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走进纽约

走进纽约

走进纽约
走进纽约

语文科第一单元导学案课题《走进纽约》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和掌握写景的顺序和方法

学习和掌握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

2、能力目标: 学习和掌握节奏急促的语言和句式变换的作用。

掌握本文富有特色的语言风格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将来建设祖国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动静结合与多种修辞运用的写法。

2、难点: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体会文中反映出来的作者在纽约生活的心理状态。

课时安排2课时

一、导入课文

1.师:大家对于纽约的认识有多少呢?

2.师:一个生于黄土高坡,聆听着高亢粗放的信天游,走在高原纵横交错的沟沟壑壑的人,有一天置身于地球另一边,置身于美国的第一大城市——纽约的摩天大楼之中,看着这座商业帝国,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景象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带着这种好奇,让我们“走进纽约”,走进刘成章感受到的纽约。

二、.简介纽约:

纽约是美国第一大城市和最大海港,联合国总部所在地。位于纽约州东南哈得孙河口,濒临大西洋,有“美国的门户”之称。纽约市区人口732万,加上连在一起的都市及卫星城市,人口约1809万,为世界最大城市之一。面积约828平方公里。分曼哈顿、布鲁克林、布朗克丝、昆斯和里士满五个区。市中心在曼哈顿区,多摩天大楼,故纽约有“站着的城市”之称。

华尔街,位于曼哈顿区南端,长500多米,集中了全美10家最大银行中的6家总行,为美国金融帝国的象征。

百老汇大街,为娱乐场所集中地。市内还有许多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科研机构和艺术中心。

纽约是重要的陆、海、空交通枢纽。课后补记: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读完这篇游记纽约给你的初步感受。

(2)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观察事物的角度有什么不同?写景顺序

是怎样的?试举例说明。

明确:高楼大厦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夜景飓风交通

观察视角有平视、俯视和仰视。

要求学生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明确:人走在阴森森的峡谷之中(仰视)

俯首望去(俯视)

环顾四周(平视)

(3)概括各段的内容

第一段:写纽约高楼林立,街道纵横交错。

第二段:写登上纽约最高楼俯视远眺所看到的景象。

第三段:对纽约生命勃发的现代文明发出赞叹之声。

第四段:写作者汇入喧嚣忙碌的人海车流之中的感受。

第五段:写夜色中的纽约。

四.细读课文,分析探究

1.作者描写景物时采用了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两种方法,找出哪些段落用了

静态描写?哪些段落用了动态描写?试把相关语句勾画出来,并分析这样写的

好处。

描写对象原句静或动这样写的好处

1 高楼大厦

人走在阴森森的

峡谷之中……

勾勒出纽约景物的轮廓,

让读者比较完整清

晰地看到客观景物实况

2

帝国大厦

和世贸中

心上

俯首望去静

5 夜景

不知什么时候,

暮色已从纽约的

每个墙角每棵树

后钻出

2 飓风

万里长风……无

法站稳

动风力之大,大厦之高

4 交通乘电梯……按摩动

将事物写活,充分反映出纽约

充满活力和快速的生活节奏

课后补记

2. 文章为了体现纽约建筑的多和高,使用了夸张、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

试找出来并分析其作用,找出修辞方面的特色,运用最多的是什么方法?

明确:

A.比喻手法,如:

“它们是一片蒿草,而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是三棵擎天的椰子树。它们是

一堆玩具,

而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是三只啃食月中桂叶的长颈鹿。”形象生动地突出了帝

国大厦和

世贸中心的高峻。

“万里长风如透明的长天巨龙,正以七八十里的时速掠过,龙爪和龙鳞,

碰撞着、撕

扯着每个人的衣裳和头发,使每个人都狼狈得如同龙的掌中玩物,无法站稳。”

这些比

喻句,极力表现了纽约高处风速之快,风力之大。

B.夸张手法,如:

“登上了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有如越过雪线,登上了珠穆朗玛峰。虽不见

白雪皑

皑,气温却骤降,寒气砭骨。”

C.排比,如:

“没有真的巉岩怪石,没有真的……,没有真的……,有……,有……,

有……,”很有气势,让你喘不过气来。

课后补记

走↙观察角度:街道仰视→大厦俯视→-街道平视↘繁

进所观事物:高楼大厦→整个纽约→车、路、桥、灯荣

纽事物特点:重峦叠嶂→纸上地球→虫、线、琴、花喧

约↖表现手法:比喻-比喻-比喻↗嚣一、加粗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擎天(qíng)蒿草(gāo)喧嚣(xiāo)啃食(kěn)

B.旋风(xuàn)奇崛(ju?)节奏(c?u)飞瀑(pù)

C.按摩(m?)赏赐(cì)音符(fú)呼啸(xiào)

D.翠柏(bǎi)椰子(yē)砭骨(biǎn)坠入(zhuì)

二、根据拼音写汉字

1.分道扬biāo()2.撕chě()3.白chì()4.沟ha()5.杂tà()6.chán岩()7.白雪ái ái()()8.cáo杂()9.波lán起伏()

三、结合句意解释加粗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不见白雪皑皑,气温却骤降,寒气砭骨。

砭:深入到。

B.俯首望去,周围那些一下变得谦卑起来的摩天大楼都是上肥下瘦,上宽下窄……

谦卑:矮小。

C.好像全球五大洲将近二百个国家的一切山、一切岳、一切岭、一切峰峦,都一齐汇拢到这儿来了!

汇拢:聚集。

四、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风景,是我的故乡的野外。是秋日肃瑟的景象。

B.假使窗外的人声物态太嘈杂了,关了窗好让灵魂自由地去探胜,安静地默想。C.听完了我的故事,那位老先生无限感概地说:“在我们一生中,生活有时会像河流一样,和另一条河流遇合了,又分开了……”

D.当时群众对抗战胜利的热烈心情,是谁也不会觉得过分的

设计者:刘文哲审计者:彭彩玉日期:2012年9月20日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语文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教案设计

单元写作学写游记 教材分析 本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游记,通过记述游览见闻,描摹山水风光,吟咏人文胜迹,抒发作者的情思。学习本单元,要了解游记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游踪、写景的角度和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阅读了一定数量的游记作品,为写游记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现在人们旅游的机会越来越多,不少同学在节假日跟随家人或亲戚朋友一起旅游,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扩大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愉悦了心情,同时获取了写作的素材,产生了写作的冲动。在这样的背景下,写一写游记,对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人文素养是很有好处的。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1.了解游记的特点和写作的基本要求。 2.把握游记的选材角度,掌握抓特点、重描绘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3.通过翻看照片,观看视频,阅读名家游记,写出让你感受最深的一次游记。 ●教学重难点 把握游记的选材角度,掌握抓特点、重描绘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1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古人说得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外出旅游的机会多了,城市的繁华、乡村的秀美、名胜古迹的魅力,总是令我们流连忘返。如果能把这些美丽的风景变成文字,写成游记,遗忘的时候随手翻一翻,犹如故地重游。那是多么有意义的事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学写游记。 二、写作指导 1.写出自己与别人的不同感受来。游记不能写成流水账,关键是写出自己独到的感受,要写出游时的“味”来。比如同一座泰山,在不同时代,在不同季节,在不同人的笔下所具有的情韵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也到泰山去,是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那么我们的笔下一定会是另一番景象。就算是两个人在同一季节、同一天去同一个地方,两个人所获得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因为两个人的生活阅历、知识水平、个人爱好都不一样。所以,我们写作时,要把这不一样的体验写出来。 2.选自己感受最深的、心灵受触动最大的方面去写。我们在游记的写作中,一定要试着去捕捉那些撼动我们心灵的东西,捕捉那些刹那间产生的思想的火花,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有特色

走进森林作文300字5篇

走进森林作文300字5篇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走进森林作文300字一:走进森林(382字)大森林里究竟藏着什么奥秘呢?我躺在“床”上沉思着……我睁开眼睛,忽然发现自己睡在树上,一骨碌不小心从树上掉下来了。“好疼。”我摸着屁股叫道。突然,我眼前一亮,前面竟是我心驰神往的大森林。我忙走进森林,一棵棵郁郁葱葱的大树映入眼帘。瞧这棵树干如龙、树冠如云老槐树,好像一座小山拔地而起,遮天蔽日,相当威风气派……我一边走一边欣赏着美景。突然,一个庞然大物——飞船降落在我们面前,我转身就跑。就在我回头的一瞬间,飞船里走出一个骨瘦如柴的人,出于好奇,我们又胆战心惊地挪了回去。这个“人”说道:“你好,我是来自月球的外星

人!”我疑惑着。他见我紧张的样子连忙说道:“我们那里的人们和睦相处,从没有战争。”说到这儿,我都有点为我是地球人而遗憾了。他邀请我到月球上去做客,我盛情难却,只好跟他走了,走到半路,我脚下一滑,就……我醒了,原来是一场梦。哎,这如果变成现实该多好啊!走进森林作文300字二:走进森林(358字)大森林,是我做梦都想去的地方,今天,我终于来到了我一直向往的森林。我骑上千里马,来到了绿树浓荫的森林里,我人还没有进去,鼻子就闻到了一股芬香。我下了马,背上食物和水向森林深处走去,走着走着,一条大蟒蛇“忽”地蹿上了树梢,张开大嘴向我扑来。对付蛇我可是老手了,我掐住它的七寸,往后一甩,继续向前走。啊!没想到,森林深处居然有此美景----鸟儿成群结队地唱着歌;清凉的泉水潺潺地流着;猴子在为受伤的老虎采草药……真是人间仙境啊!看到这,我不禁想起了大森林以外的世界,那是怎样血腥的

小学六年级阅读理解精选及答案(一)

走进书里去 ①有人说现代的儿童普遍有个共同倾向,就是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看电视和看漫画书上,而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②这样的孩子,外表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搏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奈耐)心,知识虽多但流于肤浅,反应虽敏捷却未经推敲思索。 ③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豪毫)不费力地坐在(荧影)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相形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④小朋友可能读过《顽童流浪记》,也可能看过它的影片或卡通,两相比较,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至于影片和卡通,虽然也给你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⑤如果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电视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是可口的零食。一样是吃的享受,韵味却不相同。⑥现代人的求知和文学欣赏的方式已变得多姿多彩,不过,千万不要忘记阅读书籍仍然是求学问的主要方法,更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但愿你能确实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进书里去。 9、阅读①—③段,划掉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10、反义词。粗略——瞬间—— 11、为什么静下心来专心读书的儿童愈来愈少了? 12、读小说和看影片有什么不同? 13、作者把___ __比喻为__ _____的宴席。把_______比喻为_____的快餐。 14、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是什么?_ _______ 15、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说说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变 ①马市长放下手里的茶杯,望着女儿说道:“现在农村的条件的确差些,有些人只顾自己的利益和前途,不愿到农村去,而这个女大学生敢于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舍弃自己的利益,她这种精神很值得表扬,我们一定要大力支持。” ②“有什么事就说吧。” ③“我们单位有个刚分配来的大学生,放着清闲的工作不干,偏要到农村搞什么乡镇企业,您说她是不是太傻了?” ④马市长吃罢晚饭,在客厅里悠闲地品着香茶。女儿笑吟吟地走过来:“爸,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 ⑤“什么?”马市长顿时收敛了笑容,“你怎么能这样,这绝对不行!” ⑥“哦,那么她爸爸是谁?”马市长问道。 ⑦“就是您老人家呀!” ⑧女儿神秘地笑了笑,说:“不对,我认为应该表扬她爸爸,因为她爸爸十分支持她。” 1、这篇文章的顺序被打乱了,请将正确的顺序,按序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文中突出表现马市长“变”的一对词语是 ()和()。 3、文中女儿向父亲“请教”的目的是 () 4、文中第⑤句里的“这样”的含义是 (1)(2) 5、你认为文中的马市长是个什么样的人? 《校园交响诗》选段 教室,像一只蜂巢。排列的桌椅,是一格一格的蜂房,井然有序。上课铃一响,你一格,我一格,大家坐好。在老师的传授中汲(jí)取,在各科的书籍里寻觅。时而循着历史的长河飞向遥远的古代;时而飞翔在当今的科学天地。时而书声琅(láng)琅;时而书写沙沙。在知识的大海里采集、探索、积累。 3 像金色的小蜜蜂在花海里采集花粉,嗡嗡嘤(yīng)嘤地飞鸣、渴求。在各自的蜂房里忙碌地储积着蜜。 1、这段话主要写了。 2、用“~~~”画出文中的一处比喻句,是把()作()。 3、用“”画出文中的排比句。 4、体会分号与句号,顿号与逗号的用法。 (1)、“时而循着历史的长河飞向遥远的古代;时而飞翔在当今的科学天地。时而书声琅(láng)琅;时而书写沙沙。”句中的“句号”改为“分号”吗?为什么?( (2)、“像金色的小蜜蜂在花海里采集花粉,嗡嗡嘤(yīng)嘤地飞鸣、渴求。在各自的蜂房里忙碌地储积着蜜。”能把句中的“顿号”改为“逗号”吗?为什么?() 生命的价值 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儿,常常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总是笑而不答。有一天,院长交给男孩一块石头,说:“明天早上,你拿着这块石头到市场上去卖,但不是‘真买’。记住,无论别人给多少钱,绝对不能卖。”第二天,男孩儿蹲在市场的角落,意外地有好多人要向他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愈出愈高。回到院内,男孩儿兴奋地向院长报告,院长笑笑,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上去叫卖。再黄金市场上,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出10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最后,院长叫男孩把石头拿到宝石市场去展示。结果,石头的身价又涨了10倍。由于男孩怎么都不卖,竟被传扬为“稀世珍宝”。男孩兴冲冲地捧着石头回到孤儿院,将这一切禀报院长。院长望着男孩儿,徐徐说道:“生命的价值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下就会有不

走进纽约的教案

走进纽约的教案 关于走进纽约的教案 目的要求: 1.学习文中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 2.学习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重点:学习文中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 难点:学习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预习 初读课文,借助字典,扫清生字生词 二、导入 1.作者简介 刘成章,1937年生,陕西延安人。1961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陕西省作协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已出版六本散文集,其中《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2.纽约简介 纽约,美国第一大城市,也是联合国总部所在地,有“美国门户”之称。纽约人口约1809万,面积约828平方公里,为世界最大城市之一。 三、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听朗读带,正音并思考:纽约给你怎样的一个印象?

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在美国曾有这样的谚语:你如果爱一个人,请送他去纽约;你如果恨一个人,也请送他去纽约。 作为美国第一大城市的纽约,高楼林立,建筑雄伟;车水马龙,交通发达,生活节奏异常快速;声响嘈杂,灯光如昼。在纽约充满了勃勃生机的另一面,则是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大。 所以文中写只有小松鼠“没有追求,没有压力”,反衬出生活在纽约这样环境中的人们,“远不像小松鼠那么轻松自在”。 四、弄清各段大意 1、纽约高楼林立,街道纵横交错。 2、登高俯视远眺 3、赞叹纽约现代文明 4、车海人流中的感受 5、夜色中的纽约 五、探究: 1、作者是如何体现纽约建筑的多和高的? 学生讨论交流: 把高楼比做山峰,把高楼之间的街道比做沟壑。高楼多得就象全世界的一切峰峦都一齐 汇拢到纽约,山多得好象在那儿举行着一场盛大的博览会。因为楼高,人走在街道上像走在阴森森的峡谷之中,天窄得只剩下纵横的蓝线。作者用极度夸张的语言,突出纽约楼高而多,给人以强烈的震

八上基础知识练习题

第一单元基础知识练习题 1、给加点字注音 2、调和横暴模仿折服旋转参差浣妆夔门滟 预秭归袅袅万壑明妃瞿塘斑斓漾动眩目仲春晶莹谛听娴熟璀璨摇曳隐匿闪烁剔透黝黑连缀竹篙深湛恬静眸子魅力蓼蓝蔷薇逶迤安谧肃穆潸然篝火脍炙缥缈涟漪伫立颠簸扑朔馋岩浸淫镢头烙印喧嚣倏忽扬镳擎天嘈杂享受皑皑杂沓屋脊苍穹繁衍蒿草 2.结合课文解释词语 浣妆斑斓漾动晶莹 眩目参差谛听摇曳 璀璨娴熟深湛恬雅 折服魅力逶迤安谧 肃穆沧桑摩天浸淫 烙印喧嚣倏忽 相看两不厌如诉如志不移: 难以捉张灯结后余生: 风风火火容光发大相径. 息万变稍纵逝风度: 横空出超凡俗然而生 然泪下毅然然分道扬 动听世外桃天独厚 炙人口虚无缈大步星 3.填字组词 屈一指古壑小心屈一指争先后转弯角 眼花乱争分秒心急火微不足重峦叠群山万 悬绝壁一之地生机繁荣昌名中外扑迷离 4.文学常识填空 1.《巴东三峡》是一篇(体裁)。作者是现代学者,本文以作者船行为线索,依次记叙、描写景物,次序井然。文章开始先,然后而上,分别记叙、描写峡、峡和峡。 2.《周庄水韵》的作者是,作家,周庄在江苏昆山,有“”的美誉。3.《青海湖,梦幻般的湖》选自《》,作者, 当代。文章自始自终把“”与对青海湖的具体描写结合起来。 4.《走进纽约》是一篇(文体),作者是作家。 5.游记,要点明、,交代和,抓住,并做到 。 6。背诵“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永远也无法模仿”一段文字 第二单元基础知识练习题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矜.持夜不能寐.大阪.颁.发噙.浩瀚. 薄.雾风度翩.翩紫荆.花戗堤 ..瞩.目凝.重 荒谬.劫.后余生无稽.之谈溃.口缔.造者障碍 .. 谚.语穿梭.提纲挈.领搜.寻肆虐 ..籼.型 黔.阳县矢.志不移钵.鉴.于 二、选字填空 无之谈细雨世人目流勇退 风尘不善言开大笑冷嘲热 洪水肆流勇退大相庭披挂上 兵不甲稳脚跟志不移面而来 夜不能后余生加珍惜奔乱跑 浩宇宙久不息成名就出意料 冷热讽夜不能江河下 三、解释词语和加点的字 矜持:凝重:掩映: 瞩目:易帜:肆虐: 鉴于:迂回:截止: 率先:苦涩:奔赴: 四、文学常识填空 1.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和是新闻最重要的属性。 2.新闻的特点可以用、、、四个词来概括。 3.消息一般有()、()、()()、()、(),六个要素,简称“六要素”或“六何”。 4.消息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和是新闻的主要的部分。 5.是报纸的眉目,是消息内容的提要。 第三单元基础知识练习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殉.职热忱.狭隘.纯粹.晋察冀.佩.服 鄙.薄钦.佩拈.轻怕重时髦.弄巧成拙.圩.堤 斟酌 ..费.解以讹传讹.循.环悲天悯.人摞.碗筷 循规蹈矩.训诫.亲躬.捷.径裨.益统筹. 2、填字组词。 麻木不轻怕重清清精求精不关心

走进书里去阅读答案

走进书里去阅读答案 现代人的求知和文学欣赏的方式已变得多姿多彩,不过,千万不要忘记阅读书籍仍然是求学问的主要方法。下面是为大家的走进书里去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 ①有人说现代的儿童普遍有个共同倾向,就是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看电视和看漫画书上,而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 ②这样的孩子,外表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搏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奈耐)心,知识虽多但流于肤浅,反应虽敏捷却未经推敲思索。 ③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豪毫)不费力地坐在(荧影)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相形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 ④小朋友可能读过《顽童流浪记》,也可能看过它的影片或卡通,两相比较,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至于影片和卡通,虽然也给你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 ⑤如果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电视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是可口的零食。一样是吃的享受,韵味却不相同。

⑥现代人的求知和文学欣赏的方式已变得多姿多彩,不过,千万不要忘记阅读书籍仍然是求学问的主要方法,更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但愿你能确实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进书里去。 9、阅读①—③段,划掉括号里不正确的字。(4分) 10、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粗略——瞬间—— 11、为什么静下心来专心读书的儿童愈来愈少了?(4分) 12、读小说和看影片有什么不同?(4分) 13、作者把___ __比喻为__ _____的宴席。把_______比喻为_____的快餐。(4分) 14、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是什么?_ _______(2分) 15、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说说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并说明理由。(4分) 【参考答案】 9、应划掉的字依次是:搏、奈、豪、影 10、粗略的反义词是“细致”、瞬间的反义词是“永恒” 11、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豪毫)不费力地坐在(荧影)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相比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4课《走进纽约》教案 语文版

走进纽约 教学目标: 1. 学习和掌握写景的顺序和方法(用不同的视角全方位、立体反映描写对象)。 2. 学习和掌握修辞方法的运用。 3. 学习和掌握节奏急促的语言和句式变换的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把握本文“移步换景”的写法,独特的语言风格,以及修辞方法、句式变换的运用。 难点: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体会文中反映出来的作者在纽约生活的心理状态。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9·11”事件导入,简介纽约: 纽约是美国第一大城市和最大海港,联合国总部所在地。位于纽约州东南哈得孙河口,濒临大西洋,有“美国的门户”之称。纽约市区人口732万,加上连在一起的都市及卫星城市,人口约1809万,为世界最大城市之一。面积约828平方公里。分曼哈顿、布鲁克林、布朗克丝、昆斯和里士满五个区。市中心在曼哈顿区,多摩天大楼,故纽约有“站着的城市”之称。 华尔街,位于曼哈顿区南端,长500多米,集中了全美10家最大银行中的6家总行,为美国金融帝国的象征。 百老汇大街,为娱乐场所集中地。市内还有许多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科研机构和艺术中心。 纽约是重要的陆、海、空交通枢纽。地铁四通八达。肯尼迪国际机场名扬全球。 美国的交通十分发达。公路网稠密,长达630万公里,高速公路约7万公里。70%公路网集中在北部。汽车保有量约1.7亿辆,其中80%以上为小汽车。汽车在客运中占84%。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边读边思考: 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来描绘纽约的?

明确:看纽约,观察视角有平视、俯视和仰视。 要求学生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明确:人走在阴森森的峡谷之中(仰视) 俯首望去(俯视) 环顾四周(平视) ---------立体反映描写对象。 三、细读课文,进行分析 学生朗读课文,体会文章反映出来的节奏和思想情感。思考并以四人为小组进行讨论: 1. 描写景物,哪些段落用了静态描写?哪些段落用了动态描写?试 把相关语句勾画出来,并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填写下表 段落描写对象原句静或动这样写的好处 1高楼大厦人走在阴森森的峡谷之中……静勾勒出纽约景物的轮廓,让读者比较完整清晰地看到客观景物实况 2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上俯首望去静 5夜景不知什么时候,暮色已从纽约的每个墙角每棵树后钻出静 2飓风万里长风……无法站稳动风力之大,大厦之高 4交通乘电梯……按摩动将事物写活,充分反映出纽约充满活力和快速的生活节奏 明确:旨在让学生掌握描写景物的不同方法。 2. 看下列短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l “顾客的嘈杂。黑人的鼓声。警车和救护车的尖叫……” 表现出纽约喧嚣嘈杂。 l “路。直线。交叉线。弧线。拱起的线。隐没的线。圆圈。 有重叠的线,甚至,缠在一起的线。……” 表现出纽约的道路纵横交错,交通十分发达。几字一顿,语言简 洁,铿锵有力,气势激越、昂奋。 明确:节奏急促,恰当地反映出纽约充满活力和快速的生活节奏。 3. 读下列叠词、叠句、排比句,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走进纽约》

清新县何黄玉湘中学八年级上册语文科学案 课题:4《走进纽约》课型:自读课主备人:张爱香 班级:学生姓名: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把握内容,了解作者的观察角度。 2、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结合具体语句,品味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 学习重点: 1、学习文中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 2、学习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学习难点: 结合具体语句,品味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你还没离开纽约,只是,róng guāng huàn fā力大无穷的纽约站起来了……()(2)斯诺当然不久就回到了他的美利坚,我却在那儿长大,因而深深地打上了那儿的lào yìn。( ) (3)乘电梯耳膜受着强压,人不是自由落体,所以能速度均匀地降落下来,降落下来立即坠人 xuān xiāo。() (4)甲虫们在上面时而追逐着,时而并行着,时而倏地一下fēn dào yáng biāo……( ) 2、选用下列至少两个词语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不少于30字。 烙印伟岸超尘脱凡柳暗花明横空出世风风火火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去年以来,罗浮山风景名胜区除不断发现新景点外,还陆续恢复梅花山等一批历史人文景点,大力开展朱明洞景区交通、道路等基础设施。 B.不管是真的由于系统问题,还是出于舆论压力导致核查服务暂停,对于推出这项服务的公安部相关部门来说,都是一件尴尬事。 C.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从2009年1月1日起,决定取消或停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费、暂住证工本费等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以推进行政事业性收费改革,促进依法行政。 D.通过日常的凡人小事、常见情景,反映重大的主题,把题材放入广阔的社会背景和时代高度,让文章跃动时代脉搏,传递时代信息,表现时代精神。 4、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风东进,洋节流行,捧为时尚。据调查:在中国人喜欢的洋节中,排名前几位的是:圣诞节、母亲节、情人节、愚人节。中国人喜欢过洋节,其动机大致如下:表达感情(亲情、友情、爱情);凑凑热闹,轻松一下;为了“赶时髦”……

《走进纽约》教案

《走进纽约》教案 1. 学习文中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 2.学习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初读课文,借助字典,扫清生字生词 1.作者简介 刘成章,1937年生,陕西延安人。1961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陕西省作协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务理事。已出版六本散文集,其中《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2.纽约简介 纽约,美国第一大城市,也是 __总部所在地,有“美国门户”之称。纽约人口约1809万,面积约828平方公里,为世界最大城市之一。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纽约。 听朗读带,正音并思考:纽约给你怎样的一个印象?

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在美国曾有这样的谚语:你如果爱一个人,请送他去纽约;你如果恨一个人,也请送他去纽约。 作为美国第一大城市的纽约,高楼林立,建筑雄伟;车水马龙,交通发达,生活节奏异常快速;声响嘈杂,灯光如昼。在纽约充满了勃勃生机的另一面,则是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大。 所以文中写只有小松鼠“没有追求,没有压力”,反衬出生活在纽约这样环境中的人们,“远不像小松鼠那么轻松自在”。 1、纽约高楼林立,街道纵横交错。 2、登高俯视远眺 3、赞叹纽约现代文明 4、车海人流中的感受 5、夜色中的纽约

1、作者是如何体现纽约建筑的多和高的? 学生讨论交流: 把高楼比做山峰,把高楼之间的街道比做沟壑。高楼多得就象全世界的一切峰峦都一齐 汇拢到纽约,山多得好象在那儿举行着一场盛大的博览会。因为楼高,人走在街道上像走在阴森森的峡谷之中,天窄得只剩下纵横的蓝线。作者用极度夸张的语言,突出纽约楼高而多,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力。文中“汇拢”“举行博览会”把静态的楼写活了。 2、作者是怎样写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的高与大的? 学生讨论交流: 把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比作擎天的椰子树和长颈鹿,而把周围的建筑比作蒿草和玩具,这种夸张的比较令人一目了然,作者还把静态的楼写成三只啃食月中桂叶的长颈鹿,把楼写动了,写活了。另外还把这三座高楼比作珠穆朗玛峰和超级巨人,极力描绘楼的高与大。

【三年级作文】走进森林

【三年级作文】走进森林 有一天我在看《爱丽丝梦游仙境》,看着看着,突然出现了一个洞,我很新奇,连忙 跳进洞里,不知等了多少分钟,我来到了一片美丽的大森林。 大森林里有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红松、白桦、柏树多极了,像一个个站岗的军人一 样直直地立着,树的枝叶也多极了,密密层层遮住了蓝蓝的天空,也遮住了人们的视线。 这里的草地绿油油的,像一个绿色的大绒被,草地上的野花五颜六色,紫的、白的、黄的,一片花的海洋。树上的青苔多极了,因为枝叶把阳光遮住了,所以才有那么多青苔在树上,树下的落叶有红的、黄的、绿的,踩上去发出“沙沙沙沙”的声音,树旁有一条小溪,溪 水潺潺,水很清澈,小溪里有许多美丽的石头,那些石头绿的像翡翠,紫得像水晶,红的 像太阳。我背着周围的景象惊呆了。走着走着,我看见了一棵树,她有许多根,我打了一 个哈欠,卷成一个圆球,微风吹过,球滚到了小溪边,她在那里把根埋到土里,又变成了 一棵树,我吃惊得目瞪口呆,这树叫什么名字呢?我的脑子转着,忽然我想起来了,我们 科学书上有这种树,她叫卷柏,太神奇了! 我又走着走着,正好赶上动物们举行音乐会,小鹿妈妈和她的孩子一起跳着欢快的舞蹈,百灵鸟唱起了动听的歌,小猫走起了她拿手的猫步,我骑在大象身上,大象带着我做 着芭蕾动作,我在大象背上笑得肚子都痛了,我好喜欢这群小动物啊!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文章能帮助到您。 玩着玩着,有个小朋友在叫我妹妹起床了,我说我的动物朋友都被你吓跑了,这时, 我睁开眼睛,原来是一场梦啊,我多想继续停留在那个森林的世界里!我以后要真正走进 大自然去看一看,大自然太神奇太有趣了!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阅读理解走进书里去及答案解析

阅读理解走进书里去及答案解析 阅读《走进书里去》然后答题: ①有人说现代的儿童普遍有个共同倾向,就是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看电视和看漫画书上,而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 ②这样的孩子,外表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搏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奈耐)心,知识虽多但流于肤浅,反应虽敏捷却未经推敲思索。 ③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器材的进步使人们(豪毫)不费力地坐在(荧影)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作品。相形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 ④小朋友可能读过《顽童流浪记》,也可能看过它的影片或卡通,两相比较,在读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至于影片和卡通,虽然也给你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 ⑤如果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电视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是可口的零食。一样是吃的享受,韵味却不相同。

⑥现代人的求知和文学欣赏的方式已变得多姿多彩,不过,千万不要忘记阅读书籍仍然是求学问的主要方法,更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但愿你能确实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进书里去。 9、阅读①—③段,划掉括号里不正确的字。(4分) 10、从文中找出下列的反义词。(2分) 粗略——瞬间—— 11、为什么静下心来专心读书的儿童愈来愈少了?(4分) 12、读小说和看影片有什么不同?(4分) 13、作者把___ __比喻为__ _____的宴席。把_______比喻为_____的快餐。(4分) 14、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是什么?_ _______(2分) 15、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说说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并说明理由。(4分) 【参考答案】 9、应划掉的字依次是:搏、奈、豪、影 10、粗略的反义词是“细致”、瞬间的反义词是“永恒” 11、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豪毫)不费力地坐在(荧影)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相比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 12、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

4、走进纽约教学设计

4 走进纽约 【教师寄语】 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描写景色采用的不同视角,学习动静结合的写景方法。 2.仔细品味本文独特的语言风格,领会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作用。 3.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容纳世界多元文化的开放心态。 【学习重点】 学习节奏急促的语言和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动静结合的写景方法。 【学习难点】 理解作者在纽约的心理状态。 【相关链接】 作者简介:刘成章,当代诗人、散文家,陕西延安人。《安塞腰鼓》获鲁迅文学奖,被选入《中国当代散文精华》。本文选自《中华百年游记精华》。 关于纽约:是美国第一大城市和最大海港,是联合国总部所在地。它的人口约1080万,为世界最大城市之一。市中心在曼哈顿区,多摩天大楼,故有“站着的城市”之称。 学习流程: 一、预习导学 (一)我能利用注释、工具书给加点的字注音。 巉.岩蒿.草擎.天骤.降砭.骨镢.头 烙.印迢迢 ..喧嚣.倏.忽分道扬镳.杂沓.(二)课文相关知识 静态描写:是指对于处于静止状态的景物之描写,准确、真实、生动、形象、具体地勾勒出景物形态之特征。它适用于表现和平、安静、肃穆、悲哀、沉闷或高度紧张的气氛与情调。给人以安适甜美,或引人以遐思联想,或激人以哀伤思恋,或为下文渲染铺垫。 动态描写:是指对于处于活动、变化状态时的景物之描写,按照时间将景物的活动、变化、姿态、声响描绘出来。适用于表现紧张、热烈、欢快、烦躁、不安等气氛与情调之描写。 (三)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1. 通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概括文章内容。 二、合作探究 (一)文章成功的用了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方法,描绘了纽约的都市风光,读来使人目不暇接。请你说说哪些段落用了动态描写?哪些段落用了静态描写?并分析其好处。

走进纽约教案

《走进纽约》教学案 课题:《走进纽约》课型:讲读课时:2课时 备课组:七年级语文主备人:段焱艳审核人:古红梅 教学目标 读课文,初步认识纽约 学习写景时用不同的视角全方位、立体反映描写对象 品味语言的急促节奏以及修辞方法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 品味语言,分析其修辞手法的作用 揣摩文章所反映的作者在纽约生活的心理状态 牛刀小试 1、看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 (1)这真是一座险峻的高山,走进它,我看到了深深的沟壑.(ha),我看到了巉.(chán)岩的怪石、我看到了山泉飞瀑、苍松翠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让我惊叹不已! (2)登上珠穆朗玛峰,这里白雪ái ái (皑皑),凛冽的寒风划过你的脸颊,寒气砭.(biān)骨,你会忍不住哆嗦起来! (3)汽车、人流、擎.(qíng)天大厦,xuān xiāo(喧嚣)的街道,繁华的灯火……快速行走在城市中,为生计而奔波,也许你已经厌倦,那是否可以卸一卸肩上的担子了呢?(4)虽是同门师兄弟,但在很多问题的处理上,他俩都存在着重大分歧,没办法,最后只能fēn dào yáng biāo(分道扬镳),各自钻研! 2、读词语,并将它们正确的填入下列括号内。 超尘脱凡首屈一指横空出世砭骨喧嚣 柳暗花明大步流星分道扬镳倏地杂沓 (柳暗花明)(1)形容柳树成荫、繁花耀眼的美景,后多比喻在困境中看到希望。 (倏地)(2)极快地。 (喧嚣)(3)声音大而杂乱。 (砭骨)(4)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觉非常冷。 (首屈一指)(5)弯下手指头计数,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第一。 (横空出世)(6)形容高大,横在空中,浮出人间。 (分道扬镳)(7)各走各的道路。 (大步流星)(8)形容步子迈得大,走得快。 (杂沓)(9)杂乱。 (超尘胶凡)(10)超出尘世,脱离凡俗。 3、你了解纽约吗?读了下面的文字,你会用些什么词语来形容它呢? 纽约是美国第一大城市和最大海港,联合国总部所在地位于纽约州东南哈得孙河口,濒临大西,有“美国的门户”之称。 纽约市区人口732万,加上连在一起的都市及卫星城市,人口约1809万,为世界最大城市之一。面积约828平方千米,分曼哈顿、布鲁克林、布朗克斯、昆斯和里士满五个区。市中心在曼哈顿区,有许多摩天大楼,故纽约有“站着的城市”之称。 华尔街位于曼哈顿区南端,长500米,集中了全美10家最大银行中的6家总行,为美国金融帝国的的象征。 百老汇大街,为娱乐所集中地。市内还有许多博物馆、美术馆、科研机构和艺术中心。

走近森林阅读题答案

走近森林阅读题答案 导读:①森林是以树木为主体的许许多多生物组成的生物群落。森林里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森林资源按自然属性可划分为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两大类。其中生物资源又可分为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三类。植物资源包括林木资源(乔木、灌木和竹子)和非林木资源(藻类、地衣、苔藓、蕨类和其他种子植物等);动物资源主要包括哺乳动物、爬行动物、森林昆虫、鸟类和鱼类等;微生物资源主要包括各种菌类、支原体、衣原体等。非生物资源主要是指支撑森林生物的林地土壤、水分等资源。可见森林是地球上一个丰富多彩的大资源库,而且其主要部分即森林生物资源部分,是可以持续利用的可再生资源。 ②森林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同时,森林还具有维护地球生命、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生态价值。 ③森林可以给人类源源不断地提供木材产品和林副产品。木材产品主要包括原木、锯材、纸浆材、人造板材等;林副产品主要包括森林动物与微生物提供的各种产品等。为人类提供这些产品无疑是森林的重要功能。 ④森林是生态平衡的主要调节器。森林可以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使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是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niǔ)带,对保持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起着中枢和杠杆作用。可以说没有森林就没有生态平衡。

⑤森林能够有效地涵养水源和防止水土流失。森林凭借庞大的林冠、深厚的枯枝落叶层和发达的根系,能够起到良好的蓄水保土和减轻地表侵蚀的作用。据测算,5万亩森林的蓄水量约有一百万立方米。在森林被破坏或无森林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许多河道和水利设施不断受到泥沙淤积,经常造成水灾。 ⑥森林能够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目前地球上的500万~3000万种生物中,有一半以上是在森林中(qī)息繁衍。 ⑦森林能够有效地缓解“温室效应”。由于近代人类大量使用石化燃料,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浓度不断升高,引起地球上的“温室效应”。每公顷森林平均每年可吸收20~40吨二氧化碳,同时放出15 ~ 30吨氧气。 ⑧。据有关专家研究,一公顷森林平均每年能吸引700多千克的二氧化碳,可减轻工业酸雨的危害;城市中路旁的林带可以阻挡沙尘,滞尘率高达70%~90%。同时林带还有降低噪声的作用,噪声经过30米宽的林带可降低6~8分贝。 ⑨森林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同时又有巨大的生态环境效应,这是任何其他东西都无法代替的。 8.根据注音写出汉字。(1分) ①(ni ǔ)带②(q ī)息

走进书里去阅读答案

篇一:走进书里去阅读答案 阅读《走进书里去》然后答题:①有人说现代的儿童普遍有个共同倾向,就是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看电视和看漫画书上,而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②这样的孩子,外表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搏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奈耐)心,知识虽多但流于肤浅,反应虽敏捷却未经推敲思索。③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豪毫)不费力地坐在(荧影)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相形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④小朋友可能读过《顽童流浪记》,也可能看过它的影片或卡通,两相比较,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至于影片和卡通,虽然也给你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⑤如果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电视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是可口的零食。一样是吃的享受,韵味却不相同。⑥现代人的求知和文学欣赏的方式已变得多姿多彩,不过,千万不要忘记阅读书籍仍然是求学问的主要方法,更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但愿你能确实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进书里去。9、阅读①③段,划掉括号里不正确的字。(4分)10、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粗略瞬间11、为什么静下心来专心读书的儿童愈来愈少了?(4分)12、读小说和看影片有什么不同?(4分)13、作者把___ __比喻为__ _____的宴席。把_______比喻为_____的快餐。(4分)14、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是什么?_ _______(2分)15、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说说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并说明理由。(4分)【参考答案】9、应划掉的字依次是:搏、奈、豪、影10、粗略的反义词是细致、瞬间的反义词是永恒11、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豪毫)不费力地坐在(荧影)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相比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12、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看影片和卡通虽然有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13、作者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电视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14、阅读书籍15、【改题标准】表明你的观点(得1分),引述作者观点(1分)、结合自己读书经历论说自己观点(1分)、语言通顺(1分)。篇二:走进书里去阅读答案 篇三:走进书里去阅读答案 走进书里去阅读答案①有人说现代的儿童普遍有个共同倾向,就是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看电视和看漫画书上,而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②这样的孩子,外表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博,但缺_百度作业帮走进书里去阅读答案①有人说现代的儿童普遍有个共同倾向,就是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看电视和看漫画书上,而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②这样的孩子,外表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耐心,知识虽多但流于肤浅,反应虽敏捷却未经推敲思索.③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毫不费力地坐在荧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相形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④小朋友可能读过《顽童流浪记》,也可能看过它的影片或卡通,两相比较,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至于影片和卡通,虽然也给你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⑤如果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电视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是可口的零食.一样是吃的享受,韵味却不相同.⑥现代人的求知和文学欣赏的方式已变得多姿多彩,这是现代人莫大的幸福.我们再也不必“囊萤夜读”“手不释卷”,而能够在欢笑里、蹦跳中增长见识.不过,千万不要忘记阅读书籍仍然是求学问的主要方法,更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但愿你能确实养成良

《走进纽约》 2

《走进纽约》 2 课题:走进纽约 资兴市黄草中学黄晨铭 教学目标与要求: 1、学习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及多种修辞手法。 2、了解作者观察事物的角度,掌握本文全方位 3、了解作者观察事物的角度,掌握本文全方位、立体感地描写方法 重点: 掌握本文富有特色的语言风格 难点: 引导学生思考在现代物质文明的挑战下如何固守传统的问题 教具: 准备反映纽约丰富的物质文明和高节奏生活的幻灯。 教程: 一、导入课文 1.师:大家对于纽约的认识有多少呢? 2.师:一个生于黄土高坡,聆听着高亢粗放的信天游,走在高原纵横交错的沟沟壑壑的人,有一天置身于地球另一边,置身于美国的第一大城市——纽约的摩天大楼之中,看着这座商业帝国,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景象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带着这种好奇,让我们“走进纽约”,走进刘成章感受到的纽约。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受作者的语言魅力 1.师:纽约是美国第一大城市,世界金融、商业、贸易、文化中心之一,联合国总部所在地,位于美国东北部哈得孙河注入大西洋的河口。……作为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纽约充满生机和活力,生活节奏快速异常,同时也存在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大的一面。(播放幻灯)请大家朗诵课文,感受作者的语言魅力。 2.请学生讲一讲自己读完这篇游记的初步感受,提醒学生要注意物质文明的两面性。三、分析作者观察的角度,掌握其描写景物的不同方法 1.师:作者分别从仰视、俯视、平视三个角度对景物进行了描写,请大家阅读课文,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2.师: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呢? 提示:便于全方位、立体地层示纽约市的面貌。 3.师:作者描写景物时采用了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两种方法,如第1段中写纽约的高楼大厦,”人走在阴森森的峡谷中……也映照出朵朵白云”是静态描写。第4段写纽约市的交通状况,“乘电梯耳膜受着强压,……尽可以坐在街心岛上享受免费按摩”则是动态描写。请在文中找出其他例句,并分析其作用。 4..总结。静态描.写作用:勾勒出纽约景物的轮廓,使读者较清晰而完整地看到纽约市的真实面貌。动态描.写作用:将景物写活,充分表现出城市的活力和快速的生活节奏。四、宇词积累 指导学生准确认读下列词语,并释义、造句。(见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字词积累

走进书房里去阅读答案

走进书房里去阅读答案 【篇一:《走进书里去》阅读练习及答案】 /p> 走进书里去 ①有人说现代的儿童普遍有个共同倾向,就是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 看电视和看漫画书上,而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 ②这样的孩子,外表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博,但缺乏深入思考 的耐心,知识虽多但流于肤浅,反应虽敏捷却未经推敲思索。 ③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毫不费力地坐 在荧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 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相形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 ④小朋友可能读过《顽童流浪记》,也可能看过它的影片或卡通, 两相比较,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 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至于影片和卡通,虽然也给你 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 ⑤如果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电视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是可口的零食。一样是吃的享受,韵味却不相同。 ⑥现代人的求知和文学欣赏的方式已变得多姿多彩,不过,千万不 要忘记阅读书籍仍然是求学问的主要方法,更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但愿你能确实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进书里去。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粗略——()瞬间——() 2、为什么静下心来专心读书的儿童愈来愈少了? 3、读小说和看影片有什么不同? 4、作者把___ __比喻为__ _____的宴席。把_______比喻为_____的快餐。 答案: 1、粗略——(细致)瞬间——(永恒) 2、相形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 3、(小朋友可能读过《顽童流浪记》,也可能看过它的影片或卡通,)两相比较, 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 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

走进纽约导学案

《走进纽约》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把握内容,了解作者的观察角度。 2.学习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及多种修辞手法。 3.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阅读提示 1.你对纽约知多少?请收集有关纽约的资料。 纽约是美国第一大城市和最大海港,是联合国总部所在地。它的人口约1080万,为世界最大城市之一。市中心在曼哈顿区,多摩天大楼,故有“站着的城市”之称。 2.了解写作的时代背景 作者曾旅居纽约,期间一方面他看到纽约的“奇崛、伟岸和生命力勃发的现代文明”,深感必须调整脚步,学习其先进之处,迎头赶上,同时对其五光十色、震耳欲聋的现代文明褒中有贬,另一方面,作者身处异邦,心系祖国,心系落后、封闭的家乡,希望他能早日繁荣富强。这种复杂的心态反映在本文的字里行间。 二、感知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标出不懂的生字词,然后给下列画横线的字注音。 沟壑()巉岩()浸淫()皑皑()镢头()奇崛()哐当()嘈杂()倏地()杂沓()砭骨()扬镳() 2.通读课文,走进纽约,说说你对纽约这座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都市的印象。 三、细读课文 1.文中描写了纽约的哪些景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2.你能说说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来描绘纽约的吗? 3.课文哪些段落使用了静态描写,哪些段落使用了动态描写?试把相关的语句勾画出来,并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4.作者观赏纽约后有什么样的感受?并体会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四、品析语言 1.找出文中使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 2.看下列短句,品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①“顾客的嘈杂。黑人的鼓声。警车和救护车的尖叫……” ②“路。直线。交叉线。弧线。拱起的线。隐没的线。圆圈。有重叠的线,甚至,缠在一起的线。……” 3.读下列叠词、叠句、排比句,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①“好像全球五大洲将近二百多个国家的一切山、一切丘、一切岭、一切峰峦,都一齐汇拢到这儿来了!” ②“左看是沟壑,右看是沟壑,目光前移后移沟壑,仍然是沟壑,沟壑,沟壑。” 4.说说下列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我知道我不属于纽约,我的家乡在地球的那一边,我出生在北中国的一个飘荡着最美的民歌的地方,那是一片被老镢头和暴风雨剥夺得缺少生命之色和缺少植被的黄土高原。 ②啊,纽约,这就是纽约!面对它的奇崛,伟岸,生命力勃发的现代文明,我必须调整我的乡野放羊人一般的呼吸和脚步。 5.请找出你认为精彩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其精彩在什么地方(可从修辞、情感等方面分析)。 五、总结借鉴 反复朗读体会,课文在语言表达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