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语文:咏史怀古诗的要点

高考语文:咏史怀古诗的要点

高考语文:咏史怀古诗的要点

为你提供了高考语文:咏史怀古诗的要点,更多相关资讯本网将持续更新,敬请关注。

高考语文:咏史怀古诗的要点

典型咏史怀古地点

金陵:石头城、台城、六朝旧事、后唐遗事、乌衣巷、朱雀桥、西塞山。

咏史怀古诗的特点

1.形式标志

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2.写法

写法上,咏史诗常常运用典故,或写景,或写人物,或对比,或衬托,或抑扬,或讽刺,或含蓄等等。

3.内容

诗歌的内容一般为:描写此地眼前的衰败、荒凉、萧条,或描写欢快的事物来衬托内心的悲伤,或描述历史事件的经过,抒发感慨。

4.艺术特征

(1)“诗”与“史”的结合:文学性与历史性的统一;

(2)“咏史”与“言志”的结合:对现实政治的强烈关注;

(3)“古”与“今”的结合:多维的时空组合。

5.咏史怀古诗的主题归纳

怀古诗常触及诗人心灵的最深处,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近年来高考也常涉及此类诗歌。而怀古诗的结构一般是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临古地——

A.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

B.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清宫、汴河

C.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李白坟

D.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

(2020高考诗歌鉴赏专题)2020年高三语文诗歌鉴赏题材类专项提升专题05咏史怀古诗含解析

专题05 咏史怀古诗 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余秋雨 一.咏史怀古诗概说 1. 咏史怀古诗定义 咏史怀古诗,是指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表达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的诗歌。 咏史怀古诗严格来说应该有“怀古”、“咏史”两个小类: ①.咏史诗:是翻阅古书、检点旧说、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陈述自己读到的见 地的诗歌,其长于精辟议论。例如杜牧的《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②. 怀古诗:是指因登临古地游览、凭吊古迹、追念往事、触景生情抒发感慨而创作的诗歌, 其长于情景交融。例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2. 咏史怀古诗特点: 1)咏史怀古诗的形式标志:标题中常含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 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字样。 2)咏史怀古诗的代表作家: 魏晋时期:左思 唐代:中唐以后诗人居多,尤其以刘禹锡、杜牧、李商隐为代表。 两宋:王安石、苏轼、李清照、陈与义、张元干、张孝祥、陆游、辛弃疾等。 3. 咏史怀古诗的典型意象: ①.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等; ②.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秦始皇阿房宫)、赤壁(赤壁大战)、新亭(六朝时期建 康西南的近郊军垒,为兵家必争之地)、隋堤(古堤名,隋炀帝游江南时观赏用)、马嵬(马嵬哗变)、华清宫(唐玄宗杨玉环)、汴河(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一部分)、淮水(古代南北方分界线)、乌江亭等; ③.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隋宫、湘妃祠、贾谊故居、武侯祠、昭君墓等;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咏史怀古诗鉴赏

咏史怀古诗鉴赏 一、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 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二、鉴赏要点: 1、要弄清史实、典故 2、要体会意图、感情 3、要品味技巧手法 怀古诗中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借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常用的手法有对比、巧用典故、融情于景等方法。 (一)要弄清史实。对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如下面这首词: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要鉴赏这首词,我们必须弄懂这几个问题: 一是首句“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有何言外之意? 作者翘首遥望江北金兵占领区,大有风景不殊、山河改异之感。其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所有了!于是站在北固楼上,词人不禁兴起了千古兴亡之感,自然引出下文。 二是下片前半部分,作者极力称赞孙权有何用意? 作者在这里是极力赞颂孙权的年少有为,突出他的盖世武功,其原因是孙权“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极相似,显然作者热情赞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正是为了反衬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懦怯苟安。 三是末句用了什么典故,作者在这里想表达什么意思? 末二句用了两个典故。其一是曹操煮酒论英雄,但在这里,作者进行了改造,将孙权作为三国时代第一流叱咤风云的英雄来赞扬,而让曹刘当配角,其实是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其二是曹操一褒一贬的典故,据《三国演义》说,曹操与孙权第一次对垒,见孙权之威严仪表,就喟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作者在这里引用了前半句,借曹操之口,讽刺当朝主和的那些大臣们都是刘景升儿子一类的猪狗。其次,要领悟感情。诗家怀古咏史,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作理性的冷静的剖析,一种是感慨个人的身世,抓住的只是历史的一些影子,感情成分较浓。 如元张养浩的小令《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全曲开篇写景,中间抒情,寄寓作者的伤心痛惜之情,兴废、盛衰之慨。末尾二句,以短小精悍的反对兼同对,极高度地概括了封建社会的本质,充分表现了作者爱民如子的崇高精神。作者行进在潼关路上,联想起关中灾民流离失所,饿殍遍地的凄惨景状,不由地吟出了这两句结论性的诗句。 (二)要分析写法。不同的写法,是由不同的主题决定的。如: 蜀相杜甫 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诗先写景,后写人。诗人幽幽思古,感慨万千,遥念诸葛亮可歌可泣的一生,为他的业绩和精神所感动;盛赞刘备的礼贤下士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与深谋远虑以及君臣相契、如鱼得水的情景。结尾两句,诗人想到诸葛亮多次北伐,情系匡复汉室,具有统一中国的雄心大计,可惜操劳过度,死于军中。对此诗人充满了哀思与痛惜之情。

咏史诗知识要点

咏史怀古诗鉴赏要点 一、咏物诗知识要点 1、定义: 咏史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表达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的诗歌。 2、形式标志: 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3、分类: 咏史怀古诗,严格地说,可分为“怀古”和“咏史”两个小类。 “怀古”是指登临游览,触景生情,由于历史遗迹的诱发,而抒发感慨——长于情景交融; “咏史”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特定的人和事,而陈述自己的独到见地。——长于精辟议论。 4、思想感情: 感慨盛衰无常;感慨壮志难酬;感慨国运衰微;抒发爱国情怀;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 5、艺术手法 (1)抒情方式: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2)表现手法 ①修辞手法:反问、比喻、双关、反语等 ②其他手法:用典、对比、衬托、象征、侧面烘托、借古讽今、吊古伤今、虚实结合 6、表达方式:议论、描写、抒情 7、语言风格: 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 二、鉴赏方法指要 小结:鉴赏咏史诗三步曲 ①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 ②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体会意图) ③诗人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体悟感情) ④这种态度运用什么方法表达——(分析技巧) (一)弄清史实 对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些历史知识。在阅读一首诗时,一定要读好注解,这也是读懂材料的一把钥匙。 (二)体会意图 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慨的媒介。 以《咏怀古迹》(其三)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诗人登上京口北固亭,从历史上的孙权、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坚持抗击北方劲敌,联想到南宋小朝廷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这京口北固亭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自己报国无门,是诗人引发诗情的现实原因。 (三)领悟感情 诗人怀古咏古,大致有这样几种情况: 第一种:把史实与现实扭结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社会现实。 1、怀人伤己 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古人的身世与际遇和作者有了某种相似性,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

高中语文知识点大全-怀古咏史诗

怀古咏史诗 【考点讲解】 一、《课标》要求 根据诗歌的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 二、考查形式 多以选择或简答的形式考查。 三、知识讲解 (一)题材特征 1.内涵: 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咏史与怀古都是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等,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慨,或者借古以讽今,或者发思古之幽情。大者各有侧重,咏史诗多针对具体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而怀古诗多是登临旧地有感而发之作。2.标志: 标题中有“咏史”“怀古”“登某古迹有怀”“古迹”“古人名”等。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二)内容情感 1.内容:借怀古叹今叹个人命运的坎坷。 2.情感: ①针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②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惋惜;类比古人,寄托伤感或哀思; ③借论古之得失,托古讽今,忧国忧民; (三)常用手法 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2.对比手法,描写眼前衰败、荒凉的景象,与历史上的繁华形成鲜明的对比;

3.化用典故,借典故寄托自己的感伤或对国事的讽喻; 4.衬托,诗人往往临古迹而抒怀,以悲景衬哀情。 【规律总结】 鉴赏咏史怀古诗步骤: 1.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事实、历史人物或运用的典故(写什么)。 咏史怀古诗的题材决定了诗词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历史性,因此鉴赏的第一步,就要对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有一定的了解,比如像赤壁、金陵、汴河等一些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地名。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多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当然,诗词的注解,有时也能很好地帮我们完成这第一步。 2.揣摩作者写这段历史、这个古人的意图所在(为什么写)即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时局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 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法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者时触发感慨的媒介。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从历史上孙权、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坚持抗击北方劲敌,联想到南宋小朝廷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这京口北固亭就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自己的报国无门,也就是诗人引发诗思的现实原因。 3.推敲作者所抒发的感情(诗人抒发什么感情或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 诗人咏史怀古,大致有这么几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的思考,诗人自己并不置身其中,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题乌江亭》诗,杜牧为项羽自刎而惋惜:“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然而王安石却意识到项羽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另一种情况是把史实与现实扭结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社会现实。我们中学里学过的两首宋词《赤壁怀古》和《京口北固亭怀古》,便是如此。4.这种感情或态度运用什么方法表达?(分析技巧) 不同的写法,是由主题的需要而决定的。有以景衬情的,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议论引发的,如清人刘献庭的《王昭君》,对汉元帝统治的无能作了辛辣的讽刺。也有作正反对比,或是侧面烘托。另外,引用典故也是咏史怀古诗常用的表现手法。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之咏史怀古诗

古代诗歌鉴赏 阅读鉴赏与文学创作属于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作家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感悟,产生了自己的思考、认识,提炼出主题,然后又通过编制故事、塑造形象,创设意境,把自己的思想认识蕴含在语言文字之中变成了抽象的文字符号。而阅读鉴赏则是把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通过读者的想象联想,还原成具体的生活情景,变成活生生的生活画面,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再体验作品的主旨。在这个过程中,读者把自己的生活经验、人生感悟带进了情境,被作品所反映的生活现象感动产生了感情,这种感情和作家所要表现的感情发生共鸣,读者就对作品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 一、知人论世,了解背景 1.了解社会大背景。孔子说:“诗言志。”又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前者强调诗歌是个人感情的流露,后者强调了诗歌的社会功能。纵观诗歌发展的历史,同一时代的作家都会不可避免的在自己的作品中打上自己所处时代的社会印记。盛唐时代,李隆基继承了李世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兴亡教训和“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听政原则,沿袭了武则天打破士庶界限多方搜罗人才的统治方略,开创了一个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赫赫盛世, 咏史怀古诗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这类诗一般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起源于汉代,在唐代十分盛行,出现了杜牧、刘禹锡、李商隐、张祜等卓有成就的咏史大家。 鉴赏咏史怀古诗,首先要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事实和有关人物。咏史诗是通过一定的史实和人物来抒发感情、表现主旨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咏史诗叙述历史不会像讲故事那样,而是具有极大的跳跃性,在结构和语言上留下很大的空缺,显得有些支离破碎,但这却给读者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把语言的表现力发挥到极致。作为咏史诗,不少篇章在吟咏人和事之外,还会引用一些典故,理解典故,是把握咏史诗思想内容的重要途径之一。从大的方面看,咏史诗还必须完成古今时代的跳跃。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在同一地点,京口北固山,跨越千年六个不同朝代的人物齐聚诗中,当年不畏强敌、坐断东南的英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君主,和现在苟且偷安偏安一隅的南宋君臣形成强烈对比,这种跳跃使诗作含蓄隽永,令读者浮想联翩。 其次要领悟感情。诗家咏史怀古,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做冷静的理性的分析,一种是感慨个人的身世,抓住的只是历史的一些影子,感情的成分较浓。 第三是分析写法。咏史诗在构思上有以景衬情的,有抒发

咏史怀古诗高考教案

咏史怀古诗高考教案 教案标题:咏史怀古诗高考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咏史怀古诗的定义、特点和发展历程; 2. 分析和理解咏史怀古诗的主题、意境和表达手法; 3. 培养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1. 咏史怀古诗的定义和特点; 2. 咏史怀古诗的主题和意境; 3. 咏史怀古诗的表达手法; 4.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与创作。 教学重点: 1. 理解咏史怀古诗的主题和意境; 2. 掌握咏史怀古诗的表达手法;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难点: 1. 分析和理解咏史怀古诗的主题和意境; 2. 运用适当的表达手法创作咏史怀古诗。 教学方法: 1. 导入法: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咏史怀古诗的兴趣; 2. 讲授法:通过讲解、示范和解读经典咏史怀古诗,介绍其特点、主题和意境;

3. 分组讨论法:分成小组,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对咏史怀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4. 创作实践法:指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巧,创作一首咏史怀古诗; 5. 展示评析法: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评和教师评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展示一幅古代历史场景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咏史怀古诗的兴趣; 2. 提问:你对咏史怀古诗有什么了解?你认为咏史怀古诗的作用是什么? 二、讲授咏史怀古诗的定义和特点(10分钟) 1. 讲解咏史怀古诗的定义和特点,例如对历史人物、古代事件、古代文化进行 歌颂和怀念; 2. 分析几首经典咏史怀古诗的特点和表达手法。 三、分组讨论咏史怀古诗的主题和意境(15分钟) 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交流和分享对咏史怀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2. 每个小组选择一首咏史怀古诗进行分析,讨论该诗的主题和意境。 四、讲解咏史怀古诗的表达手法(15分钟) 1. 讲解咏史怀古诗常用的表达手法,如借景抒怀、借古讽今、以史为鉴等; 2. 分析几首经典咏史怀古诗的表达手法和技巧。 五、创作咏史怀古诗(20分钟) 1. 提供几个话题或历史事件,让学生选择一个进行创作; 2. 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表达手法和技巧,创作一首咏史怀古诗。 六、展示评析(15分钟) 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评和教师评析;

上海高考语文精选知识点讲解与训练第09讲 古诗词鉴赏之咏史怀古诗

古诗词鉴赏之咏史怀古诗 知识积累 千古兴亡多少事,叹人叹己叹人生 ——咏史怀古诗鉴赏 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但凡怀古之作,千百年来所抒发的情感大同小异,所不同的是作者的历史观、选材与写作手法。 自古以来,世俗的朝廷总把冷眼抛向那些热心热肠的古代诗人们,而这些仕途总是不顺的诗人就不自觉地转而徜徉于瞻仰凭吊古迹、咏评历史人物中,感慨岁月沧海桑田,喟叹人生万古悲风。抒难酬之壮志,浇心中之块垒。怀古诗常触及诗人心灵的最深处,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近年来高考也常涉及此类诗歌。 怀古咏史诗是诗人借所吟咏的古人、往事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诗歌。鉴赏怀古咏史诗要注意的几点: 1、要弄清史实。对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积累得越多越好。我们在中学历史课、语文课和课外阅读中所学到的有关知识,应该成为我们头脑中历史知识库的宝藏。如: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这一首词再现三国时代的历史风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古代英雄的仰慕。 2、要体会意图。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者是触发感慨的媒介。如:《赤壁怀古》苏轼被贬黄州,到过当地一处叫作赤鼻矶的地方——传闻就是当年三国的古战场赤壁——凭吊,这赤鼻矶也可以说是触发了诗人感想的媒介了。《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从历史上孙权、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坚持抗击北方劲敌,联想到南宋小朝廷在

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这京口北固亭就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自己的报国无门,也就是诗人引发诗思的现实原因。 3、要领悟感情。怀古咏史,大致上有这么几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的思考,诗人自己并不置身其中,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题乌江亭》诗,杜牧为项羽自刎而惋惜:“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然而王安石却意识到项羽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另一种情况是把史实与现实扭结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社会现实。我们中学里学过的两首宋词《赤壁怀古》和《京口北固亭怀古》,便是如此。一种情况是只抓住历史的一些影子,故意借题发挥。如李商隐的《贾生》就是这么—首以古讽今的杰出之作。 4、要分析写法。怀古咏史诗的写法多样,有以景衬情的,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议论引发的,如清人刘献庭的“敢惜妾身归异国,汉家长策在和番”(《王昭君》),对汉元帝统治的无能作了辛辣的讽刺。在章法上,或作正反对比,或是侧面烘托,不一而足。不同的写法,是由主题的需要而决定的。 形成源流 咏史怀古诗的产生源远流长。诗骚中已见一些关于咏史怀古的内容,但与真正的咏史怀古诗还有差别。 A、班固的《咏史》,被认为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咏史诗。 B、左思《咏史》八首,真正实现了“诗”与“史”的结合,使得史事的叙述和咏怀较好地结合在一起,使咏史诗体格一新。 发展历史 唐代咏史怀古诗论析: ⑴、初唐咏史怀古诗:以史为鉴,咏写故去朝代的兴亡,以告诫当世君主,成为初唐咏史怀古诗的一个重要主题。此类诗作多隐括史事,兴寄的成分较少。初唐四杰及盛唐诸名家都写了不少咏史诗篇,题材也很广泛,上自春秋吴越旧事,下到隋炀帝荒淫无道,都成了诗人们吟咏的对象。此外,

咏史怀古诗的特点

咏史怀古诗的特点 篇一:归纳咏史怀古诗的特点 借古事、古人、古迹或历史事件抒发议论,托古讽今抒发情感。 (1)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2)意象:历史人物、城池、宫殿、寺庙、陵墓等;江山、流水、野草、燕子、明月等 (3)内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古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 (4)表现手法:对比、触情入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借古讽今、吊古伤今、用典 (5)思想感情: A. 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表达像古代英雄一样建功立业的志向,表达爱国热情。 B. 抒发不能建功立业(壮志难酬)、光阴虚度或怀才不遇的感叹、失意、郁闷 C. 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表达对历史兴亡的思考和伤感 D. 对统治者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 鞭挞,对统治者的昏庸腐朽、荒淫误国的讽刺。 (6)语言:含蓄 (7)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 篇二:归纳咏史怀古诗的特点 借古事、古人、古迹或历史事件抒发议论,托古讽今抒发情感。 (1)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2)意象:历史人物、城池、宫殿、寺庙、陵墓等;江山、流水、野草、燕子、明月等 (3)内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古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 (4)表现手法:对比、触情入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借古讽今、吊古伤今、用典

(5)思想感情: A. 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表达像古代英雄一样建功立业的志向,表达爱国热情。 B. 抒发不能建功立业(壮志难酬)、光阴虚度或怀才不遇的感叹、失意、郁闷 C. 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表达对历史兴亡的思考和伤感 D. 对统治者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鞭挞,对统治者的昏庸腐朽、荒淫误国的讽刺。 (6)语言:含蓄 (7)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 篇三:咏史怀古诗特点 咏史怀古是当时古代文人热衷的一种创作方式,咏史怀古诗的创作特点有以下几点。 诗人们将文学性和历史性统一,使诗有着“着诗”“和史”的双重特征。文学性是咏史诗的永恒魅力。源于历史而不拘泥于历史,咏史不是对历史事实的简单重写,而是史事的文学化,是将史事以文学形式中特有的诗的手段,进行重新的理解和重塑框架结构。 诗人们将咏史和抒发内心的情感相结合,表达出对现实政治的强烈感受。可从外在形态和内容这两个方面分析。形态上,咏史怀古诗是文学和历史的统一;从结构上说,咏史怀古诗独特在于将咏史与言志相结合,从而抒发诗人内心对于现实政治、社会及统治者的不满或者期待。由于迫于当时统治者的权利而不能直截了当地直接抒怀,因此通过这样的创作手段来表达内心的情感。无论是初盛唐时期借对历史上英雄人物建功立业的怀写,以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懑为主题的咏史诗歌创作,如李白、王维等人的咏史怀古诗歌;还是中晚唐及宋代后期咏史诗词中借对六朝兴亡的哀悼,表达对国家命运前途的担忧,唐代的咏史怀古诗词,基本上都是与政治有着紧密的联系。 还有一个特点是诗人将“古”与“今”相结合,使诗有着多维的时空组合。一般的抒情诗多集中于某个时空断面的书写,诗歌的视角范围多局限于现在、眼前。然而咏史怀古诗与其不同,它一般可以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在时间和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咏史怀古诗鉴赏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咏史怀古诗鉴赏想起当初离家前往几千里外的地方的时候,妈妈也说过类似的话,但是身为男儿,必须创出 一片天,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2022年高考诗歌 教学目标 1、掌握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学习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重点难点 重点:目标1 难点:目标2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归纳课内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见下表) 篇目类别思想感情表现手法 越中览古写昔日的繁盛和今天的凄凉表达盛衰无常感慨鲜明的对比石头城寄寓着国运衰微的感慨寓情于景、拟人 蜀相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借景抒情 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壮志难酬对比

京口北固亭怀古抒发爱国情怀词中用事 扬州慢表达的是对物是人非的无限惋惜及悲痛之情。情景交融、虚实 相济 化用前人诗句 过华清宫奢侈淫逸 咏怀古迹(其三)借写昭君的怨恨来抒发自己一生颠沛流离,遭逢动乱,功业无成等身世家 国之情 二、概念 余秋雨先生说过,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 之叹。咏史诗就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或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 这类作品内容与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 诗人们对历史的处理往 往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使诗作文短意长、含蓄蕴藉,令人回 味再三。如杜甫的《蜀相》、 刘禹锡的《乌衣巷》都遗响千古。 (怀古咏史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 登高望远、咏叹史实、

怀念古迹来表达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的诗歌。怀古咏史类作品,严格地说, 应该有“怀古”和“咏史”两个小类。 “怀古”是指登临游览,触景生情,由于历史遗迹的诱发,而抒发感慨——长于情景交融 “咏史”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特定的人和事,而陈述自己的独到见地。——长于议 论精辟。) 三、类别: 1.咏古迹2.怀古人3.忆古事 四、归纳思想内容 1.感慨盛衰无常2.感慨壮志难酬3.感慨国运衰微4.抒发爱国情怀5.揭露统治者的昏 庸腐朽、奢侈淫逸。 五、咏史怀古诗的主题: 1.抒发感慨,感伤兴衰 既然是怀古咏史,现实的不尽人意就难免使诗人触景生情,抒发盛衰之感伤,独抒思古之幽 情。抒发对物换星移、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尤其是做为六朝古都、曾经繁华一时的金陵更

高考语文《咏史怀古类诗歌的鉴赏 》

高考语文《咏史怀古类诗歌的鉴赏》 一、咏史诗、怀古诗和代表诗人 1、咏史诗: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陈述自己独到的见地而创作的诗歌。——长于议论精辟。 2、怀古诗:是指因登临古地游览、凭吊古迹,追念往事,触景生情,抒发感慨而创作的诗。——长于情景交融。 3、咏史怀古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的功过或历史事件的成败、以往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我们合称为咏史怀古诗词。 4、代表作家:魏晋时期的左思,唐代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等,两宋的王安石、苏轼、李清照、陈与义、张元幹、张孝祥、陆游和辛弃疾等人都写了一些震撼人心的诗作,是卓有成就的咏史大家。 二、形式标志 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乌江亭》《乌衣巷》《石头城》《隋宫》《金陵怀古》《赤壁怀古》《咏怀古迹》 三、咏史怀古诗的风格和诗人心理 【心理一】怀人伤己 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古人的身世与际遇和作者有了某种相似性,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具体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对比失落型:有的怀古咏史诗着眼于个人境遇变化,借古人古事抒发自己的感慨。古人能一展抱负,建功立业,得遂心愿,而自己却因为某种原因被朝廷冷落或不能才尽其用,从而有了郁郁寡欢乃至消极遁世之心。在鉴赏这类诗词时还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找出二者的共通之处,就能很好的理解作品的深刻寓意。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周瑜在“小乔初嫁”时就立下了令“强虏灰飞烟灭”之大功,可谓少年得志,风流倜傥,而自己人到中年双鬓染霜,却功业无成,“早生华发”,与周瑜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强烈的对比生发出浓重的“人生如梦”的感慨,今世之无奈却只能在清风明月间买醉。 2、同病相怜型: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体现自己的不得意,感慨身世,关照自我,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或怀才不遇的感伤。

课文《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

课文《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 课文《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 1、掌握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学习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重点难点 重点:目标1 难点:目标2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归纳课内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见下表) 篇目类别思想感情表现手法 越中览古写昔日的繁盛和今天的凄凉表达盛衰无常感慨鲜明的对比 石头城寄寓着国运衰微的感慨寓情于景、拟人 蜀相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借景抒情 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壮志难酬对比 京口北固亭怀古抒发爱国情怀词中用事 扬州慢表达的是对物是人非的无限惋惜及悲痛之情。情景交融、虚实相济 化用前人诗句 过华清宫奢侈淫逸 咏怀古迹(其三)借写昭君的怨恨来抒发自己一生颠沛流离,遭逢动乱,功业无成等身世家国之情 二、概念 余秋雨先生说过,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咏史诗就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或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怀古诗则是由作者

身临旧地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 这类作品内容与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诗人们对历史的处理往往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使诗作文短意长、含蓄蕴藉,令人回味再三。如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乌衣巷》都遗响千古。 (怀古咏史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表达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的诗歌。怀古咏史类作品,严格地说,应该有"怀古"和"咏史"两个小类。 "怀古"是指登临游览,触景生情,由于历史遗迹的诱发,而抒发感慨--长于情景交融 "咏史"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特定的人和事,而陈述自己的独到见地。--长于议论精辟。) 三、类别: 1.咏古迹 2.怀古人 3.忆古事 四、归纳思想内容 1.感慨盛衰无常 2.感慨壮志难酬 3.感慨国运衰微 4.抒发爱国情怀 5.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 五、咏史怀古诗的主题: 1.抒发感慨,感伤兴衰 既然是怀古咏史,现实的不尽人意就难免使诗人触景生情,抒发盛衰之感伤,独抒思古之幽情。抒发对物换星移、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尤其是做为六朝古都、曾经繁华一时的金陵更是成为古代诗人们感情的集射地,不知触发了多少人的怀古之情,金陵怀古几乎成为咏诗的一个专题。如唐代韦庄的《金陵图》: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这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首句写金陵雨景,渲染氛围;二句写六朝往事如梦,台城早已破败;三、四句写风景依旧,人世沧桑。触景生情,借景寄慨,暗寓伤今。语言含蓄蕴藉,情绪无限感伤。

浅析咏史怀古诗词高考复习

浅析咏史怀古诗词高考复习 随着高考的逐渐临近,备考生们也开始了紧张的复习备考。在语文科目中,诗词是备考生们备受关注的一个重点,其中咏史怀古诗词更是备考生们备考的一大难题。咏史怀古诗词要求考生们对历史故事和典故有详细的了解,遣词造句更是要求准确、地道。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浅析咏史怀古诗词的复习方法,希望对备考生们有所帮助。 一、了解咏史怀古诗词的题材和特点 咏史怀古诗词,顾名思义,是指通过诗词来歌颂历史人物或者叙述历史事件的一类诗词。考生们在复习备考过程中,首先要对不同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有所了解,掌握他们的生平事迹、成就和影响。要熟悉诗词中常见的典故和成语,对于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诠释这些诗词。而在表达方式上,咏史怀古诗词要求考生们遣词造句准确、地道,要表达出对历史人物、事件的尊重和敬仰之情。在复习备考过程中,考生们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历史书籍和资料,加强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咏史怀古诗词的题材和特点。 咏史怀古诗词的题材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咏史诗、怀古诗、塞上词、楚辞等等。在复习备考过程中,考生们需要对这些常见题材有所了解,掌握其特点和表达方式。咏史怀古诗词中常见的典故和成语也是备考的重点。比如《出师表》中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木兰诗》中的“独上兰舟”,这些典故和成语都是备考生们必须要掌握的内容。在复习备考过程中,考生们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诗文材料,了解其中的典故和成语,以便更好地掌握咏史怀古诗词的常见题材和典故。 三、掌握咏史怀古诗词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 除了了解咏史怀古诗词的题材和典故外,考生们还需要掌握其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咏史怀古诗词常常通过修辞手法来表达对历史人物或者事件的赞美和敬仰之情。比如用比喻、排比、对仗等手法,来增强诗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复习备考过程中,考生们可以通过分析和比较不同的咏史怀古诗词,来了解其中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以便更好地运用到实际的写作中。 四、多做真题,巩固所学知识 在复习备考过程中,做真题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多做高考真题和模拟试题,可以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也可以通过分析真题,了解考试的出题角度和命题思路,以便更好地应对高考考试。在做真题的过程中,可以找出自己在咏史怀古诗词部分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复习,以便备考生们能够更好地应对高考考试。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咏史怀古诗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咏史怀古诗 古 诗 词 曲 的 内 容分类及赏析要点怀古 诗 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 迹。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 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 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 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 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 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首先要弄清史 实、典故,其次要体会意图、感情,再 次要品味技巧手法。咏史怀古诗的鉴赏 首先要弄清史实、典故,其次要体会意 图、感情,再次要品味技巧手法。 形式 标志 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 古迹、古人名前冠以“咏”, 或在古迹、古人名后加“怀 古”“咏怀”等。 内容 特点 表达要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 的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 情;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 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 借古讽今;忧国伤时,揭露统 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 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 途命运;悲叹年华消逝,壮志 难酬。 一、概念。 A. 咏史诗就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或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 B. 怀古诗则是由作者身临旧地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这类作品内容与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 二、类别。 1.咏古迹 2.怀古人 3.忆古事 三、常见意象及典故: A.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 台城:指六朝时的禁城(宫城),又称“苑城”,是当时的皇帝用于办公居住的场所。历宋、齐、梁、陈,皆为台省(指中央政府,晋、宋时称朝廷禁省为台,故称)和宫殿所在地,因专名台城。既是政治中枢,又是帝王荒淫享乐的场所。 B.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清宫、汴河、淮水、 淮水:秦淮河古称淮水。从南朝开始,秦淮河成为名门望族聚居之地。素有“十里秦淮”、“六朝金粉”之誉。“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更兼十代繁华之地。【有时指淮河。

咏史怀古诗的主题归纳

咏史怀古诗知识点总结 咏史怀古诗的主题概括 怀古诗常涉及诗人心灵的最深处,拥有很高的鉴赏价值。最近几年来高考也常波及此类诗歌。而怀古诗的构造一般是临古地,思先人,忆其事,抒己志。 A.前代的国都: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 B.发生过重要事件的地址: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清宫、汴 河 C.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旧居、陵墓、祠庙: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李白 坟 D.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 咏史怀古诗的风格和诗人心理 怀人伤己 作者追忆先人一般是先人的出身与际遇和作者有了某种相像性,触发点在 先人,落脚点在自己。详细又能够分为以下两种。 1.对照失意型有的怀古咏史诗着眼于个人境遇变化,借先人古事 抒发自己的感触。先人能一展志向,立功立业,得遂愿望,而自己却由于某种 原由被朝廷冷淡或不可以才尽其用,进而有了闷闷不乐以致悲观遁世之心。在鉴赏这种诗词时还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和诗人自己出身之间的连结点,找出两者的共通之处,就能很好的理解作品的深刻寓意。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周瑜在“小乔初嫁”时就立下了令“强虏灰 飞烟灭”之大功,堪称少年得志,风流倜傥,而自己人到中年双鬓染霜,却功业无成,“早生华发”,与周瑜对比,几乎不行同日而言。激烈的对照生发出浓厚的“人生如梦” 的感触,今世之无奈却只好在月白风清间买醉。故地重游,联想先人,关照自己,正是有了这一层自我关照,才使这首词拥有了更加广泛的意义, 惹起了多少人的共同的心理感觉,正是这样,这首优秀的赤壁怀古词才有了长远 的生命。 2.惺惺相惜型自己和先人的遭受相同,追忆先人更表现自己的不 喜悦,感触出身,关照自我,抒发自己盼望立功立业或怀才不遇的感慨。(怀 古伤己)如李商隐《贾生》写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倾谈神鬼不谈治国之策,

咏史怀古诗鉴赏及答题方法

咏史怀古诗鉴赏及答题 方法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咏史怀古诗鉴赏及答题方法 咏史怀古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在古代诗词中,怀古诗是内容与思想都比较沉重的一类作品。这类诗都是怀古惜今,“有感而发”,往往是诗人处于某种背景之下,前往瞻仰或凭吊历史古迹,回顾古人的业绩或遭遇,自己内心产生共鸣,不禁发出对古人业绩的慨叹或抒发对物换星移、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因此,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 读怀古诗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要知人论世,一是要品赏韵味。所谓“知人论世”,就是理解诗作的思想感情。古人读诗主张“以意逆志”,即用读者的“意”,根据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东西,去探索追溯作者写作时所要表达的“志”。怀古诗的作者是在怀念古代史实的基础上抒发个人情怀的,诗中必然涉及到历史典故,也必然反映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解读这类诗首先要根据诗中的物象确定史实,理解典故内容和它所包含的意义,再看作者抒情的角度。所谓“品尝韵味”,就是在反复吟诵、体会中,玩味诗作的情致韵味。例如杜甫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诗是杜甫迫于“安史之乱”而入蜀后,于乾元三年春天写的。诗中提到“锦官城外”的“丞相祠堂”,提到“三顾”和“出师”,我们就可以知道杜甫是在拜谒武侯祠后写的这首诗,所涉及到的是三国蜀相诸葛亮的事迹。诗人面对武侯祠旧址,想到诸葛亮生前的才智和业绩,赞颂他“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同时对他“出师未捷身先死”,胸怀壮志而未酬表示惋惜,以至“泪满襟”。杜甫所以产生这样的哀情,是因为他当时也遭遇乱世,胸怀报国之志却无力回天,想到诸葛亮的结局,而发出怀古之哀叹,实际上不也在叹息自己吗仔细品味这首诗,可以发现诗的首联一问一答,自开自合,开门见山地指明自己感怀的内容是成都城外的武侯祠。“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两个写景的句子中,一个“自”,一个“空”,既是写实,又体现出自己对如此一个历史人物的墓地,如今却荒凉冷清,无人关怀的感叹。全诗的情调悲凉,这正与诗人的内心世界是一致的。经过这样的思考,对杜甫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就可以准确把握了。下面请同学们再读一首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然后思考一下,回答后面两个问题,下期我们再做分析。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这首词是就哪一段史实发出感怀的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词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方法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方法 怀古咏史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表达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的诗歌。 二、结合诗歌归纳怀古咏史诗的思想内容和手法。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思想感情: 表现手法: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思想感情: 表现手法: 3、刘禹锡《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思想感情: 表现手法: 4、李白《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例如花掉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思想感情: 表现手法: 5、杜牧《过华清宫》 长安回首缀成堆,山顶千门次第上开。一骑著红尘妃子笑,无人王经荔枝去。 思想感情: 表现手法: 方若虚云:“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其事无他,兴亡贤愚而己。” 1、结构:临古地-思古人-诗云其事-抒己志

2、意象:历史人物、乌衣巷、吴钩、淮水、《后庭花》、六朝、华清宫…… 3、内容:国家-国运衰弱、统治者-奢华、古地-昔盛今何如、古人-壮志难酬 4、表现手法:对比、触情入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拟人、借古讽今、吊古伤今、用典 5、思想感情:感叹盛衰无常;感叹壮志难酬;感叹国运衰弱;抒写爱国情怀;揭发 统治者的暴虐腐化、奢华放荡不羁 6、语言:含蓄 7、风格:或雄浑壮丽、或含蓄悲凉 四、鉴赏步骤和方法 1、必须弄清楚史实。对于作品所牵涉的史实和人物一定必须有所介绍,这就建议我 们必须累积一定的历史科学知识,累积得越多越好。我们在中学历史课、语文课和课外阅 读中所学至的有关科学知识,必须沦为我们头脑中历史知识库的宝藏。在写作一首诗词时,一定爱读不好注释,这也就是记住材料的一把钥匙。答疑品酒题时,特别注意不要被命题 者设置的误区所阻碍。比如说年高考题挑选了元代作家阿鲁威的散曲《咏史》,故意把 作者所颂扬的三国英雄诸葛亮看成就是刘备,就是生产误区的一个例子。 2、要体会意图。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者是触 发感慨的媒介。苏轼被贬黄州,到过当地一处叫作赤鼻矶的地方——传闻就是当年三国的 古战场赤壁——凭吊,这赤鼻矶也可以说是触发了诗人感想的媒介了。辛弃疾登上京口北 固亭,从历史上孙权、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坚持抗击北方劲敌,联想到南宋小朝廷在风雨飘 摇中苟且偷安,这京口北固亭就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自己的 报国无门,也就是诗人引发诗思的现实原因。 3、必须领悟感情。诗家怀古咏史,大致上存有这么几种情况:一种就是对历史并作 淡定的理性的思索,诗人自己并不置身其中,例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下过《题乌江亭》诗,杜牧为项羽自尽而遗憾:“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然而王安石却意识到项 羽的失利就是历史的必然:“江东子弟今虽在,兹为君王卷土去?”另一种情况就是把史 实与现实浴室柜在一起,或是感叹个人遭遇,或是批评社会现实。我们中学里研习过的两 首宋词《赤壁怀古》和《京口北固亭怀古》,就是如此。除了一种情况就是只把握住历史 的一些影子,故意借题发挥,例如李商隐的《贾生》就是这么一首以和古讽今的优秀之作。关于诗人对史实的态度,我们这里再握一个例子。像是昭君薛仁贵这样一个汉代的和亲故事,杜甫说道“千载琵琶并作胡语,分野愤恨曲中论”,深邃地抒写了自己对嫁到异域的 姑娘的同情,他在这里只是就史论事。而王安石则说道“君不见咫尺长门闭合阿娇,人生 不得志并无南北”,作者在这里“筹钱他人酒杯,淋历史题材,就是可以从相同角度回去 充分反映的,这里不但彰显了诗人们相同的艺术技巧,也充分反映了他们相同的历史观和 人生观。

咏史怀古诗诗词鉴赏技巧

咏史怀古诗诗词鉴赏技巧 咏史怀古诗的简介 咏史怀古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咏史与怀古都是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等,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慨,或者借古以讽今,或者发思古之幽情。大者各有侧重,咏史诗多针对具体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而怀古诗多是登临旧地有感而发之作。 怀古词 古,是指一种古迹,怀古词是抒发跟特定的古迹相关的古人古事的忧思。因此,怀古又往往跟登临主体结合在一起。在艺术表现上,往往要写景,要写这个古迹的地理环境、景物景观。 咏史词 可能是针对一个历史事件,可能是针对一个历史人物,直接写作者的思考、态度,不一定要写景,不表现现在的时空场景。 典型咏史怀古地点 金陵:石头城、台城、六朝旧事、后唐遗事、乌衣巷、朱雀桥、

西塞山。 咏史怀古诗的特点 形式标志 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写法 写法上,咏史诗常常运用典故,或写景,或写人物,或对比,或衬托,或抑扬,或讽刺,或含蓄等等。 内容 诗歌的内容一般为:描写此地眼前的衰败、荒凉、萧条,或描写欢快的事物来衬托内心的悲伤,或描述历史事件的经过,抒发感慨。 艺术特征 (1)“诗”与“史”的结合:文学性与历史性的统一; (2)“咏史”与“言志”的结合:对现实政治的强烈关注; (3)“古”与“今”的结合:多维的时空组合。 咏史怀古诗的主题归纳 怀古诗常触及诗人心灵的最深处,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近年来高考也常涉及此类诗歌。而怀古诗的结构一般是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临古地——A.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 B.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