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章习题与答案讲解

第2章习题与答案讲解

第2章习题与答案讲解
第2章习题与答案讲解

第2章数据类型和运算符习题及解答

一.选择题。

1.下列是用户自定义标识符的是

A)_w1 B)3_xy C)int D)LINE-3

答案:A

解析: C语言规定用户标识符由英文字母、数字和下划线组成,且第一个字符必须是字母或下划线,由此可见选项B),D)是错的;此外,C语言不允许用户将关键字作为标识符,而选项C)选项项中的int是C语言的关键字。

2.C语言中最简单的数据类型包括

A)整型、实型、逻辑型 B)整型、实型、字符型

C)整型、字符型、逻辑型 D)字符型、实型、逻辑型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C语言的数据类型。在C语言中,没有专门的逻辑型数据类型,可以用0和1来表示逻辑值。所以,在本题的选择答案中,不应该包括逻辑型。

3.下列符号常量定义中正确的是()。

A.#define PI 3.14 B.#define PI 3.14;

C.define PI 3.14 D.define PI 3.14;

答案:A

解析:用#define命令行定义PI代表常量,对此程序进行编译时,预处理首先将出现PI的地方用3.14字符串替换。符号常量定义是宏命令,define前必须加#号;如果3.14后加了“;”号,替换时PI会被“ 3.14;”字符串替换,3.14是常量,但“3.14;”就不是常量了,故只有A正确。

4.以下选项中不正确的实型常量是

A)1.607E-1 B)0.7204e C)-77.77 D)234e-2

答案:B

解析:实型常量表示时字母E或e前必须有数字,其后数字必需为整数,故B错。

5.若变量已正确定义并赋值,以下符合C语言语法的表达式是

A)a:=b+1 B)a=b=c+2 C)int 18.5%3 D)a=a+7=c+b

答案:B

解析:选项A)中包含一个不合法的运算符“:=”;选项C)应改为(int)18.5%3;选项D)可理解为两个表达式:a+7=c+b和a=a+7,其中第一个是错的,因为C语言规定赋值号的左边只能是单个变量,不能是表达式或常量等。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B),它实际上相当于a=(b=c+2),进而可分解为两个表达式:b=c+2和a=b。

6.下列可用于C语言用户标识符的一组是

A)void, define, WORD B)a3_b3, _123,Car

C)For, -abc, IF Case D)2a, DO, sizeof

解析: C语言规定标识符只能由字母、数字和下划线三种字符组成,且第一个字符必须为字母或下划线,排除选项C)和D)。C语言中还规定标识符不能为C语言的关键字,而选项A)中void为关键字,故排除选项A)。

7.C语言中运算对象必须是整型的运算符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C语言规定:取余运算符的运算对象必须是整型,复合运算符“%=”中包含%运算,它的运算对象也必须是整型。

8.若变量a,i已正确定义,且i已正确赋值,合法的语句是

A)a= =1 B)++i; C)a=a++=5; D)a=int(i);

答案:B

解析:选项A是一个表达式,因为缺少分号,所以不是语句;选项C)包含一个不合法的运算符“++=”;选项D)应改为a=(int)i;。

9.设x,y和z都是int型变量,且x=3,y=4,z=5,则下面表达式中,值为0的表达式是

A)x&&y B)x<=y C)x||++y&&y-z D)!(x

答案:D

解析:该题考查逻辑与“&&”和逻辑或“||”以及逻辑非“!”符号的用法。选项A)即3&&4为真,选项B)即3<=4为真,选项C)是一个逻辑或与逻辑与的混合运算,只要执行了逻辑或左半部分,程序将直接停止执行逻辑或右半部分程序,因为x的值为真,此时选项C)变为1&&-1为真。选项D)不用计算,括号内逻辑或右边的值为1,因而括号内的值为1,再进行逻辑非运算得0。

10.有以下程序

main()

{int i=1,j=1,k=2;

if((j++||k++)&&i++)

printf("%d,%d,%d\n",i,j,k);

}

执行后输出结果是

A)1,1,2 B)2,2,1 C)2,2,2 D)2,2,3

答案:C

解析:该题目的关键是要搞清楚“&&”和“||”两个逻辑运算符的运算功能。运算符“&&”和“||”是双目运算符,要求有两个运算量。且规定逻辑与运算中,只有前面运算量的值为真时,才需要判别后面的值。只要前面为假,就不必判别后面的值。而逻辑或则为只要前为真,就不必判别后面的值;只有前为假,才判别后。本题中j++值为真,不进行k++的运算,所以k的值保持不变。

11.设int x=1,y=1;表达式(!x||y--)的值是

A)0 B)1 C)2 D)-1

解析:C语言规定的运算优先级由高到低分别是逻辑非、算术运算、逻辑或。所以先计算!x,值是0,然后再计算y--,由于是后缀运算符,所以y在本次运算中的值仍然是1,最后计算0||1,值为1。

12.若有说明语句:char c='\72';则变量c

A)包含1个字符 B)包含2个字符

C)包含3个字符 D)说明不合法,c的值不确定

答案:A

解析: C语言的字符型常量中,允许用一种特殊形式的字符常量,就是以一个“\”开头的字符。其中“\ddd”表示用ASCII码(八进制数)表示一个字符,本题中的char c=′\72′即表示占一个字符的变量c的ASCII码值。

13.在C语言中,退格符是

A)\n

B)\t

C)\f

D)\b

答案:D

解析: C语言的转义字符见下表所示。

14.在C程序中,判逻辑值时,用“非0”表示逻辑值“真”,又用“0”表示逻辑值“假”。在求逻辑值时,用()表示逻辑表达式值为“真”,又用()表示逻辑表达式值为“假”。

A)1 0 B)0 1 C)非0 非0 D)1 1

答案:A

解析:在C程序中,判断逻辑值时,用非0表示真,用0表示假。逻辑表达式计算时,逻辑表达式值为真是用1表示的,若逻辑表达式的值为假,则用0表示。

15.字符型数据在机器中是用ASCII码表示的,字符“5”和“7”在机器中表示为

A)10100011和 01110111 B)01000101和01100011

C)00110101和00110111 D)01100101和01100111

答案:C

解析:为便于表示各种数据类型,机器中采用了BCD码(表示十进制数)、ASCII 码(字符型)、汉字机内码等等各种码。数据采用了补码、原码和反码为表示形式。实型数据表示方法有浮点法和定点法等,考生需熟练掌握各种码的含义,并用之来计算、比较。需要提出的是,在机器内部,所有码都是由二进制编码而成的,它都是以二进制存储在机器之中的。字符“5”和“7”的ASCII的值分别为53和55,其二进制形式分别为00110101和00110111。

16.若已定义:int a=25,b=14,c=19;以下三目运算符(?:)所构成语句的执行后

a<=25&&b--<=2&&c?printf("***a=%d,b=%d,c=%d\n",a,b,c):printf ("###a=%d,b=%d,c=%d\n",a,b,c);程序输出的结果是

A)***a=25,b=13,c=19 B)***a=26,b=14,c=19

C)### a=25,b=13,c=19 D)### a=26,b=14,c=19

答案:C

解析:此题综合考查多种运算符的使用;首先计算表达式a<=25 &&b--<=2 &&c的值,很容易看出b--<=2的值为假,因此表达式为假;根据三目运算的特点,由于前面的表达式为假,应执行printf(“###a=%d,b=%d,c=%d\n”,a,b,c),应注意a的值依然为25,b的值经过b--运算后改变为13,而c的值仍为19。

17.若有定义:int a=7;float x=2.5,y=4.7;则表达式x+a%3*(int)(x+y)%2/4的值是

A)2.500000 B)2.750000 C)3.500000 D)0.000000

答案:A

解析: x+y的值为实型7.200000,经强制类型转化成整型7。a%3的值为1,1*7的值为7,7%2值为1。1/4的值为0,而非0.25,因而为两个整数相除的结果为整数,舍去小数部分。与实型x相加,最终得结果为2.500000。

18.有如下程序段

int a=14,b=15,x;

char c=′A′;

x=(a&&b)&&(c<′B′);

执行该程序段后,x的值为

A)ture B)false C)0 D)1

答案:D

解析:在C语言中,逻辑运算符有4个,它们分别是:!(逻辑非)、||(逻辑或)、&&(逻辑与)、^(异或)。在位运算里面还有&(位与)、|(位或)的运算。本题考查逻辑与运算符的用法,在表达式x=(a&&b)&&(c<′B′);中,先判断a&&b条件,逻辑与条件的两边都要保证为1,即a和b都成立,当然c<′B′是成立的,显然,该表达式的值为1。

19.在以下一组运算符中,优先级最高的运算符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关系运算符、逻辑与和算术运算符总算术运算符的优先级最高,故选C)。

20.以下选项中,与k=n++完全等价的表达式是

A)k=n,n=n+1 B)n=n+1,k=n C)k=++n D)k+=n+1

答案:A

解析: k=n++的意思是先将n的值赋给k,然后n的值再加1,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C)是先使n的值加1,然后再赋值给k;选项D)等价于k=k+(n+1)。

21.以下选项错误的是

A)main() B)main()

{ int x,y,z; { int x,y,z;

x=0;y=x-1; x=0,y=x+1;

z=x+y;} z=x+y;}

C)main() D)main()

{ int x; { int x,y,z;

int y; x=0;y=x+1;

x=0,y=x+1; z=x+y,}

z=x+y;}

答案:D

解析:在选项A)中的语句没有一条是错误的。选项B)和C)中有一个逗号表达式,选项B)中是x=0,y=x+1;在选项C)中是y=x+1,z=x+y;所以B)和C)中也没有错误。选项D)中的最后一条语句是以逗号结束的,而C语言中不能用逗号作为一个语句的结束标志,每一条语句最后应该是分号,所以D)选项中的程序是错误的。

22.以下4个选项中,不能看做一条语句的是

A); B)a=5,b=2.5,c=3.6; C)if(a<5); D)if(b!=5)x=2;y=6;

答案:D

解析:选项D)为两条语句。

23. 下列运算符中优先级最高的是________。

A) < B) + C) && D) ! =

答案:B

24.判断char型变量ch是否为大写字母的正确表达式是________。

A)'A'<=CH<='Z' B) (CH>='A')& (CH<='Z')

C)(CH>='A')&& (CH<='Z') D) ('A'<=ch)AND('Z'>=ch)

答案:C

25.设int a=12,则执行完语句a+=a-=a*a后,a的值是________。

A) 552 B) 264 C) 144 D) -264

答案:D

26. 设a=5, b=6, c=7, d=8, m=2,n=2, 执行

(m=a>b)&&(n=c>b) 后n的值为________。

A)1 B)2 C)3 D)4

答案:B

27. 逻辑运算符两侧运算对象的数据类型________。

A)只能是0或1 B)只能是0或非0正数

C)只能是整型或字符型数据 D)可以是任何类型的数据

答案:D

28.正确表示"当x的取值在[1,10]或[200,210]范围内为真,否则为假"的表达式是________。

A)(X>=1)&&(X<=10)&&(X>=200)&&(X<=210)

B)(X>=1)|| (X<=10)|| (X>=200) || (X<=210)

C)(X>=1)&&(X>=10) || (X>=200)&&(X<=210)

D)(X>=1) || (X<=10)&& (X>=200) || (X<=210)

答案:C

29. 设x,y和z是int 型变量,且x=3,y=4,z=5,则下面表达式中值为0的是________。

A)'x' &&'y' B)x<=y C)x || y+z&&y-z D)!((x

答案:D

30. 已知x=43,ch='A',y=0;则表达式x=y&& ch<'B'&&!y的值是________。

A)0 B)语法错 C) 1 D) "假"

答案:A

31.若希望当A的值为奇数时,表达式的值为"真"。A的值为偶数时,表达式的值为"假"。

则以下不能满足要求的表达式是________。

A)A%2==1 B)!(A%2= =0) C)!(A%2) D)A%2

答案:C

32.不合法的常量是________。

A) '\2' B) '""'(外面是单引号) C) " " D)"\003"

答案:B

33.若有以下定义

char s='\092'; 则该语句________。

A)使s的值包含一个字符 B)定义不合法,s的值不确定

C)使s的值包含4个字符 D)使s的值包含3个字符

答案:B

34.下列不正确的字符串常量是________。

A) "ABC" B) "W\" C) "SDF/3" D) " "

答案:B

35.若变量a是int类型,执行语句:a='A'+1.6;后,正确的叙述是()。

A.a的值是字符C B.a的值是浮点型

C.不允许字符型和浮点型相加D.a的值是字符'A'的ASCII值加上1 答案:D

36.设有说明:char w;int x;float y;double z;则表达式w*x+z-y 值的数据类型是

________。

A) int B) float C) double D) char

答案:C

37.执行下列语句int a=3,b;b=-(--a);后a,b的值分别是________。

A) 2和-2 B) 2和-3 C) 3 和-2 D) 3 和-3

答案:A

38.执行下列语句float f=3.9;int a=4;f=(int)f+a;后f的值是________。

A) 7.9 B) 7.000000 C) 7.0 D) 出错

答案:B

39.执行下列语句int f=3,g,h;g=++f;g=f++;h=++g;后f和h的值是________。

A) 5和5 B) 6和5 C) 5和6 D) 4和5

答案:A

40.下列C语句格式错的是________。

A) int a=10; B) int a,b,z; C) a=2:b=3 ; D) z=a+b;

答案:C

41.下列变量定义中合法的是________。

A) int _a=1-.e-1; B) double b=1+5e2.5;

C) long x=12.5; D) float 2_and=1-e-3;

案:C

42.以下______符合C语言语法的实型常量。

A) 1.3E0.5 B)7E-2 C) 3.14159E D) E5

答案:B

43. 以下______符合C语言语法的赋值表达式。

A) d=8+e+f=d+a B) 8+e=f=d C) d=f=8+e++ D) d=8+e++=d+7

答案:C

44. 假设整型变量a的值是1,b的值是2,c的值是3,在这种情况下执行下面的语句:

u=(a==2)?b+a:c+a; 执行该语句后整型变量u的值为()。

A) 0 B) 3 C) 4 D) 5

答案:C

45.若x为int类型,则下面与逻辑表达式!x等价的C语言关系表达式是________。

A) x==1 B) x!=1 C) x==0 D) x!=0

答案:C

46. 设int a=3;下列表达式值等于0的是______。

A) a && (a>0) B) !a||a C) a%=a D) a>=a

答案:C

47. 假定有以下变量定义:

int k=7,x=12;则能使值为3的表达式是________。

A)x%=(k%=5) B)x%=(k-4%5) C)x%=k-k%5 D)(x%=k)-(k%=5)

答案:D

48. 设x和y均为int型变量,则语句:x+=y;y=x-y;x-=y;的功能是________。

A)把x和y按从大到小排列 B)把x和y按从小到大排列

C)无确定结果 D)交换x和y中的值

答案:D

49.下面能正确表示"整数x的绝对值大于等于0"的C语言表达式是________。

A) x≥0 B) abs(x) ≥0 C) abs(x)>=0 D) abs(int(x))>=0

答案:C

50.以下所列的C语言常量中,错误的是________。

A) 0xFF B) 1.2e5 C) 1.0/2.0 D) '\72'

答案:C

二.填空题。

1.在C语言中用关键字【1】定义整型类型变量,用关键字float定义单精度实型变量,用关键字double定义双精度实型变量。

答案:【1】int

解析:C语言中规定用关键字int定义整型变量。

2. 3.5+1/2的计算结果是【2】

答案:【2】3.5

解析:1/2的值为0,故3.5+1/2的值为3.5。

3.设y是int型,请写出y为奇数的关系表达式【3】。

答案:【3】 (y%2)==1 或 (y%2)!=0

4.设int a=5,b=6,表达式(++a==b--)?++a:--b的值是【4】。

答案:【4】7

解析:此表达式为三目运算符,++a的值为6,b--的值为6,则整个表达式的值为++a的值,++a的值为7。请注意前缀++,--和后缀++,--的区别。

5.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5】。

int a=1234;

printf ("%2d\n",a);

答案:【5】1234

解析:在%与格式符之间插入一个整形数来指这输出宽度,并不影响数据的完整性,当插入的宽度小于实际的宽度时,则实际的宽度输出。

6. 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6】。

main()

{int a=0;

a+=(a=8);

printf("%d\n",a);}

答案:【6】16

解析:赋值表达式的值就是所赋值变量的值,本题中a+=8相当于a=a+8,对表达式逐步进行求解:

a+=(a=8)此时,a的值由于赋值为8,而不是0

a+=8

a=a+8

a=16

7.在计算机中,字符的比较是对它们的【7】进行比较。

答案:ASCII码

解析:【7】 C语言中,字符也可以进行比较运算,且是按照ASCII码值进行的。8.在内存中,存储字符′x′要占用1个字节,存储字符串″X″要占用【8】个字节。

答案:【8】2

解析:计算机存储一个字符用1个字节,存储字符串时,每个字符用占用1个字节,另在字符串的有效字符之后存储1个字符串的结束标记符。所以存储字符串“X”要占用2个字节,存储字符′x′只要1个字节。

9. 以下程序的运行结果是【9】。

main()

{

int m=5;

m++;

printf("%d\n", m - -);

}

答案:【9】6

10.设有 int x=8; 则表达式 (++x*1/3) 的值是【10】。

答案:【10】3

11. 设x,y,z和k都是int型变量,则执行表达式:x=(y=4,z=16,k=32)后,x的值为【11】。

答案:【11】32

12.设int类型的数据长度为2个字节,则unsigned int 类型数据的取值范围是【12】。

答案:【12】0至65535

13.执行以下语句后b的值为【13】。

int a,b,c; a=b=c=1; ++a||++b&&++c;

答案:【13】1

14.设 int x=2, y=1; 则表达式(!x||y--)的值是【14】。

答案:【14】1

15.设int a=5,b=2,c=3,d=4;则表达式a>b?a:c>d?c:d值为【15】。

答案:【15】5

16.若有以下程序段,

int c1=1,c2=2,c3;

c3=1.0/c2*c1;

则执行后,c3的值是【16】。

答案:【16】0

17. 有程序:

main()

{

int y=3,x=3,z=1;

printf("%d %d\n",(++x,y++),z+2);

}

运行该程序的输出结果是【17】。

答案:【17】3 3

18. 能正确表示逻辑关系:"a≥5或a≤-1"的C语言表达式是【18】。

答案:【18】a>=5||a<=-1

19. 执行下面程序段:

int a=10,b=9,c;

c=(a-=(b-5));

c=(a%11)+(b=3);

则变量C的值是【19】。

答案:【19】9

20.假定w、x、y、z、m均为整型变量,且w=1, x=2, y=3, z=4则执行语句:m=(w

m=(m

m=(m

答案:【20】1

化工原理第二章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二章流体输送机械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 1、泵流量 泵单位时间输送液体体积量 2、压头 流体输送设备为单位重量流体所提供的能量 3、效率 有效功率与轴功率的比值 4、轴功率 电机为泵轴所提供的功率 5、理论压头 具有无限多叶片的离心泵为单位重量理想流体所提供的能量 6、气缚现象 因为泵中存在气体而导致吸不上液体的现象 7、离心泵特性曲线 在一定转速下,离心泵主要性能参数与流量关系的曲线 8、最佳工作点 效率最高时所对应的工作点 9、气蚀现象 泵入口的压力低于所输送液体同温度的饱和蒸汽压力,液体汽化,产生对泵损害或吸不上液体 10、安装高度 泵正常工作时,泵入口到液面的垂直距离 11、允许吸上真空度 泵吸入口允许的最低真空度 12、气蚀余量 泵入口的动压头和静压头高于液体饱和蒸汽压头的数值 13、泵的工作点 管路特性曲线与泵的特性曲线的交点 14、风压 风机为单位体积的流体所提供的能量 15、风量 风机单位时间所输送的气体量,并以进口状态计 二、单选择题(每题2分) 1、用离心泵将水池的水抽吸到水塔中,若离心泵在正常操作范围内工作,开大出口阀门将导致() A送水量增加,整个管路阻力损失减少

B送水量增加,整个管路阻力损失增大 C送水量增加,泵的轴功率不变 D送水量增加,泵的轴功率下降 A 2、以下不是离心式通风机的性能参数( ) A风量B扬程C效率D静风压 B 3、往复泵适用于( ) A大流量且流量要求特别均匀的场合 B介质腐蚀性特别强的场合 C流量较小,扬程较高的场合 D投资较小的场合 C 4、离心通风机的全风压等于 ( ) A静风压加通风机出口的动压 B离心通风机出口与进口间的压差 C离心通风机出口的压力 D动风压加静风压 D 5、以下型号的泵不是水泵 ( ) AB型BD型 CF型Dsh型 C 6、离心泵的调节阀 ( ) A只能安在进口管路上 B只能安在出口管路上 C安装在进口管路和出口管路上均可 D只能安在旁路上 B 7、离心泵的扬程,是指单位重量流体经过泵后以下能量的增加值 ( ) A包括内能在内的总能量B机械能 C压能D位能(即实际的升扬高度) B 8、流体经过泵后,压力增大?p N/m2,则单位重量流体压能的增加为 ( ) A ?p B ?p/ρ C ?p/ρg D ?p/2g C 9、离心泵的下列部件是用来将动能转变为压能 ( ) A 泵壳和叶轮 B 叶轮 C 泵壳 D 叶轮和导轮 C 10、离心泵停车时要 ( ) A先关出口阀后断电 B先断电后关出口阀 C先关出口阀先断电均可 D单级式的先断电,多级式的先关出口阀 A 11、离心通风机的铭牌上标明的全风压为100mmH2O意思是 ( ) A 输任何条件的气体介质全风压都达100mmH2O B 输送空气时不论流量多少,全风压都可达100mmH2O C 输送任何气体介质当效率最高时,全风压为100mmH2O D 输送20℃,101325Pa空气,在效率最高时,全风压为100mmH2O D 12、离心泵的允许吸上真空高度与以下因素无关 ( ) A当地大气压力B输送液体的温度

数据库安全技术测验题6

第6章测试题 一、单选题 1、大数据的核心就是()。 A、告知与许可 B、预测 C、匿名化 D、规模化 参考答案:B 2、大数据不是要教机器像人一样思考。相反,它是()。 A、把数学算法运用到海量的数据上来预测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B、被视为人工智能的一部分 C、被视为一种机器学习 D、预测与惩罚 参考答案:A 3、大数据是指不用随机分析法这样的捷径,而采用(A)的方法。 A、所有数据 B、绝大部分数据 C、适量数据 D、少量数据 参考答案:A 4、大数据的简单算法与小数据的复杂算法相比()。 A、更有效 B、相当 C、不具备可比性 D、无效 参考答案:A 5、相比依赖于小数据和精确性的时代,大数据因为更强调数据的(),帮助我们进一步接近事实的真相。 A、安全性

B、完整性 C、混杂性 D、完整性和混杂性 参考答案:D 6、大数据的发展,使信息技术变革的重点从关注技术转向关注()。 A、信息 B、数字 C、文字 D、方位 参考答案:A 7、大数据时代,我们是要让数据自己“发声”,没必要知道为什么,只需要知道()。 A、原因 B、是什么 C、关联物 D、预测的关键 参考答案:B 8、建立在相关关系分析法基础上的预测是大数据的() A、基础 B、前提 C、核心 D、条件 参考答案:C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价值的数据是附属于企业经营核心业务的一部分数据; B、数据挖掘它的主要价值后就没有必要再进行分析了; C、所有数据都是有价值的; D、在大数据时代,收集、存储和分析数据非常简单; 参考答案:C

10、在大数据时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收集数据很简单 B、数据是最核心的部分 C、对数据的分析技术和技能是最重要的 D、数据非常重要,一定要很好的保护起来,防止泄露 参考答案:B 11、在大数据时代,我们需要设立一个不一样的隐私保护模式,这个模式应该更着重于()为其行为承担责任。 A、数据使用者 B、数据提供者 C、个人许可 D、数据分析者 参考答案:A 12、对大数据使用进行正规评测及正确引导,可以为数据使用者带来什么切实的好处()。 A、他们无须再取得个人的明确同意,就可以对个人数据进行二次利用。 B、数据使用者不需要为敷衍了事的评测和不达标准的保护措施承担法律责任。 C、数据使用者的责任不需要强制力规范就能确保履行到位。 D、所有项目,管理者必须设立规章,规定数据使用者应如何评估风险、如何规避或减轻潜在伤害。 参考答案:A 13、促进隐私保护的一种创新途径是():故意将数据模糊处理,促使对大数据库的查询不能显示精确的结果。 A、匿名化 B、信息模糊化 C、个人隐私保护 D、差别隐私 参考答案:D

matlab课后习题解答第二章

第2章符号运算 习题2及解答 1 说出以下四条指令产生的结果各属于哪种数据类型,是“双精度” 对象,还是“符号”符号对象 3/7+; sym(3/7+; sym('3/7+'); vpa(sym(3/7+) 〖目的〗 不能从显示形式判断数据类型,而必须依靠class指令。 〖解答〗 c1=3/7+ c2=sym(3/7+ c3=sym('3/7+') c4=vpa(sym(3/7+) Cs1=class(c1) Cs2=class(c2) Cs3=class(c3) Cs4=class(c4) c1 = c2 = 37/70 c3 = c4 = Cs1 = double Cs2 = sym Cs3 = sym Cs4 = sym 2 在不加专门指定的情况下,以下符号表达式中的哪一个变量被认 为是自由符号变量. sym('sin(w*t)'),sym('a*exp(-X)'),sym('z*exp(j*th)') 〖目的〗 理解自由符号变量的确认规则。 〖解答〗 symvar(sym('sin(w*t)'),1) ans = w symvar(sym('a*exp(-X)'),1)

ans = a symvar(sym('z*exp(j*th)'),1) ans = z 5求符号矩阵???? ??????=3332 31 232221 131211 a a a a a a a a a A 的行列式值和逆,所得结果应采用“子表达式置换”简洁化。 〖目的〗 理解subexpr 指令。 〖解答〗 A=sym('[a11 a12 a13;a21 a22 a23;a31 a32 a33]') DA=det(A) IA=inv(A); [IAs,d]=subexpr(IA,d) A = [ a11, a12, a13] [ a21, a22, a23] [ a31, a32, a33] DA = a11*a22*a33 - a11*a23*a32 - a12*a21*a33 + a12*a23*a31 + a13*a21*a32 - a13*a22*a31 IAs = [ d*(a22*a33 - a23*a32), -d*(a12*a33 - a13*a32), d*(a12*a23 - a13*a22)] [ -d*(a21*a33 - a23*a31), d*(a11*a33 - a13*a31), -d*(a11*a23 - a13*a21)] [ d*(a21*a32 - a22*a31), -d*(a11*a32 - a12*a31), d*(a11*a22 - a12*a21)] d = 1/(a11*a22*a33 - a11*a23*a32 - a12*a21*a33 + a12*a23*a31 + a13*a21*a32 - a13*a22*a31) 8(1)通过符号计算求t t y sin )(=的导数 dt dy 。(2)然后根据此结果,求- =0t dt dy 和2 π = t dt dy 。 〖目的〗 diff, limit 指令的应用。 如何理解运行结果。 〖解答〗 syms t

数据库安全性习题解答和解析

第九章数据库安全性习题解答和解析 1. 1.什么是数据库的安全性? 答:数据库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所造成的数据泄露、更改或破坏。 2. 2.数据库安全性和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有什么关系? 答:安全性问题不是数据库系统所独有的,所有计算机系统都有这个问题。只是在数据库系统中大量数据集中存放,而且为许多最终用户直接共享,从而使安全性问题更为突出。 系统安全保护措施是否有效是数据库系统的主要指标之一。数据库的安全性和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包括操作系统、网络系统的安全性是紧密联系、相互支持的。 3.试述可信计算机系统评测标准的情况,试述TDI/TCSEC标准的基本内容。 答:各个国家在计算机安全技术方面都建立了一套可信标准。目前各国引用或制定的一系列安全标准中,最重要的是美国国防部(DoD)正式颁布的《DoD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估标准》(Trusted Computer System Evaluation Criteria,简称 TCSEC,又称桔皮书)。(详细介绍参见《概论》9.1.2)。 TDI/TCSEC标准是将TCSEC扩展到数据库管理系统,即《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估标准关于可信数据库系统的解释》(Trusted Database Interpretation 简称TDI, 又称紫皮书)。在TDI中定义了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中需满足和用以进行安全性级别评估的标准。 TDI与TCSEC一样,从安全策略、责任、保证和文档四个方面来描述安全性级别划分的指标。每个方面又细分为若干项。这些指标的具体内容,参见《概论》9.1.2。 4.试述TCSEC(TDI)将系统安全级别划分为4组7个等级的基本内容。 答:根据计算机系统对安全性各项指标的支持情况,TCSEC(TDI)将系统划分为四组(division)7个等级,依次是D、C(C1,C2)、B(B1,B2,B3)、A(A1),按系统可靠或可信程度逐渐增高。 这些安全级别之间具有一种偏序向下兼容的关系,即较高安全性级别提供的安全保护包含较低级别的所有保护要求,同时提供更多或更完善的保护能力。各个等级的基本内容为:D级 D级是最低级别。一切不符合更高标准的系统,统统归于D组。 C1级只提供了非常初级的自主安全保护。能够实现对用户和数据的分离,进行自主

电路分析第二章习题参考答案

2-1 试用网孔电流法求图题2-1所示电路中电流i 和电压ab u 。 图题2-1 解:设网孔电流为123,,i i i ,列网孔方程: 1231231 2332783923512i i i i i i i i i --=??-+-=??--+=?解得123211i i i =??=??=-?,故133i i i A =-=,233()93ab u i i V =--=-。 2-2 图题2-2所示电路中若123121,3,4,0,8,24s s S R R R i i A u V =Ω=Ω=Ω=== 试求各网孔电流。 解:由于10s i =,故网孔电流M20i =。可列出网孔电流方程: M1M1M3M13M3M1M331 247244A (34)4A 88M M M i u i i i i u i i i i i =-?+==-???+=?????=-+=???-=? 2-6电路图如图题2-4所示,用网孔分析求1u 。已知:124535,1,2,2S u V R R R R R μ=====Ω=Ω=。 解:列网孔方程如下: 123123212 342022245i i i i i i u i i i --=??-+-=-??--+=-?,

再加上2132()u i i =-。解得:11113.75, 3.75i A u R i V =-=-= 2-12 电路如图题2-10所示,试用节点分析求各支路电流。 解:标出节点编号,列出节点方程 121111()27212211120()422227a a b a b b u V u u u u u V ??=++-=?????????-++=-=???? ,用欧姆定律即可求得各节点电流。 2-17电路如图题2-14所示,试用节点分析求12,i i 。 解:把受控电流源暂作为独立电流源,列出节点方程 12121 (11)4(11)2u u u u i +-=??-++=-? 控制量与节点电压关系为:111u i =Ω ,代入上式,解得 111222 1.61.610.80.81u i A u V u V u i A ?==?=??Ω???=-??==-??Ω 2-19 试列出为求解图题2-16所示电路中0u 所需的节点方程。

第二章习题答案与解答

第二章习题及解答 1. 简述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 (1)分散性分布; (2)共享性与开放性; (3)数字化存储; (4)网络化传输。 2. 试比较全文搜索引擎、分类检索、元搜索引擎三种搜索引擎的不同之处。 全文搜索引擎是目前主流的搜索引擎,有计算机索引程序在互联网上自动检索网站网页,建立起数据库,收录网页较多,用户按搜索词进行检索,返回排序的结果。以谷歌、百度、必应等为代表。 分类检索,将人工搜集或用户提交的网站网页内容,将其网址分配到相关分类主题目录,形成分类树形结构索引。用户不需用关键词检索,只要根据网站提供的主题分类目录,层层点击进入,便可查到所需的网络信息资源。典型代表有Yahoo、新浪分类目录搜索、淘宝网的类目等。分类检索用于目标模糊、主题较宽泛、某专业网站或网页的查找,要求查准时选用; 元搜索引擎不是一种独立的搜索引擎,没有自己的计算机索引程序和索引数据库,是架构在许多其他搜索引擎之上的搜索引擎。在接受用户查询请求时,可以同时在其他多个搜索引擎中进行搜索,并将其他搜索引擎的检索结果经过处理后返回给用户。 3. 简述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 搜索引擎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如下三个过程:首先,抓取,在互联网中发现、搜集网页信息;第二,建立索引,对信息进行提取和组织建立索引库;第三,搜索词处理和排序,由检索器根据用户输入的查询关键字,在索引库中快速检出文档,进行文档与查询的相关度评价,对将要输出的结果进行排序,并将查询结果返回给用户。 4.简述常用的关键词高级检索功能。 常用的关键词高级检索功能应用包括:使用检索表达式搜索、使用高级搜索页、元词搜索。 使用检索表达式搜索分别有空格、双引号、使用加号、通配符、使用布尔检索等。 有时我们为了限制搜索范围、搜索时间、过滤关键字等,需要用到高级搜索页。 大多数搜索引擎都支持“元词”(metawords)功能。依据这类功能,用户把元词放在

第二章_概率论解析答案习题解答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I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随机变量的概念以及它与事件的联系; 2、理解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的概念与性质;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密度函数及它们的性质; 3、掌握几种常用的重要分布:两点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均匀分布、指数分布、正态分布,且能熟练运用; 4、会求简单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II 习题解答 A 组 1、检查两个产品,用T 表示合格品,F 表示不合格品,则样本空间中的四个样本点为 1(,)F F ω=、2(,)T F ω=、3(,)F T ω=、4(,)T T ω= 以X 表示两个产品中的合格品数. (1) 写出X 与样本点之间的对应关系; (2) 若此产品的合格品率为p ,求(1)p X =? 解:(1) 10ω→、21ω→、31ω→、42ω→; (2) 1 2(1)(1)2(1)p X C p p p p ==-=-. 2、下列函数是否是某个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 (1) 021()2021 x F x x x <-??? =-≤

求常数A 及(13)p X <≤? 解:由()1F +∞=和lim (1)x x A e A -→+∞ -=得 1A =; (13)(3)(1)(3)(1)p X p X p X F F <≤=≤-≤=- 3113(1)(1)e e e e ----=---=-. 4、设随机变量X 的分布函数为 2 00()0111 x F x Ax x x ≤??=<≤??>? 求常数A 及(0.50.8)p X <≤? 解:由(10)(1)F F +=得 1A =; (0.50.8)(0.8)(0.5)(0.8)(0.5)p X p X p X F F <≤=≤-≤=- 220.80.50.39=-=. 5、设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 ()a p X k N == (1,2,,)k N =L 求常数a ? 解:由 1 1i i p +∞ ==∑得 1 1N k a N ==∑ 1a ?=. 6、一批产品共有100个,其中有10个次品,求任意取出的5个产品中次品数的分布列? 解:设X 表示5个产品中的次品数,则X 是离散型随机变量,其所有可能取值为0、1、…、 5,且 0510905100(0)C C p X C ==、1410905100(1)C C p X C ==、2310905100(2)C C p X C ==、321090 5100 (3)C C p X C ==、 4110905100(4)C C p X C ==、50 1090 5100 (5)C C p X C == 于是X 的分布列为

数据库安全性练习试题和答案

数据库安全性习题 一、选择题 1. 以下()不属于实现数据库系统安全性的主要技术和方法。 A. 存取控制技术 B. 视图技术 C. 审计技术 D. 出入机房登记和加锁 2.SQL中的视图提高了数据库系统的()。 A. 完整性 B. 并发控制 C. 隔离性 D. 安全性 3.SQL语言的GRANT和REVOKE语句主要是用来维护数据库的()。 A. 完整性 B. 可靠性 C. 安全性 D. 一致性 4. 在数据库的安全性控制中,授权的数据对象的(),授权子系统就越灵活。 A. 范围越小 B. 约束越细致 C. 范围越大 D. 约束范围大 三、简答题 1. 什么是数据库的安全性 答:数据库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所造成的数据泄露、更改或破坏。 2. 数据库安全性和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有什么关系

答:安全性问题不是数据库系统所独有的,所有计算机系统都有这个问题。只是在数据库系统中大量数据集中存放,而且为许多最终用户直接共享,从而使安全性问题更为突出。 系统安全保护措施是否有效是数据库系统的主要指标之一。 数据库的安全性和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包括操作系统、网络系统的安全性是紧密联系、相互支持的, 3.试述实现数据库安全性控制的常用方法和技术。 答:实现数据库安全性控制的常用方法和技术有: 1)用(户标识和鉴别:该方法由系统提供一定的方式让用户标识自己的名字或身份。每次用户要求进入系统时,由系统进行核对,通过鉴定后才提供系统的使用权。 2)存取控制:通过用户权限定义和合法权检查确保只有合法权限的用户访问数据库,所有未被授权的人员无法存取数据。例如C2级中的自主存取控制(DAC),B1级中的强制存取控制(MAC); 3)视图机制:为不同的用户定义视图,通过视图机制把要保密的数据对无权存取的用户隐藏起来,从而自动地对数据提供一定程度的安全保护。 4)审计:建立审计日志,把用户对数据库的所有操作自动记录下来放入审计日志中,DBA可以利用审计跟踪的信息,重现导致数据库现有状况的一系列事件,找出非法存取数据的人、时间和内容等。

《排列组合问题之—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

排列组合问题之—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 华图教育梁维维 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是排列组合问题的基本思想,绝大多数的排列组合问题都会应用到这两个原理,所以对加法、乘法原理广大考生要充分的了解和掌握。 1.加法原理 加法原理:做一件事情,完成它有N类方式,第一类方式有M1种方法,第二类方式有M2种方法,……,第N类方式有M(N)种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情共有M1+M2+……+M(N)种方法。 例如:从长春到济南有乘火车、飞机、轮船3种交通方式可供选择,而火车、飞机、轮船分别有k1,k2,k3个班次,那么从武汉到上海共有N=k1+k2+k3种方式可以到达。加法原理指的是如果一件事情是分类完成的,那么总的情况数等于每类情况数的总和,比如如下的题目:【例1】利用数字1,2,3,4,5共可组成 ⑴多少个数字不重复的三位数? ⑵多少个数字不重复的三位偶数? 【解析】⑴百位数有5种选择;十位数不同于百位数有4种选择;个位数不同于百位数和十位数有3种选择.所以共有5×4×3=60个数字不重复的三位数。 【解析】⑵先选个位数,共有两种选择:2或4.在个位数选定后,十位数还有4种选择;百位数有3种选择.所以共有2×4×3=24个数字不重复的三位偶数。 在公务员考试当中,排列组合也是考察比较多的一个问题,国考和联考当中也对加法原理做了考察。例如如下的两道题: 【例2】某班同学要订A、B、C、D四种学习报,每人至少订一种,最多订四种,那么每个同学有多少种不同的订报方式?( ) A.7种 B.12种 C.15种 D.21种 【解析】不同的订报方式对于同学可以选择订一种、两种、三种、四种这样四类,第一类,选择一种有4种订报方式,第二类选订两种有6种订报方式,第三类选定三种有4种订报方式,第四类四种都订有1种订报方式。所以每个同学有4+6+4+1=15种订报方式。

复变函数习题答案第2章习题详解

第二章习题详解 1. 利用导数定义推出: 1) () 1 -=n n nz z ' (n 为正整数) 解: ()()()()()z z z z z n n z nz z z z z z z n n n n n z n n z n ????????-?? ??? ?++-+ += -+= --→→ 2 2 1 12 1lim lim ' ()() 1 1 2 1 12 1----→=?? ? ?? ?++-+ = n n n n z nz z z z n n nz ??? lim 2) 211z z -=?? ? ??' 解: () ()2 11 111 1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 =+-= +-= - += ?? ? ??→→→?????????lim lim lim ' 2. 下列函数何处可导?何处解析? 1) ()iy x z f -=2 解:设()iv u z f +=,则2x u =,y v -= x x u 2=??, 0=??y u , 0=??x v ,1-=??y v 都是连续函数。 只有12-=x ,即2 1- =x 时才满足柯西—黎曼方程。 ()iy x z f -=∴2 在直线2 1- =x 上可导,在复平面内处处不解析。 2) ()3 3 32y i x z f += 解:设()iv u z f +=,则3 2x u =,3 3y v = 2 6x x u =??, 0=??y u , 0=??x v , 2 9y y v =??都是连续函数。 只有2 2 96y x =,即032=± y x 时才满足柯西—黎曼方程。 ()3 3 32y i x z f +=∴在直线 032=± y x 上可导,在复平面内处处不解析。 3) ()y ix xy z f 2 2 += 解:设()iv u z f +=,则2 xy u =,y x v 2 =

数据结构课后习题及解析第二章

第二章习题 1. 描述以下三个概念的区别:头指针,头结点,首元素结点。 2. 填空: (1)在顺序表中插入或删除一个元素,需要平均移动元素,具体移动的元素个数与有关。 (2)在顺序表中,逻辑上相邻的元素,其物理位置相邻。在单链表中,逻辑上相邻的元素,其物理位置相邻。 (3)在带头结点的非空单链表中,头结点的存储位置由指示,首元素结点的存储位置由指示,除首元素结点外,其它任一元素结点的存储位置由指示。3.已知L是无表头结点的单链表,且P结点既不是首元素结点,也不是尾元素结点。按要求从下列语句中选择合适的语句序列。 a. 在P结点后插入S结点的语句序列是:。 b. 在P结点前插入S结点的语句序列是:。 c. 在表首插入S结点的语句序列是:。 d. 在表尾插入S结点的语句序列是:。 供选择的语句有: (1)P->next=S; (2)P->next= P->next->next; (3)P->next= S->next; (4)S->next= P->next; (5)S->next= L; (6)S->next= NULL; (7)Q= P; (8)while(P->next!=Q) P=P->next; (9)while(P->next!=NULL) P=P->next; (10)P= Q; (11)P= L; (12)L= S; (13)L= P; 4. 设线性表存于a(1:arrsize)的前elenum个分量中且递增有序。试写一算法,将X插入到线性表的适当位置上,以保持线性表的有序性。 5. 写一算法,从顺序表中删除自第i个元素开始的k个元素。 6. 已知线性表中的元素(整数)以值递增有序排列,并以单链表作存储结构。试写一高效算法,删除表中所有大于mink且小于maxk的元素(若表中存在这样的元素),分析你的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注意:mink和maxk是给定的两个参变量,它们的值为任意的整数)。 7. 试分别以不同的存储结构实现线性表的就地逆置算法,即在原表的存储空间将线性表(a1, a2..., an)逆置为(an, an-1,..., a1)。 (1)以一维数组作存储结构,设线性表存于a(1:arrsize)的前elenum个分量中。 (2)以单链表作存储结构。 8. 假设两个按元素值递增有序排列的线性表A和B,均以单链表作为存储结构,请编写算法,将A表和B表归并成一个按元素值递减有序排列的线性表C,并要求利用原表(即A 表和B表的)结点空间存放表C。

数据库安全性习题解答和解析学习资料

数据库安全性习题解 答和解析

第九章数据库安全性习题解答和解析 1.1.什么是数据库的安全性? 答:数据库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所造成的数据泄露、更改或破坏。 2.2.数据库安全性和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有什么关系? 答:安全性问题不是数据库系统所独有的,所有计算机系统都有这个问题。只是在数据库系统中大量数据集中存放,而且为许多最终用户直接共享,从而使安全性问题更为突出。 系统安全保护措施是否有效是数据库系统的主要指标之一。数据库的安全性和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包括操作系统、网络系统的安全性是紧密联系、相互支持的。 3.试述可信计算机系统评测标准的情况,试述TDI/TCSEC标准的基本内容。 答:各个国家在计算机安全技术方面都建立了一套可信标准。目前各国引用或制定的一系列安全标准中,最重要的是美国国防部(DoD)正式颁布的《DoD 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估标准》(Trusted Computer System Evaluation Criteria,简称 TCSEC,又称桔皮书)。(详细介绍参见《概论》9.1.2)。 TDI/TCSEC标准是将TCSEC扩展到数据库管理系统,即《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估标准关于可信数据库系统的解释》(Trusted Database Interpretation 简称TDI, 又称紫皮书)。在TDI中定义了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中需满足和用以进行安全性级别评估的标准。 TDI与TCSEC一样,从安全策略、责任、保证和文档四个方面来描述安全性级别划分的指标。每个方面又细分为若干项。这些指标的具体内容,参见《概论》9.1.2。 4.试述TCSEC(TDI)将系统安全级别划分为4组7个等级的基本内容。 答:根据计算机系统对安全性各项指标的支持情况,TCSEC(TDI)将系统划分为四组(division)7个等级,依次是D、C(C1,C2)、B(B1,B2,B3)、A(A1),按系统可靠或可信程度逐渐增高。

第一讲 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 (练习题)

第一讲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练习题) 1. 从武汉到上海,可以乘飞机·火车·轮船和汽车。一天中飞机有两班,火车有4班,轮船有2班,汽车有3班。那么一天从武汉到上海,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2. 商店有铅笔5种,钢笔6种,圆珠笔3种。小红要从中任选一种,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3. 4个好朋友在旅游景点拍照留念(不考虑站的顺序),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照法? 4. 有0、2、3三个不同的数字组成不同的三位数,一共可以组成多少种不同的三位数? 5. 一列火车从甲地到乙地中途要经过5个站,这列火车从甲地到乙地共要准备多少种不同的车票? 6. 五个人进行下棋比赛,每两个人之间都要赛一场,一共要赛多少场? 7. 在5×5的方格中(如右图),共有多少个正方形?

8. 书架上有8本故事书和6本童话书,王刚要从书架上去一本故事书和一本童话书,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9. 服装店里有5件不同的儿童上衣、4条不同的裙子。妈妈为小红买了一件上衣和一条裙子配成一套,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10. 从1、3、5、7这四个数中每次取出两个数分别作为一个分数的分母和分子,一共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分数?其中有多少个真分数? 11.用1、2、3、4这四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 12.(如图所示):A、B、C、D四个区域分别用红、黄、蓝、绿四种颜色中的某一种涂色。如果要求相邻的区域涂不同的颜色,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涂色方法? 13. 从4名男生和2名女生中选出班干部3名,其中至少要有一名女生,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14. 有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旗各一面,从中选一面、两面、三面或者四面旗从上到下挂在旗杆上表示不同的信号(顺序不同时,表示的信号也不同),一共可以表示多少种不同的信号?

常微分课后答案解析第二章

范文 范例 指导 参考 § 1.1 微分方程:某些物理过程的数 学模型 § 1.2 基本概念 习题 1.2 1 .指出下面微分方程的阶数,并回答方程是否线性的: 1) dy 4x 2 y ; dx 22 2) d 22 y dy 12xy 0; dx 2 dx 2 3) dy x dy 3y 2 0; dx dx 4) x d 2y 5 dy 3xy sin x ; dx 2 dx 5) dy cosy 2x 0 ; dx 解 ( 1)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 2)二阶非线性微分方程; (3)一阶非线性微分方程; ( 4)二阶线性微分方程; (5)一阶非线性微分方程; (6)二阶非线性微分方程. 1) y cos x ; 2 ) y C 1cos x (C 1是任意常数 ); 3 ) y sin x ; 4) y C 2 sin x (C 2是任意常数 ) ; 5) y C 1cos x C 2 sin x (C 1, C 2是任意常 数 6) y Asin( x B) (A,B 是任意常数 ). 第一章 绪 论 6) sin d 2 y dx 2 e y x . 2.试验证下面函数均为方程 d 2y dx 2 2 2 y 0 的解,这里 0是常数.

cos x 为方程的解. C 1 cos x 为方程的解. sin x 为方程的解. 3.验证下列各函数是相应微分方程的解: sin x 1) y x , xy y cosx ; 2) y 2 C 1 x 2 , (1 x 2)y xy 2x (C 是任意常数) 3) y Ce x ,y 2y y 0( C 是任意常数) ; 4) y xx e , y e 2 y x 2 x 2 ye 1 e ; 5) y sin x , y 2 y 2 2 y sin x sin x cos x 0 ; 6) y 12 , x y x 2 x 2 y xy 1 ; 7) y x 2 1, y 2 y (x 2 1)y 2x ; 解 ( 1) dy dx sin x , d 2 y dx 2 2 co 2 2 y ,所以 d dx 22y 0, 2 ) y C 1 sin x, C 1 2 cos 2 2 y 所以 d dx 2 2y 3) d d y x cos x , d 2 y dx 2 sin 所以 d 2 2y dx C 2 cos x C 2 2 si 2 2 y 所以 d 2 2y dx 2 C 2 sin x 为方程的解. 5) C 1 sin x C 2 cos C 1 2 cos C 2 2 sin 2 y , d 2y 所以 d 2y dx 2 0 ,故 y C 1 cos x C 2 sin x 为方程的解. 6) cos( x B) , y A 2 sin( x B) 2 y , 故 d dx 22y 0, 因此 y A sin( x B) 为方程的解.

常微分课后答案解析第二章

第一章 绪论 §1、1 微分方程:某些物理过程的数学模型 §1、2 基本概念 习题1、2 1.指出下面微分方程的阶数,并回答方程就是否线性的: (1) y x dx dy -=24; (2)0122 2 2=+??? ??-xy dx dy dx y d ; (3)0322 =-+?? ? ??y dx dy x dx dy ; (4)x xy dx dy dx y d x sin 352 2=+-; (5) 02cos =++x y dx dy ; (6)x e dx y d y =+??? ? ??22sin . 解 (1)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2)二阶非线性微分方程; (3)一阶非线性微分方程; (4)二阶线性微分方程; (5)一阶非线性微分方程; (6)二阶非线性微分方程. 2.试验证下面函数均为方程022 2=+y dx y d ω的解,这里0>ω就是常数. (1)x y ωcos =; (2)11(cos C x C y ω=就是任意常数); (3)x y ωsin =; (4)22(sin C x C y ω=就是任意常数); (5)2121,(sin cos C C x C x C y ωω+=就是任意常数); (6)B A B x A y ,()sin(+=ω就是任意常数). 解 (1)y x dx y d x dx dy 2 222cos ,sin ωωωωω-=-=-=,所以022 2=+y dx y d ω,故

x y ωcos =为方程的解. (2)y x C y x C y 2 2 11cos , sin ωωωωω-=-=''-=',所以022 2=+y dx y d ω,故x C y ωcos 1=为方程的解. (3)y x dx y d x dx dy 2222sin ,cos ωωωωω-=-==,所以02 2 2=+y dx y d ω,故x y ωsin =为方程的解. (4)y x C y x C y 2 2 22sin , cos ωωωωω-=-=''=',所以022 2=+y dx y d ω,故x C y ωsin 2=为方程的解. (5)y x C x C y x C x C y 2222121sin cos , cos sin ωωωωωωωωω-=--=''+-=',所 以02 2 2=+y dx y d ω,故x C x C y ωωsin cos 21+=为方程的解. (6)y B x A y B x A y 2 2 )sin(, )cos(ωωωωω-=+-=''+=',故0222=+y dx y d ω,因 此)sin(B x A y +=ω为方程的解. 3.验证下列各函数就是相应微分方程的解: (1)x x y sin = ,x y y x cos =+'; (2)212x C y -+=,x xy y x 2)1(2 =+'-(C 就是任意常数); (3)x Ce y =,02=+'-''y y y (C 就是任意常数); (4)x e y =,x x x e ye y e y 2212-=-+'-; (5)x y sin =,0cos sin sin 22 2 =-+-+'x x x y y y ; (6)x y 1- =,12 22++='xy y x y x ; (7)12 +=x y ,x y x y y 2)1(2 2 ++-='; (8))()(x f x g y = ,) () ()()(2x f x g y x g x f y '-'='.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 1.一袋中有5 只乒乓球,编号为1,2,3,4,5,在其中同时取3只,以X 表示取出的3只 球中的最 大号码,写出随机变量X 的分布律. 【解】 35 35 24 35 3,4,51 (3)0.1C 3(4)0.3C C (5)0.6 C X P X P X P X ====== ==== 2.设在15只同 类型零件中有2只为次品,在其中取3次,每次任取1只,作不放回抽样,以X 表示取出 的次品个数,求: (1) X 的分 布律; (2) X 的分 布函数并作图; (3) — 133{},{1},{1},{12}222 P X P X P X P X ≤<≤≤≤<<. 【解】 31331512213 3151133 150,1,2. C 22 (0). C 35 C C 12(1). C 35 C 1 (2).C 35 X P X P X P X ========== 故X 的分布律为

(2) 当x <0时, F (x )=P (X ≤x )=0 当0≤x <1时 ,F (x )=P (X ≤x )=P (X =0)= 2235 当1≤x <2时 ,F (x )=P (X ≤x )=P (X =0)+P (X =1)=3435 当x ≥2时, F (x )=P (X ≤x )=1 故X 的分布函 数 0, 022 ,0135 ()34,12351,2x x F x x x

加法原理例题讲解一

第20讲加法原理(一) 例1从甲地到乙地,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汽车,还可以乘轮船。一天中火车有4班,汽车有3班,轮船有2班。问:一天中乘坐这些交通工具从甲地到乙地,共有多少种不同走法 分析与解:一天中乘坐火车有4种走法,乘坐汽车有3种走法,乘坐轮船有2种走法,所以一天中从甲地到乙地共有:4+3+2=9(种)不同走法。 例2旗杆上最多可以挂两面信号旗,现有红色、蓝色和黄色的信号旗各一面,如果用挂信号旗表示信号,最多能表示出多少种不同的信号 分析与解:根据挂信号旗的面数可以将信号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只挂一面信号旗,有红、黄、蓝3种;第二类是挂两面信号旗,有红黄、红蓝、黄蓝、黄红、蓝红、蓝黄6种。所以一共可以表示出不同的信号 3+6=9(种)。 以上两例利用的数学思想就是加法原理。 加法原理:如果完成一件任务有n类方法,在第一类方法中有m1种不同方法,在第二类方法中有m2种不同方法……在第n类方法中有m n种不同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任务共有 N=m1+m2+…+m n 种不同的方法。 乘法原理和加法原理是两个重要而常用的计数法则,在应用时一定要注意它们的区别。乘法原理是把一件事分几步完成,这几步缺一不可,所以完成任务的不同方法数等于各步方法数的乘积;加法原理是把完成一件事的方法分成几类,每一类中的任何一种方法都能完成任务,所以完成任务的不同方法数等于各类方法数之和。 例3两次掷一枚骰子,两次出现的数字之和为偶数的情况有多少种 分析与解:两次的数字之和是偶数可以分为两类,即两数都是奇数,或者两数都是偶数。 因为骰子上有三个奇数,所以两数都是奇数的有3×3=9(种)情况;同理,两数都是偶数的也有9种情况。根据加法原理,两次出现的数字之和为偶数的情况有9+9=18(种)。 例4用五种颜色给右图的五个区域染色,每个区域染一种颜色,相邻的区域染不同的颜色。问: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染色方法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2章习题答案解析

第二章习题解答 1.设机器数的字长8位(含1位符号位),分别写出下列各二进制数的原码、补码和反码:0,-0,0.1000,-0.1000,0.1111,-0.1111,1101,-1101。 解: 真值原码补码反码 O -O 0.1OOO -O.1OOO O.1111 -O.1111 110l -110l OOOOOOO0 1OOOOOOO O.1OOOOOO l.1OOOOOO O.1111000 1.1111000 00001101 10001101 OOOOOOO0 OOOOOOO0 O.1OOOOOO 1.1OOOOOO O.1111000 l.0001000 00001101 11110011 OOOOOOO0 11111111 O.1OOOOOO 1.0111111 O.1111000 1.0000111 00001101 11110010 2.写出下列各数的原码、补码和反码:7/16,4/16,1/16,±0,-7/16,-4/16,-1/16。解: 7/16=7*2-4=0.0111 4/16=4*2-4=0.0100 1/16=1*2-4=0.0001 真值原码补码反码 7/16 0.0111 0.0111 0.0111 4/16 0.0100 0.0100 0.0100 1/16 0.0001 0.0001 0.0001 +0 O.0OOO O.0OOO O.0OOO -0 1.0OOO O.0OOO 1.1111 -1/16 1.0OO1 1.1111 1.1110 -4/16 1.0100 1.1100 1.1011 -7/16 1.0111 1.1001 1.1000 3.已知下列数的原码表示,分别写出它们的补码表示:[X1]原=O.10100,[X2]原=l.10111。 解:[X1]补=0.10100,[X2]补=1.01001。 4.已知下列数的补码表示,分别写出它们的真值:[X1]补=O.10100,[X2]补=1.10111。 解: X1=O.10100, X2=-0.01001。 5.设一个二进制小数X≥0,表示成X=0.a1a2a3a4a5a6,其中a1~a6取“1”或“O”: (1)若要X>1/2,a1~a6要满足什么条件? (2)若要X≥1/8,a1~a6要满足什么条件? (3)若要1/4≥X>1/16,a1~a6要满足什么条件? 解:(1) X>1/2的代码为: 0.100001~0.11111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