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971 年印巴战争

1971 年印巴战争

1971 年印巴战争
1971 年印巴战争

第四章为孟加拉国而战:1971年印巴战争

继1965年难言胜负的印巴战争之后,交战双方都同意将各自的军队撤出对方领土,划定由联合国负责的巡逻停火线。1966年9月,印巴两国的军界领导人举行会晤,并同意在边境附近限制集结各自的军队,并通报对方各自演习和军事调动情况。

正当印巴还处于和平共处之时,双方却在继续扩军,以使其军队现代化。

1971年的印巴战争根源起源于1970年,当时东、西巴基斯坦为结束军事管制、建立代议制政府举行了选举。东、西巴基斯坦政府为建立一个联合中央政府的谈判告吹,东巴基斯坦政府于1971年3月单方宣布成立独立的孟加拉国。此后,一场流血的内战在东、西巴基斯坦之间开始了。

印度政府趁此内部纷争之机,向东巴基斯坦提供武器、补给品以及训练军队帮助建立孟加拉国,以此严重削弱了自己长期敌人的力量。到1971年秋季时,印军仍在继续攻击西巴基斯坦的阵地。

印巴战争于1971年12月全面爆发,激战持续了两个星期,最后建立了孟加拉国。而且印度还占领了巴基斯坦的大片领土。交战双方数以千计的士兵被打死或打伤,大量的飞机被摧毁。这场冲突令人感兴趣的一点就是各种战术飞机与武器互相间进行了一场广泛的较量,并且作了一次富有成效的演习,其中有苏制的,有美制的,有英制的,有法制的,还有中国制造的。

巴基斯坦空军

1965年印巴战争之后,巴基斯坦为补充战争中损失的飞机,全面加强其空军力量,便开始与其他国家谈判购买作战飞机。1966年初,巴基斯坦空军开始接收中华人民共和国制造的米格-19(又称歼-6)飞机,到1967年中期,就有三个中队装备了米格-19飞机。1961年中苏关系破裂之前,中国就已经建成了生产米格-19的装配线。

1966年,巴基斯坦空军开始接收前德国空军使用“佩刀”式MK-6(加拿大制造的F-86的改进型)90架中的第一批飞机。这些飞机是由瑞士的一家公司从西德购买的,经整修再卖给了巴基斯坦。除了加拿大制造的“佩刀”式MK-6以外,巴基斯坦还从美国购买了F-86F飞机,装备了一个战斗训练队和一个战斗机小队。

1968年,巴基斯坦从法国购买了“幻影ⅢE”型战斗轰炸机。驻萨戈达的第5中队装备了这种飞机。

巴基斯坦空军还有一个中队的B-57轰炸机和RB-57侦察机。

1962年交付使用的12架F-104战斗机还剩下7架,装备一个中队用于突击和阻滞作战。

为了提高飞机的生存能力,巴基斯坦修建了若干新机场,建造了有伪装的机窝,将大部分飞机掩蔽起来。除此之外,机场还有数量众多的高射兵器进行掩护,其中包括美国提供的0.5英寸机枪、中国制造的14.5毫米重型机枪和37毫米火炮。

巴基斯坦进一步改进了对空监视系统,此种系统在1965年冲突中极为成功地报知印度飞机的进入方向。由于增设了苏制P-35地面引导截击雷达、普莱西公司的AP-1型低空目标探测雷达和马可尼公司的“秃鹰”式地面引导截击雷达,巴基斯坦的雷达探测覆盖面扩大了,指挥与控制系统也得以改进。

如果发生战争,巴基斯坦空军的首要任务是保卫本国领土和保护地面军队,使之不受敌人的攻击。其次是破坏敌机场、运输中心和军事目标,并对己方部队进行近距空中支援。

1971年12月印巴冲突开始时,巴基斯坦空军共有13个作战中队,配有作战人员约17,000人。一个中队的“佩刀”式MK-6飞机驻在东巴基斯坦的达卡,其余12个中队均驻扎在西巴基斯坦。

冲突前夕,巴基斯坦空军的飞机有:40架F-86F“佩刀”式战斗轰炸机;90架“佩刀”式MK-6战斗轰炸机;70架F-6(米格-19)战斗机;20架“幻影ⅢE”型战斗轰炸机;7架F-104A/B型“格斗明星”式战斗机;16架B-57轻型轰炸机;4架T-37攻击地面目标的喷气教练机;2架RB-57侦察机。

印度空军

1965年的印巴战争使印度空军雄心勃勃的扩充计划的速度多少受到一些影响,但到了1971年下半年时印度本国生产的飞机加上从英国和苏联进口的,使印度空军的一线兵力达到了33个作战中队。1966年4月,印度空军成了一个独立的军种(在此之前是陆军的航空兵种),下设中部、西部和东部三个空军军区;训练部和保养部负责各军区的训练和保养工作。

1965年冲突期间,印度空军只有一个米格-21试飞部队,但到1971年底的时候,米格-21的兵力已经扩大到7个中队。此外,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在国内建造了一条按规格制造最新型米格-21PF“鱼窝”式D型机的生产线,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米格-21FL。足有百分之六十的米格-21FL都是由印度自己生产的,另有百分之四十是从苏联购买的,因为自己制造这些飞机在经济上不合算。

苏制“鱼窝D”型飞机没有航炮,与之不同的是,印度制造的米格-21FL装有计算提前角的射击瞄准具,可携带GP-9双管23毫米航炮。GP-9炮组可连同米格-21FL的制式武器(两枚K-13A“环礁”式红外制导空对空导弹)一起携带。

在1971年的冲突前夕,印度空军装备数量最多的是“蚊蚋”式战斗机。此种飞机也是由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生产的,其主要任务是保卫印度的重要机场、军事地域和进行空中战斗巡逻。

两个战斗轰炸机中队和一个训练小队装备了HF-24“风神”式飞机,这是在印度设计和制造的第一批作战飞机。“风神”式是在库特·扬克博士的帮助下设计和制造的,此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研制德国FW-190战斗机的天才设计师。HF24“风神”式由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制造,1968年作为战斗轰炸机开始服役。

到1971年下半年时,在服役的还有苏联提供的6个中队的苏-7B战斗轰炸机。苏-7B 专门用于发动近距高速度核战术攻击,印度空军用它来担负常规突击任务,因为这是当时唯一可供使用的飞机。

1965年冲突之后,六个中队的老资格“猎人”式飞机仍在服役。随着米格-21和“蚊蚋”式飞机分期分批装备部队,“猎人”式不再担负夺取空中优势的任务,其主要任务转为对地面军队进行近距空中支援和空中阻滞。

1957年首批提供给印度空军的“神秘”式Ⅳ-A型战斗轰炸机在经过14个年头之后仍在服役。两个中队主要遂行近距空中支援任务。

远程突击任务由“堪培拉”式轰炸机中队担负。此种飞机由于速度慢,通常在夜间遂行阻滞作战任务。

印度空军吸取了1965年战争的经验教训,大力扩充其雷达网,增设了许多俄国和西方的雷达装置。紧跟巴基斯坦之后,印度建立了一个范围广泛的对空监视网,通过特高频无线电将其与指挥控制通信网连接起来。约有20枚SA-2地对空导弹担负着保卫关键的军事区域和工业区的任务。采用“扇歌”E型雷达之后,SA-2导弹的低空覆盖作战能力得到了改进,可准确地引导导弹攻击高度低至1,000英尺左右的飞机。

像巴基斯坦一样,印度采取了减少其前沿机场易遭攻击的措施。飞机合理地分散配置,许多飞机配置在巴基斯坦“佩刀”式和“幻影”式的航程达不到的后方机场。前沿机场周围的防空火力得到了加强,为了将大部分飞机掩蔽起来,修建了飞机掩体。此外,前沿机场增驻更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配备更多的装备,以便确保跑道和建筑设施遭到破坏时能予以迅速修复。

印度空军拥有现役作战飞机625架,空地勤人员8万人。大部分飞机用来对付西巴基斯坦,约有200架配置在东巴基斯坦周围的各前沿机场。

作战飞机包括7个中队的米格-21“鱼窝”式截击机,7个中队的“蚊蚋”式战斗机,6个中队的“猎人”式战斗轰炸机,2个中队的“神秘”Ⅳ-A型战斗轰炸机,6个中队的苏-7B战斗轰炸机,8个中队的“堪培拉”式轰炸机。

除空军以外,印度还有一支从唯一的航空母舰“维克兰特号”上起降、规模不大的海军航空兵。这支航空兵共有5架“海鹰”式战斗机,12架“贸易风”式反潜作战飞机,2架“海王”式直升机和10架“云雀Ⅲ”型直升机。“维克兰特号”装载的标准定额是18架“海鹰”式战斗机,4架“贸易风”式飞机和两架“云雀”直升机。

战争的背景和目的

在1971年的战斗中,印度的目的旨在分裂和战胜它的长期敌人,帮助东巴基斯坦独立,并采取先发制人的方法阻止巴基斯坦的进攻行动。印度希望在夺取空中优势之后,接着便是用空军破坏巴基斯坦的补给线和机场,最重要的是为印度地面军队提供近距空中支援。印度空军指派师和军一级的战术航空兵中心以及下至旅一级的前沿对空控制人员担负这一更有效的任务。空勤人员接受低空导航、近距空中支援战术和通信技术方面的训练。

这次冲突的根源还得追溯到1947年英国按宗教信仰将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的那个时候。东、西巴基斯坦由1,000多英里的印度领土隔开。东、西巴基斯坦之间使用的语言不同,文化或文化遗产也各异。唯一共有的联合纽带就是宗教信仰和对印度的畏惧。半工业化的西巴基斯坦是贵族的旁遮普人的家园,他们手中拥有大部分政治和工业权势。从事农业的东巴基斯坦的孟加拉人大都种植谷物以换取外汇和作为食物,他们要求政府部门权力及资源分配能更平等合理。

1970年12月,巴基斯坦举行大选以结束军事管制,建立代议制政府。以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为首的人民党和穆吉布·拉赫曼为首的民族主义的人民联盟分别在东、西巴基斯坦获胜。

1971年8月,人民联盟领袖拉赫曼宣布成立独立的孟加拉国。他的追随者们开始对巴基斯坦军政府进行一系列的游击式袭击。东巴的警察和军队绝大部分都支持这种分裂活动。总统穆罕默德·叶海亚·汗上将对此种挑战迅速做出了反应,将三个师的部队和坦克派到东巴进行镇压。西巴军队屠杀了数十万孟加拉人。

西巴的镇压未能平息这场叛乱,结果导致了一场巴基斯坦军(绝大部分是西巴人)和东巴人组成的人民解放军之间的游击战争。约一千万难民(绝大部分讲印地语)逃到了印度。印度为东巴的人民解放军提供武器装备,帮助他们进行军事训练。除此以外,到1971年秋季时,印军向巴基斯坦驻军阵地发动了攻击。

1971年11月22日,印度的一个步兵旅以“积极防御”为借口,在装甲车的支援下突入东巴基斯坦数英里,下午早些时候4架巴基斯坦的“佩刀”式MK-6飞机用火箭和机枪攻击了这支印军。印度的4架“蚊蚋”式战斗机即向“佩刀”式挑战。巴方发言人声称在空战中“蚊蚋”式和“佩刀”式各有两架被击落,4架飞机均坠落在巴基斯坦境内。印度则说有了3架“佩刀”式被击落,己方无一损伤,但又说这三名飞行员有两名在跳伞时被俘。

边境一带的冲突继续进行,1971年11月23日,巴基斯坦宣布处于紧急状态。此后的一周,沿东巴边界的局部冲突逐步升级,12月3日,局部战斗变成了全面战争。

战争

12月3日第一天

12月3日晚上,巴基斯坦的“佩刀”式和B-57飞机轰炸了印度的一些机场、火车站和部队集结地,轰炸几乎持续了一整夜未停息。遭到攻击的机场有伯坦果德、阿姆利则、阿万蒂询、斯里那格、乌塔雷、阿格拉以及安巴拉。阿姆利则机场的数百码跑道遭到严重破坏,一个雷达站被摧毁,但是大部分其他机场只受到了轻微的破坏。巴基斯坦空军希望用以色列式的先发制人的突击给印度以严厉的打击。采用同时攻击许多目标的方法,但每个目标只用几架飞机,因而攻击没有取得多大成效。印度飞机被分散到掩体和机窝里掩蔽起来,只剩下跑道和建筑物这些容易攻击的目标。据说4架巴机在进行系列袭击时被击落。

印度空军对巴机开始进行的突击迅速做出了反应,也攻击了东、西巴基斯坦的机场和其他目标。“堪培拉”式轰炸机、苏-7B、“猎人”式以及其他的战斗轰炸机轰炸了白沙瓦、萨戈达、肖尔克持、毛里布尔和泰兹加翁的巴空军基地。

12月4日第二天

在米格-21、“猎人”式和苏-7B为消灭巴基斯坦空中掩护力量而集中突击泰兹加翁的唯一的东巴机场的同时,印度的地面军队推进到东巴境内。留下来的14架巴基斯坦“佩刀”式MK6飞机和高炮进行了协调一致的防御,自称打掉印机8架。据报道,“佩刀”式飞机在空中打下了5架敌机,巴机损失3架。

据飞行军官黑格(一位二十岁刚出头的巴基斯坦飞行员)在叙述12月4日早晨战斗的情况时说:

“我奉命起飞迎击一个正在逼近达卡的敌机编队。我刚起飞就听到了引导员的呼叫。他通知我右侧90度、高度两英里处有两架敌机。尽管我的僚机设法立即升空,但还是被耽搁了,没能参加编队。当他一取得高度,我便立刻告诉他投掉副油箱,冲击敌机。我的话音刚落,只见苏-7飞机分散开来,尾随我们之后。

“我迅速改变航向,投掉副油箱。当我一脱离,飞机就降到了最低高度。我又将飞机拉起以便绕到苏-7后面。此刻,我看到了另一架苏-7向我的僚机沙姆谢德发射了两枚导弹,但未能命中目标,导弹从沙姆谢德驾驶的F-86旁边飞过。与此同时,仍尾随我后面的那架敌机向我发射了一枚导弹。我立即意识到有危险,及时摆脱了……。由于我能侥幸逃

脱,得以绕到冲到我前面的苏-7飞机的后面。我决定了要使用的航炮,并开始向他逼近。在1,800英尺的距离上我开了火,但未奏效。所以我继续追击,直到距目标只有400英尺远的地方才开炮……。苏-7飞行员打开加力,设法以全速拉开距离。他的尝试是徒劳的,因为在此之前,我发射的炮弹已在他的座舱盖上爆炸。我看到他的左机翼和喷管冒出烟雾,飞机盘旋下降,立刻坠在地上。

“另一架苏-7飞机还在我的僚机后面,于是我猛压坡度追击之。敌飞行员打开加力,我刚要开火他便逃离了僚机。

“指挥塔台告诉我们有4架‘猎人’式飞机。我放弃这架苏-7去追击‘猎人’式飞机。它们以双机为单位飞行,因此空中交战开始我们每人都要对付两架敌机。我追击的那两架敌机分散开来,其中的一架逃离了。我便紧追另一架,并在600英尺的距离上朝它开炮。炮火准确无误地击中了这架飞机。敌机开始冒烟,飞行员不久便跳伞。我的僚机仍在追击另一架‘猎人’式飞机,也向这架敌机开火。此时,我得到了引导员的通告,说又发现了一架‘猎人’式飞机……。我的炮弹全部用完,只剩下最后一枚导弹。在机腹下面我还有这一枚威力强大的导弹备用,所以我决定追击正在朝孟加拉湾方向逃窜的那架‘猎人’式飞机。我不停地追击,一直追到敌领土内约9-11英里。当时我以大约400英尺的高度飞行,敌机也是这个高度。我再降低高度紧贴树梢飞行,正好处在敌机后面发射位置,我一听到音响信号证实可以发射,便立即发射导弹。起初我还以为导弹不会命中目标,但一瞬间,导弹径直进入敌机的喷流。敌机立即变成了一个火球。只见飞行员从靠右边的40度角上被甩了出来,接着伞打开了。”

日暮前,印度空军已经严重炸毁了泰兹加翁机场唯一的一条跑道,致使被掩蔽起来的11架“佩刀”式飞机无法起飞。印度承认自己损失了5架飞机,但声称摧毁了对方7架“佩刀”式飞机,其中有4架毁于地面,3架毁于空战。

冲突初期,印度海军的航空母舰“维克兰特号”和几艘护卫舰在离东巴海岸100英里远的孟加拉湾巡逻。“维克兰特号”的“海鹰”式战斗轰炸机突击了吉大港的机场和港口设施,并予以重创。

此间在西部,巴基斯坦军队推进到克什米尔印度控制区。考虑到东巴的防御力量薄弱,只有4个步兵师、一个飞行中队和仅有的一个美制“霞飞”式轻型坦克团,因此巴基斯坦人希望攻占克什米尔的大部分印占区,以此作为和平谈判中讨价还价的筹码。

HF-24“风神”式参加了第一次战斗,突击了西巴中部的机场。“风神”式、“佩刀”式以及其他的战斗轰炸机对各自的地面军队严密地进行了支援。在西部阵线,印度声称摧毁了19架巴机,其中4架为“佩刀”式,5架B-57,3架“幻影”式,2架F-104A“战斗明星”式,己方只损失6架。巴方发言人则说有26架印机被击落,而己方只损失2架“佩刀”式喷气机。

12月5日第三天

在东巴,印度空军对达卡附近的泰兹加翁机场连续不停地进行了猛烈突击,致使机场跑道和机窝进一步遭到破坏,幸存下来的飞机不能起飞。一架印机被巴高射炮火击落,由于没有受到来自空中的抗击,因此印空军集中了大部分战斗轰炸机架次支援向前推进的地面军队。从“维克兰特号”上起飞的“海鹰”式战斗轰炸机攻击了巴基斯坦的目标。

在西部,巴空军的战斗轰炸机突击了印度的机场,对推进克什米尔的己方地面军队进行空中支援。此外还出动了若干架次攻击克什米尔和靠近西巴中部边界信德沙漠地区的目标。巴基斯坦称它的军队自战斗打响以来共击落了61架敌机。

驻西部印度空军部队的主要任务是攻击和摧毁对方的机场、雷达站和地面控制站。但是,“神秘”Ⅳ型、“猎人”式、HF-24“风神”式和苏-7B飞机还负责支援地面部队,迟滞巴军对克什米尔的攻势,支援对信德沙漠地区的攻击。“堪培拉”式和“猎人”式袭击了卡拉奇的油库,油库燃起了熊熊烈火。印度发言人宣称自冲突开始以来摧毁了47架巴机,己方损失14架战斗轰炸机和一架直升饥。

12月6日第四天

尽管东巴泰兹加翁机场的跑通遭到了大面积的破坏,但“佩刀”式MK6飞机仍可从这里起飞。4架“佩刀”式攻击了印度的陆军部队,印度4架“猎人”式进行了反击。据报道,在一系列的空战中,有一架“猎人”式被击落。印度宣称击落了对方的一架“佩刀”式飞机。印空军还出动数百架次飞机支援地面军队以掩护其向前推进的部队。

一架在达卡上空飞行的加拿大C-130货机遭到了战斗机的攻击而受伤。这架运输机是联合国部队的一部分,它最终逃脱了厄运,在泰国曼谷机场安全着陆。

在西部,双方空军的飞机继续轰炸对方的机场,巴空军攻击了印度的10个机场,印空军则袭击了巴基斯坦的5个基地。印机再次突击了达卡附近的油库和港口设施,便其遭受了大面积的毁坏。苏-7、“猎人”式和“堪培拉”式轰炸机还掩护了地面部队的推进,攻击了对方铁路线和补给品护送队。

巴空军的战斗轰炸机掩护地面部队继续深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轰炸了库奇湾的印度海军巡逻艇。

12月7日第五天

在东部,印军攻占了杰索尔,控制了半个东巴。印度空军战斗机没有遇到空中抵抗,掩护了前进部队。“维克兰特号”的“海鹰”式战斗机和对付海上飞机的“贸易风”式飞机对吉大港和科克斯巴扎的船舶、港口设施和机场进行了轰炸和扫射。

巴军对克什米尔前线发动了一场大规模攻势,至少向印度领土内推进了5英里。“佩刀”式和F-6战斗轰炸机支援了地面军队的进攻,摧毁了对方的坦克、火炮和防御阵地。巴空军继续骚扰印机场,但承认12月3日和4日的最初袭击只摧毁了“极少的印机,可能一架也没有”,因为在此之前印机已经被疏散、掩蔽了起来。

在巴军进攻克什米尔之前,印机掩护了地面军队的撤退,并在靠近拉贾斯坦的巴基斯坦边境进行了突击。战斗机在前线附近相遇时,它们经常发生空战。据报道,巴基斯坦战斗机击落了两架苏-7B和一架“猎人”式飞机。两架HF-24“风神”式与4架“佩刀”式在靠近西巴中部的焦尔发生了空战。一架“风神”式从迎面向一架“佩刀”式发动攻击,结果击落了这架F-86飞机,为这种飞机赢得了第一个空战的胜利。巴方报道,由于印度的空中袭击,使它的112名居民丧生,数百人受伤。印度发言人声称自战斗打响以来,已有52架巴机被摧毁,己方只损失22架。

12月8日第六天

印军在东部战场上继续占上风。印度空军出动了数百架次的近距空中支援飞机,和从“维克兰特号”起飞的印海军飞机一起反复突击巴机场及沿海船只。

与此同时,巴基斯坦空军集中大部分飞机支援克什米尔和信德沙漠的地面部队。空中作战多在夜间进行。“佩刀”式、B-57和其他飞机轰炸了若干个印军机场和一些军事设施。据说两架担负防御的苏-7B飞机在里萨拉瓦拉空军基地上空被击落。

印度空军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切姆布执行了数十次突击任务,帮助己方地面部队巩固防御阵地,并袭击了对方的临时油库、补给品护运队和4个机场。

12月9日第七天

印度飞机出动了100多架次,支援对达卡周围实施包围的地面部队。参与空中支援的飞机有苏-7B、“猎人”式和米格-21,其次还有“蚊蚋”式战斗机,它们轰炸和击沉了对方许多用来运输补给品和撤退部队的船只。

巴基斯坦部队在这一天打了许多仗,试图深入克什米尔印占区。中午时分,“幻影”式飞机突击了伯坦果德机场,夜间B-57又轰炸了一些基地。印度空军和海军的飞机协同突击了卡拉奇港口,炸沉了若干艘巴基斯坦船只。此外,HF-24“风神”式和“猎人”式还在朗格瓦拉地区击毁了巴第27骑兵团的许多坦克。其他的战斗轰炸机突击了克什米尔和信德沙漠的战斗地域。到战斗发生的第一周周末为止,印度公布巴机损失总数为73架,己方损失31架;巴方发言人则称摧毁印机102架。

12月10日第八天

巴基斯坦军事指挥部承认它在东部的军队在数量上处于1比6的劣势,“地面承受的压力过大”。该指挥部还披露,印度空军还在给地面部队提供“压倒一切的空中支援”。印度空军继续支援地面部队,直升机将部队运过了达卡以北的梅什纳河,企图从翼侧包围撤退的巴军。

在西部,巴基斯坦军队开始向切姆布大举进攻,通过轰炸信德沙漠地区和克什米尔的印占区的补给品护运队、铁路以及对印度机场的昼夜轮番轰炸,支援了地面军队的进攻。巴空军声称在空战中击落了6架印战斗轰炸机,印海军的一架“贸易风”式在卡拉奇附近的海岸上空被一架F-104击落。

印机继续袭击巴机场,尽管西部没有一个机场被炸得不能使用。据几则消息报道,印机在突击机场的轰炸航路上和对卡拉奇的一系列连续不断的袭击,都没有遭到巴机的严重挑战。看来巴机当时在集中攻击克什米尔和信德沙漠地区的目标。印度空军部队活跃在各个战场上空支援地面军队作战,此外还担负空中掩护任务。

12月11日第九天

驻拉瓦尔品第的巴军代表说,东部的前途是“严峻的”,但又说巴军已经挫败了印直升机对达卡以南的库尔纳地区实施的空降袭击。印军的一个步兵营在大量的战斗轰炸机的掩护下,降到了巴军防线以内,攻占了一个重要的桥头堡。

印军在克什米尔的切姆布地区反击了巴军的进攻,但没有取得什么进展。据报道,空战中一架“蚊蚋”式飞机击落了一架巴空军的“幻影”飞机。B-57继续对印度的一些机场实施了夜间轰炸,而“佩刀”式、“幻影”和F-104则在昼间三次突击了印度的空军基地。

12月12日第十天

达卡周围的包围圈进一步缩小,只有几个城镇仍留在巴基斯坦手里。“猎人”式、米格-21和从“维克兰特号”起飞的“海鹰”式对巴军阵地反复地进行了突击。印空军第14中队的“猎人”式飞机开始从杰索尔机场起飞,该机场是12月7日被攻占的。

等待已久的米格-21和F-104之间的空战终于在12月12日发生了。当前方观察哨发现从低空进入的几架来袭敌机时,两架米格-21FL便从贾姆纳加尔机场紧急起飞出击。来袭的F-104“战斗明星”式中的一架扫射了机场,但当飞行员发现自己上空的米格-21时,即以高速转弯脱离。F-104飞行员企图采用360°急转弯和从低空脱离的方法,以机动制胜正在追击他的米格-21对手。驾驶米格-21的上尉飞行员索尼做机动动作以靠近这架F-104飞机,并用GP航炮进行射击。F-104跌入大海,飞行员就在飞机坠落前弹出了座舱。

印度空军集中出动了约100架次,支援其地面部队攻击切姆布附近的巴军阵地,并出动许多飞机在靠近纳亚乔尔的信德沙漠遂行空中巡逻和攻击任务。巴空军以牙还牙,轰炸了切姆布和拉贾斯坦附近的印度几个机场,对其地面部队进行了近距空中支援。

12月13日第十一天

印度空军的战斗轰炸机和海军的“海鹰”式飞机对继续撤退的巴军和达卡周围的防御阵地以及仍未被攻占的东巴剩余地方进行了连续突击。

此时在四部,巴空军从空中袭扰了印度的6个机场。在袭击伯坦果德机场中,据说有两架苏-7B在空战中被击落。巴空军还出动了多架次的飞机,支援正在克什米尔和信德沙漠地区作战的地面部队。

印度空军对巴基斯坦北部的列车和补给品护运队进行了轰炸和扫射,目的是破坏对方的补给线,并对若干个机场进行了反航空兵作战。“猎人”式飞机用火箭弹和炮火对凯尔普尔的一个石油化工厂进行了大面积破坏。驻在纳亚乔尔附近的信德沙漠的巴军阵地也遭到了飞机的轰炸和扫射。

12月14日第十二天

印军开进达卡郊区并继续向前推进,他们在推进中得到了空中支援,米格-21FL从空中突击了达卡的一些要害目标,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一枚火箭击中了东巴省督的住宅。袭击过程中,据说这位省督在壕沟里隐蔽时就已在一块碎纸片上写好了辞职书。

此间在西巴,印军开始向沙卡加尔发动大规模进攻,这个地方靠近拉合尔、伸进印度的巴领土突出部分。印军还对信德沙漠地区的纳亚乔尔发动了同样规模的攻击。印空军派飞机轰炸了巴基斯坦北部和中部的铁路、列车和调车场,以减少补给品送到前方部队的手里。印度空军还对巴机场和雷达阵地进行了轰炸。一架米格-21飞机在突击巴方雷达站时被巴高射炮火击落。

巴空军轰炸了帕坦科特、阿姆利则、斯理那格等地的机场。“佩刀”式和“蚊蚋”式战斗机在斯里那格上空的空战中交战,双方都有飞机损失。

与此同时,巴基斯出动了大量架次的空中支援飞机对沙卡加尔、锡亚尔科特、扎法瓦尔等地区进行近距支援,摧毁了18辆敌坦克、数量众多的火炮以及装甲运兵车。突击中,空战造成了一些损失。巴基斯坦的一名F-6飞行员击落了印度的一架米格-21飞机,“佩刀”式也摧毁了一架印观察机,其他的巴机损伤了若干架印战斗轰炸机。

12月15日第十三天

东巴军队司令阿米尔·阿卜杜勒·汗·尼亚齐中将和贾格吉特·辛格·奥罗拉中将就停火问题进行了接触,双方就谈判条件达成了协议。然而印度空军一直从空中对己方地面部队进行近距支援直到停火为止。

印军继续对巴基斯坦的沙卡加尔突出部分和信德沙漠地区施加压力,企图在停火前尽可能地夺取更多的领土。据说,一架“佩刀”式和一架F-6参加了空战。印度空军派出轰炸机对巴基斯坦的铁路、列车和补给品输送队进行突击。

巴空军出动战斗轰炸机对沙卡加尔突出部分和驻在靠近纳亚乔尔的信德沙漠地面部队进行空中支援。在纳亚乔尔附近上空的一次空战中,据说巴基斯坦的一架“佩刀”式飞机击落了印度的一架“猎人”式飞机。巴机对康克内恩附近的铁路线进行了阻滞攻击,摧毁了一列满载弹药的火车,B-57轰炸机炸毁了北部的三个印度机场。

12月16日第十四天

最大规模的坦克战在沙卡加尔突出部分继续进行,双方都出动飞机保护各自的地面部队不受空中攻击。在印度的苏-7B对巴军阵地进行轰炸的同时,米格-21则为之担负空中掩护。巴基斯坦的“幻影”和“佩刀”式飞机也攻击了印度的地面目标,“佩刀”式还在空中与米格-21交了手,双方都未公布损失数字。

印军成功地突入了靠近纳亚乔尔的巴基斯坦领土,地面部队在推进中得到了空中飞机的支援。它们继续轰炸巴基斯坦的铁路,但多数突击遭到了巴空军巡逻战斗机的抗击。印度“堪培拉”式轰炸机再次在夜间袭击了卡拉奇港口。巴方声称它的高射炮火击落了一架印机。

巴基斯坦“幻影”飞机炸毁了巴延达火车站,而F-86“佩刀”式则在白天袭击了斯里那格和阿万蒂珀机场。

12月17日停火

在占领东巴基斯坦之后,印度单方面宣布于12月17日下午8点停火。在沙卡加尔和纳亚乔尔地区,激战一直在进行,直至停火。印巴双方的战斗轰炸机出动了很多架次支援各自的战斗地域内的地面部队。

“佩刀”式和米格-21飞机在沙卡加尔上空发生空战,巴方声称击落对方的一架米格-21飞机。在纳亚乔尔地区附近为“佩刀”式担负掩护的F-104“战斗明星”式飞机与另一些米格-21飞机交战,据说两架F-104被击落。

巴空军的“佩刀”式、“幻影”和“战斗明星”式飞机袭击了印度的一些机场。突击乌塔莱

机场的两架F-104飞机有一架被进行战斗空中巡逻的米格-21击落。

下午8点,战斗停止了。

分析

为期14天的印巴冲突结束了,印度显然是这场冲突的胜利者。东巴基斯坦被割裂出去了,85,000名巴军士兵被俘;孟加拉赢得了独立。在地面部队和空军部队的力量更为均等的西巴战场上,战斗是激烈的。印度攻占的领土比巴基斯坦多,但双方都遭受了重大损失。

印度承认有12,000人伤亡,其中死3,000多人,但另有消息说印度伤亡总数近20,000人。印度承认有一艘海军军舰被巴基斯坦的潜艇击沉,损失坦克83辆。从种种情况来看,无疑有83辆以上的坦克在战斗中被摧毁。印方承认被击毁的那些坦克可能是无法修复的。巴基斯坦有8,000被打死,25,000人受伤。印度宣称摧毁巴坦克220辆,击沉舰只22艘,其中包括2艘潜艇、4艘护卫舰和16艘巡逻艇。

双方空军宣布的飞机战损比相差悬殊。印度称它摧毁94架巴机,其中“佩刀”式54架,F-104式9架,“幻影Ⅲ”6架,其他飞机25架,而己方只损失54架。另一方面,巴基斯坦声称摧毁印机106架,其中“猎人”式32架,苏-7B32架,“堪培拉”式10架,米格-21式飞机9柴,“神秘”Ⅳ式5架,HF-24“风神”式5架,“蚊蚋”式8架,“贸易风”式、米-8各1架,另外还有1架轻型飞机和7架不明机。巴基斯坦只承认损失25架,但其他消息来源表明巴基斯坦有40架飞机因各种缘故遭受损失。

双方空军的飞机主要用于攻击地面目标。战争一开始,巴机执行一系列攻击西部印机场的反航空兵作战任务。在为期两周的冲突中,巴基斯坦空军不断派出飞机突击印度的机场。白天派“幻影ⅢE”、F-104、“佩刀”式MK-6、F-86F和F-6等多种飞机袭击印机场,夜间主要出动B-57轻型轰炸机进行突击。巴机的突击无疑给对方的机场造成了相当大的破坏,但据说印度只有5架飞机在地面被摧毁。

巴基斯坦承认在12月3、4两天的首次突击中没有给对方造成太大的破坏,因为大部分印机已经疏散并有机窝和掩体的严密掩护。印军机场也设有SA-2导弹发射阵地和高炮进行严密防护。来自印度的消息说,印度用SA-2导弹在哈尔瓦拉机场上空击落了1架巴机。巴方发言人说只有5架飞机被印度机场周围的地面防御兵器击落。这个数字之小,实值怀疑,因为巴基斯坦承认仅在一夜之间就损失了3架B-57轰炸机。

印度空军和海军出动许多架次的飞机对巴机场实施反航空兵作战,轰炸跑道,成功地使驻东巴泰兹加翁机场的巴空军第14“佩刀”式飞机中队停飞。吉大港的库尔米塔拉和科克斯巴扎机场的跑道和设施遭到了严重破坏。据巴基斯坦消息灵通人士透露,印度战斗轰炸机投掷了好几种破坏跑道的高爆炸弹。印度的第28中队的米格-21FL第一批出动攻击泰兹

加翁机场,投掷了火箭助推的M-61型的1,100磅级(500公斤)炸弹,此种炸弹炸出弹坑又大又深,机场需要大修。

据报道,印空军在西巴投下了另一种炸弹,由于各弹着坑和爆炸坑之间的地面松软而跑道遭严重破坏。设有消息透露过此种炸弹的特性,但是跑道遭破坏后再修复还是需要时间的。此外,“堪培拉”式飞机还把“破坏飞机轮胎”的三角刺铁投到了对方米安瓦利机场的跑道上,此种三角刺铁并不破坏跑道,而是造成“幻影”飞机的轮胎爆破。

西部巴机场的跑道和设备遭受破坏后,机场只是一时不能使用。对空防御和飞机掩体减少了飞机的损失数量。巴基斯坦承认有9架飞机被摧毁于地面,而印度则声称摧毁巴机36架。

战争初期,印度的“堪培拉”式、苏-7B、“猎人”式和HF-24“风神”式飞机大都执行攻击机场的反航空兵作战任务。后来由于任务的重点转移为支援地面军队作战和破坏补给线,执行反航空兵作战任务自然就更少了。

印度空军和陆军花费了很长时间和很大的努力发展通信网络以及近距有效空中支援要求的原则,结果成功了。从印度出动的飞机架次数量来看,说明它十分强调对地面军队的支援。12月4日至15日,东部空军军区出动飞机1,978架次,其中1,178架次是对地面军队进行直接支援的。从西部出动了4,000架次,可能有一半是突击战斗地域附近的地面目标,其余的是执行阻滞和战斗空中巡逻任务。

印空军飞机执行了大量的阻滞任务,如攻击补给品护运队、载货火车、弹药库和油库、火车站,调车场、炼油厂以及港口设施等。印机摧毁了巴基斯坦约100列货车、170辆坦克、数百辆卡车、野战炮、补给品堆集所以及许多舰船和炮艇。

冲突期间,从印海军“维克兰特号”上起飞的“海鹰”式和“贸易风”式飞机大约400架次。除巴基斯坦高射炮火抗击外,飞行没有受到其他兵器的挑战。这些飞机一共炸沉37艘军舰、一艘潜艇和数十只小艇,并严重破坏了东巴的港口设施和机场。

印度空军出动各种类型的飞机执行突击任务,包括从超音速截击机至螺旋桨运输机。印度自己设计和制造的HF-24“风神”式飞机注明具有战斗轰炸机的特性。此种飞机载弹量大,可载4门30毫米“加敦”式航炮,一部收起的火箭发射装置以及4,000磅外挂炸弹或火箭,实践证明对补给品护运队,列车、弹药库及其他地面目标构成很大威胁。

苏联提供的苏-7B在印度空军出动攻击地面目标的飞机架次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但损耗也很大,据说服役的145架飞机中有32架被摧毁。大飞机在携带外挂物时,如果不用加力来增加推力,那么相对说来性能就差一些,而且易遭高射炮火和其他战斗机的攻击。

“猎人”和“堪培拉”式大多遂行远程阻滞和反航空兵作战任务,昼间主要是“猎人”式出动,夜间大多是“堪培拉”式。“猎人”式携带火箭和炸弹,或在遂行远程突击任务时只携带

一门内装炮。这种飞机表现十分出色,即使如此,据称还是有32架飞机在战争中被摧毁。

虽然“神秘”Ⅳ-A型机已处于退役阶段,但还是有几个中队执行了数百次攻击地面目标的任务,尽管缺少零部件,它们还是完成了摧毁对方大批装甲车辆、坦克和铁道车辆的任务。

印度空军急欲把对巴基斯坦的破坏扩大到最大限度,还派出运输机在夜间攻击对方的目标。若干架苏制安-12B螺旋桨运输机在经过改进后,可在飞行中从后舱门投弹。在西巴基斯坦,安-12凭借全天候制导雷达轰炸了油库、弹药库及部队集结地域。安-12运输机遭到了高射炮火的抗击和一架“幻影”飞机的攻击,但它们全都安全返航。

巴基斯坦空军将其全部飞机用于遂行攻击任务。

在巴战斗轰炸机中,作战能力最强的要数“幻影ⅢE”型机。印度声称它在这次冲突期间击落了6架“幻影”飞机,大部分是地对空火力击落的,巴基斯坦则说没有一架“幻影”飞机遭受损失。巴空军在西部出动了2,840架次飞机,其中大部分遂行攻击任务,就这一点而言,有理由推测确有少量的“幻影”飞机遭受了损失。

驻萨戈达机场的第9中队有7架F-104担负了远程突击任务。和上面谈到的“幻影”飞机损失的数字一样,印巴双方公布的F-104损失数字也不相同。巴基斯坦承认损失了9架“战斗明星”式飞机,印度则说击落了9架。印度声称有10架约旦空军的F-104A型机于12月5日飞抵巴基斯坦,这些飞机涂上了沙漠伪装色,其中几架在信德或贾拉斯巴防区被击落。事后侯赛因国王承认,约旦F-104A型机确实在冲突中参加过战斗。

巴基斯坦唯一的B-57轰炸机中队在夜间反复地对印机场进行突击,5架B-57被战斗机和高射炮火击落。

中国制造的F-6飞机极少遂行攻击地面目标的任务,因为这种飞机在挂副油箱时,只能携带两个小型的航空吊舱。

巴基斯坦的绝大部分近距空中支援和空中阻滞任务是由老资格的F-86F“佩刀”式和“佩刀”式MK-6担负。佩刀式携挂外油箱时,只能载弹2,000磅,不过它可以对机场、列车、车辆或其他战术目标造成严重破坏。印度宣称击落了54架“佩刀”式飞机,而巴基斯坦只承认损失29架,其中有11架“佩刀”式飞机是在达卡附近的泰兹加翁机场被巴基斯坦自己摧毁的,以防被印军缴获。

冲突期间飞机时常发生空战,大部分空战或在战斗地域前沿或在机场附近的上空进行。尽管巴基斯坦飞机在数量上远不如对方多,但巴基斯坦声称它在西部的战斗地域上空夺取了空中优势,并阻止了印军的连续纵深突击。由于巴基斯坦空军派出战斗机进行掩护,据说印度空军被迫采用偷袭的办法袭击巴边境城市和火车站。巴基斯坦称有50架印

机在空战中被击落,己方只损失10架战斗机。

在东巴战场,“佩刀”式MK。6第14中队的飞行员称他们击落11架印度空军的战斗机,其中9架“猎人”式,1架苏-7B和1架“蚊蚋”式飞机,己方只损失5架佩刀式,这5架飞机是因跑道破坏不能起飞而损失的。

在西部战场,巴基斯坦称它的“佩刀”式,F-104,P-6和“幻影”飞机击落了39架印机,己方只损失6架,其中F-61架,F-104和佩刀式各2架。

在等待已久的战斗中,印度的米格-21FL和巴基斯坦的F-104在空战中遭遇,米格飞机获胜。印度声称至少有8架F-104“战斗明星”式飞机被米格-21FL的航炮或导弹击落。

另一方面,据说F-104击落了一些其他印机,其中包括一架在卡拉奇附近上空巡逻的印海军“贸易风”式飞机。巴基斯坦空军另一种速度可达马赫数2的“幻影Ⅱ”型战斗机表明,它也是一种很有战斗力的空中格斗机,巴空军声称用AIM-9B响尾蛇式导弹和30毫米航炮击落了9架印机。一架“幻影”飞机还向一架苏-7B发射了一枚马特拉530导弹,“幻影”飞行员在导弹命中目标前被迫脱离,造成这枚雷达制导导弹失控,因而未能命中目标。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制造的F-6是第一次参加大规模的战斗,据说击落了印度空军9架飞机。F-6是一种中、低空机动性能极佳的飞机,除“佩刀”式以外,其最大转弯坡度比任何飞机都大。此种飞机处于最大限度的加力时,其战斗重量推重比为0.85,故爬高性能可与F-104媲美,在中空以下的高度,其爬高性能比米格-21好。

许多F-6战斗机除了原有的3门NR-30型30毫米航炮外,还加装了AIM-9B响尾蛇式导弹。带领一个F-6战斗机中队的赛义德·萨阿德·哈特米联队长已成为巴空军的第二位尖子飞行员。哈特米在1965年飞“佩刀”式飞机时,声称击落了一架“蚊蚋”式和一架“猎人”式飞机。六年以后他改飞F-6,又击落了两架苏-7B和一架“猎人”式飞机。

F-86F“佩刀”式飞机因其机动性能极佳,故能对付比它更新式的战斗机。“佩刀”式MK-6装有一台推力比F-86F大1,200磅的奥伦德14涡轮喷气发动机,说明比印度空军的“猎人”式和“蚊蚋”式两种飞机都好。虽然所有的“佩刀”式都携带0.5英寸六管勃朗宁式机枪,但还是有很多的“佩刀”式飞机加装了AIM-9B响尾蛇式导弹。在西巴基斯坦,据说约有15架印机(含1架米格-21)被“佩刀”式的机枪或导弹击落。

关于巴基斯坦空军的空战战术,现有的资料还很少。虽然巴空军的许多战斗机能够携带AIM-9B红外制导导弹,但大部分战果却是用航炮取得的。由此可见,空战大多是采用大过载陡盘旋的战术。

印度空军的主要力量虽然是支援地面军队作战,但还执行了许多空中战斗巡逻和防空作战任务。印空军宣布击落巴机94架,却没有单独透露空战中击落敌机的数字。宣称有

36架巴机被击毁于地面,那么其他的58架就一定是被高射炮和战斗机击落的了。

在东巴基斯坦,印度空军的第24中队的“蚊蚋”式飞机于11月22日首战告捷,击落了3架佩刀式飞机。12月4日,在印度的战斗机突击泰兹加翁机场的跑道和其他东巴机场的同时,米格-21和“猎人”式飞机与“佩刀”式飞机交战。第14中队的“猎人”式飞行员称他们在空战中击落了4架“佩刀”式飞机。

在西巴基斯坦,印度飞行员说巴基斯坦人常常不愿在空中交战。印度消息灵通人士说,巴空军把力量集中放在了克什米尔省的战斗地带和信德或拉贾斯坦地区以及伊斯兰堡的防空上,让印度空军自由自在地攻击卡拉奇附近的战略军事目标和运输目标以及巴基斯坦的其他重要城镇。据说西部的印高射炮和战斗机摧毁了巴基斯坦空军72架飞机。

米格-21是印度空军装备的一种最重要的夺取空中优势的战斗机。由于印度的米格-21FL装有雷达和全天候仪表,证明可以昼夜保卫领空。米格-21FL机动性强,加速快,优越于巴基斯坦的“战斗明星”式、F-6和佩刀式飞机。印度的大部分米格机只装有两枚K-13“环礁”式红外制导导弹,但有四分之一的米格机还装备了GP-9炮组,虽然这种23毫米的GSh-23吊舱内炮弹数量有限,只能发射几秒钟,但这种炮组是“环礁”式导弹的一种很好的备用设备,用它来攻击相对容易处理的目标通常是有效的。

印度空军有7个战斗机中队装备了“蚊蚋”式飞机。11月22日,当印度的第22中队4架“蚊蚋”式飞机截击“佩刀”式飞机时,据报道在激烈的空战中击落了3架敌机,再次显示了这种敏捷飞机优越的空战性能。12月11日,据说一架“蚊蚋”式飞机在克什米尔的切姆布附近上空击落了一架“幻影”飞机。

“猎人”式和HF-24“风神”式虽然是被指定攻击地面目标的,但在必要时能够保护自己。“猎人”式飞机在东巴领土上空击落了4架“佩刀”式MK-6,无疑在西巴也击落了巴基斯坦的其他飞机。12月T日,2架“风神”式飞机与4架“佩刀”式飞机相遇,据说击落了一架“佩刀”式。

巴基斯坦消息灵通人士透露,印度当时正在使用某种型号的机载预警控制系统以提醒飞行员对巴机的袭击,并引导印突击飞机进行攻击。这种名叫“蜘蛛”的预警飞机通常是在印领土内进行环形空中巡逻。据推测,这架使人怀疑的飞机是俄国和印度的控制显操纵的苏联图-126苔藓式预警机。

由于敌对双方回避了损失的确切情况,避而不谈战术上取得的经验教训及其他重要因素,因此,要概括归纳出印巴冲突中空战方面的情况是很困难的。不过,人们可以收集几次重大事件或发展趋势的情况。各式各样的苏联、美国、法国、英国和中国的战术飞机互相竞争,显示出了它们正反两方面的使用特性。印制米格-21FL和中国制造的F-6(米格-19)在空战中显示出了很高的性能,而苏-7B战斗轰炸机证明是一种性能差的攻击飞机。速度

可达马赫数2的米格-21和“幻影ⅢE”型机在攻击地面目标和夺取空中优势的战斗中表现都很出色。亚音速的F-86、“猎人”式和“蚊蚋”式飞机再次证明是有战斗力的空中格斗机。

在西部战场,印巴双方都没有取得过局部空中优势。在东部战场,印度空军之所以能够掌握制空权,是因为它对巴机及其机场进行了大范围和成功的攻击。即使有一些“佩刀”式MK-6飞机经受住了印机的连续轰炸,但终因机场跑道被炸而不能升空相助。印度空军所采用的战术和武器反映了苏联前线航空兵飞机(米格-21和苏-7B以及专门炸跑道的弹药)的作战能力,对主要靠战术航空兵部队以弥补地面部队不平衡的西方运筹人员来说,应当引以为戒。

《两伊战争》教案最全版

《两伊战争》教案 课程标准:了解两伊战争,分析两伊战争的原因和教训。 重点:两伊矛盾及两伊战争的教训和影响。 难点:宗教教派分歧与战争的起因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1、本课主要介绍了两伊战争的起因、经过以及它带来的教训与产生的影响。总结与前面的四次战争的异同,从深层次上认识两伊战争的特殊性。 2、从领土、宗教、民族、资源及现实等方面综合分析两伊战争爆发的原因。 3、联系历史和现实问题,认识“冷战”期间和两极格局结束后中东局势的复杂性与和平的艰巨性。 4、本节课主要采用问题导入和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实叙述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努力实现师生教与学的有机互动。在教材的处理上,突出重点、难点内容,点拨思路,启导分析,借以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的习惯。 知识结构:

在中东伊斯兰国家中,根据宗教和教派情况的不同可分为四种类型,其中逊尼派和什叶派据重要地位。伊朗、伊拉克是同属于什叶派占人口多数的国家;在历史上伊朗和伊拉克都曾经是历史上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国。为什么同属于一个教派的两个国家会在20世纪80年代发生一场长达8年的战争呢?它给我们留下了值得思考的问题 1、两伊矛盾从何而来? 2、两伊战争的经过如何? 3、两伊战争的教训和影响是什么? 一、背景(领土纠纷、教派分歧、境内少数民族问题、国际因素;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外交环境。) 1.领土(石油)争端:阿拉伯河的主权归属问题; 领土争端的两个问题: 一是伊拉克要求收复阿拉伯河的全部主权。

另一领土争端问题是间接的。伊拉克要求伊朗将其在1971年英国实行撤出苏伊士以东政策时被伊朗占领的霍尔木兹海峡附近的阿布穆萨、大通布和小通布3岛归还给阿拉伯国家。由于两国所处的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和盛产石油资源,长期以来成为大国争相控制的对象。这增加了两伊矛盾的复杂性。 2.宗教矛盾: ①宗教观点:什叶派和逊尼派的矛盾 ②个人恩怨:萨达姆与霍梅尼的个人恩怨 伊朗输出“伊斯兰革命”对伊拉克政权的威胁 两国相互帮助对方的反政府武装; 3.库尔德人问题: 两国都支持对方国内的库尔德人进行反政府活动. 4.地区霸权政策:萨达姆奉行地区霸权主义; 5.大国力量介入:两伊盛产石油,成为大国争相控制的对象,也增加了两伊矛盾的复杂性。 1979年对两伊来说都是重要的一年。年初,伊朗爆发了革命,巴列维王朝被推翻,成立了伊朗伊斯兰共 和国,霍梅尼成为最高精神领袖,是实际的国家领导者。年中,萨达姆出任伊拉克总统,开始了长期的铁腕 统治。霍梅尼掌握政权后,提出要建立高于世俗政权的宗教统治,严格按照古兰经教义行事,对外抵制西方 的一切影响。霍梅尼主张对外输出这种“伊斯兰革命”,在中东各国什叶派穆斯林中造成强烈影响,伊拉克的什 叶派穆斯林首次公开要求实行社会革命,改变政治制度,这给伊拉克政府增添了巨大压力。萨达姆上台后, 更是视“伊斯兰革命”为国家安全的威胁,一方面对国内的什叶派进行严厉打击,另一方面,要利用伊朗革命后政局尚不稳定的时机,先发制人,对伊朗给予打击。 交战双方各自有哪些有利条件? 伊朗石油资源丰富,石油出口大国;兵力和武器与伊拉克不相上下;可以得到苏联的帮助;国内民族成 分和宗教信仰比较单一,霍梅尼新政权鼓动起宗教狂热。 伊拉克经济实力略占优势;兵力较强;得到美国支持帮助,在领土问题上得到阿拉伯世界的普遍支持 二、战争过程:(三个阶段) ①时间:1980年9月—1988年8月 ②概况: 战争三阶段: 伊拉克进攻、伊朗防御阶段“袭船战” 、“袭城城”、 伊朗进攻、伊拉克防御阶段 边境地区互有攻守阶段使用化学武器

第6课 两伊战争

第6课两伊战争(教学素材) 【自我测评】以印巴战争与两伊战争为例,分析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 1.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 ①领土(能源)争端,这往往是最主要的原因; ②民族矛盾,这主要出现在以某个民族为主体、多民族杂居的国家; ③宗教矛盾,这出现在那些排他性非常严重的宗教和教派之间; ④国家领导人的霸权政策; ⑤殖民主义政策的产物 ○6国际势力的干预。 2.地区冲突产生的教训: ①残酷的战争不仅制约本国的经济发展,而且影响世界经济; ②战争给交战国人民心灵投下了阴影,不利于世界和平; ③地区冲突为大国插手地区事务创造了条件,往往加剧冲突升级; ④地区霸权主义也是影响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因此,任何争端应该首先并尽量坚持诉诸和平的谈判与协商,而不应轻易发动战争。 【解析与探究】在印巴战争和两伊战争爆发的原因中,有哪些相同的因素?这种因素对整个世界和平有什么影响? ①相同因素:上面两则材料反映了印度和伊拉克领导人的关于本国发展战略的一些想法和个人性格。领导人的霸权思想是印巴战争和两伊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同时,还可以看出民族问题也是两次战争的重要原因。 ②影响:霸权主义是实现世界和平的严重障碍,不消除这一主义,大国就很难平等、公正地对待小国、弱国,和平就只能是掩饰实力和武力较量的幌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历史上两伊宿怨很深。两国边界南段以阿拉伯河为界,两岸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两国的重要石油基地和油港都集中于此。……在阿拉伯河伊朗一侧的胡齐斯坦省居住着200多万阿拉伯人,他们争取民族平等和自治的斗争受到伊拉克的支持。而在伊拉克一侧与伊朗交界的各省聚居着什叶派穆斯林,他1 们又受到伊朗的支持。在北部地区,两伊境内都有库尔德人,他们的反政府活动又分别受到对方政府的支持…… 材料二在双方“袭船战”中,航行于海湾的各国油轮共546艘被击中,420名船员丧生。战争……推迟了中东地区主要热点问题——阿以争端和平解决的进程,刺激了中东地区各国对新式导弹、化学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追求,引起新的军备竞赛。伊拉克……很快忘却战争教训,停火两年后贸然武装入侵科威特,酿成规模空前、给伊拉克带来灾难性打击的海湾战争。 根据美国《时代》周刊提供的数字,日本从海湾地区进口的石油占其国内石油消费量的64%,法国占35%,美国占21%,意大利占32%,英国占14%,德国占15%。两伊战争开始后,世界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美国一些报刊曾发表评论说,如果战争再拖下去,“纽约夜晚的灯火将不会那么明亮”。

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

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 酉阳三中王海波 一、教材分析 《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是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三专题五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中的第三节,本课主要分两个子目讲述的现代战争——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尤其是海湾战争。第一子目惨烈空前的两伊战争中,则主要讲述了,伊拉克和伊朗两大海湾强国,在民族、宗教信仰、国家利益以及领土划分等等方面的矛盾冲突,在石油问题和两国政府领导人政策上的冲突,加剧了矛盾。两国在20世纪80年代爆发了长达八年之久的两伊战争,双方损失惨重,同时给中东地区的和平带来的威胁。在两伊战争中,伊拉克和伊朗都有使用高科技武器,但是真正大规模使用高科技武器并且对海湾影响深远的还是1991年爆发的海湾战争,这次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是在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后的第一场大规模的局部战争,对世界影响尤其是海湾地区的影响至为深远,而海湾战争所体现的高科技对战争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这也是本课所要讲解的重点和难点。更是学生理解现代海湾地区国际关系复杂化的一个窗口,学习好本课,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现在美国等大国关注海湾、中东地区的原因,从而更好地理解当代国际政治风云的变幻,以及中国乃至联合国对于和平和解决海湾国家之间的冲突所作出的努力。 二、教学目标 本课在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明确要求是:“了解印巴战争和两伊战争,分析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了解海湾战争,认识高技术战争的特点和影响。”,课标这样明确的要求,将两伊战争划归为地区冲突,而海湾战争则是真正意义上的高科技现代战争,是有其道理的。然而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将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归为一课,标题定为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也是出于编者的考虑,其中两伊战争属于海湾地区的地区冲突,而海湾战争是属于海湾地区的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同属一地区的战争,年代相差不大,归为一课,则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海湾地区的矛盾、冲突。并且两伊战争也使用过高科技武器,也应属于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的一例,知识没有海湾战争那么典型。同时将两伊战争列为《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中的第一子目,则更有利于第二节频繁的地区冲突和第三节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的衔接。基于上述分析,现将教学目标定为: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道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的基本史实(时间、地点、参与国、结果等等); 分析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爆发的原因,并了解两次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教训; 了解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的特点,能分析出现代高科技与现代战争之间 的关系;明白联合国和中国等世界和平力量在现代战争中所发挥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大致了解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的基本史实;通过学生材料及教材,分析两伊战争及海湾战争爆发的原因及战争给人类带来 的教训;通过展示大量的有关海湾战争的图片、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以及教师 的讲解,使学生全面掌握现代高科技战争的特点;通过学生阅读相关材料及 教材,让学生明白在海湾危机后,中美的态度、国际不同的关注以及联合国 所做的努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是学生了解战争给战争双方带来的危害以及给世界和平带来的威胁,同时使学生了解现代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的各种特点,

第四次圣杯战争简介

圣杯:传说中可实现持有者一切愿望的宝物。而为了得到圣杯的仪式就被称为圣杯战争。 参加圣杯战争的7名由圣杯选出的魔术师被称为御主(マスター,英文Master),与7名被称为从者(サーヴァント,英文Servant)的使魔订定契约。他们是由圣杯选择的七位英灵,被分为七个职阶,以使魔的身份被召唤出来。 七种职业分别为: 剑兵(セイバー,Saber),使用剑为主武器的英灵 枪兵(ランサー,Lancer),使用枪为主武器的英灵 弓兵(アーチャー,Archer),以弓箭为主武器的英灵骑兵(ライダー,Rider),以骑乘工具作为武器的英灵魔术师(キャスター,Caster),主要使用魔术攻击的英灵 暗杀者(アサシン,Assassin),暗杀战为主的山老一族 狂战士(バーサーカー,Berserker),以狂化代替智慧的英灵

圣杯承认的使用者只有一个,御主(Master)一定得与七种职业的从者(Servant)之一立下契约,证明自己是有资格拥有圣杯的人。《Fate/Zero》是以描述第四次圣杯之战为主,故事原著《Fate/stay night》则为第五次圣杯之战。 登场人物广播剧与动画版声优皆相同 Saber 阵营卫宫切嗣(衛宮切嗣(えみやきりつぐ),CV:小山力也(少年时:入野自由)) 身高:175cm,体重:67kg,血型:AB型,出生日:11月11日 Saber的Master。 被外界称为“魔术师杀手”。觉得魔术与机械一样,只是一种达成目标的手段。深爱着自己的妻子爱丽丝与自己女儿伊莉雅、在第四次圣杯之战前九年被爱因兹贝伦收为女婿。对于招出Saber感到不满,相比以骑士道自居的骑士,他更喜欢暗中行动的Caster或Assassin。自幼抱有“正义的一方”的理想、但因为在现实不可能实现的愿望而令他非常痛苦、也因这种痛苦而令他心理变得脆弱和渴求圣杯。经常因为自身理想和行动有所出入而气愤。

锡金被印度吞并始末

锡金被印度吞并前曾向全世界宣告加入中国 1974年6月20日凌晨5时32分,锡金国家大会党向锡金议会提起宪法修正案,并要求议会不迟于当日中午12时进行表决。这项修正案的主体内容,一是承认锡金国民议会议长和行政机构首脑由印度派驻锡金的首席行政官担任;二是解散王室卫队,制订关于锡金主权问题的全民公投时间表。如果此项提案获得通过,就意味着印度对锡金的占领,从法理上得到确认,并将为印度一贯主张的“印锡合并”扫清障碍。这样的结果,是锡金左翼政党“民族党”及其支持者所不能接受的。 “民族党”的前身,是创建于19世纪70年代的“雷布查独立运动联盟”。这个联盟的宗旨,是反抗英国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它的成员来自原锡金社会的各个阶层,以提斯塔河上游的城市贫民为主,同时包括部分土着贵族及原王室成员,甚至还有提斯塔河谷地以东的部分不丹复国主义者。联盟名称中的“雷布查”,是锡金纳穆加尔王朝建立前,当地土着居民的称谓。在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时代,锡金人民经常以“雷布查人”自称,借以表达对独立的向往。1918年,英国当局承认锡金独立后,“雷布查独立运动联盟”分裂为拥护那穆加尔国王的右派,和主张“共和制”的作派。此后,两派彼此争论,渐行渐远,最终分道扬镳。右派与那穆加尔王室合作,组建“皇家统一党”;左派则吸收了部分青年激进分子,成立“民族党”。“民族党”自建党之日起,对内主张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对外致力于废除以《中英藏印条约》及其续约为主的不平等条约,维护国家主权与独立,尤其反对英属印度当局对锡金内政的干涉。 在20世纪的前三十年,“民族党”的主张与亚洲殖民地国家要求国家独立的潮流相吻合,获得了广泛的国际支持。1929年3月,“民族党”接受“亚细亚独立解放联盟”的邀请,参加于中国广州举行的“亚洲人民反对殖民主义大会”。中国国民党作为此次大会的实际筹办者,向与会各方详细讲述了中国自推翻帝制以来的政治、军事形势,表达了中国致力于废除西方国家在华租界和领事裁判权的决心,同时阐明中国人民支持亚洲各国人民反抗殖民统治、谋求国家独立的正义行动。会后,由中国国民党直接掌控的“亚细亚独立解放联盟”宣布,向与会各方提供经济、军事援助,其中向以“民族党”为主体的锡金独立运动组织提供约合7万英镑的现金援助和制式枪械300余支。这笔援助,成为锡金独立运动开展以来,获得的最大规模外援。与会期间,“民族党”领导人拜访了国民政府负责亚洲事务的官员,现场观摩了中华革命军在冯水演武场的实弹演练,并专程花费一个月时间,走访了国民政府于1927年收回的汉口英租界。“民族党”尤其对国民政府于上年发起的“改订新约”运动特别重视,鉴于英属印度当局在锡金保留了完整的治外法权和经济专属权,“民族党”急切可望在国内也发起同样的运动。 这次大会,对锡金“民族党”而言,是收获非凡的。首先,它获得了急需的政治、经济、军事援助;第二,在初步了解了中国国民政府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模式后,“民族党”找到了可供参考的执政模版;第三,中国反帝制反列强的经历,深深吸引了“民

高中历史选修3课时作业14:第6课 两伊战争练习

第6课两伊战争 1.1980~1988年,伊朗和伊拉克爆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导致这场战争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是( ) A.领土争端 B.教派纷争 C.经济利益 D.民族问题 2.两伊战争严重损害了两国经济的发展,导致战争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边界争端 B.宗教教派矛盾 C.经济利益冲突D.意识形态的矛盾 3.在两伊战争中,伊拉克防御、伊朗进攻阶段是属于第几个阶段( ) A.一 B.二 C.三 D.四 4.两伊战争期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向海湾地区增派部队。主要是为了( ) A.维护海湾地区的和平与安定 B.保护在两伊的外国人 C.维护联合国安理会的权威 D.趁机控制海湾地区 5.下面图片最能说明( ) A.美国直接参加了两伊战争 B.美国出售武器增加了战争的危害 C.美国出售武器加速了战争的结束 D.为了石油资源,美国无偿向双方提供武器 6.伊拉克和伊朗两国的矛盾主要集中在( ) A.领土问题B.宗教问题 C.民族问题 D.意识形态问题 7.1979年,伊拉克总统萨达姆表示要用武力解决领土争端的直接原因是( ) A.霍梅尼鼓动伊拉克的什叶派反对萨达姆 B.伊朗支持伊拉克的库尔德族人进行反政府活动 C.伊朗拒绝以阿拉伯河主航道中心线为两国分界线 D.伊朗没有兑现答应补偿伊拉克的土地 8.下图是两伊战争期间,遭化学武器杀害的库尔德人的墓地,它主要揭示了( )

A.两伊战争发生的原因 B.两伊战争的持久性 C.西方大国干预两伊战争 D.两伊战争的残酷性 9.为制止两伊战争,联合国安理会1987年7月通过决议。决议通过后( ) A.伊拉克拒绝接受,继续发动进攻 B.伊朗军队再次攻入伊拉克境内 C.伊朗拒绝接受,伊拉克军队再次攻入伊朗境内 D.两伊实现停火,进行直接谈判 10.两伊战争中,两国经济最主要的支柱——石油工业遭到极大破坏,主要原因是( ) A.美苏等大国的掠夺 B.双方都把袭击和摧毁对方石油基地和设施作为主要打击手段 C.两国石油出口量急剧减少 D.战争耗费了大量石油 11.两伊战争中,两方互有攻守,当伊朗进攻时,为扫清前面的地雷,伊朗成千上万的少年怀着能升入天堂的梦想,冒着伊拉克炮火,冲进布雷区,被称为“肉弹”。这说明了伊朗少年( ) A.具有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B.是一种战争狂热 C.是一种极端宗教狂热 D.爱国主义精神大发扬 12.在两伊战争中发生过举世震惊的“袭船战”,下列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 ①“袭船战”指两伊战争中交战双方向对方运输石油的油轮发动的袭击 ②“袭船战”影响到了非交战国的利益 ③美苏以此为契机加强了对海湾地区的控制 ④伊朗首先发动“袭船战”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海湾战争后勤研究1

第一章战争的现实 有人曾把海湾战争后勤保障的规模,比作一声令下马上把阿拉斯加州的全体居民及其个人家当全部运到大洋彼岸,或将弗吉尼亚州的里士满城整个搬家。 部队饮食问题:从1990年8月至1991年8月,也就是在海湾战争的前期、中期、后期,在西南亚的美国陆军后勤工作人员,在第22支援司令部和第1、第2军支援司令部的组织指挥下,制定计划,组织运送,向部队供应了一亿二千二百万餐口粮,这相当于为怀俄明和佛蒙特两州所有居民供应一日三餐达40天之久。 部队运输问题:从1990年8月至1991年8月,上述支援部队提供油料13亿加仑,等于首都华盛顿同期油耗量的七倍,或约等于哥伦比亚特区,蒙大拿州和北达科他州12个月的总耗油量。 同一年内,这些后勤支援部队及其雇用的司机在战区行车近5200万英里,等于到月球往返100多次,环地球行驶2000多次,或等于从洛杉机到纽约往返10000多次。 军队是各种需求的集合体。他们所需要的东西种类繁多而复杂,而有时还相互矛盾。军队既需要训练精良、机动灵活的作战部队(军事术语称其为“牙齿”),也需要大量的支援部队(“尾巴”);既需要坦克、飞机、弹药,也需要面包师和官僚(毫无疑问,官僚也是有用的),木工和出纳员,殡葬人员及律师。 除此之外,军队还需要指引交通方向。在战争中,沿沙特公路网新树立了近500个交通标牌,帮助美国士兵及其他第三国人员在缺乏地貌特征的地形条件下找到他们的目的地。 毫无疑问,他们也需要邮政工作人员。从1990年11月到1991年4月,半年内,海湾战争的供应人员和运输人员平均每天运送邮件近500吨。他们总共处理邮件31800多吨,其数量之多足可以用6英尺高的邮件覆盖28个足球场。 这些任务及其他无数的工作,都是由后勤人员完成的。后勤是把运输、补给、仓储、维修、采办、合同、订货、自动化等项工作精心综合成一个紧密有序的整体,确保上述各项工作的最佳化,以保证和促进给定目标和任务的完成。 海湾战争中,后勤人员面临的是大量的不确定因素,他们竭尽全力逐个排除,直到消除了一切因措手不及招致工作严重损失的可能性为止。这就是我们在海湾的所做所为。 1.战争序幕 对许多远离战场,安稳度日的美国人来说,西南亚战争的爆发,来得突然,出人意料。但对伊拉克和科威特来说,这场战争的根源可追溯到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以前。科威特的国名起源于“科特”(KUT)一词即“小城堡”,令人想起了这个地区动荡的过去。 在伊拉克和科威特这两个国家中,长期比较稳定的是科威特,历时两个世纪的统治者阿拉沙巴王朝,赢得了领导温和、宽容不同政见的声誉(至少按中东标准是如此),但科威特从来没有强大到足以独立于其“贪得无厌”的四邻之中的程度。在十九世纪,当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统治着此地区时,科威特仅是奥斯曼帝国的一个半自治区,属巴士拉省(该省现为伊拉克的一个城市)管辖。科威特与巴士拉的这种关系早在1919年就告终结,但后来却成为伊拉克向科威特提出领土要求的依据。在20世纪初期,科威特统治者酋长穆巴拉克与英国签订了一项协定,使科威特成为英国的保护国,直到1961年科威特才争得英国同意,宣布完全独立。 与此相反,伊拉克从20世纪20年代初期以现代国家形态出现后,始终受到动乱的困扰。从1921年温斯顿·邱吉尔向英国下议院发表的一次演说中就可以窥见问题的端倪。邱吉尔在演说中阐明,英国的方针是“以对不列颠及其盟国友好的方式在巴格达古城周围建立一个能够复兴和体现阿拉伯民族古老文化和辉煌的阿拉伯国家”。但这个基础比较薄弱,在以后的37年中,巴格达政府更迭达58次。 1961年6月,科威特脱离英国获得独立6天后,伊拉克卡塞姆上将就声称科威特是伊拉克的领土。英国所显示的武力,使卡塞姆未敢实践其声明,但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威胁——有时公开,有时含蓄——后来一直持续了三十多年。例如,1981年,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告诉科威特一家报纸,两国的边界需要重新划分,他还具体提出伊拉克需要获得易于进入阿拉伯海湾的通路,这就要求科威特必须将沃尔拜岛和布比延岛的主权转交给伊拉克。 以后,多次威胁和敌对行动接踵而来。例如,伊拉克的极端分子卷入了一系列的阴谋活动,包括1983年对科威特一连串的炸弹爆炸事件;二年以后,劫持科威特客机事件;以及1985年暗杀科威特统治者的未遂图谋。尽管伊拉克采取了这些好战行动,但科威特的统治者则倾向于对其邻国的侵犯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原因很简单,虽然他们从内心讨厌萨达姆·侯赛因政权,但更关注的是伊朗原教旨主义穆斯林政权所造成的威胁。当时,伊拉克与伊朗正在交战,正如阿拉伯谚言所说的:“我们敌人的敌人是我们的朋友。”因为当时伊朗被认为是阿拉伯地区的主要威胁,科威特欣然允许伊拉克利用其港口、公路及其他设施向伊拉克运送军用物资,并为伊拉克作战贡献出80多亿美元。 事实证明,和平是用金钱买不来的,伊拉克的贪婪与不满是根深蒂固的。多亏有了石油收入,八十年代时,科

印巴冲突

印巴冲突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高教出版社选修三历史的第五单元第五课。本课介绍了二战后印度与巴基斯坦发生的三次战争,分析引发这些战争的原因。它们与殖民统治者的政策,以及在实行分别独立国时对一些地区和不同宗教、民族之间矛盾的处理失误有直接关系,印巴双方在克什米尔归属问题上的纠纷和战争,造成双方的巨大损失,但并没有解决问题。在本书中占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学生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淮北实验中学的高三学生,由于学生的历史的基础总体很好,但是存在不少学生对历史缺乏兴趣,所以我将运用生动的教学激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并且加强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三教学目标 识记,理解:“蒙巴方案”与印巴分立原因;了解三次印巴战争,引发印巴冲突的主要原因从宗教、边界和领土、大国插手等分析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不同民族和宗教信仰不同的居民中,出现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但单靠战争这种方式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印巴之间从战争走向和平符合时代潮流。 重点:了解印巴战争,分析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教训 难点:印巴战争的原因、教训 四教学方法

通过讲述、设问、归纳概括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在教学中努力教会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使学生能基本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并注重多媒体教学,搞高课堂知识容量;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教学环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运用电脑和投影仪等设备进行PPT放映,在加以板书的讲解,这就也要运用黑板和粉笔。 六教学过程 导入(3分钟左右) 西天取经”的故事家喻户晓,那么请问大家:西天在哪里?(学生齐答:印度)印度不确切,要称古印度才对,当时名叫天竺,古代印度曾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代印度是三大宗教——佛教的起源地,中国所取之经正是佛经。新航路开辟以来,印度先后被葡萄牙、荷兰、英国侵略,到18世纪中期,印度完全沦为了英国殖民地。直到二战结束,中国曾取经的地方才完全摆脱殖民地位,好不容易实现了独立,但却在一地出现了两个矛盾重重的新国家,看来这里人们的苦难还没有结束,今天,我们一起把目光投向这一片阴霾重的古代天国。 讲述内容 一、“蒙巴顿方案”与印巴分立(15分钟)

三次印巴战争的介绍_三次印巴战争的结果

三次印巴战争的介绍_三次印巴战争的结 果 印巴战争,印巴分治后印巴之间发生的3次战争。1947年10月,印度与巴基斯坦两国由于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发生武装冲突,战火延续15个月。下面是分享的三次印巴战争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次印巴战争第一次印巴战争其实是发生于1947年,这场战争的交火,标志着印度与巴基斯坦开始正式争夺克什米尔。所以说克什米尔的归属权问题就是印度和巴基斯坦战争的焦点,双方都认为克什米尔是自己的领土,出于捍卫自己领土的完整,所以他们两国才开始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而很多学者都认为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冲突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英国惹的祸,英国很喜欢欺负人,那时候他总把印巴做为自己家的后院,从他们那里予取予求。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之后,英国人不甘心就这样离开呀,所以他就使了个坏,而印度和巴基斯坦却偏偏就中计了,为了能够让自己领土更大一些,他们就开始不断地发对战争,以此来争夺克什米尔这样的士邦。 两个国家都是不惜牺牲重大的财力、人力,也要争取把自己的领土扩大,这就使得战争处于一种胶着的状态,以至于其中有很长一段时间,双方都不能够取得任何进展。所以联合车就出面了,最后第一

次印巴战争就在联合国的干预下终于才得以消停了。而在这场战争中死亡的救死亡的士兵则有1500名之多。 第一次印巴战争最后的赢家到底是谁呢?其实在这一点上也很难下定论,总之到了这个时候,克什米尔已经彻底的丧失了独立的机会,经过了这场战争克什米尔被一分为二,其中大部分繁华而富饶的地方都被划给了印度,但巴基斯坦也取得了一小部分。 第二次印巴战争两个人一旦结下了仇恨,那么就难免会看各自都不顺眼,如果遇到合适的机会,报仇可能就会再所难免,而国家与国家也是这个样子的。第二次印巴战争虽然从表面上看与第一次的印巴战争毫无关联,但倘若不是有旧恨的话,也许新仇就不会被种下。 1956年印度突然对巴基斯坦控制的一处盐碱沼泽库奇兰恩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出手想要一举把它拿下。但是巴基斯坦人不干了,本来是自己的领土,你现在居然横刀夺爱,就算他是一片破盐碱,就算他再怎么不毛之地,那也不能你说抢去就抢去啊,巴国多没面子啊!所以说第二次印巴战争就这样展开了。 这时候英国的首相出来劝和了,双方经过考虑也都同意了,并且签订了停火协议,但是印度内政长在停火当天却对外宣称,说克什米尔是印度的,这一点谁也不能否认,这样一来,巴基斯坦又不干了,所以就开始了大满贯行动,旨在夺回克什米尔,并且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但印度政府却不容许这样的情况出现,所以他们就绕过克什米尔,开始直接攻打巴基斯坦。 为了保卫家园,巴基斯坦方面的士兵也是拼尽了全力,加之在空

高中历史选修3优质学案:第6课 两伊战争

第6课两伊战争预习导引 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1.了解两伊战争。 2.分析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1.重点:两伊战争的教训和影响。 2.难点:宗教教派分歧与战争的起因。 知识点一战争原因 1.领土争端:阿拉伯河主权之争。 2.宗教矛盾 (1)什叶派与逊尼派的分歧。 (2)具有宗教背景的两国领导人之间的恩怨。 3.霸权政策:萨达姆推行地区霸权主义,谋求阿拉伯世界盟主和海湾霸主地位。4.民族纠纷 (1)波斯人(伊朗)与阿拉伯人(伊拉克)的冲突。 (2)伊拉克支持伊朗境内的部分阿拉伯人自治。 (3)两伊都支持对方国内的库尔德族人自治。 5.大国介入:重要的战略位置和丰富的石油资源,成为大国争相控制的对象,这就增加了两伊矛盾的复杂性。 [思维导图] 印巴战争及两伊战争的异同 知识点二两伊战争的经过 1.爆发:1980年9月,伊拉克首先对伊朗的一系列目标发动大规模的进攻,战

争爆发。伊拉克发动大规模进攻,在短时间内占领了伊朗大片领土。 2.相持 (1)1980年底到1981年9月,双方军队在战场上进行拉锯战,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伊朗军队发动反攻,逐渐收复了失地。 (2)1982年,伊朗军队进入伊拉克境内,占领了伊拉克领土。伊拉克在多次要求停战遭拒的情况下,发动了举世震惊的“袭船战”,并在地面战斗中多次使用化学武器,苏美等国相继同意为油轮护航,并以此为由不断向海湾派遣军舰,海湾局势增添了更大的危险。 (3)结束 ①联合国安理会于1987年通过决议,要求双方立即停火。 ②伊朗拒绝接受安理会决议,之后双方对对方主要城镇发动导弹“袭城战”,伊拉克军队再度攻入伊朗境内。 ③1988年,伊朗接受联合国决议,两伊终于实现停火。 [深度点拨] 两伊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时间最长、损失消耗最大的一场局部战争,双方战火的蔓延,曾导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海湾地区的严重对立,致使海湾局势一度空前紧张,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知识点三战争的影响 1.对两伊 (1)给双方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不仅影响两国的经济发展,而且造成了经济的全面倒退;战争使两国经济最主要的支柱——石油工业遭到极大破坏。 (2)给两国人民心灵投下的阴影,在短时间内难以抹去。 2.对中东 (1)造成了中东国家的分裂,中东国家分成支持伊朗的国家、支持伊拉克的国家和中立国三个阵营,又形成了更为复杂的矛盾,给本来就不稳定的中东局势,增添了新的紧张因素。 (2)使有些中东国家开始谋求引入导弹、化学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导致了新一轮的军备竞赛。 (3)为美苏等国插手中东地区的事务创造了条件。 [归纳总结] 两伊战争的教训

【国防教育】海湾战争-沙漠盾牌”与“沙漠风暴”

海湾战争 ——“沙漠盾牌”与“沙漠风暴” 海湾战争发生于1991年1月17日至2月28日,历时42天。它是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运用各种新式武器,对伊拉克实施的一场局部战争。在这场短暂的局部战争中,新型先进武器投入之多,空地一体协同作战配合之密切,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它标志着现代战争已经进入了一个以大量使用高技术武器装备为主要特点的高技术战争新时期。这场战争不仅对中东乃至整个国际形势产生了重大影响。 海湾战争中的海湾系指中东的波斯湾,又称阿拉伯湾。海湾战争的起因要追溯到伊拉克队科威特的入侵。海湾地区包括8个国家: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巴林、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伊拉克和伊朗。当时,伊拉克军事实力最为强大。1979年萨达姆·侯赛因上台后,曾与伊朗进行了长达8年的战争。两伊战争后,伊拉克元气大伤,国力下降。为转嫁国内经济危机,谋取石油出口控制权,同事也为了实现其称霸海湾的野心,伊拉克以领土纠纷和科威特违反石油输出国组织的规定,大量倾销石油为借口,于1990年8月2日凌晨,以5个师德兵力对科威特发起进攻,仅3个小时即夺取了科威特的首都——科威特城,当日下午占领了科威特全境。伊拉克的侵略行径遭到了世界各国的严厉谴责。伊拉克队科威特的入侵直接威胁到了海湾地区其他国家的安全,也严重损害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经济利益。海湾地区石油资源极其丰富,战略地位异常重要。石油藏量占世界的60%,产量占欧佩克的68%,美国19%西欧35%、日本70%的石油进口均来自这一地区。一旦海湾地区为伊拉克所控制,它将直接危及西方额经济命脉,这是美国及西方国家做决不能做视不管的。因此,以美国为首的近30个国家做成多国部队,对伊拉克进行武装干涉,从而引发了举世瞩目的海湾战争。 站前,为了进行紧急军事部署,美国制定了“沙漠盾牌”计划,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军所进行的最大规模的全球性军事调动。这一计划8月4日制定,8月7日付诸实施。根据“沙漠盾牌”行动计划,美国在海湾地区共部署了43万兵力,作战飞机1100多架,大型水面舰只60余艘(最多时做成6个航母编队)、M1A1“艾布拉姆斯”式主战坦克1500多辆,大口径火炮2000余门,装甲运兵车2500多辆,流动战地医院120所,海水消毒与淡化厂15座。加上其他参战国的部队,多国部队总兵力达到70多万,坦克约4000辆,飞机2000架,各类舰只245艘。 与此同时,为了适应沙漠环境,美军举行了代号为“恐怖之夜”的大规模空袭演习、“正义铁拳”的地面部队大纵深突破演习、“海湾风暴”多兵种立体突袭演习和代号为“迅雷”的海军陆战队登陆演习。 “沙漠盾牌”行动计划于1991年1月15日基本结束。美国以1月15日为最后期限,向伊拉克发出了最后通牒。 1月17日,美国开始实施“沙漠风暴”作战行动。其基本作战指导思想是以极少代价为前提迅速取得战争的胜利。最占行动重点包括:1.首先以突然地、大规模的战略空袭一举摧毁伊拉克境内的生物、化学与核武器工厂、导弹基地、指挥通信中心、雷达设施和军民用机场;2.对伊、科境内的伊拉克精锐部队实施大规模轰炸,至少歼灭其50%的兵力;3.在此基础上,美国海军陆战队和空降部

印度对巴基斯坦敢发动战争的可能性

印度对巴基斯坦敢发动战争的可能性 发表于 2008-12-26 08:43:59 孟买袭击案后,印度对克什米尔的巴基斯坦武装分子"虔诚军"可谓是恨之入骨。这更勾起了印度对肢解巴基斯坦未果的心病。打击巴基斯坦,称霸南亚次大陆是印度梦寐以求以求的目标。随着巴基斯坦内部力量的分裂与孟买袭击案的发生,印度似乎又看到机会来了,近期以来,各种渠道频频爆出印度即将对巴基斯坦发动袭击的情报。一时间,南亚次大陆似乎风雨欲来。 那么,印度究竟有没有胆量和资本对巴基斯坦发动武装进攻呢?从表面看,巴基斯坦十万精兵调到东线,空军战机开始在各大地市上空进行非正常巡逻,并驱逐了13日进入巴空域的印度战机。而印度也不示弱,各地机场、军用设施开始武力越境打击的战前准备。但我们从更深层次来分析这个问题,就会发现一些背后的东西。 一、印度与巴基斯坦同为有核国家,是否有胆量相互开战? 从核武器首次用于实战以来,有核国家之间,基本上未爆发过大规模的冲突,即或是有冲突那么也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得到了解决(譬如中苏珍宝岛冲突)。据此,有人判定印度不敢对巴基斯坦发动袭击,笔者认为是片面的。 首先,在具有相互毁灭的对等核能力下,敌对双方会找出第二种途径解决问题,譬如美国与俄罗斯62年的古巴危机;其次,战略核力量不对称的情况下,拥有强势核能力的国家会谋求优势之外的补偿,譬如美国对中国。这种情况下,处于弱势的一方通常会做出一些让步(南海撞机、99南斯拉夫大使馆);再次,战略核能力对称,常规力量不对称的情况下,拥有强势的一方会"忽视"核力量,而"强调"自己的常规力量对比,譬如印度与巴基斯坦,印度的战机可以以反恐为名打击巴基斯坦境内的"恐怖分子"。担就就目前的形式看,无论是巴基斯坦或者说印度一方,都没有胆量在战争中使用核武。那么低烈度的常规战争处于有利的印度一方,当然会谋求巴基斯坦做出相应的"补偿"。 对于巴基斯坦来讲,曾经拥有优势的空军,则近几年受到美国撕毁F-16合同的影响,几乎比印度落后了一代,否则巴基斯坦也不会急着从中国买进歼十。装甲兵力方面,印度对巴基斯坦是一马平川,从第三次印巴战争看,即使装备了85B 和"哈立德"的巴基斯坦陆军,也无能力拒敌于国门之外。唯一在手的反击利器,就是中国提供的A100远程火箭炮,可以对印度部队进行远程打击。总体上看,巴基斯坦处于明显的劣势。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说印度谋求不到额外的"补偿",那么即使面对"有核的巴基斯坦",其军事冒险的本能是十分强烈的。 二、美国究竟持什么样的态度?

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8印巴战争和两伊战争北师大版选修3

课时分层作业( 十八) 印巴战争和两伊战争 ( 建议用时:35 分钟) [ 基础达标练] 1.在《蒙巴顿方案》中,英国殖民者利用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矛盾实行“分而治之”政策,这样的结果是( ) A. 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B. 极易导致宗教对立与排斥 C. 可以加强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 D. 有利于整个地区的和平与安全 【解析】以宗教原则实行印巴分治,导致印度伊斯兰教与印度教两大教派之间矛盾尖锐,不断发生流血冲突。 【答案】B 2. 有人认为第一次印巴战争实现停火“只是暂时的休战”,其主要依据是( ) A. 没有解决克什米尔问题 B. 苏联蓄意肢解巴基斯坦 C. 巴基斯坦内部矛盾激化 D. 英国殖民统治根深蒂固 【解析】第一次印巴战争停火后,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成为印巴的难解之“结”,必然导致新的矛盾和战争。 【答案】A 3. 1947-1971 年间,三次印巴战争的主要相同点是( ) A. 以克什米尔问题为导火线 B. 因联合国进行调解而停火 C. 与印度肢解巴基斯坦有关 D. 没有最终解决印巴的矛盾 【解析】三次印巴战争以后,两国之间小规模的冲突依然不断,且军备竞赛不断升级, 故D项符合题意;A、B两项是第一、二次印巴战争的相同点,C项与第三次印巴战争直接相 关。 【答案】D 4.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之间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场局部战争是( ) A. 越南战争 B.朝鲜战争 C.印巴战争 D.两伊战争

【解析】两伊战争持续8 年,战争的消耗是二战以来局部战争历史上罕见的。 【答案】D 5.20 世纪80 年代,两伊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不包括( ) A. 两国之间存在领土争端 B. 伊朗推行地区霸权主义 C. 两国居民宗教教派不同 D. 两国之间民族矛盾严重 【解析】本题实质考查两伊战争爆发的原因。伊拉克推行地区霸权主义,是导致两伊冲突演变成战争的原因之一,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6. 两伊战争经历了四个阶段,其先后顺序依次是( ) ①伊朗反攻②伊拉克进攻③双方拉锯战④伊拉克再次进攻 A. 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③①②④ 【解析】两伊战争耗时长达8 年之久,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伊拉克进攻;第二阶段是伊朗反攻;第三阶段是双方进入地面拉锯战和空中、海上袭击战;第四阶段是伊拉克再度攻入伊朗境内。 【答案】B [ 能力提升练] 7. 两伊战争被称为一场没有胜者的战争,主要是因为( ) A. 战争使交战双方两败俱伤 B. 战争最后以停火而告终 C. 战争使美苏等国从中渔利 D. 战争造成中东国家分裂 【解析】两伊战争长达八年之久,交战双方死伤惨重,经济发展受到阻碍,都蒙受了重大损失。因此,这场战争是一场没有胜者的战争。 【答案】A 8. 两伊战争对中东局势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 A. 给两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B. 中东阿拉伯国家进一步结盟 C. 造成了中东国家的分裂 D. 使伊朗和伊拉克长期对峙

美国逼迫中国进入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前沿阵地

美国逼迫中国进入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前沿阵地! “中新社华盛顿2011年10月13日电美国总统奥巴马13日表示,伊朗必须为其策划刺杀沙特驻美大使的阴谋付出代价,美国将对伊朗实施“最严厉”的制裁,并且“不排除任何选项”。 奥巴马当天是在白宫与到访的韩国总统李明博召开联合记者会时说这番话的。他称,这一阴谋不只是伊朗的“一个危险的升级”,它是伊朗政府“危险和鲁莽行为”模式的一部分。 奥巴马指出,在这起暗杀沙特驻美大使的阴谋中,有一个伊朗裔美国人参与其中,而伊朗政府内部的某些人和他有直接联系,并支付资金给他。 “这些事实有目共睹,除非掌握了支撑这些指控的证据,否则我们不会随便提出这样的指控。”奥巴马说,“我们已经与所有的盟友、国际社会接触,并将事实摆在他们面前。我们相信人们分析之后,对这些事实不会有争议。” 奥巴马指责伊朗的做法远远超越了可接受的国际行为准则,而这只是伊朗长期以来一系列暴力行为的一个例子而已。 奥巴马表示,美国将同其他合作伙伴和盟国一起确保伊朗为此付出代价。第一步,美国将起诉那些参与这起阴谋的个人;第二步美国将对伊朗实施“最严厉”的制裁,并继续动员国际社会进一步孤立伊朗。 “现在我们不排除任何选项来对付伊朗,但你可以预期,我们将继续对伊朗政府施加各种压力。”奥巴马说。” 现在美国借沙特的驻美的大使被害,强行说是伊朗所为,奥巴马对世界宣言将会对伊朗最严厉的制裁、和打击。看到中国微笑中解决了朝韩舰艇爆炸事件、低调处理钓鱼岛、南海菲越狂吠的挑衅、容忍了对台大量军购、容忍了强行人民币升值给中国国民带来的通货膨胀、容忍了即将对巴基斯坦动武的恐吓、现在却把矛头指向了中俄的重要伙伴---伊朗。这真是难以寻味啊,美国你到底要干啥???

三次印巴战争的结果如何

三次印巴战争的结果如何 2016-12-05 来源:武林网 因为各种宗教和党派利益冲突,印巴两国发生了三次战争。三次印巴战争的结果是克什米尔丧失独立,巴基斯坦占据其五分之二,印度则是五分之三,东巴脱离了巴基斯坦,独立后建国为孟加拉人民共和国。 印巴战争照片 第一次和第二次印巴战争主要是两国围绕克什米尔地区的主权争夺战争,战场主要集中在克什米尔地区,战火总共延续了15个月。第一次战争,印度稍占上风,双方阵亡士兵共达1500名,但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还是通过其全民公决来解决。第二次战争中,巴基斯坦凭借先进的空军装备越战越勇,力压印度,结果是印巴两方同意撤退到1965年8月5日前所在地区,这次双方伤亡情况比第一次战争严重,而且印度还被击毁近百辆坦克。只是两次印巴战争被第三方调停

后,在巴基斯坦内部动乱的环境下,印巴之间的第三次战争还是爆发了。第三次印巴战争的结果是准备充分的印方获胜,因为巴基斯坦扛不住印度军队的强大兵力,顽强抵抗下,无论是东巴还是西巴战场仍节节败退。印度成功夺占东巴后,东巴因此得以独立建国。 对于巴基斯坦,历经三次印巴战争的结果损失较大,一方面是兵力的削弱,另一方面是国土的分裂,主权被分割去一部分。而冤家对头印度则利用其内部矛盾,加上灵活机动的战略作战,最终还是占了巴基斯坦的便宜。 印巴战争最终谁赢 印巴战争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以后两个国家之间发生的三次战争,第一次发生时间是1947年10月21日开始到1948年12月31日结束,战争延续了15个月,第二次是1965年,第三次是1971年,因此关于印巴战争谁赢的问题需要分三次分析。 印巴战争照片

第一次印巴战争是发生在秋季,克什米尔地区,这次印巴战争的显著结果就是印度半岛脱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分别建立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独立的国家,但是两个国家关于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却没有协商一致,为后来的战争埋下了伏笔。第二次印巴战争在历史上又被称为“第二次克什米尔地区战争”。印度和克什米尔的军队在原先设定的停火线上开始交战。1965年8月14日巴基斯坦也开始参与斗争。斗争结果为继印巴战争陷入僵局后,经联合国从中调理,印巴战争停火。 关于印巴战争谁赢这个问题,在第三次印巴战争后落下帷幕。1971年,印度向巴基斯坦地区发起进攻战争在巴基斯坦东部和西部两个战争发生。印度在东巴地区取得了胜利,西巴主要两方进行了空战,双方都没有什么战果。巴基斯坦也接受了印度的停战协议。这时的东巴自己形成了孟加拉共和国。三次印巴战争后,克什米尔失去了它的独立性,被巴基斯坦和印度划分。以上便是印尼战争谁赢的问题。 引起印巴战争原因是什么 印巴战争原因起源于英国政府的不良意图。在印度反殖民斗争火热的大环境下,英国不得不向印度人移交政权。然而英国政府人走心不死,还想要暗地里控制印度,鼓动印度各党派分而治之,削弱当地政治力量的统治权。

高中历史选修3课时作业2:5.6 两伊战争练习

第6课两伊战争 基础巩固 1.两伊战争、印巴冲突、巴以冲突均包含宗教派别问题,这说明() A.宗教派别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B.宗教派别问题是导致地区冲突的重要原因 C.人们不应该有宗教信仰 D.上述矛盾冲突的根源是宗教矛盾 解析宗教派别矛盾是可以协调的,A项错误;人人都有信仰自由,C项错误;宗教矛盾是矛盾产生的一个因素,领土主权的争夺激化了其他矛盾,D 项夸大了其影响。 答案 B 2.两伊战争中,伊拉克首先发动“袭船战”的直接原因是() A.伊朗封锁了阿拉伯河的航道 B.伊朗在地面战斗中多次使用化学武器 C.双方进入拉锯战,难以打开局面 D.伊拉克提出停战要求,遭到伊朗拒绝 解析伊朗攻入伊拉克境内后,伊拉克多次提出了停战要求,遭到拒绝后,伊拉克在发动“袭船战”的同时,在地面战斗中多次使用化学武器。 答案 D 3.在两伊战争中,伊拉克防御、伊朗进攻阶段是属于第几个阶段() A.一B.二C.三D.四 解析两伊战争经过了三个阶段,分别是:伊拉克进攻、伊朗防御阶段;伊朗进攻、伊拉克防御阶段;在边境地区互有攻守阶段。故选B。 答案 B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战争双方来讲持续时间较长、损失消耗最大的一场局部战争是() A.两伊战争B.朝鲜战争C.越南战争D.印巴战争解析从1980年9月到1988年8月8年的两伊战争使两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两伊战争是一场时间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伤亡人数超过朝鲜战争、经济损失超过越南战争的大规模消耗战。 答案 A 5.右面图片最能说明() A.美国直接参加了两伊战争 B.美国出售武器增加了战争的危害 C.美国出售武器加速了战争的结束 D.为了石油资源,美国无偿向双方提供武器 解析美苏两国通过对两伊战争提供武器,在大发战 争财的同时,带动了战争的升级,造成了更大的伤害,同时美苏大国借机插手中东地区的事务,使中东地区更加不稳定,选B。 答案 B 6.两伊战争之后,中东地区的形势() ①趋向稳定②形成三大阵营,局势更加紧张③有些中东国家开始了新一 轮的军备竞赛④造成了中东国家的分裂,国家内部分裂活动加剧 A.②③④B.①④C.③④D.②③ 解析两伊战争后,中东地区分裂,局势更加不稳定,但“分裂”是不团结之意,并非国家内部分裂。 答案 D 能力提升 7.两伊战争中,两方互有攻守,当伊朗进攻时,为扫清前面的地雷,伊朗成千上万的少年怀着能升入天堂的梦想,冒着伊拉克炮火,冲进布雷区,被称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