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当代外交史复习资料 (1)

中国当代外交史复习资料 (1)

2010年中国当代外交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

1、“另起炉灶”的概念

对内和对外两层含义,即怎样处理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与外国的现有关系问题和怎样组建新中国外交队伍的问题。

另起炉灶有两层含义:对外“另起炉灶”宣布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当作普通侨民对待;对内在建国初期周恩来提出要另起炉灶,创立新型的党的绝对领导之下的外交队伍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概念

清除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

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外交关系,对旧中国同外国签订的一切条约和协定重新审查处理,将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势力、特权和影响逐步肃清,然后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3、“第一个”和中国建交的国家

与中国第一个建交的国家:苏联(1949年10月3日)

非社会主义国家中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是缅甸。(1949年12月)

非社会主义国家中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的是印度。(1950年4月1日)

4、《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时间、内容及意义(影响)

时间:1950年2月14日

内容:《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了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全面合作,确立了中苏之间的同盟关系。条约的核心内容是,缔约国双方均不参加反对对方的任何同盟、集团、行动和措施,缔约一方如果受到第三国的侵略,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条约有效期为30年。

意义(影响):《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是“一边倒”政策的具体化表现。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在当时的缔结,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对反击美国的“冷战”攻势起了积极作用,它有利于促进两国人民的友好团结。

5、中国抗美援朝的时间、主要领导人;朝鲜战争爆发的时间

中国决定抗美援朝的时间:

1950年10月8日,毛泽东发出参战命令。

1950年10月19日,彭德怀率首批志愿军入朝参战。

主要领导人:彭德怀

朝鲜战争爆发的时间:1950年6月25日

6、《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时间、内容及意义

时间:1953年12月31日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意义:首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促进了亚洲及世界各国对于新中国的了解和合作,对中国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包围,结成新的国际统一战线是极其有利的。

其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策划的强权外交、“实力政策”是一个勇敢的挑战。

最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和提出,为国际间和平解决争端提供了规范,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和谋求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

第二章

1、中日民间交往的主要事例和体现

(1)协助日侨回国:1953年3月至1955年3月共有2.9万多名日侨回国。

(2)宽大处理战犯:1954年释放了一批约400多人的日本侵华战争犯罪份子,这是纯由中国主权决定处理的问题。

(3)红十字会访日:1954年10月,中国红十字会会长李德全率代表团访问了日本。(4)四次民间贸易合同:中日民间从1952年起至1955年共签订了三个贸易协议;1958年3月5日,中日双方代表在北京签订了第四次中日民间贸易协定。

2、两次台海危机及其主要事件(发生了什么?解放了哪里?)

(1)第一次台海危机:(1954年-1955年)

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议签字,朝鲜战争正式结束,志愿军撤回国内。但朝鲜战争刚结束,美国便与台湾筹划签订《共同防御条约》。杜勒斯在会见蒋介石时明确指出,美国把海峡危机看成国际战争而非内战。

1955年1月18日解放军占领一江山岛。一江山岛的失守,使国民党军队在大陈岛处于孤立无援的困境,台湾方面被迫决定从大陈岛撤军。人民解放军全部控制大陈群岛。

人民解放军的势如破竹使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深感不安。1月24日,他向美国国会提交了题为《台湾海峡正在发展的局势》的特别咨文。国会经过3天辩论,通过了“授权总统在台湾海峡使用武装部队的紧急决议”,即“福摩萨决议案”。与此同时,美国第七舰队的主力也向台湾海峡和浙东海面集结。

人民解放军攻占大陈岛后,并没有乘势进军台湾本岛及其附近的澎湖岛,而是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调整对台政策,提出了“和平解放台湾”的主张,海峡两岸的武力对抗有所缓和,第二次台海危机结束。

(2)第二次台海危机:“八二三”炮战(1958年8月23日)

8月23日中午12时,解放军万炮齐射金门群岛,

金门炮战爆发后,美台组成海军联合编队,对被炮火包围的金门群岛展开海上补给,人民解放军炮击的重点转向运补的国民党军船。9月2日,两军在料罗湾发生激烈海战(亦称“九二海战”)。

中国共产党于10月6日上午发布文告,宣布暂停炮击金门,第三次台海危机宣告结束。此后,人民解放军对金门进行单日炮击,并一直延续到70年代末。

3、中国通过谈判解决边境问题的经过(成功/不成功)

(1)缅甸:1960年10月1日中缅两国签订了中缅边界条约。在条约中,缅甸同意把片马、古浪、岗房地区归还中国;合理地解决了“猛卯三角地”的问题,并对部分边界做了合理的调整。

(2)尼泊尔:1961年10月5日,中尼两国签订了边界条约。对于双方出入较大的珠穆朗玛峰的归属问题,中国方面作出了友好的合理的处理。

(3)巴基斯坦:1963年3月2日,中巴签订了关于中国新疆和巴基斯坦实际控制其防务的地区之间的边界协定。中方主动和妥善地解决了克什米尔境内的历史遗留问题。(坎巨堤)(4)阿富汗:1963年11月22日,中国与阿富汗两国签订了边界条约,正式划定了两国的边界。

(5)蒙古:1962年12月26日中蒙签订了中蒙边界条约。

(6)印度:中印边界长约2000公里,在历史上从未正式划定,印度独立和新中国成立后双方在边界东段、中段、西段共有12万平方公里的争议地区,主要争执点在东段和西段。1962年10、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驻西藏、新疆边防部队在中印边境地区击退印度军队入侵的自卫反击作战(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中国政府提出和平谈判解决边界问题,但是印度政府无意通过和平谈判协商解决边界问题。中印边界冲突的根本原因在于,印度企图继承英国殖民政策,侵占中国的领土。

4、中苏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意识形态、国家利益、战略利益)

(1)中苏在意识形态领域产生的分歧和争论对两国关系的影响

意识形态对国家关系的亲疏有着潜在的影响。意识形态一致就会使国家间产生一种先天的亲近感,而意识形态的对立则会使国家间产生疏远感,容易引起相互间的猜疑。在中苏同盟建立过程中,中苏之间共同的意识形态就起到了融合、促进联盟运转的作用。

从1956年苏共二十大至1959年,中苏两国各自开始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全面探索。双方在探索中不断出现的背离性使两国在意识形态、国家主权和对外战略等方面产生分歧。

随着形势的发展,在越来越多的涉及国家利益的问题的交织作用下,双方意识形态的分歧越来越大,涉及的领域也扩及到关于帝国主义的本性问题、战争与和平问题、民族解放运动问题、无产阶级专政问题、南斯拉夫问题、共产主义的问题等等。

这样,意识形态分歧的深度和广度就在一种恶性循环中逐步加深和扩大。从布加勒斯特会议前夕到赫鲁晓夫下台,中苏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论战爆发。

不过,即使是在双方论战进入高潮的情况下,意识形态因素也未成为影响中苏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其实,在意识形态争论背后隐藏着的是国家间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尽管中苏论战最初是源于中苏两党意识形态的分歧,但事实上那些意识形态问题也是与两国的国家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方对苏方所惯有的大国决定论和霸权主义非常不满,这是意识形态争论的根源所在,并且成为中苏关系走向破裂的根本原因。

(2)国家利益因素成为导致中苏关系破裂的根本原因

联盟战略的一般原理告诉我们:联盟的动力在于利益的一致,具有共同敌对的一致利益是联盟战略最重要的基础。中苏两国在1949年10月以后走到一起,结成同盟友好关系不仅有意识形态因素,而更多的是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

1958年以后,中苏两国在战略利益上的巨大差异日益暴露,这一年成为中苏关系的转折点。首先发生的争执,是由长波电台和共同核潜艇舰队的问题引起的。尽管经过会谈,苏联基本上放弃了建立联合潜艇舰队和长波电台的要求,但发生的争执却使已经出现裂痕的中苏关系蒙上了巨大的阴影。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金门炮击事件又增加了中苏两国在对外战略上的不信任。进入1959年,这种不信任进一步发展。为实现同美国的缓和战略,苏联单方面中止了中苏在核技术方面的合作;并公然袒护印度扩张主义,把中苏分歧公布于众。中苏之间这种控制和反控制的斗争,加剧了中苏关系的恶化,最终导致破裂。

(3)中苏双方最高领导人个人因素成为两国关系恶化的又一重要原因

中苏关系恶化,既是必然,又是偶然。其中两国领导人之间的相互抱怨、敌对、自尊心理、文化背景、性格等因素起了相当大的负面作用。

赫鲁晓夫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审时度势,敢于破旧立新。但赫鲁晓夫的改革和创新又常常前后不一,半途而废。而且他的许多重要决定和创新也常常来自经验主义的观察与心血来潮的冲动。他缺乏深厚的理论修养,性情粗暴急躁,容易冲动,过于心直口快,有时几乎是口无遮拦,常常不假思索就做出惊人的举动。

毛泽东的性格也非常突出。他性格好强,易敏感、冲动。在年轻时,"动"和"斗"就成为毛泽

东人生观的核心观念。他认为,"动"是"豪杰之士"的人格之源,一切外在的束缚、阻碍,都应被"动"的本性排除、摧毁。这种性格使他形成了一种对"上等人"、"压迫者"的极端轻蔑和本能反感,因而不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革命胜利后,面对处处习惯于把自己摆在领导地位的苏共时,毛泽东都很难压抑自己的个性。

综上所述,导致中苏关系破裂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绝不仅此三个原因。虽然从属于国家利益的意识形态与当时两国最高领导人的个人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两国关系的发展,但究其根本,仍然是取决于双方的国家利益,因为国家利益是国家制定对外政策的基本依据,也是一国对外战略的主要动因。

第四章

1、什么是“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

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和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是第三世界;处于两者之间的发达国家是第二世界。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属于第三世界。

这一战略思想,对中国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加强在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国际地位,争取第二世界国家共同反霸,发展对外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什么是“一条线”的战略思想

为推动国际局势朝着有利于和平与稳定、有利于各国人民的方向不断发展,毛泽东主席于1973年在会见基辛格时提出,只要目标相同,共同对付苏联霸权主义。希望美国跟欧洲和日本加强合作,要搞一条横线,就是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这就是联合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一条线” 战略。

3、中美建交后,《与台湾关系法》的内容及影响

主要内容:第一,给中美建交加上限制条件:“美国决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是基于台湾的前途将通过和平方式决定这样的期望”。第二,增加所谓台湾安全条款,使美国协防台湾法律化。第三,在美国国内法体系上给予台湾类似“国家”的地位,称美国法律中提及外国、外国政府或类似实体时,“也适用于台湾”;台湾的地位不受“断交”影响。第四,台湾驻美机构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权”。

影响:《与台湾关系法》其实本质上是《中美共同防御条约》的延续,包含着一系列违背一个中国原则的内容。实际上,《与台湾关系法》是美国当局单方面违反《联合公报》的精神,为变相与台湾保持军事上的援助,干涉中国内政而颁布的一部美国国内法律。因其违反一个中国原则,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中国中央政府多次尝试以外交形式解决此问题,但由于美国方面不能认真恪守已经签署的“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因而此事至今仍未能得到解决。

4、“三个公报”原则的核心内容

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指的是1972年的《上海公报》、1979年的《中美建交公报》和1982年的《八一七公报》,美国在三个联合公报中均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是中美两国关于两国关系以及我国台湾问题的重要历史文件。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是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政治基础。

《上海公报》,两国间的第一个联合公报;最大的意义在于美国对中国首次正式表明了承认一个中国的立场。

《建交公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利坚合众国建立正式的大使级外交关系;美国在该公报中首次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美国也承认“只有一个中国,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八一七公报》,中国一直认为美国没有切实履行该公报中有关美国“逐步减少它对台湾的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的解决”的承诺;美国在该公报中对对台售武问题向中方做出了明确的承诺,最重要的三条包括: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将不超过中美建交后近几年供应的水平;准备逐步减少它对台湾的武器出售;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的解决。

第五章

1、什么叫“东西南北”问题(邓小平论述)

“东西南北问题”的提法,是以简明通俗的语言对当代世界基本矛盾的最新概括。当今世界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主要有两个:和平与发展。和平问题,即东西问题,是个国际政治问题,指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即东西方关系问题,是世界上不同社会意识形态国家间的协商对话问题;发展问题,即南北问题,是个世界经济问题,主要是指改变世界经济旧秩序,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经济新秩序,解决世界穷国愈来愈穷、富国愈来愈富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2、中苏关系缓和的三大障碍是什么

(1)从60年代中期起,苏联在蒙古人民共和国大量驻军,并在北部中苏边境屯兵百万。(2)1978年12月,苏联支持越南出动20余万兵力武装入侵柬埔寨;并对中国边境进行挑衅。

(3)1979年,苏联武装侵入中国西邻阿富汗。

对中国实行了从北面、南面、西面的包围,严重威胁着中国的国家安全,以上构成了中苏关系正常化的三大障碍。

第六章

1、如何理解“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方针

“韬光养晦”方针的含义可以概括为“四不”和“两超”:不扛旗,不当头,不对抗,不树敌;超越意识形态因素,超脱。

苏联原来是世界社会主义的旗帜,现在这杆旗帜倒了,中国仍然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不去寻求取代苏联原来在社会主义阵营的那种领导地位,也就是不扛旗;中国是第三世界最大的和最有影响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中国不会去寻求当第三世界的头;中国在涉及自己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的原则问题上决不让步,绝不受任何国家的压力,但中国在进行斗争时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方式,不寻求与西方国家对抗;中国对原苏联、东欧国家的变化保持自己的看法,不进行论战,不给自己树敌,而是严格坚持两条:其一,把这些国家政局发生的变化严格看做有关国家的内政,中国尊重各国人民自己的选择,坚持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其二,不论什么样的政党在这些国家掌握了政权,中国都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与他们发展友好关系。在处理与别国关系时,中国坚持了1982年以来执行的不以意识形态定亲疏,不以一时一事论得失,超越意识形态因素发展国家关系的做法。而且,在一些与我国利益直接关系不大的地区热点问题上持相对超脱的态度。

正是因为中国采取了上述“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方针,坚持了“四不”和“两超”,中国才在十分困难的国际环境中站稳了脚跟,将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迅速度过了难关,重新建立起一个有利于国内经济建设的国际和周边环境。

第七章

1、中国对联合国、安理会改革的态度

关于联合国的改革,中国表示赞赏,加以支持。此外,中国主张,联合国的改革要发扬民主,

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要着眼于联合国在下一个世纪的作用和影响,要重视发展问题,加强联合国在发展方面的职能。特别是提出,联合国改革的核心是安理会的改革,而安理会改革的关键则是要在遵循公平地域分配原则的基础上解决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不足的问题。

2、中国与东盟的“10+1”、“10+3”何时开始

1997年12月,“9+3”,东盟——中日韩首脑;“9+1”,中国——东盟首脑

1999年,“10+3”,东盟——中日韩首脑;“10+1”,中国——东盟首脑(柬埔寨)

3、90年代中期,中国提出的有关国际关系的重要观点(思想)

(1)从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到提出“双赢”。

(2)阐明世界上文明的多样性。

(3)主张和提倡新安全观。

(4)提出人权方面的可贵的主张。

(5)强调国际关系民主化。

综合大题:

1、建国后,中国外交战略的几次重大调整的背景及内涵

(1)独立自主,保障安全

1949年至1955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新中国外交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中国人民能否彻底粉碎一个世纪以来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强加在中国身上的桎梏,一扫过去屈辱外交的历史,以崭新的面貌登上并屹立在国际舞台上。因此,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中,怎样确立一个正确的对外立场,以巩固自己的独立自主、保障国家的安全,就成为这一时期新中国外交的主要任务。实践的结果是,通过朝鲜战争、印度支那战争和解放沿海岛屿三场军事较量,新中国没有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的军事压力所压垮。1955年万隆会议的成功及中国代表团的贡献,对亚非民族独立运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对外关系也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是这一时期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

(2)对外多方矛盾关系和反美统战

本阶段中国的外交就是在民族独立解放运动继续高涨和东西方之间的紧张形势总体有了明显缓和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

本阶段一开始,中国在有了稍为宽松的国际环境之后,在继续“一边到”和集中反美的基本战略下,致力于解决同周边民族主义国家的历史遗留问题和注意开展对日民间外交,改善了周边环境,呈现了中国国际主义与爱国主义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对外政策的力量。此外,中国有原则地处理一些重大问题,不阿附苏联的错误,不容忍印度的欺凌,在国际上敢于展开必要的斗争和支持正义的事业,反映了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本质和呈现了中国郑重的外交风格。本阶段较全面地展现了中国外交的特色。

(3)“反帝必反修”和反对两霸

本阶段是国际政治和中国外交都有大转折的一个阶段。它以美国直接投入对越南南方的战争为开始——其战略实质是加紧指向反华,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为收尾——标志美国改变军事反华的战略。这给世界政治和国际关系带来了巨大影响。同样产生巨大影响的重要事件是,苏联从对美片面强调缓和和妥协,谋求苏美同等地位,转变为军事干涉和占领一个主权国家捷克斯洛伐克,这标志苏联奉行霸权主义和开始同美国争霸。中国外交受世界革命观念的干扰和刺激,一段时间里,向苏美“两面开弓”,甚至“四面出击”,一定程度地出现外交孤立。然而因为“珍宝岛事件”感受到来自美苏的现实威胁,中国终于将对外战略进行调整,重新回到同一战线的策略路线上来。

(4)三个世界的划分和联美反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70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美国丧失了战后初期建立起来的霸主地位,美苏争霸替代了美国的独霸。由于苏联霸权主义的出现,长时期内以苏中团结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阵营已经不复存在。亚非拉广大独立国家碰到美苏主要在亚非拉的争夺,直接损害了他们的国家利益。西德、日本等资本主义大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加深他们同美国之间的经济矛盾;同时,他们愈益受到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

本时期里,中国以三个世界的划分来现实地观察和对待各种类型的国家,反对两霸,又侧重反对苏联霸权主义。在此基本战略的基础上,致力于倡导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统一战线。中国广泛改善了同西方大国的关系,继续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有特殊意义的是同东盟改善了关系。同时,中国并不改变在国际关系中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略压迫的立场。(5)不结盟和和平、发展为主题

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国家中心任务和对外开放的方针之后,中国外交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虽然在保卫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促进人类进步的总目标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格局等方面未有变化,但是在对待几种主要国际力量的战略配置方面确定了新的布局。中国对外更加强调和平友好、广交朋友、平等互利、互相依存。本时期里,中国外交的特点是全方位地对外发展友好关系。中国反霸而不集中反美或反苏。中国在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努力的同时,提出了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奋斗目标。中国愿意在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所有类型国家的和平友好合作关系。

(6)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1989年开始的东欧、苏联政治经济的突变和苏联的解体,使社会主义欧洲阵地大片丧失,苏美对峙消失,国际原有格局不复存在,国际社会产生极大震撼。几年来,除了一般国家相互之间在政治经济多方面和平地做出必要的调整之外,动荡不宁确是在不少地区和国家存在。中国在这段时间里,既要对付加于自己身上的所谓制裁,还要对复杂的国际事务采取正确的立场,作出正确处理。

90年代初期,中国经过40多年的外交实践,总结了经验教训。在所奉行的外交指导思想方面,这一时期同过去的年份相比,最大的不同是:现在中国在国际问题上的出发点并不是把人类进步同反帝和资本主义的削弱和消亡联系在一起,而是认为整个世界应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下求得发展和繁荣,这是人类进步的标志。

(7)推动世界多极化,强调国际关系民主化

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西方大国对中国制裁施压失败,关系逐渐恢复正常。可是,美国作为最大的西方发达国家,其对外总的霸权要求、强权气势仍然不断地反映到对华战略和政策上,多次干涉中国内政。因而,进入90年代下半期以后,中美关系仍然不能不在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占有首要的地位。

中国总的睦邻友好状况因中国同俄国和中亚国家构成和平安全的地区,和中国同东盟国家以密切的政治对话和经济合作为基础的相互信任的增加,已经极为见好。可以说经过本阶段,中国作为执行全方位外交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已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建立起来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