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的气候第一节天气和气候

世界的气候第一节天气和气候

世界的气候第一节天气和气候
世界的气候第一节天气和气候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一节天气和气候

一、考点聚焦

1.天气和气候

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态。突出特点是多变。

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特点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2.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

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的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主要包括气温(最高和最低)、阴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性、降水的强度、风力的大小、空气的能见度等。

常用天气符号的识别。

卫星云图的判读:蓝色代表海洋,绿色代表陆地,白色代表云雨区,白色的程度愈浓表示雨下的愈大

二、友情提醒

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天气是短时段、具体、多变的;气候是多年、平均、稳定的。

三、中考必会—夯实基础

1.下列描述中,说明气候的是:

A、在未来48小时内长江中下游地区将降温10℃左右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C、东边日出西边雨D、海南岛春秋相连,长夏无冬

2.下列描述中,能较科学描述天气的是:

A、晴间少云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C终年寒冷D地中海地区冬雨夏干

3.从东南方向吹来的风,我们叫它:A、东南风B、东风C、南风D、西北风4.卫星云图中,表示云区的颜色是:

A、蓝色

B、绿色

C、红色

D、白色

5.下列表示沙尘暴的符号是:

A S

B S

C D

解析:沙尘暴的汉语拼音第一个字“S”,加上向右的箭头表示前进,组成沙尘暴符号。如果箭头向上,表示扬沙天气。

6. 请你判断:在下列天气情况下人们所进行的活动是否合适(合适划“√”不合适“×”)

()1)、冬天,太阳升高了,同学们在操场上打篮球。

()2)、突然间雷电交加,许多人只好躲在大树下避雨。

()3)、春天已来了,天气预报说近几天有寒潮,农民们还是决定插秧。

四、中考名题

中考题:下图中下列天气符号表示霜冻的是:

1.变式题:右图天气符号自上而下,正确的表示是

A.雷雨、霜冻、降雪、雾

B. 降雪、雾、霜冻、雷雨

C. 降雪、雷雨、霜冻、雾

D. 雾、雷雨、降雪、霜冻

解析:上两题主要考察各种常用天气符号尤其对

于雾、霜冻、雷雨、冰雹、沙尘暴等特殊符号,需要加强记忆。

中考题:下列描述属于天气的是:

A . 南北极地区终年寒冷,多狂风、降水稀少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 “忽如一夜春风来,前数万树梨花开”

D. 新疆塔里木盆地非常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比较湿润

2.变式题:下列天气状况与人们所进行的活动对应妥当的是

A.我国南方夏季晴天的中午——日光浴

B.雷雨时——躲在树下避雨

C.沙尘暴天气——外出戴口罩

D.雾天——在马路上晨跑

解析:我国南方夏季的中午日照强烈,容易灼伤皮肤,雷雨天气躲在树下容易遭到雷击,雾天空气质量不好,不宜晨跑。

第四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一、考点聚焦

1.气温

(1)气温的测定方法和表示: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常用℃表示。

(2)测定气温:用温度计测量。

(3)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的计算。

(4)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

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同纬度的陆地上,海拔高的地方气温比周围低。同一纬度,气温随地势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降低6 ℃度。)

同纬度的海洋与陆地气温不同。

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的平直,因为南半球海洋占绝对优势。

(5)世界气温之最

最炎热的大陆——非洲

最寒冷的大陆——南极洲

除南极洲外寒冷区域面积最大的大洲——亚洲

2.降水

(1)形成条件:

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

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2)测量降水量:用雨量器测量

(3)主要类型:

对流雨: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产生的降水叫对流雨。

地形雨: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山的迎风坡产生降水叫地形雨。

锋面雨:当冷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抬升”遇冷凝结产生降水叫锋面雨。

(4)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

赤道地区降水多(气温高、蒸发强烈、上升气流多,对流雨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气温低、蒸发弱、空气下沉)。

沿海地区降水多(迎风处受海洋湿润空气的影响),内陆地区降水少。

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大陆西岸(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比东岸(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少。

二、友情提醒

气温分布往往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分析时要抓住决定性因素。比如导致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很多,但纬度因素是决定性因素。

三、中考必会—夯实基础

1. 测量气温和降水分别用:

A.气温计、风速仪B.气温计、雨量器C.温度计、百叶箱D.风速仪、

《第一节 天气和气候》教案1

《第一节天气和气候》教案 教材分析: 气候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自然条件之一。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尤其对农业生产来说,它是一种取之不尽的自然资源。 本节主要讲述了天气和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及其区别,以“当你清晨背起书包走出家门最先感受的是什么?”为切入点,用身边的问题引起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体现课改中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引导学生归纳出天气的概念。之后又通过天气符号、卫星云图以及相关图片,可以帮助学生轻松掌握天气预报的知识,更能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小活动”题目的设计也是结合实际,让学生了解天气与生活的关系,反映了当前课改的提倡的“学习有用的地理”。 教材的最后还提供了大气环境检测的阅读材料,这种贴近生活的知识,对于引导学生关注当前大气环境质量、关注健康、增强环保意识都有重要作用。 教法指导: 1、让学生发现问题、师生探究解决问题,引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2、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报纸、图书、网络等查找资料,培养比较、分析、概括能力。并通过学生播报天气预报,让学生体验做天气预报员的感受,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利用学生了解的当地素材和电视新闻中的实事,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情景设计: 开放式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个词语。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能通过天气图和卫星云图,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粗略地判断近期可能出现的天气情况。 4、能收看不同地方的天气预报,学会比较不同地区的天气情况。 5、能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网络、报纸、图书等学会调查和分析资料,在欣赏、快乐的氛围中对所学知识渗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更加关注各种地理现象以及各类经济活动,使学生逐步树立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学会阅读卫星云图和简单的天气预报图。 教学难点:综合分析天气形式图和天气预报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我有个问题想要请教同学们,这个元旦我要到海南去旅游,可我为带什么服装犯了愁,哪个同学能帮帮我,给我参谋一下?(生答略)。你去过海南吗?(生答略)。那你怎么知道我需要带单衣去呢?(生答略)。恩,是热带,气候四季炎热。我打算1月1日出发去海南,在去之前,我买好了

天气与气候复习提纲(填空式)

第二章天气与气候复习提纲 1、大气层:指在地面以上到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包围着地球的空气层。 2、大气层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大气层,则地球: A、没有天气变化; B、没有声音; C、易受陨石侵袭; D、温差很大。 大气的分层:根据。 可以把大气分为5层(从下到上):、、、、。4、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重点记忆:A、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 B、各种复杂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对流层 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C、对流层的厚度不均匀,表现在两极厚度小,赤道厚度大 5、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内有,能吸收紫 外线,对人类起保护作用。 1、天气:是指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描述天气和气候最主要区别在于: 天气是指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气候是指长时间的大气平均状况。 天气:晴空万里电闪雷鸣气候:冬雨夏干终年高温 2、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其中主要的是、、、、(五要素)等。 3、气温:空气的。 A、气温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 B、测量气温的工具:; C、常用的气温度量单位: D、气温总在不断变化着,在气象观测中,把温度 计放在百叶箱里观察。 原因:(1);(2)。 E、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一天中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 F 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 第三节大气的压强 1、大气压强的存在具体事例: (1)覆杯实验;滴管中的液体不滴落;挂钩吸在墙上 (2)自来水笔吸墨水;吸管吸饮料;吸尘器除尘 (3)吊瓶向静脉注射药物,在药水瓶的橡皮塞上再插进一个针头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1)(2)。

初一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一.天气及其影响 1.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来描述天气。 2.天气的特点:⑴天气反映了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他是经常变化的。 ⑵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1.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 2.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的主要环节:获取情报→接受信息→制作成图表→得出结论→电视播报 3.天气预报的内容: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的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A.气温:大气冷热的程度 B.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有雨”;降水概率为0,表示肯定”无雨“。 C.风向是风的来向。风力是风的强弱,共13级,次数越大,风力越强,所用符号一杠表示二级。 4.天气图:按照专门规定的数字符号,把收集到的同一地点的气象观测记录填在地图上,这种图叫天气图,天气图是气象工作者预报天气的主要工具。 三.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1.空气质量的高低,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新鲜的空气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的空气污染指数大,对人体有害。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一.气温与我们

1.气温:我们把大气的温度称为气温。气温一般用℃表示,读作摄氏度。 2.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8时,14时,20时,2时。 3.测试气温的仪器:放在百叶箱的温度计(百叶箱要离地1.5米) 4.日平均气温: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次数就是日平均气温。 日平均气温=一日之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 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 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个月) 二.气温的变化 1.气温的日变化:一天当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气温的年变化: 大陆: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 气温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 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现在1月,南半球出现在7月,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海洋:一年当中海洋上北半球最高月气温出现在8月,南半球出现在2月 南半球最低气温出现在8月,北半球最低气温出现在2月 3.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 气温年较差:一年内最高月平均气温和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二.气温的分布 1.等温线:在地图上把气温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温线,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2.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中国的地形天气和气候

中国的地形、天气和气候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地形对我国影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由于地势西高东低,因此我国西部主要地形是高原,东部主要地形是平原 B.地形多种多样,造成我国耕地数量很少 C.因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所以我国东西之间交通非常不便 D.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附近的大河河段落差大,水流湍急,蕴藏着巨大的水能 答案 D (2009·大连测试)读图,回答2~5题。 2.山脉①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 () A.东侧为华北平原,西侧为黄土高原 B.东侧为东北平原,西侧为内蒙古高原 C.东侧为内蒙古高原,西侧为东北平原 D.东侧为黄土高原,西侧为华北平原 3.山脉②两侧地形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 A.东侧为水稻,西侧为谷子 B.东侧为水稻,西侧为冬小麦 C.东侧为春小麦,西侧为水稻 D.东侧为冬小麦,西侧为谷子 4.山脉④两侧分别属于 () A.东侧属长江水系,西侧属闽江水系 B.东侧属海河水系,西侧属黄河水系 C.东侧属珠江水系,西侧属长江水系 D.东侧属闽江水系,西侧属长江水系 5.关于四条山脉共同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四条山脉都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 B.四条山脉都位于两省交界处

C.四条山脉的东南侧降水比较丰富 D.四条山脉两侧的农业类型都不同答案 2.B 3.D 4.D 5.C (2009·珠海模拟)下图为“沿106.5°E的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6~8题。 6.图中①地形区为 () A.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渭河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答案 B 7.关于②地形区的地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B.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答案 B 8.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 () A.为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B.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 C.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D.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 答案 B 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不同地形区中。请根据下列所提供的甲、乙两地的相关资料,回答9~10题。

世界的气候与自然景观

第二节 世界的气候与自然景观 巩固夯实基础 一、世界的气候 1.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气温的日变化: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 前后。 (2) 气温的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7月, 最低气温出现在 1月;南半 球正好相反。 (3) 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低;同纬度的海陆气温不同; 在同一纬度地带内,高山、高原气温较低,平原、盆地气温较高。 2?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 )降水产生的条件:空气饱和时气温继续降低,有凝结核,水滴增大到能降落到地面。 (2)降水地区分布 受控气压带与风带 大气运动状况 降水多少与类型 赤道多雨带 赤道低气压带 上升气流为主 多,对流雨为主 副热带少雨带 副热带咼气压带 下沉气流为主 少,大陆东岸多(受夏季 风、台风影响) 温带多雨带 西风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 多锋面气旋活动 多,锋面雨与气旋雨 极地少雨带 极地咼气压带 下沉气流为主 少 ② 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 ③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3 )降水季节分配:①全年多雨区、②全年少雨区、③夏季多雨区、④冬季多雨区、⑤常 年湿润区。 二、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 1. 影响因素 纬度、气压带和风带、海陆、地势、洋流等。 2. 气候的地区差异 70 60 犬 两 対 2(1 1() 理解要点诠释 考点一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和特点 考点二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 气候、动植物和陆地自然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植物的生长条件邙日光、空气、水分和土壤)与气候的关系非常密切,同时气候也影响 着动物的生存。 不同气候条件下生存的植物不同, 生活在那里的动物也不一样, 其影响为:气候一植物 —动物。 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 北沐洋 …我血性吒诫 塑怛雪帯丸陆件命 鷄帯◎原吒蟆 50.K 平 15

七年级地理世界各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

1热带雨林气候 分布规律:赤道两侧,(南北纬10度左右) 成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呈上升气流. 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2热带草原气候 分布规律: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南北纬10-20度 成因: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特点:常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闷热多雨,受信风带控制时,干旱少雨. 3热带沙漠气候 分布规律:大致在南北回归线附近(20-30度)内陆或大陆西岸 成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 特点:常年高温少雨,干旱 4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规律:南亚和东南亚(10-25度大陆东岸) 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以及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特点:全年高温,有旱季和雨季 5地中海气候 分布规律:30-40度大陆西岸(地中海最为典型) 成因: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特点:夏季干旱炎热.冬季温和湿润 6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 分布规律:亚热带大陆东岸(25-35度) 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 特点:雨热同期,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7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规律:南北纬40-60度大陆西岸 成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特点: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降水均匀.冬季稍多,气温年变化小. 8温带大陆性气候 分布规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40-60度) 成因:远离海洋,受海洋影响小. 特点:干旱少雨,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年变化大 9温带季风气候 分布规律:亚洲东部(35-60度) 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 特点:雨热同期,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气温年变化大 1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分布规律:北纬50-70度主要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 成因:纬度高 特点: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暖短促,降水较少集中在夏季. 11极地气候 分布规律:北冰洋沿岸和南极洲 成因:纬度高

(七年级地理教案)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

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 七年级地理教案 教学目标 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能够利用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的逐月分布图,来说明气候特征;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能够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培养读图能力及通过读图获得相应地理知识的能力。 教学建议 关于“气候的地区差异和影响因素”的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前两节讲述气候基本要素---气温和降水的基础上,分析世界各地气候产生的差异的原因,既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虽然重点还是就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但在程度上加以深化,把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的分布和特征系统化。 气候的地区差异一段,内容言简意赅,既说明由于气温和降水不同导致气候不同,又说明气候的不同,是由于影响因素不同造成的,引出第二部分内容。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部分是本章的难点,考虑初一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改为选学。为差异性教学提供素材。在分析各个影响因素时,按照从已知到未知、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过程编写,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利于步步深入地理解。同时教材提供各种示意图,帮助理解。 关于“气候的地区差异和影响因素”的教法建议 对于“气候的地区差异”,使学生认识到气候的两个主要因素是气温和降水,由于各地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同,所以各地气候一定不同。 对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部分,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突破难点。为便于学生理解,采取先易后难、由已知到未知、由整体到局部的办法,学生可以从已知分析影响气温和降水的最重要的因素---纬度位置、影响降水的重要因素---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而对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以教师讲解为主,不要将其深化,只需了解什么气压带风带多雨、少雨即可。对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已学过地形高低对温度的影响,而地形雨的形成是新内容,所以制作成动画更直观地讲解;对洋流的影响,可将教材中的4.14图做成分步显示的flash复合片,使学生了解寒暖流对温度降水的不同影响。 关于“气候类型和自然景观的差异”的教法建议

第一节《天气与气候》教案.doc

第一节《天气与气候》教案 第一节《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产、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 4、认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正确区别天气与气候;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教学用具:多媒体投影仪。学法指导: 1、“从生活实际入手,学习有用的地理”。学习时一定要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化枯燥为有趣,时时处处感受有用的“地理”。 2、“在游戏中学习地理”。天气预报的符号多而不好记,怎样才能快速有效地记住呢?同学们之间不妨比一比、试一试,看谁记得快,或者坚持收听收看天气预报节目,自己也学做天气预报员,播报天气预报。教学过程:导入课题:播放不同地区的图片,展示不同地区的生活环境,说明人类生活的环境存在很大差异,然后让学生回答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不同地区的环境差异?(气候)“那么世界的天气与气候是怎样的呢?这一节就让我们 2017-04-09 第一节《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 1、引导

学生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产、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 4、认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正确区别天气与气候;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教学用具:多媒体投影仪。学法指导: 1、“从生活实际入手,学习有用的地理”。学习时一定要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化枯燥为有趣,时时处处感受有用的“地理”。 2、“在游戏中学习地理”。天气预报的符号多而不好记,怎样才能快速有效地记住呢?同学们之间不妨比一比、试一试,看谁记得快,或者坚持收听收看天气预报节目,自己也学做天气预报员,播报天气预报。教学过程:导入课题:播放不同地区的图片,展示不同地区的生活环境,说明人类生活的环境存在很大差异,然后让学生回答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不同地区的环境差异?(气候)“那么世界的天气与气候是怎样的呢?这一节就让我们 2017-04-09 第一节《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产、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 4、认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和

初中七年级地理:第一节《天气与气候》教案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第一节《天气与气候》教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The first section "Weather and Climate" lesson plan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第一节《天气与气候》教案 第一节《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产、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 4、认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正确区别天气与气候;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 教学用具: 多媒体投影仪。 学法指导: 1、“从生活实际入手,学习有用的地理”。学习时一定要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化枯燥为有趣,时时处处感受有用的“地

理”。 2、“在游戏中学习地理”。天气预报的符号多而不好记,怎样才能快速有效地记住呢?同学们之间不妨比一比、试一试,看谁记得快,或者坚持收听收看天气预报节目,自己也学做天气预报员,播报天气预报。 教学过程: 导入课题:播放不同地区的图片,展示不同地区的生活环境,说明人类生活的环境存在很大差异,然后让学生回答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不同地区的环境差异?(气候)“那么世界的天气与气候是怎样的呢?这一节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吧。” 投影:第四章世界气候 第一节天气与气候 师:1、播放“上学路上的四幅图”,让同学们思考:这四幅图中分别是什么样的天气?(晴、雨、大风、雪)感受如何?(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回答天气变化快还是慢?)引出“天气”的概念与特点(学生通过读书来回答)。 投影:一、天气 1、概念 2、特点 师:“天气是变化的,我们怎样才能知道每一天的天气状况呢?在民间有许多关于天气的谚语,咱们交流一下,看谁知道得多?”(师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

第一节 天气和气候(教案)

气候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自然条件之一。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尤其对农业生产来说,它是一种取之不尽的自然资源。 本节主要讲述了天气和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及其区别,以“当你清晨背起书包走出家门最先感受的是什么?”为切入点,用身边的问题引起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体现课改中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引导学生归纳出天气的概念。之后又附有天气符号、卫星云图以及相关图片,可以帮助学生轻松掌握天气预报的知识,更能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小活动”题目的设计也是结合实际,让学生了解天气与生活的关系,反映了当前课改的提倡的“学习有用的地理”。 教材的最后还提供了大气环境检测的阅读材料,这种贴近生活的知识,对于引导学生关注当前大气环境质量、关注健康、增强环保意识都有重要作用。 教法指导: 1、让学生发现问题、师生探究解决问题,引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2、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报纸、图书、网络等查找资料,培养比较、分析、概括能力。并通过学生播报天气预报,让学生体验做天气预报员的感受,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利用学生了解的当地素材和电视新闻中的实事,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情景设计: 开放式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 教学目标: 、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个词语。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能通过天气图和卫星云图,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粗略地判断近期可能出 现的天气情况。 4、能收看不同地方的天气预报,学会比较不同地区的天气情况。 5、能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七年级地理世界的气候练习题

1. 下列气候类型只分布在亚洲的是: A. 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2.下列气候类型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边缘的是: A.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B.苔原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冰原气候 3.我国青藏高原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 C.高山气候 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4.读图分析: (1)此图所示的气候类型分布在:() A.热带 B.温带 C.寒带 (2)此图反映的气温和降水的关系是 A.全年高温多雨 B.全年低温少雨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干冷干燥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5.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 A.赤道附近 B.印度半岛 C.亚马孙河流域 D.澳大利亚中部 6.非洲有明显干湿季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草原气候 7.没有热带草原气候分布的大洲是()。 A.非洲 B.亚洲 C.欧洲 D.北美洲 8.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 A.亚洲中部 B.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 C.欧洲西部 D.澳大利亚中部 9.北京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气候 10.亚洲、北美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营原气候 11.拥有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的大洲是() A.亚洲、欧洲B.北美洲、南美洲 C.亚洲、非洲D.亚洲、北美洲 12. 世界各大洲中气候类型最多的洲是: A.亚洲 B.大洋洲 C.南美洲 D.非洲 13.世界上具有热带雨林、热带沙漠、温带大陆性、地中海四种气候类型的大洲是 A.亚洲、欧洲、非洲 B.南美洲、北美洲、亚洲 C.北美洲、欧洲、非洲 D.南美洲、大洋洲、非洲

中国气候分布 六大气候带

中国气候分布六大气候带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国家之一,不仅疆域辽阔,人口众多,自然地理环境亦极其复杂而丰富多彩。5000多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在漫长的岁月里,又不断地开发、利用和改造着周围的环境。今天,中国人民正面临着新的考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进一步认识这片土地。这套丛书,系统介绍中国的自然地理基本知识,广及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资源、环境等各个方面,内容丰富,资料新颖,文字流畅。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同志,将会从中学到多种知识,加深对祖国的了解,更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以极大的爱国热忱,投入祖国的建设中去。 出版者的话 1980~1986年间,我们曾组织出版了一批地理知识读物,着重介绍中国的自然地理基础知识。这些书出版以后,引起了国内外广大读者的注意和好评。但因时隔多年,不少读者要求重印,有的建议进行修订,增补更新的资料。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同时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我们约请了原作者对原书进行修订,增补了新的科研成果并更新资料,修改了原书中一些不必要的或不够准确的内容和提法,文字表述上也进行了修饰。书中的插图作了部分调整,还新增了彩色照片,以增加读者的感性认识。为了突出主题,我们将《中国的地形》、《中国的气候及其极值》、《中国的河流》、《中国的湖泊》、《中国的沼泽》、《中国的土壤》、《中国的森林》、《中国的草原》、

《中国的沙漠》、《中国的海洋》和《中国的自然保护区》这11种书汇总起来,组成一套“中国自然地理知识丛书”出版,在开本设计上与原书相比亦有一些变化。我们还将继续组织编写一些有关的专题,纳入这套丛书之中。这套丛书适合于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自学阅读,又可作为中小学教师和高年级学生的教学参考资料,是一份进行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的好材料。我们希望这套丛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1992年5月 UID1 帖子33677 精华39 积分37077 阅读权限255 性别女来自扬州在线时间183 小时注册时间2008-7-13 最后登录2010-1-30 查看详细资料 返回主题 TOP admin 开心豆豆 管理员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世界的气候

世界的气候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1.在热带、温带、寒带分别有哪些气候类型? 2.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是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是影响气温和降水出现地区差异的主要因素。而不同的气温和降水的组合又形成了世界各地气候的差异,因此,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也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板书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对于本段教学内容,要围绕课本P59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活动中读图、讨论、运用旧知,分析归纳,体会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1.投影展示课本P60图3.24“两地气温、降水量的月份分配”。教师先指图说明其是“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的组合,图的下端表示一年的12个月,图的左侧是气温刻度,右侧是年降水量刻度。阅读时以“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的方法和要领进行分析判读。然后把学生分成两大组,每组讨论分析一地的气温是什么特点?降水是什么特点?组合成什么样的气候特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属于何种气候类型?并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 2.各组的代表发言交流、大家评判补充、教师评价点拨,并画黑板简图或投影展示甲图。使学生认识和体会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A地的气温各月均在20℃以上,降水各月都很多,年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因而该地的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多雨。该地位于赤道地区,纬度位置低,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甲图 3.把教室比成是亚欧大陆的温带地区。学生分成三部分,两边的学生分别位于大陆的东岸和西岸,中间的学生位于大陆内部。各组由于所处的海陆位置不同,分别讨论本组形成了哪些气候类型?并结合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的特点,说说各气候类型的特征。 4.各组代表发言、大家评判补充、教师评价点拨,并画黑板简图或投影展示乙图。使学生认识和体会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由于地处同纬度的温带地区,气温夏季陆高海低,冬季海高陆低。但是所处的海陆位置不同,东西两岸地区距海洋近而且能受到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降水较多,而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降水就少,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气候。 位于亚欧大陆温带地区沿海的大陆东岸,形成的是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以及温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一年之中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气温冬季在0℃以上,年降水量要比温带季风多。 乙图 位于亚欧大陆温带地区沿海的大陆西岸,形成的是湿润的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前者的气候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后者的气候特征是全年温和多雨,气温和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资源拓展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知识能力 1.读漫画《妈妈,我怕!》,该漫画反映了( ) A.地壳下沉 B.全球变暖 C.水土流失 D.填海造陆 2.“遛狗不见狗,狗绳提在手,见绳不见手,狗叫人才走。”恶劣天气不仅影响了交通运输,也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健康不利。这段话反映的天气是图中的( ) 3.读九江市某日的天气预报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日可能会出现霜冻现象 B.该日天气是多云转小雨 C.该日适合组织登山活动 D.学校操场上的国旗向西北方向飘扬 4.天气符号表示( ) A.多云 B.晴 C.阴 D.小雨 5.下列符号中,正确表示风力6 级东北风的是( ) 6.能正确描述下图所示赤峰市某日天气情况的是( ) A.多云转阴,气温14℃~28℃,南风 4 级 B.多云转阴,气温14℃~28℃,北风 4 级 C.阴转多云,气温14℃~28℃,北风 4 级 D.晴转多云,气温14℃~28℃,南风 4 级

7.(2018 北京中考改编,6,★☆☆)北京某中学组织学生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下图为某同学在纪念馆正门前拍摄的照片。据图判断当时的天气是( ) 某星期日,小明同学收听到关于第二天(星期一)的天气预报:晴转阴,气温2℃~6℃,降水概率20%。据此回答 8—10 题。 8.“晴转阴”用天气符号表示正确的是( ) 9.星期一这天( ) A.下雨的可能性不大 B.下雨的可能性大 C.不可能下雨 D.绝对有雨 10.星期一这天小明上学时最合适的着装是( ) A.薄毛衣 B.棉衣 C.衬衣 D.短袖衫 11.下列做法不利于减轻雾霾影响的是( ) A.少开私家车出行 B.春节期间多放鞭炮 C.清明节不烧纸钱 D.建筑工地洒水降尘 12.下图中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与人们所进行的活动,搭配恰当的是( ) 13.千百年来,人们出门看天,靠的是祖祖辈辈观察、积累流传下来的天气知识。根据下列现象,结合生活经验,判断可能不会降水的是( ) ①星星布满天②燕子低飞③蟑螂乱飞④蜘蛛织网⑤蚂蚁搬家 A.①②⑤ B.①④ C.③④ D.②③⑤ 14.某年2 月下旬,雾霾天气长时间席卷我国中东部地区,空气污染指数居高不下,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生产生活中,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有( )

地理教案-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

地理教案-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 地理教案-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 教学目标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能够利用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的逐月分布图,来说明气候特征;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能够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培养读图能力及通过读图获得相应地理知识的能力。 教学建议 关于“气候的地区差异和影响因素”的教材分析本节是在前两节讲述气候基本要素---气温和降水的基础上,分析世界各地气候产生的差异的原因,既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虽然重点还是就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但在程度上加以深化,把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的分布和特征系统化。气候的地区差异一段,内容言简意赅,既说明由于气温和降水不同导致气候不同,又说明气候的不同,是由于影响因素不同造成的,引出第二部分内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部分是本章的难点,考虑初一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改为选学。为差异性教学提供素材。在分析各个影响因素时,按照从已知到未知、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过程编写,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利于步步深入地理解。同时教材提供各种示意图,帮助理解。 关于“气候的地区差异和影响因素”的教法建议对于“气候的地区差异”,使学生认识到气候的两个主要因素是气温和降水,由于各地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同,所以各地气候一定不同。对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部分,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突破难点。为便于学生理解,采取先易后难、由已知到未知、由整体到局部的办法,学生可以从已知分析影响气温和降水的最重要的因素---纬度位置、影响降水的重要因素---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而对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影

世界的气候与自然景观

第二节世界的气候与自然景观 巩固夯实基础 一、世界的气候 1.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气温的日变化: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气温的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南半球正好相反。(3)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低;同纬度的海陆气温不同;在同一纬度地带内,高山、高原气温较低,平原、盆地气温较高。 2.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降水产生的条件:空气饱和时气温继续降低,有凝结核,水滴增大到能降落到地面。 ②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 ③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3)降水季节分配:①全年多雨区、②全年少雨区、③夏季多雨区、④冬季多雨区、⑤常年湿润区。 二、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 1.影响因素 纬度、气压带和风带、海陆、地势、洋流等。 2.气候的地区差异 理解要点诠释 考点一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和特点 考点二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 气候、动植物和陆地自然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植物的生长条件(阳光、空气、水分和土壤)与气候的关系非常密切,同时气候也影响着动物的生存。 不同气候条件下生存的植物不同,生活在那里的动物也不一样,其影响为:气候—植物—动物。 世界气候有冷热、干湿等地区差异,陆地上反映各地气候特征的自然景观也有明显的地区差异,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多呈带状分布,故称自然带。 植物是自然带最明显的标志,有人喻为“植物是自然界的一面镜子”。 难点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 1.纬度位置的影响——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地区(不能理解为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原因是不同纬度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天气和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例题与讲解(含详解) 新人教版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答案:(1)短时间(2)时刻在变化(3)多年(4)一般变化不大(5)海洋(6)陆地(7)云区(8)越厚(9)阴雨区(10)污染指数 1.天气及其影响 (1)天气的含义和特点 天气是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 (2)气候的含义和特点 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个地区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不大。 【例1-1】下列叙述中,描述天气的是()。 A.山前桃花山后雪 B.塔里木盆地终年干燥少雨 C.昆明四季如春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解析: A ×山前和山后的气温不同反映的不是天气 B ד终年”是较长的时间 C ד四季”是较长的时间 D √“一夜”是较短的时间 答案:D (3)天气与人们的关系 天气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对人类生活、生产影响很大。 ①对生活的影响: a.好的天气使我们的生活更舒适,如晴朗的天气有利于出行和锻炼,适当的降水使空气更湿润。 b.灾害性的天气对生活有不利的影响,有的甚至危及生命、财产的安全。如2010年的热带风暴“鲇鱼”,就给福建和台湾等地的人们带来巨大的灾难。 谈重点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天气对于生活的影响重点在交通方面,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密切注意天气的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和调整活动安排。 ②对生产的影响:天气对于农业的影响最大,适当的降水能够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降水过多和过少都会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从而形成旱灾和涝灾。气温变化过大也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例1-2】观察下面的四幅图,图中所代表的天气与图中人们所进行的活动,哪个比较妥当?()

解析: A ×霜冻天气下不适合插秧 B √晴天一般比较适宜体育锻炼 C ×雷电天气进行室外作业很危险 D ×沙尘暴的天气下进行锻炼不利于身体健康 答案:B 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卫星云图是天气分析和天气预报的重要依据。 (1)卫星云图 ①含义:卫星云图是由气象卫星摄取的地球大气的图像。 ②颜色表示: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析规律沙尘暴的发生地区及颜色表示 在我国的西北地区、北方地区,春季沙尘暴现象非常严重,在卫星云图上常用黄色表示。 (2)天气符号 天气符号是指在天气预报时,表示阴、晴、风、雨、雪等大气状况的各种符号。 常用天气符号如下图: 谈重点天气符号的组合 由于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因此经常出现两个天气符号组合在一起的情况,正确的判断是左面的符号表示的天气转右面的符号表示的天气,如下图表示的是阴转晴的天气。 (3)天气预报的内容 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天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①阴晴。当天空布满云,看不到太阳的时候是“阴天”。当天空中云量很少,或者没有云时,是“晴天”。当天空中有一些云,但是还能够看到太阳,是“多云”。 ②风。包括风力的大小和方向两个方面。风力的大小按照从弱到强共分为18个等级。风的基本方向共有四个,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此外还有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四个方向的风。 析规律天气与云量 在生活中一般天空云量小于30%则为晴天,云量在30%~80%为多云,云量占80%以上则为阴天。 ③降水。一般用降水概率来表示降水的可能性。降水的形式有雨、雪和冰雹等。在天气预报中,有的不预报降水概率,只说明雨雪情况,并且和阴晴结合起来预报。 析规律降水概率 当降水概率为100%的时候,说明肯定有降水;当降水概率为0的时候,表示肯定没有降水。

第一节 天气和气候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会区分描述天气与气候的语言,并能正确描述某时的天气状况和某地 的气候特征。 2.能识别常用天气符号和看懂简单天气图,逐步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 报的习惯。 3.知道空气质量报的基本内容。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天气和气候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能通过简单的天气图,判断某地可能出现的天气情况,并能对其结果进行口头或书面表达。 情感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地理知识就源于生活,懂得“处 处留心——皆学问”的道理;同时,让学生逐步树立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2. 教学重点/难点 1.“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和卫星云图。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天气和气候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师生共看《2008年国内外十大天气和气候事件》视频 理解气候和气候的含义,并找出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 了解天气和气候对我们人类的影响 知道获得天气信息的途径

学会看简单的卫星云图 识别简单的天气符号,并学会表述简单的天气预报 了解一些我们人类对天气和气候的负面影响 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活动设计: 看视频,谈感想 1、自学:从书本中找出两者的含义 2、通过小组活动找出两者的本质区别 3、通过练习,让学生理解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让学生们分别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讨论交流天气和气候对我们人类的影响 1、让学生各抒己见,说出获得天气信息的途径 2、通过连线题,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可以观察就能获得天气信息 自学:卫星云图中各种颜色的含义 1、师生共同观看一段天气预报 2、自学:识别各种天气符号 3、交流互动,共同识别难认的天气符号 4、用天气符号表述简单的天气情况 5、播报简单的天气预报 1、讨论交流我们人类对天气和气候的负面影响 2、展示一份环境质量日报,了解环境质量日报中的几个项目间的关系 1、学生自己谈收获 2、齐读十八大报告中的一句话

七年级地理世界的气候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地理世界的气候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节气温与降水 1.(2011福建安溪)下列天气中最适合户外运动的是: A. B. . D. (2011福建福州)天气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回答2~3题。 2.天气符号表示的天气是 A.沙尘暴 B.寒潮 .台风 D.霜冻 3.下列地区中,易受该种天气影响的是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 .西北地区 D.东部沿海地区 4、(2011黑龙江哈尔滨)2011年5月12日,哈尔滨市遭受了沙尘暴天气,下列天气符号表示沙尘暴的是( D )5.(2011江苏无锡)2010年10月23日12时55分,我国的卫星云图上,福建沿海呈现出何种颜色,显示出台风“鲇鱼”已经登陆 A.绿色B.白色.蓝色D.黄色 6.(2011福建晋江)下列描述中表示气候的是() A.冬冷夏热 B.晴转多云 .风和日丽 D.狂风暴雨 7、(2011安徽巢湖)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因素是

A.自然因素 B.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为主.人为因素为辅 D.人为因素为主,自然因素为辅 8、(2011吉林长春)长春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某天在2时、8时、24时、20时测得气温分别是4℃、8℃、20℃、12℃,则当日该中学所在地的日平均气温是 A 44℃ B 16℃ 11℃ D 12℃ 9、(2011安徽巢湖)北半球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A.七月的陆地 B.七月的海洋.一月的陆地 D.七月的海洋 10、(2011山东济宁)关于世界降水量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赤道附近地带终年高温,降水少 B 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两极地区纬度高,降水丰富 D 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多 11.(2011福建泉州)如图3沿箭头所示方向,符合我国自然环境要素变化规律的是( ) A.气温年较差变小 B.降水量减少 .夏季风增强 D.台风影响增多 (2011福建晋江)读图3“某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12—14小题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多变、短时间、不稳定,气候是长时间的、稳定的。另外气候包含气温和降水两方面。(了解即可) 2、卫星云图上绿色--陆地,蓝色--海洋,白色--云雨。在图上看到地面一处是绿色,表示当地天气晴朗(卫星云图如右图) 3、(右图)风向的判断:在没有尾羽的一端箭头。右图的风向是西北风 风力的判断:一个尾羽=2级。右图的风力是4级风 4、常用的天气符号(识记)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气温的变化

气温日变化:气温最高(14时),气温最低(4时左右) 气温年变化:北半球陆地(7月最高、1月最低) 南半球陆地(1月最高、7月最低)气温、降水的分布都受纬度位置、海陆因素和地形因素的影响。 气温的分布降水的分布 纬度因素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赤道到两极递减 海陆因素夏季陆地气温,冬季海洋气温高沿海多于内陆 地形因素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 温下降0.60C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另外要知道: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和内陆降水少 另外气温还要掌握地理填充图册P17的1、2两大题。降水主要还要掌握课本P56活动题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1、世界的气候类型分布(主要掌握下面几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分布于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和内部 地中海式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低温多雨;分布于温带大陆西岸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分布于温带大陆东岸,扬州就是这种气候类型 温带气候类型中大陆内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这种气候类型在温带区域的分布最广。

第一节《天气与气候》教案

第一节《天气与气候》教案Lesson plan of weather and climate

第一节《天气与气候》教案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地理是世界或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山川、气候等及社会要素的统称。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 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本教案根据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 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第一节《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产、生活中 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 4、认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 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正确区别天气与气候;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 教学用具:

多媒体投影仪。 学法指导: 1、“从生活实际入手,学习有用的地理”。学习时一定要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化枯燥为有趣,时时处处感受有用的“地理”。 2、“在游戏中学习地理”。天气预报的符号多而不好记,怎样才能快速有效地记住呢?同学们之间不妨比一比、试一试,看谁记得快,或者坚持收听收看天气预报节目,自己也学做天气预报员,播报天气预报。 教学过程: 导入课题:播放不同地区的图片,展示不同地区的生活环境,说明人类生活的环境存在很大差异,然后让学生回答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不同地区的环境差异?(气候)“那么世界的天气与气候是怎样的呢?这一节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吧。” 投影:第四章世界气候 第一节天气与气候 师:1、播放“上学路上的四幅图”,让同学们思考:这四幅图中分别是什么样的天气?(晴、雨、大风、雪)感受如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