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5
经济全球化分析
当前社会,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尽管对这种影响的认识并未趋于一致,但在新科技革命即将到来之时,中国应把握住这一契机,参与全球化进程.。对于中国而言,唯有加入世贸组织才能充分利用国际规则,求得自我发展,在世界经济新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全球化存在的客观性,发展的必然性,是由历史唯物主义所揭示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它对各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透过亚洲金融危机等经济事件,人们看到了经济全球化的复杂性和应对不当可能产生的破坏性。经济全球化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一种潮流和趋势,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机遇,同时又给发展国家带来了挑战。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切实采取符合本国实际的开放步骤和措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既要很好地把握它带来的机遇,又要趋利避害,规避它带来的风险。这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唯一正确的选择。
一、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 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简单的说也就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又叫世界经济国际化,是指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环节的全球趋同化趋势。
同时,我国对经济全球化的定义为: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通过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以及国际间人员和技术的流动,越来越紧密地把世界经济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以致成为一种经济网络的状态和过程。
二、经济全球化的内涵、特点及形成因素
经济全球化是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主要分为以下四点:
1、生产要素流动的全球化;
2、市场规则的全球化;
3、金融运作的全球化;
4、科技开发利用的全球化。
另外,经济全球化的特点有:
1、国际间的商品、资本流、技术流在数量上以空前的速度增长;
2、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增强,全球经济合作走向新的起点;
3、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因素总结为以下几点:
1、根本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的结果;
2、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3、越来越多的国家发展市场经济,是经济全球化的体制保障;
4、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动因;
5、企业经营国际化,尤其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的迅速扩张,起了推动作用。
三、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 贸易自由化
随着全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的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形成,从而加快了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也使得加入到WTO组织的成员以统一的国际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贸易全球化主要体现在:第一,国际贸易增长率高于世界生产总值增长率;第二,国际贸易规模庞大,世界贸易依赖度高。
(二)生产国际化
生产力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极大地推动着世界市场的扩大。以互联网为标志的科技革命,从时间和空间上缩小了各国之间的距离,促使世界贸易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促使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它不仅对生产超越国界提出了内在要求,也为全球化生产准备了条件,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三)金融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是指一国的金融活动跨越国界日益与国际间的金融活动融合在一起,即资金的筹集、分配和运用,超越国家疆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金融全球化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水平的相互依赖关系,即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和状况;二是垂直的相互依赖关系,即利率和汇率的国际联动和影响。世界性的金融机构网络,大量的金融业务跨国界进行,跨国贷款、跨国证券发行和跨国并购体系已经形成。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场在时间上相互接续、价格上相互联动,几秒钟内就能实现上千万亿美元的交易,尤其是外汇市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流动性和全天候的市场。
当代世界金融发展呈现的三大趋势:(1)金融国际合作的趋势: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区域性、全球性金融组织;(2)融资证券化的趋势:传统的通过商业银行筹集资金方式转向通过国际金融市场发行长短期债券的方式;(3)金融合作利益增强的趋势:世界金融中心和世界金融市场为各国融资提供了方便,提高了各国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降低了筹资成本。
(四)科技全球化
它是指各国科技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这是经济全球化最新拓展和进展迅速的领域,表现为,先进技术和研发能力的大规模跨国界转移,跨国界联合研发广泛存在。以信息技术产业为典型代表,各国的技术标准越来越趋向一致,跨国公司巨头通过垄断技术标准的使用,控制了行业的发展,获取了大量的超额利润。
经济全球化的四个主要载体都与跨国公司密切相关,或者说跨国公司就是经济全球化及其载体的推动者与担当者。
四、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一把双刃剑,其影响可以分为正面和负面两个部分。(一)正面影响:
1、第一,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吸引外资的条件和机会。吸引外资规模的扩大无疑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资金短缺问题。2010年全球外资流动的一大亮点是流入发展中国家的资金首次超过发达国家,占比达53%。大量资金的流入将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2、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外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使其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增长迅速。
3、促进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其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逐渐增强。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有更多的机会更加了解发达国家,能够学习到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先进模式,从而促进自身发展;同时,在这纷繁复杂的不断交易和竞争的过程中跨国公司也在不断成长,日趋成熟。
4、现代信息的通信技术以及复杂的计算机程序,有助于人们消除不同资本市场的时间差。在跨国的生产网络方面,时间的全球化正在形成。“时间竞争”对能否通过卫星通讯可以即时了解全世界正在发生的事件,从因特网上可以获取大量信息和宝贵的知识,因此,商品、服务、资金、思想和信息的流通将比过去更加自由、快捷,这就给各国人民带来很大益处。
5、经济全球化加强了国际协调。
然而,尽管全球化意味着竞争两个字写得很大,似乎竞争是能够造福于世界共同体所有国家的惟一价值,但事实胜于雄辩,过度竞争却无法对于以下最重要问题作出回答,这些问题就是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
(二)负面影响:
1、加剧世界贫富悬殊。在民族国家内部和民族国家之间的社会经济不平衡,以及世界广大地区的两极分化。大量资料已揭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差距,1980年为39倍,世界最富有国家和最贫穷国家的人均收入比例,1997年约为727:1。在过去10年中,世界最贫穷的5个国家的收入占全球收入比例从2.3%降至1.4%。世界最富有的3个家族的财富总和比最不发达6亿人口的年收入还要多。现在世界上的485个亿万富翁控制着世界一半的财富。占世界人口总数20%的发达国家,拥有世界财富的80-90%,而占世界总数80%的发展中国家,则只拥有世界财富的10-20%。
2、使全球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例如,日益蔓延的荒漠化、对土地的侵蚀、动植物物种的灭绝、海洋与河流的污染等。其中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把污染产业生产活动和污染技术利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便压低工资并迫使劳动者在恶劣的条件下工作,这些都是明摆着的事实。
3、削弱了国家经济主权。权力集中在几乎不受任何监督控制的少数几个经济单位的手里,如跨国以及跨地区的公司企业、全球信息通讯网络等。据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玛丽·鲁滨逊说,现今,500家跨国公司操纵着全球1/3的国民生产总值、占有全世界90%的外国直接投资和3/4的全球贸易,12家公司不久将控制全球食品工业。因此,她担心,权力正从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