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泰勒及三大实验分析

泰勒及三大实验分析

泰勒及三大实验分析
泰勒及三大实验分析

泰勒及三大实验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15)

三大试验

一个在死后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人;一个影响了流水线生产方式产生的人;一个被社会主义伟大导师列宁推崇备至的人;一个影响了人类工业化进程的人。一个由于视力被迫辍学的人;一个被工人称为野兽般残忍的人;一个与工会水火不容,被迫在国会上作证的人;一个被现代管理学者不断批判的人。这个人就是泰勒,管理思想发展史中最重要,同时也是最富有争议的人。

生平简历

1856年,3月20日,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出生于美国费城杰曼顿一个富有的律师家庭。在接受中学教育后,进入埃克塞特市菲利普斯??埃克塞特专科学校学习。

1874年,考入哈佛大学法律系,不久,因眼疾辍学。

1875年,进入费城恩特普里斯水压工厂当模具工和机工学徒。

1878年,转入费城米德维尔钢铁公司(Midvale

steel Works)工作。从机械工人做起,历任车间管理员、小组长、工长、技师等职,他在该厂一直干到1897年。

1881年,泰勒开始在米德维尔钢铁厂进行劳动时间和工作方法的研究,为以后创建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同年,在米德瓦尔开始进行著名的著名的著名的著名的“金属切金属切金属切金属切削试验削试验削试验削试验”,经过两年初步试验之后,给工人制定了一套工作量标准,米德瓦尔的试验是工时研究的开端。1883年,通过业余学习,获得新泽西州霍肯博的史蒂文斯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位。

1884年,担任米德维尔钢铁公司的总工程师。同年结婚。

1886年,加入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The 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1890年,离开米德维尔,到费城一家造纸业投资公司任总经理。

1893年,辞去投资公司职务,独立从事工厂管理咨询工作。此后,他在多家公司进行科学管理的实验。在斯蒂尔公司,泰罗创立成本会计法。在西蒙德滚轧机公司,泰罗改革了滚珠轴承的检验程序。

1895年,在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发表《计件工资

制》。

1898年,在伯利恒钢铁公司大股东沃顿(Joseph Wharton)的鼓动下,以顾问身份进入伯利恒钢铁公司(Bethlehem Steel Company),此后在伯利恒进行了著名的“搬运生铁块试验”和“铁锹试验”,搬运生铁块试验,是在这家公司的五座高炉的产品搬运班组大约75名工人中进行的。这一研究改进了操作方法,训练了工人,结果使生铁块的搬运量提高3倍。铁锹试验是系统地研究铲上负载后,研究各种材料能够达到标准负载的锹的形状、规格,以及各种原料装锹的最好方法的问题。此外泰罗还对每一套动作的精确时间作了研究,从而得出了一个“一流工人”每天应该完成的工作量。这一研究的结果是非常杰出的,堆料场的劳动力从400-600人减少为140人,平均每人每天的操作量从16吨提高到59吨,每个工人的日工资从1.15美元提高到 1.88美元。

1898年,与怀特(Munsell Wright)共同发明高速钢。

1901年,离开伯利恒钢铁公司,不再同任何工业公司来往,只从事不收取报酬的管理咨询、写作和演讲工作,推广科学管理。

1903年,正式出版《工场管理》。同年,在美国

机械工程师协会的年会上宣讲《商店管理》(Shop Management)。

1906年,正式出版《论金属切削技术》。同年,当选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主席,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名誉科学博士学位。

1909年,发表《制造业者为什么不喜欢大学生》。在伊利诺斯大学演讲《论成功之道》。这年冬天,泰勒受哈佛大学企业管理研究生院院长盖伊(EdwinF.Gay)的邀请,到哈佛讲授科学管理,一直持续到他去世。1910年,洲际贸易委员会举行东部铁路公司运费听证会,科学管理开始广为传播。

1911年,发表《效率的福音》,同年正式出版《科学管理原理》。在陆军军械部部长克罗泽的支持下,泰勒在马萨诸塞的沃特顿兵工厂和伊利诺斯的罗克艾兰兵工厂进行科学管理实验。具体实施科学管理的梅里克在沃特顿兵工厂解雇拒绝配合的工会会员引起罢工,国会众议院组成特别委员会展开调查。1911年10月至1912年2月,美国国会举行关于泰勒制和其他工场管理制度的听证会,泰勒出庭作证。

1912年,正式出版《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的证词》。

1915年,3月21日因患肺炎在费城逝世,终年

59岁。

弗雷德里克·泰勒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主要倡导人。出生于1856年3月20日,他去世的日期是1915年3月21日。他的墓碑位于一座能俯视费城钢铁厂烟囱的小山上,墓碑上刻着:“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泰勒是带着郁闷的心情离开这个世界的。他生前殚精竭虑研究的科学管理原理和方法,由于受到曲解而推行举步维艰。国会听证会上国会议员和调查人员无休止的盘问,特别是几次发生的针对推行泰勒制的工人罢工风潮,更是伤透了这位骨子里同情工人并付出了艰巨劳动的思想者的心。为了排除人们的疑虑,这位不善言辞的人不得不屡屡长途履行,为其理论和方法进行说明和辩护。而正是一次外出发表演讲的归途中,他在通风的卧铺车厢感染了肺炎,不久被夺去了59岁的生命。泰勒所处的时代,特别是19世纪的最后数10年中,美国工业出现前所未有的资本积累和工业技术进步。但是,如何发展、组织、控制和管理这些工业资源的低劣方式严重阻碍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另一个问题是如何使劳动者发挥潜力。当时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关系严重激化当时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关系严重激化当

时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关系严重激化当时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关系严重激化:资本家对工人态度蛮横,工人生活艰苦,而资本家个人却过着奢侈的生活;工人则不断用啊捣毁机器和加入工会组织领导的大罢工来争取自己的权利。劳资关系的对立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对于如何解决发挥劳动力潜力的问题,有人主张使用优良机器替代劳动力,有人主张试行分享利润计划,还有一些人主张改进生产的程序、方法和体制。泰勒当时是一位年轻的管理人员和工程师,是美国工程师协会的成员,因而很了解人们提出的上述一些解决办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他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

泰勒出生于美国费城一个富有的律师家庭,中学毕业后考上哈佛大学法律系,但因眼疾而不得不辍学。1875年,他进入一家小机械厂当徒工,1878年转入费城米德瓦尔钢铁厂(Midvale Steel Works)当机械工人,他在该厂一直干到1897年。在此期间,由于工作努力,表现突出,很快先后被提升为车间管理员、小组长、工长、技师、制图主任和总工程师,并在业余学习的基础上获得了机械工程学士学位。泰勒的这些经历,使他有充分的机会去直接了解工人的种种问题和态度,并看到提高管理水平的极大的可能性。

泰勒一生大部分的时间所关注的,就是如何提高生产效率。这不但要降低成本和增加利润,而且要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工人的工资。泰勒对工人在工作泰勒对工人在工作泰勒对工人在工作泰勒对工人在工作中的中的中的中的“磨洋工”问题深有感触。他认为“磨洋工”的主要原因在于工人担心工作干多了,可能会使自己失业,因而他们宁愿少生产而不愿意多干。泰勒认为,生产率是劳资双方都忽视的问题,部分原因是管理人员和工人都不了解什么是“一天合理的工作量”和“一天合理的报酬”。此外,泰勒认为管理人员和工人都过分关心如何在工资和利润之间的分配,而对如何提高生产效率而使劳资双方都能获得更多报酬则几乎无知。概而言之,泰勒把生产率看作取得较高工资和较高利润的保证。他相信,应用科学方法来代替惯例和经验,可以不必多费人们更多的精力和努力,就能取得较高的生产率。

1898-1901年间,泰勒受雇于伯利恒钢铁公司(Bethlehem Steel Company),取得了一种高速工具钢的专利。1901年后,他更以大部分时间从事咨询、写作和演讲等工作,来宣传他的一套管理理论--“科学管理”。从1881年,他进行了一项“金属切削试验”,由此研究出每个金属切削工人工作日的合理工作量。

经过两年的初步试验之后,给工人制定了一套工作量标准。米德瓦尔的试验是工时研究的开端。1898年,泰勒受雇于伯利恒钢铁公司期间,进行了著名的进行了著名的进行了著名的进行了著名的“搬运生铁块试验”和“铁锹试验”。搬运生铁块试验,是在这家公司的五座高炉的产品搬运班组大约75名工人中进行的。这一研究改进了操作方法,训练了工人,结果使生铁块的搬运量提高3倍。铁锹试验是系统地研究铲上负载后,研究各种材料能够达到标准负载的锹的形状、规格,以及各种原料装锹的最好方法的问题。此外泰勒还对每一套动作的精确时间作了研究,从而得出了一个“一流工人”每天应该完成的工作量。这一研究的结果是非常杰出的,堆料场的劳动力从400-600人减少为140人,平均每人每天的操作量从16吨提高到59吨,每个工人的日工资从1.15美元提高到1.88美元。金属切削试验延续了26年,进行的各项试验超过了3万次,80万磅的钢铁被试验用的工具削成切屑,总共耗费约15万美元。试验结果发现了能大大提高金属切削机工产量的高速工具钢,并取得了各种机床适当的转速和进刀量以及切削用量标准等资料。泰勒一生致力于科学管理,他的著作包括《计件工资制》(1895年)、《车间管理》(1903年)、《科学管理原理》(其

中包括在国会上的证词,1912年)。但泰勒的做法和主张并非一开始就被人们所接受,相反还受到包括工会组织在内的人们的抗议。例如一位名叫辛克莱的年轻的社会主义者写信给《美国杂志》主编,指责泰勒“把工资提高了61%,而工作量却提高了362%”。泰勒也遇到了来自管理部门以及伯利恒公民的反对。美国国会于1912年举行对泰勒制和其他工场管理制的听证会。在那里,泰勒面对多半怀有敌意的国会议员们,不得不捍卫自己的观点。泰勒在众议院的委员会作的精彩的证词,向公众宣传了科学管理的原理及其具体的方法、技术,成为他对其科学管理原理所做的最好说明,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泰勒及三大实验分析

xx及三大实验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WinslowTaylor,1856—1915) 三大试验 一个在死后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人;一个影响了流水线生产方式产生的人;一个被社会主义伟大导师列宁推崇备至的人;一个影响了人类工业化进程的人。一个由于视力被迫辍学的人;一个被工人称为野兽般残忍的人;一个与工会水火不容,被迫在国会上作证的人;一个被现代管理学者不断批判的人。 这个人就是泰勒,管理思想发展史中最重要,同时也是最富有争议的人。 生平简历 1856年,3月20日,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WinslowTaylor)出生于美国费城杰曼顿一个富有的律师家庭。在接受中学教育后,进入埃克塞特市菲利普斯??埃克塞特专科学校学习。 1874年,考入哈佛大学法律系,不久,因眼疾辍学。 1875年,进入费城恩特普里斯水压工厂当模具工和机工学徒。 1878年,转入费城米德维尔钢铁公司(Midvalesteel Works)工作。从机械工人做起,历任车间管理员、小组长、工长、技师等职,他在该厂一直干到1897年。 1881年,泰勒开始在米德维尔钢铁厂进行劳动时间和工作方法的研究,为以后创建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同年,在米德瓦尔开始进行著名的著名的“金属切金属切削试验削试验”,经过两年初步试验之后,给工人制定了一套工作量标准,米德瓦尔的试验是工时研究的开端。 1883年,通过业余学习,获得新泽西州霍肯博的史蒂文斯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位。 1884年,担任米德维尔钢铁公司的总工程师。同年结婚。

1886年,加入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The American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1890年,离开米德维尔,到费城一家造纸业投资公司任总经理。 在斯蒂尔公司,泰罗创立成本会计法。在西蒙德滚轧机公司,泰罗改革了滚珠轴承的检验程序。 1895年,在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发表《计件工资制》。 1898年,在伯利恒钢铁公司大股东沃顿(JosephWharton)的鼓动下,以顾问身份进入伯利恒钢铁公司(Bethlehem Steel Company),此后在伯利恒进行了著名的“搬运生铁块试验”和“铁锹试验”,搬运生铁块试验,是在这家公司的五座高炉的产品搬运班组大约75名工人中进行的。这一研究改进了操作方法,训练了工人,结果使生铁块的搬运量提高3倍。铁锹试验是系统地研究铲上负载后,研究各种材料能够达到标准负载的锹的形状、规格,以及各种原料装锹的最好方法的问题。此外泰罗还对每一套动作的精确时间作了研究,从而得出了一个“一流工人”每天应该完成的工作量。这一研究的结果是非常杰出的,堆料场的劳动力从400-600人减少为140人,平均每人每天的操作量从16吨提高到59吨,每个工人的日工资从 1.15美元提高到 1.88美元。 1898年,与怀特(MunsellWright)共同发明高速钢。 1903年,正式出版《工场管理》。同年,在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的年会上宣讲《商店管理》(ShopManagement)。 1906年,正式出版《论金属切削技术》。同年,当选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主席,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名誉科学博士学位。 1909年,发表《制造业者为什么不喜欢大学生》。 在伊利诺斯大学演讲《论成功之道》。这年冬天,泰勒受哈佛大学企业管理研究生院院长盖伊(Edwin

泰勒及三大实验分析

泰勒及三大实验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15) 三大试验 一个在死后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人;一个影响了流水线生产方式产生的人;一个被社会主义伟大导师列宁推崇备至的人;一个影响了人类工业化进程的人。一个由于视力被迫辍学的人;一个被工人称为野兽般残忍的人;一个与工会水火不容,被迫在国会上作证的人;一个被现代管理学者不断批判的人。这个人就是泰勒,管理思想发展史中最重要,同时也是最富有争议的人。 生平简历 1856年,3月20日,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出生于美国费城杰曼顿一

个富有的律师家庭。在接受中学教育后,进入埃克塞特市菲利普斯??埃克塞特专科学校学习。 1874年,考入哈佛大学法律系,不久,因眼疾辍学。 1875年,进入费城恩特普里斯水压工厂当模具工和机工学徒。 1878年,转入费城米德维尔钢铁公司(Midvale steel Works)工作。从机械工人做起,历任车间管理员、小组长、工长、技师等职,他在该厂一直干到1897年。 1881年,泰勒开始在米德维尔钢铁厂进行劳动时间和工作方法的研究,为以后创建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同年,在米德瓦尔开始进行著名的著名的著名的著名的“金属切金属切金属切金属切削试验削试验削试验削试验”,经过两年初步试验之后,给工人制定了

一套工作量标准,米德瓦尔的试验是工时研究的开端。1883年,通过业余学习,获得新泽西州霍肯博的史蒂文斯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位。 1884年,担任米德维尔钢铁公司的总工程师。同年结婚。 1886年,加入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The 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1890年,离开米德维尔,到费城一家造纸业投资公司任总经理。 1893年,辞去投资公司职务,独立从事工厂管理咨询工作。此后,他在多家公司进行科学管理的实验。在斯蒂尔公司,泰罗创立成本会计法。在西蒙德滚轧机公司,泰罗改革了滚珠轴承的检验程序。 1895年,在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发表《计件工资制》。

泰勒搬生铁实验

经济学家迈克尔··波顿在他地著作中写道:如果没有他地诞生,也许我们这一代人要做地唯一工作就是建立标准地“科学管理”思想体系.他地贡献在于他将企业经营带人了管理世界,没有他,就不会有现代管理,正如现代物理学是基于爱因斯坦地相对论而建立地一样. 这是何等高地评价啊! 这个人是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 年,泰勒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地杰曼顿,他地父亲是位律师. 泰勒从小就勤奋学习,希望他继承父业地双亲让他进人哈佛大学.但由于刻苦学习损害了健康和视力,他被迫从法律学院转到费城地一个叫恩特普里斯地液压机厂做模型工和机工学徒,一干就是年. 年,泰勒学徒期满,他一周地收人为美元.这一年,他又来到了费城米德维尔钢铁厂当起了机械工人.他在这个工厂一做就做了年.由于刻苦学习技术,他只用了年地时间,就从普通工人成为总技师.之后,厂长让他担任管理工作,开始进人管理实践. 年,泰勒到了伯利恒钢厂工作.不久,生铁地价格急剧上涨,工厂地生意很好.不过,这种好景象也使不少工人累倒在工厂里.这促使泰勒思考如何既保证经营,又能减轻工人疲劳.这时,他开始了著名地搬运生铁地试验. 当时,生铁是由一组计日工搬运地.每个工人每天可以挣到.美元.工人们可能得到奖励,也可能受到惩罚,做得好地人第二天就可以到公司车间里做等级工,工资也要高一些,做不好地当然就得继续干这种重体力活.泰勒从统计资料中看到,当时平均每个工人一天搬运铁块地重量在吨-吨之间. 泰勒地第一步工作是找到合适地工人. 他们用天时间,观察和研究了个人,从里面又挑选出个人,然后又从个人中选定了来自宾夕法尼亚地荷兰人施米特. 施米特是一个十分自信地工人.泰勒用金钱激励他,每天给他美元,条件是必须按他要求地那样去搬运生铁. 泰勒与他地助手们在研究中,试着转换各种工作因素,以观察它们对施米特地日生产率地影响.他们还试验了行走速度、持握地位置和其他变量,从中获取数据,比如:从车上或是地上把生铁搬起来需要多长时间;带着所搬地铁块在平地上走,每英尺需要多长时间;带着所搬地铁块沿着跳板走向车厢,每步需要多长时间;把生铁扔下或者堆放起来需几秒钟;空手回到原地,每走一英尺需要多长时间等. 试验结果让泰勒万分振奋:如果对工人进行训练,把劳动时间和休息地时间很好地搭配起来,工人每天搬运生铁地重量,可以从原来地吨-吨,提高到吨!而且,负重时间只有%,其余时间是不负重地,工人也不容易疲劳. 当然,工人工作效率提高地同时,工资也提高了%,达到每天美元.工人地积极性大大提高,实现了工厂和工人地双赢! 泰勒把他地这项实验归结成为四个核心内容: 第一,精心挑选工人. 第二,诱导工人,使之了解这样做对他们没有丝毫地损害,反而可以从中得到利益. 第三,对他们进行训练和帮助,使他们获得完成规定工作量地技能. 第四,按科学地方法去干活会节省体力,事半功倍. 泰勒对管理学最大地贡献就是把科学引入了管理.“从方法地角度看,科学管理地实质恰恰在于它在方法上地变革”.在科学地发展史上,现代意义上地科学起始于自加利略以来地对实验方法地确定,但是科学地巨大影响则始自牛顿等建立地经典力学体系.首先,牛顿力学对世界万物进行了统一,无论是天上地还是地下地,都臣服于这一定律之下;其次,经典力学有着极高地确定性,它以精准地数字结果对物体地运动做出预测;再次,科学技术是西

泰罗科学管理的三个实验

泰勒(1856)出生于美国费城一个富裕的律师家庭。19岁时考上了哈佛大学,但因眼睛不好而被迫辍学。于是就进入了一家小机械厂当徒工。22岁时进入费城米德维尔钢铁公司,开始当技工,后来迅速被提升为工长、总技师,28岁时任钢铁公司的总工程师。泰罗迷恋科学调查研究和实验,强烈希望遵照事实改进和改革事物。 搬运铁块实验 1898年,泰勒在伯利恒钢铁公司开展动作研究中进行了一项搬运铁块实验。 他在从事管理研究时看到公司搬铁块工作量非常大,有75名搬运工人负责这项工作,把铁块搬上火车运走。每个铁块重80多斤,搬运距离为30米,尽管每个工人都十分努力,但工作效率并不高,每人每天平均只能搬运12.5吨的铁块。 泰勒经过认真的观察分析,最后测算出,一个好的搬运工每天应该能够搬运47吨,而且不会危害健康。泰罗首先是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了培训。经反复挑选,他找到的这个人是个大块头、强壮的荷兰移民,叫施米特。泰罗用金钱来激励施米特,使他按规定的方法装运生铁。泰勒的一位助手按照泰勒事先设计好的时间表和动作对这位工人发出指令,如搬起铁块、开步走、放下铁块、坐下休息等等。泰罗试着转换各种工作因素,以便观察它们对施米特的日生产率的影响。例如,在一些天里工人可能弯下膝盖搬生铁块;而在另一些天,可能直膝盖去搬。在随后的日子里,泰罗还试验了行走的速度、持握的位置和其他变量。通过长时间的试验,这名工人平均每天工作量从原来的12-13吨猛增至每天装运48吨,工资也增加了70%,于是其他人也渐渐要求泰罗指导他们掌握新的工作方法。 从这以后,搬运工作的定额就提高到了47.5吨。最后归结为四点核心内容:(1)精心挑选工人。(2)诱导工人使之了解这样做对他们没有损害,还可以得到利益。(3)对他们进行训练和帮助,使之获得完成既定工作量的技能。(4)按科学的方法去做可节省体力。 泰勒的这项研究把工作定额一下提高了将近三倍,工人的工资也有所提高。期间泰勒几乎完成了每一项重要工作的动作研究,为制定合理的工作定额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铁砂和煤炭的铲掘实验 早先铲掘工人是自备铲子到料厂去干活的,用铲子去铲铁砂,每铲的重量太大容易疲劳;而用同一个铲子去铲煤则每铲的重量又不足。泰罗研究发现,当一个工人在操作中的平均负荷量大致是每铲21磅时,他就能干出最大的工作量。因此他在进行实验时就不让工人自己带铲子,而是准备了8—10把不同的铲子,每种铲子只适合于铲特定的物料,这不仅是为了使工人能平均铲掘达到21磅,也是为了使这些铁铲能适应若干的条件。为此他建立了一间大型工具房,里面存放着精心设计的各种工具。同时他还设计了两张有标号的纸卡,一张说明工人在工具房所领的工具和该在什么地方干活,另一张说明一天工作的情况,也就是一份工人干活的说明书,上面还记载着前一天的收入。在工人们取得白色纸卡的时候,工人就会明白一切正常,而当取得黄色纸卡的时候就意味着要加油干了,否则的话就要调离工作。 泰罗这项实验主要是要表明“每一项简单的动作都隐含一种科学的成分”。泰罗这项实验主要是要表明“每一项简单的动作都隐含一种科学的成分”。通过这个实验,他提出了新的管理思想:(1)将实验的手段引入到经营管理领域。(2)计划和执行相分离。(3)标准化管理概念的形成。(4)挖掘人和物的资源潜力,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是提高效率的最好办法。 金属切削实验 在米德维尔公司时,泰罗为了解决工人怠工问题,对金属切削进行了研究。 这时他已具备了相当的金属切削的作业知识,于是他对车床的效率问题进行了实验,预定从事6个月的金属切削实验开始了。在使用车床、钻床、刨床等机床切削金属时,无论何时都必须决定适用什么样的刀具、用多大的切削速度,以便获得最佳的金属加工效率。然而要确定这些要素多达12种变量,如金属的成分、T件的直径、切削的深度、进刀量等。 这项实验非常复杂和困难,原来预计的6个月实际上用了26个年头,并花费了巨额的

泰勒柱实验

物理海洋实验讲义 海洋环境学院 2008年3月

目录 物理海洋实验的概述 物理海洋实验的基本设备 实验1 风浪水槽平均风速测量 实验2 水槽风浪波面位移的测量和分析实验3 海-气边界层的测量和分析 实验4 水下压力波动的测量与分析 实验5 科氏力实验 实验6 泰勒柱实验 实验7 Rossby波的实验模拟

物理海洋实验的概述 一.引言 众所周知,物理海洋学是流体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海洋流体和地球流体动力过程的一门学科。物理海洋学本身又是以应用和实践为主的学科,其研究方法可分为理论研究、数值模拟、实验研究和海洋调查。各者互为补充,又不可代替。其中实验研究是物理海洋学的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研究范围遍及物理海洋学的各个领域,对物理海洋学地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二.物理海洋实验和海洋调查 从广义上讲,现场海洋调查也属于实验研究的范畴,所不同是,海洋调查直接探测的对象是真实的海洋,而实验研究大多在实验室模拟环境下进行。 海洋现场调查是研究海洋的重要方法,是直接获取海洋资料的主要途径。但是海洋调查有局限性: 1)属于被动观测,无法控制环境条件,无法重复现象和过程。 2)对于有些非静态的变化过程或者大尺度现象,仅靠有限的海上单点时间序列的现场观测是无法全面了解的。 3)近代海洋卫星遥感技术虽然可以大范围观测海洋,但是对于海洋内部的过程仍然无法直接观测到。 4)海上条件复杂和恶劣,且观测费用昂贵,不易采用系统的和精密的、重复的观测手段。 相比之下,实验室物理模拟研究的优点是: 1)可以控制实验条件,如背景风和背景流。 2)可以重复再现海洋现象和过程; 3)可以运用各种先进技术手段,精细的、全面的观测; 4)可以观察到现象的内部规律,比如内波、毛细波、Rossby波、海洋湍流、贴水面边界层、水下水质点运动等等。

泰勒科学管理试验

a.搬运铁块实验 泰勒为了证明在最原始、最初级的劳动中也存在着科学,于是进行了搬运铁块实验。1989年,泰勒从米德维尔钢铁公司转到伯利恒钢铁厂工作。在该厂泰勒请来一些助手,如在一起共过事的亨利.甘特等人,共同进行了这项搬运铁块实验。”伯利恒钢铁厂有一个生铁搬运小组负责该项工作,他们共有75人,由一位工长带领着,每位都是熟练的、具有一般水平的生铁搬运工。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每名工人从生铁堆上搬起一块重约92磅的生铁,走上木板,把生铁撂在车厢里。”一般每天每位工人搬运大概12.5长吨生铁,赚1.巧美元。通过研究,泰勒的研究小组发现头等工人一天应该能搬运47”48长吨生铁,而不是12.5长吨。“他们的具体研究方法是首先确定以下几个数据: (1)从车上或地上,把生铁搬起来所需要的时间。 (2)带着所搬的铁块在平地上走每英尺所需时间。 (3)带着所搬的铁块放置目的地所需时间。 (4)空手回到原来的地方每走一英尺所需时间。” 在得到这个结论的过程中,泰勒还应用了他在米德维尔钢铁公司所做的疲劳实验所得出的结果:泰勒的研究小组在几年的研究中,发现了支配疲劳反应的规律,在做重体力活时,有必要要频繁的解除工人的负荷,让工人以平均的速度搬运,这样才能让工人在不损耗健康的情况下,达到最高的搬运水平。 首先,泰勒的研究小组对75名工人进行了三四天的观察,从中选出了四位表现突出的工人,通过分析每个人的性格、习惯和志向后,选择了一名叫施密特的工人。他是一位身材矮小的宾西法尼亚的荷兰籍人,他精力充沛,节约到有点小气,爱财如命。接着,通过和施密特的一系列的谈话,他们命令施密特每天都要按照他们的指示去工作,这样他每天都可以得到1.85美元。于是,施密特每天工作的时候,都有一位科研人员在旁边指导,告诉他什么时候搬起,什么时候移动,什么时候坐下休息。就这样经过长期的训练,三年来,他都能按照这一速度完成规定的任务,每天赚得1.85美元。就这样,一个接一个的工人都被挑选出来,加以训练,都能完成任务。 b.铁铲实验 这是泰勒的研究小组在伯利恒钢铁厂做的另外一个实验,为的是研究铲运类工作里蕴藏的科学规律。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对于一个头等铲运工,应该设定多少铲运量,才能够使他每天可以完成最大的铲运量。首先要选择几个干活信得过的铲运工人,支付给他们额外的工资。然

泰勒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理论,由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在他的主要著作《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中提出。《科学管理原理》使人们认识到了管理 是一门建立在明确的法规、条文和原则之上的科学。泰勒的科学管理主要有两大贡献:一是管理要走向科学;二是劳资双方的精神革命。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 Taylor,1856~1915),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创始人,被管理界誉为科学管理之父。在米德维尔工厂,他从一名学徒工开始,先后被提拔为车间管理员,技师,小组长,工长,设计室主任和总工程师。泰勒重点研究是企业内部具体工作的效率,他不断在工厂实地进行试验,系统地研究和分析工人的操作方法和动作所花费的时间,逐渐形成其管理体系——科学管理。 泰勒对科学管理作了这样的定义,他说:“诸种要素——不是个别要素的结合,构成了科学管理,它可以概括为:科学,不是单凭经验的方法。协调,不是不和别人合作,不是个人主义。最高的产量,取代有限的产量。发挥每个人最高的效率,实现最大的富裕。”这个定义,既阐明了科学管理的真正内涵,又综合反映 了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 1、工作定额原理 泰勒认为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了改善工作表现,他提出:(1)企业要设立一个专门制定定额的部门或机构,这样的机构不但在管理上是必要的,而且在经济上也是合算的。(2)要制定出有科学依据的工人的“合理日工作量”,就必须通过各种试验和测量,进行劳动动作研究和工作研究。(3)根据定额完成情况,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使工人的贡献大小与工资高低紧密挂钩。 2、标准化原理 泰勒认为,科学管理是过去曾存在的多种要素的结合。工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潜力是非常大的,人的潜力不会自动跑出来,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这种潜力呢?方法就是把工人多年积累的经验知识和传统的技巧归纳整理并结合起来,然后进行分析比较,从中找出其具有共性和规律性的东西,然后利用上述原理将其标准化。泰勒认为,在科学管理的情况下,要想用科学知识代替个人经验,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实行工具标准化、操作标准化、劳动动作标准化、劳动环境标准化等标准化管理。 3、劳资双方的密切合作 泰勒指出:“资方和工人的紧密、亲切和个人之间的合作,是现代科学或责任 管理的精髓。”他认为,没有劳资双方的密切合作,任何科学管理的制度和方法 都难以实施,难以发挥作用。泰勒进一步宣称,“在科学管理中,劳资双方在思 想上要发生的大革命就是:双方不再把注意力放在盈余分配上,不再把盈余分配看作最重要的事情。他们将会明白,当他们停止互相对抗,转为向一个方面并肩前进时,他们的共同努力所创造出来的盈利会大得惊人。” 4、例外原则 所谓例外原则,就是指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日常事务授权给下属管理人员,而自己保留对例外的事项一般也是重要事项的决策权和控制权。泰勒认为,规模较大的企业不能只依据职能原则来组织和管理,而必须应用例外原则。泰勒在《工厂管理》一书中曾指出:“经理只接受有关超常规或标准的所有例外情况

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思想及对现代管理的影响

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思想及其对现代管理的影响 摘要:通过对在管理思想发展过程中一位对现代管理科学有突破贡献的现代管理学之父弗雷德里克·泰勒的学习,以时间为线索。主要从他本人的生活环境,人生经历;在管理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后来他对科学管理的积极探索,这其中包括他的三个最著名的实验。对科学管理的贡献和理论中存在的缺点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加深对管理的认识,了解科学管理观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思考他的科学管理思想对今天中国的企业管理的影响和启示。 关键词:泰勒科学管理科学实验现代管理 1、人生经历简介 弗雷德里克·泰勒(1856—1915)生于宾夕法尼亚的杰曼顿的一个富裕的律师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律师,他的母亲生于清教徒世系家庭。泰勒在这样的家庭中受到了不同寻常的教育,为他今后的工作做了素质上的准备。在他的早期教育中,他就已经显现出对于科学调查研究和实验的迷恋。泰勒的父母都希望他能继承父业成为一名律师,因此泰勒学习十分刻苦,时常开夜车,使他的健康和视力受损,因而不得不辍学去费城的恩特普利斯液压机场做学徒在那儿过了三年犹如苦行僧般的生活。在那里泰勒受到了非常重要的锻炼,使他在自我管理、自我控制方面获得深切的体会,对他今后的生活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后来22岁的他来到了大钢铁公司的米德维尔工厂,在那里工作的12年,他不断地从事关于管理和技术的试验,系统地研究和分析了工人的操作方法和劳动所花费的时间。这些试验将他的科学管理思想理论深深扎根在科学试验的基础上,使之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由此所总结出的理论也对当时社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于1915年病逝,终年59岁。在他的墓碑上刻着“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他的著作较多,其中最著名的是于1895年发表的《计件工资》和于1903年发表的《工厂管理》以及1912年发表的《科学管理原理》。 当泰勒在米德维尔工厂工作的时候,他就发现了在工人中很普遍存在的磨洋工,工作效率低下的现象,因为他也是从工人做起的,知道里面的原因。他认为这主要是由两个问题引起的:一是因为如果工人拼命干活产量当然会提高,工人的收入也相应的增加。经营者看到这一现象,就会降低单位产量的工资率,致使工人们即使非常努力的工作也达不到原来的工资水平,这样工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必定受到了极大的挫败。磨洋工自然就是很自然的事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工人们的观念上存在着误解。他们认为过分的努力工作,那么同伴们的就业机会就会减少。以前他在做工人的时候也是这样遵守着同伴之间的这种潜规则,但是当他后来成为一名管理者之后,他的责任感就驱使他下决心来解决这个问题。在这期间他与工人们之间发生了很多的矛盾。是一场艰苦而又持久的战争。虽然最终还是以他的胜利而结束,但是难免在其晚年背负了暴君的名声。这对他来说,是十分不公平的。这个结果其实是与他一直以来的价值观有关系的,他认为工人不尽力工作,是一种令人可憎的道德问题,是品德败坏的表现。他甚至认为这是一种罪恶,这种罪恶比机器或工人闲置不用还要可恨。这也是历时3年泰勒和工人斗争并坚持到底的内在原因。然而他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许多科学研究一样,都是从实验开始的。他的探索主要反映在他的三个最有名的实验中。 2、泰勒对科学管理的探索 1、搬运铁块实验 第一步就是科学的挑选工人,他们从75名工人中仔细研究了他们的历史、性格、理想、抱负,最后挑选了一个身材矮小的荷兰人施密特。要求他按新的方法干活,可以得到1.85

泰勒搬生铁实验

这是何等高的评价啊! 这个人是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 1856年,泰勒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的杰曼顿,他的父亲是位律师。 泰勒从小就勤奋学习,希望他继承父业的双亲让他进人哈佛大学。但由于刻苦学习损害了健康和视力,他被迫从法律学院转到费城的一个叫恩特普里斯的液压机厂做模型工和机工学徒,一干就是3年。 1878年,泰勒学徒期满,他一周的收人为3美元。这一年,他又来到了费城米德维尔钢铁厂当起了机械工人。他在这个工厂一做就做了12年。由于刻苦学习技术,他只用了6年的时间,就从普通工人成为总技师。之后,厂长让他担任管理工作,开始进人管理实践。 1898年,泰勒到了伯利恒钢厂工作。不久,生铁的价格急剧上涨,工厂的生意很好。不过,这种好景象也使不少工人累倒在工厂里。这促使泰勒思考如何既保证经营,又能减轻工人疲劳。这时,他开始了著名的搬运生铁的试验。 当时,生铁是由一组计日工搬运的。每个工人每天可以挣到1.15美元。工人们可能得到奖励,也可能受到惩罚,做得好的人第二天就可以到公司车间里做等级工,工资也要高一些,做不好的当然就得继续干这种重体力活。泰勒从统计资料中看到,当时平均每个工人一天搬运铁块的重量在12吨-13吨之间。 泰勒的第一步工作是找到合适的工人。 他们用4天时间,观察和研究了75个人,从里面又挑选出4个人,然后又从4个人中选定了来自宾夕法尼亚的荷兰人施米特。 施米特是一个十分自信的工人。泰勒用金钱激励他,每天给他美元,条件是必须按他要求的那样去搬运生铁。

泰勒与他的助手们在研究中,试着转换各种工作因素,以观察它们对施米特的日生产率的影响。他们还试验了行走速度、持握的位置和其他变量,从中获取数据,比如:从车上或是地上把生铁搬起来需要多长时间;带着所搬的铁块在平地上走,每英尺需要多长时间;带着所搬的铁块沿着跳板走向车厢,每步需要多长时间;把生铁扔下或者堆放起来需几秒钟;空手回到原地,每走一英尺需要多长时间等。 试验结果让泰勒万分振奋:如果对工人进行训练,把劳动时间和休息的时间很好地搭配起来,工人每天搬运生铁的重量,可以从原来的12吨-13吨,提高到48吨!而且,负重时间只有42%,其余时间是不负重的,工人也不容易疲劳。 当然,工人工作效率提高的同时,工资也提高了70%,达到每天美元。工人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实现了工厂和工人的双赢! 泰勒把他的这项实验归结成为四个核心内容: 第一,精心挑选工人。 第二,诱导工人,使之了解这样做对他们没有丝毫的损害,反而可以从中得到利益。 第三,对他们进行训练和帮助,使他们获得完成规定工作量的技能。 第四,按科学的方法去干活会节省体力,事半功倍。 泰勒对管理学最大的贡献就是把科学引入了管理。“从方法的角度看,科学管理的实质恰恰在于它在方法上的变革”。在科学的发展史上,现代意义上的科学起始于自加利略以来的对实验方法的确定,但是科学的巨大影响则始自牛顿等建立的经典力学体系。首先,牛顿力学对世界万物进行了统一,无论是天上的还是地下的,都臣服于这一定律之下;其次,经典力学有着极高的确定性,它以精准的数字结果对物体的运动做出预测;再次,科学技术是西方社会物质文明的强有力的推动力,无论是蒸汽革命还是电力革命,都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

泰勒科学管理的三大实验

在一次调查中,泰勒发现搬运工一次可铲起磅(约千克)的煤粉,而铁矿石则可铲起38磅(约17千克)。为了获得一天最大的搬运量,泰勒开始着手研究每一锹最合理的铲取量。 泰勒找了两名优秀的搬运工用不同大小的铁锹做实验,每次都使用秒表记录时间。最后发现:一锹铲取量为镑(约10千克)时,一天的材料搬运量为最大。同时也得出一个结论,在搬运铁矿石和煤粉时,最好使用不同的铁锹。此外,还展开生产计划,以改善基层管理干部的管理范围。进一步地,还设定了一天的标准工作量,对超过标准的员工,给予薪资以外的补贴,达不到标准的员工,则要进行作业分析,指导他们的作业方式,使他们也能达到标准。 结果,在三年以后,原本要五六百名员工进行的作业,只要140名就可以完成,材料浪费也大大降低。 二、搬运实验 1898年,泰勒从伯利恒钢铁厂开始他的实验。这个工厂的原材料是由一组计日工搬运的,工人每天挣美元,这在当时是标准工资,每天搬运的铁块重量有12~13吨,对工人的奖励和惩罚的方法就是找工人谈话或者开除,有时也可以选拔一些较好的工人到车间里做等级工,并且可得到略高的工资。后来泰勒观察研究了75名工人,从中挑出了4个,又对这4个人进行了研究,调查了他们的背景习惯和抱负,最后挑了一个叫施密特的人,这个人非常爱财并且很小气。泰勒要求这个人按照新的要求工作,每天给他1.85美元的报酬。通过仔细地研究,使其转换各种工作因素,来观察它们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例如,有时工人弯腰搬运,有时他们又直腰搬运,后来他又观察了行走的速度、持握的位置和其他的变量。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实验,并把劳动时间和休息时间很好地搭配起来,工人每天的工作量可以提高到47吨,同时并不会感到太疲劳。他也采用了计件工资制,工人每天搬运量达到47吨后,工资也升到1.85美元。这样施密特开始工作后,第一天很早就搬完了47.5吨,拿到了1.85美元的工资。于是其他工人也渐渐按照这种方法来搬运了,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很多。 三、金属切削实验在米德维尔公司时,为了解决工人的怠工问题,泰勒进行了金属切削实验。他自己具备一些金属切削的作业知识,于是他对车床的效率问题进行了研究,开始了预期6个月的实验。在用车床、钻床、刨床等工作时,要决定用什么样的刀具、多大的速度等来获得最佳的加工效率。这项实验非常复杂和困难,原来预定为6个月实际却用了26个年头,花费了巨额资金,耗费了80多万吨钢材。最后在巴斯和怀特等十几名专家的帮助下,取得了重大的进展。这项实验还获得了一个重要的副产品———高速钢的发明,并取得了专利。 1906 年,他向美国机械师协会递交了题为《金属切割艺术》的论文,这是他进行了 26 年实验的结果。他的实验用工具将重达 80 万磅的钢和生铁切割成片,实验纪录大约为 3~5 万次,写出报告 300 多份,费用高达15~25 万美元。同时,他还积极参加“工程教育促进会”的活动,强烈支持钢铁大王卡内基所倡议的大学教育应当包括一年的工业实践的观点。 泰勒的这三个实验可以说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正是这些科学试验为他的科学管理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管理成了一门真正的科学,这对以后管理学理论的成熟和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泰勒相信,即使是用铁锹铲煤粉、搬运铁块这样的工作也是一门科学,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管理。

泰勒搬生铁实验

经济学家迈克尔·D·波顿在他的著作中写道:如果没有他的诞生,也许我们这一代人要做的唯一工作就是建立标准的“科学管理”思想体系。他的贡献在于他将企业经营带人了管理世界,没有他,就不会有现代管理,正如现代物理学是基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而建立的一样。 这是何等高的评价啊! 这个人是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 1856年,泰勒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的杰曼顿,他的父亲是位律师。 泰勒从小就勤奋学习,希望他继承父业的双亲让他进人哈佛大学。但由于刻苦学习损害了健康和视力,他被迫从法律学院转到费城的一个叫恩特普里斯的液压机厂做模型工和机工学徒,一干就是3年。 1878年,泰勒学徒期满,他一周的收人为3美元。这一年,他又来到了费城米德维尔钢铁厂当起了机械工人。他在这个工厂一做就做了12年。由于刻苦学习技术,他只用了6年的时间,就从普通工人成为总技师。之后,厂长让他担任管理工作,开始进人管理实践。 1898年,泰勒到了伯利恒钢厂工作。不久,生铁的价格急剧上涨,工厂的生意很好。不过,这种好景象也使不少工人累倒在工厂里。这促使泰勒思考如何既保证经营,又能减轻工人疲劳。这时,他开始了著名的搬运生铁的试验。 当时,生铁是由一组计日工搬运的。每个工人每天可以挣到1.15美元。工人们可能得到奖励,也可能受到惩罚,做得好的人第二天就可以到公司车间里做等级工,工资也要高一些,做不好的当然就得继续干这种重体力活。泰勒从统计资料中看到,当时平均每个工人一天搬运铁块的重量在12吨-13吨之间。 泰勒的第一步工作是找到合适的工人。 他们用4天时间,观察和研究了75个人,从里面又挑选出4个人,然后又从4个人中选定了来自宾夕法尼亚的荷兰人施米特。 施米特是一个十分自信的工人。泰勒用金钱激励他,每天给他1.85美元,条件是必须按他要求的那样去搬运生铁。 泰勒与他的助手们在研究中,试着转换各种工作因素,以观察它们对施米特的日生产率的影响。他们还试验了行走速度、持握的位置和其他变量,从中获取数据,比如:从车上或是地上把生铁搬起来需要多长时间;带着所搬的铁块在平地上走,每英尺需要多长时间;带着所搬的铁块沿着跳板走向车厢,每步需要多长时间;把生铁扔下或者堆放起来需几秒钟;空手回到原地,每走一英尺需要多长时间等。 试验结果让泰勒万分振奋:如果对工人进行训练,把劳动时间和休息的时间很好地搭配起来,工人每天搬运生铁的重量,可以从原来的12吨-13吨,提高到48吨!而且,负重时间只有42%,其余时间是不负重的,工人也不容易疲劳。

泰勒搬生铁实验精选版

泰勒搬生铁实验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经济学家迈克尔·D·波顿在他的着作中写道:如果没有他的诞生,也许我们这一代人要做的唯一工作就是建立标准的“科学管理”思想体系。他的贡献在于他将企业经营带人了管理世界,没有他,就不会有现代管理,正如现代物理学是基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而建立的一样。 这是何等高的评价啊! 这个人是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 1856年,泰勒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的杰曼顿,他的父亲是位律师。 泰勒从小就勤奋学习,希望他继承父业的双亲让他进人哈佛大学。但由于刻苦学习损害了健康和视力,他被迫从法律学院转到费城的一个叫恩特普里斯的液压机厂做模型工和机工学徒,一干就是3年。 1878年,泰勒学徒期满,他一周的收人为3美元。这一年,他又来到了费城米德维尔钢铁厂当起了机械工人。他在这个工厂一做就做了12年。由于刻苦学习技术,他只用了6年的时间,就从普通工人成为总技师。之后,厂长让他担任管理工作,开始进人管理实践。 1898年,泰勒到了伯利恒钢厂工作。不久,生铁的价格急剧上涨,工厂的生意很好。不过,这种好景象也使不少工人累倒在工厂里。这促使泰勒思考如何既保证经营,又能减轻工人疲劳。这时,他开始了着名的搬运生铁的试验。 当时,生铁是由一组计日工搬运的。每个工人每天可以挣到1.15美元。工人们可能得到奖励,也可能受到惩罚,做得好的人第二天就可以到公司车间里做等级工,工资也要高一些,做不好的当然就得继续干这种重体力活。泰勒从统计资料中看到,当时平均每个工人一天搬运铁块的重量在12吨-13吨之间。 泰勒的第一步工作是找到合适的工人。 他们用4天时间,观察和研究了75个人,从里面又挑选出4个人,然后又从4个人中选定了来自宾夕法尼亚的荷兰人施米特。 施米特是一个十分自信的工人。泰勒用金钱激励他,每天给他1.85美元,条件是必须按他要求的那样去搬运生铁。 泰勒与他的助手们在研究中,试着转换各种工作因素,以观察它们对施米特的日生产率的影响。他们还试验了行走速度、持握的位置和其他变量,从中获取数据,比如:从车上或是地上把生铁搬起来需要多长时间;带着所搬的铁块在平地上走,每英尺需要多长时间;带着所搬的铁块沿着跳板走向车厢,每步需要多长时间;把生铁扔下或者堆放起来需几秒钟;空手回到原地,每走一英尺需要多长时间等。 试验结果让泰勒万分振奋:如果对工人进行训练,把劳动时间和休息的时间很好地搭配起来,工人每天搬运生铁的重量,可以从原来的12吨-13吨,提高到48吨!而且,负重时间只有42%,其余时间是不负重的,工人也不容易疲劳。 当然,工人工作效率提高的同时,工资也提高了70%,达到每天1.85美元。工人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实现了工厂和工人的双赢! 泰勒把他的这项实验归结成为四个核心内容:

泰勒科学管理的三大实验

泰勒科学管理的三大实验-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一、铁锹实验 1898年,泰勒在匹斯连钢铁公司发现以下现象。(1)不管铲取铁石还是搬运煤炭,都使用铁锹进行人工搬运,雇佣的搬运工动不动达五六百名。优秀的搬运工一般不愿使用公司发放的铁锹,宁愿使用个人拥有的铁锹。(2)一个是基层干部要管理五六十名搬运工,且所涉及的作业范围又相当广泛。 在一次调查中,泰勒发现搬运工一次可铲起3.5磅(约1.6千克)的煤粉,而铁矿石则可铲起38磅(约17千克)。为了获得一天最大的搬运量,泰勒开始着手研究每一锹最合理的铲取量。 泰勒找了两名优秀的搬运工用不同大小的铁锹做实验,每次都使用秒表记录时间。最后发现:一锹铲取量为21.5镑(约10千克)时,一天的材料搬运量为最大。同时也得出一个结论,在搬运铁矿石和煤粉时,最好使用不同的铁锹。此外,还展开生产计划,以改善基层管理干部的管理范围。进一步地,还设定了一天的标准工作量,对超过标准的员工,给予薪资以外的补贴,达不到标准的员工,则要进行作业分析,指导他们的作业方式,使他们也能达到标准。 结果,在三年以后,原本要五六百名员工进行的作业,只要140名就可以完成,材料浪费也大大降低。 二、搬运实验 1898年,泰勒从伯利恒钢铁厂开始他的实验。这个工厂的原材料是由一组计日工搬运的,工人每天挣1.15美元,这在当时是标准工资,每天搬运的铁块重量有12~13吨,对工人的奖励和惩罚的方法就是找工人谈话或者开除,有时也可以选拔一些较好的工人到车间里做等级工,并且可得到略高的工资。后来泰勒观察研究了75名工人,从中挑出了4个,又对这4个人进行了研究,调查了他们的背景习惯和抱负,最后挑了一个叫施密特的人,这个人非常爱财并且很小气。泰勒要求这个人按照新的要求工作,每天给他1.85美元的报酬。通过仔细地研究,使其转换各种工作因素,来观察它们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例如,有时工人弯腰搬运,有时他们又直腰搬运,后来他又观察了行走的速度、持握的位置和其他的变量。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实验,并把劳动时间和休息时间很好地搭配起来,工人每天的工作量可以提高到47吨,同时并不会感到太疲劳。他也采用了计件工资制,工人每天搬运量达到47吨后,工资也升到1.85美元。这样施密特开始工作后,第一天很早就搬完了47.5吨,拿到了1.85美元的工资。于是其他工人也渐渐按照这种方法来搬运了,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很多。 三、金属切削实验在米德维尔公司时,为了解决工人的怠工问题,泰勒进行了金属切削实验。他自己具备一些金属切削的作业知识,于是他对车床的效率问题进行了研究,开始了预期6个月的实验。在用车床、钻床、刨床等工作时,要决定用什么样的刀具、多大的速度等来获得最佳的加工效率。这项实验非常复杂和困难,原来预定为6个月实际却用了26个年头,花费了巨额资金,耗费了80多万吨钢材。最后在巴斯和怀特等十几名专家的帮助下,取得了重大的进展。这项实验还获得了一个重要的副产品———高速钢的发明,并取得了专利。 1906 年,他向美国机械师协会递交了题为《金属切割艺术》的论文,这是他进行了 26 年实验的结果。他的实验用工具将重达 80 万磅的钢和生铁切割成片,实验纪录大约为 3~5 万次,写出报告 300 多份,费用高达15~25 万美

泰勒搬生铁实验

经济学家迈克尔?D ?波顿在他的著作中写道:如果没有他的诞生,也许我们这一代人要做的唯一工作就是建立标准的“科学管理” 思想体系。他的贡献在于他将企业经营带人了管理世界,没有他,就不会有现代管理,正如现代物理学是基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而建立的一样。 这是何等高的评价啊! 这个人是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 1856 年,泰勒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的杰曼顿,他的父亲是位律师。 泰勒从小就勤奋学习,希望他继承父业的双亲让他进人哈佛大学。但由于刻苦学习损害了健康和视力,他被迫从法律学院转到费城的一个叫恩特普里斯的液压机厂做模型工和机工学徒,一干就是3 年。 1878 年,泰勒学徒期满,他一周的收人为 3 美元。这一年,他又来到了费城米德维尔钢铁厂当起了机械工人。他在这个工厂一做就做了12 年。由于刻苦学习技术,他只用了6 年的时间,就从普通工人成为总技师。之后,厂长让他担任管理工作,开始进人管理实践。 1898 年,泰勒到了伯利恒钢厂工作。不久,生铁的价格急剧上涨,工厂的生意很好。不过,这种好景象也使不少工人累倒在工厂里。这促使泰勒思考如何既保证经营,又能减轻工人疲劳。这时,他开始了著名的搬运生铁的试验。 当时,生铁是由一组计日工搬运的。每个工人每天可以挣到1.15 美元。工人们可能得到奖励,也可能受到惩罚,做得好的人第二天就可以到公司车间里做等级工,工资也要高一些,做不好的当然就得继续干这种重体力活。泰勒从统计资料中看到,当时平均每个工人一天搬运铁块的重量在12 吨-13 吨之间。 泰勒的第一步工作是找到合适的工人。 他们用4天时间,观察和研究了75 个人,从里面又挑选出4 个人,然后又从4个人中选定了来自宾夕法尼亚的荷兰人施米特。 施米特是一个十分自信的工人。泰勒用金钱激励他,每天给他 1.85 美元,条件是必须 按他要求的那样去搬运生铁。 泰勒与他的助手们在研究中,试着转换各种工作因素,以观察它们对施米特的日生产率的影响。他们还试验了行走速度、持握的位置和其他变量,从中获取数据,比如:从车上或是地上把生铁搬起来需要多长时间;带着所搬的铁块在平地上走,每英尺需要多长时间;带着所搬的铁块沿着跳板走向车厢,每步需要多长时间;把生铁扔下或者堆放起来需几秒钟;空手回到原地,每走一英尺需要多长时间等。 试验结果让泰勒万分振奋:如果对工人进行训练,把劳动时间和休息的时间很好地搭配起来,工人每天搬运生铁的重量,可以从原来的12 吨-13 吨,提高到48 吨!而且,负重时间只有42%,其余时间是不负重的,工人也不容易疲劳。 当然,工人工作效率提高的同时,工资也提高了70%,达到每天1.85 美元。工人的积 极性大大提高,实现了工厂和工人的双赢!

泰勒及三大试验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15) 三大试验 一个在死后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人;一个影响了流水线生产方式产生的人;一个被社会主义伟大导师列宁推崇备至的人;一个影响了人类工业化进程的人。一个由于视力被迫辍学的人;一个被工人称为野兽般残忍的人;一个与工会水火不容,被迫在国会上作证的人;一个被现代管理学者不断批判的人。 这个人就是泰勒,管理思想发展史中最重要,同时也是最富有争议的人。 生平简历 1856年,3月20日,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出生于美国费城杰曼顿一个富有的律师家庭。在接受中学教育后,进入埃克塞特市菲利普斯??埃克塞特专科学校学习。 1874年,考入哈佛大学法律系,不久,因眼疾辍学。 1875年,进入费城恩特普里斯水压工厂当模具工和机工学徒。 1878年,转入费城米德维尔钢铁公司(Midvale steel Works)工作。从机械工人做起,历任车间管理员、小组长、工长、技师等职,他在该厂一直干到1897年。 1881年,泰勒开始在米德维尔钢铁厂进行劳动时间和工作方法的研究,为以后创建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同年,在米德瓦尔开始进行著名的“金属切削试验”,经过两年初步试验之后,给工人制定了一套工作量标准,米德瓦尔 的试验是工时研究的开端。 1883年,通过业余学习,获得新泽西州霍肯博的史蒂文斯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位。 1884年,担任米德维尔钢铁公司的总工程师。同年结婚。 1886年,加入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The 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1890年,离开米德维尔,到费城一家造纸业投资公司任总经理。 1893年,辞去投资公司职务,独立从事工厂管理咨询工作。此后,他在多家公司进行科学管理的实验。在斯蒂尔公司,泰罗创立成本会计法。在西蒙德滚轧机公司,泰罗改革了滚珠轴承的检验程序。 1895年,在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发表《计件工资制》。 1898年,在伯利恒钢铁公司大股东沃顿(Joseph Wharton)的鼓动下,以顾问身份进入伯利恒钢铁公司(Bethlehem Steel Company),此后在伯利恒进行了著名 的“搬运生铁块试验”和“铁锹试验”,搬运生铁块试验,是在这家公司的 五座高炉的产品搬运班组大约75名工人中进行的。这一研究改进了操作方法,训练了工人,结果使生铁块的搬运量提高3倍。铁锹试验是系统地研究铲上负载后,研究各种材料能够达到标准负载的锹的形状、规格,以及各种原料装锹的最好方法的问题。此外泰罗还对每一套动作的精确时间作了研究,从而得出了一个“一流工人”每天应该完成的工作量。这一研究的结果是非常杰出的,堆料场的劳动力从400-600人减少为140人,平均每人每天的操作量从16吨提高到59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