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季氏将伐颛臾

《论语》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论语》语录体散文的特点,积累“是、疾、见、过”四个文言实词在文中的义项,积累两种句式:表委婉语气的“无乃……与”和表示反问语气的“何(以)……为”。

2.学习引用名言和运用比喻来增强说服力的特点。

3.理解课文大意,了解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政治思想和用仁义教化使“远人”归服的主张。

二、预习要求

(一)《论语》与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子罕》)年轻时曾做过“委史”(管理粮仓)与“乘田”(管理牲畜)。虽然生活贫苦,但他好学上进,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由于他知识渊博,开始授徒讲学,是私人讲学之风的开创者,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鲁定公时,曾任鲁国大司寇(主管司法),不过,为时不长,又被迫辞职。开始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可终不见用,甚至被当时一些人视为迂腐而不切实际的理想家。直到近七十岁,他才返回鲁国,致力于教育和整理古代文献(《诗》《书》《礼》《易》《乐》《春秋》)。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自汉代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尊为圣人。他又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以至于今。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合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论语》的版本很多,初学者可以阅读杨伯峻的《论语译注》(中华书局),此书后面附有《论语词典》,为研读《论语》提供了便利。如果想深入钻研,还可看程树德著《论语集释》等。另外,在读《论语》之前,不妨找近人所著的中国哲学史(如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史》)的有关章节来读一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论语》的基本内容及其影响。

(二)孔子的有关思想主张

1.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指国际间交际的礼节

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祭、飨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后继周者,虽百代可知也。”(《论语·学而》)似乎周礼是千秋不变的规范。晋国铸了刑鼎,他尖锐地反对,说:“晋其亡乎,失其度矣。”

2.在经济方面,他反对封建的田赋制度而极力维护西周以来的田赋制度。《左传·哀公十一年》:“季氏欲以田赋,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私于冉有曰:‘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如是则以丘亦足矣。若不度于礼,而贪冒无厌,则虽以田赋,将又不足。且子季孙若欲行尔法,则周公之典在;若欲苟而行,又何妨焉’。”

3.孔子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他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合乎“礼”的等级制度。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又问“克己复礼”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5.在伦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张仁。孔子的“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据周礼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他的“仁”一般不包括劳动者。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曾子以“忠、恕”二字概括“仁”的涵义,是比较接近原意的。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在哲学上,孔子主张天命观。孔子主张天命,一次,他受到匡人的围困,他说:“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在孔子看来,“天”是宇宙万物无言的主宰者。孔子认为他自己就是秉承天命而说话做事的。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他把恢复周礼看做是自己的历史使命,说:“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论语·子罕》)

7.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8.在品德方面,他主张“宽、耻、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三)解题:《季氏将伐颛臾》

这一句话交代了谈话的政治背景:季氏将要讨伐颛臾。春秋时鲁国有一著名的历史事件,称为“三桓犯上”。鲁庄公有弟三人:庆父、叔牙、季友,因为都是桓公的儿子,故其后代称为“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桓势力渐渐强大,不把鲁国国君放在眼里,甚至在鲁襄公十一年将公室瓜分。为了进一步排挤鲁国国君,季孙氏又谋求进一步扩充实力。

三、课堂问题探讨

1.怎样理解“伐”字?这句话交代了什么?

明确:交代了谈话的起因,交代了谈话的政治背景。

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公室则回趋衰微。季康子所以要讨伐颛臾,一方面“贪其土地,欲灭而取之”,另一方面也担心鲁国国君在政治、军事上同颛臾成为犄角之势,不利于季氏,这是当时社会背景和季氏将伐颛臾的真实意图。

当时冉有,季路也在季氏门下,二人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准备,冉有、季路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们的老师孔子。

一向温文尔雅的孔子,听到这个消息,勃然大怒,辟头一句就责怪起冉有来了“求,无乃尔是过与?”

2.孔子对“季氏将伐颛臾”这件事是持反对态度的,文中那句话可以看出?他反对的理由是什么?

明确:(1)“无乃尔是过与”:恐怕应该责备你们吧。“过”字传神地表达出孔子对“季氏将伐颛臾”的强烈不满,也是对季氏家臣、自己的学生——冉由、子路未加劝阻、严重失职的反感。

(2)理由: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颛臾受先王之封,不可伐;

且在邦域之中,即它已经成为鲁国的附庸国,不必伐;

是社稷之臣也,既然是鲁国的社稷之臣,不当伐。

(3)孔子的批驳入情入理,层次清晰,极有力度,无懈可击,并以“何以伐为?”的反问句来加强语气,问得两位学生哑口无言。

3.第二段中,冉有辩解“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企图推卸责任,孔子又是怎样批驳的?

明确:(1)引用名言。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如果一个臣子不能尽自己的职责,宁可辞去职务,也不应该尸位素餐,这其实也是孔子自己的主张。孔子认为季氏伐颛臾是“无道”,冉有,季路不能进行有效的阻止,这本身就是错误的,现在这二人不仅认识不到这一点,反而推卸责任,这是孔子不能容忍的。

(2)运用比喻。①“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②“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孔子用了两个形象的比喻,教育冉有和季路认识自己的失职。一是用搀扶盲人走路的人应负的责任相比,二是用看守柙和椟的人做比。

4.针对孔子的批评,冉有怎样辩解?

明确:由于孔子的批评抓住了要害,使冉有、季路难辞其咎,所以,他们只好实话实说,亮出自己的观点:“不是我们存心要消灭那颛臾,而是因为它日渐强大,又靠近费,对季氏的领地构成威胁。现在不消灭他,今后必将成为季氏的大患啊!”由此可见,冉有和季路实际上是参与了季氏的军事谋划的。

5.在对话中,哪一句话集中表明了孔子对学生的态度?

明确:不料这一说,又正好暴露出自己的一个大问题。孔子一针见血,马上批评他说:“有道德的人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愿意去做而编个谎言来搪塞的态度。”(疾,憎恨;舍曰,避而不谈;辞,托辞、辩解之辞)因为在孔子看来,冉有的说法纯粹是侵略者的强盗逻辑。明明是自己要去侵略、消灭人家,却找借口说是因为人家对自己构成威胁。这正如20世纪初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却说成是要搞“大东亚共荣圈”一样。总

之是心里明明想的是一样,口里却装模作样地说成是另一样,活脱脱的“伪君子”形象。

6.批评了他们,作为老师还得给他们讲讲道理,孔子深情地展望了仁政的美好愿景。请同学们具体说说孔子的愿景?

明确:于是又有了以下一段议论:“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则安之。”(翻译)

这是孔子的正面阐述,实际上说的是均贫富、讲稳定、求发展的治国方略,既包括内政又包括外交,既涉及经济又涉及政治。

7.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后,孔子又针对冉有和季路的问题进行了批评,指出了三个错误。

一误——远人不服不能来(二人无德)

二误——分崩离析不能守(二人无能)

三误——谋动干戈于邦内(二人兴乱)

8.请找出一个表现孔子高度政治敏感和政治见地的语句。

明确:“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其实,季氏讨伐颛臾虽然可以扩大地盘,发展实力,但主要目的还是要削弱鲁君的实力,最终篡夺鲁国的政权。从这个观点看,他发兵讨伐颛臾是一种烟幕,是一种试探性的武力示威,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孔子以他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深刻的政治眼光一语道破了季氏的阴谋,同时也有力地批驳了冉有的观点。

9.小结:

本文是一篇语录体的议论文。通过孔子与冉有和季路的对话,体现了孔子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深刻的政治眼光。孔子虽然历来主张温、良、恭、俭、让,但是面对原则问题时,他却又有“当仁不让”的精神,充分表现了他的人格。

四、文言知识积累

1.掌握下列文言虚词

(1)之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代攻打颛臾这件事)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前译为“那样”,后译为“这”)

③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来”的宾语,代远人)

④是社稷之臣也。(助词,的)⑤是谁之过与?(助词,的)

(2)而

①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连词,表转折)

②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连词,表并列)

③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连词,表转折)

④不患寡而患不均。(连词,表并列)

⑤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连词,表转折)

(3)且

①且在邦域之中矣。(连词,而且)

②且尔言过矣。(连词,况且)

(4)为

①何以伐为?(语气词,表反问)

②后世必为子孙忧。(动词,成为)

③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介词,替)

(5)于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①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②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③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例: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受制于人……

④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a.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同现代汉语。

例: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b.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例: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职业上”)

2.文言实词

(1)是

觉今是而昨非(正确,认为正确);是又在六国下矣(这个,这样,这些)

自言本是京城女(表示肯定判断);是故圣益圣,愚益愚(是故,是以;因此)

无乃尔是过与(复指“尔”,用作代词)

(2)疾

君有疾在腠里(疾病);寡人有疾,寡人好色(缺点,毛病);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强烈)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锐利)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痛恨)

(3)见

事不耳闻目见(看见,看见的东西);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拜见,会见);秦王坐章台见相如(接见)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表示被动,“被”);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同“现”,出现)

(4)过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经过);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错误,过失);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责备)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超过);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胜过);无乃尔是过与

(责备)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应怎样解释?它们的用法有什么特点?

(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名词活用为动词,托辞,找借口)(2)既来之,则安之。(使动用法,使……来,使……安定)

4.翻译下列句子,想一想要注意哪些问题。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翻译:季代将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

2.无乃尔是过与?

翻译:恐怕应该责备你们吧。

3.何以伐为?

翻译: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4.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力,不能者止。”

翻译:周任有句话说:“施展才能,担任职务,如果不行,就该辞职。5.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翻译:冉求!君子痛恨那种避而不说自己想要那样却一定另找借口的人。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季氏将伐颛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实词,掌握文言句式;理解文章层次,把握文章主旨。 2、过程与方法:思维的逻辑性,形成多角度审视、评价人物,深度阅读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和人生态度,教育学生在面对困难时,要树立积极的姿态,做生活的强者。 教学重点: 文中所反映的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态度。 教学难点: 对对话体议论文谈话层次的理解。 教学方法: 落实文言实词虚词,朗读法,讲解法,自主探究。 教学手段: 多媒体技术。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孔子名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二、简介孔子与《论语》 孔子:春秋末期鲁国人,名丘,字仲尼。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教育上,开创私学,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晚年致力于整理“六经”等古代文献。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体现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北宋时,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 三、朗读疏通课文 1、教师范读,扫除文字障碍。 颛臾zhuān yú社稷jì颠diān 兕sì柙xiá椟dú 2、学生齐读全文,并且对照文后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师引导学生落实实词和文言句式。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古义:有军事行动;今义:有事情 句式:状语后置倒装句于颛臾有事 (2)求,无乃尔是过与?尔是过:责备你,宾语前置(疑问句) (3)陈力就列,不能者止陈:施展列:职位 (4)则将焉用彼相矣相:辅佐 (5)有国有家者国:国家家:大夫的封地 (6)萧墙之内:鲁国宫廷内部 (7)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服:归顺来:使……来 四、布置作业

季氏将伐颛臾导学案

季氏将伐颛臾 《论语》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散文的光辉成就,热爱祖国灿烂的古代文化。 2、学习了解孔子的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3、着重识记并掌握文言实词,其中一些难写难认的,应注意辨清字形字音。 4、了解本文出现的文言句式,并记住例句。 学习重点、难点 学会辨析文言实词的语境义,掌握常用文言句式,形成一定的文言语感。 文学常识: 本文出自《论语》。论:编纂,编辑。 《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一篇包括若干章,一章记一件事或几句话。《论语》的内容涉及哲学、政治、教育、文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是研究儒家学派的重要著作。从记录的称呼和口气上看,《论语》大概是孔门弟子和再传弟子根据自己的记忆或耳闻的传说写下来的《论语》主要是孔门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诸子十家: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 儒:孔子《论语》“仁政” 孟子《孟子》,荀子《荀子》 道:老子《老子》,庄子《庄子》 法:韩非子《韩非子》“法治” 墨:墨子《墨子》“非攻” 纵横:“兵家” 孙子《孙子兵法》 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最大的三大教派: 儒家: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创始人孔子,孟子。积极入世。 释家:由印度传入中土,创始人释迦·摩尼,释家讲因果报应,讲修行为来世。 道家: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创始人:老子,庄子. 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举。无为而治,消极出世。 孔子思想:一政治:反对暴政,主张仁政,“礼治” 二修身:“克己复礼”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三伦理思想:“仁”,“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四政治思想:维护封建等级制正名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五教育:主张“因材施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六品德:“温、良、恭、俭、让” 背景介绍: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王室日趋衰败。三大家族把持鲁国朝政,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他要讨伐颛臾的原因有二:其一贪其土地,其二是担心颛臾对自己不利。当时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也就是在这时候,二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季氏将伐颛臾》 课文理解

季氏将伐颛臾学案附答案

《季氏将伐颛臾》 【学习目标】 1.了解《论语》语录体散文的特点,积累“是、疾、见、过”四个文言实词在文中的义项,积累两种句式:表委婉语气的“无乃……与”和表示反问语气的“何(以)……为”。 2.学习引用名言和运用比喻来增强说服力的特点。 3.理解课文大意,了解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政治思想和用仁义教化使“远人”归服的主张。 【知识链接】 1、孔子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中国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他被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他首开私人办学讲学之风,相传有学生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孔子思想 ①政治:反对暴政,主张仁政,“礼治” ②修身:“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③伦理思想:“仁”(孔子思想核心),“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政治思想:维护封建等级制正统思想。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⑤教育:主张“因材施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⑥品德:“温、良、恭、俭、让”(“温”是温和的,平和的;“良”是善良的、道德的;“恭”是恭敬的,严肃的;“俭”是不浪费的;“让”是谦让友好的、理性的。) 2、《论语》简介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及其他的弟子们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合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

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季氏将伐颛臾》教案(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季氏将伐颛臾》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及孔子思想在当时的地位、影响。 2 能够归纳出“是、疾、止、见、过”五个词语的义项;了解两个句式:“无乃……与” “何以……为”。 教学重点: 文言词语的理解归纳及文言句式特点的掌握。 教学难点: 孔子鼓吹礼治,主张以德服人的基本政治主张的理解。 教具准备:预习案等、粉笔 教学设想: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字词句的掌握和课文的脉络层次,难点在于对孔子政治主张出发点的理解。学生学习本文时,只有先扫清文字障碍,才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鉴于此种情况,本文的教学设想如下: 1.课前安排预习,借助注释,细读课文一遍,结合书后练习中的问题,再读课文,并试作口头翻译。 2.结合预习案,采用点拨法,理解词句。掌握应知应会的词语,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至于人物分析则在理清思路的过程中点到为止,不宜多作分析。 3.在学生理清课文层次的基础上,反复朗读,促进学生熟读课文直至能背诵全篇。 4.比较《季氏将伐颛臾》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两篇文章,体会孔子在原则问题上当仁不让的精神。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书,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在初中教材中的《〈论语〉六则》一课里,我们学习了孔子“温故知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著名的教育思想。《季氏将伐颛臾》也是论语中的著名篇章,反映了孔子实行礼治、以德服人的政治思想。[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案 让学生提出自己在预习时遇到的疑难字句,可板书在黑板上,增强学生听讲的针对性。 三、讲析第一段 1.朗读和疏通文意 请同学朗读第一段并作口头翻译。 教师点拨重点词句: 伐:攻打,征讨,指正式的战争。 过:责备。 无乃……与? 一种表示委婉推测语气的句式。 何以……为? 一种表反问的句式。 2.简析第一段,提出思考问题。 ①这次谈话的背景事件是什么? 点拨:背景事件为季氏将伐颛臾。教师可根据资料向学生介绍背景。

苏教版必修四《季氏将伐颛臾》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文中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 2、学习孔子以礼治国,以德服人的“仁政”思想。 学习方法: 诵读、质疑、探讨 一、文章背景 1、孔子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的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并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在我国历史上,他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首开私人办学讲学之风,相传有学生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 2、《论语》简介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合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3、背景简介: 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公室日趋衰败。三大家族共同把持鲁国朝政,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他要讨伐颛臾的原因有二:其一是贪其土地,其二是担心颛臾对己不利。当时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也就是在这时候,二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 二、预习检测 1、重要字音: 冉()有颛臾()社稷() 虎兕()出于柙()毁于椟()中 2、古今异义词: ⑴、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⑵、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⑶、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3、词类活用: ⑴、则修文德以来之() ⑵、既来之,则安之()() 4、重点实词解释 ⑴.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⑵.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⑶且尔言过矣()

《季氏将伐颛臾》课例

《季氏将伐颛臾》课例 导读:《季氏将伐颛臾》课例 【思路】 《季氏将伐颛臾》被选入《语文读本》第一册。读本中的文章如何教学?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我们既不能对之大包大揽,也不能完全放手不管。于是,我尝试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然后进行讨论。但是选择什么内容作为学生进入文本的抓手呢?我绞尽脑汁想寻找一个恰当的角度。最后,一个个孤零零的“曰”字触发了我的灵感:每一个人说话的情态、心态都各不相同,而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境中的发言其心理、表情也多有差异。我何不利用让学生为“曰”加修饰语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心理和文章脉络呢?事实证明,这一方式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 【实录】 师:《季氏将伐颛臾》是《论语》中的名篇,全文均由一组对话连缀而成。这些对话由六个“曰”字领起,大致可分为三个回合。大家能根据人物说话内容体会出说话人当时的情态吗?请同学们在每个“曰”字前面加上一个表示说话人情态的状语并说说理由。 【第一回合】 生:我在第一个“曰”前加“恭敬地”。因为冉有、季路是在和他们的老师说话,他们对老师一定是尊敬的。 生:我在第一个“曰”字前加“含糊其辞地”。因为他们不是直截了当地说“季氏将伐颛臾”,而是说“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故意

把“伐”字轻描淡写地说成“有事”,是想试探一下孔子。 生:我在第一个“曰”字前加“悄悄地”。因为这事属于军事机密。 师:大家最赞成哪一种? 经过讨论,学生大多赞同添加“含糊其辞地”,认为冉有等始终尊敬孔子,此时不必专门强调。而“悄悄地”则有“泄密”嫌疑。“含糊其辞”既表现了冉有等赞成此事但又略觉不妥的矛盾心理。 (板书:含糊其辞、试探) 那么,且看孔子怎样“曰”。 生:我加“旗帜鲜明地”。因为冉有、季路想试探一下孔子的口气,而孔子则明确地表示反对。 生:前面用“含糊其辞地”,我就在这里用“毫不含糊地”,前后照应,使人物的性格互相映衬。 生:我加“理直气壮地”。孔子反对季氏伐颛臾,理由非常充足:“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说的是颛臾受先王之封,是不可伐的;“且在邦域之内矣”,是说颛臾在鲁国境内,已是鲁国的附庸国,是不必伐的;“是社稷之臣也”,是说颛臾是鲁国的臣属,是不当伐的。 生:我用“勃然大怒地”。因为孔子是先责备,再陈述理由。文中用了一个感叹号,可见孔子说话时的感情非常强烈。还有两处反问句,这是明显地表示孔子对季路和冉有的指责。 师(插话):标点是今人加的,古文没有标点。不过,此处加感

《季氏将伐颛臾》导学案

《季氏将伐颛臾》导学案 主备人:施红梅 学习目标 1.落实重要词句,翻译课文,把握文章主旨。 2.了解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 3.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和人生态度。 材料链接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在春秋战国时期,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成年男子都可以称为“子”,而且都希望别人称自己为“子”,因为“子”还是一种爵位,所谓“公侯伯子男”也。但是,真正能获得别人以“子”相称的,一般是两种人:要么在社会上公信力较高的,如“老师”;要么就是较有道德的贵族;孔子、老子属于前者。而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军事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学名人。与孟子并称“孔孟”,孔子是“至圣”,孟子是“亚圣”。 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 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在我国历史上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首开私人办学讲学之风,相传有学生三千,贤弟子七十二。 《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结集工作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的。是一部语录体散文。 《论语》中的“论”读“lún”,编辑、摘要的意思。“语”是指言谈的意思。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到对话体的特征。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它充分体现了孔子的思想特征:“仁”和“礼”。“仁”是指“爱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礼”指周礼,强调等级。 《论语》精辟名言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守礼的人与不同人有相应情形,但并不是为了与他们相同,不懂礼的小人同一情形下,他们也不是为相应(君子)。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男子汉(即普通人)的志气是不能被改变的.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不义而富贵,对于我就象浮云那样轻飘。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有志之士和仁慈之人,决不为了自己活命而做出损害仁义的事情,而是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恪守仁义的原则?“温故知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吾日三省吾身”“任重而道远” 等。 背景材料 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不安的变革之中。当时,鲁恒公的后代季孙、孟孙、

(完整版)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1 教学目的: 1、学习和积累一些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能够归纳出“是、疾、止、见、过”五个词语的义项;了解两个句式:“无乃……与”“何以……为”。 2、了解孔子反对国君进行武力征伐,主张礼治,即以德服人的观点和加强教化的政治主张。 3、学习孔子以理服人的辩驳艺术。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 教学难点: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及其辩驳艺术。 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诵读法,问答式教学法,自读法和讨论法 教具准备:课堂教学辅助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积累文言实词、掌握文言句式、熟读课文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些耳熟能详的句子,同学们还记得是出自哪一部作品吗?(《论语》)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同样是出自《论语》中的一篇文章——《季氏将伐颛臾》(板书文题)。 二、引导学生回顾孔子及《论语》。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以“仁”为核心崇礼反法,提倡仁义忠恕,以德治国。教育上,开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论语》是记录春秋时期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所以它是语录体,凡20篇,为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北宋时,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 三、简介背景 《季氏将伐颛臾》记载了孔子和弟子冉有、季路的一场对话,这场对话究竟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进行的? 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公室日趋衰败。三大家族共同把持鲁国朝政,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他要讨伐颛臾的原因有二:其一氏贪其土地,其二是担心颛臾对己不利。当时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也就是在这时候,二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 四、教师范读,感知大意。

苏教版必修四《季氏将伐颛臾》word学案

《季氏将伐颛臾》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文中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 2、学习孔子以礼治国,以德服人的“仁政”思想。 学习方法: 诵读、质疑、探讨 一、文章背景 1、孔子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的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并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在我国历史上,他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首开私人办学讲学之风,相传有学生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 2、《论语》简介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合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3、背景简介: 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公室日趋衰败。三大家族共同把持鲁国朝政,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他要讨伐颛臾的原因有二:其一是贪其土地,其二是担心颛臾对己不利。当时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也就是在这时候,二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 二、预习检测 1、重要字音: 冉()有颛臾()社稷() 虎兕()出于柙()毁于椟()中 2、古今异义词: ⑴、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⑵、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⑶、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3、词类活用: ⑴、则修文德以来之() ⑵、既来之,则安之()() 4、重点实词解释 ⑴.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⑵.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⑶且尔言过矣() ⑷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⑸.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5、文言句式 ⑴.何以伐为() ⑵.无乃尔是过与()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实验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季氏将伐颛臾》导学案(无答案)粤教版必修4

《季氏将伐颛臾》导学案(一)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孔子的思想;学习论语的有关知识,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其用法;背诵课文。 2.技能目标:体会文章反复辩难的对话方式和富有雄辩力的论证方法。 3.情感目标:深刻体会文中所体现的孔子的政治主张及人生态度。 【学习重点】 通过熟读乃至背诵课文,感受、体味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及人生态度。 继续积累文言实词及特殊句式。 【学习难点】体会文中反复辩难的对话方式和富有雄辩力的论证方法。 【课时分配】 2课时 【学习方法】积累、诵读+探究 【知识衔接】 一、《论语》简介。 《论(lún)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论语》记录孔子的言论大致上有四种体式: (1)用“子曰”开头直录其言论,可称格言体,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君子乎?’”(2)先指出问者和问题,再录孔子的回答,可称答问体,如“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3)跟特定的对象展开谈话,超出一问一答的模式,可称对话体,如孔见师冕。(4)就一件事比较详细地阐述自己的意见,可称议事体,如《季氏将伐颛臾》这一章。 《论语》的记录者,并没有在文学上追求一定效果的意识,但有时通过简洁的对话显示出人物的性格,因而具有一定的文学意义。如《论语·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写出孔子安贫乐道的一面,较有感情色彩。 《论语》虽然篇幅不大,但作为儒家经典之一,长期以来,是文化人必读的书籍。他所表现的人生态度、思想观念,在我国文化史、思想史上,有着极为广泛、深刻的影响。 二、孔子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先祖原是宋国的贵族,在一场政治斗争中失败后逃到鲁国,但到孔子出生的时候,已下降为平民。孔子幼年丧父。孔子年轻时因家境贫寒给季氏做过委吏(管理粮仓)和司职吏(管理生畜),工作得很出色。孔子很注重学习,相传他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50岁以前,他的大部分时间用于聚徒讲学,也从事政治活动,去过齐国。50岁那年,鲁定公任命他为中都宰。56岁那年由大司寇(主管司法)行摄相事,但为时不长,被迫辞职。后又周游宋、卫、陈、蔡、齐、楚等国,为时14年,终不见用。回到鲁国后致力于教育和整理古代文献,又将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他的弟子相传先后有三千人,最著名的有颜回、子贡、季路(子路)、冉有、曾参等。他又是私人讲学风气的开创者,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背景材料 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公室日趋衰败。三大家族把持鲁国朝政,其中,叔孙氏势力最大,他要讨伐颛臾的原因有二:其一是贪其土地,其二是担心颛臾对己不利。当时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也就是在这时候,二人把消息告诉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

_《季氏将伐颛臾》教学设计 (1)

新课程学习2013年8月8日 课例交流 【设计理念】 文章的体式特点往往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具有指引与导向作用。 《季氏将伐颛臾》选自《论语》,为语录体。应该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揣摩人物对话所表现出来的语气、心理、性格与意图,这一点应成为教学设计的重点。 《季氏将伐颛臾》是经典的政论文,在教学中,我们要找到好的切入口。如语言切入口,在语言知识的分析中,逐步导向人文素养的提高;或人文思想切入口,让学生在体味人物言论中感受孔子经世济民的政治胸襟,得到精神思想上的熏陶。 【教学目标】 1.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 2.了解孔子以礼治国、以德服人的政治主张。 3.学习孔子以理服人的辩驳艺术。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 2.学习孔子以理服人的辩驳艺术。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方法】 朗诵法、讨论法、质疑法、归纳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语:我们每个人都有梦想,梦想让我们活得有勇气、有力量,而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子也有一个梦想,他希望能以自己的雄才大略圆经世济民之梦,虽然历经坎坷,但他一直努力不让那枚思想的烛火被苍凉的冷风熄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季氏将伐颛臾》,走近孔子,感受他的人格与思想魅力。 2.请大家谈谈你对孔子及其思想了解多少。 3.检查预习。(幻灯片展示略) 二、初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三、精读 要求: 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认真阅读文本,积累文言知识。 2.针对知识难点自主合作、质疑问难;提交课堂共同讨论。 四、细品 1.解析文章题目,引出写作背景。 2.当两位学生把“季氏将伐颛臾”这个消息汇报给孔子时,孔子有什么反应?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提示]动怒(责备、反对)。 孔子对季氏伐附庸小国颛臾,非常不满: 第一段中他从三个层次来阐述,一是从历史上讲的,先王册封,不可伐;二是从地理上讲的,在邦域之中,不必伐;三是从政治地位上讲的,是社稷之臣,不当伐。 第三段“吾恐季孙之忧……”孔子以他敏锐的政治眼光作出精辟论断:季氏伐颛臾的真正目的是削弱鲁君的实力,最终是要篡夺政权。 孔子对冉有、季路生气: ①不尽责任,含糊其辞。(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因为孔子反对攻打颛臾,而冉有是季氏的首席顾问,在这件事情上肯定负有责任。(求!无乃而是过与?)(“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②推卸责任。(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引用、类比、比喻说明冉有、季路在季氏门下,却不能对季氏伐颛臾进行有效地阻止,如果一个臣子不能尽到自己的职责,宁可辞去职务。指出冉有和季路应认识到自己没有尽职尽责。 ③强词夺理。“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今由与求也,相夫子……”“吾恐季孙之忧……”有力地批驳了冉有的论点。 (理解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朗读,读出人物的语气) 朗读指导:要把孔子对冉有责怪的语气和反对讨伐的鲜明态度读出来。重读“求!无乃尔是过与?”中的“求”“过”,下文读表明季氏不该讨伐颛臾的三个理由时,应高昂、急促,要加强“何以伐为”的反问语气。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这是冉有的托词,语速不能过快;孔子的话中“求”“是谁之过与?”应读得既坚决又委婉。 五、深究 讨论交流:孔子认为如“季氏”这样“有国有家者”应该如何做? 政治主张、治国理念:对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意思是不怕人口少而怕分配不均,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对外“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要以德服人。幻灯片展示下列两则材料,引导学生和文本比较阅读,进一步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突破难点。 材料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材料2: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提示]把课文和两则材料结合起来分析,可归纳出孔子的主要政治思想是:修文德,以德报人,反对法治,主张礼治,反对武力征伐。 小结:孔子不放过任何一个表明自己政治主张的机会,善用教育方法把冉有的言论作为自己的驳论点,层层推进,步步紧逼,先驳后立,表达出自己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同时教育了学生。 六、活用 你怎么看孔子“仁”的思想,对当今社会有何启发? [提示]孔子追求修文德,以德服人,反对武力征伐,创造一个平等、安定的政治局面,使人民安居乐业。这种思想不照样适用于我们今天吗? 七、课堂小结 本文记载了孔子与弟子冉有和季路的一段对话,对话中,冉有的观点表达得比较委婉,孔子的观点颇为鲜明,情绪也显得慷慨激昂。孔子虽然历来主张温、良、恭、俭、让,但是面对原则问题时,他却又有当仁不让的精神,充分表现了他的人格之美。孔子一生周游列国,推行他的政治主张辛苦奔波却毫无所获,但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令人敬仰。 八、课后作业 1.翻译、背诵《季氏将伐颛臾》。 2.查阅、搜集、整理《论语》中关于“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名句。 (作者单位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第一中学) 《季氏将伐颛臾》教学设计 文/刘秋元 32

《季氏将伐颛臾》自读学案答案

《季氏将伐颛臾》自读学案 一、文化常识 1、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者,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他整理过《诗经》、《周易》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使官所记《春秋》删修成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司马迁称他为至圣。他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义、礼。 2、《论语》中的“论”,应读lún,纂辑的意思;“语”,意为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的一部语录体文集,内容涉及政治、哲学、教育、文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南宋时,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 二、课文解读 (一)第1段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A、无乃尔.是过与 ..恐怕你责备反问语气词 B、昔者先王以为 ..东蒙主以(之)为、把(它)作为 C、何以 ..伐为.为什么表示反问的语气词 2、翻译 无乃尔是过与恐怕应该责备你们吧 3、理解 A、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告诉孔子时,为什么说季氏“有事”于颛臾,而不是直接说“伐”颛臾?据此,我们可以在“曰”前添加什么样的词语,表明两人告诉孔子此事时的神态或心理? 冉有是孔子的学生,表达比较委婉,另外称“伐”与事理不合,所以特意含糊其辞。(略)恭敬地、含糊其词地、悄悄地、心虚紧张地…… B、“何以伐为?”什么语气?可以看出孔子对季氏伐颛臾的态度如何?孔子的理由什么?反问语气,孔子反对季氏伐颛臾。理由有三点:1、“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颛受先王之封,不可伐;2、“且在邦域之中矣”,它已经成为鲁国的附庸国,不必伐;3、“是社稷之臣也”,既然是鲁国的社稷之臣,不当伐。 (二)第2段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A、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却护持跌倒搀扶盲人走路的人。 B、且尔 ..言过.矣况且、而且你的错,犯错

季氏将伐颛臾学案

季氏将伐颛臾复习学案 主备:王安源审核:于利群时间:2012-11 复习目标 1.积累重点实词、虚词及文言现象。 2.准确翻译句子。 课前自主复习: 一、根据原文填空: (1)夫颛臾,,,是社稷之臣也。(2)陈力就列,。危而不持,,?(3)且尔言过矣,,,是谁之过与?(4),而不能守也;。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 二、成语积累 1、既来之,则安之: 2、祸起萧墙: 3、分崩离析: 课堂复习 一、解释下列加线的词: 1、无乃尔是过与 2、何以伐为 3、陈力就列 4、且尔言过矣 5、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6、是谁之过与 7、昔者先生以为东蒙主 8、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9、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10、则修文德以来之 11、既来之,则安之 12、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二、古今异义 1、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以为:古义:;今义:认为) 2、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有事:古义:;今义:有事情。) 3、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不能:古义:;今义:办不到。) 三、辨析句式并翻译 1.是社稷之臣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何以伐为?()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检测 一、选择题

《季氏将伐颛臾》教学参考

《季氏将伐颛臾》教学参考 《季氏将伐颛臾》教学参考 课文整体感知《季氏将伐颛臾》选自《论语·季氏篇》,是《论语》中的重要篇章,属于记言散文里的驳论文。文章通过记述孔子同冉有、季路的一次对话,展现了师生之间对季氏将讨伐颛臾这件事的不同态度。孔子一向反对国君进行武力征伐,以力服人;主张实行礼治,即用加强教化的办法,以德服人。这一点,在文章中有明显的体现。 文章分三段,分别记叙了孔子师生间对话的三个层次。文章开头,首先介绍了谈话的政治背景:季氏将要讨伐颛臾,当作为季氏家臣的冉有和季路将消息告诉孔子后,孔子劈头就责备冉有,认为他们应义不容辞地制止季氏这种不仁不义的做法,并对季氏将伐颛臾表示坚决反对。然后从三个方面充分说明理由:“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是说明颛臾在鲁国有一定的政治地位,一向受到礼遇,不可伐;“且在邦域之中矣”,是说颛臾是鲁国境内的小国,对鲁国并未构成威胁,不必伐;“是社稷之臣也”,点明了颛臾是鲁国的臣属,不是季氏所应当讨伐的。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孔子一

向主张“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礼乐征伐”始自诸侯出。孔子认为,季氏将伐颛臾是擅权弄国,自然十分反感。 第二段,冉有受到孔子责备,企图推卸责任,他采取了步步设防的方式,但孔子却步步进逼,紧迫不舍,予以严厉批评。他对冉有“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的自我辩解当即给予反驳。首先引用周任的话,如果臣子不能尽职,宁可辞去职务,也不应尸居其位,徒得俸禄。季氏将伐颛臾的僭越行为是孔子所不能容忍的。作为季氏的家臣,冉有和季路应拼死进谏,若季氏不采纳他们的意见,他们就应辞去职务,以“独善其身”。接着,孔子运用比喻论证法,形象地举出一个例子:“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出来伤人,龟玉在匣子里被毁坏,是谁的过错呢?难道是老虎、犀牛以及龟玉的过错吗?显然不是应是看守人员的过错,是看守人员的失职。 第三段,冉有受到孔子严厉批评后,继续给自己找借口,提出了季氏将伐颛臾的理由:颛臾的城墙很坚固,又距季氏的采邑费地很近,现在不把它拿过来,将来会给季氏的子孙留下祸患。这番话的言下这意是赞成季氏讨伐颛臾,但却恰恰和冉有前面讲的“吾二臣者皆不欲也”自相矛盾,这种口是心非,遮遮掩掩的态度更加激怒了孔子,他先批评冉有的政治品质不端正:“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

《季氏将伐颛臾》练习题

高一语文《季氏将伐颛臾》练习 一、基础知识检测 1.找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项() ①无乃尔是.过与②是.社稷之臣也 ③是.谁之过与④夫如是.,远人不服 2.找出加点词用法不同的项() ①危而.不扶,颠而不持 ②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资 ③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④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3.辨析下列加点词的不同意思 ①夫颛臾,昔者以为.东盟主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③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④君子疾夫舍早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4.指出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 ①冉有,季路见于.孔子②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③虎兕出于.柙 ④龟玉毁于.椟 ⑤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⑥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5.“无乃尔是过与”语音停顿正确的项是() ①无乃/尔是/过与②无乃/尔是过/与 ③无/乃尔/是过/与④无乃/尔/是/过与 二、课文阅读训练 “冉有曰:‘今夫颛臾,……后世必为子孙忧。’……而在萧墙之内也”。 2.“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语音停顿正确的项是() ①而/谋动/干戈/于邦内②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③而/谋/动干戈/于邦内④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3.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项() ①既来之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 ③则安之④吾恐季孙之忧 4.请从这段文字中找出三个成语并作解释。

① ② ③ 5.对“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一句有四种理解,选出正确的一项() ①远方的不服,不能前来和好。 ②偏远地方的人不服,不能前来和好。 ③本国以外的人不服你们却不能使他们前来归附。 ④本国以外的人不服(你们)却不能使他们前来归附。 6.孔子批评冉有,说了哪几点道理,作出简要回答。 ① ② ③ 【创新能力训练】 阅读下面两则短文,完成后面各题。 1.于调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四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士弗如也 ①为短文断句标点。 ②从下列各项中选出正确的项()A.文中两个“女”,都是通假字,同“汝”。 B.文中两个“与”词义词性完全相同。 C.短文中,孔子与子贡对话,提到了回与赐两个人。 D.文中“望”是“看”的意思。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患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①为带点的字注音 ①省 ②传 ②解释下列字的词义。 A. 谋: C.交: B. 忠: D.信: ③翻译这则短文。 【学科渗透训练】 小明家有几个鸟笼,每个里面都养着鹦鹉。如果每个鸟笼养一只鹦鹉,就会有一只没处安置;如果每个鸟笼养两只鹦鹉,又会空出一个鸟笼。 问:你说小明家有几个鸟笼几只鹦鹉?

(综合性学习教案)《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综合性学习教案 A.课时安排:2教时。 B.教学目的: 1.了解《论语》语录体散文的特点,积累两种句式:表委婉语气的无乃……与”和表示反问语气的何(以)??…为”。 2.理清本文在谈话中的层次;学习引用成语和运用比喻来增强说服力的特点;初步学会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步骤。 3.理解课文大意,了解孔子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均无贫、安无倾”的政治思想和用仁义教化使远人”归服的主张。 C教学重点和难点: 1.指导理清课文的层次,在此基础上熟读、背诵全文。 2.组织辩论形式的课堂活动,通过对孔子的言论的分析来理解孔子政治主张的出发点,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态度。 3.积累文言文语言材料,逐步形成一定的语感。 D?教学方法:辩论活动课。 E教具使用: F教学设想

1.传统的中学文言文教学模式显然不适合重点高中学生的需求。 重点高中的学生学文言文的目的不仅仅是打牢语言基础,更在于通过对文言文的学习,开拓视野,加深对中国文学史的了解,增加文化底 蕴;高一年级的学生需要积累一定的逻辑思维知识,形成了一定的概念、判断、推理的能力,从而具备一定的论辩说理的语感能力。所以, 讲授本文就要联系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 2.本文是中学生在教材中第二次接触到的选自《论语》的文言文,又是本单元学习先秦诸子散文的第一篇。由于《论语》以言论为主要体现样式,言论又涉及政治、文化、哲学及教育思想问题,少有故事情节,学生学习这样的文章,会觉得枯燥。解决这个困难的办法是:一开始就指导学生对孔子的圣人” 伟大的教育家”提出质疑, 力求还孔子一个更具体生动的形象,然后组织学生展开辩论,在辩论中来正确认识孔子和把握本文的特点。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概括成:感性理性互动式” 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必须以学生的充分预习准备(必要时可以从课堂抽出20分钟让学生预习)为前提。 3.本文的语言对重点中学的学生来说应该构不成太大的障碍。 《论语》的语言比较简短。本文中有些常见虚词如而” 之” 以” 等用法已为学生所掌握,一些实词的意义也可根据上下文推测和课文注解来理解。文中特别需要指导掌握的是两个句式:表委婉语气的无乃…??与”和表示反问语气的何(以)??…为”因此,本文适宜学生在课堂上自行翻译。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在诵读课文的过程中有意识地领悟词、语、句的含义。

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溧阳市竹箦中学洪超 教学目的 1.理解孔子“修文德以来远人”的政治主张。 2.了解语录体的论述方式。 3、体会孔子的论辩技巧 教学设想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字词句的掌握和课文的脉络层次,难点在于对孔子政治主张出发点的理解。学生学习本文时,只有先扫清文字障碍,才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鉴于此种情况,本文的教学设想如下: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书,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在初中教材中的《〈论语〉六则》一课里,我们学习了孔子“温故知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著名的教育思想。《季氏将伐颛臾》也是论语中的著名篇章,反映了孔子实行礼治、以德服人的政治思想。[板书课题] 二、背景及常识 1、《论语》简介。 《论(lún)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论语》的内容很广泛,涉及哲学、政治、教育、时事等方面。全书共20篇,后人用每篇首句中的两个字做篇名;每一篇又分若干章,章的长短不一(短的只有一句话,长的达数百字,如《季氏将伐颛臾》),前后章之间不一定有什么联系,有些章还有重出现象,可见它是一个片断的集合体,并非出自一人之手。 《论语》记录孔子的言论大致上有四种体式: (1) 格言体 用“子曰”开头直录其言论,可称格言体,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君子乎?’” (2)答问体 先指出问者和问题,再录孔子的回答,可称答问体,如“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3)对话体 跟特定的对象展开谈话,超出一问一答的模式,可称对话体,如孔见师冕。

季氏将伐颛臾答案

学案(一)答案 曾学过的孔子的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④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⑤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一、字音lún zhuān jì sì dú rǎn xiá bì xiàng fūfú w?i wai 二、 2.是①助词,前置宾语的标志②代词,这 过①责备,动词②过错,错误,名词 3.①状语后置句②宾语前置句③省略句④判断句⑤宾 语前置句 三、 (一)、①背景事件为季氏将伐颛臾。 ③“无乃尔是过与?”一句。特别是“过”字确切而又传神地 表达了孔子对季氏将伐颛臾的强烈不满,同时也是对作为 家臣的冉有、季路未加劝阻、严重失职的极大反感。孔子 明确指出了不应攻打颛臾的理由: 颛臾受先王之封,不可伐 颛臾是鲁国附庸,不必伐 颛臾是社稷之臣,不当伐[板书] 这三条理由体现孔子一向反对国君进行武力征伐、

以力服人的思想主张,也再次对冉有、季路提出含蓄的批评。 (二)、 ①在上文中孔子含蓄地批评了冉有,但他辩解“夫子 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企图推卸责任 ②指出二人没有尽辅佐之责。一是列名言。孔子先 列史官名言,指出冉有、季路应在其位,谋其政, 据理力争,劝其改邪归正,否则,就应离去,不可 一味苟同。二是用比喻。运用比喻阐释深刻道理。 学案(二)答案 二、3.①丘也/闻有国有家者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4.忧,动词活用为名词。来、安,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 三.讨伐颛臾的真正理由是: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先批判冉有找托词,再提出自己的治国安邦的原则,然后批评冉有违背了自己的这些原则,最后,指出季氏之忧,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 四、归纳总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