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移动通信原理考试

移动通信原理考试

移动通信原理考试
移动通信原理考试

移动通信原理考试例题一

选择

1、移动蜂窝技术的基本特征是(A B C D)。

A、基站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频率复用

B、移动台在移动中可以进行切换

C、移动台在不同地区可以漫游接入

D、分裂小区可以增加系统容量

2、GSM1800收发频率间隔为( A)。

A、95MHz

B、45MHz

C、35MHz

D、25MHz

3、GSM900收发频率间隔为( C )。

A、25MHz

B、35MHz

C、45MHz

D、75MHz

4、下列中,不是移动通信中无线电波基本传播机制的是:C

A、反射

B、绕射

C、散射

D、折射

5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网络构成的主要实体有:A B C D

(A)移动交换中心

(B)基站

(C)归属位置寄存器和访问位置寄存器

D、操作维护中心

填空

1、多普勒效应是由于_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的相对运动引起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会引

起接受信号频率的变化,即多普勒频移或多普勒扩散。

2、多普勒频移的漂移由两个参数确定:接收机相对于发射机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_。

3、当电波传播过程中受到的最大损耗源源自自然或人造的阻挡物时,这种影响叫做_阴影

效应或阻效应_。

4、三阶互调分为:二信号三阶互调和_三信号三阶互调_两种类型。

5、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产生的互调干扰主要有三种:_发射机互调_,_接收机互调_,

外部效应引起的互调。

移动通信原理考试例题二

填空

1、通信系统的构成要素是:终端设备、传输链路、交换设备

2、通信系统中的多址技术分为FDMA 、 TDMA、CDMA

3、通信网的发展总趋势是向终端移动性、按需、多媒体、增值服务及个人化方向发展

4、解释短语中文含义:BS 基站、BSC 基站控制器、BTS 基站收发信机、

BSIC 基础识别码、ESN电子序号。

5、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为组网方式,数字集群系统为组网方式。

6、分集技术通常可分为空间、时间、频率、极化等。

7由相同频率的无用信号对接收机形成的干扰,称同信道干扰,也称___同频干扰__。

8采用蜂窝状小区来实现区域覆盖的主要目的是实现_频率再用_的目的,以便大大的增加系统容量。

9高斯最小移频键控(GMSK)信号,可以采用_MSK信号的正交相干解调电路_解调,也可以采用_差分解调方式_,_多门限解调方式_解调。

10信道话务量的表征值称为_爱尔兰_。

11 在GSM系统中,多信道共用是指_在移动通信网内的大量用户共同享用若干个无线信号资源_。

移动通信原理考试例题三

填空

1.一个消除阴影衰落和多径干扰的方法是使基站和移动终端处于视距状态,或

采用__分集技术__。

2.在GSM系统中,用于衡量接收信号质量的性能指标取决于__载干比C/I_。

3.在GSM系统中,业务信道是__用于传递用户话音或用户数据业务_的信道。

4.当移动台开始与一个新的基站联系时,并不立即中断与原来基站之间的通信,

是指_软切换技术_。

5.发生在同一基站具有相同频率的不同扇区间的切换,是指_更软切换技术_

6.当移动台从一个小区移动到另一个小区时,为了保证移动用户的不中断通信需要进行的

信道切换称为_越区切换_。

7.目前应用于大多数无线移动系统的3种主要的多址方式为:_频分多址_,_时分多址

_,_码分多址_。

8.在通信系统中,通信是双向的,是通过引入频分双工FDD,_时分双工TDD_来实现的。

9.扩频技术是把信息的—频率--展宽进行传输的技术

10.当移动台从一个小区移动到另一个小区时,为了保证移动用户的不中断通信

需要进行的—信道切换--称为越区切换。

3G原理例题一

1、在十种IMT-2000无线传输(地面)技术方案中,中国提交的方案是( C )。

A、EP-DECT

B、CDMA2000

C、TD-SCDMA

D、W-CDMA

2、ITU-R/TG8-1组于1999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在赫尔辛基通过的五项建议草案“IMT-2000无线接口规范”中,属于码分多址的接口标准是下列( A )。

A、cdma2000

B、TD-SCDMA

C、DECT

D、UTRA TDD

3、ITU提出的IMT-2000无线接口参数要求中,在车载条件下,对于电路交换、短时延数据、长时延数据,要求的最高比特率BER为( B )。

A、64kbps

B、144kbps

C、384kbps

D、2048kbps

4、TD-SCDMA技术,在带宽内,码片速率为( A )Mcps。

A、 B、1.2288 C、 D、

5、TD-SCDMA技术的特点是下列选项中的( A B C )。

A、同步CDMA

B、软件无线电

C、智能天线

D、适合非对称数据业务

6、CDMA系统中,反向功控可以有效克服( A )。

A、远近效应

B、码间干扰

C、白噪声干扰

D、邻小区干扰

7、CDMA系统中,软切换是指(A C )。

A、不同基站NodeB间切换

B、同基站不同扇区间切换

C、不同RNC间切换

D、异频切换

8、TD-SCDMA系统中,采用智能天线+基带数字信号处理,为每一用户提供条赋形波束的优点是( B C )。

A、发射功率低

B、灵敏度高

C、干扰低

D、容量大

9、智能天线所不能克服的问题,主要是( B )。

A、增加接收灵敏度和发射EIRP

B、时延超过码片宽度的多径干扰

C、高速移动引起的多普勒效应

D、降低多址干扰

10、TD-SCDMA系统中,采用同步CDMA,其上行同步的精度为( B )码片宽度。

A、1/2

B、1/4

C、1/8

D、1/16

11、W-CDMA系统中,当反向链路没有建立时,开环功控用来调节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发射功率,其发射功率由以下四点确定。其中由BCCH中得到的是( B )。

A、第一公共控制物理信道的发射功率

B、第一公共控制物理信道的接收功率

C、反向链路的干扰程度

D、所需的接受信噪比

12、CDMA系统,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无线资源管理和新技术,才发挥了CDMA系统的卓越性能,因此在现阶段的容量比TDMA系统大,其无线资源管理策略主要包括(B C D )。

A、话音编译码

B、接纳控制

C、信道编码

D、切换控制

13、3G的接口信令协议中,MAC的功能包括( A B D )。

A、逻辑信道到传输信道的映射

B、UE内不同数据流的优先级处理

C、差错纠正

D、业务量测量

14、3G的接口信令协议中,RCC的功能包括( D )。

A、接入层信息广播

B、分段和组装

C、业务量测量

D、协议错误检测和恢复

15、软件无线电所实现的功能包括( C )。

A、天线波束赋形

B、DQPSK调制与解调

C、用户定位

D、话音编译码

16、W-CDMA系统非同步情况下的小区搜索顺序为( B )。

1、扰码识别

2、时隙同步

3、帧同步和码组识别

A、1 3 2

B、2 3 1

C、3 2 1

D、2 1 3

3G 原理例题三

.判断题

1.WCDMA系统可以同步也可异步工作。(对)

2.WCDMA和GSM系统间切换为软切换。(错)

3.WCDMA系统空中接口物理信道的时间基准为基本公共导频信道。(对)4.WCDMA系统必须使用TFCI以标志空中接口的传输速率。(错)

5.UTRA TDD的码片速率和FDD是一样的。(对)

.选择题

(a)1.WCDMA系统下行物理信道的最大扩频比( a ),上行物理信道的最大扩频比为(b )。(a)512 (b)256

2.UTRA TDD和FDD方式的( a c )相同,(b d )不同。

(a)码片速率 (b) 帧长 (c) 每帧时隙数 (d) 双工方式

3.RLC层有( a )、(B )和非应答传输方式。

a 透明 B 应答

4.WCDMA上行链路扩频,一个DPCCH可以和最多(a )个DPDCH同时发送。

(a) 6 (b) 8 (c) 1

5.Iub接口是:B

A、Node B和RNC间接口 B\RNC和RNC间接口 C\RAN和CN间接口

6.cdma2000码片速率为(a ),采用的信道编码措施为(b c )。

a、 b、卷积编码 c、Turbo 编码

C网原理例题一

1.CDMA是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的缩写,这是一种采用spread-spectrum 的数字蜂窝技术。CDMA是一种以宽带扩频技术为基础的多址接入技术。它给每一用户分配一个唯一的码序列(扩频码),并用它对承载信息的信号进行编码。

2.CDMA系统中所采用多种形式的分集有:时间分集,频率分集,空间分集等

3.CDMA功率控制的目的就是既维持高质量通信,又不对占用同一信道的其他用户产生不应有的干扰。功率控制分为前向功率控制和反向功率控制,而反向功率控制又分为开环和闭环两部分。

4.CDMA高度的保密性是靠 CDMA信号的扩频方式实现的。

5.决定CDMA数字蜂窝系统容量的基本参数有:处理增益、Eb/No、通话占空比、频率复用效率和小区扇区数。

6.目前CDMA蜂窝移动通信网的特点有:多种形式的分集,CDMA的功率控制,CDMA系统的低发射功率,可变速率声码器,移动台辅助的软切换,话音激活频率复用和扇区化等。7.在CDMA中,由于它的宽带信道在每个小区中都能复用,所以频率复用率几乎为1 。8.目前,CDMA系统中所要求的Eb/No为6dB 。(CDMA系统中Eb/No这个参数一般是针对系统容量来说的)

9.处理增益对于CDMA来说是固定的,为21dB,远远高于其他系统。一般来说,处理增益越大,系统的干扰越小。

10.目前800MHz CDMA标准主要是IS95B 及CDMA2000-1x。

C网原理例题二

1 cdma2000-1X 的正向和反向信道结构主要采用码片速率为s ,数据调制用64阵列正交码调制方式,扩频调制采用平衡四相扩频方式,频率调制采用QPSK方式。2.cdma2000-1X 正向信道所包括的正向信道的导频方式、同步方式、寻呼信道均兼容IS-95A/B系统控制信道特性。

3.cdma2000-1X 反向信道包括接入信道、增强接入信道、公共控制信道、业务信道,其中增强接入信道和公共控制信道除可提高接入效率外,还适应多媒体业务。4.IS95系统中,前向CDMA信道由下述码分信道组成:导频信道、同步信道、寻呼信道(最多可以有7个)和若干业务信道。每个码分信道都要经过一个Walsh函数进行正交扩频,然后由s速率的伪噪声序列扩频。

将导频信号分成4个大组:有效、候选和相邻;其他的导频集都归入到称为剩余导频集的

第四组中。基站通过寻呼信道传递系统参数消息给移动台以产生不同的搜索窗口大小,来设置不同的搜索窗,包括SRCH-WIN-A 、SRCH-WIN-N 、SRCH-WIN-R 。

网在覆盖区内有几项参数需重点测试:手机接收场强(RX POWER),手机发射功率(TX POWER ),导频强度(Ec/Io),误帧率(FER)。

7.CDMA系统采用码分多址直接序列扩频(DS/SS CDMA)技术,相比较而言有两大突出优点:一是系统抗干扰能力增强,特别对移动通信系统中普遍存在的频率选择性衰落、多径衰落有着极好的抵抗能力;二是系统容量增大。

8.CDMA系统的容量一般是模拟系统的l0~20倍,是GSM系统的2倍左右。在系统工作时,CDMA小区内同时通话的用户数可以在满负荷情况下适当地有所增加,代价只是降低其他用户的通话质量,这就是所谓的软容量。

9.在信号接收方面,CDMA系统最大的特色是采用了瑞克(Rake)接收机。在FDMA及TDMA 系统中,对多径信号的处理是消极地均衡和剔除,而CDMA系统则充分利用了含有信息量的多径信号,对其进行功率叠加,使得信噪比大为改善。

10.在C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每个小区内的前向信道(基站→移动台)共有64个信道,分别由Walsh函数序列0至序列63提供正交隔离。这64个信道分为四种类型:

Pilot(导频)、Sync(同步)、Paging(寻呼)和Forward Traffic(前向话音)信道。

C网原理例题三

1.在CDMA系统中,每个小区内的反向信道(移动台→基站)有两类信道:Access(接入)、Reverse Traffic(反向话音)信道。

2.按照CDMA的规范,交换子系统应能向用户提供用户终端业务、承载业务、补充业务三类业务。

3.CDMA系统通过在给定的时间内传送不同的短码来区分不同的基站和扇区,即基站传送不同时间偏移的同一伪随机码。为了确保时间偏移的正确性,CDMA基站必需对公共时间参考点保持同步。

4 CDMA系统借助GPS提供精确的时间同步,在当前技术手段下GPS是保证其达到预期频谱效率的最好的同步手段。

5.CDMA直放站和基站的位置确定以后,由直放站发出到达基站接收机口的噪声电平完全取决于直放站的反向增益设置,这样实际应用中可以调整来减小对基站的影响。

6.作为CDMA2000系统最重要的技术进步,数据业务要求在原来IS-95A的基础上增加一系列新的设备。在基站部分中需要增加PCF,负责直放站上行增益。在核心网中增加PDSN 和RADIUS,其中PDSN完成用户接入分组网络的管理和控制,RADIUS完成与分组数据有关的用户管理工作。

7.一般来讲,无线直放站施主天线必须视距接收来自所选用的施主基站施主扇区

的射频信号,在直放站施主天线与施主基站天线之间的传输环境,决定着传输链路的性能,所以必须进行直放站与基站之间的的传输链路预算,以保证直放站及系统的稳定性。

8.导频信道在CDMA前向信道上是连续发射的。它用于使所有在基站覆盖区中工作的移动台在接入当前网络前进行同步和切换以及导频的测量等。

9.对于话音业务,影响通话质量的因素有:编码方法、时延、时延抖动、丢包、比特差错、协议处理。

C网案例

1 有一个C网的光纤室内分布系统,PN306,没有干放。电梯间比较大,有十部电梯。从电梯间往窗户走的时候有切换。

外面是PN213,通话正常。但是从窗边往电梯间走的时候PN213切换到PN306时经常切换失败,切换的时候两个频点的EC/IO都很差,-20以下,通话总是中断。这可能是哪些原因引起的?

提示:

1、可以检查一下基站的数据,可能是PN306已经把PN213配置为邻区,而PN213并没有把

PN306配置为邻区。切换关系做的是单向的,导致切换失败。同时,没有配置为邻区的两个PN是相互干扰的EcIo不会有合成增益,导致EC/IO很差

2、如果PN213中定义了PN306为邻区,可以检查一下PN213中PN306相邻关系顺序,是否是太靠后了导致产生慢切换。同时,检查一下直放站是否同时放大了其它路信号,而这些PN与PN213没有相邻关系。

3、PN306是283频道,PN213是201频道,中国联通目前的情况通常是283往201切换良好,而201往283切换困难,可能是伪导频发生器没起作用,可以叫伪导频发生器厂家过来调整。.

2案例

某一室内覆盖工程。

接联通公司网络优化部门反映的用户投诉,该大厦的B2停车场cdma 用户投诉电话难打,勉强接通通话效果也不好,而高层用户更无法拨通电话。

该楼宇的室内分布网络结构示意图如上。

通过使用x199手机测试现场B2停车场的情况:覆盖场强-40~-70dBm ,Ec/Io 在-12~-16之间跳动。由于位于地下,一般不存在外来和来自cdma 网络自身的干扰形成的导频干扰,即地下的信号一般很“干净”,正常情况下,城市内采用直放站无线接入做信源的系统,在地下的Ec/Io 可以达到-6~-8之间。

继续到干放覆盖的其他楼层测试, Ec/Io 指标都不好,与B2基本相同。

然后到直放站直接覆盖的5F ~10F 区域测试,居然发现Ec/Io 最差劣化到了-18~-22,在10f 靠近窗户边的区域出现无法起呼的现象,且在该处测试出现3个PN 均处于活动级,手机adj 值达到+22,随即脱网,而此时的场强为-40~-50。而在10f 相对一个比较封闭的区域测试时,Ec/Io 在-12~-16之间跳动,与b2的情况相同,此时可以正常通话,保持通话状态走到窗边,Ec/Io 迅速劣化,通话中开始出现吞字现象,随即掉话。依据这些现象,分析并做相应的处理方法。

分析:基本可以判断为导频污染。而在10f 相对封闭区域出现和b2相同的情况,可以判断为信源引入的质量本身就存在问题。

实施调整:在楼顶重新调整施主天线。楼顶的地形开阔,在可视范围内发现了2个宏站天线,且栅网反射施主天线原来对准的是较远的宏站天线。由于该室内覆盖系统建设时间较早,经过了解较近的宏站是在室内覆盖系统之后设立的,其较强的信号对楼内的信号构成干扰,故而出现上述现象。

重新调整施主天线朝向较近宏站天线,同时在室内使用x199手机监视Ec/Io 的变化,直到Ec/Io 的数值达到-6~-8。之后用频谱仪测试直放站下行入口电平达到-51 dBm ,重新调整满足要求。回到B2停车场,Ec/Io 在-5~-7之间,全楼Ec/Io 在-5~-9之间,通话恢复正常,指标达到联通公司的标准。

3 1.故障现象

CDMA 网耦合型光纤直放站,距离20公里。开通后手机测得下行场强良好,拨打1001,F5~F10

B3-F4

有时能接通,有时则无法上线或要七八秒钟才能上线。

2.故障可能原因

(1) 可能是因为上下行链路不平衡而引起的,通常检查一下上行链路是否正常。首先检查直放站的上下行增益设置;确认测试地距离直放站的距离,找到一个最坏的点;一般来说,在这些最坏的点上,接收到的功率几乎被导频功率,寻呼功率占了,所以看起来信号很强,但是一旦接入业务信道,就没有功率可以分配了,造成启呼困难;如果接入的,应该也是比较困难的。所以直放站的调整,最主要的还是保证上下行链路平衡,不能光考虑下行覆盖,应该考虑的“有效的覆盖”。

(2) 交换方面的问题。先排除1001话务台的因素,因为1001的排队机以及中继线有时很忙。我们一般都是接入一些普通的语音平台(如:,北京)。

(3) 假如离天线不远处测试,出现这样的情况,此时看手机的发射功率是否是正数,因为光纤距离太长,时延太大,这不是直放站的原因,此时将基站的搜索窗口调大一点。

4 1.故障现象

某光纤直放站工作不正常,通过笔记本电脑监控软件观测,远端下行输入和下行输出检测值两项值均不稳定,数值变动较大。

2.解决与分析

检测光传输部分和射频输出均正常,判断监控主板检测电压值存在问题,但此问题不影响设备射频部分正常工作。设备下行ATT设置为6dB,且利用频谱仪测试发现,功放处在反复关断重启的状态,设备输出段波形不正常,导致手机不能正常通话。将下行ATT设置增大,使设备功放工作正常,输出波形恢复正常。

5 1.故障现象

某地有A、B两小区,两小区分别带C区直放站和大幕直放站,直放站属我虹信公司GZF800光纤直放站,于2002年开通,在网工作两年。2003年朗讯基站改换中兴基站后,出现问题:覆盖区手机通话正常,直放站覆盖区手机接入难,即使上线时手机发射功率特别大。

2.解决分析

经过仔细的检查基站的子框连线,发现A、B两小区的Rx1连线出厂时接反,导致问题的出现。从理论上也可以得出,即使是A、B两小区的Rx1连线接反,即A小区的Rx1线接到B小区上,在建站覆盖区域内同样是能够拨打电话的,因为:一副天线接收,另外一副天线发射。但是在直放站覆盖区域内情况就不一样了,只有下行的发射信号,上行的接收天线是另外一副在基站处,因此拨打是无法接通的。

3.经验总结

通过此问题可以看出有时问题的出现会很简单,排除问题还是应该从最简单的着手,比如象这次的接线等问题。不要把问题想的太复杂了反而给自己带来了大的麻烦。

直放站对网络的影响类

1 任何直放站接入基站均会对原有的网络产生干扰问题,即对施主基站引入一定的噪声,引起基站的灵敏度降低。这就要求在进行链路预算和直放站调测过程中,通过调整直放站的上行增益来减小其对基站的影响。

调整办法:

在CDMA制式下,我们希望接入到基站接收机入口的噪声功率应小于-113dBm。

在GSM900和DCS1800制式下,我们希望接入到基站接收机入口的噪声功率应小于-120dBm。

只要控制好上行噪声,直放站就不会对基站形成干扰。

2收发天线的隔离度

收发天线隔离度是指直放站输入端口信号对输出端口信号的衰减度,是决定无线同频直放站能否稳定工作的关键。若施主天线和重发天线的隔离度不够,会引起直放站的自激,造成直放站无法正常工作,如果在设计时考虑不周,任何补救措施都是很有限的。

直放站隔离度的大小,与施主天线和重发天线的增益、前后比、旁瓣抑制比、安装情况及周围环境均有关。在设计时,要保证收发天线的隔离度比系统开通后的实际增益大15dB 左右。在实际工程中,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采用发信源和接收机进行模拟仿真测试是非常必要的。

3避免孤岛站的发生(针对CDMA光纤直放站)

一个具有过大时间错误或延迟的站被称为孤岛站。手机在切换的过程中,使用存在很大时间错误的时间参考,在预定的时间窗口中去寻找邻小区,找到的只是不相关的噪声,从而出现掉话。这种现象通常是由于光纤传输距离太长或其它原因使传输时延增大造成的。此种情况下,邻小区的有用信号在手机的检测中有可能被误认为是噪声信号,此时在该小区的边界上通话时无论是切出还是切入,都存在掉话的隐患。因此,在使用光纤直放站的时候,应避免孤岛站的发生,合理考虑光纤距离,建议不超过20Km。

勘测设计例题

1 通过勘测可以了解目标覆盖区域的地理环境信息及无线环境问题;勘测也是与

用户和业主沟通的重要途径,可对工程建设进行互动分析。

2 勘测包括的要素为:硬件环境,无线环境,建设方及业主要求,市场人员说

明,勘测人员建议

3 室内勘测中, 硬件环境主要包括硬件环境应包括覆盖区的地理位置及人流

量;楼层覆盖面积、用途、结构;总的覆盖面积;电梯数量、弱电井位

置;与外部通信网的接口类型。

4室外勘测要素在勘测报告中应注明行政区域;现场及与基战间自然环境,天线安装的可利用条件和环境。信号接入方式及传输方式, 工作频率,接收信号强度,是否跳频

5 对于无线直放站:站址应位于覆盖区与基站连线上,界于二者之间,并尽量靠近覆盖

区边缘的制高点;该站址接收信号电平较高,最低不小于-75dBm

6 室外无线直放站施主与重发天线的隔离度大于系统增益加15dB

7我公司使用的Pilot 路测软件中针对GSM网络的测试软件是Premier, 针对CDMA 网络的测试软件是panorama

8 PREMIER进行室外GSM网络测试时,所配置的全套设备包括P REMIER软件,加密狗,SAGEM手机,手机数据线,GPS.

9在GSM无线直放站中,基站接受到的上行信号底噪要小于-120 dBm。

10 勘测过程中,需要确认覆盖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应达到的技术指标:根据用户要求,

结合覆盖区现状,确认覆盖需要解决的问题(盲区覆盖、话务分流、乒乓效应、抑制漫游信号);根据相关标准及技术要求,确认覆盖后需要达到的场强、同频保护比、邻频保护比、覆盖后施主基站掉话率增加的百分点等指标。

11 在设计方案过程中,对方案合理性需要进行分析,从覆盖区场强预测分析;上

下行平衡计算;系统上行噪声分析;;边缘区切换分析;系统扩容性和兼容性入手。

12 做G网勘测时,现场测试所需收集的具体数据有(1)覆盖区典型位置详细的频点、场强数据(手机测试数据);(2)覆盖区典型位置的BCCH Rxlev、Handover、Drop、各频点覆盖图以及相应的分析说明,初步提出相关的解决办法(测试软件Premier测试数据);(3)模拟测试数据:用Pilot Insight在典型覆盖区测

试,确定典型覆盖区的天线类型、位置、天线的数目及天线口输出功率的范围

13 方案设计:

有一个电梯覆盖工程中,楼高12层,地下一层,相邻电梯两部,不共井,从B1至12层,楼层高4m。现将一台本公司无线直放站设备安装于电梯机房中。现用八木天线覆盖电梯,试选用主设备,设计此方案,并完成天线图与原理图。

1.【必考题】位置区(LA)规划不当对网络会造成什么影响?

答:

(1分)

位置区(LA)规划不当对网络会造成下面几个方面的影响:1) 当位置区的边界出现在移动台移动较多的交通要道上时将会出现过多的位置更新的现象,这会使

SDCCH上的信息增加,严重时会造成SDCCH上的拥塞。同时也会使HLR出现较忙的

现象。2) 位置更新的成功率不可能达到100%,位置更新数量的增加将会使系

统的寻呼成功率下降从而影响到系统的接通率。3) 位置区的划分不当还可能造成PCH上信令负荷增大。

【必考题】简要说明小区载波扩容必须考虑哪几个方面的因素?

答:

(1分)

小区载波扩容时必须考虑下面几个方面的因素:1) 频率及BSIC的规划增加载波要增加频率,所以首要是考虑频率及BSIC的规划。2) 其它小区参数的设置除频率外还要对相邻关系、功率、控制功率参数等根据网络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化的设置。3) 基站硬件设备的规划确定主设备、天馈线、电源等设备的配置。4) 传输中继的规划对ABIS接口传输进行规划,以保证能够有足够的传输。5) BSC中的TRA及TRH 的规划确保BSC中的TRA、TRH资源中足够。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无线信号在空中传播时会出现一些问题,如:路径衰耗(Path Loss)、多径衰落(Multipath Fading)、阴影效应(Shadowing)等,请回答如何解决或尽可能将这些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采用信道编码、交织、分级接收、加均衡器、跳频、时间提前量等手段。

2、频率多重复用的特点有哪些?

⑴提高容量,提高频率的利用率;⑵信道分配灵活,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TRX;⑶可释放出一些频率用于微蜂窝;⑷采用基带跳频,易实现;⑸需要采用基于质量的功率控制技术以及不连续发射技术来降低干扰。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

请就TD-SCDMA系统在克服呼吸效应及远近效应方面的功能进行描述。

呼吸效应:在CDMA系统中,当一个小区内的干扰信号很强时,基站的实际有效覆盖面积就会缩小;当一个小区的干扰信号很弱时,基站的实际有效覆盖面积就会增大。简言之,呼吸效应表现为覆盖半径随用户数目的增加而收缩。导致呼吸效应的主要原因是CDMA系统是一个自干扰系统,用户增加导致干扰增加而影响覆盖。对于TD-SCDMA而言,通过低带宽FDMA 和TDMA来抑制系统的主要干扰,在单时隙中采用CDMA技术提高系统容量,而通过联合检测和智能天线技术(SDMA技术)克服单时隙中多个用户之间的干扰,因而产生呼吸效应的因素显著降低,因而TD系统不再是一个干扰受限系统(自干扰系统),覆盖半径不像CDMA那样因用户数的增加而显著缩小,因而可认为TD系统没有呼吸效应。

远近效应:由于手机用户在一个小区内是随机分布的,而且是经常变化的,同一手机用户可能有时处在小区的边缘,有时靠近基站。如果手机的发射功率按照最大通信距离设计,则当手机靠近基站时,功率必定有过剩,而且形成有害的电磁辐射。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根据通信距离的不同,实时地调整手机的发射功率,即功率控制。功率控制的原则是,当信道的传播条件突然变好时,功率控制单元应在几微妙内快速响应,以防止信号突然增强而对其他用户产生附加干扰;相反当传播条件突然变坏时,功率调整的速度可以相对慢一些。也就是说,宁愿单个用户的信号质量短时间恶化,也要防止对其他众多用户都产生较大的背景干扰。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请简要描述安全事件应急响应的目标。

采取紧急措施,恢复业务到正常服务状态;

调查安全事件发生的原因,避免同类安全事件再次发生;

在需要司法机关介入时,提供法律任何的数字证据等。

2、请简要描述目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统一要求,各公司分别建设的网管支撑系统,并简要描述其管理范畴。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统一要求建设的网管支撑系统主要包括:话务网管、数据网管、传输网管、电子运维、信令监测、自动拨测、动力环境监控、直放站监控、网管系统监控平台等。

各网管支撑系统的管理范围如下:

1、话务网管:话务网管管理范围包括中国移动的话音网、信令网、智能网等。

2、数据网管:数据网管管理范围包括中国移动的数据网设备及业务系统,具体包括短信系统、GPRS系统、WAP网关、彩信系统、IP承载网、CMNET、城域网、WLAN以及PIM、PUSHMAIL、MISC、USSD等。

3、传输网管:传输网管管理范围包括中国移动的传输网络。

4、电子运维:电子运维系统是中国移动网络运维管理的核心支撑平台,是面向运维人员和运维工作的管理系统,其主要功能是运维制度和规程的信息化载体,其以IT方式固化标准的运维流程。

5、信令监测;信令监测系统是专业网管系统的必要补充,其在互联互通监测、故障诊断、新业务测试、非法通信追踪、话单核查等方面具有优势。主要管理范围包括:七号信令网、短信业务信令、GPRS业务信令,无线A接口信令。

6、自动拨测:自动拨打测试系统主要用于对通信网络进行自动的拨打测试。并可与七号信令监测系统配合,对语音网呼叫的全程性能指标、网间互联互通指标、短信互联等指标进行测试等。

7、动力环境监控: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是对机房、基站通信电源、空调系统设备和综合环境的运行进行远程监控的平台。

8、直放站监控:直放站监控系统是对直放站设备进行远程监控维护的管理系统。

9、网管系统监控平台:网管系统监控平台用于对网管支撑系统的网络设备、主机设备、存储设备、终端、中间件、数据库、关键应用进程的实时监控。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

请解释GSM网最坏小区比例的定义,并对其优化方法进行简析。

最坏小区比例的定义为每线话务量在爱尔兰以上、掉话率大于3%的小区数除以业务区内小区总数比值。

最坏小区有两个条件限制,首先是每线话务量必须大于,即一定不是超闲小区;其次是小区掉话率大于3%。解决最坏小区的优化目标就是如何降低掉话率低于3%。掉话率指的是掉话次数除以呼叫占用总次数,如何降低掉话率呢,一方面保持呼叫占用次数不变,降低掉话次数;另一方面,掉话次数不变,提高呼叫占用总次数。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GSM网的各项网络运行指标包括哪些?

话务掉话比、掉话率、无线系统接通率、业务信道分配成功率、寻呼成功率、最坏小区比例、切换成功率、严重溢出小区比例、超闲小区比例、切换成功率等等。

2、请简要列举频率多重复用的特点有哪些?

⑴提高容量,提高频率的利用率;⑵信道分配灵活,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TRX;⑶可释放出一些频率用于微蜂窝;⑷采用基带跳频,易实现;⑸需要采用基于质量的功率控制技术以及不连续发射技术来降低干扰。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

请结合TD-SCDMA工程优化的总体目标要求,列举工程优化的内容。

1) 硬件系统优化。包括设备故障优化和传输系统优化,其中,设备故障优化主要指各类告警和时钟偏移等方面的优化;传输系统优化主要指传输方式、错误连接和差错率等方面的优化。

2) 无线工程参数优化。主要指天馈系统优化,包括天馈系统的性能,天线的方向、架高、下倾角和方向角,以及周围障碍物的情况等方面的优化。

3) 无线资源参数优化。包括Node B参数优化和MSC参数优化,其中,Node B参数优化主要指无线接通率、掉话率、最坏小区比例、切换成功率、阻塞率、功率控制参数和各类定时器等指标和参数的优化;MSC参数优化主要指路由数据、定时器、切换参数、功能选用数据和录音通知数据等参数的优化。

4) 网络结构优化。包括多层、多频网络使用策略,网络容量均衡策略和位置区划分等方面的优化。

5) 导频优化。包括导频污染分析和外部干扰源处理等方面的优化。

6) 邻区优化。包括邻区列表优化、控制合理邻区数量以及结合实际情况调整邻区参数等方面的优化。

7) 容量优化。包括合理控制系统负荷和结合阻塞率等指标调整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优化。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请解释GSM网最坏小区比例的定义,并列出如何降低掉话率的基本方法。

最坏小区比例的定义为每线话务量在爱尔兰以上、掉话率大于3%的小区数除以业务区内小区总数比值。最坏小区有两个条件限制,首先是每线话务量必须大于,即一定不是超闲小区;其次是小区掉话率大于3%。

解决最坏小区的优化目标就是如何降低掉话率低于3%。掉话率指的是掉话次数除以呼叫占用总次数,一方面保持呼叫占用次数不变,降低掉话次数;另一方面,掉话次数不变,提高呼叫占用总次数。

2、请简要描述目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统一要求,各公司分别建设的网管支撑系统,并简要描述其管理范畴。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统一要求建设的网管支撑系统主要包括:话务网管、数据网管、传输网管、电子运维、信令监测、自动拨测、动力环境监控、直放站监控、网管系统监控平台等。

各网管支撑系统的管理范围如下:

1、话务网管:话务网管管理范围包括中国移动的话音网、信令网、智能网等。

2、数据网管:数据网管管理范围包括中国移动的数据网设备及业务系统,具体包括短信系统、GPRS系统、WAP网关、彩信系统、IP承载网、CMNET、城域网、WLAN以及PIM、PUSHMAIL、MISC、USSD等。

3、传输网管:传输网管管理范围包括中国移动的传输网络。

4、电子运维:电子运维系统是中国移动网络运维管理的核心支撑平台,是面向运维人员和运维工作的管理系统,其主要功能是运维制度和规程的信息化载体,其以IT方式固化标准的运维流程。

5、信令监测;信令监测系统是专业网管系统的必要补充,其在互联互通监测、故障诊断、新业务测试、非法通信追踪、话单核查等方面具有优势。主要管理范围包括:七号信令网、短信业务信令、GPRS业务信令,无线A接口信令。

6、自动拨测:自动拨打测试系统主要用于对通信网络进行自动的拨打测试。并可与七号信令监测系统配合,对语音网呼叫的全程性能指标、网间互联互通指标、短信互联等指标进行测试等。

7、动力环境监控: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是对机房、基站通信电源、空调系统设备和综合环境的运行进行远程监控的平台。

8、直放站监控:直放站监控系统是对直放站设备进行远程监控维护的管理系统。

9、网管系统监控平台:网管系统监控平台用于对网管支撑系统的网络设备、主机设备、存储设备、终端、中间件、数据库、关键应用进程的实时监控。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

就技术支援体系相关问题进行论述。

相关材料:在“2009通信专业服务论坛”上,中国移动网络部陈洪涛表示,中国移动维护体系正经历着变革,向着集中化、标准化、电子化、精英化发展,为此中国移动正在建立技术支援体系,减少对厂家的依赖。

(1)建立技术支援体系的目的是:

减少对厂家的技术依赖度、逐步建立对厂家的后评体系、细化维护费用的管理工作,同时能够体现维护人员的支撑建设。

(2)中国移动支援体系建设原则是:

本着组织建构建设、制度流程管理、技术人才培养、知识管理共享等,有效提升运营商运维技术水平。

(3)请谈一谈您对中国移动支援体系的理解

参考:支援体系的建立并不是阻止了专业服务的发展。根据中国移动维护人员金字塔结构显示,底层基础运维工作任务重且繁杂,中国移动仍需大量社会用工来支撑自己的运维体系。对于顶层技术难度大的运维需求,仍需要专业的设备提供商来提供,尤其是在网络优化、网络产品提供等方面,设备厂商需要提高这方面服务的技术水平和多样性。

支援系统的建立不断可以提高运营商在中高端技术运维的能力,同时可以促进设备厂商研发更为高新的技术和服务产品,提供设备商的效率和利润率。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在GMSC一般会产生哪些类型的话单?

漫游移动话单

出关口局话单

前传话单

试呼话单

2、简述开关电源的优点。

在开关型稳压电源中,调整管工作于开关状态。输入电压或负载变化时,改变控制信号的脉冲宽度,即可改变调整管的导通时间,从儿使输出电压稳定不变。调整管导通时,两端的压降接近于零,导通功耗很小,调整管关断时,流过的电流基本上为零,关断功耗也非常小,因此开关电源的效率很高。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

请画出移动网络组网结构图,标明网络中各种网元间的接口,并说明各种接口上使用的信令协议。(结构图中应包括手机、短信中心、智能网及PSTN等主要移动业务及互联网元)Um接口:空中接口,移动台与基站发信台之间的通信接口。LAPDm

协议。

Abis接口:BTS(基站发信台)和BSS(基站控制器)之间的接口。LAPD协议。

A接口:NSS与BSS间,也就是MSC与BSC间的接口。BSSAP信令协议。C接口:MSC到HLR 之间的接口。MAP协议。

D接口:HLR到VLR之间的接口。MAP协议。

E接口:MSC和MSC之间的接口。ISUP或TUP协议。

MSC到SCP之间的接口,INAP协议。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什么是均衡充电?什么时候进行均衡充电?

阀控铅蓄电池组深度放电或长期浮充供电时,单体电池的电压和容量都可能出现不均衡现象,为了消除不平衡现象,必须适当提高充电电压,完成这种功能的充电方法叫做均衡充电。均衡充电的时机:

两只以上单体电池的浮充电压低于;

放电深度超过20%;

阀控式铅蓄电池搁置不用时间超过三个月

全浮充运行达三个月

2、请列举衡量互联互通质量的主要指标。

网关局试占比,网间来话接通率,发端网络呼损,网间呼叫建立时延,网间中继电路负荷,网间结算差异率。全年发生互联互通恶性事件次数。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

互联网网络安全事件根据危害和紧急程度分为“四级/一般”、“三级/预警”、“二级/报警”、“一级/紧急”四种,分别对应“蓝”、“黄”、“橙”、“红”四种颜色标记。请列举可以定义为“一级/紧急”级别的互联网网络安全事件情况。

(1)导致一个以上互联单位的网络瘫痪的安全事件;

(2)导致两个不同互联单位的省以上骨干网络瘫痪的安全事件,并且有其他互联单位相同的网络性能下降的报警,或者有境外网络遭遇相同故障而瘫痪的报警;

(3)通过CNCERT/CC的监测发现有两个以上的互联单位的网络出现总流量或者某个协议数据流量严重异常;

(4)承担省际汇聚的骨干网网络设备超过10%失去控制。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在SDH网中如何传送定时信息?能否利用其信息(业务)通道来传送定时信息?为什么?SDH网络传送定时信息有两种方式:1、将本网元的时钟放到SDH网上传输STM-N信号中,其他SDH网元通过设备的SPI功能块来提取STM-N中的时钟信号,并进行跟踪锁定,与主从同步方式一致;

2、通过SETPI提供的时钟输出口将本网元时钟输出给其他SDH网元,因为SETPI是PDH口,一般不采用,因为SDH/PDH边界处的指针调整会影响时钟信号质量。

2、我国采用何种同步方式?此方式的特点?

我国目前采用的是混合同步方式,混合同步方式将全网划分为若干个同步区,在区内设置主基准钟,各同步节点配置从钟,同步区内为主从同步网络,同步区间为准同步方式。

特点:时钟级数少、定时信号传送距离短、可靠性高。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

请就自愈网的概念、基本原理、请比较通道倒换环和复用段倒换环的主要区别进行描述。自愈网:就是在网络出现意外故障时无需人为干扰,网络就能在极短时间内自动恢复业务,使用户感觉不到网络已出现了故障。

自愈网的基本原理:就是使网络具备替代传输路由并重新确立通信的能力。自愈环可分为通道倒换环和复用段倒换环两大类。通道倒换环与复用段倒换环的主要区别:对于通道倒换环,业务量的保护是以通道为基础的,倒换与否按离开环的每一个别通道信号质量的优劣而定;对于复用段倒换环,业务量的保护是以复用段为基础的,倒换与否按每一对节点间的复用段信号质量的优劣而定。通道倒换环使用专用保护,在正常情况下保护信道也传业务信号,信道利用率不高;复用段倒换环使用公用保护,正常情况下保护段是空闲的,可传额外业务,信道利用率高。通道倒换环是利用通道AIS信号来决定通道是否进行倒换,无需APS协议;复用段倒换是根据APS协议来进行倒换的,倒换的条件是LOF、LOS、MS-AIS、MS-EXC告警信号。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ITU-T规范了哪几种单模光纤?各自有何特点?

有、、、四种单模光纤

1、光纤:1310nm性能最佳的单模光纤,又称为色散未移位的光纤。在光纤上输

于STM-64的DWDM的时候,需要色散补偿技术.不能用于电10G但可以用于DWDM。

2、光纤:1550nm性能最佳光纤,又称为色散移位光纤,用于超高速超长距离光纤传输,不适用于波分。

3、光纤:截止波长移位的单模光纤,主要应用于需要很长再生段距离的海底光纤通信。

4、光纤:是非零色散移位单模光纤,与光纤相近,从而使1550nm附近保持了一定的色散值,避免在DWDM传输时发生四波混频现象,适合于DWDM系统应用光纤色散系数比较小,不代表色散系数为零,当传输距离比较远的时候,同样需要色散补偿。

2、在SDH网中如何传送定时信息?能否利用其信息(业务)通道来传送定时信息?为什么?SDH网络传送定时信息有两种方式:1、将本网元的时钟放到SDH网上传输STM-N信号中,其他SDH网元通过设备的SPI功能块来提取STM-N中的时钟信号,并进行跟踪锁定,与主从同步方式一致;2、通过SETPI提供的时钟输出口将本网元时钟输出给其他SDH网元,因为SETPI是PDH口,一般不采用,因为SDH/PDH边界处的指针调整会影响时钟信号质量。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

简述波分复用(WDM)的定义、基本原理和主要特点。

波分复用(WDM)的定义是指在一根光纤中同时传输多个波长光信号的传输技术。把在同一窗口中信道间隔较小的波分复用称为密集波分复用(DWDM)。WDM的基本原理是在发送端将不同波长的光信号组合起来(复用),并耦合到光缆线路上的同一根光纤中进行传输,在接收端又将组合波长的光信号分开(解复用),并作进一步处理,恢复出原信号后送入不同的终端设备。 WDM的特点:充分利用光纤的巨大带宽资源;同时传输多种不同类型的信号;实现单根光纤双向传输;多种应用形式;节约线路投资;降低器件的超高速要求;波分复用通道对数据格式是透明的,即与信号速率及电调制方式无关;高度的组网灵活性、经济性和可靠性。

六、论述题(2*8=16分)

1、公司在2008年发展要求中明确提出要充分看到环境变化的有利因素,增强发展的责任感。面对电信重组,请谈谈你认为公司当前的主要机遇和优势有哪些?

答案要点:

1)移动通信市场潜力依然非常广阔。(主要阐述移动通信语音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2)市场对信息化的需求更加旺盛。(主要阐述移动通信数据业务和集团客户业务发展方兴未艾)

3)公司发展处于历史性的上升时期。(主要阐述我们在客户规模、收入规模、网络规模、企业效益、服务水平、品牌价值等方面的优势)

2、公司在2008年发展要求中明确提出要清醒地看到挑战和压力,增强发展的紧迫感。面对电信重组,请谈谈你认为公司当前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有哪些?

答案要点:

1)市场竞争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主要阐述我们在新一轮电信重组中企业面临的劣势)2)公司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一些问题。(主要阐述企业自身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3)企业运营模式和网络技术面临全新挑战。(主要阐述我们在新的技术应用,新的发展模式中面临的挑战)

3、试论如何做好本岗位安全生产工作。

答案要点:

1)本岗位安全生产的职责。

2)如何立足本岗位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4、试论如何做好企业安全文化工作

答案要点:

1)什么是企业安全文化

2)自己对做好企业文化工作有什么好的建议

1.CDMA蜂窝网的关键技术?

自动功率控制:远近效应、反向链路的功率控制、正向链路的功率控制,是提高通信质量、增大系统容量的关键技术;

信号衰落和分集接收技术:来减弱快衰落对信号的影响,从而获得高质量的通行性能。

2.TDMA桢分几种突发脉冲序列,都携带哪些信息?

a)普通突发脉冲序列(Normal Burst)

b)接入突发脉冲序列(Access Burst)

c)频率校正突发脉冲序列(Frequency correction burst)

d)同步突发脉冲序列( Burst)

e)空闲突发脉冲序列(Normal Burst)

3.GSM在语音传输上采用DTX的作用?

减少整个系统的干扰,提高频谱利用率,延长移动台电池寿命,减少基站负载,提高网络质量。

4.简述手机开机时的位置更新过程。

a)手机向系统请求分配信令信道(SDCCH)。

b)MSC收到手机发来的IMSI可及消息。

c)MSC将IMSI可及信息再发送给VLR,VLR将IMSI不可及标记更新为IMSI可及。

d)VLR反馈MSC可及信息信号。

e)MSC再将反馈信号发给手机。

5.掉话率受哪些因素影响?

频率干扰、外界干扰、硬件故障、传输不稳、相关参数不合理、高站覆盖远、信号强、TCH拥塞引起SDCCH掉话等

6.简述BSC中如下硬件的功能作用:TRH,TRA,SRS,C7?

TRH:LAPD的信令打包,处理;

TRA:速率转换,压缩及解压缩;将MSC过来的64K话音压缩成13K并外加3k附加消息通过GS,SRS送至RBLT;将RBLT过来的16K解压成64K话音;

SRS:实现低于64K的子速率交换;TRA POOL的管理,控制

C7:发送及接收与MSC间的BSSAP信令;

7. BSIC的组成及其作用?

a)通知移动台本小区公共信令信道所采用的训练序列;

b)用来避免基站将移动台发往相邻小区的RACH误译为本小区的接入信道;

c)基站可以依靠BSIC来区分这些小区,从而避免错误的切换,甚至切换失败;

d)BSIC中的NCC保证移动台仅报告与当前小区确有切换关系的小区的情况。

8.TA是什麽缩写?它的含义及作用有哪些?

TA(Time advance),TA不仅补偿定时,还用来使BS和MS调节他们的功率输出,TA是根据MS和BS之间不断变化的距离而不同的。TA在MS与BS之间不断传送的。

9.GSM使用的编码方式?分别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a)块卷积码:主要用于纠错;

b)纠错循环码:主要用于检测和纠正成组出现的误码,通常和块卷积码混合使用,用

于捕捉和纠正遗漏的组误差;

c)奇偶码:是一种普遍使用的最简单的检测误码的方法。

10.GSM中系统的信道分类结构?

逻辑信道:

话音信道(TCH)

广播信道FCCH、SCH、BCCH

控制信道公共控制信道PCH、RACH、AGCH

专用控制信道SDCCH、SACCH、FACCH

小区广播信道(CBCH)

11.引入GPRS业务后,在GSM系统中新引入了那些网络实体?

SGSN、GGSN

12.CDMA系统使用软交换有何意义?

CDMA系统是一个自干扰的系统,基站(NodeB)与基站之间,UE与UE之间均存在着系统内部干扰。

如果不使用软切换的话,UE在通话的时候只能和当前的服务小区间进行功率控制,在UE逐渐远离服务小区且还没有进行切换的时候,其发射功率会不断提高,从而对周围其他使用相同载波但附着在不同小区的UE形成干扰。

如果使用软切换的话,除了主服务小区外,UE还会同时与周围多个相邻小区建有连接,进行功率控制,这样,UE在远离主服务小区的过程中会综合的控制自己的发射功率,不会对周围的小区上行信道造成过分大的干扰。

软切换的这种控制系统内部干扰的作用不仅适用于上行信道,同样适用于下行信道。

因此,软切换的意义就是控制和减少CDMA系统中的内部干扰,从而提高网络的整体质量和容量。

13.阐述为手机作被叫的呼叫建立信号步骤。P333

(1)呼叫建立;(2)对方振铃;(3)分配话务信道;(4)起呼;(5)设置加密模式;(6)鉴权;(7)服务请求;(8)无线连接建立(MT)。

14.频率复用的方式有那些?目前采用那种?

4*3、3*3、2*6、1*6、MRP

频率多重复用方式MRP是将所有可用载频分成几组,每组载频作为独立一层,不同层的频率采用不同的复用方式。

特点:容量提高较高;信道配置灵活;可释放一些频率用于微蜂窝;采用基带跳频,较易实现;采用功率控制和不连续发射技术来降低干扰。

15.切换的产生基于哪两个测量报告?

一是移动台测量到并通过SACCH发送给BSC的下行测量报告,其中包括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信号质量、TA值和信号强度最强的六个相邻小区;另一个是BTS提供的测量报告,

《移动通信》复习试题及答案

《移动通信》复习试题及答案 练习一 一、填空题 1、移动通信按工作方式分(单工)(双工)(半双工)。 2、移动通信按多址方式分(FDMA),(TDMA),(CDMA)。 3、移动通信按信号形式分(模拟网)(数字网) 4、移动通信按覆盖范围分(城域网)(局域网)(广域网)。 5、移动通信按业务类型分(PSTN),(DDN),(ISDN) 6、移动通信按服务特性分(专用网),(公用网)。 7、移动通信按使用环境分(陆地通信),(海上通信),(空中通信)。 8、移动通信按使用对象分(民用系统),(军用系统)。 二、简答题 1、什么叫移动通信? 答:通信双方至少有一方处在移动情况下(或临时静止)的相互信息传输和交换。 2、移动通信的特点。 答:1、移动通信必须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 2、移动通信是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中运行的 3、移动通信可以利用的频谱资源非常有限 4、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多种多样,网络管理和控制必须有效

5、移动台必须适合于在移动环境中使用 3、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 答:1、开发更高频段2、有效利用频谱 3、数字化 4、向个人移动通信发展 5、传输数据速率越来越高。 4、全球3G的三大标准是什么?答:WCDMA、CDMA2000、TD-SCDMA。 5、什么是基站? 答:固定不动接发移动台的信号完成与交换中心相连,从而实现移动台信号的收发。 6、什么是移动台? 答:接收发送无线信号并且可以移动的终端;包括:手机,车载台、无绳电话等。 7、什么是交换中心? 答:交换各种信息的中心,分为有线和无线。无线交换中心为各个移动台所在的基站之间提供交换服务。 9、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有哪些优点? 答:频谱利用率高、容量大,同时可以自动漫游和自动切换,通信质量好,加上其业务种类多、易于加密、抗干扰能力强、用户设备小、成本低。 10、移动通信有哪些主要技术?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北京邮电出版社)课后答案

第一章概述 1.1简述移动通信的特点: 答:①移动通信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 ②移动通信在强干扰环境下工作; ③通信容量有限; ④通信系统复杂; ⑤对移动台的要求高。 1.2移动台主要受哪些干扰影响?哪些干扰是蜂窝系统所特有的? 答:①互调干扰; ②邻道干扰; ③同频干扰;(蜂窝系统所特有的) ④多址干扰。 1.3简述蜂窝式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说明各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 答:第一代(1G)以模拟式蜂窝网为主要特征,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开始商用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北美的AMPS(Advanced Mobile Phone System)、欧洲的TACS(Total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两大系统,另外还有北欧的NMT 及日本的HCMTS系统等。 从技术特色上看,1G以解决两个动态性中最基本的用户这一重动态性为核心并适当考虑到第二重信道动态性。主要是措施是采用频分多址FDMA方式实现对用户的动态寻址功能,并以蜂窝式网络结构和频率规划实现载频再用方式,达到扩大覆盖服务范围和满足用户数量增长的需求。在信道动态特性匹配上,适当采用了性能优良的模拟调频方式,并利用基站二重空间分集方式抵抗空间选择性衰落。 第二代(2G)以数字化为主要特征,构成数字式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它于20世纪90年代初正式走向商用。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欧洲的时分多址(TDMA)GSM(GSM原意为Group Special Mobile,1989年以后改为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北美的码分多址(CDMA)的IS-95 两大系统,另外还有日本的PDC 系统等。 从技术特色上看,它是以数字化为基础,较全面地考虑了信道与用户的二重动态特性及相应的匹配措施。主要的实现措施有:采用TDMA(GSM)、CDMA(IS-95)方式实现对用户的动态寻址功能,并以数字式蜂窝网络结构和频率(相位)规划实现载频(相位)再用方式,从而扩大覆盖服务范围和满足用户数量增长的需求。在对信道动态特性的匹配上采取了下面一系列措施: (1)采用抗干扰性能优良的数字式调制:GMSK(GSM)、QPSK(IS-95),性能优良的抗干扰纠错编码:卷积码(GSM、IS-95)、级联码(GSM); (2)采用功率控制技术抵抗慢衰落和远近效应,这对于CDMA方式的IS-95尤为重要; (3)采用自适应均衡(GSM)和Rake 接收(IS-95)抗频率选择性衰落与多径干扰; (4)采用信道交织编码,如采用帧间交织方式(GSM)和块交织方式(IS-95)抗时间选择性衰落。 第三代(3G)以多媒体业务为主要特征,它于本世纪初刚刚投入商业化运营。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北美的CDMA2000、欧洲和日本的WCDMA及我国提出的TD-SCDMA三大系统,另外还有欧洲的DECT及北美的UMC-136。 从技术上看,3G 是在2G 系统适配信道与用户二重动态特性的基础上又引入了业务的动态性,即在3G 系统中,用户业务既可以是单一的语音、数据、图像,也可以是多媒体业务,且用户选择业务是随机的,这个是第三重动态性的引入使系统大大复杂化。所以第三代是在第二代数字化基础上的、以业务多媒体化为主要目标,全面考虑并完善对信道、用户二重动态特性匹配特性,并适当考虑到业务的动态性能,尽力采用相应措施予以实现的技术。其主要实现措施有: (1)继续采用第二代(2G)中所采用的所有行之有效的措施; (2)对CDMA扩频方式应一分为二,一方面扩频提高了抗干扰性,提高了通信容量;另一方面由于扩

移动通信教案

《移动通信》教案 授课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授课人:尹立强 授课对象:信工041-2 授课时间: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1、本课程教学目的: “移动通信”是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该课程较详细地介绍了移动通信的原理和实际应用系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和了解移动通信的基本理论,以及移动通信的发展、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移动通信的信道、移动通信系统的调制和组网技术、移动通信中的多址接入、移动通信网以及GSM 系统、CDMA系统和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等。 2、本课程教学要求: 1.掌握移动通信的概念、特点;了解移动通信组网理论的基本内容;理解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了解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差别;了解移动通信的应用系统。 2.理解关于蜂窝的概念;了解频率复用的概念以及频率复用的模型;理解信道分配策略以及切换策略;理解干扰与系统容量之间的关系,了解如何在实际系统中用功率控制减少干扰以提高系统容量;了解各种提高系统容量的方法。 3.了解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移动通信中的快衰落与慢衰落;掌握无线信道中信号的多径衰落和多普勒频移,掌握多径传播与快衰落、阴影衰落、时延扩展与相关带宽以及信道的衰落特征;掌握分集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分集信号的合并技术。

4.掌握多址接入的基本概念和多址接入方式,掌握FDMA技术的原理及系统的特点,了解FDMA系统中的干扰问题,掌握TDMA技术的原理及系统的特点,熟悉TDMA的帧结构,了解TDMA系统的同步与定时,掌握CDMA技术的原理及系统的特点,了解空分多址(SDMA)技术的原理;掌握系统容量的定义,熟悉FDMA、TDMA、CDMA系统容量的分析与比较。 5.掌握FDMA模拟蜂窝网,TDMA数字蜂窝网,CDMA移动通信系统。 3、使用的教材: 郭梯云编,《移动通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目: 啜钢王文博常永宇等编,《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赵长奎编,《GSM数字移动通信应用系统》,国防工业出版社, 顾肇基译,《GSM网络与GPRS》,电子工业出版社,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教学大纲

《移动通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 ( 32学时) 二、先修课程:通信原理、通信网基础 三、适用专业:通信工程专业 四、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通信工程本科专业课。移动通信是当今通信领域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和最前沿的通信技术。移动通信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与其他任何人进行任何方式的通信。移动通信技术包括了组网技术、多址技术、语音编码技术、抗干扰抗衰落技术、调制解调技术、交换技术以及各种接口协议和网管等等多方面的技术。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移动通信系统汇集了当今通信领域内各种先进的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移动通信的基本理论,了解和掌握移动通信的发展、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移动通信的信道、移动通信系统的调制和抗干扰技术、语音编码技术、移动通信中的多址接入、移动通信网以及GSM系统、CDMA系统和3G技术以及未来无线通信的发展等。 五、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和掌握无线信道和传播、传播损耗模型; 2.掌握移动通信中的信源编码的基本概念和调制解调技术; 3.理解和掌握移动通信中的各种抗衰落抗干扰技术; 4.掌握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5.掌握GSM移动通信系统、理解GPRS系统的基本原理以及EDGE的基本原理; 6.掌握基于CDMA20001X系统、WCDMA系统和TD-SCDMA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7.了解未来移动通信的发展。 六、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不含实验) 第一章概述 1学时 第二章移动通信电波传播环境与传播预测模型 4学时内容: ●无线传播的特点以及对无线通信的影响; ●无线信道的特性,研究方法 ●无线信道的分析基础(分布,特性参数等) ●简单介绍建模技术和仿真技术基础 ●介绍常见的几种传播预测模型 ●说明应用范围和应用方法

《移动通信原理》复习试题

《移动通信原理》期末复习题 、判断题 1.数字移动通信系统要求调制技术使已调信号的频谱越宽越好,以便更好地抗衰落X 2.n /4-DQPSK是恒包络的调制技术,其优点是可采用成本低廉的非线性功放X 3.RAKE接收可以很好地克服移动通信中的多普勒频移X 4.FSK的解调由于其恒包络的特点不能采用包络检波X 5.MSK信号既可采用鉴频器解调,也可采用相干解调V 6.MSK是相位连续且满足最小频差的调制指数为1的一种特殊形式的FSK X 7.MS移动到同一MSC的不同LA中,不需要进行位置登记X 8.CDM療统中,只要邻站和本站处于同频工作状态,则此时均为软切换X 9.对于多载波系统,载波频率的偏移会导致子信道相互间产生干扰V 10.GSM系统中,每一个用户在入网时分配公用的密钥Ki和唯一的IMSI X 11.在IS-95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前向是指手机发往基站的方向X 12.GSM网络中,BCCH言道和CCCH言道是不参与跳频的信道V 13.处于通话状态中的MS从同一MSCF的某一BSC范围移动到另一BSC范围时,系统不必参与切换过程 X 14.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最小区群的N值越大,其频率利用率将随之提高X 15.采用顶点激励方式的基站天线采用全向天线模式X 16.MS发,BS收的传输链路称为下行链路X 17.GSM900网络的双工间隔为50MHZX 21.GSM中, BCCH既是上行信道,又是下行信道X 22.GSM中, MS与BS之间被定义为A接口,MSC与MSC之间被定义为Um接口X 23.WCDM系统的空中接口带宽为5MHz其码片速率为3.84Mc/s V 24.DTX技术的采用可以使移动台具有更长的待机和通话时间V 25.IMEI是用于国际唯一区分移动用户的号码X 26.GSM中鉴权和加密是两个独立的处理过程,两者间没有任何的关联X 27.扩频系统提高了系统的保密性、提升了系统的信噪比V 28.IS-95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每个信道 1.2288MHz,含有64个码道V 29.TDD称为时分双工,收发信号在时间上分开互不干扰,广泛地用于IS-95系统X 30.一个BSC可以连接到多个MSC上,一个MSC也可以连接到多个BSC X 31.CDMA为干扰受限系统,当系统中增加一个通话用户时,所有用户的信噪比会下降V 32.GSMI信系统中,SCH(同步信道)的作用包括帧同步和时隙同步V 33.PCH为寻呼信道,当移动台申请开始一次通话时,利用它向基站发送请求X 34.TD-SCDMA勺载频宽度是1.6MHz,其码片速率为1.28Mc/s V 35.GSM网络中采用的是快跳频;((X )) 36.在同一MSC不同BSC下的切换,系统不需要参与切换过程;((X )) 37.GSM网络中,BCCH言道不参与跳频;(V) 38.GSM网络中,每个频点间隔200kHz; ( V) 39.切换过程中,目前移动网大都采用基站控制方式;((X )) 40.跳频可以改善瑞利衰落;(V) 41.采用顶点激励方式的基站天线是全向天线模式;((X ))

移动通信课程教学大纲

《移动通信》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通信工程编写日期:2015.10 执本科笔:刘世安适用对象: 审54 学时数:核: 一、课程教学目标 1、任务和地位: 本课程是通信工程(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从学科性质上看,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综合了无线通信的系统原理及应用,其目的是使学生能适应现代社会通信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并对移动通信原理、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数字移动通信技术与工程、个人通信有较深刻的理解。2、知识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基本了解移动通信的概念,移动通信系统控制方式;掌握移动通信无线设备的原理及结构;掌握移动通信各种类型网络的组成及原理,以及移动通信的未来发展方向,使学生能成为具有较深厚理论基础的移动通信的高级人材。 3、能力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组网技术有较全面的了解和领会,应能应用移动通信的原理与技术分析阐释常见移动通信方式中信息传输的发送与接收原理,应能分析设计一些简单移动通信系统,为移动通信系统的管理维护、研究和开发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和技能。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了解移动通信的发展概况(不仅包括过去的,还包括现在的)。 2、掌握为什么要发展数字蜂窝系统的原因。 3、了解典型移动通信系统。 4、掌握移动通信的基本技术。 [教学内容] 1、移动通信的发展概况,发展趋势。 2、移动通信的概念、主要特点及其分类。 3、典型移动通信系统。 4、移动通信的基本技术。 5、了解移动通信的标准化组织。 [重点难点] 1 移动通信的主要特点,基本技术。 [教学方法] 课堂讲解 第二章调制解调 [目的要求] 1、掌握MSK、GMSK、GFSK的调制原理和差别。 2、掌握MSK的相位轨迹和同相分量、正交分量的输出。 3、掌握QPSK、OQPSK、π/4-DQPSK和QAM调制的基本原理和差别。

吉大19春学期《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在线作业一

(单选题)1: W-CDMA系统采用的多址方式为()。 A: FDMA B: CDMA C: TDMA D: FDMA/ CDMA 正确答案: (单选题)2: GSM1800收发频率间隔为()。 A: 95MHz B: 45MHz C: 35MHz D: 25MHz 正确答案: (单选题)3: 跳频能有效地改善以下()现象。 A: 远近效应 B: 阴影效应 C: 多经效应 D: 码间干扰 正确答案: (单选题)4: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中国的移动国家代码为( )。A: 86 B: 086 C: 460 D: 0086 正确答案: (单选题)5: GPRS系统可以提供高达()的理论数据传输速率。A: 14.4Kb/s B: 115.2Kb/s C: 171.2Kb/s D: 384Kb/s 正确答案: (单选题)6: N-CDMA系统采用的多址方式为( )。 A: FDMA B: CDMA C: TDMA D: FDMA/CDMA 正确答案: (单选题)7: 数字移动通信网的优点是()。 A: 频率利用率低

B: 不能与ISDN兼容 C: 抗干扰能力强 D: 话音质量差 正确答案: (单选题)8: GSM900收发频率间隔为()。 A: 25MHz B: 35MHz C: 45MHz D: 75MHz 正确答案: (单选题)9: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GSM手机比CDMA手机最低发射功率小 B: 光纤通信使用的光波工作波段是毫米波 C: WCDMA是在GSM网络基础上发展演进的 D: 在通信系统中,电缆比光缆的传输质量好 正确答案: (单选题)10: 开环功率控制的精度()闭环功率控制的精度。 A: 大于 B: 小于 C: 接近 D: 不好说 正确答案: (多选题)11: 相比目前的定向天线而言,智能天线具有以下()优点。A: 降低用户间干扰 B: 增强覆盖 C: 实现结构简单 D: 提高系统容量 正确答案: (多选题)12: GSM支持的基本业务又分为()。 A: 补充业务 B: 电信业务 C: 承载业务 D: 附属业务 正确答案: (多选题)13: 常用的多址技术包括()。 A: 频分多址(FDMA) B: 时分多址(TDMA) C: 码分多址(CDMA)

北邮网络学院移动通信测试试题

北邮网络学院移动通信试题

————————————————————————————————作者:————————————————————————————————日期: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移动通信原理及其应用》综合练习题(第六次修订) 一、选择题 1.GSM系统采用的多址方式为() (A)FDMA (B)CDMA (C)TDMA (D)FDMA/TDMA 2.下面哪个是数字移动通信网的优点() (A)频率利用率低(B)不能与ISDN兼容 (C)抗干扰能力强(D)话音质量差 3.GSM系统的开放接口是指() (A)NSS与NMS间的接口(B)BTS与BSC间的接口 (C)MS与BSS的接口(D)BSS与NMS间的接口 4.N-CDMA系统采用以下哪种语音编码方式() (A)CELP (B)QCELP (C)VSELP (D)RPE-LTP 5.为了提高容量,增强抗干扰能力,在GSM系统中引入的扩频技术()(A)跳频(B)跳时(C)直接序列(D)脉冲线性调频 6.位置更新过程是由下列谁发起的() (A)移动交换中心(MSC)(B)拜访寄存器(VLR) (C)移动台(MS)(D)基站收发信台(BTS)7.MSISDN的结构为() (A)MCC+NDC+SN (B)CC+NDC+MSIN (C)CC+NDC+SN (D)MCC+MNC+SN 8.LA是() (A)一个BSC所控制的区域(B)一个BTS所覆盖的区域 (C)等于一个小区(D)由网络规划所划定的区域 9.GSM系统的开放接口是指() (B)NSS与NMS间的接口(B)BTS与BSC间的接口 (C)MS与BSS的接口(D)BSS与NMS间的接口 10.如果小区半径r=15km,同频复用距离D=60km,用面状服务区 组网时,可用的单位无线区群的小区最少个数为。()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考点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 第1章概论 1.(了解)4G网络应该是一个无缝连接的网络,也就是说各种无线和有线网络都能以IP协议为基础连接到IP核心网。当然为了与传统的网络互连则需要用网关建立网络的互联,所以将来的4G网络将是一个复杂的多协议的网络。 2.所谓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或至少有一方处于运动中进行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 移动通信系统包括无绳电话、无线寻呼、陆地蜂窝移动通信、卫星移动通信等。无线通信是移动通信的基础。 3.移动通信主要的干扰有:互调干扰、邻道干扰、同频干扰。(以下为了解) 1)互调干扰。指两个或多个信号作用在通信设备的非线性器件上,产生与有用信号频率相近的组合频率,从而对通信系统构成干扰。 2)邻道干扰。指相邻或邻近的信道(或频道)之间的干扰,是由于一个强信号串扰弱信号而造成的干扰。 3)同频干扰。指相同载频电台之间的干扰。 4.按照通话的状态和频率的使用方法,可以将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分成:单工通信、双工通信、半双工通信。 第2章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 1.移动通信的信道是基站天线、移动用户天线和两副天线之间的传播路径。 对移动无线电波传播特性的研究就是对移动信道特性的研究。 移动信道的基本特性是衰落特性。 2.阴影衰落:由于传播环境中的地形起伏、建筑物及其他障碍物对电磁波的遮蔽所引起的衰落。 多径衰落:无线电波呢在传播路径上受到周围环境中地形地物的作用而产生的反射、绕射和散射,使其到达接收机时是从多条路径传来的多个信号的叠加,这种多径传播多引起的信号在接收端幅度、相位和到达时间的随机变化将导致严重的衰落。 无线信道分为大尺度传播模型和小尺度传播模型。大尺度模型主要是用于描述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的长距离(几百或几千米)上信号强度的变化。小尺度衰落模型用于描述短距离(几个波长)或短时间(秒级)内信号强度的快速变化。 3.在自由空间中,设发射点处地发射功率为P t,以球面波辐射;设接收的功率为P r,则 P r=(A r/4πd2)P t G t 式中,A r=λ2G r/4π,λ为工作波长,G t、G r分别表示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增益,d为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间的距离。 4.极化是指电磁波在传播的过程中,其电场矢量的方向和幅度随时间变化的状态。 电磁波的极化可分为线极化、圆极化和椭圆极化。 线极化存在两种特殊的情况:电场方向平行于地面的水平极化和垂直于地面的垂直极化。在移动通信中常用垂直极化天线。 5.极化失配:接收天线的极化方式只有同被接收的电磁波的极化形式一致时,才能有效地接收到信号,否则将使接收信号质量变坏,甚至完全收不到信号。 6.阴影衰落又称慢衰落,其特点是衰落与无线电传播地形和地理的分布、高度有关。 7.多径衰落属于小尺度衰落,其基本特性表现在信号的幅度衰落和时延扩展。 8.多普勒频移:f d=(v/λ)cosα,式中v为移动速度;λ为波长;α为入射波与移动台方向之间的夹角;v/λ=f m为最大多普勒频移。

《移动通信》试题(B)

24队04通、移并大 《移动通信原理》试题(B) (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答题前,请在密封线内准确、清楚填写各项。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0分) 1、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有 、 和 。 2、数字移动通信GSM 系统采用的语音编码方法是 ,信道编码是 和 ,调制技术是 。 3、在蜂窝移动通信中,常见的多址技术有: , , 和 。 4、在蜂窝移动通信中,越区切换的控制策略有 、 , 和 三种。 5、在蜂窝移动通信中,一次通话可以分为 、 和 三个阶段。 6、蜂窝移动通信中,小区的区域覆盖方式有 和 两种方法。 7、蜂窝移动通信中所使用的信令按使用的范围可以分为 和 ; 按信令的形式又可以分为 和 。 8、NO.7信令网由 、 和 三部分组成。 9、移动通信中常见的干扰有 、 和 。 10、移动通信中信号的慢衰落主要由大气折射和 引起。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以下几种频率组合中,无三阶互调的是( ) A 、2,8,13,15,23,32 B 、3,13,20,26,31,34 C 、3,10,15,22,29,36 D 、4,12,17,23,29,36 2、在分集接收的合并方式中,性能最佳的是( ) A 、选择式合并 B 、最大比值合并 C 、等增益合并 D 、比较合并 3、在下列几个选项中,哪一种多址方式下的容量可以动态调整( ) A 、FDMA ; B 、TDMA ; C 、CDMA ; D 、SDMA 。 4、在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有多种多样的网络接口,其中用于BTS 和BSC 之间的接口是( ) A 、Abis 接口 B 、A 接口 C 、B 接口 D 、Um 接口 5、某移动通信系统中,其区群N=9,小区半径R =4Km ,其同频复用距离D =( ) A 、22.9km B 、20.7km C 、30.2km D 、25.2km 6、数字移动通信GSM 系统中,用户在通话链路建立前必须要进行用户鉴权和加密处理,在此过程中,AUC 要提供一个3参数组,这3个参数为RAND,SRES 和( ) A 、Kc B 、Ki C 、A3 D 、A5 7、要求一种线性分组码能检测2个错误,纠正 1个错误,则其最小码距为( ) A 、1 B 、2 C 、3 D 、4 8、GSM 系统中,其信道可以分为业务信道和( ) 姓名 学号 层次 专业 队别

无线衰落信道、多径与OFDM、均衡技术要点

无线衰落信道、多径与OFDM、均衡技术 (2012-08-30 14:14:43) 转载▼ 标签: 杂谈 参见张贤达通信信号处理。OFDM移动通信技术原理与应用,移动通信原理吴伟陵 目录 无线信道的传播特征 无线信道的大尺度衰落 阴影衰落 无线信道的多径衰落 多径时延与与叠加后的衰落 频率选择性衰落和非频率选择性衰落 符号间干扰ISI的避免 多径信号的时延扩展引起频率选择性衰落,相干带宽=最大时延扩展的倒数 无线信道的时变性以及多普勒频移 多普勒效应 时变性、时间选择性衰落与多普勒频移 相干时间与多径 OFDM对于多径的解决方案 多径信号在时域、频域的分析思考 1,多径信号是空间上的多个不同信号。各参数应分别从时域、频率进行考察。 2,符号间干扰ISI是时域的概念,时延、多径均影响了ISI 3,信道间干扰ICI是频域的概念,时延、多径均影响了ICI 4,时延、多普勒频移分别对应于:频率选择性衰落、时间选择性衰落,它们具有对偶性质 多径对信号频谱的影响,OFDM如何抗多径 GSM中的自适应均衡技术 无线信道的传播特征 与其他通信信道相比,移动信道是最为复杂的一种。电波传播的主要方式是空间波,即直射波、折射波、散射波以及它们的合成波。再加之移动台本身的运动,使得移动台与基站之间的无线信道多变并且难以控制。信号通过无线信道时,会遭受各种衰落的影响,一般来说接收信号的功率可以表达为: 其中d表示移动台与基站的距离向量,|d|表示移动台与基站的距离。根据上式,无线信道对信号的影响可以分为三种: (1)电波中自由空间内的传播损耗|d|-n ,也被称作大尺度衰落,其中n一般为3~4;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总结)

第一、二章 1、900 MHz 频段: 890~915 MHz (移动台发、基站收)—上行 935~960 MHz (基站发、移动台收)—下行 2、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单工通信、双工通信、半双工通信 3、单工通信: (1)定义:通信双方电台交替地进行收信和发信。 (2)方式:根据通信双方是否使用相同的频率,单工制又分为同频单工和双频单工。 4、双工通信定义:通信双方均同时进行收发工作。即任一方讲话时,可以听到对方的话音。有时也叫全双工通信。 5、半双工通信:通信双方中,一方使用双频双工方式,即收发信机同时工作;另一方使用双频单工方式,即收发信机交替工作。 6、移动通信的分类方法: (1)按多址方式:频分多址(FDMA )、时分多址(TDMA )和码分多址(CDMA ) (2)按业务类型:电话网、数据网和综合业务网。 (3)按工作方式:同频单工、双频单工、双频双工和半双工。 7、三种基本电波的传播机制:反射、绕射和散射。 8、阴影衰落定义:移动无线通信信道传播环境中的地形起伏、建筑物及其它障碍物对电波传播路径的阻挡而形成的电磁场阴影效应。阴影衰落的信号电平起伏是相对缓慢的,又称为慢衰落。 9、多普勒频移公式:fd=v *cos α/λ v :移动速度 λ:波长 α:入射波与移动台移动方向之间的夹角。 v/λ=fm :最大多普勒频移 移动台朝向入射波方向运动,则多普勒频移为正(接收信号频率上升),反之若移动台背向入射波方向运动,则多普勒频移为负(接收信号频率下降)。 10、多径衰落信道的分类: (1)由于时间色散导致发送信号产生的平坦衰落和频率选择性衰落。 (2)根据发送信号与信道变化快慢程度的比较,也就是频率色散引起的信号失真,可将信道分为快衰落信道和慢衰落信道。 11、平坦衰落信道的条件可概括为:Bs<> 12、产生频率选择性衰落的条件:Bs>Bc;Ts< 13、信号经历快衰落的条件:Ts>Tc ;Bs>B D 15、衰落率定义:信号包络在单位时间内以正斜率通过中值电平的次数,即包络衰落的速率与发射频率,移台行进速度和方向以及多径传播的路径数有关。 16 v :——运动速度(km/h )f :——频率(MHz )A :——平均衰落(Hz ) 17、衰落深度:信号有效值与该次衰落的信号最小值的差值。 18、电平通过率定义:单位时间内信号包络以正斜率通过某一规定电平值R 的平均次数。描述衰落次数的统计规律。 深度衰落发生的次数较少,而浅度衰落发生得相当频繁。 19、平均电平通过率表达式: 其中f m :——最大多普勒频率 ρ=R/R min 其中Rmin= 为信号有效值,R 为规定电平 T τσ T τσ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习题答案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习题答案 1.1移动通信特点简介: 回答:①移动通信使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2)移动通信工作在强干扰环境下;(3)通信能力有限;(4)通信系统复杂; ⑤对移动台要求高 1.2移动台受到什么干扰?哪些干扰是蜂窝系统特有的? 回答:①互调干扰;(2)邻信道干扰;(3)同频干扰;(蜂窝系统特有)④多址干扰 1.3简要描述蜂窝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并解释各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 a:第一代(1G)主要以模拟蜂窝网络为特征,这些网络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就已在市场上销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北美的AMPS(高级移动电话系统)、欧洲的TACS(全接入通信系统)、北欧的NMT和日本的HCMTS系统等。 从技术特性的角度来看,1G专注于解决两个动态的最基本用户,即双动态,并充分考虑了双通道动态。主要措施是利用FDMA实现用户的动态寻址功能,通过蜂窝网络结构和频率规划实现载频复用,从而扩大服务覆盖范围,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在信道动态特性的匹配中,适当采用性能优良的模拟调频方法,并采用基站双空间分集方法来抵抗空间选择性衰落。 第二代(2G)主要以数字化为特征,并构成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该系统在XXXX早期正式投入商业使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欧洲的时分多址(TDMA)GSM(GSM最初指的是集团专用移动,1989年后改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北美的码分多址(CDMA) IS-95两大系统,以及日本的PDC系统等 在技术特性上以数字化为基础,考虑了频道和用户的双重动态特性以及相应的匹配措施主要实施措施是:采用时分多址(GSM)和码分多址(IS-95)实现用户动态寻址功能,采用数字蜂窝网络结构和频率(相位)规划实现载频(相位)复用,从而扩大覆盖服务范围,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为匹配信道动态特性,采取了以下一系列措施: (1)采用抗干扰性能优良的数字调制:GMSK(GSM)、QPSK(IS-95)、抗干扰性能优良的纠错码:卷积码(GSM、IS-95)、级联码(GSM); (2)采用功率控制技术来抵抗慢衰落和远近效应,这对于码分多址模式下的IS-95尤为重要;(3)自适应均衡和瑞克接收机用于抵抗频率选择性衰落和多径干扰; (4)采用信道交织编码,如帧间交织和块交织(IS-95)来抵抗时间选择性衰落第三代(3G)的主要特征是多媒体服务。它在本世纪初刚刚投入商业运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北美的CDMA2000、欧洲和日本的WCDMA和我国提出的TD-SCDMA,此外还有欧洲的DECT和北美的UMC-136。 技术上,3G基于2G系统自适应信道和用户的双重动态特性引入服务动态,即在3G系统中,用户服务可以是单一的语音、数据、图像或多媒体服务,用户选择服务是随机的。这是第三种动态的引入,它

移动通信原理教案新部编本3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授课题目 (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2章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2.2 无线信道的信号衰落与抗衰落技术授课方式 理论课 教学目的与要求:1.说明信号在无线信道中传输时产生快衰落与慢衰落的原因; 2.介绍抗衰落技术,重点技术 4钟分集技术(频率分集、时间分集、空间分集、极化 分集)和Rake 接收机技术。教学基本内容(包括重点、难点、时间分配): 重点: 1. 信号功率慢衰落的主要原因有路径损耗和阴影效应;2. 信号功率快衰落的主要原因有多径效应和多普勒效应;3.频率分集技术旨在对抗频率选择性衰落,如扩频通信,遇到频率选择性衰落,不会 使信号整体受损; 4.时间分集技术旨在减少由于信道干扰(如电气设备或汽车点火产生电火花)造成信 号连续错误,如交织编码器; 5.空间分集技术旨在利用信号衰落在空间相互独立的特点,有选择性地接收信号,改 善信号接收效果;极化分集用不同极化方向的两幅天线发、收同一源信信号,改善信号发送、接收效果; 6. Rake 接收机技术利用多径信号,合并成加强信号,注意该技术只能用在采用扩频技术的3G 系统中,如WCDMA 系统其码片宽度仅为106 84.31 秒,可分离(小于多径传

播的最大时延差3微秒)。 教学手段与方法及师生互动设计: 1.用生活中的实例解释路径损耗、阴影效应、多径效应和多普勒效应。 2.用图形描述快衰落、慢衰落、多径效应、多普勒效应、交织编码器、Rake接收机。 思考题、练习题、作业、实践环节、辅导及答疑安排: 公布答疑时间地点 参考资料: 参考书 1. 移动通信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李斯伟等) 2.实战无线通信应知应会(人民邮电出版社酷哥尔) 课后小结: 1.信号在无线信道中传输时产生快衰落与慢衰落;

移动通信原理复习大纲

《移动通信原理》复习大纲 第1 章 1、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经历了几代移动通信系统(包括研发系统)?每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多址方式是什么?其主要的技术特征是什么? 参考答案: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又可以划分为几个发展阶段。如按多址方式来分,则模拟频分多址(FDMA)系统是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G);使用电路交换的数字时分多址(TDMA)或码分多址(CDMA)系统是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使用分组/电路交换的CDMA系统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将使用了不同的高级接入技术(OFDMA)并采用全IP(互联网协议)网络结构的系统称为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作为面向2020年以后移动通信需求而发展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如按系统的典型技术来划分,则模拟系统是1G;数字话音系统是2G;数字话音/数据系统是超二代移动通信系统(B2G);宽带数字系统是3G;而极高速数据速率系统是4G。 2、我国移动通信发展经历了哪4个发展阶段? 参考答案:我国移动通信发展经历了引进、吸收、改造、创新4个阶段。 3、蜂窝小区的几何形状要符合哪两个条件?符合这种条件的有正方形、三角形和六边形,该选用哪一种形状?为什么? 参考答案:小区的几何形状必须符合以下两个条件:①能在整个覆盖区域内完成无缝连接而没有重叠;②每一个小区能进行分裂,以扩展系统容量,也就是能用更小的相同几何形状的小区完成区域覆盖,而不影响系统的结构。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小区几何形状有几种可能:正方形、等边三角形和六边形,而六边形最接近小区基站通常的辐射模式——圆形,并且其小区覆盖面积最大。因此,选用六边形。 //4、证明:蜂窝区群的尺寸N必须满足: N=i2+ij+j2 (提示:证明过程见第一章PPT) 另:需要知道N可能是是哪些值?常用的N是什么值?

《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

重庆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 专业:通信工程专业12级 学号:631206040218 姓名:柴闯闯 实验所属课程: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 实验室(中心):信息技术软件实验室 指导教师:谭晋 2014年11月

一、题目 扩频通信系统仿真实验 二、仿真要求 ①传输的数据随机产生,要求采用频带传输(DPSK调制); ②扩频码要求采用周期为63(或127)的m序列; ③仿真从基站发送数据到三个不同的用户,各不同用户分别进行数据接收; ④设计三种不同的功率延迟分布,从基站到达三个不同的用户分别经过多径衰落(路径数分别为2,3,4); ⑤三个用户接收端分别解出各自的数据并与发送前的数据进行差错比较。 三、仿真方案详细设计 (1)通信系统的总体框图如下: 由上图可以看出,整个设计由发送端、信道和接收机三个部分组成。 ①发射机原理

发送端首先产生三组用户数据和三组不同的m序列,并用三组m序列分别对用户信息进行扩频。再将扩频信号与载波进行DPSK调制,得到高频的已调调信号并将其送入无线的多径信道。 ②无线信道 信道模拟成无线的多径多用户信道,在这个信道中有三个用户进行数据传输,每个用户的数据分别通过三径传输到达接收端。三径会有不同的延时,衰减。最终,还要将三径用户数据增加高斯白噪声。 ③接收机原理 接收端会接收到有燥的三径信息的叠加。首先,要对接收到的三径信息进行解扩,分离出三组用户信息;其次,在将解扩后的信息进行带通滤波去除带外噪声;最后,分别对三组用户信息进行解调得到原始数据,在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误码率统计,得出系统的性能指标。 (2)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 ①扩频码(m序列)的产生 扩频码为伪随机码,可以m序列、Golden序列。本设计采用自相关特性好,互相关特性较差的m序列,为了节省运算量,我选取了周期为63扩频序列,经过计算易知要产生周期为63的m序列需要长度为6的反馈系数,经过查找资料得出三组反馈系数(八进制)45、67、75,其对应的二进制为1000011、1100111、1101101。并将二进制与移位寄存器级数对应,以1000011为例,设初始化各寄存器单元内容为1,其具体的寄存器结构图如下所示:

北邮网络学院移动通信试题

北邮网络学院移动通信试题 《移动通信原理及其应用》综合练习题(第六次修订) 选择题 GSM系统采纳的多址方式为() FDMA (B)CDMA (C)TDMA (D)FDMA/TDMA 下面哪个是数字移动通信网的优点() (A)频率利用率低(B)不能与ISDN兼容 (C)抗干扰能力强(D)话音质量差 3.GSM系统的开放接口是指() NSS与NMS间的接口(B)BTS与BSC间的接口 (C)MS与BSS的接口(D)BSS与NMS间的接口 4.N-CDMA系统采纳以下哪种语音编码方式() CELP (B)QCELP (C)VSELP (D)RPE-LTP 5.为了提升容量,增强抗干扰能力,在GSM系统中引入的扩频技术() 跳频(B)跳时(C)直截了当序列(D)脉冲线性调频 6.位置更新过程是由下列谁发起的() 移动交换中心(MSC)(B)拜望寄存器(VLR) (C)移动台(MS)(D)基站收发信台(BTS) 7.MSISDN的结构为() MCC+NDC+SN (B)CC+NDC+MSIN (C)CC+NDC+SN (D)MCC+MNC+SN 8.LA是() 一个BSC所操纵的区域(B)一个BTS所覆盖的区域 (C)等于一个小区(D)由网络规划所划定的区域 9.GSM系统的开放接口是指() NSS与NMS间的接口(B)BTS与BSC间的接口 (C)MS与BSS的接口(D)BSS与NMS间的接口

10.如果小区半径r=15km,同频复用距离D=60km,用面状服务区组网时,可用的单位无线区群的小区最少个数为。() (A) N=4 (B) N=7 (C)N=9 (D) N=12 11.已知接收机警敏度为0.5μv,这时接收机的输入电压电平A为。() (A) -3dBμv (B) -6dBμv (C) 0dBμv (D) 3dBμv 12.N-CDMA系统采纳的多址方式为() FDMA (B)CDMA (C)TDMA (D)FDMA/ CDMA 13.CDMA软切换的特性之一是() 先断原先的业务信道,再建立信道业务信道 在切换区域MS与两个BTS连接 在两个时隙间进行的 以上都不是 14.RACH() 是下行信道,是为了保证MS接入,在此信道上申请一SDCCH MS通过此信道申请SDCCH,作为对寻呼的响应或MS主叫登记时接入 用于MS校正频率、同步时刻 用于搜索MS,是下行信道 15.交错技术() 能够排除引起连续多个比特误码的干扰 将连续多个比特误码分散,以减小干扰的阻碍 是在原始数据上增加冗余比特,降低信息量为代价的 是一种线性纠错编码技术 16.N-CDMA码分多址的特点() 网内所有用户使用同一载频、占用相同的带宽 用Walsh码区分移动用户 小区内能够有一个或多个载波 采纳跳频技术,跳频序列是正交的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习题答案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习题答案 1.1简述移动通信的特点: 答:①移动通信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 ②移动通信在强干扰环境下工作; ③通信容量有限; ④通信系统复杂; ⑤对移动台的要求高。 1.2移动台主要受哪些干扰影响?哪些干扰是蜂窝系统所特有的? 答:①互调干扰; ②邻道干扰; ③同频干扰;(蜂窝系统所特有的) ④多址干扰。 1.3简述蜂窝式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说明各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 答:第一代(1G)以模拟式蜂窝网为主要特征,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开始商用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北美的AMPS(Advanced Mobile Phone System)、欧洲的 TACS (Total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两大系统,另外还有北欧的 NMT 及日本的 HCMTS系统等。 从技术特色上看,1G以解决两个动态性中最基本的用户这一重动态性为核心并适当考虑到第二重信道动态性。主要是措施是采用频分多址 FDMA 方式实现对用户的动态寻址功能,并以蜂窝式网络结构和频率规划实现载频再用方式,达到扩

大覆盖服务范围和满足用户数量增长的需求。在信道动态特性匹配上,适当采用了性能优良的模拟调频方式,并利用基站二重空间分集方式抵抗空间选择性衰落。 第二代(2G)以数字化为主要特征,构成数字式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它于20世纪90年代初正式走向商用。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欧洲的时分多址(TDMA)GSM(GSM原意为Group Special Mobile,1989年以后改为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北美的码分多址(CDMA)的 IS-95 两大系统,另外还有日本的 PDC 系统等。 从技术特色上看,它是以数字化为基础,较全面地考虑了信道与用户的二重动态特性及相应的匹配措施。主要的实现措施有:采用 TDMA(GSM)、CDMA(IS-95)方式实现对用户的动态寻址功能,并以数字式蜂窝网络结构和频率(相位)规划实现载频(相位)再用方式,从而扩大覆盖服务范围和满足用户数量增长的需求。在对信道动态特性的匹配上采取了下面一系列措施: (1)采用抗干扰性能优良的数字式调制:GMSK(GSM)、QPSK (IS-95),性能优良的抗干扰纠错编码:卷积码(GSM、IS-95)、级联码(GSM); (2)采用功率控制技术抵抗慢衰落和远近效应,这对于CDMA 方式的IS-95尤为重要; (3)采用自适应均衡(GSM)和 Rake 接收(IS-95)抗频率选择性衰落与多径干扰; (4)采用信道交织编码,如采用帧间交织方式(GSM)和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