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冰冻切片快速病理诊断30年总结

冰冻切片快速病理诊断30年总结

冰冻切片快速病理诊断30年总结
冰冻切片快速病理诊断30年总结

冰冻切片快速病理诊断30年总结

秦皇岛市肿瘤医院病理科康文喜谢芳芳王小聪李英邮编:066001 术中冰冻切片快速病理诊断是1818年由Pieter de Riemer首先创造发明的,1891年Halsted和Accarty将冰冻切片技术列为正式诊断方法。目前国内外已将此项技术普遍应用于临床,解决手术中的病理诊断问题。并日益受到外科医生和患者的欢迎和肯定。随着冰冻切片技术和临床外科手术的发展,要求做冰冻的病例逐年增多,截止到2012年10月份,本院病理科开展快速冰冻病理诊断30余年,共完成冰冻快速病理诊断1476例,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冰冻快速病理诊断水平,提高冰冻诊断准确率,降低误诊率,作者将30年来所有冰冻切片快速病理诊断病例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476例大部分来自本院住院病人,小部分来自其他医院。其中男897例,女579例,年龄最大81岁,最小5个月。

1.2 病变部位乳腺1052例,软组织42例,胃33例,淋巴结33例,骨12例,腹膜9例,睾丸及附睾8例,甲状腺47例,小肠15例,大肠25例,膀胱5例,脊椎5例,阑尾10例,胆道14例,阴茎19例,卵巢53例,脑及脑膜3例,前列腺3例,肝12例,肾26例,脊髓2例,喉2例,子宫42例,精索1例,纵隔1例,腹膜后1例,眼1例。

1.3 方法本组1476例均采用德国进口莱卡冰冻切片机切片,HE染色,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

1.4 结果1476例中,恶性肿瘤687例,良性肿瘤388例,瘤样病变170例,炎症202例,结核29例,确诊1457例,未能确诊15例,误

诊4例。

2. 讨论

冰冻切片质量差,最初很多著名的病理学家如Ewing、Brewer、Simpson等曾经怀疑冰冻切片的准确性,1960年Cryostat冰冻切片机正式应用于临床后,冰冻切片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但和石蜡切片相比仍很逊色,对准确的冰冻病理诊断带来一定困难,尤其对年轻的病理科医生来说难度较大,缺乏经验的病理科医生难以胜任此项工作,下面根据自己个人的经验发表一点看法。

2.1 冰冻切片快速病理诊断的优缺点:冰冻切片快速病理诊断的优点是在手术过程中随时取材,迅速做出准确可靠的病理诊断,同时也减少了病人二次手术的痛苦。缺点是切片厚,细胞大,层次多,易造成错觉。另外冰冻切片诊断要求报告快,没有更多思考讨论余地,一旦报错,将造成严重的无法弥补的后果。

2.2 准确率:本文对1476例冰冻切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准确率为98.7%,未能确诊率为1.02%,误诊率为0.3%,与国内报道相比准确率相仿,而误诊率低于各家报道。

2.3 未能确诊和误诊的原因:⑴取材不当:恰当准确的取材是正确诊断的必备条件,取材不当就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病理诊断。当临床切取肿物困难时,所送检的肿物标本不一定是肿物中心组织,很可能是肿物边缘组织,这种组织大部分是肿物周围的正常成分,或仅带有少量肿物,此时应多切几个切面进行观察,在把握不足的情况下可多取几块组织做切片,以防漏诊。⑵切片质量不佳:切片过厚,组织未能展平出现折叠,组织缺损,染色深浅不均等都直接影响诊断结果。

因此,一张高质量的冰冻切片要求厚度不得超过10微米,而且要平整,无折叠无破损,染色深浅适中。

图1:乳腺冰冻切片

图2:同一病例常规石蜡切片

⑶病理医师经验不足:医生经验不足是误诊的重要原因,从事冰冻快速病理诊断的医生,必须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训练和有足够的石蜡切片诊断经验方能胜任此项工作。

2.4 冰冻切片快速病理诊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⑴甲状腺肿物冰冻切片滤泡性甲状腺癌、胚胎型甲状腺瘤和Hurhle 氏细胞腺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在常规石蜡切片上均有一定难度,在冰冻切片上若想准确的进行鉴别则更加困难,为了防止误诊,有些知名的老专家主张在基层单位的病理科不宜开展甲状腺肿物的冰冻切片快速病理诊断。我们认为,当冰冻切片较难做出良恶性判断时应等石蜡切片确诊,不要冒然发出良性或恶性的报告。另外在许多甲状腺疾病中常常出现一种多形性大细胞,易与恶性肿瘤细胞相混淆,在冰冻切片诊断时应特别注意。这种细胞与恶性肿瘤细胞不同之处是染色质分布均匀,胞浆丰富,不见核分裂像。⑵淋巴结术中送淋巴结做冰冻快速病理检查多用于确定有无癌转移,以便手术医生选择手术方式和手术范围。原发于淋巴结的恶性淋巴瘤一般不用冰冻切片方法进行诊断,因为正常未脱水的淋巴细胞膨胀,体积大,加之切片厚,很难与恶性淋巴瘤瘤细胞进行区别,在冰冻切片诊断淋巴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时要格外慎重。⑶骨:骨肿瘤冰冻切片快速病理诊断因涉及到截肢,病理科医生的责任十分重大,应慎之又慎。在诊断中一定要密切结合临床及X

线,特别是镜下观察,必须结合大体标本的形态特点、取材部位认真分析作出判断。因骨肿瘤病理形态变化多端,送检组织块小常不能代表肿瘤病变全貌,给良恶性判断带来非常大的困难,在确实无法肯定良恶性时,应缝合切口,待石蜡切片确诊后再做处理。

冰冻切片快速病理诊断30年总结

冰冻切片快速病理诊断30年总结 秦皇岛市肿瘤医院病理科康文喜谢芳芳王小聪李英邮编:066001 术中冰冻切片快速病理诊断是1818年由Pieter de Riemer首先创造发明的,1891年Halsted和Accarty将冰冻切片技术列为正式诊断方法。目前国内外已将此项技术普遍应用于临床,解决手术中的病理诊断问题。并日益受到外科医生和患者的欢迎和肯定。随着冰冻切片技术和临床外科手术的发展,要求做冰冻的病例逐年增多,截止到2012年10月份,本院病理科开展快速冰冻病理诊断30余年,共完成冰冻快速病理诊断1476例,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冰冻快速病理诊断水平,提高冰冻诊断准确率,降低误诊率,作者将30年来所有冰冻切片快速病理诊断病例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476例大部分来自本院住院病人,小部分来自其他医院。其中男897例,女579例,年龄最大81岁,最小5个月。 1.2 病变部位乳腺1052例,软组织42例,胃33例,淋巴结33例,骨12例,腹膜9例,睾丸及附睾8例,甲状腺47例,小肠15例,大肠25例,膀胱5例,脊椎5例,阑尾10例,胆道14例,阴茎19例,卵巢53例,脑及脑膜3例,前列腺3例,肝12例,肾26例,脊髓2例,喉2例,子宫42例,精索1例,纵隔1例,腹膜后1例,眼1例。 1.3 方法本组1476例均采用德国进口莱卡冰冻切片机切片,HE染色,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 1.4 结果1476例中,恶性肿瘤687例,良性肿瘤388例,瘤样病变170例,炎症202例,结核29例,确诊1457例,未能确诊15例,误

诊4例。 2. 讨论 冰冻切片质量差,最初很多著名的病理学家如Ewing、Brewer、Simpson等曾经怀疑冰冻切片的准确性,1960年Cryostat冰冻切片机正式应用于临床后,冰冻切片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但和石蜡切片相比仍很逊色,对准确的冰冻病理诊断带来一定困难,尤其对年轻的病理科医生来说难度较大,缺乏经验的病理科医生难以胜任此项工作,下面根据自己个人的经验发表一点看法。 2.1 冰冻切片快速病理诊断的优缺点:冰冻切片快速病理诊断的优点是在手术过程中随时取材,迅速做出准确可靠的病理诊断,同时也减少了病人二次手术的痛苦。缺点是切片厚,细胞大,层次多,易造成错觉。另外冰冻切片诊断要求报告快,没有更多思考讨论余地,一旦报错,将造成严重的无法弥补的后果。 2.2 准确率:本文对1476例冰冻切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准确率为98.7%,未能确诊率为1.02%,误诊率为0.3%,与国内报道相比准确率相仿,而误诊率低于各家报道。 2.3 未能确诊和误诊的原因:⑴取材不当:恰当准确的取材是正确诊断的必备条件,取材不当就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病理诊断。当临床切取肿物困难时,所送检的肿物标本不一定是肿物中心组织,很可能是肿物边缘组织,这种组织大部分是肿物周围的正常成分,或仅带有少量肿物,此时应多切几个切面进行观察,在把握不足的情况下可多取几块组织做切片,以防漏诊。⑵切片质量不佳:切片过厚,组织未能展平出现折叠,组织缺损,染色深浅不均等都直接影响诊断结果。

病理学切片诊断依据

组织切片 拿到切片后,首先就是肉眼观察,这一步很重要,往往可以作出比较明确的诊断,例如主动脉粥样硬化、淋巴结转移性癌、支气管鳞状上皮化生、胃消化性溃疡、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即使不能作出诊断,也可以确定组织来源。镜下观察前,一定要调整好瞳间距、光亮度等,作好一切准备工作,然后从低倍镜开始,一步一步深入。往往可以在10倍镜时完全作出诊断,而40倍镜仅是作为补充诊断。 诊断依据需要写出能够判断为改种病症的相关变化,不要求全部写出,但应当尽量全面。所有癌的诊断中都必须有对于肿瘤细胞异型性的详细描述。 高血压所引起的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与慢性肾小球肾炎所引起的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无论是在大体标本还是组织学观察都无法区分,故观察到相关变化可以诊断为两者中的任何一者。 NO.04肝脂肪变性 诊断依据: 1.部分肝细胞胞质内出现大小不等的圆形空泡; 2.某些空泡较大,将细胞核挤压变扁且位于细胞边缘,酷似脂肪细胞; 3.细胞核的结构仍属正常。 NO.09肾贫血性梗死 诊断依据: 1.梗死区的肾小球、肾小管轮廓隐约可辨,梗死区中心肾小球的细胞核均已溶解消失; 2.近梗死区边缘尚可见浓染、缩小的细胞核(核固缩); 3.梗死部分呈楔形; 4.梗死区与非梗死区交界处,有大量白细胞浸润及充血现象。 NO.12肉芽组织 诊断依据: 1.镜下可见大量新生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较大,细胞核着色较淡,管腔大小不一,常含有红细胞,血管多向表面呈垂直方向走行; 2.新生毛细血管周围有较多的成纤维细胞,呈星形或梭形,细胞核为椭圆形、淡染; 3.尚可见一些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4.表面覆盖少量的纤维素,其中混有少量中性粒细胞。 NO.13支气管鳞状上皮化生 诊断依据: 1.部分支气管粘膜被覆的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为复层鳞状上皮所取代,靠近基底膜有柱状多角形细胞,靠近腔面有鳞状上皮; 2.支气管壁有慢性炎性细胞浸润。 NO.14急性肺淤血水肿 诊断依据: 1.肺泡间隔的毛细血管以及肺间质内的小静脉均扩张和充盈血液; 2.部分肺泡腔内有均匀红染的水肿液及少量巨噬细胞;

最新整理组织病理切片以及HE染色讲课稿

组织病理切片以及HE染色 (一)实验原理:苏木素-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能较好地显示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可用于观察、描述正常和病变组织的形态学,而且HE切片可较长时间保存,被称为常规染色方法。 (二)实验步骤: 一、制作切片 1、取材、固定:取小鼠肾脏组织适当大小,并且放入盛有固定液的小瓶中保存。 2、组织的脱水、透明、浸蜡与包埋 组织固定后还需经过脱水、透明、浸蜡等过程才能制成蜡块,进行石蜡切片。脱水是指用某些溶媒置换组织内水分的过程。组织脱水后,必须经过一种既能与酒精相混合又能溶解石蜡的溶剂,通过这种溶剂的媒介作用,使石蜡浸入组织块。在此过程中,因组织块中的水分被溶剂所取代,组织块变得透亮,因此称之为透明。组织染色后也要进行透明。最常用的透明剂为二甲苯,处理时间为30min左右。 组织经透明后在溶化的石蜡内浸渍的过程称浸蜡。用其他浸透剂(如火棉胶、碳蜡和明胶等)渗入组织内部的过程称为浸透或透入。为使石蜡充分渗入组织块中,常需经过3小时的浸渍,期间需更换3次石蜡。一般用于浸蜡的石蜡熔

点为52-56℃。 组织块经过浸蜡或浸透,用包埋剂(石蜡、火棉胶、碳蜡和树脂等)包起的过程称包埋,包埋后便制成含组织的块。这种包埋块可使组织达到一定的硬度和韧度,有利于切成薄片。石蜡包埋是病理日常工作中最常用的包埋方法。用于包埋的石蜡熔点一般为60℃左右。但在有些情况下,如某些酶染色时,则需采用低温石蜡包埋,以保存组织内酶的活性。 3、切片、制片 石蜡切片常用的切片机有轮转式切片机和平推式切片机,以前者为多用。切片厚度一般为3-5μm。切片时先将组织片平摊于一块玻璃上,迅速滴加30%的酒精水溶液使组织片完全展开,再移入40℃恒温热水器中。也可直接将组织切片移入40℃的恒温热水器中,待组织片完全展开后将其贴附于载玻片上,经56-60℃烤片30-60min后即可进行染色。 二、HE染色 1. 二甲苯脱蜡2×10 min; 2. 无水乙醇洗去二甲苯2×5min; 3. 95%、80%乙醇各l0 min,自来水洗l min(不要让急水直接冲至载玻片上的组织),蒸馏水洗1min; 4. 苏木素染色4 min,自来水洗2 min; 5. 1%盐酸酒精分化20 s(镜下控制),自来水洗2 min; 6. 1%稀氨水返蓝30s(镜下控制),自来水洗2分钟,蒸馏

病理实验切片图片整理(第一部分)

1.肝细胞水肿(肝细胞浆混浊肿胀,有小空泡) 2.肝细胞脂肪变(胞核被挤向一侧) 3.肾梗死(形状在,核不在) (与正常的对比观察)

4.肉芽组织(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炎症细胞) 5.脾动脉玻璃样变(蛋白质蓄积,正常动脉壁结构消失) 6.肺淤血水肿(肺泡腔内有水肿液,红细胞及心衰细胞) (急性和慢性比较)

7.慢性肝淤血(肝窦扩大,淤血,出血。小叶中央静脉淤血,出血。肝细胞有脂肪变性。汇管区肝细胞较正常) 8.混合血栓(血小板小梁,大量的红细胞,纤维蛋白网) 9.绒毛心(纤维素性心外膜炎。心包膜外大量红染的纤维蛋白及炎细胞浸润) 10.肝脓肿(肝细胞变性坏死,液化可见脓细胞即变性坏死的中性粒细胞)

11.蜂窝织炎性阑尾炎(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在阑尾肌层) 12.肉芽肿(虫卵及异物巨细胞) 13.纤维瘤(良性,外观呈结节状,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有包膜,切面灰白色,质地硬。瘤组织内的胶原纤维成编织状) 14.纤维肉瘤(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梭形或不规则型,细胞大小不一,核大,色深,可见瘤巨细胞及异常核分裂像。细胞排列紊乱,胶原纤维少,血管丰富)

15.皮肤乳头状瘤(瘤组织表面为分化成熟的高度增生的鳞状细胞构成,呈乳头状突起乳头中心是中心索(纤维组织,血管,少数炎症细胞) 16.乳房纤维腺瘤: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有包膜。由增生的腺导管及纤维组织构成 17.鳞癌:癌细胞巢状排列,有粉红色的角蛋白,角化珠 (高分化与低分化鳞癌比较)

18.腺癌(腺体的正常结构消失,癌细胞大小不等、形状不一、排列不规则,排列成多层。背靠背、共壁现象。) 19.风湿性心肌炎(风湿细胞又称为阿少夫细胞,横切面似枭眼状,纵切呈毛虫状,风湿小体) 20.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纤维化肾小球,并有代偿性肥大的肾小球) 21.动脉粥样硬化(纤维帽(玻璃样变)胆固醇结晶(针状空隙)、细胞外脂质和坏死物质,肉芽组织、泡沫细胞)

病理科医生的个人工作总结

病理科医生的个人工作总结 病理科医生的个人工作总结病理科医生的个人工作总结(精选3篇)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相信你有很多感想吧,将过去的成绩汇集成一份工作总结吧。我们该怎么去写工作总结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病理科医生的个人工作总结(精选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病理科医生的个人工作总结1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旧的一年即将结束,新的一年就要开始。在院党委、行政班子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以等级医院评审为契机,全科上下心往一处使,使科室管理医疗质量有了新的突破,我个人身为其中一员脸上也非常的有光。我个人总结了今年的病理科工作情况: 一、加强管理,细化职责 切实开创医疗质量新局面病理科重视思想政治学习,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团结互助。 医院开展各项工作及活动,进一步建立健全医疗工作全面质量管理工作计划及病理工作规章制度,针对不同环节重新强化科主任、医师、技术员岗位职责,做到了制度健全、管理有章可循、职责落实到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科开展的“HE 诊断技术”、“细胞学诊断技术”、“术中快速冰冻诊断技术”顺利通过了云南省二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审核。 二、狠抓效益,重视实效 稳步为医院创收做贡献按照医院的规章制度,在做好为患者服务的基础上,引进

先进设备和技术。在原有基础上引进了石蜡包埋机、摊片烤片机、自动脱水机、病理标本取材台、病理标本储藏柜、切片柜、蜡块柜等设备,保证了我科医疗质量的提升。 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其中:病理活检2483例,冰冻381例,液基细胞学检查1921例,经济收入共61万元。 三、内塑素质,外树形象,大力培育医疗工作新风尚 病理科全体医务人员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经常组织科室人员学习医疗卫生文件,做到防微杜渐。牢固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在行业作风和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中,科室工作受到了患者、社会的认可和赞誉。他们在解答病人咨询时,一视同仁,耐心细致,不厌其烦,从不收红包,深受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尊敬和好评,为医院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他们无论在贯彻执行卫生局、医院改革的各项方针政策,还是在全面质量管理、行风建设、等活动中为医院做了大量工作,使科室面貌焕然一新。在科室的各项工作中,他们团结协作,互帮互学,团队精神强,为人正派、诚实,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默默无闻,甘当“幕后英雄”。 四、找出不足及存在问题,制定管理工作的发展思路 1、呼吁院领导重新确认病理科在“二级”医院中的位置。病理诊断是医院所有的诊断工作中的终末诊断,具有高度专业性和高度风险性,衡量一个医院的诊疗水平和质量如何关键看病理科的诊断水平和质量,它是“金标准”、“医生的医生”。因而需要在人力、物力、设备的投入、学科建设、人才梯队的培养、奖金等待遇方面的倾斜政策。 2、加强病理与临床及医技科室的联系,不断提高病理医师业务素质。

冰冻切片实验步骤

全部实验步骤 1 取新鲜组织于4%多聚甲醛固定24小时 2 30%蔗糖脱水48小时以上 3 -250C包埋(冰冻切片机内) 4冰冻切片 冰冻切片步骤 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步骤: 冰冻切片4~8μm,室温放置30分钟后,入4℃丙酮固定10分钟,PBS洗,5分钟×3次。用3%过氧化氢孵育5~10分钟,以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PBS冲洗,5分钟×2次。下接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操作步骤。(见我发的前面的帖子) 你确定你是冰冻切片吗??? 冰冻切片不能用热修复啊!!! 以下是我的步骤: 1 冰冻切片室温放置30分钟后,入4℃丙酮固定10分钟,PBS洗,5分钟×3。用3%过氧化氢孵育5~10分钟,PBS洗,5分钟×2。 2 5~10%正常山羊血清(PBS稀释)封闭,室温孵育10分钟。倾去血清,勿洗,滴加适当比例稀释的一抗或一抗工作液,37℃孵育1~2小时或4℃过夜。 3 PBS冲洗,5分钟×3次。 4 滴加滴加第二代生物素标记二抗工作液,37℃或室温孵育30分钟。 PBS冲洗,5分钟×3次。 5 滴加辣根酶标记链霉卵白素工作液,37℃或室温孵育10~30分钟。 6 PBS冲洗,5分钟×3次。 7 显色剂显色(DAB)。 8 自来水充分冲洗,复染,封片。 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染色用的灭活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最好是用3%H2O2/甲醇溶液,室温20分钟。此配方不易产生脱片。 配制方法是在9ml甲醇中加30%H2O2 1ml,混匀后使用,每次新鲜配制。 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步骤 冰冻切片4~8mm,室温放置30分钟后,入4℃丙酮固定10分钟,PBS洗,5分钟×3。用3%过氧化氢孵育5~10分钟,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PBS洗,5分钟×2。 下接免疫组化染色操作步骤。

病理切片诊断依据

肝脂肪变性 诊断依据: 1.部分肝细胞胞质内出现大小不等的圆形空泡; 2.某些空泡较大,将细胞核挤压变扁且位于细胞边缘,酷似脂肪细胞; 3.细胞核的结构仍属正常。 肾贫血性梗死 诊断依据: 1.梗死区的肾小球、肾小管轮廓隐约可辨,梗死区中心肾小球的细胞核均已溶解消失; 2.近梗死区边缘尚可见浓染、缩小的细胞核(核固缩); 3.梗死部分呈楔形; 4.梗死区与非梗死区交界处,有大量白细胞浸润及充血现象。 肉芽组织 诊断依据: 1.镜下可见大量新生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较大,细胞核着色较淡,管腔大小不一,常含有红细胞,血管多向表面呈垂直方向走行; 2.新生毛细血管周围有较多的成纤维细胞,呈星形或梭形,细胞核为椭圆形、淡染; 3.尚可见一些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4.表面覆盖少量的纤维素,其中混有少量中性粒细胞。 支气管鳞状上皮化生 诊断依据: 1.部分支气管粘膜被覆的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为复层鳞状上皮所取代,靠近基底膜有柱状多角形细胞,靠近腔面有鳞状上皮; 2.支气管壁有慢性炎性细胞浸润。 急性肺淤血水肿 诊断依据: 1.肺泡间隔的毛细血管以及肺间质内的小静脉均扩张和充盈血液; 2.部分肺泡腔内有均匀红染的水肿液及少量巨噬细胞; 3.高倍镜下,肺泡间隔毛细血管横断面上可见数个并列的红细胞,肺泡间隔因而增宽。 慢性肺淤血 诊断依据: 1.肺泡间隔结缔组织增生,肺泡间隔明显增宽; 2.某些肺泡腔内有多少不等的“心衰竭细胞”,其胞质内含粗大的黄褐色含铁血黄素颗粒; 3.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 慢性肝淤血 诊断依据: 1.肝小叶中央有红色淤血区,淤血区内中央静脉及肝窦均显著扩张,充盈血液,在相邻肝小叶淤血区之间有互相连缀的淤血带; 2.肝细胞索离断,部分肝细胞萎缩乃至消失;

关于开展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检的通知

关于开展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检的通知 各临床科室: 手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是一项特殊的临床病理急会诊工作。我院与××医院病理科协作,开展术中快速病理冰冻检查,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1、目的: (1)明确送检标本是否有病变; (2)明确病变的性质(良性或恶性或交界性),确定淋巴结是否转移或邻近脏器有无浸润,以便制定手术方案; (3)了解手术切缘有无癌瘤残留,以决定手术范围。 2、预约: 手术前一天由手术者电话预约,预约电话:﹢﹢﹢﹢﹢(科室座机)或﹢﹢﹢﹢﹢﹢﹢(手机)。 已预约申请的患者,如根据术中实际情况或其它原因不再进行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时,临床医师应及时通知病理科撤销预约申请。 3、送检标本注意事项: (1)对需做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的标本请勿用生理盐水或流水冲洗,请勿固定,离体后尽快送达病理科。 (2)送检肿物要完整,不得只送检部分,否则病理科有权拒收标本。 (3)对于怀疑乳腺导管内病变的标本,请临床手术医师务必在病变导管开口标记(可系线);对于乳腺不可触及的影像学检查有异常的病变部位请务必标记(可金属针定位);对于保乳手术的标本,请务必标记切缘。 (4)对于肿物较小的标本请务必做好标记。 (5)对于肿瘤肉眼可见的种植或转移灶或转移的淋巴结,请与肿瘤一并送检,尤其是卵巢肿瘤。 4、收费: 凡送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同时也应做常规病理检查。 冰冻﹢﹢元+常规﹢﹢元=﹢﹢元(一个标本)。 5、送检:由检验科协同司机班送检。 6、流程: 手术者术前填写好术中快速病检同意书——患者或家属签字——处置单上账——术中取出的标本、同意书、已上账的处置单一并送病理科——××分钟左右病理科电话反馈快速冰冻病检结果——×天后病理科反馈常规病检结果。 医务科 二〇××年×月×日

病理学实验考试切片诊断要点

1.肝淤血: (1)肝小叶中央静脉及附近肝窦高度扩张,充满红细胞。 (2)扩张的肝血窦间的肝细胞索萎缩甚至消失。 (3)有些相邻小叶的淤血部位互相沟通 (4)(肝小叶周边部细胞有脂肪变性) 2.脾梗死: (1)梗死区色淡红,细胞核均消失,但该组织的轮廓还存在 (2)梗死区边缘充血出血带不明显 3.新鲜血栓: (1)血栓与血管壁粘连,(血管壁可见玻璃样变) (2)有淡红色的血小板小梁,小梁之间是大量的红细胞,小梁边缘有中性粒细胞4.肝脂肪变 (1)细胞体积较大 (2)胞浆中含有大小不等的空泡 (3)细胞核被挤至一侧 5.肉芽组织 (1)结构疏松 (2)有新生毛细血管生成,方向与创面垂直,内皮细胞肿胀 (3)有许多呈梭形的成纤维细胞 (4)其中有较多的炎细胞浸润 6.肺脓肿 (1)病变处肺组织结构坏死 (2)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聚集成团 (3)边缘有少量肉芽组织生成 7.肺结核 8.纤维肉瘤 (1)癌细胞丰富,弥散排列,与间质无明显界限 (2)癌细胞似纤维母细胞,呈梭形,胞浆少,胞核大而核膜厚,可见核分裂象9.鳞状上皮癌 (1)可见癌巢和角化珠,细胞异型性明显,可见核分裂象 (2)有数量不等的细胞间桥 (3)间质炎细胞浸润 10.胃癌 (1)癌细胞形成大小不等、排列不规则的腺体或腺样结构 (2)细胞常排列成多层,核分裂象多见,与正常胃腺相比有明显异型性 (3)少数伴肠上皮化生,可见杯状细胞 (4)癌组织浸润至肌层 11.肝癌

(1)癌细胞呈条索状排列,细胞异型性大,核分裂象明显,有时可见癌巨细胞 (2)细胞间有丰富的血窦 (3)小部分癌细胞坏死 (4)间质血管内有癌栓 12.主动脉粥样硬化 (1)内膜增厚、隆起,呈玻璃样变 (2)可见纤维帽盖和粥样坏死灶,其中有胆固醇结晶溶解后留下的菱形空隙 (3)坏死灶周围有泡沫细胞 13.大叶性肺炎 (1)病变呈弥漫性 (2)肺泡壁毛细血管充血 (3)肺泡腔有大量纤维素和少量中性白细胞 (4)可见纤维素穿过肺泡间孔 14.小叶性肺炎 (1)病灶呈多发性,病变以细支气管为中心 (2)部分支气管粘膜脱落 (3)细支气管所属肺泡腔内有大量中性白细胞和浆液,周围肺泡腔有炎性渗出物 (4)间质及肺泡间隔血管扩张充血,病变间肺泡代偿性扩大 15.肺气肿 (1)肺间隔变窄,部分肺泡间隔断裂 (2)肺泡扩大成较大囊腔 (3)(少数间质血管内膜增厚,间隔及肺泡腔有尘细胞) 16.慢性胃溃疡 胃壁有缺损,凹陷处有四层结构 (1)渗出层:中性白细胞 (2)坏死层 (3)肉芽层:新生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炎细胞 (4)瘢痕层:胶原纤维组织 17.急性阑尾炎 (1)出现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浸润于阑尾肌层,胞核呈分叶状 (2)可见双叶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 (3)阑尾壁肌层高度水肿 18.细结节性肝硬化 (1)可见大小不等的假小叶:多数肝细胞团取代正常结构,周围有狭窄的结缔组织包绕(2)假小叶内中央静脉缺如或偏位 (3)肝细胞排列紊乱,不呈放射状

病理学实验考(切片标本)

1.肝细胞水肿p5 低倍镜:肝小叶结构不清楚,肝细胞明显肿胀,胞质淡染。部分肝细胞肿胀如气球样。 高倍镜:体积明显增大,呈圆形。核淡染,胞浆机乎完全透明。 2.肝细胞脂肪变性p5 低倍镜:肝小叶周边部的肝细胞浆内出现大小不等的圆形空泡。 高倍镜:病变轻:胞浆内较小脂肪空泡。病变重:脂肪滴融合成大的空泡,细胞核被推挤在细胞的一侧,形似脂肪细胞。 11.慢性肺淤血p8 低倍镜:肺泡壁毛细血管及肺间质小血管高度扩张充血。部分肺泡腔内可见均匀粉红色的水肿液。 高倍镜:毛细血管腔内充满红细胞。肺泡腔红细胞和心衰细胞。12.慢性肝淤血p8 低倍镜:小叶中央静脉及附近肝窦高度扩张淤血。肝小叶周围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 高倍镜:小叶中央静脉以及附近肝窦内充满红细胞。肝小叶中央淤血区肝细胞体积小、萎缩甚至消失。小叶周围肝细胞体积变大,胞质中出现脂肪空泡,(部分肝细胞表现为细胞水肿)。 15.肾贫血性梗死p8 低倍镜:(正常肾组织与梗死肾组织交错分布),梗死灶呈一片粉染区,其内可见轮廓模糊的肾小球和肾小管结构,梗死灶周边区域呈条带状红染。 高倍镜:肾小管上皮细胞数目明显减少或消失,残留的细胞核固缩,碎裂。 21.急性蜂窝织性阑尾炎p11 低倍镜:粘膜层不完整;渗出的炎细胞弥漫散在阑尾各层。 高倍镜:各层弥漫浸润的炎性细胞为嗜中性粒细胞。 31.直肠腺癌p25 低倍镜:肿瘤细胞形成腺管状结构,大小形态不一,分布极不规则,可见腺体共壁及背靠背现象,腺腔内可见分泌物及坏死物质。 高倍镜:细胞层次增多,肿瘤细胞异型性显著,极性紊乱,核大深染,

核分裂象多见。 32乳腺纤维腺瘤p14 低倍镜:肿瘤实质由增生的纤维组织和腺管构成。 高倍镜:肿瘤的纤维成分染色较浅,细胞suo形,大小一致;腺上皮细胞矮立方形,为单层或多层,核深染,大小一致。 35支气管鳞状细胞癌p14 低倍镜:可见残留支气管组织和软骨,癌巢片状或带状大小不等 高倍镜:高分化癌巢中有角化珠,细胞间桥,细胞核分裂象多见,低分化的则不见角化珠和细胞间桥。 52风湿性心肌炎p18 低倍镜:可见风湿小体 高倍镜:可见风湿小体中央有少许红色絮状物,为纤维素样坏死;周围可见风湿细胞,体积较大胞浆丰富,核膜增厚深染,染色质向中央集结,并有细丝放射至核膜,在横切面上呈枭眼状。 5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p18 镜下:冠状动脉内膜部分增厚,呈半月形向管腔突出。表层纤维结缔组织增生,部分呈玻璃样变,其下见淡红色无结构的粥样坏死物质,内含针形裂隙(胆固醇结晶)。同时可见钙化灶和颗粒状蓝色钙化物质,底部可见残留的泡沫细胞。 62.大叶性肺炎(灰色肝样变期)p21 低倍镜:全部肺泡扩张,肺泡内充满炎症渗出物,病变分布一致,肺泡壁完整。 高倍镜:肺泡内的渗出物主要为大量呈网状、细丝状的纤维素、嗜中性粒细胞。 61小叶性肺炎p21 低倍镜:支气管壁充血,部分粘膜上皮坏死脱落,管腔内大量炎细胞浸润。 高倍镜:炎症细胞以嗜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为主,支气管周围的肺泡管腔变圆,轻度扩张,内充满炎症细胞。 63肺结核p33 低倍镜:可见多个散在、大小不一的结节状病灶,病灶中央大片粉红

病理科2020年工作总结

病理科2020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院党委、行政班子领导关心、支持下,切实转变服务理念,加强科学管理,紧扣开展“医疗质量服务年”活动的主题,全面落实了《医疗质量全面管理目标责任制》的各项工作指标任务,全科上下心往一处使,使科室管理医疗质量、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有了新的突破,成为区内病理学科专业的龙头科室。 一、加强管理,细化职责,确实开创医疗质量新局面 病理科重视思想政治学习,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与并完成 医院开展各项工作及活动,进一步建立健全医疗工作全面质量管理工作计划及病理工作规章制度,针对不同环节重新强化科主任、医师、技术员岗位职责,做到了制度健全、管理有章可循、职责落实到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xxxx年度市卫生局组织的《医疗质量全面管理目标责任书》检查评比中排名第一,XX 年本人被银川市政府授予“佳医生”,病理科在xxxx年度、xxxx 年度被医院评为“先进科室”,本人也被评为“优秀科主任”。 二、拓新工作,健全制度,努力发掘病理诊断新亮点 病理科能较好地完成所签定的“五大责任书”规定的各项内容,认真完成

半年及年终“五大责任书”的自查工作,始终把医院开展的“医疗质量服务年”等活动,真正落实到实处,不摆花架子,转变服务观念,一切工作围绕临床转,临床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工作,积极创造人力、物力条件,大力引进、应用和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先后有5人外派到长春、内蒙、北京、上海等地学习,特别实学习了国外疑难切片病理诊断的思路及方法、免疫组化质控标准、分子生物学----原位杂交技术操作、细胞病理学诊断,两年多来我科先后开展了四项新技术: 1、持笔式针吸细胞学穿刺; 2、多药耐药基因检测; 3、原位杂交检测hpv感染; 4、液基细胞检查应用于宫颈病变筛查。解决了临床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受到临床医生的好评和认可,并大大提高了科室的整体业务技术水平,增强了医院综合竞争实力。 积极开展科研立项两项,培养科研人才,提高了科研能力及水平。XX年主持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原位杂交检测hpv和p16ink4a表达与宫颈癌关系的研究”,XX年主持自治区卫生厅科技重点计划项目“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浸润的关系”;XX年主持院级科研项目“多药耐药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XX年主持院级科研项目“hpv感染和p16ink4a蛋白表达与宫颈癌关系的研究”;XX年主持院级科研项目“显色原位杂交检测乳腺癌her2基因状态的分析”。两年多来共撰写专业

1091例手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准确性分析

内容摘要:作者:张剑虹成日青林媛媛赵秀芳张凡刘军超张九鸿 作者:张剑虹成日青林媛媛赵秀芳张凡刘军超张九鸿 【关键词】冰冻切片; 病理诊断; 准确性 随着临床医学手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手术中要求送检冰冻病理切片快速诊断的病例日益增多,临床手术医师对病理报告的依赖性也逐渐增加,快速病理冰冻诊断已成为指导临床手术医师确诊和制订合理手术方案的必需手段之一。然而手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准确性很难达到与常规石蜡切片相一致的效果。为此我们收集我院病理科近两年的冰冻切片资料1091例,分析探讨冰冻切片诊断价值和准确性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不断提高手术中病理诊断质量,从而降低医疗事故隐患。 1 材料与方法 选取我院2003.1~2005.12月的冰冻切片资料1091例,为防止制成的冰冻切片镜下组织形态发生改变,送检标本要求用干纱布包裹或置于不加任何液体的洁净容器内及时送达病理科,病理医师详细检查大体标本后取肉眼确认病变最明显区域1~2块组织,迅速置全自动恒冷切片机(英国产shandn as 620e型)上制作切片。每个组织块切取两张切片,厚4μm,经酒精固定,he染色,普通光镜(olympus bx51)下观察,并经2~3名医师阅片后集体讨论确诊;如送检组织不合格(凝血块、坏死渗出物等),立即请手术医师第二次取材送检,冰冻残余组织做常规石蜡切片,并与另外多处取材石蜡切片对照分析。 2 结果 1091例冰冻组织分布在12个系统及组织,如女性生殖系统485例,占总例数44.4%,乳腺病变364例,占33.3%,甲状腺58例,占5.3%,消化系统52例,占4.7%等。送检最活跃的科室为妇科、产科,其次为普外科等,见表1。表1 1091例冰冻标本在各系统分布情况石蜡证实良性病变775例,其中771例冰冻符合,冰冻准确率96.9%;石蜡证实恶性病变286例,冰冻报告恶性281例,冰冻准确率97.6%;石蜡证实交界性病变29例,冰冻报告交界性24例,冰冻准确率82.8%。1091例冰冻标本中,与石蜡切片报告相符的为1056例,冰冻切片总的诊断准确率为96.8%,误诊14例,误诊率为0.13%,见表2。表2 1091例冰冻与石蜡切片诊断结果比较 3 讨论 3.1 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病变的价值冰冻在外科手术中应用广泛,术中冰冻可使外科医生在手术中知晓病变性质(良性、交界性、恶性),从而决定适当的手术方案。自1960年cryostat 冷冻切片机在临床病理应用以来,随着病理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和切片设备的更新换代,冷冻切片质量与石蜡切片已相差无几,使病理医师对手术中冰冻切片诊断准确率不断提高。我院近年内投资进口大型衡冷柜式切片机,为冰冻切片的准确性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所以目前冰冻切片为临床快速确定诊断和决定手术范围的一个重要依据,主要应用价值体现在:1.决定病变的性质,要求病理医师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送检组织是肿瘤或是非肿瘤性病变,如为肿瘤则需再确定良性或恶性,因病变不典型而不能确定良性、恶性病变时,则提一个考虑性或倾向性意见供临床考虑,或待石蜡切片再定。2.确定切除肿瘤的边缘是否残留肿瘤组织。我们遇到最多的是乳腺癌手术实施保乳治疗时的上、下、左、右及基底五个切缘,如切缘发现癌组织,则需扩大切除范围,此时冰冻切片结果对临床手术范围起到了决定性作用。3.辨认组织,如先天性巨结肠须证实手术切缘的肠壁内是否有肌间神经节细胞存在,如未见神经节细胞则须再切肠管,直至查见肌间神经节细胞为止。 4.确定淋巴结有无癌转移,手术医师取

病理科质控标准

病理科质控标准 常规 1、标本接收必须登记、签名、十三查十三对。 2、取材医生在取材时应与记录员对每一个标本进行查对,取材结束时还应该核对取材数 量。 3、包埋时取材医生与技术员应同时在场,确保包埋准确无误。 4、切片染色时每一批切片应进行镜下评价,并定期结合染色剂及染色时间进行分析、总结, 最终找出原因。 5、制片完成后应接受切片的医生应与制片技术员共同根据工作清单进行切片的核对并签 名。 6、诊断医生在诊断时应查对患者申请单与切片信息是否一致,如果遇到镜下诊断与临床 诊断不符的时候应再次核对申请单与切片信息是否一致,如果有必要应及时与临床送检医生联系。 7、诊断医生镜下判断需要免疫组化进一步诊断的病例,并告知技术员,诊断医生找出相应 的蜡块送达免疫组化室。 8、认真执行三级报告制度:初诊医生可对典型、常见病例做出诊断;疑难或初诊医生有疑 问的应由上级医生诊断;如果上级医生也无法做出的诊断应交由全科医生会诊(专家参与)。 9、报告发送时应做好登记及签收工作。 术中冰冻 1、手术室送达的标本及申请单应十三查、十三对。 2、收到标本后要及时做好登记及接收签名。 3、取材医生在取材时应与记录员对标本进行查对,查看送检标本与申请单注明的是否一 致。 4、技术员应该在15分钟内完成制片,送到诊断室。 5、诊断医生应查对申请单与切片是否一致。 6、15分钟内做出诊断并打印报告。 7、报告送达手术室时必须要有接收人签字。 制片质量 1、每天诊断医生应粗略的对制片质量进行简单的评价并记录。 2、每2个月科内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对两个月的切片进行抽查按照制片评判标准进 行评判(百分制)。 3、技术组应有人参加制片质量评价。 术中冰冻中遇到与临床不符时 1、检查申请单与切片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应看切片镜下形态与临床送检标本是否一致。 2、如果一致可请别的有资质的医生再次复查一遍。 3、如果还是一致,可发出病理报告并及时与临床沟通。

病理实验切片图片整理(第二部分)

1.大叶性肺炎(灰色肝样变期,肺泡腔内充满大量纤维蛋白,及炎细胞)(充血水肿期和红色肝样变期) (灰色肝样变期和溶解消散期) 2.小叶性肺炎(细支气管内见大量脓细胞) 3.矽肺(肺广泛纤维化,矽结节形成) 4.肺癌(可见癌巢) (中央型和周围型比较)

5.慢性萎缩性胃炎(黏膜上皮萎缩,腺体小,少,层次减少,肠化(杯状细胞)间质增生,淋巴细胞浸润) 6.慢性胃溃疡:1渗出层,即白细胞,纤维素,及坏死物构成。2坏死层,由坏死组织构成。3肉芽组织层。4疤痕组织,致密纤维结缔组织构成 (渗出坏死层和肉芽组织层)

(陈旧瘢痕组织层和整体观) 7.门脉性肝硬化(假小叶中央静脉无或偏位,肝细胞轻度脂变。汇管区有小胆管,纤维组织增生,淋巴细胞浸润) 8.胃癌(G:) 1)早期胃癌:隆起型、表浅型、凹陷型; 2)中晚期胃癌:息肉型、溃疡型、浸润型 9.胃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和粘液湖)

10.原发性肝癌(M:肝癌的组织学类型) 1)肝细胞型:发生于肝细胞,最多见 2)胆管细胞癌:发生于肝内胆管上皮; 3)混合细胞型肝癌:癌组织中具有上述两种成分,最少见) 11.肝细胞肝癌--癌巢

12.病毒性肝炎-点状坏死(坏死处肝细胞核脓缩,碎裂,溶解,肝细胞索消失,间质充血) 13.急性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大红肾,肾小球内细胞增多,主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系膜细胞,中心细胞 (正常与非正常比较) 14.慢性肾炎(大体固缩,肾小球纤维化,肥大共存) 15.葡萄胎(绒毛肿大,间质血管消失,细胞滋养层细胞在内,合体滋养层细胞在外,都增生排列)

16.绒毛膜上皮癌 1)细胞滋养层细胞 2)合体滋养层细胞 17.乳腺癌(肿瘤细胞大小不一,呈多角形核呈空泡状,核仁明显,核分裂象多见)(导管内癌和浸润性导管癌) (小叶原位癌和浸润性小叶癌)

病理切片的结果分析方法

病理切片的结果分析方法 HE染色:又称苏木素-伊红染色法,其中苏木素是Hematoxylin,简称H,伊红是Eosin,简称E,这是是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与鉴别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一种染色方法。这种方法适用范围广泛,对组织细胞的各种成分都可着色,便于全面观察组织构造,而且适用于各种固定液固定的材料,染色后不易褪色可长期保存。经过HE染色,细胞核被苏木素染成蓝紫色,细胞质被伊红染色呈粉红色。 检验原理: *苏木素是碱性染料,蓝紫色,可以使细胞核等着色。被苏木素着色的结构本身为酸性,具有嗜碱性(Basophilic)。 *伊红是酸性染料,粉红色。可以将大多数细胞的细胞质染成红色。被伊红着色的结构本身为碱性,具有嗜酸性(Acidophilic)。 *不易被苏木素和伊红着色的结构具有嗜中性(Neutrophilic)。 结果:细胞核呈蓝色,细胞质,肌纤维,胶原纤维和红细胞呈不同程度的红色。钙盐和细菌可呈蓝色或紫蓝色。 Masson三色染色:主要用于胶原纤维和肌纤维的鉴别染色。Masson染色是最为常用的结缔组织染色法,此法多用于观察病变组织中纤维结缔组织的增生和分布,纤维性肿瘤与肌源性肿瘤的鉴别。对酒精性肝硬化/坏死后性肝硬化及各型肝炎导致的小叶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程度的差别具有重要价值。 Masson染色在肾穿刺活检中可以用于判别在肾小球毛细血管网的系膜氏和上皮下是否存在嗜复红蛋白的沉积,对于肾脏疾病的病理诊断有重要意义。 检验原理: 利用两种或三种阴离子染料混合一起或先后作用完成染色,与阴离子染料分子大小和组织的渗透性有关。根据组织不同的渗透性能,选择分子大小不同的阴离子的染料进行染色,便可把不同组织成份显示出来 结果:细胞核呈黑色,肌纤维呈红色,胶原纤维呈亮绿色。 抗酸染色法:acid-fast?staining?method??1882年由埃利希(F.Ehrlich)首创并经F.齐尔( Ziehl)改进而创造出的细菌染色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为对结核菌的齐尔-尼尔森(Ziehl- Neelsen)染色法和齐尔-加贝特(Ziehl-Gabbet)染色法。用石炭酸复红染色后,用盐酸乙醇分色,再用美蓝进行对比染色,即不再脱色而呈现石炭酸复红的红色。 检验原理: 分枝杆菌的细胞壁内含有大量的脂质,包围在肽聚糖的外面,所以分枝杆菌一般不易着色,要经过加热和延长染色时间来促使其着色。但分枝杆菌中的分枝菌酸与染料结合后,就很难被酸性脱色剂脱色,故名抗酸染色。 齐-尼氏抗酸染色法是在加热条件下使分枝菌酸与石炭酸复红牢固结合成复合物,用盐酸酒精处理也不脱色。当再加碱性美兰复染后,分枝杆菌仍然为红色,而其他细菌及背景中的物质为蓝色。 结果:抗酸杆菌鲜红色,背景蓝色

病理实验诊断依据

[编号:IJ③]肝细胞坏死(necrosis of iver cells) ①标本取自四氯化碳中毒的小白鼠的肝脏,用于观察坏死的形态特片(如核浓缩、核碎裂、核溶解)及胞浆的变化等。 ②低倍镜下见肝脏基本结构保存,但在肝小叶内、中央静脉周围见到一块块大小不等的染色深红的区域,这就是坏死灶。 ③转换高倍镜仔细观察这些病灶,并与周边正常的肝细胞进行比较,可见坏死灶内肝细胞索结构消失,成为一些互相分离的、深红的、形态不规则的小碎块,这些就是坏死的肝细胞。 ④在高倍镜下仔细观察这些坏死的肝细胞,可见这些肝细胞多数染成深红色(嗜酸性)。有的肝细胞核体积缩小、深染、细微结构不清(核浓缩);有的细胞核破碎,其碎片散布于红染的胞浆中、(核碎裂):有的细胞核完全消失或仅见一隐约模糊的细胞核轮廓(核溶解),有的细胞胞浆已崩解呈无定形的淡红色颗粒。 [编号:IJ④]脾细动脉球璃样变(hyaline degeneration of spleenic arterioles) ①脾脏切片标本,取自临床送检病例,主要用于观察变性的一种类型——玻璃样变。 ②低倍镜下可见脾被膜、脾小梁、脾小体及脾窦等结构,.重点观察脾小体中央动脉。 ③高倍镜下见在中央动脉管壁呈明显的不对称性增厚,增厚的血管壁呈均质状、红染, 管腔狭窄,原来环形排列的平滑肌细胞木部或完全消失。 此种玻璃样变血管壁玻璃样变,属玻璃样变的一种类 [编号:IJ⑤]肝细胞水变性和气球样变(hydropic and ballooning degeneration of liverceils) ①标本取自四氯化碳中毒的小白鼠的肝脏。用以观察细胞水变性。 ②低倍镜下见肝脏的基本结构保存。 ③高倍镜下见部分肝细胞体积明显增大,胞浆淡染,其内可见—些界线不甚清楚的空泡,细胞核仍位于细胞中央,此为水变性肝细胞,有些肝细胞肿胀甚为显著,其体积相当于正常肝细胞的3~4倍,胞浆透明,状如气球,此为气球样变的肝细胞。 ④水肿之肝细胞散在或成堆出现,尤以中央静脉周围较为明显。 [编号:RP①]肉芽组织(granulation tissue) ①兔的皮肤及肌肉标本,取自实验性创伤修复的组织,用于观察肉芽组织的组织结构特点。 ②低倍镜下观察全部切片,可见大量的骨骼肌组织,其上方为创面,此处即可见到肉芽组织。 ③高倍镜下可见此处组织中有较多的毛细血管,管壁多为一层内皮细胞,管腔较大;少数毛细血管呈实性条索状,毛细血管有横切面和纵切面,纵切面毛细血管的长轴与肉芽组织表面垂直。血管间有较多的纤维母细胞,此种细胞呈胖梭形,核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较疏松,核膜清楚,有的可见红色的小核仁,组织中还可见到不等量的炎性细胞(嗜中性白细胞、淋巴细胞等),毛细血管、纤维母细胞和炎性细胞,这三种成分构成肉芽组织。 ④肉芽组织表面有一些炎性细胞、纤维蛋白和少许坏死物。 ⑤肉芽组织深部可见致密的纤维组织(瘢痕组织)。 此切片由于肌肉组织较多,肉芽组织仅位于一处表面,因此需仔细寻找、观察。 [编号:HD①]慢性肺淤血(chronic congestion in the lung) ①肺组织切片,取自尸检病例,用于观察淤血的基本病理变化和肺淤血的形态特点。本切片有两种,分别为慢性肺淤血早期和晚期病变,两种切片的特点不完全一样,请注意观察。 ②若为慢性肺淤血的早期病变,低倍镜下见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使肺泡壁明显增厚,肺泡腔内充满了粉红色均匀物质,这是含蛋白质的水肿液。高倍镜下可见肺泡腔内有数量不等的红细胞,这是由于高度淤血造成的漏出性出血。另处,有的肺泡腔内可见一些脱落的肺泡上皮细胞。 ③若是慢性肺淤血的晚期病变,镜下可见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肺泡壁及肺间质有一定程度的纤维组织增生,但肺泡腔内的水肿不明显,在肺泡腔内可见到一些体积较大、胞浆内充满棕黄色颗粒(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这种吞噬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称为心衰细胞。 典型的慢性肺淤血,镜下特点包括:①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②肺水种;③肺泡腔中有心衰细胞;④长期有慢性肺淤血,肺间质可出现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但是,由于取得的材料所处的病变阶段不一样,因此,

病理实验切片解释

病理实验切片解释 1.肾细胞水肿: 标本为肾脏,先用低倍镜找到肾小球,并在其附近认出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重点看近曲小管。 可见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向管腔突出,使管腔缩小,缘参差不齐,再用高倍镜观察,可见曲管上皮细胞浆出现许多红染细小颗粒。 其大小一致,分布均匀。 细胞核正常或浅染 2.肝脂肪变性: 切片为肝组织,低倍镜下见有些肝细胞浆有大小不等的圆形空泡(脂肪滴在制片过程中被二甲苯溶液留下空泡)空泡大者,细胞核被挤到一侧。 4.淋巴结的干酪样坏死: 低倍镜下,可见组织边缘仍有残留的淋巴组织和增厚的被膜,但中央部分结构完全消失,呈一片红染颗粒,细胞核完全消失,坏死区周围可见一些结节状病灶。 5.肉芽组织: 标本取自皮肤溃疡面的肉芽组织有的切片标本一侧仍保留有少许表皮(有的无),大部分表皮均坏死脱落形成溃疡。 溃疡表面附有炎性渗出物,其下为肉芽组织。 肉芽组织由与表皮垂直的新生毛细血管,散在纤维母细胞和数量不等的炎症细胞组成。 新生毛细血管呈裂隙状,增生的皮细胞以双行队列排列,腔大部

分无血细胞,纤维母细胞呈卵圆形、星型或梭形,细胞境界尚清楚,胞浆弱碱性,核卵圆。 炎症细胞以中性白细胞为主,为可见少数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 其下层肉芽组织出现纤维化。 6.肺淤血: 标本为肺组织,低倍镜肺泡壁明显增宽,其毛细血管高度扩,腔充满红细胞,肺小静脉也扩充血,少数肺泡腔正常,多数含有红细胞及淡红色的均质水肿液,有的肺泡腔可见成堆棕黄色的巨噬细胞也称心衰细胞。 7.肝淤血: 标本为肝组织,可见中央静脉扩充血,其周围肝窦也明显扩,其充满红细胞,该处肝细胞有的体积变小以致消失,有的胞浆可见小空泡,小叶周边肝窦和肝细胞上述改变程度减轻。 8.静脉血栓: 标本为静脉,管腔闭塞。 镜下可见血管腔有红色,粗颗粒状的梁,层状或条纹状排列。 梁间充满纤维素网。 网眼中有大量红细胞和少数白细胞,有的区域红细胞已溶解。 血栓与血管壁相连处可见新生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其间有少数炎症细胞和含铁血黄素细胞。 9.脾贫血性梗死: 9.脾贫血性梗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