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经济法均衡发展理念的省思及超越

浅谈经济法均衡发展理念的省思及超越

浅谈经济法均衡发展理念的省思及超越
浅谈经济法均衡发展理念的省思及超越

浅谈经济法均衡发展理念的省思及超越

伴随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无尽创伤,世界各国人民对于和平发展的愿望愈来愈强烈,致使自二战结束以来发展学逐渐成为一门异军突起的显学,经历了一个从经济增长理论,到社会发展理论,再到社会经济综合协调发展理论的渐进深化过程。同时,发展学还不断地与其它学科融合,形成人文社科交叉领域发展学研究的火热之势。法学与发展学的学科知识碰撞与相互吸纳,源自于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法律与发展研究运动,之后在发展法学的学科架构下取得了更为深入细化的研究成果,尤其在以体现经济与法律结合的经济法领域更为盛行。

从历史起源上看,经济法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分工高度发达、生产社会化高度发展的西方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其由始至终是以解决问题、促进发展为法治使命的现代法学,经济法因解决发展问题而产生,又以促进社会发展为依归,是发展法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民商法注重保护个人利益,刑法、行政法强调国家利益的不可侵犯性有所不同,经济法坚持多元和谐共生前提下的利益均衡,其不仅要注意对私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保护,也要保护其他部门法保护不够的社会利益。故而,均衡发展是经济法独特品质之所在,它体现对二元结构乃至多元结构现实问题的居中调节和正义矫正,能够在是与非、此与彼等问题上保持谦抑克制的基本态度,延续了我国一贯的辩证方法论与中庸之道。

现有基础理论研究中对于经济法发展理念的探讨尤为可观,但具体到经济法的均衡发展理念,虽均有所涉猎,但鲜见专门著述,导致对于这一问题的经济法理论研究尚有余地。况且,反思我国现有经济、政治与社会发展问题,最为突显的并非发展速度与发展效益问题,而是发展正义问题,体现为全体国民发展正义的分配不均,国家区域发展正义的快慢差异,平等市场主体间发展正义的竞争能力强弱,产业结构发展正义的布局不尽合理,代际之间发展正义的不可持续性等。无论基于理论充实的研究价值抑或解决中国现实发展问题的实践价值,均衡理念理应成为经济法发展观当中一道不可忽视的靓丽风景,更是时下中国非均衡发展问题赋以中国经济法向何处去的生命指引。

一、促进发展型经济法之国家均衡干预原理

有学者从法律调整的目的、手段与功能角度,将经济法规范分为促进型经济法与限禁型经济法两类,前者以鼓励和促进为目的,后者以限制和禁止为目的。而随着适度干预、谦抑干预等成为经济法的普适性治理理念,促进性、激励性、

倡导性规范成为经济法的主旋律,市场调节优先于国家调节,市场自由发展取代国家计划发展,但正如哈耶克所言那般,自由主义并非主张让事务放任自流,而是赞成尽可能地运用竞争力量作为协调人类活动的工具,一方面,市场失灵问题使得不得不赋予政府干预经济的权限;另一方面,这种干预应以有利于恢复市场调节功能并促进市场持续向前发展为边界。

(一)促进型经济法发展观之全面审视发展,是全体人类至上追求的永恒课题。在三次科技革命所带来的经济、政治、社会全方位积极转变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增多的发展问题,如周期性的区域乃至世界经济危机、大型重组合并所带来的垄断问题、国家间发展速度不一、区域发展水平日趋拉开、人类生存环境面临巨大压力等。这些关系某一国家、地区乃至全世界的发展问题,由于市场配置具有的优先性与有限性,加上涉及对象及范围的公共性与复杂性,使得完全依靠个体细胞所组成的市场肌体系统进行内在消解,不免差强市场之意,正是市场存在的诸多固有缺陷,如信息不对称、负外部性、搭便车等,方才构成了以政府干预为手段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独特法律部门经济法产生的实践合理性。换言之,经济法的生命之源来自于人类近现代历史科技进步过程中层出不穷的共同发展问题,经济法的存续之本则是以促进经济、政治、社会协同发展为行动纲领。

作为一门促进发展之法,经济法具有着现代性的部门法特质,这种现代性体现在经济法的精神追求、背景依赖与制度建构等方面,它既符合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当下价值,又隐含解决未来发展问题的远见卓识。故而,经济法以促进发展为行为主线,具有区别于其它部门法的独特精神气质全面发展观,这种全面发展观的内涵颇为丰富,学界也观点不一,既有五元说协调发展、永续发展、共享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也有三元说整体发展、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或可持续发展、公平发展、快速发展。笔者认为五元说虽有紧贴时代的积极意义,但三元说足以概括经济法的基本发展理念内涵,且创新发展、共享发展以及开放发展不过是现代社会所给予各类法律治理的全新要求而已,并不能够体现经济法的独特发展观。另外三元说中的快速发展理念已不完全符合现代国家的经济治理观追求整体效益而非单纯速度。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现代经济法的全面发展观应以促进整体发展为调整范围,以实现公平发展为基本追求,以保障持续发展为永续动力。

经济法的发展观以促进整体发展为调整范围。合理的整体主义是经济法一直秉承的社会观,它在承认构成社会基本要素的个体具有独特性的前提下,将社会经济看作一个有自己目的和意志的成长的有机整体。这种整体主义方法论,既归结于经济法的社会本位法属性,又决定了经济法关注整体发展的应有之义。追根溯源,经济法促进全面发展就是体现利益调节的过程,一方面,经济法通过对个

体利益的最大化、普遍化与持续化的追求来实现社会整体利益;另一方面,经济法推动个体或局部博弈利益间的有效整合从而维护与实现社会整体利益。在社会整体利益的基本范畴之下,经济法追求一种利益共赢、结构优化、秩序和谐的整体发展状态。

经济法的发展观以实现公平发展为基本追求。除了立足整体主义社会观之外,经济法还必须以确保各方面公平发展为目标追求。一个好的发展局面,不仅是全社会整体向上的蓬勃朝气,更是所有社会组成力量均能够享有普照世间的生长之光。社会整体如同一片充满各种生机的茂密丛林,经济法便是丛林生存之矫正法则,它既给予一切生灵以公平发展的同等权利,又在丛林之自然法则(市场规律)的选择下实现优胜劣汰,从这一点而言,经济法所欲实现的发展应体现过程维度(起点公平、交易公平、结果公平)、空间维度(地域公平、产业公平)和历史维度(代际公平、可行能力公平)的整体公平原则。

经济法的发展观以保障持续发展为永续动力。促进型经济法的干预举措会对市场自发行为产生潜在的指向效应,进而导致正面或负面的外部性问题,如改善产业结构布局、激发市场参与公共物品提供、吸引资金投放欠发达地区等,又如透支环境换取经济发展效益等。长期以来,经济法以获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忽视环境效益,导致发展不可持续性问题愈演愈烈。现代经济法的发展理念是以保障持续发展为永续之力,统筹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二)经济法促进公平发展的均衡面向古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将正义视为一种美德,认为正义体现在一种均衡的关系中,是一种行为的中庸。均衡作为法律追求的一种目标,它直接影响着主体之间的和谐度。以整体公平为标杆的发展正义,其实质就是实现一种社会整体结构的均衡态势,既要达到市场竞争力量的大体均衡,不至于产生阻滞发展的垄断势力,又要市场及其组成要素与所处多样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等)的关联因子保持和谐共处的状态均衡,例如国家与公民、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等之间各有所长,亦有所短,值得注意的是,经济法所追求的整体均衡并非物理学意义上的量化均衡,而是一种力量与结构上的质化均衡,或者说是一种变量均衡、行为均衡,其评判标准并非权利与义务的完全对等性,而是以消除结构分化和利益冲突为目标,解决自由市场的发展不公平、不畅通、不持续问题。

当然,经济法意图实现的均衡发展绝非计划经济时代那般统制经济做派按照国家意志对市场行为进行操盘控制,这体现的是一种纯粹国家均衡调节主义,而是基于市场配置资源的在先状态进行的国家均衡干预,这种均衡干预既涵盖了以市场干预需求为限的适度干预含义,又超越了适度干预所不能内含的价值主动寻求干预供给与市场的干预需求相均衡。归言之,经济法为促进公平发展理应采取

市场调节初始状态基础上的国家均衡干预措施,让市场资源得以合理化配置和摆脱二元结构甚至多元结构的体制束缚。

均衡发展正是公平发展的潜在语义,亦与整体发展和持续发展有着紧密的关联性。其一,只有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均衡发展方是公平正义的,社会系统良好的发展局面必然是让其中的各类细胞元素平等竞争生长空间,并采取适时适度的干预抑制自由竞争的空间扩张,以此在弹压之间保持社会系统的持续、稳定、均衡力度;其二,均衡发展是以最终实现整体发展为旨意,所述之均衡乃是基于社会整体系统的均衡,而非仅仅个体或团体力量间的均衡,尽管后者被内含于前者之中,但从经济法视角来说,这是一种整体主义的均衡发展理念;其三,均衡发展还构成了持续发展的理论本源,从根本上来说,持续发展体现历史维度上的代际发展机会均衡和可行能力均衡,这是一种基于人类世代繁衍发展中的关系和谐与秩序衔接。

二、立足与超越现实差异的经济法均衡发展构想

需要提及的是,经济法的均衡发展理念绝非意味着对个体差异性和独特性的全盘否认,而是在立足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实现整体的结构优化与利益均衡,均衡是一种整体之中差异个体独立发展与正向联结的最优状态,如同交互作用的齿轮一般,只有凭借彼此的力量方可让市场机器运行平稳。但市场的形形色色差异所产生的不同利益诉求也在阻隔着各种市场角色之间形成有效均衡,经济法所倾向保护的优先利益是居中调整双方多方的冲突利益服从整个社会的利益。

(一)现实差异与均衡目标的对立与统一

从实践论角度,经济法所涉及的三大主体要素政府、市场与公民之间存在着本体与联络关系上的诸多差异,比如法律地位上的差异、信息获取能力的差异、竞争能力的差异、产业布局与空间结构的差异、博弈与商谈能力的差异等,种种差异导致社会呈现复杂的二元结构状态,比如城乡发展二元结构、中央与地方二元结构、国家调节与市场调节的二元结构等,且这种二元结构亦呈现出斜向非均衡的发展态势,这可从近年来我国日益突出的贫富差距拉大、央地关系失衡、政府与市场界限模糊、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得以展现,差异化结构导致的非均衡状态已然成为国家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

从方法论角度,市场经济天然存在个体差异,这构成了创新发展的驱动力,因此,按照市场自由主义的观点,承认并放任甚至鼓励个体差异是市场调节的基本态度和适用方法。然而,凡事皆之有度,如果完全置市场差异向着双向极端的道路发展,使需求、产业、城乡、区域、要素投入等经济结构产生不合理的过度倾斜,就会使市场经济陷入非理性发展的恶性循环。从而,为维系整体社会发展的良性有序,经济法就需赋予政府对市场差异的结构调整权力,使之回归到整体、

公平、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当然,经济法所调整的并非微观的个体差异,而是宏观的结构差异,虽然组成整体结构的个体因子会与整体发生或多或少的目标背离,但通过经济法以外的其它部门法已基本实现对差异个体行为的规制,经济法的眼界已然超越具体个人的行动差异,而是聚焦于整体市场与宏观社会层面结构问题的均衡干预。

从价值论角度,经济法的存在价值就在于通过法治路径解决多向度差异化而衍生的二元结构非均衡问题,通过认识所涉及的利益、评价这些利益各自的份量、在正义的天秤上对它们进行衡量,以便根据某种社会标准去确保最重要利益的优先地位,最后达到最为可欲的平衡。此外,国家对市场的均衡干预还应处于市场经济体制之下,即在尊重市场调节作用的基础上遏制市场自由发展产生的负外部性问题扩大趋向,从而确保整体与个体(局部)结构关系的和谐融洽。

(二)均衡发展下国家干预之应然逻辑

在经济法促进整体社会均衡发展的立法宗旨之下,一方面,国家不仅直接性地对微观市场方面进行类型化的行为规制,防范和控制市场超限自由诱发的不正当竞争、寡头垄断、价格涨落失控以及产品质量低劣等问题,市场规制法之价值就在于协调各种价值冲突以维护一个涵盖经济、伦理和法律维度的均衡性市场秩序;另一方面,国家又要通过经济杠杆的作用(如财税、金融、计划、产业等手段)对市场秩序联动下的整体社会进行宏观秩序的调控,达到一种市场供需总量平衡,进而实现社会全面发展所需的优良秩序状态。

论及秩序,意味着某种程度的关系相对稳定性、结构的一致性、行为的规则性、进程的连续性、事件的可预测性和人身财产的安全性。国家干预为维护社会经济秩序而产生,是一个社会秩序的必需。正是如此,国家干预必须构筑市场所需、国民所需、国家所需的秩序结构,这种秩序结构必须符合三维发展理念之应然要求,遵循适度性、协调性与居中性的调制逻辑。首先,政府对宏观社会与微观市场层面的调控规制务必坚持适度原则。宏观角度上,应从有利于促进全面发展为目标,在认识并尊重事物运行的本质规律基础上划清权义界限,并结合具体国情不同和历史形势变迁进行适时适宜的动态调整,形成适度恰当的关系结构。例如,我国历史上关于政府职能与市场作用的界限划分,经历了政府计划包办一切政府主导、市场辅助市场基础、政府管理市场决定、政府治理的关系变迁史,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环境与发展诉求决定了政府与市场地位的优先与否。其次,政府干预经济活动既要协调政府与市场的作用,还要协调不同利益主张。经济法的协调理论与行政法的平衡理论有着很大的不同,它是一种针对调制主体与调制对象的力量与利益的均和化。最后,政府在制定市场共同行为规则时还必须扮演中间人的角色,既要对所有市场主体平等视之,又要考虑市场主体彼此的发

展差异(如知名度、行业特点、社会依赖程度等)以及市场内的生产者、销售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强弱反差,政府必须成为居中裁判并维持市场内能量守恒的正义守护神。

(三)差异均衡下国家干预之实然困境

当然,上述讨论只是暂时搁置国家经济实情与体制环境,回归到中国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又面临着哪些阻碍均衡发展的实然困境呢?正如经济法学界普遍共识和国家全面改革实践所体现的那般,中国与西方的经济法规制路径完全相反:以崇尚自由主义经济的西方国家需要赋权型经济法,而经受计划经济痼疾的中国需要控权型经济法。基于这一认识,要想发挥我国经济法保障本国市场经济与社会结构均衡发展的促进功能,务必克服以下实际困难:

一是缺乏均衡调节总体格局与分类关系的统一立法和专门立法,法治底色不够浓郁。特别在宏观调控法领域明显突出政治治理,政策增长由此也导致了经济法的空洞化问题。统一立法层面上,我国目前缺乏大量的经济法下属领域的基本法,比如财政基本法、税收基本法、计划法等;分类立法上,又缺乏专门领域的分散立法,如各税种立法、转移支付立法、财政收支划分法等。

二是除了立法规范缺失以外,政治与文化的平衡观亦对国家干预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以当下中国的央地财政关系为例,政治上的平衡理念基于中央集权前提下的权力下放,具有政治调节无法规避的国家计划色彩和地方非常规性竞争行为,致使在中央决策部署下地方发展的异质倾斜(区域发展水平的极不对称)、周期变动(如黄宗羲定律所预示的赋税先减后增统治趋势)以及地方政府类似跑部钱进争取中央政策照顾的竞夺纷争;文化上的平衡理念印证于中国一贯有之的大格局观,这导致了经济法是一种大格局、总体与宏观上的均衡,但格局并非越大越好,要讲究合适的分寸,这也导致国家均衡干预的一个缺陷:注重微观层面的行为规制,忽视微观层面的利益协调;注重宏观层面的大局平衡,忽视宏观层面的个体差异。我国的经济法均衡发展理念一直深受过去政治思维和文化氛围的影响,而非一种现代性的法治平衡观规范化、适度性的调制型平衡。

三是经济法的均衡涵盖了政治结构均衡、经济结构均衡和社会结构均衡,后两方面出于国家(政府)的第三方管理者或协调者地位,加上统治者维系社会秩序的本能心态,自然会向大体均衡方向努力或者改进,但政治结构均衡上,即权力的内部均衡却是一道纠葛难题,行政区划制度在权力的逐层安置与对应下将天然的地理位置进行人为分割,本身就是一种非自然均衡的做法,而是为了统治的便利所需,在缺乏独立第三方居中裁判和利益协调机制下,集中了更多权力的中央政府(特别是立法决策权)就无法保证下级政府权责配置的均衡正义,这同样也适

用于在资源配置上起着平等重要性的市场与政府关系上,尽管国家层面认定了市场在此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纵观我国历来对二者关系的调整变迁,都是一种政治指挥的关系均衡,导致了我国经济法所固有的缺陷只有在国家干预作用下才能实现均衡发展,那种依赖市场调节的自发均衡过于理想,这与需要更多控权、更少干预、更多自由的经济立法路径相对立。

三、适度干预与中性协调的经济法均衡发展路径构建

通过前述我国经济法均衡发展观中国家干预的应然逻辑与实然困境,一个需要贯彻始终的线索是:与西方国家赋予政府更多样的干预权力来补充和纠正市场力量进而达致政府辅助均衡发展有所不同,中国当下亟需赋予市场更宽泛的自由权利来冲淡和限制政府干预进而实现市场主导均衡发展。结合来说,经济法促进均衡发展的合理路径就是市场主导+政府辅助的内外结合型调节机制。同时,政府对其自身的内部权力也需均衡改造,在纵向的央地之间、横向的部门之间必须协调好利益矛盾,形成一个强大稳定的中央政府、充满活力的地方以及规范化的中央与地方协调机制的均衡性和谐型府际权力关系。此外,市场内个体的差异化发展也使得政府对市场主体无法保持一致态度,反而往往对规模较大或社会影响较大的类型设定严格的准入退出机制以及责任义务,对规模较小的小微、环境效益导向的高新技术给予更多政策优惠,以及对信息失灵的消费者群体给予倾斜保护,当然地,这只是大概表象,实际上对差异化主体都体现了规制与保护并重。

(一)居中矫正:政府对市场主体的规制保护

基于差异理论和均衡理论,经济法促进差异化市场主体均衡化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法尊重并保护个体差异化发展的市场自然状态,在供需、价格等市场机制的无形作用下,形成一种由市场原始调节下资源配置的大体自然平衡,例如供需变化导致价格涨跌,产生生产成本和经营效益之间的落差起伏,最终影响到市场主体作出迎合市场规律的正确投资判断,正是通过这种隐性平衡手段无形的市场之手,初步实现了经济发展的内生均衡。二是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市场自发的均衡调节难以达到理想的均衡,例如垄断问题和公共产品的需求日益攀升,由市场自动调整形成的初始均衡无法满足人们对更大程度社会均衡状态的强烈渴望,另外,客观存在的许多负外部性问题也使得市场内生均衡未能覆盖现代社会整体全部均衡的时代所需。正是在此问题上,需要市场以外的其它均衡手段作为补充,这便是经济法中强调政府干预的意义所在一种显性的外部平衡手段。

针对上述两种均衡手段,需要指出的是,一般情形下的经济发展均衡是在尊重并充分发挥市场内生的均衡调节功能,市场外部的政府均衡干预行为只不过起着保护、补充和矫正之作用。举例来说,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布局不尽合理,与计

划经济时代政府的绝对干预积极相关,形成政治作用下的市场结构不合理问题,这种将政府作用置放于市场作用之前的做法,完全与市场经济要求的南辕北辙,故而,当下的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将市场调节放在第一位,市场能够调节的,政府就不再干预或视情况补充;市场调节的那部分,政府应当尊重为先、保护并重。

除此之外,政府对个性化差异性的市场主体之间(如生产者与销售者、消费者)的行为亦扮演着规制与保护并重的居中角色,一方面,政府为建立和维护一个秩序良好的市场运行状态,务必要以市场主体之外的第三方经济管理者的身份确立一套市场行为规则,实现对市场主体行为的无差异性规制,以此保证市场活动的静态均衡。另一方面,面对信息不对称的现实问题,政府还要对处于信息获取劣势的消费者群体实行倾斜性保护,借助政府的规则之力来平衡信息生产者、传递者与接收者之间的知识差异。

(二)适度干预:政府与市场作用之均衡调和

通常,我们形象地将政府与市场分别比喻成市场经济中的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只有在两只手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实现经济秩序正义,但对于政府的这只有形之手如何拿捏有度,一直备受争议。回顾西方经济学理论史,经历了亚当斯密的自由市场、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动调节、自动均衡理论后又在上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背景下深受凯恩斯政府干预理论影响,而后哈耶克又对国家干预明显超越边界(即计划经济)提出批判,使得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一直处于理论探讨的变动之中。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国,实际上自摆脱计划经济以来,一直秉持两手并用的做法,只不过有关二者孰轻孰重或谁主谁次一直受政策摆动。令人欣慰的是,大部分学者以及国家决策者都认识到我国自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之时,未能将过去政府包办一切的计划思维完全扭转过来,并保留了相当数量的不必要干预权。也正基于此种共识,当下中国,从上至下都形成这样的一致行动:减少政府干预,回归市场自主。

当然,实践上形成这样一种政府干预退出市场机制的大规模运动,是基于国情的实然判断。而对于这一运动达以何种程度为宜,却是经济法未来发展必须面临的问题,论述及此,必须在理论上为政府与市场关系划定一条较为清晰的界限准则。言即至此,从表面来看,政府与市场存在着相互替代、相互补充、完全排斥和共同失灵四种关系情形,针对某些需求,既存在市场或政府均能提供(如价格形成,按照《价格法》规定,既有市场调节价也有政府指导价或政府定价),也存在市场和政府合作提供(如当前普遍流行的PPP模式,就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提供公共产品的范例),也存在仅市场或政府一方能提供(如绝大部分普通商品一般都由市场供给,而一些具有民生需求或安全控制的特殊产品如烟叶、化学品、易燃易爆物品等由国家专营专控),还存在政府和市场均不能有效提供(如志

愿服务、慈善工程等一般都是通过政府与市场以外的第三部门提供)。

从政府干预的行为界限角度,对于前述四种情形,首先,政府与市场可相互替代时应分情形进行角色对应,不可混淆互用,例如市场能够自发调节的商品价格就不宜再由政府指定,而适宜由政府指导或拟定价格的特殊公共物品(如自来水、天然气、电力等)就不必再交予市场调节;其次,政府与市场需相互补充时应注意政府不能过分干预市场作用部分,二者必须建立平等互信的契约合作关系。有着公共产品供给第四条路之称的PPP模式,面临着诸多政策及法律方面的合作风险,例如政府过多干预、负担过多政治任务(如缓解地方债务压力等)、政治易于失信,为维护政府与市场的可持续性合作局面,必须尽力回归到二者平等合作的基础上来。再次,政府或市场仅有一方适宜提供需求产品时,应当在各自的作用范围内各自行动,互不侵扰,只有遭遇特殊情形方可借助对方力量。市场能够自发供给的就不必让政府插手,限定只能适宜政府提供的市场就不能介入。最后,政府与市场均不能有效提供时,可以发挥二者之间的第三部门功能,并积极配合协助。

(三)利益协调:政府内部纵横关系的再均衡

就央地关系或曰府际关系话题而言,它既是行政组织法对行政权力的纵横配置,又是财税法中对事权与财权的均衡划分。从广义来说,前者虽然涵盖了后者之内容,但央地关系问题的症结点并非行政管理方面的权力分配,而在于经济管理方面的权力均衡。亦或有人对此提出反对,认为经济管理乃行政管理之一面向,但正如有些学者主张的那般,行政管理与经济管理乃不同事务,前者是侧重于控权的公共行政,后者则是契合于设权的公共管理。公共管理的着眼点应该是社会事务的管理,社会性是公共管理的内涵,因而以公共管理为内核经济发展为面向的经济法是体现经济性、公共性与社会性的部门法。正是在此经济法必要地位认知下,牵涉到政府功能运转的事权与财权均衡问题亦当然地落入经济法调整视野。一定意义上,经济法视阈下的政府关系就是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之间的财政关系,即直白地表现为利益关系,相比之下,行政法视阈下的政府关系体现为行政关系,前者反映为财权与事权配置均衡基础上的国家公共治理有效,后者体现为命令与服从程序链上的国家行政管理有效。

经济法有关央地关系调节问题归于其子部门法宏观调控法中的财税法视野中,这也是当下我国关于这一问题的最大难点,即如何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实现事权与财权的均衡划分以符合适度分权的改革需求。我国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后,在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方面,收入分配关系基本理顺了;事权划分则仍是行政性分权,虽有改进,但旧体制痕迹太多。这种只解决了收入划分,而忽略了事权划分的改革漏洞使得央地关系陷入了种种困境,比如地方债务规模逐年攀

升,土地财政依赖过大,三乱现象层出不穷,中央转移支付缺乏规范,央地之间事权混杂、难以协调等。一方面,这些问题导致了中央与地方以及上下部门之间的纵向发展不平衡;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不同地区平级政府及部门之间的横向发展不平衡,这种结构不均衡问题已严重影响到国家整体经济的协同性与协调性发展。

在经济法均衡发展理念指导下,国家已然认识到尽快进行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重要性,除了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明确提出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更是在近期由国务院出台了专门的《关于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指导意见》,该文提出根据受益范围来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事权和相应的支出责任,受益范围划分标准的确立使得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问题以公共利益作为衡量标尺,摆脱了行政因素的不当干预,愈加体现经济法色彩。当然,受益范围标准还将遭遇中央决策、地方执行传统模式和部门同构、事权共担格局的阻碍,这就需要经济法发挥其居中协调功能和反映公共利益本位,以弥补行政法上权力的分割性与牵连性缺陷。

四、结语

当然,经济法意图实现的均衡发展只是理想图景,而非科学设计,并不存在超越个体差异的绝对均衡。所谓经济法的均衡发展观是一种差异共存、结构优化、秩序和谐的经济政治社会一体化、全方位、联动性发展,在此基本前提假设下,我国经济法的未来发展应侧重从立法上综合考量各种差异化利益诉求,在执法上坚持市场优先与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在司法上创新出参与角色之外的第三方协调机制。相信通过均衡发展的理论突破与实践创新,我国经济法部门一定能重新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论经济法的理念

论经济法的理念 内容摘要:经济法理念是经济法的基本范畴,通过界定经济法理念,明晰当中的内涵,探索其内在价值及实现方式,有利于深化经济法基础理论的研究,进一步揭示经济法的本质,提炼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经济法理念的确定在经济法实施过程中,尤其是在执法和司法机关的法律适用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经济法经济法理念社会本位 一、经济法理念的基本界定 (一)法理念诠释 汉语当中的“理念”一词出现较晚,最初是由日本人从德语Idee翻译(意译)而来的,是指在一定世界观主导之下的某种基本观念。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说过:“法律是人性中所蕴含的最高理性,告诉人们所应做之事,禁止人们所不应做之事。”因此,法律不能仅限于条文的表面含义,应该注重法律的思想内涵。“理念”,作为西方哲学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指的是“一个理想的、永恒的、精神性的普遍范型”。1在历史上,不同时期的西方哲学家也给理念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在理念论中,柏拉图剔除了“理念”一词的感性色彩,以此来表述存在于彼岸世界的每一类事物及其特性的原型、渊源,它是事物最真实的存在和极致状态,而我们所看到的此岸世界的各种事物不过是它的影子,这些事物因“分有”了理念而存在。2亚里士多德认为理念并不与事物相分离,而是与质料相结合,存在于具体的事物当中。康德认为理念是指“纯粹理性的概念”,“它在感官中是不能有任何与之重合的对象的……它们把一切经验知识都看作是由诸条件的绝对总体性所规定的。它们不是任意虚构出来的,而是由理性的本性自身发出的,因而是与全部知性运用必然相关的。最后,它们是超验的,是超出一切经验的界限的,所以在经验中永远不会有一个与先验理念相符合的对象出现。”3黑格尔认为理念可以理解为理性,也可以理解为主体——客体;观念与实在,有限与 1《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年版,第465页。 2严存生:“论法的理念——兼论法哲学的研究对象”,载郑永流主编:《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3[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78—279页。

谈谈对经济法的认识

从经济法的基本概念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法产生的过程,谈谈对经济法的认识。 经济法是国家为了克服市场失灵而制定的需要由国家干预的具有全局性和社会公共性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可见,经济法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国家干预,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运行之法,国家干预是经济法的基本内涵。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提出一个极其重要的命题:“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也就是说,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我们都要考察其历史和根源,只有把握了经济法的成长道路,才能放眼学科的未来发展,才能避免“朝菌而不知晦朔”的局限。 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的出现是在资本主义垄断时期的近代社会。经济法作为一种法律现象,其出现有深刻的法律文化、政治、经济原因和理论背景。 一、经济法产生过程中的文化因素 钱穆曾谓:“文化异,其学术亦异。”经济法学理论的诸流竞起,与经济法的法律多元性息息相关。 人类进入二十世纪后,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是两次世界大战和30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经济法学界把资本主义经济法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一、战时经济法;二、经济危机对策法;三、复兴经济法,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产生了第一批经济法。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矛盾的总爆发,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危机、政治危机,也是一场法律危机,经济法是资本主义矛盾的必然产物。从文化心理来

说,战争有加强国家为中心的凝聚力的天然倾向,国家在战争期间以经济法规作为社会动员的利器是为时事所趋,顺理成章。 经济法首先在德国产生有深刻的文化背景,这是法学界公认无异辞的定论。金泽良雄说:“经济法之所以在德国产生,这是适合了德国的学术土壤,这些新的法律现象对于德国法学中所表现的的追求概念结构的缜密性和理论上的精辟性来说,的确是个理想的研究对象。”二、经济法产生过程中的政治、经济因素 法律作为上层建筑,必然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经济法亦是如此。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带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和国名经济部门的不断增多,尤其是市场经济法的发展要求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在顺应市场经济法发展的同时克服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这就从客观上为以国家干预为中心的经济法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法的发展,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成为了一种必然,是经济法产生的政治原因。经济运行需要国家干预,国家关于经济运行是国家管理经济的基本职能,体现了“国家之手”在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作用。在市场经济具有诸多缺陷的情况下,国家干预成为了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一个有效保障。 三、经济法产生过程中的理论背景 任何一种法律现象的产生都有其深刻的理论背景,关于经济法的学说和法学观点是经济法产生的理论背景。经济法首先在德国产生,德国的经济法学说经历了“工业法”时期、经济法学初创时期的理论

经济法的学习心得

经济法学习心得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商品经济中出现的内在矛盾日益增多,国家干预经济的兴起,经济法律的相关理论与制度随之产生,而当今社会,国内经济空前繁荣,同时存在着很多发展不健全的问题,经济全球化使得国际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作为克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而制定的调整需要由国家干预的具有全局性和社会公共性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经济法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作用越来越体现了其重要性。而经济法学作为法学的基础理论之一,法学学生更要认真研究学习,通过近几个月的经济法课程的学习,下面我想浅要的谈一谈我学习经济法的一些心得与感受。 一、经济法学习的主要内容 通过老师对经济法学的系统地讲授,我主要学习和掌握了经济法的基本理论以及一些关于市场主体规制、市场秩序规制的法律制度。除了学习了经济法的基本定义,基本原则,调整方法等基本要点,还讲解了关于经济法律关系以及经济法律责任,也有关于市场主体规划制度、市场准入制度、国家干预法律制度以及市场秩序规制的相关内容。 这些理论知识让我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就是经济法的所有理论知识都离不开经济生活,制度建设来源于解决经济生活的问题,又是一个高度的升华,将经济社会中的一些原理提升设立成具有强制力与拘束力的为法律所认可的一些经济法律制度。因此经济法律规范又有了一个显著地特点,就是不仅仅具有极高的理论性,还是一个具有很强的实质性意义的相关法律规范,不仅与国家经济制度的上层建筑紧密相连,也与普通人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而我们在进行经济法的学习的过程中,要以一个法学学习者的思维方式来学习,也应该将自己作为一个经济生活的参与者来联系实际生活,这样才能够深入理解其设立目的、经济制度存在的必要性和理论的实际运用。 二、我学习经济法的认识与心得体会 经济法的内容众多,体系繁杂,想要全面的学习好仍然需要努力和进一步再次深入学习,作为一个初次接触的学习者,我主要对以下三个方面印象深刻,因

学习经济法的心得体会五篇

学习经济法的心得体会五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学习经济法的心得体会(一) 通过经济法课程的学习,我有一些自己的感想和体会,虽然我不是法律专业的,但我还是抱着一种学习的态度来对待。它使我对法律法规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也更正了自己以前许多错误的观点,对我自身的经济法律知识是一种很好的补充。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同时也是法律社会的背景下,这样的一门课程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 经济法中的《公司法》和《合同法》是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阐述一下我的学习心得。首先,从我个人说起,我自己比较喜欢了解一些新闻,获取一些当前国内外的大事和报道,更喜欢对事件有深层次的了解。但是由于我个人知识的限制,我很难做到这一点,尤其是如果事件涉及到经济法律知识,我就更不能做到从深层次了解经济现象了。 而老师上课时大量的教学案例则满足了我的这一需求,同时使我对类似案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有实际案例的教学也极大的激发了我的兴趣,对上课充满了期待,等待着老师把最近和过去一段时间涉及到经济法律的鲜活案例展现给我们。 法条加案例的教学方式是我欣赏这门课的原因,它有效地避免现在其他经济学科那种全是某某经济学家的某某经济理论,说实话,那种课程不仅枯燥而且给我一种与现实社会严重脱节的感觉。所以我庆幸我学的时候老师没有教科书式的教学,脱离了本本主义。

其次,从课堂上,我明白了公司是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的组织形式,也是资本和人力资源有效利用的组织形式。公司分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如果要成为公司的经营者,你就应该要认识到----公司法是公司的生命线.公司法既保护公司的合法权益,也保护股东的合法权益,也保护公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因此,不仅所有投资者,包括社会公众投资者,经营者、董事们、监事们、经理们都应该认真地学习公司法。必须用公司法的精神来发展公司、经营公司,使公司在健康的道路上不断地向前发展。 学习公司法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用于我们经济生活的实践,如果我们能把公司法的知识,与我国当前正进行的国有企业的改制,以及其他企业比如集体企业的改制联系起来,和当前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涉及公司法的一些案件联系起来分析,那么学习公司法就真的是很不错。 在讲合同法时,我明白了我们在乘坐公交车时,交上一元人名币这就意味着我们与他们达成了一个合同;我们平时总是签要式合同,这些常识是我以前不曾知道的,而这些法律知识与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了以后感觉受益很多。 在讲到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时候,提到广告商发布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一定程度上给我了很大的启发,知道了自己对法律的运用做的还是非常的差,用法律维权更是从未有过。因为自己不是真正学习法学的,对法律的理解和使用还停留在很低的层次,以前虽然知道要使用法律保护自己,但那只是嘴上说的,而事

浅谈如何认识经济法与相关法律的关系

浅谈如何认识经济法与相关法律的关系 李平摘要:部分法的划分具有相对性。对经济法与民法、商法、行政法之间关系的认识不能绝对化。其间的联系与区别按照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的排列顺序,从民法到行政法,私法属性不断减弱,公法属性不断增长。其中,以社会法为纽带,私法属性与公法属性的消长变化,说明法律对于社会关系的调整,分别有自身的任务和功能,并呈现出相继联结的内在联系。 一、法律部门划分的一般理论 经济法与相关法律的关系,肖先涉及到法律部门的划分问题,其次是作为独立法律部门的经济法与其他相关法律部门的联系和区别。 划分法律部门的意义,在于力求准确地制订、解释、适用法律,以恰当地调整现实社会中越来越复杂的各种关系。法律从旱期的“诸法合体”状态到今人“各法分离”格局,既说明了人类社会关系的客观多元性,也反映了人对所生存环境的认识能力不断强化。法律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表明,法律部门的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是法律发展的规律;因而在尊重传统部门法划分时应当小局限于已有分类。 对法律分类的基本观念,大体有三种主张:1.主观论,认为法律划分是人的主观假设,诸如“自然法”、“实在法”的划分;2.客观论,认为法律划分是山特定的社会关系的性质和内容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社会关系就应当有什么样的法律;3.主客观统一论,认为法律的划分是现实社会的客观存在和法学家的主观认识相统一的结果。在主客观关系方面,主观主导’一。法律划分,应当属于认识论范畴,相对而言,主客观统一、主观主导的观念史符合认识论原理。认识

具有相对性,法律的划分也就具有了相对性一般认为,部门法划分的基本标准是法的调整对象。有特定调整对象的法就可以成为独立的法律部门。尽若学界对经济法的调整对象表述不一,但是经济法具有特定调整对象——以社会整体性和国家调控性为基木要索的经济关系——的共识是客观存在的。无论在法学理论上还是立法机关对于法律的分类上,经济法都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与经济法有较为密切联系的法律部门主要有民法、商法、行政法。 二、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 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曾经是学界讨论的热点,少于且由立法机关来阐述其关系(参见顾昂然关于《民法通则》(草案)的说明)。在实务界,两者的关系曾经是模糊不清的,以往法院的经济审判庭审理的多数是民事案件,以至于法院系统将经济审判庭史名为民事审判庭,让一些人认为经济法本存在了。这是误解。现在看来,经济法与民法的个性大于共性,它们是具有不同法律理念和法律制度的两个独立法律部门。 (一)经济法与民法的联系 经济法与民法的联系,主要体现为两者的调整对象都与经济关系有关。经济法调整社会性经济关系,民法调整个体性经济关系,即平等主体之间的则产关系。其次表现为两者都具有相同的法律渊源。 (二)经济法与民法的区别 经济法与民法的区别,首先表现为调整对象本同,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则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经济法调整社会性经济关系。所谓社会性经济关系,是指具有社会影响的经济关系,包括具有社会性的公平交易秩序建立和运行关系及社会经济平衡协调持续发展关系。前者主要

浅论经济法的观点、评价及内容

浅论经济法的观点、评价及内容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经济法宗旨和本质的具体体现,是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部门法的标志,对发展和健全经济法有重要意义。本文主以经济法基本原则为研究对象,阐述了确立经济法基本原则的“高度标准”、“普通标准”和“特色标准”三个标准,分析了目前学界对于经济法基本原则的主要观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经济法基本原则应包括“国家适度干预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壮大,我国经济法的研究也欣欣向荣,对经济法理论研究不断走向深入。一个学科基本原则的确立对于促进本学科的繁荣发展有重要意义,民法确立了“平等原则、意思自治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刑法确立了“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刑法平等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等,而经济法作为市场经济中重要的部门法,不同学者对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看法各不相同,至今未确立基本原则。 一、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界定 1.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内涵 法在规范人们行为、调整社会关系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此即法的调整原则,简称法的原则。《布莱克法律辞典》将法律的原则

解释为:“法律的基础性真理或原理,为其他规则提供基础性或本源的综合性规则或者原理,是法律行为、法律程序、法律决定的决定性规则。” 经济法,作为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各种经济法律规范,其基本原则,应该是对经济法所调整的经济关系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都具有普遍意义的指导思想,是经济立法、经济司法、经济法的实施等一切经济法制工作都必须遵循的指导方针。 2.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确立标准 法的原则是为实现法的调整任务服务的。不同法的调整对象,以及调整对象的特点和功能决定了法的原则的差异。经济法是适应生产社会化及其引起的社会经济调节机制和国家经济调节职能的需要而产生的,它调整国家经济调节中的社会关系,以维护和促进社会经济总体结构和运行的协调、稳定和发展。 对于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确立的标准,张守文教授的观点值得借鉴。他认为,经济法基本原则应具有一定高度,既要体现经济法的宗旨,又要高于经济法的具体规则,它应同时体现经济法律规则和经济法的价值,任何经济法的具体规则,不能与经济法原则相抵触;经济法的基本原则还应当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具体体现在立法、执法、司法等

对经济法的认识和理解

我对经济法得认识与理解今年开了《经济法》这门课,因为高中有上过经济法课,所以对经济法还就是很感兴趣得,其实我对法律都感兴趣拉,以前得理想就就是做个律师。我们得经济法由刘锋老师教授,蛮喜欢老师得。下面就我谈谈对经济法得理解与认识。 先说说对经济法得认识把。 刚开始经济法律给我得印象往往就是比较实质性得意义,比如哪些经济行为或事情可为或不可为,哪些行为或者事情符合规定,哪些行为或者事情会受到法律法规得制裁。对经济法得总体还就是比较模糊得。 后来知道经济法产生得直接根源就是自由放任得商品经济管理模式所产生得市场秩序失衡,从而要求国家公共权力得介入以维护公共利益、稳定市场秩序、促进效率与公平。经济法包括企业法、公司法、证券法、合同法、票据法、企业破产法、而三资企业法就是重点等得内容。 但就是总感觉经济法跟民法差不多,经过学习经济法知道了,经济法与民法都以一定得财产关系为调整对象,其作用都在于保障公民、法人及其她社会组织得合法经济权益,维护社会秩序。知道了经济法就是一个独立得法律。两者得关系曾经就是模糊不清得,以往法院得经济审判庭审理得多数就是民事案件,以至于法院将经济审判更名为民事审判庭,让一些人认为经济法存在,这就是一个误解.现在瞧来,经济法与民法得个性大于共性。她们就是具有不同法律理念与法律制度得两个独立得法律部门。 尽管法律从整体上来说就是用来维护与平衡效率与公平这两大价值,但作为经济法这一独立法律部门有其所侧重得追求价值,即经济法总体上追求得价值就是:可持续得社会整体效益。 由追求价值便引出了经济法所遵循得基本原则为:经济民主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经济公正原则。 所以经济法得概念:经济法就是调整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及其政府主管部门为了修正市场运行得缺陷,实现社会整体效益得可持续发展而履行各种现代化经济管理职能时与各市场主体发生得社会经济关系得法律总称。 上课中刘老师通过多年得教学实践与积累得经验,在讲解中穿插引用了许多

经济法学随堂练习

第1章经济法的概念和历史·1.1 经济法的概念 随堂练习提交截止时间:2019-12-15 23:59:59 当前页有8题,你已做8题,已提交8题,其中答对8题。 1.(单选题) 下列问题属于政府失灵表现的是() A. 公共物品供给不足 B. 外部负效应 C. 腐败寻租 D. 不正当竞争行为和垄断行为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2.(单选题) 关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表述错误的是() A.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调制关系,包括宏观调控关系和市场规制关系 B.宏观调控关系主要包括财税调控关系、金融调控关系和计划调控关系 C.市场规制关系主要包括反垄断关系、反不正当竞争关系和消费者保护关系 D.经济法调整所有的经济关系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D 问题解析: 3.(单选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经济法的特征() A.国际性 B.现代性 C.经济性 D. 规制性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 问题解析: 4.(单选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经济法的现代性() A.精神追求上的现代性 B.调整方法上的现代性 C.产生基础上的现代性 D.制度建构上的现代性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 5.(判断题) 经济法学是以经济法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经济法的产生、发展规律的法学学科。()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6.(判断题) 在英美法系国家,既有“经济法”之名,也有“经济法”之实。()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7.(判断题) 经济法是调整在现代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的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8.(判断题) 经济法的经济性是指在调整的目标和手段方面,经济法所具有的将积极的鼓励、促进与消极的限制、禁止相结合的特征。()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第1章经济法的概念和历史·1.2 经济法的历史 随堂练习提交截止时间:2019-12-15 23:59:59 当前页有4题,你已做4题,已提交4题,其中答对4题。 1.(单选题) 1890年美国国会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反垄断法是() A.《谢尔曼法》 B.《克莱顿法》 C.《联邦贸易委员会法》 D.《煤炭经济法》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 问题解析: 2.(判断题) 一般认为,现代意义上的经济法产生的标志是20世纪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3.(判断题) 由于反垄断法对于保障市场经济自由、公平、竞争地发展非常重要,因而也被称为“经济宪法”或“市场经济的基本法”。()

对经济法的社会责任本位的理解

对经济法的社会责任本位的理解 摘要: 经济法作为典型的社会责任本位法,其产生不仅在于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整和管理,而且还得益于法哲学、经济学理论发展。经济法从社会整体经济利益出发,通过经济法律对社会经济关系的调整,保障经济总量平衡,优化经济结构,维护竞争秩序,协调社会再分配,将经济个体行为纳入到社会整体利益的框架中来评价,促进经济正义、自由、效益和安全。一、社会整体经济利益赋予经济法学以社会责任本位法的地位 社会整体经济利益即侠义上的社会利益,是指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结成发有机总体利益。在市场经济社会,市场经济本身是崇尚个人本位与自由竞争的经济,市场经济发发展必然使个体意识得到蓬勃发展,上升到个体主义的层面。个体主义思想深刻地蕴含雨市民社会之中。在经济个体组成的市民社会中,其秩序的维系依赖于个体的理性,寄希望于人们对自身的自由与利益追求的自我节制,即通过所谓” 人人自私,则人人不能自私“威胁以控制个人的行为。因此,在市民社会中,根本性的法律是充满自治精神的民法。民法调整市民社会的基本关系,并庇护市民社会免于政治国家的干预。 经济发作为社会责任本位法是国家为发挥其经济职能而对社会经济进行规划、引导、调节和监督,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抑制私欲的恶意弥散,防止和排除对社会经济秩序的侵害的重要手段。 一、经济法体现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公权利对市场领域的私权利的良性干预 就干预宗旨而言,经济法主要在于限制、保障私权利,以追求社会整体利益;民法主要在于确权,保护交易,从而提高效率,保障公平和安全。但民法与经济法在公平、安全和效率方面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在保障公平方面,民法所代表的公平,是自由的私法精神打破封建秩序和自然经济,以追求彻底的平等和解放。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法律社会化思潮不断高涨,民法也从内部做出相应调整,法律社会化的趋势有所体现。 二、经济法是经济领域发法律社会化 经济法是社会性与经济性的有机统一,是致力于协调经济运行的法律部门。经济法作为社会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法的基本属性。当自由放任的个人主义极度张扬招致市民社会潜在:公共性“受到威胁时,国家作为社会公益推进者会综合运用各自法律手段对私法自治领域进行必要的限制和干预,最终促成公共与私法交融渗透。因而,体现国家干预经济的经济法构成了该新兴社会法域的典范。 经济法是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由国家在遵循社会经济自身规律、在市场经济机制自发运行的基础上,运用“国家之手“进行调节,控制和指导,排除社会经济正常运行中发障碍,引导社会经济按照国家意志所希望的方向运行,以达到社会经济良性运行、协调发展的目的、因而经济法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责任本位法。

经济法概论历年试题及答案.doc

全国 2 0 0 7年 1 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经济法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 0024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错选、多选或未选 均无分。 1.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是() A. 经济法律关系 B.经济关系 C.经济法 D.经济现象 2.某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在《公有法典》中提及了“经济法”概念。该学者是() A. 摩莱里 B.德萨米 C.雷特 D.孟德斯鸠 3.下列法律规范属于市场规制法的是() A. 《民法通则》 B.《物权法》 C.《合同法》 D.《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4.从部门法的维度看经济法的地位,心须要说明经济法是否有独立的() A. 法律体系 B.法律价值 C.调整对象 D.调整方法 5.经济法宗旨的确立标准不包括() ... A. 独特性标准 B.普遍性标准 C.包容性标准 D.经济性标准 6.在经济法基本原则中,更强调符合规律和公平有效的原则是() A. 调制法定原则 B.调制适度原则 C.调制绩效原则 D.调制平衡原则 7.从总体上看,经济法主体的构成体现为一种() A. 一元结构 B.二元结构 C.单一结构 D.多重结构 8.经济法主体的法律责任,可以依据违法主体的不同,分为() A.调制主体的法律责任和受调制主体的法律责任 B.赔偿性责任和惩罚性责任 C.经济性责任和非经济性责任

D.重大责任和一般责任 9.从经济法的运行来说,其起点是() A. 立法 B.司法 C.执法 D.守法 10. 一般来说,确立法律所适用的主体范围,主要依据() A. 属地原则 B.属人原则 C.国籍原则 D.属地原则和属人原则 11. 国家通过确定法定利率、税率、汇率、价格和工资标准等经济参数,调节经济活动,这 种经济法调整方法称为() A. 利益诱导方法 B.计划指导方法 C.产业政策调控方法 D.强行控制方法 12. 以下原则中,不属于宏观调控法原则的是() ... A. 总量平衡与结构优先原则 B.政府调控法定原则 C.政府调控干预原则 D.政府调控适度原则 13. 在财政法的体系中,被称为核心法、骨干法的是() A. 预算法 B.税法 C.国债法 D.政府采购法 14. 《政府采购法》最为直接的调整目标是() A. 规范政府采购行为 B.提高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 C.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D.保护政府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15. 税法的核心要素是() A. 征税客体 B.计税依据 C.税目 D.税率 16. 我国增值税的低税率为() A.3% B.5% C.13% D.17% 17. 中国人民银行的全部资本属于() A. 国务院所有 B.国家所有 C.中国人民银行所有 D.中国人民银行不同股东所有 18.《公司法》等法律规定,股票交易的条件之一是: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 A.3000 万元 B.5000 万元 C.6000 万元 D.1 亿元 19.在以下行为中,属于逃汇的是() A.违反汇率规定,以人民币支付或者以实物偿付应当以外汇支付的进口货款或者其他类似支出的

谈谈对国际经济法的认识

谈谈对法和国际经济法的认识 本学期的国际经济法课,似乎与曾经学习过的经济法有些关联。对于我们学习国际贸易的学生来说,学习国际经济法,甚至各种法律知识都是有必要的。 国际经济法似乎比经济法只多了“国际”二字,从字面上来看,就是将经济法的范围扩大到国际范畴,是一门涉及领域非常广的课程。国际经济法主要包括:国际贸易法(货物、技术、服务),国际金融法,国际经济组织法,国际知识产权法,国际税收法,对外贸易管制等方面的内容。在老师的带领认识下,让我对国际经济法有了一些新的了解。在我们身边发生的许多事情都与国际经济法相关,从微薄到网络即时通讯软件,都可能触及到经济法有关知识。 对于我们学习经济的学生来说,国际经济法尤为重要。在将来与外国人在商业方面的合作时,处处需要用到国际经济法知识。比如国际贸易法类似于国际合同法,其主要包括合同的缔结,货物的运输,风险的转移,WTO相关规定等方面的内容。学习好国际经济法,我们就有能力在获得商业利润的同时保护好自己的个人利益。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与世界交往的日益频繁,加上我国自主择业以及流动人口的激增,矛盾的发生与日俱增,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各种因矛盾而导致的纠纷、损害和诉讼,要合理的、合程序的、合乎规范的来解决各种各样的的问题,就必须依靠法律手段来实现。在过去学习法律的过程中我也有些对学习法律的心得与体会。第一:对于法律学习贵在坚持,我们应该注意时时刻刻学习法律,不要等要用法律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法律知识不足,出现那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尴尬局面。第二:我们学法的目的是为了懂法,而懂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学会用法。这就需要我们领会法的实质,理解法的内涵精髓。我觉得在学习法律的时候,完全可以联系自身实际,结合自身体会,加以通读、领会和贯穿。虽然有些法律条文不需要一字不落的背下来,但是个中脉络要领会清楚。同时还需要我们日常生活中多听多看、多观察、多积累。第三:学法重要,普法更重要!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不懂法的人,例如有的人明明自身的权利受到了侵犯,却不懂的用法来保护自己,只得忍气吞声,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秩序;还有的人意气用事,感情为先,触犯了法律还振振有词;更有甚者,视法律为儿戏,肆意践踏。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人应该从自身做起,利用自己学法所拥有的知识向他人宣传,引导他人自觉学习法律,只有人人都懂法,社会主义社会才会沿着和谐社会的道路更快更健康的发展。

经济法课程心得体会

经济法课程心得体会 之前法律给我的印象往往是比较实质性的意义,比如哪些事情可为或不可为,哪些事情符合规定,哪些事情会受到法律法规的制裁。对于经济法,我更是一知半解。当得知学习《经济法》这个课程以后,我原以为这门课就是告诉我们经济法的有关条例,一定很非常枯燥。但是,学了这门课以后,我了解到很多关于经济法的知识,也觉得非常的有趣。 这门课里,在程老师的讲解中,他穿插引用了许多生动的案例,使我们听得津津有味,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经济法对国民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所起到的贡献,也了解并体会了法律究竟是如何最大限度的维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学完这门课以后,我深化了对法律模糊不清的印象,明确了经济法的概念,全面认识了经济法的功能。 在诸多的经济法条文中,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我有着深刻的印象。在日常生活中,消费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而消费者是消费的主体;在经济法学上,消费者是是在经济运行中与政府和企业并列的三大主体之一;在法学上,消费者是消费权益保护最重要的主体。消费者是指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自然人。消费者权益是指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力及该权力受到保护时而给消费者带来应有的效益,其核心是消费者的权利。 在商业界里,总会发生很多买假索赔甚至是知假买假再索赔的案件。而针对这种现象,1993年10月,中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该法第49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这便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确立的“1+1”赔偿制度。正是因为这种“1+1”赔偿制度的存在,才引发了以王海为代表的一些人,知假买假,通过诉讼索赔,获得收入,新闻媒介称为“王海现象”。 首先,王海的行为是否合法? 一种观点认为,王海购买商品是作为索赔的物证,并以取得双倍赔偿为最终目的,由此可知,王海“疑假买假”、“以假索赔”实际上是一种特殊商业经营行为。在这一商业经营行为中,“买假”是投资,“索赔”是获利。王海的这种商业经营行为没有进行工商、税务注册登记,因而是一种非法行为。另一种观点认为,王海将他怀疑有假的商品买回后就对该商品拥有了所有权,他“以假索赔”是行使所有权的合法行为。再者,商品的最终消费者不一定必须是购买者,商品的购买者有权将该将该商品或自用或赠与他人或用于索赔,他人无权干涉。 对于这个问题,以索赔为目的的“知假买假”者不是消费者,因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条规定的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个人。可见,作为消费者,一要有为生活消费需要的目的;二是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三必须是自然人。王海们以获双赔为目的,“知假买假”显然不具备消费者的三个要素,牵强附会地“打擦边球”,认为消费者除生产者、经营者以外的人,硬将他们纳人消费者范畴,这种做法不仅与法律规定不符,也不能使人信服。但是,王海们不是消费者是一回事,应否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调整又是另一回事。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价值看,王海们的行为有利于实

对经济法的认识

我对经济法的认识 20168306 刘依晨我从来从来没有想过竟然有天,我会学习工商管理,竟然有天,我会学习经济法。 我认为对于我来说,学习经济法并不是一件轻松,甚至可以说是痛苦的事。高中时期我历史政治及格的次数屈指可算。当我的文科室友拿着记得满满当当的笔记复习我却什么都没听懂什么都背不下来的时候,我无法违心的说经济法真有趣。可学不懂就能不学吗?别人刷剧,我复习;别人睡觉,我早起复习。虽然不得不说经济法的课很有趣,老师经常讲的案例新奇而有代表性。天赋不在于此,我所能做的只有比别人下更多的功夫。现在经济法我能跟上老师所讲的内容了,许多法律上的词汇也了解了,对经济法的认识从一开始的只大约的知道坑害别人的事情不能做的法盲也到了能了解它的概念(主要调整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以各类组织为基本主体所参加的经济管理关系和一定范围的经营协调关系),记住它的法条,理解它的原则的程度了。 像几乎所有我这个年龄段的“愤青”一样,我一开始也曾经抱怨过那些法条的不完美:为何无辜的人也常常受罚?为什么明明两人都没有过错却有了如此巨大的损失与赔偿?可当我深入学习,我发现原来这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我们的法律已经在尽力保护善意的人了,只是许多事情的发生并不是因为谁有错,许多损失的产生并不能将责任归到任何一个人的头上。黑锅本来不该法律背。我认为中国的法治制度是从国家成立才开始建设的,而后又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法律一纸空文而已。从那时到现在,我们的法律制度从瘫痪到了健全,虽然它现在并不完美并不完善,但我是真的为我们的法律人才感到骄傲。我听我的母亲说起过法学热,大量的学生去学习法学,就是因为国家重视法律的完善和法制社会的建设。我们书中提到的《物权法》就是近些年我们的国家对原有法律不断完善的努力的体现。 高中的时候看了《乡土中国》,里面讲中国的社会就是乡土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维系是风俗是面子是长久以来的熟识。中国的制度从来都是人治而不是法治,中国人的特性从来都是安土重迁而不是大胆冒险。所以我特别感谢经济法,因为法条的存在可以打破中国,特别是农村固有的一些习俗与思维,可以让年轻人大胆的去追梦,可以让法制社会的出现变为现实。我相信公司的门槛打破之后会有更多的余佳文出现,会有更多的农民的孩子工人的孩子屠夫的孩子多一个选择。 我又不得不说我们的法律虽然已经尽力的在完善,但它却有许许多多的不公与不合理,就像格式条款的存在,虽然加快了合同的商议过程与签订速度,但是合同双方中的一方总是受到许多钳制与不公正,善良的人无法可依,投机的人有机可乘。就像公司的有限责任与合伙企业的无限责任,既会让有些公司得以逃避

经济法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三﹑经济法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一)﹑调制法定原则:依据调制法定原则,调制的实体内容和程序规范都要由法律来加以规定,只是在法律明确授权的特殊情况下,才能由行政法规来加以规定。这一原则在形式上是“议会保留”或“法律保留”原则的体现,是议会与政府在调制权分配上的一种均衡,但在实质上,其主要目标则是力图保障调制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保障市场主体或第三部门的财产权等重要权利,保障法律的被遵从和实效。作为一项基本原则,调制法定原则可以覆盖整个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领域。 在宏观调控法领域,调制法定原则尤其要求“调控权法定”。在市场规制法领域,调制法定原则主要体现为规制权、竞争权、消费者权的“法定”。 (二)﹑调制适度原则:调制适度原则的基本要求是,调制行为必须符合规律,符合客观实际,要兼顾调控和规制的需要与可能,保障各类主体的基本权利。调制适度原则体现了经济法的经济性和规制性的特征,它与调制法定原则密切相关;包括调控适度和规制适度两个方面。 调控适度,要求调控权的行使、调控手段的选择、调控性规范的周期变易等,都要适度。规制适度,更强调对市场主体的权利保护以及各类主体之间的利益平衡。要实现调制适度,就必须注意总体上的平衡。衡量调制是否适度,要看是否有利于实现平衡,包括经济指标的平衡、社会分配的公平,特别是法律对各类主体法益保护的均衡,等等。要实现平衡或均衡,就要注意协调,尤其是各类调制手段之间的协调,或相关调制制度之间的协调。因此,适度是与平衡协调直接相关的。这样的调制,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经济法的宗旨。 (三)﹑调制绩效原则:兼顾效率与公平,是经济法调整的重要目标,因而追求调制的效果或称绩效,追求总量的平衡和社会总体福利的增长,在经济法领域也会成为一种普遍的价值和原则。这与调制法定原则和调制适度原则的目标也是一致的。 除以上三个基本原则外以外,在我国特有的国情和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我认为还应有以下三个基本原则应包括: 首先:捉进社会和谐、国民经济发展、保障公民基本生活的原则:进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可以说是突飞猛进,我国的国民生活也得到了相应提高,但是并不表示我国的经济已经达到可以保证满足了绝大多数人民的基本需要,也不能为眼前的经济指标而跨跨其谈,因为我国毕竟只是发展中国家,而且人数众多,地区性贫困还存在,区域性不平衡还很严重,故而经济法的任务可以说是任重道远。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在中央对国家政策的计

经济法心得体会三篇

经济法心得体会三篇 经济法心得体会三篇学习经济法心得体会 --标准化 1 班苗昊因为我个人平时对国内外经济形势政策都比较感兴趣,而且有时候在读相关的书刊时也会遇上很多疑惑,再加上想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分析认识能力,所以在校选课时,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经济法课程。 在学习经济法之前,经济法律给我的印象往往是比较实质性的意义,比如经济行为或事情,经济制裁和经济犯罪等等。 在跟着朱老师把《经济法》进行了简单概括性的学习后,我发现《经济法》不能是仅停留在课本上简单的理论法律,而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也许到现在课堂中许多专业问题我都无法全部的理解,但我相信随着自己逐渐步入社会,我将会对经济法中条款会更为理解。 下面我想简单的谈一下来这一段我对经济法学习后的心得和体会。 首先我回想起在第一节课上,老师谈的关于经济法的概况,知道并了解了它有助于我们了解和认识国家干预经济生活、调节市场的法律原则和理论基础;经济法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法律有机联系、整合统一的纽带,学习经济法更有助于我们运用法律武器规避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风险,从而确保国家经济健康稳步快速发展。

这都让我印象很深,但是有一点很让我疑惑,原本我以为法律应该是一板一眼的,有理有据的。 但是经济法从其萌芽至今已走过了 100 多年风风 雨雨的历程,它的产生以至发展都伴随着争吵,但是到目前为止学界还没有统一的定义。 所以说给经济法下定义是当今经济法研究学者的首要任务,这也让我小吃了一惊。 然而在当今时代,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日益发展的经济民主社会,公权力应该在一定的地方适可而止,不应过多的涉入私权利,因此,现在大多数定人的观点是经济法应定义为是调整国民经济的管理和协调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而且经济法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相对于其他法律又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在一个问题上比如说,经济法涉及公私权利的问题,一方面它与民法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它的主体是行政机关,与行政联系紧密。 相较而言,其他部门法就没有什么可比较的必要。 我觉得这大概就是经济法独特的魅力所在吧。 然后,经济法这本书涵盖及其广泛,包括了经济法的一般原理、商事组织法律、合同法律、市场运行法律、知识产权法律、金融法律、税收法律、经济监督法、对外贸

经济法考试题

绪论 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 1.经济法学是以经济法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经济法的产生、发展规律的法学 学科。 2.经济法是调整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特定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 称。特点社会关系,市场规制关系和宏观调控关系,即市场——社会——政府的关系。 3.经济法产生的标志,美国1890年的《谢尔曼法》(反垄断法)、德国1896年 的《反不正当竞争法》 4.摩莱里和德萨米分别在《自然法典》和《公有法典》中认为经济法是分配法, 他们的经济法理念都体现国家对经济关系干预的思想。 经济法学的体系 1.经济法总论,或称经济法基础理论,是经济法学总体上的、具有共通性的理 论。经济法总论包括本体论、发生论、价值论、规范论、运行论、范畴论等诸论。 2.经济法分论,是对经济法各类具体制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的分析与分解。 经济法的各类具体制度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宏观调控制度,包括财税调控制度、金融调控制度、计划调控制度等;另一类是市场规制制度,包括反垄断制度、反不正当竞争制度、消费者保护制度等。 经济法的概念和历史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1.经济法是一类法律规范的总称。 2.界定调整对象的意义:(1)有利于有效提炼经济法的概念,进一步研究经济 法的特征、宗旨、本质、原则、地位、体系等理论问题。(2)有利于界定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3)有利于界定经济法的主体类型以及主体的权利、义务、责任的制度安排。 3.两个失灵的问题:(1)市场失灵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妨害竞争、信 息不对称、垄断、公共物品、外部效应、公平分配、币值稳定等。(2)政府失灵问题,信息不足、不透明不公开、权力滥用、腐败寻租、体制不健全、机制不畅。 4.在解决两个失灵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两类关系,宏观调控关系和市场规制 关系,他们是传统发所不调整的。 5.宏观角度,自洽性:市场失灵-结构失衡-经济失衡-宏观调控-政府失灵-依法 调控-宏观调控法 6.微观角度:市场失灵-竞争失效-市场失序-市场规制-政府失灵-依法规制-市场

对经济法概念的理解

对经济法的肤浅认识 法0603 周小月(0604000324) 简而言之经济法是产生与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体现国家干预经济意志的新兴法律部门,是综合运用国家权利或宏观调控手段以不断解决个体营利性与社会公益性矛盾,兼顾效率与公平,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社会良性发展的法律规范系统。 经济法的核心内涵在于国家干预。 在我国以1992年确定市场经济为界限,把此前出现的经济法学说称之为“旧论”,而此后的经济法学说观点称之为“新论”。在众多的新论中,主要有北大的“国家协调国家经济关系论”,其基本观念是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人大的“纵横统一新论”认为经济法是对纵向的经济管理关系和一定范围内的横向的经营协调关系进行综合统一调整的法律部门;武大的“国家经济调节关系论”认为国家调节社会经济的三种基本方式是:强制、参与、促导;此外还有西南政法大学的“需要国家干预经济关系论”,清华大学的“社会公共性经济管理关系论”等。 新论的各个学说虽然措辞不同,但基本上都或明或暗的提到了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而不论是宏观调控还是市场监管都是国家干预的一种形式。因此,经济法就是一部关于国家干预市场经济的法。 国家干预作为经济法的核心内涵,有它存在的必然性。 经济法的大力发展在我国经济体系的转轨时期,由原来的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还要不要宏观调控?学者认为“实行计划经济的条件下,要多讲点市场调节;在实行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要多讲点计划调节,正如过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讲市场调节,实际上是要加强和完善计划机制一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讲计划调节,实际山是要进一步完善和充实市场机制,使市场运行得更好、更协调、更平稳。”这就从正面肯定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包括宏观调控在内的国家干预是不可缺少的。 再从我国的市场经济本身来看,它本来就是国家干预下的产物。因为良好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仅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还需要良好的社会的、法律的和人文的环境。一个缺失法制和人文精神的社会是难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而像外部不经济这种“市场失灵”的现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中较为普便的现象,这种现象单靠市场本身是无法解决的,这就是国家干预经济存在的必然性,因为“外部效应只能通过国家干预才能消除不经济造成的影响,最终达到一种经济公平的状态。” 但是,国家干预也具有其辩证性。 一方面,肯定国家对市场的干预。转轨国家大多要重塑宏观经济体系,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能力,提高政府的经济控制力,以最终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目的。因此如果离开了国家干预,我国市场经济是不可想象的。如康忙斯所说:“如果支配人类活动的自我利益是蒸汽机的话,那么引导动力的,便是制度这台发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