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神病名词解释

精神病名词解释

精神病名词解释
精神病名词解释

1、感知综合障碍

2、意志减退

3、心境稳定剂

4、震颤

5、谵妄

04补考

1、原发性妄想

2、语词新作

3、病理性象征性思维

4、错构

5、精神活性物质

05

1、反射性幻觉

2、病理性赘述

3、错构

4、情感高涨

5、梦样状态

05补考

1、内感性不适

2、强迫观念

3、戒断状态

4、原发性妄想

5、紧张综合症

04八年

1、心因性遗忘

2、钟情妄想

3、被洞悉感

4、精神分裂症

5、自知力insight

06

1、思维中断

2、作态

3、精神发育迟滞

4、情感倒错

5、急性应激障碍04

1、急性应激障碍临床表现

2、精神分裂症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鉴别诊断

3、焦虑症的临床表现

04补考

1、精神分裂症思维障碍临床表现

2、癔症性痉挛发作与癫痫大发作鉴别诊断要点

3、抑郁发作的临床表现

05

1、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依据 10'

2、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因素有哪些 14'

3、如何鉴别抑郁症和恶劣心境障碍 11'

05护理

1、精神分裂症各型的临床表现

2、安全护理的内容

3、自杀的征兆和预防措施

05精神补考

1、神经症及其临床特点

2、精神分裂与心境障碍鉴别

3、恶性综合症处理原则

4、抗精神病药物常见不良反应

04八年

1、抑郁发作的临表

2、躯体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依据

3、精神发育迟滞的预防

06

1、试述精神分裂症要与哪些疾病相鉴别?(10分)

2、试述抑郁症的临床表现(10分)

3、以氯丙嗪为例试述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15分)

精神病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重点

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 真性幻觉genuine hallucination来自于外部客观空间,通过自己感觉器官而获得的幻觉。 假性幻觉pseudo-hallucination存在于自己的主观空间内,不通过感觉器官而获得的幻觉。 思维破裂splitting of thought思维的连贯性障碍,联想概念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 思维不连贯incoherence of thought在意识障碍背景下出现的言语支离破碎和杂乱无章状态。 原发性妄想primary delusion没有发生基础的妄想,表现为不能理解,无法用既往经历、当前处境及其他心理活动解超价观念overvalued idea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其发生一般有事实依据,但片面而偏激,影响患者的行为及心理活动。 虚构confabulation在遗忘的基础上,患者以想象的、为曾亲身经历的事件来填补记忆缺损。 错构paramnesia在遗忘的基础上,患者对过去所经历的事件,在发生地点、情节、特别是在时间上出现的错误回忆。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edation指先天或发育成熟以前,由于各种原因影响只能发育所造成的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状态 痴呆dementia智力发育成熟以后,由于各种原因损害原有智力所造成的智力减退状态。 刚塞综合征ganser syndrome心因性假性痴呆,表现为对简单问题给予近似而错误的回答,往往给人以开玩笑的感觉。注意attention个体精神活动集中指向一定对象的心理过程。 定向力orientation 一个人对时间、地点、人物和自身状态的认识能力。 情感affection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 情绪emotion 与人的自然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 心境mood 一种较微弱而持续的情绪状态,是一段时间内精神活动的基本背景。 焦虑anxiety指在缺乏相应的客观刺激情况下出现的内心不安状态。 情感倒错parathymia情感表现与其内心体验或处境明显不相协调。 木僵stupor指动作行为和言语活动被完全抑制。患者表现为不语、不动、不饮、不食,肌张力增高。 意志volition是人自觉确定目标,并根据目标调节自身的行动,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意识consciousness是指个体对周围环境、自身状态感知的清晰程度及认识的反应能力。 自知力insight 又称领悟力或自省力,患者对自己精神状态的认识和判断能力。 器质性精神障碍organic disorders 由于脑部疾病或躯体疾病引起的精神障碍。 谵妄delirium 是一组表现为急性、一过性、广泛性的认知障碍。 遗忘综合征amnestic syndrome又称柯萨可夫综合征,由脑器质性病理改变所导致的一种选择性或局灶性认知功能障碍,以近事障碍为主要特征,无意识障碍,智能相对完好。 痴呆dementia指较严重的、持续的认知障碍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指脑血管病变导致的痴呆 自动症epileptic automatisms指发作时或发作刚结束时出现的意识浑浊状态 精神活性物质psychoactive substance指具有成瘾性并在社会上禁止使用的化学物质 依赖dependence 是一组认识、行为和生理症候群 滥用abuse 是一种适应不良方式,由于反复使用药物导致了明显的不良后果 耐受性tolerance 药物使用者必须增加使用剂量方能获得所需的效果 戒断状态withdrawal state停止使用药物或减少使用剂量后所出现的心理生理症候群 脱毒detoxification通过躯体治疗减轻戒断症状 瓦解症候群disorganization symptoms包含思维形式障碍、怪异行为、紧张症行为以及不适当的情感

内科护理学(名词解释)

应激:是个体对需求做出反应的过程,使个体产生生理、心理的反应,且此过程持续贯穿于人的一生,完全解脱应激就总味道着死亡。 适应:是指人与环境的关系发生变化,使个体行为发生改变,以维持机体平衡。 肺通气:是指肺与外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 每分通气量:是指每分钟进入或排气呼吸器官的总气量,为潮气容积(Vt)与呼吸频率的乘积。 肺泡通气量:是指每分钟进入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的气量,又称有效通气量。 肺换气:指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气体交换是通过气血屏障。 咯血:是指喉及喉以下呼吸道的血管、毛细血管破裂或渗透性增高导致的出血经咳嗽动作作口腔排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喉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1~2天,最短仅数小时,最长3天,起病急骤,以全身症状为主,呼吸症状轻微是是其临床特点。 急性器官_支气管炎:是由感染、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引起的器官-支气管粘膜的急性炎症。 呼吸系统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其气 流受限不完全1可逆,呈进行性发展。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 非特异性炎症。 肺气肿: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异常持久的扩 张,并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壁的破坏而无明显肺 纤维化。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颗粒细胞、肥 大细胞、T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 和细胞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疾病。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多 重病因引起,如感染、理化因素、免疫损伤等。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医院在罹患的感染性肺实 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 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医院获得性肺炎:;亦称医院内肺炎是指患者入院时 不存在、也不出处于潜伏期,而于入院48小时后 在医院(包括老年护理院、康复院)内发生的肺 炎。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慢性肺部感染性 疾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支气管、肺、胸廓或肺动 脉血管的慢性病变引起肺部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 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右心负荷加 重,进而造成右心室扩张或肺厚,伴或不伴有右心 衰竭的心脏病。 脑血栓栓塞征:是肺栓塞的一种类型,为来自静脉 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的疾 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临床和病理生理 特点。 呼吸衰竭:简称呼衰,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 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 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 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 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机械通气:是在病人自然通气和(或)氧合功能 出现障碍时,运用器械(主要是呼吸机),使病人 恢复有效通气并改善氧合的方法。 肺性脑病:因呼吸功能衰竭导致缺氧,CO2潴留而引 起的神经、精神障碍。 呼吸困难:是指呼吸时患者感到空气不足、憋气、 呼气费力。循环系统疾病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主要见 于左心功能不全,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肺淤血。 端坐呼吸:是指患者为了减轻呼吸困难被迫采取端 坐位或半卧位的状态。这是心衰更为严重的表现, 出现端坐呼吸提示心力衰竭已有明显肺淤血。 心悸:是指圜则自觉心跳或心慌并伴心前区不适 感。 晕厥:一时性广泛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的短暂、 突然的可逆性意识丧失。 阿—斯综合征:由于心排血量突然下降导致的晕 厥。

精神病的症状及分型

精神病(psychosis)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 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 常见类型 精神分裂症、狂躁抑郁性精神病、更年期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及各种器质性病变伴发的精神病等。患者及家属应和精神科医生配合治疗。还有不少人爱把神经病与心理疾病特别是精神病等同起来,总爱用嘲笑的口吻说:你有神经病。其实是个误区,神经病和精神病是区分开来的,精神病属于心理疾病范围,神经病属于器质性病理范围。了解精神病的各大症状,可以有效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提高精神病的治愈率。 (1)思维破裂。患者思考问题时没有中心,第1个念头和第2个念头之间缺乏任何联系,讲话时前言不搭后语,颠三倒四,有头无尾,缺乏条理。医生完全无法与思维破裂的患者进行语言交流和进行医疗检查。 (2)情感障碍。对亲人疏远、冷淡,甚至敌对。对一切事物表现冷淡,漠不关心,整天闷坐,胡思乱想。情感障碍明显的患者完全失去自我管理的能力,严重影响进食、睡眠和休息,对患者自身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3)幻觉妄想。幻觉中以幻听为多,患者听到空中或房上有人对她讲话,或听到一些人议论她。患者的行为常常受到幻觉的影响,甚至服从幻觉的“指令”做出一些危险动作。幻觉妄想可导致突发行为改变,会突然出现自杀、自伤、冲动、出走、无自知力等精神症状。 精神病的类型 对于精神病分类各国的标准不同,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精神病的分类逐渐系统化,目前我国对精神疾病的习惯分为十四种: 1.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由于脑组织直接受到损害而造成的器质性精神病,如:脑外伤、脑出血、颅内肿瘤等因素所致。 2.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这是由于躯体疾病影响了大脑功能而造成的,如:心、肺、肝、肾发生疾病,导致脑供血、供氧不足;或代谢产物堆积,或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从而继发脑功能紊乱。 3.酒依赖或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由于长期饮酒形成依赖(成瘾)后逐渐出现精神障碍,或在突然停饮后急剧发作。 4.鸦片类及其他精神活性物质伴发的精神障碍。 5.中毒性精神障碍:某些非依赖物质(如苯中毒、铅中毒、一氧化碳、食物中毒、医学药物中毒)短期大量或长期少量进入人体,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后,造成精神障碍。 6.精神分裂症:为较常见的重型精神病之一,多起病于青壮年主要可分偏执型、青春型、紧张型、单纯型等,常见症状有:精神恍惚、狂躁不安、幻觉妄想、兴奋躁动、打人毁物、抑郁多疑等,病程迁延不愈,病人及家属痛苦万分。 7.偏执型精神病:以系统的妄想为主要症状。 9.情感障碍:为较常见的重性精神疾病之-,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改变为基本临床表现。 10.心因性精神障碍:由严重精神打击或强烈的精神刺激所致。 11.与文化相关的精神障碍常见症状有:恐缩症即害怕,身体某一部分缩进身体而死亡;由气功走火入魔,所致精神障碍:由迷信巫术相关的精神障碍。

神经病学名词解释_3

神经病学Neurology 名词解释 ●缺损症状:是指神经结构受损时,正常功能的减弱或消失。 ●刺激症状:是指神经结构受刺激后引起的过度兴奋的表现。 ●释放症状:是指高级中枢受损后,原来受其抑制的低级中枢因抑制解除而出现功能亢进。 ●断联休克症状: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局部发生急性严重损害时,引起功能上与受损部位有 密切联系的远隔部位神经功能短暂丧失。 ●Wallenberg综合征:即延髓背外侧综合征。表现为:①眩晕、恶心、眼震;②病灶侧软 腭、咽喉肌瘫痪(吞咽困难、构音障碍);③病灶侧共济失调;④Horner综合征(单侧瞳孔缩小、眼裂变窄、眼球内陷、眼睑下垂,同侧额部无汗);⑤交叉性感觉障碍(同侧面部痛温觉缺失,对侧偏身痛温觉缺失),常见于椎-基底动脉缺血。 ●闭锁综合征:即去传出状态,双侧脑桥基底部病变。表现为双侧中枢性瘫痪,只能以眼 球上下运动或瞬目示意,不能说话,双侧面瘫,四肢全瘫,但意识清醒,语言理解能力无障碍。 ●Weber综合征:又称大脑脚综合征,损伤动眼神经和锥体束。表现为病灶侧除外直肌 和上斜肌外所有眼肌麻痹,瞳孔散大,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和四肢瘫痪。 ●Brown-Sequard综合征:即脊髓半切综合征。表现为病变节段以下同侧上运动神经元 瘫痪、深感觉障碍、精细触觉障碍及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 ●Millard-Gubler综合征:即脑桥腹外侧综合征,主要累及展神经、面神经、锥体束、脊 髓丘脑束和内侧丘系,表现为病灶侧眼球不能外展、周围性面瘫,对侧中枢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 ●一个半综合征:脑桥侧视中枢和对侧交叉过来的联络同侧动眼神经内直肌核的内侧纵束 同时受累,表现为患侧眼球水平注视时既不能内收又不能外展,对侧眼球水平注视时不能内收但可以外展。 ●上运动神经元:即锥体系统,包括额叶中央前回运动区的大椎体细胞及其轴突组成的皮 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功能是发放和传递随意运动冲动至下运动神经元,并控制和支配其活动,损伤后可产生中枢性瘫痪(痉挛性瘫痪)。 ●下运动神经元:包括脊髓前角细胞、脑神经运动核及其发出的轴突,是接受锥体系统、 锥体外系和小脑系统冲动的最后通路,是冲动到达骨骼肌的唯一通路,损伤可产生周围性瘫痪(迟缓性瘫痪)。 ●去皮质综合征:因双侧皮质广泛受损导致皮质功能减退或丧失,皮质下功能仍保留。表 现为意识丧失,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反射存在,四肢肌张力增高,双侧锥体束征阳性,姿势呈去皮质状态(上肢屈曲内收,下肢伸直、足屈曲)。 ●真性球麻痹:即延髓麻痹,是一侧或双侧舌咽、迷走神经下运动神经元受损引起唇、腭、 舌和声带麻痹或肌肉无力导致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及咽反射消失。 ●假性球麻痹:是指当双侧皮质脊髓束损伤时出现的构音障碍和吞咽困难,而咽反射存在 的现象。 ●Broca失语:即运动性失语。由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病变引起,表现为口语表达障碍, 非流利,口语理解能力相对保留,有不同程度的复述、命名、阅读和书写障碍。 ●Wernicke失语:即感觉性失语。由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病变引起,表现为严重听理解 障碍,听觉正常,表达流利但难以理解,言语混乱,有不同程度的复述、命名、阅读和书写障碍。 ●晕厥:由于大脑半球及脑干血液供应减少,导致伴有姿势张力丧失的发作性意识丧失,

精神障碍 名词解释

精神障碍护理学是研究对精神障碍病人实施特殊护理的一门科学. 心理护理是指护理人员运用医学心理学知识,以科学的态度适当的方法美好的语言对病人的精神痛苦心理顾虑思想负担疑难问题进行疏导 精神障碍是在内(躯体)外(环境)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头脑的功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神经活动显著偏离正常,出现精神症或精神病性症状和个人(社会)功能受损以及本人感到精神痛苦. 精神症状是精神障碍病人在意识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活动等方面的临床表现, 精神病性症状主要指各种幻觉妄想及明显的思维形式障碍,明显的精神运动兴奋或迟滞及紧张症性行为. 心理因素指各体的性格认知与价值观,对外界事物的情感态度,个体的行为方式及社会(家庭)支持系统. 认知障碍指精神障碍是,感知觉思维注意记忆和智能活动出现的精神症状. 感觉过敏指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感受性增高. 知觉是大脑对外界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感知. 错觉指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临床上多见错视和错听 幻觉指没有客观事物或缺乏现实刺激作用于感官而产生的知觉体验. 功能性幻觉指一种正常的知觉与幻觉同时存在,幻听的内容较单调固定. 非幻觉性知觉障碍指病人对客观事物的知觉是正确的,但对个别属性的感知发生障碍. 抽象思维指反映客观事物共同属性和内在联系,又称为概念. 思维奔逸指思维联想加快,思维活动中概念增多及转变快速,且不断涌现出新的概念. 病理性赘述指思维活动停滞,描述一个问题时,对不必要的细节描述的过份详尽和累赘,思维进程缓慢但不离题,最后能说明问题所在. 思维贫乏指联想数量减少,概念和回忆缺乏. 妄想是一种病态的信念,是病态的推理和判断的结果.此信念没有客观事实作为依据,但病人却坚信不移,不能为事实所说服,也不能以亲身经历加以纠正,更无法以其所受教育水平和教育背景来解释. 强迫观念时病人脑内反复出现的观念或想法,病人明知这些想法没有必要,但却控制不住也不能摆脱,为此感到十分痛苦, 主动注意是个体主观上有目标的注意,其注意的目的与个人的兴趣情感思维既往的经历有关, 遗忘症指病人对某时间或某一段时间内的经历不能回忆. 逆行性遗忘是指病人回忆不出疾病发生以前一段时间内所经历的事件.多见于颅脑损伤伴有意识障碍的病人,当病人意识清醒后回忆不出在意识障碍之前自己所经历的事件. 错沟症是记忆的错误,对既往曾经历过的事件,主要是时间记忆错误.多见于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脑外伤性痴呆. 虚构是指病人以虚伪的事(从未发生过),来填补其遗忘的经历,虚构的内容多变且常带有荒谬色彩,多见于痴呆病人. 精神发育迟滞是指18岁以前大脑发育阶段,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如遗传中毒感染头外伤内分泌异常或缺氧等因素,导致大脑发育不良或受阻碍,智能的发育停留在一定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患儿的智力发育及社会适应能力未达到同龄儿童的水平. 痴呆是发生在脑器质性病变基础上的一种综合征,其发生发展是以慢性进行性过程,包括智能,记忆和人格的损害,其中智力的损害是基本的,换言之,仅有记忆和人格的损害不能称为痴呆. 定向力指对周围环境和自身状态的认识能力.

内科护理学简答题

1、肝硬化的病因? 答:(1)病毒性肝炎:主要为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感染(2)慢性酒精中毒(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4)胆汁淤积(5)肝静脉回流受阻(6)遗传代谢性疾病(7)工业毒物或药物(8)自身免疫性肝炎可演变为肝硬化(9)血吸虫病(10)隐源性肝硬化 2、肝硬化的并发症? 答:(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为最常见并发症(2)感染(3)肝性脑病:为本病最严重的并发症(4)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5)原发性肝细胞癌(6)肝肾综合症(HRS)(7)肝肺综合症(HPS)(8)门静脉血栓形成 3、肝硬化并发症:感染? 答:肝硬化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常并发感染。有腹水的患者常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SBP是指在无任何邻近组织炎症的情况下发生的腹膜和或腹水的细菌性感染,是肝硬化常见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短期内腹水迅速增加,体检发现轻重不等的全腹压痛和腹膜刺激征。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升高。部分患者上述临床表现不典型,而表现为肝功能迅速恶化,发生低血压或休克,可诱发肝性脑病。 4、肝硬化并发症:肝肾综合症(HRS) 答:HRS是指发生在严重肝病基础上的肾衰竭,但肾脏本身并无器质性损害,故又称功能性肾衰竭。主要见于伴有腹水的晚期肝硬化或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HRS临床表现为自发性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和血肌酐升高,稀释性低钠血症,低尿钠。其发生常有诱因,特别是SBP。5、发生在肝硬化基础上HRS诊断的新标准? 答:(1)肝硬化合并腹水(2)血肌酐升高大于122umol/L(3)在应用白蛋白扩张血容量并停用利尿剂至少2天后血肌酐不能降至133umol/L以下,白蛋白推荐剂量为1g/(kg*d),最大可达100g/d(4)无休克(5)近期未使用肾毒性药物(6)不存在肾实质疾病 6、肝硬化并发症:肝肺综合症(HPS) 答:肝肺综合症是指发生在严重肝病基础上的低氧血症,主要与肺内血管扩张相关而过去无心肺疾病基础。临床特征为严重肝病、肺内血管扩张、低氧血症/肺泡-动脉氧梯度增加的三联征。晚期肝硬化患者常有轻度的低氧血症,主要与大量腹水导致膈肌抬高所引起的呼吸障碍有关,但当动脉氧分压明显下降而排除了相关的心肺疾病时应考虑HPS。患者多伴有呼吸困难,尤以立位时加重。其诊断依据为:立位呼吸室内空气时动脉氧分压<70mmHg或肺泡-动脉氧梯度>20mmHg,特殊影像学检查提示肺内血管扩张。本症无有效治疗,预后差。 7、慢性肾衰竭患者发生高钾血症的原因? 答:(1)残存肾单位减少,肾脏对钾的排泄降低(2)应用抑制肾排钾的药物如螺内酯、ACEI (3)摄入钾增多或输库存血(4)代谢性酸中毒 8、肾性贫血的原因? 答:(1)主要是肾产生红细胞生成素减少(2)铁的摄入减少,叶酸缺乏(3)血液透析过程中的失血或频繁的抽血化验(4)肾衰时红细胞生存时间缩短(5)体内缺乏蛋白质(6)尿毒症毒素对骨髓的抑制等 9、急性肾衰竭的并发症:高钾血症。 答:血钾超过6.5mmol/L,心电图表现为QRS波增宽等明显变化时,应予以紧急处理,包括:(1)10%的葡萄糖酸钙10~20ml稀释后静脉(5分钟)缓慢注射(2)11.2%乳酸钠或5%的碳酸氢钠100~200ml静滴,以纠正酸中毒并同时促进钾离子向细胞内流动(3)50%葡萄糖溶液 50ml加普通胰岛素10U缓慢的静脉滴注,可促进糖原的合成,使钾离子向细胞内移动。 10、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患者毒蕈碱样和烟碱样症状各是什么? 答:毒蕈碱样症状(M样症状):出现最早,主要表现是平滑肌和腺体兴奋,表现为恶心、呕吐、多汗、流涎、大小便失禁、心跳变慢、瞳孔缩小、咳嗽,甚至肺水肿。烟碱样症状(N 样症状):表现为横纹肌兴奋,引起肌纤维颤动,而后肌力减退和瘫痪。如呼吸肌麻痹引起呼吸衰竭。儿茶酚胺分泌增加--血管收缩--血压增高、心跳加快、心律失常。

精神病学期末简答题

器质性精神障碍 谵妄: 急性、一过性、广泛性的认知功能障碍,以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起病急,病程短,病变发展迅速,又称急性脑病综合征 临床表现: 意识障碍昼轻夜重;时间、地点、人物定向障碍;记忆障碍以即刻记忆和近事记忆障碍最明显;睡眠觉醒周期不规律,白天嗜睡晚上活跃;感知障碍 诊断: 急性起病,意识障碍,定向障碍伴波动性认知功能损害 痴呆 较严重、持续的认知功能障碍,以缓慢出现的智能减退为主要特征,可伴有不同程度的人格改变,但无意识障碍,因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又称慢性脑病综合征临床表现 认知功能损害(记忆,智能,注意,定向):记忆减退是常见症状,早期可出现近记忆障碍(首发);对一般事物的理解力和判断力越来越差(智能减退是重要判断标准);注意力日渐受损;可出现时间、地点、人物定向障碍 语言障碍 人格改变:社会性退缩,冲动、幼稚行为,情感不稳,并可有“灾难反应” 社会功能受损:晚期生活不能自理 遗忘综合征(柯萨可夫综合征) 由脑器质性病理改变所导致的选择性或局灶性认知功能障碍,以近记忆障碍为主要特征,无意识障碍,智能相对完好。酒精滥用导致硫胺(Vit B1)缺乏是最常见原因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临床表现共同特点 1. 精神症状与原发躯体疾病在发生的时间有先后关系,病情在程度上有平行关系 2. 急性躯体疾病常引起意识障碍,慢性躯体疾病引起智能减退和人格改变 3. 精神障碍缺少独特症状,同一疾病可出现不同精神症状,不同疾病也可出现

类似精神症状 4. 治疗原发疾病并及时处理精神障碍,可使精神症状好转 诊断要点 1. 有躯体疾病的依据,并且这种躯体疾病能引起精神障碍 2. 有证据显示躯体疾病与精神症状在发生、发展、转归上有时间和病情严重程度的密切关系 3. 精神症状不典型,难以构成典型功能性精神障碍的诊断 治疗原则 1. 病因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停用可能引起精神障碍的药物 2. 对症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维生素支持,脑功能保护 3. 控制精神症状:对于存在攻击行为或行为紊乱的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起始剂量应更低,剂量逐渐增加,症状稳定后,应考虑缓慢减少剂量或停药。抑郁患者使用抗抑郁药物,但需要注意三环类抗抑郁药的不良反应 4. 护理:保持宁静和环境安全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型 1. 单纯型:青少年起病,进展缓慢、持续,阴性症状为主,极少有幻觉妄想,逐渐加重的孤僻离群,预后差 2. 青春型:青少年起病,急性或亚急性,进展较快,思维、情感和行为的不协调或解体为主要症状。思维破裂,喜怒无常,本能活动亢进,意向倒错、幻觉妄想,预后较好 3. 紧张型:青中年起病,起病急,发作性,紧张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紧张性兴奋与紧张性木僵常交替出现,预后较好 4. 偏执型:最常见,中年起病,发现缓慢,相对稳定的幻觉妄想为主,关系、被害妄想多见,又称为妄想型。 5. 未分化型: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有明显阳性症状,但不属于上述任何类型 6. 残留型:过去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目前主要表现为阴性症状而无阳性症状的波动,病程一年以上 7.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目前病情好转但未痊愈时出现抑郁症状,且抑郁情绪持续两周以上,自杀危险性高。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1.症状标准:患者在意识清醒的基础上出现以下症状 (1)思维鸣响,思维插入,思维被撤走,思维被广播 (2)被控制或被动妄想,妄想性知觉 (3)跟踪性评论,讨论性幻听 (4)与文化不相称或根本不可能的其他类型的持续性妄想,如具有某种宗教或政治身份,或具有超人的力量和能力 (5)伴转瞬即逝的或未充分形成的或无明显情感内容的妄想,或持续的超价观念 (6)言语不连贯,词语新作 (7)紧张性行为:如兴奋,摆姿势,木僵,蜡样屈曲,缄默,违拗 (8)阴性症状:意志减退,情感淡漠,言语贫乏,以上症状并非由抑郁症或神经阻滞剂所致

精神病名词解释汇总

精神病名词解释汇总1.妄想:妄想(delusion)是一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是病态的推理和判断。信念的内容与事实不符,没有客观现实基础,但患者坚信不移妄想内容均涉及患者本人。 2.自知力:又称领悟力或内省力,是指患者对自己精神疾病的认识和判断能力。 3.急性肌张力障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最常见的神经系统副作用之一,呈现不由自主的、奇特的表现,包括眼上翻、斜颈、颈后倾、面部怪相和扭曲、吐舌、张口困难、角弓反张和脊柱侧弯等。 4.神经衰弱:神经衰弱是一种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为主的神经症,以精神容易兴奋和又容易疲劳为特征,表现为紧张、烦恼、易激惹等情绪症状,以及肌肉紧张性疼痛和睡眠障碍等生理功能紊乱症状。 5.虚构:是指由于遗忘,患者以想象的、未曾亲身经历过的事件来填补记忆缺损。 6.真性幻觉:患者体验到的幻觉形象鲜明,如同外界客观事物形象一样,存在于外部客观空间,是通过感觉器官而获得的。病人常叙述这是他亲眼看到的、亲耳听到的,因而常常坚信不疑,并对幻觉作出相应的情感与行为反应。 7.假性痴呆;临床上在强烈的精神创伤后可产生一种类似痴呆的表现,而大脑组织结构无任何器质性损害,称之为假性痴呆。预后较好。可见于癔症及反应性精神障碍。 8.焦虑:指在缺乏相应的客观因素情况下,患者表现为顾虑重重、紧张恐惧,以致搓手顿足,似有大祸临头,惶惶不可终日,伴有心悸、出汗、手抖、尿频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9.象征性思维:属于概念转换,以无关的具体概念代替某一抽象概念,不经患者解释,旁人无法理解。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是新一代的抗抑郁药物,代表药物如百忧解(氟西丁)等。 1.强制性思维突然涌现的大量杂乱无章的思潮,是异己的思维;无强烈的情感反应;多无自知力;常见于精神分裂症。 2.反射性幻听当某一感觉器官受到现实刺激产生某种知觉体验时,另一感觉器官出现幻觉;如听到关门声即闪现人影。见于精神分裂症。 3.原发性妄想一种无法以病人当前环境和以往心境解释、有非源于其他异常精神活动的病理信念,具有突然发作、坚信不疑、非常显着的特点;常在下列原发性妄想体验的基础上产生,如妄想直觉、妄想心境等。 4.恶性综合征多见于应用高效价药物的病人尤其是氟哌啶醇;表现为意识障碍、持续高热、肌肉强直、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药物加量过快、用量过高、脱水、营养不足可能与其发生有关;处理是停用抗精神病药物,给予支持性治疗。 5.戒断状态指停止使用药物或减少使用剂量或使用拮抗剂占据受体后所出现的特殊的心理生理症状群;其机制是由于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引起的适应性的反跳;一般表现为与所使用药物的药理作用相反的症状。 6.心理治疗是一种以助人为目的的、专业性的人际互动过程;治疗师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的方式影响患者和其他求助者;引起心理、行为和躯体功能的积极变化;达到治疗疾病、促进康复的目的。 7.精神病:是指可造成社会功能障碍和现实检验能力下降的一组重性精神障碍。临床相多以幻觉、妄想为突出表现,病程长短不一,部分病人会出现持久的功能损害。常见的是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和急性短暂性精神病。

神经病学名词解释-

神经病学名词解释-

————————————————————————————————作者:————————————————————————————————日期: ?

神经病学Neurology 名词解释 ●缺损症状:是指神经结构受损时,正常功能的减弱或消失。 ●刺激症状:是指神经结构受刺激后引起的过度兴奋的表现。 ●释放症状:是指高级中枢受损后,原来受其抑制的低级中枢因抑制解除而出现功能亢进。 ●断联休克症状: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局部发生急性严重损害时,引起功能上与受损部位有 密切联系的远隔部位神经功能短暂丧失。 ●Wallenberg综合征:即延髓背外侧综合征。表现为:①眩晕、恶心、眼震;②病灶 侧软腭、咽喉肌瘫痪(吞咽困难、构音障碍);③病灶侧共济失调;④Horner综合征(单侧瞳孔缩小、眼裂变窄、眼球内陷、眼睑下垂,同侧额部无汗);⑤交叉性感觉障碍(同侧面部痛温觉缺失,对侧偏身痛温觉缺失),常见于椎-基底动脉缺血。 ●闭锁综合征:即去传出状态,双侧脑桥基底部病变。表现为双侧中枢性瘫痪,只能以眼球 上下运动或瞬目示意,不能说话,双侧面瘫,四肢全瘫,但意识清醒,语言理解能力无障碍。 ●Weber综合征:又称大脑脚综合征,损伤动眼神经和锥体束。表现为病灶侧除外直肌和 上斜肌外所有眼肌麻痹,瞳孔散大,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和四肢瘫痪。 ●Brown-Sequard综合征:即脊髓半切综合征。表现为病变节段以下同侧上运动神经 元瘫痪、深感觉障碍、精细触觉障碍及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 ●Millard-Gubler综合征:即脑桥腹外侧综合征,主要累及展神经、面神经、锥体束、 脊髓丘脑束和内侧丘系,表现为病灶侧眼球不能外展、周围性面瘫,对侧中枢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 ●一个半综合征:脑桥侧视中枢和对侧交叉过来的联络同侧动眼神经内直肌核的内侧纵束 同时受累,表现为患侧眼球水平注视时既不能内收又不能外展,对侧眼球水平注视时不能内收但可以外展。 ●上运动神经元:即锥体系统,包括额叶中央前回运动区的大椎体细胞及其轴突组成的皮 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功能是发放和传递随意运动冲动至下运动神经元,并控制和支配其活动,损伤后可产生中枢性瘫痪(痉挛性瘫痪)。 ●下运动神经元:包括脊髓前角细胞、脑神经运动核及其发出的轴突,是接受锥体系统、 锥体外系和小脑系统冲动的最后通路,是冲动到达骨骼肌的唯一通路,损伤可产生周围性瘫痪(迟缓性瘫痪)。 ●去皮质综合征:因双侧皮质广泛受损导致皮质功能减退或丧失,皮质下功能仍保留。表 现为意识丧失,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反射存在,四肢肌张力增高,双侧锥体束征阳性,姿势呈去皮质状态(上肢屈曲内收,下肢伸直、足屈曲)。 ●真性球麻痹:即延髓麻痹,是一侧或双侧舌咽、迷走神经下运动神经元受损引起唇、腭、 舌和声带麻痹或肌肉无力导致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及咽反射消失。 ●假性球麻痹:是指当双侧皮质脊髓束损伤时出现的构音障碍和吞咽困难,而咽反射存在 的现象。 ●Broca失语:即运动性失语。由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病变引起,表现为口语表达障碍, 非流利,口语理解能力相对保留,有不同程度的复述、命名、阅读和书写障碍。 ●Wernicke失语:即感觉性失语。由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病变引起,表现为严重听理解 障碍,听觉正常,表达流利但难以理解,言语混乱,有不同程度的复述、命名、阅读和书写障碍。 ●晕厥:由于大脑半球及脑干血液供应减少,导致伴有姿势张力丧失的发作性意识丧失,常 在白天、站立时发作。

《内科护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内科护理学》复习题及答案.名词解释 1.医院获得性肺炎(CAP) 2.三偏征 3.心律失常 4.癫痫持续状态 5.贫血 6.呼吸衰竭 7.TIA 8.窦性心动过缓 9.癫痫持续状态 二.填空题 1 .呼吸衰竭指动脉P02低于_____ mmHg;伴(或不伴)PC02高于___mmHg。 2. 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主要有,,,癌变。 3. 肝硬化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4. 急性左心衰的临床表现以和为主。 5. 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有类和类药物。 6. 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贫血、、、白血病细胞的增殖浸润。 7. 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 8. 肾盂肾炎最多见的致病菌是。

9.糖尿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为、、、体重下降。10.肺结核的治疗原则是早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 ___ ,全程。 b5E2RGbCAP1.1 肝性脑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和昏迷。12.慢性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有,和心室舒张充盈受限。13.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贫血、、、白血病细胞的增殖浸润。14.甲亢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有_ , _ ,,15.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是指数小时内失血量超过ml。 16.肾盂肾炎最多见的致病菌是。 17.十二指肠溃疡的并发症有、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 三.简答题 1. 肺结核的分型? 2. 简述肝性脑病的诱因?3.简述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4.门脉高压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其侧支循环有哪几支? 5.如何对甲亢患者进行眼部护理?6.简述脑出血患者的健康教育要点。7.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继续或再次出血的判断标准。8.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临床表现?9.化疗药物局部不良反应及护理措施?10.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出现晨僵的护理措施?11.咳嗽、咳痰的护理措施? 12.简述地高辛的中毒反应? 四.选择题 1.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病人的主要治疗是()

精神病的种类及其症状

精神病的种类及其症状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精神病的种类及其症状 常见的精神病种类有功能性、器质性及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人格 障碍及性心理障碍等。 功能性精神障碍: 重型精神病:精神分裂症、反应性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更年期精神病、儿童精神病、双相情感性精神病、躁狂症、抑郁症、感应性精神病等。 轻型精神病:神经衰弱、癔症、焦虑性神经症、恐怖性神经症、强迫性神经症、抑 郁性神经症、疑病性神经症。 器质性精神障碍: 脑器质性及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病、颅内与躯体感染所致的精神障碍、脑血管病所致的精神障碍、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颅内肿瘤所致精神障碍、癫痫性精神障碍、疾 病所致精神障碍、低血糖所致精神障碍等。 精神障碍: 精神活性物质、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有机磷中毒所致精神障碍与非依赖性精神障碍、肾上腺皮质激素所致精神障碍、镇静催眠剂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等。 精神病的症状表现为:感觉障碍、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智能障碍、情感障碍、意志行为障碍。精神病的早期症状是精神病明朗化之前的异常精神 状态,具体表现如下: 感觉障碍:包括为感觉过敏、减退、倒错、内感性不足等。

知觉障碍:包括错觉、错视、幻觉和感知综合症。 思维障碍:包括思维奔逸、迟缓、贫乏、松驰、病理性赘述,思维不连贯,中断,云集,象征性思维。逻辑倒错性思维,诡辩性思维,持续重复模仿,刻板性等言语,以及思维妄想,释意妄想,形象性妄想。思维插入等。 注意障碍:包括主动注意障碍和被动注意障碍。 记忆障碍:包括记忆增强、减退、遗忘、错构、虚构,潜隐记忆和似曾相识症。 智能障碍:分为先天性智能能低下,后天获得性痴呆。 情感障碍:包括喜、怒、哀、乐、爱、憎、悲、忧等的体验和表情。常见的情感障碍:情感高涨,欣快、低落、焦虑、脆弱、激动,迟钝、淡漠、倒错、恐怖,矛盾等。 意志行为障碍:包括意志增强、减退、缺乏、倒错、矛盾、木僵、违拗以及动作刻 板、模仿、作态与行为怪异等。 1、性格改变:如原来热情合群的人变得对人冷淡,与人疏远、孤僻不合群,寡言少语,好独处,躲避亲友并怀敌意,生活懒散,不守纪律。或原来很有教养的人变得出 言不逊,好发脾气,对人无礼貌。 2、神经症症状:如头痛、失眠、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工作学习能力下降以及癔症样表现等。用脑时精神容易兴奋(如回忆和联想增多,对需要思考的问题感到费力,而不需要思考的问题却很活跃,常因难以控制而感到痛苦和不快),有时对声音和光很敏感;入睡困难,睡后梦多,且醒后感到不解乏,终至睡眠感丧失,睡眠 觉醒节律紊乱。

精神病学名词解释

名解 1错觉 指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正常人在光线暗淡、恐惧、紧张和期待的心理状态下可产生错觉,经验证后可以认识纠正。临床上多见错听和错视。病理性错觉常在意识障碍时出现,带有恐怖色彩,多见于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谵妄状态。 2妄想 是一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是病态推理和判断,有以下特征: (1)信念的内容与事实不符,没有客观现实基础,但患者坚信不移; (2)妄想内容均涉及患者本人,总是与个人利害有关; (3)妄想具有个人独特性; (4)妄想内容因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而有所差异,但常有浓厚的时代色采。 3原发性妄想 原发性妄想是突然发生,内容不可理解,与既往经历、当前处境无关,也不是来源于其他异常心理活动的病态信念。包括突发妄想、妄想知觉、妄想心境或妄想气氛。原发性妄想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对诊断精神分裂症具有重要价值 4继发性妄想 继发性妄想是发生在其他病理心理其础上的妄想,或在某些妄想基础上产生另一种妄想等。见于多种精神疾病。

5妄想心境(妄想氛围) 指患者突然产生一种情绪,感到周围发生了某些变化,这些变化与他有关,患者因此出现焦虑紧张、惶恐不安。属于原发性妄想(不是建立在感知觉障碍的基础上,也不是认识和领悟能力障碍,而是一种直接的、突然的、无中生有的、十分明显的、坚信不疑的妄想体验)的一种。常见于急性精神分裂症,也可见于癫痫性精神障碍及中毒性精神障碍。 6妄想知觉 是指患者对正常出现的知觉体验突然赋予妄想性意义,正常知觉与妄想性意义之间无法联系,且无法理解。属于原发性妄想 7幻觉 指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幻觉是临床上最常见而且重要的精神病性症状,常与妄想合并存在。原因可为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或功能损害、情绪影响、暗示、周围感觉器官病变、感觉剥夺。建康人有时也会出现。分为幻觉、视幻觉、触幻觉、味幻觉和嗅幻觉,本体幻觉。 8真性幻觉 患者体验到的幻觉形象鲜明,如同外界客观事物形象一样,存在了外部客观空间,是通过感觉器官而获得的。患者常叙述这是他亲眼看到的,亲耳听到的。因而患者常常坚信不疑并对幻觉作出相应的情感与行为反应 9假性幻觉

内科护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内科护理学(本)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常见病原体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非典型病原体。 2.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亦称医院内肺炎,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于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包括老年护理院、康复院)内发生的肺炎。常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如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白杆菌、肠杆菌等),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等。 3.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 4.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等病变引起的出血。 5.肝硬化(cirrhosis of liver):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晚期阶段,病理变化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伪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 6.高血压(hypertension):是一种常见的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排血量和血容量增加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7.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由于发生血管管腔狭窄、血栓形成、张力改变和/或痉挛,引起一过性心肌缺血,导致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8.传染病的隔离:是指在传染期内,将传染病患者、疑似传染病患者或动物传染源与易感者分开,防止或限制病原体向易感者传播。 9.帕金森病(PD):又称震颤麻痹,属于运动障碍性疾病,以静止性震颤、运动减少、肌强直和体位不稳为临床特征,主要病理改变是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变性和路易小体形成。 10.系统性红斑狼疮(简称SLE):是一种表现有多系统损害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其血清具有以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 11.心力衰竭:亦称充血性心力衰竭,可由各种心脏疾病引起,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输出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 12.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病征,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 13.糖尿病:多种原因引起的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 二、简答题1.简述运动治疗对糖尿病患者的作用及选 择运动方式、运动时间和运动开始合适时 间。 答: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提高胰岛素敏 感性,改善血糖和脂代谢紊乱,使血糖下 降,甘油三酯和极低密度酯蛋白下降,有 利于预防冠心病、动脉硬化等;改善血液 循环与肌肉张力,防止骨质疏松,还可减 轻患者的压力和紧张。 根据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及个人喜 好选择,选择轻、中度的有氧运动方式, 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健身操、游泳、 太极拳、打球等。运动时间一般每日坚持 30~60分钟,每周至少运动3天。不宜空 腹运动,运动宜选择在餐后1小时,既安 全又可达较好降糖效果。运动强度因人而 异,以运动后脉率应达到(170—年龄)、 且不感到过度疲劳为宜。 2.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的发病机制及急性中 毒临床表现。 答:有机磷杀虫药可经呼吸道、消化 道、皮肤黏膜迅速吸收,进入体内后在肝 脏进行氧化和水解,主要通过肾脏排泄, 一般48小时后可完全排出体外,在体内无 积蓄。 急性中毒发病时间与杀虫药毒性大 小、剂量及侵入途径密切相关。经皮肤吸 收中毒,常在接触2~6小时后发病;口服 中毒在10分钟至2小时内出现症状。通常 症状出现后,病情迅速发展,均伴有蒜味。 主要表现如下: (1)毒蕈碱样症状。这组症状出现 最早,类似毒蕈碱作用,主要是副交感神 经末梢兴奋所致,表现为腺体分泌增加及 平滑肌痉挛,常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 腹泻,大汗、流涎、流泪,呼吸道症状为 支气管痉挛及腺体分泌物增多,咳嗽,可 出现呼吸困难、严重时发生肺水肿。 (2)烟碱样症状。这组症状类似烟 碱作用,主要是乙酰胆碱在横纹肌运动神 经肌肉接头处过多蓄积和刺激所致,表现 为肌纤维颤动。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早期可出 现头晕、头痛、乏力,逐渐出现烦躁、谵 妄、抽搐及昏迷。严重时可发生呼吸中枢 衰竭或脑水肿而死亡。 3.简述冠心病的主要易患因素(危险因素) 及硝酸甘油的用药护理。 答:冠心病的主要易患因素(亦称危险因素) 可归纳为: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 吸烟 硝酸甘油的用药护理: (1)发作时舌下含服,或轻轻嚼碎后继续 含服,若服药后3~5分钟仍不缓解,可再 服1次,对于心胶痛发作频繁或含服硝酸 甘油效果差的患者,遵医嘱静滴硝酸甘油。 (2)监测血压及心率的变化,静滴时注意 控制滴速,并嘱患者不可擅自调节滴速, 以免造成低血压。 (3)部分患者用药后可出现面部潮红、头 胀痛、心悸等症状,应告诉患者是由于药 物扩张头面部血管所致,以解除其顾虑。 (4)第1次用药,应避免站立体位,且剂 量不宜过大。 (5)硝酸甘油见光易分解,应避光保存, 最好6个月更换1次。 4、重症病人进行机械吸引痰液时,应注意 哪些? 1)吸痰前对病人或其家属讲解吸痰的意义 及过程。2)无菌操作。3)吸痰管大小 合适,抽吸压力要适当。4)插管前吸 痰管前端用生理盐水湿润,插入深度要 适当。5)抽吸时异管要左右180度旋 转吸痰,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0—15 秒,两次抽吸最好间隔3分种。6)吸 痰时观察痰液性质和病人反应。7)机械 吸痰工作应由医护人员进行。 5、肝硬化腹水的护理。 1)多卧床休息,以增加肝、肾血流量。2) 记录24小时出入量,测体重,量腹围。 了解腹水消长情况。3)皮肤护理,保持 清洁,预防感染。4)穿刺放水术后注意 监测病情变化及腹水性状。 6、简述心肌梗塞的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2)绝对卧床休息。3)饮 食护理。4)吸氧、止痛。5)排便护 理。6)心电监护的护理。7)心理护 理。 三、单选题 1、气管内吸痰时,每次插管吸痰时间不宜 超过(D) A.5秒B.10秒C.15秒D.30 秒 2.某男患者疑为急性胰腺炎,病程12小 时,此时最具有诊断价值的实验室检查为 (A) 3.关于结核菌素试验结果的描述下列正确 的是(D) A.结核菌素试验阴性可除外结核 B.结核菌素试验阳性C.重症肺结核 的结素反应均呈阳性D.结核菌素试验 阳性仅表示曾有结核感染 4.目前最佳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筛选试验 是(D) A.抗Sm抗体B.抗双链DNA抗体C.抗 组织细胞抗体D.抗核抗体 5.下列血气检测结果哪项为I型呼衰(C) A.PaO2 95mmHg,PaCO2 30mmHg B.PaO2 80mmHg,PaCO2 45mmHg C.PaO2 55mmHg,PaCO2 45mmHg D.PaO2 40mmHg,PaCO2 60mmHg 6.下列关于帕金森病患者的震颤的描述 不妥的是(A) A.常为双侧上肢开始B.多为首发症状 C.静止时震颤明显D.入睡后消失 7.稳定型心绞痛与不稳定型心胶痛临床表 现不同点是(C) A.胸痛可放射到左肩、左上肢内侧 B.胸痛为压迫性紧缩感C.胸痛发作 频繁,疼痛持续时间可达30分钟以上 D.疼痛部位为胸骨后 8.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的首选检查方 法是(C) A.血、便常规检查B.X线钡餐造影 C.胃镜检查D.选择性埃及造影检查 9.确诊淋巴瘤的主要依据是(C) A.无痛性淋巴结肿大B.肝脾肿大 C.淋巴结活检D.原因不明的高热 10.下列不属于门脉高压症的临床表现是 (C) A.脾肿大B.腹水C.肝掌D.食管、 胃底静脉曲张 11.患者,63岁,高血压10余年,因广 泛前壁急性心肌梗死3小时入院。下列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