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数学双向细目表模板

高考数学双向细目表模板

江西高考数学自主命题知识双向细目表(理工农医类)

高考数学双向细目表模板

高考数学双向细目表模板 江西高考数学自主命题知识双向细目表(理工农医类) 备考试内容能力层次高考要求 05年 06年 07年 08年注 有关集合的概念和理解意义 集合与集合运算有关术语和符号,1 1 6 2 掌握能正确地表示出一 些简单的-集合 逻辑联结词"或". " 逻辑联结词与四且" "非"的含义;理解种命题四种命题及其相互 关系 充分条件与必要掌握充要条件的意义条件 映射与函数理解有关概念函数的定义17(1) 17(1) 3,12 域?解析式?值掌握有关概念 域 判断一些简单函数函数的单调性掌握单调性的方法 能利用函数的奇13 偶性与图象的对函数的奇偶性掌握称性的关系描述 函数图象 反函数的概念及 了解互为反函数图象 间的关系反函数 会求一些简单函 14 13 理解数的反函数 解决有关数学问 6 二次函数掌握题

指数函数与对数10 指数函数与对掌握函数的概念图象数函数和性质 函数的图象理解有关概念 12 利用函数知识应用函数知识解掌握解应用题决实际难度问题 函数的综合问综合运用函数知 22 掌握题识解决数学问题 数列、通项公式的理解概念数列的概念 Sa掌握由求的公式 nn when the Terminal level when installed on the line number (Word) should be arranged from top to bottom. 6.4.4 cable core must be completely loose and straight, but not damage the insulation and core. Core bundle of the same plate vertically or horizontally arranged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掌握式,前n项和公式等差数列等差数列的性质解熟练应用题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掌握式,前n项和公式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的性质解 21 19 熟练应用题 有关概念及解决实21 22 22 5 数列的综合应用掌握际问题 任意角的正弦、余 弦、正切的定义, 用三角函数线表 三角函数概念示正弦、余弦和正掌握公式切;同角三角函数 的基本关系式;正 弦、余弦的诱导公 式 通过公式的推导, 3 了解它们的内在和差倍公式掌握联系,从而培养逻 辑推理能力

-高考数学双向细目表(精)

2020届理科数学双向细目表 模块知识点考查内容知识要求2015 分 值2016 分 值 2017 分 值 备注 了解理解掌握集合集合的含义与表示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列举法、描述法√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包含与相等的含义√ 识别给定集合子集√ 全集与空集√ 集合的基本运算并集与交集含义与运算√ 补集含义与运算√ 韦恩图表达集合的关系与运算√ 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 函数简单定义域值域,了解映射√ 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 分段函数√ 函数单调性、最值及几何意义√ 函数奇偶性√ 函数图像研究函数性质√指数函数指数函数模型背景√ 有理、实数指数幂、幂的运算√ 指数函数概念、单调性√ 指数函数图像过定点√对数函数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 换底公式、自然对数、常用对数√ 对数函数的概念、单调性√ 对数函数图像过定点√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 幂函数幂函数概念√

幂函数图像√函数与方程二次函数、零点与方程根√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 结合图像,用二分法求近似解√ 函数模型及应用指、对、幂的增长特征√ 函数模型的应用√ 立体几何初步空间几何体柱锥台的结构特征√ 三视图√ 斜二测画出直观图√ 平行、中心投影√ 会画视图和直观图√ 球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 点线面位置关系线面位置关系定义√ 线面平行判定√ 面面平行判定√ 线面垂直判定√ 面面垂直判定√ 线面平行性质√ 面面平行性质√ 线面垂直性质√ 面面垂直性质√ 用已获结论证明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 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直线与方程结合图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 直线倾斜角和斜率√ 过两点的直线斜率计算公式√ 判定直线平行或垂直√ 点斜式、两点式、一般式√ 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制订命题细目表

制订命题细目表 命题细目表是命题中根据考试目的和要求制订的关于考试内容、考查目标、题型、题量等的具体计划,并以图表的形式详细列出各项量化指标,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双向细目表,主要以考试内容和考查要求为列表要素,双向细目表必须在命题前完成制订工作,作为考试命题和试卷编制的重要依据;一类是多维细目表,除了考试内容和考查要求外,还可能包括题型、题量、难度、分值、比例等,多维细目表可在命题前制订,以作为考试命题的依据,也可在命题过程中和命题结束后逐步填写和完善,以作为试卷质量评价和试卷分析的重要依据。 ○1如何编制双向细目表? 按考试内容进行纵向设计,这个过程包括: 1.列要点。先要认真分析课程标准、考试纲要和教材,把课程标准、考试纲要或教材中要求的全部知识点列出,列出全部知识点的目的是便于把握考查内容的覆盖率。然后按照考试要求,确定考试重点,考试命题主要是依据考试重点进行试题编制。2.定分值或题型。即确定每一类要点应考查的分值或题型。 按考查目标层次进行横向设计,这个过程包括: 1.将能力要求从左到右、由低到高逐步列出。如数学考试的能力目标常分为四个层次,即了解(A)、理解(B)、掌握(C)、运用(D)。 2.参照考试关于能力目标分配分数。如学校组织的教学检测中常

要求低年级了解、理解分数比例应高一些,随着年级升高,运 用、掌握的分比例逐步提高。 ○2编制命题双向细目表的重要意义 1.避免在拟卷中出现内容覆盖面不到位的问题。例如:期末考试卷,应有一定的内容覆盖面,要检验学生一学期对课程的学习 情况,期末考试卷所覆盖的内容应该是广泛的,应该涉及到一 学期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简单地说,说是每章节 的内容都应该有所涉及。参照双向细目表指导命题,可以一目 了然,避免在拟卷中出现内容覆盖面不到位的问题。 2.避免同一内容在不同题型中重复出现。同一内容在不同题型中出现,是拟卷的一种失误。但如果不是运用双向细目表,这种 失误就有可能发生,参照双向细目表命题,可以反映内容及分 值的分布情况,确保不出现同一内容重复考核的现象。 3.避免出现考核内容和要求与试卷分值不相称的问题。要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首先是考核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参照双向细目表命题就可以更准确地、更有针对性地把所需要 考核的能力与相关的教学内容、要求结合起来,并按内容和要 求达到能力不同赋予不同的分值,有利于检查试卷分值的分布 是否合理。 4.便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考前的全面复习。“双向细目表所涉及的是内容分布、题型分布、分值分布,而不涉及具体的考试题目,使得复习既有广泛性又有针对性,真正做到复习工作有的放矢,也可以真正做到减轻教师和学生的工作量。 5.便于对试卷进行有效审核。要对试卷进行审核,应在审核双向细目表基础上进行,否则只能是按教材的章节内容对试卷进行 审核,这种既费时又费力的审核工作很难长期坚持。 ○3双向细目表编制中的注意事项 1.双向细目表的制作应该同课程标准及考试纲要的相关规定具有一致性。考核知识内容的选择,要依照课程标准及考试纲要的 要求,试题范围应覆盖课程的全部内容,既要注意覆盖面,又 要选择重点内容。 2.制作双向细目表时,试卷中拟对学生进行考核的知识点(考点)

数学试题双向细目表

数学试题双向细目表I. 整数与有理数 A. 基本概念 1. 整数的定义及性质 2. 有理数的定义及性质 B. 整数与有理数的运算 1. 加法与减法 2. 乘法与除法 3. 混合运算 C. 整数与有理数的应用 1. 温度计算 2. 货币兑换问题 II. 代数表达式与方程式 A. 代数表达式 1. 变量与常数 2. 四则运算 3. 代数表达式化简

B. 方程式 1. 一元一次方程式 2. 一元二次方程式 3. 解方程应用题III. 几何 A. 基本概念 1. 点、线、面的定义 2. 角的定义与性质 B. 图形的性质与分类 1. 三角形 2. 四边形 3. 圆与圆的构造 C. 坐标系与向量 1. 平面直角坐标系 2. 向量的定义与运算IV. 概率与统计 A. 概率

1. 随机事件与样本空间 2. 概率的计算 3. 事件的复合与互斥 B. 统计 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2. 平均数与中位数 3. 概率统计应用题 V. 函数与图像 A. 函数概念与性质 1. 函数的定义 2. 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B. 常见函数类型 1. 线性函数与非线性函数 2. 幂函数与指数函数 3. 对数函数与三角函数 C. 函数的运算与应用 1. 函数的加减与乘除

2. 函数的复合与反函数VI. 三角函数 A. 基本概念与性质 1. 弧度与角度的换算 2. 三角函数的定义 B.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周期性 1. 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 2. 正切函数与余切函数 C. 三角函数的应用 1. 三角函数方程的解法 2. 三角函数在几何中的应用VII. 数列与数学归纳法 A. 数列的概念与性质 1.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2. 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 B. 数学归纳法 1. 数学归纳法的原理

高考数学知识点双向细目表

高考数学知识点双向细目表 在高中阶段,数学是学生们的重要学科之一,也是高考必考科目 之一。为了顺利备战高考,了解数学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为 大家提供一份高考数学知识点双向细目表,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 数学知识体系和复习规划。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高考数学知识点的分类。数学高考知识点 主要包括代数、几何、三角学、概率与统计以及数学思维能力等五个 方面。每个方面又包含了具体的知识点。下面将以这五个方面进行详 细介绍。 代数部分是数学中的基础内容,主要包括函数、方程与不等式、 数列与数学归纳法、概率与统计等几个知识点。其中函数是代数部分 的核心,包括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函数的 性质、图像与应用都是需要掌握的内容。方程与不等式也是非常重要 的知识点,包括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二次方程、绝对值不 等式以及分式方程等。此外,数列与数学归纳法是代数部分的另一重点,需要了解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概念与性质,以及如何利用数学 归纳法证明数学命题。最后,概率与统计是数学中的实际应用部分, 需要了解基本的概率与统计方法,如频率、概率、条件概率、正态分 布等。 几何部分是数学中的空间内容,主要包括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和 空间解析几何。平面几何包括了直线、曲线、多边形、圆等基本图形 的性质与应用。立体几何则需要了解体积、表面积等概念,要掌握球、圆锥、棱柱、棱台等几何体的性质。空间解析几何是几何部分的进阶 内容,需要掌握平面与直线的表示方法、位置关系与求交点的方法。

三角学是数学中的三角函数部分,主要包括三角函数的定义与性质、三角函数的图像与变换、三角恒等式与解三角方程等。在此部分,还涉及到向量的概念与性质,包括向量的表示方法、运算法则、点积 与叉积等。 概率与统计部分是数学中的实际应用部分,需要了解概率的基本 概念与性质,条件概率、事件独立性的判定与计算方法等。统计部分 则包括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频数分析与频率分析、正态分布与抽样调 查等内容。这些知识点在高考试题中常常作为综合问题出现,需要同 学们对数学知识进行整合与运用。 除了以上四个方面的知识点外,数学思维能力也是高考数学的重 要内容之一。这部分的考查是对学生们数学思维的训练与能力的提升,主要包括逻辑思维、证明方法、问题解决思路等。高考数学试题中常 常会有一些需要综合运用数学知识与思维能力的题目,对学生们的思 维灵活性与抽象思维的培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通过上面对高考数学知识点的详细介绍,我们可以看到,数学高 考的知识点是相互联系的,也是逐层递进的。为了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建议同学们在复习时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打牢,多做例题与习题, 通过练习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要注重数学应用的能力培养,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多方面地综合运用各个知识点进行复习, 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解题技巧,从而提高高考数学的得分。 总之,高考数学知识点的双向细目表是帮助同学们了解数学知识 体系和复习规划的重要工具。通过对代数、几何、三角学、概率与统 计以及数学思维能力等五个方面的知识点的学习与掌握,同学们可以 更好地备战高考,取得优异的成绩。希望本文提供的双向细目表对同 学们有所帮助,祝愿大家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2023年数学新高考2卷双细目表

2023年数学新高考2卷双细目表 1. 代数与函数 1.1. 一元二次方程及一元二次不等式 1.1.1 解一元二次方程:通过因式分解、配方法、公式法等方法解 一元二次方程,包括真分式方程的解法。 1.1.2 解一元二次不等式:通过因式分解、配方法、开平方法等方 法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建立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不等式之间的通联。 1.2. 参数方程 1.2.1 理解参数方程的概念与性质,掌握参数方程与直角坐标系之 间的相互转换。 1.2.2 利用参数方程解曲线的方程,求参数方程的参数范围等。 2. 解析几何 2.1. 直线与圆 2.1.1 直线方程:掌握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等直线方程的表示 与相互转换。 2.1.2 圆的方程:掌握标准方程、一般方程等圆的方程,并能够在 坐标系中画出对应的图形。 2.2. 平面向量 2.2.1 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与性质,掌握平面向量的加减、数量积、

夹角等运算法则。 2.2.2 应用平面向量解决几何问题,包括线性运动、平面图形的性 质等。 3. 概率论 3.1. 随机事件与概率 3.1.1 随机事件的定义与性质,包括基本事件、必然事件、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等。 3.1.2 概率的定义与性质,包括样本空间、事件的概率等概念。 3.2. 条件概率与独立性 3.2.1 条件概率的概念与性质,包括条件概率的计算、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等。 3.2.2 独立事件与互不独立事件的概念与应用。 4. 数学模型 4.1. 建立数学模型的基本方法 4.1.1 复杂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4.1.2 通过实际问题建立具体的数学模型,求解数学模型的参数与 条件。 4.2. 数学建模的实际应用 4.2.1 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包括人口增长、经济发展、资

2023高考数学细目表

2023高考数学细目表 一、代数与函数 1. 一元一次方程与不等式 在代数与函数的学习中,我们将首先学习一元一次方程与不等式。通过解方程和不等式,我们可以找到未知数的值,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2. 一元二次方程与不等式 接下来,我们将学习一元二次方程与不等式。这是一种更加复杂的方程与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时会经常遇到。我们将学习如何求解二次方程与不等式,并掌握其应用。 3. 多项式与因式分解 多项式是由常数与变量的乘积相加而成的代数式。我们将学习多项式的运算法则,以及如何进行因式分解,从而简化计算。 4. 分式与分式方程 分式是由两个多项式相除而成的代数式。我们将学习分式的运算法则,以及如何解决分式方程。 5. 幂与指数函数 幂与指数函数是数学中常见的函数形式。我们将学习幂与指数的运算规则,以及探究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6. 对数函数 对数函数是幂函数的逆运算。我们将学习对数的定义和性质,以及如何解决对数方程和不等式。

7. 三角函数 三角函数是描述角度与边长之间关系的函数。我们将学习正弦、余弦和正切等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以及如何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二、几何与图形 1. 直线与平面 直线和平面是几何中最基本的概念。我们将学习直线的性质、直线的方程以及平面的性质与方程。 2. 三角形与四边形 三角形和四边形是常见的几何图形。我们将学习它们的性质,如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四边形的性质与分类。 3. 圆与圆的应用 圆是几何中重要的图形之一。我们将学习圆的性质,如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以及如何应用圆解决实际问题。 4. 空间几何与立体图形 空间几何是研究三维图形的学科。我们将学习空间几何的基本概念,如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以及立体图形的性质与分类。 5. 相似与全等 相似与全等是几何中常用的推理方法。我们将学习相似与全等的定义和性质,以及如何利用它们解决问题。 6. 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三角形是几何中重要的图形之一。我们将学习三角形的性质,

最新推荐高中数学基础知识双向细目表(定稿)

最新推荐高中数学基础知识双向细目表 (定稿) 最新的高中数学基础知识双向细目表包括集合的含义、表示和基本关系、空集的概念、并集、交集、补集、函数的概念、定义域、表示法、解析式、分段函数、映射、单调性、值域、奇偶性、图象、抽象函数、根式、指数幂的运算等知识点。 要求掌握这些知识点的应用、综合和理解,包括识记、填空和解答题型。五年的高考考试频数为0.7至1,难度在0.6 至0.95之间。 基本初等函数包括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要掌握它们的概念、性质、图象以及特殊点等内容。 此外,还要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以及根据具体函数的突象判断相应方程解的情况。

对于几何学,要了解棱柱、棱锥、棱台、圆柱、圆锥、圆台、球和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空间几何体的投影 研究空间几何体的投影,包括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 掌握三视图的画法,能够根据给定的图形画出其三视图。 理解主观图的画法,能够根据给定的图形画出其主观图。 了解平面图与直观图面积的关系,能够根据给定的图形计算其面积。 掌握棱柱、棱锥、棱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根据给定的图形计算其表面积和体积。 理解球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根据给定的半径计算其表面积和体积。 了解几何体内切球和外接球的问题,能够根据给定的图形计算其内切球和外接球的半径。 空间几何体的投影是几何学中的重要内容,包括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掌握三视图的画法,可以根据给定的图形画出其三视图。此外,理解主观图的画法,能够根据给定的图形画出其主观图。在计算面积方面,需要了解平面图与直观图面积的关系,并能够根据给定的图形计算其面积。在计算体积和表面

2023新课标全国2卷数学双向细目表

2023新课标全国2卷数学双向细目表 一、概述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教育教学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在教育领域,新课标的推出是一个重要的事件,它对学生的学习内容 和学习方法,以及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根据2023年新课标全国2卷数学的双向细目表,进行了详细解 读和分析,旨在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了解新课标的要求,有效指导 教学实践。 二、2023新课标全国2卷数学双向细目表解读 1. 教材选择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的选择应当注重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应用,提倡多角度、立体化的教学。 2. 学习目标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在 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更要具备数学的思 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方面,新课标重视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整合性,提倡数学知识的跨学科性和综合性。教学内容涵盖了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同时还包括了一些前沿的数学知识和数学应用。 4. 学习方法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5. 教学评价 新课标提倡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不再仅仅依靠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而是要注重以课堂表现、作业与项目、综合评价等多种方式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教学实践与有效策略 1. 加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注重通过提问、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组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 除了传统的讲授和练习,教师还应该开展更多的实验、探究、研究性 学习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实践活动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建模、数学应用等综合性实践活动,让学 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提高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4. 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该多样化评价方式,不仅要注重学科知识的掌 握和运用,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四、总结与展望 新课标的推出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于教师来说,要 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对于学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