直接导致了此次

事故的“舆情搭车”传染效应很快在全国各地逐渐显现。青岛天价虾事件,也是如此,就因为当地物价部门一句“现在休息,等上班了再说”而使得舆情不断发酵,不仅事后青岛相关部门吞下了舆情处置失败的苦果,而且还衍生出各种与此相关的传染效应。例如:刚过几日,舟山的陈年旧事就再次被重提,而与“天价虾”事件有着本质区别的宁波“青蟹”也莫名其妙地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看似毫无关联的“舆情搭车”却一次次拷问官方的舆情意识与智商。 三、政务微博频出低级事故,凸显网络政务建设短板。政务微博作为官方与民间“上通下达”的中间平台,却因“领导认识不到位”、“管理员媒介素养缺失”、“制度设计空白”等各种原因而陷入“僵尸微博”、“微博个人化”、“微博娱乐化”的尴尬境地,非但显现不出政务微博该有的信息源属性,反而频出各类低级舆情事故,令政府公信力蒙受巨大损失。面对出事故后的“舆论补救”,一些政务微博表现出的担当缺失令人失望,例如@和顺国税12366官微发出侮辱警察的言论引发舆情后,非但没能表现出直面错误的责任担当,反而以“被盗号”之类的滑稽理由意图掩盖,而@南芬网安面对舆论的一致质疑干脆关了评论。这类政务微博在如今“互联网”的形势下表现出这般极不匹配的舆情意识与应对能力,令人遗憾,若还不能有所改观,今

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案例分析

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案例分析 摘要: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特别是非正常死亡事件引发的不稳定事端影响了高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学生的健康成长环境。如何妥善处理好此类事件成为创建“平安高校”和“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转型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尖锐、频发,加上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导致网络舆情环境恶化,甚至谣言四起,对党和政府创建和谐社会带来严重挑战,也使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形势。 关键词:高等院校突发事件舆论引导 一、某高校学生坠亡事件描述 2011年4月30日凌晨3:26,广东某高校保安在宿舍楼下巡逻时发现有人躺在地面不起,立即报警同时向学校领导汇报、联系车辆就近送往区第二人民医院急救,学校领导随即也紧急赶往医院。警察到现场后,立即进行了现场勘验。后经调取学校监控视频,发现有人于凌晨3:19分左右坠楼。由于正值五一放假期间,学校根据坠楼者的体貌特征在全校留校住宿学生中展开排查,确定坠楼者为是本学院2007级学生涂某。随后学校通知学生家长。 二、学生坠亡事件的危机处理和舆论引导 1.快速发现,迅速反应,启动学校应急工作预案

高校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特别是非正常死亡事件发生后,是考验学校平时工作实效和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的重要时刻,此时,高校内部一定要形成高度的思想认识和工作统一协调的局面,并要及早启动应急工作预案,妥善处理发生的各项由该事件引发出的其他的突发事件。 本案例的学生坠落事件发生不到十分钟,刚好该学院的保安在执行夜间校园巡逻时发现了。该保安迅速向保卫处处长汇报了,马上报了110和120,保卫处处长及时将情况汇报给了学校领导,学校领导、其他相关职能负责人以最快的时间赶到事发现场,部分学校领导赶赴医院开展学生抢救工作。 同时,学校启动了学校的应急工作预案,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应急处理小组,设立了多个工作小组,按照学校的应急预案有效开展工作,为下一步化解危机打下了基础。 2.及时澄清,权威发布,避免不实消息的负面影响 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特别是非正常死亡事件受媒体的关注度比较高,事件引发的不稳定事端的参与人员聚集力比较强,学生群体通过微博微信传播相关信息速度比较快,因此容易成为社会关注热点,一旦被歪曲炒作,极易对学校造成重大负面影响。 本案例的涂某为毕业生(性格较为内向,有心理咨询

网络舆情应对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网络舆情应对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全面来临,网络已经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重要载体之一。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及时监测、精确研判、有效引导、积极化解,对维护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舆情应对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网络舆情缺乏认识。二是网络舆情平台建设滞后。三是处理网络舆情的方法简单(封、堵、删)。四是网络舆情危机应对能力差。五是网络舆情应对技术不够“新”、队伍不够“专”、监管不够“灵”。六是网络舆情应对单打独斗,未形成合力。 二、舆情应对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领导,形成网络舆情应对合力。加强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的组织领导,彻底改变看待新媒体的传统思维方式,积极适应网络时代公开透明的舆论环境,建立健全常态化舆情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能职责,配备所需的硬件设施;发挥各单位的作用,建立与宣传、公安、主流网络媒体的沟通机制,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强大工作合力和良好局面,促进网络民间力量与政府力量的良性互动。 (二)完善机制,强化网络舆情体系建设。一是规范网络舆情监测,完善日常监测报告制度,要求相关部门把网络舆情信息收集、研判纳入日常业务工作,形成制度化和常态化。二是强化舆情分析,把握舆情事件发展态势。要把握好网络舆情总体态势和发展趋势,掌握舆情发展的走势特点和规律,要善于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

而正确预测舆情发展趋势。三是加强舆情研判,健全舆情研判会商制度。通过舆情会商会议,分析舆情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可能引起负面反应的舆情做出预警,把舆情扩散态势控制在萌芽状态。 (三)加强引导,完善网络舆情事件应对措施。建立网络舆情危机预案制度,把握舆情干预时机,提升舆情疏导技巧,化解舆情事件时间压力。在网络舆情潜伏期,及时表态,抢抓第一落脚点;发展期,要冷静面对,有效疏导;在舆情高涨期,要掌握主动,因势利导,引领话题;在舆情回落期,要防止舆情反弹,淡化支节。 (四)注重预防,加强网络舆论阵地建设。一是探索新媒体管理方式。强化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建设,抢占网上话语权,有效形成网络舆论阵地。二是提高新闻发布引导舆论能力。建立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引导机制和新闻发言人与媒体双向沟通机制,提高党委政府引导舆论的能力。三是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开创官民交流新模式,制度化回复和办理网民留言,把网民诉求留在本地网站,防止舆情事件扩大化,推进网络规范运行。四是打通“两个舆论场”。建立健全由新闻发言人、网评网宣员共同参与的网络舆论引导工作体系。 (五)夯实基础,做好网络舆情队伍和平台建设。一是建设核心网评员队伍,积极主动地开展网络评论和宣传工作,正确有效地引导网上舆论。二是提升网络信息员的理论及技术素养,逐步建立舆情职业人才培养管理机制,通过网络业务培训和资格认证制度等方式加强网络舆情队伍的建设,提升网络舆情工作者的理论及技术素养。三是加强网络舆情的技术平台建设,舆情监测平台的建立需要

网络舆情的几大特点

网络舆情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具备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决定了网络舆情具有以下特点: 直接性 通过BBS、新闻点评和博客网站,网民可以立即发表意见,下情直接上达,民意表达更加畅通;网络舆情还具有无限次即时快速传播的可能性。在网络上,只要复制粘贴,信息就得到重新传播。相比较传统媒体的若干次传播的有限性,网络舆情具有无限次传播的潜能。网络的这种特性使它可以轻易穿越封锁,令监管部门束手无策。 随意性和多元化 网民可以随意发表言论,不受任何约束。网络舆情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另一特点是缺乏媒体“审核人”的角色。在网络上,任何一个人都能不经过审核直接发布信息。网民在网上或隐匿身份、或现身说法,纵谈国事,嘻怒笑骂,交流思想,关注民生,多元化的交流为民众提供了宣泄的空间,也为搜集真实舆情提供了素材。 突发性 网络舆论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

绪化的意见,就可以成为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 隐蔽性 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的世界,由于发言者身份隐蔽,并且缺少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网络自然成为一些网民发泄情绪的空间。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对社会问题片面认识等等,都会利用网络得以宣泄。因此在网络上更容易出现庸俗、灰色的言论。 偏差性 互联网舆情是社情民意中最活跃、最尖锐的一部分,但网络舆情还不能等同于全民立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闻跟帖、论坛、博客的出现,中国网民们有了空前的话语权,可以较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感受。但由于网络空间中法律道德的约束较弱,如果网民缺乏自律,就会导致某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比如热衷于揭人隐私、谣言惑众,反社会倾向,偏激和非理性,群体盲从与冲动等等。 由于发言者身份隐蔽,并且缺少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网络自然成为一些网民发泄情绪的空间。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对社会问题片面认识等等,都会利用网络得以宣泄。因此在网络上更容易出现庸俗、灰色的言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