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元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广元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广元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广元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广元市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为全面提升我市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发挥中医药特色服务作用,拓展中医药服务新领域、新业态,加快推进川陕甘结合部中医药区域中心、“健康广元”和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建设,按照《四川省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要求,结合《广元市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广元市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2017-2020年)》《广元市生物医药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精神,特制定本发展规划。规划以2015年为基准年,规划期为2016—2020年。

一、发展基础与机遇

(一)发展基础。

一是药材资源优势独特。我市拥有药材资源2500余种,中药材作为中医药产业的生产原料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优势突出,全市现有中药材基地总面积达100余万亩,占全省种植面积的五分之一,是四川省重要的中药材基地之一。广元杜仲、柴胡、天麻、川明参、灵芝、茯苓、银杏、瓜蒌等道地药材优势产业带正逐步形成,麝香、僵蚕、雄蚕蛾等名贵动物药正逐步形成优势产品。

二是产业体系日趋完善。全市已有30家生物医药企业建成投产,形成了新中方医药集团、亿明药业、康康医疗器械、德润

通药业等一批优势企业,产品涵盖原料药、化学药、中药饮片、中药制剂、中药健康产品、医疗器械等。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达19家,其中,中西药品制剂6家、中药饮片3家、生物医药原料药3家、中药大健康相关产品3家。获得国家药品批文的品种143个,其中,国家新药5个、全国独家品种4个、全省独家品种15个、医疗器械获得国家注册证的品种6个、新医疗器械1个、保健品种1个。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盘龙医药工业园、剑阁剑门产业园建成并已形成一定规模,青川竹园塔坝生态医药园已具雏形,园区承载条件和能力明显增强。中药材品种数量丰富,其中符合国家标准的大宗品种357个,常用500个配方品种中有317个。建有中药材基地的乡镇达到80个,产量10万吨,产值14.2亿元。

三是医疗服务发展较好。截至2016年底,我市拥有中医医疗机构11所,县区均设公立中医医院,全市90%的综合医院设置有中医科室,全市2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设立了中医科(室),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均能提供中医药服务;257个乡镇卫生院中均设立了中医科(室),2498个村卫生站中95%能提供中医药服务,全市基层中医药服务量持续保持50%以上。全市中医药服务总体规模与实力居全省前列。

四是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新中方医药集团、亿明生物科技、德润通药业、海天实业等企业相继建成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院

士(专家)工作站、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蓉成制药、春雨制药、申达实业、德润通药业、康康医疗器械等企业相继建立了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亿明药业已完成研究和正在研发的化学原料药和制剂品种10余个。赤健中药、岚晟生物科技、太星药业、德润通药业等企业与美国华人生物医药科技协会、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医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国内外科研院所和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

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相比,我市中医药健康产业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一是产业结构单一,竞争优势不足。广元市中医药产业主要以中药和原料药粗品加工为主,化学药、生物药、医疗器械等处于起步阶段。企业尚无知名品牌,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对全市中医药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不强。二是政策措施乏力,吸引能力不足。招商引资的“软实力”有待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推进机制还不够健全,项目引进和产业培育的支持力度不够,对规模化产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吸引力不强。三是药材特色欠缺,品种开发不足。我市道地药材丰富,与相邻区域比较特色不明显,规范化不足,规模较小,没有国家GAP(中药材生产规范)认证的药材品种。优势品种产地精深加工企业少,综合开发利用不足,未形成产品链及产业链的药材大品种,产品的综合效益不明显。四是科技基础薄弱,专业人才不足。但同时作为边远贫困地区发展中医药科技支撑乏力,中药种植、栽培、

研发、营销以及中药信息化产业和文化产业等多方面的专业人才较少,缺乏高等院校、产业领军人才及创新团队支持。

(二)发展机遇。

国际、国内中医药健康消费需求增长态势良好、前景广阔。近年来医药保健产业和医疗健康服务实现了快速发展,2015年全国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26885亿元,年均增长17.81%,比2010年翻了两倍多,其中中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7867亿元,占比为35.95%,增速快于整个医药工业;国内保健品消费支出约为3500亿元;2015年全国开展中医药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数58760个,同比增长2%,开展中医药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量达1.4亿人次,同比增长3.9%,在我国人口增长、老龄化、慢性疾病增多和全民医保体系更加完善的总体趋势下,医药健康需求还将不断扩大。同时,随着中医药国际化程度的加快,各国对中医药的认知度正逐步提升,目前全球约有40亿人使用中草药产品,年交易额近5000亿元,并以每年10%至20%的速度递增,国际医疗保健服务市场前景广阔。

国家政策支持提供了有力保障。国家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战略以及《中医药法》、《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年-2030年)、《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等系列政策的相继实施,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对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从政策、监管、资金、要素等方面持续增强了对

产业发展的推动力度。中医药产品是特殊产品,属于刚性需求,随着我市人口老龄化、生活条件改善和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医药卫生需求将持续上升,且呈现多元化。同时医保投入继续增加,也为医药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为我市中医药产业探索发展新路、扩大开放合作提供了难得良机。

二、指导思想与目标

(三)指导思想。

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部署要求,始终保持专注发展战略定力,切实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入落实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坚定不移实施“三个一·三个三”兴广战略和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的总体部署,按照新发展理念,以全面提升中医药产业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为核心,立足中医药资源优势,推动产业规模化、特色化、生态化和信息化发展;遵循三次产业融合联动发展、做大做强大健康产业的发展路径,坚持存量与增量并重、速度与质效并举,充分利用现代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模式,推动产业成链发展、有序发展和协同发展,将我市建设为省内一流、川陕甘结合部区域现代中医药健康产业强市。

(四)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市医药产业全产业链实现产值200亿元,其中生物医药工业100亿元、医疗健康服务50亿元、医药贸易30亿元、药材种养殖20亿元。培育出有特色的药材大品种和大品

牌,成为重要的药材资源产业基地;形成一批特色优势产品,产生一批龙头和特色企业,建成具有显著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实现中医药与“绿色生态、康养旅游”深度融合,形成特色鲜明的服务产业。

中医药服务能力目标。到2020年,全市85%县级中医医疗机构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标准,剑阁县、苍溪县中医院巩固建设三级乙等,旺苍县、利州区中医医院创建三级乙等,基层中医药服务量稳定在50%以上,中医医院诊疗人次占医院诊疗人次比例达到28%以上。每千人口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0.6人、中医医院床位数达到1.5张,其中公立中医医院床位数达到1.2张,0—36个月儿童和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达到75%以上。全市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实现从临床服务向中医药预防保健、康复养老拓展,设立康复科、治未病科和老年病科,其余中医医院能提供治未病和(或)老年病服务。以中医药技术平台建设为载体,建成国家中医药重点专(学)科2个。

生物医药工业目标。培育发展以现代中药和中药大健康产品为主,兽药、医疗器械为特色的产业体系。计划实现工业产值100亿元,占全省医药工业比重4.0%,占全市工业比重比“十二五”提高1.36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9.5%,实现利税6.8亿元,年均增长24.8%,其中中成药30亿元、化学原料药及制剂25亿元、兽药10亿元、医疗器械5亿元、中药大健康产品30亿

特色产品发展目标。做强清脑复神液等具有竞争优势中成药品种3至5个、化学药品种1至2个和健康食品5至8个,实现销售额超5亿元的龙头产品1至2个、超1亿元的拳头产品3至5个、超0.5亿元的特色产品8至10个,新增医药健康新产品20个以上,培育中药配方颗粒以及银杏叶、淫羊藿提取物等一批新品种。

药材基地建设目标。围绕我市丰富的中药材资源,突出特色、打造优势。建设秦巴山区特色优势的规范化药材种植(养殖)基地10至15个,并成为全国重要的药材资源开发与保护示范区。重点做强天麻、柴胡、川明参、杜仲、茯苓、僵蚕、白及、淫羊藿、前胡、葛根、灵芝等优势品种;培育山葵、花椒、百合、黄精、重楼、金银花、麝香等特色品种,建成大宗药材品种的主要生产基地5至7个,实现药材栽培面积120万亩;新增道地药材品种3至5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至5个和通过审定新品种2至3个。

医药贸易和医疗康养业目标。加快秦巴区域中药材仓储物流中心建设,打造川、陕、甘三省结合部医药物流中心城市,整合提升医药商贸物流企业,计划“十三五”末医药贸易额达30亿元。结合健康养生产业规划,大力发展医疗健康养生服务业,力争到“十三五”末实现收入50亿元。

三、发展路径与重点

(五)切实提升中药材生产种植数量与品质,全面夯实产业发展原料基础。

科学规划中药材种植区域。鼓励发挥区域优势,结合省、市“精准扶贫”工程,建设可持续、多元化、特色化的中药材产区经济。青川重点发展天麻、银杏、麝香、油橄榄、重楼、大鲵等,剑阁县重点发展柴胡、石斛、金银花、葛根等,苍溪县重点发展川明参、僵蚕、白及、陈皮、黄精等,旺苍县重点发展杜仲、柴胡、淫羊藿、陈皮、大鲵等,昭化区重点发展茯苓、百合、花椒、银杏叶、葛根、前胡等,朝天区重点发展山葵、灵芝、天麻等,利州区重点发展天麻、山葵、灵芝、金银花等。

建立健全中药材保护体系。完成省中医药局下达的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任务并促进成果转化,加快我市道地和特色优势药材新品种选育与推广应用,建成国家基本药物所需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提升种子种苗的生产、科研、管理与服务水平。制订2至4个大宗中药材种子种苗标准,开展道地药材认证评价与认证标准示范研究,建设国家中药种质资源库,完成1—2种道地药材的基因组测序分析及其基因资源库和信息数据库构建。规划青川县濒危珍稀野生药用动植物保护区,建设5种濒危稀缺道地药材野生抚育、野生变家种(养)培育基地,重点突破濒危药材资源野生繁育瓶颈。

调整优化中药材种植结构。科学建设中药材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种植(养殖)基地,有计划种植(养殖),解决品种短缺与过剩。鼓励利用山地、林地、荒地建设中药材生态基地,支持和推广森林康养、林下种植(养殖)等多层次立体复合生态模式。重点推进10至20种道地和特色优势药材基地建设,新增中药材规范化、规模化种植基地10个,辐射面积13万亩。整合重要生产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实现道地药材有序生产。建设县级单位工作站和信息站的中药材生产技术服务体系和中药材生产信息服务网络,覆盖全市80%县区。鼓励市内外大型中药企业联合建设一批跨区域、跨市经营、以中药材规模化基地共建共享为依托的中药材产业集群。

(六)着力提高中药及健康衍生品生产规模与效益,全面增强产业核心竞争能力。

优化产业布局分工,以工业为主导,带动农业、康养及服务业发展。以“康养、药旅”相结合,有针对性地支持各县区中药材种植(养殖)业和健康养生产业发展。积极支持建设秦巴区域中药材仓储物流中心,鼓励创建秦巴山区中医药产业联盟,形成区域合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增强中药工业优势。重点推动中药配方颗粒、小包装等产品做大做强,加快直服粉末饮片、中药煮散颗粒、定量压制饮片等新型中药饮片研发。加快推进基于古方、名方、验方和秘方的中

药新药(院内制剂)以及中药独家、保护品种的研发与产业化,重点开展大品种品牌中成药二次开发。推动中药工业实现药材来源基地化、生产过程规范化、质量控制标准化、检测手段科学化。

加快天然植物提取物产业发展。积极推动复方中药提取物、单味中药提取物扩大产业规模,重点发展药食同源植物提取物及其产品和植物提取粉剂、液体等剂型,有效解决重金属和农药残留超标问题,探索开拓营养补充剂、生物农药、饲料等领域的使用市场,引导企业按照国际标准加强生产质量控制,实现植物提取物产业多元化、集约化和标准化发展。

壮大中医药衍生品产业。围绕中药有效成分,开发与培育有抗氧化、辅助改善记忆、辅助降血压、血脂、血糖等功能的中药保健品。重点发展抗氧化、肿瘤辅助治疗、防阿尔茨海默氏症、亚健康调理等中药养生食品(药膳)。大力发展具有美容、保健功效的中药功能型化妆品,以及采用中医药治疗理念、方法和模式的各种保健器材等。依托我市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发展低度中药养生保健白酒等药、酒、果、茶等相关联的中医药衍生品。依托我市饲料和畜牧产业的市场优势,探索发展改善畜产品品质的绿色环保中药饲料添加剂和兽药。

做强中药材大品种健康产业链。积极推动我市更多的道地药材进入国家药典和药食同源、新资源食品目录,有力促进适合我市种植的药食同源中药材引种和产业化。选择1至2个符合药食

同源要求的优势特色中药材,实施从规范化种植、提取物到药品生产及其衍生品的全产业链开发。

做优产业发展载体。加强与国内大型知名中药企业合作,如国药集团、神威医药集团、以岭药业、同仁堂等,大力开展中药创新,加快中药新品种开发和名优中成药大品种的二次开发,加强对中医名方、验方、民间方、民族医方和医院制剂方的收集、筛选,开发一批中药新品种。

依托中药材资源优势,重点扶持和发展广元特色中药饮片,加强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如天麻、杜仲、柴胡、前胡、茯苓、僵蚕等;突破性发展直接口服饮片,如天麻冻干片、天麻粉、僵蚕粉、灵芝粉、灵芝孢子粉(破壁)、葛根粉、百合粉、白及粉、茯苓粉等;开展山葵及其制品的成分功效配方研究;发展柴胡、淫羊藿、前胡和灵芝等中药提取物。抓住配方颗粒放开机遇,建设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基地,谋求中药配方颗粒市场布局。

(七)充分拓展中医药健康服务空间和领域,全面发挥产业需求拉动效应。

优化中医药健康服务空间布局。在保障基本健康服务全覆盖基础上,构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创新发展的空间布局体系,按照“一县一主业”原则,医药产业按“一园多点”进行空间布局,医药深加工企业原则集中入驻医药工业园。医药产业工业企业重点向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盘龙医药工业园集中;在剑阁县、朝天

区、旺苍县、苍溪县适度发展兽药、医疗器械、中药饮片等;在青川县、利州区、昭化区地重点发展中药材种植(养殖)业和健康养生产业,适度布局药材产地加工和提取物生产企业。

健全中医药医疗服务体系。建立以公立医疗服务为主体,社会办中医服务为补充的覆盖市、县区、乡镇的中医药医疗服务体系。支持市中心医院在康养示范产业园修建三甲综合医院发展医养及高端医疗、支持市第一人民医院在老院区发展医养结合及康复医疗,支持市中医医院在万源新区拓展高端医疗和医养结合服务。加强市中医医院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发挥市中医医院人才培养和院内制剂研发辐射作用,建成川陕甘结合部区域中医医疗中心。以市县区中医医院为载体,大力实施名院、名科、名医战略。支持社会资本举办专科性质的中医医院,加快发展个体中医诊所和中医坐堂诊所。大力发展社会办养生保健机构,培育一批知名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集团或连锁机构,在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及具备条件的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设置“治未病”科。建设1个以上县(区)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示范区,4个全市示范性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机构。开展中医特色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鼓励发展与健康管理服务相关的多样化商业健康保险产品。

发展中医药特色康复服务。支持以市、县级中医医疗机构、综合医院康复科为基础建设市县级中医康复平台。三级中医医院均设置康复门诊、功能治疗区和独立病房,二级中医医院均设置

康复科。鼓励社会资本建设一批具有中医特色的康复医院、康养机构。促进中医技术与康复医学融合,完善康复服务标准及规范,建立各级中医医院与下级医院和基层社区康复机构帮扶和双向转诊机制。

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的康养协作机制,支持各级中医医院设置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开展老年慢病防治和康复护理,支持有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健康养老服务中的特色优势,鼓励基层医疗机构拓展社区和居家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为老年人群提供居家式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鼓励社会资本新建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特色的护理院、疗养院。培育中医医养融合服务集团或连锁机构,建设中医药特色健康养老服务示范基地。

发展中医药文化和健康旅游产业。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集中整理和编印《名医名方汇编》《名医名案汇编》,实施全市濒危中医诊疗、中药炮制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与研究保护。抢救、挖掘和弘扬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运动健身项目,鼓励各地结合当地特色发展中医传统运动健身休闲产业。依托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示范片,加快养生产业园、药膳食疗馆等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建设,开展中医药康养、森林康养、温泉康养、运动康养、女性养生、禅道康养等中医药健康旅游精品线路建设和剑

门关、天曌山、唐家河、曾家山等养生度假基地建设。鼓励有条件的旅游景区、度假区、园区,开发中医药养生旅游产品项目,促进中医药旅游商品创新开发,推动中医药健康旅游交流合作。

完善中医药商贸服务体系。加快相关流通配送行业兼并重组,鼓励支持建立中药材流通市场、电子商务平台发展,推动物流现代化。鼓励发展药品零售连锁经营,执业医师执业药师远程在线处方审方。探索我市与沃尔玛、九州通、好医生、神威药业等国内外大型企业的战略合作,推动我市中医药健康名牌产品进商场、进超市。加快发展面向中药及其衍生品制造的研发设计、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等科技服务业,以及第三方物流、检验检测认证、融资租赁等生产性服务业。

(八)实施产业触网支撑工程,实现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信息化。

推进中药材种植(养殖)信息化。发展中药材种植物联网模式,普及网络化环境监测系统,推行智能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等精准种植。推广应用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中药大规模种植(养殖)信息化技术,配套建设市、县中药溯源信息平台。

推进中药材精深加工信息化。加快企业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下同)质量控制信息化建设,开展医药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促进工业机器人、数控技术和智能装备的推广应用。建设药理毒理试验检测信息化平台,鼓励产学研医发展网络协同研

发、网络众包设计。支持生产企业开展网络精准营销和O2O(线上到线下)体验式营销。

推进中医药商贸流通信息化。依托相关电子商务和信息服务企业,建设信息采集发布平台和中药材资源指数体系。鼓励开发和应用中药材电子交易规格标准,推动中药材质押评估和担保业务开展,建设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推动中药材仓储物流信息化能力建设,规范和加强中医药电子商务诚信机制管理。

推进中医药诊疗服务信息化。推进中医药大健康门户建设,重点建设中医药特色诊疗信息化服务平台和广元市中医药信息中心。积极推进中医药云健康系统建设,实施医养结合、中医养生大数据分析服务平台建设工程,积极开展家庭和医联体远程诊疗教育服务平台试点等工作。

推进中医药信息化基础建设。建设市、县级中医药信息化网络节点,完善数据中心基础硬件建设。提升基层中医机构人员信息化终端的配置能力,逐步完善中医医疗数据安全规范和安全设施条件的配套。加强医疗信息化专业人员和中医药从业人员信息化能力培训。建立药理毒理试验检测信息化平台。

(九)实施技术创新支撑工程,实现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内驱化。

增强研发创新能力。开展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临床方案的系统评价和中医药治疗优势病种的深入研究,以及名老中医学术思

想、临床经验理论的整理研究,加强对中医名方、验方和医院制剂方的收集、筛选,加快中药新品种开发和名优中成药大品种的二次开发。围绕大宗食药同源药材,进行资源、物质基础、药理毒理及饮片、中成药、提取物、保健用品等全方位系统研究开发。积极推进高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职务性医药科技成果的所有权、收益权和分配权制度改革,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加快研发成果转化。

加快产业技术进步。突破并掌握野生濒危药材人工繁育技术和工厂孵化技术,加快发展中药饮片生产新技术,重点推进分离与纯化先进技术、在线检测、智能化管控和质量溯源等中成药生产新技术和机械化、自动化设备的研发应用。积极发展超声波提取、微波辅助提取、大孔树脂吸附纯化等新一代天然植物提取技术,积极推动生物工程、微胶囊、组织化和重组技术等中药相关产品生产技术的研发应用。

完善技术创新体系。落实创新驱动战略,贯穿整个产业链,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引导实施科研成果本地转化及产业化,加快推动产业发展。完善政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体系,通过自创或引进,联合科研院所、发布我市技术创新指南。

以医药企业为主体,组建新药研发中心,建立中药材研究机构、中医药产业研究院、药食同源研究院及产品检测分析等公共服务平台。大力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建立一批企业技术中心、院

士工作站和产学研联盟,提高医药新产品研制能力。积极对接国家中医药科技计划并获得支持。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建立科学合理的创新研发投入、收益和风险分担机制,完善政产学研医协同创新体系。

(十)实施交流合作支撑工程,实现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国际化。

推进外部优势资源本地转化。充分利用“九广合作”机制,依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重点围绕全国百强医药企业,全面开展产业招商;依托丰富的中药材资源,谋划项目招商;依托现有企业产业上下游延伸,谋划包装项目招商;依托医疗资源、康养旅游资源,谋划包装项目招商;依托“市校合作”、产业创新联盟、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谋划包装产业化项目招商。通过招商项目落地,实现产业突破性发展。加强与长江三角洲、京津冀、珠三角经济带知名中医药健康企业合作,以神威药业、万达集团、绿城集团、国药集团、广药集团、三九集团、好医生集团、昆药集团等国内中医药健康产业龙头企业为重点,加大精准招商力度,吸引来广设立中医药种植及精深加工一体化基地、设立药品研发及生产基地,进一步完善我市中药材产业链。

推进本地优势产业外向发展。建立中医药健康贸易与服务平台,重点实现与国内外大型中药材交易市场、中医药保健品生产经营企业的互联互通,推动本地优质产品“走出去”。重点引进以

岭药业、神威药业、广药集团等百强企业在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医药工业园新建药品生产基地;重点引进以生产银杏叶注射剂、柴胡注射剂、柴胡滴丸等为主的企业,与我市具有规模化种植(养殖)、品质优良的种植(养殖)企业(基地)强强联合,共建提取物生产线,并合作开发相关产品;重点支持招引神威药业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基地项目落户广元;支持康康医疗器械重组、开发新的医疗器械项目。

推进对外交流合作平台建设。举办中医药健康国际论坛、中医药健康养生论坛和高端医药学术会议,搭建一批交流合作与产业发展平台。加强全国各地在健康医药政策、法规、技术及市场研究等方面的交流,组织并支持市内企业、院所参加国内重大展会、开展对外合作研究与人才交流,构建携手北上广、面向全球的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开放合作格局。

(十一)实施质量品牌支撑工程,实现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优质化。

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引导企业增强商标品牌意识、发挥企业品牌建设的主体作用,鼓励医药产业园区创建省级知名品牌示范区,积极支持、组织优势潜力中医药企业争创四川省著名商标和四川名牌,促进中药品牌集聚集约发展。坚持名企、名品、名标、名牌、名区联动发展,鼓励企业开展质量提升和品牌营销,引导中医药企业开展商标国内、国际注册,支持品牌中医药健康企业

在制备工艺、临床用途及包装等多方面申请国内外专利。鼓励道地药材申请地理标志和专用标志使用,建设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示范县、以道地药材为核心的中药材保护和发展示范县。培养形成品牌优势产业和知名龙头企业,提升我市中医药健康产业的品牌价值和影响力。

建设优秀人才队伍。实施创新人才战略,以国家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创新型企业家培养计划、省名中医、省名中药师等高端人才培养计划为基础,打造广元市中医药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团队1至2个,造就一大批在中医药健康重点领域具有影响力和话语权的领军型人才。深入实施“广元名医工程”,培养、壮大中医药人才队伍,深化中医药人才培养制度改革,大力实施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推进中医药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中医药健康产业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发挥中医药名家的传帮带作用,健全我市中医药师承制度,完善基层中医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中药材生产种植和精深加工行业人才发展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加强学科专业建设、通过开展在职继续教育、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校企、院企合作等多种方式,完善从研发、转化、生产到流通使用的产业链人才体系。

加大质量监管力度。推进中药产品全过程追溯体系试点建设,完善部门监管、企业管理、公众查询三大平台,扩大全市中药质量监督抽验覆盖面。建设质量监测技术服务中心与第三方检

验检测机构。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采用国际标准作为企业的内控标准。加强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建立药品质量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

四、支持政策与措施

(十二)财政投入政策。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加大用于中医药特色品种、基地、工程、企业和项目等发展重要支撑的后补助与奖励。支持在中医药健康领域采取市场募集、政府引导的方式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并积极引导社会各级各类相关投资基金投向于我市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重点潜力项目。

(十三)研发创新奖励政策。鼓励中药健康产业制造企业加大创新研发投入。支持设立中药健康产业的行业协同创新中心、区域创新服务和综合类创新服务平台,以及企业技术(设计)中心。

(十四)投融资和信贷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市内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重大项目的融资支持和利率优惠。鼓励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向符合条件的中医药企业提供贷款。

(十五)要素供应政策。鼓励采取划拨、租赁、租让结合、先租后让等多种方式扩大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重大项目用地供给。扩大直购电、天然气直供政策在中医药领域的适用范围,鼓励利用富余电量支持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支持社会办中医医疗及健康服务机构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与公立医疗机构执行

河北省“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河北省“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大健康、新医疗”产业以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为目标,包括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医疗产业,以药品、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医疗耗材产销为主体的医药产业,以保健食品、健康产品为主体的保健品产业,以健康养老、健康旅游、体育健身、健康咨询服务、调理康复和健康保险等为主体的健康服务产业。 为促进“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和《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目标 (一)服务体系基本健全、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医疗健康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健康养老、中医医疗保健、健康旅游、体育健身等多样化服务快速发展,预防、保健、医疗、康复、护理、养老、旅游等服务能力快速提升。社会资本兴办各类医疗健康机构,非公立医疗机构向高水平、规模化方向发展,多元化办医格局基本形成。 (二)产业实力、竞争力明显增强。产业规模显著提升,产业品牌不断涌现,基本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对全省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到2020年,全省规模以上“大健康、

新医疗”产业产值比2015年翻一番,产业总规模超过8000亿元,成为我省战略性支柱产业,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 (三)技术水平、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完善政产学研用的医药协同创新体系,药品、医疗器械、康复辅助器具、健身产品等研发制造技术水平有效提升。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打造布局合理、科学高效的科技创新基地。运用数据库、计算机筛选、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建设医药产品技术研发、产业化、安全评价、临床评价等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发展众创空间,培育一批拥有特色技术、高端人才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到2020年,全省健康产业企业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3%以上,大中型企业建立科技研发机构比例达到28%以上。 (四)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支撑力大幅提高。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健全,行业标准和规范更加完善,行业管理和监督更加有效,人民群众健康意识和素养明显提高。高端人才引进与培育模式比较完善,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与健康产业深度融合,多渠道投入的产业支撑体系基本形成。 二、重点任务 (一)重点打造的主导产业。 1.医药制造业。依托现有制药集团、企业、医院和科研院所,重点发展化学药品、生物制药等领域,构建以基因工程药、新型

中医能够治好艾滋病

中医能够治好艾滋病 艾滋病即后天免疫缺陷综合征,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名为英文缩写为“AIDS”的音译。艾滋病(AIDS)在全球流行日趋广泛,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11月21日称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将达到4030万。2005年新增感染人数为490万,有310万人因艾滋病死亡。目前全球每天产生15000例新的HIV感染者,有8000人因AIDS而死亡。每年全世界约有500万人感染上HIV。该病于1981年6月在美国首先报告,迄今已蔓延到世界近百个国家,我国也不例外,1985年6月底在北京协和医院发现首例AIDS病例。我国自1994年以来AIDS病例数和HIV 感染者数迅速增加,全国各省区无一幸免,但以云南、新疆、四川等地最为严重。截至2005年8月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32545例,其中艾滋病病人30158例,累计死亡7643例。到今尚无理想的治疗AIDS的方法。 该病临床症状呈多样化,有的患者只有感冒症状,但并不发病,而成为无症状带毒者。有的患者有发热、头痛、咽炎、咳嗽、皮疹、肌痛、关节痛、乏力、恶心、食欲不振、腹痛、腹泻、便血、体重减轻、抽搐、肿瘤、严重的二次感染以及颈部、腋下或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还有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等表现。最后因病人的免疫系统崩溃而迅速死亡。该

病的特点是:传播、蔓延快,且大多数是由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所传播,不易觉察。潜伏期长,一般为6个月至2年,不易早发现、早诊治。病情凶险,死亡率高,患者大多在确诊后1年内死亡。据目前研究所知,该病是T细胞白血病毒Ⅲ型(HTLV-Ⅲ)感染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其次是血液传染,以及围产期母婴传播,其他如眼泪、唾液等也有传播作用。预防措施主要包括防止性传播,对血库血及血制品供血者进行病原体病毒检测。该病的病因、病机尚未研究清楚,目前还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是医学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难题,我国已组织中医药专家在国内外参加防治该病的研究。 就当前对于艾滋病的治疗,不论中医或西医想把人体内的艾滋病病毒彻底清除干净,还是很困难的。西医常用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有叠氮胸苷(AZT)、拉米夫定、茚地那韦等。另外抗逆转录病毒联合疗法(HAART),即鸡尾酒疗法。其作用是直接针对靶心,控制病毒的数量和病毒在体内的发展。甚至能达到病毒在血液中检测不出来,但尽管如此,艾滋病病毒并没在体内彻底消失。西医虽然疗效肯定,可以把病治成慢性的可控制性疾病,但因价格昂贵使得其覆盖率有限,加之有耐药性、毒副作用大等问题,不宜大面积推广。据调查,艾滋病感染者服用“鸡尾酒”套餐后的普遍反应,头痛头晕、视力模糊、四肢发麻、腹痛腹泻……在河南地区有40%的病

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报告

卓尼县人民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 过去的2014年,全院上下团结一心、开拓创新,奋力拼搏,顺利实现了建院、开立各个科室的制定目标,为医院今后五年乃至十年的发展壮大开了个好局,奠定了基础。为保证医院未来的创业设想和发展目标的预期美好结果的实现,特制定本规划,作为今后2015—2025这一段时期医院发展的指导纲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党的十八大的召开为契机,坚持“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全面贯彻党的卫生方针,以提高医疗质量和社会效益为核心,以把卓尼县医院建成一所一流的二级甲等医院为终点目标,继承和发扬卓尼人的优良传统,在夯实基础,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坚持走以诚实服务、优质品牌求发展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立高起点,创新思路,做名医院,以改革求突破,以创新促发展,与时俱进,艰苦创业,励精图志,再铸卓尼未来的辉煌。 二、发展目标 (一)中期规划目标 1、10年内二级甲等医院年度评审优秀通过率100%,医疗、科研、保健、康复水平达到区内一流二级甲等医院要求。

2、2015年前建成医技、后勤、病房、门诊综合楼,使医院使用面积达到9000m2,编制床位增加4倍,员工人数增加3倍。 3、2015年使医院固定资产超过8000万,业务收入年均递增30% 以上,公众满意度达到96.8%以上。 4、服务绩效指标:年门诊量到2015年达到4000—6000人次;住院病人达到6000—8000人次;急诊人次达到800—1000人次;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差错事故报告率100%;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6%;治愈好转率≥95%;床位使用率≥85%—≤95%;床位周转次数≥15次;平均住院日≤8天;与同级医院相比,医院感染率≤10%;医院感染漏报率≤10%;法定传染病报告率100%;业务收入增长率30—40%。 5、在2015年期间,银硝病治疗跨入全国学科行业前列。在此基础上,力争在传统皮肤病、其他难治性皮肤病治疗上有较大突破,内、儿、外、妇等学科在同级医院中处于前沿。 6、积极实施科教兴院战略,不断提高科研学术水平,规划期内,力争医院获区级科技进步奖4—6项。有3—4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7、在规划期内,建成并完善医院局域网,使其发挥院内医疗文书同传、数据资源共享,行政业务公用的信息平台。

大健康产业国内外发展计划

大健康产业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概念及范畴 作为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新兴产业,大健康产业是指维护健康、修复健康、促进健康的产品生产、服务提供及信息传播等活动的总和。包括医疗服务、医药保健产品、营养保健产品、医疗保健器械、休闲保健服务、健康咨询管理等多个与人类健康紧密相关的生产和服务领域。大健康产业不同于传统医疗产业发展模式,是一种从单一救治模式转向"防——治——养"一体化模式。 我国大健康产业由医疗性健康服务和非医疗性健康服务两大部分构成,已形成了四大基本产业群体: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医疗产业;以药品、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医疗耗材产销为主体的医药产业;以保健食品、健康产品产销为主体的保健品产业;以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调理康复、保障促进等为主体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与此同时,健康领域新兴业态正在不断涌现,包括养老产业、医疗旅游、营养保健产品研发制造、高端医疗器械研发制造等。 市场现状和分析 和美国相比,中国的大健康产业仍处于初创期,在产业细分以及结构合理化方面需要更大的提升和完善。

目前利润率较高的领域有医药制造、医疗器械、保健行业,2010-2014年年均销售利润率达10.11%、10.61%、20.80%. 在发达国家及地区,健康服务业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健康服务业规模占GDP比例超过17%,而我国目前的水平还较低。我国的健康服务业刚刚起步,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加速,未来市场前景广阔,据估算,2013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预计接近2万亿元,2014年大健康产业规模达2.5万亿元,2011-2014年均复合增长率16.03%,从国际比较看,未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技术方案设计说明

附件2: 中医药治疗册床技术方案 1.前言 2004年1月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工作组织协调小组的要求,中国中医研究院艾滋病中医药防治中心牵头组织有关专家,根据国家中医药骨理局中坦合作艾滋病研究治疗项目十七年积累的中医药治疗经验,结合我国艾滋病的临床特点和全国中医药界在艾滋病中医药治疗研究中的经验起草了《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技术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初稿。此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工作组织协调小组办公室又多次组织了全国治疗艾滋病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专家对《方案》初稿进行修改论证,形成了《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技术方案(试行)》。此《方案》已在5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顼目中初步试用,反映良好。 本方案的重点在中医药对艾滋病发生、发展不同阶段的认识、中医辨证分型和临床有效治疗方药的介绍。关于艾滋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诊断学等容,请参见附件1《艾滋病诊疗指南》,在此不再赘述。 2 ?临床分期及其病理机制 艾滋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从病毒感染到艾滋病的晚期可分为几个阶段,为了便于临床掌握,本方案中将其分为三期。 2.1急性感染期 艾滋病毒侵入人体,机体卫外防御体系对入侵邪毒必然进行抵抗,此期或为邪毒犯表,郁于騰理,表卫失和,出现头痛、发热、乏力、咽痛、全身不适等表现;或邪毒入侵犯肺,出现壮热、咳嗽、咯痰、头身疼痛等表现;或皮毛宣泄失畅,邪毒郁于肌奏,而见颈、腋及枕部淋巴结肿大,或急性多发性神经炎,皮疹,肝脾肿大等,约持续1-2周后自行缓解。总之,此期正邪相搏,但正暂能胜邪。感染之初HIV大量复制,CD4细胞急骤下降,之后HIV复制被相对抑制,CD4仍能恢复至500/mm3或更高。从HIV侵入人体到机体出现抗-HIV抗体的这段时间称窗口期,约2周-12周。 2.2潜伏期 艾滋病毒感染人体在经历了急性感染期后,进入一个相当长的无症状期,有的人感染后没有急性期直接进入潜伏期。这一时期的感染者虽然称“无症状”,是指尚未出现与艾滋病相关的症状,并非绝对无症状。此期,正邪相当,正邪斗争进入相持阶段,但正气逐渐被损耗,阴阳、

中医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报告

竹溪县中医院 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与管理,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根据《十堰市第四周期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工作方案》要求,不断提升我院综合服务能力、核心竞争力和品牌优势,进一步加强我院市级重点专科建设,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项目意义 通过市重点专科项目实施,加强医院重点支柱科室的建设,改善专科基础设施,提高专科人员的专业理论和诊疗水平,发挥重点专科的辐射、示范、带头作用,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降低患者治疗费用,逐步形成中医特色突出、诊疗水平较高,能带动医院各项工作全面发展的重点专科,成为全市知名度较高的重点中医特色专科,实施“三名”(名医、名科、名院)战略。 二、第四周期重点专科建设规划 2015年申报中医心病科、中医针灸科、重症医学科、医学检验科、妇科为市级甲类重点专科。计划每个科室投入50万元,共需资金250万元,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市级甲类专科水平。 2016年计划申报中医脾胃病专科、骨伤科、消渴病、风湿病、放射科为市级甲类重点专科。计划每个科室投入60万元,共需资金300万元。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市级甲类专科水平。同时申报中医心病科、中医针灸科为省级重点专科,进一步加大投入,计划每个科室投入100万元,共需资金200万元。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省级重点专科水平。 2017年计划申报中医脑病科、中医康复科、急诊医学科、影像科为市级甲类重点专科。计划每个科室投入100万元,共需资金400万元。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市级甲类专科水平。同时申报中医脾胃病专科、中医风湿病专科为省级重点专科,进一步加大投入,计划每个科室投入100万元,共需资金200万元。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省级重点专科水平。

2016年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汇报材料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 根据国家中医管理局对河南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检查督导工作安排,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概况 上蔡县古为蔡国,秦相李斯、汉相翟方进故里,海内外蔡氏祖地,“重阳文化”的发祥地,是国家级重点扶贫开发县。全县151万人,辖22个乡镇及四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1529平方千米。201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80亿元。 上蔡县中医院成立于1985年,是在原城关卫生院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现为一所集医疗、预防、科研、保健为一体的二级综合医院、国家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基地。全院现有在编职工331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10人,中级职称人员68人。设立床位900 张。 医院新区建设始于2007年,占地127亩。艾滋病病房大楼于2011年4月投入使用,病房大楼投入3960万元,建筑面积19650平方米,2014年投入使用,楼内配有中心供氧、负压吸引,床头呼叫、空调、暖气、程控电话、闭路电视、淋浴等医疗及生活设施。门诊楼设计13600平方米,正在装饰。驻马店市关爱治疗中心艾滋病外科楼项目总投入4000万元,已经破土动工。 医院内设科室有:内一科、内二科、内三科、外一科、外二科、中风科、康复科,骨伤科、妇产科、耳鼻喉科,检验科,功能科等近二十个科室。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科、心脏介入治疗科、中风科是我院的特色治疗科室。 医院现有德国西门子螺旋CT机、韩国三星麦迪逊VIO四维彩超、日本格林巴斯电子胃镜和电子结肠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腹腔镜、电子宫腔及阴道镜、利普刀等大型先进设备。 2015年,全院总收入7793.2万元,其中补助收入720.3万元,医疗收入6870.9万元,其他收入202万元。总支出7690.2万元。门诊54022人次,住院10108人次,手术1127台次,床位使用率达到80%。 二、项目基本情况 按照河南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办公室的要求,我们于2004年10月在全县范围内筛选了304例符合要求的病人为救治对象。根据省中管局统一部署,我县在2006年6月和2009年7月又分别筛选病人123人和448人,这些人主要是应用抗病毒药有禁忌症者或服抗病毒药后出现严重副作用不能继续服用的,且CD4细胞在300个以下的艾滋病病人,2015年6月,应广大患者要求,向上级申请后同意新增加654人入组。四次入选人数共有1529人,其中男660人,女869人。CD4≤200个的357例, 201≤CD4≤350个的321例,CD4≥351的829例,未查12例。单服益艾康胶囊的病人409人,其中男142人,女267人。年龄16周岁以下的8人,16-60岁的378人,60岁以上的23人。合服抗病毒药的1120人,男424人,女696人。年龄16岁以下的7人,16-60岁的1089人,60岁以上的24人。项目病人涉及5个乡15个行政村,分别是芦岗乡(李斯楼、刘楼、谢庄、黄尼庄、董寨、文楼、程老)、齐海乡(牛庄、魏桥)、黄埠镇(蔡埠口)、邵店乡(丁楼、后杨、郭屯)、五龙乡(高白玉、孟楼)。经过这10年的跟踪治疗(以中成药益艾康为主配合辨证论治的汤药),患者临床症状普遍减轻。截止到今年6月份该项目现有人数1288人,死亡183人,脱落58人,长期外出务工259人。单用益艾康132人,合服抗病毒药1035人,服益艾康加中药的64

2020年(发展战略)县中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

(发展战略)县中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

县中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 (2006-2015) 壹、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群众满意和医院发展为标准,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围绕壹切以病人为中心,努力优化服务环境,着力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发展和突出中医特色,努力拓宽中医药的服务领域和提高服务水平,进壹步规范执业行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为促进中医药事业的更大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二、发展目标 目前我院面临规模小,人才匮乏,医疗用房严重不足,基础设施薄弱、资金不足,生存发展难等诸多问题。为解决医院的生存发展问题,为振兴定陶中医事业,结合我院实际及二级中医院评审标准特制定我院中长期发展十年规划。于上级领导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体医院职工的共同努力,加强医院科学管理,扩大医院规模,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强化医疗服务质量、注重人才开发培养为重点,积极探索新的运营模式,群策群力,团结协作,力争五年内完成医院的生存问题,于后五年将医院建成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环境优美、设施完备、管理规范、技术精湛的标准化、现代化县级中医院,为人民群众提供完善有效、质量优良的医疗保健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 三、重点工作

(壹)、加强规范化管理建设,努力创建标准化县级中医院。 学习现代管理理念,以提高整体管理水平着手,加强以规范化为目标的内涵管理建设,建立健全科学化的管理体系,实施医疗技术、服务质量、质量监控体系规范化管理。完善院科俩级目标责任制管理体系,开展现代管理知识培训,强化院领导班子、职能科室和临床科室二级负责人的管理意识、管理责任,提高各级管理水平。以狠抓医疗护理质量,强化质量管理为核心,不断完善各种质量管理监控体系和管理措施,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完善三级质量控制网络,加强质量督查力度,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于规划期内各项工作达到标准化县级中医院要求。 (二)、加强医院规模基础建设,增强医院服务能力。 1、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好国家、省、市、县有关对中医药的扶持政策。发挥中医优势,加大基础建设,增加业务用房,改善就诊环境,膨胀医院规模,于县委政府和卫生局的支持下,2006年至2010年于现有的基础上,完善现有业务用房的功能,扩大病房用房,合且科室设置,重点突出内、外、妇、中医、骨伤、肛肠、针灸推拿、口腔、眼科等临床科室,健全医技科室,实现医院正常运转。2011年至2015年,中医院要实现新址搬迁工作。 2、医疗设备更新、投入:于规划期内,计划投入500万-1000万人民币,添置大型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数字胃肠X光机、DR、C臂、CT、急救设备、层流手术室设备等医疗设备,以满足临床需要,提高诊疗水平。

行动方案:XX市大健康产业发展行动方案

XX市大健康产业发展行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健康XX2030”行动纲要》及《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中医药发展的实施意见》(X政发〔201X〕81号)等文件精神,加快推进我市大健康产业发展,加速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发展思路。 以改革创新为驱动,以特色发展为突破,以统筹推进为战略,着力构建大健康产业完整产业链,传承创新中医药文化,推动建设全国中药产业发展集聚区、中华医养文化展示传承区、中医药走向世界示范区。 (二)主要目标。 以满足人民健康需求和中医药服务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按照全要素集聚、全产业链服务、全方位立体化格局,打造大品牌,建设大园区,形成大产业。 到2020年,逐步形成科学完善的大健康产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产业特

色优势进一步突出,年产值过10亿元企业力争达到10家,培育形成10个左右具有示范效应的大健康产业基地或健康小镇,大健康产业力争达到千亿元规模。 二、主要任务 (一)大力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 发展目标:2020年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10万亩;积极引进知名企业落户XX,支持本地医药、物流、健康产业企业做大做强。 发展重点: 1.建设优质中药材生产基地。自2018年起,每年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10万亩以上,2020年达到110万亩。建设蕲艾、银杏、夏枯草、金银花、福白菊等连片千亩以上的道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加大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力度。推进蕲春县、罗田县、英山县、麻城市等地建立一批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加快华中药用植物园英山石斛园等建设和功能提升。积极支持地方特色中药材产品开展国际化认证。(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食药监局、市质监局、市卫计委,各县市区政府) 2.培育医药产业集群。 深入开展“招商引资一号工程”,积极引进世界500强、央企、民营500强、

中医中药治疗艾滋病研究进展

中医中药治疗艾滋病研究进展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于人类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后引起的感染者免疫缺陷,继而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肿瘤等多种临床表现、死亡率极高的慢性进行性疾病。随着”鸡尾酒疗法”的出现,目前,艾滋病已经从一种致死性疾病转变为一种可控的慢性病,但是医学界至今仍未能研究出彻底治疗艾滋病的方法。临床实验证明,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有其独特的优势和民族特色。治疗主要从抗HIV、提高患者免疫力、缓解抗病毒药物副作用三方面切入。 1 中医对艾滋病的认识 中医古籍中并无关于”艾滋病”的记载,但从中医学的理论出发,分析艾滋病的发病不外”外邪入侵”、”正气亏虚”。邪毒入侵是发病的外因,机体正气亏虚是发病的内因。其基本病机是邪毒耗伤正气以致正虚邪实、虚实夹杂。 2 中医药抗HIV的研究 2.1甘草甘草中所含的甘草甜素(GL)可抑制病毒的抗原表达,抑制HIV 的复制,直接抑制率高达98%。[1] 2.2虎杖蒋岩[2]对以虎杖为主的中药治疗艾滋病进行研究发现虎杖具有抗HIV作用。 2.3黄芩黄芩提取物黄芩甙有抑制HIV逆转录酶和细胞病变的作用,静滴黄芩甙元可使AIDS患者P24抗原下降,T4淋巴细胞上升。[3] 2.4天花粉:有文献报道天花粉提取物天花粉蛋白在体外能选择性的杀伤被HIV侵犯的T细胞和巨噬细胞,对正常T细胞有保护作用,使其免受HIV感染。 [4] 2.5苦瓜研究人员发现从苦瓜中提取的α-苦瓜素、β-苦瓜素及MAD30等有效成分能灭活HIV核糖体,可抑制HIV蛋白表面活性并能选择性杀死被HIV感染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5] 2.6复方SH 复方SH是罗士德教授及其研究组根据中药筛选的结果调制成功的”中式鸡尾酒”,选用桑白皮等5味中药组成。在接受治疗的28例AIDS患者中,有9例体内HIV载量显著减少,16例HIV载量变得稳定,3例无效,其控制HIV-1载量总有效率达89%[6]。所含活性成分桑根皮素及其二聚体具有抗HIV的活性,主要作用是抑制HIV蛋白水解酶和逆转录酶的活性,可增强NK 细胞的活性,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并且无毒副作用[7]。

关于大力培育大健康产业的建议

关于大力培育大健康产业的建议当前,我国正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迈近,全民健康成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道新课题,大健康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对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池州,生态本底得天独厚,生物资源多样,山地资源丰富,随着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池州知名度的不断攀升,拥有“灵山、秀水、富硒土、好空气”的池州正成为休闲度假、健康养生的首选目的地。池州市为国家首批个医养结合试点市之一;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我省两个大健康产业发展重点城市之一。近年来,池州市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以山水、田园为基础,以佛教文化为灵魂,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打造养生度假首选地,将大健康产业培育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池州市大健康产业发展尽管具有一定的基础,但总体上处于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地方财力不强,大健康产业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配套相对不完善,优良生态资源等没有转化成产业优势。产品加工企业多、散、小,品牌价值没有体现。 为了将池州打造成为中国健康养生首选地,构建长三角生态养生中心、健康养老中心、户外健体中心、健康食品中心,成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大健康产业发展的示范区域,我们要大力培育大健康产业,建议如下: 一、制定高起点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并强化规划落实。明确产业定位,发展方向,建设目标,工作举措等,将大健康产业真正放到支柱产业的战略地位,统筹谋划,合理布局,提升大健康产业发展层次。以“大健康”为着

力点,结合全域旅游对池州市大健康产业进行高端规划定位。全市各部门要坚定思想,围绕大健康产业发展思路和布局,长期推进、久久为功,坚决防止和克服即期思想和短期行为,全面构建大健康产业框架体系。 二、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市各有关部门要将大健康产业招商作为产业招商的重点,加强与央企、知名民企、上市企业及健康产业投资基金的对接,谋划推进一批重点项目,促进项目尽快落地见效;加强与行业龙头企业、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的交流,吸引国际领先的健康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研发机构、行业协会、金融机构参与大健康产业区建设。 三、多方位强化政策支持。积极向省发改委争取更多项目,推动大健康产业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加速大健康产业发展进程;在现有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在市场准入、产业集聚、科技创新、人才保障、信息建设、用地保障、资金支持、税收政策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放宽市场准入,优化投融资政策,落实税收价格优惠政策,全面清理规范涉及大健康产业的收费项目做好土地供应保障,推动项目更好落户,产业更好发展。 四、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体系。加快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提升对外交通联系;完善区域内部交通网络,加快城区市政道路及配套等交通管网建设,加快农村公路畅通工程建设,提升县乡道公路等级;加快旅游综合交通网络建设,进一步畅通绿道、慢道等“微循环”,形成内外高效便捷的交通体系。 五、加强人才保障,打造人才引进平台。支持高等、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健康服务相关专业,鼓励社会资本举办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规范并加快培

大健康产业项目规划与实施简述

大健康 产业项目规划与实施简述

2017年10月30日

大健康产业项目规划与实施简述 一、发展趋势 纵观大健康产业发展趋势,大健康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将会继续保持较为高速的增长,同时,产业融合、产业形态交织,将会为未来5到10年健康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未来该产业发展的三大趋势是: 一是产品形态的多样化、多元化,传统的健康产业仅仅是给病患提供诊疗、护理服务等服务,而未来的健康产业不仅限于此,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是新兴的产业形态正在不断变化,养老、保健、中医药应用和中高端医疗器械等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业界形态在国内已初见雏形,并且聚集了足够强而大的产业技术力量和资本力量,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契机; 三是新一代技术的出现会推动国内大健康产业的快速转型和发展,升级产业及产品形态。新一代技术未来会成为大健康产业重要的动力,为战略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包括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硬件、人工智能等。很多医疗健康机构非常关心信息技术在医院管理和健康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互联网技术能提供实施智能安防,对医疗机构和

健康机构重要区域实施监控自动化。养老(服务)是未来最有前景的产业之一,但养老产业的发展并不仅仅是简单的修建养老机构场所,而是应当用新技术去构建虚拟技术,提升养老服务的专业化、远程化水平、信息化水平,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穿戴技术的应用能提供更加多的功能性产品,帮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提高老人幸福感。生物医药是健康产业最关注的,目前投资最多的产业。穿戴技术能通过对预防和观察的对象进行实时、分布、移动式的监护,极大提高数据和信息采集的效率和精度。通过云计算来集成不同地区的特定数据,并加以整合,运用大数据管理技术提高模型的效率,从而提高研发的速度,非常有助于生物医药的发展。 二、大健康产业项目内容 大健康是根据时代发展、社会需求与疾病谱的改变,提出的一种全局的理念。它围绕着人的衣食住行以及人的生老病死,关注各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和误区,提倡自我健康管理,是在对生命全过程全面呵护的理念指导下提出来的。大健康产业是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包括医疗产品、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保健器具、休闲健身、健康管理、健康咨询等多个与人类健康紧密相关的生产和服务领域。

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0年)

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0年) 随着中医药国际化程度的加快,各国对中医药的认知度正逐步提升,目前全球约有40亿人使用中草药产品,年交易额近5000亿元,并以每年10%至20%的速度递增,国际医疗保健服务市场前景广阔。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关于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0年) ,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为全面提升我县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发挥中医药特色服务作用,拓展中医药服务新领域、新业态,加快推进健康**和生态康养旅游强县建设,按照《**省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广元市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要求,结合《**县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7—2020年)》,特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机遇 (一)发展基础 1. 药材资源丰富。我县拥有药材资源2000余种,中药材作为中医药产业的生产原料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优势突出,全县现有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达1 2.5万余亩,年产量达8万吨。川明参、白及、黄精、天麻、瓜蒌、丹参、银杏、葛根、百合等道地药材优势产业带正逐步形成。 2. 产业体系日趋完善。全县现有中药材种植及粗加工企业2家,老鸱山药文化博览园已具雏形。2017年底中药材年总产量达8万吨,综合产值超15亿元。 3. 医疗服务发展较好。截至2017年底,我县拥有公

立中医医疗机构1所(三级乙等中医医院),全县100%的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有中医科(室),95%以上村卫生室能提供中医药服务,全县基层中医药服务量持续保持50%以上。 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相比,我县中医药健康产业还存在着诸多不足。 1. 产业结构单一,竞争优势不足。中医药产业主要以中药材种植和粗加工为主,企业尚无知名品牌,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对全县中医药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不强。 2. 政策措施乏力,吸引能力不足。招商引资的“软实力”有待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推进机制还不够健全,项目引进和产业培育的支持力度不够,对规模化产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吸引力不强。 3. 药材特色欠缺,品种开发不足。我县药材资源丰富,与相邻县区比较特色不明显,规范化不足,规模较小。没有优势品种精深加工企业,综合开发利用不足,未形成产品链及产业链,产品的综合效益不明显。 4. 科技基础薄弱,专业人才不足。作为边远贫困地区发展中医药科技支撑乏力,中药种植、栽培、研发、营销以及中药信息化产业和文化产业等多方面的专业人才较少,缺乏高等院校、产业领军人才及创新团队支持。 (二)发展机遇 1. 国际、国内中医药健康消费需求增长态势良好、前景广阔。近年来医药保健产业和医疗健康服务实现了快速发展,2015年全国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26885亿元,年均增长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技术研究方案说明

附件2 :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技术方案 (试行) 1 .前言 2004年1月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工作组织协调小组的要求,中国中医研究院艾滋病中医药防治中心牵头组织有关专家,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坦合作艾滋病研究治疗项目十七年积累的中医药治疗经验,结合我国艾滋病的临床特点和全国中医药界在艾滋病中医药治疗研究中的经验起草了《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技术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初稿。此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工作组织协调小组办公室又多次组织了全国治疗艾滋病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专家对《方案》初稿进行修改论证,形成了《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技术方案(试行)》。此《方案》已在5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中初步试用,反映良好。 本方案的重点在中医药对艾滋病发生、发展不同阶段的认识、中 医辨证分型和临床有效治疗方药的介绍。关于艾滋病的流行病学、临 床诊断学等内容,请参见附件1《艾滋病诊疗指南》,在此不再赘述。 2?临床分期及其病理机制 艾滋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从病毒感染到艾滋病的晚期可分为几个阶段,为了便于临床掌握,本方案中将其分为三期。 2.1急性感染期 艾滋病毒侵入人体,机体卫外防御体系对入侵邪毒必然进行抵抗,此期或为邪毒犯表,郁于腠理,表卫失和,出现头痛、发热、乏力、咽痛、全身不适等表现;或邪毒入侵犯肺,出现壮热、咳嗽、咯痰、头身疼痛等表现;或皮毛宣泄失畅,邪毒郁于肌奏,而见颈、腋及枕部淋巴结肿大,或急性多发性神经炎,皮疹,肝脾肿大等,约持续1-2周后自行缓解。总之,此期正邪相搏,但正暂能胜邪。感染之初HIV大量复制,CD 4细胞急骤下降,之后HIV复制被相对抑制,CD 4仍能恢复至500/mm 3或更高。从HIV侵入人体到机体出现抗-HIV抗体的这段时间称窗口期,约2周-12周。 2.2潜伏期 艾滋病毒感染人体在经历了急性感染期后,进入一个相当长的无 症状期,有的人感染后没有急性期直接进入潜伏期。这一时期的感染 者虽然称“无症状”,是指尚未出现与艾滋病相关的症状,并非绝对无

中医医院护理中长期发展规划

中医医院护理中长期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本,转变服务观念,深化医疗改革,促进我院护理工作全面、协调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高护理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推进中医整体护理工作向纵深发展,使我院护理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根据卫生部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我院工作的发展方向,护理部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工作要求,制定未来五年护理工作规划如下: 二、发展目标 目前我院面临规模小,人才匮乏,医疗用房严重不足,基础设施薄弱、资金不足,生存发展难等诸多问题。为振兴喀喇沁旗中医护理事业,结合我院实际及“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标准特制定我院护理中长期发展五年规划。在上级领导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进一步加强对护理工作的领导,健全护理管理体系,强化护理管理职能,实行护理人力资源科学合理配置,提升护士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加强护理安全管理,营造“以人为本”的和谐医患关系的良好氛围。力争五年内在全院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逐步完成“二甲医院”所要求的护理各项指标;达到“二甲医院”护理所要求的评审标准。为人民群众提供完善有效、质量优良的医疗保健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 三、目标任务

(一)、根据我院护理工作现状: 1、护士持证上岗率100%; 2、到2015年病房护士与床位比例>0.4:1; 3、学历:大专达95%以上。培训率≥95%; 4、基础护理合格率≥95%,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基础护理合格率达到100%,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90%;中医特色病房中医传统技术开展率达80%。 5、护理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均≥95%; 6、大差错、事故发生次数为零,褥疮发生次数为零(难免疮压除外); 7、开展护理新业务、新技术每年1项; 8、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5%; 9、每年护理目标管理检查综合测评达90分以上; 10、2012年开始启动1个优质护理示范病房,逐步在院内推开,到2015年达到全院铺开。 四、工作内容 1、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提升护理人员整体素质。 (1)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管理的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健全和落实护理管理制度,完善护理管理组织体系,实行护理部——护士长垂直管理,量化考核护士长考评表。同时,护理部加强对护士长的规范化培训,培养一支既精通护理业务又具备科学管理知识、能力的护理管理队伍。

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规划报告

深圳市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 年) 日期:2014-04-04浏览次数:594视力保护色: 、《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深圳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2008-2015)》等,编制《深圳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 年)》。 本规划所述生命健康产业包括生命信息、高端医疗、健康管 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规划报告 【最新资料,WORD 文档,可编辑修改】

理、照护康复、养生保健、健身休闲等领域的生命健康服务业以及为其提供支撑的生命信息设备、数字化健康设备和产品、养老康复设备、新型保健品、健身休闲用品等生命健康制造业。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 250亿元。新一代测序能力与超大规模生物信息计算与分析能力位居世界第一,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疾病筛查等示范应用有序推进,华大基因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基因组研发与科技服务机构。干细胞和肿瘤免疫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生物医疗产业发展基础较

好,部分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北科生物建成亚洲最大的综合性干细胞库群和全球首个通过美国血库协会(AABB)认证的综合干细胞库群,涌现赛百诺、博泰生物等一批知名企业。营养保健起步较早,健康管理不断突破,中医养生独具特色,健身休闲快速发展,拥有健康元、第一健康、中航健身会等一批龙头企业。 占。截至2012 家, 技术。 产业发展环境良好。深圳地处珠三角地区,岭南养生文化历史悠久,养生保健氛围浓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日益提高,公众生命健康意识不断增强,生命健康产业市场需求旺盛。深圳毗邻

香港,开放合作空间广阔。深圳是我国南部美丽的滨海城市,山海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具备发展生命健康产业的良好自然条件。深圳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政策上具有独特的先行先试优势,率先出台了《深圳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2008-2015)》、生物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及配 随着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相互渗透融合、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突破,基因检测、远程医疗、个体化治疗等生命健康服务新业态和新模式层出不穷,生命健康产业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生命健康产业新需求。随着经济水

6、河北省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河北省“大健康、新医疗”产业 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大健康、新医疗”产业以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为目标,包括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医疗产业,以药品、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医疗耗材产销为主体的医药产业,以保健食品、健康产品为主体的保健品产业,以健康养老、健康旅游、体育健身、健康咨询服务、调理康复和健康保险等为主体的健康服务产业。 为促进“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和《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目标 (一)服务体系基本健全、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医疗健康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健康养老、中医医疗保健、健康旅游、体育健身等多样化服务快速发展,预防、保健、医疗、康复、护理、养老、旅游等服务能力快速提升。社会资本兴办各类医疗健康机构,非公立医疗机构向高水平、规模化方向发展,多元化办医格局基本形成。 (二)产业实力、竞争力明显增强。产业规模显著提升,产业品牌不断涌现,基本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对全省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到2020年,全省规模以上“大健康、新医疗”产业产值比2015年翻一番,产业总规模超过8000亿元,成为我省战略性支柱产业,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 (三)技术水平、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完善政产学研用的医药协同创新体系,药品、医疗器械、康复辅助器具、健身产品等研发制造技术水平有效提升。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打造布局合理、科学高效的科技创新基地。运用数据库、计算机筛选、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建设医药产品技术研发、产业化、安全评价、临床评价等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发展众创空间,培育一批拥有特色技术、高端人才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到2020年,全省健康产业企业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3%以上,大中型企业建立科技研发机构比例达到28%以上。 (四)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支撑力大幅提高。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健全,行业标准和规范更加完善,行业管理和监督更加有效,人民群众健康意识和素养明显提高。高端人才引进与培育模式比较完善,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与健康产业深度融合,多渠道投入的产业支撑体系基本形成。 二、重点任务 (一)重点打造的主导产业。 1.医药制造业。依托现有制药集团、企业、医院和科研院所,重点发展化学药品、生物制药等领域,构建以基因工程药、新型制剂、医疗器械等为重点的医药产业集群。规模以上工业主营收入由2015年的690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920亿元。 在化学药方面,围绕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恶性肿瘤、感染性疾病等重大疾病以及临床急需的抗耐药菌和抗真菌类新型抗生素的需求,鼓励集成创新,重点推进石药制剂搬迁扩产升级改造等一批市场广阔、技术含量高的技术改造项目;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靶向、控释缓释、纳米、微囊剂及渗透泵等新剂型及新型药用辅料研发和应用,提高我省制剂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鼓励华药绿色酶法阿莫西林技术升级改造等一批应用绿色环保工艺节能减排项目,积极发展博伦特药业的L-羟脯氨酸等一批高附加值、多品种、小批量的医药中间体或原料药,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规模以上工业主营收入由2015年的600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1430亿元。 在生物药方面,加强抗体、疫苗、基因工程蛋白质及多肽药物的研究与产业化,加快生

【艾滋病医案】民间中草药简便高效根治艾滋病

【艾滋病医案】民间中草药简便高效根治艾滋病 德文韦德 民间中医中草药简便高效根治艾滋病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中医发展基础研究”课题组组长贾谦教授在中医战略书中为民间中医鸣锣开道,申报不平,讲了公道话,为民间中医出了一口气。百年来对民间中医的打击、压制、排挤,甚至采取消灭的态度,给中华民族医带来了极大的抹杀。不然的话,世界关注的艾滋病,在中国民间中医早就得到解决了。看了中医战略书,知道了天下还有敢想敢干的七路民间中医,冒着非法行医的罪名和被感染的风险,进入艾滋病高发区,无偿的给患者治病。有600名患者获得了显著疗效,他们的行动给我树立了榜样和鼓励,增强了我对治疗艾滋病的信心。我在用民间中医中草药简便高效根治艾滋病的问题上,就有人取笑过我,说世界上还没有谁能研究发明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药,凭你民间中医的几味草药能根治艾滋病,简直是异想天开,想必是癞**想吃天鹅肉罢了,谈何容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我抱着不服气的心态,十几年来刻苦学习勤奋钻研,要为中华民族争口气,弘扬祖国五千年的中医学优良传统,为民间中医生辉,有了这种精神支配,参阅古今中草药典籍,寻找能杀灭艾滋病毒的中草药,终于在临床实践研究中,找到了几味

能有显著杀灭艾滋病毒的主要药物。中草药在历来的温病和慢性病的治疗中,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中草药临床于艾滋病的治疗中,也有着不可思议的神奇疗效,抗艾滋病活性较强的中草药,能消炎杀菌,益气活血,又能提高和调节免疫功能,达到治愈艾滋病的目的。艾滋病毒在机体内蔓延速度快,死亡率高,至今无满意治疗措施,引起全人类的重大关注,现在不得不把治疗艾滋病的希望寄托在民间的中草药上。 一、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自然过程 1、血液传播 输入带有艾滋病毒的血液和血制品,骨髓和器官移植,以及共有带有艾滋病毒的注射器和针头。 2、性传播 以异性性交为主要的传播途径,或西方国家同性恋的传播方式。 3、母婴垂直传播 婴儿在母体内是血脉相连的直接感染和遗传。 要正确认识艾滋病,不要对艾滋病产生恐惧,实践证明对艾滋病人的一般接触,握手,拥抱,共乘交通工具,公用游泳池,马桶,门把,电话及餐具,唾液,蚊虫叮咬是不会产生传染艾滋病毒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