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果园生草覆盖技术规程

果园生草覆盖技术规程

果园生草覆盖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技术规程规定了有关自然生草、人工生草中草种选择、播种、播种后管理等技术措施内容。

本技术规程规定了辽宁省果园生草技适用于辽宁省降水较多(年降水量在500mm以上)或有灌溉条件的地区,辽宁省大部分地区如丹东、大连、营口、鞍山降雨条件都可满足生草要求,降雨量低于500mm地区如阜新、朝阳不适合生草。

本技术规程涉及的果园简约化土壤管理技术适用于辽宁省各地果园。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技术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技术规程,然而,鼓励根据本技术规程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技术规程。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GB18406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果安全要求

3术语和定义

3.1果园杂草orchard weeds

杂草是指人类有目的栽培的植物以外的植物,一般是非栽培的野生植物或对人类无用的植物。广义的杂草定义则是指对人类活动不利或有害于生产场地的一切植物。杂草由于消耗大量水分、与果树竞争土壤养分、争夺二氧化碳、加重果树病虫害及增加农事操作难度。

3.2果园生草sod cultivation in orchard

果园生草也称之为“果园生草覆盖制”(也可称之为绿肥间作或免耕制),是在果园行间或全园种植多年生草本植物或去除不适宜种类杂草的自然生草,作为覆盖物的一种果园土壤管理方法或制度,包括自然生草和人工生草两种方式。

3.3人工生草artificial grassing

去除果园中自然生长的杂草,采用果园人工种草作为果园土壤覆盖的方式。

3.4自然生草natural grassing

指是生长季节任杂草萌芽生长,人工铲除或控制不符合生草条件的杂草,在草种长至一定高度进行割刈覆盖。

3.5覆盖制covering system

覆盖作为一种提升果园土壤肥力、保持土壤墒情以及控制树冠下杂草的土壤管理技术,适宜的覆盖材料除果园草类外还有秸秆、树皮、锯末、稻壳等,也可采用地膜、地布等。

3.6撒播broadcast sowing

撒播就是将种子均匀地撒在土中。撒播的方式快速省时,但种子不易分布均匀,细小的种子较适合撒播。

3.7条播sowing in drill

条播就是将种子按照一定间距成行地播入土层中,这种方式种子播种的深度较一致,种子分布较均匀。

3.8播种器播种seeder for sowing

播种器是指以种子为播种对象的种植机械,播种器具有播种均匀、深浅一致、行距稳定、覆土良好、节省种子、工作效率高等特点。

3.9割刈cutting

利用人工或割草机械控制果园行间生草高度的一种果园土壤管理方法。

3.10行间生草interplanting grass

指果树行间通过种植草本植物、行内实行清耕的土壤管理制度。

3.11全园生草grassing all over orchard

果园中除树盘下,全部生草的土壤管理制度。

4人工生草技术

4.1草种的选择

辽宁省平地果园适宜采用的商业草种包括:黑麦草、早熟禾、紫花苜蓿、白三叶、红三叶及鼠茅草等,降水量在400mm以上的辽南地区如熊岳、大石桥、营口、大连地区栽种白三叶、鼠茅草、紫花苜蓿和鼠茅草都可,鞍山以北地区可采用紫花苜蓿、白三叶和红三叶;乡土草种包括:马唐、稗草、苦苣菜等。山地果园主要以乡土草种为主,适当混播部分商业草种。若按果园条件分,土壤条件好,管理较好的果园一般栽植白三叶较好,土壤条件较差,地力需要培养、水土需要保持的果园播种一年生黑麦草和鼠茅草就成为首选。

4.2果园生草方式

土层深厚、肥沃,根系分布深的成龄果园,可全园生草,反之,土层浅而瘠薄的幼龄果园,可用行间生草方式。在年降水量少于500mm,无灌溉条件的果园,不宜生草。草带应距离树盘外缘40cm左右。全园生草也避免在树盘下(距离主干60cm以内)生草。

4.2整地

为提高草种萌发率,播种前对土壤进行整理很必要。清理果园杂草及石块。利用旋耕机将行间旋一遍,保证20cm土壤深度。确保土壤平整疏松。在土壤管理粗放、杂草极多的果园,控制杂草也可在播种前进行除草剂处理,除草剂有效期过后再栽生草的幼苗。

4.3播种时期

春季或秋季,就果园生草草种的特性而言,越冬性较强草种秋季播种较好,反之、春季播种为宜。白三叶草和多年生黑麦草,在春季或秋季均可播种;苜蓿在春季、夏季或秋季均可播种;鼠茅草在熊岳及沈阳地区秋播成坪抑制杂草能力

较春播强。春季播种,当气温稳定在5℃以上时即可播种。秋季为8月下旬至9月上旬,据调查,熊岳地区秋播在8月底,沈阳地区在8月中下旬。

4.4用种量

播种可撒播或条播,亩用种2kg~4kg,白三叶、紫花苜蓿用种量为0.5~1.5kg/667m2,黑麦草用种量为3kg~4kg/667m2;鼠茅草用种量1~1.5kg/667m2;可根据土壤墒情适当调整用种量。一般土壤墒情好,播种量宜小;土坡墒情差,播种量宜大些。生草带的边缘应根据树冠的大小在60cm~200cm范围内变动。根据天气情况,最好选择为期1周的降雨期播种。播种时与沙土拌匀后撒播,保证出苗均匀。另外,也可采用播种器进行播种,通过调整播种孔径控制播种密度。

4.4播种技术

播种主要采用撒播或条播的方式。由于草种较小,一般草种采用撒播进行播种。草种不易萌发,但分蘖能力或生长力大的草种可采用条播方法,如紫花苜蓿或白三叶。由于草种较小且轻,播种时要与细沙混匀后在进行播种,使用抖动法将草种均匀撒播到土壤表面,然后用短齿耙轻耙,使种子表面覆土2cm~3cm,不需镇压。一般情况2d~3d即可出苗,1周后可对少苗或无苗区补种。

4.5播种后管理

生草初期及时清除杂草,如,春季播种鼠茅草,需要人工去除杂草2~3次,从4月中旬开始,每隔10d需要除草一次,直到鼠茅草长至20cm高,具备极强抑制杂草能力为止。注意加强苗期肥水管理。草种长至10cm左右,结合降雨,撒施氮肥5kg~7.5kg/667m2,半月以后,再施一次。施肥后要及时灌水,使草种迅速生长。鼠茅草园不需进行割刈。其他草种当草高近40cm时,进行不定期割刈,保留高度约10cm~15cm,豆科草留茬15cm以上,禾本科草留茬10cm左右。平地果园可利用便携式割草机割刈4~6次,山地果园采用便携式割冠机或动力式果园割草机械进行割刈。每年割刈次数以4~6次为宜,雨季后期停止割刈。带状生草的,刈割下的草覆盖于树盘上。全园生草的,果园刈割的草就地撒开,也可开沟深埋,与土混合沤肥。秋播的当年不进行割刈,自然生长越冬后进入常规割刈管理。

5自然生草技术

5.1草种选择

应选留具有无木质化或仅能形成半木质化茎、须根多、茎叶匍匐、矮生、覆盖面大、耗水量小、适应性广等特点的草种,并以1年生草种为主要对象。马唐、虱子草、虎尾草、绿狗尾草、稗草、车前草、蒲公英、荠菜、马齿苋、野苜蓿等,都可以作为自然生草种类利用。但是果园中一些深根性恶性杂草如藜、苋菜、苘麻、串根性杂草如小薊、茅草;或缠绕性杂草葎草、萝藦、菟丝子、牵牛花要在自然生草中坚决去除。

5.2自然生草管理

自然生草园一般春季进行人工拔除恶性草,连续2~4次,这样可在恶性草尚未对果树形成危害前就被消灭,同时为可用草留出充足的生长空间。在果树萌

芽、开花、展叶需要肥水较多时,此时尽量控制草的生长,以保证土壤中的水分、有机质优先满足于果树生长需要。每年根据实际情况割草2~5次,并将割下的草覆盖树盘。

6病虫害防治

草种播后注意保持果园行间所生草的病虫害防治。在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下及时采用恰当方法,防治褐斑病、叶枯病、叶锈病、条锈病、叶斑病、玉米螟、粘虫、叶蝉、地老虎、蛴螬等病虫害。农药使用应安全合理,按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执行。

编制者:梁春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