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玉米密度对照

玉米密度对照

玉米密度对照

玉米密度对照

即:米*3=尺

青贮玉米密度试验

青贮玉米密度试验 哈巴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阿依恒沙吾列提 一、试验目的 目前,随着畜牧业的发展我县青贮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是近几年来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只在3—6吨左右,由于生物产量低,因此影响农牧民的种植积极性和优质饲草的规模发展,生物产量低有多方面的原因,不适宜的种植密度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为充分利用本地自然光源和玉米潜在的生物产量优势,本站今年进行青贮玉米密度试验,摸索出适合我县青贮玉米的最佳种植密度,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材料与方法 1、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户单2000、中北410,化肥:氮磷钾复合肥、磷酸二铵、尿素。品种由康地公司提供. 2、试验方法 采用不同株距、同时播种、同样管理,田间记载植物学特征特性,适时收获进行室内考种、产量对比。 三、试验设计与基本情况 1、试验设计试验设在哈巴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试验 地,小区面积为13.5m2、重复三次、随机排列、

45cm等行距、株距分别为12cm、15 cm、20 cm、 25 cm、30 cm、35 cm等6个处理。 2、试验基本情况 本站试验田在离县城西北1公里处,地理位置北纬 48o03'52"、径度86o20'01",海拔高度540米、无霜期为140天、10oC以上有效积温2658oC,土质为沙壤土、土壤肥力为中等、前茬为玉米,有机质含量1.3624g/kg、速效氮59mg/kg、速效磷20 mg/kg、速效钾139 mg/kg、PH值7.5、电导率0.04。播种期为4月28日,人工除草3次,施氮磷钾复合肥20kg/亩磷肥10kg/亩、氮肥8kg/亩,共浇水8次。 四、试验结果与分析 青贮玉米形成生物产量表 处理项 目 品 种 经济形状 有 效 株 数 1.8 m2 株 高 单 株 有 效 穗 数 穗 长 穗 行 数 行 粒 数 穗 粒 数 单 株 粒 重 g 单 株 鲜 重 kg 百 粒 重 g 小区 生物 产量 1.8m kg 籽 粒 产 量 kg 生 物 产 量 kg 12 cm 中北33.3 4.000.8316.50.6120.37530户单33.3 2.750.9116.51210.7128270.552118.33306800 15 cm 中北26 3.90.9416.90.9825.59481户单26 2.720.9617.01314.318646.50.782520.54507600 20 cm 中北20 3.850.9818.0 1.3326.79889户单20 2.72 1.0117.914.121.2730093 1.1731236907700 25 cm 中北16 3.81 1.0018.2 1.4322.88444户单16 2.70 1.0118.014.224340109 1.13217.76506585 30 cm 中北13.3 3.75 1.0119.3 1.5118.46815户单13.3 2.70 1.219.514.225.7365117 1.2132165805985 35 cm 中北11.4 3.8 1.2819.2 1.6017.46480户单11.4 2.68 1.519.514.227384127 1.3233145405250

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农学 学号:201101130056 姓名:曾通明 指导教师:卢丙越

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曾通明 (红河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云南蒙自661100) 摘要将其种植区分为四个小种植区,每个种植区采用不同的种植密度,在玉米整个生长发育期间,测量叶面积、株高以及茎的粗细情况。以分析种植密度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种植密度越密,玉米各个生长发育时期叶面积指数数值越大,但是等到开花以后。高密度区域比低密度区域衰减的速度要快;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单株叶面积会有所下降,但群体叶面积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在开花以后,密度较高的群体叶面积指数衰减速度明显较快;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的空秆率也越来越高:商品穗的数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结果表明:栽培密度对玉米生长及产量有明显影响。高密度栽培时, 种植密度超过一定群体后, 群体对单株的影响由最大值逐渐减少;低于此密度后也是如此。合理的密度能够提高玉米叶面积指数,还能增强玉米光合作用,提高玉米产量。 关键字:种植密度; 玉米; 生长发育; 产量 前言根据中国粮食发展战略规划, 至2015年玉米总产量将上升至1.79亿t[1]。为了缓解中国耕地面积减少与玉米需求量增加的矛盾, 必须采取措施提高玉米的单位面积产量, 增加种植密度是实现玉米高产的必经之路[2]。随着耐密型玉米品种的推广, 玉米的种植密度显著提高, 许多学者研究了不同密度下群体的源库结构和源库关系【3】。有关学者就不同密度对玉米维管束结构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指出密度对玉米果穗维管束的数目、面积影响显著.樊明等【4】研究了密度对玉米雌雄开花间隔及产量的影响, 发现随种植密度的增大, 雌雄穗延迟吐丝散粉,

玉米浆 波美度-比重-干物质换算

波美度(锤度)—比重—固形物含量 1.波美度和比重 对于比水重的:波美度= 144.3-(144.3/比重); 比重=144.3/(144.3-波美度) 对于比水轻的:比重=144.3/(144.3+波美度) 一般来说,波美比重计应在15.6度温度下测定,但平时实际使用的时候温度一般不会刚好符合标准,所以需要校正。一般来说,温度每相差1度,波美计则相差0.054度。温度高于标准时加,低则减。 2.糖中波美度、锤度和比重 糖中锤度、波美度与密度对照表(20℃) 糖垂度相对 密度 波美 度 糖垂 度 相对 密度 波美 度 糖垂 度 相对 密度 波美度 (Bx)20℃ / 22℃ (`Be ) (Bx) 20℃ / 22℃ (`Be ) (Bx) 20℃ / 22℃ (`Be) 5 1.019 65 2.79 40 1.178 53 21.97 74 1.374 96 39.51 6 1.023 66 3.35 41 1.183 68 22.5 74.5 1.378 18 39.79 7 1.027 7 3.91 42 1.188 87 23.04 75 1.381 41 40.03 8 1.031 76 4.46 43 1.194 1 23.57 75.5 1.384 65 40.28 9 1.035 86 5.02 44 1.199 36 24.1 76 1.387 9 40.53 10 1.039 98 5.57 45 1.204 67 24.63 76.5 1.391 15 40.77 11 1.044 13 6.13 46 1.210 01 25.17 77 1.394 42 41.01 12 1.048 31 6.68 47 1.215 38 25.7 77.5 1.397 69 41.26 13 1.052 52 7.24 48 1.220 8 26.23 78 1.400 98 41.5 14 1.056 77 7.7 49 1.226 25 26.75 78.5 1.404 27 41.74 15 1.061 04 8.34 50 1.231 74 27.28 79 1.407 58 41.99 16 1.065 34 8.89 51 1.237 27 27.81 79.5 1.410 89 42.22 17 1.069 68 9.45 52 1.242 84 28.33 80 1.414 21 42.4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