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本 孟子选 孟子的为人

课本 孟子选 孟子的为人

课本 孟子选 孟子的为人
课本 孟子选 孟子的为人

孟子的为人

(一)上下交征利

孟子见梁惠王○1。王曰:“叟○2!不远千里○3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4?”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5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6利吾国?’大夫○7曰:‘何以利吾家○8?’士○9庶人○10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11,而国危矣。万乘之

国○12,弒○13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14。万取千焉,千取百焉○15,不为不多矣○16,苟○17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18。未有‘仁’而遗○19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20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梁惠王上?一

○1梁惠王:即魏惠王,名罃,魏武侯之子,谥号惠。本为诸侯,后僭越称王,因避秦威胁,由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迁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故又称梁惠王。

○2叟:音ㄙㄡˇ,老先生,对长者的尊称。

○3不远千里:不辞千里迢迢之远,形容来者的热忱。

○4亦将有以利吾国乎:那么将有什么方法能使我们国家得利呢?亦,则、那么。利,指富国强兵之事。

○5亦:只、但。

○6何以:用什么、怎么样。

○7大夫:古职官名,周代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等。至战国时,大夫是指在诸侯国内,由诸侯赐以封地并拥有执政权的官员。

○8家:此指战国时大夫拥有的封地。

○9士:为古代贵族中等级最低者,或泛称诸侯、大夫的臣僚及各级官吏。

○10庶人:平民、百姓。

○11上下交征利:全国上下相互争夺私利。交,相互。征,夺取。

○12万乘之国: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古代的国家以兵车的多少来衡量国家的大小。乘,音ㄕㄥˋ,计算车辆的单位,古代兵车一辆称“一乘”。

○13弒:音ㄕˋ,杀。古时以下杀上,以卑杀尊曰弒。

○14百乘之家:指诸侯之大夫。

○15万取千焉千取百焉:指在万辆兵车的国家中,公卿拥有其中一千辆;在千辆兵车的国家中,大夫拥有其中一百辆。焉,语末助词,无义。

○16不为不多矣:指大夫兵车的数量为国君的十分之一,这种比例不算少了。

○17苟:如果。

○18餍:音ㄧㄢˋ,满足。

○19遗:遗弃。

○20后:置于后,引申为怠慢、不尊重。

章旨孟子劝梁惠王应以仁义治国,不可一味求利。

研析本章是孟子全书开宗明义的一章,后世称孟子严义利之辨,即以此章为代表。

魏国在战国初期是战国七雄中最强盛的国家,梁惠王在位约五十年,前期国势仍盛,但后来接连被齐、秦、楚三国打败,失去了大片国土,国势已经式微。梁惠王晚年为重振国势,便以谦卑之礼和丰厚财物招纳天下贤士,孟子就是在此时来到魏国,因此梁惠王一见孟子,劈头就问:“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希望孟子提供他富国强兵的策略,以雪耻图强。

孟子身处战国乱世,世衰道微,当时各国诸侯追求富强,竞相发展武力。而各国内部君臣之间,往往见利忘义,互相残杀,使国家陷于混乱危亡的地步。当时,无论国家、个人皆以追求利益为前提,是属于兵家、纵横家与游士侠客大行其道的时代,孟子力挽

狂澜,试图扭转时代风气,宣扬儒家的仁义思想,主张以仁义作为施政纲领,所以他回答梁惠王:“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在本章中,仁义代表着伦理道德的价值观。从孟子的“何必曰利”及“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的话来看,其重点不在于否定“利”的价值,而是要凸显义利价值观的不同,以及义利之间的优先级。也就是说,孟子所反对的是唯利是图,以及争夺一己私利的行径,但不排斥国家、社会、百姓的公利。

孟子继承孔子的义利观,先义后利的思想,贯串了孟子的政治理念与道德修养,且进一步将仁义并举,无论做人处世,或是治国平天下,都以此为准则。

名言◎夺天下之公利,徇(谋求)一己之私利,是谓国贼。(清代?黄宗羲)◎人类需要梦想者,这种人醉心于一种事业的大公无私的发展,因而不会去注意自身的物质利益。(法国?居里夫人)

事例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三家分晋

晋国是春秋时代的大国,晋文公更是春秋五霸之一,国力鼎盛。但到了晋平公时君权衰微,六卿(赵氏、韩氏、魏氏、智氏、范氏、中行氏)掌握了晋国的实权。六卿之间又互相攻伐,赵氏先灭了范氏、中行氏,而智氏又联合韩、魏围攻赵氏都城晋阳,赵氏派人祕密说服韩、魏,消灭智氏并瓜分其邑地。公元前四五三年,韩、赵、魏三家更进一步瓜分了晋国大部分的领地,这是个以下犯上,惊天动地,划时代的事件,也由此进入更功利、更战乱的战国时代。过了五十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四〇三年)封三家为侯国。到了公元前三七六年,韩、赵、魏废了晋静公,将晋公室剩余的土地全部瓜分。“三家分晋”的过程中,卿大夫挟制国君以及相互攻伐的乱象,正印证了孟子所说的“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二)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孟子去齐○1,充虞○2路问○3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4。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5。’”

曰:“彼一时,此一时也○6。五百年必有王者兴○7,其间必有名世者○8。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9也?吾何为不豫哉?”─公孙丑下.一三

○1孟子去齐:孟子游齐,位至客卿,后因不受重用而离去。去,离开。

○2充虞:孟子弟子。

○3路问:在途中发问。

○4不豫色然:神色不愉快的样子。豫,愉悦。

○5不怨天不尤人:不埋怨上天,不责怪他人。此为孟子引用孔子之言,见论语宪问。

○6彼一时此一时:指现在的情势和过去不同,不可一概而论。

○7五百年必有王者兴:指每过五百年必有明君圣王兴起。

○8名世者:指德业声望闻名于当世,能辅佐圣王的人。

○9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当今世人中,除了我还会有谁呢?此二句可看出孟子以“名世者”自居的抱负。舍,通“舍”,除去、除开。其,助词,无义。

章旨孟子忧世心切,以平治天下为己任,虽不得施展其才亦不改其志。

研析这是孟子离开齐国时,与弟子充虞在路上的一段对话。话中流露出理想不能施展的无奈,却也充满了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与自信。

孟子身处战国中期,当时以齐、魏二国最为富强,他对此二国寄予厚望。他先到魏国见了梁惠王,可惜惠王对他敬而不用,且于次年老衰而死。继位的襄王又“望之不似人君”,不足以为之效命。后来孟子到了齐国,齐宣王虽然对他礼遇有加,待以客卿之位,却不采纳孟子的意见施行仁政,只想用武力称霸诸侯,更趁着燕国内乱,并吞燕国,且倒行逆施,终于引起诸侯军队的攻伐。孟子在失望之余,只好选择离开。

孟子的挫折感,朝夕相处的弟子自是了然于胸,于是引用老师平时所说的“不怨天,不尤人”来加以劝慰。孟子坦承“彼一时,此一时也”。毕竟人非圣贤,怎能没有自己的情绪呢?接下来,孟子话说天下大势,实际上也向学生解释自己不愉快的原因。“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这是孟子的政治历史观,按照这个规则推算,孟子的时代正应该有“王者”兴起,可惜事与愿违,没有“王者”,“名世者”又怎能显现出来呢?

而孟子分明觉得自己就该是那“名世者”,所以才会如此惆怅、如此惘然。从“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慨叹可看出孟子继承先圣志业的雄伟气魄,为读书人树立了无与伦比的使命感。

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北宋?张载)◎人类的使命,在于自强不息地追求完美。(俄国?托尔斯泰)

事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坚毅而仁厚的南非总统曼德拉

前南非总统曼德拉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人物之一,他从青年时期,就为了消弭南非的种族隔离政策四处奔走,他认为让黑人和白人成为兄弟,南非才能繁荣发展,却于一九六四年被白人政府以“叛国”罪名处无期徒刑。漫长的牢狱生活充满了折磨和苦难,狭小的牢房没有磨去他的意志,他曾说:“勇敢并不意味着没有恐惧,而是战胜恐惧。”

这种大勇的精神鼓舞了全世界。

一九八〇年代各界开始出现为曼德拉请愿的声音,国际并对南非施以经济制裁。一九九〇年,南非白人总统戴?克拉克宣布终止戒严,废除种族隔离政策,并释放了曼德拉。一九九三年,戴?克拉克与曼德拉一起荣获诺贝尔和平奖。

七十二岁的曼德拉步出监狱时,没有任何怨怼,在一九九四年竞选总统时,还邀请戴?克拉克作为他的副总统人选。曼德拉在总统就职演说时,邀请当年的狱卒现身,并向他们致敬,他说:“如果我让愤怒纠缠我,就等同仍然囚在牢狱内。”观众听到这一番话时,都被他宽容的美德深深感动。

充满理想的曼德拉,一九九九年第一任总统任期结束后,毫不恋栈权位,随即投身公益,创办“曼德拉基金会”,努力教育农村孩童、协助对抗艾滋病。综观他为理想而奋斗不懈的一生,正是“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最佳写照。

(三)予岂好辩哉

公都子○1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

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天下之生○2久矣,一治一乱○3:

当尧之时,水逆行○4,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5。下者为巢○6,上者为营窟○7。书曰:洚水警余○8。’─洚水者,洪水也─使禹治之。禹掘地○9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

之菹○10,水由地中行○11,江、淮、河、汉是也。险阻既远,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12。

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13,坏宫室以为洿池○14,民无所安息○15;弃田以为园囿○16,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17。园囿洿池沛泽○18多,而禽兽至。及纣之身,天下又大乱。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19,三年讨其君○20;驱飞廉○21于海隅而戮之;灭国者五十○22。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

世衰道微○23,邪说暴行有○24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25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26!’圣王不作,诸侯放恣○27,处士横议○28,杨朱○29、墨翟○30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31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32也;墨氏兼爱,是无父○33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公明仪○34曰:‘庖○35有肥肉,厩○36有肥马,民有飢色,野有饿莩○37,此率兽而食人○38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着,是邪说诬○39民,充塞仁义○40也。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41。吾为此惧,闲○42先圣之道,距○43杨、墨,放淫辞○44,邪说者不得作。作于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圣人复起,不易○45吾言矣。

昔者禹抑○46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47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诗云:‘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则莫我敢承○48。’无父无君,是周公所膺也。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詖行○49,放淫辞,以承三圣○50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51也。”─滕文公下?九

○1公都子:孟子弟子。公都,复姓,名字不可考。

○2天下之生:指天下自有人类以来。生,指生民。

○3一治一乱:治世与乱世交替循环。治,太平。

○4水逆行:河水倒流。水性就下,但因河道壅塞,以致河水倒流旁溢。

○5民无所定:指人民为逃避水患,居无定所。

○6下者为巢:居处于地势低下者,在树上筑巢。

○7上者为营窟:居处于高地者,挖掘相连的洞穴。

○8洚水警余:此句出自伪古尚书大禹谟,舜自言上天以洪水来警惕他。洚水,洪水。洚,音ㄐㄧㄤˋ。

○9掘地:挖去壅塞的土石。

○10菹:音ㄐㄩ,杂草丛生的水泽。

○11水由地中行:指水从低于平地的河道中流动。

○12人得平土而居之:人民因此能在平地上居住。平土,平地。

○13代作:相继出现。作,兴起。

○14坏宫室以为洿池:毁坏人民的屋舍,改成大水池。宫室,人民的屋舍。洿池,蓄水池、水塘。洿,音ㄨ。

○15安息:安居生息。

○16园囿:君王游乐和狩猎之所。囿,音ㄧㄡˋ,古代帝王畜养禽兽以供观赏的园林。

○17邪说暴行又作:邪僻的学说和暴虐的行为再度兴起。

○18沛泽:水草丛生的沼泽地。

○19奄:音ㄧㄢˇ,即奄国,东方无道之国,曾助纣为虐,故址在今山东省曲阜市。

○20三年讨其君:指周公用三年讨平了奄国国君。

○21飞廉:一作蜚廉,纣之宠臣,善于奔走。其子恶来孔武有力,能空手与猛虎搏斗,父子两人皆以勇力服侍纣王。武王克商,诛恶来,追捕飞廉于海边而杀之。

○22灭国者五十:指周公灭掉与纣一起乱政的五十个小国。

○23世衰道微:指周室东迁后,世运衰颓,道德败坏。

○24有:通“又”,再度。

○25春秋天子之事:天子掌政教,有讨伐乱臣贼子的责任。孔子作春秋,寓褒贬于赏罚,以期拨乱反正,所以说“春秋,天子之事也”。

○26“知我者”四句:了解我的人,恐怕由于春秋这部著作;怪罪我的人,恐怕由于春秋这部著作。其,或许、恐怕。惟,由于。

○27放恣:放纵、胡作非为。

○28处士横议:布衣之士乱发议论。处士,布衣之士。

○29杨朱:春秋战国时卫人,时代在孔子以后,孟子之前。

○30墨翟:战国时鲁人,为墨家代表人物,倡兼爱,尚节用,其学说盛行当世,与儒家并称为显学。其弟子及后学者记其所述,有墨子一书传世。

○31归:归附。

○32无君:杨朱主张利己为我,认为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不愿牺牲个人小利而有益于国家,故孟子称其“无君”。

○33无父:墨子主张兼爱,认为不论亲疏远近,爱无差等,故孟子称其“无父”。

○34公明仪:姓公明,名仪。鲁人,曾参弟子。

○35庖:音ㄆㄠˊ,厨房。

○36厩:音ㄐㄧㄡˋ,马房。

○37饿莩:饿死的人。莩,音ㄆㄧㄠˇ,通“殍”,饿死的人。

○38率兽而食人:指对人民横征暴敛,以畜养禽兽作为宠物,致使人民困穷而饿死,等于是率领禽兽吃人。

○39诬:音ㄨ,欺骗。

○40充塞仁义:仁义之道被阻塞而不能昌明。充塞,阻塞。

○41人将相食:指人们将相互迫害。

○42闲:指捍卫。

○43距:通“拒”,抗拒、排斥。

○44放淫辞:指驳斥放荡无礼的言论。

○45不易:不会改变,指同意。

○46抑:抑制,引申为治理。

○47兼:摒绝、排除。

○48“戎狄是膺”三句:打击了戎、狄,也惩治了荆、舒,再也没有人敢抵挡我了。语出诗经鲁颂閟宫。是,无义。膺,伐、击。荆,楚国旧称。舒,国名,近于楚国。荆、舒皆南蛮之国。承,当,抵挡之意。

○49詖行:偏邪不正的行为。詖,音ㄅㄧˋ。

○50三圣:指禹、周公、孔子。

○51圣人之徒:圣人的信徒。

章旨孟子为正人心,息邪说,距詖行,放淫辞,慨然以继承三圣为己任,因而不得不挺身而辩。

研析孟子生长在政局混乱、战争频仍、民生凋敝的战国时代。他以坚韧的意志力、强烈的使命感,冀望激浊扬清,拨乱反正。于是他不得不以雄辩的口才游说诸侯,奔走各国,宣扬以仁政治国的理念,为此,外人对孟子有“好辩”的批评。藉由公都子之问,使孟子道出其“不得已”的苦衷。从他答辩的文字中,可以看出孟子的历史观与使命感。

文中孟子直陈当代动乱的根源,乃因天子式微,诸侯称霸而穷奢极侈,使得百姓民不聊生,“民有飢色,野有饿莩”,孟子对此率兽而食人的现象深恶痛绝。加上邪说横行,“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孟子认为这将会导致无君、无父、人道灭绝的地步。

孟子见到这些种种的乱象,他从历史的发展轨迹中,归纳出“一治一乱”的递变规律,从而找到自己的定位与方向:每当乱世,就有圣王贤臣出现,如上古时代,禹治平洪水,百姓得以安居;商朝末年,纣王无道,周公相武王以伐纣、平夷狄,天下大悦;

春秋时代,臣弒其君,子弒其父,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而孟子正是以继承大禹、周公、孔子三圣为己任,呼应了“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公孙丑下)的观点。

这段文字,不仅刻划出孟子对时代的敏锐感受,对承继历史文化的担当,也充分地表现了他不凡的抱负。

名言◎辩者,求服人心也,非屈人口也。(东汉?王充)

◎一种坏行为只能为其他坏行为开路,而坏思想却会拖着人顺那条路一直往下滑。(俄国?托尔斯泰)

问题讨论

一、孟子说:“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你认为他

说的有没有道理?请说说你的看法。

二、孟子认为“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你欣赏他的这种抱负吗?你觉得当

今的社会,如果拥有这种抱负,有施展的空间吗?

三、由予岂好辩哉一章,你认为孟子是一个善辩的人吗?

四、孟子为何将杨朱、墨翟的学说视为邪说,并大肆挞伐?

五、在予岂好辩哉一章中,孟子所提到的三圣是哪三位?他们的贡献分别在哪些方面﹖

苏教版《论语孟子选读》全文翻译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是很愉快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的人不是君子吗?” 2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勤勉做事而说话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3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文】子贡说:“贫穷而不谄媚,富有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贫穷而乐于道,有钱却谦虚好礼的好.” 子贡说:“《诗经》说:‘既像雕刻骨器,又像雕刻象牙;既像雕琢玉,又像雕刻石一样下功夫,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孔子曰:“子贡啊,现在可以和你讨论《诗经》了,提起学过的知识,你就知道将来要学的知识,并有所发挥.” 4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5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掌握了各种知识,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对耳闻的东西能融会贯通,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越礼的准则” 6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而不能普遍地团结人.” 7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8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孔子说:“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自己内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行为.” 9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译文】孔子说:“礼乐之道如果不能推行,我就乘竹筏漂浮到海外去.跟从我的人,就只有仲由了吧?”子路听了很高兴.孔子又说:“仲由好勇超过了我,这就没有什么可取的了.” 10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译文】子贡问道:“卫国的大夫孔文子为什么称他的谥号为‘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虚心好学,不以请教别人为耻,所以才称他为‘文’呀.” 11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译文】孔子说:“贤良啊,颜回!一个竹筐盛饭,一个瓜瓢喝水,住在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贫困的忧患,颜回却不改变他自身的快乐.贤良啊,颜回.” 12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孔子说:“质朴多于文彩就会显得粗野,文彩多于质朴就会流于浮华.文彩与质朴搭配适中,才能成为君子.” 13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4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先学会做人的读书名言

先学会做人的读书名言 学会做人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下面整理了先学会做人的读书名言,欢迎阅读! 1. 做人吧,要么做自己想做的事,要么做能让你过好日子的事。做你自己,一般都很难把日子过好,无非是精神上的愉悦。而做让你过上好日子的事呢,物质富足,却心神不爽。又喜欢做又能过上好日子,非得有大智慧大天赋不可。而绝大部分人,都是既做不想做的事儿,又过不上好日子,想想又是何苦呢。 2. 敢于对抗所有人,把梦做到底,是一种做人的极致。 3. 做人黑白不分借此颠倒众生 4. 做人如水,做事如山。 5. 疲惫人生大家都说做人好累,我也这么觉得。要戴上假发戴上面具戴上眼镜戴上笑容。穿上内衣穿上外衣再穿上外套,穿上内裤穿上外裤再系上皮带,穿上袜子穿上鞋子再绑上鞋带,天天都得如此,直到上天堂。 6. 老老实实做事,本本分分做人。 7. 全为实利打算,换言之,就是只要全家。充其极端,做人全无感情,全无义气,全无趣味,而人就变成枯燥死板冷酷无情的一种动物。这就不是“生活”,而仅是一种“生存”了。

8. 【耶鲁大学大黄金理念】)不要想太多,定时清除消极思想。)学会忘记痛苦,为阳光记忆腾出空间。)敢于尝试,敢于丢脸。)每天都是新的,烦恼痛苦不过夜。)面对别人的优秀时,发自内心地赞美。)做人最高境界不是一味低调,也不是一味张扬,而是始终如一的不卑不亢。 9. 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10. 一个人思虑太多,就会失去做人的乐趣。 11. 做人最怕像密桃,外在甜腻,但内在坚硬。做人最好像椰子,外壳坚固能承受打击,内心清澈能保持透明。 12. :总会有人说你好,也会有人说你不好,但只要做人做事问心无愧,就不必执着于他人的评判。无须看别人的眼神,不必一味讨好别人,那样会使自己活得更累。当有人对你施不敬的言语,请不要在意,更不要因此而起烦恼。因为这些言语改变不了事实,却可能搅乱你的心。心如果乱了,一切就都乱了。 13. 【领导八忌】少思:大事须深思,小事宜多察;多语:关键的话你讲,剩下的让下属说;繁文:千万条规定,不抵你以身作则;?缛节:越是讲排场,越证明你心虚;多疑:众叛亲离从疑心开始;无谋:耍小聪明只能赢得庸才;自负:忽略团队力量,注定走下坡路;无德:做事先做人,做人先正身。 14. EQ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能力。一个人的成功,IQ

苏教版论语孟子选读全文翻译

苏教版论语孟子选读全 文翻译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是很愉快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的人不是君子吗?” 2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 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勤勉做事而说话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3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 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文】子贡说:“贫穷而不谄媚,富有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贫穷而乐于道,有钱却谦虚好礼的好.” 子贡说:“《诗经》说:‘既像雕刻骨器,又像雕刻象牙;既像雕琢玉, 又像雕刻石一样下功夫,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孔子曰:“子贡啊,现在可以和你讨论《诗经》了,提起学过的知识,你就知道将来要学的知识,并有所发挥.” 4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5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 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掌握了各种知识,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对耳闻的东西能融会贯通,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越礼的准则” 6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而不能普遍地团结人.” 7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8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孔子说:“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自己内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行为.” 9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译文】孔子说:“礼乐之道如果不能推行,我就乘竹筏漂浮到海外去.跟从我的人,就只有仲由了吧?”子路听了很高兴.孔子又说:“仲由好勇超过了我,这就没有什么可取的了.” 10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子贡问道:“卫国的大夫孔文子为什么称他的谥号为‘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虚心好学,不以请教别人为耻,所以才称他为‘文’呀.”

学会做人的读书名言

学会做人的读书名言 学会做人很重要,下面整理了学会做人的读书名言,欢迎阅读! 1. 付出并不一定有结果。坚持可能会导致失去更多。 2. 过去的事情可以不忘记,但一定要放下。 3. 活得轻松,任何事都作一个最好的打算和最坏的打算。 4. 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不庸人自扰。 5. 不说谎话,因为总有被拆穿的一天。 6. 别人光鲜的背后或者有着太多不为人知的痛苦 7. 尽量充实自己。不要停止学习。不管学习什么,语言,厨艺,各种技能。 8.注意自己的修养,你就是孩子的位老师。 9.孝顺父母。不只是嘴上说说,即使多打几个电话也 是很好的。 10.爱父母,因为他们给了你生命,同时也是爱你爱的最无私的人。 11.偶尔也要现实和虚伪一点,因为不那样做的话,很难混。 12.收敛自己的脾气,偶尔要刻意沉默,因为冲动会做

F让自己无法挽回的事情。 13. 无论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要思考。 14. 永远不要给背叛过自己的朋友第二次的背叛的机会。 15. 无论是谁,都有自己的限度。特别是信任。 16. 懂得倾听别人的忠告。 17. 别人说的记在脑袋里,而自己的,贝y放在心里。 18. 尽量不要讲同事朋友的八卦。 19. 信佛,信因果,在真正的因果面前,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 20.坦然接受生活给你的馈赠吧,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 21.真正了解无常的含义,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不是永恒的,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也不是永恒的。 22.要快乐,要开朗,要坚韧,要温暖,对人要真诚。 23.空虚无聊的时候就读书,但一定得有自己的生活目标和计划。 24.对人性的弱点有清醒的认识,但要相信真诚的爱情,对爱情永远怀有单纯的向往。 25.不要太过依赖除自己以外的人,因为只有自己不会抛弃自己。 26.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对于困境与磨难,微笑面对。

高三语文《孟子》三篇及其他人教版知识精讲

高三语文《孟子》三篇及其他人教版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孟子》三篇及其他 通过对《孟子》三篇的讲解归纳建立高三古文学习的方法,并对课文内容加以补充,多读多想,拓展视野。 二. 教学重、难点 (一)关于《孟子》三篇 [原文]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吾对曰:‘定于一。’ “‘孰能一之?’ “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孟子·梁襄王上》)[题解] 梁襄王是梁惠王的儿子,庸碌无为。孟子以禾苗为喻,对梁襄王讲述了不嗜杀人才能统一天下的道理。学习本文,要注意体会孟子运用譬喻以增强说服力的方法。 [原文]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孟子·离娄下》) [原文]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孟子·告子上》)[题解]《孟子》中有很多诙谐幽默、耐人寻味的寓言故事。本课所选的这两篇短文,故事情节紧凑集中,对话简练生动。讽刺辛辣,寓意深刻。学习时要注意领会这两篇短文的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孟子二章》

《孟子二章》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孟子二章》分别选自《孟子.滕文公下》和《孟子.告下》。《富贵不能淫》中孟子关于大丈夫的名言,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鼓励了不少仁人志士,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先以六个出身卑微,经过种种磨练而终成大事的显贵人物为例子,说明人只有经过了艰苦的磨练,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成就大业,并由此引申,从正反两方面说明磨练的益处,最后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教学这两篇文章,要学习孟子说理论证的方法,体会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全面认识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学习文言文中在古今对比,赋予经典作品,以新的内涵体现文化传承的特点。基于此,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时代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积累文言词语。 2.学习文章在论证过程中所运用的各种论证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和思考辩论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在诵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课文流畅雄辩的论证风格。 2.通过点拨和合作探究,理解孟子的理想,培养忧患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明白“大丈夫”的含义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及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2.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文章在论证过程中所运用的各种论证方法。明白“大丈夫”的含义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教学难点】 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内容,感受孟子散文的特点。 课前准备: 教师: 1.多媒体课件;音频朗读素材 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孔子创立的儒家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流派。继孔子之后,孟子将儒家的思想发扬光大。请看图讲一讲你所知道的有关孟子的故事。 二、作者介绍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被称为“亚圣”。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而没有得到实行。

孟子二章说课稿

孟子二章说课稿(一) 教学目的 1.掌握文中的实词,了解"之"、"于"等虚词的用法,懂得使动用法。 2.认识孟子文章中所表现出的思想智慧和论辩才能。 教学设想 孟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在政治、教育等方面提出过许多宝贵的思想、主张,值得我们借鉴。孟子是一位雄辩家,他的文章自成风格,思想精辟,析理深透,纵横捭阖,气势充沛,其中有不少值得吸取的东西。 这两段文章的教学,先要讲明词义,句意。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理解各篇的论述特点,领会文中思想的光彩,了解孟子文章的特色。 逐句逐段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加强朗读、背诵练习。 用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学重点 1.本篇的实词和"之"、"而"、"以"等虚词,句意。 2.论证结构(总——分——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继承孔子的学说,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提出人与人之间要相亲相爱,君王要"与民同乐",他希望人们能安居乐业,生活有保障。孟子非常重视教育,他指出环境对人的思想意识影响极大,"富岁,子弟多赖

(懒)",同时也强调人的主观努力的决定性作用,"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在教育方面的思想、主张,有不少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孟子的文章自成风格,其文思想深刻,说理透彻,气势充沛,开合自如,长于论辩,有很强的说服力。 我们学习这两篇文章,先要懂得词义、句意,在此基础上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认识文章的论述特点。 二、朗读课文 1.先叫一名学生朗读课文。朗读毕,酌情讲评。注意字音:"粟"(sù)"畔"(pàn,通假"叛") 2.再让全班同学齐读课文。齐读前提出"这篇主要谈的是哪方面的问题",这个问题让同学在读中思考,读毕让同学作答,暂不作结。 三、讲解课文 第一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词语 "天时":指气候、时机";"时",季节。"地利":指出河险要,城池坚固;"利",利益,功用。"人和":指齐心协力,能得民心;"和",和顺,谐和。 2.内容 提问开篇这两句谈的是什么问题?提出什么看法? 讲解这两句谈的是战争中的攻守问题,提出具备什么条件才最有利于攻守,那就是具备"人和"这个条件才最有利于攻守。这两句揭示本篇的中心论点。 第二段"三里(1)之城,七里之郭,环(1)而攻(2)之(2)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1.词语

做事先做人的读书名言

做事先做人的读书名言 想要做事,先学会做人,下面整理了做事先做人的读书名言,欢迎阅读! 1. 有些人让你哭,你却飞蛾扑火。有些人让你笑,你却弃之不顾。有些人自私,你舍身供养。有些人爱你,却毫不珍惜。做人最难的,是除不了身上的犯贱心。人有七情六欲,贱最要不得。对你好,你才对他好 2. 秉持信念正值的走下去虽然没有错,不过因此而无法行动的话,倒不如试着圆滑一下。柔和圆滑的做人,也没什么关系嘛!这么走下去,一定会发现自己绝对不能放弃自己绝对不能放弃的人生真谛,不是吗? 3. 顺着天意做事,逆着个性做人。 4. 我那父亲得知我要念法律,自鼻子里哼出来。他说:“念七年?念完又如何?你有没有钱自己开律师楼?没钱,挨完后还不是在人家公司里待一辈子!有什么小市民要离婚卖楼你就给他们乌搅。告诉你,别以为你老子吊儿郎当是因为做人不努力,逢人都有个命,命中注定做小人物,一辈子就是个小人物,你心头高有什么屁用?不相信,你去爬爬看,跌得眉青鼻肿你才知道!” 5. 谁拒绝父母对自己的训导,谁就首先失去做人的机会。

6. 满腹猜疑,拒人于千里之外,倒怪人家不来亲近,不肯倾心吐胆,把这叫做人家的自私自利。 7. 没必要的排场就是炫耀高调做事低调做人这句话你没听过吗? 8. 学贸易,学应酬,学习到一个新地方去生活,且学习用刀保护身体同名誉,教育的目的,似乎在使两个孩子学得做人的勇气与正义。 9. 做人便如做一笔账,岁月添增一项项债目及收入,要平衡谈何容易,又有许多无名肿毒的烂账,不知何年何月欠下不还,一部部老厚的本子,都发了霉,当事人不欲翻启。 10. 虽说知天可以不懮,达性可以忘情,但我有时仍会心里解不开。因为懮患是这样的大,因为这里是要看你做人的修行。我如今做人,真可比净饭王的太子入雪山修行,中间有一时期,他曾失去了三十种相好,八十种庄严,叫人看了心疼,何况我还比他是个世俗之人,又焉得不有时而憔悴。 11. 做人如果没梦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分别啊? 12. “做人一定要低调,老人家说得好,韬光养晦,办好自己的事才是正道”。 13. 再烦,也别忘微笑;再急,也要注意语气;再苦,也别忘坚持;再累,也要爱自己;低调做人,你会一次比一次稳健;高调做事,但不能跑调。变老是人生的必修课,变成熟是选修课。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消耗身体;哲人无忧,

《孟子》导读讲义

一、孟子生平 二、《孟子》简介 三、性善论 四、仁政思想 五、民本思想 六、大丈夫人格理想 七、影响及评价 一、孟子生平 孟子(约前372-前289),邹(今山东邹城)人,名轲。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后世并称为“孔孟”,且称其为“亚圣”。孟子故里邹国世代相传,在农历四月初二纪念孟子诞辰。 1《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西汉时代,司马迁《史记》的《孟子荀卿列传》是关于孟子的最完整的资料: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鞅,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威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2 受业子思 孟子的老师是孔子之孙孔伋(子思)的门人,他推崇孔子,认为“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来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到邹国。三岁丧父,孟母将其抚养成人,孟母教子甚严,其“迁地教子”、“三断机杼”等教子故事,成为千古美谈. 曲阜孔庙清朝雍正题“生民未有”匾 3 孟母教子 ①孟母三迁 “孟母三迁”讲的是孟母为了教育儿子成才,选择良好的环境,为孟子创造学习条件的故事。 南宋时的启蒙课本《三字经》引证的第一个典故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这一普及于封建社会后期的启蒙读物,虽经明、清学者陆续修订补充,而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的故事始终冠于篇首。 多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议设农历四月初二为"中华母亲节" 坟地 集市 学宫 ②沽肉示信 孟母不仅重视客观环境对少年孟子的影响,而且十分注重言传身教,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启发教育孟子。 ③断机教子 “断机教子”,讲的是孟母鼓励孟子读书不要半途而废的故事 4 治学 孟子长大后,被孔子的儒家思想所吸引,于是决定离开邹国到孔子的家乡鲁国深造,其老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017部编)教案:21《孟子二章》

21《孟子》二章 富贵不能淫 【教学目标】 1.熟读文本,背诵精彩片段。 2.小组互助学习,理解文意,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3.以客观的眼光看待经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小组互助学习,理解文意,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2.以客观的眼光看待经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2)父命.之 (3)以顺为正.者 (4)富贵不能淫. 2.文学常识填空。 (1)孟子,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时期________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尊为“________”。 (2)《孟子》是一部记录______ 言行的著作,共七篇。南宋朱熹将《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为“四书”。 [答案] 1.(1)真正,确实。(2)教导、训诲。(3)准则,标准。(4)惑乱,迷惑。 2.(1)轲子舆战国儒家亚圣(2)论语大学中庸

二、学习新课 1.导入新课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说出这种铿锵誓言的人即继承并发扬孔子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孟子。孟子的学说即使到了今天,仍有它的指导意义。他提出的“取信于民”的政治主张,“逆境出人才”的成才观,至今仍放射着智慧的光芒。今天,让我们走近孟子,共同学习被称为“四书”之一的《孟子》。 2.理解课文 (1)根据注释,疏通文章,归纳本文的文言知识。 (2)熟读课文,说说作者的行文思路。 明确:作者以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是大丈夫开篇,然后批驳了此观点,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再读文章,解决以下问题。 ①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明确: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②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明确:“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毫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内心对仁义礼的坚守,正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③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 明确: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奉行的是“妾妇之道”,哪里能谈得上是大丈夫呢? 3.总结全文,谈谈学习本文的收获。 三、布置作业 完成下面的阅读练习。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

《孟子二章》最新优秀公开课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上册)

三、研读课文: 1、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哪三句话能概括其精髓? 2.孟子认为的大丈夫是什么样的?(用原文回答) 3.谈谈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的原因。 4. 怎样才能做到有大丈夫之道呢? 5. 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6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全班交流。 教师选点精 讲,进行学法 指导。 学习古人说 理论证的方 法,品味对 比、排比等修 辞的表达效 果。 四拓展延伸 1思考: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准,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 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请举例说明。 2“大丈夫”不在于性别,而在于他的高尚的道德品质。结合自己的理想,说说你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3在我国星光灿烂的古代文化中,会不时隐藏着某些封建主义的糟粕,本文也不例外,请你把这些地方找出来,谈谈你的看法。全班交流,加 深对课文的 理解。 理解孟子的 关于“大丈 夫”言论及政 治主张。 五、课堂总结 1.师生归纳,总结知识。 2.总结收获,点拨提升。教师点评,作 重点强调。 教师总结提 升。 梳理知识,强 调重点。 板书设计:教学后记:

八年级语文教案(上册)

6论证方法归纳 类比论证: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 举例论证: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对比论证: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归纳推理论证: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 四拓展延伸 1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 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另 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 二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 2课文第一段列举了古代六位名人成才的例子,你知道古今中外逆境成才的名人还有哪些吗?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的今天,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全班交流,加 深对课文的 理解。 理解孟子 的人才观 及“生于忧 患而死于 安乐”的思 想。 五、课堂总结 1.师生归纳,总结知识。 2.总结收获,点拨提升。教师点评,作 重点强调。 教师总结提 升。 梳理知识, 强调重点。 教学后记:

做人名言名句大全

做人名言名句大全 导读:1、不知道学习的人永远不会明白事理。2、学习不能松懈,知识在于积累。3、只要孜孜不倦地学习,就能成杰出的人。4、不羡慕过去,不拘泥于今天,随时时势的发展而变易,随着风气的改变而轮化。5、学习和思考,两者缺一不可才能获得知识。6、聪明的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做事,才越变越聪明。7、每个人都应当洁身自有这,抗拒一切腐蚀。8、以自己的力量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自力更生,丰衣足食,这才是乐在其中。9、世界是世界的强者,只有强者,才能排除万难,改造世界,驾驭世界。10、手艺相同的人,相互之间会揭短。同样有技巧的人,相互之间会竞争。11、一旦富贵就忘记从前贫贱的人,他的富贵不会长久。12、把自己内心的计谋泄露给别人的人,必然招致失败。从别人那里搜刮得多而向外施舍却很少的人,一定会面临衰败。13、既然坐了别人的车子,就得与人家共患难,既穿了别人提供的衣服,就得为人家分忧解难、既然吃了别人提供的饭食,就得为人家拼死效劳。14、那些办事顾小节而失去大体的人,一定会带来损失,办事犹豫不决的人,一定要后悔的。15、人的常情是,在各种利益之中总是却争取利益大的东西,而在各种危害中总是去争取危害最小的东西。16、人的一生应当赤诚无私,不谋私利。17、人应该工作在前,享受在后,工作学习攀高于自己的人,不攀低于自己的人。18、以自己的辛勤的劳动所取得的成果,是

人生最大的幸福。19、人的一生,应当把事业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20、为了千万劳动大众的生命,有时必须牺牲自己的生命。 21、人的一生应做新生活的创造者,迎接明天,创造未来。22、人生是百年征途,一路多崎岖深谷的山路,洪涛汹涌的水路,而绝少坦途。唯以奋斗架起的桥梁方可渡过。23、即使有美味佳肴,不亲自尝一口,则不知道其味之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它,则不了解其道之善。24、多问,多思是求得学问的根本途径。25、好书是医治愚昧无知的良药。26、掌握了知识同时又善于提出疑问的,就能成为有才学的人。27、少年时爱好学习,就像刚升起的太阳,壮年时爱好学习,就像中午的太阳,老年时爱好学习,就像晚年点的蜡烛的光芒。学习要珍惜青壮年的大好时光。28、不忘记以前的事情,就可以成为以后办事的老师。29、一个人头脑的最主要的功能是思考,思考才能有所进步,不动脑筋则什么也不得不到。30、学习不可进信书本,应当有继承、有批评、有发展。31、做学问,我们要学会两个方法,那就是知识与实践,两种东西缺一不可。32、写诗作文要富有创造性,要用心去写作,这样才能写出美的东西来。33、学习一定要多多思考,一定要学会研究事物的性质和规律。34、我们读书的时候,贵在读精,而不是博,如果有余力,那就去扩大阅读范围。35、教育感化的的根本,是从学校开始的。36、皮鞭抽打是不会产生贤才的,引申之意是贤人在于教育培养。37、作终身的打算,最好是培育人才。38、只

《孟子二章》教案

《<孟子>二章》教案 周至七中语文组李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古汉语知识。 2、体会骈句的表达效果。 3、在理解的基础上,赏析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了解孟子的思想及政治主张,理清论证思路,诵读中体会其流畅雄辩的论证风格,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思考、辩论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体会孟子民本思想及忧患意识的进步意义,让学生懂得“人和”、“忧患”的实质及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个人道德修养。 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及结构。 3、积累古汉语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 了解、学习孟子文章雄辩的语言风格。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预习:(1)了解孟子和《孟子》;(2)查工具书扫清 文字障碍。 2、教师准备相关课件。(预习检查题及学习要点板书) 3、课文的朗读磁带。 教学方法: 朗读法,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与老师讲解相结合。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检查预习,扫清文字障碍,积累古汉语基础知识。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谁能告诉我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读书习惯是什么吗?(生:好读书,不求甚解。)可是我们这些做学生的能用这种习惯来学文言文吗?(生:

不能)对,陶渊明他是大文学家,文学基础好,理解能力强,而且他本人又不想考科举,所以他读书只需汲取文章中的思想精华就行了。而我们就不行了,我们是学生,既需要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又必须参加文化考试,所以积累汉语基础知识,特别是古汉语基础知识,更是必要的。为了帮助大家学好《〈孟子〉二章》,课前,我布置了预习,这节课,我们就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二、出示课件,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学生分小组口头交流自己的预习情况。(了解孟子和《孟子》,交流不认 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 2、听课文朗读磁带,了解句读,并给下列黑体字注音。(课件) 米粟sù亲戚畔之pàn 域yù舜shùn 畎亩quǎn 傅说yuè 胶鬲gé百里奚xī 孙叔敖áo 法家拂士bì 3、抽生读文,教师做朗读点拨,如“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 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等。 4、看课件,讨论完成以下作业。 (1) 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亲戚畔之() 曾益其所不能() 困于心衡于利() 发家拂士() (2)结合语境解释加线的词。 ①三里之城()城()非不高也 ②七里之()郭多助之()至委而去之() ③是()天时不如地利也斯是()陋室 ④舜发()于畎亩之中发()于声 ⑤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 ⑥管夷吾举于士()法家拂士() ⑦环而()攻之而()不胜发于声,而()后喻 ⑧国恒亡()亡()羊补牢今亡()亦死(3)填空。 ①孟子,名,是继孔子之后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他在政治上主张行“”,其“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千百年来都很受人民的欢迎。 ②《孟子》是记录孟子的书,是儒家经典之一。 三、小结学生在预习中的得失(据实而论),引导学生看课下注释,分小组去试着翻译课文,要求学生边译文边思考: 1、两篇文章各写的是什么内容? 2、文章的结构和思路各有什么不同? 【教学反思】教师课后完成 第二课时

做人处事的名言警句

做人处事的名言警句 本文是关于名人名言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做人处事的名言警句 1、如果我们想法交朋友,就要先为别人做些事——那些需要花时间、体力、体贴、奉献才能做到的事。 2、不要期望所有人都喜欢你,那是不可能的,让大多数人喜欢就是成功的表现。 3、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4、自己开小车,不要特地停下来和一个骑自行车的同事打招呼。人家会以为你在炫耀。 5、“经验”很多时候是人们对“错误”的称呼。 6、老是爱欣赏自己脚步印的人,只会在原地兜圈了。 7、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朋友是天,朋友是地,朋友多了顶天立地,朋友是风,朋友是雨,朋友多了呼风唤雨。 8、对事不对人;或对事无情,对人要有情;或做人第一,做事其次。 9、看别人霸道,其实是自己惧怕权威。 10、暗中劝戒你的朋友,一定要在大庭广众中称赞你的朋友。 11、生活的风风雨雨是一把无形的刻刀,在给每个人雕像。 12、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师婆跳假神。

13、要走好明天的路,必须记住昨天走过的路,思索今天正在走着的路。 14、命运与时势紧紧相连。善于审时度势,努力发掘自己,就能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者。 15、哪里没有相互间的和睦,哪里就没有生活的富裕。 16、同事生病时,去探望他。很自然地坐在他病床上,回家再认真洗手。 17、永远不与任何人包括对你最不友好的人纠缠。你搞你的人际纠纷,我忙我的业务工作。 18、在选择别人时,也要让别人要想选择自己,在考验别人时,也要让别人考验自己。 19、不要害怕拒绝他人,如果自己的理由出于正当。——三毛 20、坚持在背后说别人好话,别担心这好话传不到当事人耳朵里。 21、自我批评总能让人相信,自我表扬则不然。 22、友谊永远不能成为一种交易;相反,它需求最彻底的无利害观念。 23、一个永远不欣赏别人的人,也就是一个永远也不被别人欣赏的人。——汪国真 24、给别人一个帮助你的机会,让他享受助人后的快乐,同时你享受被帮助的快乐! 25、一步登不上高山,但一步不慎,却能从悬崖上掉下来。

初识孟子——孟子其人其事

第一讲:初识孟子——孟子其人其事 孟子(前372?---前289?) 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被尊称为“亚圣”。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县人)。相传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父名激,母仉氏。生卒年月因史传未记载而有许多的说法,其中又以《孟氏宗谱》上所记载之生于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较为多数学者所采用。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约百年左右。关于他的身世,流传下来的已很少,孟子本为“鲁国三桓”之后,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由于有关孟子的故事中,大多只见其母,不见其父,所以多数人认为孟子早年丧父。《韩诗外传》载有他母亲“断织”等故事,《列女传》载有他母亲“三迁”和“去齐”等故事,可见他得力于母亲的教育不少。据《列女传》和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但从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这倒是有可能的。孟子从小立志学儒习礼,十五岁左右,他入学读书,“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之门人”。孟子怀着救民于水火的美好愿望,肩负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带领弟子,周游列国,推行仁政。他曾游说于梁(魏)、齐、宋、滕、鲁等国,但仁政理想未能实现。公元前319年,齐宣王继位,恢复了建于临淄城西的“稷下学宫”,一时间,汇集了上千名士,成为当时政治咨询、学术文化的交流中心和诸子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于是,孟子再次前往齐国,希望在这里能够实现他的理想。齐宣王聘他为客卿。在稷下学宫,孟子吸收各家所长,突破了孔子的思想局限,较全面、系统地阐明了君仁臣义、尊贤使能、以民为本、统一天下等仁政理论。这既是孟子从事政治活动的一个重要阶段,又是其思想发展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孟子的仁政主张曾使齐宣王受到一定鼓舞和赞赏,但齐王欲以武力称霸诸侯,与孟子产生了分歧。由于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孟离开齐国返归故里。回到邹国时,孟子已六十多岁,从此他不再出游,而是在家乡兴办学校,广收门徒,与万章、公孙丑等弟子答疑解难,编著《孟子》。此书记述了他一生的主要言论、活动及其思想学说,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是他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公元前289年冬至,孟子去世,享年84岁,葬于邹国境内(今邹城市城东北约12公里)的四基山西麓,即今孟子林。邹国人因孟子去世十分悲痛,废除了在冬至日贺冬的习俗(“邹人因哭孟子而废贺冬之礼”)。 孟子去世后,经历代学者的推崇,逐步确立了儒学嫡系传人的地位,东汉赵岐首称孟子为“命世亚圣之大才”。元至顺元年(1330年),文宗皇帝加赠孟子为“邹国亚圣公”,这是孟子始被封建朝廷尊封为“亚圣”。从此,在中国历史上,“亚圣”便与孟子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孟子的代名词。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他发展了孔子的“礼治”和“德政”思想,提倡“王道”,主张“仁政”,并以此到齐、梁、鲁、邹、宋等国游说诸侯,终不被采用。晚年退居讲学著述。著有《孟子》一书,现存7篇。他是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百家争鸣高潮中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经孟子而发扬光大,长期影响着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

论语孟子选读背诵

论语孟子选读背诵 一、从孔子到孟子 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1.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让年老的安心,让朋友们信任我,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 2.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3.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人将至云尔.” 【译文】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样说,他这个人,发奋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4.子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译文】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5.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6.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译文】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的车旁经过,他唱道:‘凤呀!凤呀!为什么你的德行竟如此衰败?已往的事情不可挽回,未来的事物还来得及。 7.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译文】平治天下这样的大任,如今这世上,除了我,还能有谁? 二、人的起点 1.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的生存是由于正直,而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只他侥幸地避免了灾祸。” 2.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译文】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又问什么是智,孔子说:“善于识别人。”樊迟没有想通这番话。孔子便说:“把正直的人提拔出来,使他们的地位在邪恶的人之上,这就能使邪恶的人正直起来。”

关于学会做人做事的名言警句格言大全

关于学会做人做事的名言警句格言大全 做人做事的名言警句 1、不要向朋友借钱。本人觉得很多的时候都是因为“钱”这个东西失去了很好的朋友。 2、友谊编制的时候一针一线,小心而漫长;但只要抽出一根主线,友谊之墙就会坍塌,这跟主线就是——“信任”! 3、一步登不上高山,但一步不慎,却能从悬崖上掉下来。 4、对事不对人;或对事无情,对人要有情;或做人第一,做事其次。 5、友谊是两颗心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 6、你拥有自尊,你更能尊重别人的自尊。 7、如果你看到一个帖子还值得一看的话,那么你一定要回复,因为你的回复会给人继续前进的勇气,会给人很大的激励,同时也会让人感激你!比如说这一帖。哈哈……

8、与人打“的”时,请抢先坐在司机旁。 9、挑选朋友要慎重,更换朋友要更慎重。 10、不要把过去的事全让人知道。 11、长相不令人讨厌,如果长得不好,就让自己有才气;如果才气也没有,那就总是微笑。 12、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13、有时要明知故问:你的钻戒很贵吧!有时,即使想问也不能问,比如:你多大了? 14、自己开小车,不要特地停下来和一个骑自行车的同事打招呼。人家会以为你在炫耀。 15、人际关系的天敌是“猜测”,破解密码是“真诚”! 16、能对你开怀直言的人,便是你的挚友。 17、最容易跌跤的地方不是高山而是平地。掉进深谷里的人,只有向上才能找到出口。

18、一个人虽然可以选择许多路,但不能同时走两条路。 19、要想得到别人的友谊,自己就得先向别人表示友好。 20、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21、为人还是为己,是一个人挂在自己的名字下的一幅内心世界的写生画。 22、不必什么都用“我”做主语。 23、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朋友是天,朋友是地,朋友多了顶天立地,朋友是风,朋友是雨,朋友多了呼风唤雨。 24、美好的东西时常是由于它是真诚的。——罗兰 25、先做人,后做事,只有做人到位,才能做事成功。 26、有益的聊天使用权人高尚、充实、奋发,庸俗的言谈使用权人低下、空虚,消沉。 27、你要欣赏自己的价值,就得给世界增添价值。 28、要走好明天的路,必须记住昨天走过的路,思索今天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