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病理分析报告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及术后诊断不一致时的追踪与讨论的规定与程序

病理分析报告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及术后诊断不一致时的追踪与讨论的规定与程序

病理分析报告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及术后诊断不一致时的追踪与讨论的规定与程序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病理报告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及术后诊断不一致时的追踪与讨论的规定与程序

在手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病例中当出现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病理报告与术后病理报告诊断不一致时,相关科室应开展追踪、讨论的程序。

1、病理科科主任组织科内相关人员进行相关病例的讨论(2周内),分析两者诊断报告不一致的原因和存在问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查找原因并准确记录:

(1)术中快速冰冻切片送检标本手术医师取材是否准确;

(2(3(4(5(6(7234

冰冻切片快速病理诊断30年总结

冰冻切片快速病理诊断30年总结 秦皇岛市肿瘤医院病理科康文喜谢芳芳王小聪李英邮编:066001 术中冰冻切片快速病理诊断是1818年由Pieter de Riemer首先创造发明的,1891年Halsted和Accarty将冰冻切片技术列为正式诊断方法。目前国内外已将此项技术普遍应用于临床,解决手术中的病理诊断问题。并日益受到外科医生和患者的欢迎和肯定。随着冰冻切片技术和临床外科手术的发展,要求做冰冻的病例逐年增多,截止到2012年10月份,本院病理科开展快速冰冻病理诊断30余年,共完成冰冻快速病理诊断1476例,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冰冻快速病理诊断水平,提高冰冻诊断准确率,降低误诊率,作者将30年来所有冰冻切片快速病理诊断病例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476例大部分来自本院住院病人,小部分来自其他医院。其中男897例,女579例,年龄最大81岁,最小5个月。 1.2 病变部位乳腺1052例,软组织42例,胃33例,淋巴结33例,骨12例,腹膜9例,睾丸及附睾8例,甲状腺47例,小肠15例,大肠25例,膀胱5例,脊椎5例,阑尾10例,胆道14例,阴茎19例,卵巢53例,脑及脑膜3例,前列腺3例,肝12例,肾26例,脊髓2例,喉2例,子宫42例,精索1例,纵隔1例,腹膜后1例,眼1例。 1.3 方法本组1476例均采用德国进口莱卡冰冻切片机切片,HE染色,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 1.4 结果1476例中,恶性肿瘤687例,良性肿瘤388例,瘤样病变170例,炎症202例,结核29例,确诊1457例,未能确诊15例,误

诊4例。 2. 讨论 冰冻切片质量差,最初很多著名的病理学家如Ewing、Brewer、Simpson等曾经怀疑冰冻切片的准确性,1960年Cryostat冰冻切片机正式应用于临床后,冰冻切片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但和石蜡切片相比仍很逊色,对准确的冰冻病理诊断带来一定困难,尤其对年轻的病理科医生来说难度较大,缺乏经验的病理科医生难以胜任此项工作,下面根据自己个人的经验发表一点看法。 2.1 冰冻切片快速病理诊断的优缺点:冰冻切片快速病理诊断的优点是在手术过程中随时取材,迅速做出准确可靠的病理诊断,同时也减少了病人二次手术的痛苦。缺点是切片厚,细胞大,层次多,易造成错觉。另外冰冻切片诊断要求报告快,没有更多思考讨论余地,一旦报错,将造成严重的无法弥补的后果。 2.2 准确率:本文对1476例冰冻切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准确率为98.7%,未能确诊率为1.02%,误诊率为0.3%,与国内报道相比准确率相仿,而误诊率低于各家报道。 2.3 未能确诊和误诊的原因:⑴取材不当:恰当准确的取材是正确诊断的必备条件,取材不当就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病理诊断。当临床切取肿物困难时,所送检的肿物标本不一定是肿物中心组织,很可能是肿物边缘组织,这种组织大部分是肿物周围的正常成分,或仅带有少量肿物,此时应多切几个切面进行观察,在把握不足的情况下可多取几块组织做切片,以防漏诊。⑵切片质量不佳:切片过厚,组织未能展平出现折叠,组织缺损,染色深浅不均等都直接影响诊断结果。

甲状腺癌术中冰冻切片误诊的诊断与治疗

甲状腺癌术中冰冻切片误诊的诊断与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术中冰冻切片误诊的诊断和治疗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2例术中冰冻切片误诊的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再次手术13例,行患侧残余腺叶并峡部及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术10例,加全组淋巴结清扫术2例,患侧残余腺叶并峡部切除术3例。二次手术石蜡病理切片提示残余癌3例,1例残余腺体未见癌组织,肿大的淋巴结见癌组织,残癌率为30.77%。结论对于临床高度怀疑甲状腺癌而冰冻切片未能确诊的病例一期行患侧腺叶全切术或次全切除术是可行的,可以避免二次手术。 【关键词】甲状腺癌;病理学检查;再手术 甲状腺癌在头颈部肿瘤中发病率较高,约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5.1%。由于大多数甲状腺癌分化良好,生长缓慢,恶性程度低,主要采用手术治疗,首次手术方式选择正确与否对预后尤为重要。而术中冰冻切片是目前诊断甲状腺癌最可靠的方法,外科医生常根据其结果来决定手术方式。但冰冻切片存在着一定的假阴性率,本文对术中冰冻病理诊断为甲状腺良性肿瘤,而术后石醋切片为甲状腺癌的22例资料进行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22例,男6例,女16例,男女比为1: 2.7,年龄14~73岁,平均38.5岁。22例均以颈部肿物就诊,病程为10 d~11年,肿物大小在1~7 cm,位于左侧5例,右侧8例,双侧9例;所有病例双侧颈部均未扪及肿大淋巴结。 1.2 辅助检查结果术前18例行B超检查,拟诊甲状腺腺瘤9例,甲状腺腺瘤囊性变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4例,甲状腺占位性病变2例;1例行CT检查提示弥漫性甲状腺肿,甲状腺推移、压迫气管。所有病例均未发现颈部有肿大淋巴结,病灶未见有钙化影,所有病例术前未行穿刺活检术。 1.3 术中冰冻切片结果甲状腺良性病变1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3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未排除恶变可能1例。术后石蜡病理切片检查为甲状腺癌,其中滤泡癌7例,乳头状癌15例。伴结节性甲状腺肿4例。 1.4 治疗情况首次手术方式:患侧腺叶局部切除术10例,次全切除术3例,双侧局部肿块切除术3例,双侧腺叶全(次)切除术6例,1例加同侧颈前淋巴结清扫术。二次手术行患侧残余腺叶并峡部及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术10例,加全组淋巴结清扫术2例,患侧残余腺叶并峡部切除术3例,其余9例未再次手术。 2 结果 2.1 再次术后病理情况二次手术石蜡病理切片提示残余癌3例,1例残余腺体未见癌组织,肿大的淋巴结见癌组织,其余9例切除标本未见癌组织残留,残癌率

远程术中冰冻切片检查与诊断简介1

远程术中冰冻切片检查与诊断 一.简介及意义 冰冻切片检查与诊断(简称“术中冰冻”)是将手术中切除的病理组织在冰冻切片机中快速制片,经过特殊染色后供病理医师进行病理诊断的一种诊断方法;是临床医师在实施手术过程中,就与手术方案有关的疾病诊断问题请求病理医师快速进行的会诊方式,如果诊断为恶性肿瘤,就可以直接根据结果选择手术方式及范围,从而有效地避免了二次手术及损伤。 二.方法及原理 将手术中切除的病理组织无需固定、直接送检,在冰冻切片机中快速制片,经过特殊染色后供病理医师进行病理诊断,冰冻切片取材后剩余、未曾冷冻的组织(冻剩)均会制备石蜡切片并进行常规病理诊断。 三.应用范围 适用范围 1.需要确定病变性质(如肿瘤或非肿瘤、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等),以决定手术方案时。 2.了解恶性肿瘤的扩散情况,包括肿瘤是否浸润相邻组织、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等。 3.确定肿瘤部位的手术边缘有无肿瘤组织残留。 4.确认切除的组织,例如甲状旁腺、输卵管、输精管及异位组织等。 不适用范围 1.疑为恶性淋巴瘤者。 2.过小的标本(标本长径≤0.2cm者)和含水分较多的脑组织。 3.术前易于进行常规活检者(例如:肠镜、胃镜、支气管镜、穿刺组织标本等)。 4.脂肪组织、骨组织和钙化组织。 5.需要依据核分裂计数判断良、恶性的软组织肿瘤。 6.主要根据肿瘤生物学行为特征(如浸润、转移)而不能依据组织形态判断良、恶性的肿瘤。 7.已知具有传染性的标本(例如结核病、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 8.钳夹、烧灼后的标本不能进行冰冻切片。

四、送检流程 1、预约: 1)项目开展时间为全周,工作时间是上午8:30-下午17:00。遇法定假期以具体通知为主。具体安排为:周一、三、五在本院病理科完成,周二、四、六、日送到金域检验中心病理科完成。推荐冰冻尽量安排在周一、三、五来完成。 2)预约方式:需要进行术中冰冻的临床科室需至少提前一天17:00前预约第二天手术。致电给病理科,登记患者姓名和手术时间等信息。 ① ②、电话预约客服中心(4001-111-120)工作时间为周一至周六8:00-21:00、周日8:00-17:30。 2、手术: 送检保存:手术标本送检冰冻时,无需加固定液,不要沾水,过小标本可用拧后的生理盐水湿棉布包裹防止坏死。 3、配送:由专门医护人员直接将手术标本从手术室送至本院病理科,并做好相关登记。 4、标本处理:标本处理依次经过标本接收、取材、冰冻切片、染色及封片等步骤制作成玻片,处理时间在20分钟内。 5、诊断: ①、病理医生上班时:直接阅片作病理诊断,做出诊断报告不超过10分钟。 ②、病理医生休息时:通过数字化远程病理系统将制片扫描上传,由金域检验中心病理室的病理医生(提前预约好)阅片作病理诊断。金域病理中心在收到远程图片后做出诊断报告不超过10分钟。 6、报告:病理医生做出诊断后,即时发送电话报告或传真报告,随后会再发出一份常规石蜡报告,确保结果准确性。

冰冻切片实验步骤

全部实验步骤 1 取新鲜组织于4%多聚甲醛固定24小时 2 30%蔗糖脱水48小时以上 3 -250C包埋(冰冻切片机内) 4冰冻切片 冰冻切片步骤 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步骤: 冰冻切片4~8μm,室温放置30分钟后,入4℃丙酮固定10分钟,PBS洗,5分钟×3次。用3%过氧化氢孵育5~10分钟,以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PBS冲洗,5分钟×2次。下接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操作步骤。(见我发的前面的帖子) 你确定你是冰冻切片吗??? 冰冻切片不能用热修复啊!!! 以下是我的步骤: 1 冰冻切片室温放置30分钟后,入4℃丙酮固定10分钟,PBS洗,5分钟×3。用3%过氧化氢孵育5~10分钟,PBS洗,5分钟×2。 2 5~10%正常山羊血清(PBS稀释)封闭,室温孵育10分钟。倾去血清,勿洗,滴加适当比例稀释的一抗或一抗工作液,37℃孵育1~2小时或4℃过夜。 3 PBS冲洗,5分钟×3次。 4 滴加滴加第二代生物素标记二抗工作液,37℃或室温孵育30分钟。 PBS冲洗,5分钟×3次。 5 滴加辣根酶标记链霉卵白素工作液,37℃或室温孵育10~30分钟。 6 PBS冲洗,5分钟×3次。 7 显色剂显色(DAB)。 8 自来水充分冲洗,复染,封片。 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染色用的灭活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最好是用3%H2O2/甲醇溶液,室温20分钟。此配方不易产生脱片。 配制方法是在9ml甲醇中加30%H2O2 1ml,混匀后使用,每次新鲜配制。 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步骤 冰冻切片4~8mm,室温放置30分钟后,入4℃丙酮固定10分钟,PBS洗,5分钟×3。用3%过氧化氢孵育5~10分钟,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PBS洗,5分钟×2。 下接免疫组化染色操作步骤。

关于开展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检的通知

关于开展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检的通知 各临床科室: 手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是一项特殊的临床病理急会诊工作。我院与××医院病理科协作,开展术中快速病理冰冻检查,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1、目的: (1)明确送检标本是否有病变; (2)明确病变的性质(良性或恶性或交界性),确定淋巴结是否转移或邻近脏器有无浸润,以便制定手术方案; (3)了解手术切缘有无癌瘤残留,以决定手术范围。 2、预约: 手术前一天由手术者电话预约,预约电话:﹢﹢﹢﹢﹢(科室座机)或﹢﹢﹢﹢﹢﹢﹢(手机)。 已预约申请的患者,如根据术中实际情况或其它原因不再进行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时,临床医师应及时通知病理科撤销预约申请。 3、送检标本注意事项: (1)对需做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的标本请勿用生理盐水或流水冲洗,请勿固定,离体后尽快送达病理科。 (2)送检肿物要完整,不得只送检部分,否则病理科有权拒收标本。 (3)对于怀疑乳腺导管内病变的标本,请临床手术医师务必在病变导管开口标记(可系线);对于乳腺不可触及的影像学检查有异常的病变部位请务必标记(可金属针定位);对于保乳手术的标本,请务必标记切缘。 (4)对于肿物较小的标本请务必做好标记。 (5)对于肿瘤肉眼可见的种植或转移灶或转移的淋巴结,请与肿瘤一并送检,尤其是卵巢肿瘤。 4、收费: 凡送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同时也应做常规病理检查。 冰冻﹢﹢元+常规﹢﹢元=﹢﹢元(一个标本)。 5、送检:由检验科协同司机班送检。 6、流程: 手术者术前填写好术中快速病检同意书——患者或家属签字——处置单上账——术中取出的标本、同意书、已上账的处置单一并送病理科——××分钟左右病理科电话反馈快速冰冻病检结果——×天后病理科反馈常规病检结果。 医务科 二〇××年×月×日

术中快速冰冻诊断

术中快速冰冻诊断 1、什么叫“冰冻切片”? 冷冻切片是利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将新鲜的组织标本冷冻使其产生一定的硬度进行切片的技术方法。与石蜡切片相比,由于冷冻切片不需脱水包埋因此制片速度快,是为手术进行中的临床医师提供病理诊断的良好方法。冷冻切片的不足是组织细胞的形态略逊于石蜡切片。冷冻切片目前最广泛应用于临床手术中的病理诊断,手术医生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决定手术范围。 2、什么叫“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快速活检)”? 手术中快速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是临床医师在实施手术过程中,就与手术方案有关的疾病诊断问题请求病理医师快速进行的急会诊,它是一种高技术、高难度、高风险的项目,是临床病理实践中最重要、最难的一项工作。快速活检要求病理医师在很短时间内,根据对切除标本的巨检和组织块快速冷冻切片(或快速石蜡切片)的观察,向手术医师提供的参考性病理诊断意见。与常规石蜡切片的病理诊断相比,快速活检会诊具有更多的局限性和误诊的可能性。有的病例难以快速诊断,需要等待常规石蜡切片进一步明确诊断。因此,应向临床医师说明快速活检的:①局限性、②适用范围、③慎用范围和④不宜应用范围。 3、“快速活检”的适用范围: ①需要确定病变性质(如肿瘤或非肿瘤/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等),以决定手术方案的标本。 ②了解恶性肿瘤的扩散情况,包括肿瘤是否浸润相邻组织、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等。 ③确定肿瘤部位的手术切缘有无肿瘤组织残留。 ④确认切除的组织,例如甲状旁腺、输卵管、输精管及异位组织等。 4、“快速活检”的慎用范围: 涉及截肢和其他会严重致残的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标本。需要此类手术治疗的患者,其病变性质宜于手术前通过常规活检确定。 5、“快速活检”的不宜应用范围: ①疑为恶性淋巴瘤。 ②过小的标本(检材长径≤0.2cm者)。 ③术前易于进行常规活检者。 ④脂肪组织、骨组织和钙化组织。 ⑤需要依据核分裂象计数判断良、恶性的软组织肿瘤。 ⑥主要根据肿瘤生物学行为特征而不能依据组织形态判断良、恶性的肿瘤。 ⑦已知具有传染性的标本(例如结核病、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

1091例手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准确性分析

内容摘要:作者:张剑虹成日青林媛媛赵秀芳张凡刘军超张九鸿 作者:张剑虹成日青林媛媛赵秀芳张凡刘军超张九鸿 【关键词】冰冻切片; 病理诊断; 准确性 随着临床医学手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手术中要求送检冰冻病理切片快速诊断的病例日益增多,临床手术医师对病理报告的依赖性也逐渐增加,快速病理冰冻诊断已成为指导临床手术医师确诊和制订合理手术方案的必需手段之一。然而手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准确性很难达到与常规石蜡切片相一致的效果。为此我们收集我院病理科近两年的冰冻切片资料1091例,分析探讨冰冻切片诊断价值和准确性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不断提高手术中病理诊断质量,从而降低医疗事故隐患。 1 材料与方法 选取我院2003.1~2005.12月的冰冻切片资料1091例,为防止制成的冰冻切片镜下组织形态发生改变,送检标本要求用干纱布包裹或置于不加任何液体的洁净容器内及时送达病理科,病理医师详细检查大体标本后取肉眼确认病变最明显区域1~2块组织,迅速置全自动恒冷切片机(英国产shandn as 620e型)上制作切片。每个组织块切取两张切片,厚4μm,经酒精固定,he染色,普通光镜(olympus bx51)下观察,并经2~3名医师阅片后集体讨论确诊;如送检组织不合格(凝血块、坏死渗出物等),立即请手术医师第二次取材送检,冰冻残余组织做常规石蜡切片,并与另外多处取材石蜡切片对照分析。 2 结果 1091例冰冻组织分布在12个系统及组织,如女性生殖系统485例,占总例数44.4%,乳腺病变364例,占33.3%,甲状腺58例,占5.3%,消化系统52例,占4.7%等。送检最活跃的科室为妇科、产科,其次为普外科等,见表1。表1 1091例冰冻标本在各系统分布情况石蜡证实良性病变775例,其中771例冰冻符合,冰冻准确率96.9%;石蜡证实恶性病变286例,冰冻报告恶性281例,冰冻准确率97.6%;石蜡证实交界性病变29例,冰冻报告交界性24例,冰冻准确率82.8%。1091例冰冻标本中,与石蜡切片报告相符的为1056例,冰冻切片总的诊断准确率为96.8%,误诊14例,误诊率为0.13%,见表2。表2 1091例冰冻与石蜡切片诊断结果比较 3 讨论 3.1 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病变的价值冰冻在外科手术中应用广泛,术中冰冻可使外科医生在手术中知晓病变性质(良性、交界性、恶性),从而决定适当的手术方案。自1960年cryostat 冷冻切片机在临床病理应用以来,随着病理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和切片设备的更新换代,冷冻切片质量与石蜡切片已相差无几,使病理医师对手术中冰冻切片诊断准确率不断提高。我院近年内投资进口大型衡冷柜式切片机,为冰冻切片的准确性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所以目前冰冻切片为临床快速确定诊断和决定手术范围的一个重要依据,主要应用价值体现在:1.决定病变的性质,要求病理医师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送检组织是肿瘤或是非肿瘤性病变,如为肿瘤则需再确定良性或恶性,因病变不典型而不能确定良性、恶性病变时,则提一个考虑性或倾向性意见供临床考虑,或待石蜡切片再定。2.确定切除肿瘤的边缘是否残留肿瘤组织。我们遇到最多的是乳腺癌手术实施保乳治疗时的上、下、左、右及基底五个切缘,如切缘发现癌组织,则需扩大切除范围,此时冰冻切片结果对临床手术范围起到了决定性作用。3.辨认组织,如先天性巨结肠须证实手术切缘的肠壁内是否有肌间神经节细胞存在,如未见神经节细胞则须再切肠管,直至查见肌间神经节细胞为止。 4.确定淋巴结有无癌转移,手术医师取

术中快速冰冻知情同意书

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 术中冰冻切片检查知情同意书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床号住院号 手术中冰冻切片检查是临床医师在实施手术过程中,就与手术方案有关的疾病诊断问题请求病理医师快速进行的紧急会诊,是将手术中切下的病变组织在冰冻切片机中迅速冻硬后制成切片供显微镜下病理检查,要求病理医师在短时间内,根据对切除标本快速冰冻切片观察后,向手术医师提供参考性病理学诊断意见,以决定下一步治疗的方案。限于医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目前冰冻切片的诊断准确率有限。 1. 冰冻切片诊断仅为手术医师提供参考意见,具有局限性,准确率一般在95%左右。2.休积较大的肿瘤发生局灶性恶变时,因冰冻切片时难以全部取材而可能未发现。 3.一些病变单靠冰冻切片难以鉴别良恶性,为防止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病理医师遇到不典型或可疑恶性时会在冰冻报告中提示等待常规石蜡诊断。 4. 冰冻报告不能作为最后诊断,最后诊断必须等待石蜡切片。 5.冰冻报告与常规石蜡切片报告可能不一致,此时以石蜡切片诊断报告为准。手术方案有可能因此发生改变。 6.送检下列标本者请注意:①骨组织、皮肤组织及过小的组织原则上不宜做冰冻切片;②淋巴结病变、依靠核分裂像计数判断良恶性的某些软组织肿瘤(如平滑肌肿瘤)及主要依赖于侵袭或转移才能判断为恶性的肿瘤,一般需做常规石蜡切片确诊;③脑组织含水量多,冰冻切片质量较差,诊断可能有难度。 由于上述原因,当冰冻切片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时,需患者及家属谅解。同时患者有权选择快速的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也可选择更精确的常规石蜡切片病理检查。常规检查一般需5天出报告(节假日顺延)。 医师签名:签署日期:20 年月日 医师已经告知我将要进行的检查方法、检查存在的潜在风险、可能存在的其他诊疗方法并且解答了我关于此次检查的相关问题。愿意接受手术中冰冻切片检查。 患者签名: 若患者无法签署,请其授权委托人或法定监护人签名:与患者的关系:

冰冻切片检查注意事项

手术中冰冻切片检查规范 一、手术中冰冻切片检查注意事项 (一) 手术中冰冻切片检查是临床医师在实施手术过程中,就与手术方案有关的疾病诊断问题,尤其需要临床医师与病理医师间的密切合作。 (二) 手术中冰冻切片检查要求病理医师在很短时间内,根据对切除标本的巨检和组织块快速冷冻切片的观察,向手术医师提供参考性病理诊断意见,由于组织未得到充分有效的固定、脱水以及切片较厚等等,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的准确率有一定的差距,一般仅限于良、恶性的鉴别。与常规石蜡切片的病理诊断相比,手术中冰冻切片检查具有更多的局限性和误诊的可能性,误诊率5%以上。有的病例难以快速诊断,需要等待常规石蜡切片进一步明确诊断。 (三) 有关临床医师应于手术前向患者和/或患者授权人说明手术中冰冻切片检查的意义和局限性等,取得患者和/或患方的知情和理解。患者和/或患者授权人应在由医院制定的《手术中冰冻切片检查知情同意书》签署意见和签名。 (四) 主持手术的临床医师应在手术前一天向病理科递交手术中冰冻切片检查申请单,填写患者的病史,重要的影象学、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提请病理医师特别关注的问题等。一般不接受电话预约和临时申请手术中冰冻切片检查。 (五)手术中冰冻切片检查的手术标本在切除后应立即送到病理科,并注明手术的部位,重点部位应做标记或加以说明。同时手术

标本应保持新鲜,不要加用固定液或用含水溶液清洗,以免影响制片和诊断。 (六)手术中冰冻切片检查诊断报告一般在手术标本送达病理科后30分钟内做出。并以书面文字形式通知临床手术科室。特殊情况(如标本过大,取材过多,或多个冰冻标本同时送检等),报告时间可以超过30分钟。 (七)工作开展时间:手术中冰冻切片检查的开展时间为周一至周五,周六和周日如有需要可提前预约。 (八)手术医师应在手术后及时填写常规石蜡病理检查申请单到病理科,以便病理科及时发出常规病理报告。 二、手术中冰冻切片检查适用范围 (一) 需要确定病变性质(如肿瘤或非肿瘤/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等),以决定手术方案的标本。 (二) 了解恶性肿瘤的扩散情况,包括肿瘤是否浸润相邻组织、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等。 (三)确定肿瘤部位的手术切缘有无肿瘤组织残留。 三、手术中冰冻切片检查慎用范围 涉及截肢和其他会严重致残的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标本。需要此类手术治疗的患者,其病变性质宜于手术前通过常规活检确定。 四、手术中冰冻切片检查不宜应用范围 五、(一)疑为恶性淋巴瘤。 六、(二)过小的标本。

如何做好术中快速冰冻病理切片

如何做好术中快速冰冻病理切片 发表时间:2011-12-27T11:18:24.86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7期供稿作者:阮顺爱蔡爱英唐雅[导读] 术中快速冰冻染片用的苏木素须是新鲜配制的。 阮顺爱蔡爱英唐雅(福建省莆田市第一医院病理科福建莆田 351100)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7-0275-02 病理术中快速冷冻切片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疾病的取舍,对病人至关重要。如何做好术中快速病理冷冻切片,笔者通过较长时间的实践与探索认为除了送检标本要新鲜外还有“三”个直接处理;不同的组织调整不同的冷冻时间;更新冰冻切片机设备及配备切片技术熟练的技术员进行冰冻切片操作等方法,有效提高了冰冻切片质量和诊疗工作质量,从而得到临床医生的充分认可和信任。 1.“三”个直接处理 1.1样本直接放置在冷冻头上,把包埋剂围绕在样本周围。 1.2直接在冷冻台上修整蜡块。 1.3冷冻切片组织平铺贴在玻片上后直接进行文火烘烤,然后再进入固定环节,这样就避免了脱片的危险。 2.有时同一部位有多块小组织须同时进行术中快速病理检查,如电切的前列腺组织,为节约时间,可将多块组织放在同一个冷冻头上,但要注意所有组织要在同一水平面上。 3.根据不同的组织调整不同的冷冻时间。(冰冻机恒温在负22—25度)。如甲状腺、前列腺组织则速冻时间稍短,一般3—5分钟即可,当然若组织块较大,速冻时间相对延长一些。但这些组织若速冻时间过长则切出的片会形成诸多大小不等的空洞而严重影响诊断,当出现空洞时可用拇指按压在组织块上2—3秒,使组织温度回升,再行切片。又如含脂肪较多的乳腺组织、淋巴结组织等则应相对延长速冻时间。一般8—15分钟,尤其是纯脂肪组织和畸胎瘤组织则冰冻时间相对更长。 4.为防止冷冻切片中出现“冰晶”,一般采取急速降温,并进行“快冻”“快切”。 5.冰冻机设备要现代化。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若术中快速冷冻切片机设备简陋加上技术操作不过关,将明显影响冰冻切片质量而影响诊断结果。 6.术中快速冰冻染片用的苏木素须是新鲜配制的。 总之,病理学对疾病的确诊与鉴别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但病理形态学本身同样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相似性和模糊性。若切片质量差,势必增加术中快速诊断的风险,所以必须认真做好术中快速冷冻病理切片。 参考文献 [1]郭凤英,秦景.《影响冷冻切片技术的常规问题及处理》,宁夏医学院学报,2001、23.

术中快速冰冻诊断

术中快速冰冻诊断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术中快速冰冻诊断 1、什么叫“冰冻切片” 冷冻切片是利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将新鲜的组织标本冷冻使其产生一定的硬度进行切片的技术方法。与石蜡切片相比,由于冷冻切片不需脱水包埋因此制片速度快,是为手术进行中的临床医师提供病理诊断的良好方法。冷冻切片的不足是组织细胞的形态略逊于石蜡切片。冷冻切片目前最广泛应用于临床手术中的病理诊断,手术医生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决定手术范围。 2、什么叫“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快速活检)” 手术中快速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是临床医师在实施手术过程中,就与手术方案有关的疾病诊断问题请求病理医师快速进行的急会诊,它是一种高技术、高难度、高风险的项目,是临床病理实践中最重要、最难的一项工作。快速活检要求病理医师在很短时间内,根据对切除标本的巨检和组织块快速冷冻切片(或快速石蜡切片)的观察,向手术医师提供的参考性病理诊断意见。与常规石蜡切片的病理诊断相比,快速活检会诊具有更多的局限性和误诊的可能性。有的病例难以快速诊断,需要等待常规石蜡切片进一步明确诊断。因此,应向临床医师说明快速活检的:①局限性、②适用范围、③慎用范围和④不宜应用范围。 3、“快速活检”的适用范围: ①需要确定病变性质(如肿瘤或非肿瘤/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等),以决定手术方案的标本。 ②了解恶性肿瘤的扩散情况,包括肿瘤是否浸润相邻组织、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等。 ③确定肿瘤部位的手术切缘有无肿瘤组织残留。 ④确认切除的组织,例如甲状旁腺、输卵管、输精管及异位组织等。 4、“快速活检”的慎用范围: 涉及截肢和其他会严重致残的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标本。需要此类手术治疗的患者,其病变性质宜于手术前通过常规活检确定。 5、“快速活检”的不宜应用范围: ①疑为恶性淋巴瘤。 ②过小的标本(检材长径≤者)。 ③术前易于进行常规活检者。 ④脂肪组织、骨组织和钙化组织。 ⑤需要依据核分裂象计数判断良、恶性的软组织肿瘤。 ⑥主要根据肿瘤生物学行为特征而不能依据组织形态判断良、恶性的肿瘤。

手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知情同意书

手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知情同意书

手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须知 手术中快速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快速活检)是临床医师在实施手术过程中,就与手术方案有关的疾病诊断问题请求病理医师快速进行的急会诊,需要临床医师与病理医师间的密切合作。故临床医师、患者及其家属应当明确快速活检的:①局限性、②适用范围、③慎用范围和④不宜应用范围。 一、局限性 快速活检要求病理医师在很短时间内(30~40分钟),根据对切除标本的巨检和组织块快速冷冻切片的观察,向手术医师提供的参考性病理诊断意见。由于冷冻切片取材有限,时间有限,制片质量有限,与常规石蜡切片的病理诊断相比,快速活检会诊具有更多的局限性和误诊的可能性,准确率在95%左右。有的病例难以快速诊断,需要等待常规石蜡切片进一步明确诊断。 二、适用范围 1.需要确定病变性质(如肿瘤或非肿瘤/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等),以决定手术方案的 标本。 2.了解恶性肿瘤的扩散情况,包括肿瘤是否浸润相邻组织、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等。 3.确定肿瘤部位的手术切缘有无肿瘤组织残留。 4.确认切除的组织,例如甲状旁腺、输卵管、输精管及异位组织等。 三、慎用范围 涉及截肢和其他会严重致残的根治性手术(例如喉癌、阴茎癌等)切除的标本。需要此类手术治疗的患者,其病变性质宜于手术前通过常规活检确定。 四、不宜应用范围 1.疑为恶性淋巴瘤。 2.过小的标本(检材长径≤0.2cm者)。 3.术前易于进行常规活检者(例如胃癌、肠癌、肺癌等可通过内窥镜活检术前诊断)。 4.脂肪组织、骨组织和钙化组织。 5.需要依据核分裂象计数判断良、恶性的软组织肿瘤(例如子宫平滑肌肉瘤)。 6.主要根据肿瘤生物学行为特征而不能依据组织形态判断良、恶性的肿瘤(例如甲状 腺滤泡腺癌、某些乳头状癌)。 7.已知具有传染性的标本(例如结核病、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 以上内容,临床医师应于手术前向患者和/或患者授权人说明快速活检的意义和局限性等,取得患者和/或患方的知情和理解。患者和/或患者授权人应在由医院制定的《手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知情同意书》签署意见和签名。 摘自《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病理学分册)P10-11

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会诊患者知情同意书

成武县人民医院 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会诊患者知情同意书 1. 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是一项特殊的临床病理急会诊工作。其主要目的是:(1)明确送检标本是否有病变;(2)明确病变的性质(良性或恶性或交界性),确定淋巴结是否转移或邻近脏器有无浸润,以便制定手术方案;(3)了解手术切缘有无癌瘤残留,以决定手术范围。 2. 冰冻切片是将组织速冷后制成切片进行病理学观察,其优点是检查快速,然而组织受冰冻后,可能造成组织和细胞变形,发生人为假象,加上检材有限、切片较厚、染色不良,其质量远较常规石蜡切片为差,大大增加了诊断难度,故诊断正确性受到一定的限制,其诊断正确率最高仅达95%;同时,还存在误诊及微小病灶漏诊的可能。对此,病员及其家属应予以充分理解。术中冰冻切片检查仅作为临床手术治疗的参考,最终诊断以常规石蜡病理诊断为准。 3. 术中快速冰冻切片诊断单件标本一般30分钟内完成,多件标本依此类推。 4. 如果遇临时停电、停水则无法进行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会诊。 5. 对于部分难以作出明确诊断的病例,允许延迟诊断,此时外科医师有权根据病理医师的建议改变手术方式,调整手术范围或等待常规石蜡切片报告出来后进行第二次手术;偶尔亦可术中由病理医师、手术医师及家属三方面取得共识后,确定手术与否及其范围。 6. 对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结果与最后常规病理结果不一致,将导致治疗方案及治疗结果的变化,我院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但保证将会按医院规定进行追踪与讨论,并将最终结果告知患者或家属。 以上内容提请患者和家属仔细阅读后签字,并有权选择是否做术中冰冻切片检查。 医师签字:年月日 医师已向我详细交待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的重要性及其存在一些缺点和限制,我已仔细阅读上述四项条款并理解其含义,决定同意接受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对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结果与最后常规病理结果不一致,导致治疗方案及治疗结果的变化,愿给予理解,并承诺不以此为由追究病理医师和医院责任,也不以此为由拒付医疗费用。 签字人:联系电话: 签字人与患者关系:

冰冻切片技术经验总结

冰冻切片制作技巧 1.从锋利的刀片开始 我发现使用新的锋利的刀片时常常做出高质量的片子。我觉得在医疗场合中某些尽量省钱的做法显得有些因小失大。一般我对每位患者的标本都使用一组新的刀片,当片子的质量开始下降时,我会立刻更换刀片。某些组织如质地较硬的胶原和钙化组织会使刀片很快变钝,因此,经常更换刀片显得很有必要,有时候我在切片过程中要连续更换2-3次刀片。 2.坐着还是站着 我切片时总是坐在一张凳子上。要学会把刷子作为一种便捷的辅助工具来操作,从而精细地控制显微厚薄程度的片子。切片时俯身弯腰,颈部过伸的姿势有些不妥,要尽量处于放松和舒适的姿势以便能最大程度控制你的左手。 3.刷子 我是一位刷子的使用者。我相信要想切好片子首先学会使用刷子。刷子的作用就在于粘住片子并把片子弄到台子上。冷冻的片子会自发的卷缩并从刷子上脱离下来,因此,我使用一把有硬毛、夹取面宽的刷子。我发现来自中国的野猪毛十分坚硬,非常管用。你可以花3美元从工艺店买一把1/4英寸长的#2号扁平无色的刷子,把毛削成一个角度。由于是个有角的头端,加上握持刷子成一定的角度,这样刷子与组织接触时就会象扫帚一样的平。我不能理解为什么有人使用脆弱的骆驼毛刷子,组织片很容易从这些柔软的毛上掉下来。 4.握持刷子 左手象拿笔一样握持刷子,将第五指轻压于台面上以稳定握笔的手(或根据手和切片机尺寸的大小置于你感觉合适的地方),这样可以保证操作者动作的灵活及可控性。我把刷子削成一个角度,大致与左手握持刷子的角度相同,这样使刷子平着接触组织的1/4。 5.摇柄的旋转 以连续均匀的力量转动切片机的摇柄,且要毫不犹豫。我看到很多冰冻切片者手握着刷子在开始切片时总要停一下,缓慢的抓取组织,然后再开始转动摇柄。依我的经验看来,这种动作增加了起始切片假象的可能,会使片子的厚度不均匀,也增加了处理脂肪类组织的难度。我切片时,象前面所说的那样手握刷子,以一种连续的动作抓取组织,这个动作与刀片接触组织同时开始并贯穿于整个过程。 6.刷子的移动 组织块移向刀片时刷子也要同步地向下移动,当组织块刚好接触刀片时刷子轻轻停在其底部2mm处并迅速抽离。正是刷子的向下移动使你能连续地抓取组织,当开始的几毫米组织穿过刀片时便有自发卷曲的现象,这时,运动中的刷子立刻粘住其游离的边缘部分并水平地拖向切片者。刷子的运动路径是一个朝下的“肘”形,然后再朝向你自己,连续不断。但要注意有时候把组织压向台面时会使组织粘在台面上,可能会导致碎片,应尽量避免。当然预先将组织包埋起来可以使刷子不用接触到组织,切片也容易多了。 7.贴片 可以从切片机的台面上也可直接从组织块面粘贴组织片,我一般采用前者。片子切好后,手

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的规范及程序

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的规范及程序 1.冰冻切片的制备 1.1打开照明开关,打开冰冻切片机的玻璃箱盖。 1.2选择冻头,在冻头滴上冰冻切片机包埋剂适当。 1.3 待组织完全冷冻后,将冻头移到切片刀口的冻口内,扭紧冻头,进行切片,切片时有节奏的来回推动摇手柄,切得完整且较薄的切片(厚度8-9um),即可贴在玻璃片上。 1.4 将切好的片子用95%的乙醇固定,然后进行染色、封片、镜检(同石蜡切片H-E染色步骤)。 1.5工作完毕后将冻头上组织取出,放回送检的标本袋内,用10%的中性甲醛固定液固定。 1.6清扫切冰冻切片机箱,将冻头擦干后放回冰冻切片机内。 1.7关好冰冻切片机的玻璃箱盖,关闭照明电源。 2.冰冻切片机须24h开机,长假或节假日前检查切片机箱内的结冻情况,必要时关机,化霜,清洁冰冻切片机。 3.注意事项 3.1 制作冷冻切片所需的试剂和设备等应处于随时可供使用状态。 3.2 切取的组织块大小适宜(厚度<2mm),并尽快置于冷冻组织切片机上制备切片。 3.3 调节冷冻程度,试切合合适时便迅速切片。冷冻不足无法切片,冷冻过度切片易碎。 3.4 冷冻切片固定液

95%乙醇50ml 4.单体标本的冰冻制片应在15min内完成。 术中快速冰冻诊断的规范及程序 1.临床医师在术前向患者或近亲属告知术中快速病理诊断的局限性,签署术中快速病理诊断知情同意书。 2.从标本接收到发出报告的时间,应在病理申请单上注明。 3.有条件的由两位中/高级称职的病理医师共同签署快速活检的病理诊断意见。对于病变疑难、手术切除范围广泛和会严重致残的手术中快速活检,应由两位高级称职的病理医师共同签署会诊意见。主检病理医师签名的字迹应能辨认。 4.快速活检诊断意见一般在收到送检标本后30min内发出;同一时间段内相继收到的多例患者标本或是同一例患者的多次标本,其发出报告的时间依次类推。对于疑难病变,可酌情延时报告。 5.对于难以即时快速诊断的病变(例如病变不典型、交界性肿瘤病变或送检组织不足以明确诊断等),主检病理医师应向手术医师说明情况,恰如其分地签发病理诊断意见或告知需要等待常规石蜡切片进一步明确病理诊断。 6.主检病理医师签署的快速活检病理诊断意见,以书面形式报告(可传真或网络传输)。快速活检病理诊断意见报告书发出前应认真核对无误。 7.冷冻切片后剩余组织的处理 7.1冷冻切片后剩余的冷冻组织(简称“冻后”)和冷冻切片取材后剩余、未曾冷冻的组织(简称“冻剩”),均应保存,用以制备常规石蜡切片,以便与冷冻切片进行对照观察。

术中快速冰冻诊断精修订

术中快速冰冻诊断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术中快速冰冻诊断 1、什么叫“冰冻切片” 冷冻切片是利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将新鲜的组织标本冷冻使其产生一定的硬度进行切片的技术方法。与石蜡切片相比,由于冷冻切片不需脱水包埋因此制片速度快,是为手术进行中的临床医师提供病理诊断的良好方法。冷冻切片的不足是组织细胞的形态略逊于石蜡切片。冷冻切片目前最广泛应用于临床手术中的病理诊断,手术医生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决定手术范围。 2、什么叫“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快速活检)” 手术中快速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是临床医师在实施手术过程中,就与手术方案有关的疾病诊断问题请求病理医师快速进行的急会诊,它是一种高技术、高难度、高风险的项目,是临床病理实践中最重要、最难的一项工作。快速活检要求病理医师在很短时间内,根据对切除标本的巨检和组织块快速冷冻切片(或快速石蜡切片)的观察,向手术医师提供的参考性病理诊断意见。与常规石蜡切片的病理诊断相比,快速活检会诊具有更多的局限性和误诊的可能性。有的病例难以快速诊断,需要等待常规石蜡切片进一步明确诊断。因此,应向临床医师说明快速活检的:①局限性、②适用范围、③慎用范围和④不宜应用范围。 3、“快速活检”的适用范围:

①需要确定病变性质(如肿瘤或非肿瘤/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等),以决定手术方案的标本。 ②了解恶性肿瘤的扩散情况,包括肿瘤是否浸润相邻组织、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等。 ③确定肿瘤部位的手术切缘有无肿瘤组织残留。 ④确认切除的组织,例如甲状旁腺、输卵管、输精管及异位组织等。 4、“快速活检”的慎用范围: 涉及截肢和其他会严重致残的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标本。需要此类手术治疗的患者,其病变性质宜于手术前通过常规活检确定。 5、“快速活检”的不宜应用范围: ①疑为恶性淋巴瘤。 ②过小的标本(检材长径≤0.2cm者)。 ③术前易于进行常规活检者。 ④脂肪组织、骨组织和钙化组织。 ⑤需要依据核分裂象计数判断良、恶性的软组织肿瘤。 ⑥主要根据肿瘤生物学行为特征而不能依据组织形态判断良、恶性的肿瘤。 ⑦已知具有传染性的标本(例如结核病、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

冰冻切片

有关冰冻切片的应用及制作方法的改进 摘要:冰冻切片是借助低温冷冻将活体组织快速冻结达到一定的硬度进行制片的方法,我们通过探讨制片效果比较理想的冰冻切片制作方法,以提高冰冻切片的质量。首先选取新鲜活体组织,取材后直接冻结,经恒温式冰冻切片机切片,冰冻固定液固定,HE染色。剩余组织做石蜡切片对照。结果,质量较好,染色鲜艳,镜下组织结构细胞形态清晰,细胞核浆对比分明。因此,冰冻切片法简便快速,制片质量满意,可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 关键词:冰冻切片;应用;制作;冰晶 冰冻切片(frozen section)是一种在低温条件下使组织快速冷却到一定硬度,然后进行切片的方法。因其制作过程较石蜡切片快捷、简便,而多应用于手术中的快速病理诊断。冰冻切片的种类较多,有低温恒冷箱冰冻切片法,二氧化碳冰冻切片法,甲醇循环制冷冰冻切片法等。这些方法,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展,许多年前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技术,现在也逐步被淘汰了。当然有些技术,如低温恒冷箱冰冻切片法,正在受到青睐。 一、冰冻切片的应用 (1)在手术进行中,突然发现病人的病变与原诊断,原定手术方案不相符合,或者怀疑时,需要病理确定。 (2)了解淋巴结内是否有转移的肿瘤细胞,或者转移的程度,以利于确定是否需要彻底扫除淋巴结或者其它的治疗措施。 (3)对于已确定为恶性肿瘤的患者,则需要了解其手术范围是否足够,上下切缘是否有残存的肿瘤组织。 (4)在做剖腹探查时所发现的肿块或者异样的组织。 (5)显示组织中的脂肪和脂类物质,这常见于某些病例如脂肪瘤及肉瘤,某些科研组织等。(6)某些酶的显示如ATP酶,琥珀酸脱氢酶等。 (7)神经病理学技术中的某些染色法如:Eager氏法,Marchi氏法,Cajal氏法,Hortega 氏法和Holzer氏法等。 (8)对某些物质所进行的免疫荧光的研究。 二、低温恒冷箱冷冻切片制作法 以Shandon As 620 E型恒温箱冷冻切片机为例,该机的箱面上有电子控制板,装有即时冷冻键和除霜键,启动即时冷冻键,机器马上进行工作状态,并可持续10mins。启动即时除霜键,可将工作间顶部后面的制冷栅上的霜除掉,并可持续15mins。有照明键一个,启动该键可照明工作间,有利工作及观察组织的冰冻状况。配有消毒键一个,当进行一周的工作或者一天的工作后,启动该键,可对工作间进行消毒。当每天工作完毕时,可启动密锁键,锁住工作间。除此之外,箱面的左边有四个按键,两个为快速自动进退键,两个为微小进退键,还有一个手动旋钮,调节修组织块时的进退。冷冻箱内左边的冷冻台,温度可达-60℃左右,冷冻箱的中间为一台切片机,工作间的温度在0-30℃间可任意调节,并在箱面上的荧屏显示出来。操作方法及步骤: (1)取材,未能固定的组织取材,不能太大太厚,厚者冰冻费时,大者难以切完整,最好为24×24×2mm。 (2)取出组织支承器,放平摆好组织,周边滴上包埋剂,速放于冷冻台上,冰冻。小组织的应先取一支承器,滴上包埋剂让其冷冻,形成一个小台后,再放上细小组织,滴上包埋剂。 (3)将冷冻好的组织块,夹紧于切片机持承器上,启动粗进退键,转动旋钮,将组织修平。 (4)调好欲切的厚度,根据不同的组织而定,原则上是细胞密集的薄切,纤维多细胞稀的可稍为厚切,一般在5~10um间。

手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知情同意书

手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知情同意书 患者姓名: 科室:性别: 床号:年龄: 住院号;婚姻:送检单位:检查介绍和建议 医生已告知我患有,需要在手术中进行快速冰冻切片检查,以决定下一步治疗的方案。 手术中冰冻切片检查是临床医师在实施手术过程中,就与手术方案有关的疾病诊断问题请求病理医师快速进行的紧急会诊,要求病理医师在短时间内(40分钟内),根据对切除标本的巨检和组织块快速冰冻切片观察后,向手术医师提供参考性病理学诊断意见。 限于医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目前冰冻切片的诊断准确率有限。 手术中冰冻检查潜在风险和对策: 1、我理解冰冻切片诊断仅为手术医师提供参考性意见,它具有局限性(取材有限、时间有限、切片质量差于常规石蜡切片),其准确率一般在95%左右。 2、我理解一些病变单靠冰冻切片难以鉴别良恶性,为防止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病理医师遇到不典型或可疑恶性时会在冰冻切片报告中提示等待常规石蜡切片诊断。 3、我理解冰冻切片报告不能作为最后诊断,最后诊断必须等待石蜡切片。 4、我理解冰冻切片报告与常规石蜡切片报告可能不一致,此时以石蜡切片诊断报告为准。手术方案有可能因此发生改变。 5、我在权衡风险与危害后,愿意“接受”,或“拒绝”冰冻检查,或等待准确性更高的“常规石蜡切片诊断”。(请选择其中一项)

患者知情选择 我的医生已经告知我将要进行的操作方式、此次操作及操作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风险、可能存在的其它治疗方法并且解答了我关于此次操作的相关问题。 我同意在操作中医生可以根据我的病情对预定的操作方式做出调整。 我理解我的操作需要多位医生共同进行。 我并未得到操作百分之百成功的许诺。 我授权医师对操作切除的病变器官、组织或标本进行处置,包括病理学检查、细胞学检查和医疗废物处理等。 患者签名身份证号码 如果患者无法签署知情同意书,请其授权的亲属在此签名: 患者授权亲属签名与患者关系身份证号码 签名日期年月日医生陈述 我已经告知患者将要进行的手术方式、此次手术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风险、可能存在的其它治疗方法并且解答了患者关于此次手术的相关问题。 医生签名科室签名日期年月日注:此知情同意书应与冰冻申请单在手术前一天提前发送到病理科,以便安排工作。手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须知手术中快速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快速活检)是临床医师在实施手术过程中,就与手术方案有关的疾病诊断问题请求病理医师快速进行的急会诊,需要临床医师与病理医师间的密切合作。故临床医师、患者及其家属应当明确快速活检的:①局限性、②适用范围、③慎用范围和④不宜应用范围。 一、局限性 快速活检要求病理医师在很短时间内(30~40分钟),根据对切除标本的巨检和组织块快速冷冻切片的观察,向手术医师提供的参考性病理诊断意见。由于冷冻切片取材有限,时间有限,制片质量有限,与常规石蜡切片的病理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