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

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

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
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

概括记叙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一、主题的定义:主题——中心、主旨、写作目的(写作意图)

二、主要内容和主题的区别:

主要内容:文章写了什么,表面能看到的内容

主题:从文章的内容感受到抽象的(感情、品质、道理、本质……)

三、了解记叙文

1.

情的一种文体。写人的记叙文,都要通过记事来完成。

记叙文划为三类,分别讲解:一、写人、记事类;二、状物类;三、写景类。

1)概括方法

A写人、记事的文章,第一部分的概括方法:本文作者通过对经过概括的事件的记叙。(主要抓住事情的六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见问题:

有的写一件事,有的写多件事。在写多件事的文章中,有的并列详写几件事;有的详写一件事,略写其他事件。面临以下三个难点:a.怎样规范概括一件事;b.并列详写几件事如何处理;c.文中写了多件事,有详、有略如何处理。

概括方法:

A)

判定主要人物或主要事物的标准:

一.这个人物(或事物)从开始就出现在事件之中,并一直留在事发现场;

二.核心事件都是他(或它)做的。

“做什么”——要着眼事件整体。

例:《西游记》主要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整体说的是。

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孙悟空与猪八戒、沙僧一起保护唐僧取经。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战胜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功成圆满,终成正果.

《爸爸的话儿落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

作者以参加小学毕业典礼的过程为主线,穿插了对往事的回忆,从中表现了父爱的伟大,抒发了对父亲的深切感激和怀念之情.

练一练: (1) 请君入瓮

唐朝女皇武则天,为了镇压反对她的人,任用了一批酷吏。其中两个最为狠毒,一个叫周兴,一个叫来俊臣。他们利用诬陷、控告和惨无人道的刑法,杀害了许多正直的文武官吏和平民百姓。

有一回,一封告密信送到武则天手里,内容竟是告发周兴与人联络谋反。武则天大怒,责令来俊臣严查此事。来俊臣,心里直犯嘀咕,他想,周兴是个狡猾奸诈之徒,仅凭一封告密信,是无法让他说实话的;可万一查不出结果,太后怪罪下来,我来俊臣也担待不起呀。这可怎么办呢?苦苦思索半天,终于想出一条妙计。

他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席,把周兴请到自己家里。两个人你劝我喝,边喝边聊。酒过三巡,来俊臣叹口气说:“兄弟我平日办案,常遇到一些犯人死不认罪,不知老兄有何办法?”周兴得意地说:“这还不好办!”说着端起酒杯抿了一口。来俊臣立刻装出很恳切的样子说:“哦,请快快指教。”周兴阴笑着说:“你找一个大瓮,四周用炭火烤热,再让犯人进到瓮里,你找一个大瓮,四周用炭火烤热,再让犯人进到瓮里,你想想,还有什么犯人不招供呢?”来俊臣连连点头称是,随即命人抬来一口大瓮,按周兴说的那样,在四周点上炭火,然后回头对周兴说:“宫里有人密告你谋反,上边命我严查。对不起,现在就请老兄自己钻进瓮里吧。”

周兴一听,手里的酒杯啪哒掉在地上,跟着又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说:“我有罪,我有罪,我招供。”

请归纳上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课外生活——写日记

我是个极不具有天赋的人:既不会下棋,也不会朗诵,更不会哆唻咪,唯一的爱好就是写日记。

鲁迅著有他的《狂人日记》,我有我的“空城疯语”。空城,即空空的个人世界,只有自我;疯语,即自我解放,自我宣泄,自我对白。我拥有一本厚厚的日记本,就像我那空城墙上写满了我一桩桩的事。

日记是我渲泄的对象,在那里,我可以肆无忌惮地放纵自己的感情的潮水。那水可以是甘甜的,可以是苦涩的,也可以是奔流的。我能随心所欲地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即使到夜深,我也要把自己的感触深刻的事倾诉给这位可靠的朋友。

不过,有时候我也会为自己在那“空城”里的“疯语”而付出代价。

初一第一次月考刚结束,我便慌张了,因为自知做错了两道连笨蛋都会做的计算题。

当天晚上,我独自一人坐在淡淡的灯光下,记下了自我内心中的忐忑——万一考不好,真是无脸见爹娘……我在“空城”里,一个人在里面自责。

我拿着试卷回到家,老老实实地把试卷当作认罪书一般,低头递到父母亲手里。他们的眉头紧皱,一场暴风雨随之而来……

做完作业后,我为他们的训斥,甚为光火,憋了满肚子的气,恨不得一下子放出来。我打开日记本,在上面大书特书,还批斗了他们,“打倒PAENTS,解放朱佳星”!下面画了一个“泪人儿”——我。写着写着,我的气差不多出完了,随手将日记本往桌上一丢,走出了“空城”。不料那些过分的话语被老妈看到,代价可想而知。

但我很快乐,因为日记毕竟使我的内心世界舒畅多了,“打开窗,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真好!”

课外生活,多种多样。我之所以钟情于写日记,是因为它是可以使思想与感情在自我世界里自由放飞的最佳方法。

主要内容:文章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B)并列详写几件事的方法:

(1)采用概括一件事的方法一一进行概括;

(2)如果主语完全一致,表达时,只在概括第一件事时保留主语,其他事件保留“做什么”部分,并列陈述即可;

(3)如果主语不同,则直接并列陈述。

例1: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并列写了三件事:一是志愿军战士血战松骨峰;二是志愿军战士烈火中勇救朝鲜儿童;三是志愿军战士防空洞吃雪。

文章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例2:我爱我家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捶捶后背洗洗碗……”对于我们这些听惯了流行歌曲的少男少女,如今听着这一首老情老调的老歌却别有一番滋味——我此时正在回家的火车上躺着。

“呜——”火车到站了。透过拥挤的人群,从缝隙中我一眼便望见了两个站立在寒风中,焦急地四处张望着的身影。我不顾一切地挤出层层密密的人群,奔向他们:“爸爸,妈妈!”妈妈一把搂住了我,爸爸接过了我手中沉重的行李。一路上,我们并没有再多说些什么,只是偶尔抬起头,大家的目光相聚,互相微笑着,搀扶着,迎着寒风回家去……

推开门,一股暖流迎面而来,温暖着我的整个身心。家里一点儿也没变,我径直朝我的卧室走去。依旧的摆设,依旧的位置,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却又忍不住伸出手一遍遍地抚摸着。那温暖的棉被,一尘不染的桌椅……哦,还有我的大白熊。它不知陪伴我度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我抱着心爱的大白熊,凝视着周围的一切,“回家的感觉真好啊!”

吃饭了,妈妈将一桌好菜摆在了桌子上。好香,我馋得直流口水。一家人围在一块儿吃团圆饭是多么惬意呀。望着父母兴高采烈的样子,我不禁谈起了学习生活中的趣事和烦恼。父亲津津有味地听着,不时露出满意的微笑。

我们边吃边聊,等着除夕午夜的到来,等着新年钟声的敲响……我温馨的小屋里,弥漫着幸福的甜味儿,充满着欢快的笑声……

我爱我家!

归纳主要内容:

文章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C)有的事件详写有的事件略写的处理方法:(1)详写的事件按照一般概括方法处理;(2)略写的事件用“等事件”代替。

例如:朱自清的《背影》中写了祖母死了、父亲失业、父亲变卖家产、父亲料理后事、父亲找茶坊送我、自己亲自去送我、父亲根人讲小费、父亲给我占座、父亲给我买橘子、父亲给我写信等多个事件。在文章中只有给我买橘子一件事是详写的,做以表达时,只

例1:难忘的春游

这儿绿色草坪环绕着灰黄色的沙滩。闪闪发亮的汉水从滩边流淌过去。这儿空气新鲜,环境幽雅,真使人心旷神怡。我们的到来,使得寂静的沙滩沸腾起来了。同学们有的打开炉子品尝自己的手艺;有的拿起羽毛球拍在沙滩上进行激烈的决战;有的卷起裤

管,嘻嘻哈哈地奔进水里。最有趣的还算是“修水库”了。我们捧起河底软乎乎的淤泥,松松地垒起一道浅浅的“小土坝”,再洒进一些水,便修成了一个小水库。我们正要欢呼,可是江水却不珍惜我们的劳动成果,它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呼”的一声便推翻了我们的土坝,卷着我们的欢笑与惋惜,洋洋自得地跑开了。我们并不灰心,决定再建。这次我们把软乎乎的淤泥垒得实实的,然后再一点一点往上加。这样,建成了一座既坚固又高大的“水库大坝”。江水娃娃们又手拉着手连成一片冲了过来,这回它们怎么用劲也没有撞翻水库,只得灰溜溜地逃走了。我们又找来一根小竹竿,穿在“水库”两边,在上面堆上一层厚厚的泥土,真像一座大桥。我们欢呼起来:“天堑变通途啦!”

归纳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状物类记叙文第一部分的概括方法

所谓的“状物”,就是描写事物,这样的文章常常运用托物言志或借物喻人的写法。为表现某种志向,或某种人物的内在精神品质,要借助事物的多个方面进行刻画,概括时要指出描写的对象,以及描写了这个对象的哪些方面即可。

答题公式:本文作者通过对某物的方面一、方面二、方面三等的描绘。

“某物”——是这篇文章作者主要刻画的事物。

“方面一、方面二、方面三等”——要求读者逐段概括文章详写的内容,依次填写。

例如:矛盾的《白杨礼赞》——表象内容概括为:本文作者通过对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外形以及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的描绘。

例1:野菊花

①野菊花!野菊花开在山野里。

②有谁见过这般豪放壮烈的花云,有谁闻过这么沉郁凝重的药香那样泼泼辣辣地开。一簇一簇,一滩一滩,一坡一坡,灿烂辉煌!

③花朵不过一分镍币大小,密密匝匝,重重叠叠,织造出淮河堤畔、大别山麓梦幻般神奇的织锦,分明是太阳和月亮灼目滚烫的合金,让造物主随意倾倒泼洒在这里,,叫人心灵久久震颤。

④几番秋风秋雨秋霜,山野早已敛去辽阔的绿氅(外套),只把灰褐的脊背袒露世间;曾经被悠逸的白云衬托得如此高远的天空,也被铅灰压缩了胸臆;紫燕

和鸿雁归飞的呼唤,杳然寂灭在江南的路上,留下水牛与山羊的哞咩,在枯草败叶间低回……纵然是松柏也已减色,纵然是檀竹也已落魄,惟独野菊花,却以她野性的勇敢和进取,在这片天空下,这片山野上,举起开放的拓展的金旗,“欲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⑤多少墨客骚人奉和酬唱,把菊魂菊意唱彻历朝历代;唱的大多是庭院、公园、花盆里的名菊。比起野菊花来,这些被驯化、供玩赏的同类,不免沾染着脂粉气、奶油味,显得矫饰和做作。宁愿入汤入药、成渣成泥,决不任人摆布、供人亵玩——这就是野菊花!

⑥野菊花自有野菊花不惑无悔的性格和气质。

⑦她不禁锢自己。有花就尽情地开,有香就尽情地放。这一朵迟迟不肯谢去,那一朵挣出半个脸来就开了,从茎顶,从胁下,一下子冒出那么多花骨朵,仿佛一夜之间被风雨唤醒,就一齐把眼睁开,睁得又圆又亮,再也不想闭去。白天盯住太阳,夜晚盯住星星月亮。那份野性,连日月星辰也只能轮番伺候;她把她金子般的本色毫不掩饰地宣泄成河成瀑,又把琥珀色的药香毫无保留地聚散如云如雾。这时,假若你静下心来,你会从袅袅升腾忽聚忽散的浓香里谛听到广东音乐《金蛇狂舞》的活跃,琵琶古曲《十面埋伏》的壮烈……

⑧她不固守现状。匍匐的枝条看似软弱,却从不攀缘依附。这枝被折去,更多的芽箭立即射出,迅速占领周围的地面,把墨玉般羽状分裂的叶片扩张开来,铺展如苍鹰冀翮(翅膀),拥护着黄花,风来想凌空而去,云过含不尽想往,活脱是一幅潘天寿饱含金石意味的《鹰瞵图》,从大别山巅垂挂到淮河水沿。当霜雪卷藏这轴宏篇巨构,她的宿根却在这片沉重而冷静的土地下酝酿谋划,将屈原“上下求索”的浩歌冻结在心,待时以蹿发。今年崖头岭上的几株,明年一定发展成簇;今年篱前坎下的数丛,明年一定繁衍成龙,星散的,要汇集;成块的,要连片。然后,在荒滩野坡,在贫瘠却是自由的土地上,左冲右突,向着四面八方扩张,挺进,步步为营,为营步步。不知是山野滋育了她的野性,还是她的野性诱发了山野的野味野情。

⑨哦,野菊花,这野性的精灵!这野性的勇敢和进取!想怎么开就怎么开,想在哪儿开就在哪儿开。你根本辖制不住她,她也从不约束自己。西风里,严霜下,万花纷谢的境遇中,孤军奋战,单一面嫩金、黄金、赤金锻造的大纛(古代军队的大旗),鲜明如火,嘹亮如歌,浓烈如酒,狂放如战胜者的开怀肆笑。

⑩这是一种怎样野性的美啊!而这野性美又以其烛照天地的光芒,投射在她开放的态势和拓展的行动之中,于生命的运行里发现自我,表现自我,实现自我,叫人体味出一种人生境界,才有久久的震颤回荡在心……

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文章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例2:峭壁上的树

①是为了摆脱那饥寒交迫的日子,你才无可奈何地跳下悬崖?是为了免遭那被俘的耻辱,于弹尽粮绝之后你才义无反顾地投落这峭壁?

②那一天你确实跳下来了,像俯冲搏猎的雄鹰,像划破静夜的流星。然而,你并没有死,一道峭崖壁缝救助了你,一捧贫瘠的泥土养育了你。生根、发芽、长叶……从此,你就在这里安家落户,日日夜夜,年年岁岁,终于顽强地活了下来,长成一簇令人刮目的风景。这便是故乡那座大山的悬崖峭壁上的一棵摇曳在我记忆中三十年之久的酸枣树。

③它高不足尺,叶疏花迟。云缠它,雾迷它,雨抽它,风摧它,霜欺雪压,雷电轰顶。然而,酸枣树并没有被征服。它不低头,不让步,于数不尽的反击和怒号中,炼就了一身铮铮铁骨,凝聚了一腔朗朗硬气。

④一次次,它在风雨中抗争呐喊;一回回,它把云雾撕扯成碎片;它以威严逼迫霜雪乖乖地逃遁;它以刚毅驱逐雷电远避他方……

⑤它明知道自己成不了栋梁高树,却还是努力地生长;它明知道自己不可能荫庇四邻,却还是努力地茂盛着。不像山前的桃树,山后的梨树,一个个娇生惯养让人伺候、抚慰,动辄就使性子给点颜色瞧瞧。也不像贪图热闹的杨树柳树们,一个个占据了水肥土美的好地方,便忘乎所以地摆首弄姿,轻飘飘只知炫耀自己。酸枣树默默地兀立肴,不鄙位卑,不薄弱小,不惧孤独。与春天紧紧握手,与日月亲切交谈,天光地色,尽纳尽吮。从不需要谁的特别关照与爱抚,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长成了那堵峭壁上的生命,让人领略那簇动人的风采。它真诚而没有嫉妒,它纯朴而从不贪婪;抬手向路人致意问候,俯首向胜利者恭贺祝福。

⑥那一年秋天,于不知不觉中,它竟结出一粒小小的酸枣。只有一粒,而且几乎小得为人们所不见。

⑦那酸枣是春光秋色日月星辰的馈赠,是一片浓缩的丹霞霓云。亮亮的,红红的,像玛瑙,像珍珠,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像那万仞峭壁的灵魂。见到它果实的那一刻,我陡地生出一个奇怪的想法:小酸枣,或许正是那颗酸枣树苦修苦熬数十年而得到的一颗心吧!有了心,它便会有梦,便会更加热烈地拥抱世界!

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文章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写景类记叙文第一部分的概括方法

要刻画景物,在表达方式上的选择必然是描写。景观都会因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因地点的变化而变化;任何一处景观,都有其区别于其他景观的独特特点。

答题公式:本文作者通过对何地、何时、何特点的景象(画面、环境、场面、场景)的描绘。

例:朱自清写的《春》,就是一篇纯粹写景的记叙文。其表象内容概括为:本文作者通过对我国春天万象更新(新)、艳丽奇美(美)、生机勃勃(力)的景象的描绘。

例:夜游雁荡山

暮色浓浓,景物朦胧。这浓,浓得像从天上垂下来的巨大的黑纱;那朦胧,又使人感到神秘。

我站在灵峰招待所门口,抬头看山峰,不禁连连叫绝!刚才阳光还未退去,我只感到山峰像刀削斧劈,十分奇特,现在更出奇了。你说暮色浓浓,山峰却轮廓分明;你说景色分明,却又朦朦胧胧。你就先看看合掌峰吧。站在灵峰寺右角看它像一只雄鹰,再看它那锋利的嘴,假如有人去偷神殿的圣器,它一定会扑过去啄他;它那剑翅的神态,仿佛丢一块石头过去,它就会展翅向你扑来。∥

我一边看一边想,这奇妙的景色不正是来自朦胧吗?如果不是暮色。那山峰所化成的形象就不会这样逼真。我怀着浓厚的兴趣,随着人们走到塔头岭看双笋峰。向西看,山峰像一个梳了发髻的老妇,那眉毛、眼睛、鼻子和没有牙齿的干瘪的嘴巴都十分逼真。她仿佛要与我诉说家务,讲讲儿媳妇的贤惠,儿子的孝顺,邻居的和睦;要与我讲讲现在的生活好起来了,还想多活几十年。再向东南方走过去,老妇隐去了,出来一位老头。这是一位蓄了长须的老头,他立在高山上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月亮出来了,云有时把月亮遮得忽明忽暗的,光线的变化使老头的胡须仿佛微微飘动了。

顺着山坡下去,老头归去了,出来一个老僧,在拱着手拜月。故而当地人称这“三景”是婆婆峰、老头峰、僧拜峰。∥

把山地铺了一层银,我小心地踏着银光,唯恐把这月光踏碎,破坏了这朦朦胧胧的美。我去看金鸡峰。峰的形状像一个顽皮的小孩,他躲在暮色里探头探脑地窥视对面的

山峰,仿佛在和谁捉迷藏。又走了几步,只见一只犀牛正伸长脖子在望月亮,这就是犀牛峰了。∥

我意犹未尽,只听见有人大叫:“回去了,回去了!”就不自觉地跟了过去,见许多人上了车,我看看车头上的字,都是温州市、乐清县几个单位的。他们特地来夜游雁荡山的,我本是因为时间紧才不得已夜游雁荡山,想不到雁荡山的夜景是这么的迷人。∥

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可以这样提问: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为什么要写这些事?为什么要写这些物?为什么要写这些景?就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1.情——就是为了表达某人或某物,对他人或其他事物的某种情感。

答题公式:

表达了谁对谁的哪种具体情感之情。

抒发了我对谁的哪种具体情感之情。

(只有情感是作者本人的情感时,才能用“抒发”了。低素质的表达是“写出了”——给人小学还没毕业的感觉)

例如:朱自清的《春》,本质内容概括为: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理——作者写这篇文章,就是为了揭示某个道理,总结经验教训,启迪自己或他人。

表述为:揭示了具体的道理。

例如:《小猫钓鱼》的故事

揭示了做任何事情都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否则必将一事无成。

3、义——是指人的品质、精神、灵魂。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或在一个人品高尚、精神积极、心灵美好的人类社会里,这就赋予了文学以教化功能,文学工作者写人记事,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记录好人做好事,赞美其精神、品质,引领社会向良性发展。同时,也记录和描述哪些坏人坏事,揭露和鞭挞其丑恶的嘴脸,警示人们引以为戒。因此在“义”这个主题上有正反两种概括模式。

(1)正面人物:赞美了谁的什么精神(品质、心灵)

例如:雷锋的事迹,应该表述为——赞美了雷锋助人为乐的品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2)反面人物:揭露(鞭挞)了谁什么的丑恶本质。

例如:法海囚禁白素贞,应该表述为——揭露了墨守封建立法、甘做法海封建卫道士的丑恶嘴脸。

注意事项:这里的什么必须是具体的精神品质,不能用定性类的词,如崇高、伟大、狭隘、渺小的抽象的特点来表述。

4.趣——是指人与生俱来的情趣、爱好、追求,这是幸福的源泉和核心内涵,有的人热爱自然,有的人喜欢小动物、有的人喜欢无拘无束、有的人喜欢养花种草。因此有很多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一个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表达这种美好的爱好和追求。

表述为:表达了谁何种兴趣(爱好、追求)。

例如:鲁迅的《社戏》——表达了孩子们喜欢自由、热闹和友谊的向往和追求。

第二部分要总体注意的问题是:这部分作者的表达目的,有时是单一的,或者情、或者理、或者义、或者趣;有时还有兼容的时候,既赞美人品,又抒发某种情感,或者其他几种组合在一起。

答题时要做到:1.不遗漏;2.要把主要的写作意图放在前面表述,次要的放在后面表述。

完整概括一篇记叙文的主题,就是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合起来。

例如:

《春》的中心思想概括为:本文作者通过对我国春天万象更新(新)、艳丽奇美(美)、生机勃勃(力)的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背影》的主题概括为:本文作者通过对父亲给我买橘子等事件的记叙,表达了父亲的深切爱子之情,抒发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恩和愧疚之情。

强调的内容:各种概括方法和表述方法要牢记。要在阅读训练中把这种理论方法转化为实践能力。仅仅背诵这种概括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老师提示的注意事项都是同学们经常犯的错误,要在做题过程中,时刻提示自己。

另外,小说的主题概括方法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与写人写事的记叙文概括方法完全一致;第二部分是概括作者通过事件和细节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第三部分是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现实。第二和第三部分与一般写人记事类的记叙文的主题揭示方法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在这里另做补充讲述。

现代文阅读全攻略

一般来说,在初中阶段的语文考试中,现代文阅读的分值要占到20-30分,因此,它的重要性已无须赘言。然而,相当一部分学生却在答这类题时失分严重,以至于对现代文阅读产生畏惧心理,从而大大影响自己的语文成绩。其实,现代文阅读并不难,只是你没有看清它神秘面纱下的真面目,缺乏相应的答题技巧而已。下面我们就文体的不同分别予以分析。

现代文阅读之记叙文

一、记叙文知识系统

记叙文有以下知识点:

表达方式、修辞方法、写作方法、照应、铺垫、伏笔、悬念、主旨、人物描写、景物描写方法及作用、六要素、记叙顺序、线索、人称等。

二、记叙文阅读理解常见题型及应对技巧

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记叙文分记人写事两大类,写事记叙文主要内容的概括一般是:人物加事件。即主要人物干了什么事。(字数允许还可以加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结果)记人记叙文主要内容的概括一般是:事件加人物性格。即通过什么事件,表现了人物什么性格。这是一句话概括记叙文主要内容最主要的两种方法。另外,还有合并段意、结合中心句等方法。

2、结合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是记叙文非常重要的一类题型。如:文中“我”两次流泪的原因是什么?某个代词具体指代的内容是什么?队长不放弃登山的理由是什么?对于白老师的所做作为,我的反应是什么?文中主要写了哪几件事?京京读课文的效果怎么样?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等等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这些都是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只要认真、细心阅读,真正读懂了课文内容,解答此类题目并不困难。

3、景物描写的作用

作者描写景物总有一定的目的和作用,没有目的的单纯的景物描写是没有的,因此,景物描写,特别是典型的景物描写往往容易吸引命题者的眼球。景物描写的作用成为记叙文重要的题型之一。景物描写一般有以下几个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景物描写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有时也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例如《荷花淀》开头部分的描写。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景物描写有时可以渲染一种特定的氛围,烘托人物的情趣、心境,表现人物的心理。例如《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一家去哲尔赛岛旅行,出发时,“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烘托了人物欢快的心情。见到于勒后,“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烘托了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

(3)、有助于展示人物性格

人物周围的环境,包括室内外的装饰布置,能够展示一个人的身份、气质、个性等,因此作家注意用景物描写来展示人物性格。例如《智取生辰纲》中,作者反复渲染天气炎热,对刻画杨志粗暴蛮横的性格很有帮助。

(4)推动情节的发展

有的环境描写还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如《智取生辰纲》中,天气炎热使得肩挑生辰纲的军汉见了树荫就想歇息,见了酒水就想喝,终于导致被药翻,可以说,如果没有天气炎热这个环境,这个故事就不会发生,正是环境一步步推动了这个故事的发展。

环境描写还有其他方面的作用,命题者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时,最容易考查的往往是景物描写的第二条,即渲染环境,衬托(烘托)人物心情。

4、人物描写的作用

刻画人物的方法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描写,或者叫正面描写;一种是间接描写,或者叫侧面描写。其中直接描写是最主要的刻画人物方法。间接描写是通过别人的评价或反应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偶有考题。主要考查的还是直接描写人物的方法,下面重点谈谈直接人物的方法。

直接描写人物的方法有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活动等五种方法。和景物描写一样,单纯的人物描写也是没有的,一个人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能够表现他的性格,这个很好理解,即使是外貌描写,也是为表现人物性格服务的,如:描写鲁迅的头发根根竖起,描写贝多芬的外貌等等。因此,我们判断、归纳人物性格不能凭空想象,而是都要根据作者对人物的描写来进行,尤其是根据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包括细节)、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进行。

常见的题型是:“某处描写属于什么描写?表现了人物的什么性格(心理、感情等)”答这类题时,我们就要从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几个方面来回答,至于这些描写表达了人物的什么性格,什么心理,什么感情等,则需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分析。记住,分析尽可能要全面,尽可能避免漏答得分点。分析不全面往往是学生不能得满分的主要原因。

5、重点句子、段落的作用

记叙文中对重点句子、重点段落的考查也是一种常见的题型,解答这类题一是要结合该句、该段上下文的内容,看看有无点明主旨、总结、总领、过渡、铺垫、伏笔、照应等的作用。再一个就是看看在结构上有何作用,有的问题干脆点明在结构上的作用,这更要考虑总结、总领、过渡、铺垫、照应等作用,如果该句或该段在文章的开头,并且在内容上是对下文的概括,要考虑总领;如果该句、该段在文章的中间,并且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就要考虑过渡;如果该句、该段在文章的结尾,就要考虑总结;如果该句、该段在文章的开头或中间,交代事

件发生的必要的基础、条件等,则要考虑铺垫;如果该句、该段和下文某句内容类似或有因果关系,则要考虑照应。

强调一点,铺垫与伏笔的区别:伏笔与铺垫的区别是很明显的。从目的和作用上看,铺垫是衬托。作者尽管是在次要人物或事件上下功夫,其着眼点却是主要的人物或事件。伏笔是“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作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它常常与“照应”配合使用,即所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从形态上看,为了达到衬托的目的,铺垫对起陪衬作用的部分往往大肆渲染,惟恐读者不见,因此,铺垫可以说是“显性”的;而伏笔呢,一般说来,贵在一个“伏”字,通常比较隐蔽,所谓埋下伏笔,即指这一点。因而,伏笔是“隐性”的。巧妙的伏笔,在没有看到“照应”之前,貌似“闲笔”。铺垫所使用的笔墨往往较多,可谓浓墨重彩(当然,其程度不及对主要人物或事件的描写);而伏笔通常只是一两笔,点到为止,否则就失去了“伏”的意义。

6、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题型。

例如:给加点字注音、解释词语、选文出处、作者及朝代等。说明文、议论文也有此类题型。解答这类题主要靠平时积累,答题时基本上无技巧可言,个别词语解释需结合语言环境(即该词语所在的句子或文章)。

7、文中引用故事、寓言、谜语的作用

在文章中引用故事、寓言、谜语等的作用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引出某个话题,增强文章的趣味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例如:

8、考查学生对文体知识的掌握情况的题型。

一些题型就是专门考查学生对文体或写作知识的掌握情况的,例如;本文运用的写作方法是什么,某个句子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某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是什么等等。这类题最容易丢分。主要原因就是概念不明,例如把表达方式写成修辞方法,把写作方法写成表达方式等,这类题的答案比较固定,要用文体或写作的术语回答,如果答不到点子上,写的再多,语言再美,分析的再透彻也不会得分。因此,做这类题时,一定要弄清这几组概念,使自己的知识系统化,千万不要张冠李戴。

附表

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反问、设问、借代等。

写作方法:象征,对比,拟人,以小见大,欲扬先抑,侧面描写,托物言志,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等。写作方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或

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

9、代词的指代内容

文中某个代词具体的指代内容是什么也是现代文阅读考查的一个题型,这主要还是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一般来说,课文内容理解了,这类题就不难解答。代词的指代内容一定在代词之前先行出现过,然后再次出现时,为了避免重复才用代词来代替,所以,代词的具体指代内容一定就在这个代词之前,稍留心即可找出。

10、写此而言彼问作用

文章明明是写此,作者却故意荡开一笔写彼,这样写的作用一般是通过对比或衬托,突出此的某种特点,因此,回答这类问题时,“通过对比或衬托,突出此的某种特点”几乎就是一个固定的格式了。

11、结合实际或举例谈看法

结合实际或举例谈谈自己对某个问题或某种现象的看法,不管是记叙文或是说明文或是议论文,都是一种常见的题型,一部分同学看到这样的题就发懵,不知如何解答,其实,这类题并不难,甚至可以说是送分题。解答这类题分两步,一是要结合实际或举例,再一步就是谈自己的看法。由于没有固定答案,所以“言之有理,自圆其说”这八个字是关键,只要你的分析、你的观点不偏激、不错误,能结合自己或联系实际,一般都能得满分。遗憾的是,相当一部分同学答这类题审题不清,答题不全面,往往是直接谈自己的看法而忽略结合实际或举例。

记叙文常见的题型大概就这么多,最后还要强调一点,那就是题干中如果没有说明让你概括或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那就尽量使用文中的原词原句来回答。

我把以上常见题型及应对要点编成顺口溜,希望能对同学们理解、记忆有一点帮助。

现代文阅读题解答口诀

阅读分析难度高,

解答问题有诀窍。

认真阅读第一步,

跳读筛选很重要。

代词近年也出题,

指代内容前面找。

文体修辞及写作,

概念千万别混淆。

文中故事与谜语,

引起兴趣不可少。

写此插彼人或物,

对比突出应思考。

环境描写有目的,

渲染衬托须记牢。

人物描写方法多,

语动外心最重要.

联系实际谈看法,

言之有理分难跑。

以上几点能理解,

阅读一定能考好。

当然,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现代文阅读这一问题,还是要踏踏实实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而提高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还是平时多读、多思,多品味语言,多体会感情,理解并牢固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各种文体常识及写作基本知识,谈到哪个问题,大脑中马上出现相应的知识系统,这样,才能从容应对现代文阅读试题。

现代文阅读概括文章内容(精)

常见考点一:复述故事或概括内容。答题技巧:可按以下方式组织语言:谁(在何时何地 +干什么 +结果怎么样,或:什么(事物 +怎么样。注意表达的准确和简洁。 常见考点二:概括层意(段意。 常见考点三: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答题技巧: (1情节的划分。划分情节要看过渡。时间的变换、地点的转移、人物感情的变化、人物的转换等,往往是划分的依据。划分时要看这些过渡的句子。 (2情节的概括。一般是概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各部分内容。 概括方法一:小标题式概括。(适用于篇幅较长的小说①围绕小说中的某一线索进行概括。如鲁迅的小说《故乡》,按地点线索概括,可以分为: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②按故事发展过程进行概括。如孙犁的小说《芦花荡》,按故事发展可分为:背景(引子→ 护送(开端→受伤(发展→报仇(高潮和结局。 概括方法二:表述式概括。(适用于较短篇幅或试题针对情节各部分内容,用具体的语言进行概括。特别是对高潮、结局内容概括的考查较为常见。概括时,一般要求用简洁、完整的句子。 概括方法三:根据中心句或过渡句来概括。(一般结构思路清晰的文章采用①熟练阅读文章,了解文章大意,可以找段落中心句作为段意(有时要对中心句进行适当的删改。②根据已有的故事情节的提示概括主要的故事情节。 《站牌下的约定》 西湖往南。一路景区。有一个公交车站,叫九溪。 每天一早,这个公交站牌下,就会站满了人,赶着上班的,背着书包去上学的,转车去景区看风景的。 一辆公交车来了,一辆公交车开走了。

早晨的阳光,淡淡地将树梢点亮。 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站牌下,出现了一对母女。女孩手里捧着一本书,妈妈弯下腰, 手指着书,一行行教女孩读。偶尔会抬起头,看看公交车来的方向。 春寒料峭,女孩的双手和小脸,都冻得红红的。女孩的读书声,清脆,响亮,细听听, 还有一点点颤音。 候车的人纷纷侧目,好奇地注视着这对母女。连等车的时间,都不放过,教孩子拼音识字呢。这个母亲,可真够操劳,真够费心的。 一辆开往郊区的公交车驶来了。妈妈匆匆交代女孩几句,跑向公交车。妈妈跳上了车, 女孩捧着书,看着车门关上,目送公交车开远,才捧着书,走开。 每天早晨都是这样。 奇怪的是,有时候是妈妈先到公交车站,有时候却是女孩先到。 遇到天气不好,妈妈就会领着孩子到车站边的一家单位的门廊下,教孩子读书。 一天也没有间断过。 有一天,终于有位乘客忍不住,走过去问妈妈:“你女儿学习真用功,几岁了?” 妈妈抬起头,摇摇头,她不是我女儿。 那你们是…… “妈妈”说,我也是等公交车的。她是附近一个清洁工的女儿,我见她没学上,经常一个人在车站附近孤单地游荡,我就想,能帮她一点儿,是一点儿。所以,我就和她约定,每天我早一点来等车,教她十几分钟。 原来是这样。

小学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转载) 令狐采学 阅读一篇文章,必须领会它的主要内容,只有掌握了主要内容才能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那么,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呢?我结合我教学中的点滴体会总结如下: 1、题目扩展法。有的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2、要素归纳法。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找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这就是主要内容。这个和写事文章差不多,如我教三年级的《燕子专列》,在听了教研活动的课后,我就是按照这个方法来进行的,结果效果很好。 3、段意合并法。把每段的段意连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和时间赛跑》一课运用这个方法就很好。 4、摘录句段法。有的文章中的总起、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 5、取主舍次法。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根据主要的来概括它的主要内容。 6、问题回答法。有些问题,只要回答出来也就是概括出了主要内容。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一直是中段学习的一个重点,更是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我们的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思维时常跳跃,总是不能很好的把握文章内容,因此对课文的理解也总是一半一半,很是不完整,要是面对长篇大论的文章,那可真是难为死它们了,不要说是10来岁的小孩,就是成人也会感觉有些吃力。但是,每一种知识的获得必有其一定的学习方法。对于写事文章我总结如下: 概括文章首先要知道主人公是谁,发生了哪几件事情,结果怎样了?这一思路展开,同时语言也要围绕主人公进行表述,详写的事情一定要表达具体,略写的部分用一个短语或是简单的话简明概括就行了。大致知道了这样的概括的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老师再稍加对此法进行补充巩固,不断的完善孩子们的这一学习能力,经过潜移默化的影响,相信孩子们能较好的把这一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去,从而有效提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使自己能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课文内容。 从中也让我明白,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教学还是要步步引导孩子们学会这一概括的方法,面对学生们的不完整概括时,不能操之过急,以教师的思路帮助孩子们概括,这样的教学很片面,孩子们只能知道本课的主要内容,而不能培养起这一学习能力,那我们的这一内容的教学也就是失败的。因为,课堂

记叙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考点解说 文章的主要内容,用四个字概括,就是“写什么”。在考题中,可以要求概括全文的内容,也会考查对某一部分内容的概括。 从全文来看,题目中常常出现“主要内容”,“写了什么”,“大致内容”等词语。叙事文大致概括出六要素的内容;写人文概括出人物的主要表现,是怎样的人;状物文一般概括出形、色、大小、用途及与人的关系;写景文概括出怎样的景物。 从某一部分来看,题目中常常出现“为什么”“如何”“怎样”“哪些”等词语,需要联系上下文总结归纳。 主要内容的表达须完整、明确、简洁。 此知识点常见题目及答题技法如下: 1.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答题步骤: (1)浏览全文,确定题材; (2)找出写作对象; (3)联系全文,选择概括方法; (4)组织语言,谁(写作对象)做了什么或谁(写作对象)怎么样。 2.乌鸦是如何喝到瓶子里的水的?/短文通过哪些事例来说明霍金是挑战命运的勇士? 答题步骤: (1)在文中找到相应的段落; (2)选择合适的概括方法; (3)组织语言,运用关联词联接。

同学们在概括归纳内容时有三个方面的困难: 一是缩不短。概括课文大意时,常常讲着讲着就接近复述课文内容了。二是概括时分不清哪些该删,哪些该留。 三是抓不住重点,不分主次。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总结了一些方法:

雪 鲁迅 ①…… ②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③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②、③段的主要内容?(3分)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对段落大意的概括。解答这类题,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步骤完成:(1)浏览②、③段; (2)找出写作对象,第2自然段的写作对象是孩子们,第3自然段的写作对象是雪罗汉; (3)联系全文,选择要素串联法;找出人物、时间、事件;

现代文阅读概括文章内容

常见考点一:复述故事或概括内容。答题技巧:可按以下方式组织语言:谁(在何时何地)+干什么+结果怎么样,或:什么(事物)+怎么样。注意表达的准确和简洁。 常见考点二:概括层意(段意)。 常见考点三: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答题技巧: (1)情节的划分。划分情节要看过渡。时间的变换、地点的转移、人物感情的变化、人物的转换等,往往是划分的依据。划分时要看这些过渡的句子。 (2)情节的概括。一般是概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各部分内容。 概括方法一:小标题式概括。(适用于篇幅较长的小说)①围绕小说中的某一线索进行概括。如鲁迅的小说《故乡》,按地点线索概括,可以分为: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②按故事发展过程进行概括。如孙犁的小说《芦花荡》,按故事发展可分为:背景(引子)→护送(开端)→受伤(发展)→报仇(高潮和结局)。 概括方法二:表述式概括。(适用于较短篇幅或试题)针对情节各部分内容,用具体的语言进行概括。特别是对高潮、结局内容概括的考查较为常见。概括时,一般要求用简洁、完整的句子。 概括方法三:根据中心句或过渡句来概括。(一般结构思路清晰的文章采用)①熟练阅读文章,了解文章大意,可以找段落中心句作为段意(有时要对中心句进行适当的删改)。 ②根据已有的故事情节的提示概括主要的故事情节。 《站牌下的约定》 西湖往南。一路景区。有一个公交车站,叫九溪。 每天一早,这个公交站牌下,就会站满了人,赶着上班的,背着书包去上学的,转车去景区看风景的。 一辆公交车来了,一辆公交车开走了。 早晨的阳光,淡淡地将树梢点亮。 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站牌下,出现了一对母女。女孩手里捧着一本书,妈妈弯下腰,手指着书,一行行教女孩读。偶尔会抬起头,看看公交车来的方向。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六种方法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六种方法 我们阅读一篇文章,必须领会它的主要内容,只有掌握了主要内容才能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那么,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呢 1.题目扩展法。有的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 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如《飞夺沪定桥》一课的标题适当补充一下:本文写的是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克服重重困难,夺取泸定桥的经过。 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2. 要素归纳法。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找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这就是主要内容。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的四要素:时间是1948年5月25日,地点是隆化中学附近,人物是董存瑞,事件是董存瑞舍身炸毁暗堡。概括这四要素可得出主要内容: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董存瑞在紧急关头毅然舍身炸毁了前进途中的暗堡。 3. 段意合并法。把每段的段意连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黄继光》一课,可分为四段,段意分别是:(1)黄继光所在营接到新的战斗任务;(2)黄继光向指导员请战;(3)黄继光顽强战斗,壮烈牺牲;(4)黄继光所在营攻占了五九七?九高地。根据段意归纳为:在抗美援朝战争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顽强战斗,壮烈牺牲。 4. 摘录句段法。有的文章中的总起、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如《养花》一文,可根据结尾段来概括它的大意:课文主要写养花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5. 取主舍次法。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根据主要的来概括它的主要内容。如《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和尝花生几件事。从文章看,“种花生”和“收花生”写得简略,是次要的;“尝花生”写得详细,是主要的。根据课文主次可以这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形。 6. 问题回答法。有些问题,只要回答出来也就是概括出了主要内容。如《飞夺泸定桥》提出下面问题:①课文写的是红军在什么情况下飞夺泸定桥的②他们是怎么“飞”又是怎么“夺”的③结果怎样把这些问题的回答归纳起来,就是主要内容。 总之,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还很多,不管用哪种方法,都首先要认真阅读、分析,以上!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一直是中段学习的一个重点,更是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我们的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思维时常跳跃,总是不能很好的把握文章内容,因此对课文的理解也总是一半一半,很是不完整,要是面对长篇大论的文章,那可真是难为死它们了,不要说是10来岁的小孩,就是成人也会感觉有些吃力。但是,每一种知识的获得必有其一定的学习方法。对于写事文章我总结如下:概括文章首先要知道主人公是谁,发生了哪几件事情,结果怎样了这一思路展开,同时语言也要围绕主人公进行表述,详写的事情一定要表达具体,略写的部分用一个短语或是简单的话简明概括就行了。大致知道了这样的概括的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老师再稍加对此法进行补充巩固,不断的完善孩子们的这一学习能力,经过潜移默化的影响,相信孩子们能较好的把这一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去,从而有效提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使自己能

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

浅谈“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策略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是一项重要的阅读能力。作为教师,要特别抓好这一能力的训练,既要教给学生一定的方法,还要让他们不断实践,在实践中提升。笔者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不同体裁的文章,不同形式的概括 (一)叙事类文章,不拘一格 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它是小学最常见的一种文体。抓好记叙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就差不多是抓好了整个小学阶段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 1. 理清思路,提取要素 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曾指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显然,阅读理解要从理清思路入手。而叙述性文章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四个要素。其中事情又由起因、经过、结果组成。在概括这类文章时,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这样的句式,通过提取主要信息来概括主要内容。 例如:人教版五(下)的一篇课文《晏子使楚》,事情发生的时间是春秋末期,地点是楚国,人物是齐国大夫晏子、楚王,事件是在晏子出使楚国期间,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三次聪明回击。把这四要素连接起来,就可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巧妙回击, 维护了国家尊严。 2. 串联情节,标题概括 情节是记叙文的核心要素之一,没有情节便不能称为记叙文。而一篇优秀的记叙文必然要有“波澜”,也就是起伏的情节。因此,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也可以选取有代表性的情节进行概括,通常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运用小标题概括法。巧用标题概

括,可以更好地梳理文章的内容,使情节一目了然,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概括。 3. 巧用词语,辐射感知 文章由句子组成,句子则由一个个词语所组成。词语的出示既可以作为初读环节中字音、字形、字义的检查,也可以作为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一个媒介。 ①以一个词语辐射 温州市小语教研员曹鸿飞老师在执教略读课文《学会看病》时,通过“按图索骥”这个词语的理解,用一句话“那么在课文中又是什么意思呢”引申出课文内容,以一点辐射到全文,真可谓是妙举。 ②以一串词语辐射 记得一位老师曾经上过四(下)的一篇课文《普罗米修斯》,老师在字词检查关的第二次出示了这样一组词: 在纠正学生字音后,徐老师先让学生说说这四个神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然后通过人物关系的箭头标示,再来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不仅降低了概括的难度,也实现了词语的活用。 (二)说明性文章,善用表格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阅读这类文章,要抓住说的是什么事物、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的、说明的物体有什么特点,然后进行概括。对于这类文章,运用表格进行概括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文言类的小古文,巧借题目 文言类小古文,语言凝练。概括这类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要善于借助题目,从题目着手,进行扩展。 人教版六(下)第一组课文中有一篇文言文是《两小儿辩日》,概括这 类文章的主要内容时我们可以这样做: 根据题目,教师问:辩是什么意思?谁和谁争辩?他们在争辩什么?各自执什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微课设计及反思 作者:文德义学校:重庆市教科院巴蜀实验学校 一、教学背景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第二学段的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可见,小学3-4年级是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阶段,培养学生把文章由厚读薄的能力,即培养学生高度的概括能力。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见长,用一两句话表达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对小学生来说实非容易。他们在概括主要内容时往往会出现以下困难:1、缩不短。概括课文大意时,常常讲着讲着就接近复述。2、概括片面。课文内容那么多,顾前不顾后,概括不准确。3、抓不住重点。在概括课文大意时,分不清楚哪些内容该留,哪些内容该删,难以取舍。如何帮助学生准确、简洁、快速地概括出课文主要内容,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教给学生几种方法。 二、设计思路 针对学生对于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出现的问题,给予有针对性地方法指导。 三、教学目标 1、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五种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能根据不同类型的文章采用合适的概括方法。 五、教学时间 9分33秒微课堂 六、教学适用对象 小学4-5年级学生 七、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屏软件 八、教学设计与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学习一篇课文或读完一篇文章,老师总是要求我们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你有没有困难呢? 生1:有,每次我概括文章时,都说很多,老师总说我是在复述文章。 生2:一篇文章那么多内容,我总是概括不全,或者跑题了,没说到重点。 师:不光是你们,老师发现好多同学都有类似的问题。1、缩不短。概括课文大意时,常常讲着讲着就接近复述。2、概括片面。课文内容那么多,顾前不顾后,概括不准确。 3、抓不住重点。在概括课文大意时,分不清楚哪些内容该留,哪些内容该删,难以取舍。而概括主要内容的要求是内容准确、重点突出、语句同孙、表述简洁。 生:就是,就是,这可怎么办呀? 师:别急,老师这里有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好方法。 二、方法大揭秘 1、课题扩充法

小学阅读理解概括主要内容

阅读理解(概括主要内容) 准确、简洁概括出文章主要内容,有四种方法: 标题扩充法 段意合并法 要素串联法 句子摘抄法 方法一:标题扩充法 有些文章的题目就是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我们只要把文章标题稍加扩充,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可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认真读全文。 ?(2)以文章标题为中心,顺次提出一二个或二三个相关问题。 ?(3)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回答出所提出的问题。 ?(4)把答案组织串联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用“标题扩充法”概括《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主要内容。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乖巧的小女孩儿,赤着脚在街上走着。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她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叫一个男孩儿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 小女孩儿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 可怜的小女孩儿!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儿,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她觉得更冷了。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再说,家里跟街上一样冷。他们头上只有个房顶,虽然最大的裂缝已经用草和破布堵住了,风还是可以灌进来。 她的一双小手几[jī]乎冻僵(jiānɡ)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chī)!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儿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ɡěnɡ)。 她又擦了一根。火柴燃起来了,发出亮光来了。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一直看到屋里。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儿走来。这时候,火柴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这一回,她坐在美丽的圣诞树下。这棵圣诞树,比她去年圣诞节透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还要美。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一个样,在向她眨眼睛。小女孩儿向画片伸出手去。这时候,火柴又灭了。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成了在天空中闪烁的星星。有一颗星星落下来了,在天空中划出了一道细长的红光。 “有一个什么人快要死了。”小女孩儿说。唯一疼她的奶奶活着的时候告诉过她:一颗星星落下来,就有一个灵魂要到上帝那儿去了。

概括主要内容方法

概括主要内容方法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法一:段意合并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最常用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1、各段大意之间,有的要加上一些过渡词语,以便读起来通顺贯。 2、要区分重点段落和非重点段落,做到有详有略,有的甚至可以舍去。 法二:要素串连法。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飞夺泸定桥》就可以这样来概括主要内容。 法三:问题概括法。作者写一篇文章,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几个问题,按一定的顺序写的。读写一篇文章,我们可想一想,作者所要说明的是哪几个问题?把这几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穷人》一文,读后可以行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桑娜在等丈夫回来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她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想的?为什么她会这样想?丈夫回来以后,她又是怎么想的?一一回答这些问题,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法四:标题扩充法。有些以内容命题的文章,我们可以根据标题去阅读,追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叫“标题追溯法”。如《伟大的友谊》一课,我们抓住标题便可追溯到主要内容。 法五:内容借助法。这种方法,就是借肋文章中的句或段来总结主要内容。如《养花》一课,结尾的“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 总之,不管运用哪种方法,都必须先认真阅读课文,分析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各种方法结合运用,效果更好。

相关文档: ?主要内容概括方法 ?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方法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方法 ?小学概括主要内容方法 ?概括新闻主要内容方法 ?概括短文主要内容方法 ?申论概括主要内容方法 ?概括主要内容答题方法 ?概括段落主要内容方法 更多相关文档请访问:https://https://www.doczj.com/doc/c24711785.html,/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六种方法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六种方法(转载) 一、段意归并法。 把每段的段意连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先把全文读一遍,对课文有个大致的了解;再一段一段认真的读,读懂每个段,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段落大意,只要把每个段落大意合理地连接起来,就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如《普罗米修斯》一课,见课本语文园地八。 二、题目拓展法。 有的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归纳这类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从审题入手,弄懂题目的含义,然后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桂林山水》一课,就可以从课文中找出桂林山水的特点加以概括,就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本篇课文主要写了桂林水的静、清、绿和桂林山的奇、秀、险,从而表达了作者对桂林山水的热爱之情。 三、综合归纳法,如写事的文章。 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找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这就是主要内容。如《桥》一文:时间是下着大雨的黎明,地点是木桥前,人物是老支书,事件是老支书不顾自己的儿子舍身救群众。概括这四要素可得出主要内容:下着大雨的黎明,在木桥前老支书不顾自己的儿子舍身救群众的事。 四、抓重点词句(中心句、中心段或过渡段)。 有些文章结构上的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或内容上的中心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如《养花》一文,可根据结尾段来概括它的大意:课文主要写养花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有时候我们摘录中心句后,还需要“串”。如老舍笔下的《猫》,既写了大猫,又写了满月的小猫。我们在概括课文大意时,必须把文中两个中心句串联起来:猫的性格很古怪,而满月的小猫更可爱。还有的时候,中心句表达比较烦琐,我们还需要“缩”,精简一些修饰性的词语,使课文大意表达得更精炼。 五、取主舍次法即重点归纳法。 有时一篇文章,其重点部分十分突出,而全文的主要内容就在其中。因此,只要抓住这个重点部分的段落大意,再加上一些必要的补充交代,全文的主要内容就归纳出来了。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根据主要的来概括它的主要内容。如《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和尝花生几件事。从文章看,“种花生”和“收花生”写得简略,是次要的;“尝花生”“议花生”写得详细,是主要的。根据课文主次可以这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时尝花生,议论花生的好处的情形。 六、问题回答法。有些问题,只要回答出来也就是概括出了主要内容。如《草船借箭》提出下面问题:①课文写的是诸葛亮在什么情况下借箭的?②他们是怎么借的?③结果怎样?把这些问题的回答归纳起来,就是主要内容。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复习课教案 教案目标: 1.回顾、梳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学习灵活运用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做到语言通顺、完整、简洁。 教案重、难点: 灵活运用方法完整、简洁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案准备: 1.课前印发阅读材料《换伞》。 2.课前自主复习,填写表格,小组交流。 教案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晰目标 1.我们一起学过了许多文章,也做过许多篇阅读。那么老师想问你们,学习一篇文章,一般有哪些要求?或者说阅读考试中有哪些类型的题目。 预设: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重点句的含义理解词语 体会作者的感情,谈感受领悟文章表达方法 2.弄懂了这些问题,才能闻到墨香,才能读出文字传达给我们的意韵,才能为我所用。这节课我们来复习一下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板书: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回顾方法,提炼要求 师: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能力的题目在阅读中经常会考到。 有这样的一篇阅读是《征服》,第二题要求学生概括“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这是两位同学的答案,你认为哪个比较好?为什么? (1)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劫犯劫持了一位孕妇,在孕妇快要生孩子的时候被生命征服,拯救了孕妇和孩子。 (2)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劫犯情急之下劫持了一位孕妇,孕妇因为极度惊吓马上要生产,劫犯在漫长无期的牢狱之灾和一条即将出生的生命之间,选择了后者,他举手投降,警察抓住了他。但孕妇已无法坚持到医院,这个劫犯说自己是个医生,他得到警察的允许成功帮孕妇接生,拯救了孕妇和孩子。 引导学生说出简洁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不仅仅只是简洁,还要做到语言(生:通顺) 事情还要说(生:完整) 小结:通顺、完整、简洁(板书) 三.小组合作,自主归纳 过渡:怎样才能完整、通顺而又简洁地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呢?你们知道哪些方法?【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出示:题目拓展法段意合并法六要素归纳法

记叙文阅读之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记叙文阅读之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含练习)- 记叙文的主要内容指主体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以及主人公和重要人物的活动、行为,还包括人物的社会意义、作者的感情倾向等等。那么如何才能快速准确简洁地概括主要内容呢?常见的概括方法有以下几种: 1.“六要素”综合法。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可以表达为:主要人物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形下做(或说)什么事(或话),最终结果怎样;当然,在答题时要视具体情况来确定,有时要素可以有所取舍。 2.关键词语提炼法(含中心词句提炼法)。即在阅读过程中,必须注意对理解文章内容有帮助的关键词;同时更要注意文章一些特殊句子,如开头句、结尾句、过渡句等,它们往往与文章中心内容要点密切相关3.段意合并法。即在阅读过程中,合并那些内容集中的自然段,把整个文章分成几个部分。分段可按时间顺序、事情发展的顺序、总分顺序等划分。分段以后,用一两句话说出大致意思。然后将各段的段意合并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4.去粗取精法。即在概括的时候,找准与原因或条件相关联的词句,去除不必要的修饰、限制语,保留极为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关键的、能够揭示事物因果关系或条件关系的词句。 我们在选用上述方法概括内容时,必须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准确”,不能以偏概全,概括要点时不能有遗漏;不能以罗列代替概括,把罗列到的小的具体材料当作要点概括。二是“简洁”,这是从答题字数要求来说的,有许多题目明确要求答案在多少个字以内,所以,答题的语言一定要精练,切忌罗嗦。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概括的内容要具体。有的同学常用"经过""结果"之类的词代替内容,太空洞,这不行。应该写出经过是什么,结果怎样。 二是概括的要点要全面。一篇文章的内容往往有几个要点,要抓全,不能丢要点。 三是语言要简明,不罗嗦。就是要把文章的"水分"去掉,使内容表达得简单明了。 (二)记叙文中心思想的把握和概括 好的记叙文总是避开直接表述中心思想,因而增加了把握它的难度。言在此而意在彼,或是通过相关人物的描写、相关事件的叙述来隐晦地、含蓄地表达作者的主旨,因此把握中心思想的原则是:必须从整体上去把握感知,切忌拘泥、局限某一局部纠缠不清,即使是某一片段、段落的分析,也必须立足于文章的整体去思考、探究,掌握整体和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在抓住本质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精确、完备的概括。 一般的方法是: 1、从文中标题入手:有的文章题目概括了中心,体现文章主要内容;有的文章标题直接揭示了中心思想。 2、从分析文章开头、结尾入手:有的文章开篇点明或揭示了中心;有的文章在结尾处点明主题或深化中心。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一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归纳: 1、段意综合法。一篇文章可以分为几段,每一个段落大意都概括了一个段落的主要意思,把各段的段意综合起来,就能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了。综合组织各段的大意为主要内容,并不等于各段大意的总和,概括时一定要注意区别重点段落与次要段落,做到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例如:《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共写了五方面内容:(1)从地球在整个宇宙的位置看,地球是十分渺小的;(2)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很小;(3)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而又遭到无节制的开采和随意的毁坏,面临资源枯竭的危险;(4)人类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供居住;(5)人类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把各段段意综合起来,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作者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空间“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说明了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 2.分析比较法。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不一定一次就能抓住,这就需要反复地进行分析比较,分析内容的主次,准确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文章还需要分析文中的关键词句和段落,抓住了这些关键词句和重点段落,主要内容也就容易归纳了。 例如:《落花生》一文,第一段讲的是种花生和收花生。第二段讲的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花生,谈论花生。显然第二段是重点段,其中,先谈到花生的特点和好处,后以花生喻人,讲应该怎样做人。所以归纳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时要抓住第二段,特别是爸爸的话。可归

纳为:一家人谈论花生的好处,爸爸告诉我们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3.文题扩展法。有许多文章题目本身就已经高度概括了主要内容。所以,只要仔细解剖题目,把题目扩展开来,就容易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例如:《草船借箭》这篇课文,通过文题我们就可以看出本文的主要内容是:诸葛亮施妙计,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的故事。又如:《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从题目中,我们可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首都人民在十里长街迎送总理灵车的感人场面。 4.问题串连法。我们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边读边提出问题的习惯和能力,这样有助于我们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果我们能在阅读中,依据文章的顺序,提出相应的问题,我们就可以按问题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例如:学习《鲁滨孙漂流记》一课时,让学生阅读,然后设计以下问题:课文讲的是谁的什么事? 鲁滨孙漂流的原因是什么? 漂流了多少年? 他是怎样生存下来的?认真思考然后回答,就能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即:鲁滨孙因乘船遭遇暴风失事,漂流到荒岛,一个人在荒芜人烟的小岛上战胜了种种困难,生活了二十多年。 5.概括要素法。凡是写人、记事的记叙文,都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只要弄清楚这几个要素,并加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可以把握了。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方法

1、借用课题概括法。小学教材中的课文,有一大部分的课题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如:《大自然的声音》《齐白石的画》《动物远游》等。这些以内容命题的文章,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题去阅读,去追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样的方法适合记叙文。 2、找“六要素”法。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都包含了我们常说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帮会组学生找到这几个基本要素,然后用一些词语把他们串连成一句通顺的话,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3、段意合并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最常用的方法。适合各种文体。 4、问题概括法。作者写一篇文章,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几个问题,按一定的顺序写的。读写一篇文章,我们可想一想,作者所要说明的是哪几个问题?把这几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适合写景、状物的文章。 5、找中心句法。一些文章,每段都有中心句,像《激光》《鲸》等说明文。可以让学生找出中心句,然后加以整理,便是主要内容了。 读文章,我们要学会抓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既是一种重要的阅读能力,也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 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有: (1)记人的课文。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课文写的谁?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然后概括主要内容。如《桥》一文的主要内容是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挽救了全村人的性命,而他和自己的儿子却被洪水吞没了,塑造了一个英勇无私的共产党员形象。又如《晏子使楚》一文的主要内容是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 (2)叙事的课文。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如《金色的鱼钩》一文的主要内容是在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最后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3)写景的课文。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写的是什么景物?它有什么特点?按什么顺序写的?然后再进行概括。如《草原》一文的主要内容是:作者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内蒙古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厚情谊。 (4)状物的课文。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写的是什么事物?从几个方面写了它的特点?怎样写的?然后进行概括。如《鲸》一文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小学语文阅读技巧: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小学语文阅读技巧: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概括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其前提是要熟悉文本。在对整篇文章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再抓住主要的,去掉次要的,就能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下面几种方法: 一、题目扩展法 有些文章,题目本身就是内容的高度概括,我们只要结合文章对题目进行扩展和细化,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概括出来了。 误区警示:题目扩展法不等于扩句 题目扩展法与扩句训练有着本质的不同。扩句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修饰、限制的词语,使语句更加生动具体,而“题目扩展法”必须和文章内容相联系,让题目表述的内容更加具体化,使读者不但知道写什么,还知道是从哪些方面写的。 二、段意合并法 首先化大为小,确定这篇文章是分成几部分来写的,即分成几段。然后概括出每一部分所写的内容。最后,把几个部分的段意组合起来,做到语句连贯,内容完整,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概括出来了。 三、要素归纳法 记叙文一般包含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把这六要素弄清了,综合起来,再整理好语序,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摘录句段法 有些文章结构上的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或内容上的中心句就体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时把这些句子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五、取舍主次法 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根据主要的来概括它的主要内容。 除此之外,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还要注意以下三点: (1)概括的内容要具体。有的学生常用“经过”“结果”之类的

词代替内容,太空洞。应该写出经过是什么,结果怎样。 (2)概括的要点要全面。一篇文章的内容往往有几个要点,要抓全,不能丢要点。 语言要简明,不啰嗦。就是要把文章的“水分”去掉,使内容表达简单明了。

经验总结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六种方法

经验总结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六种 方法 我们阅读一篇文章,必须领会它的主要内容,只有掌握了主要内容才能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那么,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呢? 1. 题目扩展法。有的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如《飞夺沪定桥》一课的标题适当补充一下:本文写的是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克服重重困难,夺取泸定桥的经过。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2. 要素归纳法。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找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这就是主要内容。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的四要素:时间是1948年5月25日,地点是隆化中学附近,人物是董存瑞,事件是董存瑞舍身炸毁暗堡。概括这四要素可得出主要内容: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董存瑞在紧急关头毅然舍身炸毁了前进途中的暗堡。 3. 段意合并法。把每段的段意连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黄继光》一课,可分为四段,段

意分别是:(1)黄继光所在营接到新的战斗任务;(2)黄继光向指导员请战;(3)黄继光顽强战斗,壮烈牺牲;(4)黄继光所在营攻占了五九七?九高地。根据段意归纳为:在抗美援朝战争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顽强战斗,壮烈牺牲。 4. 摘录句段法。有的文章中的总起、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如《养花》一文,可根据结尾段来概括它的大意:课文主要写养花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5. 取主舍次法。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根据主要的来概括它的主要内容。如《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和尝花生几件事。从文章看,“种花生”和“收花生”写得简略,是次要的;“尝花生”写得详细,是主要的。根据课文主次可以这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形。 6. 问题回答法。有些问题,只要回答出来也就是概括出了主要内容。如《飞夺泸定桥》提出下面问题:①课文写的是红军在什么情况下飞夺泸定桥

记叙文阅读理解考点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记叙文阅读理解考点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阅读一篇文章,必须领会它的主要内容,只有掌握了主要内容才能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那么,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呢? 1. 题目扩展法。有的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2. 要素归纳法。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找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这就是主要内容。 可以表达为:主要人物在什么情境下做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答题格式: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时间、地点)+主要事件+事件结果 时间、地点可根据具体情况取舍,人物事件不可少 3. 段意合并法。把每段的段意连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4. 摘录句段法。有的文章中的总起、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 5. 取主舍次法。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根据主要的来概括它的主要内容。 6. 问题回答法。有些问题,只要回答出来也就是概括出了主要内容。 7、抓关键词法。有时候只要用一个词来回答文章写了什么,就找到了突破口。 示例打往天堂的电话 ①一个春日的星期六下午,居民小区旁边的报刊亭里,报刊亭的主人文叔正在悠闲地翻阅着杂志。这时一个身穿红裙子、十五六岁模样的女孩走到报亭前,她四处张望着,似乎有点不知所措,看了看电话机,又悄悄地走开了,然而不多一会儿,又来到报亭前。 ②不知道是反反复复地在报亭前转悠和忐忑不安的神情,还是她身上的红裙子特别鲜艳,引起了文叔的注意,她抬头看了看女孩并叫住了她:“喂!姑娘,你要买杂志吗?”“不,叔叔,我……我想打电话……”“哦,那你打吧!”“长途电话可以打吗?”“当然可以!国际长途都可以打的。” ③女孩小心翼翼地拿起话筒,认真地拨着号码,善良的文叔怕打扰女孩,索性装着看杂志的样子,把身子转向一侧。女孩慢慢从慌乱中放松下来,电话终于打通了:“妈……妈妈!我是小菊,您好吗?我随玲子姐姐来到了深圳,进了一家电子厂,上个月我们发工资了,等我凑足了1000块,就寄回去给弟弟交学费,再给爸爸买化肥。”女孩想了一下,又说:“妈,我告诉你,我们的工厂里每天都可以吃上肉呢,我都吃胖了,妈妈你放心吧,我能够照顾自己的……” ④突然,小女孩的语调变了,不停地用手抹着眼泪,“妈,你的胃还经常疼吗?你那里的花开了吗?我好想家,想弟弟,想爸爸,也想你,妈,我真的真的好想家。”女孩再也说不下去了,文叔爱怜地抬起头看着她,女孩慌忙放下话筒。“姑娘啊,想家了吧?别哭了,有机会就回家去看看爸爸妈妈。”“嗯,叔叔,电话费多少钱呀?”“没多少,你可以跟你妈多说一会儿,我少你一点儿钱。”文叔习惯性地往柜台上的话机望去,天哪,他突然发现话机的电子显示屏上竟然没有收费显示,女孩的电话根本没有打通!“哎呀,姑娘,真对不起!你得重新打,刚才呀,你的电话没有接通!”“嗯,我知道”“叔叔!其实……其实我们家乡根本没有通电话。” ⑤文叔疑惑地问道:“那你刚才不是和你妈妈说话了吗?”女孩终于哭出了声:“其实我也没有了妈妈,我妈妈死了已经四年了……每次我看见同伴给家里打电话,真羡慕他们,我就是想和他们一样,也给妈妈打打电话,跟妈妈说说话……”听了小女孩这番话,文叔禁不住用手抹了抹老花镜后面的泪花:“好孩子别难过,刚才你说的话,你妈妈一定听到了,她也许正在看着你呢,有你这么懂事、这么孝顺的女儿,她一定会高兴的。你以后每星期都可以来,就在这里给你妈妈打电话。” ⑥从此,这个乡下女孩和这城市的报亭主人,就结下了这段“情缘”。每周六下午,文叔就在这里等候女孩,让女孩借助一根电话线和一个根本就不存在的电话号码,实现了把人间和天堂、心灵和心灵连接起来的愿望。 1.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4分) 我的概括: 2.仔细阅读第①段和第②段,说说为什么女孩子要忐忑不安在居民小区旁边的报刊亭前反反复复地转悠?(3分) 我的理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