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中国对东盟各国的投资合作研究

2011-中国对东盟各国的投资合作研究

2011-中国对东盟各国的投资合作研究
2011-中国对东盟各国的投资合作研究

收稿日期:2011年6月10日

作者简介:1 黄 薇,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国际金融与国际贸易。北京,100732。

2 陈 磊,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师。北京,100192。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 上市公司与商业银行危机预警理论与应用研究 (BU PT 2009R C1023)资助。

中国对东盟各国的投资合作研究

黄 薇1

陈 磊

2

内容摘要 中国经济走出去,有助于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中遭遇的政治、经济以及金融问题,具有十分

重要的现实意义。近5年来,中国对外投资开始快速发展,在分析了对东盟投资的主要特征基础上,研究指出投资活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整体投资力度偏弱、投资布局不均、投资层次偏低,融资渠道不畅,管理人才资源匮乏以及东道国政局不稳带来的政策风险等。鉴于以上分析,本文从金融扶持、政府功能以及发展思路上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东盟 投资战略

中图分类号 F1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1052(2011)05-0099-05

一、中国对东盟国家直接投资现状分析(一)中国对东盟国家投资特征

随着如《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议》(CAFTA )等一系列经贸合作协议的启动,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发展迅速,除了2002和2005年,中国对东盟的年投资增加都在2亿美元以上。然而,与欧洲、美国、日本相比,即使加上香港,中国对东盟整体投资力度依然偏弱。2008年中国大陆对东盟的投资总量约相当于韩国的投资水平。

中国对东盟地区的投资分布并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中国对新加坡的投资额接近对东盟总投资额的50%。中国对外投资第二梯队为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缅甸和越南,对这些国家的投资启动于2004年前后。中国投资比重相对较少的是老挝、文莱和菲律宾。在2010年1月1日后,依照《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国与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六国间90%的产品将实行零关税,中国对东盟的平均关税将从目前9 8%降至0 1%,而这六国对于中国的平均关税则从12 8%降至0 6%。这一转变必

将推动和促进中国在东盟地区的贸易与投资进程。

99

中国在东亚五国(BCLM V)的投资发展迅速,一直处于稳步上升态势中。已经在部分国家或部分年份超过日本和韩国的投资流量。如在对柬埔寨的直接投资中,2002年至2007年,中国的资金流入数量均大于日本和韩国。在东亚五国中,日本仅对文莱的投资占有绝对优势。日本和韩国对越南的直接投资流量

相持不下,均领先于中国。而对于老挝而言,除了个别年份以外,三国投资基本相当。除了直接投资以外,中国政府也以经济援助的形式,在农业、通讯、基础设施等建设领域对缅甸、老挝等国展开投资。这种投资形式,不仅获得了经济利益,同时也增强了国与国之间的信任度,

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图3 流入BCLM V 五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流量:百万美元)

注:各国总外国直接投资参考左轴,分资金来源国投资参考右轴数据来源:东盟统计年鉴各期

汇率变动将直接影响各国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中国人民币汇率逐步向着更加灵活的方向演变,使得企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增加了对汇率风险的考量,而人民币币值的强弱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投资活动。韩国在2005年以后加大了对东盟五国的投资,并于2005年开始赶超日本位居首位,见图4。然而,2008年由美国始发的金融动荡蔓延至亚洲国家,其中韩国所受影响最大。过去两年中,韩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从2007年10月的高位,每美元兑换900韩元,一路贬值至2009年2月的1534韩元兑1美元。这种剧烈的汇率波动,严重影响了韩国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

2008年开始韩国对外投资行为出现明显回调趋势。而同期,日元则呈现相对强势。一方面由于日本稳定的国际收支表现,其经常账户一直处于盈余状态,资本账户虽有赤字,但较之经常账户而言规模非常小。另一方面,由于各国货币政策倾向宽松,全球套利活动急剧减少,使得日元的卖盘急剧缩小,也促使日元变得坚挺。日元的强势,也体现在对BCLM V 的投资上。尽管其国内经济依然萎靡,但近年的投资力度不仅没有减少,

反而有所增加。

图4 中、日、韩对BCL M V 的F DI (百亿美元)

数据来源:东盟统计年鉴各期

(二)中国对东盟投资存在的问题

1.投资金额较少,投资布局不均衡,投资层次偏低。2008年欧元区对东盟十国投资额为124 45亿美元,占当年东盟FDI 总额的24 7%,其次为东盟互投(110 7亿美元,18 3%)、日本(76 5亿美元,12 6%)和美国(33 93亿美元,5 6%),而中国(含香港)对东盟投资仅为14 97亿美元(3 5%)。我国对东盟国家的研究报道主要集中于少数较发达的东盟成员国。对于落后国家,信息资源相对有限,不能为企业实体提供全面的信息咨询服务。但是如果发

100

展战略需要将中国的低端制造链转移,理想的投资区域应该主要为东盟的欠发达地区。目前,商贸服务业的对外投资尚属起步阶段,投资链条主要集中在生产端,对于东盟市场的后端销售以及服务业投资重视不够。东盟成员国主要属于发展中国家,拥有与中国类似的文化背景以及较高的人口密度,华人比例颇高,从市场开发的角度而言,存在一定的比较优势。加强对东盟国家的市场开拓,有助于解决中国过剩产能的转移问题,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2.民营企业融资困难,配套金融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对于前期市场开发投入较大,作为开拓东盟市场的主力,中国的民营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瓶颈、贷款立项困难等问题,限制了企业海外发展的热情。目前能参与对外直接投资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主要为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信用出口保险公司等,由于缺乏小型民营金融机构的参与,灵活度和便利性相对较弱。而能在东盟地区提供本地金融服务的中国商业银行主要为中国银行,但其营业网点主要分布在较发达的东盟地区,能够使用人民币直接进行贸易结算的区域也主要在较发达的东盟地区。截止2009年底,中银香港先后与中亚银行(印尼)、中银曼谷分行、中银马尼拉分行、中银雅加达分行、中银新加坡分行、马来西亚中国银行签署协议,开展人民币贸易结算业务。中国在对东盟欠发达地区的金融布局仍亟待增强。

3.缺乏有针对性的信息支持以及高素质的跨境经营管理人才。

对投资目的国缺乏相应的调研平台,以帮助企业及时掌握该国政治、经济、社会、风俗、民族特点、宗教、消费习惯、法律、税收政策、同类企业情况等方面的信息。另外,由于东盟各国均有各自的语言、文化背景。培养合适的外派管理、技术人员并在当地培养经营管理团队,也是企业在投资决策前面临的重大难题。

4.对中国企业在东盟投资合法权益的保障较为薄弱。

目前,我国一般通过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双边条约、国际公约来保护海外投资,还没有制定专门关于海外投资保险的成文法。尽管我国缔结了鼓励和保护投资的双边条约,但由于缺乏对于投资保护相关法律制度的具体内容,使得这些协定中关于海外投资保护相关规定的作用并未发挥出来。[1]如作为我国调整商业保险关系的基本法《保险法》中并没有针对海外投资保险的特殊性做出相应规定。在国际公约与合作方面,我国于1988年作为创始成员国加入《多边投资担保机构》(M ultinatio nal Investment Guarantee Ag ency,简称MIGA,隶属于世界银行),此后加入了《解决国家与他国国民之间投资争端公约》(《华盛顿公约》)以及世界贸易组织的《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但这些协议与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仍存在一定距离。这种法律上的真空直接制约了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热情。

5.东盟国家政治环境稳定性较弱以及政策持续性较差。

部分东盟国家国内政治环境并不十分稳固,如缅甸国内军人、民盟和少数民族斗争,泰国红衫军示威者与政府之间矛盾持续恶化,印尼反恐形势严峻,菲律宾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之间的频繁冲突等。政治的不稳定随即也会带来政策的不稳定,如泰国2005年至今由于政局动荡,政府的经济政策变动频繁,对外商投资具有较大影响。政治环境的恶化,不仅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也打击了企业的投资信心。

二、中国与东盟在投资领域合作的战略意义

1 走出去 战略有利于促进中国国际收支平衡

1991年起,中国正式成为东盟 磋商伙伴 ,随着《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大湄公河次区域贸易投资便利化战略行动框架》、《清迈多边倡议》等一系列合作条约和框架出台后,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多边直接投资合作,将成为继贸易、货币多边合作之后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德国、日本等贸易大国在其经济起飞阶段,也都经历了以贸易为主的商品输出、转向贸易与投资相结合、再过渡到以投资带动贸易的发展轨道。通过对外投资等资本输出方式,解决了国际收支平衡问题。

2 有利于中国产业结构升级调整

目前,我国三次产业结构问题主要表现在工业比重过高,而第三产业比重偏低。产业内部而言,工业结构升级缓慢阻碍了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进程。中国制造业工业体系完整,基础技术水平领先于一般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对外直接投资可以通过发挥资源互补、带动传统产业向国外转移、促进新兴产业成长、透过产业关联与辐射传导机制为母国带来海外投资收益。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两大发展趋势下,只有通过优化本国产业结构,提升本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才能

101

更好地为本国经济服务。低端产业转移过程中可能会对该行业就业产生一定影响,但从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随着配套产业以及服务业的崛起,就业问题无需过分担忧。

例如,美国通过在全球各地直接投资从事生产活动,在本国则利用信息化、知识化的新经济发展模式,使得美国走上持续稳定的发展道路。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陆续将纺织服装业等低端产业、钢铁化工等高能耗高污染产业通过对外投资向国外转移。这一举措在优化日本本国产业结构的同时,也为其国内的新兴工业节省了大量资源。新加坡、香港、台湾和韩国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大规模对外投资,韩国的手机、汽车行业,台湾的电子行业,香港的贸易、物流产业以及新加坡的金融服务和石油化工业,通过对外投资在压缩生产成本的同时也扩大了这些行业的市场领域,成为各国的经济支柱产业。

3 有利于稳定周边环境

早期,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主要以资源开发为主要投资模式。这种模式虽然有助于中国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容易带来难以处理的国际争端。近年来,中国已经逐步走向边际产业转移,同时加强了市场开拓类型以及对高新技术的学习型投资,这种投资格局已经成为过去传统投资模式的有力补充。在实现原产地多元化的同时,增加了当地就业和税收,提高了当地的经营管理和技术水平,促进当地经济更快发展,实现与东道国共赢的局面。

4 有利于吸收技术外溢和鼓励服务业成长

尽管大多数东盟国在在高科技产业发展方面并没有优势,但是东盟国家中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如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凭借良好的投资环境和鼓励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政策,在电子、石油化工、生物制药等方面吸引了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已经形成了初步的产业规模。同时由于国际金融体系较为发达,这些国家资金筹措渠道较多,风险资本运作较为成熟,中国企业可以通过对这些国家的直接投资,充分利用其高科技园区的优良设施,分享园区内其他企业的技术外溢效应,获得更多直接和间接、有形和无形的好处。

中国企业走出去也有助于培育相关服务产业的发展。20世纪开始,大量的劳动和资本流向商业和服务业,1990年全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经突破60%。从全球范围看,服务贸易增长快于货物贸易增长,其贸易额已经占到世界贸易总额的1/5,服务业跨国投资已经接近全球跨国投资的2/3。生产性的服务业有助于促进制造业的高端化,延伸产业链条,优化货物贸易的质量和结构,提高商品附加值;消费性的服务业则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水平,优化人力资源,创造有利于商品贸易的发展环境。

三、推动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政策建议

1 政策性金融扶植

通过财政扶植等多种形式,为海外投资企业融资提供必要的帮助。可能的扶植手段包括:进口减税与出口退税相结合,降低企业在东盟地区构建生产链方面遭遇的税收障碍;建立东盟国家汇率风险的对冲机制,鼓励采用本币结算、建立投资货币池以稳定美元等外币币值不稳的影响;加强中国商业银行系统在东盟国家的建设(鼓励中小金融机构 走出去 ),为东盟投资提供完善便捷的海外投融资渠道(如提供企业短中长期贷款、项目融资、企业债券发行等多种融资方式);完善针对民营企业的海外投资保险法制与规范,促进国内商业保险机构的跨境业务;在 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 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投资重点从基础设施、能源资源、信息通信等重大领域,扩散到农业、物流、教育、卫生医疗以及金融服务业等重点合作领域。这些举措一方面有助于中国经济稳定和发展,另一方面也为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之路做好铺垫工作。

2 政府引导与市场相结合

中国政府可依据自身引资经验,从法律建设、税收制度、配套设施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帮助东盟各国尤其是东亚五国(BCLMV)完善引资投资机制。建立与东盟各国的沟通协调机制,加强产官学的全面合作,以知识交流推动东盟各国的制度建设。此外,政府对东盟地区的直接投资也需要根据当地政府的发展需要,进行必要的宣传和引导。尽量避免短期的掠夺性投资开发,注重长期效益,真正做到双赢。

3 推动双边乃至多边投资合作协议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将进入零关税时期。中国可利用这一契机,进一步谋求投资领域的双向互惠合作,即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同时将有竞争力的外资吸引进来。大力宣传和推广中国经济特区经验,争取设立东盟经济特区。一方面,经济特区方便中国籍企业抱团发展产生集聚效应;另一方面,税收减免等特殊待遇也有助于进一步促进中国企业走出国门。

102

4 投资发展的重点行业

除了对基础设施、能源资源、信息通讯等重点领域的投资合作外,还应该根据发展需求加强对物流、教育、卫生医疗以及金融服务业等领域的投资合作,帮助当地政府完善社会发展配套,解决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

加强对中国商会和企业的宣传和投资引导。以各国实际引资需求为导向,通过有控制的、有规律的政府招商活动,加大重点行业如纺织服装业、家电制造业、农机制造业等的投资规模。根据产业性质特点,以中国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开展垂直型或水平型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不应简单地只是资本的输出,而应包括资本、技术、品牌、人力资源、管理经验等一系列完备经济要素的对外投资。要加强对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宣传与扶持。

5 以标准促合作,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在中国与东盟内部积极推动建立统一的关于新能源与技术方面标准的工作。这项合作的开展一方面可以改善部分国家投资能耗偏高、投资发展持续性较差的局面;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在低碳经济方面的知识外溢和产品延伸。目前东盟国家对于能源效益产品,各国有不同的标准,使得市场割裂,不利于投资者降本增效,也不利于技术转让。尽管目前全球关于环境保护尚未达成一致意见,但是发展趋势是较为明朗的。发展中国家在低碳经济方面的经验和技术明显较弱,为了避免这种被动局面,在中国与东盟内部达成低碳经济同盟势必成为一个可行的方案。

注释:

[1]1993年原外经贸部制定《境外投资企业的审批程序和管理办法》,1992年国有资产管理局、财政部、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的《境外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暂行办法》,1989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境外投资外汇管理办法》及1990年的《实施细则》和1991年颁布的《关于加强境外投资项目管理的意见》等。

参考文献:

[1]T he ASEAN Secretariat Asean Statistics2005,2006, 2007,2008 A 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Jakarta

[2]A SEA N ASEA N Co mmunity in F igur es2010 A sso-ciatio n o f Southeast A sian N ations,Jakarta

[3]黄承捷 中国与东盟:投资自由化的趋势与策略[N] 广西经济,2009(1):20-22

[4]李慧英 中国直接投资东盟新四国的区位分析与对策研究[N] 河北法学,2009(1):177-181

[5]李建伟 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策略选择[N] 东南亚纵横,2008(10):52-56

[6]刘文正 CAF T A框架下中国-东盟相互投资的特征分析[N] 东南亚纵横,2009(10):15-19

[7]时钰 民营企业投资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N] 中国商贸,2010(4):215-216

The Study of China s Investment Cooperation in ASEAN

Countries in the Global Economy

Huang Wei Chen Lei

Abstract:T he study points out the major problem s in China s investment activ ities to A SEAN:Over all investm ent is still very w eak compar ing to other Asia countries o r regions;the distr ibution of inv estment in ASEAN is uneven;the investment activities is mainly o n the low end;the financial channel is not very smo oth;the host countr ies lack m anagement hum an resource;the political situation is no t very stable in host countr ies T herefore,the paper provides some policy suggestion in financial support,function of gov er nment in outw ard inv estment and development strateg y

Key word:Outw ard Direct Investm ent,A SEAN,Inv estment Strategy

(责任编辑 王媛媛)

103

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口译教学内容

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口 译

10.4 China-ASEAN relations 主题导入:下面是一段关于东南亚国家联盟的背景情况,以及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对话。 提示:请先熟悉列出的单词和短语再听录音,并在录音停顿时开始口译。 词汇与短语 Brunei 文莱 Cambodia 柬埔寨 Laos 老挝 Myanmar 缅甸 Free Trade Bloc 自由贸易区 dialogue partners 对话伙伴 on a sound track 运行情况良好 observe 奉行,遵守 Five Principles of Peaceful Coexistence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mutual respect for sovereignty and territorial integrity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mutual non- aggression 互不侵犯;non-interference in each other’s internal affairs 互不干涉内政;equality and mutual benefit 平等互利;peaceful coexistence 和平 共处。) 问:请问,东盟是什么时候成立的?现在包括哪些成员国?

Excuse me, could you tell me when ASEAN was established? And how many member countries does it have now? 答:ASEAN was established on August 8, 1967; it has 10 member countries: Brunei, Cambodia, Indonesia, Laos, Malaysia, Myanmar, the Philippines, Thailand, Singapore and Vietnam. 东盟于1967年成立,目前有10个成员国,它们是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泰国、新加坡和越南 问:除了10个成员国,东盟还经常召开10+1,10+3会议,这是不是说明东盟还有一些对话伙伴国? Besides these 10 member countries,ASEAN also always holds the 10+1,10+3 meetings. Does this mean that ASEAN has some dialogue partners?答:Yes. ASEAN has 10 dialogue partners – Australia, Canada, China, the European Union (EU), India, Japan, Russia, New Zealand, South Korea and the United States. 是的. 东盟有10 个对话伙伴,它们是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欧盟、印度、日本俄罗斯、新西兰、韩国和美国。 问:东盟地区的范围大概有多大?语言相通吗?总人口有多少? What is the area ASEAN covers? How many languages are spoken in this region? What is the total population?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原产地规则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原产地规则 在确定商品原产地符合东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泛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协议)的基础上,适用以下规则: 规则1:定义 对于此附件: (a)“缔约方”意为协议的各方,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文莱、柬埔寨王国、印度尼西亚共和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共和国、新加坡、泰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b)“原料”应包括配料部分、部件、组件,和/或那些可经过物理合成另一商品,或那些从属于另一商品生产过程的商品。 (c)“原产品”是指符合原产地规则2中规定的产品。 (d)“制造”意为获得商品的方法,其中包括种植,开采, 收获,饲养,繁殖,榨取,采集,收集,捕捉,捕捞,诱捕,狩猎,制造,生产,加工或装配。 (e)特定产品的原产地规则是指原材料的税目号发生了改变或产品经过了特殊的生产加工过程或满足增值标准或同时满足上述任意几种标准的规则。 规则2:原产地标准 1、鉴于此协议,进口到缔约方的产品,如能满足以下列出的任一原产地要求,就能享受优惠待遇: (a)在规则3中所陈述和定义的完全获得或生产的产品;或 (b)非完全生产或获得的产品,特指符合规则4,规则5或规则6的产品。 规则3:完全获得产品 按规则2(a)的意义,下述产品应被认为是完全生产或获得于缔约方的产品: (a)植物和收获、采摘或采集的植物产品; (b)生长和饲养的活动物; (c)获取于上述b项所指活动物的动物产品; (d)通过狩猎,诱捕,捕捞,采集或捕捉所得的产品; (e)从土地、水域、海床或海床底土获取的矿物及其他自然产生物质,但a项至d项所列不包括在内; (f)缔约方从其领海外的水域、海床或海床底土获取的产品;只要根据相关国际法该成员国有权开发这些水域、海床或海床底土; (g)由在缔约方注册或有资格悬挂该方旗帜的船只自公海捕捞的海产品和其他水产品; (h)于已在缔约方注册或有资格悬挂缔约方旗帜的捕捞船上加工并/或制作的产品,上述(g)项所涉及的产品除外; (i)所采集的物品既不能再发挥其原有作用也不能被储存或修理,只能供回收原料用或用于循环再生目的,和 (j)在缔约方境域内获得或生产的货物只限于上述项目(a)至(i)所涉及的产品。 规则4:非完全获得产品 (a)鉴于规则2(b),如果符合下述要求,产品可被认为是原产: (i)产品源自任何缔约方的成份应不少于40%;或 (ii)如果源自非缔约方的原材料、零件或产品的总价值不超过该产品离岸价的60%,且该产品的最后一道加工工序在缔约方境域内完成。 (b)鉴于该附件,规则4(a)(ii)中所列出的原产地标准可以参考“中国-东盟自贸区成分”。40%的中国-东盟自贸区成分计算公式如下:

我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关系汇总

我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关系 (线索:东盟介绍——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前景展望)一、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的由来 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前身是由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三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新加坡等5国外交部长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会议,发布《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ASEAN)正式成立。成员国外长会议是最高决策机构,每年举行正式例会和特别会议各一次。常设委员会为执行机构,负责处理日常事务,执行外交部长会议的决议。 东盟的宗旨是通过成员国共同努力,加快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维护正义和法制及遵守联合国宪章原则,促进区域合作与稳定;在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领域,促进互利合作;扩大成员国间的贸易;研究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等。 二、发展历程 1991年,中国与东盟开始正式对话?当年7月,时任中国外长钱其琛出席了第24届东盟外长会议开幕式,标志着中国开始成为东盟的磋商伙伴? 1997年12月,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首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会议期间,中国与东盟领导人发表了《联合宣言》,确定了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中国与东盟关系进入一个新阶段? 2003年10月,第七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与东盟领导人签署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在这次会议上,中国正式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双方政治互信进一步增强? 2004年11月,温家宝总理出席第八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提出了加强双方合作的十点新倡议?会议期间,双方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和《中国与东盟争端解决机制协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入了实质性建设阶段? 2007年1月14日,中国与东盟在菲律宾宿务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协议的签署为中国-东盟如期全面建成自贸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9年8月15日,中国与东盟共同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投资协议》?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双方成功地完成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协议的主要谈判,中国-东盟自贸区将如期在2010年全面建成?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这是最大的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贸区?惠及人口最多的自贸区? 总的来说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中国----东盟服务贸易现状分析

中国----东盟服务贸易现状分析

中国----东盟服务贸易现状分析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服务对外贸易发展水平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东盟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近邻国家,在地缘经济、战略以及民族文化等方面紧密联系。双边货物贸易发展势头良好,但相应的服务贸易发展远远滞后。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合作框架及服务贸易协定的签订和实施,给双边的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同时,双方在地区货币互换、债券市场建设等方面的合作也不断深化,金融投资力度不断加强。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合作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对这一个热点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东盟服务贸易政策 引言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发展,双方在货物贸易和其他产业领域的投资不断增加,必然进一步增大对物流、金融、保险等服务的需求,服务贸易合作发展的余地和空间巨大。服务贸易是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双方服务贸易基础不同,产业优势领域各异,这些差异形成了双方服务贸易的互补性。中国与东盟各国在服务贸易上存在较大的互补性,新加坡

的法律咨询、物业管理、金融服务,泰国的旅游服务,印尼的能源服务,中国的海运、建筑、信息技术服务等都各具优势,双方之间加强合作,则机遇大于挑战。专家认为,中国服务业容量大、潜力大,对东盟及世界各国都有巨大吸引力,在中国和东盟签署服务贸易协议后,双方将相互开放很多行业。 一、东盟国家的服务贸易背景分析 90年代服务贸易发展较快,东盟国家意识到服务业领域管制的放松有利于整体经济效率的提高、降低成本,使服务业自身的成长和高级化成为可能。伴随经济的增长,由于对各种服务的需要急剧扩大,东盟国家开始逐步推行服务贸易的自由化。东盟的投资热潮引起大量外资企业进入东盟,而东盟诸国基础设施老化,由于公共资金对基础建设的投入有限,民间资金对基础设施的投资活动活跃了起来,以前由国营企业担任的公共服务业如电力、通讯、运输等领域中渐渐有了民营企业加入。在东盟,随着经济的发展,为生产者服务的需求急剧扩大,要求情报、数据、服务、广告、市场、工程等给其他企业以支援。而目前大部分东盟国家的国内服务供给能力不足,这表现在大部分东盟国家的记录服务贸易收支情况的“其他民间服务”项目存在持续增大的赤字。事实上,运输、通讯、金融等对应生产者的服务都是经济活动的支援部门,它们的成本影响到整个经济发展。因而可以说,东盟国家放松对服务业的管制以及服务贸易自由化也是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 东盟国家的服务贸易自由化受到WTO主持下的GATS的推动。事实上GATS的签署过程反映了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趋势,而目前东盟各国在不同程度上对服务贸易有限制,在设立商业存在方面的壁垒最多。尽管近年来东盟的大部分国家都放松了限制,但在公共性强的服务业中,国营企业仍占压倒多数,在大部分非制造业,多少都有对外资参与比例的限制。由于服务具有消费与生产同时进行、不能储存等特性,可以认为需要地的企业设立引起的可提供服务的范围最广。因此,服务贸易自由化的重点应该是考虑服务业中对外国直接投资管制的放松问题。 从目前中国服务业所拥有的资源来看,中国在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以及相关贸易方面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如劳动力便宜并具有一定的素质,专业

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第一章导论 1.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改革开放将近40年,中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影响力大大 提髙。在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政策相结合的开放经济战略指导下,鼓励我国发展比较 优势、竞争优势的对外投资,鼓励有实力的跨国公司境外扩张,实现从国家到国际化发展的经营模式。我国正在加快对外直接投资的步伐。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达1029亿美元,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同比增长14.1%;与此同时,中国使用外资金额1196亿美元,同比增长1.7%,中国对外投资额和使用外资额相差仅160亿美元,中国成为净对外投资国指日可待。国家将重点结合"一带一路”战略,进一步加快对外投资的力度,鼓励优势 产业和富余产能向沿线国家转移,幵工建设一批互联互通项目,扩大对沿线国家制造业、服务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事实上,中国绝大部分的企业和投资额都分布于东南亚、非洲、拉美和东欧等地区。比较而言,东盟国家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首选之地,原因在于:第一,产业转移需求方面,目前,中国正致力于从制造业大国向世界制造业强国转变,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第二产业制造业工业体系完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对外产业转移形成巨大的需求缺口,制造业内部结构已逐渐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过渡。第三产业发展步伐加快,金融业、IT业、通讯业等具有高附加值、高 技术含量的第三产业开始迅速发展。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的时间不长,应该结合我国的国情,将我国的边际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不是发达国家。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国内外学者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主流观点认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自改革幵放以来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发展规模仍然较小,尤其是作为对外直接投资重要载体的跨国公司,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看,中国仍然缺乏。中国有实力的企业要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中国政府应通过政策和战略上的支持,落实“走出去”战略,大力发展一批具有影响力的跨国公司。从上述观点看,中国对东盟加快直接投 资步伐毋庸置疑,但是中国的产业发展存在两面性,发展极不平衡。一方面,既存在掌握先进技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发展滞后,产业结构不完善,需要通过吸收投资和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得以发展的产业。中国东部沿海城市劳动力工资水平高,企业运营成本高,需要通过产业转移降低生产成本。同时,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我国迫切需要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所以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需要注重产业选择的问题,要通过优化中国对东盟产业分工的格局,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现状,从投资增加的成因、投资的区位选择、产业转移和国际分工三个方面,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投资增加的成因来看,学术界对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

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可持续发展, 2019, 9(3), 435-444 Published Online July 2019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c315574032.html,/journal/sd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c315574032.html,/10.12677/sd.2019.93052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Trade in Services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Lin Lu, Zongtao Zhou School of Economics,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Received: June 26th, 2019; accepted: July 11th, 2019; published: July 18th, 2019 Abstract Actually, the ASEAN economic community has been built and is continuing to improve, China and ASEAN are to enhance cooperation to build “the Belt and Road”, these have brought a lot of new business opportunities to service trade cooperation between two sides.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service trade amount of imports and exports in China and ASEAN from 2008 to 2017, using trade competitiveness index and trade complementarity index of China-ASEAN trade in services to grasp the development status quo of the service trade.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conclusion and the problems,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in service trade with ASEAN countries. Keywords Trade in Service, Status Quo,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陆琳,周宗滔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云南昆明 收稿日期:2019年6月26日;录用日期:2019年7月11日;发布日期:2019年7月18日 摘要 目前,东盟经济共同体已建成并在不断完善,中国与东盟正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加强合作。本文基于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 (大连大学英语学院英语专业窦一鸣 11331049) [摘要]进入21世纪,国际政治环境出现了新的变化。面对新的形势,中国政府及时地调整外交战略,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提出了“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在政治上致力于相互信赖、平等协商;经济上谋求相互支持,共同发展。正在建设之中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是中国周边政策的又一成果。中国—东盟经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开启了中国一东盟经贸合作的新篇章,为双方经贸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本文介绍了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理论基础,对中国一东盟经贸合作的必然性进行了充分论证,概述了中国一东盟经贸合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如何加快中国与东盟经贸发展的对策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中国;东盟;现状;对策;自由贸易区?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理论背景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不同国家彼此间就国家整体经济或某些经济领域、经济地区的经济联合而达成经济联盟的状态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生产要素在区域这个地缘范围内的不断趋向自由化流动,从而带来生产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生产效率的相应提高,亦即世界福利水平的帕累托改进。 (一)关税同盟理论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中,关税同盟理论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奠基石。1950年,美国经济学家Jacob?Viner出版了《关税同盟问题》一书,标志着关税同盟理论的形成。书中重点论述局部均衡分析: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认为关税同盟可以在成员国之间实现自由贸易,但同时又对非成员国实行差别待遇的保护贸易,因此它的建立并不意味着世界福利的净增加。维纳得出结论,关税同盟效应就是贸易创造收益减去贸易转移损失所取得的实际利益。?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动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缘起东亚合作的日益增强以及中国和东盟国家关系日益改善的国际背景。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东亚金融危机使各国醒觉,增强了深化经济合作的紧迫感。在这场世纪末的大危机中,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所谓“华盛顿共识”的指导下,处理东亚金融危机。当时以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为首的一些经济学 家就对“华盛顿共识”提出严重质疑,认为在拉美国家解决金融危机的经验基础上所形成的“华盛顿共识”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把它作为普遍适用的药方不分青红皂白地开给面临金融危机的所有国家。而事实上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处理东亚金融危机的迟钝与失误和最终的结果也证明了东亚依靠别人的救援是不现实、不成功的,只有加强自身的合作才能拯救自己、发展自己。其中,日本对东亚经济联合的态度在危机后就发生了根本变化,积极主张设立亚洲货币基金以防范危机。2000年2月2日,日本为印度尼西亚、南韩、马来西 亚和菲律宾提供了210亿美元的资金,还为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提供22.6亿美元的贷款担保。这是日本力促东亚联合的一个突出表现。 (二)开创互利双赢新局面的需要。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不仅能带来巨大的经济 效益,也有深远的政治意义。中国一直没有自己的自由贸易区,游离于区域经济集团化之外。无论是从顺应世界经济区域化潮流,还是从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密切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不失为一项审时度势的战略。同时,中国与东盟合作,也有利于中国与东盟国家间增进互信,消除误解,这不仅对双方经济的发展是双赢的,而且对改善我们的国际环境有利。 对东盟国家而言,中国与东盟在经济上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地理上与东盟相依相连,无疑是东盟理想的经贸伙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东盟一直没缓过气来,“9·11”恐怖事件后,由于美国经济下滑,对美国市场严重依赖的东盟国家随之出现严重的经济衰退。在东亚地区,只有中国经济仍然以7%以上的速度增长。东盟认识到,与中国合作,搭中国经济快车是摆 脱目前困境和保持今后发展的重要出路。与中国建立自由贸易区,深化经济合作关系,因而是东盟一项及时而必要的战略选择。 第三,以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需要。一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由消费、投资和出口拉动的。

中国与东盟贸易关系的结构性思考

中国与东盟贸易关系的结构性思考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与东盟之间贸易商品构成发现,双方总贸易额的增长伴随着半成品在总贸易中比重的不断上升和制成品比重的不断下降。其次,本文分析了双方贸易在世界整体、美国、日本和欧洲的竞争商品种类,发现双方的竞争商品结构与相互贸易结构及产业内贸易指数比较高的商品的结构非常类似。这说明双方间的竞争仍然处于比较低的层次,而这种低层次的竞争导致了双方贸易条件的恶化。 关键词:中国;东盟;半成品比重;竞争商品种类 一、引言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的政治互信不断增强,经济交往日益密切,合作越来越富有成效。目前,东盟已成为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中国是东盟的第六大贸易伙伴。20XX年协定的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也于20XX年11月正式启动。在今年10月举行的中国东盟第七次会议上,中国正式加入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这些都是双方关系不断深化的表现。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竞争关系二十几年来一直是影响双方合作的一个重要障碍,也一直是政治家和学者们争论的一个热点问题。从中国贸易出口的扩大是否会减少东盟国家的出口到中国是否在抢东盟的外国直接投资,从东南亚金融危机是否源于中国1994年的汇率调整直到现在十分热门的人民币升值论,都涉及两者之间的竞争问题。这些是经济问题,但同时也是政治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势必会对双方在21世纪的政治经济交往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在学者们的研究中,竞争与互补是两个热点问题。在研究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分析了中国与东盟间贸易合作与竞争的有关问题。因此,该研究不但在理论上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及政策制定也很有价值。 二、双方相互贸易的特点 1.相互贸易的高增长性。 近年来,中国和东盟的双边贸易增长速度很快,自20世纪80年代起双边贸易年均增长20%,自1995年以来,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额年增长速度均超过 15%。20XX年,在金融危机结束不久后,中国东盟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亿美

中国与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影响因素和对策

中国与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影响因素和对策 摘要: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各国领导人频繁接触,经贸合作不断扩大,地方来往继续深化,文化交流日益活跃,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配合更加密切。双方在政治上的相互信任、经济上的互利合作、文化上的交流互鉴都提高到新水平,友好关系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深入人心。原因何在?同时中国与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也存在潜在的危机和问题,影响中国和东盟关系的因素又有哪些?以此探讨应对策略。 关键词:中国与东盟影响因素对策 东盟(ASEAN)的全称是,“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1967年8月8日,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布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最初为5个。1984年1月,刚刚独立的文莱加入东盟,使东盟的成员国增加至6个。1995年,越南加入东盟,成为东盟第7个成员国,随后,老挝和缅甸于1997年7月加入东盟。1999年4月,柬埔寨正式加入东盟,成为东盟的第10个成员国。至此,一个包括东南亚所有10个国家的大东盟最终形成。 一、有利因素 东盟与中国在海陆边界相邻,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考虑,中国与东盟建立良好关系对双方都有着重要意义。东盟自1967年建立以来,经历了东南亚区域战略环境的转变。冷战后,中国与东盟的关系有了新发展。出现了一个有利于中国改善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国际环境,为中国稳定周边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中国及时调整对外政策,把和睦周边作为国家的关系,尤其在发展与东南亚国家关系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自东盟成立至今,中国与东盟的关系从无到有,从疏到密,从对抗到合作,从冷战对手到战略伙伴,经历了多年的风雨历程。1991年来,双方的关系不断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中国与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促进因素主要有:

中国与东盟国家服务贸易现状_结构与竞争力研究

收稿日期:2007年12月20日 作者简介:王 娟,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广西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东盟贸易与投资。南 宁,230004。 中国与东盟国家服务贸易现状、结构与竞争力研究 王 娟 内容摘要? 本文利用实证研究方法,重点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国家服务贸易的整体水平、现实结构和国 际竞争力,为中国与东盟开展服务贸易与投资提供了实证素材和趋势分析。 关键词? 中国—东盟 服务贸易 竞争力 中国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本章编号?1000-6052(2008)02-0055-04根据2007年生效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的第一批具体承诺减让表,中国承诺在W TO 允诺的开放条件下,将进一步向东盟国家开放建筑、环保、运输、体育和商务等5个服务部门的26个分部门,东盟10国也将向中国开放金融、电信、教育、旅游、建筑、医疗等行业,这表明双方贸易的发展已经从商品贸易合作走向服务贸易合作。本文拟用实证研究方法,重点分析中国与东盟国家服务贸易的整体水平、现实结构、国际竞争力等,以期为中国与东盟开展服务贸易与投资的竞争合作提供实证素材与对策分析。 一、中国与东盟国家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水平分析近年来,随着国际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服务贸易也取得了较快发展。 1.从服务贸易的产业基础看,东盟主要成员国服务贸易所占GDP 的比重均高于中国。根据世界银行2005年世界发展报告同口径统计,中国服务业产值占GDP 的比重为32%,而东盟成员中,除文莱数据不详、老挝和缅甸低于中国外,东盟其他7个成员国服务业产值占GDP 的比重都高于中国,其中新加坡高达65%,居于领先地位;其它依次为菲律宾53%,泰国50%,马来西亚42%,印尼40%,越南38%,柬埔寨36%。 2.从服务贸易的规模看,除几个经济落后国家外,各国的服务进出口贸易皆呈现增长之势。东盟的服务出口额从1991年的318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1036亿美元;服务进口额从319亿美元增长到1319 亿美元。1991-2005年,东盟五国[1]的服务贸易出、 进口额占总出、进口额的比重分别从319%和318%上升到1317%和1812%。新加坡的服务贸易发展规模明显大于其他国家,并且是东盟五国中唯一的顺差国;印尼、马来西亚出口变化不大,进口有一定增长,但速度平缓;其它国家进出口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已分别由1982年的1817和2418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744和838亿美元,保持平稳增长趋势,其中进口呈现较强增长趋势。在服务贸易的规模上,中国明显高于东盟成员国见图1、图2。 图1 1992-2005年各国出口规模变化状况[2 ] 图2 1992-2005 年各国进口规模变化状况

《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协议》框架下的广西与东盟服务贸易的研究(可编辑)

王娅萍 学科专业 国匝贸易堂 指导老师 匦星田副数援 论文答辩日期 星生鱼屋垒旦 答辩委员会主席 奎童民塾援广西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使用授一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和相 关知识产权属广西大学所有。除已注明部分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过的研究 成果,也不包含本人为获得其它学位而使用过的内容。对本文的研究工作提供过重要帮 助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明确说明并致谢。 冲年其‘ 论文作者签名:王砸匀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广西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即: 本人保证不以其它单位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或使用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 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 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请选择发布时间: 囹即时发布解密后发布 保密论文需注明,并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论文储躲嘶.导师躲弘驴矧睥‘月‖日《中国一东盟服务贸易协议》框架下的 广西与东盟服务贸易研究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服务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越来越重要,贡献度也越来越大。中国顺应发展需要,年与东盟签署 了《中国一东盟服务贸易协议》,在服务贸易协议基础上,进一步开

放金融、电信、教育、旅游和运输等部门。广西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 桥头堡,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成为中国与东盟各国相互打开市场的 首选之地。本文从服务贸易协议具体承诺为分析出发点,研究广西与东盟 服务贸易。 本文首先是导论,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意义、论文综述与创新点;其次 对广西与东盟服务贸易合作现状进行研究,分别从东盟各国、广西及二者 间的合作分析服务贸易现状;再次是文章的重点,讲述了服务贸易协议的 签署背景及贸易自由化历程,接着对贸易协议中的具体承诺,重点从旅游、 金融、教育、运输、电信五方面进行详细分析。紧接着写的是服务贸易协 议签署对广西的影响,主要从静态和动态效益分析与广西政治经济地位提 升分析及;最后是通过对全文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本文的创新 之处在于将服务贸易协议条款做出深入对比分析,目前对此方面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的

2012年第7期下旬刊(总第487期) 时 代 金 融 Times Finance NO.7,2012 (CumulativetyNO.487)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的研究 赵 婉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北京 100044) 【摘要】自从中国与东盟2002年11月份双方签署《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来,中国与东盟无论是在政治还是经济方面都加强了合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着眼于当前中国与东盟政治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如何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展开论述,希望能促进双边贸易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意义 问题 对策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入实际运作阶段是从2005年7月份开始的,此时的首批关税降至20%左右。而中国更是对6个东盟成员国的关税低至8.1%。按照原定计划,到2015年双方成员国之间大多数产品的关税可以降到0%。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合作逐步深化,但是仍然存在美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的干预,中国与东盟在投资领域也存在着竞争,中国和东盟在贸易领域有着很大的相似性,中国威胁论以及自由贸易区领导权问题等方面的问题。那么,究竟如何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合作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下面几点。 一、政治信任是开展经济合作的基础 中国和东盟地区幅员辽阔,但是存在很多不同之处,如社会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经济结构更是不同,要想在这种背景下建立起完整的区域集团,是需要坚实的信任基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需要通过共同努力、满怀诚意的相互合作来解决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和存在的问题,达到预期的合作效果。当然,各国之间一定要相互信任,并开展合作的政治意愿,不然,在制定有关法规和条约时就难以达到顾及双方利益,达到双赢的效果。虽然目前世界各国提倡和平友好的关系,也不存在各种尖锐的政治和安全矛盾,但是仍然有很多因素会受到各个国家的政治、历史和现实问题的困扰,需要加强各个国家之间的政治信任是必须的,因此,中国要想建立和东盟各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必须要先行外交,建立起与各国之间的友好外交,通过这种友好的正常外交活动来提高与盟国之间的了解和信任,获得更多的信息沟通渠道,这样在处理各国之间的敏感问题或者相互之间利益关系时,就能更好地和各个国家进行谈判和磋商,进一步提高与各个国家之间的领土、领海的沟通和合作,最好能够对这些焦点问题达到意见一致、得到合作共识,最终改善各国之间的区域安全问题。 二、建立双方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 为了促进中国和东盟各国产业早日建立起分工协作体系,应该根据比较优势去调整产业政策,从而促进产业水平升级,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目前,中国和东盟各国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竞争性强、互补性弱,为了避免出现相同的产业结构、经济形态等带来的激烈竞争,中国和东盟都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来调整双方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使其优化和互补。首先,要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中国和东盟各国应该建立起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主导产业。中国和东盟各国要利用自己的优势来克服技术水平不高的缺点,进一步提高和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发展外向型和自主型的高新技术。其次,中国和东盟各国在不断扩大区域内市场和降低关税的同时,都要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中国是一个大国,要和东盟各国在市场、技术和人力方面存在的优势建立良好的分工体系,尽量减少对外依赖,形成优势互补。另外,中国和东盟各国还需要拓展多元化的市场,避免出现恶性贸易竞争现象。 三、中国要尊重东盟利益并且担负起大国责任 中国需要充分考虑和妥善解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的主导权问题。中国要学会换位思考,要站在东盟各国的角度看问题,要考虑东盟各国的利益,要去理解东盟各国,不然就无法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建立。另外,中国在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时,要主动表明自己的立场,表明会以东盟自由贸易区级基础,不再另做打算,这样就可以安抚各个盟国,让他们心安,不会担心被中国“吞掉”,这样在商谈建立中国——东盟各国自由贸易区时积极性就能得到大大提高。 四、发展与美国和日本的关系巩固与东盟的关系 美国和日本已经在东南亚苦心经营数十年,因此,他们在东南亚地区基本上建立了政治、经济、安全等各个方面的重要利益,中国要想在短时期内获得这样的影响力是不可能的。基于此,中国必须要巩固好和东盟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同时也要注意改善和美国、日本的关系,这两者是不矛盾的,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相辅相成的。另外需要强调的是,由于美国、日本已经在东南亚经济和政治中起了举足重轻的作用,积极处理好与美国和日本的关系对我国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运用内部挽救措施提升本国的影响力 内部挽救措施是对正处于危机中的国家进行挽救和帮助,保证合作区域内部各国家的经济平稳发展,规避经济危机和经济衰退扩大化所运用的一种挽救措施。它可以有效预防个别国家的经济衰退对整个区域经济的影响,内部挽救机制的稳定和良好运作可以提升合作区域内的经济、政治影响。例如,墨西哥1994年的金融危机就是由于当时美国政府200亿美元的帮助,才将其顺利控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合作稳定性在于各国是否可以遵守全面合作的合约,当整个贸易区的利益与本国的经济、政治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贸易区内的各国应该首先考虑贸易区的整体利益。另外,还要强化贸易区内的组织协调,这样可以很好地保护贸易区的各个国家的利益,增强贸易区对外谈判的力度。 六、结语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东盟国家参与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中所迈出的重要一步。实践表明,在一定制度安排下的贸易集团化、区域化是促进地区经济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快速发展的三大内因[J].华人世界,2011(10). [2]冯力,孙健.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意义、问题及对策思考[J].东南亚之窗,2009(01). [3]伊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J].东南亚之窗,2010(01). [4]古炳玮,李国淮.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分析[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11(05). 作者简介:赵婉(1992-),女,河南南阳人,本科,就读于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 (责任编辑:刘晶晶) Times Finance 299

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

中国与东盟自成立自贸区之后,服务贸易的合作逐步被提上日程。双方于2007 年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互相开放相关服务业,实现服务贸易地区自由化发展并加强双边合作。2010 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在2010 年10 月20 日到24 日举行的第七届博览会上,双方新增了“服务贸易专题”,集中双方适合加强交流与合作的信息和商机,促进双方在多个领域的合作。服务业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已逐渐超越其他产业的发展。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逐步提高,并迅速超过货物贸易的发展。要实现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充分发展我国经济贸易,必须要重视服务贸易在现代经济贸易中的重要地位,充分挖掘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潜力。 中国与东盟非常重视服务贸易的发展,重视双方的交流与合作。目前,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服务贸易的各个行业和领域已取得了巨大的合作成绩。双方由于地区上的接近、文化的相似性,旅游业发展迅速,并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具有核心优势的服务贸易合作领域;同时随着双方货物贸易的不断发展,推动了与之密切相关的物流、运输等服务业的发展。通过分析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服务贸易综合分析,可以为中国与东盟加强服务贸易的合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为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在服务贸易合作上存在的障碍和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 中国与东盟十国自上世纪90 年代以来,双方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拓展和深化,在国际事务中一直密切配合、相互支持。随着近年世界服务贸易的迅猛发展,服务贸易已经成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的重要内容。我国与东盟国家在服务行业的合作近年来发展比较迅速,同时由于东盟各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各个服务行业也存在着发展水平不一致的情况。 中国东盟服务贸易现状情况 中国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以来,特别是2004年召开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投资峰会以来,尽管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的进出口贸易都在下降,但是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在东盟的对外贸易的比重没有发生变化,贸易地位保持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完善,中国与东盟的服务贸易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东盟10国都已成为中国公民的旅游目的国,同时中国也成为东盟各国的旅游度假地,特别是广西,广西与东盟的旅游合作起步相对较早,这样一种良好的合作基础对促进双方的旅游合作发展相当有利。 广西2004年-2010年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一览表

新形势下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

新形势下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 新形势下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 在谈论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之前,我想应从一个更大 点的视野,即从目前我国的周边关系谈起。前不久我作为位高访学者在美国哈佛大学呆了一段时间。访问期间,曾见过不少美国的专家与学者。他们几乎都对我说:“你们中国的对外政策有了巨大变化,使得你们中国的周边关系环境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而我们国内的大多数人却认为:“我们的政策没有变,国外对我国的看法,对我国的政策发生了很 大的变化。不论发生点什么事,都会来责怪我们,真是不公 平。”这两种看法如此不一样,如此对立,反差之大令我非常 震惊。这也促使我思考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应该做进一步深刻的分析。 实际上,国内对上述问题,分歧还是比较大的。特别是 对我们国家的现在和未来发展的国际环境、周边环境的看法很不一致。且先后出了很多影响较大,足以吸引大家注意力的书。大家都说中国崛起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我们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这个时候,我们回顾历史,一个迅速崛起的大国,但翅膀又不是特别硬朗的时期,有两个非常容易发生的危险情况:第一、高估自己力量;第二、错估外

部形势。 面对这种形势,作为学者,特别是我们东南亚研究学者, 确实值得深层次地从历史和世界的眼光来研究和分析这个问题,提供决策参考。 首先,我们对我国的周边关系做一个回顾: 从历史上看,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是一面镜子。一般 的规律是,中国强大的时候,与周边国家关系是好的中国 衰弱的时候,和周边国家关系是不好的。现在,应该说中国比较强大。是不是与周边的关系已经出现一种逆转了呢?我们说,现在是历史上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最好的时期,当然也不一定就用最好这个词,但肯定是个较好的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周边关系问题上做出了三个方面 的努力: 当然,东盟的十个国家差别很大,与中国的关系也很不 样。比如说越南,就抓住南中国海问题。印尼,要重新做东盟的主导,担心中国在东盟有更大的发言权。新加坡作为 个小国,总是标新立异来突显自己等等。但总体来说,东盟作为一个地区,对中国实力上升的担心,从没有停止过。 而且随着中国力量的增强,这种担心可能还会进一步增大。 对于这一点,我们要有更多的思想准备。 从东盟本身来说,对华政策是有限度的。它有很好的基

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实证研究_基于东盟十国PanelData的检验

【摘要】近年来,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呈迅速上升的趋势,与此同时,双方的贸易额也增长迅 速。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投资的各种贸易效应类型,并利用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得出的结论是该投资的出口效应与进口效应都是创造型的,这与现实情况也是相符合的。【关键词】中国-东盟;直接投资;资贸易效应;面板数据 【作者简介】李颖洁,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学。 一、引言 长期以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以下简称东盟)之间的投资基本上是单方面的,主要是东盟国家的资金流向中国。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起步较晚,但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投资额呈现出稳步增加的趋势。相对于直接投资,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双边贸易一直比较密切,2002年双方签订《框架协议》后,双方之间的贸易更是发生了爆炸式增长,2002年双方贸易额548亿美元,到2007年已达到2025亿美元,6年间增长了近4倍。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和直接投资关系有自己的发展特点,在2002年启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 )进程之后,这种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中国与东盟大多数国家都属于发展中国家,它们之间FDI-贸易的关系与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有所区别,本文将着力研究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类型。 二、理论分析 总体来讲,一个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其贸易的影响可以从出口和进口两个方面来分析,从母国流入东道国的FDI 依据其流入方式和产业的不同会对母国及东道国之间的贸易产生替代或者互补效应。由此,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贸易所产生的效应可以大致分为出口创造效应、出口替代效应、进口创造效应和进口替代效应。 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创造效应主要表现为由于对外直接投资而导致的原材料、零部件或设备等出口的增加。而出口替代效应是由于对外直接投资而导致的母国对东道国出口的减少,这种效应往往 发生在制造业。许多制造业企业在开展跨国经营时都是采取渐进的方式,往往是贸易先行,随着贸易的发展,企业逐渐到国外去建立发展平台,最后在国外建立生产加工基地,这必然会替代一部分国内出口。进口方面,对外直接投资的进口创造效应是一种反向进口效应,指的是母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导致其自身进口的增加。这种情况在自然资源行业和制造业比较常见,一般表现为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将某产品的生产基地转移到国外,再从国外进口该产品。与进口转移效应相反,进口替代效应是由于对外直接投资而导致的母国进口减少。 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会受到投资的产业、母国与东道国的贸易关系的影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不可一概而论。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其次为交通运输、仓储业,另外还有采矿业等等,这些投资所带来的贸易效应也必然同时有正向和反向的力量,很难从理论和经验上来判断其整体影响,因此,本文将建立一个计量模型来对这种影响进行实证检验,通过定量分析来确定进出口效应的方向和大小。 三、实证检验(一)模型的建立 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所带来的贸易效应既有替代效应,又有创造效应,要确定究竟哪种效应占主导地位仅凭理论分析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实证方法来研究。本文研究的问题是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所以被解释的变量是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和进口总量。在自变量方面,为了测度FDI 的中期和长期影响,这里研究的变量包括每年对东 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实证研究 ———基于东盟十国Panel Data 的检验 文/李颖洁 经济论坛Economic Forum Sep.2009Gen.466No.18 2009年9月总第466期第18期 ·45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