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白玉鸟饲养及繁殖

白玉鸟饲养及繁殖

白玉鸟饲养及繁殖
白玉鸟饲养及繁殖

白玉鸟饲养

饲养白玉鸟,饲料以谷类为主,最好是去皮的谷子加蛋黄,再加些青饲料如白菜叶、菠菜叶等,8~9月为换毛季节,加些油料作物如苏子、油菜籽,适当增加日照。

家庭饲养金丝雀可用方形竹笼饲养,鸟笼的大小可根据饲养的数量而定,一般以能自由活动即可。

在人工饲养环境中,白玉鸟笼舍宜略宽大,需有足够的运动量,除在繁殖期外,雌雄成鸟最好分笼饲养,有些品种还需每笼只养1只成鸟。1~7月是白玉鸟的繁殖期,此时需雌雄成鸟合笼饲养,使之求偶和营巢繁殖。白玉鸟的繁殖笼规格为46厘米(长)×30厘米(宽)×35厘米(高)。笼底需垫细砂,供亲鸟啄食砂粒和沙浴之用,有利消化和营养之需。笼内不同高度设足够的栖架,栖木粗度以鸟趾站稳为佳。

笼内还需有适宜的食水用具。非繁殖期使用的饲养笼可以略小些。

日常可饲喂白玉鸟混合粒料及混合粉料,每天需饲喂足量的青绿色叶菜及水果。较硬的水果或根菜如胡萝卜等,可切成片送入笼内,任其啄食。在白玉鸟繁殖育雏期间,宜饲喂贝壳及墨鱼骨等矿物质饲料,这对成鸟产卵、孵化及雏鸟发育均有良好作用。在繁殖育雏期中,还可以酌情增喂煮熟的鸡蛋,可将熟鸡蛋连同蛋壳切成两半,放入笼内供其自由取食。

白玉鸟很爱清洁,常喜在清水中洗浴全身的羽毛,故需依环境温度情况,每日或隔日供给浴水洗裕若因条件所限,最少也需每周洗浴1次,有利健康及增进食欲。每次洗浴后宜在较暖环境中休息,待羽毛干后再移入通风的环境中,否则常会引起病患。

阳光是白玉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但长时间的强光照射,也会使其艳丽羽色变淡。萝娜种白玉鸟,在直射强光长时间照射后,表现兴奋和引吭高鸣,其鸣声变得强直粗硬。故最好每天在柔和的阳光下1~2小时,不宜爆晒。

每年7~11月是白玉鸟换羽期,此时其体质甚弱,如饲养不当,常会引起发病或伤亡。在此期间需保持日

夜间较均衡的环境温度;避免强风;注意供给营养丰富而易于消化的饲料如熟蛋、青菜、墨鱼骨等,白玉鸟混合粉料的供给也很重要。

一般家庭饲养白玉鸟,常供给多种家庭中的食品,如饼干、窝头、水果皮、核、各种菜类等。总之,白玉鸟的饲料种类繁多,并需多种轮换供给,有利于健康及繁殖。

金丝雀的饲料有小米、谷子、黄豆面、玉米面、窝窝头、狗尾粟、切碎的菜叶等。用谷子喂养时,先把谷子用水湿润,隔水蒸熟。在繁殖及换羽期间,可喂些熟鸡蛋,在育雏期间,再加些蛋糕或面包屑。平时以生熟小米为食,春、夏、秋加饲苦菜,初春和冬季喂以菠菜

白玉鸟繁殖

金丝雀一般在每年四五月开始交配繁殖,每窝可生三五枚蛋,大约两个星期左右可孵出幼鸟,经过四个星期左右,幼鸟就能自行觅食而脱离母鸟。一只身体强壮的母鸟每年可繁殖二三窝。

白玉鸟的人工巢,可用稻草编制或竹丝编制而成,外形似碗状,上口直径11厘米,深5厘米。繁殖期到来前将人工巢挂于繁殖笼内的上方适宜角落处,笼内同时供给软草、短棉絮、兽毛、鸟羽和细碎的纤维等,亲鸟便可自由选用上述垫巢物垫入巢内。每巢产卵4~6枚,卵壳淡青色,有红棕色及青褐色斑。一般雌鸟于产第一枚卵开始坐巢孵卵,为保证全巢雏鸟同时出壳,需将先产的卵取出保存,待产至第4~5枚卵后,将全部卵送入巢中,供亲鸟孵化。取出的种卵存放在通风阴凉处,需防蚊蝇污染,环境温度5~15℃为宜。由雌鸟担任孵化,孵化期14~16天,初生雏双眼闭合,无视力,全身裸露仅有少量绒羽,约经3周育雏期后雏鸟羽毛生齐,开始离巢活动取食。

为减轻亲鸟因育雏劳累而造成的体力消耗,可在雏鸟出生1周后将其取出,人工保温和育雏,这样有利亲

鸟恢复体质,有利再次产卵孵化。一般亲鸟可在雏鸟取出后2周开始交配和再次产卵。新生雏鸟6个月龄开始鸣唱求偶,9~10个月龄开始繁殖。

繁殖白玉鸟,在3~4月时才能让雌雄合笼。雄鸟要选健壮且鸣叫响亮的,年龄要略大于雌鸟,两者血统不可太近。笼为长方形专用灯笼,距笼顶10厘米处挂一个用竹或草编的巢,里面加些麻、棉絮之类便于产卵。笼内还须设置3根直径1厘米的树枝,表面要粗糙些。当雌鸟衔草筑巢时,饲料里加喂墨鱼骨,出雏第一天开始,加一块蒸熟的鸡蛋,增加青饲料。1个月后,雏鸟能自己吃食时,可笼养,仍需加些蛋黄。

回答者:家诺- 高级魔法师五级 2008-5-12 16:31

金丝雀一般在每年四五月开始交配繁殖,每窝可生三五枚蛋,大约两个星期左右可孵出幼鸟,经过四个星期左右,幼鸟就能自行觅食而脱离母鸟。一只身体强壮的母鸟每年可繁殖二三窝。

白玉鸟的人工巢,可用稻草编制或竹丝编制而成,外形似碗状,上口直径11厘米,深5厘米。繁殖期到来

前将人工巢挂于繁殖笼内的上方适宜角落处,笼内同时供给软草、短棉絮、兽毛、鸟羽和细碎的纤维等,亲鸟便可自由选用上述垫巢物垫入巢内。每巢产卵4~6枚,卵壳淡青色,有红棕色及青褐色斑。一般雌鸟于产第一枚卵开始坐巢孵卵,为保证全巢雏鸟同时出壳,需将先产的卵取出保存,待产至第4~5枚卵后,将全部卵送入巢中,供亲鸟孵化。取出的种卵存放在通风阴凉处,需防蚊蝇污染,环境温度5~15℃为宜。由雌鸟担任孵化,孵化期14~16天,初生雏双眼闭合,无视力,全身裸露仅有少量绒羽,约经3周育雏期后雏鸟羽毛生齐,开始离巢活动取食。

为减轻亲鸟因育雏劳累而造成的体力消耗,可在雏鸟出生1周后将其取出,人工保温和育雏,这样有利亲鸟恢复体质,有利再次产卵孵化。一般亲鸟可在雏鸟取出后2周开始交配和再次产卵。新生雏鸟6个月龄开始鸣唱求偶,9~10个月龄开始繁殖。

繁殖白玉鸟,在3~4月时才能让雌雄合笼。雄鸟要选健壮且鸣叫响亮的,年龄要略大于雌鸟,两者血统不可太近。笼为长方形专用灯笼,距笼顶10厘米处挂一个用竹或草编的巢,里面加些麻、棉絮之类便于

产卵。笼内还须设置3根直径1厘米的树枝,表面要粗糙些。当雌鸟衔草筑巢时,饲料里加喂墨鱼骨,出雏第一天开始,加一块蒸熟的鸡蛋,增加青饲料。1个月后,雏鸟能自己吃食时,可笼养,仍需加些蛋黄

7、白色金丝雀:可能由山东金丝雀变异而成,体型与山东金丝雀相似。全身羽毛洁白,讲究红嘴、红脚、红眼睛。

国内的金丝雀主要由“山东种”、“扬州种”和德国“罗娜种”3个品种。上海以养“罗娜种”为主,此种鸟身体细长、羽色变化较多,由黄白、橙红、古铜、银灰等色。头颈由羽毛向四面外翻的凤头,翅膀由羽毛异色、两侧对称的对花,鸣声长而婉转、声调轻而柔,鸣唱时上下喙闭合,如果开后鸣叫说明品种不纯。

资料:关于金丝雀的原产地

金丝雀的原产地是位于北非西部大西洋海域中的加纳利群岛。它包括七个岛屿,一共有七千二百七十三平方公里的面积。一般人都以为,加纳利群岛是西班牙在非洲的属地,其实它只是西班牙在海外的两个行省而已。

在圣十字的丹纳丽芙省(Santa Cruz De Tenerife)里面,包括了拉歌美拉(La Gom era)、拉芭玛(La Palma)、伊埃萝(Hierro)和丹纳丽芙(Tenerife)这四个岛屿。而拉斯巴尔马省(Las Palmas)又划分为三个岛,它们是富得文

都拉(Fueteventura)、兰沙略得(Lanzarote)和最最繁华的大加纳利岛,也就是目前荷西与我定居的地方。

这两个行省合起来,便叫做加那利群岛,国内亦有人译成“金丝雀群岛”因为加纳利和金丝雀是同音同字,这儿也是金丝雀的原产地,但是因鸟而得岛名,或因岛而得鸟名,现在已经不能考查了。

虽然在地理位置上说来,加纳利群岛实是非洲大陆的女儿,它离西班牙最近的港口加底斯(Cadiz)也有近一千公里的海程,可是岛上的居民始终不承认他们是非洲的一部分,甚至史书上也说,加纳利群岛,是早已消失了的大西洋洲土地的几个露在海上的山尖。我的加纳利群岛的朋友们,一再骄傲地认为,他们是大西洋洲仅存的人类。这并不是十分正确的说法,腓尼基人、加大黑那人、马约加人在许多年以前已经来过这里。十一世纪的时候,阿拉伯人也踏上过这一块土地。以后的四个世纪,它成了海盗和征服者的天堂,无论是荷兰人、法国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和英国人,都前前后后地征服过这个群岛。当时加纳利群岛早已居住了一群身材高大、白皮肤、金头发、蓝眼睛的土著,这一群仍然生活在石器时代模式中的居民,叫做“湾契”。十四世纪以后,几次登陆的大战,“湾契”人被杀,被捉去沦为奴隶的结果,已经没有多少人存留下来。当最后一个“湾契”的酋长战败

投崖而死之后,欧洲的移民从每一个国家陆续迁来,他们彼此通婚,目前已不知自己真正的“根”了。

自从加那利群岛成为西班牙的领土以来,几百年的时间,虽然在风俗和食物上仍跟西班牙本土有些差异,而它的语言已经完全被同化了。

也因为加纳群岛坐落在欧洲、非洲和美洲航海路线的要道上,它优良的港口已给它带来了不尽的繁荣。中国远洋渔船在大加那利岛和丹纳丽芙岛都有停泊,想来对于这个地方不会陌生吧!

不知何时开始,它已经成了大西洋里七颗闪亮的钻石。航海的人,北欧的避冬游客,将这群岛点缀得更加诱人了。编辑本段体态特征

金丝雀体长12-14厘米,体型较麻雀细瘦但较麻雀细长。叫声不甚美,经人工培育出现了黄色、白色、绿色、橘红色、古铜色等羽色,叫声也比原种好听。

白玉鸟(8张)

刚出窝的金丝雀幼鸟,两性与实务相同,单从外观难以鉴别雌雄。但经过2-3个月后,雄鸟的肛门突起(泄殖腔突)呈锥形,而雌性的则较平,呈馒头状。鉴别时由手将鸟捉住,吹起肛门周围的羽毛就可看清。另外,幼金丝雀出生35~45天就开始鸣啭,这时从它们的鸣啭姿态上可区分雌雄。鸣啭时喉部鼓起,上下波动,声音连续不断者是雄鸟。金丝雀成鸟的雌雄鉴别比较容易,因雄鸟的鸣声悠扬动听,此鸟的鸣声单调。

生活习性:

野生金丝雀主要吃植物种子,夏季兼吃昆虫。营杯状巢,每窝产卵4-5枚,每年1-7月繁殖,孵卵主要由雌鸟担任,孵化期14-16天。笼养金丝雀为食谷鸟类,国产耐粗饲。“罗娜种”的鸣声为紧密的“JiJi——JiJi——”、“Ju……Ju……”和“Jie、Ju……”;“山东种”的鸣叫声为响亮曲折的“JiJi……”和“JiaJia……”。幼鸟还可模仿百灵鸟和画眉鸟的鸣声,并富有表演天份,经过训练后演“接物”、“戴面具”等杂耍。

编辑本段饲养管理

金丝雀的身体比较较弱,平时应让它们多运动,因此,饲养笼必须宽大,最好用特制的金丝雀饲养笼。雌雄鸟在平

时分笼饲养,每笼只养1只。8、9月间转到繁殖龙种并笼饲养,让它们营巢繁殖。繁殖笼多为木制,46厘米*30厘米*35厘米。用草或竹丝编织成外形像碗、上口直径11厘米、深5厘米的人工巢,挂在繁殖笼上方。笼内设置的食罐、水罐的口要大,栖杠最好是扁圆形的,笼底铺上细砂。

金丝雀日常的饲料是谷子、稗子、玉米面窝头、菜籽、苹果、青菜等。可用几种料混合饲喂,如谷子2份、稗子7份、菜籽1份。稗子来源困难时,可用谷子或小米代替。苹果须切成小片,青菜须切碎。冬季或换羽时期,饲料的配比为谷子2份、稗子6份、菜籽(苏子)2份。亲鸟配对前开始饲喂鸡蛋小米,合笼后继续供给发情饲料和骨粉。开始孵蛋后停用上述饲料,另增加20%菜籽及白苏籽。雏鸟出壳后,供给蛋黄面(熟蛋黄一个,小米或玉米面120克搅拌而成)、青菜和蛎壳粉等。

在管理上比普通笼养观赏鸟要求更高。每周清除笼底粪便2-3次,食罐和水罐每天刷洗一次并换新食、新水,栖杠每3天洗一次,每周至少水浴一次,适时修剪爪甲。金丝雀如果长时间受到阳光直射,会使羽毛退色,罗娜金丝雀还会高声鸣叫,致使鸣声变得粗硬,所以每天在柔和的阳光下晒一个小时就够了。夏季的夜间,最好用笼套罩住鸟笼,防止蚊虫叮咬。

每年的7-8月份是金丝雀换羽时期,体弱者往往死去,健康者也易感疾病。因此,除在饲料种增加10%菜籽和墨鱼骨粉外,还要避免分吹,尽量少接触外界。

编辑本段繁殖

为了繁殖,在配对以前,金丝雀要雌雄分开饲养,等它们隔笼用嘴互相交吻的时候,再把它们一起放进繁殖笼内。当雌雄鸟和好生活以后,可以把人工巢挂在繁殖笼上方。看到雌鸟嘴叼羽毛在巢上徘徊或在巢上打旋时,表示筑巢开始了,应把清洁的棉花挂在笼柱上,鸟很快就会衔去筑巢。巢建好后3-4天,雌鸟开始产卵,每窝产2-6枚。

金丝雀孵卵由雌鸟担任。由于雌鸟每天产1枚卵,所以雏鸟时间不一致。为克服这个不足,有的地方在雌鸟产卵后,用石膏制成的假卵换出真卵保存起来,等产下4枚卵时才取出假卵,再把前3个真卵放回巢内,让鸟孵化,使4只雏鸟在同一天出壳。入孵第六天要在灯光下验卵,取出未受精卵,10天以后再复验一次。孵化14-16天。

雏鸟出壳口自己不会觅食,要靠亲鸟喂养。小金丝雀余姚是蛋黄面、白菜等既有营养又易消化的食物和水。育雏期应每天加喂一块新鲜蛋黄,要注意观察亲鸟是否哺喂雏鸟。一般来说,雏鸟出壳24小时内不吃食物不会饿死,如果第二天亲鸟仍不喂养,必须人工饲喂,即吧蛋黄和青菜汁调成糊

状,用一根小竹签挑蛋黄糊送到雏鸟嘴上,直到雏鸟吃饱为止。1-2天后,如亲鸟开始喂雏,则可停止人工饲喂,否则一直坚持到雏鸟能自己啄食为止。

雏鸟从出壳到羽毛长齐大约需要25天,蛋黄面要每天加饲。1个月后,雏鸟就可以脱离亲鸟单独饲养。这时的饲料仍以蛋黄面为主,到雏鸟满2月龄后才可逐渐改为日常饲料。大部分雌鸟在雏鸟出壳12-21天后又开始交配、产卵,这时雌鸟就要把幼鸟赶出鸟巢,如果小鸟不肯离开,就会又破头之厄。此时为保护幼鸟安全,在笼内应再增设一个人工鸟巢,巢内放上棉花或细竹衣,让成鸟自己把窝整理好,就可以避免驱赶雏鸟。雏鸟经过6个月的饲养后开始鸣叫,9-10个月达到性成熟。小金丝雀必须由善鸣的老鸟带领才能学会好听的鸣叫,老金丝雀、百灵鸟、大山雀等都是小金丝雀很好的歌唱教师,也可用善歌鸟的唱片或录音带来教小金丝雀鸣叫。一定要在幼时教会小金丝雀鸣叫,一般认为,第一次换羽后就不再“上口”了。

红金丝雀羽色的保持与遗传有关,它本是桔红金丝雀与绯雀的杂交种,要世代保持红色,回交是最有效的办法。饲料保持羽色的作用也被证实,国外已有色素饲料。但这种鸟的羽色显得不自然、无光泽。

白玉鸟饲养及繁殖

白玉鸟饲养饲养白玉鸟,饲料以谷类为主,最好是去皮的谷子加蛋黄,再加些青饲料如白菜叶、菠菜叶等,8?9月为 换毛季节,加些油料作物如苏子、油菜籽,适当增加日照。 家庭饲养金丝雀可用方形竹笼饲养,鸟笼的大小可根 据饲养的数量而定,一般以能自由活动即可。 在人工饲养环境中,白玉鸟笼舍宜略宽大,需有足够的运动量,除在繁殖期外,雌雄成鸟最好分笼饲养,有些品种还需每笼只养1只成鸟。1?7月是白玉鸟的繁殖期,此时需雌雄成鸟合笼饲养,使之求偶和营巢繁殖。白玉鸟的繁殖笼规格为46厘米(长)X 30厘米(宽)X 35厘米(高)。笼底需垫细砂,供亲鸟啄食砂粒和沙浴之用,有利消化和营养之需。笼内不同高度设足够的栖架,栖木粗度以鸟趾站稳为佳。 笼内还需有适宜的食水用具。非繁殖期使用的饲养笼可以略小些。

日常可饲喂白玉鸟混合粒料及混合粉料,每天需饲喂足量的 青绿色叶菜及水果。较硬的水果或根菜如胡萝卜等,可切成片送入笼内,任其啄食。在白玉鸟繁殖育雏期间,宜饲喂贝壳及墨鱼骨等矿物质饲料,这对成鸟产卵、孵化及雏鸟发育均有良好作用。在繁殖育雏期中,还可以酌情增喂煮熟的鸡蛋,可将熟鸡蛋连同蛋壳切成两白玉鸟很爱清洁,常喜在清 水中洗浴全身的 ,放入笼内供其自由取食。 羽毛,故需依环 境温度情况,每日或隔日供给浴水洗裕若因条件所限,最少也需每周洗浴 1 次,有利健康及增进食欲。每次洗浴后宜在较暖环境中休息,待羽毛干后再移入通风的环境中,否则常会引起病患。 阳光是白玉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但长时间的强光照射,也会使其艳丽羽色变淡。萝娜种白玉鸟,在直射强光长时间照射后,表现兴奋和引吭高鸣,其鸣声变得强直粗硬。故最好每天在柔和的阳光下1?2 小时,不宜爆晒。 每年7?11月是白玉鸟换羽期,此时其体质甚弱,如 饲养不当,常会引起发病或伤亡。在此期间需保持日

玉鸟

3.育雏 经过约14天的孵化,雏鸟便会自己破壳而出,亲鸟会将吃进的饲料磨成糊状,吐出后嘴对嘴的饲喂雏鸟。芙蓉鸟属晚成鸟,出壳后只有绒毛没有羽毛,没睁眼,不会行走,不能自己觅食,亲鸟自会趴在雏鸟身上替其保温。雏鸟7天后睁眼,3天可见羽管长出,10天可见铲形羽,以后全身羽毛渐渐丰满。二十天左右站杠、练翅,二十五天可自己进食青菜、蛋黄,三十可进食粒料,三十五天即可分笼饲养,个别体质弱的可延长几天再分笼(育雏期必须增加营养。参见饲料和饲养2节)。自幼雏出壳20天左右雌鸟又开始交配产卵,雌鸟会啄幼鸟身上的羽毛铺窝,多添加棉花麻丝在笼内,让雌鸟继续产卵与孵化。一般情况下芙蓉鸟一年孵育3~5窝。 1.日常饲养:是指幼鸟能自己吃硬粒料以后的饲养。此时鸟儿体羽已经长齐,能够飞翔,虽然身体还没有成鸟的身体那么强壮,但已经可以单独饲养或群养。按上面“饲料”一节中“粒料”配方配好饲料,视所养芙蓉鸟

的数量添加足够的饲料,以每天都能有少量剩余为准。每天早晨将前一天的饲料倒净,再添加新饲料。饮用水必须每天更换,在加新水前要将饮水器洗刷干净。芙蓉鸟喜食青菜和水果,每天保持不断青菜或水果。晚上将吃剩下的青菜或水果取出。每天饲喂的饲料品种最少在三种以上,品种越多越好。以保证鸟儿能摄取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2.繁殖期的饲养:是指芙蓉鸟求偶(配对)、交配、营巢、产卵、孵化、育雏的整个过程。每繁殖一窝鸟约50天,整个繁殖期长达半年。这是芙蓉鸟最辛苦的季节,也是饲养者最繁忙的时期。饲养者的主要工作是对芙蓉鸟进行配对、调整饲料、增加营养、提供繁殖笼、鸟巢、巢架、巢草。还要注意孵化的情况,对不孵卵的芙蓉鸟要找义鸟(俗称保姆鸟)代孵代喂雏鸟等(详情请见繁殖须知一节)。 3.换羽期的饲养:芙蓉鸟每年都要换羽(也有称倒毛)一次,时间是7—9月,约45—60天新羽长齐。换羽期鸟体较弱,容易生病,需

芙蓉鸟疾病的预防原则

芙蓉鸟疾病的预防原则 做好日常的饲养工作 一般的饲主大多只会购买一只鸟儿来饲养,所以鸟之间的传染病一般不是特别常见。所以主要引起鸟儿疾病的因素还是由于环境以及喂食或者饲养不当所造成的。对于这些问题要尽量避免,那么相对的,疾病的发生几率也会低很多。 为了预防乃至消灭芙蓉鸟疾病,将其危害性限制在最低限度,在饲养过程中必须切实抓好“养、防、检、治”的综合防治措施的落实,消除或切断疾病发生和流行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鸟这3个环节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养:是指平时必须搞好饲养管理,即合理搭配饲料,满足芙蓉鸟的正常生理需要;做好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科学的进行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养是防疫工作的基础,是增强鸟的体质,提高鸟体抗病能力,保证芙蓉鸟健康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本措施。 防和检:是指通常所说的防疫和检疫,是防止引入病原,及早发现和控制乃至扑灭疫情的两项密切相关的重要措施。治:是指疫情发生后,采取必要和恰当的措施对病鸟进行治疗,以减少损失和促进病鸟的早日康复。同时对受威胁的健康鸟也采取必要的措施或进行疫苗紧急接种或药物防治。 1.提供合适的居住环境 根据芙蓉鸟的生活习性的特点,选择大小适当结构合理的笼具;经常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饲养密度。依照温度的变化及

时调整相宜的饲养管理措施;保持良好的通风,但不要将鸟笼放在风口处;既要有必要的日照,但时间又不能太长,一般上午斜照的日光为佳。 定期观察鸟儿的状态,看看有无异样 2.保持生活用具的清洁,定期消毒 饮水的器皿最好每天清洗一次,食具和鸟笼每周清洗和打扫一至二次。消毒一般每月一次,鸟笼可用日光消毒,食具饮水器及其他用具可用百毒杀、新洁尔灭或过氧乙酸等消毒。每天清理粪便,鸟巢经常更换垫料,一窝小鸟能独立进食后,对鸟巢进行清洗,再用沸水烫洗,晒干备用。搞好环境卫生,定期进行灭鼠、杀虫和消毒。 3.合理地安排饮食 饲料的调配应尽量做到合理和营养全面,特别注意能量、蛋白质和氨基酸等的需要量及各种营养成分之间的平衡。在饲养过程中,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不足时有发生,要视具体情况经常注意补充。对易变质腐败的油脂性和蛋白质较多的饲料,在储存过程中应添加适量的抗养化剂和防霉剂,以防变质。 4.可适当逗鸟增加一定的运动 通过增大鸟笼空间、加大栖杠距离、饲料引逗,以及水浴等方式增加芙蓉鸟的活动量,避免因运动量不足而过于肥胖。 5.每天注意观察鸟儿的状态 注意经常关注一下鸟儿的精神状况、食欲、排便等相关状况,一旦发现不妥尽早采取措施。

花卉扦插繁殖方法大全

花卉扦插繁殖方法大全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根据插穗材料、扦插条件、扞插时期以及扦插目的的不同,可分为多种扞插方法,现归纳如下: 1.按插穗材料分:有枝插、叶芽插、叶插、根插。 1)枝插:用楦物的枝条作为繁殖材料进行扦插的方法叫枝插,这是应用最普遍的一种方法。其中用草本植物的柔嫩部分作为扦插材料的称为草本插;用木本植物还未完全木质化的绿色嫩枝作为材料的,称为嫩枝插或绿枝插;用木木植物已经充分本质化的老枝怍为材料的,称为硬枝插或熟枝插;用休眠枝扦插称为休眠枝插:用比较幼小还未伸长的芽作为材料的称为芽插;用枝条的先端部分扦插的称为带梢插;用切除先端部分的枝条扦插的则称为正常插或去梢插,这也是最普通的扦插法。 2)叶芽插:用带有腋芽的叶进行扦插,也可看成是介于叶插和枝插之间的带叶单芽插。当材料有限而又希望获得较多的苗木时,可采用这种方法。如印度橡皮树、山荼、大丽花、绿萝等的扞插多用这种方法。对赤松等树种,切除嫩枝顶端部分,促使针叶基部的不定芽活动,形成短枝,然后连同针叶切下进行扦插,即称为叶束插,这也属于叶芽插的一种。 3)叶插:用叶作为材料进行扦插的方法。此法只能应用于能自叶上发生不定芽及不定根的种类,如虎尾兰、毛叶秋海棠、大岩桐等。凡能进行叶插的植物,大都具有粗壮的叶抦、叶脉或肥厚的叶片。 叶插方法常用的有下列几种: 平置法:又称全叶播。先将叶柄切去,然后将叶片平铺在沙面上,用竹针等固定,并使其下面与沙面紧贴。如落地生根可自叶缘处发生幼小植株。秋海棠则自叶片基部或叶脉处发生幼小植株。 直插法:又称叶枘—插。将叶柄插入沙中,叶片立于沙面上,则于叶柄基部发生不定芽。大岩柄的叶插,则先在叶柄基部发生小球茎,而后发生根与芽。 鳞片插:百合鳞片可以剥取进行扦插。百合于7 月开花后,搪起鳞茎,千燥数日后,剥下鳞片插于湿沙中,68周后在鳞片基部可发生小鳞茎。 片叶插:又称分切插。此法是将一个叶片分切为数块,分别进行扞插,使每块叶片都形成不定芽。如虎尾兰、大岩桐、椒草等都可用此法繁殖。 根插:有些植物的根上能产生不定芽而形成幼 株,如腊梅、柿子、牡丹、芍药、补血草等具有肥厚根的种类,可采用根插。一般在秋季或早春移栽时进行,

芙蓉鸟的正确饲养方法有哪些.doc

芙蓉鸟的正确饲养方法有哪些 家庭饲养金丝雀可选用方形或圆形笼饲养,最好饲养在特制的笼中。雌、雄鸟在平时分笼饲养,每笼只养1只,8~9月开始合笼饲养,让金丝雀营巢繁殖。此时可换成46厘米30厘米35厘米繁殖笼。用草类或竹丝编织成外形像碗,上口直径12厘米、深15厘米的人工巢,挂在繁殖笼内上方。笼里须设置食罐、水罐和栖杠。食罐、水罐的口要大,栖杠最好是扁圆形。笼底铺一层细沙或硬纸板,以便清理鸟粪。 饲养管理 饲料是小米、稗子、玉米面、黄豆面、菜籽等,可酌情选用或搭配喂给。在换羽、冬季繁殖前,或者体质消瘦时,按主食10%~20%的比例喂给熟鸡蛋、小米面、花生米等。还要每天喂1小片嫩菜叶,如鲜嫩白菜、鲜苦荬菜等。金丝雀特别喜食苦荬菜,此菜不仅能防治鸟拉稀,还能提供维生素。有条件的,可在夏、秋季节将鲜苦荬菜晾干贮藏,以备冬用。 金丝雀很爱清洁,四季都坚持洗澡,洗后要及时将水碗内的水换掉。每天在柔和的阳光下晒1小时,晒的时间过长会使羽毛褪色。夏季夜间要用笼套罩住鸟笼,防止蚊虫叮咬。发情、交配、孵蛋和育雏期间的金丝雀,要特别保持安静,严防惊吓。要把育雏笼悬挂在能避风雨、透光、干净清洁的墙壁上,以利亲鸟的孵化和育雏。 繁殖 雌、雄合笼后,20~30天即表现发情。可把人工巢挂在繁殖笼的上方,当看到雌鸟嘴叼羽毛在巢上徘徊或在巢里打旋时,表示筑巢开始了。这时应把一团清洁的棉花挂在笼柱上,鸟儿很快就会衔去把巢筑好。建好巢后3~4天,雌鸟就开始产蛋,每窝可产2~6枚。 金丝雀孵化由雌鸟担任,由于雌鸟每天产1枚蛋,所以雏鸟出壳的时间也不一致。为了克服这个不足,可在雌鸟产蛋后,

用石膏制成的假蛋换出真蛋,等产完蛋后,才取出假蛋,把前几个同时放回巢内,让鸟孵化。这样可以使雏鸟在同一天出壳。 雏鸟出壳后不会觅食,要靠亲鸟喂养。小金丝雀主要吃蛋黄面、嫩白菜等既有营养又易消化的食物和水。育雏期应每天加喂1块新鲜熟蛋黄。如果第二天亲鸟还不喂雏鸟,必须进行人工饲喂。直到亲鸟喂雏鸟或者雏鸟能啄食为止。 雏鸟从出壳到羽毛长齐约需25天,1个月后就可以脱离亲鸟,移笼饲养了。这时的饲养仍以蛋黄面为主,直到雏鸟2月龄后,才可逐渐改用日常饲料。大部分雌鸟在所孵的雏鸟出壳17~21天以后,又可开始交配、产蛋。雏鸟6月龄开始鸣叫,9~10月龄性成熟,就会引吭高歌和繁殖。小金丝雀必须有善鸣的老鸟带领才能学会好听的呜叫声。成年金丝雀、百灵等都是小金丝雀很好的歌唱教师,也可用歌鸟的唱片或录音带来教歌,使其逐渐成为鸣啭歌调优美的上品鸟。 芙蓉鸟的特征 金丝雀体长12~14厘米,羽色有黄、白、红、绿、灰褐色,黄色金丝雀的数量较多,最名贵的是嘴和腿都是肉色的白色金丝雀,其次是白羽红眼睛的金丝雀。刚出窝的幼鸟,两性羽色相同,难以鉴别雌雄。2~3个月后,雄鸟的肛门突起,呈锥形;而雌鸟的则较平,呈椭圆状。鉴别时用手将鸟捉住,吹起肛门周围的羽毛就可看清楚。从成鸟外形上看,雄鸟体较大,尾较长,头较圆,头顶及全身羽色较深;雌鸟体较小,尾较短,头较尖细,头顶及全身羽色较浅。另外,鸣啭时喉部鼓起,上下波动,声音连续不断,悠扬动听的是雄鸟;雌鸟则鸣声单调。 野生金丝雀和宠物金丝雀长得并不一样。野生金丝雀通常是绿色或橄榄色,宠物金丝雀通常是嫩黄色。两个种类都能长到8英寸长(20厘米)。 芙蓉鸟的生活习性 野生金丝雀主要吃植物种子,夏季兼吃昆虫。笼养金丝雀为食谷鸟类,国产耐粗饲。罗娜种的鸣声为紧密的JiJi JiJi 、

如何饲养玉鸟的基本方法有些玉鸟的饲养与管理

如何饲养玉鸟的基本方法有些玉鸟的饲养与管理 玉鸟被爱好者视为珍品而竞相购买,是一种受欢迎的宠物。那么玉鸟如何饲养呢?下面是精心为你的饲养玉鸟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1.日常饲养:是指幼鸟能自己吃硬粒料以后的饲养。此时鸟儿体羽已经长齐,能够飞翔,虽然身体还没有成鸟的身体那么强壮,但已经可以单独饲养或群养。按上面“饲料”一节中“粒料”配方配好饲料,视所养芙蓉鸟的数量添加足够的饲料,以每天都能有少量剩余为准。每天早晨将前一天的饲料倒净,再添加新饲料。饮用水必须每天更换,在加新水前要将饮水器洗刷干净。芙蓉鸟喜食青菜和水果,每天保持不断青菜或水果。晚上将吃剩下的青菜或水果取出。每天饲喂的饲料品种最少在三种以上,品种越多越好。以保证鸟儿能摄取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2.繁殖期的饲养:是指芙蓉鸟求偶(配对)、交配、营巢、产卵、孵化、育雏的整个过程。每繁殖一窝鸟约50天,整个繁殖期长达半年。这是芙蓉鸟最辛苦的季节,也是饲养者最繁忙的时期。饲养者的主要工作是对芙蓉鸟进行配对、调整饲料、增加营养、提供繁殖笼、鸟巢、巢架、巢草。还要注意孵化的情况,对不孵卵的芙蓉鸟要找义鸟(俗称保姆鸟)代孵代喂雏鸟等(详情请见繁殖须知一节)。

3.换羽期的饲养:芙蓉鸟每年都要换羽(也有称倒毛)一次,时间是7—9月,约45—60天新羽长齐。换羽期鸟体较弱,容易生病,需精心饲养,如管理不当,极易死亡。应减少或停止水浴。饲养场所要求安静和空气流通,禁忌强风和穿堂风。在发现鸟儿开始掉毛时,要喂高蛋白、富含脂肪、多维生素的饲料,以促进新羽的生长。对于羽色为红色的鸟,还要添加红色素饲料,直至新羽长齐。 管理 芙蓉鸟的管理可以分为日常管理、季节管理和特殊时期管理。 1.日常管理 (1)制定日常管理计划。芙蓉鸟有它自己特定的生活习性与活动规律,要想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生活的很好,饲养者应制定日常管理计划。一则使芙蓉鸟生活有规律,二则便于检查芙蓉鸟每天活动状况和饲养者的饲养工作。 (2)饲料配方。按照芙蓉鸟的食性与食物的营养价值制定。小鸟已适应固定的配方饲料后,饲养者不要轻易突然变动饲料的配方,更不宜喂单一饲料。

芙蓉鸟繁殖技术1

针对芙蓉鸟繁殖时几个常遇问题的答疑解惑,去翻看以前有关的老帖,想顶上来供咨询者看看,惊悉不知何时论坛设置了“永远也顶不上来”的无法回复;想是杜绝“老帖”沉渣泛起扰乱新视觉?殊不知,这把一些有用的“老帖”也打入“底牢”,永世不得翻身(还望领导重新斟酌不要一刀切为好)。 现从新整理、编辑,献给急需的朋友,话入主题------(1)【母鸟旺了(已下蛋),公鸟还没旺怎么办?】母鸟一旦开始下蛋,公鸟还没有旺,您就是把未旺的公鸟与其合笼也是无用,或想让母鸟暂时停止下蛋,那也是无济于事。母鸟自己会按步就班的继续下(水)蛋,下完蛋依旧自己会认真的趴窝孵化。您就是撤除了鸟窝,她也会将蛋下在食盒里或笼底;若是强行放它到大笼里迫使她落旺(想让它等等再下蛋),则会一旦“落性”,那今年(她)繁殖的这一页就算翻过去了,想让她再起旺(下蛋)就等(再倒毛完了)明年吧。 那是不是就没有办法了呢?否! 一对鸟一个繁殖期(自孵自喂)一般可以繁殖3~4窝,若只是让它下蛋(由保姆孵化、饲喂),可以下8~10窝蛋。

所以,争取时间,让公鸟尽快的旺起来,后几窝还是有希望的。 母鸟(自然生理)每天下一枚蛋,一般下4~5枚,下蛋期5天; 下完蛋开始趴窝孵化,正常13~14天,孵化期14天;到时不见幼鸟出壳,潜意识让母鸟自己会多孵3~5天,幻想期4天; 母鸟潜意识继续趴窝3~5天还没有动静,自己就会弃窝离开, 您即可将鸟窝取出。 此时,5+14+4 = 23天,也就是利用这故意拖延的“三个期”为公鸟的催旺赢得了23天的宝贵时间。 取出鸟窝4天后,(这母鸟又开始孕育下一窝蛋苗)再将鸟窝放回原位,此时母鸟又会叼棉花开始絮窝(开始她下一窝的繁殖),待它忙活4~5天后就开始又下蛋了。 也就是说:从取出窝---到再放进窝---到又开始下蛋,又有8~10天的时间拖延(总计23+9=32天)。 此刻,您想用的公鸟利用这一个月的时间若已经催旺(能用)了,即可在母鸟二次开始叼棉花絮窝的档口将旺公放入,“干柴遇烈火”正当时,就会见到那可囍的一幕......。

花卉扦插繁殖方法大全

根据插穗材料、扦插条件、扞插时期以及扦插目的的不同,可分为多种扞插方法,现归纳如下: 1.按插穗材料分:有枝插、叶芽插、叶插、根插。 1)枝插:用楦物的枝条作为繁殖材料进行扦插的方法叫枝插,这是应用最普遍的一种方法。其中用草本植物的柔嫩部分作为扦插材料的称为草本插;用木本植物还未完全木质化的绿色嫩枝作为材料的,称为嫩枝插或绿枝插;用木木植物已经充分本质化的老枝怍为材料的,称为硬枝插或熟枝插;用休眠枝扦插称为休眠枝插:用比较幼小还未伸长的芽作为材料的称为芽插;用枝条的先端部分扦插的称为带梢插;用切除先端部分的枝条扦插的则称为正常插 或去梢插,这也是最普通的扦插法。 2)叶芽插:用带有腋芽的叶进行扦插,也可看成是介于叶插和枝插之间的带叶单芽插。当材料有限而又希望获得较多的苗木时,可采用这种方法。如印度橡皮树、山荼、大丽花、绿萝等的扞插多用这种方法。对赤松等树种,切除嫩枝顶端部分,促使针叶基部的不定芽活动,形成短枝,然后连同针叶切下进行扦插,即称为叶束插,这也属于叶芽插的一种。

3)叶插:用叶作为材料进行扦插的方法。此法只能应用于能自叶上发生不定芽及不定根的种类,如虎尾兰、毛叶秋海棠、大岩桐等。凡能进行叶插的植物,大都具有粗壮的叶抦、叶脉或肥厚的叶片。 叶插方法常用的有下列几种: 平置法:又称全叶播。先将叶柄切去,然后将叶片平铺在沙面上,用竹针等固定,并使其下面与沙面紧贴。如落地生根可自叶缘处发生幼小植株。秋海棠则自叶片基部或叶脉处发生幼小植株。 直插法:又称叶枘—插。将叶柄插入沙中,叶片立于沙面上,则于叶柄基部发生不定芽。大岩柄的叶插,则先在叶柄基部发生小球茎,而后发生根与芽。 鳞片插:百合鳞片可以剥取进行扦插。百合于7 月开花后,搪起鳞茎,千燥数日后,剥下鳞片插于湿沙中,6?8周后在鳞片基部可发生小鳞茎。 片叶插:又称分切插。此法是将一个叶片分切为数块,分别进行扞插,使每块叶片都形成不定芽。如虎尾兰、大岩桐、椒草等都可用此法繁殖。 根插:有些植物的根上能产生不定芽而形成幼 株,如腊梅、柿子、牡丹、芍药、补血草等具有肥厚根的种类,可采用根插。一般在秋季或早春移栽时进行, 方法是挖取植物的根,剪成4-10厘米的根段,水平状埋植于基质中,也可使根的一端稍微露出地面呈垂直状埋植。 2.按扦插季节分:有春插、夏插、秋插和冬插。 1)舂插:在舂季进行的扦插。主要用老枝或休岷枝作为材料,成活后在当年内生长期较长,适亍各种植物,因此此法应用较普遍。舂插可采用冬季贮藏的穗条。 2)夏插:在夏季空气较湿润的梅雨季节进行,多用当年生绿枝或,绿枝。夏插特别适合于要求髙温 的常绿阔叶树种。

夏津白玉鸟的饲养管理

夏津白玉鸟的饲养管理 夏津白玉鸟,又名金丝雀、芙蓉鸟,亦称雪雀,俗称黄雀。据民国年间《夏津县志》载:“雪雀,黄白两种,亦有花者,通称白玉鸟。”其饲养史可上溯至明初,迄今已有600 余年的历史。夏津白玉鸟是一种适于家庭养殖的观赏鸟,多以笼喂养,用以美化环境和调剂人们的精神生活,白玉鸟历来为夏津县出口创汇特色品种,远销国外。现简要介绍一下夏津白玉鸟的饲养管理技术,供参考。 1品种分类 白玉鸟毛色分黄、白两种,白者如无瑕之玉,黄者遍体乳黄。眼分红、黑,以毛色纯白,赤眼凤头为上等。 2生活习性白玉鸟体形健美,略长于云雀,善啼,其啼声清脆婉转,悠扬动听。久喂后可仿人吹口哨。多以笼养,适宜粗放饲养。白玉鸟有较强的繁育能力,在15?20 C, 一般每月产卵1窝,每窝4?6个,产卵后孵化14 d小鸟即可出壳,出壳后的小鸟生长18 d 即能飞翔。其性喜洁净,食盒水盏应每日清洗,暑期须备大小盏供其沐浴。平时以生熟小米为食,春、夏、秋加饲苦菜,初春和冬季喂以菠菜。 3饲养管理 3.1 活动场地 白玉鸟的笼舍宜宽大,需有足够的运动场所。除在繁殖期外,雌

雄成鸟最好分笼饲养,笼底需垫细砂,供亲鸟啄食砂粒和砂浴之用, 有利于消化。笼内设不同高度的栖架,栖木以扁圆为好,笼内还需有水槽,笼底设有接粪板。 3.2 饲料白玉鸟日常可饲喂谷子、窝窝头、菜粒、花生、青菜、苦菜等。白玉鸟平常的饲料配比为:谷子 2 份、小米7 份、花生(或菜粒) 1 混合,较硬的水果或青菜等可切成片送入笼内,任其啄食。在冬季或换羽时期,饲料的配比为:谷子 2 份、小米6 份、花生(或菜粒)2份混合使用。小?B出壳至2月龄以前,饲料主要以蒸熟的鸡蛋、小米、玉米面为主,一般情况下0.5 kg 小米加2个鸡蛋,小鸟2月龄以后改为日常饲料。亲鸟配对前,开始喂鸡蛋小米(鸡蛋蒸熟、小米炒黄混合即可)。同时还应注意饲料中经常添加骨粉、微量元素等,饮水中经常添加维生素。 3.3 环境卫生 冬季注意保温,舍温不低于16 C,同时防止CO中毒。白玉鸟喜阳光,但长时间的强光照射也会使其羽毛颜色变淡。定期对鸟舍进行消毒,用百毒杀、喷雾灵均可,每周清除笼底粪便2?3次,食槽、水槽天天清洗,并换新食、新水,栖杠每 3 d 清洗一次。夏季最好用笼套罩住鸟笼,防止蚊虫叮咬,每年7?8 月 是白玉鸟换羽期,此时其体质弱,如饲养不当,常会引起发病或死亡。 在此期间需保持均衡的环境温度,避免强风,注意供给营 养丰富而易于消化的饲料,如熟蛋、菜粒或花生等,增强白玉鸟的抵抗力。 4繁殖技术

芙蓉鸟身体特征的遗传概率

芙蓉鸟身体特征的遗传概率 1.眼睛颜色(黑眼或红眼)的遗传:对于母鸟来说是隐性遗传,公鸟是显性遗传。用黑眼公鸟配红眼母鸟,不会出红眼雏鸟。用红眼公鸟配黑眼母鸟,出红眼的概率是50%,但黑眼雏鸟都有隐性红眼基因。再配鸟有三种情况: (a)用此类有隐性红眼基因黑眼公鸟再配红眼母鸟,出红眼的概率是75%。 (b)用此类有隐性红眼基因黑眼公鸟和有隐性红眼基因黑眼母鸟再配,出红眼的概率是50%。 (c)用此类有隐性红眼基因黑眼公鸟再配无隐性红眼基因黑眼母鸟再配,出红眼的概率是25%或者更低。 2.羽毛颜色的遗传:对于公母鸟来都说是显性遗传。三种情况:(a)遗传母鸟或公鸟的颜色。(b)取公母鸟颜色的中间色。(c)取公母鸟颜色的块状色。 3.羽毛的遗传形式,对于公母鸟来说都是显性遗传。各遗传公母鸟羽毛形式的50%。也就是说,如果用卷毛公鸟配平毛母鸟,雏鸟只能遗传公卷毛羽毛翻卷程度的一半。 4.体态的遗传形式,对于公母鸟来说都是显性遗传,体态的表现方式只有一种,就是取父亲和母亲体态的中间值。各遗传公母鸟体态形式的50%。如果用卷毛鹰公鸟配普通卷毛母鸟,雏鸟只能遗传公母卷毛体态

形式的一半,也就是说,没有公鸟那样的直立又比母鸟腿长。 你的芙蓉鸟是否好看羽色是最重要的,因为羽色遗传都是显性遗传,所以亲鸟的羽色和体态必定在雏鸟身上表现出来。下面就鸟的羽色遗传特征三种表现方式作详细说明: (a)雏鸟有的象父亲,有的象母亲。如白色鸟和黄色鸟配出的雏鸟有白有黄,概率是各占50%。 (b)取父亲和母亲的羽色的中间色。如红色鸟和黄色鸟配出的雏鸟都是淡红色或酱黄色。概率是100%。 (c)各取父亲和母亲的羽色的一部分。如芙蓉鸟中的辣椒红配桂皮,山东黄配青桂皮,雏鸟都是花鸟,只是前者是红黑花,后者是黄黑花,花鸟的概率是100%。 如在黄配白以后,其子女和别的鸟再配对有下面的3种情况: 1)在黄配白以后,在子女中分别取黄色和黄色杂交,出的雏鸟黄色羽毛的概率是100%。 2)在黄配白以后,在子女中分别取白色和白色杂交,出的雏鸟白色羽毛的概率是100%。 3)黄色子女和白色的父母杂交,出的雏鸟白色羽毛的概率是50%,黄色羽毛的概率是50%。 所谓概率是理论的比率,不排除在子代中产生基因突变和反祖现象。

白玉鸟的饲养与繁殖的方法.doc

白玉鸟的饲养与繁殖的方法 白玉鸟的饲养 饲养白玉鸟,饲料以谷类为主,最好是去皮的谷子加蛋黄,再加些青饲料如白菜叶、菠菜叶等,8~9月为换毛季节,加些油料作物如苏子、油菜籽,适当增加日照。 家庭饲养金丝雀可用方形竹笼饲养,鸟笼的大小可根据饲养的数量而定,一般以能自由活动即可。 在人工饲养环境中,白玉鸟笼舍宜略宽大,需有足够的运动量,除在繁殖期外,雌雄成鸟最好分笼饲养,有些品种还需每笼只养1只成鸟。1~7月是白玉鸟的繁殖期,此时需雌雄成鸟合笼饲养,使之求偶和营巢繁殖。白玉鸟的繁殖笼规格为46厘米(长) 30厘米(宽) 35厘米(高)。笼底需垫细砂,供亲鸟啄食砂粒和沙浴之用,有利消化和营养之需。笼内不同高度设足够的栖架,栖木粗度以鸟趾站稳为佳。 笼内还需有适宜的食水用具。非繁殖期使用的饲养笼可以略小些。 日常可饲喂白玉鸟混合粒料及混合粉料,每天需饲喂足量的青绿色叶菜及水果。较硬的水果或根菜如胡萝卜等,可切成片送入笼内,任其啄食。在白玉鸟繁殖育雏期间,宜饲喂贝壳及墨鱼骨

等矿物质饲料,这对成鸟产卵、孵化及雏鸟发育均有良好作用。在繁殖育雏期中,还可以酌情增喂煮熟的鸡蛋,可将熟鸡蛋连同蛋壳切成两半,放入笼内供其自由取食。 白玉鸟很爱清洁,常喜在清水中洗浴全身的羽毛,故需依环境温度情况,每日或隔日供给浴水洗裕若因条件所限,最少也需每周洗浴1次,有利健康及增进食欲。每次洗浴后宜在较暖环境中休息,待羽毛干后再移入通风的环境中,否则常会引起病患。阳光是白玉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但长时间的强光照射,也会使其艳丽羽色变淡。萝娜种白玉鸟,在直射强光长时间照射后,表现兴奋和引吭高鸣,其鸣声变得强直粗硬。故最好每天在柔和的阳光下1~2小时,不宜爆晒。 每年7~11月是白玉鸟换羽期,此时其体质甚弱,如饲养不当,常会引起发病或伤亡。在此期间需保持日夜间较均衡的环境温度;避免强风;注意供给营养丰富而易于消化的饲料如熟蛋、青菜、墨鱼骨等,白玉鸟混合粉料的供给也很重要。 一般家庭饲养白玉鸟,常供给多种家庭中的食品,如饼干、窝头、水果皮、核、各种菜类等。总之,白玉鸟的饲料种类繁多,并需多种轮换供给,有利于健康及繁殖。 金丝雀的饲料有小米、谷子、黄豆面、玉米面、窝窝头、狗尾粟、切碎的菜叶等。用谷子喂养时,先把谷子用水湿润,隔水蒸

扦插繁殖方法与技术

《花卉扦插繁殖方法与技术》教案 【课题】花卉扦插繁殖方法与技术 【课型】实践课 【教学目标】 1、掌握各种类的扦插繁殖方法与技术 2、了解影响扦插成活的因素 【教学重点】扦插繁殖方法与技术 【教学难点】影响扦插成活的因素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 【课时安排】1课时 【补缺补漏或联系与本节课有关的知识】花卉繁殖的种类 【新授课过程】 一、提出任务: 上次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扦插的概念,扦插技术的种类与方法。现在我们简单复习一下,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具体实践来掌握扦插繁殖方法与技术,并共同分析影响扦插成活的因素。 二、执行任务、完成任务: 【分析讨论】、【探究质疑与操作】 (一)让学生分别完成下列操作,然后教师点评。 操作一:用月季、或玫瑰进行绿枝插。 要求:切取生长健壮的当年生枝条10~15cm、带3~5个芽,上切口在芽上方1 cm左右平截,下剪口在基部芽下0.3 cm左右斜切,切面要平滑。枝条上部保留2~3枚片叶,以利光合作用,若叶大可剪去1/3,以减少蒸发。扦插深度为插

条的1/3~1/2,斜插为宜。喷水压实。注:插穗插入前可先用插条相当粗细的木棒插一孔洞,避免基部插入时被磨破皮层。 操作二:用黄树梅进行嫩枝扦插。 要求:切取5~10cm长度的细嫩茎、带3~4个芽,剪去插穗下部叶片,保留顶部的叶芽,下切口在芽下斜切,基部削面平滑,扦插深度为插条的1/3~1/2。注:插穗插入前可先用插条相当粗细的木棒插一孔洞,避免基部插入时被磨破皮层。 操作三:用落地生根进行叶片插。(平置法) 要求:即将去叶柄的叶片平铺基质(最好是沙面)上,加针或竹针固定,使叶片下面与沙面密接。落地生根的离体叶,叶缘周围的凹处均可发生幼小植株(起源于所谓的叶缘胚)。 操作四:拓展部分。学生自主操作硬枝插、叶柄直插法、芽叶插法、根插。(没有相应的花卉,拿其他种类代替,要求掌握操作方法即可) (二)分析讨论影响扦插成活的因素 影响扦插能否成活的因素很多,而主要有温度、水分、阳光、通气和基质等。三、布置作业 加强扦插后的管理,确保扦插成活。 【反馈与小结】

一些家养观赏鸟的特点,三种常见家庭观赏鸟的饲养

一些家养观赏鸟的特点,三种常见家庭观赏 鸟的饲养 三种常见家庭观赏鸟的饲养 金丝雀 一、金丝雀 金丝雀又名芙蓉鸟、白玉、玉鸟、白燕,是一种著名的笼鸟,素为养鸟爱好者喜爱。国内饲养的金丝雀,一般体长十二至十四厘米,体色有黄色、白色、桔红色、古铜色等,其中以白羽毛、红眼睛者为最名贵。我国金丝雀素有“山东种”与“扬州种”之分,前者较后者肥大,羽色淡,鸣声清脆悠长,所以人们多喜爱饲养。 家庭饲养金丝雀可用方形竹笼饲养,鸟笼的大小可根据饲养的数量而定,一般以能自由活动即可。 金丝雀的饲料有小米、谷子、黄豆面、玉米面、窝窝头、狗尾粟、切碎的菜叶等。用谷子喂养时,先把谷子用水湿润,隔水蒸熟。在繁殖及换羽期间,可喂些熟鸡蛋,在育雏期间,再加些蛋糕或面包屑。 金丝雀一般在每年四五月开始交配繁殖,每窝可生三五枚蛋,大约两个星期左右可孵出幼鸟,经过四个星期左右,幼鸟就能自行觅食而脱离母鸟。一只身体强壮的母鸟每年可繁殖二三窝。

金丝雀的饲养比较简单,除笼养外,还可以箱养、群养。在家中饲养金丝雀,饲养笼必须宽大,最好饲养在特制的金丝雀笼中。因为金丝雀的身体比较娇弱,抗病、抗寒能力不强,应让它们多活动。 画眉 二、画眉 画眉是我国鸣禽类观赏鸟中的佼佼者,素以鸟类中著名的“男高音”而盛名。鸣声音调高亢激越,悠扬婉转动听,尤其是它那不停息地长时间歌唱的本领,再加上一双逗人的白眉格外讨人喜欢。 有这样一句顺口溜可作为选择一只好画眉的标准:“嘴如钉、眉如线、身似葫芦、尾似箭;顶毛薄、眼水透、腿如牛筋能打斗”。另外,好的画眉,出口圆润有共鸣声,俗称“堂音高”。画眉性机敏、胆怯,好隐匿,喂养时鸟笼不宜过大。刚买回来的新画眉以画眉笼饲养较好,养熟的老画眉可换养画眉高笼,但都应用黑布做一件笼罩,套在鸟笼外面,以免受惊乱而撞伤。喂养画眉鸟,最好每天清晨把鸟笼挂在树上,掀开笼罩,让它在新鲜空气中尽情啼鸣,否则不易养好。 鹦鹉 三、虎皮鹦鹉

如何饲养玉鸟的繁殖方法.doc

如何饲养玉鸟的繁殖方法 玉鸟的繁殖方法 1.交配 雌雄鸟都发情时,会有一定的形态表示。雄鸟追逐雌鸟,鸣叫高亢激越,边叫边扭动身体,晃动脑袋。雌鸟会在栖杠上或窝里蹲下身来翅膀稍稍伸开,翘起尾部,表示接受交配。这时可见雄鸟与其交尾。如见雄鸟从雌鸟身上跳下后,身体下蹲,双翅抖动,尾部翘起,嘴里发出叽叽的叫声,表示交配成功。交配多在每天上午9~10点或下午3~4点,一天可交配几次或十几次。多在2~3天后开始产卵。 2.孵卵 芙蓉鸟一般7~8月龄达性成熟,9~10月龄开始繁殖。每年二月开始产卵,到七月初换羽时停止产卵,繁殖期长达半年。每窝产卵2~8枚,一般4~5枚。都在每天清晨产卵,一天一枚。一般在产2~3枚卵时开始孵卵,孵化期为14天。由于我国南北方气温不一样,可缩短或延长1~2天。由雌鸟担任孵卵任务。在一般情况下,当孵化至6~7天,应验卵。方法是一手轻轻持卵在眼正前方,一手持电筒从后方照蛋,看到蛋的黄变大,蛋壳内有网状血丝为受精卵。放回窝内继续孵化;如果蛋黄保持原样,表明是未受精卵,应取出不在继续孵化;至孵卵的第10~12天,

应再打光验卵一次,如见蛋内全黑且蠕动,表明胚胎发育正常,可继续孵化。如蛋内明亮有气泡或呈水状,是未受精卵或死胎,应取出弃之。有部分芙蓉鸟自己不会孵卵、育雏,只能请义鸟(又称保姆鸟、替窝鸟)带孵育了。 3.育雏 经过约14天的孵化,雏鸟便会自己破壳而出,亲鸟会将吃进的饲料磨成糊状,吐出后嘴对嘴的饲喂雏鸟。芙蓉鸟属晚成鸟,出壳后只有绒毛没有羽毛,没睁眼,不会行走,不能自己觅食,亲鸟自会趴在雏鸟身上替其保温。雏鸟7天后睁眼,3天可见羽管长出,10天可见铲形羽,以后全身羽毛渐渐丰满。二十天左右站杠、练翅,二十五天可自己进食青菜、蛋黄,三十可进食粒料,三十五天即可分笼饲养,个别体质弱的可延长几天再分笼(育雏期必须增加营养。参见饲料和饲养2节)。自幼雏出壳20天左右雌鸟又开始交配产卵,雌鸟会啄幼鸟身上的羽毛铺窝,多添加棉花麻丝在笼内,让雌鸟继续产卵与孵化。一般情况下芙蓉鸟一年孵育3~5窝。 4.人工饲喂 幼雏出壳后24小时可以不进食,靠体内卵黄维持生命,如见24小时后亲鸟还不哺喂就应及时进行人工饲喂。人工育雏的饲料可用熟蛋黄5份加玉米粉1份,再加青菜泥4份调成细薄糊状。

白玉鸟饲养技术

白玉鸟饲养技术 白玉鸟的日常饲料应当是谷子、稗子和玉米面窝头、苹果、菜籽等等,当然可以让这几种料混合着进行饲喂。 真正的白玉鸟也会被称作为金丝雀。因为它的身体比较弱,所以平时白玉鸟需要多多的进行下运动,而且它的饲养笼必须足够宽大,最好是利用特制的饲养笼进行饲养。同样雌雄鸟需要被分开来饲养。其繁殖笼多为木制,由于它们具有着营巢繁殖多的特点,所以要求 其应当挂在繁殖笼上方,笼内需要设置下食罐。而且水罐的口一定 要大。 与普通的笼养观赏鸟不同,白玉鸟在生存环境需要每一周清除其笼底的粪便,共食罐同水罐至少需要每一天刷洗一次并更换新食、 新水等等。而且白玉鸟在饲养的过程中,需要每周至少水浴一次, 适时的为其修剪爪甲。 白玉鸟最好可以每一天安排在柔和的阳光下晒一个小时。因为白玉鸟一旦长时间的受到阳光的直射时,必然会导致它的羽毛会退色,而且其声音还会高声鸣叫,声音会变的越来越粗硬。到了夏天的夜间,应该用笼套罩住白玉鸟的笼子,避免有蚊虫会叮咬等等。 白玉鸟到了每一年的七至八月份是其换羽毛时期,所以此时需要特别加强下护理,避免其会感染上疾病,或者死去! 为了繁殖,在配对以前,金丝雀要雌雄分开饲养,等它们隔笼用嘴互相交吻的时候,再把它们一起放进繁殖笼内。当雌雄鸟和好生 活以后,可以把人工巢挂在繁殖笼上方。看到雌鸟嘴叼羽毛在巢上 徘徊或在巢上打旋时,表示筑巢开始了,应把清洁的棉花挂在笼柱上,鸟很快就会衔去筑巢。巢建好后3-4天,雌鸟开始产卵,每窝 产2-6枚。

金丝雀孵卵由雌鸟担任。由于雌鸟每天产1枚卵,所以雏鸟时间不一致。为克服这个不足,有的地方在雌鸟产卵后,用石膏制成的 假卵换出真卵保存起来,等产下4枚卵时才取出假卵,再把前3个 真卵放回巢内,让鸟孵化,使4只雏鸟在同一天出壳。入孵第六天 要在灯光下验卵,取出未受精卵,10天以后再复验一次。孵化14- 16天。 雏鸟出壳口自己不会觅食,要靠亲鸟喂养。小金丝雀余姚是蛋黄面、白菜等既有营养又易消化的食物和水。育雏期应每天加喂一块 新鲜蛋黄,要注意观察亲鸟是否哺喂雏鸟。一般来说,雏鸟出壳24 小时内不吃食物不会饿死,如果第二天亲鸟仍不喂养,必须人工饲喂,即吧蛋黄和青菜汁调成糊状,用一根小竹签挑蛋黄糊送到雏鸟 嘴上,直到雏鸟吃饱为止。1-2天后,如亲鸟开始喂雏,则可停止 人工饲喂,否则一直坚持到雏鸟能自己啄食为止。 雏鸟从出壳到羽毛长齐大约需要25天,蛋黄面要每天加饲。1 个月后,雏鸟就可以脱离亲鸟单独饲养。这时的饲料仍以蛋黄面为主,到雏鸟满2月龄后才可逐渐改为日常饲料。大部分雌鸟在雏鸟 出壳12-21天后又开始交配、产卵,这时雌鸟就要把幼鸟赶出鸟巢,如果小鸟不肯离开,就会又破头之厄。此时为保护幼鸟安全,在笼 内应再增设一个人工鸟巢,巢内放上棉花或细竹衣,让成鸟自己把 窝整理好,就可以避免驱赶雏鸟。雏鸟经过6个月的饲养后开始鸣叫,9-10个月达到性成熟。小金丝雀必须由善鸣的老鸟带领才能学 会好听的鸣叫,老金丝雀、百灵鸟、大山雀等都是小金丝雀很好的 歌唱教师,也可用善歌鸟的唱片或录音带来教小金丝雀鸣叫。一定 要在幼时教会小金丝雀鸣叫,一般认为,第一次换羽后就不再“上口”了。 红金丝雀羽色的保持与遗传有关,它本是桔红金丝雀与绯雀的杂交种,要世代保持红色,回交是最有效的办法。饲料保持羽色的作 用也被证实,国外已有色素饲料。但这种鸟的羽色显得不自然、无 光泽。

如何饲养玉鸟的基本方法有哪

如何饲养玉鸟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更多的玉鸟饲养内容 欢迎观看 ●◆玉鸟的饲养管理方法 ●◆玉鸟的繁殖和饲养方法 ●◆玉鸟繁殖饲养与管理方法 ●◆玉鸟的饲养饲料制作方法 饲养玉鸟的方法 1.日常饲养:是指幼鸟能自己吃硬粒料以后的饲养。此时鸟儿体羽已经长齐,能够飞翔,虽然身体还没有成鸟的身体那么强壮,但已经可以单独饲养或群养。按上面饲料一节中粒料配方配好饲料,视所养芙蓉鸟的数量添加足够的饲料,以每天都能有少量剩余为准。每天早晨将前一天的饲料倒净,再添加新饲料。饮用水必须每天更换,在加新水前要将饮水器洗刷干净。芙蓉鸟喜食青菜和水果,每天保持不断青菜或水果。晚上将吃剩下的青菜或水果取出。每天饲喂的饲料品种最少在三种以上,品种越多越好。以保证鸟儿能摄取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2.繁殖期的饲养:是指芙蓉鸟求偶(配对)、交配、营巢、产卵、

孵化、育雏的整个过程。每繁殖一窝鸟约50天,整个繁殖期长达半年。这是芙蓉鸟最辛苦的季节,也是饲养者最繁忙的时期。饲养者的主要工作是对芙蓉鸟进行配对、调整饲料、增加营养、提供繁殖笼、鸟巢、巢架、巢草。还要注意孵化的情况,对不孵卵的芙蓉鸟要找义鸟(俗称保姆鸟)代孵代喂雏鸟等(详情请见繁殖须知一节)。 3.换羽期的饲养:芙蓉鸟每年都要换羽(也有称倒毛)一次,时间是7 9月,约45 60天新羽长齐。换羽期鸟体较弱,容易生病,需精心饲养,如管理不当,极易死亡。应减少或停止水浴。饲养场所要求安静和空气流通,禁忌强风和穿堂风。在发现鸟儿开始掉毛时,要喂高蛋白、富含脂肪、多维生素的饲料,以促进新羽的生长。对于羽色为红色的鸟,还要添加红色素饲料,直至新羽长齐。管理 芙蓉鸟的管理可以分为日常管理、季节管理和特殊时期管理。 1.日常管理 (1)制定日常管理计划。芙蓉鸟有它自己特定的生活习性与活动规律,要想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生活的很好,饲养者应制定日常管理计划。一则使芙蓉鸟生活有规律,二则便于检查芙蓉鸟每天活动状况和饲养者的饲养工作。

芙蓉鸟春天繁殖与秋天繁殖的利弊

芙蓉鸟春天繁殖与秋天繁殖的利与弊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春燕衔泥,小鸟鸣春。这个时候是鸟儿们一年一度的繁殖季节。芙蓉鸟也一样,它们自然繁殖的季节与当地野生鸟的繁殖时间是基本一致的。以河南为例,芙蓉鸟的自然繁殖(不加任何保温、补光措施)的集中发情期是二月底到三月上旬。如稍微改善环境条件,如封闭的鸟房(阳台)、早晨或晚上适当的灯泡补光,则集中发情期可以提前到元旦前后。无论是元月开始繁殖还是二三月开始繁殖,停止繁殖(歇窝)时间一般在五月底到七月。其实际的繁殖期就是贯穿春夏两季。严格的说应该叫“春夏季繁殖”。但是我们习惯用开始的季节命名,称为“春天繁殖”。 芙蓉鸟作为人工驯养的笼养鸟,在长期的饲养过程中,人们基本摸清了芙蓉鸟的繁殖规律,人们在创造适应芙蓉鸟的繁殖条件,控制芙蓉鸟的繁殖周期。仍以河南为例,如果鸟房具备冬季供暖的条件,则可以九月底对种鸟实施催情,十月开始配对繁殖。十一月中旬,鸟房开始供暖。这样的情况,繁殖期是十月开始到第二年的三四月结束。繁殖期实际上是贯穿秋季、冬季和来年的早春。我们称为“秋季繁殖”。 从以上繁殖时间分析,芙蓉鸟的繁殖期基本上就是六个月的时间,开窝的早,歇窝的也早,开窝的晚,歇窝的也晚。由于养殖户所处的地域不同、气候不同、鸟房的环境条件不同、个人习惯不同,而采用的繁殖期也不相同。我前些年采用的是春季繁殖,现在倾向采用秋季繁殖。以下根据我的经历,谈一下两种繁殖季节的利弊,供鸟林的朋友们讨论: 一、春天繁殖,也就是自然繁殖。 优点: 1、比较省心:免去了如补光、催情饲料等催情的一系列麻烦事; 2、节约成本:发情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简单催情就可成功,可以减少鸡蛋的饲喂量;气温渐暖,不必担心小鸟被冻死,减少了增温措施,节约电或煤的消耗;不需要大量补光,节约电能的消耗。 缺点: 1、从第二窝开始育雏期间投放饲料的次数增多,比较占工夫。冬天的熟鸡蛋可以保持一天不变质、青菜可以保证一天清脆。而夏季鸡蛋半天就发粘、青菜很快就失水风干。相比之下给上班的人群增加不少麻烦; 2、由于上一条的原因,不可能每次都处理的及时得当,稍有不慎,小鸟很容易生病造成损失。有时饲料变质,老鸟不吃鸡蛋、加上青菜干蔫,造成亲鸟不育雏的现象时有发生; 3、气温较高,细菌滋生,造成死胎的概率增大,降低了出壳率; 4、晚春和夏季是螨虫猖獗的季节,防范不当,很容易受到螨虫侵扰。轻者大量亲鸟不育雏,重者引发亲鸟提前倒毛停止繁殖。 5、气温高,亲鸟、小鸟都遭罪。耗费亲鸟体能、降低小鸟质量。 二、秋季繁殖,也可以称为催情繁殖。 优点:更容易避免春季繁殖的五项缺点。 缺点: 1、催情是个系统工程,操作不当容易引发肥胖、二次倒毛等副作用,造成有投入无回报的结局; 2、饲养成本增加,加温费电,催情费蛋。

影响芙蓉鸟价格的因素

影响鸟价的因素 这鸟多少钱一只? 养家报出的价格,看家或想买的人往往认为价高,你报多钱他都嫌贵。这也不奇怪,这就如同逛自由市场一样,谁都想讨价还价、买到物美价廉的东西。 那么这鸟到底值多少钱?哈哈!物价局也没给定价啊! 玩笑到此,说正题,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看鸟的行市 首先要看市场的行情,例如10多年前,在西安(刚兴起)就这直立鹰式芙蓉鸟,当时只要腿站直了就要千元以上,腿直、身板直的都在3000元以上,如果脖颈长再往前探头或前弓腿、尾勾杠的都在8000元上下(以上还都指山东黄),如果是蜡黄(柠檬黄)或薄毛、细毛的那都在万元以上,那时3--5万一只的老派直立式芙蓉鸟真是不足为怪。时至今日大面积的普及了,相比其价格已是大大缩水,但品相好的也在几千元一只乃至上万元一只。 什么东西多了也就不值钱了,比如那山东黄平毛芙蓉鸟,前几年在(西安)鸟市上,一个繁殖季节下来,外地一来都是上百只,像小鸡仔儿一样十几块钱一只,买给小孩玩,真是亏了养家还不值那功夫钱。 (二)看鸟的品相 一只鸟首先要看它的形,再看它的色,相比之下,形、色都好的鸟(品相好)肯定价高。 以直立鹰式为例:追求的是:三长(身长、脖长、腿长),二直(腿直、身板直),一探头。 形体鸟讲究的就是形体,也就是形体、表现第一;毛披、颜色第二; (注意:有前挺肚、上拔劲、宽掰跨、尾贴杠表现之一的直立鹰价位就会翻一番,有四种表现集聚一身的鸟价位会翻几番)。 上述列举的这些都是价格区别的…细点?和原因,当然,要想找到集上述各“细点”都俱佳于一身的直立鹰几乎是不可能,因为精品、极品的鹰式直立毕竟是少数(这也是形体鸟养家不断追求的魅力所在)。 看似都差不多的直立鹰式,价格咋就差那么多的原因就在于此。所以买形体鸟最好亲临细看,按其…细点?和综合表现来看鸟、选鸟、论价(直立鹰一般是按品相论价,而不是按只论价)。 就平毛鸟而言:人们一般都喜欢骨架大、腿高、有脖、条长、昂首、色好的。 站姿:“11点20”的比“10点20”的好,“10点20”的比“9点20”的好; 身长:15厘米的比14厘米的好,14厘米的比13厘米的好;13厘米的比12厘米的好; 相比之下,这里“差一点”,那里“差一点”,这些个“差一点”就是鸟和鸟之间价位的差别,所以,看似差不多(同品种)的鸟的价位有时咋就差那么多?!(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原因就在于此。 毛披:通常无覆轮比有覆轮的要贵;(羽色好或颜色稀罕)品相好的佼佼者价位更不会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