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提高压铸模具使用寿命的有效途径

提高压铸模具使用寿命的有效途径

提高压铸模具使用寿命的有效途径
提高压铸模具使用寿命的有效途径

提高压铸模具使用寿命的有效途径

发表时间:2018-09-17T11:45:52.84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作者:廖振兴[导读] 摘要:通过分析试验,寻找影响压铸模具使用寿命的因素,如模具的预热、脱模剂的种类和喷涂方法、模具材料的选择以及模具热处理工艺参数等。

身份证号:44122519890716xxxx 湖北 430200 摘要:通过分析试验,寻找影响压铸模具使用寿命的因素,如模具的预热、脱模剂的种类和喷涂方法、模具材料的选择以及模具热处理工艺参数等。通过这些影响因素寻找规律性的关系,进而找到提高压铸模具使用寿命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压铸模具龟裂热疲劳氮化真空淬火影响压铸模具寿命的因素有很多,通过对压铸模具的使用情况观察,分析致使压铸模失效的主要原因是:①热胀冷缩的交变应力,长期频繁的反复循环,在模具表面出现热疲劳龟裂纹:②由于热应力及机械应力引起的模具整体开裂、破损:③在压射力和热应力的作用下,模具会在强度最薄弱处萌生裂纹,使型腔碎裂:④化学腐蚀、机械磨损、冲刷侵蚀、熔损侵蚀造成的模具侵蚀:⑤受到锁模、插芯压力和

充填压力作用使模具产生的塑性变形。这些模具失效缺陷出现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下边从实际应用方面探讨一些提高压铸模具寿命的措施。

1、压铸模具材料的选用

为提高热冲击韧度,目前常用的H13钢的化学成分纯净度要求为:优级钢S含量(质量分数,下同)要小于0.005%;超级H13钢要求S 含量小于0、003%;P含量小于0.015%。钢的晶界无共晶碳化物夹杂,大块状的共晶碳化物和杂质强度极小,不能抵抗热疲劳,降低了钢材的塑性,是龟裂发生的起源点。要使用电渣重熔炉的精炼钢,它不仅纯净度高,还具有组织致密、优良的热疲劳抗力、抗热裂性好、优良的韧性及塑性,优良的抛光性、较好的异向同性等性能。钢材的均一性要求材料的组织要均匀,钢坯具备任意方向力学性能同性,不要有纵、横、深方向的性能差异。

正确选用模具材料,采用高强度合金材料可以提高模具使用寿命。优选用抚顺8407、2344、H13、SKD61材料。

2、压铸模具的热处理

H13钢采用高压液氮气冷高真空炉淬火为好,可以有效防止模具表面的脱碳、氧化、变形和开裂把淬火温度升高到1020~1050℃,根据模块材料的尺寸大小,和各个零部件要求的强度和韧性,适当控制温度和保温时间,使合金碳化物充分溶入奥氏体,这样可以减少模具因热处理碳化物溶解不充分,残留在晶界之间而造成的模具龟裂。但要注意钢的临界点Acl和Ac3及保温时间,防止奥氏体粗化。淬火后用不同温度分3次回火。特别注意回火的效果,如果还要进行氮化处理,可以减少一次回火处理。

模具加工时产生的切削应力、电火花放电变质层的应力、和压铸时产生的热疲劳应力,可用退火来减轻或消除。模具应定期退火处理消除应力:第一次去应力退火应安排在淬火之前(退火温度700~750℃)第二次去应力退火应安排在试模合格后的量产之前,再在压铸1万模、3万模时各退火处理一次。,氮化一次可以代替一次退火处理。对H13钢退火消除应力的温度比淬火时最后一次回火的温度低20~40℃保温时间为1.0~1.5h。

合理选择模具的硬度(HRC),如果硬度偏低,易出现粘模和早期龟裂,如果硬度太高又可能开裂,所以一般建议:锌合金压铸模硬度(HRC)为(HRC)为47~52;中、小型的铝、镁合金压铸模为46~48;尺寸大的铝、镁合金铸件和比较厚或形状复杂件的模具,应适当降低硬度(HRC)为44~46。

对压铸模的型腔表面容易出现粘模的部位和所有的型芯,应选用氮化、碳氮共渗等表面强化处理,以减少粘模或侵蚀。目前使用的KANUC处理的比较多。如需氮化、型面的氮化层总深度应低于0.2~0.3mm,应根据铸件壁厚由厚到薄控制在0.04~0.08mm,且应无化合物白亮层,防止过厚的白亮层碎裂后引起模具龟裂。对容易粘模部位的零件,可以每压铸1~2万模进行一次氮化等表面处理。当模具压铸8~10万模次之后,由于硬度降低容易出现粘模时,也可以进行氮化处理。每次退火和氮化之前、后都要对模具表面进行抛光处理。为防止模具型腔在量产之前出现氧化锈蚀,在试模合格后,应对模具进行530~560℃保湿1.5~2.0H的预氧化热处理。

3、压铸模具的冷却和加热系统的设计

为了能够调控模具温度,防止模具变形和龟裂,一定要给模具设计冷却、加热温控系统。通常在模具模块的内部开设φ(6~12)mm 孔径的管道,在型芯和模块中开设φ(3~12)mm冷却孔,通水进行冷却,通热油进行加热.在没有模温机的压铸厂,也可以使用电加热管(要控制发热温度≤400℃)和测温仪置入模具,进行自动加热来预热模具。

在型腔模块的背面,加工出的φ(6~12)mm孔,此孔要距离型腔表面(25±5)要距离冷却水或加热油通道在50mm以上,插入热电偶连接在压铸机的测温仪器上。

在模具的横浇道、分支浇道、内浇口附近,在铸件厚壁处的型腔、型芯等模具吸收热量比较多的部位要通水冷却。对薄壁处的型腔,对远离内浇口的滑块抽芯,和模具型腔的一些吸收热量少、散热快的部位,要设计用热油或用电加热管加热模具。一般通入的热油温度为200~350℃。注意模具的冷却水通道距离模具表面或模具转角要有足够的距离,以避免这些部位的型面出现早期龟裂或开裂。

模具每个进水管接头要有开关,能控制冷却水的流量,以便调节模具各部位的温度。冷却水管道里出现的锈蚀和集垢,会影响模具的冷却效果,要及时清除。模具外接的管道和接头建议使用铜材和不锈钢材质,以防生锈后堵塞管道。

4、压铸模具的制造加工对模具寿命的影响

模具制造的尺寸精度和配合精度要高,密封接触的配合面,必须密封配合,密封接触的面积要大,防止铝液钻入。尽量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烧焊修补处理,因模具烧焊修补过的部位,很容易出现龟裂。

电脉冲放电加工后的型腔表面会产生出一个变质层,这一层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力学性能$强度、硬度、韧性等都发生了改变,变质层又硬又脆,并有应力和大量的微裂纹,会引起模具早期龟裂;电脉冲或线切割放电精细加工时,应尽量采用低的电流及高的频率,以减小模具表面的过烧深度。使用好的电火花专用油液,可以起到冲洗、冷却、润滑、绝缘、防电离和减轻变质层的作用。放电时浸油比冲油能更好地减轻变质层。无论变质层深浅,它在模具表面均有极大的应力,若不消除其白亮层和残余应力,在使用过程中,模具表面就会较早的产生龟裂、冲蚀和开裂。

《压铸工艺及模具设计》复习题1-答案教学内容

压铸模具设计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压力铸造:压力铸造是将熔融状态或者半熔融状态的金属浇入压铸机的压室,在高压力的作用下,以极高的速度充填在压铸模(压铸型)的型腔内,并在高压下使熔融或者半熔融的金属冷却凝固成形而获得铸件的高效益、高效率的精密铸造方法。 2、压射压力:压射压力Fy是压射机构(压射缸内压射活塞)推动压室冲头运动的力,即压射冲头作用于压室中金属液面上的力。 3、压射速度:即压室内压射冲头推动金属液的移动速度(又称冲头速度) 4、内浇口速度:是指金属液通过内浇口时的线速度(又称充填速度) 5、合金浇注温度:是指金属液从压室进入型腔的平均温度,因测量不便,通常以保温炉内的温度表示。一般高于合金液相线20~30℃ 6、模具的工作温度:模具的工作温度是连续工作时模具需要保持的温度。 7、充填时间:金属液自开始进入模具型腔直至充满型腔所需的时间称为充填时间。 8、增压建压时间:是指金属液在充模的增压阶段,从充满型腔的瞬时开始,至达到预定增压压力所需的时间,也就是比压由压射比压上升到增压比压所需的时间。 9、压室充满度:浇入压室的金属液量占压室容量的百分数称压室充满度。 10、压铸机的压射机构:是将金属液推送进模具型腔填充成型为压铸件的机构。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金属液充填理论主要有:喷射充填理论、全壁厚充填理论、三阶段充填理论 2、压铸按压铸机分类:热室压铸、冷室压铸 3、液态金属成型新技术有:真空密封造型、气压铸造、冷冻造型 4、压铸用低熔点类合金主要有:锌、锡、铅。 5、压铸生产中,要获得表面光滑及轮廓清晰的压铸件,下列因素起重要作用:(1)压射速度 (冲头速度);(2)压射比压;(3)充填速度(内浇口速度)。 6、压铸铁合金种类:压铸灰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低碳钢、不锈钢、合金钢和工具钢等。 7、铸造方法有砂型铸造、特种铸造。压铸工艺属于特种铸造工艺范畴。 8、常见压铸的分类方法:按压铸材料分类、按压铸机分类、按合金状态分类 9、压铸按压铸材料分类:单金属压铸、合金压铸 10、压铸用高熔点类合金主要有:铝、镁、铜。 11、压铸合金、压铸模和压铸机是压铸生产的三大要素。 12、压铸新技术有真空压铸、加氧压铸和定向抽气加氧压铸、精速密压铸、半固态压铸、挤 压压铸、铁合金压铸。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全壁厚充填理论所提出的充填形态是最理想的。 2、充填过程主要有以下3种现象:(1)压入(2)金属液流动(3)冷却凝固。 3、压力铸造属于特种铸造中金属型(即压铸模)在压力机上进行生产的一种精密铸造,其最终产品为压铸件。

如何提高压铸模寿命

如何提高壓鑄模壽命 (学员自学) 压铸模由于生产周期长、投资大、制造精度高,故造价较高,因此希望模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但由于材料、机械加工等一系列内外因素的影响,导致模具过早失效而报废,造成极大的浪费。 压铸模失效形式主要有:尖角、拐角处开裂、劈裂、热裂纹(龟裂)、磨损、冲蚀等。造成压铸模失效的主要原因有:材料自身存在的缺陷、加工、使用、维修以及热处理的问题。 1、材料自身存在的缺陷 众所周知,压铸模的使用条件极为恶劣。以铝压铸模为例,铝的熔点为580-740℃,使用时,铝液温度控制在650-720℃。在不对模具预热的情况下压铸,型腔表面温度由室温直升至液温,型腔表面承受极大的拉应力。开模顶件时,型腔表面承受极大的压应力。数千次的压铸后,模具表面便产生龟裂等缺陷。 由此可知,压铸使用条件属急热急冷。模具材料应选用冷热疲劳抗力、断裂韧性、热稳定性高的热作模具钢。H13(4Cr5MoV1Si)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材料,据介绍,国外80%的型腔均采用H13,现在国内仍大量使用3Cr2W8V,但3Cr2W8V工艺性能不好,导热性很差,线膨胀系数高,工作中产生很大热应力,导致模具产生龟裂甚至破裂,并且加热时易脱碳,降低模具抗磨损性能,因此属于淘汰钢种。马氏体时效钢适用于耐热裂而对耐磨性和耐蚀性要求不高的模具。钨钼等耐热合金仅限于热裂和腐蚀较严重的小型镶块,虽然这些合金即脆又有缺口敏感性,但其优点是有良好的导热性,对需要冷却而又不能设置水道的厚压铸件压铸模有良好的适应性。因此,在合理的热处理与生产管理下,H13仍具有满意的使用性能。 制造压铸模的材料,无论从哪一方面都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压铸模在其正常的使用条件下达到设计使用寿命。因此,在投入生产之前,应对材料进行一系列检查,以防带缺陷材料造成模具早期报废和加工费用的浪费。常用检查手段有宏观腐蚀检查、金相检查、超声波检查。 (1) 宏观腐蚀检查。主要检查材料的多孔性、偏柝、龟裂、裂纹、非金属夹杂以及表面的锤裂、接缝。 (2) 金相检查。主要检查材料晶界上碳化物的偏析、分布状态、晶料度以及晶粒间夹杂等。 (3) 超声波检查。主要检查材料内部的缺陷和大小。 2、压铸模的加工、使用、维修和保养 模具设计手册中已详细介绍了压铸模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但在确定压射速度时,最大速度应不

常见的压铸模具结构及设计

压铸模具材料与结构设计 压铸模具材料与结构设计目录 1 压铸模具的结构 压铸模具一般的结构如图 1.导柱 2.固定外模(母模) 3分流子镶套 4.分流子5固定内模6角销7滑块挡片 8滑块9.可动内模10.可动外模(公模) 11.模脚12.顶出板13.顶出销承板14.回位销 15.导套 2.压铸模具结构设计应注意事项 (1)模具应有足够的刚性,在承受压铸机锁模力的情况下不会变形。 (2)模具不宜过于笨重,以方便装卸修理和搬运,并减轻压铸机负荷。 (3)模穴的压力中心应尽可能接近压铸机合模力的中心,以防压铸机受力不均,造成锁模不密,铸件产生毛边。 (4)模具的外形要考虑到与压铸机的规格的配合: (a)模具的长度不要与系杆干涉。 (b)模具的总厚度不要太厚或太薄,超出压铸机可夹持的范围。 (c)注意与料管(冷室机)或喷嘴(热室机)之配合。 (d)当使用拉回杆拉回顶出出机构时,注意拉回杆之尺寸与位置之配合。 (5)为便于模具的搬运和装配,在固定模和可动模上方及两侧应钻螺孔,以便可旋入环首螺栓。 3 内模(母模模仁) (1)内模壁厚 内模壁厚基本上不必计算其强度,起壁厚大小决定于是否可容纳冷却水管通过,安排溢流井,及是否有足够的深度可攻螺纹,以便将内模固定于外模。由于冷却水管一般直径约10mm,距离模穴约25mm,因此内模壁厚至少要50mm。内模壁厚的参考值如下表。 内模的高度应该比外模高出0.05-0.1mm,以便模面可确实密合,并使空气可顺利排出。其与外模的配合精度可用H8配h7,如下图所示。 (3)内模与分流子的配合 分流子的功用是将熔汤由压铸机导至模穴内,因此其高度视固定模的厚度而定。分流子的底部与内模相接,使流道不会接触外模,如下图,内模与分流子的配合可用H7配h6。 4外模 (1)固定外模

压铸模具的管理以及维护保养

压铸模具的管理以及维护保养 模具是压铸生产中三大必备因素之一,模具使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模具的寿命,生产效率和产品的质量,关系着压铸的成本。对于压铸车间来说,模具良好的维护和保养是正常生产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有利于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无形的生产成本,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根据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我们探讨一下怎么去把模具的维护保养做得更好。 首先:建立模具档案,做好准备—— (1)也就是给每一套模具在入厂时建立一套完整的使用记录,这是保证以后保养和维护的一个重要依据,每一条都要做的细致,清晰,包括每日的生产模次在内。 (2)作为一名模具管理人员,模具自入厂以后,模具每一部分的结构配件必须要详细记入模具档案里,并且要根据需要,把模具内的易损部分列出,提前准备配件,比如顶杆,型芯,等~~设立易损备件的最低库存量,从而不至于因准备不足而延误生产。因为在公司里这样的教训很多,有备才能无患。如果因为自己没有准备备件而耽误生产,对于压铸企业来说所造成的成本是很大的,时间,人力,保温炉用电(或者液化气)等都不是小数字,最主要是延误了生产,耽误了交货损失会更大! (3)给模具在做履历卡的同时有必要在模具本身刻上永久性标记,易于分辨。这样只要不傻的人都不会造成装错模具的闹剧。 (4)如果附带有油缸抽芯器的模具,尽快给其配上快换接头,不然每次拆装模具从油缸里漏出的油所浪费的钱足够你支付好几个员工一个月的工资,你也可以用省下来的钱给员工改善一下伙食。这样也大大缩短了压铸操作工装卸模具的时间,一举几得的事。切记买一些质量好的快接头,否则适得其反。 (5)提前制定模具管理规定,对员工进行系统培训,切实的执行下去。 其次,模具在生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到模具的维护与保养,在很多压铸操作工的脑海里会立即闪现出一个概念,总认为那是模修工的事,和他关系不大,其实正好相反。所有模具的命运如何可以说都在压铸操作工的手里掌握着。打个比方说,你是有一部车,开了几年坏掉了,你能说都是那些个洗车的造成的吗?所以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以下几点要特别注意: (1)模具冷却系统的使用。模具冷却水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不仅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而且提高生产效率。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常常忽视了它的重要性,操作工也图省事,接来接去的太麻烦,就不去接冷却水管了,有的公司甚至在定制模具的时候为了节约成本竟然不要冷却水,从而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模具的材料一般都是专用的模具钢通过各种处理制作出来的,再好的模具钢也都有它们使用的极限性,就比如温度。模具在使用状态下,如果模温太高,很容易就会使模芯表面早早出现龟裂纹,有的模具甚至还没有超过2000模次龟裂纹就大面积出现。甚至模具在生产中因为模具温度太高模芯都变了颜色,经过测量甚至达到四百多度,这样的温度再遇到脱模剂激冷的状态下很容易出现龟裂纹,生产的产品也容易变形,拉伤,粘模等情况出现。在使用模具冷却水的情况下可大大减少脱模剂的使用,这样操作工

压铸模具失效形式以及如何提高寿命

压铸铝合金零件失效分析 摘要:本文结合工厂地压铸模具地实际失效情况,总结分析了压铸模地主要失效形式,系统地提出了分析压铸模具失效地方法和手段.从工程实用地角度提出了避免早期失效、提高模具寿命地方法. 压铸是一种节能、低价、高效地金属成形方式.压铸件具有尺寸精度高,表面光洁,强度和硬度高地特点,一般不需要机械加工或稍经加工便可使用,适合批量生产.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压铸模容易失效. 关键字:压铸模具失效提高寿命 1 压铸模具常见失效形式 下面结合工厂实际情况分析了压铸模具地失效形式和失效机理. 1.1 热裂 热裂是模具最常见地失效形式,如图1所示.热裂纹通常形成于模具型腔表面或内部热应力集中处,当裂纹形成后,应力重新分布,裂纹发展到一定长度时,由于塑性应变而产生应力松弛使裂纹停止扩展.随着循环次数地增加,裂纹尖端附近出现一些小孔洞并逐渐形成微裂纹,与开始形成地主裂纹合并,裂纹继续扩展,最后裂纹间相互连接而导致模具失效.b5E2RGbCAP

1.2整体脆断 整体脆断是由于偶然地机械过载或热过载导致模具灾难性断裂.材料地塑韧性是与此现象相对应地最重要地力学性能.材料中有严重缺陷或操作不当,会引起整体脆断,如图2所示.P^anqFDPw 1.3侵蚀或冲刷 这是由于机械和化学腐蚀综合作用地结果,熔融铝合金高速射入型腔,造成型腔表面地机械磨蚀.同时,金属铝与模具材料生成脆性地铁铝化合物,成为热裂纹新地萌生源.此外,铝充填到裂纹之中与裂纹壁产生机械作用,并与热应力叠加,加剧裂纹尖端地拉应力,从而加快了裂纹地扩展.提高材料地高温强度和化学稳定性有利于增强材料地抗腐蚀能 力.DXDiTa9E3d 2压铸模具常见失效分析方法 为了延长模具地使用寿命,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就必须研究模具地失效形式和导致模具失效地原因以及模具失效地内部机理.由于压铸模具失效地原因比较复杂,要从模具地设计、材料选择、工作状态等很多方面来进行分析.图3为压铸模具常见失效分析

压铸模具设计制造及使用的注意-事项

压铸模具设计制造及使用的注意-事项

压铸模具设计制造及使用的注意事项 一、压铸模设计 除正常设计的基本要求外,还应特别考虑: 1、采用合理先进的简单结构,使动作准确可靠,结构件的刚性良好,即模具具有足够的厚度,以确保其有足够的刚度,以防止模具变形及开裂。易损件拆换方便,有利于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2、模具上的零件应满足机械加工工艺和热处理工艺的要求。尽量避免或减少尖角和薄壁,以利于热处理后使用,防止应力集中。 3、大型压铸模具(分型面投影面积大于1平方米),应采用方导柱导向系统,以避免动定模因热膨胀差异较大,造成导向精度下降; 4、对于设计大型复杂压铸模具的浇注系统及排气系统和冷却系统,最好能做流动分析及热平衡分析。这样布置流道系统(直浇道、横浇道、内浇口)和冷却系统及恒温预热系统的位置、管道大小、数量等就会做到合理布局;众所周知,浇注系统是把金属液从压室导入型腔内,它与金属液进入型腔的部位、方向、流

动状态等密切相关,并能调节填充速度、充填时间、型腔温度等充型条件。在压铸生产中,浇注系统对压铸件质量、压铸操作效率、模具寿命(高温、高压、高速的金属液对模具型腔壁的冲刷、腐蚀等),压铸件的切边和清理等都有重大影响,可见浇注系统的设计极其重要; 5、内浇口设计注意事项: ○1从内浇口进入型腔的高温金属液、不宜正面进入冲击动定模型壁及型芯,以防止型腔早期出现严重的冲蚀、粘模和龟裂现象; ○2采用多股内浇口时,要考虑防止出现金属液进入型腔后从几路汇合,相互冲击产生涡流,裹气和氧化夹渣等缺陷; ○3内浇口厚度的选择,一般是按照经验数据制定,建议在满足充型的条件下,尽量选择大些,避免因过大的压射速度冲击,引起模具早期出现侵蚀、粘模、麻点和龟裂; 6、溢流槽和排气槽的设计: ○1溢流槽的作用是积聚首先进入型腔的冷污金属液和裹有气体的金属液,以及调节模具多部分的温度,改善模具热平衡,有利于延长模

压铸工艺及压铸模具设计重点

压铸工艺及压铸模具设计要点 摘要:压铸机、模具与合金三者,以压铸件为本,压铸工艺贯穿其中,有机地将它们整合为一个有效的系统,使压铸机与模具得到良好的匹配,起到优化压铸件结构,优选压铸机、优化压铸模设计、提高工艺工作点的灵活性的作用,从而为压铸生产提供可靠保证。因此,压铸工艺寓于模具中之讲,内涵之深不言而喻。关键词:压铸机;模具;压铸工艺;模具设计 The Main Points of Die Casting Process and Die Casting Die Design PAN Xian-Zeng, LIU Xing-fu Abstract: The die casting machine, die and alloy, the three

on the basis of die castings, running through with the die casting process forms organically a whole and an effective system. Making the machines well to mate with dies, optimization of die casting construction, optimization of selecting die casting machine, optimization of die design and improving the flexibility of die casting process conveys in the die, this has a profound intension. Key words: die casting machine; die; die casting process; die design 1 压铸机—模具—合金系统 压铸机、模具和合金这三个因素,在压铸件生产过程中,它们构成了一个系统,即压铸机-模具—合金系统,它是以压铸件为本,工艺贯穿其中,给予系统活力与效率,而模具则是工艺进入系统的平台。压铸机、模具与合金三者关系形象地表示如图1所示。压铸机-模具-合金系统要紧表现为: (1) 内浇口的位置阻碍充填金属熔体的流淌方向及状态,和充填型腔的质量,对模具结构和工艺产生决定性阻碍,这是关键所在。

模具寿命管理办法

无锡吉冈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编号JGMD003 版本/版次A/1 文件类别 B 三级文件页码1/3页 文件名称模具寿命管理办法生效日期2013、12、20 为了确保模具的使用处于受控状态,防止已报废模具被使用,并根据模具寿命申请备用模具,使公司对模具的使用寿命进行有效的管理。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的压铸模具。 3.职责 3、1压铸模具工负责对压铸模具寿命的评估申请; 3、2开发负责对压铸模具寿命的评估及判定; 3、3压铸模具由开发工程师及项目工程师进行评估申请及判定。 4、内容: 4、1压铸模具 4、1、1在新模试产合格后移交至压铸车间时,模具工根据《模具库管理办法》建立模具履历等相关资料。在生产现场每一次归还模具时,模具工在模具履历上填写使用的相关模数,并根据《压铸模具保养规程》进行保养。当模具生产使用到寿命时,及时提交<模具寿命评估表>。压铸模具使用寿命判定如下: (1)当压铸模的总寿命达到表1的额定使用寿命规定后,若模具已严重磨损无法使用,则需要提交《模具报废申请表》进行审批; (2) 提交《模具寿命评估报告》进行评估后若仍可继续使用,使用的模具则每生产满5000模次后,需进行一次二级保养。 表1 压铸模的额定使用寿命 (万次) 模仁材质压铸合金壁厚≥2、0mm 壁厚≤2、0mm DAC55铝合金8 8 SKD61 锌合金30 30 无锡吉冈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编号JGMD003 版本/版次A/1 编制审核核准 日期日期日期

文件类别 B 三级文件页码2/3页 文件名称模具寿命管理办法生效日期2013、12、20 4、2、1开发在模具移交至生产的时候,工程师或项目工程师负责提供模具履历档案信息与易 损件,包括模具设计寿命、镶针设计图面、模具水路图等资料。 4、2、2外协单位每次借用/归还模具时需采购按流程填写《固定资产调拨单》,在压铸车间 《模具进出登记表》登记,每次借出模具的生产数量、日期以及维修事项记录于模具履历表内。 4、2、3模具工对每次模具生产完毕后将生产数量记录到模具履历表中,模具生产数量已达 到设计寿命的50%以上的模具由模具工统计出来将统计结果反馈到开发与销售部门,提出计划开备用模具的申请。 4、2、4模具使用部门可以根据模具寿命统计表进行模具寿命评估申请(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a、当模具的使用寿命达到模具设计寿命的50%以上,使用部门可以提出申请对模具的状况 进行评估,并依据模具寿命标准将评估内容填入《模具寿命评估表》中、。 b、对于模具生产状况发生巨大变化时(如模具大面积龟裂或影响到质量要求),材质及氮化不 良寿命不易控制时,模具使用单位可以提前向开发部门提出申请对模具的状况进行评估,并依据模具寿命标准将评估内容填入《模具寿命评估表》中,并由开发部门组织对提前报废的模具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制定备模改善措施。 c、模具生产数量已超过规定的寿命时,使用部门可以提出申请对模具进行评估,并填写《模 具寿命评估表》。 4、2、5评估小组由开发部门、模具使用部门、品质部门相关责任人组成,并由生产部门主导, 评估小组结合业务状况对模具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定论出临时措施与长期措施。 4、2、6,模具超过寿命评估方案:当模具表面无龟裂且生产出的产品无裂痕或不影响质量、 品质稳定、尺寸良好,外观无缺陷时,可能会临时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无锡吉冈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编号JGMD003 版本/版次A/1 文件类别 B 三级文件页码3/3页 文件名称模具寿命管理办法生效日期2013、12、20 编制审核核准 日期日期日期

压铸模具设计开题汇报.doc

压铸模具设计开题报告 压铸是一种金属铸造工艺,其特点是利用模具内腔对融化的金属施加高压。模具通常是用强度更高的合金加工而成的,这个过程有些类似注塑成型。 一、选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现状 根据对螺杆套压铸模的设计,了解和熟悉压力铸造的工艺设计过程和模具的设计过程。对压力铸造过程,模具的设计过程中以及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的缺陷问题,根据压铸模具工艺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外套的工艺结构不影响其性能和使用的情况下进行相应合理的设计,从而达到避免缺陷,提高外套工作性能的目的社会需要是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原因。当一种生产工艺不能满足社会需要时,就会有新的更好的工艺产生,压铸技术的出现就是如此。压铸最早用来铸造印刷用的铅字,当时需要生产大量清晰光洁以及可互换的铸造铅字,压铸法随之产生。根瑟勒Mergenthaler)发明了铅字压铸机。最初压铸的合金是常见的铅和锡合金。随着对压铸件需求量的增加,要求采用压铸发生产熔点和强度都更高的合金零件,这样,相应的压铸技术,压铸模具和压铸设备就不断地改进发展。Doehler)研究成功用于工业生产的压铸机,压铸锌,锡,铅合金铸件。agner)首先制成启动活塞压铸机,用于生产铝合金铸件。约瑟夫。波拉克Joset Polak)设计了冷压室压铸机,克服了热压室压铸机的不足之处,从而使压铸生产技术前进了一大步,铝,镁,锌,铜等合金零件开始广泛采用压铸工艺进行生产。压铸生产是所有压铸工艺中生产速度最快的一种,也是最富有竞争力的工艺之一,使得它在短短的年里的时间内发展成为航空航天,交通运输,仪器仪表,通

信等领域内有色金属铸件的重要生产工艺。 铸工艺与设备逐步完善的时期。而代到现在,则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加速用于压铸工艺与设备的大发展阶段。数控压铸机,计算机控制压铸柔性单元及系统和压铸工艺与设备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出现,标志着压铸生产开始从经验操作转变到科学控制新阶段,从而使压铸件的质量,自动化程度及劳动生产旅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在压铸生产中,正确采用各种压铸工艺参数是获得优质压铸件的重要措施,而金属压铸模则是提供正确选择和调整有关工艺参数的基础。所以说,能否顺利进行压铸生产,压铸件质量的优劣,压铸成型效率以及综合成本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金属压铸模结构的合理性和技术的先进性以及模具的制造质量。由于金属压铸成型有着不可比拟的突出优点,在工业技术快速发展的年代,必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大批量的生产中,虽然模具成本高一些,但总的说来,其生产的综合成本得到大幅度降低。在这个讲求微利的竞争时代,采用金属压铸成型技术,更有其积极和明显的经济价值。 近年来,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给压铸成型的生产带来了机遇。由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汽车轻量化是实现环保,节能,节才,告诉的最佳途径。因此,用压铸合金件代替传统的铸铁件,可使汽车质量减轻,压铸合金件还有一个显著地特点是传导性能良好,热量散失快,提高了汽车行车安全性。因此,金属压铸行业正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中国的压铸业经历了,已经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产业,并以每年速度增长,但是由于企业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技术开发滞后于生产规模的扩大,经营方式滞后于市场竞争的需要。从总体看,我国

模具寿命管理规定

模具寿命管理规定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1. 为了确保模具的使用处于受控状态,防止已报废模具被使用,并根据模具寿命申请备用模具,使公司对模具的使用寿命进行有效的管理。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的压铸模具。 3.职责 压铸模具工负责对压铸模具寿命的评估申请; 开发负责对压铸模具寿命的评估及判定; 压铸模具由开发工程师及项目工程师进行评估申请及判定。 4.内容: 压铸模具 4.1.1在新模试产合格后移交至压铸车间时,模具工根据《模具库管理办法》建立模具履历等相关资料。在生产现场每一次归还模具时,模具工在模具履历上填写使用的相关模数,并根据《压铸模具保养规程》进行保养。当模具生产使用到寿命时,及时提交<模具寿命评估表>。压铸模具使用寿命判定如下: (1)当压铸模的总寿命达到表1的额定使用寿命规定后,若模具已严重磨损无法使用,则需要提交《模具报废申请表》进行审批; (2) 提交《模具寿命评估报告》进行评估后若仍可继续使用,使用的模具则每生产满5000模次后,需进行一次二级保养。 表1 压铸模的额定使用寿命(万次)

4.2.1开发在模具移交至生产的时候,工程师或项目工程师负责提供模具履历档 案信息和易损件,包括模具设计寿命、镶针设计图面、模具水路图等资料。 4.2.2外协单位每次借用/归还模具时需采购按流程填写《固定资产调拨单》,在 压铸车间《模具进出登记表》登记,每次借出模具的生产数量、日期以及维修事项记录于模具履历表内。 4.2.3模具工对每次模具生产完毕后将生产数量记录到模具履历表中,模具生产 数量已达到设计寿命的50%以上的模具由模具工统计出来将统计结果反馈到开发和销售部门,提出计划开备用模具的申请。 4.2.4模具使用部门可以根据模具寿命统计表进行模具寿命评估申请(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a.当模具的使用寿命达到模具设计寿命的50%以上,使用部门可以提出申请对模 具的状况进行评估,并依据模具寿命标准将评估内容填入《模具寿命评估表》中.。 b.对于模具生产状况发生巨大变化时(如模具大面积龟裂或影响到质量要 求),材质及氮化不良寿命不易控制时,模具使用单位可以提前向开发部门提出申请对模具的状况进行评估,并依据模具寿命标准将评估内容填入《模具寿命评估表》中,并由开发部门组织对提前报废的模具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制定备模改善措施。 c. 模具生产数量已超过规定的寿命时,使用部门可以提出申请对模具进行评估, 并填写《模具寿命评估表》。 4.2.5评估小组由开发部门、模具使用部门、品质部门相关责任人组成,并由生产

模具寿命管理办法

1.目的 为了确保模具的使用处于受控状态,防止已报废模具被使用,并根据模具寿命申请备用模具,使公司对模具的使用寿命进行有效的管理。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的压铸模具。 3.职责 3.1压铸模具工负责对压铸模具寿命的评估申请; 3.2开发负责对压铸模具寿命的评估及判定; 3.3压铸模具由开发工程师及项目工程师进行评估申请及判定。 4.内容: 4.1压铸模具 4.1.1在新模试产合格后移交至压铸车间时,模具工根据《模具库管理办法》建立模具履历等相关资料。在生产现场每一次归还模具时,模具工在模具履历上填写使用的相关模数,并根据《压铸模具保养规程》进行保养。当模具生产使用到寿命时,及时提交<模具寿命评估表>。压铸模具使用寿命判定如下: (1)当压铸模的总寿命达到表1的额定使用寿命规定后,若模具已严重磨损无法使用,则需要提交《模具报废申请表》进行审批; (2) 提交《模具寿命评估报告》进行评估后若仍可继续使用,使用的模具则每生产满5000模次后,需进行一次二级保养。 表1 压铸模的额定使用寿命(万次)

4.2.1开发在模具移交至生产的时候,工程师或项目工程师负责提供模具履历档案信息和易损 件,包括模具设计寿命、镶针设计图面、模具水路图等资料。 4.2.2外协单位每次借用/归还模具时需采购按流程填写《固定资产调拨单》,在压铸车间《模 具进出登记表》登记,每次借出模具的生产数量、日期以及维修事项记录于模具履历表内。 4.2.3模具工对每次模具生产完毕后将生产数量记录到模具履历表中,模具生产数量已达到设 计寿命的50%以上的模具由模具工统计出来将统计结果反馈到开发和销售部门,提出计划开备用模具的申请。 4.2.4模具使用部门可以根据模具寿命统计表进行模具寿命评估申请(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a.当模具的使用寿命达到模具设计寿命的50%以上,使用部门可以提出申请对模具的状况进 行评估,并依据模具寿命标准将评估内容填入《模具寿命评估表》中.。 b.对于模具生产状况发生巨大变化时(如模具大面积龟裂或影响到质量要求),材质及氮 化不良寿命不易控制时,模具使用单位可以提前向开发部门提出申请对模具的状况进行评估,并依据模具寿命标准将评估内容填入《模具寿命评估表》中,并由开发部门组织对提前报废的模具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制定备模改善措施。 c. 模具生产数量已超过规定的寿命时,使用部门可以提出申请对模具进行评估,并填写《模具 寿命评估表》。 4.2.5评估小组由开发部门、模具使用部门、品质部门相关责任人组成,并由生产部门主导,评 估小组结合业务状况对模具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定论出临时措施和长期措施。 4.2.6,模具超过寿命评估方案:当模具表面无龟裂且生产出的产品无裂痕或不影响质量、 品质稳定、尺寸良好,外观无缺陷时,可能会临时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压铸模具设计简介

一、压铸简介压力铸造简称压铸,是一种将熔融合金液倒入压室内,以高速充填钢制模具的型腔,并使合金液在压力下凝固而形成铸件的铸造方法。压铸区别于其它铸造方法的主要特点是高压和高速。①金属液是在压力下填充型腔的,并在更高的压力下结晶凝固,常见的压力为15—100MPa。②金属液以高速充填型腔,通常在10—50米/秒,有的还可超过80米/秒,(通过内浇口导入型腔的线速度—内浇口速度),因此金属液的充型时间极短,约0.01—0.2秒(须视铸件的大小而不同)内即可填满型腔。压铸机、压铸合金与压铸模具是压铸生产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所谓压铸工艺就是将这三大要素有机地加以综合运用,使能稳定地有节奏地和高效地生产出外观、内在质量好的、尺寸符合图样或协议规定要求的合格铸件,甚至优质铸件。1、压铸机(1)压铸机的分类压铸机按压室的受热条件可分为热压室与冷压室两大类。而按压室和模具安放位置的不同,冷室压铸机又可分为立式、卧式和全立式三种形式的压铸机。热室压铸机立式冷室卧室全立式(2)压铸机的主要参数a合型力(锁模力)(千牛)————————KN b压射力(千牛)—————————————KN c动、定型板间的最大开距——————————mm d动、定型板间的最小开距——————————mm e动型板的行程———————————————mm f大杠内间距(水平×垂直)—————————mm g大杠直径—————————————————mm h顶出力——————————————————KN i顶出行程—————————————————mm j压射位置(中心、偏心)——————————mm k一次金属浇入量(Zn、Al、Cu)———————Kg l压室内径(Ф)——————————————mm m空循环周期————————————————s n铸件在分型面上的各种比压条件下的投影面积注:还应有动型板、定型板的安装尺寸图等。2、压铸合金压铸件所采用的合金主要是有色合金,至于黑色金属(钢、铁等)由于模具材料等问题,目前较少使用。而有色合金压铸件中又以铝合金使用较广泛,锌合金次之。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压铸有色金属的情况。(1)、压铸有色合金的分类受阻收缩混合收缩自由收缩 铅合金-----0.2-0.3% 0.3-0.4% 0.4-0.5% 低熔点合金锡合金锌合金--------0.3-0.4% 0.4-0.6% 0.6-0.8% 铝硅系--0.3-0.5% 0.5-0.7% 0.7-0.9% 压铸有色合金铝合金铝铜系 铝镁系---0.5-0.7% 0.7-0.9% 0.9-1.1% 高熔点合金铝 锌系镁合金----------0.5-0.7% 0.7-0.9% 0.9-1.1%

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复习题

《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复习题 一、判断题 1、全立式冷压室压铸机压铸过程是先加料后合模。(√) 2、巴顿认为:充填过程的第一阶段是影响铸件的表面质量;第二阶段是影响铸件的强度;第三阶段是影响铸件的硬度。(×) 3、压铸压力有压射力和胀型力。(×) 4、硅在铝合金中能改善其高温时的流动性,但降低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塑性。(×) 5、压铸件的尺寸精度一般按机械加工精度来选取,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较高的精度等级。(×) 6、确定公差带时,待加工的尺寸,孔取正值,轴取负值。(×) 7、压铸件的表面粗糙度取决于压铸模成型零件型腔表面的粗糙度。(√) 8、压铸件表面有表面层,由于快速冷却而晶粒细小、组织致密。(√) 9、同一压铸件内最大壁厚与最小壁厚之比不要大于3:1。(√) 10、铸件上所有与模具运动方向平行的孔壁和外壁均需具有脱模斜度。(√) 11、要提高薄壁压铸件的强度和刚度,应该设置加强肋。(×) 12、肋厚度要均匀,方向应与料流方向一致。(√) 13、液压曲肘式合模机构在压铸模闭合时是利用“死点”进行锁紧的(√) 14、斜导柱抽芯机构中弹簧起限位作用。(√) 15、压铸生产过程中,压射的第一阶段是低速压射,第二、第三阶段是高速压射。(×) 16、常用的高熔点压铸合金有锌合金、铝合金和镁合金。(×) 17、选择浇注温度时,应尽可能选择较高的温度浇注。(×) 18、压铸完成后,开模时应尽可能使铸件留在定模中。(×) 19、排溢系统包括溢流槽和飞边槽。(×) 20、推出机构一般设置在定模中。(×) 21、巴顿提出的三阶段充填理论,勃兰特提出全壁厚理论。(√) 22、金属液充填端部为矩形的型腔时受到的阻力比端部为圆形的小。(×) 23、压铸生产中,胀模力应大于锁模力。(×) 24、排溢系统包括溢流槽和飞边槽。(×) 25、硅是大多数铝合金的主要元素。(√) 26、镶拼式结构分为整体镶块式和组合镶块式。(√) 27、压铸件的尺寸精度比模具的精度低三到四级左右。(√) 28、确定公差带时,不加工的配合尺寸,孔取负值,轴取正值。(×) 29、厚壁压铸件,其壁中心层的晶粒粗大,易产生缩孔、缩松等倾向。(√) 30、压铸件厚壁与薄壁连接处可以突扩或突缩。(×) 31、肋应该布置在铸件受力较小处,对称布置。(×) 32、斜导柱抽芯机构中弹簧起限位作用。(√) 33、选择浇注温度时,应尽可能选择较高的温度浇注。(×) 34、同一压铸件上嵌补的嵌件不得多于两个。(×) 35、压铸机合模后的模具总厚度应小于压铸机的最小合模距离。(×)

压铸模具设计基本流程

压铸模具设计基本流程

一、模具设计之前 二、模具设计之中 三、模具设计审核 及图纸输出

客户资料审查 制品样板 3D产品设 计 结 果 回 馈 客 户 客 户 承 认 模 具 设 计 与 开 发 计 划 的 制 订 ﹑ 设 计 参 数 的 审 核 与 分 析 制 品 参 数 评 审 a﹑制品用在何处(外观要求)﹔怎样使用(力学性能要求)﹖ b﹑成型锌(铝)合金的收缩率多少﹖ 制品CAD 图面 3D产品设 计 c﹑制品是否要同其它零件进行配合(公差要求)﹖ d﹑制品结构脱模角分别是多少﹖ 制品3D档案3D审查 e﹑浇口位置﹑流线﹑结合线﹑顶出痕要求﹖ f﹑制品外观面有无特殊要求﹕喷砂﹑电镀...﹖ 制品3D档 与样板 图样比对 模 具 参 数 评 审 a﹑客户指定制品成型的材料特性如何﹖ b﹑预期将模具寿命多少件制品﹖ 制品CAD档 与样板 图样比对 c﹑预期的出模周期多长﹖ d﹑需要何种类型的流道及排气系统﹕单流道﹑多流道,渣 包排气、大排气,真空排气。 制品3D档 与CAD档 图图比对 e﹑模腔的布局﹖天地方向的选择﹖ f﹑制品出模方式的选择﹕手动拿出或自动落下﹔机械顶出 ﹑液压顶出 设计 规划设计日程的确定﹔该项目设计师指定﹑技术负责人指定 《模具设计之前》

模具结构设计1﹑制品能否从模腔中拉出﹖能否从模 芯上脱下﹖ 首先确定出模方向﹕首先根据制品Boss﹑倒勾等结构确定出模方向﹐若 无法正常成型和脱模则考虑设计内(外)滑块侧面抽芯。 2﹑确定分型面 以模具制造加工条件的要求为根据﹐满足制品外形要求来确定模具分型 面位置﹐便利简化磨削﹑铣削﹑CNC加工 3﹑设计合理的浇口位置﹑浇口形状以 及浇口数目 根据制品大小﹑流动性能﹑可能出现的料流结合线﹑模塑周期的长短﹔ 借用AnyCasting模流分析软件(公司尚未安装)等工具来确定浇口位置/大 小/型式(直胶口、内八字、外八字、反水口…)/数目。浇口的设计决定料 流结合线﹐而结合线的汇集将使内应力集中﹐这对于制品将是一个致命 的破坏因素 4﹑制品模穴排气渣包布局合理吗﹖ 针对制品模穴排气渣包问题﹐必须要排布在模穴的料流结合线处及料流 最易包气位置 5﹑镶件和成孔销的设计 针对一些精巧细小的部件采取模仁镶件的方法﹐如成形深而小的孔位﹔ 模仁成型面在工作过程中容易磨损破坏的结构﹔在分型面下方深处无法 加工或难以加工的结构. 6﹑排气结构设计 针对制品一些尖锐薄的位置﹐在压铸过程因排气不良而容易形成真空以 致压射压力损失大且粘料难以充饱产生射出制品缺料现象﹐我们需在该 处设置渣包及排气槽﹑开设镶件孔或将顶针设置于该处 7﹑顶出机构设计跟据产品类型确定合适的顶出方法(脱模板﹑顶杆﹑直推块) 8﹑冷却水路、油路设计 我们根据预期模塑量﹑模塑周期来确定冷却水路的有或没有﹕ a:对于较低模塑量的样件模﹐可以不设冷却水路﹔ b:对预期模塑量上万的模具我们精确的设计合理高效的冷却条件﹐避免 出现冷却不均匀甚至有些地方无法被冷却的现象。注意前后模水路要相 互配合﹑不能重垒平行﹐防止制品冷却不均匀,

《压铸工艺及模具设计》复习题李晋

一、单选、填空和判断题:60% 1. 压铸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的分类方法。答:压铸是将一种熔融状态或半熔融状态的金属浇入压铸机的压室,在高压力的作用下,以极高的速度充填在压铸模(压铸型)的型腔内,并在高压下使熔融或半熔融的金属冷却凝固成型而获得铸件的高效益、高效率的精密铸造方法。 2. 压铸的特点与应用范围。答:高压和高速是压铸时液态或半液态金属充填成型过程的两大特点。压铸已广泛应用在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中,如兵器、汽车与摩托车、航空航天产品的零部件及电器仪表、无线电通信、电视机、计算机、农业机具、医疗器械、洗衣机、电冰箱、钟表、照相机、建筑装饰以及日用五金等各种产品的零部件的生产方面。 3. 压铸的发展历史。答:1822年,威廉姆·乔奇制造了一台日产1.2万—2万铅字的铸造机,显示压铸工艺方法的生产潜力;1849年斯图吉斯设计并制造成第一台手动活塞式热室压铸机,并在美国获得专利;1855年默根瑟勒印字压铸机,开始生产低熔点的铅、锡合铸字,到19世纪60年代用锌合金压铸零件生产。1904年英国的法兰克林开始用压铸方法生产汽车的连杆轴承,开创压铸零件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的先例1905年多勒成功研制了用于工业生产的压铸机,压铸锌、锡、铜合金铸件。随后瓦格纳设计了鹅颈式气压压铸机,用于生产铝合金铸件。1927年捷克工程师约瑟夫·波拉克设计了冷室压铸机,使压铸技术向前推进了一大步。20世纪50年代大型压铸机的发展开始,近10年压铸机开始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4. 压铸工艺中最重要的两个参数是什么?何谓压射力和压射压力?何谓压射速度和充填速度?答:压铸压力和压铸速度是压铸工艺中最重要的两个参数。压铸机压射缸内的工作液作用于压射头,使其推动金属液充填模具型腔的力称为压射力。压射压力是指压射过程中,压室内单位面积上金属液所受到的静压力。压射速度是指压铸机压射缸内的压力油推动压射冲头前进的线速度。充填速度是指金属液在压力作用下,通过内浇口进入型腔的线速度。 5. 何谓四级压射和三级压射?典型的金属充填理论有哪几种?其基本内容及发生的条件是什么?答; 四级压 射位于P4和P5.三级压射,是指现代压铸机压射机构为实现优质的填充效果所采用的慢压射、快压射、增压三个变压过程。典型的金属充填理论有喷射充填理论,全壁厚充填理论,三阶段充填理论;基本内容及发生的条件是P8和P9 6. 适合于压铸的合金取决于哪些因素?常用的压铸合金有哪些?其特点如何?答:压铸的合金取决于1> 密度小,导电和导热性好。2> 强度和硬度高,塑性好。3>性能稳定,耐磨和抗腐蚀性好。4>熔点低,不易吸气和氧化。5>收缩率小,产生热裂、冷裂和变形的倾向小。6>流动性好,结晶温度范围小,产生气孔、缩松的倾向小。常用的压铸合金有铝合金,锌合金,镁合金,铜合金。其特点见P14 7. 压铸时间的构成及其选择。压铸时间有充填、持压、及压铸件在压铸模中停留的时间。1充填时间的长短取决于铸件的的体积大小和复杂程度。对大而简单的铸件,充填时间要相对长些,对复杂和薄壁铸件充填时间要短些。2持压时间的长短取决于铸件的材质和壁厚。对熔点高、结晶温度范围大和厚壁的铸件,持压时间要长些,对结晶温度范围小而壁又薄的铸件,持压时间可短些。若持压时间不足,易造成缩松。但持压时间过长,起不到很大效果,且易造成立式压铸机的切除余料困难。3足够的开模时间可使铸件在模具内便有一定的强度,开模和顶出时不致产生变形或拉裂。若开模时间过短,则在铸件强度还较低时就脱模,铸件易变形,对强度低的合金还可能因为内部气孔的膨胀而产生表面气泡。但开模时间太长,则铸件温度过低,收缩大,对抽芯和顶出铸件的阻力变大,对热脆性大的合金还会引起铸件开裂,同时还会降低压铸的生产率。

压铸模具失效形式和提高寿命的方法

压铸模具失效形式和提高寿命的方法 压铸是一种节能、低价、高效的金属成形方式。压铸件具有尺寸精度高,表面光洁,强度和硬度高的特点,一般不需要机械加工或稍经加工便可使用,适合批量生产。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压铸模容易失效。 1 压铸模具常见失效形式 下面结合工厂实际情况分析了压铸模具的失效形式和失效机理。 1.1热裂 热裂是模具最常见的失效形式,如图1所示。热裂纹通常形成于模具型腔表面或内部热应力集中处,当裂纹形成后,应力重新分布,裂纹发展到一定长度时,由于塑性应变而产生应力松弛使裂纹停止扩展。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裂纹尖端附近出现一些小孔洞并逐渐形成微裂纹,与开始形成的主裂纹合并,裂纹继续扩展,最后裂纹间相互连接而导致模具失效。 1.2整体脆断 整体脆断是由于偶然的机械过载或热过载导致模具灾难性断裂。材料的塑韧性是与此现象相对应的最重要的力学性能。材料中有严重缺陷或操作不当,会引起整体脆断,如图2所示。 1.3侵蚀或冲刷 这是由于机械和化学腐蚀综合作用的结果,熔融铝合金高速射入型腔,造成型腔表面的机械磨蚀。同时,金属铝与模具材料生成脆性的铁铝化合物,成为热裂纹新的萌生源。此外,铝充填到裂纹之中与裂纹壁产生机械作用,并与热应力叠加,加剧裂纹尖端的拉应力,从而加快了裂纹的扩展。提高材料的高温强度和化学稳定性有利于增强材料的抗腐蚀能力。 2 压铸模具常见失效分析方法 为了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就必须研究模具的失效形式和导致模具失效的原因以及模具失效的内部机理。由于压铸模具失效的原因比较复杂,要从模具的设计、材料选择、工作状态等很多方面来进行分析。图3为压铸模具常见失效分析图。 图3 压铸模具常见失效分析方法

压铸工艺及模具设计试卷试题复习(附答案)

一、判断题 1、内浇口长度一般取0.5~1 . ( ) 2、压铸横测浇口一般设置在分型面上,位置一定是铸件的内侧。 () 3、压铸模点浇口直径一般为1~2。() 4、不论冷室还热室压铸机它们的浇注系统都是相同的。() 5、压铸件文字凸出高度一般大于0.3。() 6、压铸件文字线条宽度一般取0.1。() 7、对带嵌件的压铸件来说,应避免热处理。() 8、消除单纯依靠加大壁厚而引起的气孔和收费缺陷是加强筋作用 之一。() 9、采用加强筋来保证薄壁铸件强度时,加强筋应布置在铸件最薄 处。() 10、同一压铸件,各部位的尺寸收缩率不同,有受阻收缩、自由收 缩两种。() 11、采用整体式成型零件结构的模具类型是大尺寸深型腔模。() 12、镶块、型芯的止转除销钉止转外,还可采用平键止转。() 13、查某不加工压铸件孔类尺寸d的公差值是0.2,偏差带应标注为 0。() 0.2 二、填充: 1、对于卧式压铸机,一般情况下横浇道在模具中应处于直浇道(余料)的或。 2、横浇道的截面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小于, 主横浇道面积应大于各分支浇道截面积 3、横浇道截面积从直浇道至内浇口应,不应变化。 4、横浇道应平直,避免或减少和。 5、当铸件较薄并要求外观时,内浇口厚度要求。 6、压铸是的简称,其实质是在作用下,使液态可半液态合金以充填压铸模型腔,并在成型和凝固,获得铸件。

7、目前最先进的铸造工艺方法之一是。 8、熔炼锌合金用设备选用或,。 9、压铸件生产后的处理有压铸件的清理、、 热处理、浸渗处理和。 10、压铸件适宜的壁厚:锌合金为1~4,铝合金 ,镁合金,铜合金为2~5。 11、压铸件壁厚过厚易产生。铸件过薄造成。 12、高精度尺寸定义:指模具维修、加工及尺寸检测过程中严格控制且在模具结构上要、及的尺寸。 13、加强筋应布置在铸件,与铸件对称布置,筋的厚度要均匀,一致。 14、嵌件铸前需清理污秽,并预热温度与模具温度。 15、压铸法特点之一是能够直接压铸出小而深的圆孔、长方形孔和槽,压铸铝合金长方形孔和槽的极限深度是。 16、锁模力的大小与金属液的和铸件、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在分型面的有关。 17、压铸模具的温度通常包括和。 18、一般采用较高的充填速度,压铸件的质量更好。 19、热压室压铸机压铸模浇注系统由、和组成。 20、单个小型芯一般采用固定,也可采用、、 固定方法。 21、成型零件的尺寸公差值大小与铸件的有关。 三、改错题 1、热压室压铸机喷嘴位置可上下变动,既可与压铸机固定座板中心同轴也可偏离压铸机固定座板中心。 2、热压室压铸机浇口套可与压铸模中心重合,也可偏离压铸模中心;但压铸模中心一般与压铸机中心重合。 3、不同类型的压铸机它们的压铸模浇注系统都是相同的。均由直浇道、横浇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