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性药物中毒的救治和护理

急性药物中毒的救治和护理

急性药物中毒的救治和护理
急性药物中毒的救治和护理

急性药物中毒的救治和护理

一、定义

急性中毒(acute intoxication)是指毒物短时间内经皮肤、粘膜、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使机体受损并发生器官功能障碍。急性中毒起病急骤,症状严重,病情变化迅速,不及时治疗常危及生命,必须尽快作出诊断与急救处理。

二、种类

毒物品种繁多,按其使用范围和用途可分为下列几种:

1、工业性毒物包括工业原材料,如化学溶剂、油漆、重金属汽油、氯气氰化物、甲醇硫化氢等。

2、农业性毒物有机磷农药,化学除草剂,灭鼠药,化肥等。

3、药物过量中毒(poisoning) 许多药物(包括中药)过量均可导致中毒,如地高辛抗癫痫药,退热药麻醉镇静药,抗心律失常药等。

4、动物性毒物毒蛇、蜈蚣、蜂类蝎、蜘蛛、河豚、新鲜海蜇等。

5、食物性毒物过期或霉变食品,腐败变质食物,有毒食品添加剂

6、植物性毒物野蕈类,乌头,白果等。

7、其他强酸强碱,一氧化碳,化妆品,洗涤剂,灭虫药等。

此外根据毒物的物理状态还可分为挥发性与非挥发性毒物,根据毒物吸收方式分为食入、吸入皮肤接触吸收性毒物等。

三、中毒的一般急救措施:

1.首先将患者搬离中毒现场(特别是现场环境中有高浓度的有毒气体的情况下),同时也要注意自身的安全与防毒;清除鼻、口腔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去除被毒素污染的衣物、注意保暖;清洗皮肤、眼的毒物污染。

3.检查是否存在外伤及内伤。

4.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心跳、血压)、意识状态和一股情况,如出现生命体征不稳定的状况,如呼吸困难、脉搏细数或微弱、血压降低等情况时,立即现场实施抢救,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维持和稳定生命体征。

中毒的处理:

处理原则为发生急性中毒时,应立即治疗,否则会失去抢救机会。在毒物性质未明时,按一般的中毒治疗原则抢救患儿。在一般情况下,以排除毒物为首要措施,尽快减少毒物

对机体的损害,维持呼吸、循环等生命器官的功能;采取各种措施减少毒物的吸收,促进毒物的排泄。

1.局部处理

清除皮肤毒物:毒物接触皮肤粘膜所致损害者,立即去除污染衣服,大量温水冲洗,去除皮肤表面的毒物,如有创面,用2%硼酸水洗净后根据皮肤损害的情况给与相应的包扎或者处理。

呼吸道的保护:刺激性气体吸入损害呼吸道者,可用超声雾化吸入,如生理盐水中加入地塞米松、普鲁卡因、庆大霉素等药物(视具体情况而定),以达到降低炎症渗出反应,缓解支气管痉挛和预防感染的作用。生理盐水能够湿化气道,同时化痰。

眼部毒物的清除:眼部损伤时应迅速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以彻底清除毒物,防止局部的化学损伤和阻止残留毒物的吸收与损害。冲洗后用可的橙眼药水和抗生素眼药水点眼,并立即转入眼科进行专科检查角膜以及结膜的损伤情况。

2.毒物的清除根据中毒的途径、毒物种类及中毒时间采取相应的排毒方式。

排除尚未吸收的毒物:大多数毒物经消化道或呼吸道很快被吸收,许多毒物可经皮肤吸收。一般来说,液体性药(毒)物在误服后30分钟内被基本吸收,而固体药(毒)物在

误服后1~2小时内被基本吸收,故迅速采取措施减少毒物吸收可使中毒程度显著减轻。

催吐:现场抢救时,如患者进入到消化道的毒物并非强酸、强碱、毒物量不大,而且患者又清醒合作。可说服患者饮水300~500ml,至出现饱胀感,然后用压舌板或类似的物品刺激咽部与舌根,诱发迷走神经反射而呕吐。可反复进行,直至患者基本上彻底呕吐出所饮的水及毒物,并观察患者的呕吐物。

催吐药的应用:对成年急性口服毒物者,非妊娠期、又无重要脏器器质性疾病、体质尚可、能够与医务人员配合的人,如服毒事件在数小时之内,估计仍有毒物滞留胃中,入院后可考虑应用催吐药。此法尤其适用于集体中毒者,需迅速救治,但无足够人员及设备进行逐一洗胃时,催吐药物不失为一个权宜且实际的排毒方法。但是对于误服强酸、强碱及其他腐蚀剂者禁用。

a.硫酸铜:取0.5 g溶于温开水100~200 ml中,一匙一匙服用,直至呕吐。如隔20~30 min未见效,可再给0.2~0.3 g,稀释后一匙一匙服用,总剂量不超过l g。硫酸铜中毒表现除胃肠道刺激症状外,严重者可发生溶血性贫血、肝肾功能损害、抽搐,甚至昏迷。

b.阿扑吗啡:具有兴奋延髓呕吐中枢的作用。成人常用剂量为5 mg,皮下注射,数分钟后即可发生呕吐。但年老

体弱、妊娠、高血压、冠心病、休克状态以及有中枢神经抑制的表现者不宜应用。在吗啡类及其他麻醉药中毒时也禁忌应用。

洗胃:对一般的口服中毒患者,都要洗胃,但在洗胃前判定是否存在洗胃的禁忌证,以免引起医源性损伤。

洗胃禁忌证:

深度昏迷,洗胃时可引起窒息或者吸入性肺炎;

估计服毒时间在4 h以上,胃内存留毒物已经极少,洗胃意义不大,除非为抗胆碱能药物中毒,因其可延迟胃内容物进入小肠;

强腐蚀剂中毒:有可能引起食管及胃穿孔;

挥发性烃类化合物(例如汽油)口服中毒,如果反流吸入,可引起类脂质性肺炎;

休克患者血压尚未纠正者。

上述禁忌都不是绝对的,应针对个别情况,酌情处理。

常用的洗胃法:

胃管洗胃法:适用于一般情况尚好,神忐清楚、能够配合的患者,采取卧位或侧卧位,头略低于躯干。每次注入500 ml左口的洗胃液,随即利用虹吸原理将胃内容物排出。可反复多次洗,直至洗出的液体与灌入时一样清亮无味,一般需洗胃液约5 000 ml。

常用的洗胃液有以下几种:

温水:适用于原因未明的急性中毒,尤其首次灌洗宜用温水,首次的洗出液需留取标本送毒物分析;高锰酸钾:为强氧化剂,一般1:5 000的浓度,但禁用于有机磷农药1605中毒(会使其氧化成毒性更强的对氧磷);碳酸氢钠:一般用1%溶液,常用于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可使其分解失去毒性,但禁用于敌百虫中毒(会使其变成毒性更加强烈的敌敌畏);茶叶水:其含有鞣酸,具有沉淀重金属、生物碱等毒物的作用。误服汽油或煤油的急性中毒者,可口服牛奶或植物油洗胃,并导泻。鞣酸:鞣酸有效浓度为30~50 g鞣酸溶解在100 ml水中,以沉淀吗啡、藜芦碱、士的宁、辛可芬生物碱、铝、铅以及银盐等。牛奶与水:等量混合,可缓和硫酸、氯酸盐等化学物的刺激作用;鸡蛋白可吸附砷,并沉淀汞。

其他:2%~5%碳酸氧钠溶液可沉淀生物碱,也可结合某些重金属及降解有机磷农药杀虫剂的毒性;钙盐(10%葡萄糖酸钙或5%氯化钙)稀释5~10倍后用于氟化物或者革酸盐中毒;氧化镁(氢氧化镁)可中和酸性物质如阿司匹林、硫酸、草酸及其他矿物质等;淀粉溶液(米汤、面糊、1%~10%)对中和碘有效,直至洗出液清晰,不呈现蓝色为止;1%~2%氯化铺溶液用于毒物不明的急性中毒;生理盐水可肘于砷化物及硝酸银中毒,形成腐蚀性较小的氯化银;0.2%~0.5%活性炭

混悬液为强力吸附剂。可阻止毒物吸收,适用于有机及无机物中毒,对氰化物无效。

吸引器洗胃法:此法可用于昏迷患者、孕妇、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或体质衰弱的患者。患者左侧卧位,头偏向一侧,并稍朝下,注意防止胃内容物倒流入气管内引起吸入性肺炎。插胃管时需确定胃管是在胃中。一次灌冼液一般以500 ml 左右为宜,反复灌洗与抽吸,直至胃液清亮无味。洗胃毕从胃管内注入盐类导泻剂。

双腔洗胃器洗胃法:现在大部分的医院急诊室都备有电动洗胃机。其组成为一个单腔洗胃器及长100 cm、口径0.5 cm硅塑管一根,有报告用以救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效果良好。

剖腹胃造口洗胃术:适应证为急性口服中毒者,插胃管确实有困难,未能成功的病例。禁忌证为:心肺尚未复苏者,口服腐蚀剂中毒而无剖腹指征者。据报道疗效以服毒后4 h以内为最佳。但有些服毒时间虽较长但病情严重,如条件许可,仍应洗胃。

导泻:导泻的目的是毒物经肠道加速排空,减少毒物在肠道内的滞留吸收。常用导泻药物为硫酸镁、硫酸钠,二者均为渗透性导泻剂。二者一般用量为25~30 g,溶于温开水顿服,或在洗胃后从胃管内注入。由于硫酸镁含镁离子,注意由于肠道吸收过多而引起的镁离子中毒、高镁血症,从

而对心脏和中枢神经起抑制作用。因而对昏迷的中毒者或者存在心、肾功能不良时应用硫酸钠比较安全。

导泻以硫酸钠最佳,每次剂量15~30 g,加水200ml 口服,尚可用甘露醇或山梨醇导泄,不因被活性炭吸收而影响其导泄作用。

灌肠适用于毒物已口服数小时,而导泻尚未发生作用时,而抑制肠蠕动的毒物(如巴比妥粪和吗啡类)摄入或重金属所致的中毒,灌肠尤为必要。灌肠用1%温肥皂水,约5 000ml,作高位连续清洗,活性炭加入灌肠液中,可促使毒物吸附后排出。

全肠灌洗(whole bowel irrigation):中毒时间稍久,毒物主要存留在小肠或大肠,而又需尽快清除时,需作洗肠;对于一些缓慢吸收的毒物如铁中毒等较为有效。常用大量液体作高位连续灌洗(小儿约用1500~3000ml),直至洗出液变清为止。洗肠液常用1%温盐水或清水,也可加入活性炭,应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皮肤黏膜的毒物清除:接触中毒时应脱去衣服,用大量清水冲洗毒物接触部位,或用中和法即用弱酸,弱碱中和强碱、强酸;如用清水冲洗酸、碱等毒物应至少10分钟以上。

对于吸入中毒,应将患者移离现场,放置在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的环境,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给氧气吸入。

止血带应用:注射或有毒动物咬伤所致的中毒,在肢体近心端加止血带,阻止毒物经静脉或淋巴管弥散,止血带应每10~30分钟放松1次。

促进已吸收毒物的排除:

利尿:大多数毒物进入机体后经由肾脏排泄,因此加强利尿是加速毒物排出的重要措施。静脉输注5%~10%葡萄糖溶液可以冲淡体内毒物浓度,增加尿量,促使排泄。病情较轻或没有静脉点滴条件时,可让其大量饮水。但如患者有脱水,应先纠正脱水。可应用利尿药,常用呋塞米(速尿)1~2mg/kg静脉注射;20%甘露醇0.5~lg/kg,或25%山梨醇1~2g/kg静滴。大量利尿时应注意适当补充钾盐。保证尿量每小时在6~9ml/(kg'h)。在利尿期间应监测尿排出量、液体入量、血电解质等。当患儿苏醒、严重中毒症状减轻或药物浓度低于中毒水平时,则可停止利尿。

碱化或酸化尿液:毒物肾脏的清除率与尿量并不成比例,单独利尿并不意味排泄增加。碱化尿液后可使弱酸如水杨酸和苯巴比妥清除率增加;降低尿pH值使弱碱类排出增加的方法在临床上较少应用。常采用碳酸氢钠溶液1~

2mmol/kg(1~2mEq/kg)静脉滴注1~2小时,在此期间检查尿pH,滴注速度以维持尿pH7. 5~8为标准。乙酰唑胺同时有利尿和使尿碱化作用。维生素C 1~2g加于500ml溶液中静脉滴入亦可获得酸性尿。

血液净化方法:

透析疗法:很多种危重的急性中毒患者,可采用透析疗法增加毒物排出。透析疗法有多种,常用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较简便易行;血液透析(人工肾)是很好的透析方法,能代替部分肾脏功能,将血液中的有毒物质和身体的代谢废物排除。

血液灌流法( hemopcrfusion):此法是将患儿血液经过体外循环,用吸附剂吸收毒物后再输回体内,应用指征与血液透析相同。有的毒物血液透析不能析出,用血液灌流则有效。

换血疗法:当中毒不久,血液中毒物浓度极高时,可用换血疗法,但此法需血量极多,临床较少采用。

血浆置换:能清除患者血浆蛋白结合的毒物。

高压氧的应用:在高压氧情况下,血中氧溶解度增高,氧分压增高,促使氧更易于进入组织细胞中,从而纠正组织缺氧。可用于一氧化碳、硫化氢、氰化物、氨气等中毒。在一氧化碳中毒时,应用高压氧治疗,可以促使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分离。

3.其他对症治疗对症治疗可减轻或缓解症状,减少痛苦,有利于病情的康复。

呼吸困难:急性中毒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时要继续给氧,可以通过鼻导管、面罩或者呼吸机给氧,尽快地纠正体内的低氧状态。

烦躁不安与惊厥:首先要查明原因,分清究竟是毒物的作用还是缺氧状态、休克早期以及其他全身变化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应。可给予适当的镇静剂,同时要随时做好一旦出现中枢抑制时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的准备,以避免由此引起的呼吸抑制。

疼痛:如果患者神志清楚,疼痛剧烈,可以给予适当的对症止痛药物,如镇痛剂甚至吗啡,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避免镇痛剂的中枢抑制作用影响呼吸。

5.并发症的防治:过量的毒物进入体内有时会引起严苇的并发症,早期并发症有休克、急性肺水肿、呼吸衰竭、心跳停止等;晚期并发症有脑水肿、感染、心力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DIC、多脏器功能衰竭等。还有一些由于医疗带来的并发症如电解质紊乱、呼吸功能异常、中枢神经功能异常等。因此在急性中毒的救治过程中必须时刻严密观察中毒者的病情,及时作出相关的处理。

急性中毒抢救护理常规

1.清除毒物避免继续吸收:对经皮肤吸收中毒者,应用温水或肥皂水清洗染毒皮肤;对经口中毒者,可用2%碳酸氢钠或l%生理盐水反复洗胃,敌百虫口服中毒时,不能用碱性溶

液洗胃,因此药在碱性溶液中可变成毒性更强的敌敌畏。对硫磷中毒者忌用高锰酸钾洗胃,否则氧化成毒性更强的对氧磷。

2.对症治疗减轻中毒症状:除一般对症治疗如吸氧、人工呼吸、补液等处理外,须及早、足量、反复地注射阿托品以缓解中毒症状。阿托品为有机磷酸酯类急性中毒的特异性、高效能解毒药,能迅速解除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M样症状。

阿托品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及早、足量、反复→阿托品化。直接对抗Ach,迅速解除M样症状。也能部分解除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症状,使患者苏醒。

胆碱酯酶复活药:如氯解磷定→迅速解除肌束颤动;不能直接对抗体内积聚的ACh的作用,对M样症状作用较弱。

对中度和重度中毒患者,需合用阿托品和胆碱酯酶复活药碘解磷定或氯解磷定。

护理评估和措施

评估:

1、及时了解中毒物的种类、名称、剂量、途径和接触时间。

2、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皮肤黏膜颜色、温度、湿度及有无腐蚀征象。

3、观察呼吸的频率、深浅,评估呼出的气体是否有特殊气

味。

4、观察患者意识神态及神经反射,评估有无神经系统改变。

5、观察患者洗胃、用药后的生命体征变化,监测尿量,了解肾功能。

措施:

1、立即终止接触毒物。

2、迅速清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毒物。

(1)毒物由呼吸道吸入者,立即脱离中毒现场,移至通风良好的环境中,给予氧气吸入、休息、保暖。(2)毒物经皮肤和粘膜吸收者,立即去除污染衣服,用清水彻底清洗体表皮肤、头发及指缝。(3)毒物由消化道吸收者,立即进行催吐、洗胃、导泻。但对服强酸、强碱等腐蚀性毒物者禁止洗胃,可用蛋清、牛奶等沉淀物保护胃粘膜。

3、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的呼吸功能。一氧化碳中毒时,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或高压氧治疗,加速一氧化碳排除。

4、建立静脉通道,予以对症补液以促进以吸收毒物的排除。

5、鼓励患者大量饮水,同时遵医嘱应用利尿剂,加速毒物的排除。

6、做好心电监护及抢救配合,如神志不清或惊厥者,设专人护理、做好心电监护及抢救配合,如神志不清或惊

厥者,

7、做好心电监护及抢救配合,如神志不清或惊厥者,设专人档护理。

8.、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意识、瞳孔、循环等变化,准确观察出入水量,并作好记录。如出现昏迷,肺,脑水肿及呼吸、循环、肾衰竭时,积极配合医师抢救。

9、及时留取大小便、呕叶物、分泌物送检,正确采集血标本进行毒物分析检测。

10、重度中毒需作透析治疗时,应做好透析前准备工作。做好患者思想工作,解除顾虑,告知患者恢复期注意事项,向患者宜教预防中毒及自救防护知识。

急性药物中毒的急救与护理

急性药物中毒的急救与护理 【关键词】急性中毒;急救护理 急性药物中毒是急诊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特别是口服毒性较强的农药,如百草枯、敌敌畏等除草剂和杀虫剂,死亡率非常高,采取及时有效的救治护理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本院急诊科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共收治急性药物中毒患者421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急性药物中毒421例,男138例,女283例,年龄2~82岁,平均32.6岁, 其中有机磷农药中毒47例、除草剂类中毒42例、杀虫剂类20例、灭鼠药类26例、安眠药类218例、其他类68例。 1.2 中毒程度421例均为口服中毒,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轻、中、重度中毒,轻度246例, 中度132例,重度33例。 1.3 临床表现根据服毒药物性质和临床表现不同:①农药中毒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恶心、呕吐、腹痛、大汗、流涎、头晕、头痛、烦躁不安、阵发性抽搐、昏迷、严重者出现脑水肿及中枢性呼吸抑制;②安眠药中毒的临床表现:头痛、眩晕、语言不清、反应迟钝、动作不协调、神志模糊、嗜睡、感觉障碍、视物模糊、瞳孔缩小、判断力及定向力障碍,严重者可出现狂躁、谵妄、幻觉、惊厥。 2 急救 2.1 洗胃为争取抢救时机,应尽快明确中毒药物的名称及性质立即插管洗胃,常用洗胃液有清水、盐水、2%~4%碳酸氢钠、1∶15000~1∶20000高锰酸钾,应贯彻早洗、充分洗、彻底洗的原则,直至洗出液无色、无味与清洗液的颜色相同(高锰酸钾液除外)为止。在洗胃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生命体征及有无异常情况,并配合医生做好相应的急救措施。 2.2 建立静脉通路及时应用特效解毒剂,给予保肝利尿,并输入大量液体,促进毒物及代谢产物迅速排泄。 2.3吸氧对急性中毒发生严重紫绀,呼吸困难者及时给予氧气吸入以增加动脉血氧含量,对呼吸抑制,呼吸衰竭者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或人工呼吸。 2.4 控制与治疗肺脑水肿,应用脱水剂。 3 护理 3.1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昏迷者舌后坠将舌拉出,防止舌咬伤加牙垫,有假牙者取下,并注意观察有无喉头水肿。

急性中毒抢救护理常规

急性中毒抢救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及时了解中毒物的种类、名称、剂量、途径和接触时间。 2、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皮肤黏膜颜色、温度、湿度 及有无腐蚀征象。 3、观察呼吸的频率、深浅,评估呼出的气体是否有特殊气味。 4、观察患者意识神态及神经反射,评估有无神经系统改变。 5、观察患者洗胃、用药后的生命体征变化,监测尿量,了解肾 功能。 【护理措施】 1、立即终止接触毒物。 2、迅速清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毒物。 (1)毒物由呼吸道吸入者,立即脱离中毒现场,移至通风良好的环境中,给予氧气吸入、休息、保暖。 (2)毒物经皮肤和粘膜吸收者,立即去除污染衣服,用清水彻底清洗体表皮肤、头发及指缝。 (3)毒物由消化道吸收者,立即进行催吐、洗胃、导泻。但对服强酸、强碱等腐蚀性毒物者禁止洗胃,可用蛋清、牛奶等沉 淀物保护胃粘膜。 3、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的呼吸功能。一氧化碳中毒时, 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或高压氧治疗,加速一氧化碳排除。4、建立静脉通道,予以对症补液以促进以吸收毒物的排除。

5、鼓励患者大量饮水,同时遵医嘱应用利尿剂,加速毒物的排 除。 6、做好心电监护及抢救配合,如神志不清或惊厥者,设专人护 理。 7、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意识、瞳孔、循环等变化,准确观察 出入水量,并作好记录。如出现昏迷,肺,脑水肿及呼吸、循环、肾衰竭时,积极配合医师抢救。 8、及时留取大小便、呕吐物、分泌物送检,正确采集血标本进 行毒物分析检测。 9、重度中毒需作透析治疗时,应做好透析前准备工作。 【健康指导】 1、做好患者思想工作,解除顾虑, 2、告知患者恢复期注意事项。 3、向患者宣教预防中毒及自救防护知识。 4、

药物中毒与急救

药物中毒与急救 阿片类药物的急救处理 1.对口服中毒者,可先让其大量饮水,然后灌服1:2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或诱导催吐;同时,还应服用利尿剂和泻药,促进毒物的排泄,减少人体对毒素的吸收。 2.系皮下注射中毒者,应迅速用止血带或布带扎紧注射部位上方,同时冷敷注射部位,以延缓毒物的吸收。必须注意的是,注射部位的结扎处,应每隔15分钟放松l分钟,以免肢体坏死。 3.饮用热咖啡、浓茶,或鱼腥草根煎水加红糖口服。 4. 对故意吸食阿片类药物,染上毒瘾者,应树立信心,认真治疗,对毒瘾至深的人,还应采取强制手段,最好是送戒毒所强制戒毒。 5.对因呼吸困难缺氧或严重昏迷者,应取平卧位休息,清除口腔内异物,保持呼吸通畅。 阿片类药物中毒原因及表现 阿片类药物主要指的是吗啡、阿片、可待因、杜冷丁、海洛因、罂粟碱、美沙酮、狄奥宁、复方吐根散以及复方樟脑酊等。 阿片类药物具有镇痛、止咳、止泻、麻醉、解痉等作用,临床应用很广;近几年来,由于吸毒和贩毒者的猛增,使阿片类药物中毒的人数也急剧上升。 中毒时首先抑制大脑皮质,然后累及延脑,抑制呼吸中枢。 阿片类中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医源性:有的医生和患者,在治疗疾病时,为了减轻某些症状所带来的痛苦;在应用阿片类药物时,不严格掌握其剂量,频繁、过量使用;有的患者在饮酒、催眠、镇痛的同时,也使用阿片类药物,这些都能导致中毒,甚至成瘾,无法摆脱。 2.故意性:故意有两个方面。一种是有的人由于诸多原因,采取服用阿片类药物的方式自杀;还有一种即是故意吸食阿片类药物,以满足已经酿成的毒瘾,其中以吸食和注射吗啡、杜冷丁、海洛因和罂粟碱居多。 吗啡类药物可暂时地兴奋中枢神经,使患者有欣快感;继之抑制大脑皮层和呼吸、血管运动中枢。连续使用数次即可成瘾。吗啡的成人中毒量为60毫克,致死量为250毫克。其他同类药物的中毒量依其有效成分不同而异。小儿、孕妇对此类药物极敏感,应禁用。 阿片类药物中毒表现为:急性中毒有短暂的欣快感和兴奋表现。轻者有头痛、头晕、心跳加快、恶心呕吐及多汗、血压下降等症状;重者有面色苍白、粘膜紫绀、呼吸浅缓、昏迷、瞳孔缩小、诣妄、脉搏细弱等表现,晚期昏迷加深,体温下降、休克或呼吸麻痹,多在12小时内死亡。 当安眠药中毒以后 当发现有人服用过量后昏睡在床上,你首先该怎么办? A、催吐,或帮服药者抠出口腔中可能残留的药物。 B、寻找是否有残留药物的瓶子,然后将服药者送医院抢救。 C、检查服药者是否还有呼吸,再决定是否将其送医院。 正确处理假如属于误服安眠药,剂量一般不会太大,大多表现为精神疲软或想睡觉,但不至于昏睡不醒。假如属于服安眠药自杀,剂量一般较大,多数为镇静催眠药中毒,副作用较大,表现为昏睡、昏迷,甚至有的人被发现时已经呼吸、心跳停止。一旦发现有人服用过量的安眠药,

儿童误服家庭备用药物中毒急救护理体会

儿童误服家庭备用药物中毒急救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6-04-19T14:38:33.260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4期供稿作者:梁爽 [导读]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急救中心 266555 儿童急性中毒是急诊科常见急症,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等特点,容易导致残疾,严重者甚至造成死亡。 梁爽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急救中心 266555 摘要目的:避免儿童误服药物,发现误服现象,及时进急救。方法:及早发现,催吐洗胃。结论:急救护理是很重要的步骤。 关键词儿童误服药物;家庭备用药物;急救护理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人类文明进步,人们健康意识增强,预防保健成为生活中的主要话题,随之家庭备用药量及种类增多,儿童误服中毒是常有之事。 儿童急性中毒是急诊科常见急症,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等特点,容易导致残疾,严重者甚至造成死亡。由于患儿年龄较小,好奇心强烈,且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因为误食有害物品产生中毒,其中包括药物中毒,多发生在误服药物上。对于药物中毒的患儿,如果不及时进行抢救治疗,或抢救不当,容易对患儿预后产生不利影响,甚至有可能造成死亡。 孩子容易误服药物的原因很多,例如:孩子多喜欢吃糖果,又缺乏鉴别能力,有时把带有甜味和带有颜色的糖衣药物当成糖果吃,还有的把有鲜艳颜色、芳香气味的水剂药物、化学制剂当成饮料喝从而引起中毒。另外,幼儿好奇心强,模仿大人服药,也能酿成中毒。孩子一旦发生误服药物,由于成倍或十几倍的超出剂量,有的药物对小儿敏感性高,婴儿解毒和排泄能力差,如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常常发生严重后果。宝宝误服药物的应急处理,一旦发现孩子误服药物,正确处理的原则是:迅速排出,减少吸收,及时解毒,对症治疗。首先,尽快弄清服药时间,误服了什么药物和大体剂量,为就医时提供情况。不要打骂和责怪孩子,免得孩子害怕不说真实情况而误诊。下面就选取我院2013年到2015年就诊的误服药物的例子进行探讨。 1 一般资料 我院在2013年至2015年间接诊家庭用药中毒呈上升趋势,特别是4岁之前儿童,从2013年2例至2015年15例,2015年家庭备药中毒儿童占83%,是儿童误中毒的4倍。 2 急救护理 2.1尽快清除毒物 首选洗胃,院内急救不提倡催吐,因为患儿催吐时间较长,延长毒物吸收时间。洗胃开始时间越早越好,在发生中毒后24小时内应进行洗胃治疗。可采用中和法进行洗胃,取左侧卧位,然后将胃管从患儿口部插入胃部,注入灌洗液时,应注意液体应少于1/2胃部。并进行回抽,尽量去除毒物,避免毒物残留体内。对于强碱性药物中毒可采用弱酸物质洗胃,如食醋;对于强酸性中毒可采用弱碱类物质洗胃,如镁乳,也可饮用牛奶、豆浆等保护胃黏膜。若无法确定毒物类型,可采用生理盐水进行洗胃,一般用37—38℃冷开水或生理盐水,先抽出胃内空物,再经胃管注入洗胃液。因儿童个性特点,胃内存有大量食糜,为防止洗胃时可能引起吸入性肺炎,操作时需特别小心,洗胃液量逐渐增加,从100ml开始,最大量一般不超过胃容量的1/2[1]。需反复洗胃,尽快使毒物排尽。 2.2促进已吸收毒物排泄 鼓励患儿多饮水或静脉输入葡萄糖,稀释血中毒物的浓度,增加排泄量,促进毒物的排出,必要时应用利尿剂。 2.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在接诊时对患儿进行严密观察及监护,应注意神志、瞳孔、体温、心率、呼吸、循环和意识状态,并详细记录出入液量,保证出入液量平衡。 2.4阻滞毒物吸收 牛奶、蛋清、豆浆、浓茶能分别与不同毒物发生沉淀作用,从而延缓吸收,活性碳也可吸附毒物,在饮食指导时可以进行宣教。[2]。 2.5心理护理 刚入院急救时,家属的心情是尽快减轻患儿病痛,此时期不适宜对其进行心理护理,要等医生把毒物排除后,家属情绪稳定后再进行心理护理。减轻和消除患儿家长的恐惧。 对家属的心理护理知识除了适时开导外,还包括相关专业基础知识的介绍,如喂养知识,如何保持患儿口腔清洁预防鹅口疮等知识;药物相关知识,如何给药;出院时宣教药物存放地方、卫生习惯等方面的知识等。 3 护理体会 3.1入院接诊评估 观察患儿神志是否清醒,对外界刺激反映情况,口腔粘膜表现,如是否有色素沉着及破损情况;呼吸是否规则,呼出气体气味有无异常;检查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是否灵敏,是否有神经系统病理表现,测量脉搏、心率、心律和血压。 应详细询问患儿的发病情况,多数家长能明确哪一类药物,但是不能明确表达,特别是年长的,可帮助回忆明确摄入药物的时间、药物名称及摄入量。如当摄入药物不明确时,注意提醒家长收集现场是否发现药瓶、剩余药物等,同伴玩耍的小儿是否同时口服等。 3.2护理操作 在治疗过程中给予心理沟通。因为中毒突然发病,家长大都表现为恐惧、焦虑、不安甚至哭泣,致使儿童表现有哭闹或胆怯行为,更难以表达服药情况。在接诊时安抚家长遇事要冷静,不要自责或互相埋怨,要克制情绪,因为此时家长的行为直接影响患儿恐惧感,并告知首要解决的尽快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物,首选洗胃。 在洗胃的过程中要同家长一起鼓励儿童坚强勇敢,允许哭闹,尽量保持头侧位,从侧面了解儿童的心理,让最信任的家长陪伴,讲最喜爱听的故事,并怂恿家长购买儿童喜爱的牛奶或奶类饮料,或许诺事后买故事书、玩具或衣物以作奖励。护士语言要温柔、和蔼,面带微笑,不要表现为急迫、痛苦,操作行为要轻柔而不是莽撞,尽量减少痛苦和畏惧感。[3] 3.3健康教育 发现孩子误服了药物,切莫惊慌失措,更不要打之骂之,因为这样不利于孩子说清事实真相,从而拖延了时间。另外,平时要引导儿

急性药物中毒护理常规

急性药物中毒护理常规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急性中毒抢救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及时了解中毒物的种类、名称、剂量、途径和接触时间。 2、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皮肤黏膜颜色、温度、湿度及有无腐蚀征象。 3、观察呼吸的频率、深浅,评估呼出的气体是否有特殊气味。 4、观察患者意识神态及神经反射,评估有无神经系统改变。 5、观察患者洗胃、用药后的生命体征变化,监测尿量,了解肾功能。 【护理措施】 1、立即终止接触毒物。 2、迅速清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毒物。(1)毒物由呼吸道吸入者,立即脱离中毒现场,移至通风良好的环境中,给予氧气吸入、休息、保暖。(2)毒物经皮肤和粘膜吸收者,立即去除污染衣服,用清水彻底清洗体表皮肤、头发及指缝。(3)毒物由消化道吸收者,立即进行催吐、洗胃、导泻。但对服强酸、强碱等腐蚀性毒物者禁止洗胃,可用蛋清、牛奶等沉淀物保护胃粘膜。 3、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的呼吸功能。一氧化碳中毒时,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或高压氧治疗,加速一氧化碳排除。 4、建立静脉通道,予以对症补液以促进以吸收毒物的排除。 5、鼓励患者大量饮水,同时遵医嘱应用利尿剂,加速毒物的排除。 6、做好心电监护及抢救配合,如神志不清或惊厥者,设专人护理。

7、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意识、瞳孔、循环等变化,准确观察出入水量,并作好记录。如出现昏迷,肺,脑水肿及呼吸、循环、肾衰竭时,积极配合医师抢救。 8、及时留取大小便、呕吐物、分泌物送检,正确采集血标本进行毒物分析检测。 9、重度中毒需作透析治疗时,应做好透析前准备工作。 【健康指导】 1、做好患者思想工作,解除顾虑, 2、告知患者恢复期注意事项。 3、向患者宣教预防中毒及自救防护知识。

护理常规

护理常规

(一)恶心、呕吐常规 1、患者哎吐时,给予身体支持和心理安抚。对于意识清醒者,扶住患者的前额或给予身体支撑,防止因头晕、乏力、虚弱等发生跌倒;对于意识障碍者,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误入呼吸道而造成窒息。 2、观察呕吐物颜色、性状和量,必要时采集标本送检。 3、患者呕吐后,及时帮助患者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和舒适,更换因呕吐污染的衣、被,整理周围环境,避免不良刺激。 4、频繁呕吐者,防止呕吐物污染衣、被。 5、针对引起呕吐的不同原因实施针对性护理。妊娠呕吐者,鼓励孕妇少食多餐;精神因素或条件反射引起呕吐者,应尽量避免引起呕吐因素。呕吐较轻者,可进食清淡食物,鼓励口服补液;呕吐剧烈者,宜禁食,并卧床休息。避免食用刺激性大的食物,如咖啡、浓茶、过冷、过热、油炸、辛辣等食物。 (二)腹泻护理常规 1、确诊为传染病者,按传染病疫情管理办法进行报告及隔离。

2、鼓励口服补充营养和水分。饮食宜清淡、易消化、无刺激性。严得腹泻者应暂时禁食。 3、便后,及时用温水清洗或毛巾擦净肛门周围。腹泻次数过多者,可涂蓖麻油保护肛门周围皮肤。 4、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 5、及时、准确采及大便标本。 (三)压疮护理常规 1、改善营养状况,纠正低蛋白血症,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对进食困难者,采取胃肠外营养、深静脉营养等措施。 2、避免局部长时间受压。 (1)对于长期卧床、大手术后、年老等不便翻身的患者应睡气垫床,以缓解局部压力。 (2)定时变换体位,每2个小时1次翻身,避免骨隆突出时间受压。 (3)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给予温水擦浴和局部按摩。 3、避免皮肤受潮湿、磨擦等不良刺激。、 (1)保持床单位平整、干燥、无屑。 (2)翻身时,动作应轻巧,避免推、拉、拖等动作产生磨擦力和剪切力。

1-26急性中毒护理常规

1-26急性中毒护理常规 急性中毒指毒物经人体食道、气道、皮肤、血脉侵入体内,致使气血失调,津液、水精施布机能受阻,甚则损伤脏器的急性病证。 一病因 本病主要为不洁或有毒之物经人体食道、气道、皮肤、血脉侵入人体内,损伤人体正气,致使气血失调,甚则损伤脏器,造成阴阳离决。 二临床表现 腹痛,头晕目眩;头痛,耳鸣失聪,汗出心悸,甚则心痛,尿少,尿闭。可因中毒物质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如谵语,呼吸急促或微弱,甚则呼吸麻痹;或可闻及特殊气味,如大蒜味等;面色潮红,口唇青紫或樱桃红色,或见淤斑、淤点;瞳仁散大或缩小,或大小不等;神情淡漠或烦躁不安,虚里应衣或不应衣。 三护理评估 1 服药物、食物的种类、时间、量及反应。 2 病情缓急,患者的生命体征、神志、瞳孔等变化。 3 有无呕吐、腹痛、腹泻等情况。 4 生活自理能力 四护理要点 1 一般护理 (1)为明确何种药物、食物中毒时应及时收集呕吐物、分泌物、大小便等送检。(2)已明确中毒物时,遵遗嘱及时洗胃、用药,并观察药效。 2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神志、瞳孔的变化,皮肤的颜和湿润度,口舌有无麻木,

呼出的气味,肌肉抽动等症状。 (2)观察腹痛情况,呕吐物及大便性状、次数,末梢循环情况。如出现抽搐、昏迷时,及时报告医师,做好抢救准备。 (3)观察痰液情况,有痰时及时予以吸痰,并观察咽喉黏膜水肿情况,做好气管插管的准备。 4 饮食护理 (1)急性期禁食,但可服绿豆汤解毒,待病情好转后,进流食或清淡易消化食品,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不能吞咽者予以鼻饲。 (2)饮食宜少食多餐,忌辛辣、油炸、粗糙等食物。 5 健康教育 (1)做好预防中毒的宣教工作,在医师的指导下用药。 (2)患者饮食中应注意节饮食、洁饮食。 (3)加强卫生宣教,食物、药物、杀虫剂分开放置,标签明确,以防误用。

急性药物中毒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 、 及时了解中毒物的种类、名称、剂量、途径和接触时间。 2 、 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皮肤黏膜颜色、温度、湿度 及有无腐蚀征象。 3 、 观察呼吸的频率、深浅,评估呼出的气体是否有特殊气味。 4、 观察患者意识神态 及神经反射,评估有无神经系统改变。 5 、 观察患者洗胃、用药后的生命体征变化,监 测尿量,了解肾功能。 【护理措施】 1 、 立即终止接触毒物。 2、 迅速清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毒物。 (1) 毒物由呼吸道吸入者, 立即脱离中毒现场, 移至通风良好的 环境中,给予氧气吸入、 休息、保暖。 (2) 毒物经皮肤和粘膜吸收者, 立即去除污染衣服,用清水彻底 清洗体表皮肤、头发及指缝。 ( 3) 毒物由消化道吸收 者,立即进行催吐、 洗胃、导泻。但对服 强酸、强碱等腐蚀性毒物者禁止洗胃, 可用蛋清、 牛奶等沉淀物保护胃粘膜。 3、 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的呼吸功能。一氧化碳中毒 时, 压氧治疗,加速一氧化碳排除。 4、 建立静脉通道,予以对症补液以促进以吸收毒物的排除。 5、 鼓励患者大量饮水,同时遵医嘱应用利尿剂,加速毒物的排 除。 6 、 做好心电监护及抢救配合,如神志不清或惊厥者,设专人护 理 急性中毒抢救护理常规 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或高

7、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意识、瞳孔、循环等变化,准确观察出入水量,并作好记录如出现昏迷,肺,脑水肿及呼吸、循环、肾衰竭时,积极配合医师抢救。 8 、及时留取大小便、呕吐物、分泌物送检,正确采集血标本进行毒物分析检测。 9 、重度中毒需作透析治疗时,应做好透析前准备工作。 【健康指导】1 、做好患者思想工作,解除顾虑,2 、告知患者恢复期注意事项。 3 、向患者宣教预防中毒及自救防护知识。

药物中毒的急救护理

药物中毒的急救护理 药物中毒的急救护理 (一)判断 1.过量服用或误用吗啡类药物,或有多种慢性病者以及过敏者易中毒。 2.同时服用酒精或其他催眠药亦易引起中毒。 3.中毒初期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兴奋不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嗜睡、乏力、多汗。甚者幻想、感觉迟钝、便秘、尿潴留,瞳孔缩小,呼吸困难,昏迷、惊厥、角弓反张。呼吸衰竭而死亡。吗啡成瘾者有失眠,精神萎靡、失常等。 (二)急救 1.卧床安静休息,松解衣扣,停用一切吗啡类药物。 2.用1:2000高锰酸钾洗胃。 3.重者速送医院。 强酸强碱类药物中毒的急救和护理 强酸中毒及其表现急性强酸类中毒是指硫酸、盐酸、硝酸等经呼吸道、皮肤或消化道进入人体,引起局部烧伤及全身中毒。 中毒表现如下:急性吸入性中毒可出现呛咳、胸闷、流泪、呼吸困难、发绀、咯血性泡沫痰、肺水肿、喉头痉挛或小肿、休克、昏迷等。 皮肤及眼烧伤部位呈灰白、黄竭或棕黑色,周围皮肤发红,

界限分明,局部剧痛,面积大者可发生休克;眼烧伤可见角膜混浊,甚至穿孔,以至完全失明。 由消化道进入可见口唇、口腔、咽部、舌烧伤、口腔、咽部、胸骨后及腹上区剧烈灼烈灼痛,并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大量褐色物及食管、胃黏膜碎片,还可出现胃穿孔、腹膜炎、喉头痉挛或水肿。 强酸类中毒还可出现头痛、头晕、恶心、乏力等,重者烦躁不安、惊厥、昏迷,以及肺水肿、肝肾损害等。 强碱中毒及其表现急性强碱类中毒是指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氧化钾、碳酸钾等经皮肤或消化道进入人体,引起局部烧伤及全身中毒。 中毒表现如下:皮肤烧伤可见皮肤充血、水肿、糜烂。开始为白色,后变为红或棕色,并形成溃疡,局部伴有剧痛。眼烧伤可引起严重的角膜损伤,以致失明。 消化道烧伤可出现口唇、口腔、咽部、舌、食管、胃肠烧伤。烧伤部位剧痛,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褐红色黏液状物,并有腹痛、腹泻、血样便、口渴、脱水等症状。重者可发生消化道穿孔,出现休克,还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及碱中毒等。 强酸强碱中毒时的急救处理强酸强碱吸入性中毒立即将中毒者转移至空气新鲜流通处,并注意抢救者的自我保护,如戴口罩、手套、穿靴子或戴脚套等。 皮肤及眼烧伤强酸所致的皮肤及眼烧伤要立即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创面及眼内至少20分钟。待脱去污染的衣服后,再用清水或40%碳酸氢钠冲洗、以中和与湿敷。

急性药物中毒的救治和护理

急性药物中毒的救治和护理 一、定义 急性中毒(acute intoxication)是指毒物短时间内经皮肤、粘膜、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使机体受损并发生器官功能障碍。急性中毒起病急骤,症状严重,病情变化迅速,不及时治疗常危及生命,必须尽快作出诊断与急救处理。 二、种类 毒物品种繁多,按其使用范围和用途可分为下列几种: 1、工业性毒物包括工业原材料,如化学溶剂、油漆、重金属汽油、氯气氰化物、甲醇硫化氢等。 2、农业性毒物有机磷农药,化学除草剂,灭鼠药,化肥等。 3、药物过量中毒(poisoning) 许多药物(包括中药)过量均可导致中毒,如地高辛抗癫痫药,退热药麻醉镇静药,抗心律失常药等。 4、动物性毒物毒蛇、蜈蚣、蜂类蝎、蜘蛛、河豚、新鲜海蜇等。 5、食物性毒物过期或霉变食品,腐败变质食物,有毒食品添加剂

6、植物性毒物野蕈类,乌头,白果等。 7、其他强酸强碱,一氧化碳,化妆品,洗涤剂,灭虫药等。 此外根据毒物的物理状态还可分为挥发性与非挥发性毒物,根据毒物吸收方式分为食入、吸入皮肤接触吸收性毒物等。 三、中毒的一般急救措施: 1.首先将患者搬离中毒现场(特别是现场环境中有高浓度的有毒气体的情况下),同时也要注意自身的安全与防毒;清除鼻、口腔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去除被毒素污染的衣物、注意保暖;清洗皮肤、眼的毒物污染。 3.检查是否存在外伤及内伤。 4.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心跳、血压)、意识状态和一股情况,如出现生命体征不稳定的状况,如呼吸困难、脉搏细数或微弱、血压降低等情况时,立即现场实施抢救,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维持和稳定生命体征。 中毒的处理: 处理原则为发生急性中毒时,应立即治疗,否则会失去抢救机会。在毒物性质未明时,按一般的中毒治疗原则抢救患儿。在一般情况下,以排除毒物为首要措施,尽快减少毒物

硫化氢急性中毒的急救护理(新编版)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硫化氢急性中毒的急救护理(新 编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硫化氢急性中毒的急救护理(新编版) 【摘要】总结17例急性硫化氢中毒的急救护理措施,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及时准确用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症护理、安全的护理、心理护理、卫生宣教、饮食护理等。 【关键词】硫化氢;中毒;急救护理 硫化氢是多种工业生产中的副产物,目前有70多种职业有机会接触到硫化氢,如采矿、石油开采和提炼、皮革制造、橡胶合成、煤气制取、人造纤维、造纸、染料制造、食品加工等。此外有机物腐败场所也有硫化氢产生,如水井、下水道、隧道、阴沟、粪池等。硫化氢是一种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无色气体,具有臭蛋气味,由含硫化合物腐败生成,是强烈的神经毒物,对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相对密度为1.19,熔点为-82.9℃,沸点为-61.8℃,燃点为292℃,易溶于水、甲醇类、石油溶剂和原油中。如通风不良可在空气中浓

度极高,在无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入这种环境,可能发生中毒。空气中浓度达4.3%~45.5%容量范围,即可发生爆炸,吸入空气中含量超过30mg/m3~40mg/m3即可引起中毒[1]。2007年5月?008年5月我院收治吸入硫化氢中毒病人17例,经过及时抢救及精心治疗与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抢救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吸入硫化氢中毒病人17例,均为男性;年龄21岁~48岁,平均29.6岁;其中2批为造纸厂工人在清理浆池时发生中毒;另1批为化工厂工作车间硫化氢泄漏后中毒;脱离现场至入院时间最短20min,最长1h;2例入院时呼吸心跳停止,抢救无效死亡;昏迷4例,频繁呕吐伴呼吸不规则2例,喷射状呕吐、抽搐2例,谵语3例,头痛、头晕、恶心、全身不适9例,烦躁不安2例,全身发绀1例,面部口唇发绀2例,双肺满布大小水泡音3例;15例经急诊室抢救,病情稳定后住院治疗,6d~28d临床治愈出院。 2急救护理 2.1保持呼吸道通畅

浅谈药物中毒的急救护理

浅谈药物中毒的急救护理 发表时间:2010-08-26T15:21:15.40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6期供稿作者:商丽华贾凤波[导读] 及时开通静脉输液能提高相对低血容量或失液引起的血容量不足,能维持有效循环血量及灌注商丽华贾凤波 (黑龙江省伊春市南岔林业职工医院黑龙江伊春 153100)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16-0232-01 药物中毒在内科急诊中约占20%,据我院2009年全年急诊抢救人数852人,药物中毒就有171人,占总数20.1%,所以护士处置药物中毒的机会极多,在原因不明,医生不在场的情况下,要求护士冷静,果断敏捷的采取对策,为此不仅要熟悉护理,还需了解中毒治疗原则及各种药物中毒表现处理要点,才能稳、准、快地处理各种可能发生的棘手问题,下面我就这几年的工作实际谈谈这主面的体会。 1、了解病史 急性中毒患者病情危重,必须争取时间及早作出正确的诊断,采取相应的解毒措施,吩嘱亲友不要离开,尽力搜索有关线索,如家中有无存放农药,灭鼠药及亲人服用的药物,还可根据药瓶、标签、剩药、呕吐物性状、气味等判断是何种药物中毒。 2、保持呼吸道畅通 如遇到危重中毒病人有严重休克、呼吸窘迫、甚至心脏停止搏动者,必须立即复苏进行胸外心脏按摩、人工呼吸及气管插管,静推50%糖60毫升,并建立静脉输液线供抢救药物使用,立即氧气吸入,迅速观察肤色,呼吸类型,有呼吸困难者,给呼吸兴奋剂,如尼可刹米、洛贝林,颜面发绀并呼吸困难,是肺水肿发生,多是左心衰引起,可给强心药物,如西地兰0.4mg,毒毛K0.25mg加入50%GS20ml静推,经支持疗法仍有低血压者可静脉给升压药如阿拉明、多巴胺等,同时注意高热、低温、尿潴留等相应措施。 3、催吐及洗胃 抢救中重要一环是清除未吸收的毒物。清醒或唤之即醒者主可催吐,为使效果满意,必须强制口服液体,患者采取斜卧头低位以保持气道免致误吸,昏迷者不宜催吐而应洗胃,胃管采用大口径,双腔管以防微粒堵塞,虽然毒物留胃时间为8小时,但最好服毒4-6小时洗胃,如无肠鸣音,则不论什么时间都应洗胃,特别抗胆碱类,可延缓胃的排空,洗胃更有价值,不论服药多久均可,洗胃液温在30-50C为宜,洗胃需彻底,注意回流液颜色、气味。遇腐蚀性物质(来苏儿、硫酸)洗胃应慎重。洗胃液应加防蚀剂。如牛奶、豆汁,洗胃液不宜过多,操作要轻,防止穿孔,加重病情,耽误抢救。 4开通静脉输液 及时开通静脉输液能提高相对低血容量或失液引起的血容量不足,能维持有效循环血量及灌注。针对特异药物的给药,如维持呼吸生命体征等,如呼吸兴奋剂、强心、利尿药等,应用解抗药物,如有机磷中毒:阿托品、解磷定、巴比妥类药、美解眠类,同时输液保持足够尿量,促进毒物由尿排泄,也可利用利尿剂,增强利尿和碱化尿液,更有利于毒物排出,如苯巴比妥,利尿剂最好采用20%甘露醇250ml 静点。 5、加强护理 严密观察病情, 1)重度中毒患者应15-30分钟测血压、呼吸、脉搏、体温各一次,并详细记录液体出入量。2)观察瞳孔、意识变化,如有机磷中毒,达到阿托品化时瞳孔散大,当过量时出现狂躁、谵语、幻觉等精神异常表现。3)严格交接班,个别患者在症状缓解,停用解毒药后可出现反跳现象,原有症状复现,甚至加重。4)经过洗胃和催吐的患者一般禁食一天,饮食以流质开始,逐渐改为半流质、普食。5)向亲友了解患者近期思想生活、工作方面有何挫折或不幸,针对情况解决思想问题,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生活的勇气。以上则是我们的点滴经验,只要我们积极的抢救,采用特殊的对策和护理,中毒抢救成功率就会不断提高,随着新药、新理论、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护士更需随时熟悉并提高抢救技术。

急性中毒的急救及护理

急性中毒的急救及护理 发表时间:2019-11-18T15:46:58.807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9年7期作者:吴俊 [导读]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而出现急性中毒的情况是非常常见的。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而出现急性中毒的情况是非常常见的,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应当对患者进行紧急的救治和护理,假如没有得到良好的救治和护理的话,严重时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急性中毒的急救以及护理措施。 一、急性中毒的急救原则 1.清除皮肤的毒物 当我们在生活中身边的人出现急性中毒的情况时,首先要做的是迅速将中毒者离开中毒场地,并且脱去中毒者被污染的衣物,之后再用温水反复的冲洗中毒者的身体,尤其是沾污了毒性物质的皮肤,一定要反复的冲洗,直到毒性物质消失。假如是碱性物中毒,这时就要用醋酸或者是浓度为2%的稀盐酸来进行冲洗,假如是酸性物中毒的话,就要用小苏打水或者是肥皂水来冲洗,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敌百虫中毒不要用碱性溶液冲洗,这样会加重中毒的情况。 2.清除眼内的毒物 当患者中毒时,一定要迅速的用剂量是0.9%的盐水或者是清水来进行眼内的冲洗,冲洗时间大概在十分钟左右,如果是酸性毒物中毒的话,就要用2%的碳酸溶液进行冲洗,碱性中毒的话用3%的硼酸溶液冲洗,在冲洗完之后,可以在患者的眼内滴上一些氯霉素眼药水或者是金霉素眼药膏,防止眼睛出现感染的情况,假如身边没有合适的药液时,可以用一些温清水进行冲洗。 3.吸入毒物的急救 如果中毒人员是由于吸入了一些有毒气体而发生中毒的情况,这时应立即将患者脱离中毒现场,将患者搬至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让患者进行呼吸,如果对于一些较为严重的患者的话,可以让患者吸一些氧气。 4.食物中毒的急救 食物中毒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见到的一种急性中毒类型,当身边有的人因为食物而中毒,这时应当首先要做的是催吐,可以拿筷子或者是羽毛触摸咽部,然后将毒物全部呕吐出来,或者是用0.5%的硫酸铜100ml进行口服,来达到催吐的效果,这种急救方法只适用于一些清醒的患者,对于一些较为严重的食物中毒患者还会发生昏迷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患者有条件的话可以服用1%的硫酸锌溶液,大概服用80ml即可,对于食物中毒较为严重的患者,还可以用水吗啡进行皮下注射。 二、急性中毒如何护理? 急性中毒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对急性中毒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是洗胃,需要根据毒物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洗胃液,对于一些毒物不明的重度患者,为了防止有毒物质在胃中的吸收,应当清除消化道内尚未吸收的有毒物质,然后马上用生理盐水来洗未将存留在胃内的一些有毒物质或者是排泄物送去检查,对毒物的类型进行分析。一些患者服用了毒物之后,家属或者患者一定要向医生全面的告知毒物的名称、浓度、剂量、中毒原因以及时间,方便医生可以根据中毒者的有毒物质来进行对症治疗。另外一些急性中毒的患者是由于吸入了一些腐蚀性的读物而引起中毒的情况,对于这种患者一定不要洗胃,防止在洗胃之后出现胃穿孔的情况,另外对于一些急性中毒的患者出现昏迷的情况,不要采用催吐的治疗手段。在对急性中毒患者进行洗胃时,每次要灌入500ml的生理盐水,然后进行反复的冲洗,直到洗出液清亮无味为止,对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需要酌情的增加生理盐水的量,但是一定要注意生理盐水的灌入量,大量的液体洗胃很容易导致胃部的扩张和胃出血的发生。在洗完胃之后要用50%的硫酸镁来进行导泻,不要用一些油类,以免保真脂溶性毒物被吸收。在进行完以上这些护理措施之后应当迅速的给患者输液,加快毒物的排泄速度。 三、急性中毒急救方法及用药 在对急性中毒患者进行急救的过程中,促进毒物排泄的方法有很多种,首先是换血疗法,这种方法可以对各种毒物引起的中毒进行有效的排毒,例如硝酸盐、氯化物、硝基苯的中毒。第二个急救方法是透析疗法,主要是用于水溶性与蛋白结合较少的化合物,例如酒精、乙二醇、甲醇等中毒。随着当前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在临床上对急性中毒的最新的一种急救方法是血液灌流,多用于有机磷农药、有机酸和安定类药物的中毒。在临床上常用的一些特效解毒药为阿托品,主要用于有机磷农药的中毒。解磷定主要是用于有机磷的中毒。亚硝酸钠主要适用于苦杏仁、核桃仁、琵琶仁的中毒。 四、怎样预防急性中毒? 急性中毒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急性中毒的后果也是无法想象的,那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如何有效地预防急性中毒呢?首先对于饮食方面一定要注重饮食的卫生,不要吃一些病死的禽畜肉或者是其他变质的肉类,对于醉虾或者是腌蟹等不卫生的食物,最好不要使用,这就需要我们在生活中购买食物时,应当仔细的观察食物的外观,看看是否有变质的现象。一些冷藏的食品应当保质保鲜,在使用一些动物食品之前应当彻底的煮熟,对于隔夜食物也应当在充分加热之后再服用。在烹调食物时,对于一些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要分开烹饪,防止交叉感染。对于罐头的食物,在食用之前应当煮沸八分钟左右,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吃一些河豚等有毒的动植物。如果是到饭店去吃饭的话,一定要尽量的选择一些干净卫生的场所,饭店一定要有卫生合格证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健康证。

探讨急性药物中毒循证护理的影响效果

探讨急性药物中毒循证护理的影响效果 发表时间:2016-06-18T14:10:23.200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6期作者:叶安容 [导读] 急性药物中毒的患者首选循证护理的方式,此方法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贵州省遵义市第一人人民医院 563002 摘要:目的:本次探讨急性药物中毒循证护理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药物中毒患者9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循证护理。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8%。结论:急性药物中毒的患者首选循证护理的方式,此方法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药物中毒;循证护理;效果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临床上常见的中毒疾病,发病突然,药物度性强,并且人体吸收快,一旦大量误食十分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生命危险[1]。因此,本次对92例机械通气联合血液灌流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效果进行观察,其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药物中患者9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50例,女42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5.23岁,轻度中毒患者40例,中度中毒患者40例,重度中毒患者12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患者的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瞳孔缩小、心动过速、血压升高或下降等。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抽选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 >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制定护理 确定护理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急性药物中毒的患者病情急、发病快,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护理可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医护人员应当积极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史,由于患者发病急,因此医护人员需要争分夺秒,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判断,才能进行后续护理。同时,医护人员在接诊的同时,需要告知患者的家属朋友不得离开,并询问患者家属关于患者的情况,使用的药物等,同时询问患者家属家中是否有农药、害虫药物等,以及时寻找出患者中毒的原因。 1.2.2循证支持与实践 通常急性药物中毒的患者其临床症状有呕吐、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情况。如果没有进行及时的救治可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因此医护人员应当给予有效的循证护理干预,以确保患者生命健康。 1.2.3清除还未被吸收的毒物 给予所有患者插胃管用清水进行洗胃,洗胃动作要轻柔,避免患者发生抽搐,洗胃完毕给予20%甘露醇150毫升,从胃管内注药物之后,将胃管拔出,进行导泻和催吐清肠,帮助患者促进毒物排泄。 1.2.4药物救治 尽早给予患者阿托品,药物用量根据患者的中毒情况给予,在给药方式上采取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注射,这样注射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大量注射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会使得药物过量过量或用量不足。 1.2.5保持呼吸通畅 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让患者的头偏向一侧。对于抽搐的患者,医护人员应当进行陪护,并在患者口中垫入压舌板,以避免患者自伤,对于受到痰液阻塞的患者,应当及时给予吸痰器进行吸痰。 1.2.6快速洗胃 给予患者及时的洗胃,以排出胃内毒物,避免毒物被患者吸收,洗胃应当尽早。对于神智不清或者不合作的患者给予经口鼻管洗胃,对于神智清楚的患者可以采取自饮温水洗胃的方法。医护人员在患者进行洗胃的时候及时对胃液的颜色等进行观察,直至无色无味。 1.2.7观察变化 急性药物中毒的患者发病急骤,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定时对患者的体温、血压、脉搏等进行观察和监测,对清醒的患者及时检查其瞳孔、尿量、面色、脉搏等,如有异样,及时通知医生。在患者肩部下面给予枕头,采用平卧肩下垫高的位置,防止呼吸不畅。 1.2.8心理护理 医护人员应当主动与患者进行交谈,了解患者中毒原因,医护人员在进行交谈的时候需要注意言行,努力为患者着想,站在患者的角度进行思考,避免过于直接的话语刺激到患者。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关心和理解,使得患者正面对待生活,善待自己,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1.3评判标准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如恶心、呕吐、心悸等均得到显效好转,神智恢复正常;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如恶心、呕吐等均得到有效好转,神智基本恢复正常;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均无任何改善,处于昏迷或死亡。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18.0,使用t检验计量资料,选择X2 检验组间对比,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8%,P<0.05,详情见表1。

急性中毒的抢救与护理

急性中毒的抢救与护理 【摘要】目的:研究老人急性中毒时的急救护理方法和临床观察要点,提高救治急性中毒患者的成功率。方法:以我院收治的37例老年急性中毒患者为例,对这些中毒患者采取催吐、洗胃、灌肠等急救措施,且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并加强气道管理、药物及心理护理等有效 的急救护理干预。结果:该37例急性中毒老年患者经过精心救护和有效的护理干预后,共 有33例被成功治愈,有2例抢救无效死亡,另外2例自动出院。结论:在抢救老年中毒患 者时,需要重点加强对脏器功能的监测并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如此才能不断 提高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急性中毒;护理;抢救 前言:急性中毒是急诊科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从几岁的小孩到几十岁老人,每一个年龄阶段 的人都有可能因为生活当中的不注意或者是因为缺乏相关的知识而中毒。而在这其中,老年 急性中毒患者往往因为自身身体机能的下降,对病毒的抵抗力也同样下降,因此,对于老年 急性中毒患者的抢救和护理需要格外的专业、小心。本研究对本院2013年2月至201 4年6月收治的37例老年急性中毒患者进行抢救和护理,现体会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收治地37例老年急性中毒患者,其中男24例,女13例。最大的年龄89岁,最小的年龄60岁,平均为70.45岁。中毒途径分别为:自服 28例,误服4例,皮肤吸收5例。中毒分类:有机磷农药中毒23例,百草枯中毒3例, 酒精中毒2例,安定中毒2例,草乌中毒2例,二氟一氯甲烷气体1例,化学品、强碱1例,灭鼠药3例。中毒前合并疾病:高血压11例,冠心病7例,慢性支气管炎5例,恶性肿瘤 2例。发病至就诊时间20分钟至5个小时。 1.2方法 该37例患者经过洗胃、导泻、解毒、补液、利尿、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维持脏器功能、预防感染等治疗过程。其中5例患者为皮肤吸收中毒,立即脱去污染衣物,用肥皂水彻 底清洗污染皮肤黏膜。其余32例口服中毒的患者入院后,均予彻底洗胃。另外,其中8例 抽搐患者,应用地西泮等治疗;19例心脏、肝脏损害患者应用相应的保护药物治疗;6例 并发脑水肿患者用甘露醇、速尿等减轻水肿;25例出现呼吸衰竭患者行呼吸机辅助通气; 29例患者根据病情行血液灌流、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此外,本组患者在救治过程中,根 据中毒物性质的不同,遵医嘱分别予阿托品、氯解磷定、二巯丙磺钠、纳洛酮等特效药解毒 及补液治疗,同时,予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应用激素抗感染等综合治疗,根据患 者的实际病情调整用药。在观察护理阶段,本组患者均给予24h持续动态心电监护,密切 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脉搏、呼吸、血压、面色、尿量、体温,详细准确的记录病情变化。 2.结果 经过抢救治疗,本组的37例患者共治愈33例,有2例抢救无效死亡;还有2例自动出院。 3.讨论 3.1急救措施及原理 洗胃是临床上最有效、最能清除有害毒物,并最大限度减少毒物吸收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为及早、彻底清除毒物,故应及早插胃管洗胃。对确诊的患者,洗胃时间越早越好。国内传 统观点认为,洗胃最好在中毒后6h内进行,但中毒时间虽已超过6h甚至24h,呕吐物

四氯乙烯急性中毒病人的抢救及护理

为Hp感染诊断的金标准。以往认为Hp培养繁琐、困难,近年来随着培养技术的改进与完善,Hp培养已较方便。我们的体会是细菌培养的繁琐程度与组织学检查相当,成本并不高,因此细菌培养+快速尿素酶试验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M ar shall BJ.Helicobacter pylor i.A m J Gastr oenter ol, 1994,89(Suppl):116 2 M egr aud F.Adv ant ages a nd disadvantag es o f curr ent di-ag no s-tic tests fo r the det ect ion of helico bacter pylor i. Scand J Ga st ro ent ero l,1996,31(Suppl):215,257 3 A nso rg R,Recklinghausen G V,Romar ius R,et al.E-va lua-t ion o f techniques for iso lat ion,subcultivation, and preser vation o f helicobacter pylor i.J Clin M icr obi-ol,1991,29:514 NI H.Helicobacter pylor i in peptic ulcer disease.JA-M A,1994,272:65 5 Y ang DH,Bom HS,Joo Y E,et al.Ga st ric juice ammo-nia v s CL O test f or diag no sis o f helicobacter pylor i infec-t ion.Dig Dis Sci,1995,40:1083 6 Hunt RH.M alfert heiner P,Yeo mans ND,et al.Cr iti-cal is-sues in the patho phy siolog y and m anag ement of peptic ulcer disease.Eur J Gastr o enter o l Hepato l, 1995,7:685 7 Schrader JA,Rek HV,N ot is W M,et al.A ro le for cul-t ur e in diagno sis o f helico bact er pylor i-related gastr ic diease.A m J G astr oenter ol,1993,88:1729 8 Bayer do r ffer E,O ertel H,L ehn N,et al.T opog raphic asso c-iat ion betw een a ctive g astritis and campy lo bacter py lo ri colonization.J Clin P athol,1989,42:843 (1999-02-08收稿) 四氯乙烯急性中毒病人的抢救及护理李惠芬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中心,南京 210029 关键词 四氯乙烯;中毒;护理 四氯乙烯是去污剂中常用的一种有机溶剂。我院自1995年以来共收治了四氯乙烯急性中毒病人16例,现将我们的抢救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16例中,男9例,女7例;年龄15~68y,中毒后1~12h入院。 中毒途径 3例皮肤接触,2例因误服中毒,11例因吸入高浓度的四氯乙烯挥发性气体而中毒。 临床表现 本组轻度中毒6例、中度4例、重度6例。因中毒途径、损伤部位不同,其临床表现也不同。吸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头痛、眩晕、呕吐、全身乏力等症状;重度者,出现意识障碍、反射迟钝、抽搐、脑水肿、昏迷。口服中毒者表现为胸骨后疼痛,伴上腹痛,咽喉食管、胃部烧灼感,引起化学性胃炎。可引起急性肝坏死及其相应的症状。亦可导致急性肾坏死、肾小球损害等。接触性中毒者,局部皮肤麻木、红斑、起水疱,重度时出现坏死等急性皮炎症状。 2 抢救及护理 尽快脱离现场,迅速清除毒物,阻止毒物继续进入体内。口服者立即采用催吐、洗胃或导泻的方法清除毒物。对于神志不清需洗胃者应尽量先将胃内容物抽出后再进行灌洗。灌洗液每次注入400ml,一般不超过500ml,过多易将毒物驱入肠道,直至洗出液基本无味且较清澈为止。洗液总量10000~15000ml。如果误服量大,在第1次洗胃后4h可再重复洗胃。对四氯乙烯中毒目前尚无特殊解毒剂。 吸入者立即将病人移至新鲜空气处,给予吸氧3~4L/ m in,对急性肺水肿者给予50%乙醇湿化吸氧。 接触皮肤粘膜者,立即脱去污染衣物,用肥皂水及清水洗净污染皮肤,生理盐水湿敷伤口,百多邦软膏涂患处。眼睛用0.25%苏打水冲洗,抗生素眼膏或眼药水滴眼。 观察呼吸、心跳、瞳孔、眼底变化及液体出入量。根据病情作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如肝肾功能、心电图、X线胸片等。 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有呼吸衰竭者可予呼吸兴奋剂,必要时可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同时做好气道的护理,以防引起呼吸道感染。神志的变化可以反应病情发展趋势。轻者眩晕、头痛、乏力、嗜睡;重者为不同程度的昏迷,根据意识障碍的程度,每15~30min观察病情1次。做好瞳孔和眼底的观察。重症患者出现脑水肿时,要立即给予20%甘露醇静脉滴注,头部用冰帽以减少脑细胞的耗氧量,并使用促进脑细胞代谢的药物。昏迷病人除了做好气道护理外,还应做好皮肤护理,保持床铺干燥清洁,2~4h翻身拍背一次,谨防坠积性肺炎和褥疮的发生。患者有心律改变或有心功能障碍者可劝其静卧休息,同时可适当使用营养心肌药物。避免使用损伤肝肾的药物。经口中毒者于中毒后24h查肝、肾功能,记录24h出入液量,同时用一些护肝药物提高肝脏的解毒能力。 (1999-02-08收稿) 408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第19卷第5期1999年9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