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周国平)同步练习

《家》(周国平)同步练习

《家》(周国平)同步练习
《家》(周国平)同步练习

《家》同步练习

第一部分:

1.给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⑴我暗暗祝祷,愿每张风帆下都有一个温馨()的家。

⑵在人生的航行中,我们需要冒险,也需要休憩()。

⑶傍晚,征帆纷纷归来,港湾里灯火摇曳(),人声喧哗。

⑷我深知我的老婆在你的光彩下只会黯()然失色,你长生不老,她却注定要死。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或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

⑴可是,我亲眼看到渔民们安之若素,举止泰然。

安之若素:

⑵船虽小,食住器具,一应俱全,也确实是个家。

一应俱全:

⑶走近了你就知道,即使在最美丽的帆船上也有着太多(琐碎)的噪音。()

3.作者把人生比作“一种漂流”,又把家比作、、。说说这几种比喻间的内在联系。(4分)

4.以标题形式概括下段文字的要点,供电视台播出,要求语言简明,不超过35个字。(3分)

中国代表团团长吴健民1996年5月28日在联合国儿童权利委员会审议会上,向该委员会提交和介绍了中国执行《儿童权利公约》情况的报告。他说,根据统计,在儿童死亡率、营养、卫生、教育状况等方面,中国基本上超过了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水平。29日,该委员会通过对中国执行公约情况的报告所作出的评价,肯定中国在发展儿童事业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绩。

标题新闻:

5.请写出下列四句话中“横”字的读音和意义。(4分)

⑴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⑵奶奶听到这个消息,激动万分,老泪横流。

⑶他说话的态度那么蛮横,真让人难以接受。

⑷房顶上那根横梁已经有了裂缝。

6.请为下面一则题为《全国教育图书汇展南京》的消息写出导语,不能超过20个字。(3分)

本报讯在江苏教育出版社组织、承办的这次全国教育出版社图书展示会上,有35家出版社与会,6000种图书参展,汇集了全国教育类图书的精华,充分展示了全国教育出版社近年来形成的新品种书多、重点书多的优势。

导语部分:

第二部分:

(一)

家是一只船

南方水乡,我在湖上荡舟。迎面驶来一只渔船,船上炊烟袅袅。当船靠近时,我闻到了饭菜的香味,听到了孩子的嬉笑声。这时,我恍然悟到,船就是渔民的家。

以船为家,不是太动荡了吗?可是,我亲眼看到渔民们安之若素,举止泰然,而船虽小,食住器具,一应俱全,也确实是个家。

于是我转念想,对于我们,家又何尝不是一只船?这是一只小小的船,却要载我们穿过多么漫长的岁月。岁月不会倒流,前位永远是陌生的水域,但因为乘在这只熟悉的船上,我们竟不感到陌生。四周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但只要这只猎是牢固的,一切都化为美丽的风景。人世命运莫测,但有了一个好家,有了命运与共的好伴侣,莫测的命运仿佛也不复可怕。

我心中闪过一句诗:“家是一只船,在漂流中有了亲爱。”

望着湖面上缓缓而行的点点帆影,我暗暗祝祷,愿每张风帆下能有一个温馨

的家。

7.为什么说“船就是渔民的家”?(2分)

8.你如何理解“对于我们,家又何尝不是一只船”?(2分)

9.“家是一只船”用了何种修辞手法?你能用这种修辞手法仿写两个句子吗?(3分)

10.概括选文的内容。(2分)

11.本文各部分都使用了小标题,结合课文想一想,小标题的使用有什么作用?(3分)

12.作者说“人世命运莫测,但有了一个好家,有了命运与共的好伴侣,莫测的命运仿佛也不复可怕。”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看法。(3分)

(一)

心灵的空间

周国平

泰戈尔写过一段话,意思是说:一个富翁的富并不表现在他的堆满货物的仓库和一本万利的经营上,而是表现在他能够买下广大空间来布置庭院和花园,能够给自己留下大量时间来休闲。同样,心灵中拥有开阔的空间也是最重要的,如此才会有思想的自由。接着,泰戈尔举例说,穷人和悲惨的人的心灵空间完全被日常生活的忧虑和身体的痛苦占据了,所以不可能有思想的自由。我想补充指出的是,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类例证,就是忙人。

凡心灵空间的被占据,往往是出于逼迫。如果说穷人和悲惨的人是受了贫穷和苦难的逼迫,那么,忙人则是受了名利和责任的逼迫。名利也是一种贫穷,欲壑难填的痛苦同样具有匮乏的特征,而名利场上的角逐同样充满生存斗争式的焦虑。至于说到责任,可分三种情形,一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另当别论,二是为了名利而承担的,可以归结为名利,三是既非内主自觉,又非贪图名利,完全是职务或客观情势所强加的,那就与苦难相差无几了。所以,一个忙人很可能是一个心灵上的穷人和悲惨的人。

这里我还要说一说那种出自内在责任的忙碌,因为我常常认为我的忙碌属于这一种。一个人真正喜欢一种事业,他的身心完全被这种事业占据了,能不能说他也没有了心灵的自由空间呢?这首先要看在从事这种事业的时候,他是否真正感觉到了创造的快乐。譬如说写作,写作诚然是一种艰苦的劳动,但必定伴随着创造的快乐,如果没有,就有理由怀疑它是否蜕变成了一种强迫性的事务,乃至一种功利性的劳作。当一个人以写作为职业的时候,这样的蜕变是很容易发生的。心灵的自由空间是一个快乐的领域,其中包括创造的快乐,阅读的快乐,欣赏大自然和艺术的快乐,情感体验的快乐,无所事事地休闲和遐想和快乐,等等。所有这些快乐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共生互通的。所以,如果一个人永远只是埋头于写作,不再有工夫和心思享受别的快乐,他的创造的快乐和心灵的自由也是大可怀疑的。

我的这番思考是对我自己的一个警告,同时也是对所有自愿的忙人的一个提醒。我想说的是,无论你多么热爱自己的事业,也无论你的事业是什么,你都要为自己保留一个开阔的心灵空间,一种内在的从容和悠闲。惟有在这个心灵空间中,你才能把你的事业作为你的生命果实来品尝。如果没有这个空间,你永远忙碌,你的心灵永远被与事业相关的各种事业所充塞,那么,不管你在事业上取得

了怎样的外在成功,你都只是损耗了你的生命而没有品尝到它的果实。

1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匮乏()蜕变()

14.文章开头引用泰戈尔的话的用意是什么?(2分)

15.作者认为,“责任”可分哪几种类型?(2分)

16.作者认为“忙人”是一种什么样的人?(2分)

17.本文以写作为例,说明心灵的自由空间是一个快乐的领域,请你以读书为例,想想心灵的自由空间应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3分)

18.文章结尾说“如果没有这个空间,你永远忙碌,你的心灵永远被与事业相关的各种事务所充塞,那么,不管你在事业上取得了怎样的外在成功,你都只是损耗了你的生命而没有品尝到它的果实。”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请谈谈自己的看法。(3分)

(三)

痛苦的游戏(2005年安徽试题)

罗小俊

一次朋友聚会,有一位正在某个心理咨询培训班学习的朋友提出要和大家玩

一个游戏。他发给每人一张纸片,请大家在上面写下五件自己认为最珍贵的东西,比如生命、爱情、朋友等。最后他再三强调:大家一定要以认真的态度对待它。

我认真地考虑了一下,在自己的纸片上写下了:丈夫、女儿、快乐、满足感和父母。这时,这位朋友请大家考虑放弃其中的一个。我轻轻地划去了“满足感”。我的“满足感”,其实是“事业有成”的代名词。从小所受的教育告诉我:碌碌无为是悲哀的。所以,尽管只是一个中学教员,我还是希望能从小事做起,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一番成绩来。然而,工作上的“满足感”,并不是我生活的全部,就算工作上表现平平,我至少还拥有我的家人和快乐,他们于我何等重要……尽管这样宽慰自己,我心里隐隐约约地还是有些郁闷--毕竟我不是一个甘于平庸的人。我开始觉得这是一个不大好玩的游戏。

接下来,朋友请大家在剩下的四件中再放弃两件。我一下子懵了,放弃哪一个好像都是不可能的。我请求说:游戏可不可以就此结束了?朋友说:那哪行?

哪有半途而废的道理?忍痛割爱吧。真的,我的心里好痛苦、好矛盾。划去“快乐”后,我以歉疚、负罪的心情划去了“父母”。亲爱的爸爸妈妈,如果你们看到这篇文章,请千万千万要原谅女儿,毕竟你们不可避免地要先我们而去。

然而这游戏还没有结束!朋友请大家在仅剩的两件中还要划去一件,保留最后一件。这真是太残忍了!我的丈夫和女儿,我怎么可能舍弃他们中的任何一个!我的丈夫,我生命中最亲密的伴侣,在我迷惘时为我指点迷津,在我失意时为我排忧解难,我的生命中不能没有他!而我的九个月大的小女儿,集聚了我所有希望的小精灵,她傻乎乎的笑脸,她无所顾忌的大哭,都是那样深切地牵扯着我的心,我的生命中也不能没有她!如果要选择舍弃他们中的哪一个就让我先舍弃自己吧。

游戏结束了。朋友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述着这个游戏的现实意义,而我的头脑里一片空白。原来,生命中的种种至爱,在我心中的分量远远超过了我的想像,我的家人,我的事业,我的快乐心情,对我来说都是那么的重要!以至于尽管只是一个个假想的“放弃”,仍然让我感到痛苦和沉重。

一个游戏参加者喃喃自语:什么呀,真是个无聊的游戏!我看了他一眼,不,朋友!这是我所参加的最有意义的游戏。让我们更诚挚地去爱、去珍惜吧,在我们还拥有着的时候!

19.用文中的短语填空。(3分)

(1)作者在纸片上写下的五件最珍贵的东西,可以分为“”、“”、“我的快乐心情”三类。

(2)文中所述只是一次游戏,尽管只是假想的放弃,而作者却感到痛苦和沉重,这是因为她是“”对待的。

20.作者划去“父母”时为什么感到歉疚、负罪?(3分)

21.文中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22.游戏是痛苦的,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我所参加的最有意义的游戏”?(3分)

第三部分:片断写作练习(40分)

一位成功者说过这样一句话:“百分之九十的失败者不是被打败,而是自己放弃了成功的希望。”成功者与失败者就因这一点点的耐性而被划为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角色。想要成功就要记住那句话:只要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

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则短文,或谈自己的见解,或记自己的经历,或抒自己的感情。300字左右。

10位名家(林清玄、周国平、余秋雨等)经典议论语段

10位名家(林清玄、周国平、余秋雨等)经典议论语段 林清玄 人生的缺憾,最大的就是和别人比较,和高人比较使我们自卑;和俗人比较,使我们下流;和下人比较,使我们骄满。外来的比较是我们心灵动荡不能自在的来源,也是的大部分的人都迷失了自我,障蔽了自己心灵原有的氤氲馨香。 因此,佛陀说:一个人战胜了一千个敌人一千次,远不及他战胜自己一次!——林清玄《木炭与沉香》 人不是向外奔走才是旅行,静静坐着思维也是旅行,凡是探索、追寻、触及那些不可知的情境,不论是风土的,或是心灵的,都是一种旅行。——林清玄《玄想》 每次转变,总会迎来很多不解的目光,有时甚至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但对顺境逆境都心存感恩,使自己用一颗柔软的心包容世界。柔软的心最有力量。——林清玄 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通过窗子能看见世界的明亮,使用镜子能看见自己的污点。其实,窗子或镜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你的心明亮,世界就明亮;你的心如窗,就看见了世界;你的心如镜,就观照了自我。——林清玄《心无挂碍无有恐惧》 禅宗说:“白马入芦花”有的人明明是白马,入芦花久了,白白不分,以为自己是芦花了。 本来面目非常重要,只有本来面目,才能使我们做一个完整的人,以及做一个独立和成功的人。——林清玄 清欢是生命的减法,在我们舍弃了世俗的追逐和欲望的捆绑,回到最单纯的欢喜,是生命里最有滋味的情境。在燥热的暑天喝一杯茶。在雪夜的风中看一盏烛火。在黄昏的晚霞里观夕阳沉落。在蝉声高唱的树林里穿行。在松子掉落的深夜想起远方的朋友。在落下的一根白发里,浮出一生最爱的面容……——林清玄《人生最美是清欢》 我常觉得,所谓“风水好”,就是空气清新、水质清澈的所在。 所谓“有福报”,就是住在植物青翠、花树繁华的所在。 所谓美好的心灵,就是能体贴万物的心,能温柔对待一草一木的心灵。——林清玄《在云上》 王小波 十位名家(林清玄、王小波、周国平、余秋雨等)经典议论语段 我的勇气和你的勇气加起来,对付这个世界总够了吧?去向世界发出我们的声音,我一个人是不敢的,有了你,我就敢。——王小波《爱你就像爱生命》

认识你自己周国平

认识你自己(周国平)阅读答案 “认识你自己!”——这是铭刻在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的著名箴言,希腊和后来的哲学家喜欢引用来规劝世人。对这句箴言可作三种理解。 第一是人要有自知之明。这大约是箴言本来的意思,它传达了神对人的要求,就是人应该知道自己的限度。希腊人大抵也是这样理解的。有人问泰勒斯,什么是最困难之事,回答是:“认识你自己。”接着的问题:什么是最容易之事?回答是:“给别人提建议。”这位最早的哲人显然是在讽刺世人,世上有自知之明者寥寥无几,好为人师者比比皆是。看来苏格拉底领会了箴言的真谛,他认识自己的结果是知道自己一无所知,为此受到了德尔斐神谕的最高赞扬,被称作全希腊最智慧的人。 第二种理解是,每个人身上都藏着世界的秘密,因此,都可以通过认识自己来认识世界。在希腊哲学家中,好像只有晦涩哲人赫拉克利特接近了这个意思。他说:“我探寻过我自己。”还说,他的哲学仅是“向自己学习”的产物。不说认识世界,至少就认识人性而言,每个人在自己身上的确都有着丰富的素材,可惜大多被浪费掉了。事实上,自古至今,一切伟大的人性认识者都是真诚的反省者,他们无情地把自己当作标本,藉之反而对人性有了深刻而同情的理解。 第三种理解是,每个人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应该认识自己独特的禀赋和价值,从而实现自我,真正成为自己。这种理解最流行,我以前也常采用,但未必符合作为城邦动物的希腊人的实情,恐怕是文艺复兴以来的引伸和发挥了。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把“认识你自己”理解为认识你的最内在的自我,那个使你之所以成为你的核心和根源。认识了这个东西,你就心中有数了,知道怎样的生活才是合乎你的本性的,你究竟应该要什么和可以要什么了。 然而,最内在的自我必定也是最隐蔽的,怎样才能认识它呢?各种宗教有静修内观的功夫,对于一般人来说,那毕竟玄了一点。而且,内观的对象其实不是上述意义的自我,而是这自我背后的东西,例如,在佛教是空,在基督教是神。 我觉得我找到了一个认识自我的方便路径。事实上,我们平时做事和与人相处,那个最内在的自我始终是在表态的,只是往往不被我们留意罢了。那么,让我们留意,做什么事,与什么人相处,我们发自内心深处感到喜悦,或者相反,感到厌恶,那便是最内在的自我在表态。就此而论,知道自己最深刻的好恶就是认识自我,而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倘若有了自己真正钟爱的事和人,就可以算是在实现自我了。

《家》(周国平)

1.家 周国平 教材分析 《家》是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议论性散文。《家》以三个比喻句作为小标题,并构成递进关系。从三个层面上对“家”进行了哲学认识和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家的深刻理解和独特看法,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教读本文,要正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积极思考人生的哲学意义,但这一点对于初中生来说并非易事。因此,教学中要求学生对作者的哲学观点多加以揣摩思考,也可以举一反三地联系自身例子来理解作者的观点。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对自然、对生活不善于观察,缺少对人生、对生活的深入思考,因此对文章的阅读停留在表面,他们往往只关注文章描写的现象,不能透过现象把握作者的思想。所以应多给学生机会,结合自然、生活谈谈自己的生活与认识。同时文章的语言充满哲理意味,学生不容易把握语言背后深刻的意蕴,所以,教师应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深入细致地品味语言,深刻体味文章的情感美和深邃内涵。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当代作家周国平;并能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提高阅读水平。 2、过程与方法:在不断地设疑解疑过程中,理解作者对家的三个比喻及其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家”有深入的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爱家爱亲人的情感,学会珍惜家庭生活。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三个比喻句的含意。 2、难点:体会本文极具哲理性的语言特点,理解作者关于家的哲学思考。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A、同学们,每个周五下午上完课后你们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B、不光是你们,那些上班族下班后也是赶着回家,更不用说那些出门在外的人了,逢年过节,他们都是急着回家……因为世上最美的风景,都不及回家的那条路!下面我播放一首歌曲《回家》,请同学们欣赏。 C、当你们听完这首歌,心中会不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这种感动是对家的感受的共鸣。同学们对于家是怎样的感受,能谈谈吗?(引导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D、其实,古往今来,“家”始终是人们常谈常新的话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当代作家周国平的《家》,一起了解一下他对家的感悟。(板书课文题目、作者)(1)解题 “家”是人们所熟悉的名词,周国平的这篇散文从三个层面写出了自己对家、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2)作者简介 周国平,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哲学研究者,是中国研究哲学家尼采的著名学者之一。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

周国平读爱默生:直觉是基本的智慧

周国平读爱默生:直觉是基本的智慧直觉是基本的智慧 ——周国平读爱默生 原文: 当我们发现正义、发现真理时,我们不主动做任何事情,而只是让它的光辉通过而已。要是我们问这从何而来,要是我们企图窥探造成万物起因的灵魂,一切哲学就成问题了。它的存在或不在就是我们能够证实的一切。每个人都可以区别他心灵的有意的行为和他的无意的知觉,而且知道一种绝对的信仰应归因于他那些无意的知觉。 读后感: 看见一个人,你是不是喜欢,遇见一件事,你是不是赞成,一开始你是会有一个直觉的,你要相信这个最初的直觉,它往往是正确的。 对于每个人来说,直觉是自己的,是自己的天性和全部经验在瞬间发出的声音,而观念多半是外来的,是接受社会成见和他人意见的

结果。 但是,观念具有强大的力量,人们很容易在观念的支配下想问题,久而久之便成习惯,使得自己的直觉迟钝了,甚至丧失了。所以,你要记住,看人处事理应直觉优先,尽量排除固有观念的干扰。 关于直觉优先的道理,我在爱默生这里也找到了印证。他把直觉称作基本的智慧,将它与尔后到来的传授加以区别。 据我所知,大哲学家都是理性直觉极好之人,大艺术家都是感性直觉极好之人,大宗教家都是神秘直觉极好之人,其直觉所见构成了他们全部创造的基础和核心。直觉是基本的智慧,没有这个智慧,就成不了大师。普通人也是如此,人有根器利钝之别,其实就是直觉好坏之别。 直觉,心灵未作推理而已有正确的判断,未作思考已悟知真理,这种能力从何而来?爱默生的解释是:这是心灵本身具备的能力。心灵是一个通道,真理已经存在,你不主动做任何事情,而只是让它的光辉通过,你的心灵中便会有直觉显现。

很柏拉图,是吧?不过,这和佛教说的菩提心其实大同小异。一切智慧学说都主张,排除利益和观念的干扰,让你的心灵保持洁净,你就能够悟知真理。

九上《周国平《家》》同步测试

《家》同步练习 第一部分: 1.给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⑴我暗暗祝祷,愿每张风帆下都有一个温馨()的家。 ⑵在人生的航行中,我们需要冒险,也需要休憩()。 ⑶傍晚,征帆纷纷归来,港湾里灯火摇曳(),人声喧哗。 ⑷我深知我的老婆在你的光彩下只会黯()然失色,你长生不老,她却注定要死。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或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 ⑴可是,我亲眼看到渔民们安之若素,举止泰然。 安之若素: ⑵船虽小,食住器具,一应俱全,也确实是个家。 一应俱全: ⑶走近了你就知道,即使在最美丽的帆船上也有着太多(琐碎)的噪音。() 3.作者把人生比作“一种漂流”,又把家比作、、。说说这几种比喻间的内在联系。(4分) 4.以标题形式概括下段文字的要点,供电视台播出,要求语言简明,不超过35个字。(3分) 中国代表团团长吴健民1996年5月28日在联合国儿童权利委员会审议会上,向该委员会提交和介绍了中国执行《儿童权利公约》情况的报告。他说,根据统计,在儿童死亡率、营养、卫生、教育状况等方面,中国基本上超过了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水平。29日,该委员会通过对中国执行公约情况的报告所作出的评价,肯定中国在发展儿童事业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绩。 标题新闻: 5.请写出下列四句话中“横”字的读音和意义。(4分) ⑴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⑵奶奶听到这个消息,激动万分,老泪横流。 ⑶他说话的态度那么蛮横,真让人难以接受。 ⑷房顶上那根横梁已经有了裂缝。 6.请为下面一则题为《全国教育图书汇展南京》的消息写出导语,不能超过20个字。(3分) 本报讯在江苏教育出版社组织、承办的这次全国教育出版社图书展示会上,有35家出版社与会,6000种图书参展,汇集了全国教育类图书的精华,充分展示了全国教育出版社近年来形成的新品种书多、重点书多的优势。 导语部分: 第二部分: (一) 家是一只船 南方水乡,我在湖上荡舟。迎面驶来一只渔船,船上炊烟袅袅。当船靠近时,我闻到了饭菜的香味,听到了孩子的嬉笑声。这时,我恍然悟到,船就是渔民的家。 以船为家,不是太动荡了吗?可是,我亲眼看到渔民们安之若素,举止泰然,而船虽小,食住器具,一应俱全,也确实是个家。 于是我转念想,对于我们,家又何尝不是一只船?这是一只小小的船,却要载我们穿过多么漫长的岁月。岁月不会倒流,前位永远是陌生的水域,但因为乘在这只熟悉的船上,我们竟不感到陌生。四周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但只要这只猎是牢固的,一切都化为美丽的风景。人世命运莫测,但有了一个好家,有了命运与共的好伴侣,莫测的命运仿佛也不复可怕。 我心中闪过一句诗:“家是一只船,在漂流中有了亲爱。” 望着湖面上缓缓而行的点点帆影,我暗暗祝祷,愿每张风帆下能有一个温馨

周国平谈人生三大问题:幸福道德和生死的意义

周国平谈人生三大问题:幸福道德和生死的意义 9月15日,中保协特聘中国保险文化公益推广大使,中国著名作家、学者、哲学家周国平先生做客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主办的第162期中国保险大讲堂,以《哲学与人生——兼谈保险人的修养》为题发表专题演讲。本文根据现场速录整理,未经本人审阅。什么是哲学?我们对哲学有一个概念,其实在中国,我们提起哲学,比如说会想到具体的儒学、道学、国学,马哲、毛邓论,实践论、辩证法、唯物主义等等,但是我们真正要了解什么是哲学?从源头上,哲学的故乡是古希腊,所以真正要了解哲学应该到源头上去。哲学,翻译的时候我觉得有两点要注意:第一点,爱智慧。在希腊人看来,爱智慧和智慧是不一样的,对所有的道理都明白了,这个是人做不到的,神才可能是智慧的,一切道理都明白,人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但是人可以做到爱智慧,可以去争取掌握越来越多的道理,追求真理,你不可能通晓一切真理,但是你可以追求真理。所以,爱智慧实际上是要想明白人生的道理,在这个过程当中并没有到终点,一切人生道理都通晓了,那就是神,这一点我们要注意,哲学这个概念没有传达出来。第二点,哲学很容易让人想到是一门学科。在它的源头上哲学不是学科,爱智慧不是学科,爱智慧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生活方式。哲学家爱智慧者,他也不是一种职业,

不是一种身份,而是一种人格。我们可以说,人类历史上有四位最伟大的精神导师,人类最重要的精神传统是由这四位伟大的精神导师开创的。这四位精神导师实际上都没有创立一门学科。第一位,最早的佛陀、释迦摩尼。这几个人基本上都是公元前六世纪出生的,释迦摩尼没有创立一门学问佛学,佛学是后来的事情,后来研究者、传播者,他们建立了一门学科。第二位,孔子。孔子也没有建立儒学,儒学都是后来的传承者建立起来的。第三位,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也没有创立一门哲学,哲学也是后来才有的。第四位,耶稣。一般我们说公元是从他开始的。实际上他生的年代要比公元稍微早一点,耶稣也没有创立一门学科叫做神学。这四位精神导师共同的特点都是不做文字,没有写东西,他们就是和一些追随者、弟子一起来探讨人生,实践一种人生的态度,不是在研究学问,这几个东西后来变成了学问,有了儒学、哲学、佛学、神学,都是后来的事。我们真正要了解哲学,回到源头去,就是要爱智慧。古希腊怎么会有哲学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说过,哲学开始于惊疑(惊奇、疑惑),哲学是从惊疑开始的。无论是人类的历史上,还是个人的发展来说,哲学都是开始于惊疑,从西方的历史上来看,像古希腊,它原来是用神话解释世界的,不是哲学。当理性开始觉醒的时候,它就不能满足于神话所描述的世界,它要追问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这个时候

关于周国平经典名言名句大全

关于周国平经典名言名句大全 1、世界是我的食物。人只用少量时间进食,大部分时间在消化,独处就是我消化世界。——周国平《人与永恒》 2、如果我是女人,我将乐意与艺术家交朋友,听他谈作品,发牢骚,讲疯话。但我决不嫁给他。读艺术家的作品是享受,和艺术家一起生活却是苦难。艺术家的爱情大多以不幸结束,责任决不在女人。他心中有地狱,没有人能够引他进入天堂。——周国平《人与永恒》 3、许多时候人需要遗忘,有时候人还需要装作已经遗忘,否则你是活不下去的。——周国平《周国平语录》 4、真正的写作,即完全为自己的写作,往往是从写日记开始的。当一个少年并非出于师长之命,而是自发地写日记时,他就已经意识到并试图克服生存的虚幻性质了。他要抵抗生命的流逝,挽留岁月,留下它们曾经存在的确凿证据。一个真正的写作者不过是一个改不掉写日记的习惯的人罢了,他的全部作品都是变相的日记。——周国平 5、谁能生活在时间之外,真正拥有永恒呢?孩子和上帝。——周国平《安静的位置》 6、人与人的碰撞只能触发生活的精明,人与自然的交流才能开启生命的智慧。——周国平 7、永恒之女性摘抄——周国平《永恒之女性》 8、哲学就是试图超越人的限制而达于神的全知,在这努力中,人虽然永远不能成为神,却使自己达到了人的伟大的极限,从而最大限度地接近于神了。——周国平《经典闲读》 9、我身上必定有两个自我。一个好动,什么都要尝试,什么都想经历。另一个喜静,对一切加以审视消化。——

周国平《守望的距离》10、矫情之所以可怕,原因就在于它是平庸却偏要冒充独特,因而是不老实的平庸。——周国平《青春不等于文学》11、外倾性格的人容易得到很多朋友,但真朋友总是很少的。内倾者孤独,一旦获得朋友,往往是真的。——周国平《人与永恒》12、孤独是人的宿命,它基于这样一个事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世界上一个旋生旋灭的偶然存在,从无中来,又要回到无中去,没有任何人任何事情能够改变我们的这个命运。——周国平《爱与孤独》13、我不愿用情人脸上的一个微笑换取身后一个世代的名声。——周国平14、苦难检验人的灵魂的坚强和软弱,软弱的灵魂在寻常的苦难中一蹶不振。成功检验人的灵魂的高贵和卑劣,卑劣的灵魂在表面的成功中暴露无遗。——周国平15、喧哗的白昼过去了,世界重归于宁静。我坐在灯下,感到一种独处的满足。我承认,我需要到世界上去活动,我喜欢旅行,冒险,恋爱,奋斗,成功,失败。日子过得平平淡淡,我会寂寞,我会无聊。但是,我更需要宁静的独处,更喜欢过一种沉思的生活。总是活的轰轰烈烈热热闹闹,没有时间和自己待一会儿,我就会非常不安,好像丢了魂一样。——周国平《安静的位置》16、一种女人把男人当作养料来喂她的虚荣,另一种女人把她的虚荣当作养料来喂男人。——周国平《人与永恒》17、人一看重机会,就难免被机会支配。——周国平《人与永恒》18、不管生命多么短暂,我们要笑着生,笑着享乐,笑着受苦,最后笑着死,这才不枉活一生。——周国平《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19、生命平静地逝去,没有声响,没有浪花,甚至连波纹都看不见,无声无

周国平:寻求智慧的人生

周国平:寻求智慧的人生 周国平:寻求智慧的人生 在现代哲学家中,罗素是个精神出奇地健全平衡的人。他是逻辑经验主义的开山鼻祖,却不像别的分析哲学家那样偏于学术的一隅,活得枯燥乏味。他喜欢沉思人生问题,却又不像存在哲学家那样陷于绝望的深渊,活得痛苦不堪。他的一生足以令人羡慕,可说应有尽有:一流的学问,卓越的社会活动和声誉,丰富的爱情经历,最后再加上长寿。命运居然选中这位现代逻辑宗师充当西方"性革命"的首席辩护人,让他在大英帝国的保守法庭上经受了一番戏剧性的折磨,也算是一奇。科学理性与情欲冲动在他身上并行不悖,以致我的一位专门研究罗素的朋友揶揄地说:罗素精彩的哲学思想一定是在他五个情人的怀里孕育的。 上世纪后半叶以来,西方大哲内心多半充斥一种紧张的危机感,这原是时代危机的反映。罗素对这类哲人不抱好感,例如,对于尼采、弗洛伊德均有微词。一个哲学家在病态的时代居然能保持心理平衡,我就不免要怀疑他的真诚。不过,罗素也许是个例外。 罗素对于时代的病患并不麻木,他知道现代西方人最大的病痛来自基督教信仰的崩溃,使终有一死的生命失去了根基。在无神的荒原上,现代神学家们凭吊着也呼唤着上帝的亡灵,存在哲学家们诅咒着也讴歌着人生的荒诞。但罗素一面坚定地宣告他不信上帝,一面却并

不因此堕入病态的悲观或亢奋。他相信人生一切美好的东西不会因为其短暂性而失去价值。对于死亡,他"以-种坚忍的观点,从容而又冷静地去思考它,并不有意缩小它的重要性,相反地对于能超越它感到一种骄傲"。罗素极其珍视爱()在人生中的价值。他所说的爱,不是柏拉图式的抽象的爱,而是"以动物的活力与本能为基础"的爱,尤其是性爱。不过,他主张爱要受理性调节。他的信念归纳在这句话里:"高尚的生活是受爱激励并由知识导引的生活。"爱与知识,本能与理智,二者不可或缺。有时他说,与所爱者相处靠本能,与所恨者相处靠理智。也许我们可以引申一句:对待欢乐靠本能,对待不幸靠理智。在性爱的问题上,罗素是现代西方最早提倡性自由的思想家之一,不过浅薄者对他的观点颇多误解。他固然主张婚姻、爱情、性三者可以相对分开,但是他对三者的评价是有高低之分的。在他看来,第一,爱情高于单纯的性行为,没有爱的性行为是没有价值的;第二,"经历了多年考验,而且又有许多深切感受的伴侣生活"高于一时的迷恋和钟情,因为它包含着后者所不具有的丰富内容。我们在理论上可以假定每一个正常的异性都是性行为的可能对象,但事实上必有选择。我们在理论上可以假定每一个中意的异性都是爱情的可能对象,但事实上必有舍弃。热烈而持久的情侣之间有无数珍贵的共同记忆,使他们不肯轻易为了新的爱情冒险而将它们损害。 几乎所有现代大哲都是现代文明的批判者,在这一点上罗素倒不是例外。他崇尚科学,但并不迷信科学。爱与科学,爱是第一位的。

走近周国平先生

走近周国平先生 8月15号把孩子送入学校,我从书架上取下了2010年9月购于当当网的周国平先生的《宝贝宝贝》一书,清晰地记得购买这本书的原因是因为书的名字。那时我已是一个九岁孩子的妈妈,我想看看这位父亲是如何记录女儿的点点滴滴的,随后认真阅读,从书中看到了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父亲――他说:“为了做不后悔的父母,请你们珍惜生命中这一段(与孩子一起生活的美好时光)无比宝贵的时光。你们可以对任何人吝惜你的时间,唯独对孩子不要吝惜。在你们的各项荣誉或者平凡的职务之中,请添加最荣耀,也最平凡的一项,就是做孩子的秘书,尽你自己的力量记录孩子在成长中的可爱表现,能记录多少是多少,孩子将来一定会感激你的。” 读完之后,我想看看这位哲学家的模样,于是2011年9月从当当网上又购买了他的《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他把尼采分析得如此深刻、那般透彻。有关尼采的孤独我也写了一点儿文字。 “孤独”之我见 昨天,我看了复旦大学教授陈果果对孤独的解读。她说,孤独是自我的对话,是自我的反思。只有孤独时,才思考自己,只有思考时,才产生智慧。她还说,孤独是自我消遣的方式,是思想者与思想着的交流。她解读出了孤独的重要性。 这时,我想到了尼采。尼采在三十五岁时结束了十年的教授生涯,开始了他没有职业,没有家室,没有友伴的孤独的漂泊生涯。在孤独中,他的思想日益成熟。他说:“现在我敢于自己来追求智慧,自己来做哲学家;而过去我只是崇敬哲学家们。现在我自己在各方面都努力寻求智慧,而过去我只是崇敬和爱慕智慧的人。”在孤独的生涯中,他的诸多著作见世了:《朝霞》、《快乐的知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善恶的彼岸》、《道德的谱系》、《偶像的黄昏》、以及未完成的《强力意志》。这些都是他在脱出常规的漂泊生涯中写出来的。在这孤独中,他有时间面对自己,面对自己的思想,面对自己的智慧,面对自己的思索。于是奋笔疾书,把自己的思想与智慧跃然纸上。 尼采并非一个生性孤僻的人,一年复一年的孤独漂泊也并非一件浪漫的乐事。在难以忍受的孤寂中,他一次次发出绝望的悲叹:“我期待一个人,我寻找一个人,我找到的始终是我自己,而我不再期待我自己了。”因为孤独,他没有了友谊,没有了爱情,没有了事业。 这时我也在想,孤独有时候是我们所必须的。在喧嚣的尘世中,我们应该使自己静下来,应该面对自己,享受孤独。从孤独中找回自己,找回自己的思想,做一名思想者,然后产生智慧,由智慧展示自己的思想。这种孤独是我们所享受的。但是这样长时间的孤独是常人

周国平哲学私房课 笔记整理

周国平哲学私房课笔记整理 -ZXM PART ONE ●科学教给我们知识,哲学交给我们智慧 ●哲学开始于仰望星空 ●水是万物的本源 ●宇宙公民 ●一无所需最像神。需求越少,越接近于神-苏格拉底 ●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过 ●哲学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合集 ●哲学就是思考问题 ●哲学的情况就好像是:疯子在问,呆子在回答 ●哲学对于人生的意义:立足于宇宙全局,去思考问题,近而分清什么是重要 的事,让你在整体上有一种超脱的心态 ●两个我:小我---世俗的我;大我---精神的我 ●什么是幸福?身体的无痛苦,精神的无纷扰 ●照顾好这条命,安顿好这个心,这就是幸福 ●中等水平的财富,过着一种合乎德性的生活,这就是幸福 ●痛苦的根源在于欲望。当欲望超出自然需求之后,痛苦就开始了 ●快乐是有品质高低的 ●明朝性灵学派袁宏道三兄弟,人生贵在行胸臆。 ●人生快乐有五: 声色味香的感官之乐; 宾客满席的交际之乐; 藏书万卷的求知之乐; 千金买舟的游玩之乐; 然人生受用至此,不及十年,家资田产荡净矣! 然后一身狼狈,朝不谋夕。托钵歌妓之苑,分餐孤老之盘。往来乡亲,恬不知耻,终极之乐。 ●乐极生悲不足悲,可悲的是这一辈子不曾乐过

PART TWO ◆人情固重难而轻易,喜新而厌旧 ◆幸福观就是价值观。人们可以控制价值观,因而可以控制幸福 ◆幸福在于生命的单纯 ◆人生的原则之一是:节省感情!无论是爱还是恨 ◆简单:物质生活简单、人际关系简单 ◆把时间多花在家人身上 ◆如何让自己的精神丰富:01,把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继承下来,比如通过阅 读;02,把自己的经历转变成心灵财富,比如通过写作 ◆外在境遇偏决定论,因无法改变;内在道德偏自由意志论,因可以修炼。对 外在境遇,要乐天安命;对内在道德,要不断努力。不可舍本逐末,自找痛苦 ◆性是肉体生活,遵循快乐原则;爱是精神生活,遵循理想原则;婚姻是社会 生活,遵循社会原则。婚姻的难点在于,如果在一个异性身上将这三者统一起来 PART THREE ?对于生死,最好的做法是,从容面对死亡。修炼在平时,平常就要学会放下很多东西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面对死亡的几种态度:01(理性),放弃对永生的追求;死亡与我无关,因为死亡与我不能同时存在。02(道德),死亡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要和平的接受。朝闻道,夕死可矣。未知生,焉知死?03(基督教),灵魂不死超越生死。活着的人不死,死去的人复活。04(佛教),看破红尘,超脱生死?思考死亡,是一种有意义的徒劳,他让你看了一遍人生的全景,提醒你什么事情对你来说是重要的,让你的心态更加积极更加超脱,虽然最终仍然无法改变死亡 ?死总是自己的事,从死亡回头看人生,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周国平《记住回家的路》 阅读答案

记住回家的路周国平生活在今日的世界上,心灵的宁静不易得。这个世界既充满着机会,也充满着压力。机会诱惑人去尝试,压力逼迫人去奋斗,都使人静不下心来。我不主张年轻人拒绝任何机会,逃避一切压力,以闭关自守的姿态面对世界。年轻的心灵本不该静如止水,波澜不起。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趁着年轻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原是人生必要的经历。所须防止的只是,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的习惯是随便走走,好奇心驱使我去探寻这里的热闹的街巷和冷僻的角落。在这途中,难免暂时地迷路,但心中一定要有把握,自信能记起回住处的路线,否则便会感觉不踏实。我想,人生也是如此。你不妨在世界上闯荡,去建功创业,去探险猎奇,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这个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灵世界。 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一个心灵。在理论上,人人都有一个心灵,但事实上却不尽然。有一些人,他们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未尝有真正的内心生活。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谈起。一个人惟有关注心灵,才会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才会有寻求心灵的宁静之需要。所以,具有过内心生活的禀赋,或者养成这样的习惯,这是最重要的。有此禀赋或习惯的人都知道,其实内心生活与外部生活并非互相排斥的,同一个人完全可能在两方面都十分丰富。区别在于,注重内心生活的人善于把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心灵的财富,缺乏此种禀赋或习惯的人则往往会迷失在外部生活中,人整个儿是散的。自我是一个中心点,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换一个比方,我们不妨说,一个有着坚实的自我的人便仿佛有了一个精神的密友,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个密友,这个密友将忠实地分享他的一切遭遇,倾听他的一切心语。 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又在世界上闯荡了一番,有了相当的人生阅历,那么,他就会逐渐认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然而,属于每一个人的现实可能性终究是有限的。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并且一心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有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我们当然没有理由怀疑,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选自《周国平自选集》海南出版社)12、“记住回家的路”中“家”指的是: 13、“机会诱惑人去尝试,压力逼迫人去奋斗。”面对“机会”与“压力”,作者主张什么?不主张什么?答: 14、研读③④两段,指出什么是“内心生活”?什么是“外部生活”?如何将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心灵的财富?答:15、“自我是一个中心点,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你怎样理解文中的这一句话?答: 16、文章第③段是怎样层层深入地进行分析论证的?答: 17、作者说:“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并且一心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为什么?答: 12、(3分)就是自我,就是自己的心灵世界。说明:“自我”1分,“心灵世界”2分。13、(3分)主张年轻人趁着年轻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防止把自己完全交给机会和压力去支配,以至迷失回家的路途;不主张年轻人拒绝任何机会,逃避一切压力,以闭关自守的姿态面对世界。说明:主张2分,不主张1分。14、(3分)“内心生活”是指坚实自我的心灵追求;“外部生活”是指闯荡世界的人生阅历;对一切可能性保持开放的心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说明:三问一问1分。15、(3分)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就会

有关于周国平经典语录大全

有关于周国平经典语录大全 导读:1、听到自己的孩子头一回清清楚楚地喊你一声“爸爸”,这感觉是异乎寻常的。这是“造物主”借孩子之口对你的父亲资格的确认,面对这个清纯的时刻,再辉煌的加冕也黯然失色了。我心里甜得发紧,明白自己获此宠赏实属非分。——周国平《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2、孤独是人的宿命,它基于这样一个事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世界上一个旋生旋灭的偶然存在,从无中来,又要回到无中去,没有任何人任何事情能够改变我们的这个命运。是的,甚至连爱也不能。凡是领悟人生这样一种根本性孤独的人,便已经站到了一切人间欢爱的上方,爱得最热烈时也不会做爱的奴隶。——周国平3、对于现代人来说,适时回到某种单纯的动物状态,既是珍贵的幸福,也是有效的净化。——周国平《宝贝,宝贝》4、做孩子的朋友,孩子也肯把自己当作朋友,乃是做父母的最高境界。——周国平《宝贝,宝贝》5、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追求和创造;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周国平6、六岁前,编的故事比做的梦精彩。六岁后,做的梦比编的故事精彩。莫非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上天赋予人的艺术能力受到功利和知识的排挤,被驱逐到无意识的领域里去了?——周国平《宝贝,宝贝》7、于绚烂中归于平淡,让经过省察的人生充满价值。——周国平《各自的朝圣路》8、我不否认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可能,但我确信其前提是沉默而不是

言词。梅特林克说得好:沉默的性质揭示了一个人的灵魂的性质。在不能共享沉默的两个人之间,任何言辞都无法使他们的灵魂发生沟通。对于未曾在沉默中面对过相同问题的人来说,再深刻的哲理也只是一些套话。——周国平《安静的位置》9、人们往往把交往看 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如果说不擅交际是一种性格的弱点,那么,不耐孤独就简直是一种灵魂的缺陷了。——周国平10、爱情和 事业是人生幸福的两个关键项爱着创造着这就够了其余一切只 是有了更好没有亦可的副产品罢了——周国平《把心安顿好》11、人世间的一切不平凡,最后都要回归平凡,都要用平凡生活来衡量其价值。伟大、精彩、成功都不算什么,只有把平凡生活真正过好,人生才是圆满。——周国平《把心安顿好》12、你占有一个女人的肉体乃是一种无礼,以后你不再去占有却是一种更可怕的无礼。前者只是侵犯了她的羞耻心,后者却侵犯了她的自尊心。——周国 平《人与永恒》13、人生的终点是死,是空无,在终点找不到 意义。于是我们只好说:意义在于过程。可是,当过程也背叛我们的时候,我们又把眼光投向终点,安慰自己说:既然结局一样,何必在乎过程。——周国平《妞妞》14、聪明人嘲笑幸福是一个梦,傻瓜到梦中去找幸福,两者都不承认现实中有幸福。看来,一个人要获得实在的幸福,就必须既不太聪明,也不太傻。人们把这种介于聪明和傻之间的状态叫作生活的智慧。——周国平《人与永恒》15、

北京课改版语文九上周国平家word教学实录

《家》教学实录 (课前:播放MTV《让爱住我家》)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让爱住我家》,不少同学脸上还露出了甜蜜的笑容。那么,你有哪些感想急于告诉给其他同学呢? 生1:我感到画面中的这个四口之家太幸福了! 生2:他们相互关爱、相互体贴、相互包容,它让我想到了“温馨”、“温暖”这些人间最美的词汇! 生3:它让我想到了我的严肃的老爸,温柔的老妈,慈祥的爷爷奶奶。家是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的地方。 师:说得太好了!是呀,家,是妈妈的牵挂和唠叨,是爸爸的叹息和瞩望;家,是爷爷胡子里长满的故事,是奶奶皱纹里饱含的沧桑。我们怎么能不爱它呢?家,是一个既古老又常新的话题。大家想不想知道当代作家周国平是怎样揭示“家”的真谛的呢?好!那就让我们一起徜徉《家》的世界,与这位作家进行一次人生的对话。(板书课文题目、作者。屏幕显示:与课文对话,领悟“家”之蕴。) 师:谁愿意与老师一起合作读课文?(与学生商定,由两生各读第一、二部分,教师读引言和第三部分)请其他同学带着自己对家的认识和体验,认真倾听,用心思考。(屏幕显示:作者认为“家”是什么?它带给了人们怎样的感受?)(全部读完后,听课老师及学生鼓掌)师:谢谢!我想,老师和同学们已用热情的掌声给我们三个人打了高分。同学们读得很好,有几个字注意一下。(老师依次板书:载讽屑憩冶曳,并简要讲解) 师:现在来回答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作者认为家是什么?它带给了人们怎样的感受? 生1:作者认为“家是一只船”,它带给人们的感受是“温馨”。 生2:作者认为“家是温暖的港湾”,它带给人们的感受是“温暖”。 生3:作者认为“家是永远的岸”,它带给人们的感受是“梦魂萦绕”和“永远的”“牵挂”。(师板书:家船港湾岸) 师:为什么作者说“家是一只船”呢?(屏幕显示船的图片及问题)请同学们自由诵读第一部分,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1:家是一条船,它是在有爱的河流中漂流的。 师:这样好不好?我们要考虑的是作者为什么认为家是一条船。 生1:作者认为家是一条船,在漂流中有了亲爱。 生2:作者事先看到了渔民们以船为家,他就想到船带给渔民们的是家一样熟悉的感觉,即使到了再陌生的水域,它也不会感到寂寞。 师:你能不能把作者想到的句子读一读呢?(生读:于是我转念想……不复可怕) 师:在这一段中,哪一句话把你深深打动了? 生1:最打动我的句子是:“人世命运莫测,……莫测的命运仿佛也不复可怕。”它告诉我们的是家可以给人很大的力量,它让在外面的人感觉到家是一个人的支柱。 师:你感悟得很深。说得多好,好家总是带给人莫大的安慰和鼓励。你们认为什么样的家才是一个“好”家呢? 生1:温馨的,浓情的就是好家。 生2:和睦的没有争吵的互相谦让的就是好家。 生3:好家是让你在感到累和无助的时候,能够给你力量和温暖,能够让你想到它就感到很舒服。 生4:我认为好家就是每个家庭成员把爱心给予其他人。 生5:家就是等你受到委屈的时候一想到它就觉得十分开心。家里没有嫉妒。 师:(屏幕显示两位老人的图片)你看大屏幕上的两位老人,命运与共,相濡以沫。有这样

苦难的价值——周国平

苦难的价值——周国平 苦难 痛苦不同,其间的区别远远超过欢乐与痛苦的不同。对于一个视人生感受为最宝贵财富的人来说,欢乐和痛苦都是收入,他的帐本上没有支出。这种人尽管敏感,却有很强的生命力,因为在他眼里,现实生活中的祸福得失已经降为次要的东西,命运的打击因心灵的收获而得到了补偿。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赌场上输掉的,却在他描写赌徒心理的小说中极其辉煌地赢了回来。对于沉溺于眼前琐屑享受的人,不足与言真正的欢乐。对于沉溺于眼前琐屑烦恼的人,不足与言真正的痛苦。我相信人有素质的差异。苦难可以激发生机,也可以扼杀生机;可以磨炼意志,也可以摧垮意志;可以启迪智慧,也可以蒙蔽智慧;可以高扬人格,也可以贬抑人格,——全看受苦者的素质如何。素质大致规定了一个人承受苦难的限度,在此限度内,苦难的锤炼或可助人成材,超出此则会把人击碎。这个限度对幸运同样适用。素质好的人既能承受大苦难,也能承受大幸运,素质差的人则可能兼毁于两者。苦是性格的催化剂,它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暴者更暴,柔者更柔,智者更智,愚者更愚。2.苦难的价值

苦难2.苦难的价值人们往往把苦难看作人生中纯粹消极的、应该完全否定的东西。当然,苦难不同于主动的冒险,冒险有一种挑战的快感,而我们忍受苦难总是迫不得已的。但是,作为人生的消极面的苦难,它在人生中的意义也是完全消极的吗?苦难与幸福是相反的东西,但它们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都直接和灵魂有关,并且都牵涉到对生命意义的评价。在通常情况下,我们的灵魂是沉睡着的,一旦我们感到幸福或遭到苦难时,它便醒来了。如果说幸福是灵魂的巨大愉悦,这愉悦源自对生命的美好意义的强烈感受,那么,苦难之为苦难,正在于它撼动了生命的根基,打击了人对生命意义的信心,因而使灵魂陷入了巨大痛苦。生命意义仅是灵魂的对象,对它无论是肯定还是怀疑、否定,只要是真切的,就必定是灵魂在出场。外部的事件再悲惨,如果它没有震撼灵魂,也成为一个精神事件,就称不上是苦难。一种东西能够把灵魂震醒,使之处于虽然痛苦却富有生机的紧张状态,应当说必具有某种精神价值。无人能完全支配自己在世间的遭遇,其中充满着偶然性,因为偶然性的不同,运气分出好坏。有的人运气特别好,有的人运气特别坏,大多数人则介于其间,不太好也不太坏。谁都不愿意运气特别坏,但是,运气特别好,太容易地得到了想要的一切,是否就一定好?恐怕未必。他们得到的东西是看得见的,但也许因此失去了虽然看不见却更宝贵的东西。天下幸运儿大抵浅薄,

周国平的散文简单

周国平的散文简单 【篇一:周国平的散文,简单】 1《散文:善良、丰富、高贵》作者: 如果我是一个从前的哲人,来到今天的世界,我会最怀念什么?一 定是这六个字:善良,丰富,高贵。 看到医院拒收付不起昂贵医疗费的穷人,听凭危急病人死去,看到 商人出售假药和伪劣食品,制造急性和慢性的死亡,看到矿难频繁,矿主用工人的生命换取高额利润,看到每天发生的许多凶杀案,往 往为了很少的一点钱或一个很小的缘由夺走一条命,我为人心的冷 漠感到震惊,于是我怀念善良。 善良,生命对生命的同情,多么普通的品质,今天仿佛成了稀有之物。中外哲人都认为,同情是人与兽的区别的开端,是人类全部道 德的基础。没有同情,人就不是人,社会就不是人呆的地方。人是 怎么沦为兽的?就是从同情心的麻木和死灭开始的,由此下去可以 干一切坏事,成为法西斯,成为恐怖主义者。善良是区分好人与坏 人的最初界限,也是最后界限。 看到今天许多人以满足物质欲望为人生惟一目标,全部生活由赚钱 和花钱两件事组成,我为人们的心灵的贫乏感到震惊,于是我怀念 丰富。 丰富,人的精神能力的生长、开花和结果,上天赐给万物之灵的最 高享受,为什么人们弃之如敝屣呢?中外哲人都认为,丰富的心灵 是幸福的真正源泉,精神的快乐远远高于肉体的快乐。上天的赐予 本来是公平的,每个人天性中都蕴涵着精神需求,在生存需要基本 得到满足之后,这种需求理应觉醒,它的满足理应越来越成为主要 的目标。那些永远折腾在功利世界上的人,那些从来不谙思考、阅读、独处、、精神创造等心灵快乐的人,他们是怎样辜负了上天的 赐予啊,不管他们多么有钱,他们是度过了怎样贫穷的一生啊。 看到有些人为了获取金钱和权力毫无廉耻,可以干任何出卖自己尊 严的事,然后又依仗所获取的金钱和权力毫无顾忌,肆意凌辱他人 的尊严,我为这些人的灵魂的卑鄙感到震惊,于是我怀念高贵。 高贵,曾经是许多时代最看重的价值,被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现在 似乎很少有人提起了。中外哲人都认为,人要有做人的尊严,要有 做人的基本原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违背,如果违背,就意味着 不把自己当人了。今天的一些人就是这样,不知尊严为何物,不把

[周国平哲学]周国平:幸福的哲学

[周国平哲学]周国平:幸福的哲学 周国平:幸福的哲学我讲的题目是《幸福的哲学》。 我一辈子幸福感最强烈的时候,是什么时候?主要是两段时光。一段是谈恋爱的时候。 我在上初中的时候,就暗恋一个女生,她坐在我后面三四排的样子。上课的时候我就老是回头去看她,后来慢慢地我就想让她知道我在看她,老去盯着她看,她也知道了。只要我回头看她,她就脸红了。我现在还记得她的样子,圆脸,经常穿一件绿色的衣服,那时候脑子里面老是在打腹稿,写情书,怎么样给她写情书。初三的时候,她坐在我旁边,那时候我就特别幸福。 然后我十七岁进了北京大学,那个真正是进入了青春期了。有一天我突然发现,世界上有这么多漂亮的姑娘,顿时觉得这个世界美好极了,人生美好极了。那个时候我写了很多很多诗,都是爱情诗,但是没有对象的。或者说看见一个可爱的女孩,就来写一首,其实我不认识她。她盯我一眼,我心跳半天,回去写一首诗。 爱情确实是人生幸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两个人相爱,不管爱了多久,可能后来分手了,但是你们在一起相爱的那段时间,都是美好的。如果说最后分手了,你们不要互相埋怨,都要感恩,感谢对方给了你一段美好的日子。现在很多人往往是怨,互相埋怨,我觉得没有必要。那有的人就说了,他说当然爱是美

好的,但是他对我不是爱,他是骗了我。那我说,你也不要埋怨,你应该怎么样?你应该蔑视他,他不值得你爱,也不值得你怨。怨也是一种很重的感情,你要节省感情,不要浪费在他身上。 什么是爱?爱就是在人世间寻找一个最亲的亲人。一个好的婚姻能够经受住漫长岁月的考验,那就不但是美好的幸运的,而且是伟大的,这是人生的伟大成就,能够得到这么伟大成就的人是很少的。 这是一段时间。那么还有一段时光就是养孩子,自己当了父亲。有时候她妈妈看见我拿着奶瓶在那里给孩子喂奶,非常陶醉的样子,她就说:“你不要以为你在给孩子喂奶,这个奶水就是从你身上出来的。”我当时就回了她一句:“我说我真的感觉我整个变成了一个大奶瓶了。”但是毕竟不一样,她是真正用自己的身体在那里给孩子哺乳,我看的真是羡慕得不得了。 其实人生中的幸福,那些最本质的幸福是很简单、很平凡的。我们总是想去到远处寻找幸福,你可以去创造不平凡的事业,可以去创造卓越,去创造辉煌。但是,如果说你事业上非常风光,可是你的家庭生活一团糟,你根本没有时间跟自己的家人在一起,我觉得你的人生是有重大缺陷的。 无论你多么忙,都要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吃晚饭,餐桌上一定要有笑声欢语,这个比有车有房有钱重要得多。一个人钱再多,他的车、他的房再豪华,如果没有这些,我说他是很可怜的,他在这个世界上是个孤魂野鬼。所以这是我讲的第一个观点,要珍惜平凡的生活。 你要享受生命,享受生命单纯的快乐。你要享受你的智力,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6篇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一): 厚厚的一本《周国平散文》,让我利用每一天中午的时刻一点一点蚕食,到放假时只剩下几十页了。我只需趁热打铁,将之读完即可。 周国平这个名字,很多人都觉得陌生。倒是和他一字之差的周和平老师更有些知名度。周国平先生是一位典型的读书人,着书立说和翻译外国哲学着作似乎就是他工作的全部。他的书或是文章,无非两个方面:散文随笔和哲学论着。前者描绘了一个文人的精神家园,后者反映了他的学术生活。我读到的,自然是他文人的一面。 周国平的随笔散文,真正映了随和散这两个字。每篇文章都透着淡然,好像是从心中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一般。他的文章更多地关注自己而不是家国大事,好像就一向停留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身境界。这看似不够伟大,用套话说就是缺少社会职责感。但是如果以他所制定的修身圆满的标准来衡量,天下之大,那些正行治国之事的伟人们又有几个是做到了修身、甚至尝试过修身呢?官吏腐败问题是哪一个国家都不可避免要面临的问题。可如果我们恪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略,循序渐进的话,哪里还会有贪官污吏得势的道理? 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有自己的任务和位置。如果不细心叩问自己的心灵,如何能发现社会早已为自己预留的位置?对于我们,人生的大半都是未知,都需要探索;但是如果在迈出探索的步伐之前,连自己的目的地都不清楚;或是在行进途中渐渐迷失了方向,那又有什么资格口称自己是在探索人生呢?前进的步伐一刻也不能停下,了望的目光更是一刻也不能松懈。周国平用他的散文教给我们把握出世入世的度:即不能不问世事,那是不可能且自私的;也不能沉浸于俗世,迷失了自我。 如果把攀登人生的高峰类比于登山,那么最佳的状态就应是:肉体在不懈的攀登,步步为营,深陷崇山的掩映之中,灵魂则跳出山外,以旁观者的清澈目光为前进指明方向,永远不迷失。这显然是神仙的境界,凡人想要到达无疑是奢谈。我们只有退而求其次,在每次出发之前先问问自己够不够坚定;定期停下来修整,总结过去并展望未来,看看自己的路线是否偏移。认识你自己,这是指导精神生活的圣经。 我期望自己能够秉持这圣经,不忘审视自己。学习的范畴,不只是我们此刻体会到的那么浅薄,我期望自己有一天能够明白更多。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二): 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好处。周国平《安静》 这一句就道破了人生中很多事物的好处与精髓所在。人从出生时的懵懂无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