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审计抽样练习——固定样本量抽样法

审计抽样练习——固定样本量抽样法

审计抽样练习——固定样本量抽样法
审计抽样练习——固定样本量抽样法

审计抽样练习

1、根据以下资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1)审计人员在编制审计计划时,准备在X公司2010年度所开具的全部发票中,采用固定样本量抽样法随机抽取若干发票进行控制测试,检查样本发票是

否有对应的安装验收报告。审计人员确定的预期总体偏差率为1%,可容忍偏差率为4%,信赖过度风险为5%。

(3)控制测试中常用的风险系数如下表:

请根据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水平、预期总体偏差率和可容忍偏差率等因素,利用“样本量确定表法”和“公式法”分别确定此次样本抽样的规模。

解:

根据样本量表查得:N=156

根据公式法:N=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系数(R)÷可容忍偏差率(TR)=6.3÷4%≈157

审计抽样答案

第九章审计抽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信赖不足风险是(C )。 A.根据抽样结果对实际存在重大错误的账户余额得出不存在重大错误的结论 B.根据抽样结果对实际不存在重大错误的账户余额得出存在重大错误的结论 C.根据抽样结果对内控制度的信赖程度低于其实际应信赖的程度 D.根据抽样结果对内控制度的信赖程度高于其实际应信赖的程度 2.下列各项风险中,对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都产生影响的是(C )。 A.误拒风险 B.信赖不足风险 C.非抽样风险 D.误受风险 3.下列抽样风险中,属于注册会计师在细节测试时,最容易导致其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是(D)。 A.信赖过度风险 B.误拒风险 C.信赖不足风险 D.误受风险 4.应收账款总金额为400万元,重要性水平为6万元,根据抽样结果推断的差错额为4.5万元,而账户的实际差错额为8万元,这时,注册会计师承受了(C )。 A.误拒风险 B.信赖不足风险 C.误受风险 D.信赖过度风险 5.下列有关信息技术对审计过程的影响的相关提法中,不正确的是(C )。 A.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应用并不改变注册会计师制定的审计目标 B.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对业务流程和控制的了解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C.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不会对审计风险的评价产生直接影响 D.在高度电算化的信息环境中,业务活动和业务流程引发了新的风险,从而使具体控制活动的性质有所改变 6.为了实现信息处理完整性目标,注册会计师设计的下列程序中,恰当的是 (A )。 A.编辑检查以确保无重复交易录入 B.将客户、供应商、部分数据、发票和采购订单等信息与现有数据进行比较 C.检查交易流程中是否包含恰当的授权 D.访问控制是否满足适当的职责分离 7.在控制测试的统计抽样中,注册会计师对总体做出的结论可以接受的是(A )。 A.估计的总体偏差率上限低于可容忍偏差率 B.样本偏差率大大低于可容忍偏差率 C.计算的总体错报上限低于可容忍错报 D.调整后的总体错报远远小于可容忍错报 8.ABC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支票由连续编号由1000至5000,注册会计师拟选择其中40张进行审查。要求:如采用随机抽样法选择样本(随机数表在备选答案后),样本总体与表中前四位数对应,且确定起点为第一列第一行,路线为第一、第二、第三列,则注册会计师选择的第5个样本是( C )。

第4章审计抽样练习题及答案讲解

第四章审计抽样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对误差的定义正确的是()。 A、A公司要求订购单必须事先连续编号,注册会计师进行此项控制测试时将订购单未经过被授权人员签字作为偏差 B、B公司要求验收部门对已收货的商品编制验收单,注册会计师将未编制验收单的情况作为一项误差 C、注册会计师核对C 公司应收账款明细账与总账,将总账和明细账中金额不符的情况作为错报 D、注册会计师核对销售商品的发票和账面金额是否相符时,将发票未进行审核的情况作为偏差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统计抽样的优点的是()。 A、统计抽样能够客观地计量抽样风险 B、统计抽样有助于注册会计师高效地设计样本,计量所获证据的充分性 C、统计抽样通过调整样本规模精确地控制风险 D、统计抽样可能发生额外的成本 3、下列各项中,不直接影响控制测试样本规模的因素是()。 A、可容忍偏差率 B、注册会计师在评估风险时对相关控制的依赖程度 C、控制所影响账户的可容忍错报 D、拟测试总体的预期偏差率 4、在控制测试中,确定样本规模时一般不需要考虑()。 A、预计总体误差 B、可容忍误差 C、可接受的抽样风险 D、总体变异性 5、下列关于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的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A、总体变异性在控制测试中无需考虑 B、在既定的可容忍误差下,预计总体误差越大,所需的样本规模越大 C、抽样单元超过5000 个的总体视为大规模总体 D、无论是统计抽样还是非统计抽样,注册会计师必须对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进行量化 6、X 注册会计师在对Y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进行测试的同时,一并对应收账款进行了测试。假定 Y 公司2012 年12 月31 日应收账款明细账显示其有2 000 户顾客,账面余额为10 000 万元。X 注册会计师拟通过抽样函证应收账款账面余额,抽取130 个样本。样本账户账面余额为

第三节 抽样技术在控制测试中的运用

第三节抽样技术在控制测试中的运用 一、抽样基本概念在控制测试中的运用 在控制测试中,审计人员主要关注抽样风险中的信赖过度风险。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与样本规模成反比。审计人员愿意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越低,样本规模通常越大。审计人员愿意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越高,样本规模越小。控制测试中选取的样本旨在提供关于控制运行有效性的证据。由于控制测试是控制是否有效运行的主要证据来源,因此,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应确定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上。通常,相对较低的水平在数量上是指5%~10%的信赖过度风险。在实务中,一般的测试是将信赖过度风险确定为10%。 在控制测试中,可容忍误差是指可容忍偏差率。可容忍偏差率是指审计人员在不改变其计划评估的控制有效性,从而不改变其计划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的前提下,愿意接受的对于设定控制的最大偏差率。在确定可容忍偏差率时,审计人员应考虑计划评估的控制有效性。计划评估的控制有效性越低,审计人员确定的可容忍偏差率通常越高,所需的样本规模就越小。一个很高的可容忍偏差率通常意味着,控制的运行不会大大降低相关实质性程序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审计人员预期控制运行的有效性很低,特定的控制测试可能不需进行。反之,如果审计人员在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时预期控制的运行是有效的,审计人员必须实施控制测试。换言之,审计人员在风险评估时越依赖控制运行的有效性,确定的可容忍偏差率越低,进行控制测试的范围越大,因而样本规模增加。 在实务中,审计人员通常认为,当偏差率为3%~7%时,控制有效性的估计水平较高;可容忍偏差率最高为20%,偏差率超过20%时,由于估计控制运行无效,审计人员不需进行控制测试。当估计控制运行有效时,如果审计人员确定的可容忍偏差率较高就被认为不恰当。图表9-4 列示了可容忍偏差率与计划评估的控制有效性之间的关系。 图表9-4 可容忍偏差率和计划评估的控制有效性之间的关系

中级审计师-审计理论习题(第一部分)第八章 审计抽样

(第一部分)第八章审计抽样 一、单项选择题 1、属性抽样中,精确限度等于()。 A、可容忍的误差率 B、可容忍的误差率与预计总体误差率二者的差额 C、样本误差率 D、样本误差率与预计总体误差率二者的差额 2、下列样本选择方法中,不符合随机原则的是()。 A、简单随机选样法 B、系统选样法 C、分层选样法 D、随意选样法 3、下列抽样方法中可用于估计总体的金额特征的是()。 A、发现抽样法 B、属性抽样法 C、变量抽样法 D、判断抽样法 4、误受风险和信赖过度风险可能影响()。 A、审计效率 B、审计效果 C、样本的选择 D、审计质量控制 5、属性抽样中,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审计人员预计的总体误差率提高,则所需样本量()。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无法确定 6、下列因素中,构成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方法区别的因素是()。 A、审计过程中运用职业判断 B、要求审计人员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C、将抽样风险加以量化和控制 D、存在抽样风险 7、在属性抽样中,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审计人员要求的精确限度增大,则所需的样本量()。 A、减少 B、增大 C、不变 D、无法确定 8、抽样风险指的是()。 A、审计程序可能不适应审计目标的要求 B、审计人员不能发现样本中的错误 C、审计人员无法对被选为样本的凭证进行审查 D、随机选取的样本在某特征方面不能代表总体 9、属性抽样主要运用于()。 A、内部控制测试 B、实质性审查 C、非统计抽样

1、下列属于统计抽样的优点有()。 A、使用方便、灵活,能够充分利用审计人员的实践经验和判断能力 B、采用随机原则进行样本选择,减少了人为的偏见 C、审计人员能够将抽样风险量化,并加以控制 D、可以科学地确定样本量 E、运用概率统计理论对样本结果进行评价推断总体特征,所得出的审计结论具有科学的依据 2、内部控制测试中的抽样风险包括()。 A、误受风险 B、信赖不足风险 C、误拒风险 D、信赖过度风险 E、重大错报风险 3、下列选项中,变量抽样法的基本方法有()。 A、单位均值估计法 B、比较分析法 C、差异估计法 D、比率估计法 E、趋势分析法 4、下列选项中,运用属性抽样法的基本步骤包括()。 A、确定审查总体 B、确定抽样参数 C、确定样本量 D、选取样本 E、撰写审计报告 5、下列方法中属于统计抽样方法的有()。 A、随机选样 B、分层选样 C、属性抽样 D、变量抽样 E、系统选样 6、下列选项中,分层选样法的优点包括()。 A、减少样本的非抽样风险 B、将样本的选择与总体中的关键项目联系起来 C、将相对同质的项目划为一类,可提高样本在其所在层次的代表性 D、对于项目之间特征差异较大的总体的样本选择更具优越性 E、无偏见地选取样本项目 7、下列选项中,实质性审查中的抽样风险包括()。 A、信赖过度风险 B、信赖不足风险 C、误拒风险 D、误受风险 E、重大错报风险 8、下列情况中是造成非抽样风险原因的有()。 A、审计方法的选择不合理 B、审计工作中采用的抽样方法 C、审计程序的设计不当

第八章 审计抽样

第八章审计抽样 一单项选择题 1.审计师在属性抽样确定样本规模时,没有必要考虑的因素有:() A.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 B.预计总体偏差 C.总体变异性 D.可容忍偏差 2.在未对总体进行分层的情况下,审计师不宜采用的抽样方法是:() A.均值估计抽样 B.比率估计抽样 C.差额估计抽样 D.概率比例金额抽样 3.审计师从总体规模为1000个,账面价值为300000元的存货中选取200个项目进 行检查,确定其审定金额为50500元,如果采用比率估计抽样,审计推断的存货总体金额为:() A.500 B.2500 C.3000 D.47500 4.下列有关概率比例金额抽样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抽样分布更接近正太分布 B.与低估的账户相比,高估的账户被抽取的那可能性更小 C.每个账户被选中的机会相同 D.余额为零的账户没有被选中的机会 5.在下列各项风险中,对审计的效率和效果都产生影响的是:() A.信赖过度风险 B.信赖不足风险 C.误受风险 D.非抽样风险 6.审计师对总体进行分层抽样的主要目的在于:() A.减少样本的非抽样风险 B.决定审计对象总体特征的正确发生率

C.审计可能有较大错误的项目,并减少样本量 D.无偏见的选取样本项目 7.下列属于信赖不足风险的是:() A.根据抽样结果对实际存在重大错误的账户余额得出不存在重大错误的结论 B.根据抽样结果对实际不存在重大错误的账户余额得出存在重大错误的结论 C.根据抽样结果对部审计的信赖高于其实际应信赖的程度 D.根据抽样结果对部审计的信赖低于其实际应信赖的程度 8.审计师希望从2000帐编号为0001至2000的支票中抽取100进行审计,随机确定 的抽样起点为1955,采取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到的第四个样本为 A.2015 B.0015 C.2005 D.1995 9.在控制测试中,信赖过度风险与样本数量之间是()变动关系 A.同向 B.反向 C.比例 D.不变 10.下列关于审计师关于审计抽样方法运用的描述,不恰当的是:() A.风险评估程序通常不涉及审计抽样,但是如果审计师在了解部控制的同时对部控运行的有效性进行测试可以运用审计抽样 B.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可以将审计抽样用于控制测试 C.控制测试过程中审计师采用审计抽样 D.审计抽样适用于细节测试,不适用于实质性程序 11.属性抽样中,总体偏差上限为4.1%,可以容忍的错报风险为7%,审计保证程 度为95%,保证审计师做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总体偏差超过4.1%的可能性为10% B.总体的实际偏差超过可以容忍的偏差的可能性很小,总体可以接受 C.审计师对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是恰当的 D.部控制是有效的。所以可以降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降低,减少实质性程序 12.下列关于抽样方法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固定样本量抽样是指审计师对一个确定规模的样本量实施检查,直至满足该规模的所有样本全部选出来、审查完之后才做出审计结论。 B. 停走抽样中,一旦发现一个偏差就立即停止抽样 C. 发现抽样中,如果样本中没有发现偏差,则可以得出总体可以接受的结论 D. 均值估计、比率估计和差额估计是变量抽样方法 13.下列关于金额单位抽样的说确的是:() A.PPS抽样是用属性抽样的原理对总体的金额做出判断的抽样方法

第8章 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选取样本)1

二、选取样本阶段 (一)确定样本规模 1.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在控制测试中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如下: (1)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在实施控制测试时,注册会计师主要关注抽样风险中的信赖过度风险。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与样本规模反向变动。控制测试中选取的样本旨在提供关于控制运行有效性的证据。由于控制测试是控制是否有效运行的主要证据来源,因此,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应确定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上。在控制测试中,影响注册会计师可以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的因素包括: ①该控制所针对的风险的重要性; ②控制环境的评估结果; ③针对风险的控制程序的重要性; ④证明该控制能够防止、发现和改正认定层次重大错报的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⑤在与某认定有关的其他控制的测试中获取的证据的范围; ⑥控制的叠加程度: ⑦对控制的观察和询问所获得的答复可能不能准确反映该控制得以持续适当运行的风险。通常,相对较低的水平在数量上是指5%~10%的信赖过度风险。注册会计师一般将信赖过度风险确定为10%,特别重要的测试则可以将信赖过度风险确定为5%。在实务中,注册会计师通常对所有控制测试确定一个统一的可接受信赖过度风险水平,然后对每一测试根据计划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和控制有效性分别确定其可容忍偏差率。本例中,注册会计师确定的可接受信赖过度风险为10%。 (2)可容忍偏差率。可容忍偏差率与样本规模反向变动。在确定可容忍偏差率时,注册会计师应考虑计划评估的控制有效性。计划评估的控制有效性越低,注册会计师确定的可容忍偏差率通常越高,所需的样本规模就越小。一个很高的可容忍偏差率通常意味着,控制的运行不会大大降低相关实质性程序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注册会计师预期控制运行的有效性很低,特定的控制测试可能不需进行。反之,如果注册会计师在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时预期控制的运行是有效的,注册会计师必须实施控制测试。换言之,注册会计师在风险评估时越依赖控制运行的有效性,确定的可容忍偏差率越低,进行控制测试的范围越大,因而样本规模增加。 在实务中,注册会计师通常认为,当偏差率为3% ~7%时,控制有效性的估计水平较高;可容忍偏差率最高为20%,偏差率超过20%时,由于估计控制运行无效,注册会计师不需进行控制测试。当估计控制运行有效时,如果注册会计师确定的可容忍偏差率较高就被认为不恰当。表8-3列示了可容忍偏差率与计划评估的控制有效性之间的关系。本例中注册会计师预期现金支付授权控制运行有效,确定的可容忍偏差率为7%。 计划评估的控制有效性可容忍偏差率(近似值,%) 高3~7 中6~12 低11~20 最低不进行控制测试

审计第04章 审计抽样方法 章节练习

审计(2017)第四章审计抽样方法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注册会计师实施的下列审计程序中,通常会涉及审计抽样的是()。 A.风险评估程序 B.未留下运行轨迹的控制进行的控制测试 C.细节测试 D.实质性分析程序 2.下列关于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扩大样本规模降低非抽样风险 B.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均不能量化 C.非抽样风险是人为造成的,可以降低或防范 D.抽样风险与样本规模同向变动 3.下列各项中,不会导致非抽样风险的是()。 A.注册会计师在测试销售收入的完整性认定时将主营业务收入日记账界定为总体 B.注册会计师未对总体中的所有项目进行测试 C.注册会计师在测试现金支付授权控制的有效性时,未将签字人未得到适当授权的情况界定为控制偏差 D.注册会计师依赖应收账款函证来揭露未入账的应收账款 4.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的应用中,注册会计师主要关注的测试目标是()。 A.提供关于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以支持计划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 B.提供关于是否存在相关内部控制的审计证据 C.识别财务报表中各类交易中存在的重大错报 D.识别财务报表中各类账户余额和披露中存在的重大错报 5.下列关于抽样总体的适当性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如果要测试所有发运商品都已开具账单,注册会计师应将已发运的项目作为总体 B.测试应付账款的低估时,将被审计单位的供应商对账单作为总体 C.如果要测试现金支付授权控制是否有效运行,应将已授权的项目作为抽样总体 D.测试应付账款的高估时,将应付账款明细表作为总体 6.注册会计师要测试被审计单位2016年现金支付授权控制是否有效运行,在进行审计抽样时,应当定义的总体是()。 A.该企业2016年12月份所有现金支付单据 B.该企业2016年12月份所有应支付未支付的票据 C.该企业2016年1-12月所有现金支付单据 D.该企业2016年1-12月所有已支付但未经授权的现金支付单据 7.在实施属性抽样时,注册会计师将总体定义为包括整个被审计期间的交易,但在期中实施初始测试。如果低估了剩余期间将要发生的项目的数量,下列观点和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直接根据已测试样本对整个期间内部控制形成结论 B.直接导致被测试的内部控制总体不满足完整性 C.可以对未包含在总体中的那部分交易实施替代程序 D.将未包含的项目作为一个独立的样本进行测试 8.下列抽样方法中,适用于在控制测试使用统计抽样的是()。

属性抽样

什么是属性抽样 属性抽样是指在精确度界限和可靠程度一定的条件下,为了测定总体特征的发生频率而采用的一种方法。根据控制测试的目的和特点所采用的审计抽样通常称为属性抽样。属性抽样用于内部控制的符合性测试,目的是确定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的有效程度。 属性抽样的具体方法 1.固定样本量抽样常用于估计审计对象总体中某种误差发生的比例,用比例回答问题。固定样本就是让你把这个方案定下来。 2.停—走抽样从预期总体误差为零开始,通过边抽样边评价来完成抽样审计工作。停-走抽样的步骤:先编表再判断。 3.发现抽样就是按照预期总体误差为0来查方案,如果审完以后如果确实是0就信赖这个内部控制,如果不是0就不信赖内部控制。发现抽样主要用于查找重大非法事件。 属性抽样的具体步骤 (一)明确审计测试目标 一般来说,控制测试的总目标在于测试某一循环中控制的应用情况。例如,在销售和收款循环测试中,测试的总目标 通常为测试销售和现金收入控制的有效性。 (二)定义属性和偏差状态 采用审计抽样,审计人员必须仔细定义所测试的特性(属性)及偏差状态。相关属性和偏差状态都直接来自于审计方案。 (三)定义总体 总体是审计人员希望通过测试得到其特性的数据体,也即审计对象所包含的所有项目的综合。在定义总体时,必须使其与审计测试的目标一致。此外,在选取样本之前,审计人员应测试总体的完整性,以确保依据样本的结果而推断出的总体结果有效。 (四)定义抽样单位 定义抽样单位时,主要考虑如何使其与审计测试的目标一致。因此,在定义总体、计划审计手续时,往往同时就定义了恰当的抽样单位。 (五)确定可容忍的偏差率 确定为多大是适当的,受到属性的定义和属性的重要程度的影响,是职业判断的结果。属性越重要,则发生偏差代表的情况越严重,可容忍的偏差率越低。 (六)确定可接受的过度信赖风险 只要使用抽样方法,则可接受的过度信赖风险就是存在的。在确定过度信赖风险时,审计人员必须运用专业判断。因为过度信赖风险是审计人员愿意承担的风险的量度,主要考虑的是审计人员想将控制风险的估定水平减低到什么程度,以确定余额详细测试的范围。估定的控制风险越低,过度信赖风险越低,计划的余额详细测试的范围也就越小。 (七)估计总体偏差率 为了计划适当的样本量,应当预先估计总体偏差率。如果预期总体偏差率较低,则需要较小的样本量就可以满足审计人员的可容忍偏差率的要求,这是因为不需要精确的估计。通常审计人员可以利用以前年度的审计结果来估计总体偏差率。如果没有以前年度的审计结果或者虽有但不可靠,审计人员还可以从本年度总体中选取一个较小的预备样本进行估计。如果使用预备样本,只要遵循恰当的选样的程序,它也可以包括在最终样本之中。 (八)确定初始样本量 初始样本量受四个因素影响:总体容量、可容忍的偏差率、过度信赖风险和估计总体偏差率。在上述四个因素中,可容忍的偏差率与估计总体偏差率两因素的结合对样本量影响较大。属性抽样中初始样本量的确定,通常既可以用计算法,也可以采用查表法来确定。

第10章 审计抽样习题+案例

第10 章审计抽样 习题参考答案 1.审计抽样的含义是什么? 【答】审计抽样是指从某一特定的审计对象(审计总体)中,按一定方式抽取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审查,并用样本的审查结果推断审计总体特征的审计方法。 2.什么是抽样风险?抽样风险具体表现为哪几种形式,各自对审计结果有何影响? 【答】抽样风险:由于采用抽样审查方法,即并非对总体中 100%的项目进行审查,而只是对抽取的样本进行审查,并以样本特征推断总体特征,由此得出的审计结论与总体实际情况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 表现形式及影响:(1)控制测试中的抽样风险。控制测试中的抽样风险主要有两种,一是过度依赖风险;二是依赖不足风险。过度依赖风险是指在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测试时,通过样本的考察,得出依赖内部控制的结论,但总体的实际情况可能并不符合这一结论。即在审计师选取的内部控制样本中,其有效性好于总体水平,这样对样本考察的结果将导致审计师对内部控制给予过度的依赖。依赖不足风险,指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测试时,基于对样本的考察得出了不能依赖内部控制的结论,但总体的实际情况却是可以依赖的,即对内部控制应该依赖而未予依赖。 (2)实质性测试中的抽样风险。实质性测试中的抽样风险也有两种:一是误拒风险;二是误受风险。误拒风险,指在对账户余额的正确性进行测试时,实际上某项余额正确,而审计师通过考察样本却得出该余额不正确的结论,即将事实上正确的余额看成是错误的余额。误受风险,指实际上某项余额是错误的,而审计师考察样本后却得出该项余额正确的结论,即将事实上错误的余额误作为正确的予以接受。

3.什么是非抽样风险?非抽样风险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哪些? 【答】非抽样风险:非抽样风险是指由于采用抽样审查方法之外的其他原 因所造成的风险。例如,审计程序设计不当、审计方法选择不合理、审计师工 作疏忽、审计师专业判断存在瑕疵等原因,导致审计目标难以实现。 具体表现形式:非抽样风险一般难以量化,可以通过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 的科学、周密设计以及审计工作的适当督导将其消除或减少。 4.审计师应分别采用何种方法对各种抽样风险进行控制? 【答】(1)对I类抽样风险的控制。依赖不足风险和误拒风险都是将正确 判断为错误的风险,我们称其为I类风险或α风险。对I类风险最为有效的控 制方法就是扩大审查的样本规模。因为增大样本规模,可以提高样本对审计总 体特征的代表性,从而使抽样结果更为有效。 (2)对Ⅱ类抽样风险的控制。与I类风险相对应,过度依赖风险和误受风险都是将错误判断为正确的风险,我们称其为Ⅱ类风险或风险。控制Ⅱ类风 险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改进抽样方法。因为抽样方法越科学,抽样过程的精度 就越高,抽样结果的可靠程度也越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将Ⅱ类风险控制 在审计师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以保证审计工作质量。 5.影响审计抽样质量的因素有哪些?对审计抽样的质量控制包括哪些内容? 【答】影响审计抽样质量的因素:(1)样本的代表性。样本的代表性越强,用样本审查结果推断审计总体特征就越精确,抽样误差也就越小;(2)抽样误差。抽样误差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审计结论的准确性;(3)由样本审查结果对总体作出的推断。由样本审查结果推断审计总体的特征对审计抽样工作质量更有 直接的影响,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审计师还要承担I类和Ⅱ类抽样风险,使得这 一推断过程成为审计抽样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4)审计师素质。审计师能否胜任审计抽样工作,能否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会影响审计 抽样的工作质量。 对审计抽样质量进行控制的内容:(1)审计抽样的技术控制。尽可能选择

审计方法练习题

第四章审计方法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 单选题:(2.0分) 顺查法不适用于( )。 A. 规模较小、业务量少的审计项目 B. 内部控制制度较差的审计项目 C. 规模较大、业务量较大的审计项目 D. 重要的审计事项 参考答案: C 2. 单选题:(2.0分) 审计调查、取证的方法不包括( )。 A. 观察法 B. 调账法 C. 查询法 D. 专题调查法 参考答案: B 3. 单选题:(2.0分) 函询是指通过向有关单位发函来了解情况取得审计证据的一种方法。一般用于( ) A. 货币资金的审查 B. 期间费用的审查 C. 长期资产的审查 D. 往来款项的审查 参考答案: D 4. 单选题:(2.0分) 对库存现金、有价证券、贵重物品的盘存,应采用

( )。 A. 监督盘存 B. 观察盘存 C. 抽查盘存 D. 直接盘存 参考答案: A 5. 单选题:(2.0分) 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具有各自不同的用途。针对以下用于控制测试的抽样目的,适宜采用非统计抽样的是()。 A. 通过调整样本规模精确地控制抽样风险 B. 分析被测试的内部控制偏差率是否与上年相同 C. 分析被测试的内部控制偏差率比上年下降的原因 D. 通过抽样查找内部控制偏差率下降的幅度 参考答案: C 6. 单选题:(2.0分) 注册会计师运用分层抽样方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 A. 减少样本的非抽样风险 B. 决定审计对象总体特征的正确发生率 C. 审计可能有较大错误的项目,并减少样本量 D. 无偏见地选取样本项目 参考答案: C 7. 单选题:(2.0分) 下列属于信赖不足风险的是( )。 A. 根据抽样结果对实际存在重大错误的账户余额得出不存在重大错误的结论

审计理论与实务-第八章审计抽样知识点

审计理论与方法——第八章审计抽样 目录 01考情分析 02内容介绍 03内容讲解 【考情分析】 本章是中级审计理论与实务要求的范畴,包括审计抽样的基本理论和具体应用。近三年考试都有所涉及,分值5分左右,主要偏重基本概念的掌握。 仅中级资格考试要求。 【内容介绍】 第一节审计抽样概述 第二节审计抽样的基本程序和样本选取方法 第三节属性抽样法 第四节变量抽样法 【内容讲解】 第一节审计抽样概述 一、审计抽样的含义和运用 审计抽样是指审计人员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推断总体特征的一种审计方法,包括统计抽样方法和非统计抽样方法。 审计抽样可用于内部控制测试和实质性审查,但并不适用于这些测试中的所有程序。比如,审计抽样可在检查和函证中广泛运用,但通常不用于询问、观察和分析。 审计抽样通常不适用于下列情况: 1.检查总体的完整性; 2.抽样单位较少; 3.总体中的每笔业务金额均超过重要性水平; 4.可接受检查风险过低或要求审计检查保证程度过高; 5.有特殊风险或需要特别关注的事项; 6.使用审计抽样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审计人员可以对审计事项中的全部项目进行审查: (1)审计事项由少量大额项目构成的; (2)审计事项可能存在重要问题,而选取其中部分项目进行审查无法提供适当、充分的审计证据的; (3)对审计事项中的全部项目进行审查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 审计人员可以在审计事项中选取下列特定项目进行审查: (1)大额或者重要项目; (2)数量或者金额符合设定标准的项目; (3)其他特定项目。 选取部分特定项目进行审查的结果,不能用于推断整个审计事项。 二、审计抽样的种类 (一)统计抽样 统计抽样是指同时具备下列特征的抽样方法: (1)随机选取样本; (2)运用概率论评价样本结果和计量风险。 统计抽样的优点: 1.科学的确定样本量; 2.随机选样,减少偏见; 3.量化抽样风险; 4.运用概率统计理论对样本结果进行评价推断总体特征。 缺点:但统计抽样又可能发生额外的成本,需要特殊的专业技能,而且也做不到绝对准

第4章 审计抽样 练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审计抽样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对误差的定义正确的是()。 A、A公司要求订购单必须事先连续编号,注册会计师进行此项控制测试时将订购单未经过被授权人员签字作为偏差 B、B公司要求验收部门对已收货的商品编制验收单,注册会计师将未编制验收单的情况作为一项误差 C、注册会计师核对C公司应收账款明细账与总账,将总账和明细账中金额不符的情况作为错报 D、注册会计师核对销售商品的发票和账面金额是否相符时,将发票未进行审核的情况作为偏差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统计抽样的优点的是()。 A、统计抽样能够客观地计量抽样风险 B、统计抽样有助于注册会计师高效地设计样本,计量所获证据的充分性 C、统计抽样通过调整样本规模精确地控制风险 D、统计抽样可能发生额外的成本 3、下列各项中,不直接影响控制测试样本规模的因素是()。 A、可容忍偏差率 B、注册会计师在评估风险时对相关控制的依赖程度 C、控制所影响账户的可容忍错报 D、拟测试总体的预期偏差率 4、在控制测试中,确定样本规模时一般不需要考虑()。 A、预计总体误差 B、可容忍误差 C、可接受的抽样风险 D、总体变异性 5、下列关于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的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A、总体变异性在控制测试中无需考虑 B、在既定的可容忍误差下,预计总体误差越大,所需的样本规模越大 C、抽样单元超过5000个的总体视为大规模总体 D、无论是统计抽样还是非统计抽样,注册会计师必须对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进行量化 6、X注册会计师在对Y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进行测试的同时,一并对应收账款进行了测试。假定Y 公司2012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明细账显示其有2 000户顾客,账面余额为10 000万元。X注册会计师拟通过抽样函证应收账款账面余额,抽取130个样本。样本账户账面余额为500万元,审定后认定的余额为450万元。根据样本结果采用差额估计抽样法推断应收账款的总体余额为()万元。 A、-769.23 B、9 230.76

浅议如何选择合适的审计统计抽样方法

浅议如何选择合适的审计统计抽样方法 摘要:选择统计抽样方法时,要全面考虑每一种统计抽样方法各自的优点和运用条件,结合审计项目的特点和要求,再与丰富的审计实践经验相结合,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关键字:审计选择统计抽样方法 正文: 一、审计统计抽样概述 审计抽样是指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测试时,从被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审查,通过样本的审查结果来推断被审总体特征的一种审计技术方法,审计统计抽样是审计抽样的一种方法,它是相对于非统计抽样而言的。统计抽样是指在审计抽样中,审计人员根据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按照一定方法确定样本数量,并以样本审查结果推断评估总体的审计抽样技术。它运用的数学运算包括两个过程:计算样本规模和推算总体。统计抽样的思想方法是以假设检验为前提,设定抽样参数,确定抽样规模,无人为偏见的随机抽取样本进行审核,根据需要扩大样本,逐次逼近总体特征,根据样本特征经科学计算推导,得出总体结论。根据抽样测试的目标不同,统计抽样方法可分为两大类:用于符合性测试的属性抽样和用于实质性测试的变量抽以及货币单位抽样。 二、审计中常用的统计抽样技术 (一)属性抽样 属性抽样用于内部控制符合性测试。其目的是确定被审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程度。每个样本的审查结果只能是“符合”或者“违反”有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对总体的评价以误差率表示。常用的属性抽样方法有固定样本量抽样、停-走抽样和发现抽样。 1. 固定样本量抽样 也叫固定样本规模抽样,是一种基本的应用最为广泛的属性抽样方法。他根据公式或表格确定固定的样本数量进行审查,并以全部样本审查结果推断总体的一种审计抽样方法。 2. 停-走抽样 也叫行止抽样、连续抽样,是固定样本量抽样的一种改进形式。固定样本量抽样应该等到某一确定的抽样规模全部选取、审查完毕后,才作出审计结论。停走抽样采取边抽样边判断的做法,一旦能作出审计结论时就中止抽样审查。在总体错误率较小的情况下,停走抽样会使审计效率更进一步提高。 3.发现抽样 发现抽样是指在既定的可信赖程度下,在假定误差以既定的误差率存在于总体的情况下,至少查出一个误差的抽样方法。发现抽样主要用于查找重大舞弊事件或极少出现的例外事件。 (二)变量抽样 变量抽样用于帐户余额或报表项目的实质性测试。根据由样本推断总体的方法不同,变量抽样又可分为单位平均数估计抽样、差额估计抽样和比率估计抽样。 1.单位平均数估计抽样

201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单元测试题(八)

201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单元测试题(八) 第八章审计抽样 VIP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注册会计师在以下审计程序中,可以采用审计抽样技术的有( )。 A.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B.对留下运行轨迹的内部控制实施检查程序 C.对未留下运行轨迹的内部控制实施询问、观察程序 D.对于大量、含有可预期关系的数据实施分析程序 2.在细节测试抽样过程中,注册会计师要特别注意的风险是( )。 A.误拒风险 B.误受风险 C.信赖不足风险 D.信赖过度风险 3.运用属性抽样的原理对货币金额得出结论的抽样方法是( )。 A.属性抽样 B.传统变量抽样 C.非统计抽样 D.PPS抽样

4.属性抽样是对( )得出结论的统计抽样方法。 A.某一控制的偏差率 B.某一控制的偏差金额 C.总体金额 D.总体偏差 5.注册会计师要获取被审计单位销售收入是否均已入账,在实施审计抽样时应当定义的总体是( )。 A.2011年12月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 B.2011年12月的发运单 C.2011年1-12月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 D.2011年1-12月所有的发运单 6.注册会计师针对被审计单位的应收账款实施积极式函证,对于收到的以下回函,应当定义为误差的是( )。 A.被询证者回函说明没有该笔应收账款,注册会计师实施替代程序也未能获取到相关证据 B.被询证者回函说明该笔应收账款在收到询证函的同时已支付给被审计单位 C.通过询证函回函,发现应收账款甲客户的金额,与应收乙客户的金额串户登记 D.被询证者回函确认了应收账款 7.在细节测试中,以下因素中对样本规模几乎没有影响的是( )。 A.预计总体错报

审计抽样3个案例

案例(2006综合题24分) 公开发行A股的X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公司)系ABC会计师事务所的常年审计客户。A和B注册会计师负责对X公司2005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并确定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为1 200 000元。X公司2005年度财务报告于2006年2月25日获董事会批准,并于同日报送证券交易所。X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其他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二:审计X公司2005年度主营业务收入时,为了确定X公司销售业务是否真实、完整,会计处理是否正确,A和B注册会计师拟从X公司2005年开具的销售发票的存根中选取若干张,核对销售合同和发运单,并检查会计处理是否符合规定。X公司2005年共开具连续编号的销售发票4000张,销售发票号码为第2001号至第6000号,A和B注册会计师计划从中选取10张销售发票样本。随机数表(部分)列示如下: 要求: (1)针对资料二,假定A和B注册会计师以随机数表所列数字的后4位数与销售发票号码一一对应,确定第(2)列第(4)行为起点,选号路线为自上而下、自左而右。请代A 和B注册会计师确定选取的10张销售发票样本的发票号码分别为多少? 如果上述10笔销售业务的账面价值为1 000 000元,审计后认定的价值为1 000 300元,假定X公司2005年度主营业务收入账面价值为180 000 000元,并假定误差与账面价值不成比例关系,请运用差额估计抽样法推断X公司2005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的总体实际价值(要求列示计算过程)。 【答案】 ?选取的10张销售发票样本的发票号码分别为3093、2905、4342、5595、2527、 5463、3661、3342、2011、5313。 ?样本平均错报=(1 000 300-1 000 000)/10 =30(元) ?估计的总体错报=30×4 000=120 000(元) ?估计的账面金额=180 000 000+120 000 =180 120 000(元) 【案例2】Y公司系公开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2005年3月20日,北京ABC会计师事务所的A和B注册会计师负责完成了对Y公司2004年度会计报表的外勤审计工作。假定Y公司2004年度财务报告于2005年3月27日经董事会批准和管理当局签署,于同日报

第八章 审计抽样

第八章审计抽样 一、单项选择题 1. 变量抽样用于( )的实质性测试。 A.本期发生额 B.科目余额 C. 账户余额 D.存货盘点数额 2. 按抽样决策的(),审计抽样分为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 A.任务 B.依据 C.环境 D.条件 3、将某一审计对象总体划分为若干具有相似特征次级总体的过程称为( ) 。 A.分段 B.分部 C.分组 D.分层 4. 审计人员准备从2000张编号为0001至2000的现金支票中抽取100张进行审计,并将抽样起点随机确定为1975,采用系统抽样法所抽取的第五个样本号为( )。 A.1975 B.1995 C. 2015 D.0055 5. 样本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 A. 抽样风险 B.抽样结果 C. 抽样方法 D. 变量抽样 6. 审计人员在进行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时一般采用( )方法。 A. 抽样审计 B.全面审计 C. 定期审计 D. 不定期审计 7.从1000张发票中抽取100张进行审查,则抽样间隔是( )。 A.50 B.30 C.20 D.10 8.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 ). A. 前者可以用概率论方法评价审计风险,而后者不能。 B.后者可以用概率论方法评价审计风险,而前者不能。 C. 两者都可以用概率论方法评价审计风险。 D. 两者都不可以用概率论方法评价审计风险。 9. 变量抽样用于( )的实质性测试。 A. 本期发生额 B.科目余额 C. 账户余额 D. 存货盘点数额 10. 从预计总体误差率为零开始;边抽样边评价来完成抽样工作的方法是 ( )。 A. 停一走抽样 B. 发现抽样 C. 属性抽样 D.变量抽样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高 B. 重要性水平越低,应当获取的审计证据越多 C. 可容忍误差越小,需选取的审计证据越多 D.样本量越大,抽样风险越低 2. 样本选取的方法有( )。 A. 随机数表法 B.分层法 C. 系统选取法 D.整群选样法 三、简答题 1. 设计样本时,应考虑哪些基本要素? 四、判断题

重要性水平和细节测试审计抽样案例

重要性水平和细节测试审计抽样案例 一、重要性水平案例 我所新承接一家从事蓄电池生产销售的主板上市公司2011年的年报审计业务。该公司2011年6月上市,募集资金147,824万元。该公司截止2011年12月31日未审资产总额3,963,147,725.59元,净资产2,765,264,854.25元,2011年度未经审计营业收入3,067,999,079.11元,利润总额368,227,248.86元,公司2010年和2011年计入非经常性损益的政府补助分别为311万元和3,570万元,公司下辖十家子公司,有关子公司的信息如 1.请确定集团审计的重要性水平,并简单分析理由;

2.请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并简单分析理由; 3.请确定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并简单分析理由; 4.请确定重要组成部分的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首次承接),并简单分析理由; 5.以上数据资料不变,假设我们是第二年对该公司进行审计,第一年审计后,我们的审计 调整事项不多,公司经营正常。请确定重要组成部分的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并简单分析理由; 6.请确定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并简单分析理由。

解答:(因每个注册会计师都有自己的职业判断,以下仅为参考答案,并非标准答案,允许你的答案与下列答案存在小的差异) 1和2 财务报表整体层面的重要性水平和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 3.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

重要组成部分参照指标:(单位:万元)首次承接 5.组成部分分析(收入306816万元,资产总额391048,利润总额36684)第二年保持承接,若第一年审计完成后,调整事项不多,公司经营正常 重要组成部分参照指标:(单位:万元)保持业务承接

审计抽样及答案详解-新版.doc

审计抽样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控制测试中,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效果的抽样风险是()。 A .误受风险 B .误拒风险 C .信赖不足风险 D.信赖过度风险 2. 注册会计师由于专业判断的失误造成审计结论与客户的客观事实不符,这种可能性属于( )。 A .非抽样风险 B .抽样风险 C .误拒风险 D.信赖过度风险 3. 注册会计师获取审计证据时可能使用三种目的的审计程序: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下列属于注册会计师拟实施的审计程序中通常可以使用审计抽样的是()。 A. 当控制的运行未留下轨迹时的控制测试 B. 实质性分析程序 C. 风险评估程序 D. 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的控制测试 4. 只要使用了审计抽样, 抽样风险就会存在,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抽样中需要控制抽样风险 的唯一途径是()。 A .减少样本规模 B .不选择统计抽样,而是选择非统计抽样 C .控制样本规模 D .提高审计风险 5. 可接受的抽样风险在控制测试中主要指( ),它与样本规模成反比。 A .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 B .可接受的误受风险 C .可接受的信赖不足风险 D .重大错报风险 6. 注册会计师张怡在审查华西公司的购货及付款业务时, 怀疑华西公司的有关职员伪造请 购单、验收报告及进货发票, 以达到虚构进货交易而支付现金的目的。为确定这种情况是否存在,张怡在对相关内部控制进行控制测试应当采用( )。 A .均值估计抽样 B .停一走抽样 C.发现抽样 D.固定样本量抽样 7. 注册会计师从总体规模为l 000、账面金额为 1 000 000 元的存货项目中选择了300 个项目作为样本。在确定了正确的采购价格并重新计算了价格与数量的乘积之后, 注册会计师将300 个样本项目的审定金额加总后除以300, 确定样本项目的平均审定金额为970 元。那么, 推断的总体错报就是()元。 A . 970 B. 970 000C. 30 000 D. 291 000 8. 可容忍误差在控制测试中表现为可容忍偏差率, 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可容忍偏差率时, 应考虑()。 A. 重大错报风险的初步评估水平 B. 对被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程度 C. 计划估计的控制有效性 D. 控制风险的高低 9. 在可容忍误差率为5%,预计误差率为3%,允许的抽样风险为2%的情况下,当注册会计师对200 个文档进行检查时发现8 个文档有错误,此时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A. 不接受降低对控制风险的评估, 因为样本的实际误差率加上允许的抽样风险大于预计的误差率 B. 接受降低对控制风险的评估的样本结果, 因为样本的实际误差率加上允许的抽样风险大 于可容忍误差率 C. 不接受降低对控制风险的评估, 因为样本的实际误差率加上允许的抽样风险大于可容忍 误差率 D. 接受降低对控制风险的评估的样本结果, 因为可容忍误差率减去允许的抽样风险等于预 计的误差率 10. 注册会计师采用比率估计方法对存货计价进行变量抽样。假定样本的账面余额为1000 万元,审计确认的实际金额为1100 万元,存货总体的账面金额为40000 万元,则推断的总体实际余额为( ) 万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