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木工程地质期中考核

土木工程地质期中考核

土木工程地质期中考核
土木工程地质期中考核

2.水平地层分界线、倾斜地层分界线与地形等高线有何特点?

3.地层间是什么接触关系?为什么?

中石炭统 下石炭统 中奥陶统 图例

C 2C 1O 1O 2O 3上奥陶统 图 1

1、图幅内出现哪些时代的地层?地层间时代是否连续?

2、水平地层地质界线、倾斜地层地质界线与地形等高线之间有何关系?

3、各地层之间是什么接触关系?为什么?

解答如下:

1、 图幅内出现哪些时代的地层?地层间时代是否连续?

图幅中出现的地层有:中石炭统(C2)、下石炭统(C1)、上奥陶统(O3)、中奥陶统(O2)、下奥陶统(O1)。 中石炭统(C2)、下石炭统(C1)之间地层连续;上奥陶统(O3)、中奥陶统(O2)、下奥陶统(O1)之间地层连续;下石炭统(C1)与上奥陶统(O3)之间缺失了泥盆纪、志留纪的地层。

2、水平地层地质界线、倾斜地层地质界线与地形等高线之间有何关系?

水平地层地质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或重合;倾斜地层地质界线分布特征:倾斜岩层的地质界线一般是弯曲的,在地质图上表现为与地形等高线相交,其弯曲程度、方向称为“V”字形法则。 3、各地层之间是什么接触关系?为什么?

中石炭统(C2)、下石炭统(C1)之间及上奥陶统(O3)、中奥陶统(O2)、下奥陶统(O1)之间,均是沉积时间连续,岩层产状彼此平行,是整合接触;但是,下石炭统(C1)与上奥陶统(O3)之间缺失了泥盆纪、志留纪的地层,沉积时间不连续,是角度不整合接触。

2.分析本区的地质构造.

3.确定断层的性质.

4.确定煌斑岩的侵入时代.

5.简述本区的构造发展史.

P 2E 2

中石炭统煤系始新统灰岩 古新统页岩 下二叠统细砂岩 图例 上二叠统页岩

上石炭统细砂岩

E 1P 1C

2C

3 图 2

1、本区出露了哪些时代的地层?分析各地层间的接触关系。

2、分析本区的地质构造。

3、确定煌斑岩的侵入时代。

4、简述本区的地质发展史。

解答如下:

1、本区出露了哪些时代的地层?分析各地层间的接触关系。 (1)出露时代的底层:

由图例可见,本区出露的沉积岩由新到老依次为:始新统(2

E )砂、砾岩,古新统(1E )页岩,上二叠系(

2

P )砂页岩,下二叠系(

1

P )砂岩,上石炭系(

3

C )砂岩,中石炭系(

2

C )

煤系。地质构造方面有断层通过本区,方向由北西至南东走向。在图幅内,有两条南北走向

的煌斑岩脉。

(2)接触关系

始新系、古新系沉积时间连续,地层界线彼此平行,岩层产状彼 此平行,为整合接触。古新系与上二叠系之间缺失了晚白垩系至早三叠系的地层,沉积时间不连续,地层界线与岩层产状均不平行,是角度不整合接触。上二叠系、下二叠系、上石炭系、中石炭系又为整合

接触关系。本区最老地层为中石炭系煤系,最新地层为始新统砂、砾岩。 2、分析本区的地质构造 (1)褶皱

由图可见,有两个褶曲构造。

第一个以上二叠系砂页岩为中心,两边对称出现下二叠系砂岩、上石炭系砂岩地层,其年代依次越来越老,故为一向斜构造。向斜轴线由南到北。顺轴线方向观察,地层界线封闭弯曲,沿弯曲方向凸出,所以这是一个轴线近南北,并向南倾伏的向斜,两翼岩层倾向相反,倾角不等,西侧岩层倾角较缓,东侧岩层倾角较陡,故为一倾斜倾伏向斜,轴面倾向南西西。

第二个以上中石炭系煤系为中心,两边对称出现上石炭系砂岩地层,其年代较新,故为一背斜构造。向斜轴线近乎由南到北。顺轴线方向观察,地层界线封闭弯曲,沿弯曲方向凸出,所以这是一个轴线近南北,并向北倾伏的背斜,两翼岩层倾向相反,倾角不等,西侧岩层倾角较缓,东侧岩层倾角较陡,故为一倾斜倾伏背斜,轴面倾向北东。 断层

本区有一北西向南东走向的断层,断层走向与褶曲轴线及岩层界线斜交,故属于斜断层。另外,此断层的断层面倾向北东,故北东侧为上盘,西南侧为下盘。比较断层线两侧的地层,北东侧地层新,为下降盘;南西侧地层老,为上升盘。因此该断层上盘下降,下盘上升,为正断层。从断层切割的地层界线看,断层生成的年代应在晚第三纪(始新统)后。由于断层两盘位移较大,说明断层规模较大。 3、确定煌斑岩的侵入时代。

由图例可见,本区出露的沉积岩由新到老依次为:始新统(2

E )砂、砾岩,古新统(

1

E )页岩,上二叠系(

2

P )砂页岩,下二叠系(

1

P )砂岩,上石炭系(

3

C )砂岩,中石炭系(

2

C )

煤系。可以看出,煌斑岩的侵入时间在上石炭纪砂岩(C3)之后。

4、简述本区的地质发展史。

根据以上读图分析可知,本地区在始新统和古新统之间,地壳下降,为接受沉积环境,无沉积物基底。晚白垩系至早三叠系之间,地壳上升,长期遭受风化剥蚀,没有沉积,缺失大量地层。上二叠系至中石炭系之间,地壳再次下降,接受沉积。这两次地壳升降运动并没有造成强烈褶曲及断层。始新统和古新统期间以海相沉积为主,晚白垩系至早三叠系期间以陆相沉积为主。早三叠系以后至今,地壳再次上升长期遭受风化剥蚀,没有沉积。并且早三叠系后先遭受东西向挤压力,形成倾斜倾伏背斜和向斜,后又遭受东北西南向拉张应力,形成纵向斜断层。此后,本区就趋于相对稳定至今。 精品文档word 文档可以编辑!谢谢下载!

电大本科土木工程《工程地质》试题及答案2好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8-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工程地质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每小题2分,共计30分)1.概括的讲,工程地质所研究的两方面问题主要体现在( ) A.区域稳定和地基稳定B.区域稳定和基础稳定 C.基础稳定和结构稳定D.地基稳定和基础稳定 2.地球以地表为界分为外圈和内圈,下列属于内圈的是( ) A.大气圈B.水圈 C.地幔D.生物圈 3.下列各项地质作用属于外力作用的是( ) A.地壳运动B.变质作用C.岩浆作用D.沉积作用 4.岩浆岩的构造不包含( ) A.层面构造B.流纹构造C.杏仁构造D.气孔构造 5.压应力等于零时,岩石抵抗剪断强度称为岩石的( ) A.抗剪断强度B.抗拉强度C.抗切强度D.抗剪强度 6.岩石在常压下吸入水的重量与干燥岩石重量之比,称为岩石的( ) A.吸水率B.吸水系数C.饱水系数D.饱水率 7.沉积岩之间的接触关系主要有( ) A.沉积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接触 B.侵入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接触

C.风化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接触 D.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接触 8.下列有关岩层走向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岩层的走向有两个数值,且两数值相差180。 B.岩层的走向只有一个数值 C.岩层的走向可由走向线的方位角表示 D.岩层走向方位角与倾向方位角相差90。 9.逆断层即( ) A.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 B.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 C.上盘水平左移,下盘水平右移的断层 D.上盘水平右移,下盘水平左移的断层 10.岩石的风化可以分为( ) A.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 B.物理风化、生物风化、水理风化 C.化学风化、水理风化、生物风化 D.物理风化、化学风化、水理风化 11.按赋存条件的分类,地下水可分为( ) A.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B.裂隙水、包气带水、岩溶水 C.潜水、孔隙水、包气带水D.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 12.某一地区地面和各种建筑物遭受地震影响的强烈程度称为( )

(完整版)土木工程地质试题库05426

工程地质试题库 I ?名词解释() 工程地质学一、矿物和岩石矿物岩石层理片理岩层岩石结构片理:岩石中矿物呈平行定向排列。岩层:由岩性差异形成的,与相邻层不同的沉积层。岩石结构:岩石颗粒形态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二、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岩层产状褶曲节理断层地层地质图 三、水的地质作用 河流(谷)阶地隔水层含水层残积层水的硬度淋滤作用潜水承压水淋滤作用:大气降水带走地表细粒物质和可溶成分,使地表岩石逐渐失去完整性,在原地残留下不易带走的难溶松散物质的作用。 残积层:淋滤作用下留在原地的松散破碎物。 四、岩石工程性质岩石吸水率弹性模量热胀冷缩作用风化程度黄土软土风化作用 风化程度:岩石风化后工程性质改变的程度。 风化作用:在温度变化,气体,水及生物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促使地壳表层的岩石在原地发生破碎,分解的一种破坏作用。 五、岩体稳定性分析 岩体稳定性岩体结构面结构体天然应力岩体结构 岩体稳定性:在天然或人类活动作用下,保持不破坏、不变形的状态。 六、不良地质 岩堆滑坡主裂缝稀性泥石流岩堆岩溶落石岩溶水岩堆:陡坡上的松散岩块在重力作用下崩落在坡脚形成的堆积体。 第九章 现场原位测试物探

n ?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最佳答案,将其代码填在括号中)(135道) 一、矿物和岩石 (一) 矿物 1. 方解石的晶体形态是() A. 短柱状B板状C.xxD菱面体 2. 条痕是指矿物的() A.固有颜色 B.粉末的颜色 C.杂质的颜色 D.表面氧化物的颜色 3. 肉红色是()的固有颜色. A.xx B.xxC方解石D.xx 4. 解理是指(). A.岩石受力后形成的平行破裂面 B.岩石中不规则的裂隙 C. 矿物受力后沿不规则方向裂开的性质 D. 矿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平行裂开的性质 5. 方解石有() A.三组完全解理 B.二组中等解理C二组极完全解理D.三组中等解理 6?断口是矿物受锤击后沿()方向产生的断裂. A.不规则方向 B.平行所有晶面方向C平行某一晶面方向D.锤击方向7.在下列矿物中,硬度最高的是(). A.xxB长石C.xxD方解石

(完整)土木工程地质复习题附答案

(完整)土木工程地质复习题附答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土木工程地质复习题附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土木工程地质复习题附答案的全部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 (135道) 一、矿物和岩石 (一)矿物 1.方解石的晶体形态是( ) A。短柱状 B。板状 C。立方体 D.菱面体 2。条痕是指矿物的() A.固有颜色B。粉末的颜色 C. 杂质的颜色 D.表面氧化物的颜色 3.肉红色是()的固有颜色。 A。石英 B。滑石 C。方解石 D.正长石 4.解理是指( ). A。岩石受力后形成的平行破裂面 B.岩石中不规则的裂隙 C。矿物受力后沿不规则方向裂开的性质 D.矿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平行裂开的性质 5.方解石有() A.三组完全解理 B.二组中等解理 C。二组极完全解理 D。三组中等解理 6.断口是矿物受锤击后沿( )方向产生的断裂。 A。不规则方向 B.平行所有晶面方向 C。平行某一晶面方向 D.锤击方向 7.在下列矿物中,硬度最高的是( )。 A。石英 B.长石 C.滑石 D.方解石 (二) 岩浆岩 1。流纹岩的常见构造是() A。致密块状 B.气孔状C。流纹状 D.杏仁状 2。花岗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是( )。 A.石英, 长石 B.角闪石, 斜长石 C。辉石, 斜长石 D。黑云母,长石 3。辉长岩的常见结构是( ) A.辉绿结构 B.全晶质中粒结构 C.斑状结构 D。隐晶质结构 4.闪长岩是一种() A.酸性岩 B.中性岩 C 。基性岩 D。超基性岩 5。玄武岩是属于() A。浅成岩 B。深成岩C。喷出岩 D。火山碎屑岩 6。侵入地壳深处的酸性岩浆冷凝后形成( ) A。流纹岩B.花岗岩 C.辉绿岩 D.闪长岩 7.喷出地表的中性岩浆冷却后形成()。 A.玄武岩 B.流纹岩C。安山岩 D。闪长玢岩 (三)沉积岩 1。将松散沉积颗粒连结起来固结成岩的过程叫做() A.压固脱水作用B。胶结作用 C.重结晶作用 D.成岩作用 2。岩层厚度为0.1-0.5m时叫做( )

土木工程地质复习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35道) 一、矿物和岩 (一) 矿物 1.解的晶体形态是( D ) A.短柱状 B.板状 C.立体 D.菱面体 2.条痕是指矿物的( B ) A.固有颜色 B.粉末的颜色 C. 杂质的颜色 D.表面氧化物的颜色 3.肉红色是( D ) 的固有颜色. A.英 B.滑 C.解 D.正长 4.解理是指( D ). A.岩受力后形成的平行破裂面 B.岩中不规则的裂隙 C.矿物受力后沿不规则向裂开的性质 D.矿物受力后沿一定向平行裂开的性质 5.解有( A ) A.三组完全解理 B.二组中等解理 C.二组极完全解理 D.三组中等解理 6.断口是矿物受锤击后沿( D )向产生的断裂. A.不规则向 B.平行所有晶面向 C.平行某一晶面向 D.锤击向 7.在下列矿物中,硬度最高的是( A ). A.英 B.长 C.滑 D.解 (二) 岩浆岩 1.流纹岩的常见构造是( C ) A.致密块状 B.气状 C.流纹状 D.杏仁状 2.花岗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是( A ). A.英, 长 B.角闪, 斜长 C.辉, 斜长 D.黑云母,长 3.辉长岩的常见结构是( B ) A.辉绿结构 B.全晶质中粒结构 C.斑状结构 D.隐晶质结构 4.闪长岩是一种( B ) A.酸性岩 B.中性岩C .基性岩 D.超基性岩 5.玄武岩是属于( C ) A.浅成岩 B.深成岩 C.喷出岩 D.火山碎屑岩 6.侵入地壳深处的酸性岩浆冷凝后形成 ( B ) A.流纹岩 B.花岗岩 C.辉绿岩 D.闪长岩 7.喷出地表的中性岩浆冷却后形成( C ). A.玄武岩 B.流纹岩 C.安山岩 D.闪长玢岩 (三) 沉积岩 1.将松散沉积颗粒连结起来固结成岩的过程叫做( B ) A.压固脱水作用 B.胶结作用 C.重结晶作用 D.成岩作用 2.岩层厚度为0.1-0.5m时叫做( C ) A.巨厚层 B.厚层 C.中厚层 D.薄层 3.沉积岩分类的关键因素是( A ) A.结构特征 B.构造特征 C.矿物成份 D.胶结物成份 4.泥岩与页岩的主要区别是( C ). A.矿物成份 B.结构 C.构造 D.胶结物 5.在胶结物中,强度最大的是( B ) A.铁质 B.硅质 C.泥质 D.碳质 6.具有砾状结构的沉积岩是( B ) A.生物化学岩 B.砾岩 C.砂岩 D.角砾岩 7.钙质英砂岩的结构是( D ) A.砾状结构 B.泥质结构 C.化学结构 D.砂状结构 8.灰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是( C ) A.英 B.长 C .解 D.白云 (四) 变质岩 1.二云母片岩的结构是( A ) A.片状变晶结构 B.柱状变晶结构 C.粒状变晶结构 D.显微鳞片状变晶结构 2.变质作用因素主要是指( A ). A.高温,高压和化学活泼性流体 B.上覆岩体重力下的压固脱水作用 C.高温下的矿物重结晶作用 D.构造应力将岩挤压破碎的作用 3.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的共同特征是 ( C ) A.有粒状矿物 B.矿物靠胶结物联结 C.有片理构造 D.颗粒排列各向均一 4.闪长片麻岩的主要矿物成份是( D ) A.绿泥,绢云母 B.英,长,黑云母 C.辉,斜长,黑云母 D.角闪,英,斜长 5.岩是由( A )变质而成的岩. A.灰岩 B.英砂岩 C.泥岩 D.花岗岩

土木工程地质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指导书 中北大学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1、实习目的 土木工程地质野外实习属教学实习性质,是工程地质教学的三个环节:理论课、室内实验课和野外实习课中的重要一环,其目的在于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联系实习现场和土木工程的实际,加以验证和拓宽,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开阔视野,培养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如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了解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以及训练编写实习报告等。 此外,走出校门在野外或土木工程现场进行实习,还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也有利于学生增强体质和磨练意志,并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2、实习要求 为了保证野外土木工程地质实习的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实习效果,对学生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1)排除干扰,专心听讲。当指导老师在实习现场(特别在工地上、途径城镇区或公路旁)讲解时,学生要克服外界干扰,集中精神,用心听讲,明确各地质点的主要观察内容和要求。 (2)做到“五勤”。即勤敲打、勤观察、勤测量、勤记录、勤追索。在各个实习点,应有重点地详细观察与描述,能把课本知识与现场实际联系起来,做好文字记录与地质描述,并注意收集和积累第一手资料,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野外工作。 (3)熟练操作地质罗盘。了解地质罗盘的结构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能运用地质罗盘测量地质界面的产状要素,在实习中反复操作和使用,达到运用自如,并把它作为技能要求,列入本实习考核的一项内容。 (4)勤于思考,积极参加现场讨论。 (5)每天结束实习后,要及时整理野外纪录。野外纪录是学生编写实习报告的重要依据,其完整程度和充实与否,直接影响实习报告的编写和报告质量的高低,学生实习纪录可随时让教师抽查,该项也是本实习考核的一项内容。 (6)实习结束时,每人应按时递交一份自编的实习报告(报告书编写要求见实习报告的要求),实习报告作为学生实习的业务总结,也是教师评定实习成绩的依据之一。

土木工程地质试卷A卷答案

中南大学铁道校区XX级XXXXX专业 第XX学期《XXXXXXXX>试卷 、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自然界的矿物按其内部组成质点是否有规则排列可分为晶体和非晶 体____ 两类。 2、地壳运动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 3、河流流水对风化物的搬运方式有浮运、和推移、溶运三种。 4、按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大小,可把岩石分为硬质岩石、软质岩石、和极软岩石。 5、按岩层断裂后两侧沿断裂面有无明显的相对位移,断裂构造可以分为节理和断层两种类型。 6、地层之间的不整合接触关系有角度不整合和平行不整合两种形式。 7、根据断层两盘相对位移的情况.可以将断层分为三种类型:正断层、逆断层和平移断层。 8、地质年代分为_相对_地质年代和_绝对_地质年代。 9、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一致,称纵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垂直,称横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斜交,称斜交断层。 10、变质作用的主要类型有接触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和区域变质作用三类。 、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2 1. 方解石的晶体形态是(D ) A. 短柱状 B.板状 C.立方体 D.菱面体 2. 条痕是指矿物的(B ) A.固有颜色 B.粉末的颜色 C.杂质的颜色 D.表面氧化物的颜色 3. 流纹岩的常见构造是(C ) A.致密块状 B.气孔状 C.流纹状 D.杏仁状 4. 花岗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是(A ). A.石英,长石 B.角闪石,斜长石 C.辉石,斜长石 D.黑云母,长石 5. 将松散沉积颗粒连结起来固结成岩的过程叫做(D ) A.压固脱水作用 B.胶结作用 6. 岩层厚度为0.1-0.5m 时叫做( A.巨厚层 B.厚层 C.中厚层 7. 沉积岩分类的关键因素是(A ) A.结构特征 B.构造特征 C.矿物成份 D.胶结物成份 8. 二云母片岩的结构是(A ) A.片状变晶结构 B.柱状变晶结构 C.粒状变晶结构 D.显微鳞片状变晶结构 9. 变质作用因素主要是指(A ). A.高温,高压和化学活泼性流体 B.上覆岩体重力下的压固脱水作用 10. 岩层产状是指(A ) .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在括号内正确打",错误打x C. 重结晶作用 D.成岩作用 C ) D. 薄层 C.高温下的矿物重结晶作用 D.构造应力将岩石挤压破碎的作用 A.岩层在空间的位置和分布 B. 岩层在空间的延伸方向 C. 岩层在空间的倾斜方向 D. 岩层在空间的倾斜程度

(完整版)土木工程地质复习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35道) 一、矿物和岩石 (一) 矿物 1.方解石的晶体形态是( ) A.短柱状 B.板状 C.立方体 D.菱面体 2.条痕是指矿物的( ) A.固有颜色 B.粉末的颜色 C. 杂质的颜色 D.表面氧化物的颜色 3.肉红色是( ) 的固有颜色. A.石英 B.滑石 C.方解石 D.正长石 4.解理是指( ). A.岩石受力后形成的平行破裂面 B.岩石中不规则的裂隙 C.矿物受力后沿不规则方向裂开的性质 D.矿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平行裂开的性质 5.方解石有( ) A.三组完全解理 B.二组中等解理 C.二组极完全解理 D.三组中等解理 6.断口是矿物受锤击后沿( )方向产生的断裂. A.不规则方向 B.平行所有晶面方向 C.平行某一晶面方向 D.锤击方向 7.在下列矿物中,硬度最高的是( ). A.石英 B.长石 C.滑石 D.方解石 (二) 岩浆岩 1.流纹岩的常见构造是( ) A.致密块状 B.气孔状 C.流纹状 D.杏仁状 2.花岗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是( ). A.石英, 长石 B.角闪石, 斜长石 C.辉石, 斜长石 D.黑云母,长石 3.辉长岩的常见结构是( ) A.辉绿结构 B.全晶质中粒结构 C.斑状结构 D.隐晶质结构 4.闪长岩是一种( ) A.酸性岩 B.中性岩C .基性岩 D.超基性岩 5.玄武岩是属于( ) A.浅成岩 B.深成岩 C.喷出岩 D.火山碎屑岩 6.侵入地壳深处的酸性岩浆冷凝后形成( ) A.流纹岩 B.花岗岩 C.辉绿岩 D.闪长岩 7.喷出地表的中性岩浆冷却后形成( ). A.玄武岩 B.流纹岩 C.安山岩 D.闪长玢岩 (三) 沉积岩 1.将松散沉积颗粒连结起来固结成岩的过程叫做( ) A.压固脱水作用 B.胶结作用 C.重结晶作用 D.成岩作用 2.岩层厚度为0.1-0.5m时叫做( ) A.巨厚层 B.厚层 C.中厚层 D.薄层 3.沉积岩分类的关键因素是( ) A.结构特征 B.构造特征 C.矿物成份 D.胶结物成份 4.泥岩与页岩的主要区别是( ). A.矿物成份 B.结构 C.构造 D.胶结物 5.在胶结物中,强度最大的是( ) A.铁质 B.硅质 C.泥质 D.碳质 6.具有砾状结构的沉积岩是( )

《土木工程地质》课程复习题答案

《土木工程地质》课程复习题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工程地质学 2、工程地质条件 答: 1.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人类工程建筑等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工程地质学的研究目的在于查明建设地区或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预测和评价可能存在和发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对建筑物和地质环境的影响和危害,提出防治不良地质现象的措施,为保证工程建设的合理规划以及建筑物的正确设计、顺利施工和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地质科学依据。 2.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地形地貌条件、岩土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及天然建筑材料等六个条件。 二、简答题 1、工程地质条件的要素是什么? 答:地质因素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结构、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 第一章地质作用 一、名词解释 1、河流阶地; 2、风化壳; 3、风化作用; 4、变质作用; 5、地质作用; 6、岩浆作用; 7、地震作用?; 8、内力地质作用; 9、外力地质作用;10、地壳运动。 答:1. 河谷内河流侵蚀或沉积作用形成的阶梯状地形称为阶地或台地。 2.地壳表层岩石风化的结果,除一部分溶解物质流失以外,其碎屑残余物质和新生成的化学残余物质大都残留在原来岩石的表层。这个由风化残余物质组成的地表岩石的表层部分,或者说已风化了的地表岩石的表层部分,就称为风化壳或风化带。 3.地表表层的岩石在阳光、风、电、大气降水、气温变化等外营力作用下及生物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会引起岩石矿物成分以及结构构造的变化,是岩石逐渐发生破坏的过程称为风化作用。 4. 地球内力引起岩石产生结构、构造以及矿物成分改变而形成新岩石的过程称为变质作用,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岩石称为变质岩。 5.地质作用是由自然力引起地球(最主要是地幔和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 6.当岩浆产生后,在通过地幔和/或地壳上升到地表或近地表的途中,发生各种变化的复杂过程称为岩浆作用。 7.地震作用是指地震引起的作用于建筑物上的动荷载。水工建筑物的地震作用主要包括地震惯性力和地震动水压力,其次为地震动土压力。 8.内力地质作用指以地球内能为能源并主要发生在地球内部的地质作用,包括岩浆作用,地壳运动,地震,变质作用。能促使整个地壳物质成分、地壳内部结构、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地质作用称为内力地质作用。 9.外力地质作用指以太阳能以及日月引力能为能源并通过大气,水,生物等因素引起的地

(完整版)土木工程地质试题库05426

工程地质试题库 Ⅰ.名词解释() 工程地质学 一、矿物和岩石 矿物岩石层理片理岩层岩石结构 片理:岩石中矿物呈平行定向排列。 岩层:由岩性差异形成的,与相邻层不同的沉积层。 岩石结构:岩石颗粒形态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二、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岩层产状褶曲节理断层地层地质图 三、水的地质作用 河流(谷)阶地隔水层含水层残积层水的硬度淋滤作用潜水承压水 淋滤作用:大气降水带走地表细粒物质和可溶成分,使地表岩石逐渐失去完整性,在原地残留下不易带走的难溶松散物质的作用。 残积层:淋滤作用下留在原地的松散破碎物。 四、岩石工程性质 岩石吸水率弹性模量热胀冷缩作用风化程度黄土软土风化作用 风化程度:岩石风化后工程性质改变的程度。 风化作用:在温度变化,气体,水及生物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促使地壳表层的岩石在原地发生破碎,分解的一种破坏作用。 五、岩体稳定性分析

岩体稳定性岩体结构面结构体天然应力岩体结构 岩体稳定性:在天然或人类活动作用下,保持不破坏、不变形的状态。 六、不良地质 岩堆滑坡主裂缝稀性泥石流岩堆岩溶落石岩溶水 岩堆:陡坡上的松散岩块在重力作用下崩落在坡脚形成的堆积体。 第九章 现场原位测试物探 Ⅱ.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最佳答案,将其代码填在括号中)(135道) 一、矿物和岩石 (一)矿物 1.方解石的晶体形态是() A.短柱状 B.板状 C.xx D.菱面体 2.条痕是指矿物的() A.固有颜色 B.粉末的颜色 C.杂质的颜色 D.表面氧化物的颜色 3.肉红色是()的固有颜色. A.xx B.xx C.方解石 D.xx 4.解理是指(). A.岩石受力后形成的平行破裂面 B.岩石中不规则的裂隙 C.矿物受力后沿不规则方向裂开的性质 D.矿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平行裂开的性质 5.方解石有()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编辑点评:作为一个地质专业的学生,平常在书本上只能主观想象岩石、矿产、地质等我们平常并不多见的地质地貌,而实习正好把理论练习实际,把抽象的东西概念化了。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通过野外实习,进一步了解地质学的基本内容,掌握地质学的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了解和掌握地表形态及其发生、发展、结构和分布规律。重点掌握实习区域的地层、岩石、矿产,地质构造(褶皱和断裂)和古生物的主要类型、分布及其演化规律,及野外地质调查基本方法等,并综合研究和掌握地球表层各自然要素的性质和特性,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二、实习地区概况 主要实习地点是古武当山,京娘湖,莲花洞。 三、实习内容 (一)5月9号实习前准备 在课堂上我们已经学习了地质地貌学这门课程,对地质地貌的一些基本知识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马上就要去野外实习了,我们都很兴奋,都在为实习做准备。首先我们上网查了实习地的概况(地理位置,地质地貌)大概了解到:约在距今19亿年的时候,发生了一次显著的地壳运动,叫“吕梁运动”,使中元古界与下元古界呈角度不整和接触,吕梁运动以后,相对稳定地层的范围不断扩大,地形高低起伏,比较复杂。有些地层在久经腐蚀以后,开始下沉,形成地质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海浸,无脊椎动物和菌藻类植物开始出现,一直到距今大约8亿年的寒武纪时代,京娘湖地区还一直沉浸在一片汪洋大海中。到距今大约两亿五千万年的时候,地壳又发生了一次大运动,称为“燕山运动”。由于地壳断层,大部分海水向东消退,京娘湖地区仍处于大海的边沿,汹涌的海涛冲刷岩石,形成千姿百态的沟壑深谷,到了距今大约6500万年的时候,地壳又发生了一次大运动,叫“喜马拉雅”运动,西部地壳相对隆起,东部地壳相对下沉,海水向东消退,整个太行山脉的雄姿也由于海水的消退展现出来,这里形成了北台、太行、唐县三层夷平面,培养了京娘湖、古武当山、七步沟、武西岳的石英砂岩峡谷峰林景区。古武当山岩石主要为砂岩,大部分属于三大岩石中的沉积岩,还有少量的变质岩。 (二)5月10号古武当山实习 上午坐车到达古武当山,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沿山路向上爬,观察当地的地质组成,地质构造。 老师给我们介绍到古武当山地区的岩石主要为砂岩,大部分属于三大岩石中的沉积岩,

土木工程地质习题部分答案

1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与工程建筑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 一、矿物矿物是在地壳中天然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 素或化合物,通常是无机作用形成的均匀固体 岩石岩石是天然产出的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矿物集何体。 层理层理是指岩层中物质的成分、颗粒大小、形状和颜色在垂直方向发生变化时产生的纹理,每一个单元层理构造代表一个沉积动态的改变片理岩石中矿物呈定向平行排列的构造称为片理构造 岩层岩层是沉积地层的基本单位,它是物质成分、结构、内部构造和颜色等特征上与相邻层不同的沉积层称为岩层 岩石结构岩石结构是指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的大小、形状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地质构造构造运动引起地壳岩石变形和变位,这种变形、变位被保留下来 的形态被称为地质构造。 岩层产状岩层在空间分布状态的要素称岩层产状要素。一般用岩层面在空间的水平延伸方向、倾斜方向和倾斜程度进行描述。分别称为岩层 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褶曲褶皱构造中任何一个单独的弯曲称为褶曲,褶曲是组成褶皱的基本单元。 节理节理是指岩层受力断开后,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没有明显相对位移时的断裂构造。 断层断层是指岩层受力断开后,断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有明显相对位移

时的断裂构造。 地层地史学中,将各个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岩石称为该时期的地层 地质图地质图是把一个地区的各种地质现象,如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按一定比例缩小,用规定的符号、颜色、花纹、线条表示在地形 图上的一种图件 三-河流(谷)阶地河谷内河流侵蚀或沉积作用形成的阶梯状地形称阶地或台地。隔水层隔水层是不能透过并给出水,或透过和给出水的数量微不足道的岩层。含水层能透水且含有重力水的岩土层 残基层经淋滤作用后残留在原地的松散破碎物质称残积层。 水的硬度地下水的硬度是指水中所含钙、镁离子的数量。 淋滤作用大气降水渗入地下的过程中,渗流水不仅能把地表附近细小破碎物质带走,还能把周围岩石中易溶成分溶解带走。经过渗流水的 这些物理和化学作用后,地表附近岩石逐渐失去其完整性、致密 性,残留在原地的则为未被冲走,又不易溶解的松散物质,这个 过程称淋滤作用 四、岩石吸水率是指在常压下岩石的吸水能力,以岩石所吸水分的重力与干燥岩 石重力之比的百分数表示。 弹性模量是应力与弹性应变的比值。 热胀冷缩作用岩石是热的不良导体,白天阳光强烈照射,岩石表层首先受热膨胀,内部未变热,体积不变;晚上,由于气温下降,岩石表层开始收缩,这时岩石内部可能还在升温膨胀。这种表里不一致的膨胀、收缩长期反复作用,岩石就会逐渐开裂,导致完全破坏。

土木工程地质试题库

试题一 一判断题 1.矿物是组成地壳的基本物质。() 2.风化作用可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3.影响岩石工程性质的因素包括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4.滑坡处于蠕动变形阶段时,滑坡尚未出现整体滑动。()5.岩溶的形成条件包括:可溶岩、流动侵蚀性水和适宜的地质构造。() 6.“牛轭湖”现象是河流侵蚀作用的结果。() 7.河漫滩冲积层的特征为上细下粗。() 8.岩浆岩具有层理构造。( ) 9.结构面包括各种断裂和破裂面、物质分异面,以及软弱夹层、软弱破碎带等。( ) 10.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三者中受气候的影响最大的是潜水( ) 11.三角洲平原是属于构造平原。( ) 12.大型滑坡在测设时应采用绕避的方式。( ) 二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哪种岩石不属于沉积岩( )。 A. 粉砂岩 B. 石灰岩 C. 玄武岩 D. 白云岩 2. 坡面加固可起到下列( )主要作用。 A. 增加斜坡的稳定性 B. 拦截防御作用 C. 防止水流大量渗入岩体 D. 防止软弱层风化,增加岩体完整性 3. 下列岩石中哪一类是产生岩溶现象的主要岩石种类( )。 A. 硅质灰岩 B. 石灰岩 C. 砂岩 D. 凝灰岩4.震级是用来衡量() A.地震大小的标准B.地面破坏轻重程度的 第 1 页共15 页

标准 C.地震影响范围的标准D.地震效应的标准5.下列岩石属于沉积岩的是() A.正长岩B.石灰岩 C.石英岩D.花岗岩 6.按照摩氏硬度等级比较,下列四种矿物中硬度最小的是() A.石英B.正长石 C.方解石D.萤石 7.下列结构特征中,不属于沉积岩结构的是( )。 A.碎屑结构 B.泥质结构 C.结晶结构 D.玻璃质结构 8.影响滑坡的因素很多,但下列中哪个不是主要因素?( ) A.岩性 B.温度 C.水 D.地震 9.世界上90%的地震类型属于( )。 A.构造地震 B.火山地震 C.陷落地震 D.人工触发地震 10.下列哪一个作用属于内力地质作用() A.剥蚀作用 B.变质作用 C.成岩作用 D.沉积作用 11.由于水库蓄水或地下大爆炸所引起的地震,属于()738(140 A.构造地震 B.火山地震j C.陷落地震 D.激发地震738(140普及 12.下列不属于泥石流防治措施的是() A跨越工程B防护工程C排导工程D拦挡工程E坡面加固 第 2 页共15 页

土木工程地质考题(总)及答案

第一章 1.地质环境和地质作用(名词解释) 2.风化作用和变质作用(名词解释) 3.矿物与岩石(名词解释) 4.矿物的物理性质及每种性质的概念 5.岩石的结构与构造(名词解释) 6.岩浆岩按Sio2的含量可分为那几类 7.层理构造与片理构造(名词解释) 8.三大岩类是如何进行分类的 9.叙述三大岩类的区别 10.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1.论述影响岩石工程地质性质的主要因素 第二章 1、地层的地质年代包括哪几种? 2、沉积岩和岩浆岩的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分别有哪些? 3、不整合(名词解释) 4、岩层的产状要素有哪些?怎样理解岩层的产状要素? 5、地质构造的概念和类型 6、绘图说明褶曲要素和褶曲的基本类型。 7、在野外如何识别褶皱构造? 8、裂隙和断层(名词解释) 9、裂隙的类型及其特征。 10、绘图说明断层的要素、基本类型及其组合形式。 11、在野外如何识别断层构造? 12、活断层区的建筑原则有哪些? 13、地质图由哪几部分构成? 第三章 1、风化作用(名词解释) 2、风化作用的类型和结果。 3、详细阐述影响风化作用的主要因素。 4、风化岩层分为哪几个带?各有什么特征? 5、残积层的特点及工程性质。 6、坡积层的特点及工程性质。 7、冲沟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特点和防治措施如何? 8、洪积层的特点及工程性质。 9、冲积层的特点及工程性质。 第四章 1、地形与地貌(名词解释) 2、地貌水准面(名词解释) 3、山岭地貌、剥蚀地貌、低地、堆积平原分别是如何形成的? 4、地貌分为哪几个等级?形成的主导因素各是什么? 5、何谓垭口?垭口有哪些类型?各种垭口的特点及其工程性质如何? 6、何谓河流阶地?河流阶地有哪些类型?各种阶地的成因、特点及其工程性质如何?

土木工程地质考题(总)及答案

土木工程地质考题(总)及答 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DQTY-KII

第一章 1.地质环境和地质作用(名词解释) 2.风化作用和变质作用(名词解释) 3.矿物与岩石(名词解释) 4.矿物的物理性质及每种性质的概念 5.岩石的结构与构造(名词解释) 6.岩浆岩按Sio2的含量可分为那几类 7.层理构造与片理构造(名词解释) 8.三大岩类是如何进行分类的 9.叙述三大岩类的区别 10.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1.论述影响岩石工程地质性质的主要因素 第二章 1、地层的地质年代包括哪几种 2、沉积岩和岩浆岩的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分别有哪些 3、不整合(名词解释) 4、岩层的产状要素有哪些怎样理解岩层的产状要素 5、地质构造的概念和类型 6、绘图说明褶曲要素和褶曲的基本类型。 7、在野外如何识别褶皱构造 8、裂隙和断层(名词解释) 9、裂隙的类型及其特征。 10、绘图说明断层的要素、基本类型及其组合形式。 11、在野外如何识别断层构造 12、活断层区的建筑原则有哪些 13、地质图由哪几部分构成 第三章 1、风化作用(名词解释) 2、风化作用的类型和结果。 3、详细阐述影响风化作用的主要因素。 4、风化岩层分为哪几个带各有什么特征 5、残积层的特点及工程性质。 6、坡积层的特点及工程性质。 7、冲沟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特点和防治措施如何 8、洪积层的特点及工程性质。 9、冲积层的特点及工程性质。 第四章 1、地形与地貌 (名词解释) 2、地貌水准面 (名词解释) 3、山岭地貌、剥蚀地貌、低地、堆积平原分别是如何形成的 4、地貌分为哪几个等级形成的主导因素各是什么 5、何谓垭口垭口有哪些类型各种垭口的特点及其工程性质如何 6、何谓河流阶地河流阶地有哪些类型各种阶地的成因、特点及其工程性质如何

土木工程地质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土木工程地质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名词解释题 1.矿物 2.层理 3.地质作用 4.滑坡 5.流沙 二.填空题 1.碎屑岩的胶结方式有()()() 2.变质岩的变质作用()()()()() 3.岩石浸水强度降低的性能称() 4.表示岩石抗冻性的指标有()() 5.特殊土主要包括()()()() 6.地质作用包括()() 7.沉积岩之间的接触关系有()()() 8.地质年代单位()()()() 9.节理走向与岩层走向垂直的节理称() 10.常见的隧道涌水量预测方法有()()() 三.简答题 1. 泥石流的治理工程有哪些? 2.崩塌的形成条件? 3.滑坡的整治措施 4.河流的地质作用 5.简述褶曲要素 6.简述地层关系接触法 7.岩石的风化程度分类 四.论述题 1.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的定义及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2.岩层产状与岩石路堑边坡坡向间的关系如何控制边坡稳定性 五.读下列地质图,指出图上的地质构造,各地层的接触关系并标注在图上,还有简述理由。答案: 一. 1.矿物:具有一定物理和一定化学成分的自然元素或化合物 2.层理:是指一个岩层中大小形状成分和颜色不同的层交替时显示出来的纹理 3.地质作用:是指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 4.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斜坡内部的滑动面整体下滑,且水平位移大于垂直位移的坡体变形 5.流沙:在饱和的砂性土层中施工,由于地下水水力学状态的改变,使土颗粒之间的有效应力等于零,土颗粒悬浮于水中,随水一起流出的现象。 二. 1.基底式胶结,孔隙式胶结,接触式胶结 2.动力变质,接触变质作用,交代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 3.岩石的软化性 4.岩石强度损失率,岩石重量损失率

土木工程地质复习题附问题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135道) 一、矿物和岩石 (一) 矿物 1.方解石的晶体形态是( ) A.短柱状 B.板状 C.立方体 D.菱面体 2.条痕是指矿物的( ) A.固有颜色 B.粉末的颜色 C. 杂质的颜色 D.表面氧化物的颜色 3.肉红色是( ) 的固有颜色. A.石英 B.滑石 C.方解石 D.正长石 4.解理是指( ). A.岩石受力后形成的平行破裂面 B.岩石中不规则的裂隙 C.矿物受力后沿不规则方向裂开的性质 D.矿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平行裂开的性质 5.方解石有( ) A.三组完全解理 B.二组中等解理 C.二组极完全解理 D.三组中等解理 6.断口是矿物受锤击后沿( )方向产生的断裂. A.不规则方向 B.平行所有晶面方向 C.平行某一晶面方向 D.锤击方向 7.在下列矿物中,硬度最高的是( ). A.石英 B.长石 C.滑石 D.方解石 (二) 岩浆岩 1.流纹岩的常见构造是( ) A.致密块状 B.气孔状 C.流纹状 D.杏仁状 2.花岗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是( ). A.石英, 长石 B.角闪石, 斜长石 C.辉石, 斜长石 D.黑云母,长石 3.辉长岩的常见结构是( ) A.辉绿结构 B.全晶质中粒结构 C.斑状结构 D.隐晶质结构 4.闪长岩是一种( ) A.酸性岩 B.中性岩C .基性岩 D.超基性岩 5.玄武岩是属于( ) A.浅成岩 B.深成岩 C.喷出岩 D.火山碎屑岩 6.侵入地壳深处的酸性岩浆冷凝后形成( ) A.流纹岩 B.花岗岩 C.辉绿岩 D.闪长岩 7.喷出地表的中性岩浆冷却后形成( ). A.玄武岩 B.流纹岩 C.安山岩 D.闪长玢岩 (三) 沉积岩 1.将松散沉积颗粒连结起来固结成岩的过程叫做( ) A.压固脱水作用 B.胶结作用 C.重结晶作用 D.成岩作用 2.岩层厚度为0.1-0.5m时叫做( ) A.巨厚层 B.厚层 C.中厚层 D.薄层 3.沉积岩分类的关键因素是( ) A.结构特征 B.构造特征 C.矿物成份 D.胶结物成份 4.泥岩与页岩的主要区别是( ). A.矿物成份 B.结构 C.构造 D.胶结物 5.在胶结物中,强度最大的是( ) A.铁质 B.硅质 C.泥质 D.碳质

土木工程地质综述

土木工程地质综述 摘要:土木工程地质学是调查、研究、解决与人类活动及各类工程建筑相关的地质问题的科学,是20世纪才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地球科学。土木工程地质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确定岩土组分、组织结构、物理、化学与力学性质(特别是强度及应变)及其对建筑工程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岩土工程地质分类,提出改良岩土的建筑性能的方法等东西。土木工程地质学在工程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臵。特别是负责工程监督的监理员更应掌握好这门科学,因为土木工程地质工作的质量,对工程方案的决策和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由于地质问题引起的工程事故时有发生,轻则修改设计延误工期,严重时造成工程失事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因而,作为未来监理人员的我们不仅要学习好这门科学,更应将它落实到实地工程建设当中去。关键词:土木工程地质发展历程主要内容重要性 一、土木工程地质学的起源与发展 土木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人类工程建设活动与自然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一门地球科学。20世纪初,为了适应兴建各种工厂、水坝、铁路、运河等工程建设的需要,地质学家开始介入解决工程建设中与地质有关的工程问题,不断地进行着艰苦的工程实践和开拓性的理论探索,首次出版了“工程地质学”专著,工程地质学开始成为地球科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学科,工程地质勘察则成为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世界有了一个较为稳定的和平环境,工程建设的发展十分迅速,土木工程地质学在

这个阶段迅速成长起来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工程实践和理论探索,土木工程地质学大为长进,内涵和外延都焕然一新,成为了现代科学技术行列中的重要分支学科。 中国的工程地质事业在解放前基本上是空白,建国后才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50年代初开始引进苏联工程地质学理论和方法,走过了我们自己的工程实践和理论创新的辉煌历程,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工程地质学体系。特别是在水利水电行业,举世瞩目的三峡、小浪底等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工建设,澜沧江、红水河、雅砻江、乌江、黄河等大江大河众多大型梯级水电站的兴建,以及若干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其它水利水电工程,充分积累了在各类岩性地区和各种复杂地质条件下进行地质工作的丰富经验,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工程地质勘察规程规范。重大工程建设不断地将数理学科的新成就和高新技术及时吸收进来,极大地丰富了工程地质学科的内容,有力地促进了工程地质学科的发展,使我国工程地质学达到现代科技水准,逐渐成为国际工程地质界的重要成员之一。 今天,工程地质专业学科的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工程地质定性描述和定性评价的范畴,发展成为集多种勘探手段去获取基础性地质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归类汇总、整理分析、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地质预测、工程措施的建议等等既特殊又复杂的综合性专业。任何一个成熟的设计师,都会清楚地意识到工程地质专业在工程设计中的重要位臵。无数重大工程成败的实例足以证明工程地质专业在工程建设中的权威性。

土木工程地质试题库(1)

4.洪积扇的工程性质最好的地方是( C ) A.扇顶 B.扇腰 C.扇缘 D.主流线 (二) 常年性地表水 1.河流的侵蚀能力与( C ) 关系最大. A.河床宽度 B.河流流量 C.河流流速 D.河床粗糙率 2.河流两岸洪水期被淹没, 平水期露出水面的部分叫做( A ) A.河漫滩 B.河流阶地 C.河谷斜坡 D.河床 3.河流的侵蚀,搬运,沉识作用,被称为( D ) A.第四纪地质作用 B.冲刷作用 C.成岩作用 D.河流地质作用 4.阶地面和阶地陡坎均由基岩组成的阶地叫做( A ) A.侵蚀阶地 B.基座阶地 C.冲积阶地 D.横向阶地 5.河流地质作用产生的沉积物叫做( D ) A.洪积层 B.残积层 C.坡积层 D.冲积层 6.上部为冲积层,下部为基岩出露的河流阶地叫做( B ) A.侵蚀阶地 B.基座阶地 C.堆积阶地 D.纵向阶地 7.阶地是( C ) A.河流侵蚀作用的产物 B.河流沉积作用的产物 C.地壳升降作用的产物 D.前述三种作用的产物 (三) 地下水的基本性质 1.岩,土孔隙和裂隙中能够容纳一定数量水体的性能叫做( C ) A.持水性 B.给水性 C.容水性 D.透水性 2.吸附在岩,土颗粒表面,不受重力影响的地下水叫做( D ) A.重力水 B.毛细水 C.汽态水 D.结合水 3.地下水中所含各种离子,分子, 化合物的总量叫做( A ) A.总矿化度 B.总硬度 C.暂时硬度 D.永久硬度 4.饱水带是指( C ) A.毛细水带 B.毛细水带和重力水带 C.重力水带 D.汽态水,吸附水,薄膜水带 5.溶水度等于( A ) A.持水度加给水度 B.持水度加透水度 C.给水度加透水度 D.给水度减持水度 (四) 地下水的基本性质 1.地下水对混凝土的溶出性浸蚀,主要因为地下水中( D ) A. CO2含量过高 B.水质偏酸性 C.硫酸根离子超标 D.暂时性硬度小于3 2.地下水中含有侵蚀性CO2时,对混凝土有( C ) A.一般酸性侵蚀 B.溶出性侵蚀 C.碳酸侵蚀 D.硫酸侵蚀 3.侵蚀性CO2是因为地下水中( C ) A. CO2本来就有侵蚀性 B.CO2含量没达到平衡标准 C. CO2含量超过平衡标准 D.CO2含量恰好达到平衡标准 (五) 地下水的埋藏条件 1.上层滞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 A ) A.大气降水 B.潜水 C.承压水 D.岩溶水 2.埋藏在地面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的重力水叫做( B ) A.上层滞水 B.潜水 C.承压水 D.裂隙水 3.潜水是埋藏在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的( C ) A.饱气带水 B.毛细水 C.重力水 D.上层滞水 4.埋藏并充满两个隔水带之间的重力水叫做( B ) A.潜水 B.承压水 C.上层滞水 D.饱气带水 5.基岩裂隙水的主要径流通道是( B ) A.岩石的孔隙 B.岩石的节理 C.溶洞 D.岩层的层理 6.孔隙水是指储存和运动在岩石孔隙中的( A )

土木工程地质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一二章 1.简答 ①.何为地基承载力?为确保建筑物安全,使用需要满足那些条件? 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所能承受由建筑物基础传递来的的荷载的能力。 满足 1.须具有足够的地基强度,保持地基受负荷后,不致因地基失稳而发生破坏。 2.地基不能产生起过建筑物对地基要求的容许变形值 ②.硬度指什么?简要介绍摩氏硬度的分级及代表性矿物。 硬度是矿物抵抗外力机械作用的强度。 摩氏硬度,是以选定的十种矿物为标准最软的是一度,最硬的是十度。这十种矿物由软到硬依次为: 1-滑石,2-石膏,3-方解石,4-萤石,5-磷灰石,6-正长石,7-石英,8-黄玉,9-刚玉,10-金刚石。 ③简述岩石的结构和构造的含义。什么是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 岩石的结构,是指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状以及彼此间的组合方式。 岩石的构造,是指岩石中矿物集合体之间或矿物集合体与岩石其他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和充填方式。 岩浆的作用是指炙热的岩浆沿地壳软弱破裂地带上开造成火山爆发形式,火山岩或是在地下深处冷凝面,而形成侵入岩的过程。

原先生成的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经高温、高压及化学活动性很强的气体和液体作用后,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矿物成分或结构构造的改变形成新的岩石,这便是变质作用。 二、论述题 1.简述三大类岩石各自的结构和构造特征 三大类岩石有火成岩(又称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等三大类。 火成岩最常见的结构有:①显晶质结构、②斑状结构、③隐晶质结构、④玻璃质结构 其构造特征:①块状构造,组成岩石的各种矿物均匀分布于岩石之中。②气孔与杏仁构造,岩石分布着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空洞成为气孔构造。③流纹构造。 沉积岩,主要有两种结构:①碎屑结构,②非碎屑结构 其结构特征:①层理结构,②递变层理,③波痕与泥裂。 变质岩结构,具有变晶结构和变余结构二大类。 与变质岩结构的特征类似,变质岩的构造分为变成构造与变余构造两大类。 一,名词解释 地质构造:构造运动使岩层发生形变和变位,形成的产物称为地质构造 岩层产状:指岩层的空间位置,它是研究地质构造的基础 地层层序律:是确定底层相对年代的基本方法。未经过构造运动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