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与世界相遇:不平等条约、帝国主义和民族主义

中国与世界相遇:不平等条约、帝国主义和民族主义

中国与世界相遇:不平等条约、帝国主义和民族主义
中国与世界相遇:不平等条约、帝国主义和民族主义

中国与世界相遇:不平等条约、帝国主义和民族主义

王栋

这个陈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介绍一些相关的主题,比如民族主义、历史学的写作或解释、国家历史以及修辞学的使用,这些都在我的一本书《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叙述民族历史》中有介绍。这本书是在2005年10月由美国的Rowman & Littlefield出版社出版。想了解更多有关这本书的内容,可以参考出版社准备的宣传单或直接参考我的书。

关于这本书,我想说一些话。每个作者都有他或她自己的独特经历,体现在文章的构思设想,相关概念以及写作方式上。和我出版的第二部英文著作《中美两国文化的碰撞和岭南大学(1888-1952)》不同的是,主要计划是写这一段时期内的东西,至于这本有关条约的书,我最初是打算做一个有关北京政府的外交部1912年到1928年间的实证研究的。我发现自己面临许多问题,比如说对一些关键性档案资料的获取有限制,而这些档案保留在南京和台北,以及不平等条约的一些问题,如不平等条约的表述等。这本书从另一个角度研究,将重点放在分析不平等条约这一表述的使用和功用上,而不是进行实证研究。

我想说的另外一点是,2006年4—5月,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场论战表明,当前民族主义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和出现各种各样的解释,围绕20世纪中国与世界相遇后出现的问题,主要是生存与生活的问题。在了解这些之前,我们必须要弄清楚不平等条约是什么。

1、不平等条约的界定

今天中国人所理解的“不平等条约”,其来源可以在各种条约、约定和协议中找到,而这些都是中国与外国缔结的,规定中国单方面的将权利和特权给予外国人,而中国却不能在这些缔约国家中享有同等权利或特权。在中国享有特权的主要国家(17个)是英国(1842)、美国(1844)、法国(1844)、瑞典/挪威(1847)、俄国(1851)、普鲁士(1861)、葡萄牙(1862)、丹麦(1863)、西班牙(1864)、比利时(1865)、意大利(1866)、奥地利(1869)、日本(1871)、巴西(1881)、墨西哥(1899)和瑞士(1918)。条约权利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中国被迫给予这些国家最低关税,治外法权、租界、租借地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其中,中国直到1930年才收回关税自主权,治外法权到1943年才得已收回。在19世纪中期(1840年—1860年)中外碰撞的过程中,中国皇帝在和那些帝国主义国家的代表谈判过程中,总是被迫要通过条约给他们一些特权上的保证,而这些条约往往在措辞上给以回避,或者通过一些复杂的言语来迷惑中国人。实际上,和外国签订的条约在中国方面理解起来总是让人困惑的。

2、不平等条约的一些问题

不平等条约在中国的集体记忆中已经占据了一个中心位置,这集体记忆就是国耻记忆—“国耻”—从1842年到1943年的这一百年时间,费正清根据其特征定义为“条约世纪”。然而,这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意识的后面是对不平等条约无休止的重复和不停地煽动,这使得在19世纪末以后超过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这种意识在消失。中国民族主义者对这个问题非常敏感,包括共产党和国民党,他们在竞争中都想自己定义“中国”和“民族危机”,以及确立本党的权威,这使得民族主义的意识仍在中国政治中占据中心地位。出人意料的是,对这个在实际应用中的概念却很少进行研究,尽管它经常出现在中国和英语国家的历史中。

模棱两可的不平等条约

有关不平等条约的表述,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在前历史时期就有很重要的意义。纵观19世纪,这一术语本身很明显不是被中国人运用,也不是西方话语中表述的“不平等条约”的特征。直到20世纪20年代早期,这一术语才得以运用于实际之中。因此,在普遍使用不平等条约这一术语时,就出现了问题。在这一术语长期以来被广泛运用时,却缺少一个明确

和清楚的涵义。

尽管不平等条约被广泛的使用,但这一术语却仍没有确切的定义,并且实际运用中模糊不清。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不平等条约指的是对其他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有害的条约。另一种定义是由外交家兼历史学家的钱泰所提出的:“通常来说,国家之间的条约是建立在相互受益和平等基础上的,如果只有一方承担着义务而另一方没有义务,很明显是不平等的”。在他看来,从上面得出了国家之间缺乏相互受益决定着条约的本质的结论。毛泽东把这一争论引向了更深处。在谈及1945年国民党政府和外国政府之间的新的“平等”条约的结论时,毛泽东指出尽管呈对称性和双边性也不能保证条约的真正平等:

中国人民欢迎许多外国政府宣布废除对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并和中国订立平等新约的措施。但是,我们认为平等条约的订立,并不就表示中国在实际上已经取得真正的平等地位。这种实际上的真正的平等地位,决不能单靠外国政府的给予,主要地应靠中国人民自己努力争取,而努力之道就是把中国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建设成为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否则便只会有形式上的独立、平等,在实际上是不会有的。就是说,依据国民党政府的现行政策,决不会使中国获得真正的独立和平等。

此外,有关中国和外国到底签订了多少个不平等条约也不是很清楚。到目前为止,对于中国和外国签订的条约,对有多少个是可以被定义为“不平等”的,也没有统一的说法。一些人称至少有1000个以上的条约、协议及约定都属于这一类。另一些人提出有745个,还有一些人指出有500个,总之说法都不一样。而他们提出的依据主要是来自大陆学者王铁崖的三卷本《中外旧约章汇编》,这其中收录了1182件条约文档。然而,王铁崖并没有将其都定义为“不平等条约”。甚至在《中国对外条约词典》中也没有给出不平等条约的确切数目是多少,这本词典中收录了1356项条约,是扩展了王铁崖的统计标准后所成的一本参考工具。

在强权政治的世界中,许多条约都包含着不平等的条款规定。问题是为什么要这样,尽管这个基本的分歧是关于这个词语应该怎么定义,它是,并且仍然可能成为中国不同政治派别以及社会团体爱国者的战斗口号。

这个含义模糊不清的“不平等条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可以毫不犹豫地接受,通过条约概念具体化出来的文化和政治建构。不平等条约已经成为了一个象征,从中国与英国在1842年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之后起,延伸出一大堆扩展的含义。我认为中国的政治集团,以及那些对历史进行解释的人,他们的思想观念与西方接触,并通过共产党和国民党在反帝国主义与军阀的革命斗争中联系起来,并且这种意识一直存在于今天。有关不平等条约的问题将会一直存在,不仅仅是作为历史的、学术的以及外交争论存在,而且也和当今的政治和文化利益相关。

3、当代意义的不平等条约

不平等条约有其当代意义。在中国现代历史上对立的两个党派,国民党和共产党,他们各自的政治目的因这具有同一词汇和特性的不平等条约联系在一起。1943年,不平等条约被贴上了“束缚”和“国耻”的标签,但这“阻止了我们(国民党)努力去建设一个国家,”蒋介石称赞废除不平等条约是中国历史上的“新纪元”,是“最重要的时代”。54年以后,在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的庆祝仪式上,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把这次主权交接描述为“洗刷了中国百年来的耻辱,”(雪耻,百年国耻)并归功于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才成功收回香港主权。江泽民表示,香港回归祖国,国家的每一个角落都已经意识到这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因为在世界秩序中,中国已经追求了长达一个世纪的平等开始实现。与此同时,台湾海峡两岸的故宫博物馆,组织了名为“耻辱和复兴:从南京条约到日本投降”的展览。据组办方介绍,这次展览有两个主题:“耻辱”记录了清政府从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开始以后的多次外交失败,而“复兴”则记录了从中华民国1912年成立以来为废除不平等条约进

行的一系列努力。就在1999年12月澳门回归中国的同时,第二次展览,名为“曲折的命运:关于澳门历史文件的展览”,由相同的组办方带着同样的目的举办了。这些活动无不提醒着人们分享同样的经验,那就是在二十世纪的前三分之一的时间里,为着建设独立中国的经验—但这一成就的取得,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都不能单独的宣称是自己的功劳。

4、不平等条约的解释:过去和现在

关于上述提及的问题,我的书主要是从“不平等条约”的语言学发展和争论性的表达这方面来分析,而且解释了这个词是怎样成为了为建立政党的权威和正统,以及在复杂的环境下为了争取和维持中国国家独立、团结、统一的中心的。“不平等条约的论述”,走上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外交、法律、政治以及文化的民族主义道路,这是在复杂区域以及全球意义下产生的。

在我的书中也尝试去了解对中国从1840—1943年间的历史的多种解释,这些都是由中国内部相互竞争的一些力量提供的。对于这100年的民族历史的叙述变成了一件具有争议的事情,那就是政党在创造一个强大的“新中国”中扮演了怎样一个决定性的角色,这个“新中国”在世界上站起来了,并且在不断超越。改变对条约功能的记忆和判断,认识到这对无论国民党还是共产党,在完善他们各自为赢得中国的宏伟战略中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手段。因此,在建设国家的权力竞争,导致对解释这些条约带有很大的主观性。

关于不平等条约论述的内容、形式、修辞和争论的原理已经融入到是否具有共同的华人色彩。长达一个世纪的不平等条约的历史,以及随之而来的国家耻辱,这一历史遗产是相互矛盾的,中国是西方帝国主义的受害者,作为一个被征服者,他重新站起来,仿佛凤凰涅槃重生一样,决心结束外国的特权。

下面用三段引用的话从道德、法律和修辞方面来解释中国历史上的不平等条约。

西方各国的建国原则是在贸易和交流中确立的,这两个要素向经纬度一样不可分割。签订条约,通过把一些想法放在纸上,就像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联盟:表面上风平浪静,实际上内部暗流汹涌。这决定了和平还是战争,但双方都有很大的风险。这已经开始成为中国与西方接触的规则了。

——李鸿章1886年

因为领事裁判权用条约固定下来了,在这些权利被掠夺之前必须要进行修约……如果没有完整的法律约束,条约的修订是不可能成为现实的;废除领事裁判权也是没有希望的,国家主权也不能收回,除非条约被修改了。

——杨廷栋1909年

对于给英国在这个时机提出的相对有利的外交建议,要归功于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外国都意识到了国民党政府领导着这些政党,而站在国民政府身后的是强大的国民党,他代表着当时流行的民族主义运动……我们人民必须致力于巩固党的基础,在不久的将来完全实现废除不平等条约之前。

——陈友仁1926年

中国人理解和认识不平等条约的进程,通过上面引用的三段话描绘出来了—服从;寻求通过法律途径来修订或者甚至废除条约;政党领导,也就是动员政治力量作为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最终途径。这几种不同的反应是受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影响,也是法律上、外交上以及文化上的一种结果。中国民族主义的中心是这些概念,包括主权、独立、国家的统一和权力。这里分析对不平等条约印象的改变,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表示了不平等条约延伸出的一些冲突影响了中国国家集体感知过去,并且描述了中国历史被理解和呈现出来的从19世纪中期以来的不同的道路。

这次会议以来,我发现用修辞学来分析民族主义有许多有趣的东西,接下来,我想和你们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根据这一条线索,通过比较这三种对不平等条约的不同解释。

从修辞学方面论述不平等条约在许多方面和前两种有很大不同。

1、修辞学模式采用白话文的方式,很容易被理解而且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

2、修辞学模式的表述涉及到一个双重的过程,“沉睡”和“觉醒”,这都被政党的宣传者很小心地控制着。

3、修辞学模式更重要的一点是,使得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历史理论上更有说服力了。苏联,还有第三国际不仅给共产党进行了策略指导,而且也为国民党的现代政党意识的发展提供了帮助。

在1927年4月国共合作破裂之前,两党联合创造了一个通用的词语来指代不平等条约,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表述的意义是相同的。

1、这两党之间表述的分歧在于,共产党在中国目前的形势下是大规模地采取和运用阶级斗争的观点,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这是偏袒工人和农民的。

2、另一点不同的是,共产党看重的是政治性的宣传作用。

3、第三点不同在于事实是,在共产党有关不平等条约的表述中,中国的经历被描述为是全球耻辱的一部分,并且还有其他国家和中国一样遭受着同样的耻辱。

4、尽管努力为获取表面上的统一,在1924年4月前,两党关系特点还是不和谐多于和谐。

在这里,我想举另外一个例子来说明如何解释不平等条约仍是一个有激烈争议性的范畴,在两个相互敌对的政党——国民党和共产党在历史上为权利和正当合法性而激烈斗争。

20世纪40年代在政治领域的一个关键转变是,越来越多的可以看得见的不平等条约,通过国民党和共产党相互竞争的在一些论坛上发表自己的意见。战争时期,两党是联合对外,此时双方都争着解释不平等条约,努力强调他们在领导中国走向独立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叙述从1842—1943年的民族历史,变成了一场关于谁是领导中华民族“成功”地废除治外法权的竞争,治外法权也是“条约世纪”的最后象征,是在1943年废除的。

在1943年1月11日,中美《关于取消在华之外特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在华盛顿驻美大使魏道明和美国国务卿赫尔签订,这个八项条款的中心也就是第一款规定:“美国人民在中国领土内(中华民国境内),根据国际法原则和国际惯例,应该遵守中华民国政府的司法权。”同一天,在重庆,国民政府的外交部长宋子文和英国驻华大使薛穆,签订了《关于取消英国在华之外特权及有关特权条约》。这两个条约签订之后的第二天,国民政府公布了一封致所有军人和民众的信,宣称“我们中华民族,在经过55年的流血革命以及5年半的抗日战争后,最终改变了我们民族一百年来被不平等条约束缚的历史,终结不平等条约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事件。”

在这两个条约签订后的第三天,在重庆,中央日报,也就是国民党的官方报纸,发表了庆祝性的社论文章,题为“谁的成功?”,并这样称赞蒋介石:

尽管不平等条约是签在一堆废纸上不易察觉的,但是想想过去一百年以来,我们民族就如带上了镣铐一般,我们的呼喊得不到回应……尽管在过去的世纪中,世界发生了很大改变,如果不是因为我们的党和总理(孙中山)以及总裁(蒋介石),我们还处在不平等条约的压迫下……不平等条约能得以废除,完全是由全体将士和民众,在蒋介石的领导下,共同努力,用他们的血和肉甚至是生命换来的。今天我们庆祝新的平等条约地签订,用最醒目的标语简单地祝贺蒋主席在他的革命建国上取得成功。

后面的在中央日报上的评论文章提到,签订新约在中国近代史上打开了新的一页,其中的一篇评论道,这是中国革命史上最光辉的一章,那么“是谁书写了这一新篇章,是谁创造了这一伟大时刻?”该评论文章反问道。另外,蒋介石被宣称在过去55年里领导全体爱国志士(先烈志士)和无数的爱国同胞。

国民党独自享受废除不平等条约这一成功的荣誉,共产党方面产生了强烈的反应。在国

民党公布新签订的条约两周之后,共产党做出了要庆祝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决议。因为他们的言论表达受到限制,这个简短的文件包含三大点内容。第一,它将中国近代历史用直线型发展的模式呈现出来,描述中国近代堕落的过程为,一般是第一步成为半殖民地,然后成为完全的殖民地,在这个情况下,中国人民英勇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第二,强调这个问题得以解决主要是因为,在中共的领导下,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从而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然后才能够废除不平等条约。第三,这个文件指出,自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就致力于国家和民族解放斗争的最前沿。

上面提到了,在1943年1月30日,中国共产党聚集了他的主要力量和资源,准备2月4日在延安举行庆祝活动。和国民党总是强调这一事件的成功是由他们取得的,相反地,延安的庆典将签订新约与实践1943年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计划联系起来,并谴责那些“民族的糟粕”(民族败类),如汪精卫,一并庆祝苏联红军的胜利和盟军在非洲的胜利。随后,解放日报在1943年的2月4号至7号的报纸上提出了四个问题,主题都是和不平等条约有关的。中国共产党最卓越的领导者、理论家、历史学家以及作家包括贺龙、高岗、田家英、艾思奇、陈伯达、艾青和周扬等,都对这些问题写了文章。

这个历史的争论在台湾和大陆史学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台湾学者来说,1943年签订新约标志着废约运动的结束。台湾历史学家张玉法指出,新签订的条约就如同我们民族坚持抗日的果实一样。仔细考察20世纪40年代废除不平等条约的记载,国民政府评价“新的平等条约”的签订,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外交成就的顶点。这样,共产党所作的任何贡献在国民党的表述之下都黯然失色,在林泉编辑的1124页《抗日战争时期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力量》中这么表示。

另一方面,从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方面研究南京政府对不平等条约的处理,都变得更加灵活了,这导致出现了一些细微的差别,从而更加深入地分析20世纪40年代废约运动中的国内和国际力量的努力。例如,学者们已经注意到日本诱骗汪精卫和南京国民政府的策略,以取消不平等条约为借口先签订一些秘密协定,说是为了帮助中国在东亚半殖民地的情形下,一步一步走向解放。然而,最近的历史作品都仍然还在争论这个问题,谁给中国历史带来了荣耀: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坚持八年抗战并且取得了胜利。所有日本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都废除了……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共产党作为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就不可能实现。

总之,这一部分,通过庆祝1943年新约标志着废除了外国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共产党挑战国民党有关近代历史的说法时,特别是在宣称赎回“一个世纪的民族耻辱”问题上。尽管对1943年的条约有各种反应,国民党和共产党都坚定一致地谴责不平等条约是外国侵略和压迫的一个明确标志。,并认为这是中国人民努力争取到的结果。然而,在决定谁才是挽回中国耻辱的真正领导人时,他们的一致性被打断了。他们的争论点是围绕着1943年的条约,表明这两个政党对不平等条约有不同的解释,他们的目的是为了扩大他们有关中国一百年的耻辱的说法。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是,共产党方面的历史学书籍摒除了国民党对于这一问题的看法。共产党将中国的近代历史设计成直线型的,将中国堕落的过程描述为,首先是沦为半殖民地,然后是成为完全的半殖民地,并且这也是中国人民英勇抗争的历史,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中国共产党从其诞生就开始领导斗争。

5、国际法的传播:知识传播的模式

20世纪,这些条约使中国使下定决心按照国际法来解决问题。

1929年6月29日,国民政府的统治时期,经过艰苦努力废除了外国在中国的陪审法庭制度。《中国每周评论》报道说,市政议会就公共租界已经一致发表了关于禁止在上海外国租界赌博的命令。而由上海的外国警察对那些赌博窝点进行突击检查,这是一般人都知道的

所谓“轮子”的行动,结果是逮捕了包括外国人和中国人在内的大约三百人。《中国每周评论》列举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下的法律对待同样犯罪被告的不同处理方法:中国人,理所当然是最倒霉的了,因为这种赌博在中国很明显是违法的,所以中国方面立即安排了临时法庭对大约160名中国被告进行审判,他们接受了各自的处罚,从关押50天到罚款200到450美元不等,所有罚款加起来大约有30000美元。这次突击所逮捕的外国人,有英国国籍的,而对他们的处理,只是简单地限制了在将来不能经常性的参加这种赌博活动。为了证明他们有罪,当地的英国法庭还翻阅了亨利八世时代的法律(发现美洲时期的法律)。西班牙国籍的被告,由当地的西班牙领事法庭处理,而他们的赌博行为在西班牙法律下是合法的,他们只是被警告一下就被释放了。一个葡萄牙人据说只交了50美元的罚款,一个日本人将在以后由他们国家的领事法庭来审理。两个不幸的俄国人,由于不能享受治外法权的特权(1924年中苏签订条约声明放弃),由当地的中国临时法庭审判,被罚50天的拘留和另交200美元的罚款。

这个事件充分表现了,在司法权和主权不一致,并伴随着不平等的情况下,中国的司法体系很失败,不同国籍的人,在治外法权(治外法权或领事裁判权)之下享有不同的特权。这件事情也揭露了平等和不平等是自相矛盾的,这是从19世纪中期开始,中国遭遇到西方的侵略后的一种行为特征。

这部分从国际法在中国的传播角度显示出了,平等和不平等是自相矛盾的两方面。这种矛盾有三层含义。第一,治外法权的原则(或者条约的实践)是随着外国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出现的,他们名义上说是在鸦片战争(1840-42,1856-60)之后的“公正和公平”。然而,就如上面例子中所描述的一样,实际的法律结果是,不同国家在治外法权之下都是不平等的。第二,尽管主权国家在原则上是平等的,而在实际政治和经济上他们是不平等的。第三,从19世纪中期开始一直到20世纪,中国在遵从国际法这方面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就是希望在强权政治的世界上能取得平等地位。

作为中国第一次运用国际法,不平等条约是一个漫长的阻力来源,起着提醒人们多年遭受一大堆条约的虐待和压迫的作用,这使得中国人在牵涉到主权问题时变得相当的敏感。在中国运用国际法并将其变成一种积极有效的手段之前,是花费了很长一段时间的。

中国在这些主题方面有很强的兴趣,比如不平等条约,民族屈辱以及国际法的缺乏等,这表明至今中国仍然相信,这是一个对错误的纠正,是对过去遭受外部侵略下国家的虚弱和弱点的痛苦回忆。同时,大多数的中国出版物,在处理这些主题以及国际法知识的进化时,把学习和实践国际法看作既是挑战又是贡献。

在1500年到1800年间,中国与西方的碰撞对双方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然而,直到1840年后,伴随着来自海上的西方新的外来威胁,以及持续的国内两个敌对政府有关正统性、合法性的竞争(主要指的是北京时期的军阀政府与广州的俄国民党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与共产党;台湾的国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表明中国和世界一样遭遇到一个令人着迷和充满挑战的合法性问题。

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区分在中国环境下如何不断适应国际法。第一,中国尽力去解决那自相矛盾的主权上的平等和政治经济上的不平等的关系,这在古典的国际法理论中并没有如何处理的设计。在奥本海默的实证主义模式之下,中国的国际律师认为多数的不平等条约是政治权利上的问题,而不是法律问题。他们固执地、忠诚地为主权和法律原则进行辩护,认为这是作为最基本的国家间行为的标准应该提倡,和加强给弱小国家的机会,从而影响法律的发展,而不是“追寻那些强大国家的议事日程。”然而,中国的多数比较优秀的法学家,如王铁崖,他强调这样的俄论证是不平等的,是绝对的教条或者是无限的主权—在这之下,民族国家享有按他们的意图行事的自由,或许这导致出现了单一的“超权力”甚至是“世界政府”——而这会导致无政府状态。这是一种情形,中国已经认识到是为过去帝国主义的侵

略和扩张在铺设道路。

第二,国际法不断适应中国的环境,也是因为全球化和民族主义。当代世界普遍存在的特征,已经从反面证实了中国法学家所说的,近来国际法上发生的一些事情表明,现代意义的国家主权发生了根本改变。他们反对是因为中国曾有的“苦难经历”,过去的不平等条约,同时也是因为确信主权学说中“国际关系的基础以及国际法都能够被建构和发展。”

第三个区别是,中国人关于国际法的论述展示的通用论调,要求充分灵活地去适应并持续改变世界环境。但时不时地,这种论调都会出现这种自我矛盾的情况。一方面,中国学者强调国际法最先提出是为了处理一些欧洲国家之间的问题的。在二战后才开始发展,但已创造了一个合法的系统,并应用到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另一方面,中国的法律学者认为,考虑到中国的大小和重要性,“在当前环境中,国际法能真正地运用,大部分的是取决于中国对国际法的态度。”

第四,在接受了国际法的作用后,中国已经开始对传统的国际法条例施加相当大的压力。由于他们经历过暴力的结果,中国人开始相信公开的国际法能够成为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的有效工具。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的几乎所有的国际法的教科书中,最著名的是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法的原则。这五项基本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它第一次明确表达是在1954年4月29签订的《中印关于西藏地区的贸易和交流的声明》中提出。这份声明后来在几个不同的国际性文件中被重新确认,包括1955年的万隆会议所树立的“十项原则”,以及由联合国大会在1974年12月12日批准的《国际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五项基本原则的内容是:相互尊重领土和主权完整、互不侵略、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对国际法传播研究的结论是,在中国和不平等条约有关的复杂关系表现在两个有意义的集体推动——要求遵从国际标准和共存的重建文化、民族以及历史记忆的模型——不应该被忽视,这是20世纪中国民族主义不断发展的一些因素。

6、结论

总之,我想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上想的简略一些,这些问题是由中国不断尝试去定义以及重新定义他在世界上的位置而产生的,通过这些来重复地解释不平等条约。

首先,政治特征,条约上的矛盾认识应该改变,一种危险的情况就是解释历史是为了适应当时的政治紧急状态。历史学家茅海建这样解释到:“(目前判断)‘好’和‘坏’已经成为了中国历史著作中的一种传统规则。尽管它有自己的历史起源,但他的眼光是现代人的眼光。”这种意识只追求历史的意义,从个人的角度看问题只能得到他自己的看法,就如保罗·科恩在他的拳击运动的考察中所论证的,这是一个事件、经历和神话。然而,事实表明,这是可能的,在理解和解释历史事件时用不同的视角和方法,这并不意味着一个人只能或应该消除虚构和历史叙述的区别——后者的定义是通过一系列强制的目的而放大事实的真实性。为了适应当前的政治情况而解释历史是有危险的,这忽视了强制性。舒哲衡在她的文章《记忆和纪念:中国人追求有意义的历史》中这样表述:用偏激的观点来解释五四运动,这是由学生发起和参加的爱国主义运动,强调这是他们渴望民主而付出的代价。舒哲衡所担心的是这一事件的真相不仅仅只是被解释,而是完全的被篡改了。

重刻历史的危害是,不是简单地创造出假的历史解释,而是有确切的危险分子从逻辑上根本破坏了历史的真相,不能区分虚构和历史的真实性。

我的第二个观点是,尽管对不平等条约和究竟谁才是中国民族主义的真正领导者的争论,可能还会持续下去,这里有一些证据可以表明政治氛围的变化,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些争论中的参数。例如,在重新评价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时,有些学者采用一种新的分类方式“有利的”和“不利的”条约,而不是传统的“不平等——平等”的范式。更接近平衡与和谐——这也涉及到对一些历史人物的评价——在大陆和台湾的学者已经慢

慢的形成了在学术上讨论条约问题。这种对不平等条约评价的转变伴随着对中国历史上有争议的人物重新评价,如曾国藩、李鸿章和汪精卫。

在中国大陆,2003年春,有关李鸿章(1823-1901)的激烈争论,他代表清政府签订了庞大数目的不平等条约,这个争论时由59集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引起的,在这里,他们将李鸿章刻画成一个悲剧的英雄——尽管不缺乏外交策略和技巧,但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他发现自己别无选择,除了签订超过30多个的不平等条约。而这之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将李鸿章定位为“国家的叛徒”(卖国贼),这也得到有名的历史学家的认可了,他们在电视剧里描写的李鸿章是“最接近历史事实的”。而以当代人的视角来看,这样的评价可能符合实情。李鸿章的处境使他别无选择,除了答应外国的要求,所以,给他贴上卖国贼的标签是不合适的。一个学者提出“科学地评价李鸿章外交活动的得与失,不是简单地澄清李鸿章所要承担的历史责任,更重要的是看我们能从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

近年来,开始重新并努力强调民族主义的情感,是为了构建一个没有争议的和能被广泛接受的中国历史事实,而不是为了政治的、社会的以及经济上的差别。一些网站也开始关注中国历史和不平等条约,如血铸中华、人民网、民族魂以及中青网站等。这些“网上纪念馆”已经包含大量的爱国教育材料,他们是由如中国共青团、中国青少年社会服务中心等这样的组织赞助的。血铸中华网站的赞助者表示,这些教育资源来自72种出版物,包括中国近代的报纸,以及重要的学术作品。他们的序章部分有关不平等条约的陈述表明它的目的是“提供普遍的大众的一些基础性的概念,有关重要的不平等条约,使人们记住近代中国所遭受的耻辱,发扬爱国主义传统,以及不断努力争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总之,这些官方的以及半官方性质的网站,代表着一种试图去创造有关中国历史的集体记忆。他们所呈现出的中国历史,是过去中国所受耻辱的三倍多,它增强了政党在中国革命取得成功过程中的角色。另外,我们能够看到,对不平等条约的争论性表述正被不断扩大,到现在,在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性和爱国凭证中,仍带有明显情绪诉求的目的。这反映了共产党在实践中所关心的是怎样保持他的领导地位和在其领导下一统中华民族。因此对不平等条约的表述,也构成了中国式的定义和再定义历史。

论民族主义的起源及特点

甘肃政法学院 本科学年论文(设计) 题目论民族主义的起源与特点 行政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 2010 级二班 学号: 20X0330X0107 姓名: XXX 指导教师: XXX 成绩:___ ________ 完成时间:

目录 一、民族主义概述 (一)民族主义的概念 (二)民族与民族主义的关系 (1)民族与民族主义理论的发展 (2)民族主义国家的演进 二、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及特点 (一)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 (二)中国民族主义的特点 三、民族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影响

论民族主义的起源与特点 付丽芳 民族主义的基础是民族,对民族主义的探讨首先要涉及民族的概念。作为一个从西欧开始起源并产生的概念,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西欧民族国家的构建过程,构建民族国家的过程促进了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民族主义的形成又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建构,二者完全是相辅相成的。民族主义所具有的巨大感召力,以及它在西欧民族国家构建中的成功,对其它的民族和国家产生了强大的示范效应。自民族主义最早西欧诞生以来,它和主要在它塑造下形成的近现代民族都经历了一番重大的变化。民族主义在今天面临的全新现实环境,迫使我们去重新审视这段历史过程。 一、民族主义概述 (一)民族主义的概念 “民族主义”,一言以蔽之,就是指从自我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出发,将其置于至高无上的低位考虑的包含民族、人种、与国家三种认同在内的意识形态,。美国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民族主义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应该被看作是一种思想状态。”英国学者爱德华·卡尔认为:“民族主义通常被用来表示个人、群体和一个民族内部成员的一种意识,或者是增进自我民族的力量、自由或财富的一种愿望。 (二)民族与民族主义的关系 1、民族与民族主义理论的发展 民族主义的基础是民族。一个民族在现实之中是确定的、客观的。但当我们在抽象理论上给出一个定义时,却是众说纷纭的。因此,了解民族主义之前,有必要对“民族”作一个学理式的探究。英文中“民族”一词来源于拉丁文,但其语义在演变过程中逐渐与政治相联系,特别是法国大革命后,该词的政治色彩日益浓厚。再往后,政治色彩成了该词的主要含义。[1]民族和民族主义的问题,一直是政治学研究学者所关注的重大问题, 社会学和政治学领域中的很多学者都主张,民族主义和民族都是近现代世界才存在的政治概念。这一问题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表现和影响,对各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演变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也推动了人们对民族和民族主义问题的认识和研究不断发展深入。冷战以后,世界各地各类民族矛盾和民族冲突叠起,有力地影响着当今世界新格局的组合。韦伯曾说过:“在谈到‘民族’这个概念时,我们一再指出它同政治实力的关系。”[2]有人认为,民族问题将成为新世纪的主要潮流,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向。继二战结束民族解放运动兴起之后,冷战后的民族和民族主义问题再一次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 2、民族主义国家的演进 “民族是一个纵向和横向联系上的一体化的、拥有固定领土的群体,它是以共同的公民权利和具有一种(或更多)共同的集体情感为特征的。”[3]在民族主义推动下,近代民族国家和民族先后产生于十六世纪的英国、十七世纪中期的法国、十八世纪下半叶的俄国、十八世纪晚期的美国,以及十八与十九世纪之际的德国。在这个历史序列的演进之中,民族主义和民族本身都经历了一番重大的变化。 当民族主义在它的原发地英国形成发育起来时,它原本是一场处于既定的历史疆域内的全体人民把国家主权从皇室、贵族手里夺归大众所有的运动。也就是说,最初的民族主义所飙扬的,是主权在民的基本原则。这时候的民族概念,“等同于国家,等同于人民”;吉登斯则认为,民族是指“居于拥有明确边界的领土上的集体,此集体隶属于统一的行政机构”[4]

美国民族主义

美国民族主义:是情人还是杀手? 作者:周庆安 以美国信条为基础的美国民族主义,对于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日渐强大。这种民族主义究竟是美国对外政策的情人,还是美国与世界和谐共处的杀手?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利芬(Anatol Lieven)的担忧似乎从“9.11”之后变得越发明显。 这位卡内基基金会高级副会长在《美国正确还是错误:剖析美国民族主义》(America Right Or Wrong: An Anatomy Of American Nationalism)中向人们预言:“美国是一座美好的房子,但是在它的地窖里却藏着一个魔鬼,他的名字叫做民族主义。” 从历史上看,“美国信条(American Creed)”一直都是美国民族主义最重要的核心之一。作为合众国的民族主义,从一开始就注定无法是血缘的,它既难以具备历史学家眼中的古老性,也不发轫于这个民族最早的种族优越感。美国的民族主义更多的是在政治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信仰和价值观。即利芬所说,自由、民主的价值观和法治规范就是美国信条的核心。因此,美国的民族主义不像其他典型民族主义那样充满历史悲情。 问题在于在反恐之战开始后,甚至在“9.11”发生之前很久,面对全球日益发展的反美思想,这种民族主义究竟是美国对外政策的情人,还是美国与世界和谐共处的杀手?以美国信条为基础的意识形态,对于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日渐强大。尤其是在被利芬称为“民族主义色彩浓厚”的小布什身上,美国信条会把其外交政策推向与世界不和谐的方向。 理由有三条,首先,美国信条正在成为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笔下的官方民族主义,许多学者担忧,这种官方民族主义是通向帝国式政治的捷径。美国对外政策必然借助国内民族主义对于美国政治的优越感,向外推行其霸权政策,并在世界谋求利益最大化,遭致国际社会的反感。卡内基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裴敏欣就曾经针对美国民族主义的悖论做出判断:“作为美国核心理念的自由主义会最终成为帝国外交政策的绊脚石。” 其次,美国外交政策中的民族主义,混淆了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分野,进而侵占了国际规范的空间。以全球反恐为核心的美国外交政策,对于国际事务的判断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制约。在“9.11”发生后,小布什在讲话中多次提及“我们的原则”,而不是“我们的看法”,这种原则,就是基于美国信条的民族主义观念。在这种原则基础上,民族主义将会损害美国的国际道德,使美国外交政策把意识形态当作国家利益,按照信仰和政治取向划分敌我。

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辨析

国际政治经济评论 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辨析 潘亚玲 内容提要:现实生活中,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这两个术语往往被等同使用,导 致了严重的混淆。但就其本质而言,民族主义是爱国主义的变种,是爱国主义与 恐外症的结合。因此,对待他者的态度差异,成为二者的本质性差别,并使民族主 义往往被想象为“公德”,而爱国主义仍保持其“私德”地位。这种“公”“私”区分 使“爱国主义的民族主义化”得以合法化。由于这些本质上和伦理上的区别,在表 现层次上,民族主义要远比爱国主义来得盲目和非理性。真正的解决办法在于, 坚持爱国主义是种“个人判断”或“私德”,并坚持反对民族主义的所谓“公德”的 不适当要求。 关键词: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变种 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这两个术语尽管存在非常大的差异,但却往往被等同 使用:不光普通大众对此不加区分,就连严肃的学术著作也是如此。比如,著名 的左派历史学家、民族主义研究的大师之一霍布斯鲍姆在其著名的《1870年以 来的民族与民族主义》一书中,就使用过像“民族爱国主义”(nati onal patri ot2 is m)、“民族的或国家的爱国主义”(nati onal or state patri otis m)等术语,他还把英 国都铎王朝时期的原始民族主义视为与当代爱国主义相类似的东西;但在其他 地方,他又试图将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进行区分,“民族主义是种与国家爱国主 义相区别的政治力量”。①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混淆,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人 们已经或正在遗忘其历史、遗忘其真正的过去。“在历史中,真正的爱国主义者  3 本文在修改过程中得到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朱明权教授的精心指导,在此致谢。 ① 参见E.J.Hobsba wm,N ations and N ationalis m since1870,Ca mbridge:Ca mbridge Univer2 sity Press,1992。

当代民族主义思潮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当代民族主义思潮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摘要]民族主义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政治思潮之一,它是_把双刃剑,对于尚未实现现代化的中国来说,民族主义可以提供强大的凝聚力,是不可缺少的力量,但它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因此我们要倡导理性爱国主义,促进民族主义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爱国教育 1民族主义的概念 1.1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作为一种历史范畴,其含义总是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地变化的,例如西欧早期就出现了反对封建专制统治,追求平等、自由和民主,创建民主政治的国家,最后形成以侵略和奴役其他民族为核心的民族主义(nationalism)。同样,具有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民族,其所产生的民族主义也拥有不尽相同的内容和形式。尽管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民族主义观点,但是它往往都包含着民族感情、民族意识和民族自尊。因此,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主义本质上可看做是同一民族的所有成员基于民族意识、民族感情、民族自尊上对本民族文化和价值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以争取本民族独立、维护本民族健康发展为目标的意识形态和具体实践行为。 1.2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的区别 民族与国家的关系也就是命运与政治共同体之间的关系。但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主要体现在:首先,爱国主义在本质上表现为人们对自己国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把国家的利益与个人的利益统一起来。因此,爱国主义可以与正确的、理性的、包容的民族主义统一起来,在内涵上二者基本一致,在外表上趋于相同,都是人们对自己国家的热爱和对本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认同和忠诚,这既是一种情感,又是一种理念,一种改变自己国家面貌,捍卫自己国家主权,维护自己国家利益的需要和奋斗的结合体。在历史上民族主义曾多次等同于爱国主义,例如在18世纪和19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兴盛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以及20世纪中期各发展中国家人民反对殖民主义和民族压迫、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革命运动等,那时的民族主义都是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利益,促进国家发展的精神支柱,它与爱国主义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其次,在民族成分相对单一的国家里,例如德国、日本等,由于国民身份与民族身份的一致性,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在表现上往往是一致的。但在内容上二者却有着较大的差异,例如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即纳粹主

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及特点及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影响

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及特点及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中的影响 摘要:本文对中国民族主义的起源与发展及特点作了介绍,把中国的民族主义与其它一些地区的民族主义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就中国民族主义在21世纪世界全球化浪潮下的中国及与作用以及如何去引导进行了探讨。 正文: 民族主义是一个历史概念,它的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民族的认同为作为单个的人提供了一种合法的归属感,民族国家是人们作为一个群体而效忠的对象。可以说:民族主义是推动近代中国历史变迁最大的思想动力。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让中国在世界上从一个经济文化科技一直领先的国家跌落成了一个落后贫穷愚昧的国家,中国被列强瓜分,成为了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弱国。至1895年之后,中国的民族主义澎湃兴起,我们可以将之约略区分为启航期、操演期、着陆期三个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1895-1918,二十世纪初期,中国民族主义运动的主力,是一批新兴的知识分子。在1898年戊戌政变发生后,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党人流亡日本,紧接着又有大批青年学生赴日留学,据估计,由1901年至1910年间,中国留日学生共达32,428人,正是这群远离传统体制,赴外留学的新式知识分子,在留学期间,直接、间接受到十九世纪末期盛行欧美之各类民族主义思潮的浸濡,并且通过翻译、著述、散播各项新观念,从而使得中国的民族主义变成一套可以明确叙说的理念。 1919-1949,这是中国民族主义的第二个发展阶段,大致开始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而终于1949年的内战结束,中国共产党建国。1919年五月四日,北京学生为抗议巴黎和会对山东问题的解决方式,发动数千名学生游行示威,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在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史上,五四运动无疑是一座具有典范意义的里程碑。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来,日本日益显著的侵华野心,直接威胁到中国的存亡绝续,也再度点燃了中国民族主义的热潮。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展史的角度来看,对日抗战无疑是由民族主义所激起的一场对外战争,而这场历时绵长、规模庞大的战争,反过来又强化了中国人民的民族主义情绪。抗战结束后,中国如愿取消了长达百年的不平等条约的桎梏,国际地位大为提升,民族主义目标的实现,绽露曙光。 第三阶段:1949-- ,从1949年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上宣布“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那一刻起,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英明领导下开始了艰难而又伟大的民族复兴历程,在经历建国后的成绩与挫折后,中国人民以崭新的姿态进行了改革开放,在经济科技文化方面获得巨大的成功与进步,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中华民族再也不是一个任人欺辱的民族了。原子弹的自主研发,航天器的一次次升上太空,2008年抗击汶川大地震,并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等等,这几十年的诸多成就无一不让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为之一振。 在欧战直接推动的十月革命影响下,中国民族主义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一部分,

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 【摘要】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机提出了许多救国主张。面对着资本主义世界纷繁复杂的矛盾,孙中山进行了认真的考察分析和思索,提出了“三民主义”。 【关键词】三民主义孙中山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机提出了许多救国主张。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了实行“君主立宪”的主张,但他们都不主张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封建统治,而封建统治的腐朽是导致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根源,因此,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社会实践都以失败而告终。历史的发展证明,要挽救民族危亡,就必须创立革命的理论,并在它的指导下用暴力推翻封建统治。这一历史任务的承担者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孙中山是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家、中国民族主义者、中国国民党总理、第一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亦为中华民国国父。他是最早提倡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为建立中华民国政府的革命发起者之一,由他所提出的《三民主义》等政治纲领亦影响深远,晚年推动联俄容共政策,使得中国共产党得以在国民党内部迅速发展,是海峡两岸都受到尊重的革命家。三民主义是孙中山进行革命的政治纲领,他力图通过民族、政治、社会三大革命打通中国走向近代化的道路,挽救沉沦在即的民族和国家。邓小平曾经指出:“中国从鸦片战争起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成了世界著名的‘东亚病夫’,我国有识之士包括孙中山都在寻求中国的出路。”孙中山早年曾在英美及英国统治下的香港学习,非常痛恨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清政府的卖国政策。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不断加剧,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加深。这时,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开始活跃在政治舞台上。1894年,孙中山在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影响下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提出“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的改革纲领,但是遭到了李鸿章的冷遇。从此,孙中山放弃了改

杨宁一:世界历史视野中的民族主义

杨宁一:世界历史视野中的民族主义 作者:杨宁一文章来源:中学历史教与学网站点击数:962 更新时间:2006-2-10 摘要:民族主义是近代以来对世界历史进程最具影响力政治和社会力量之一,是现代化的产物,经历了形成时期、发展和扩散时期,在世界范围内确立时期等不同阶段,存在着原发型和传导型两种基本类型。民族主义在历史上既起到过积极作用,也造成过巨大破坏和灾难。正确认识民族主义,总结民族主义演变历程的经验教训,对当今世界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 关键字:民族主义,民族国家,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K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05)010-0013-06 民族主义是最能拨动人们心弦的情感。在世界近现代史上,伴随着现代化的进展,民族国家逐渐建立与发展,并成为国际关系的行为主体。有学者认为:“自从民族主义进入世界历史的现代化进程,人类的进步、繁荣、战争、大规模的暴行,如种族屠杀,大都是在民族主义的旗帜下,以国家权力和国家暴力的方式进行的。”[1](p.245)因此,“民族主义是近代以来世界最强大的政治和社会力量之一”[2](p.3),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世界近现代史的主题之一,以至英国著名左派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得出结论:“若想一窥近两个世纪以降地球的历史,则非从‘民族’以及衍生自民族的种种概念入手不可。”[3](p.1)冷战结束后,民族主义又兴起新的高潮。因此,研究民族主义为了解世界近现代历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而且也有助于正确认识当前的世界。不过,民族主义研究在我国起步时间不长,众说纷纭。本文尝试勾勒出民族主义发展演变的历程,从中总结出有益的启示。 一、民族主义的形成 目前学术界对民族主义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一般认为民族主义最早兴起于近代的西欧,以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为形成标志,以后逐渐扩散到整个世界。“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民族主义认为世界是分为民族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命运;个体的忠诚首先是对他的民族;民族是一切政治力量

《民族与民族主义》

10 邱志芳《民族与民族主义》 主要内容: 《民族与民族主义》论述民族与民族主义在欧洲近两百年历史中的种种表现及其内涵之演变。作者回避了对民族的概念和标准等问题的纠缠,而是着重于它们的变迁与转型,并借助于民族主义的研究来说明民族问题的复杂性。欧洲近现代史是因民族主义兴起而重新拼制版图的历史,各种民族与民族主义的意识也影响到周边地区与殖民地,因此,民族与民族主义的发展演变构成了这段历史的主旋律。《民族与民族主义》对了解民族与民族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演变状况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民族的概念: 至今尚无一个通论或标准规则,可作为民族区分的标准——即使有人宣称“民族认同”乃是他们个人安身立命最基本而不可或缺的认同所在,是他们所依赖的社会价值所系,已无法解决此项明确界定的难题。(p5) 民族根本不可能具有恒久不变、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客观定义,因为这个历史新生儿才刚诞生,正在不断的变化,且至今仍非举世皆然的实体。语言、族群性等,其实都非常的含糊不清,想用他们来判断民族,无异缘木求鱼。(p6) 作者对“民族”与“民族主义”基本立场 1.我所谓的“民族主义”是采用盖尔纳的定义,亦即“政治单位与民族单位是全等的”(p9) 2.作者认为“民族”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实体,民族不但是特定时空下的产物,而且是一项相当晚近的发明。”民族”的建立跟当代基于特定领土而创生的主权国家。……民族主义先于民族的创立。不是民族创造了国家和民族主义,而是国家和民族主义创造了民族。(p10) 3、民族,并不光是领土国家或民族情操的反应,同时也受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影响。(p10)

4、“民族”是具有双元性的,它必定是有居上位者所创建,但却也一定得从平民百姓的观点分析才能完全理解。(p11) 总结: 民族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人们共同体形式,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民族归属。民族和民族主义的问题,一直就是自有民族以来的世界历史上为人们所关注的重大问题,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古今中外的学者和政治家们,从他们生活的年代和所从事的学科性质、政策应用等不同的角度和目的出发,分别给民族下了许多不同的定义,其中较有权威的是,1913年斯大林在他的《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一文中提出的:“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民族的概念至今还是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之一,民族实际上经历了一个从生物学、人种学到社会学、政治学演变的历史过程。在这样一个漫长的岁月里,随着民族概念本身的不断演变,人们的看法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人们总在试图发现生活中的民族到底是怎样的?于是在衡量判断什么是民族时,便有了众多不同的见解。地理学家们认为自然环境对形成民族具有一定的意义;历史学家们则把民族看做是生活在特定的领土内的、在共同的历史中因共同的愿望而拥有共同的思想和感情的、主权政治国家的全体居民;政治学家们认为民族是一类人的正式的组织;哲学家们认为民族是文化与共同的历史、语言、文学、传统、英雄和忠诚的统一体;社会学家们则把民族看成是最大和最重要的人类集合体之一,他们强调构成民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是一致或同一的感情;心理学家们把对民族的观察点定在个体的行为上,以寻找所谓的民族的心理特征;精神病学家们则把民族描绘成个人直接显示他的忠诚的最大的社会聚合体以及超我的外在的代表……。 从民族主义来研究“民族”的概念 “民族”最重要的涵义,是它在政治上所彰显的意义。(p21)

论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身份认同和爱国主义

论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身份认同和爱国主义——对爱国主义情感的民族学解读 阿迪力?买买提 2012-4-9 13:35:49 来源:《黑龙江民族丛刊》(哈尔滨)2011年5期内容摘要:在全球化过程中,现代民族国家尤其是后发展国家面临着“去中心化”的威胁,国家认同出现严重危机。国家认同与国家安全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对公民而言是认同危机,对国家而言则是安全危机。为了维护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后发展国家不得不同时完成构建民族国家和融入全球社会这两大任务。在全球化时代,国家认同变得困难重重。领土分割在后现代的全球化时代已不再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民族存在于多层治理体系的世界之中,作为一个民族,我们是谁,我们代表着什么,这些问题都希望得到解答,这些问题也变得更加开放,而且是必须回答的问题。 关键词:全球化;认同;爱国主义 作者简介:阿迪力?买买提(1959-),男(维吾尔族),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民族社会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4922(2011) 05-0029-07 一 自从20世纪80年代西方媒体出现“全球化”一词以来,它已成为一个时尚的字眼,专家学者们更是对其非常关注。这大概是因为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

世界性潮流,在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任何国家、民族无法独立于这股强大的全球化浪潮之外,难怪人们对其格外关注和普遍重视。何谓全球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今尚无统一定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全球化最显著的特征是经济全球化。它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产物。从历史上看,它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大机器工业的出现而逐步形成。由于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的推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尤其是进入80年代以来,由于信息革命、冷战结束以及原计划经济国家的市场化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空前的全球化浪潮。 客观地说,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出现,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贸易的自由化、资本国际化以及高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这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提供了一个利用外资、引进技术、进入国际市场、发挥“后发优势”的难得的历史机遇。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融入了经济全球化进程,在国际合作中获得了短缺的资金和技术,从而加快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许多国家还实现了经济持续和高速的发展。如果因此我们将经济全球化仅仅看作是发展中国家的“福音”,那就大错特错了。经济全球化犹如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挑战和风险,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尤其如此。由于经济全球化从一开始就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和推动的,当代经济的全球化实质上是在当代资本主义主导下的全球化,因此,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必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可以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寻求发展的机会,但也必然会因此而付出昂贵的代价。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是由少数发达国家制定的,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利与弊肯定是大不相同的。正如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指出,世界上不存在对任何人都有益的事物,经济的全球化并不能均衡地同时对每个人给予某种回报。发展中国家在得到发展的同时,却面临着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是缩小而是进一步拉大的严峻现实。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除了面

周锡瑞:近代以来中国民族主义思潮

周锡瑞:近代以来中国民族主义思潮 来源: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4-08-31 他的期著作《现代中国:一部革命的历史》《中国的改良与革命:辛亥革命在两湖》《义和团运动的起源》等,及最近出版的《叶:百年动荡中的一个中国家庭》,民族主义都是贯穿其中的重要线索。他在此次访谈中也说:“二十世纪几乎所有积极参与政治的中国人都是民族主义者,在某种意义上说,他们试图在现代世界恢复中国的尊严、地位和主权。” 您最近在中国接受采访时曾谈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您的经历对后来的研究影响很大。能具体谈谈吗? 周锡瑞: 1964-1965年我在香港学中文,放假期间,我跑到了越南当自由撰稿人。我当时对越南还一无所知,但我看到的情况让我坚信,西方国家与越南民族主义的对决将注定遭到失败。1965年我返回美国在伯克利读书时,反越战运动已经开始。我的同学大卫·马尔(David Marr)是越南史专家,从他那儿我知道了不少越南的情况,渐渐地,我也参与了反战运动。包括我在内的一大批攻读亚洲政治、历史的博士生组成了一个小组,后来小组成了关心亚洲问题学者委员会伯克利分会。作为亚洲问题专家,我们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美国人了解亚洲的反殖反帝运动。我们特别想要解释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亚洲民族主义运动常常由共产主义者来领导。在美国,爱国的民族主义和共产主义被看作是对立的。可是,共产党人领导的越南独立同盟(越盟)就从不被看作与民族主义对立,相反,越盟倒是越南民族主义的领导力量。作为中国研究专家,我相信,民族主义也是中国革命的重要推动力量。我们努力说明:亚洲的共产主义常常和民族主义相结合;就像美国没能阻止中国革命一样,美国也无法阻止越南革命,所以应该避免卷入其中。 您的《义和团运动的起源》早已成为经典。这本书出版于1987年,二十多年过去,您认为有什么地方需要修订?您怎么看待其他学者关于义和团的研究,如柯文的《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相蓝欣的《义和团战争的起源》、佐藤公彦的《义和团的起源及其运动》等? 周锡瑞:我对群众运动的社会起源问题一直很感兴趣,我在《义和团运动的起源》中也很关注这一点。你提到的书研究意图和我非常不同。柯文在他的新书《对历史说话:二十世纪的越王勾践故事》中特别关注了历史编纂学的问题:历史是如何被书写以及被利用。他的《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关注的也是同样的问题。这和我的兴趣是最接近的,柯文的叙事方法也和我非常类似,尤其是他提醒我们,当时身处事件中的人们并不知道历史会如何发展。相蓝欣的《义和团战争的起源》主要关注在义和团运动中清朝宫廷政治和国际层面的问题,这是本扎实有用的书,但和我的研究差异很大。佐藤公彦的《义和团的起源及其运动》与我的书最相似,是有关义和团运动的组织源流的代表作,当然,他的研究取向我并不同意,我的书试图提供另一种解释。 至于需要修订的地方,我的想法是:如果让我重写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我会更关注清廷的高层政治,这部分在我的书中过于简单了。 《义和团运动的起源》中描写的义和团对千千万万逆来顺受的农民的动员,令人印象深刻。有人称赞义和团是爱国主义运动,有人贬低义和团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运动,还有人说,义和团运动仅仅是一种对中华民族简单、质朴的认同情感,最多只能说是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的原始形态。对此,您作何评价? 周锡瑞:我想说,历史学家最根本的工作是分析人类过去发生的事件的背景、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过程。评价工作最好留给政治家和公共知识分子。历史学家只能寄希望于那些评论者参考他的研究成果。尽管如此,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之间的关系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值得讨论的问题。 民族主义是一个贯穿了整个近代中国史的主题。公平地说,二十世纪几乎所有积极参与

自由主义者

1.自由主义者是什么样的人 自由主义者首先是个人主义者,少数极端的还可能是自我中心主义者,但他们并不完全排斥所谓的集体利益或公共利益,只是不能容忍“集体”、“公益”这些听起来很高尚的词汇成为扼杀个人权利的理由或专制统治的借口,而他们的担心恰恰会成为残酷的现实。 自由主义者先认定自己是一个普遍意义上的人,然后才意识到自己的国籍,而不是相反。因此,当国家权力能充分保障人民的权利时,自由主义者也会是一个民族主义者。相反的情况下,自由主义者与所谓的爱国者拉开了距离,有时还要担上卖国的骂名。其实,在专制主义国家,包括自由主义者在内的所有人都一无所有,国家只是一个不属于他们的抽象概念,他们怎么可以出卖自己所没有的东西?毫不夸张地说,自由主义者才是真正的爱国者,他们爱的是整个民族而不是独裁政府。 说到底,自由主义是关于政府和人民之间关系的一种政治哲学。自由主义者相信人民是国家的真正主人,当国家权力严重危害到人民的权利时,自由主义者宁愿选择无政府状态,因为专制暴政的强大和残忍使人民失去了任何伸张正义的手段。 自由主义者极其重视个人的私有财产权,这往往导致人们的误解,认为他们罔顾穷人的利益并缺乏同情心。事实上,自由主义者不仅不富有,还可能很穷,他们之所以有这样的信念,是因为他们坚信,财产权是其它一切权利的基础。 自由主义者常把“民主”挂在嘴边,可他们在诉说民主时,并不完全指全国范围的普选,更多的是指宪政、法治,核心仍然是个人的自由权利。指责自由主义者多少带有一些精英意识应该没什么大错,自由主义者可以在一个无民主而有自由的社会里(比如过去的香港)愉快地生活. 自由主义者崇尚法治(rule of law)而反对德治,这并不表明他们不重视道德的作用或道德败坏。任何社会的正常运转,必得有各种规范。之所以要区分作为强制性规范的法律和非强制性规范的道德,就是要划定公域和私域的界限。一旦以伦理代替法律,不仅使道德失去了本来应有的作用,也为国家权力渗入公民的私人领域提供了借口。 自由主义者能够容忍和接受不同的甚至与自己信仰截然相反的意见,这是一个自由主义者起码的素养,也是自由主义理念的基本要求,尽管自由主义者在内心深处认为,他们所信仰的价值具有普世性。自由主义者无法回避这样的的两难困境,相反,在这一点上,共产主义者和法西斯主义者倒来得单纯。 自由主义者不怕甚至喜欢竞争,因为他们自认为是强者。虽然经验表明他们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但他们能够坦然面对竞争失败的结果,前提要求竞争必须是Fair Play.自由主义者不甘心接受一个优汰劣胜(注意:不是优胜劣汰)的局面,更憎恨造成这一局面的制度。 自由主义者是善良的,他们不会有伤害别人的念头。他们这样要求自己,相应地也希望别人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他们,而自由主义者的悲剧在于:在一个史官文化盛行的国度,自由主义者出于良知对专制主义毫不妥协的批判精神,使得他们领受的指责谩骂多于对他们的理解。自由主义者是诚实的,不善于掩饰,更不会说谎,他们在表达真实想法的同时,也把自己的错误暴露在对手面前,攻击他们的人很容易找到批判的靶子. 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一点,自由主义者大多是天生的,而不是后天形成的。之所以有人觉得后天的教育或自身的经历使自己转变为一个自由主义者,其实是因为他们身体里早已孕育了渴望自由的基因并流淌着追求自由的血液。 (本文是以前随手摘录的,今天引用时才发现查不到作者。如有知情者,烦请告知。叩谢。) 罗胖曰: 这篇文章是我看到过的对“自由主义”人生态度最完整的表达了。

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主义及其影响

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主义及其影响 摘要:20 世纪全球化的迅猛发展, 深刻地触动了当代民族主义的神经, 促使民族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方兴未艾,本文通过对全球化时代下民族问题的研究,说明民族主义发展对当代世界和平发展,对现代国家建设,对国家认同的影响,从而多方面了解民族主义,能更好的使民族主义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服务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更好的促进世界和平。 关键词:民族主义全球化现代国家国家认同 一,冷战后的全球化与民族主义 在18 世纪末, 以北美人民赢得独立战争创建美利坚合众国和法国发生大革命并建立法兰西共和国为标志,民族和民族主义获得了具有近现代意义的大众政治形式、意识形态概念以及全等于享有主权的人民即国家的确切词汇语义。此后, 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普遍政治动员话语和建国运动形成世界性的浪潮,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和20 世纪中期亚非拉地区的非殖民化进程, 欧洲国际体系扩展为世界规模的民族国家体系。在苏联、东欧集团的解体和剧变导致冷战国际体系崩溃以后,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基本达致了全球化的规模, 世界由两极对峙的冷战国际体系进入了所谓全球化国际体系。不过,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的同时, 该地区出现了以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为目标的民族分离运动;而在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发生了与民族、种族有关的地区冲突;另外,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间的经济贸易摩擦不断出现, 甚至在发达国家也产生了根据价值观、宗教和移民问题提出以文化、文明为核心概念分析国际政治并强调文明的对抗性关系的理论。于是, 所谓冷战后民族主义新浪潮成为学术研究的世界性热点。 从理论上说, 民族主义的兴起与全球化的进程是相背的。全球化的发展, 超越和淡化了民族国家的界限, 使民族国家受到削弱, 民族主义受到抑制;相反, 民族主义的兴起和上扬, 也会使全球浪潮消沉, 使全球化进程受到阻滞乃自停顿。然而, 20 世纪末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却是这样一个客观现实:在全球化迅速发展、全球化态势日益明朗的情况下, 民族主义却表现得异常活跃, 民族主义强化的趋势也在发展。 二,全球化时代民族主义的再兴起 20 世纪全球化的迅猛发展, 深刻地触动了当代民族主义的神经, 促使民族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方兴未艾, 势头不减。首先,全球化挑战民族国家主权, 导致了民族主义的再兴。冷战后, 全球化迅猛发展, 大大促进了各国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和相互依存的程度, 不断超越着原有民族国家的界限, 从而冲击着传统的主权观念。一方面, 全球化的深化, 使各种超国家的组织正在越来越地代国家的职权, 限制着国家行使主权的空间;另方面, 全球化制定出来的规则成了国际法, 它们正在向干涉权、国际监护、人权和有限主权等概念转化, 逐步侵蚀着国家

民族主义的利与弊

民族主义的利与弊 谈及“民族主义”一词,总有一种界定模糊的意味。它不像“爱国主义”,总是积极向上让人学习信奉;它不像“官僚主义”,让人们唯恐避之不及。它是这样一个词,人们在听到它时会做一番思索,这到底是给反抗外国侵略以凝聚力和向心力那个民族主义,还是让国家海外侵略不断扩张的民族主义呢。 民族主义究竟是什么?“民族主义”,一言以蔽之,就是指从自我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出发,将其置于至高无上的低位考虑的包含民族、人种、与国家三种认同在内的意识形态,。 民族主义起源于英国。由于宗教改革将英国转变成了一个真正独立的主权国家,而之后的领土战争,贸易争端更加强化了民族国家的意识,推动了民族主义发展。十七世纪的光荣革命最终让英国确立起了自由民主的制度,将权利由国王手中转交给整个民族,民族国家就此诞生。而这正是民族主义的基础。由此可见,民族主义刚出世时是民族要求独立建国,反抗侵略和压迫的主张和运动,起到的是一个巩固国家,增进英国自我发展的力量的作用。 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业化、现代化的迅猛进展,欧洲各国和美国原有的民族 国家内的市场已容纳不下急速膨胀的生产力。于是,它们走上了以武力拓展国际市场 的道路,通过扩张和征服奴役了众多弱小和落后国家,使亚、非、拉美的广大地区沦 为殖民地和附属国,成为它们商品和资本输出场所和原材料的输入地。正是在扩展国 外市场的过程中,欧美等国的民族主义逐渐失去了维护本民族正当民族利益的进步性, 一步步蜕变为维护统治阶级和特殊政治集团利益的民族沙文主义和殖民主义。这些国 家的资产阶级利用人民大众的民族主义情结,狂热地宣扬本民族优越论,打着传播 文明”和为本民族媒福利”的旗号,进行野蛮的殖民侵略和掠夺,以侵害其他民族 利益为代价,对整个世界进行瓜分,建立起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因此,从主导成分 上说,殖民主义就是恶性发展的民族主义,是侵略性的民族主义。 依据它的发展历程,可将民族主义按照西方思想家伯林的标准来划分。他将民族主义划分为“进攻性的民族主义和非进攻性的民族主义,进攻性的民族主义在思想上表现为种族主义,大国或大民族沙文主义,极端民族主义。非进攻性的民族主义,就是赫尔德的文化民族主义,赫尔德提出了归属和民族精神的概念。我认为划分两者的标准在于以自我为中心的程度,过度的自我为中心,就会产生盲目性,会侵犯其他民族的领域,损害其他民族的利益。 之前说到很多人在提及民族主义时要对其角色进行思索,其原由大概就在于民族主义这的这两面性。它可以让人们为自己在压迫中的民族奋起反抗,也可以让民族闭关自守或盲目扩张。在抗战时期我们得以胜利,依靠的就是强大的民族主义的保护意识,它的排外性很强,只要拥有它,这个国家的对手就不会好过。犹记得零八年,由于奥运火炬传递在巴黎遭袭击,我所在城市的居民出于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抵制来自法国的家乐福超市,虽然该超市给大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并且事件与该超市实在没有丝毫关系,但大家抵制的强度让超市负责人叫苦不迭。所以很多政治家赞赏民主主义的热情,但反对民族主义的狂热,因此分析它的利与弊并得出一个中和点就成了当务之急。 先说民族主义的弊端。根据民族主义发展一个终端是进攻性民族主义来说,他的弊端来自于没有处理好度,即过度的本民族为中心。可以看成是极端性,在保护本民族的道路上走的太远导致民族侵略。狂热性,丧失了理智的盲目的民族主义反而会损害本民族利益。 1.极端,民族主义很多都有极端倾向,像各种排外运动的始作俑者一般都是各国的民族主义者。在这种情况下民族主义演化为了大国沙文主义。最明显的代表是日不落帝国——英国,英国在当时的世界上是当之无愧的政治经济大国。在进一步的发展道路上它只考虑自身利益大力开拓海外市场,以增强自身国力。除此之外,我们所熟知的拿破仑也是一个典型的民族主义者。出生于被法国占领不久的科西嘉岛的拿破仑从小意识到侵略与被侵略的关系。

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所倡导的民主革命纲领。由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构成,简称“三民主义”。是中国国民党信奉的基本纲领。三民主义的发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它是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遗产。 三民主义反映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社会基本矛盾,概括了客观历史进程提出的三大斗争任务。在同盟会的政纲中,三民主义被完整地表述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四句话。 民族主义是孙中山首先高举的战斗旗帜。它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既有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有以满族贵族为首的清朝统治集团同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清朝统治集团正日益勾结起来。 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它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又一个主要矛盾,即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民生主义是孙中山的“社会革命”纲领,它希望解决的课题是中国的近代化,即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使中国由贫弱至富强;同时还包含着关怀劳动人民生活福利的内容,以及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溃疡的批判和由此产生的“对社会主义的同情”。 三民主义存在着历史的局限,主要表现为缺乏明确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内容。但是,它批判地承袭了农民战争和维新运动的积极内容,从西方借取了民主主义思想素材,成为中国近代社会中具有比较完全意义的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表达了人民群众争取独立、民主和富强的愿望,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在更完整意义上的开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产生过重大的积极作用。 当中国革命历程进入新民主主义阶段时,孙中山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和国际无产阶级的帮助,“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的课题:“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民权主义中进一步揭露了封建军阀、官僚的暴戾恣肆,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制度作了某些批判,称道了“比较代议政体改良得多”的苏维埃国家“人民独裁政体”,重申了“主权在民”的原则;民生主义则强调了“耕者有其田”的观点,阐发了“使私有资本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的思想。新三民主义是旧三民主义的发展,反映了新的历史特点,表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在新的革命阶段的进步性,并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思想基础。

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

(15分)17世纪以来,英国革命、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相继爆发,从中萌发的民族主义、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族主义……在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时期中得到了最大的促进。革命的领袖们为了从欧洲旧政权的猛攻中逃生.不得不动员国民军队——由乐于并渴望为祖国而战的、有政治觉悟的公民组成的军队……法国革命要求所有法国公民都说法语,它建立公立小学网,教授法语和灌输对国家的热爱。法国革命也促进了报纸、小册子和期刊的出现,粗浅通俗的读物给全国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法国革命还创立了像国旗、国歌和国家节日那样的民族主义仪式和象征。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自由主义的兴起与资产阶级有密切关系……从其信条和支持者来说,它实质上是资产阶级的运动。自由主义学说在英国革命期间首次被明确地提出来,当时这些学说的主要内容是反对王室任意干涉宗教信仰自由、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自由主义随着美国革命而得到进一步的解释和应用……美国革命在确立立宪政体方面取得很大进展……法国革命比美国革命更进步,它的《人权与公民权宣言》(即《人权宣言》)是18世纪自由主义的典范陈述。 材料三自由主义强调个人和个人权利,社会主义则强调社会和社会的集体福利……显然,包括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今天已经成为世界事务中的一支主要力量,其推动力和普遍的吸引力而言,可与民族主义相匹敌。 (1)据材料一,归纳法国革命从哪些方面促进了民族主义? (3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说拿破仑战争的失败与民族主义思想意识的扩散息息相关?(2分) (2)结合英国革命爆发的原因说明当时自由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是反对王室任意干涉宗教信仰自由、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革命在确立立宪政体方面取得怎样的进展?(1分)为什么说《人权与公民权宣言》是自由主义的典范陈述?(2分) (3)据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说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1分)根据中国近代从维新变法的实践到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的有关史实,分析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接受的原因。(2分)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活动,说明社会主义就其推动力和普遍的吸引力而言,可与民族主义相匹敌。(2分) [解析】 (1)①组成为祖国而战的国民军队。教授法语灌输对国家的热爱。出版报刊,传播民族主义思想。创立象征国家的仪式。②拿破仑后期进行的战争,侵犯了许多欧洲民族国家的主权,掠夺各国人民,促使欧洲各国民族主义萌发。 (2)①斯图亚特王朝实行宗教专制,迫害清教徒。厉行君主专制,触犯资产阶级利益。②根据三权分立原则把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3人权宣言宣称人类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不可动摇的人权。(学生答出任一点或回答“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均给满分)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学生回答“否定封建等级制度”也给满分)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3)①资本主义发展使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日益暴露,工人为改变自身的劳动状况和生活状况,开展多种斗争。②资产阶级维新派企图建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辛亥革命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但随后北洋军阀独裁统治,帝国主义侵略加深,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无法救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先进的中国人接受和传播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③只要能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方面说明在全球范围内对发展中国家具有吸引力即可给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