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年亚太肝病学会乙型肝炎管理临床实践指南草案解读

2015年亚太肝病学会乙型肝炎管理临床实践指南草案解读

2015年亚太肝病学会乙型肝炎管理临床实践指南草案解读
2015年亚太肝病学会乙型肝炎管理临床实践指南草案解读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目标终点和策略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目标、终点和策略 根据2002年全国HBV感染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1],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流行率为 %,约亿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为3000万人,如无正确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5 年后约 10%~20% 可发展为肝硬化,20%~23%可发展为失代偿期肝硬化,6%~15%可发展为肝细胞性肝癌(HCC)。而5年存活率,代偿期肝硬化为 55%,失代偿期肝硬化为 14%。每年死于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病者约 30 万人。此外,母亲为HBV携带者可通过垂直传播使婴儿受染,婴儿时期感染HBV者90%以上将成为慢性HBV携带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可反复发作肝炎,最后演变为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衰竭和HCC,影响下一代的健康,危害极大,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一、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目标 由于慢性乙肝的特殊性,其 治疗往往难以达到理想治 疗终点;那么临床常用的治 疗终点是怎样的呢 治疗目标应是长期、持续抑制和消除HBV 复制,从而减轻和防止肝炎病变加重、复发和肝纤维化;减少和预防进展为肝功能失代偿、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和HCC;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2~4]。 二、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终点

治疗终点应符合治疗目标。最终和理想的治疗终点应是 HBsAg 转阴或 HBsAg 血清转换( 血清HBsAg 阴性,抗 HBs阳性) 。但目前抗 HBV 的药物和方法很少能达到这 样的治疗终点,可能需要很长时期的有效治疗。因此,目 前抗病毒治疗,尤其是核苷类似物的治疗终点如下。对乙 型肝炎e抗原(HBeAg) 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是 HBeAg 血清转换,血清 HBV DNA低于检测值下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恢复正常,达到上述指标后,还应继续治疗至少半年,如仍保持上述指标者,可考虑停药观察[2~4]。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HBeAg血清转换是HBV复制受抑制和肝组织病变好转的标志,并不等于病毒消除和肝脏病变恢复。但亦有文献报道,在拉米夫定治疗出现HBeAg 血清转换后,持久应答率差别很大,为 38%~77%。3年累积复发率为36%~54% [5,6]。因此,出现HBeAg 血清转换后,还应继续治疗更长时间。对HBeAg 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能用HBeAg血清转换作为治疗终点,而是 HBV DNA水平达到检测值下限、ALT恢复正常。疗程至少1年,最好能达到 HBsAg阴性或血清转换[2,7,8] 。停止抗病毒治疗后,须密切随访观察血清 HBV DNA 水平的变化。如有回升趋势,应立即应用有效的抗病毒治疗,使之达到长期持续抑制HBV 复制的目的。 三、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策略 综合治疗的方法仍是乙肝 治疗的主导。包括不同方法 的联合应用以及同种方法

2021年亚太肝病研究学会APASL HBV再激活指南更新核心要点

2021年亚太肝病研究学会APASL HBV再激活指南更新核心要点 2021年第30届亚太肝病研究学会(APASL)年会于近日顺利召开!本次年会中的一大亮点是提前预告了HBV再激活指南的修订要点内容,为学界同道在HBV方面的继续研究提供了新的指导方向。 指南修订背景及过程 黄丽虹教授表示,既往患者在接受化疗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可能出现HBV再激活,引起严重后果甚至可能致命。随着疾病的发生发展,目前临床上对于HBV再激活还没有新的更为清晰的定义,因此,修订该指南也是为了给临床医生提供新的数据支持以应对不同情况下HBV的再激活。 在2019年11月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年会上,来自亚太地区不同国家/地区的专家围绕HBV再激活指南的修订方向首次进行了讨论,同时在会后对相关的最新文献进行了筛选,并在筛选过程中基于对预防HBV再激活的抗病毒药物的选择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这是我们在2020年的主要工作。”黄丽虹教授说道。而由于新冠疫情影响,对于该指南的沟通讨论主要以邮件或是线上会议的形式展开。在本届APASL年会召开之前,指南修订小组对部分参

与者提出的新的指南修订建议也进行了讨论。目前,指南修订的大方向有80%~90%可以确定,接下来将着手进行HBV再激活2021指南的撰写。 指南要点内容解读 临床上HBV再激活的主要危险因素取决于乙型肝炎病毒是否活跃,是否存在高病毒载量。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或是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化疗等方式治疗、以及剂量大、治疗疗程长等,可能会增加HBV 的再激活率。这类患者也是HBV再激活的高危患者人群。 对于HBV再激活的预防和管理,目前的策略是:对于HBsAg阳性患者,在其进行免疫抑制剂治疗或化疗前进行抗病毒治疗;对于HBsAg阴性、抗-HBc阳性患者,在给予长期或大剂量免疫抑制剂或细胞毒药物(特别是针对B或T淋巴细胞的单克隆抗体)治疗时,若出现阳转则应及时加用抗病毒治疗。此外,在不能预测使用新化疗药及免疫治疗药物风险的情况下,可先进行抗病毒治疗。 该指南较为全面地覆盖了HBV再激活的相关内容,如HBV再激活的标准定义、疾病发生率、风险因素、疾病机理等,此外,该指南还添加了基于疾病风险及用药安全等的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及相关数据,以作为该指南修订的证据支持。

欧洲肝病学会:肝脏血管病指南(最全版)

欧洲肝病学会:肝脏血管病指南(最全版) 欧洲肝病学会(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EASL)在Journal of Hepatology上发表了肝脏血管病指南(EASL clinical practical guidelines: vascular diseases of the liver)[1],进一步明确了肝脏血管疾病的分类,并介绍了肝脏血管疾病的自然病程、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策略,现编译如下,供国内临床医师学习、借鉴。 肝脏血管病是一组比较罕见的疾病,其主要特点是会导致非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致死率较高。由于肝脏血管病病例数量少,有关其自然病程、病理生理学和治疗的研究数量有限,目前对此类疾病的认识相对不足。为此,EASL于2012年6月曾在爱沙尼亚共和国塔林市召开肝脏血管病会议,制订了肝脏血管病指南。2015年,EASL对这一指南进行修改,制订了新指南。新指南中的肝脏血管病主要包括巴德-吉亚利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非肝硬化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 PVT)、特发性门静脉高压、肝窦阻塞综合征(sinusoidal obstruction syndrome, SOS)、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hereditary haemorrhagic telangiectasia, HHT)伴肝脏血管畸形,以及肝硬化PVT。 一、内脏静脉血栓的病因 内脏静脉血栓(即BCS和PVT)的病因分为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局部因素主要为实体恶性肿瘤或囊肿压迫肝静脉或下腔静脉、肝硬化或肝胆恶性肿瘤、腹腔手术、腹腔内感染或炎性反应等。全身因素主要包括遗传性和获得性血栓倾向、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

常见的肝病有哪些

常见的肝病有哪些 文章目录 常见的肝病有哪些 1、常见的肝病有哪些 1.1、各种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肝病: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等感染。如细菌感染引起的肝脓肿、肝结核,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肝吸虫病、阿米巴肝脓肿等等。

1.2、肝脏占位性疾病:所谓占位,简单地讲就是指不正常的或非肝脏组织在正常肝脏组织内占据了一定的位置,并可能在其中生长、扩大,大多数可引起肝脏或全身损害。比如,各种良恶性肿瘤、肝囊肿、肝脓肿、肝包虫病、肝血管瘤、肝内胆管结石,等等。 1.3、代谢障碍引起的肝脏疾病:最常见的也是大家最熟悉的脂肪肝。 1.4、酒精性肝病:顾名思义,这是由于过度饮酒引起的以肝细胞损害为主的肝病,严重的可发展为脂肪肝、肝硬化。 1.5、药物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中毒性肝病。 1.6、自身免疫性肝病。比如,红斑狼疮引起的肝炎。 2、如何判断自己肝脏有问题 2.1、肝脏像拳头一样,有正面,有背面正面如果硬化、肿大,会挤到我们的肋间神经,肋间神经就会胀痛;如果在背后,会造成右腰酸痛。 2.2、肝脏不好,晚上睡眠品质会不好,翻来覆去不容易睡着;起床后口干、口

苦、口臭,刷牙时牙龈会流血。 2.3、肝脏不好的人,脚会经常扭到,扭到了又好不了;不小心割伤了,伤口也不容易愈合。 2.4、喜欢喝酒的朋友,忽然酒量减少了。或是有久治不愈的皮肤病,周而复始好不了,都要注意肝。 3、肝功能检查项目有哪些 3.1、检查肝脏合成功能的项目: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胆碱酯酶、凝血酶原时间、凝血因子等。 3.2、检查肝脏实质损伤的项目: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腺苷脱氨酶等。 3.3、检查肝肿瘤的项目:甲胎蛋白、血清铁蛋白、α1-抗胰蛋白酶等。 3.4、检查肝纤维化:透明质酸、单胺氧化酶、Ⅲ型前胶原肽、脯氨酸肽酶等。

云管理平台实践指南

云管理平台实践指南

概述 本指南的目的是为企业IT经理,业务决策者,系统运营人员,应用架构师和应用开发人员了解云管理平台(Cloud Management Platform, CMP)的功能以及如何在跨多个云基础设施(包括内部部署和公共云服务提供商)之间使用它们运行和管理应用程序和数据提供实践参考。本文还介绍了市场上一些常用的CMP,以供客户选择。混合IT架构的兴起增加了过程协调和工具互操作性的重要性,云经纪(Cloud Broker)和云管理(CMP)可以被视为通过不同的方式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 定义云管理平台和不断发展的CMP市场 CMP为云服务客户提供了一种手段来管理跨多个云服务基础架构(包括本地云基础设施和公共云服务提供商基础架构)的应用程序和相关数据集的部署和操作。换句话说,CMP为混合云环境提供管理功能。 Gartner将CMP产品的最低要求设置为:“...结合自助服务接口的产品,提供系统映像,启用计量和计费,并通过相应策略提供一定程度的工作负载优化。”[1]鉴于快速增长的混合云环境需求,这些是CMP功能中的最低要求。 IT分析师声称,企业平均使用五到六个不同云环境的组合,通常是私有内部部署和公共环境。混合云环境预计在2016-2022年期间将以34.3%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22年将达到241.13亿美元。混合云

的采用扩大了IT业务的作用,创造了支持混合云部署复杂性的管理工具需求。预计CMP的市场预计会随着混合云环境的预期增长而增加。CMP产品的功能也将进一步发展,以满足目标环境的复杂性增加和企业客户更为复杂的要求。 为了满足最常使用混合云架构的驱动程序- 成本优化,创新速度和“未来验证”- 企业CMP还需要包括特定的功能和容易与多种其他企业管理系统(内部和外部的IT运营)集成的能力。CMP不能在日益复杂的运行空间中创建另一个独立的系统,而是需要作为现有和新制度的整合点。 目前IT运营的挑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获取可见性所需的数据点数量以及用于收集数据的各种系统。CMP需要通过其功能和来自多个云环境的数据的聚合和集成来提供简化的管理视图。 需要具备的功能包括: ?访问及验证管理 ?跨云的资源管理

欧洲肝病学会乙肝诊治指南(2009版)

2009 EASL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实践指南 慢性乙肝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与病毒持续复制和疾病进展为肝硬化或肝癌密切相关。对慢性乙肝患者的纵向研究表明,患者被确诊后,肝硬化累积5年发生率为8%~20%,肝脏失代偿5年累积发生率约为20%。代偿性肝硬化患者5年生存率约为80%~86%,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预后不好,5年生存率为14%~35%。在慢性乙肝患者中,每年HBV相关肝细胞癌的发生率较高,在已经确定的肝硬化患者中其发生率为2%~5%,不过,HBV相关肝细胞癌的发生率与地域以及肝病分期均相关。 新版指南阐述了慢性乙肝诊治中的10个重要问题: 1. 治疗前如何对肝病进行评价? 2. 治疗目标和治疗终点是什么? 3. 如何定义治疗应答? 4. 一线治疗的最理想选择是什么? 5. 疗效的预测因素是什么? 6. 耐药相关的定义是什么,如何处理耐药? 7. 如何进行治疗监测? 8. 何时停药?

9. 特殊人群如何治疗? 10. 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1 治疗前评估 首要一步,应确定肝病与HBV感染的的因果关系并评价肝病的严重性。并非所有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都持续增高。免疫耐受期患者ALT可持续正常,一部分HBeAg阴性的慢性乙肝患者ALT可间断正常。因此,适当的、纵向长期随访是重要的。 (1)对肝病严重性进行评估的生化指标包括: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ALT、γ谷氨酰胺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凝血酶原时间(PT)、血清白蛋白、血细胞计数。通常,ALT高于AST。然而,当疾病进展为肝硬化时,AST/ALT比值逆转,此外,还可观察到血清白蛋白降低、PT延长以及血小板计数降低。还可采用肝脏超声进行评估。 (2)检测HBV DNA水平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的决定和后期监测是必要的。强力推荐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进行随访,主要因为其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精确性以及其较宽的动态范围。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了一个表达HBV DNA水平的国际正常标准。应用IU/ml表示血清HBV DNA水平,以确保所测数值具有可比性。对同一例患者应采用一种测量方法,以便评估抗病毒效果。

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抗病毒治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 2015年10月22日 本指南为规范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抗病毒治疗而制定,涉及慢性乙型肝炎其它治疗策略和方法请参阅相关的指南和共识。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于2005年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制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第一版),并于2010年第一次修订。近5年来,国内外有关慢性乙型肝炎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取得很大进展,为此我们对本指南进行再次修订。本指南旨在帮助临床医生在慢性乙型肝炎诊断、预防和抗病毒治疗中做出合理决策,但不是强制性标准,也不可能包括或解决慢性乙型肝炎诊治中的所有问题。因此,临床医生在面对某一患者时,应在充分了解有关本病的最佳临床证据、认真考虑患者具体病情及其意愿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临床经验和可利用的医疗资源,制定全面合理的诊疗方案。我们将根据国内外的有关进展情况,继续对本指南进行不断更新和完善。本指南中的证据等级分为A、B和C 三个级别,推荐等级分为1和2级别(表1,根据GRADE分级修订)表1 推荐意见的证据等级和推荐 一、术语 1.慢性HBV感染 (chronic HBV infection)—HBsAg和(或)HBV DNA阳性6个月以上。 2.慢性乙型肝炎 (chronic hepatitis B)—由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引起的肝脏慢性炎症性疾病。可以分为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和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

3.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HBeAg positive chronic hepatitis B)—血清HBsAg阳性、HBeAg阳性、HBV DNA阳性,ALT持续或反复升高,或肝组织学检查有肝炎病变。4.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 (HBeAg negative chronic hepatitis B)—血清HBsAg阳性,HBeAg阴性,HBV DNA阳性,ALT持续或反复异常,或肝组织学检查有肝炎病变。5.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 (inactive HBsAg carrier)—血清HBsAg阳性,HBeAg阴性,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1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每次至少间隔3个月,ALT均在正常范围。肝组织学检查显示:组织学活动指数(HAI)评分< 4或根据其他的半定量计分系统判定病变轻微。 6.乙型肝炎康复 (resolved hepatitis B)—既往有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病史,HBsAg阴性,HBsAb阳性或阴性,抗-HBc阳性,HBV DNA低于最低检测限,ALT在正常范围。7.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 (acute exacerbation or flare of hepatitis)—ALT升至正常上限10倍以上。 8.乙型肝炎再活动 (reactivation of hepatitis B)—常常发生于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或乙型肝炎康复者中,特别是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或化疗时。在HBV DNA持续稳定的患者,HBV DNA升高≥2 log10 IU/mL,或者基线 HBV DNA 阴性者由阴性转为阳性且≥100 IU/mL,或者缺乏基线HBV DNA者HBV DNA≥20 000 IU/mL。往往伴有肝脏炎症坏死再次出现,ALT升高。 9.HBeAg阴转 (HBeAg clearance)—既往HBeAg阳性的患者HBeAg消失。10.HBeAg血清学转换 (HBeAg seroconversion)—既往HBeAg阳性的患者HBeAg消失、抗-HBe出现。 11.HBeAg逆转 (HBeAg reversion)—既往HBeAg阴性、抗-HBe阳性的患者再次出现HBeAg。 12.组织学应答 (histological response)—肝脏组织学炎症坏死降低≥2分,没有纤维化评分的增高;或者以Metavir评分,纤维化评分降低≥1分。 13.完全应答 (Complete response) 持续病毒学应答且HBsAg阴转或伴有抗-HBs阳转。 14.临床治愈 (Clinical cure):持续病毒学应答且HBsAg阴转或伴有抗-HBs阳转、ALT 正常、肝组织学轻微或无病变。 15.原发性无应答(Primary nonresponse)-核苷类药物治疗依从性良好的患者,治疗12周时HBV DNA较基线下降幅度<1 log10IU/mL或24周时HBV DNA较基线下降幅度<2 log10 IU/mL。 16.应答不佳或部分病毒学应答(suboptimal or partial virological response)-依从性良好的患者,治疗24周时HBV DNA较基线下降幅度>1 log10 IU/mL,但仍然可以检测到。 17.病毒学应答 (virological response)—治疗过程中,血清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18.病毒学突破 (virological breakthrough)—核苷类药物治疗依从性良好的患者,在未更改治疗的情况下,HBV DNA水平比治疗中最低点上升1个log值,或一度转阴后又转为阳性,并在1个月后以相同试剂重复检测加以确定,可有或无ALT升高。19.病毒学复发(Viral relapse)-获得病毒学应答的患者停药后,间隔1个月两次检测HBV DNA均大于2 000 IU/mL。 20.临床复发(Clinical relapse)-病毒学复发并且ALT>2 x ULN,但应排除其他因素引起的ALT增高。 21.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off-treatment virological response)-停止治疗后血清HBV DNA持续低于检测下限。

云平台资源管理实施细则【最新版】

云平台资源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中山市电子政务云服务平台(以下简称云平台)资源管理,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安全使用,根据《中山市电子政务云服务平台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是云平台的主管部门,负责统筹云平台资源管理工作;云平台资源使用单位(以下简称用户单位)依据各自责任,协助主管部门和运营单位做好云平台资源使用及安全管理工作;云平台运营单位配合主管部门具体负责云平台资源提供及安全管理服务。 第三条本细则所指云平台资源是中山市电子政务云服务平台为用户单位提供的计算、存储、网络等云资源,具体包括但不限于: (一)云计算资源。云平台运营单位根据用户单位需求和主管部门审批意见,为用户单位提供虚拟主机服务,用户单位须明确虚拟主机的CPU核数、内存容量、存储容量、端口

开放需求和配套设备运维需求。 (二)云存储资源。云平台运营单位根据用户单位需求和主管部门审批意见,为用户单位提供保存系统数据、图片、视频和 备份文件的云存储资源。 (三)第三方软件资源。云平台运营单位根据用户单位需求和主管部门审批意见,为用户单位提供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服务器防病毒、备份工具等第三方软件。用户单位应优先使用自有的正版第三方软件,建议用户单位原则上使用开源软件,如需使用云平台提供的付费第三方软件,用户单位需求须通过按《管理办法》要求组织的专家评审。 (四)云网络资源。云平台运营单位根据用户单位需求和主管部门审批意见,为用户单位提供互联网、党政内外网、业务专网、无线网络、VPN远程访问和其他网络接入服务。用户单位云网络资源需求须明确网络接入地点、数量、带宽和价格等要求,并须通过按《管理办法》要求组织的专家评审。

美国肝病治疗指南

美国肝病研究学会新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监测高危人群推荐意见 1、HBV感染高发地区出生的人,男性同性恋者,吸毒者,透析病人,艾滋病感染者,妊娠女性,HBV感染者直系亲属、家族成员,与乙肝病毒感染者有性接触者,应该接受乙肝病毒感染检测。应检测HBsAg和抗-HBs,血清学阴性者应注射疫苗(Ⅰ)。 预防乙肝病毒传播的推荐意见 2、告诫HBsAg携带者如何防止乙肝病毒传播(如性交时使用安全套,不共用牙刷、剃须刀,覆盖创面,不捐献器官,但可共用餐具,可参加非接触性体育活动,入学无限制)(Ⅲ)。 3、HBsAg携带者的性伴侣及其家属如血清学阴性应该注射疫苗(Ⅲ)。 4、母亲为HBV感染者的新生儿,在出生时应该注射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肝疫苗,并随后按推荐完成乙肝疫苗连续接种(Ⅰ)。 5、高危人群如母亲为HBV感染者的婴儿、卫生保健工作者、透析患者、携带者的性伴侣,都应该接受疫苗应答检测(Ⅲ)。 婴儿应于9~15个月时接受疫苗应答检测,其他人于最后1次接种后1~2个月时检测疫苗应答情况(Ⅲ)。 长期血液透析病人应每年跟踪随访,监测疫苗应答情况(Ⅲ)。 6、乙肝病毒携带者应禁酒或限制饮酒(Ⅲ)。 7、仅有抗-HBc阳性者和来自HBV低流行地区无HBV危险因素的人,应该接受全程乙肝疫苗注射(Ⅱ-2)。 HBV相关性肝病进展的影响因素 与肝硬化发生率高有关的宿主和病毒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大(长期感染),HBV基因C 型,HBV-DNA水平高,饮酒,合并HCV、HDV或HIV感染;与肝硬化或肝癌发生危险高相关的环境因素包括重度酗酒,致癌物质如黄曲霉毒素和吸烟量大。 与肝癌相关的宿主和病毒危险因素包括男性,肝癌家族史,老年人,有抗-HBe到HBeAg 回复史,存在肝硬化,HBV基因C型,核心启动子变异,同时感染HCV。尽管肝硬化是肝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但是30%~50%与HBV感染有关的肝癌患者没有肝硬化。 最近几项前瞻性随访研究表明,HBeAg阳性和HBV-DNA水平高是将来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的独立危险因子。在这些研究中大多数携带者可能在围产期感染HBV,而且他们的平均年龄在研究入组时大约40岁,这些资料预示HBV高复制持续超过40年,与肝癌危险增加有关。然而,由于慢性HBV感染自然波动,高载量HBV-DNA在某一时间点对携带者预后预测的准确性可能是有限的,HBeAg阳性和高载量HBV-DNA的年轻携带者肝癌发生危险明显低于年龄大的携带者。 对慢性HBV感染者的初始评估 8、对新近诊断为慢性HBV感染者的初始评估应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各类肝脏指标、凝血酶原时间、HBV-DNA、HBeAg/抗-HBe、除外混合感染的检测、AFP,必要时超声或肝活检)(Ⅲ)。 9、所有慢性HBV感染者而没有对甲肝病毒产生免疫者,应该接种甲肝疫苗2次(Ⅱ-3)。 监测HBV感染者的推荐意见 10、符合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的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病人,均应评估其是否需要治疗(Ⅰ)。 11、HBeAg阳性患者:

工学云实习管理平台使用手册

工学云实习管理平台使用手册 1.实习前的准备工作 1.1确立组织架构 1.1.1顶岗实习领导小组 学校是职业院校顶岗实习工作的设计者与组织者,是最重要的管理主体。学校对顶岗实习的管理实行学校、院系(部)相结合的两级管理。 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主管教学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务处、学生处、招生就业办、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和各院系(部)负责人、顶岗实习单位代表等为成员的顶岗实习领导小组,根据《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和教育部五部委制定的《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教职成[2016]3号)等文件,结合自身发展情况,修订完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顶岗实习等制度,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学院校企合作、实践教学、顶岗实习管理等工作的策划、设计、组织与协调。 1.1.2顶岗实习工作小组 院系(部)是顶岗实习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负责对学生顶岗实习实施全过程的管理。各院系(部)成立由院系(部)主任组长,党总支书记、副院长(副主任)、实训中心主任、专业教研室主任、专业教师、辅导员、学生代表、企业管理人员共同组成的院系(部)顶岗实习工作小组。主要负责本院系(部)各专业顶岗实习领导与组织、管理工作以及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各项具体工作。院系(部)主任是本院系(部)顶岗实习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1.1.3顶岗实习“三师制” 学生顶岗实习实行“三师制”,由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共同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指导。各院系(部)、各实习单位应选择责任心强、实践教学经验丰富,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教师、辅导员和企业人员担任专业导师、职业导师和企业导师,负责对顶岗实习学生的教学、指导与管理。每位学生都应有固定的专业导师、职业导师和企业导师。 1.2划分工作职责 1.2.1顶岗实习领导小组 顶岗实习管理领导小组宏观管理全院顶岗实习工作,修订顶岗实习的相关制度和配套政策,部署顶岗实习工作的总体要求,总结顶岗实习工作。 1.2.2顶岗实习工作小组 顶岗实习工作管理小组的主要职责为: (1)统筹组织、管理、指导本系部顶岗实习工作,落实每个学生的校内指导教师、实习单位、校外指导教师,并协调各方关系,明确各方职责。 (2)组织学生签订学院、实习单位、学生三方应签订实习协议,协议文本由当事方各执一份,系部存档备案。 (3)负责院内、外顶岗实习基地的建设,协调联系顶岗实习单位。会同实习单位制订顶岗实习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建立顶岗实习共管机制,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4)做好顶岗实习前的动员、培训、安全教育工作。使学生明确实习目的、任务、方法和考核标准,并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防范技能、实习单位规章制度等相关的教育及培训,杜绝各种意外事故发生。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共识纪要+亚太肝病学会推荐(APASL)

(上接第12页) 予治疗(Class I , Level A );(b )对胆道疾病可给予熊去氧胆酸治疗,并针对右上腹痛给予镇痛治疗(Class I , Level C )。推荐意见六:由于肝动脉栓塞只是一种姑息性治疗且可导致明显的并发症,因此对累及肝脏的HHT 患者应避免肝动脉栓塞治疗。有门体分流及 有胆道疾病表现的患者,也是肝动脉栓塞治疗的禁 忌征(Class III , Level B )。仅对于有顽固性心衰并且不拟进行肝移植的患者及有肝动脉窃血综合征的患 者,可考虑行肝动脉栓塞治疗。(Class IIa , Level C )推荐意见七:对于有急性胆道坏死综合征、顽固 性心衰或门脉高压者,肝移植是唯一可治愈的方法,故对此类患者应考虑肝移植。(Class I ,Level C )4.2先天性肝脏血管分流4.2.1 先天性动静脉畸形 发病率很低,表现为新 生儿期发生的高心排出量心衰,磁共振检查是最佳检 查手段。可针对心衰进行内科保守治疗,如疗效欠 佳,再考虑栓塞或外科切除治疗。 4.2.2先天性动脉门静脉畸形发病率极低,表现为婴儿期门脉高压症。超声多普勒检查是最佳检查方法。应尽早栓塞供血动脉,如栓塞治疗失败,可选择肝移植。 4.2.3 先天性门体静脉分流少见,由门静脉系统 的发育异常所致,分为肝外分流及肝内分流,可导致 门体循环性脑病,出现乏力、精神反映迟钝、认知障碍等临床表现。核磁共振检查可用于诊断及分流程度的评价。对于症状明显的患者,可通过外科手术、腹腔镜手术结扎或介入治疗使分流血管闭塞。对于门静脉显示不清及顽固性门体分流性脑病患者,原位肝移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推荐意见八:对于有不明原因门脉高压、精神发育迟滞和/或临床表现符合肝性脑病但无肝硬化病患者,应完善相关检查以了解有无先天性门体分流。 (摘译自Hepatology 2009;49(5):1729-64。)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 )共识纪要:亚太肝病学会推荐(APASL ) 刘青1 ,王泰龄 2 (1.北京佑安医院,北京100006;2.中日友好医院,北京100029) 收稿日期:2009-12-2 作者简介:刘青(1954-),女,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肝衰竭方面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 R512.6+2【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1-5256(2010)01-0013-06介绍 肝衰竭分为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 (ALF ),发生在原来正常的肝脏)、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 on chronic liver failure (ACLF ),在已知或未知的慢性肝病基础上出现的急性肝衰竭)及肝病晚期的慢性肝功能失代偿。迄今各国学者对ACLF 的定义、诊断和治疗尚无一致意见。亚太肝病学会(APASL )慢加急性肝衰竭工作组今年1月(22-23)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了为期2天的会议。会议讨论并制定了ACLF 的共识性声明。 制定本《共识》秉承了Oxford 系统循证医学的原则,所依据证据的可靠水平从高到低为(1-5)级,可信性从高到低分为(A -D )4级。 1ACLF 的定义 首先,ACLF 工作组仔细分析了现存的命名,旨 在确定是否有必要重新命名。绝大多数ACLF 的研究源于需要人工肝支持或者肝移植的患者,显然在 这些研究中, ACLF 的定义偏重于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从而剔除了虽病情正在进展,却孕育着极大可 能治愈的患者。 专家们认真回顾了以往肝衰竭有关定义,包括:超急性、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暴发型和亚暴发型肝 衰竭,以及迟发性肝衰竭。同时注意到在最新的美国肝病学会对急性肝衰竭处理的建议中,急性肝 衰竭被修订为发病26周内出现肝衰竭症状,着重分析了因此带来的病因、诊断、肝移植的需要以及预后 医 脉 通 w w w .m e d l i v e .c n

亚太肝病学会《慢性乙肝治疗指南》更新--APASL2008

亚太肝病学会《慢性乙肝治疗指南》更新--APASL2008 自从2005年6月第三版亚太乙肝共识发布以来,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已在全球被批准上市;多个慢性乙肝指南被更新;另外关于慢性乙型肝炎的自然史和治疗的大量数据被发布,其中包括数个基于社区的队列与慢性HBV无症状感染的长期随访研究与HBV基因型的作用、自然出现的HBV变异、以及耐药治疗和新治疗方法的研究。为此,亚太肝病学会召开了专家会回顾并评估相关进展的数据,讨论了这些进展的意义,相应地修改了APASL慢性乙型肝炎共识(Liver Int 2005; 25: 472-489);并对相应名词重新定义。APASL 2008会议上来自中国台湾的廖运范教授就这一指南作了大会报告。 新的APASL指南如下: 建议1:开始药物治疗前必须完整评估患者病情。 建议2:对于存在病毒复制,但血清ALT水平持续正常或轻度升高的患者,除非存在重度肝纤维化或肝硬化,不必治疗。但是需要每3-6个月定期随访并监测HCC。 建议3:建议对于存在病毒复制并ALT升高的患者或年龄大于40岁,ALT水平在正常值较高水平的患者在治疗前进行肝活检。 建议4:ALT>2×ULN,血清HBV DNA水平>2.0×104IU/ml(105copies/ml)的HBeAg阳性患者,或ALT>2×ULN,血清HBV DNA水平>2.0×103IU/ml(104copies/ml)的HBeAg阴性患者应考虑治疗,如患者已出现或接近肝功能失代偿,应尽快治疗,否则应每3-6个月随访观察。 建议5:患者治疗可采用普通干扰素5-10mu,3次/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90-180μg/周;恩替卡韦0.5mg/天;阿德福韦酯10mg/天;替比夫定600mg/天或拉米夫定100mg/天。胸腺肽-α1.6mg 2次/周也可采用。如患者已出现或即将出现肝功能失代偿建议应用拉米夫定,在这种情况下,恩替卡韦与替比夫定也可采用。 建议6:治疗期间,应最少每隔三个月监测ALT,HBeAg和/或HBV DNA。对于应用阿德福韦酯的患者,应检测肾功。应用干扰素的患者必须检测干扰素的副作用。 建议7 停药后的前三个月应每月监测ALT与HBV DNA以及时发现早期复发。其后对于肝硬化和HBeAg和/或HBV DNA阳性的患者应每三月监测ALT与HBV DNA,对于治疗应答者应每六月监测一次。对于治疗无应答者,还需检测HBV标志物以明确是否发生迟发应答,如有指征应再次治疗。 建议8:对于普通干扰素来说,推荐应用于HBeAg阳性患者,疗程在4-6月;应用于HBeAg阴性患者,疗程为12月。对于聚乙二醇干扰素而言,推荐应用于HBeAg阳性患者,疗程为6月;应用于HBeAg阴性患者,疗程为12月。对于胸腺肽-α1来说,推荐应用于患者HBeAg阳性或阴性患者,疗程均为6月。 建议9:对于口服抗病毒治疗来说:对于HBeAg阳性患者,如出现HBeAg血清学转换后,相隔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全文)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全文) 为规范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制订了《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1]。近5年来,国内外有关慢性乙型肝炎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取得很大进展,为此为规范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制订了《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1]。近5年来,国内外有关慢性乙型肝炎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取得很大进展,为此我们对本指南进行更新。 本指南旨在帮助医生在慢性乙型肝炎诊疗和预防工作中做出合理决策,但不是强制性标准,也不可能包括或解决慢性乙型肝炎诊治中的所有问题。因此,临床医生在面对某一患者时,应在充分了解有关本病的最佳临床证据、认真考虑患者具体病情及其意愿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临床经验和可利用的医疗资源,制订全面合理的诊疗方案。我们将根据国内外的有关进展情况,继续对本指南进行不断更新和完善。 一、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属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viridae),基因组长约3.2kb,为部分双链环状DNA。HBV的抵抗力较强,但65℃10 h、煮沸10 min或高压蒸气均可灭活HBV。环氧乙烷、戊二醛、过氧乙酸和碘伏对HBV也有较好的灭活效果。

HBV侵入肝细胞后,部分双链环状HBV DNA在细胞核内以负链DNA为模板延长正链以修补正链中的裂隙区,形成共价闭合环状DNA (cccDNA);然后以cccDNA为模板,转录成几种不同长度的mRNA,分别作为前基因组RNA和编码HBV的各种抗原。cccDNA半寿(衰) 期较长,很难从体内彻底清除[2, 3]。 HBV已发现有A~I 9个基因型[4, 5],在我国以C型和B型为主。HBV 基因型和疾病进展和干扰素α治疗效果有关。与C基因型感染者相比,B 基因型感染者较早出现HBeAg血清学转换,较少进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6-9];并且HBeAg阳性患者对干扰素α治疗的应答率高于C基因型;A基因型患者高于D基因型[10-12]。 二、流行病学 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但不同地区HBV感染的流行强度差异很大。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CC)[13, 14]。 2006年全国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1-59岁一般人群HBsAg携带率为7.18%,5岁以下儿童的HBsAg仅为0.96%[15, 16]。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解读(最全版)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解读(最全版) 摘要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新指南》)赶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前,于2019年底正式发表了!面对《中华传染病杂志》上总共26页篇幅的《新指南》,如何在"抗疫"的同时快速领会要点、正确指导线上线下的抗乙肝病毒诊治,成为当务之急。 《新指南》的第三至第八部分,虽未产生任何推荐意见,却为临床诊断、治疗部分提供坚实支持,灵活、精准诠释这六部分内容是为患者提供精准诊治的依据。《新指南》第二部分(流行病学和预防)产生了第1至5条推荐意见,为新生儿、无应答、意外暴露和未完成全程接种者的预防接种提供可靠依据。《新指南》第十七部分则指明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因篇幅所限,本文对上述部分不做详细讨论。 《新指南》第九部分(第7至9页)介绍"临床诊断",第十部分明确抗病毒治疗的"治疗目标",从第十一至第十五部分(第9至13页)则阐释了"临床诊断"各不相同患者的疗法、疗程、监测方法,产生了第6至15条推荐意见,为慢性HBV感染后各阶段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提供指导性建议;第十六部分(特殊人群抗病毒治疗的推荐意见,第13至17页)则关注于10类特殊患者群的抗乙肝病毒治疗药物选择、疗程、监测等,产生了第15至26条推荐意见,可谓"多学科会诊"时的必备"宝典"。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新指南》)赶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前,于2019年底正式发表了!面对《中华传染病杂志》上总共26页篇幅的《新指南》,如何在"抗疫"的同时快速领会要点、正确指导线上线下的抗乙肝病毒诊治,成为当务之急。 《新指南》的第三至第八部分,虽未产生任何推荐意见,却为临床诊断、治疗部分提供坚实支持,灵活、精准诠释这六部分内容是为患者提供精准诊治的依据。《新指南》第二部分(流行病学和预防)产生了第1至5条推荐意见,为新生儿、无应答、意外暴露和未完成全程接种者的预防接种提供可靠依据。《新指南》第十七部分则指明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因篇幅所限,本文对上述部分不做详细讨论。 《新指南》第九部分(第7至9页)介绍"临床诊断",第十部分明确抗病毒治疗的"治疗目标",从第十一至第十五部分(第9至13页)则阐释了"临床诊断"各不相同患者的疗法、疗程、监测方法,产生了第6至15条推荐意见,为慢性HBV感染后各阶段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提供指导性建议;第十六部分(特殊人群抗病毒治疗的推荐意见,第13至17页)则关注于10类特殊患者群的抗乙肝病毒治疗药物选择、疗程、监测等,产生了第15至26条推荐意见,可谓"多学科会诊"时的必备"宝典"。 依据临床信息,确定临床诊断 及时恰当的抗病毒治疗的依据是精准的诊断。而慢性HBV感染者的正确诊断,则依据患者的无创检查(血常规、生化学、病毒学、血清学、影像学)和肝脏病理检查结果。对于无创检查结果无法准确判断的临床情况,肝脏病理检查结果仍然是诊断的金标准。慢性HBV感染者可诊断为:慢

2015全球重要医学会议汇总

2015全球重要医学会议汇总 发布日期:2014-12-17 浏览次数:17 状态:会议日期2015-01-01 至2015-12-31 会议城市全球 会议地址全球重要医学会议 会场名称全球重要医学会议 主办单位2015全球重要医学会议汇总 会议说明 会议名称地点日期 口腔科 第36届亚太牙科大会(APDC)阿联酋迪拜2015.6.17-19 第156届美国牙科协会年会(ADA)美国华盛顿2015.11.5-8 第93届国际牙科研究协会大会暨展会(IADR)美国波士顿2015.3.11-14 第5届国际口腔肿瘤学院大会(IAOO)巴西圣保罗2015.7.8-11 第25届国际儿科牙科学协会大会(IAPD)英国格拉斯哥2015.7.1-4 第103届国际口腔联合会年度世界大会(FDI)泰国曼谷2015.9.22-25 第36届德国科隆国际牙科展览会(IDS)德国科隆2015.3.10-14 第24届欧洲骨整合协会年会(EAO)瑞典斯特哥尔摩2015.9.24-26 第115届美国正畸协会年会(AAO)美国旧金山2015.5.15-19 第36届澳大利亚口腔大会(ADC)澳大利亚布里斯班2015.3.25-29 第91届欧洲正畸协会大会(EOS)意大利威尼斯2015.6.13-18 营养学 第12届欧洲营养学大会(FENS)德国柏林2015.10.20-23 2015美国营养学协会大会(ASN)美国圣地亚哥2015.3.28-4.1 第12届亚洲营养学大会(ACN)日本横滨2015.5.14-18 第4届国际营养学和食物科学大会暨展会美国芝加哥2015.10.26-28 神经科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2015年版)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抗病毒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2015年10月22日本指南为规范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抗病毒治疗而制定,涉及慢性乙型肝炎其它治疗策略和方法请参阅相关的指南和共识。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于2005年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制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第一版),并于2010年第一次修订。近5年来,国内外有关慢性乙型肝炎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取得很大进展,为此我们对本指南进行再次修订。 本指南旨在帮助临床医生在慢性乙型肝炎诊断、预防和抗病毒治疗中做出合理决策,但不是强制性标准,也不可能包括或解决慢性乙型肝炎诊治中的所有问题。因此,临床医生在面对某一患者时,应在充分了解有关本病的最佳临床证据、认真考虑患者具体病情及其意愿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临床经验和可利用的医疗资源,制定全面合理的诊疗方案。我们将根据国内外的有关进展情况,继续对本指南进行不断更新和完善。 本指南中的证据等级分为A B和C三个级别,推荐等级分为1和2级别(表1,根据GRAD分级修订)表1推荐意见的证据等级和推荐等级

一、术语 慢性HBV感染(chronic HBV infection) —HBsAg和(或)HBV DNA阳性6 个 月以上。 慢性乙型肝炎(chro nic hepatitis B)—由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引起的肝脏 慢性炎症性疾病。可以分为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和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HBeAg positive chronic hepatitis B)—血清HBsAg阳性、HBeAg阳性、HBV DNA阳性,ALT持续或反复升高,或肝组织学检查有肝炎病变。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HBeAg negative chronic hepatitis B)—血清HBsAg阳性,HBeAg阴性,HBV DNA阳性,ALT持续或反复异常,或肝组织学检查有肝炎病变。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inactive HBsAg carrier)—血清HBsAg阳性,HBeAg 阴性,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1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每次至少间隔3个月,ALT 均在正常范围。肝组织学检查显示:组织学活动指数(HAI)评分< 4或根据其他的半定 量计分系统判定病变轻微。 乙型肝炎康复(resolved hepatitis B)—既往有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病史,HBsAg阴性,HBsAb阳性或阴性,抗-HBc阳性,HBV DNA氐于最低检测限,ALT在正常范围。 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 作(acute exacerbati on or flare of hepatitis) —ALT 升至正常上限10 倍以上。 乙型肝炎再活动(reactivation of hepatitis B)—常常发生于非活动性 HBsAg携带者或乙型肝炎康复者中,特别是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或化疗时。在HBV DNA 持续稳定的患者,HBV DNA升高》2 log10 IU/mL,或者基线HBV DNA阴性者由 阴性转为阳性且》100 IU/mL,或者缺乏基线HBV DNA者HBV DN侔20 000 IU/mL。 往往伴有肝脏炎症坏死再次出现,ALT升高。HBeAg阴转(HBeAg clearanee)—既往HBeAg 卩日性的患者HBeAg?肖失。 HBeAg血清学转换(HBeAg seroconversion)—既往HBeA?日性的患者HBeAg?肖失、抗-HBe出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