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G移动通信原理及设备课程标准

3G移动通信原理及设备课程标准

3G移动通信原理及设备课程标准
3G移动通信原理及设备课程标准

《3G移动通信原理及设备》课程

教学标准

编制单位:

编制人:

编制时间:

审核人:

**********学院

********系

一、课程名称

二、适用专业

三、必备基础知识

四、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五、主要教学内容描述

六、重点和难点

七、内容及要求

模块一:3G移动通信的演进与现状,基于IMT-2000标准的系统模型

1、教学内容

2、教学要求

3、教学手段及方法

模块二:WCDMA系统原理

1、教学内容

2、教学要求

3、教学手段及方法

模块三:CDMA2000系统原理

1、教学内容

2、教学要求

3、教学手段及方法

模块四:TD-SCDMA系统原理

1、教学内容

2、教学要求

3、教学手段及方法

八、说明

1、建议使用教材和参考资料

2、模块学时分配

3、考核方法及手段

4、注意事项

一、课程名称:《3G移动通信原理及设备》

二、适用专业:通信技术专业

三、必备基础知识:为了较好学习和掌握《3G移动通信原理及设备》课程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建议学生学习该课程前,必须掌握移动通信技术、通信原理、无线电通信技术等专业课程的相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四、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1、课程的地位本课程是高职高专电子声像技术专业的专业方向课

2、课程的作用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熟悉3G移动通信系统基于IMT-2000标准的系统模型,掌握3G移动通信的三大主流技术(即WCDMA、CDMA2000、TD-SCDMA)的原理、特点、采用的关键技术,涉及到的主要设备,并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熟悉3G移动通信中常用设备的作用、操作。通过实践、了解现在国内3G发展的现状。

五、主要教学内容描述

1、3G移动通信的演进与现状,基于IMT-2000标准的系统模型

2、WCDMA系统原理

3、CDMA2000系统原理

4、TD-SCDMA系统原理

六、重点和难点

1、重点:WCDMA系统、CDMA2000系统、TD-SCDMA系统

2、难点:(1)WCDMA系统

(2)3G移动通信中的无线传输技术

七、内容及要求

模块一:3G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1、教学内容

(1)3G移动通信的定义

(2)3G移动通信的演进与现状

(3)基于IMT-2000标准的系统模型

(4)3G移动通信中的无线传输技术

2、教学要求(通过该模块的学习,学生应当了解、掌握、理解的主要内容)

(1)掌握IMT-2000系统的模型结构、各主要接口作用、3G移动通信系统的分层结构

(2)了解IMT-2000标准的大概内容,3G移动通信的演进与现状、3G移动通信的主要特点(3)理解3G移动通信的定义

3、教学手段及方法:课堂讲授、讨论、多媒体、社会实践

4、实训项目及要求

(1)项目1:调查国内目前3G移动通信现状

内容:调查国内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以及其相关网络合作运营商(新浪网、微博网站等)开展的3G移动通信业务现状。

要求:了解国内3G移动通信的现状

目的:(1)通过本实训,使学生在实践中,直观地接触、了解到3G移动通信的特征与现状。

(2)通过本实训,让学生更加全面、实际地理解3G移动通信。

模块二:WCDMA系统

1、教学内容

(1)WCDMA的原理、特点、主要技术指标

(2)WCDMA的关键技术

(3)WCDMA的无线资源管理

2、教学要求

(1)掌握WCDMA的原理、特点、主要技术指标

(2)了解WCDMA的关键技术-快速无线IP、软切换、编译码、无线资源管理的内涵

(3)理解WCDMA的关键技术-空中接口、无线接入网体系、HSDPA技术

3、教学手段及方法:课堂讲授、讨论、多媒体、室外教学

4、实训项目及要求

(1)项目1:WCDMA移动通信网络的认识

内容:研究WCDMA系统的内部结构

要求:理解WCDMA系统在实际中到底是如何组成的。

目的:通过本次实训,加深学生对WCDMA移动通信网络系统的实际组成、涉及到的主要设备的理解。

(2)项目2:WCDMA系统的运行

内容:调查本地移动通信公司WCDMA移动通信网络系统的运行

要求:1)研究分析WCDMA系统的运行情况以及其无线资源管理方面的情况。

目的:通过本次实训,让学生知道实际当中WCDMA移动通信网络系统是如何运行的。实际中无线资源管理涵盖的内容,以及如何进行无线资源管理。

模块三:CDMA2000系统

(1)CDMA2000的特点、主要技术指标

(2)CDMA2000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

(3)CDMA2000的关键技术

2、教学要求

(1)掌握CDMA2000的特点、主要技术指标

(2)了解CDMA2000的关键技术-信道编译码技术、CDMA2000软切换、智能天线技术、分集接收技术。

(3)理解CDMA2000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结构

3、教学手段及方法:课堂讲授、讨论、多媒体、室外教学、社会实践

4、实训项目及要求

(1)项目1:研究调查CDMA2000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内容:调查本地中国电信公司CDMA2000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结构、运行情况

要求:调查本地中国电信公司

(1)了解该公司基于CDMA2000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平台开发的相关3G业务内容。

(2)了解CDMA2000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实际组成。

(3)了解CDMA2000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技术层面上和管理层面上的实际运行情况。目的:通过本次实训,加深学生对CDMA2000系统的认识。

模块四:TD-SCDMA系统

(1)TD-SCDMA的帧结构、接力切换

(2)TD-SCDMA的原理、特点、主要技术指标、关键技术

(3)TD-SCDMA系统网络的规划、设计流程

2、教学要求

(1)掌握TD-SCDMA的原理、特点、主要技术指标。

(2)了解TD-SCDMA的关键技术-TD-SCDMA智能天线、同步码分多址、接力切换技术。(3)理解TD-SCDMA的帧结构、TD-SCDMA系统网络的规划、设计流程

3、教学手段及方法:课堂讲授、讨论、多媒体、室外教学、社会实践

4、实训项目及要求

(1)项目1: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结构、运行

内容:研究TD-SCDMA移动通信网络的结构、运行情况

要求: (1) 了解基于TD-SCDMA移动通信网络系统平台开发的相关3G业务内容。

(2) 了解TD-SCDMA移动通信网络系统实际组成。

(3) 了解TD-SCDMA移动通信网络系统实际运行情况。

目的:通过本次实训,加深学生对TD-SCDMA系统的认识。

八、说明

1、建议使用教材和参考资料 教材:《3G 终端技术与应用》 作者: 唐晓晟等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12

参考资料:CDMA2000\1x 无线网络技术 作者: 康桂霞 等编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12《TD-SCDMA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协议体系与信令流程》作者: 段红光等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3

2、模块学时分配

3、考核方法及手段(理论+实践)在考核时,应注重体现理论水平评价和实践能力评价并重。学生的总成绩=理论水平考核评价成绩x50%+实践能力考核评价成绩x 50%。其中理论水平考核评价分为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个部分(30%,20%)。考试成绩用笔试方式进行考核,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平时成绩通过课堂加各种不同教学活动方式下的表现记录进行综合评定,其成绩占总成绩的20%。实践能力评价是通过对学生实践成果反映出的能力水平与职业态度进行考核,其成绩占总成绩的50%。

4、注意事项:(1)教案编写本课程标准对教案的定义是指在本课程完成整体教学设计,确定课程学习项目及各项目组成模块明确的基础上,对每一模块的教学内容按每一教学单元(原则上是2学时为宜)进行安排的教学方案设计,包括对本模块学习目标、工作任务、能力要求及学习内容分解到本教学单元中的具体授课内容、课堂活动教学的组织方式与教学要求、课时建议等。特别是要通过设计清楚阐述针对本模块的工作任务如何将典型实践性环节所需实践知识融入理论知识学

习中,并根据能力要求,如何将技能实践融入学习过程中。

(2)教学资源配合

本课程教学资源条件可以依据本课程性质要求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该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工具和场所,主要包括各种案例材料和信息,可是多媒体光盘,计算机软件及网络,图书馆,以及相应实验设备,电视广播,工业企业参观等。

各种教学资源作为配合课程教学使用的助教,助学资源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1)内容符合课程标准要求,教学目标明确,取材合适

序号模 块 名 称理论教学学时实践教学学时小计13G 移动通信系统概述84122WCDMA 系统原理166223CDMA2000系统原理146204TD-SCDMA 系统 16622合 计542276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2)符合任职规律,逻辑性强,利用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构建;

3)媒体资源使用恰当,和传统教学方法相得益彰,互动性好。

4)文字,符号,公式,计量单位符合国家标注或惯例

5)教师教学中不能过分依赖课件,尤其是文字表述内容

(3)所有实训项目采用分组的形式完成。应特别注意维持好学生的纪律。

(4)所有实训项目,必须有老师全程组织。建议可按每20名学生配一名老师的比例进行实训。

·

移动通信课程教学大纲

《移动通信》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通信工程编写日期:2015.10 执本科笔:刘世安适用对象: 审54 学时数:核: 一、课程教学目标 1、任务和地位: 本课程是通信工程(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从学科性质上看,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综合了无线通信的系统原理及应用,其目的是使学生能适应现代社会通信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并对移动通信原理、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数字移动通信技术与工程、个人通信有较深刻的理解。2、知识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基本了解移动通信的概念,移动通信系统控制方式;掌握移动通信无线设备的原理及结构;掌握移动通信各种类型网络的组成及原理,以及移动通信的未来发展方向,使学生能成为具有较深厚理论基础的移动通信的高级人材。 3、能力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组网技术有较全面的了解和领会,应能应用移动通信的原理与技术分析阐释常见移动通信方式中信息传输的发送与接收原理,应能分析设计一些简单移动通信系统,为移动通信系统的管理维护、研究和开发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和技能。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了解移动通信的发展概况(不仅包括过去的,还包括现在的)。 2、掌握为什么要发展数字蜂窝系统的原因。 3、了解典型移动通信系统。 4、掌握移动通信的基本技术。 [教学内容] 1、移动通信的发展概况,发展趋势。 2、移动通信的概念、主要特点及其分类。 3、典型移动通信系统。 4、移动通信的基本技术。 5、了解移动通信的标准化组织。 [重点难点] 1 移动通信的主要特点,基本技术。 [教学方法] 课堂讲解 第二章调制解调 [目的要求] 1、掌握MSK、GMSK、GFSK的调制原理和差别。 2、掌握MSK的相位轨迹和同相分量、正交分量的输出。 3、掌握QPSK、OQPSK、π/4-DQPSK和QAM调制的基本原理和差别。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北京邮电出版社)课后答案

第一章概述 1.1简述移动通信的特点: 答:①移动通信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 ②移动通信在强干扰环境下工作; ③通信容量有限; ④通信系统复杂; ⑤对移动台的要求高。 1.2移动台主要受哪些干扰影响?哪些干扰是蜂窝系统所特有的? 答:①互调干扰; ②邻道干扰; ③同频干扰;(蜂窝系统所特有的) ④多址干扰。 1.3简述蜂窝式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说明各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 答:第一代(1G)以模拟式蜂窝网为主要特征,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开始商用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北美的AMPS(Advanced Mobile Phone System)、欧洲的TACS(Total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两大系统,另外还有北欧的NMT 及日本的HCMTS系统等。 从技术特色上看,1G以解决两个动态性中最基本的用户这一重动态性为核心并适当考虑到第二重信道动态性。主要是措施是采用频分多址FDMA方式实现对用户的动态寻址功能,并以蜂窝式网络结构和频率规划实现载频再用方式,达到扩大覆盖服务范围和满足用户数量增长的需求。在信道动态特性匹配上,适当采用了性能优良的模拟调频方式,并利用基站二重空间分集方式抵抗空间选择性衰落。 第二代(2G)以数字化为主要特征,构成数字式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它于20世纪90年代初正式走向商用。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欧洲的时分多址(TDMA)GSM(GSM原意为Group Special Mobile,1989年以后改为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北美的码分多址(CDMA)的IS-95 两大系统,另外还有日本的PDC 系统等。 从技术特色上看,它是以数字化为基础,较全面地考虑了信道与用户的二重动态特性及相应的匹配措施。主要的实现措施有:采用TDMA(GSM)、CDMA(IS-95)方式实现对用户的动态寻址功能,并以数字式蜂窝网络结构和频率(相位)规划实现载频(相位)再用方式,从而扩大覆盖服务范围和满足用户数量增长的需求。在对信道动态特性的匹配上采取了下面一系列措施: (1)采用抗干扰性能优良的数字式调制:GMSK(GSM)、QPSK(IS-95),性能优良的抗干扰纠错编码:卷积码(GSM、IS-95)、级联码(GSM); (2)采用功率控制技术抵抗慢衰落和远近效应,这对于CDMA方式的IS-95尤为重要; (3)采用自适应均衡(GSM)和Rake 接收(IS-95)抗频率选择性衰落与多径干扰; (4)采用信道交织编码,如采用帧间交织方式(GSM)和块交织方式(IS-95)抗时间选择性衰落。 第三代(3G)以多媒体业务为主要特征,它于本世纪初刚刚投入商业化运营。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北美的CDMA2000、欧洲和日本的WCDMA及我国提出的TD-SCDMA三大系统,另外还有欧洲的DECT及北美的UMC-136。 从技术上看,3G 是在2G 系统适配信道与用户二重动态特性的基础上又引入了业务的动态性,即在3G 系统中,用户业务既可以是单一的语音、数据、图像,也可以是多媒体业务,且用户选择业务是随机的,这个是第三重动态性的引入使系统大大复杂化。所以第三代是在第二代数字化基础上的、以业务多媒体化为主要目标,全面考虑并完善对信道、用户二重动态特性匹配特性,并适当考虑到业务的动态性能,尽力采用相应措施予以实现的技术。其主要实现措施有: (1)继续采用第二代(2G)中所采用的所有行之有效的措施; (2)对CDMA扩频方式应一分为二,一方面扩频提高了抗干扰性,提高了通信容量;另一方面由于扩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教学大纲

《移动通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 ( 32学时) 二、先修课程:通信原理、通信网基础 三、适用专业:通信工程专业 四、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通信工程本科专业课。移动通信是当今通信领域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和最前沿的通信技术。移动通信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与其他任何人进行任何方式的通信。移动通信技术包括了组网技术、多址技术、语音编码技术、抗干扰抗衰落技术、调制解调技术、交换技术以及各种接口协议和网管等等多方面的技术。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移动通信系统汇集了当今通信领域内各种先进的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移动通信的基本理论,了解和掌握移动通信的发展、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移动通信的信道、移动通信系统的调制和抗干扰技术、语音编码技术、移动通信中的多址接入、移动通信网以及GSM系统、CDMA系统和3G技术以及未来无线通信的发展等。 五、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和掌握无线信道和传播、传播损耗模型; 2.掌握移动通信中的信源编码的基本概念和调制解调技术; 3.理解和掌握移动通信中的各种抗衰落抗干扰技术; 4.掌握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5.掌握GSM移动通信系统、理解GPRS系统的基本原理以及EDGE的基本原理; 6.掌握基于CDMA20001X系统、WCDMA系统和TD-SCDMA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7.了解未来移动通信的发展。 六、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不含实验) 第一章概述 1学时 第二章移动通信电波传播环境与传播预测模型 4学时内容: ●无线传播的特点以及对无线通信的影响; ●无线信道的特性,研究方法 ●无线信道的分析基础(分布,特性参数等) ●简单介绍建模技术和仿真技术基础 ●介绍常见的几种传播预测模型 ●说明应用范围和应用方法

移动通信原理重点讲解

第一章概述 1. 移动通信的定义。 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或至少一方可以在运动中进行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2. 移动通信的特点。 移动通信的主要特点如下:(1)移动通信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2)移动通信在强干扰环境下工作(互调干扰,领道干扰,同频干扰),(3)通信容量有限,(4)通信系统复杂,(5)对移动台的要求高) 3. 常用的移动通信系统 (1)蜂窝式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系统,(2)集群调度移动通信系统,(3)无绳电话系统,(4)无线电寻呼系统,(5)卫星移动通信系统,(6)无线LAN/WAN 4. 3G/4G标准 目前3G存在四种标准:CDMA2000,WCDMA,TD-SCDMA,WiMAX。目前提交的4G标准共有6个技术提案,分别来自北美标准化组织IEEE的802.16m、日本(两项分别基于LTE-A和802.16m)、3GPP的LTE-A、韩国(基于802.16m)和中国(TD-LTE-Advanced)、欧洲标准化组织3GPP(LTE-A)。 第二章移动通信的应用系统 1. 移动通信系统的演进

2. 无绳电话、集群移动通信的常用标准 无绳电话标准:模拟制无绳电话标准,DECT标准。集群移动通信标准:信令标准3. 根据覆盖范围,无线宽带接入网的分类。 个域网无线宽带接入技术,局域网无线宽带接入技术,城域网无线宽带接入技术,广域网无线宽带接入技术四类。 4. 无线局域网、无线城域网的标准 无线局域网的标准:美国IEEE(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联合会)802.11家族。欧洲ETSI(欧洲通信标准学会)高性能局域网HIPERLAN系列。

日本ARIB(日本电波产业会)移动多媒体接入通信MMAC。 无线城域网标准:IEEE 802.16a 第三章蜂窝的概念 1. 切换策略:硬切换/软切换/接力切换 切换(handover)是指在移动通信的过程中,在保证通信不间断的前提下,把通信的信道从一个无线信道转换到另一个无线信道的这种功能。这是移动通信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功能。 硬切换是:在不同频率的基站或覆盖小区之间的切换。这种切换的过程是移动台(手机)先暂时断开通话,在与原基站联系的信道上,传送切换的信令,移动台自动向新的频率调谐,与新的基站接上联系,建立新的信道,从而完成切换的过程。现在我们广泛使用的“全球通(GSM)”系统就是采用这种硬切换的方式。软切换是:发生在同一频率的两个不同基站之间的切换。在码分多址(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采用的就是这种软切换方式。接力切换是:TD-SCDMA系统的一项特色技术,也是核心技术之一。接力切换的设计思想是:利用终端上行预同步技术,预先取得与目标小区的同步参数,并通过开环方式保持与目标小区的同步,一旦网络判决切换,终端可迅速由原小区切换到目标小区,在切换过程中,终端从源小区接收下行数据,向目标小区发送上行数据,即上下行通信链路先后转移到目标小区。提前获取切换后的上行信道发送时间、功率信息提高了切换成功率,缩短了切换时延。 2. 提高蜂窝系统容量的技术 (1)当无线服务需求增多时,可采用减小同频干扰以获取扩容,(2)多信道共用技术,(3)信道分配技术,(4)功率控制技术,(5)自适应天线技术。

个人工作总结格式要求-技术个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格式要求-技术个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格式要求-技术个人工作总结》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今天WTT为大家收集资料整理回来了一些关于">的文章,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帮助,希望大家会喜欢。同时也希望给你们带来一些参考的作用,如果喜欢就请继续关注我们" hre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ff0000;font- stretch:normal;">()的后续更新吧! 个人">格式要求-技术个人 按照《20xx年度中国联通驻马店市分公司干部员工述职考核办法》第十四条第二款关于员工述职内容的要求分为下面三个部分:一是提纲式表述个人完成工作项目及工作成效;二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三是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XX年1月15日~3月26日,省公司开展“23g互操作专题优化”,我开始跟着工程师学习。在学习期间,我认真学习省公司下发的《中国联通2/3g互操作分场景参数设置指导书》,这是首次参与到具体的3g工作中,才发现以前学习的wcdma理论与实际工作要想结合起来真难,思想汇报专题以前学的好像是看明白了,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是不会,茫然无头绪,唯一的办法是边干边学,边干边想,我反复地、逐字逐句地阅读107页的指导书,努力把工作经验与理论指导相结合,我总结出一套学习方法,简

单地说就是“针对指导书,一句话问三个问题”,由于认真工作,积极提问,认真钻研技术,积极思考,我逐渐,一点一点地明白了关于“23g互操作”的大致内容,并开始在工程师的指导下修改一些无线参数。 XX年3月1日~4月30日,我到新乡跟着中兴3g网优小组跟工学习。这是我自参加工作以来,出差时间最长的一次,长达2个月,学习时间充足,而且时间安排上比较自由,又没有其他干扰因素,可以充分发挥主动学习的一次宝贵机会。在学习期间,我分秒必争,日夜不停地学习,夜里熬到三四点,白天一睁开眼又继续学习和研究,到了单位更是努力学习和提问,晚上回到宾馆又一直学到深夜。最全面的学习移动通信原理和wcdma原理以及3gpp技术规范、研究信令、学习掌握了在word,excle文档中进行vba编程、熟练制作各种wcdma报表、wcdmarf天馈、dt路测、单站验证、学习使用中兴网管系统和前后台软件等等,并根据学习所得写了一系列的论文。在新乡学习期间,我先后两次因为喉咙和支气管发炎生了重病,后来脚又严重扭伤,再后来因为长时间熬夜而导致腰部缺钾瘫痪,而妈妈在驻马店因肺部重度炎症住院一度生命危险,孩子又患上了轻微的手足口病,我忍受着身心的痛苦和压力,一直坚持到学习结束,我心想我一定不能辜负联通公司对我的栽培。 从XX年5月4日开始,为了配合5月17日世界电信日各县开始3g放号,开始了对各县3g的测试,其中主要是评估和改善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考点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 第1章概论 1.(了解)4G网络应该是一个无缝连接的网络,也就是说各种无线和有线网络都能以IP协议为基础连接到IP核心网。当然为了与传统的网络互连则需要用网关建立网络的互联,所以将来的4G网络将是一个复杂的多协议的网络。 2.所谓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或至少有一方处于运动中进行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 移动通信系统包括无绳电话、无线寻呼、陆地蜂窝移动通信、卫星移动通信等。无线通信是移动通信的基础。 3.移动通信主要的干扰有:互调干扰、邻道干扰、同频干扰。(以下为了解) 1)互调干扰。指两个或多个信号作用在通信设备的非线性器件上,产生与有用信号频率相近的组合频率,从而对通信系统构成干扰。 2)邻道干扰。指相邻或邻近的信道(或频道)之间的干扰,是由于一个强信号串扰弱信号而造成的干扰。 3)同频干扰。指相同载频电台之间的干扰。 4.按照通话的状态和频率的使用方法,可以将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分成:单工通信、双工通信、半双工通信。 第2章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 1.移动通信的信道是基站天线、移动用户天线和两副天线之间的传播路径。 对移动无线电波传播特性的研究就是对移动信道特性的研究。 移动信道的基本特性是衰落特性。 2.阴影衰落:由于传播环境中的地形起伏、建筑物及其他障碍物对电磁波的遮蔽所引起的衰落。 多径衰落:无线电波呢在传播路径上受到周围环境中地形地物的作用而产生的反射、绕射和散射,使其到达接收机时是从多条路径传来的多个信号的叠加,这种多径传播多引起的信号在接收端幅度、相位和到达时间的随机变化将导致严重的衰落。 无线信道分为大尺度传播模型和小尺度传播模型。大尺度模型主要是用于描述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的长距离(几百或几千米)上信号强度的变化。小尺度衰落模型用于描述短距离(几个波长)或短时间(秒级)内信号强度的快速变化。 3.在自由空间中,设发射点处地发射功率为P t,以球面波辐射;设接收的功率为P r,则 P r=(A r/4πd2)P t G t 式中,A r=λ2G r/4π,λ为工作波长,G t、G r分别表示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增益,d为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间的距离。 4.极化是指电磁波在传播的过程中,其电场矢量的方向和幅度随时间变化的状态。 电磁波的极化可分为线极化、圆极化和椭圆极化。 线极化存在两种特殊的情况:电场方向平行于地面的水平极化和垂直于地面的垂直极化。在移动通信中常用垂直极化天线。 5.极化失配:接收天线的极化方式只有同被接收的电磁波的极化形式一致时,才能有效地接收到信号,否则将使接收信号质量变坏,甚至完全收不到信号。 6.阴影衰落又称慢衰落,其特点是衰落与无线电传播地形和地理的分布、高度有关。 7.多径衰落属于小尺度衰落,其基本特性表现在信号的幅度衰落和时延扩展。 8.多普勒频移:f d=(v/λ)cosα,式中v为移动速度;λ为波长;α为入射波与移动台方向之间的夹角;v/λ=f m为最大多普勒频移。

吉大19春学期《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在线作业一

(单选题)1: W-CDMA系统采用的多址方式为()。 A: FDMA B: CDMA C: TDMA D: FDMA/ CDMA 正确答案: (单选题)2: GSM1800收发频率间隔为()。 A: 95MHz B: 45MHz C: 35MHz D: 25MHz 正确答案: (单选题)3: 跳频能有效地改善以下()现象。 A: 远近效应 B: 阴影效应 C: 多经效应 D: 码间干扰 正确答案: (单选题)4: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中国的移动国家代码为( )。A: 86 B: 086 C: 460 D: 0086 正确答案: (单选题)5: GPRS系统可以提供高达()的理论数据传输速率。A: 14.4Kb/s B: 115.2Kb/s C: 171.2Kb/s D: 384Kb/s 正确答案: (单选题)6: N-CDMA系统采用的多址方式为( )。 A: FDMA B: CDMA C: TDMA D: FDMA/CDMA 正确答案: (单选题)7: 数字移动通信网的优点是()。 A: 频率利用率低

B: 不能与ISDN兼容 C: 抗干扰能力强 D: 话音质量差 正确答案: (单选题)8: GSM900收发频率间隔为()。 A: 25MHz B: 35MHz C: 45MHz D: 75MHz 正确答案: (单选题)9: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GSM手机比CDMA手机最低发射功率小 B: 光纤通信使用的光波工作波段是毫米波 C: WCDMA是在GSM网络基础上发展演进的 D: 在通信系统中,电缆比光缆的传输质量好 正确答案: (单选题)10: 开环功率控制的精度()闭环功率控制的精度。 A: 大于 B: 小于 C: 接近 D: 不好说 正确答案: (多选题)11: 相比目前的定向天线而言,智能天线具有以下()优点。A: 降低用户间干扰 B: 增强覆盖 C: 实现结构简单 D: 提高系统容量 正确答案: (多选题)12: GSM支持的基本业务又分为()。 A: 补充业务 B: 电信业务 C: 承载业务 D: 附属业务 正确答案: (多选题)13: 常用的多址技术包括()。 A: 频分多址(FDMA) B: 时分多址(TDMA) C: 码分多址(CDMA)

《移动通信课程》

《移动通信课程》 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320232 适用专业通信工程学时数48 学分数 3 执笔人及编写日期曹绍龙2017.06 审核人及审核日期阮清强2017.06 院别信息工程学院教研室通信教研室编印日期2017年6月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1.课程授课对象: 通信工程专业 2.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等) 专业选修课 3.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 《移动通信》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它主要让学生掌握移动通信理论基础知识和移动通信系统构架。 4.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移动通信原理理论和应用的讲解,能够充分反映最新的移动通信技术,具有新颖性和前瞻性。从移动通信模型的基本理论出发,循序渐进地介绍了移动通信的发展、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移动通信的无线传播环境、信源编码和调制技术、抗衰落和链路性能增强技术、蜂窝组网技术、GSM及其增强移动通信系统、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及其增强技术、第四代LTE移动通信系统介绍和无线移动通信未来发展等问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掌握移动通信的基本知识,重点掌握模拟和数字调制与解调的原理以及使用各种信号测量仪器和识别信号的基本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讲概述 1. 学时:3学时 2. 重难点: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分类及特点 3.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特点等;掌握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分类及其发展趋势 4. 教学内容:移动通信发展简述、移动通信的特点、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移动通信工作频段、移动通信的分类及应用系统、移动通信网的发展趋势 第二讲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 1. 学时:6学时 2. 重难点:基本电波传播机制、确知传播预测模型 3.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电波传播;理解基本电波传播机制;掌握确知传播预测模型 4. 教学内容:概述、自由空间的电波传播、三种基本电波传播机制、对数距离路径损耗模型、阴影衰落、电波传播损耗预测模型、MIMO信道、移动无线信道及特性参数 第三讲移动通信中的信源编码和调制解调技术 1. 学时:9学时 2. 重难点:QPSK调制和高阶调制、正交频分复用 3.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信源编码、最小及高斯最小移频键控;理解QPSK调制和高阶调制:掌握正交频分复用 4. 教学内容:概述、信源编码、最小移频键控、正交频分复用、QPSK调制、高阶调制、高斯最小移频键控 第四讲抗衰落和链路性能增强技术 1. 学时:9学时 2. 重难点:多天线和空时编码、链路自适应技术 3. 教学目标:了解分集技术;理解均衡技术与扩频通信;掌握多天线和空时编码、链路自适应技术 4. 教学内容:概述、分集技术、信道编码与交织、均衡技术、扩频通信、多天线和空时编码、链路自适应技术 第五讲蜂窝组网技术 1. 学时:6学时 2. 重难点:蜂窝组网技术知识、移动通信网络结构 3. 教学目标:了解移动通信网的基本概念;理解相关蜂窝组网技术知识;掌握移动通信网络结构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总结)

第一、二章 1、900 MHz 频段: 890~915 MHz (移动台发、基站收)—上行 935~960 MHz (基站发、移动台收)—下行 2、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单工通信、双工通信、半双工通信 3、单工通信: (1)定义:通信双方电台交替地进行收信和发信。 (2)方式:根据通信双方是否使用相同的频率,单工制又分为同频单工和双频单工。 4、双工通信定义:通信双方均同时进行收发工作。即任一方讲话时,可以听到对方的话音。有时也叫全双工通信。 5、半双工通信:通信双方中,一方使用双频双工方式,即收发信机同时工作;另一方使用双频单工方式,即收发信机交替工作。 6、移动通信的分类方法: (1)按多址方式:频分多址(FDMA )、时分多址(TDMA )和码分多址(CDMA ) (2)按业务类型:电话网、数据网和综合业务网。 (3)按工作方式:同频单工、双频单工、双频双工和半双工。 7、三种基本电波的传播机制:反射、绕射和散射。 8、阴影衰落定义:移动无线通信信道传播环境中的地形起伏、建筑物及其它障碍物对电波传播路径的阻挡而形成的电磁场阴影效应。阴影衰落的信号电平起伏是相对缓慢的,又称为慢衰落。 9、多普勒频移公式:fd=v *cos α/λ v :移动速度 λ:波长 α:入射波与移动台移动方向之间的夹角。 v/λ=fm :最大多普勒频移 移动台朝向入射波方向运动,则多普勒频移为正(接收信号频率上升),反之若移动台背向入射波方向运动,则多普勒频移为负(接收信号频率下降)。 10、多径衰落信道的分类: (1)由于时间色散导致发送信号产生的平坦衰落和频率选择性衰落。 (2)根据发送信号与信道变化快慢程度的比较,也就是频率色散引起的信号失真,可将信道分为快衰落信道和慢衰落信道。 11、平坦衰落信道的条件可概括为:Bs<> 12、产生频率选择性衰落的条件:Bs>Bc;Ts< 13、信号经历快衰落的条件:Ts>Tc ;Bs>B D 15、衰落率定义:信号包络在单位时间内以正斜率通过中值电平的次数,即包络衰落的速率与发射频率,移台行进速度和方向以及多径传播的路径数有关。 16 v :——运动速度(km/h )f :——频率(MHz )A :——平均衰落(Hz ) 17、衰落深度:信号有效值与该次衰落的信号最小值的差值。 18、电平通过率定义:单位时间内信号包络以正斜率通过某一规定电平值R 的平均次数。描述衰落次数的统计规律。 深度衰落发生的次数较少,而浅度衰落发生得相当频繁。 19、平均电平通过率表达式: 其中f m :——最大多普勒频率 ρ=R/R min 其中Rmin= 为信号有效值,R 为规定电平 T τσ T τσ

移动通信专业课程教学设计与改革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68403224.html, 移动通信专业课程教学设计与改革 作者:胡苏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7年第16期 摘要:针对移动通信原理专业课本科教育的效率问题,本文从加强学生对移动通信原理的理解,以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培养学生原创性应用为目标,从面向4G、5G的实际实验场景入手,重构未来移动通信关键技术实验内容,重点关注学生在实验环节的课程效应,改革实验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本科学生的移动通信工程的学习积极性,将实验教学延伸到课堂以外。 关键词:移动通信教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6-0155-02 移动通信已经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随着大家对移动性、传输数量、可靠性、安全等方面的要求,移动通信系统从传统的3G时代全面升级到4G时代,并且面向未来移动通信的5G系统也正在积极研发和标准化制定过程中。从移动通信原理出发,该学科属于综合性交叉学科,其基础理论涉及到线性代数、统计概率学、电子元器件、射频电子技术等诸多领域,因而移动通信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相对比较复杂,包括物理层传输,MAC协议栈设计,网络路由协议,信息安全、上层应用开发(APP)等,移动通信专业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论,贯穿于专业课程学习的整个过程。对于移动通信原理这门课程而言,重点在于全面介绍移动通信系统中物理层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典型的信号处理手段,力争让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为后续的移动通信课程设计,以及后续研究生阶段继续深造打好良好的课程基础。 一、移动通信原理实验体系 在以前的实验体系当中,通信原理相关仪器的使用和相关实验安排在《通信原理》课程,主要关注点在传统模拟调制以及简单的数字调制方式。对于移动通信专业而言,以往更多的针对移动通信发展过程给学生讲解基本原理,基本没有安排合理的实验课程和实践环节。这样设置的结果是实验环节的安排比较零散,实验内容针对性不强,而且实验操作没有跟上移动通信行业快速的发展,教学与实际衔接不顺畅,因此学生无法真正从实验和实践中理解移动通信基础理论的内在联系。为此,结合移动通信原理课程内容,把实验和实践内容进行适当的整合和融合,重点突出2G/3G/4G/5G系统所采用的数字调制方式。通过这种学生使用MATLAB软件能够搭建移动通信中最基本的通信链路,让学生对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物理传输信道,信源调制,信宿解调,信源编码,信宿解码等环节有深入的理解,从而让学生能够建立对移动通信系统基础框架一个基本的认识。 二、改革移动通信实验和实践手段

移动通信原理学习心得

移动通信原理 一、移动通信的主要特点 1 移动通信必须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 2 移动通信是在复杂的通信环境中进行的 3 移动通信可以利用的频谱资源非常的有限,而移动通信业务量的需求却与日俱 增 4 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通信结构多种多样,网络管理和控制必须有效 5 移动通信设备(主要是移动台)必须适于在移动的环境中使用 二、移动通信系统 1 无线电寻呼系统 2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3 无绳电话系统 4 集群移动通信系统 5 移动卫星通信系统 6 分组无线网 三、移动通信的主要技术 1 调制技术 2 移动新到中电波传输特性的研究 3 多址方式 4 抗干扰措施 5 组网技术 四、调制解调 调制的目的是把要传输的模拟信号或者是数字信号变换成适合传输的高频信号。该信号称为已调信号。调制可分为模拟调制和数字调制。模拟调制是利用模拟信号直接调制载波的振幅、频率和相位。数字调制是利用数字信号来调制载波的振幅、频率和相位。 1、数字频率调制 2、数字相位调制 3、正交振幅调制(QAM) 4、扩展频谱调制 5、多载波调制 五、移动通信的传播特点和抗衰落技术 1、无线电波的传输特征 电波的传输方式:1直射波,电波从发射天线直射到接收天线的传播方式;2地表面波,是一种沿着地球表面传播的电磁波;3地面反射波,电波经过地面的反射到达接收天线。 电波在大气中传输:1大气折射,由大气的折射率的垂直梯度;2视线传播极限距离,主要与天线的高度有关。 2、移动信道的特征 1移动信道中存在的衰落:直射波、反射波和散射波在接收地点形成干涉场,使信号产生深度且快速的衰落;由于移动台的不断运动而造成的衰落比多经衰落慢得多,是慢衰落;由于大气的折射率的平缓的变化造成的衰落更加缓慢。2电波信号的多径时延。3多普勒效应。 为了防止因衰落引起的通信中断,在信道的设计中必须使信号的电平留有足够

移动通信原理与设备期末考试题库

《移动通信原理与设备》期末考试题库第一章移动通信概述 1.移动通信的定义是什么? 2.移动通信的特点有哪些? 3.对比GSM和GPRS两种移动通信系统。 4.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有哪些? 5.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的类型有哪些? 6.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方式有哪些?简述每种工作方式的概念和优缺点。 7.电波的传播方式有哪几种形式? 8.简述电波衰落的概念及分类。 9.对电波传播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10.电波传播的模型有哪些? 11.移动通信的噪声有哪些类型? 12.移动通信的干扰有哪些类型?简述每种干扰的产生原因及对策。 13.窄带CDMA如何实现对功率的控制? 第二章蜂窝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 1.移动通信有哪些组网方式?简述各种组网方式的概念及特点。 2.小区制根据服务对象和地形的不同可分为哪几种?每种方式的特点是什么? 3.无线区群的构成应满足哪些条件? 4.如何计算无线区群内的小区个数?

5.频率复用距离如何计算?如何对其进行最佳选取? 6.小区制有哪些激励方式?每种激励方式的特点是什么? 7.目前GSM网络广泛采用的无线小区模型有哪些,每种模型的特点是什么? 8.移动通信的编码技术有哪些类型?每种类型的特点是什么? 9.移动通信对数字语音编码的要求是什么? 10.语音编码可分为哪几类?每种编码方式的优缺点是什么? 11.多址方式有哪些基本类型?每种类型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又分别是什么? 12.移动通信的数字调制要求有哪些? 13.反映数字调制的性能指标有哪些?并写出其数学表达式。 14.简述相移键控(QPSK)的工作原理,绘制其原理框图,并进行数学推导。 15.简述均衡技术的概念和工作原理。 16.简述分集技术的概念和工作原理。 17.显分集技术可分为哪几种? 18.衡量天线性能的参数有哪些? 第三章 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1.GSM移动通信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各组成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2.2.SIM卡内部由哪些部分组成,其存储的内容有哪些? 3.3.简述GSM系统的编号种类及组成结构。 4.4.GSM系统有哪些接口?各接口分别实现哪两个功能实体间的连

对通信专业的认识

对中国移动通信的认识与展望 说到通信,就要从通信的基本定义和认识开始,从古到今,人类的社会活动总离不开消息的传递和交换,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就知道了古代的消息树,烽火台和驿马站传令,古代就有烽火戏诸侯的故事;道路现代社会就有了文字、书信、电报、电话、广播、电视、遥控等。这些都是通信手段和方式,人们可以用语言、文字、数据或图像等不同的形式来表达信息。“通信“也就是传递信息的意思。 通信技术是从最初的语言通信经历过了文字通信、印刷术、电报和电话移动通信及现在的互联网的通信。可见通信方式经历很大的变化,随着社会的需求,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通信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大,通信的方式变化的越来越多样,通信的通信技术也是在突飞猛进,不断地革新,通信也变得越来越迅速、准确、可靠、不受时间和地点距离的影响,人类的通信业进入了电通信的时代。 在朱红丽及其他老师讲到中国的通信事业的发展时,老师讲的很是激昂,我也对中国的通信有了更新的认识。其中讲到的关于3G的内容,让我对中国的移动通信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和关注。 移动通信可以说在无线电发明之际就产生了,从此人类开始了无线电的通信时代,现代的通信技术发展在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了,到现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通信的技术却得到了飞速发展。 中国的通信技术开始于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起步比西方晚,中国的通信技术在当时可以说是落后于西方很远,但经过60年的发展,中国的通信技术发展很快,已迎头赶上。 按照时间划分我国通信技术标准化发展可以大致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78年以前:

主要以计划经济为主,通信技术是模拟技术、传输媒介是明线、通信业务是电话、(明码)电报。标准的种类寥寥无几,主要是模拟电话网的技术体制和标准。 第二阶段是1979-1997年: 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通信技术开始由模拟向数字、步进制、纵横制、准电子交换机向程控交换、固定向移动、窄带向宽带、单一业务向综合业务过渡。 第三阶段是1997年以后: 我国加入WTO以后,电信改革重组,引入竞争,出现六个电信运营商。我国光缆建设已呈现高潮,截止到2006年9月底,固定、移动电话已达8.3亿部。 随着2002年12月18日“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成立,在这个协会的努力和国家信息产业部的支持下,这么多年来,在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的主持和推动下,制定了各种技术标准约有1100项。 而在说及我国通信技术的发展与标准等情况,我国的通信企业的技术标准又可分为以下若干阶段 一阶段: 2G时代 在2G时代,蜂窝移动通信领域有两大标准,一个是欧洲通信主推的GSM标准,另外一个是美国高通主推的CDMA标准。但是我国的通信设备制造业刚刚处于起步阶段,技术力量十分薄弱,基本没有企业有能力参与相关标准的制定,更别说将自有的技术纳入到标准中去。所以在这个阶段,我国通信企业一直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 二阶段: 3G时代,中国努力扭转被动局面 在3G时代,中国通信企业的研发实力与2G时代企业自身相比,有了较大提升,但与国外先导性企业的实力相比依然相差甚远。因此,尽管类似于华为、中兴这样已经跻身国际市场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参与了由美国高通公司主导的CDMA2000标准及欧洲通信巨头主导的WCDMA标准制定过程,但基于当时中国企业的技术地位和专利积累,想把相关专利技术推入到国外巨头主导的标准中实非易事。在我国通信企业的积极投入和努力下,我国通信企业开始有些专利纳入到CDMA2000及WCDMA标准中。近几年,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指导下,在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和我国通信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通信技术研发能力不断增强,研发水平不日益提高,与国际通信巨头的差距逐渐缩小,在部分技术领域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并将一些关键技术推入到国际标准中。其中,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技术推入国际标准成为三大3G主流技术之一,就是各方面共

无线通信测试工程师认证II级ATMCWTC

【无线通信测试工程师认证II级】ATMC-WT-C201 认证项目介绍 拥有ATMC无线通信测试工程师认证证书证明您: 掌握现代无线通讯领域中数字调制和解调的高级技术、重点应用和分析技能。 熟悉和掌握UMTS,TD-SCDMA,CDMA2000 1x-EVDO,Bluetooth/WLAN,WiMAX 等制式的移动通信原理和测试技术。 熟悉无线通讯领域中的主要测试仪表及其原理,能独立完成具体测量,掌握安捷伦相关无线通信测试类的仪器仪表,并能独立完成某些高级技能。认证考试要求 拥有【无线通信测试工程师认证—Ⅰ级】证书 修满无线测试认证Ⅱ级需要的课程,即一门必修课和两门选修课。

认证获得推荐 凡希望从事无线通信相关职业和具有一定英语水平的在职和非在职人员﹑各大专院校在校学生及要求获得无线通信测试知识和技术的人员,在已获得【无线通信测试工程师认证-I级】认证证书者的基础上,均可报名参加【无线通信测试工程师认证-II级】认证计划及其相关课程培训,并通过考试获得认证。 考试大纲

【无线通信测试工程师认证-II级】考试时间为3小时,包括理论(技术知识)考试和实验考试,考试科目为《无线通信数字信号的产生和分析》、《UMTS原理与测试》、《TD-SCDMA原理与测试》、CDMA2000 1x-EVDO原理与测试》、《BT/WLAN 原理与测试》、《WiMAX原理与测试》六门课中选三门,其中《无线通信数字信号的产生和分析》为必考科目。 《无线通信数字信号的产生和分析》考试号:ATMC-WT-E201 考试时间:1小时 理论考试内容: 1.数字调制的基本原理,数字移动通信和无线数据联接中应用的复杂调制方式,包括EDGE、HPSK和OFDM的技术要点和指标分析,和其他调制方法的对比。 2.数字调制信号源和信号发生器的分类、基本原理、关键参数和指标、基带信号发生器的类型和实现方法,数字(矢量)调制信号的生成等。对于数字调制信号的调整、诊断、损伤分析与验证,数字调制信号的关键应用。

通信工程毕业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 学生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实习单位杭州尚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二O一二年六月

一、实习基本情况 实习时间:2012年3月至2012年5月、 实习单位:杭州尚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实习地点:浙江杭州 实习部门:技术支持部 杭州尚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综合性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专业从事节能增效技术研发,通信技术、通信安全产品的设计、制造和销售等,特别面向通信运营商,提供高效、实用的节能技术和产品。同时在网络优化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展,公司目前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公司现有的产品和技术有:SLIDC系列电能监测系统、蓄电池恒温箱、SLP 系列智能保护开关、智能电量电度表、机房新风节能系统、空调冷凝器喷雾辅助散热系统、热管式无泵型制冷系统、节能添加剂和隔热涂料等。 二、实习主要内容 1.思想和纪律表现 思想方面,专业实习是我们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非常重要实践性课程。本人在思想上端正自身对专业实习的态度,把高等院校学生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之中,以此来检验自身的所学,并通过实习努力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变为专业能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我积极把握机会,努力与实习公司里的经验丰富的老员工一起探讨专业的知识和解决方案等问题。 纪律上,本人尊重实习公司的规章制度、管理制度、理念和培训机制,认真严格地实施公司交与我们的各项任务。我认真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不私自离开岗位,认真积极完成工作,保证工作质量,保证工作的进行不影响公司正常的作息和工作的进行。 2.工作内容、职位描述、职责范围 杭州尚灵已经拥有比较完善的架构机制和管理机制,我被安排到技术支持部当一名实习生。首先我被安排接受为期10天的专业培训。 公司主要培训GSM网络的知识: GSM全名为: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中文为全球移动通讯系统,俗称"全球通",是一种起源于欧洲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其开发目的是让全球各地可以共同使用一个移动电话网络标准,让用户使用一部手机就能行遍全球。动通信系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欧洲及世界其他地方的数字移动电话系统。GSM使用的是时分多址的变体,并且它是目前三种数字无线电话技术(TDMA、GSM和CDMA)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 在了解了GSM系统基础知识后,还给我们介绍了网络优化中的切换技术问题,频率规划方案,基站选址原则,天线系统构架,无线信道和层三信令,系统消息类

《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

重庆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 专业:通信工程专业12级 学号:631206040218 姓名:柴闯闯 实验所属课程: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 实验室(中心):信息技术软件实验室 指导教师:谭晋 2014年11月

一、题目 扩频通信系统仿真实验 二、仿真要求 ①传输的数据随机产生,要求采用频带传输(DPSK调制); ②扩频码要求采用周期为63(或127)的m序列; ③仿真从基站发送数据到三个不同的用户,各不同用户分别进行数据接收; ④设计三种不同的功率延迟分布,从基站到达三个不同的用户分别经过多径衰落(路径数分别为2,3,4); ⑤三个用户接收端分别解出各自的数据并与发送前的数据进行差错比较。 三、仿真方案详细设计 (1)通信系统的总体框图如下: 由上图可以看出,整个设计由发送端、信道和接收机三个部分组成。 ①发射机原理

发送端首先产生三组用户数据和三组不同的m序列,并用三组m序列分别对用户信息进行扩频。再将扩频信号与载波进行DPSK调制,得到高频的已调调信号并将其送入无线的多径信道。 ②无线信道 信道模拟成无线的多径多用户信道,在这个信道中有三个用户进行数据传输,每个用户的数据分别通过三径传输到达接收端。三径会有不同的延时,衰减。最终,还要将三径用户数据增加高斯白噪声。 ③接收机原理 接收端会接收到有燥的三径信息的叠加。首先,要对接收到的三径信息进行解扩,分离出三组用户信息;其次,在将解扩后的信息进行带通滤波去除带外噪声;最后,分别对三组用户信息进行解调得到原始数据,在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误码率统计,得出系统的性能指标。 (2)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 ①扩频码(m序列)的产生 扩频码为伪随机码,可以m序列、Golden序列。本设计采用自相关特性好,互相关特性较差的m序列,为了节省运算量,我选取了周期为63扩频序列,经过计算易知要产生周期为63的m序列需要长度为6的反馈系数,经过查找资料得出三组反馈系数(八进制)45、67、75,其对应的二进制为1000011、1100111、1101101。并将二进制与移位寄存器级数对应,以1000011为例,设初始化各寄存器单元内容为1,其具体的寄存器结构图如下所示:

中南大学经典个人求职简历模板封面+内页-word版(一)

姓名:茉莉花 毕业院校:湖南大学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学历:本科

姓 名:茉莉花 性 别:女 出生日期:1992.2.5 籍 贯:山西省太原市 民 族:汉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毕业院校:天津科技大学 院系名称:化工学院 专业名称:应用化学专业 联系方式: 手 机:000000000 电 话:0000000000 邮 箱:00000000000 主修课程 主修课程:有关课程等幼教五项技能技巧啥的。 ◆ 2009年-2010年 选修教师职业道德 成绩82 ◆ 2009年-2010年 选修现代教师礼仪 成绩83 ◆ 2010年-2011年 选修教育学 成绩81 ◆ 2010年-2011年 选修心理学 成绩90 ◆ 2010年-2011年 选修普通话口语 成绩84 教育背景 1992.9-1996.7 ◆ 湖北省孝感地区卫生学校 2001.1-2002.5 ◆ 湖北省广水市第一人民医院进修内儿科 2002.5-2005.7 ◆ 湖北省江汉大学 2005.9-2006.6 湖北省广水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进修 培训情况 ◆ 1992.9-1996.7 湖北省孝感地区卫生学校 ◆ 2001.1-2002.5 湖北省广水市第一人民医院进修内儿科 ◆ 2002.5-2005.7 湖北省江汉大学 ◆ 2005.9-2006.6 湖北省广水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进修 ◆ 1992.9-1996.7 湖北省孝感地区卫生学校 ◆ 2001.1-2002.5 湖北省广水市第一人民医院进修内儿科 ◆ 2002.5-2005.7 湖北省江汉大学 ◆ 2005.9-2006.6 湖北省广水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进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