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总结
- 格式:docx
- 大小:27.70 KB
- 文档页数:30
一、系统相关:sysconfig -v 查看硬件信息,主要显示了硬件平台、版本、序列号、适配器(网卡、光纤卡等)、硬盘等硬件信息sysconfig -r 显示磁盘、raid、volume信息,等同于vol status -r-每个RAID会显示RAID的类型、RAID中每个磁盘是属于数据盘(data)、校验盘(parity 或dparity);-volume的划分信息;-磁盘基本信息,不属于RAID中的spare是本控制器的,partner是对端控制器的;-磁盘详细信息,HA=host adapter,比如4a表示slot4槽上卡的a口;shelf表示磁盘柜编号(如1表示1号盘柜);BAY表示在盘柜的第几块;-当有盘损坏的时候,可以用sysconfig -r命令来看具体是那块盘损坏了;二、配置RAID组:2.1 查看aggr信息aggr show_space -h aggr0 查看aggr空间的使用情况(-h是以MB为单位,-g是以GB为单位,如果不指定aggr,则列出所有aggr的space使用情况)vol status -r 可以看到每个aggr包含几个raid组(rg),每个raid组有几块磁盘等信息,并列出所有spare磁盘aggr status aggr0 -r 列出指定的aggr0的信息-aggr status [<atv-name>] [-d | -r | -v | -l | -c | -b | -s | -f | -i | -?]nas3020a*> aggr statusAggr State Status Optionsaggr0 online raid_dp, aggr rootnas3020a*> aggr status -v aggr2 查看aggr2的一些options的值,如raidsize默认是16(16块盘一个RAID,超过16块盘会创建一个新的raid组)Aggr State Status Optionsaggr2 online raid_dp, aggr nosnap=off, raidtype=raid_dp,raidsize=16,ignore_inconsistent=off,snapmirrored=off,resyncsnaptime=60,fs_size_fixed=off,snapshot_autodelete=on,lost_write_protect=onV olumes: <none>Plex /aggr2/plex0: online, normal, activeRAID group /aggr2/plex0/rg0: normalnas3020a*> aggr help options 查看aggr相关的options的帮助信息(options的功能介绍和使用方法)aggr options <aggr-name> <option-name> <option-val>The following commands are available; for more informationtype "aggr help options <command>"fs_size_fixed raidsize resyncsnaptime snapmirroredlost_write_protect raidtype root snapshot_autodeletenosnapnas3020a*> aggr help options raidtype 查看aggr的raidtype的说明和使用方法aggr options <atv-name> raidtype <new-type = {raid4 | raid_dp}>- change aggregate or traditional volume <atv-name>'sRAID type to <new-type>2.2 创建aggraggr create aggr1 -d 0a.20 0a.21 0a.22 0a.23 0a.24 指定哪些盘组成aggr1aggr create aggr2 8 指定由8块盘组成aggr2nas3020a*> aggr status aggr2 -r 查看aggr2的信息,可知系统自动从oa和ob各选择4块盘组成aggr2(负载分担)Aggregate aggr2 (online, raid_dp) (block checksums)Plex /aggr2/plex0 (online, normal, active)RAID group /aggr2/plex0/rg0 (normal)RAID Disk Device HA SHELF BAY CHAN Pool Type RPM Used (MB/blks) Phys (MB/blks)--------- ------ ------------- ---- ---- ---- ----- -------------- --------------dparity 0b.25 0b 1 9 FC:A - FCAL 10000 136000/278528000 137104/280790184parity 0a.35 0a 2 3 FC:A - FCAL 10000 136000/278528000 137104/280790184data 0b.32 0b 2 0 FC:A - FCAL 10000 136000/278528000 137104/280790184data 0a.25 0a 1 9 FC:A - FCAL 10000 136000/278528000 137104/280790184data 0b.26 0b 1 10 FC:A - FCAL 10000 136000/278528000 137104/280790184data 0a.36 0a 2 4 FC:A - FCAL 10000 136000/278528000 137104/280790184data 0b.35 0b 2 3 FC:A - FCAL 10000 136000/278528000 137104/280790184data 0a.26 0a 1 10 FC:A - FCAL 10000 136000/278528000 137104/280790184nas3020a*> aggr status aggr1 -r 查看aggr1的信息,由自定义的5块盘组成Aggregate aggr1 (online, raid_dp) (block checksums)Plex /aggr1/plex0 (online, normal, active)RAID group /aggr1/plex0/rg0 (normal)RAID Disk Device HA SHELF BAY CHAN Pool Type RPM Used (MB/blks) Phys (MB/blks)--------- ------ ------------- ---- ---- ---- ----- -------------- --------------dparity 0a.20 0a 1 4 FC:A - FCAL 10000 136000/278528000137104/280790184parity 0a.21 0a 1 5 FC:A - FCAL 10000 136000/278528000 137104/280790184data 0a.22 0a 1 6 FC:A - FCAL 10000 136000/278528000 137104/280790184data 0a.23 0a 1 7 FC:A - FCAL 10000 136000/278528000 137104/280790184data 0a.24 0a 1 8 FC:A - FCAL 10000 136000/278528000 137104/2807901842.3 扩展aggraggr add命令的用法:nas3020a> aggr help addaggr add <aggr-name> [-f] [-n] [-g <raid-group>|new|all] <disk-list>- add disks listed in <disk-list> to aggregate <aggr-name>;<disk-list> is either:<ndisks>[@<disk-size>]or-d <disk-name1> <disk-name2> ... <disk-nameN>[-d <disk-name1> <disk-name2> ... <disk-nameN>].参数说明:-n 预演命令的执行,如:nas3020a> aggr add aggr2 -n 3aggr add aggr2 -d 0b.21 0a.27 0b.45-g 可以将盘加入指定的RG中(raid-group),或加入到一个新建的RG中(new),而使用all 选项,则会先向存在的RG里面添加磁盘,直到它们满了,然后再新创建RG 如果没有使用-g选项,则磁盘首先被加入到最近创建的RG里面,直到它满了才会创建新的RG(同"-g all")-d 指定具体的磁盘,如:aggr add aggr2 -d 0b.20 0a.24 0b.42...Addition of 3 disks to the aggregate has completed.实例演示:nas3020a*> aggr add aggr1 3 往aggr1中增加3块盘nas3020a*> aggr status aggr1 -r 再次查看后,发现在aggr1中原来的raid组中增加了3块数据盘(而不是增加一个raid组)Aggregate aggr1 (online, raid_dp) (block checksums)Plex /aggr1/plex0 (online, normal, active)RAID group /aggr1/plex0/rg0 (normal)RAID Disk Device HA SHELF BAY CHAN Pool Type RPM Used (MB/blks) Phys (MB/blks)--------- ------ ------------- ---- ---- ---- ----- -------------- --------------dparity 0a.20 0a 1 4 FC:A - FCAL 10000 136000/278528000 137104/280790184parity 0a.21 0a 1 5 FC:A - FCAL 10000 136000/278528000 137104/280790184data 0a.22 0a 1 6 FC:A - FCAL 10000 136000/278528000 137104/280790184data 0a.23 0a 1 7 FC:A - FCAL 10000 136000/278528000 137104/280790184data 0a.24 0a 1 8 FC:A - FCAL 10000 136000/278528000 137104/280790184data 0b.36 0b 2 4 FC:A - FCAL 10000 136000/278528000 137422/281442144data 0a.37 0a 2 5 FC:A - FCAL 10000 136000/278528000 137104/280790184data 0b.27 0b 1 11 FC:A - FCAL 10000 136000/278528000 137104/280790184nas3020a*> aggr options aggr1 raidsize 4 设置随后加入aggr1中的盘,由4块盘组成一个raid 组,但是不影响前面已创建好的raid组nas3020a*> aggr add aggr1 4 然后再往aggr1中增加4块盘nas3020a*> aggr status aggr1 -r 再次查看aggr1的信息,发现aggr1中增加了一个4块盘组成的raid组Aggregate aggr1 (online, raid_dp) (block checksums)Plex /aggr1/plex0 (online, normal, active)RAID group /aggr1/plex0/rg0 (normal)RAID Disk Device HA SHELF BAY CHAN Pool Type RPM Used (MB/blks) Phys (MB/blks)--------- ------ ------------- ---- ---- ---- ----- -------------- --------------dparity 0a.20 0a 1 4 FC:A - FCAL 10000 136000/278528000 137104/280790184parity 0a.21 0a 1 5 FC:A - FCAL 10000 136000/278528000 137104/280790184data 0a.22 0a 1 6 FC:A - FCAL 10000 136000/278528000 137104/280790184data 0a.23 0a 1 7 FC:A - FCAL 10000 136000/278528000 137104/280790184data 0a.24 0a 1 8 FC:A - FCAL 10000 136000/278528000 137104/280790184data 0b.36 0b 2 4 FC:A - FCAL 10000 136000/278528000 137422/281442144data 0a.37 0a 2 5 FC:A - FCAL 10000 136000/278528000 137104/280790184data 0b.27 0b 1 11 FC:A - FCAL 10000 136000/278528000 137104/280790184RAID group /aggr1/plex0/rg1 (normal)RAID Disk Device HA SHELF BAY CHAN Pool Type RPM Used (MB/blks) Phys (MB/blks)--------- ------ ------------- ---- ---- ---- ----- -------------- --------------dparity 0b.37 0b 2 5 FC:A - FCAL 10000 136000/278528000 139072/284820800parity 0a.38 0a 2 6 FC:A - FCAL 10000 136000/278528000 137104/280790184data 0b.28 0b 1 12 FC:A - FCAL 10000 136000/278528000 137104/280790184data 0a.27 0a 1 11 FC:A - FCAL 10000 136000/278528000 137104/280790184nas3020a*> aggr add aggr1 5 如果指定加入aggr1中的盘数是5,则会提示不是所有的盘都会用到,因为之前已经定义了raidsize=4Not all disks usedNote: preparing to add 2 data disks and 2 parity disks.Continue? ([y]es, [n]o, or [p]review RAID layout) y....nas3020a*> aggr status aggr1 -r 然后可以看到虽然指定加入aggr1的盘是5块,但是实际只增加了一个4块盘的raid组Aggregate aggr1 (online, raid_dp) (block checksums)Plex /aggr1/plex0 (online, normal, active)RAID group /aggr1/plex0/rg0 (normal)......RAID group /aggr1/plex0/rg1 (normal)......RAID group /aggr1/plex0/rg2 (normal)RAID Disk Device HA SHELF BAY CHAN Pool Type RPM Used (MB/blks) Phys (MB/blks)--------- ------ ------------- ---- ---- ---- ----- -------------- --------------dparity 0a.39 0a 2 7 FC:A - FCAL 10000 136000/278528000 137104/280790184parity 0b.40 0b 2 8 FC:A - FCAL 10000 136000/278528000 137104/280790184data 0a.28 0a 1 12 FC:A - FCAL 10000 136000/278528000 137104/280790184data 0b.29 0b 1 13 FC:A - FCAL 10000 136000/278528000 137422/281442144nas3020a*> aggr add aggr1 3 如果指定加入aggr1中的盘是3块,则虽然指定的raidsize是4,也只会加入3块盘组成的raid组Note: preparing to add 1 data disk and 2 parity disks.Continue? ([y]es, [n]o, or [p]review RAID layout) y......nas3020a*> aggr status aggr1 -r 新加入的是一个3块盘组成的raid组......RAID group /aggr1/plex0/rg3 (normal)RAID Disk Device HA SHELF BAY CHAN Pool Type RPM Used (MB/blks) Phys (MB/blks)--------- ------ ------------- ---- ---- ---- ----- -------------- --------------dparity 0a.40 0a 2 8 FC:A - FCAL 10000 136000/278528000 137104/280790184parity 0b.42 0b 2 10 FC:A - FCAL 10000 136000/278528000 137104/280790184data 0a.29 0a 1 13 FC:A - FCAL 10000 136000/278528000 137104/280790184补充:aggr创建后,其默认raidsize=16(aggr status aggr_name -v命令可以查看),假设创建了原始aggrN中包含了14块磁盘,使用aggr add aggrN 8命令往aggrN中增加8块磁盘,则结果会先往aggrN中原来的rg里增加2块数据盘,然后再用剩下的6块盘创建一个新的rg (4块数据,2块校验),而系统则会提示“增加6块数据盘和2块校验盘”(如果是RAID DP)。
put 的用法总结一、什么是put命令?put命令是一个常用的计算机指令,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中都有相应的实现。
它主要用于将文件或数据从本地系统上传到远程系统。
在互联网领域,put命令常用于FTP(文件传输协议)和SFTP(安全文件传输协议)等文件传输协议中。
二、使用put命令上传文件1. 连接到远程服务器在使用put命令上传文件之前,必须首先与目标服务器建立连接。
可以使用SSH(Secure Shell)工具或其他远程登录工具进行连接。
2. 转到目标路径使用cd命令进入想要将文件上传到的目标路径。
可以使用pwd命令查看当前所在路径。
3. 上传文件使用put命令来将本地文件上传到远程服务器。
语法通常为“put <本地文件路径> <目标文件名>”,其中<本地文件路径>是指待上传的本地文件的完整路径,<目标文件名>是在远程服务器上保存该文件时使用的名称。
4. 确认上传结果put命令执行成功后,会显示上传结果信息,比如文件大小、上传速度等。
若出现错误,可以根据错误提示进行调试和修复。
三、使用put命令传输数据除了用于上传整个文件外,put命令还可用于传输数据。
例如,在编写脚本时,可以使用put命令将某些数据发送到远程服务器上的文件或程序。
1. 准备数据在本地系统上准备好待传输的数据。
这可能是一段文本、一段JSON格式的数据或其他任意格式的数据。
2. 创建远程文件使用touch命令在目标服务器上创建一个新文件,该文件将用于接收传输的数据。
语法为“touch <目标文件名>”。
3. 上传数据使用put命令将本地系统上的数据上传到目标服务器上的文件中。
语法通常为“put <本地文件路径> <目标文件名>”。
4. 验证传输结果可以使用cat命令查看远程服务器上保存的目标文件,确认其中是否已包含所传输的数据。
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上传速度过慢如果put命令执行速度较慢,可能与网络连接状态有关。
常用BSC命令小结1.12.23.3号时隙号目的状态修改接口电路状态查看当前告警,号号查看所有参数一般查整个的情况号查看的相邻小区,单元名单元号目的状态修改指定单元的状态,号时隙号目的状态修改接口电路状獭?/p> 常用BSC命令小结2017-11-06 18:07:00 | #1楼ZEFS:CF号:L/U;对BCF重新启动ZEQS:BTS=BTS号:L/U;对BTS重新启动ZERS:BTS=BTS号,TRX=TRX号:L/U;对一个载频重新启动ZEFO:BCF号:ALL;查看BCF所有参数ZEQO:BTS=BTS号:ALL;查看BTS所有参数ZERO:BTS=BTS号,TRX=TRX号:ALL;查看BTS所有参数ZEAO:BTS=BTS号;查看BTS的相邻小区ZEHO:BTS=BTS号;查看BTS的切换参数ZEUO:BTS=BTS号;查看BTS的功率控制参数ZUSC:单元名,单元号:目的状态;修改指定单元的状态ZUSI:单元名,单元号;查看各单元状态的相关信息ZUDU:单元名,单元号;诊断指定单元ZCEL:CGR=1;查看A接口电路状态ZRCI:GSW:CGR=1;查看A接口电路详细信息ZCEC:CRCT=PCM号-时隙号:目的状态;修改A接口电路状态ZAHO:查看BSC当前告警ZAHP:查看BSC历史告警ZEOL:查看基站当前告警ZEOH::BCF=;查看当天告警ZEOH:查看基站历史告警ZNEL:查看CCST信令的详细信息ZFWO:BCSU=00&&08:BTS;查看GB链路详细情况(信息)ZEEI:BTS=BTS号;查看BTS的详细信息ZEOL::NR=告警号快捷键 ctrl+y (暂停)(基站数据库中有相邻小区,横向查重启:ZFQU:BTS=XX:GENA=NZEQU:BTS=XX:GENA=Y;ZFUI::;查物理通道ZDSB:::PCM=;查电路ZDTI:::PCM=;诺西—常用BSC命令小结2017-11-06 18:06:39 | #2楼诺西常用BSC命令小结(多用逗号,少用分号,检查命令没有问题后再执行这条语句)ZEEI: 看状态ZEFS:BCF号:L/U;对BCF重新启动ZEQS:BTS=BTS号:L/U;对BTS重新启动ZERS:BTS=BTS号,TRX=TRX号:L/U;对一个载频重新启动ZEFO:BCF号:ALL;查看BCF所有参数ZEQO:BTS=BTS号:ALL;查看BTS所有参数ZEQV: GPRS的修改ZEQE: 修改BTS的跳频ZERO:BTS=BTS号,TRX=TRX号:ALL;查看BTS所有参数(一般查整个bcf的情况) ZEAO:BTS=BTS号;查看BTS的相邻小区ZEHO:BTS=BTS号;查看BTS的切换参数 ZEUO:BTS=BTS号;查看BTS的功率控制参数ZEBP:;看LAC号(网优给数据的时候我们要去核对一下)ZEOL:查看基站当前告警ZEOH::BCF=;查看当天告警ZEOH:查看基站历史告警ZEEI:BTS=BTS号;查看BTS的详细信息ZEOL::NR=告警号快捷键 ctrl+y (终止正在执行的命令)快捷键 ctrl+c (暂停)一般与ZDDS;指令合用快捷键 ctr+A 加入参数ZEQE:BTS=:HOP=:开关调频(基站数据库中有相邻小区,横向查 ZEQU:BTS=XX:GENA=Y;修改SEGZEQG:BTS=143:RLT=64,RXP=-94,;修改无线接入参数值ZEWO:看当前软件包版本ZEWL:看BSC中的软件包版本ZEWA:放一个新软件包ZEWH:切换软件包ZEWV:激活软件包ZESE:创建EDAP,也可以使用此命令来查看有没有许可证,来加EDGEZEQM:BTS=: RDIV=Y:;打开分级接收ZEQK:BTS=:CNT=20:;修改干扰参数,20为上限值ZESG:ID=(ET_INDEX):;删除edgeZEAM:修改邻区参数ZESI:ID=(ET_INDEX);查看已有的EAGE条数ZEAT:;查看有没有同频的邻区ZEAO:SEG=::ASEG=:;查看两个小区邻区关系ZEAO:::ASEG=本小区号:;查看所有指向本小区的邻区ZEAO:SEG=:;查看所有指出的邻区ZEAD:SEG=::CI=,LAC=:;仅仅删除指向CI的邻区ZEOR:BCF:13914(告警顺序号码):;删除误告警ZUSC:单元名,单元号:目的状态;修改指定单元的状态ZUSI:单元名,单元号;查看各单元状态的相关信息ZUDU:单元名,单元号;诊断指定单元ZUSI:ET,130查看配传输状态ZCEL:CGR=1;查看A接口电路状态ZCEC:CRCT=PCM号-时隙号:目的状态;修改A接口电路状态ZRCI:GSW:CGR=1;查看A接口电路详细信息ZRCR:删除未使用的电路ZAHO:查看BSC当前告警ZAHP:查看BSC历史告警ZAHO ::NR=2993:;查看有没有上下时隙不匹配的告警ZAHO ::NR=2725:;邻区出错ZNEL:查看CCS7信令的详细信息ZFXI:NSEI=0&&65535:BTS;查看GB链路详细情况(信息)ZFUI::;查物理通道ZFWO:开EDGE时查看BCSU,PCU(先用ZEQO查到NSEI再用NSEI的值去查找,当BSC为3i时为ZFXO)ZFXO:NSEI=544:BTS:;查看544下挂的BTS个数和BCSU,PCUZFXO:BCSU=0&&8:BTS;查看所有的下挂基站和NSEI号ZFQU:BTS=XX:GENA=N 重启ZQNI:查看BSC所处的位置ZQNS::;查看电脑记录,正在操作的用户名ZIGO:2016-3-27,:USERID=GSMGSM:CMD=EQS,::;查看许可用户对基站的操作记录 ZQRI:;查看BSC的IP地址ZDSB:::PCM=;查ETZDDS: 查看起站过程2725的处理告警出现后记下此时的BCSU号输入ZDDS:BCSU=?:;>ZGSC 回车对照相应告警出现的时间找到LAC,CI号后CALLER: 01C0 0074 00RETURN ADDRESS: 000C(L0001).0000127CWRITE TIME: 2017-05-0623:40:56.35PARAMETERS: E-01 0024.00001F20 00000082 000C.0001C6C9USER TEXT : HAS:set ALARM 0x2725. target cell listUSER DATA :01 01 88 F9 14 03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00 00红色的为LAC,绿色的为CI然后到网管里更改相应的MBCCH,NCC,BCC值(修改时注意锁闭所有的有关小区和载波,然后查看与之有关的小区参数是否已更改) ZDTI:::PCM=;ZDTI:::PCM=?;查看传输信令使用状态ZDTI::::UA;查看又没有临时的OMU信令ZYEF:ET,ET号;对传输(把ET调整到工作状态<ZUSC:ET,ET号>) ZYMO:ET,ET号;查看et的质量ZYEC::ET,246:NORM,CRC4,ON:;改变传输校验模式ZWUP:ET号::ALL;看传输上面时序的应用情况ZW7I:查看许可证使用数量和日期ZWOS:查看运行参数ZWOI:集成的参数值BSIC--71:此参数左为NCC值,右边为BCC值。
MML命令总结快捷键:F9—执行F7---上一条历史命令MML脚本示例:RRU3161fae,单膜E频段双拼新建注意之后的LTE传输配置要在ENDPOINT模式下配置Endpoint配置模式下MML命一些常用的命令示例:1 修改RRU编号;1)查询现网中已配置的RRU编号: LST RRU;2)与RRU编号进行比对,若不一致,修改RRU编号;3)MOD RRU:2 修改RRU类型;参数规划要求:统一配置为MRRU;操作步骤:LST RRU,核查RRU的类型;RMV RRU,ADD RRU,配置RRU的类型为MRRU:3 修改BRD槽位1)查询现网中LBBP单板所在槽位:DSP BRD2)与场景匹配站点解决方案中规划进行比对,若不一致,修改LBBP单板的槽位号3)删除LBBP单板原本配置:RMV BRD4)添加LBBP单板:ADD BRD4 修改TAC跟踪区码;I、参数规划要求:目前TAC跟踪区参数规划为1II、操作步骤:1)查询现网中TAC跟踪区码值: LST CNOPERATORTA2)查看跟踪区域码是否为1,不为1,则进行以下修改;3)修改跟踪区域码:MOD CNOPERATORTA:5 修改时钟;I、参数规划要求:站点为双模站点时,新增LTE制式的时钟同步方式借用现有TDS 的时钟同步系统, TDS-TDL双模共用时钟源,无需新增GPS或功分器。
站点为单模新建站点,使用GPS时钟。
II、操作步骤:双模站点1)DSP GPS,查看是否有GPS2)设置时钟同步SET CLKSYNCMODE: CLKSYNCMODE=TIME;3)有的话ADD PEERCLK, 配置对端时钟4)SET CLKMODE,设置时钟模式,时钟工作模式为手动,指定参考时钟源为对端时单模站点1)设置时钟同步SET CLKSYNCMODE: CLKSYNCMODE=TIME;2)增加时钟源ADD GPS3)设置时钟模式SET CLKMODE: MODE=MANUAL, CLKSRC=GPS, SRCNO=0;4)DSP CLKSTAT用于查询系统时钟状态(时钟出现问题的时候记得使用这条命令)6 修改小区的相应参数时1)LST CELL检查小区相应参数2)DEA CELL去激活小区3)MOD CELL修改小区相应参数4)ACT CELL激活小区7 修改设备IP、路由IP、及IPPATH、:1)LST DEVIP,核查已配置的设备IP;2)LST IPRT,核查已配置的路由IP;3)LST IPPATH,核查已配置的IPPATH;4)对比传输调单参数规划要求,不一致则进行以下修改:5)RMV DEVIP,删除设备IP;6)ADD DEVIP,添加设备IP:7)MOD IPRT8)MOD IPPATH8 增加基带资源如2号槽处理0号小区,0号槽处理1号小区;ADD BASEBANDEQM: BASEBANDEQMID=0, BASEBANDEQMTYPE=ULDL, UMTSDEMMODE=NULL, SN1=2; //增加0号基带设备处理2号槽ADD BASEBANDEQM: BASEBANDEQMID=1, BASEBANDEQMTYPE=ULDL, UMTSDEMMODE=NULL, SN1=0; //增加1号基带设备处理0号槽ADD EUCELLSECTOREQM: LocalCellId=0, SectorEqmId=0, BaseBandEqmId=0; ADD EUCELLSECTOREQM: LocalCellId=0, SectorEqmId=1, BaseBandEqmId=0; ADD EUCELLSECTOREQM: LocalCellId=0, SectorEqmId=2, BaseBandEqmId=0;ADD EUCELLSECTOREQM: LocalCellId=0, SectorEqmId=3, BaseBandEqmId=0; ADD EUCELLSECTOREQM: LocalCellId=0, SectorEqmId=4, BaseBandEqmId=0; ADD EUCELLSECTOREQM: LocalCellId=0, SectorEqmId=5, BaseBandEqmId=0; /////将小区与扇区关联,小区和基带设备相关联ADD EUCELLSECTOREQM: LocalCellId=1, SectorEqmId=6, BaseBandEqmId=1; ADD EUCELLSECTOREQM: LocalCellId=1, SectorEqmId=7, BaseBandEqmId=1; ADD EUCELLSECTOREQM: LocalCellId=1, SectorEqmId=8, BaseBandEqmId=1; ADD EUCELLSECTOREQM: LocalCellId=1, SectorEqmId=9, BaseBandEqmId=1; ADD EUCELLSECTOREQM: LocalCellId=1, SectorEqmId=10, BaseBandEqmId=1; ADD EUCELLSECTOREQM: LocalCellId=1, SectorEqmId=11, BaseBandEqmId=1;9 修改小区功率LST PDSCHCFG: LocalCellId=0;先列出小区功率MOD PDSCHCFG: LocalCellId=0; 再修改小区功率10 附录:。
ANSYS结构分析单元功能与特性/可以组成一一些命令,一般是一种总体命令(session),三十也有特殊,比如是处理/POST1! 是注释说明符号,,与其他软件的说明是一样的,ansys不作为命令读取,* 此符号一般是APDL的标识符,也就是ansys的参数化语言,如*do ,,,*enddo等等NSEL的意思是node select,即选择节点。
s就是select,选择。
DIM是定义数组的意思。
array 数组。
MP命令用来定义材料参数。
K是建立关键点命令。
K,关键点编号,x坐标,y坐标,z坐标。
K, NPT, X, Y, Z是定义关键点,K是命令,NPT是关键点编号,XYZ是坐标。
NUMMRG, keypoint 用这个命令,要保证关键点的位置完全一样,只是关键点号不一样的才行。
这个命令对于重复的线面都可以用。
这个很简单,压缩关键。
Ngen 复制节点e,节点号码:这个命令式通过节点来形成单元NUMCMP,ALL:压缩所有编号,这样你所有的线都会按次序重新编号~你要是需要固定的线固定的标号NSUBST,100,500,50:通过指定子步数来设置载荷步的子步LNSRCH线性搜索是求解非线性代数方程组的一种技巧,此法会在一段区间内,以一定的步长逐步搜索根,相比常用的牛顿迭代法所要耗费的计算量大得多,但它可以避免在一些情况下牛顿迭代法出现的跳跃现象。
LNSRCH激活线性搜索PRED 激活自由度求解预测NEQIT指定一个荷载步中的最大子步数AUTOTS 自动求解控制打开自动时间步长.KBC -指定阶段状或者用跳板装载里面一个负荷步骤。
SPLINE:P1,P2,P3,P4,P5,P6,XV1,YV1,ZV1,XV6,YV6,ZV6(生成分段样条曲线)*DIM,Par,Type,IMAX,JMAX,KMAX,Var1,Var2,Var3(定义载荷数组的名称)【注】Par: 数组名Type:array 数组,如同fortran,下标最小号为1,可以多达三维(缺省)char 字符串组(每个元素最多8个字符)tableIMAX,JMAX,KMAX各维的最大下标号Var1,Var2,Var3 各维变量名,缺省为row,column,plane(当type为table时)/config是设置ansys配置参数的命令格式为/CONFIG, Lab, V ALUELab为参数名称value为参数值例如:/config,MXEL,10000的意思是最大单元数为10000杆单元:LINK1、8、10、11、180梁单元:BEAM3、4、23、24,44,54,188,189管单元:PIPE16,17,18,20,59,602D实体元:PLANE2,25,42,82,83,145,146,182,1833D实体元:SOLID45,46,64,65,72,73,92,95,147,148,185,186,187,191壳单元:SHELL28,41,43,51,61,63,91,93,99,143,150,181,208,209弹簧单元:COMBIN7,14,37,39,40质量单元:MASS21接触单元:CONTAC12,52,TARGE169,170,CONTA171,172,173,174,175,178矩阵单元:MATRIX27,50表面效应元:SURF153,154粘弹实体元:VISCO88,89,106,107,108, 超弹实体元:HYPER56,58,74,84,86,158耦合场单元:SOLID5,PLANE13,FLUID29,30,38,SOLID62,FLUID79,FLUID80,81, SOLID98,FLUID129,INFIN110,111,FLUID116,130 界面单元:INTER192,193,194,195 显式动力分析单元:LINK160,BEAM161,PLANE162,SHELL163,SOLID164,COMBI16杆单元(Large deflection),F-大应变(Large strain)或有限应变(Finite strain),B-单元生死(Birth and dead),G-应力刚化(Stress stiffness)或几何刚度(Geometric stiffening),A-自适应下降(Adaptive descent )等。
《Udec 命令总结》精华版1. 安装、打开、保存(1) 安装:①执行Udec 3.1→将Crack文件中的内容替换;②复制Udec.exe,粘贴为快捷方式→属性,目标,加入空格 256【开始内存8M,将内存改为256】,可以复制快捷方式至桌面或硬盘。
(2) 打开:① 直接在udec> 命令行输入;② 写好程序,udec>命令输入call,然后将*.txt文件拖入命令行,执行(3) 保存:输入 save d:\kaicai.sav, 调用命令rest,将kaicai.sav 拖入命令行【!!!文件名最好不用汉字,有时候不识别】注释:如果保存为save d:\111\kaicai.sav, 注意其中111文件必须提前建好,否则无法保存或者保存错误(4) 操作:Ctrl+Z选中图像可以放大,Ctrl+Z 双击复原,屏幕中会出现十字叉,按住鼠标左键不放,移动光标直到你满意的窗口为止;pause暂停,此时可以察看任何信息;continue 继续调用下面程序段。
ESC可以随时进行停止,但不能继续;英文分号 ; 表示注释不运行命令。
2. 基本命令2.1 基本设置Udec> n 【new刷新窗口,从新调用一个程序,修改后的*.txt文件必须输入n,重新运行文本文件】Udec> title 【或heading代表标题,后面紧跟标题的名称。
如:hang dao mo ni 或济宁三号井围岩变形破坏规律研究】Udec> round d 【“圆角”命令,Udec中所有的块体都有圆角,目的是为防止块体悬挂在有棱角的节点上,由于块体悬挂将产生应力集中。
d指块体与块体之间的圆角半径,默认值是0.5,其值要求小于模型中最小块体的最短那条边长的二分之一,最大圆角长度不能超过块体平均棱长的1%。
在block命令前指定圆角长度。
如:round 0.05】图1 10×10块体圆角Udec>set ovtol 0.5 【此命令是指层与层之间的嵌入厚度,当提示为“overlap too large”时就需要修改此值更大一些,可以显示设计的块体,plot overlap!嵌入太大的原因可能为块体强度太小】Udec>set log onprintset log off 【命令用于导出数据,可以将数据导出至硬盘f:\】命令:set log f:\yuanyan.logprint pline 1 syy 【记录测线1应力】print pline 2 ydisset log off;设置观测线set pline 1 x1,y1 x2,y2 n (n--观测线分的段数)set pline 25,20 300,20 10 ;定义测线,起始点坐标,测线分段2.2 图形划分;块体命令Udec> block x1,y1 x2,y2 x3,y3 x4,y4【建立模型框架,四个坐标角点必须按“顺时针”排列,也可以为五个坐标点。
西班牙语命令式总结归纳一、规则动词命令式在词根上加以下词尾:tú Ud. nosotros vosotros Uds.第一变位: -a -e -emos -ad -en第二变位: -e -a -amos -ed -an第三变位: -e -a -amos -id -an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以下规律:1. tú的变位,同陈述式现在时单数第三人称的变位(包括陈述式现在时不规则动词)。
2. vosotros 的变位是把原形动词最后一个字母r 改成d(包括陈述式现在时不规则动词)3. Ud., nosotros, Uds. 三个人称的命令式词尾中的元音与原形动词词尾中的元音正好相反,a变成了e, e和i变成了a。
二、不规则动词命令式:1. 单数第二人称tú的特别不规则变位,常用的有以下几个:decir – di haber – he hacer – haz ir – ve poner –pon salir – sal ser –sé tener – ten valer –val (vale) venir – ven2.复数第二人称vosotros没有不规则变位。
3.第二人称礼貌式单、复数Ud. 和Uds. 的不规则变位:1)如果该动词陈述式现在时变位不规则,它的命令式变位也不规则。
其构成是把陈述式现在时第一人称单数的词尾去掉,加上命令式词尾。
(以下把《现代西班牙语》第一册中不规则动词,按几种不同的词根变化和不同的第一人称词尾分类列出):●词根中e变ie如:cerrar-cierro: cierre cierren querer-quiero: quiera quieran属于这一类的还有:empezar, despertarse, pensar, comenzar, preferir, sentarse,sentir, calentar, entender, divertirse, perder●词根中o变ue如:probar-pruebo: pruebe prueben volver-vuelvo: vuelva vuelvan属于这一类的还有:poder, dormir, encontrar, devolver, almorzar, acostarse,recordar, mostrar, sonar, colgar, contar, soler, mover●词根中u变ue如:jugar-juego: juegue jueguen●词根中e变i如:pedir-pido: pida pidan属于这一类的还有:vestirse, servir, seguir, conseguir●以–zco 结尾的如:conocer-conozco: conozca conozcan属于这一类的还有:apetecer, parecer, conducir, producir atardecer, merecerse●以–go 结尾的如:tener-tengo: tenga tengan属于这一类的还有:hacer, venir, decir, traer, salir, poner, detenerse, oír, convenir●以–yo 结尾的如:huir-huyo: huya huyan●以–o 结尾的如:ver-veo: vea vean2)有几个动词的礼貌式命令式不规则变位更为特殊,分别为:dar - dé den haber - haya hayan saber-sepa sepanestar - esté estén ir-vaya vayan ser-sea sean4.复数第一人称nosotros的不规则变位:1)也和第二人称礼貌式单、复数Ud. 和Uds. 的不规则变位一样,把陈述式现在时第一人称单数的词尾去掉,加上命令式词尾。
1. 要更改 /test 日志文件系统的文件系统大小,输入:
chfs -a size=24576 /test
此命令将 /test 日志文件系统的大小更改为 24576 个 512 字节块,或 12MB(只要先前的大小没有这么大)。
2.要增加 /test 日志文件系统的大小,输入:
chfs -a size=+8192 /test
此命令会将 /test 日志文件系统的大小增加 8192 个 512 字节块或 4MB。
3.要更改文件系统的安装点,输入:
chfs -m /test2 /test
此命令将文件系统的安装点从 /test 更改为 /test2。
4.要从文件系统删除记帐属性,输入:
chfs -d account /home
此命令将记帐属性从 /home 文件系统中除去。
记帐属性从 /etc/filesystems 文件的 /home: 节中被删除。
5.要分割镜像文件系统的副本并安装它作为只读形式用以联机备份,输入:
chfs -a splitcopy=/backup -a copy=2 /testfs
这样就在 /backup 安装了 /testfs 的只读副本。
6.要更改 /opt文件系统的文件系统大小,输入:
chfs -a size=10G /opt
此命令将 /opt文件系统的大小更改为 10G(只要先前的大小没这么大)。
rm 指令总结`rm` 是一个在 Unix 和 Linux 系统中常用的命令,用于删除文件或目录。
以下是 `rm` 命令的一些关键点和总结:1. 基本功能:`rm` 命令用于删除文件或目录。
2. 参数:`-i`:交互模式。
在删除每个文件之前都会询问用户是否确定删除。
`-f`:强制删除。
不会询问用户,直接删除文件或目录,即使它们是只读的。
`-r` 或 `-R`:递归删除。
用于删除目录及其下的所有文件和子目录。
3. 使用风险:使用 `rm` 命令时要特别小心,尤其是当使用 `-f` 和 `-r` 参数时。
如果不小心在根目录下执行了 `rm -rf`,可能会导致系统中的所有文件被删除,造成严重后果。
4. 注意事项:使用 `rm` 命令时,特别是带有 `-f` 参数时,应确保你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并始终谨慎操作。
当你删除一个文件时,它是永久性的,除非使用了特定的备份工具或方法,否则无法恢复。
5. 常见用法:删除一个文件:`rm filename`删除多个文件:`rm file1 file2 file3`递归删除目录及其内容:`rm -r directoryname`强制删除文件,不提示:`rm -f filename`6. 示例:交互式删除文件:`rm -i filename`强制删除目录及其内容:`rm -rf directoryname`7. 补充:对于链接文件,使用 `rm` 只会删除链接本身,而不会影响原始文件。
总之,尽管 `rm` 是一个强大的工具,但使用它时必须小心。
在执行任何删除操作之前,最好先确认你的目标,并始终保持数据备份。
Start用法总结一、什么是Start命令Start命令是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一个命令,用于启动一个新的窗口或程序。
通过Start命令,用户可以方便地打开应用程序、访问文件、浏览网页等。
Start命令的使用非常灵活,可以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二、Start命令的基本语法Start命令的基本语法如下:start ["标题"] [/d 目录] [/i] [/min] [/max] [/separate | /shared] [/low | /nor mal | /high | /realtime | /abovenormal | /belownormal] [/wait] [/b] [/waitfori nputidle] [命令/程序]其中,各个参数的含义如下:•“标题”:可选参数,表示窗口的标题;•/d 目录:可选参数,表示指定程序的启动目录;•/i:可选参数,表示以分离的方式启动程序;•/min:可选参数,表示以最小化的方式启动程序;•/max:可选参数,表示以最大化的方式启动程序;•/separate | /shared:可选参数,表示以独立的方式或共享的方式启动程序;•/low | /normal | /high | /realtime | /abovenormal | /belownormal:可选参数,表示以不同的优先级启动程序;•/wait:可选参数,表示等待程序退出后再继续执行命令;•/b:可选参数,表示在新窗口中启动程序;•/waitforinputidle:可选参数,表示等待程序变为闲置状态后再继续执行命令;•命令/程序:必选参数,表示要启动的命令或程序。
三、Start命令的常见用法1. 启动应用程序通过Start命令可以方便地启动应用程序。
例如:start notepad.exe上述命令将启动记事本程序。
2. 打开文件Start命令还可以用于打开文件。
2023年宣布消防支队领导任职命令大会总结讲话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今天,我很高兴在2023年宣布消防支队领导任职命令大会上,向大家总结宣布和思考消防支队领导任职的重要意义,并对今后的工作进行展望。
首先,我要感谢各位领导对消防事业的大力支持和关怀,并对消防支队的成绩给予高度肯定。
在过去的一年里,消防支队克服了重重困难和挑战,全力以赴,完成了各项任务,并取得了卓越成绩。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和支持,离不开广大消防官兵的辛勤付出。
在此,我代表支队全体官兵,向各位领导和广大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过去一年,面对严峻的消防形势,消防支队团结一心,勇于担当,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优势和作用。
我们在灭火救援、火灾防控、宣传教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有效的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我们还积极参与各项应急救援演练和抗灾救灾行动,提升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全体消防官兵的辛勤付出和团队协作精神,也得益于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消防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任务依然艰巨繁重。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人口流动频繁的背景下,火灾等灾害事故的发生频率仍然较高,消防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因此,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必须保持警醒,不麻痹思想,加强日常训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切实增强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同时,我们也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广大民众的消防安全意识。
只有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和培训,让人们认识到火灾等事故的严重性和可能带来的巨大损失,才能够引起大家对消防安全的高度重视,形成企业、学校、家庭等各个场所都注重防火、抗灾、避险的良好氛围。
此外,我们还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和协调,共同推动消防工作再上新台阶。
只有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局面,才能充分发挥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形成合力,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最后,我希望全体消防官兵要坚定信念,不忘初心,牢记职责使命,时刻保持警醒状态,全力以赴做好消防工作。
2015年3月27日 1 / 34 linux命令 命令 注释 date 获取系统时间日期
bc 计算器
ctrl+c 中断当前操作
who 查看当前在线用户
cal 2012 显示2012年日历
netstat -a 查看网络连接状态
反斜杠“\” 强制换行 Shutdown -t sec -k -r +15 ‘提示信息’ -h now -n -c 例:① [root@redhat ~]# shutdown -r +15 ‘你的电脑将在15分钟后关机’ 关机指令 Sec后面加秒数,表示过几秒关机 不是真关机,只是发出警告信息 在15分钟后重启系统并提示信息 在系统服务停止之后就开始重启 不经过init程序,直接以shutdown的功能来关机
取消已經在進行shutdown指令内容
例:② shutdown –r sec 10-----系统将在10分钟后关机
reboot 重启系统(只能是root管理员才能使用)
halt –p 关闭系统,同时关闭主机电源
setup 进入网络配置(永久更改IP)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重启网卡(永久更改IP后必做步骤)
ifconfig 查看ip地址 例:[root@redhat~]#ifconfig eth0 192.168.1.1 ---临时更改ip为192.168.1.1 Ping 测试连通性
ifconfig eth0 192.168.1.1/24 临时更改IP
init 0 关机
init 6 重启 2015年3月27日 2 / 34
tab键 补全不完整的命令 ctrl+u 删除当前光标处之前的所有字符
ctrl+k 删除从当前光标处到行尾的所有字符
cd 切换工作目录
ls -l -a -d -A -h -R --color 例:① [root@redhat ~]# ls -ld /tmp----以长格式显示tmp目录的详细信息 列表显示目录内容 以长格式显示文件和目录的列表 显示所有子目录和文件的信息 显示目录属性 显示文件和目录的列表,当前目录和父目录不会显示 显示出目录和文件大小 显示指定目录和及其子目录的所有内容 在字符模式中以颜色区分不同的文件 例:②[root@redhat ~]# ls -lh /boot----以长格式,更易读的方式显示boot目录的详细信息 mkdir -p 例:[root@redhat ~]# mkdir -p aa/bb 创建新目录(只能创建文件夹) 在创建新目录同时嵌套创建子目录 以递归方式创建aa目录和子目录bb du -a -h -s
服从命令方面总结服从命令,这事儿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有点门道呢。
咱先聊聊在家庭里服从命令这档子事。
你看啊,小时候爸妈让咱早睡早起,这就是一种命令。
你要是不听呢,第二天准没精神,上学都迷糊。
这就好比一辆汽车,要是不按照保养手册来定期加油、检查啥的,那它准得在路上抛锚。
爸妈的命令就像是汽车的保养手册,是为了让咱们这台小“汽车”能好好跑起来。
有些小伙伴可能觉得,我就晚睡一会儿能咋的?嘿,这就错喽。
一次两次可能感觉不出啥,时间长了,就像那小树苗,不好好浇水施肥,能茁壮成长吗?家庭里的命令很多时候都是长辈们的经验之谈,是为了让咱们少走弯路呢。
再说说在学校里吧。
老师的命令那也得好好服从。
老师让交作业,你要是不交,这就像战士上战场不带枪一样,那能行么?老师的命令是为了让咱们学到知识,培养好的习惯。
就像一群大雁往南飞,要是有只小雁不听话,不跟着队伍的方向飞,那它肯定会迷失方向的。
在学校里,遵守课堂纪律也是服从命令的一种表现。
老师在上面讲课,你在下面叽叽喳喳,这就像一场音乐会,有人在台上演奏美妙的音乐,台下却有人在敲锣打鼓打乱节奏,这音乐会还能好听吗?肯定不能啊。
工作里呢,服从命令更是重中之重。
老板安排的任务,就像是一场战役中的作战计划。
你要是不服从,那整个团队就可能乱了套。
我有个朋友啊,在一家公司上班。
有一次老板让他和团队做一个项目,规定了时间和步骤。
他呢,觉得自己的想法更好,就没按照老板说的做。
结果呢,到了要交项目的时候,发现自己做的和其他同事衔接不上,整个项目就搞砸了。
这就好比盖房子,你负责砌墙,结果你不按照建筑师的设计图来,你想咋砌就咋砌,那这房子能盖好吗?肯定是歪歪扭扭,说不定还会塌呢。
在工作里,服从命令还体现着团队协作的精神。
大家都朝着一个目标努力,按照统一的命令行事,这样才能让工作顺利进行,公司才能发展得好。
其实服从命令并不是说就没有自己的想法了。
就像一棵大树,树干是服从命令的部分,它得稳稳地扎根,向着天空生长。
思科路由器|交换机配置命令第一章 实验拓扑、终端服务器配置命令作用R1>enable从用户模式进入特权模式R1#configure terminal进入配置模式R1(config)#interface g0/0进入千兆位以太网接口模式R1(config-if)#ip add 172.16.0.1 255.255.255.0配置接口的IP地址R1(config-if)#no shutdown打开接口R1(config)#line vty 0 4进入虚拟终端vty 0~vty 4R1(config-line)#password cisco配置虚拟终端密码为ciscoR1(config-line)#login用户要进入路由器,需要先进行登录Exit退回到上一级模式R1(config)#enable password cisco配置进入特权模式的密码为cisco,密码不加密End (Ctrl+Z)直接回到特权模式R1#show int g0/0显示g0/0接口信息R1(config)#hostname Terminal-Server配置路由器的主机名为Terminal-ServerR1(config)#enable secret cisco配置进入特权模式的密码为cisco,密码加密R1(config)#no ip domain-lookup路由器不使用DNS服务器解析主机的IP地址R1(config-line)#logging synchonous对路由器上的提示信息进行同步,防止信息干扰我们输入命令R1(config)#no ip routing关闭路由器的路由功能R1(config)#ip default-gateway 10.1.14.254配置路由器访问其他网段时所需的网关R1#show line显示各线路的状态R1(config)#line33 48进入33~38线路模式R1(config-line)#transport input all允许所有协议进入线路R1(config)#int loopback0进入Loopback0环回接口R1(config)#ip host R1 1.1.1.1为1.1.1.1主机起一个主机名R1R1(config)#alias exec crl clear line 33为命令起一个别名R1(config)#privilege exec level 0 clear line把命令clear line 的等级改为0,在用户模式下也可以执行它R1(config)#banner motd设置用户登录路由器时的提示信息第二章 路由器基本配置命令汇总命令作用R1#clock set hh:mm:ss month day year设置路由器的时间R1#show clock显示路由器的时间R1#show history显示历史命令R1#terminal no editing关闭CLI的编辑功能R1#terminal editing打开CLI的编辑功能R1#terminal histroy size 50修改历史命令缓冲区的大小R1#copy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把内存中的配置文件保存到NVRAM中R1(config-if)#clock rate 128000配置串口上的时钟(DCE端)R1#show version显示路由器的IOS版本等信息R1#show running-config显示内存中的配置文件R1#show startup-config显示NVRAM中的配置文件R1#show interface s0/0/0显示接口的信息R1#show flash显示FLASH的有关信息R1#show controllers s0/0/0显示s0/0/0的控制器信息R1#show ip arp显示路由器中的arp表R1#copy running-config tftp把内存中的配置文件复制到TFTP服务器上R1#copy tftp running-config把TFTP服务器上的配置文件复制到内存中R1#copy flash tftp把FLASH中的IOS保存到TFTP服务器上rommon 1>confreg 0x2142在rommon模式下修改配置寄存器的值rommon 1>i (boot)在rommon模式下重启路由器R1#copy startup-config running-config把NVRAM中的配置文件复制到内存中R1(config)#config-register 0x2102修改配置寄存器值为0x2102R1#reload重启路由器R1#delete flash删除FLASH中的IOSR1#copy tftp flash从TFTP服务器上复制IOS到FLASH中rommon 1>tftpdnld在rommon模式下,从TFTP服务器下载IOS R1#show cdp显示CDP运行信息R1#show cdp interface显示CDP在各接口的运行情况R1#show cdp neighbors显示CDP邻居信息R1#show cdp entry R2显示CDP邻居R2的详细信息R1#clear cdp table清除CDP邻居表R1(config-if)#no cdp enable接口下关闭CDPR1(config)#no cdp run / cdp run关闭/打开整个路由器的CDPR1(config)#cdp timer 30CDP每30 s发送一次R1(config)#cdp holdtime 120让邻居为本设备发送的CDP消息保持120 s第三章 静态路由命令汇总命令作用R1(config)#ip route 1.1.1.0 255.255.255.0 s0/1配置静态路由R1#show ip route查看路由表R1(config)#ip classless / no ip classless打开/关闭有类路由功能R1#ping 2.2.2.2 source loopback 0指定源端口进行ping 测试第四章 RIP命令汇总命令作用R1#show ip route查看路由表R1#show ip protocols查看IP路由协议配置和统计信息R1#show ip rip database查看RIP数据库R1#debug ip rip动态查看RIP的更新过程R1#clear ip route *清除路由表R1(config)#router rip启动RIP进程R1(config-router)#network 1.0.0.0通告网络R1(config-router)#version 2定义RIP的版本R1(config-router)#no auto-summary关闭自动汇总R1(config-if)#ip rip send version配置RIP发送的版本R1(config-if)#ip rip receive version配置RIP接收的版本R1(config-router)#passive-interface s0/1配置被动接口R1(config-router)#neighbor A.B.C.D配置单播更新的目标R1(config-if)#ip summary-address rip ip mask配置RIP手工汇总R1(config)#key chain lgm定义钥匙链R1(config-keychain)#key <0-2147483647>配置Key IDR1(config-keychain-key)#key-string cisco配置Key ID的密匙R1(config-if)#ip rip triggered配置触发更新R1(config-if)#ip rip authentication mode md5/text配置认证模式R1(config-if)#ip rip authention key-chain lgm配置认证使用的钥匙链R1(config-router)#timers basic配置更新的计时器R1(config-router)#maximum-paths配置等价路径的最大值R1(config)#ip default-network向网络中注入默认路由第五章 EIGR命令汇总命令作用R1#show ip eigrp neighbors查看EIGRP邻居表R1#show ip eigrp topology查看EIGRP拓扑结构数据库R1#show ip eigrp interface查看运行EIGRP路由协议的接口的状况R1#show ip eigrp traffic查看EIGRP发送和接收到的数据包的统计情况R1#debug eigrp neighbors查看EIGRP动态建立邻居关系的情况R1#debug eigrp packets显示发和接收的EIGRP数据包R1(config-if)#ip hello-interval eigrp配置EIGRP的HELLO发送周期R1(config-if)#ip hold-time eigrp配置EIGRP的HELLO hold时间R1(config)#router eigrp number启动EIGRP路由进程R1(config)#no auto-summary关闭自动汇总R1(config-if)#ip authentication mode eigrp配置EIGRP的认证模式R1(config-if)#ip authentication key-chain eigrp在接口上调用钥匙链R1(config-router)#variance配置非等价负载均衡R1(config-if)#delay <1-16777215>配置接口下的延迟R1(config-if)#bandwidth 100配置接口下的带宽R1(config-if)#ip summary-address eigrp手工路由汇总第六章 OSPF命令汇总命令作用R1#show ip route查看路由表R1#show ip ospf neighbor查看OSPF邻居的基本信息R1#show ip ospf database查看OSPF拓扑结构数据库R1#show ip ospf interface查看OSPF 路由器接口的信息R1#show ip ospf查看OSPF进程及其细节R1#debug ip ospf adj查看OSPF邻接关系创建或中断的过程R1#debug ip ospf events显示OSPF发生的事件R1#debug ip ospf packet显示路由器收到的所有的OSPF数据包R1(config)#router ospf process ID启动OSPF路由进程R1(config-router)#router-id 1.1.1.1配置路由器ID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 0.0.0.255 area ared id通告网络及网络所在的区域R1(config-if)#ip ospf network broadcast / point-to-point配置接口网络类型R1(config-if)#ip ospf cost <1-65535>配置接口Cost值R1(config-if)#ip ospf hello-interval <1-65535>s配置Hello间隔R1(config-if)#ip ospf dead-interval <1-65535>s配置OSPF邻居的死亡时间R1(config-if)#ip ospf priority <0-255>配置接口优先级R1(config-router)#auto-cost reference-bandwidth <1-4294967>配置参考带宽R1#clear ip ospf process清除OSPF进程R1(config-router)#area area-id authentication启动区域简单口令认证R1(config-if)#ip ospf authentication-key cisco配置认证密码R1(config-router)#area area-id authentication message-digest启动区域MD5认证R1(config-if)#ip ospf message-digest-key <1-255> md5 cisco配置key ID及密匙R1(config-if)#ip ospf authentication启用链路简单口令认证R1(config-if)#ip ospf authentication message-digest启用链路MD5认证R1(config-router)#default-information originate向OSPF区域注入默认路由第七章 HDLC、PPP命令汇总命令作用R1(config-if)#encapsulation hdlc把接口的封装改为HDLCR1(config-if)#encapsulation PPP把接口的封装改为PPPR1(config-if)#ppp pap sent-username R1 password 123PAP认证时,向对方发送用户名R1和密码123 R1(config-if)#ppp authentication pap PPP的认证方式为PAPR1(config-if)#user R1 password 123为对方创建用户R1,密码为123R1#debug ppp authentication打开PPP的认证调试过程R1(config-if)#ppp authentication chap PPP的认证方式为CHAP第八章 帧中继命令汇总命令作用R1(config)#frame-relay switching把路由器当成帧中继交换机R1(config-if)#encapsulation frame-relay接口封装成帧中继R1(config-if)#frame-relay lmi-type cisco配置LMI的类型R1(config-if)#frame-relay intf-type dce配置接口是帧中继的DCE还是DTER1(config-if)#frame-relay route dlci interface s0/0 dlci配置帧中继交换表R1#show frame-relay route显示帧中继交换表R1#show frame pvc显示帧中继PVC状态R1#show frame lmi显示帧中继LMI信息R1#show frame-relay map查看帧中继映射R1(config-if)#no frame-relay inverse-arp关闭帧中继自动映射R1(config-if)#ip split-horizon打开水平分割R1(config)#int s0/0/0.1 multipoint创建点到多点子接口R1(config)#int s0/0/0.3 point-to-point创建点到点子接口R1(config-subif)#frame-relay interface-dlci 104在点到点子接口上配置DLCI第九章 ACL命令汇总命令作用R1#show ip access-lists查看所定义的IP访问控制列表R1#clear access-list counters将访问控制列表计数器清零R1(config)#access-list <1-199> permit / deny定义ACLR1(config-if)#ip access-group在接口下应用ACLR1(config-line)#access-class <1-199> in / out在vty下应用ACLR1(config)#ip access-list standard / extended定义命名的ACLR1(config)#time-range time定义时间范围R1(config)#username username password password建立本地数据库R1(config-line)#autocommand定义自动执行的命令第十章 DHCP命令汇总命令作用R1#show ip dhcp pool查看DHCP地址池的信息R1#show ip dhcp binding查看DHCP的地址绑定情况R1#show ip dhcp database查看DHCP数据库R1#show ip interface查看接口信息R1#debug ip dhcp server events动态查看DHCP服务器的事件R1(config)#service dhcp开启DHCP服务R1(config)#no ip dhcp conflict logging关闭DHCP冲突日志R1(config)#ip dhcp pool配置DHCP分配的地址池R1(dhcp-config)#network DHCP服务器要分配的网络的掩码R1(dhcp-config)#default-router默认网关R1(dhcp-config)#domain-name域名R1(dhcp-config)#netbios-name-server WINS服务器R1(dhcp-config)#dns-server域名服务器R1(dhcp-config)#option 150 ip FTP服务器R1(dhcp-config)#lease配置租期R1(dhcp-config)#ip dhcp excluded-address排除地址段R1(config-if)#ip helper-address配置DHCP中继的地址第十一章 NAT命令汇总命令作用R1#clear ip nat translation *清除动态NAT表R1#show ip nat translation查看NAT表R1#show ip nat statistics查看NAT转换的统计信息R1#debug ip nat动态查看NAT转换过程R1(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配置静态NATR1(config-if)#ip nat inside配置NAT内部接口R1(config-if)#ip nat outside配置NAT外部接口R1(config)#ip nat pool配置动态NAT地址池R1(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access-list-number pool name配置动态NATR1(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access-list-numbe r pool name overload配置PAT第十二章 交换机基本配置命令汇总命令作用S1(config-if)#duples {full|half|auto}配置以太口的双工属性S1(config-if)#speed {10|100|1000|auto}配置以太口的速率S1(config)#ip default-gateway 172.16.0.254配置默认网关S1(config-if)#switch mode access把端口以为访问模式S1(config-if)#switch port-security打开交换机的端口安全功能S1(config-if)#switch port-security maximum 1该端口下的MAC条目最大数量为1S1(config-if)#switch port-security violation配置交换机端口安全S1(config-if)#switch port-security mac-address MAC地址允许指定MAC地址的设备接入本接口S1#show mac-address-table显示MAC地址表S1(config-if)#mac-address XXXX.XXXX.XXXX改变接口的MAC地址rename flash;config.text flash;config.old将FLASH中的文件改名copy xmodem; flash;c2950-i6q412-mz.121-22.EA5a.bin通过Xmodem模式把文件复制到FLASH中boot重启交换机第十三章 VLAN、Trunk和VTP命令汇总命令作用S1#vlan database进入到VLAN Database配置模式S1(vlan)#vlan 2 name VLAN2创建VLAN 2S1(config-if)#switch access vlan 2把端口划分到VLAN 2中S1(config)#interface range f0/2 - 3批量配置接口的属性S1#show vlan查看VLAN的信息S1(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npsulation配置Trunk链路的封装类型S1(config-if)#switch mode trunk把接口配置为TrunkS1#show interface f0/13 trunk查看交换机端口的Trunk状态S1(config-if)#switchport nonegotiate Trunk链路上不发送Trunk协商包S1(config)#vtp mode server配置交换机为VTP serverS1(config)#vtp domain NAME配置VTP域名S1(config)#vtp password cisco配置VTP的密码S1(config)#vtp mode client配置交换机为VTP clientS3(vlan)#vtp transparent配置交换机为VTP transparentS1#show vtp status显示VTP的状态S1(config)#vtp pruning启用VTP修剪S1(config)#vtp version 2VTP版本为 2S1(config)#interface port-channel 1创建以太通道S1(config-if)#channel-group 1 mode on把接口加入到以太通道中,并指明以太通道模式S1(config)#port-channel load-balance dst-mac配置EtherChannel的负载平衡方式S1#show etherchannel summary查看EtherChannel的简单信息第十四章 STP命令汇总命令作用S1#show spanning-tree查看STP树信息S1(config)#spanning-tree vlan 1 priority 4096配置VLAN1的桥优先级S1(config)#spanning-tree portfast配置为Portfast,当有设备接入时立即进入转发状态S1(config)#spanning-tree uplinkfast配置Uplinkfast特性S1(config)#spanning-tree backbonefast配置Backbonefast特性S1(config)#spanning-tree mode rapid-pvst把STP的运行模式设为RSTP+PVSTS1(config-if)#spanning-tree link-type point-to-point把接口的链路类型改为点对点S1(config)#spanning-tree mode mst把生成树的模式改为MSTS1(config)#spanning-tree mst configuration进入MST的配置模式S1(config-mst)#name TEST-MST命名MST的名字S1(config-mst)#revision 1配置MST的revision号S1(config-mst)#instance 1 vlan 1-2把VLAN 1和VLAN 2的生成树映射到实例1S1(config-if)##spanning-tree guard root在接口下配置Root Guard特性S1(config-if)#spanning-tree bpduguard enable在接口上配置Bpduguard特性第十五章 VLAN间路由命令汇总命令作用S1(config)#int g0/0.1创建子接口S1(config-subif)#encap dot1q 1 native子接口承载哪个VLAN的流量以及封装类型S1(config)#ip routing打开路由功能S1(config-if)#no switchport接口不作为交换机接口S1(config)#ip cef开启CEF功能。
Windows命令⾏命令总结 1. gpedit.msc-----组策略 2. sndrec32-------录⾳机 3. Nslookup-------IP地址侦测器,是⼀个监测⽹络中 DNS 服务器是否能正确实现域名解析的命令⾏⼯具。
它在 Windows NT/2000/XP 中均可使⽤ , 但在 Windows 98 中却没有集成这⼀个⼯具。
4. explorer-------打开资源管理器 5. logoff---------注销命令 6. shutdown-------60秒倒计时关机命令 7. lusrmgr.msc----本机⽤户和组 8. services.msc---本地服务设置 9. oobe/msoobe /a----检查XP是否激活 10. notepad--------打开记事本 11. cleanmgr-------垃圾整理 12. net start messenger----开始信使服务 13. compmgmt.msc---计算机管理 14. net stop messenger-----停⽌信使服务 15. conf-----------启动netmeeting 16. dvdplay--------DVD播放器 17. charmap--------启动字符映射表 18. diskmgmt.msc---磁盘管理实⽤程序 19. calc-----------启动计算器 20. dfrg.msc-------磁盘碎⽚整理程序 21. chkdsk.exe-----Chkdsk磁盘检查 22. devmgmt.msc--- 设备管理器 23. regsvr32 /u *.dll----停⽌dll⽂件运⾏ 24. drwtsn32------ 系统医⽣ 25. rononce -p----15秒关机 26. dxdiag---------检查DirectX信息 27. regedt32-------注册表编辑器 28. Msconfig.exe---系统配置实⽤程序 29. rsop.msc-------组策略结果集 30. mem.exe--------显⽰内存使⽤情况 31. regedit.exe----注册表 32. winchat--------XP⾃带局域⽹聊天 33. progman--------程序管理器 34. winmsd---------系统信息 35. perfmon.msc----计算机性能监测程序 36. winver---------检查Windows版本 37. sfc /scannow-----扫描错误并复原 38. taskmgr-----任务管理器(2000/xp/2003 40. wmimgmt.msc----打开windows管理体系结构(WMI) 41. wupdmgr--------windows更新程序 42. wscript--------windows脚本宿主设置 43. write----------写字板 45. wiaacmgr-------扫描仪和照相机向导 46. winchat--------XP⾃带局域⽹聊天 49. mplayer2-------简易widnows media player 50. mspaint--------画图板 51. mstsc----------远程桌⾯连接 53. magnify--------放⼤镜实⽤程序 54. mmc------------打开控制台 55. mobsync--------同步命令 57. iexpress-------⽊马捆绑⼯具,系统⾃带 58. fsmgmt.msc-----共享⽂件夹管理器 59. utilman--------辅助⼯具管理器 61. dcomcnfg-------打开系统组件服务 62. ddeshare-------打开DDE共享设置 110. osk------------打开屏幕键盘 111. odbcad32-------ODBC数据源管理器 112. oobe/msoobe /a----检查XP是否激活 68. ntbackup-------系统备份和还原 69. narrator-------屏幕“讲述⼈” 70. ntmsmgr.msc----移动存储管理器 71. ntmsoprq.msc---移动存储管理员操作请求 72. netstat -an----(TC)命令检查接⼝ 73. syncapp--------创建⼀个公⽂包 74. sysedit--------系统配置编辑器 75. sigverif-------⽂件签名验证程序 76. ciadv.msc------索引服务程序 77. shrpubw--------创建共享⽂件夹 78. secpol.msc-----本地安全策略 79. syskey---------系统加密,⼀旦加密就不能解开,保护windows xp系统的双重密码 80. services.msc---本地服务设置 81. Sndvol32-------⾳量控制程序 82. sfc.exe--------系统⽂件检查器 83. sfc /scannow---windows⽂件保护 84. ciadv.msc------索引服务程序 85. tourstart------xp简介(安装完成后出现的漫游xp程序) 86. taskmgr--------任务管理器 87. eventvwr-------事件查看器 88. eudcedit-------造字程序 89. compmgmt.msc---计算机管理 90. packager-------对象包装程序 91. perfmon.msc----计算机性能监测程序 92. charmap--------启动字符映射表 93. cliconfg-------SQL SERVER 客户端⽹络实⽤程序 94. Clipbrd--------剪贴板查看器 95. conf-----------启动netmeeting 96. certmgr.msc----证书管理实⽤程序 97. regsvr32 /u *.dll----停⽌dll⽂件运⾏ 98. regsvr32 /u zipfldr.dll------取消ZIP⽀持 99. cmd.exe--------CMD命令提⽰符操作详解 net use ipipc$ " " /user:" " 建⽴IPC空链接 net use ipipc$ "密码" /user:"⽤户名" 建⽴IPC⾮空链接 net use h: ipc$ "密码" /user:"⽤户名" 直接登陆后映射对⽅C:到本地为H: net use h: ipc$ 登陆后映射对⽅C:到本地为H: net use ipipc$ /del 删除IPC链接 net use h: /del 删除映射对⽅到本地的为H:的映射 net user ⽤户名 密码 /add 建⽴⽤户 net user guest /active:yes 激活guest⽤户 net user 查看有哪些⽤户 net user 帐户名查看帐户的属性 net localgroup administrators ⽤户名 /add 把“⽤户”添加到管理员中使其具有管理员权限 net start 查看开启了哪些服务 net start 服务名 开启服务;(如:net start telnet, net start schedule) net stop 服务名停⽌某服务 net time ⽬标ip 查看对⽅时间 net time ⽬标ip /set 设置本地计算机时间与“⽬标IP”主机的时间同步,加上参数/yes可取消确认信息 net view 查看本地局域⽹内开启了哪些共享 net view ip 查看对⽅局域⽹内开启了哪些共享 net config 显⽰系统⽹络设置 net logoff 断开连接的共享 net pause 服务名暂停某服务 net send ip "⽂本信息" 向对⽅发信息 net ver 局域⽹内正在使⽤的⽹络连接类型和信息 net share 查看本地开启的共享 net share ipc$ 开启ipc$共享 net share ipc$ /del 删除ipc$共享 net share c$ /del 删除C:共享 net user guest 12345 ⽤guest⽤户登陆后⽤将密码改为12345 net password 密码更改系统登陆密码 netstat -a 查看开启了哪些端⼝,常⽤netstat -an netstat -n 查看端⼝的⽹络连接情况,常⽤netstat -an netstat -v 查看正在进⾏的⼯作 netstat -p 协议名例:netstat -p tcq/ip 查看某协议使⽤情况 netstat -s 查看正在使⽤的所有协议使⽤情况 nbtstat -A ip 对⽅136到139其中⼀个端⼝开了的话,就可查看对⽅最近登陆的⽤户名 tracert -参数 ip(或计算机名) 跟踪路由(数据包),参数:“-w数字”⽤于设置超时间隔。
第二章:系统设置及基本操作 命令作用:查看内核版本 命令格式:[root@localhost ~]# uname -r
命令作用:查看CPU信息 命令格式:[root@localhost ~]# cat /proc/cpuinfo
命令作用:查看内存信息 命令格式:[root@localhost ~]# cat /proc/meminfo
命令作用:查看主机名 命令格式:[root@localhost ~]# hostname
命令作用:查看IP地址 命令格式:[root@localhost ~]# ifconfig +网卡名称 命令举例:[root@localhost ~]# ifconfig eth0
命令作用:关机操作 命令格式:[root@localhost ~]# shutdown -h now
命令作用:重新启动计算机 命令格式:[root@localhost ~]# shutdown -r now 命令作用:延迟关闭计算机 命令格式:[root@localhost ~]# shutdown -r +延迟关闭的时间 ‘通知的语句’ 命令举例:[root@localhost ~]# shutdown -r +10 'hahah yao guanjila'
第三章:目录和文件管理(一) 命令作用:查看命令的帮助 命令格式:[root@localhost ~]# help 要查询的命令 命令举例:[root@localhost ~]# help pwd
命令作用:查看当前工作目录 命令格式:[root@localhost ~]# pwd
命令作用:切换工作目录 命令格式:[root@localhost ~]# cd 要切换的目录 命令举例:[root@localhost ~]# cd /etc/stunnel/
命令作用:显示目录内容 命令格式:[root@localhost ~]# ls 加选项 命令举例:[root@localhost ~]# ls -l 命令选项: -l :以长格式显示文件和目录的列表,包括权限、大小、最后的更新世界等详细信息 -a :显示所有的子目录和文件的信息。包括隐藏文件夹和文件 -A :同样会显示子目录和文件的信息,但是不会显示隐藏的文件 -d :显示该目录本身的属性 -h :更加人性化的显示出目录或文件的大小,此选项需要和-l一起使用 -R :以递归的形式列出所有的目录及子目录中的所有内容 --color :在命令符中以不同的颜色区分不同的文件,深蓝色表示目录;白色表示一般文件;绿色表示可执行文件;黄色表示设备文件;红色表示压缩文件
命令作用:统计目录及文件的空间占用率 命令格式:[root@localhost ~]# du 选项 参数 命令举例:[root@localhost ~]# du -sh /root/ 命令选项: -a :统计目录中的所有文件 -h :显示出K或M等数据大小单位 -s :统计该目录的大小
命令作用:创建空文件夹 命令格式:[root@localhost ~]# mkdir 文件夹目录 命令举例:[root@localhost ~]# mkdir /xuzhe 命令选项: -p :一次性嵌套创建多个文件夹
命令作用:创建空文件 命令格式:[root@localhost ~]# touch 目录+文件名 命令举例:[root@localhost ~]# touch /xuzhe/xu
命令作用:创建链接 命令格式:ln -s 源文件 链接文件 命令举例:[root@localhost ~]# ln -s /usr/sbin/system-config-network /xuzhe/xu
命令作用:复制文件或目录 命令格式:[root@localhost ~]# cp 选项 被复制的目录或文件 复制到的目录 命令举例:[root@localhost ~]# cp -f /xuzhe/xu /xu/xu 命令选项: -a :包括以下所有选项 -f :覆盖同名目录或文件而不提醒 -i :覆盖同名目录或文件提醒用户 -p :复制时保持源文件的权限、属主等选项 -r :复制时递归复制所有文件及子目录 命令作用:删除文件或目录 命令格式:[root@localhost ~]# rm 选项 要删除的目录 命令举例:[root@localhost ~]# rm -fr /xuzhe 命令选项: -f :删除目录或文件时不提醒 -i :删除目录或文件时提醒 -r :删除目录时必须使用此选项
命令作用:移动文件或目录 命令格式:[root@localhost xuzhe]# mv 源文件或目录 移动到的目录 (同目录下可以起改名作用) 命令举例:[root@localhost xuzhe]# mv xu wo
命令作用:查找文件或目录 命令格式:[root@localhost ~]# find 查找范围 查找条件 命令举例:[root@localhost ~]# find / "xu*" 命令选项: -a :查找时必须满足所有条件 -o :查找时可以只满足一个条件
第四章:目录和文件管理(二) 命令作用:查看文件内容 命令格式:[root@localhost ~]# cat 先是目录,之后是文件名 空格可以连续查看两个 命令举例:[root@localhost ~]# cat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 命令格式:[root@localhost ~]# more 文件目录 命令举例:[root@localhost ~]# more /etc/httpd/conf/httpd.conf
命令作用:只查看文件的前X行 命令格式:[root@localhost ~]# head 只查看的行数 需要查看的文件目录 命令举例:[root@localhost ~]# head -4 /etc/passwd
命令作用:只查看文件的后X行 命令格式:[root@localhost ~]# tail 只查看的行数 需要查看的文件的目录 命令举例:[root@localhost ~]# tail -4 /etc/passwd
命令作用:统计目录中的内容数量 命令格式:[root@localhost ~]# wc 选项 要查看的目录或文件 命令举例:[root@localhost ~]# wc /etc/passwd 命令选项: -c :统计文件中的字节数 -l :显示文件中的行数 -w :统计文件中的单词数(汉字则除二) 命令作用:查找文件中的内容 命令格式:[root@localhost ~]# grep 选项 "查找内容" 查找的目录 命令举例:[root@localhost ~]# grep -i "ftp" /etc/passwd 命令选项: -i :查找内容时忽略大小写 -v :反向查找,查找出与查找条件不相符的内容
命令作用:使用gzip对文件或数据进行压缩和解压缩 命令格式:[root@localhost java]# gzip 选项 要压缩的文件 命令举例:[root@localhost java]# gzip -9 font.properties 命令选项: -1~9 :数值越大,压缩的比例越高。速度也越慢 -d :解压缩
命令作用:使用bzip2的方式对文件或数据进行压缩和解压缩 命令格式:[root@localhost java]# bzip2 选项 要解压缩的文件 命令举例:[root@localhost java]# bzip2 -d font.properties 命令选项: -1~9 :数值越大,压缩的比例越高。速度也越慢 -d :解压缩
命令作用:vim编辑器 命令格式:vim 文件位置 命令举例:[root@localhost ~]# vim 1.file 命令解释: vi编辑器主要有命令模式、输入模式、末行模式。 在命令模式下按i进入到输入模式 按esc回到命令模式 在命令模式下按:进入到末行模式 按esc回到命名模式
输入模式主要负责对文本进行编辑 命令选项 ↓ 命令模式:主要负责删除、复制及粘贴文件内容等 a :对光标之前插入内容 i :对光标之后插入内容 o :在光标所在行之后插入一个新行 O :在光标所在行之前插入一个新行 Ctrl+F :向下翻一整页 Ctrl+B :向上翻一整页 XXG :XXX代表行数,G是关键字。可以跳转到任意行 G :可以跳转到最后一行 set nu :可以显示行号 x :删除一个字符 dd :删除整行字符 yy :复制当前整行的内容。使用#yy格式。#代表从光标开始复制的行数 p :将复制的内容粘贴到光标之后P则是粘贴之前 / :指定进行查找指定的内容。使用n向下查找。使用N向上查找 u :用于撤销操作 ZZ :保存并退出
末行模式:主要负责对文本进行查找、替换和保存还有退出什么的 w :对文件内容修改并确认后的保存 w :w加目录为保存并指定新的路径 q! :强行退出而不保存 wq :保存并退出 e :使用e 文件路径 可以在vi中打开新的文件 r :在当前文件中插入某个文件 % :在整个文件中查找内容并替换,命令格式为:% sub /旧内容/新内容/g n m :在指定行中进行查找内容并替换,n和m为具体行数 命令格式为 10,20 sub /旧内容 /新内容 /g
命令作用:使用tar对文档或文件进行归档并压缩 命令格式:[root@localhost ~]# tar 选项 对归档文件命名 要归档的文件的路径 命令举例:[root@localhost ~]# tar zcvf xiaojj.tar.gz /etc 命令参数: -c :用于创建XXX.tar格式的文件 -x :用于解开XXX.tar格式的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