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干眼临床诊疗规范专家共识

2013干眼临床诊疗规范专家共识

2013干眼临床诊疗规范专家共识
2013干眼临床诊疗规范专家共识

*

【摘要】

干眼是严重影响视觉质量的眼病。由于缺乏规范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的指导标准,

目前我国各级医院对于干眼的诊断及治疗水平参差不齐。为规范干眼的临床诊治,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的专家对干眼的诊治进行了讨论并形成了共识,供广大眼科医师参考。

干眼临床诊疗规范专家共识

(2013年)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

*转载自《中华眼科杂志》2013年1月刊。通讯作者:谢立信,Email :lixin_xie@https://www.doczj.com/doc/c214169915.html,

【Abstract 】

Dry eye is an important ocular surface disease,and greatly affected the visual quality.However,there is no standardized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guidance,so the level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ry eye in different hospital are quite un-even.In order to standardize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ry eye,the experts in Corneal Disease Group of Ophthal-mological Society,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discussed many problems about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ry eye and formed a consensus,which can offer reference for the ophthalmologists in China.

Experts ’consensus about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ry eye (2013)

Corneal Disease Group of Ophthalmological Society,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眼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类常见重要眼表疾病。近年来干眼在我国的发病率逐渐上升,

但其诊疗规范尚未建立,各级眼科医师对于干眼的认识及诊疗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这为临床实际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国干眼临床工作,提高干眼诊治水平,急需针对目前存在的许多干眼临床问题,建立我国干眼临床诊疗规范。

一、干眼的定义

干眼是由于泪液的量或质或流体动力学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

(或)眼表损害,从而导致眼不适症状及视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我国临床出现的各种名称

(如干眼症、干眼病及干眼综合征等)均统一称为干眼。二、干眼的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

目前世界范围内干眼发病率大约在5.5~33.7%不等,其中女性高于男性,老年人高于青年人,亚洲人高于其他

人种。根据我国现有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

干眼在我国的发病率与亚洲其他国家类似,较美国及欧洲高,其发生率约在21%~30%。其危险因素主要有:老龄、

女性、高海拔、糖尿病、翼状胬肉、空气污染、眼药水滥用、使用视频终端、角膜屈光手术、过敏性眼病和部分全身性疾病等。三、

干眼的分类国际上尚无统一的干眼分类标准,目前存在多种分类方法。干眼发病机制的复杂性是目前分类尚不完善的重要原因。参考目前的分类方法,对我国现有基于眼表面泪膜结构与功能的干眼分类标准进行了改进,同时基于Delphi 小组报告提出了我国干眼的严重程度的分类标准。

1.干眼的分类:(1)水液缺乏型干眼:水液性泪液生成不足和(或)质的异常而引起,

如Sj gren 综合征和许多全身性因素引起的干眼;(2)蒸发过强型干眼:由于脂质层质或量的异常而引起,如睑板腺功能障碍、睑缘炎、视屏终端综

合征、眼睑缺损或异常引起蒸发增加等;(3)黏蛋白缺乏型干眼:为眼表上皮细胞受损而引起,如药物毒性、化学伤、热烧伤对眼表的损害及角膜缘功能障碍等;(4)泪液动力学异常型干眼:由泪液的动力学异常引起,如瞬目异常、

泪液排出延缓、结膜松弛等;(5)混合型干眼: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干眼类型,为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因所引起的干眼。

混合型干眼是临床上的主要类型,

即使患者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单一类型干眼,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效果不佳也将最后发展为混合型干眼。

2.干眼严重程度分类:轻度:轻度主观症状而无裂隙灯下可见的眼表面损害体征;中度:中重度主观症状同时有

裂隙灯下的眼表面损害体征,但经过治疗后体征可消失;

重度:中重度主观症状及裂隙灯显微镜下的眼表面损害体征,治疗后体征不能完全消失。四、干眼的检查和诊断

(一)干眼的检查1.病史询问:包括患者全身与眼部疾病史、手术史、全身及眼部药物治疗史、角膜接触镜配戴情况和患者的生

活工作情况、

加重因素及诱因等。2.症状询问:干眼常见症状有眼部干涩感、烧灼感、异物感、针刺感、眼痒、畏光、眼红、

视物模糊、视力波动等。需要询问患者有何种症状及症状的严重程度、症状出现的时间及持续时间,还要同时询问起病过程、

症状发生或加重诱因和缓解条件以及全身与局部伴随症状等。

3.临床检查:(1)裂隙灯检查:包括眼睑、睑缘及睑板腺改变、泪河高度、眼睑异常、结膜和角膜改变等;(2)泪河

高度:泪河高度是初步判断泪液分泌量的指标。在荧光素染色后,

裂隙灯显微镜下投射在角结膜表面的光带和下睑睑缘光带的交界处的泪液液平。正常泪河切面为凸形,高度为0.3-0.5mm ;(3)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 ):

反映泪膜的稳定性。下睑结膜滴入5~10μl 荧光素钠或使用商品化荧光素试纸条,

嘱患者眨眼3或4次,自最后1

o ..

次瞬目后自然平视睁眼至角膜出现第1个黑斑的时间计算,正常BUT>10s;(4)眼表面活体细胞染色:a.荧光素染色:观察患者角膜上皮是否染色,染色阳性提示角膜上皮细胞的完整性破坏。使用荧光素试纸条,钴蓝滤光片下观察。荧光素染色评分采用12分法:将角膜分为4个象限,每个象限为0~3分,无染色为0分,1-30个点状着色为1分,>30个点状着色但染色未融合为2分,3分为出现角膜点状着色融合、丝状物及溃疡等;b.虎红染色:染色阳性反映死亡或退化的角结膜上皮细胞,或没有被正常黏蛋白层覆盖的健康上皮细胞。检查方法同荧光素试纸条。虎红染色评分采用9分法,将眼表面分为鼻侧睑裂部球结膜、颞侧睑裂部球结膜及角膜3个区域,每一区域的染色程度分0~3分,0分为无染色,1分为少量散在点状染色,2分为较多点状染色但未融合成片,3分为出现片状染色;c.丽丝胺绿染色:染色阳性同虎红染色,染色评分与虎红染色相同;(5)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s Test):分为Schirmer Ⅰ和Schirmer II试验,又可分为是否使用表面麻醉。较常采用的为不使用表面麻醉时进行的SchirmerⅠ试验,检测的是反射性泪液分泌情况,使用表面麻醉时检测的则是基础泪液分泌情况。Schirmer试验应在安静和暗光环境下进行。SchirmerⅠ试验的方法为将试纸置入被测眼下结膜囊的中外1/3交界处,瞩患者向下看或轻轻闭眼,5min后取出滤纸,测量湿长。Schirmer II试验方法为将试纸置入被测眼下结膜囊的中外1/3交界处,瞩患者向下看或轻轻闭眼,用棉棒刺激鼻粘膜,5分钟后取出滤纸,测量湿长。使用表面麻醉时进行Schirmer II试验可帮助鉴别Sj gren综

o..

合征患者。无表面麻醉的SchirmerⅠ试验正常>10mm/5min,表面麻醉的SchirmerⅠ试验正常>5mm/5min。

4.辅助检查:辅助检查主要包括泪膜镜检查、角膜地形图检查、共焦显微镜检查、泪液乳铁蛋白含量测定、泪液渗透压测定、印迹细胞学检查、睑板腺成像检查、前节OCT检查、泪液清除率试验、泪液蕨样变试验及血清学检查等。(1)泪膜镜或泪膜干涉成像仪:通过观察泪膜干涉图像,可对连续眨眼过程中泪膜厚度、泪膜分布情况进行动态记录,并对泪膜的稳定性进行分级评价,还可了解泪膜的脂质层分布;(2)角膜地形图检查:了解泪膜分布的规则性。干眼患者角膜地形图角膜表面规则性指数SRI和表面不对称指数SAI增高。泪膜像差分析可帮助分析泪膜动力学特性和解释泪膜稳定性与像差及视觉质量的关系;(3)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利用共聚焦显微镜无创和高分辨率的特点可对干眼患者的角结膜组织在细胞水平进行活体形态学的观察和研究,连续观察包括角结膜上皮、基质层和内皮层等,揭示干眼的病理变化,对于干眼有一定诊断意义;(4)泪液乳铁蛋白含量测定:泪液中乳铁蛋白值随病程进展而持续下降,可反映泪液分泌功能,能帮助诊断干眼及观察病情变化;(5)泪液渗透压测定:利用渗透压测量仪可检测泪液的渗透压,能帮助诊断干眼;(6)印迹细胞学检查:干眼患者可出现眼表面损害的征象,如结膜杯状细胞密度降低,核浆比增大,鳞状上皮化生,角膜上皮结膜化等;(7)睑板腺成像检查:通过红外线睑板腺观察仪可透视睑板腺的形态,观察睑板腺有无缺失,是观察睑板腺形态学改变的客观检查方法;(8)其他:包括泪液清除率试验、泪液蕨样变试验、泪腺或口唇黏膜活检、泪液溶菌酶测定、前节OCT检查和血清学检查等。

5.干眼临床检查顺序:病史询问→症状询问→裂隙灯显微镜检查→BUT→荧光素染色→泪液分泌试验→睑板腺形态和功能检查→其他所需辅助检查。

(二)干眼的诊断

干眼的诊断应包括以下内容:1.是否干眼;2.干眼的病因和分类诊断;3.干眼的严重程度。

1.干眼的诊断标准:干眼的诊断目前尚无国际公认的统一标准,结合其他国家及我国学者提出的标准,角膜病学组提出目前我国的干眼诊断标准:(1)有干燥感、异物感、烧灼感、疲劳感、不适感、视力波动等主观症状之一和BUT≤5s或SchirmerⅠ试验(无表面麻醉)≤5mm/5min可诊断干眼;(2)有干燥感、异物感、烧灼感、疲劳感、不适感、视力波动等主观症状之一和5s

2.干眼严重程度诊断标准

轻度:轻度主观症状,无角结膜荧光素染色;中度:中重度主观症状,有角结膜荧光素染色,但经过治疗后体征可消失;重度:中重度主观症状,角结膜荧光素染色明显,治疗后体征不能完全消失。

五、干眼的治疗

(一)治疗目标

干眼治疗的目标为缓解眼不适症状和保护患者的视功能。轻度干眼患者主要是缓解眼部症状,而严重干眼患者则主要是保护患者的视功能。

(二)治疗方法

1.去除病因,治疗原发病:引起干眼的病因十分复杂,如全身性疾病、药物、环境污染、眼局部炎症反应、眼睑位置异常及年龄等,可由单一原因或者多种原因引起。寻找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是提高干眼治疗效果的关键。如由全身疾病引起者,应协同相应专科共同对原发病进行治疗;与生活和工作环境有关者,如长期在空调环境内工作、经常使用电脑或夜间驾车等,应积极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应及时停用长期全身或局部应用可引起干眼的药物及眼部化妆品。

2.非药物治疗:(1)患者指导:介绍干眼的基本医药常识,告知治疗的目标,讲解如何正确使用滴眼液和眼膏,对严重患者告知干眼的自然病程和慢性经过;(2)湿房镜及硅胶眼罩:通过提供密闭环境,减少眼表面的空气流动及泪液的蒸发,达到保存泪液的目的。湿房镜适用于各种类型干眼,硅胶眼罩适用于有角膜暴露的干眼患者;(3)软性角膜接触镜:适用于干眼伴角膜损伤者,尤其是角膜表面有丝状物时,使用时需要保持接触镜的湿润状态。也可选择高透氧的治疗性角膜接触镜;(4)泪道栓塞:对于单纯使用人工泪液难以缓解症状或者使用次数过频(每天4次以上)的干眼患者可考虑泪道栓塞,可以根据阻塞部位和医师的经验选择栓子的类型;(5)物理疗法:对于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应进行眼睑清洁、热敷及睑板腺按摩;(6)心理干预:对出现心理问题的干眼患者进行积极沟通疏导,必要时与心理专科协助进行心理干预治疗。

3.药物治疗:(1)人工泪液:人工泪液为治疗干眼的一线用药,润滑眼表面是人工泪液的最主要功能,同时它可以补充缺少的泪液,稀释眼表面的可溶性炎症介质,降低泪液渗透压并减少高渗透压引起的眼表面反应,一些人工泪液中含有的特殊添加成分可有其相应疗效。对于干眼的疑似病例,可以试验性应用以辅助诊断。

人工泪液的选择:临床医生应根据干眼患者的类型、程度及经济条件等特点进行个体化选择。轻症干眼宜选择黏稠度低的人工泪液;对中重度干眼,伴蒸发过强者宜选择黏稠度高的人工泪液;对于眼表面炎症较重、泪液动力学异常患者优先选用不含防腐剂或防腐剂毒性较少的人工泪液;对于脂质层异常患者应优先选用含脂质类人工泪液;此外有些人工泪液中的某些特殊成份能促进杯状细胞数量或角膜上皮修复,或可逆转上皮细胞的鳞状化生,在选择时应综合考虑;若须长期或高频率使用(如每天6次以上)时,应选不含防腐剂或防腐剂毒性较少的人工泪液。(2)润滑膏剂(眼用凝胶、膏剂):眼用凝胶、膏剂在眼表面保持时间较长,但可使视力模糊,主要应用于重度干眼患者或在夜间应用。(3)局部抗炎及免疫抑制剂:干眼会引起眼表面上皮细胞的非感染性炎症反应。眼表面炎症反应与干眼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抗炎和免疫抑制治疗适用于有眼表面炎性反应的干眼患者。常用药物为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及免疫抑制剂。可根据不同的干眼类型和疾病发展情况单独或者联合使用。(a)糖皮质激素:用于中重度干眼伴有眼部炎症的患者。使用原则为低浓度、短时间,一旦炎症控制即停止使用,可间断使用,但应注意糖皮质激素引起的并发症。点用次数及用药时间视干眼患者眼表面炎症的严重程度,每天1-4次,炎症减轻应及时减小用药次数及时间。(b)环孢霉素A(Cyclosporine A,CsA):用于中重度干眼伴有眼部炎症的患者。(c)他克莫司(FK506):用于中重度干眼伴有眼部炎症的患者。(d)非甾体类抗炎药:用于轻中度干眼的抗炎治疗。对于有激素并发症的高危干眼患者可优先选用。(4)自体血清:用于重度干眼合并角膜并发症及常规人工泪液无效的重症干眼患者。(5)其他:包括雄激素、促泪液分泌药物可用于干燥综合征的治疗,在临床上未广泛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和维生素A 棕榈酸酯等可提高干眼患者结膜杯状细胞数量,四环素或强力霉素等可用于有感染的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

4.手术治疗:对于泪液分泌明显减少,常规治疗方法效果不佳且有可能导致视力严重受损的严重干眼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但应由有经验的眼表专业医师施行。手术方式主要包括睑缘缝合术、颌下腺及唇腺移植术等。

(三)不同类型干眼的治疗方案

1.水液缺乏型干眼:补充人工泪液;泪道栓塞或湿房镜;局部非甾体激素或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刺激泪液分泌药物;自体血清的应用;相关全身疾病的治疗;手术治疗。

2.蒸发过强型干眼:眼睑物理治疗;湿房镜;局部抗生素和(或)糖皮质激素眼液及眼膏;局部人工泪液及治疗脂溢性皮炎的药物;口服强力霉素或四环素。

3.黏蛋白缺乏型干眼:不含防腐剂或防腐剂毒性较少的人工泪液;泪道栓塞;促进黏蛋白分泌及杯状细胞生长药物;局部非甾体激素或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手术治疗。

4.泪液动力学异常型干眼:不含防腐剂或防腐剂毒性较少的人工泪液;局部非甾体激素或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性角膜接触镜;手术治疗。

5.混合型干眼:人工泪液;湿房镜或泪道栓塞;局部非甾体激素或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刺激泪液分泌药物;自体血清;相关全身疾病的治疗;手术治疗。

(四)不同严重程度干眼的治疗方案

1.轻度干眼:教育及环境饮食改善;减少或停用有不良作用的全身或局部药物;眼睑物理治疗;人工泪液。

2.中度干眼:在轻度干眼的基础上增加:湿房镜;局部抗炎治疗;泪道栓塞。

3.重度干眼:在中度干眼的基础上增加:全身性抗炎药;口服刺激泪液分泌药物;自家血清;治疗性隐形眼镜;手术(永久性泪小点封闭、睑缘缝合术、眼睑手术、颌下腺移植手术等)。

形成共识意见的专家组成员:

刘祖国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执笔)

谢立信山东省眼科研究所(角膜病学组组长)

孙旭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眼科研究所(角膜病学组副组长)

史伟云山东省眼科研究所(角膜病学组副组长)

王勤美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角膜病学组副组长)

王丽娅河南省眼科研究所(角膜病学组副组长)

(以下专家组成员按姓氏笔画排列)

王智崇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邓应平四川大学华西眼科中心

李莹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李炜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

杜之渝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

张明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眼科

陈蔚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

杨燕宁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

洪晶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

赵少贞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

赵敏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徐建江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医院眼科

晏晓明北京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

黄一飞解放军总医院眼科

黄挺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傅少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学院眼科

谢汉平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眼科

潘志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干眼

干眼 概述 1933年,瑞典眼科医生Henrik Sj?gren最早提出了眼干、口干和关节疼痛三联征,由此出现了“干眼”一词。 干眼也称为角结膜干燥症(KCS)、干燥性角结膜炎、眼干燥症,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泪液的质和量或动力学的异常,导致泪膜不稳定和眼表组织病变,并伴有眼部不适症状为特征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它是一种多因素疾病,泪膜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眼表状态,多发于40~50岁,以女性多见。患者可以表现为眼干燥、异物感、烧灼感、眼部不适、眼痒、刺痛、眼红、流泪、畏光等,严重者出现视力波动或者视力下降。眼部检查可以发现患者的泪膜不稳定,泪膜破裂时间缩短,泪液分泌量减少以及眼表面染色阳性,严重者表现为角膜上皮功能障碍及眼表面新生血管形成。 流行病学 由于定义和诊断标准不同,现有的流行病学资料难以进行比较,但从中可以看出一些特点和趋势。 在美国,目前约有600万女性和300万男性患中重度干眼。我国尚无这方面的具体流行病学研究报告。但根据我国的卫生条件及人们生活水平状态,估计患者人数会更多,且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环境污染的加重,加上人们对健康要求的进一步提高,患者还会逐渐增加。 临床上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干眼也更为常见,一些证据也表明泪液的生成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但是目前没有关于普通人群或者年龄相关干眼发病率的确定资料。另外,干眼在女性中更为常见。在世界健康研究中(WHS), 应用雌激素的绝经女性较未使用激素替代治疗的,有严重干眼症状或临床诊断干眼的高66%~70%。所以可以认为,干眼在中年和老年人中相对常见,女性的患病率较男性高。 生理生化 泪膜是通过瞬目运动、涂布在眼表的一超薄层泪液,是眼表面的第一层保护层。泪液的量和成分正常、以及眼睑的结构和运动正常,才能保证泪膜的稳定。瞬目运动由三叉神经第一支作为感觉支传入,面神经交感支和副交感支作为运动支传出的反射弧来完成的。 泪液是水、蛋白质、脂类、各种代谢产物、脱落的上皮细胞和多形核白细胞组成的混合溶液。通常认为泪膜分为三层:由内向外分别为粘蛋白层、水液层、脂质层。最新的研究显示泪膜是粘蛋白为主体的水化的粘液胶,其外层是脂质层。 1.粘蛋白层:含有多种糖蛋白,由结膜杯状细胞分泌的粘蛋白、结膜非杯状细胞和角膜上皮细胞表达的跨膜蛋白构成。粘蛋白提供了泪膜非牛顿力的粘弹性质,使泪膜随瞬目时剪切力的变化而变化,减少瞬目对眼表的损害,并保持瞬目时泪膜屈光性的完整。 2.水液层:为泪膜的主要成分,由泪腺和副泪腺分泌,含有多种水溶性物质(蛋白质、酶类、细胞因子等)。它提供眼表上皮细胞正常的微环境,为角膜提供必需的营养和氧气,允许细胞在眼表运动,洗掉上皮碎屑、毒性物质和异物。 3.脂质层:由睑板腺、Zeiss腺分泌的脂质构成。其主要功能是防止泪液的蒸发和增强泪膜的稳定性。光滑的脂质层对于光线的折射和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提供了良好的屈光介质。瞬目反射对于睑板腺分泌物的释放非常重要。 泪膜厚度在7~40μm,总量约7.4mL,以(12~16)%/min更新,其中清蛋白占60%,球蛋白和溶菌酶各占20%左右。泪液中的免疫球蛋白有IgA、IgG和IgE,溶菌酶可以和γ球蛋白发生协同作用,是泪液抗感染作用的重要因素,泪液中的K+、Na+、Cl-的浓度比血浆中

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精选.

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3年)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 干眼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类常见重要眼表疾病。近年来干眼在我国的发病临床逐渐上升,但其诊疗规范尚未建立,各级眼科医师对于干眼的认识及诊疗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这为临床实际工作带来一定困难。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国干眼临床工作,提高干眼诊治水平,急需针对目前存在的许多干眼临床问题,建立我国干眼临床诊疗规范。 一、干眼的定义 干眼是由于泪液的量或质或流体动力学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或)眼表损害,从而导致眼不适症状及视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我国临床出现的各种名称(如干眼症、干眼病及干眼综合征等)均统一称为干眼。 二、干眼的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 目前世界范围内干眼发病率大约在 5.5%-33.7%不等,其中女性高于男性,老年人高于青年人,亚洲人高于其他人种。根据我国现有的流行学研究显示,干眼在我国的发病率与亚洲其他国家类似,较美国及欧洲高,其发生率约在21%-30%。其危险因素主要有:老龄、女性、高海拔、糖尿病、翼状胬肉、空气污染、眼药水滥用、使用视屏终端、角膜屈光手术、过敏性眼病和部分全身性疾病等。 三、干眼的分类 国际上尚无统一的干眼分类标准,目前存在多种分类方法。干眼发病机制的复杂性是目前分类尚不完善的重要原因。参考目前的分类方

法,对我国现有基于燕表妹泪膜结构与功能的干眼分类标准进行了改进,同时基于Delohi小组报告提出了我国干眼的严重程度的分类标准。 1.干眼的分类:(1)水液缺乏型干眼:水液性泪液生成不足和(或)质的异常而引起,如Siogren综合征和许多全身性因素引起的干眼;(2)蒸发过强型干眼:由于脂质层质或量的异常而引起,如睑板腺功能障碍、睑缘炎、视屏终端综合征、眼睑缺损或异常引起蒸发增加等;(3)黏蛋白缺乏型干眼:为眼表上皮细胞受损而引起,如药物毒性、化学伤、热烧伤对眼表的损害及角膜缘功能障碍灯;(4)泪液动力学异常型干眼:由泪液的动力学异常引起,如瞬目异常、泪液排出延缓、结膜松弛等;(5)混合型干眼: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干眼类型,为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因所引起的干眼。 混合型干眼是临床上的主要类型,即使患者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单一类型干眼,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效果不佳也将最后发展为混合型干眼。 2.干眼严重分类:轻度:轻度主观症状而无裂隙灯显微镜下可见的眼表面损害体征;中度:中重度主观症状同时有裂隙灯显微镜下的眼表面损害体征,但经过治疗后体征可消失:重度:中重度主观症状及裂隙灯显微镜下的眼表面损害体征,治疗后体征不能完全消失。 四、干眼的检查和诊断 (一)干眼的检查 1.病史询问:包括患者全身与眼部疾病史、手术史、全身及眼部

广东省幼儿园教育指南(试行)

广东省幼儿园教育指南(试行) 第一部分教育理念 一、珍重幼儿期的生活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意义和价值。幼儿期是一个人认知、智能、情感、人格等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幼儿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要珍重幼儿的精神世界、生活世界和生命世界,使他们拥有快乐的童年。 幼儿是一个社会的人,具有人的尊严与价值,不论什么种族和性别的幼儿都拥有一切基本的人权,游戏、学习和发展是他们不可剥夺的重要权利。 幼儿是发展中的人,既不能将现代社会对成人的要求套幼儿身上,也不能任其自然发展,而必须在教育的指引下促进其健康活泼地成长。 幼儿教育工作者要尽力创设一切条件,使幼儿真正生活在自己的童年里,满足他们生存、发展、游戏、学习和受教育的需要。 幼儿园教育要面向全体幼儿,为每一个幼儿,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幼儿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帮助,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二、尊重和发展幼儿的主体性 幼儿是以主体的身份在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发展的,幼儿的认识、理解、想法、感受以及活动的方式等主体性表现需要受到尊重。幼儿教育要创设有利于幼儿展现其主体性的机会与条件,通过幼儿自主、创造性的活动,促进其发展。 幼儿的活动方式既不同于成人,也存在着个体差异,提供给他们的活动内容应与其生活经验相联系,并有助于不同幼儿的发展。应重视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注重活动过程,从而进行有效的学习。

幼儿与教师在人格上平等。教师与幼儿共同生活中建立平等、亲密、信赖的良好关系,创造一种开放、温暖、和谐、宽松的活动氛围,使幼儿快乐健康地成长。 三、信任与支持教师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担负着教育下一代的重任,拥有教育者的一切权利,履行着教育者的职责和义务。幼儿园教师是幼儿园教育的研究者、设计者、组织者和评价者。好的教育设想要通过幼儿教师转换成有目的、有计划的适合幼儿发展需要的教育活动,并以恰当的方式引导幼儿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要信任与支持幼儿教师,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创造一种开放、合作、分享、共同成长的工作环境,提供学习与发展的机会,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使幼儿教师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个人的整体素质。 四、协同家庭、社区开展教育 幼儿园应因地制宜引导家长全面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和能力,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社区是幼儿园的支持者和坚强后盾,幼儿园应充分挖掘与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拓展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幼儿园要成为社区幼儿教育的基地,创造条件为社区的幼儿与家长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为社区文化、教育建设做出贡献。 第二部分教育目标与要求 幼儿园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

2020干眼门诊共识

【摘要】干眼的定义和分类一直是干眼专业领域的焦点。近年来国内外干眼研究不断进展,国际不同地区及组织对干眼的认识不断深入。鉴于此,在《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3年)》的基础上,亚洲干眼协会中国分会等组织相关专家引入新概念,聚焦于临床实际应用,对干眼的定义和分类进行更新,以期为指导临床开展相关工作发挥更大作用。( 干眼是目前影响视觉与生活质量最常见的眼表疾病,既往曾有“办公室综合征”“角结膜干燥症”“干眼症”等不同名称。随着认识和理解不断深入,在2007年第1次国际干眼工作小组报告(Dry Eye Workshop Ⅰ,DEWS Ⅰ)中将名称正式确定为干眼,并定义为一种疾病[1]。我国2013年在《中华眼科杂志》发表的《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3年)》(简称2013年共识)中也将干眼确定为此类疾病的名称[2]。2013年共识自发表后在临床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对于规范和推动我国干眼临床工作起了重要作用。近年涌现出大量临床与基础研究成果,对于干眼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因此亚洲干眼协会中国分会会同国内相关学术机构,经过充分讨论,对干眼的定义和分类进行修订。 有关中国干眼专家共识中定义和分类的讨论启动于2017年11月长沙第3届全国干眼学术会议期间,执笔小组在距今2年多的时间里共召开5次讨论会,形成的初稿提交亚洲干眼协会中国分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眼科学专业委员会眼表与泪液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表与干眼学组全体委员讨论并修改,最终形成本共识。 一、干眼的定义 干眼为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眼表疾病,是由泪液 的质、量及动力学异常导致的泪膜不稳定或眼表微环境失衡,可伴有眼表炎性反应、组织损伤及神经异常,造成眼部多种不适症状和(或)视功能障碍。 国际泪膜与眼表协会和亚洲干眼协会对干眼定义的表述各有侧重。2种定义均强调了干眼为多因素疾病、泪膜不稳定是干眼的核心特征以及干眼症状呈多样性[3?4]。不同点在于,第2次国际干眼工作小组报告(Dry Eye Workshop Ⅱ,DEWS Ⅱ)中提出的定义更注重病理生理学改变,包括泪液的高渗透压、眼表炎性反应和损伤以及神经感觉异常等[5?11];而亚洲干眼协会给出的定义则更为宽泛,强调干眼可出现症状和(或)导致视力损伤。 由于我国各级眼科医师对于干眼的认识及诊疗水平存在差异,因此本共识在参考DEWS Ⅱ和亚洲干眼协会对干眼的定义和分类基础上,以我国临床实际应用为主,更侧重临床症状和体征,以便临床医师更好地诊断和治疗干眼。 本共识对干眼的定义强调了“多因素”和“慢性”,引入了“眼表微环境”和“神经异常”的概念。“多因素”是指导致干眼的发病因素较多,即使同一患者也可能由多种因素联合引起,体现干眼病因的复杂性,因而在诊断中找出病因及在治疗中对因治疗十分重要。干眼是呈现“慢性”过程的疾病,强调了疾病形成的积累性以及治疗过程的长期性,明确 · 干眼共识:定义和分类( 2020年)标准与规范 ·探讨

3-干眼的诊断与分类

Chin J Convalescent Med,Nov.2009,Vol.18,No.11 AS的方法,提高了我院康复科的声誉,扩大了我科的影响,同时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通过研究,还启发我们认识针灸对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不甚明了的慢性病的治疗作用,从而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揭示针灸的作用规律。 参考文献 [1]潘中恒,钱万永,张玄武,等.中药配合手法治疗强直 性脊柱炎76例[J].中医正骨,2001,13(3):25-26. [2]陈林囡,郭郡浩.雷公藤合独活寄生汤治疗强直性脊柱 炎临床观察[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14(5):274. [3]张长富.辨证论治强直性脊柱炎50例[J].陕西中医, 1994,15(2):54. [4]李和平.以痛为输报刺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J].针灸 临床杂志,2002,18(4):37. [5]林志苇,武志鹏,潘文谦.针灸足太阳膀胱经治疗强直 性脊柱炎[J].现代康复,2001,5(8):122. [6]崔儒涛.崔学增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J].中医杂志, 1999,40(11):655-656. [7]隋孝忠,于文青.补肾祛寒活络汤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 炎50例[J].新中医,1995,27(11):36. [8]姜萍.尹玉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J].河南中医, 1998,18(3):155-156. [9]周正球.强直性脊柱炎辨治要法[J].江苏中医,1998,19 (11):436. [10]朱辉,莫成荣.莫成荣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经验[J]. 辽宁中医杂志,2004,31(3):184. (收稿日期:2008-12-10) 干眼的诊断与分类 文章编号:1005-619X(2009)11-1014-02 310007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空勤疗养区杨瑶华郑浩 干眼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泪液质或量及动力学的异常,导致泪膜不稳定和(或)眼表面的异常,并伴有眼部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它是我国最常见的眼病之一。据统计,美国有干眼病人超过5000万[1],单纯从人口计算,推测我国的干眼病人超过3亿。近年来,在飞行人员中也越来越多地出现类似干眼的症状,但是由于我国至今无明确的干眼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而且对于干眼的名词,目前眼科文献仍不统一,分类也不完善,为了进一步提高对飞行人员干眼的治疗,作者根据目前已有的研究结果及文献资料对干眼进行了回顾。 1干眼的诊断 我国关于干眼的名词有:干眼[2-3]、干眼症[4]、干眼病[5-7]、结膜干燥症[8]。干眼是一连续的过程,病情由轻到重连续发展,且轻、中、重度之间无明显的分界线。通常任何有症状或合并体征均应诊断为病理状态,如美国一些地区对干眼的诊断标准为只要患者出现干眼的症状(不管有无体征)均可诊断。但根据我国目前经济及其他方面的现状,进行此病的诊断可采用与我国具体情况相适应的诊断标准,为此应在名词上进行区别。刘祖国等[9]建议我国目前可采用的名词及相应的标准如下。干眼症:指患者具有干眼的症状但无干眼的各种体征的情况,尤其是无眼表的损害,无引起干眼的局部及全身性原因。这些症状可能为一过性,如偶尔看书或用电脑引起的眼不适,只要经过休息或短暂应用人工泪液则恢复正常。干眼病:是指患者不仅具有干眼的症状及体征,且有引起干眼的局部或全身性原因。角结膜干燥症:为由于Sjogren's syndrome引起的眼表改变,为干眼病中的一种,此类诊断应放在干眼病中。干眼:是干眼症及干眼病的总称。 目前国际上及国内无统一的干眼诊断标准。根据最新研究报告及有关的临床研究,可按下列标准进行诊断:①主观症状(具有以下前5项中1项或1项以上阳性)。干燥感、异物感、烧灼感、视疲劳、畏光、疼痛、流泪、视物模糊、眼红。②泪膜不稳定。BUT泪膜破裂时间≤10s为异常。③泪液减少。Schirmer Test泪液分泌试验≤10mm/5min;乳铁蛋白含量≤0.9μg/mL为异常。④眼表面损害。荧光素染色≥3和(或)虎红染色≥3;印迹细胞学检查表现杯状细胞密度降低,细胞核浆比降低,出现蛇形染色质,鳞状上皮化生增加。⑤泪液渗透压增加。≥312mOsm/L。 排除其他原因的同时,具有①+②(≤5s)或①+②(≤10s)+③即可作出干眼诊断,如同时出现③及④则可加强诊断。 2干眼的分类 干眼的分类也有多种,但是都不甚完善,再加上一些患者的干眼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很难简单地将其归入其中任何一类。飞行人员作为一个特殊人群,由于特殊的工作环境,出现干眼症状日益增多,但是相关资料却极其缺乏。因此,理想的疾病分类方法不仅应包括疾病的各种状态,更重要的是可以指导治疗。 根据1995年美国眼科研究所干眼工作组的研究报告将干眼症分为:泪液缺乏性干眼(teardeficient dry eye,TDDE),蒸发过强性干眼(evaporative dry eye)。 临床上常用的干眼症分类方法[5]为:①水液性液不足型干眼(aquesous teardeficiency,ATD)[10]。如Sjogren综合征,许多全身性因素引起此类干眼,其以补充人工泪液为主。②脂质性泪液不足型干眼(Lipid teardeficiency,LTD)。如睑板腺蒸发过快,其主要的治疗方法是针对睑板腺功能障碍。 ③黏蛋白缺乏型干眼。主要为眼表上皮细胞受损而引起,包括眼表的化学伤、热烧伤,角膜缘功能障碍。在化学伤中,一些患者的泪液量正常,如Schirme试验在20mm以上,但这些患者仍发生角膜上皮的问题,主要是由于黏蛋 1014··

广东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指南(试行)

广东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指南 (试行)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 二〇一〇年九月

前 言 为规范我省高速公路建设,加强进场人员、材料、设备及临建工程的管理,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安全,我厅组织有关项目管理单位,依托在建高速公路项目,按照我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的要求,已印发了《广东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规定》规定(临建设施、人员管理、材料管理分册)(粤交基〔2010〕435号)。按照我省高速公路建设实际,结合部分在建项目的精细化施工管理经验,形成《广东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指南(试行)》(路基、路面、隧道、桥涵、机电、交安、附属区房建等施工技术管理标准化)。 本指南是在现行路基、路面、隧道、桥涵、机电、交安、附属区房建等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等相关标准、规范基础上,总结我省几年来高速公路建设实践经验编制而成。本管理规定着重从施工工序、程序、技术交底、工艺、质量控制的角度对现行标准、规范做进一步补充完善,进一步规范化了施工技术管理,能更有效的消除工程质量通病,全面提高广东省高速公路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在此,对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等单位表示感谢。 省交通运输厅 2010年9月

目录 1. 总 则 (1) 1.1目的和范围 (1) 1.2编制原则 (1) 2.1专项施工方案审查及动态管理制度 (2) 2.2 关键工序的管理 (2) 2.3首件工程验收制度 (4) 2.4重要隐蔽工程管理 (4) 2.5 常见管理盲点及其工作要求 (5) 2.6 材料管理 (8) 3. 路基工程 (10) 3.1 软基处理 (10) 3.2 路堤填筑 (13) 3.3 路堑开挖 (16) 3.4 支挡防护工程 (18) 4. 路面工程 (21) 4.1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 (21) 4.2 透层、下封层、防水粘结层 (21) 4.3 沥青混凝土面层 (22) 4.4水泥混凝土面层 (25) 5. 桥梁工程 (28) 5.1 一般规定 (28) 5.2 桥梁基础 (36) 5.3 桥梁墩台 (40) 5.4 梁板预制及运输安装 (42) 5.5 现浇箱梁施工 (44) 5.6 挂篮悬浇施工 (45) 5.7 桥面系 (47) 5.8 涵洞 (50) 6. 隧道工程 (51) 6.1 洞口、明洞与浅埋段工程 (51) 6.2 洞身开挖 (52) 6.3 初期支护 (54) 6.4 二次衬砌 (55) 6.5仰拱和底板 (57) 6.6 监控量测 (57) 6.7超前地质预报 (57) 6.8 防水和排水 (58) 6.9 照明、临时排水、通风、防尘、防有害气体 (58) 7. 交通安全设施 (59) 7.1管理措施 (59) 7.2主要材料的质量控制 (59) 7.3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要求 (60)

眼科 白涩症(干眼病)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白涩症(干眼病)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干眼病泪液分泌不足型的患者。 一、白涩症(干眼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白涩症(TCD编码:BYI08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干眼病(ICD-10编码:H11.103)。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5-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眼表疾病学》(刘祖国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 2.疾病分型 泪液蒸发过快型 泪液分泌不足型 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白涩症(干眼病)诊疗方案”。 白涩症(干眼病)临床常见证候: 肺阴不足证 气阴两虚证 肝经郁热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白涩症(干眼病)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白涩症(干眼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3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白涩症(TCD编码:BYI080)和干眼病(ICD-10编码:H11.103)的患者。 2.疾病分型属于泪液分泌不足型。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

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由沙眼、天疱疮、眼外伤等致疤痕引起的干眼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5.合并结膜、角膜和虹膜急性病变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视力检查 (2)裂隙灯检查 (3)泪河 (4)泪膜破裂时间 (5)泪液分泌试验 (6)角膜荧光素钠染色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免疫球蛋白、血沉、性激素水平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肺阴不足证:滋阴润肺。 (2)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 (3)肝经郁热证:清肝解郁。 2.针灸治疗 3.其他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中药雾化、中药熏蒸等。 4.护理与调摄 (九)完成路径标准 1.眼部症状改善。 2.泪液分泌量增加。 3.泪膜破裂时间延长。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退出本路径。 2.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广东省“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指南

附件1 广东省“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指南 一、广东省“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与发展趋势研究。重点研究“十三五”时期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趋势及对我省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我省未来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变动趋势及其对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土地、水资源、能源、资本、知识、劳动力等要素对我省经济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和保障措施,提出未来我省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与趋势,以及促进经济转型的对策建议。 二、广东省“十三五”重大问题和发展思路研究。总结“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分析“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以及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剖析深层次矛盾,提出我省“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对策措施,并展望到2025年。 三、广东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和“十三五”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研究。重点研究我省“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对指标当前实现程度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测算,提出“十三五”期末各项指标的目标方案和建议,并展望到2025年。 四、广东省“十三五”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分析我省“十三五”时期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现实条件和制约因素,深入分

析面临的各种机遇与挑战、国家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政策取向及国内外发展形势;科学判断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及重要领域,提出我省“十三五”时期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目标、路径选择、工作重点和对策建议。 五、广东省“十三五”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转型升级研究。分析预测我省“十三五”时期面对国际与国内产业竞争的形势、挑战和机遇,研究我省在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发展目标、重点领域和相关政策措施,提出我省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六、广东省“十三五”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研究。重点研究我省消费现状和特点,分析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消费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等,预测我省“十三五”时期消费增长的趋势与目标,提出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七、广东省“十三五”投资形势及政策研究。总结我省“十二五”时期投资情况,在研究分析我省投资发展现状和发展环境的基础上,对我省“十三五”时期的投资规模、增速、支撑条件、优化结构等方面开展研究,提出我省投资增长目标和重点投资领域,研究促进投资合理增长和投资结构优化的政策措施。 八、“十三五”时期培育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竞争新优势研究。分析珠三角城市群的发展基础、存在的问题和深层次矛盾,全面总结珠三角城市群的优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挑战,提出我省“十三五”时期培育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竞争新优势的总体思路、主攻领域和实

广东省“多规合一”工作指南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广东省“三规合一”工作指南(试行)》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广东省“三规合一”工作指南(试行)》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5年2月13日 广东省“三规合一”工作指南(试行) 目录 1.总则 (1) 1.1制定目的 (1) 1.2适用范围 (1) 1.3概念界定 (1) 1.4工作任务 (2) 1.5工作原则 (2) 2.“三规合一”控制线体系 (3) 2.1一级控制线体系 (3) 2.2二级控制线体系 (5) 3.“三规合一”工作流程 (5) 3.1制定工作方案 (6) 3.2收集基础资料 (6)

3.3开展部门调研 (6) 3.4比对“三规”差异 (6) 3.5衔接评估规划 (9) 3.6划定“三规合一”控制线 (10) 3.7制定实施保障措施 (10) 4.“三规合一”技术要求 (11) 4.1基础数据选取标准 (11) 4.2用地分类对照标准 (11) 4.3建设用地布局差异分析技术要求 (12) 4.4控制线划定技术要求 (14) 5.“三规合一”成果要求 (16) 5.1工作成果 (16) 5.2成果数据标准 (17) 6.“三规合一”管理建议 (18) 6.1控制线管理要求 (18) 6.2联动修改工作机制 (19) 6.3监督保障 (22) 附录 (24) 附录A“三规合一”一级控制线体系空间关系示意图 (24) 附录B“三规合一”工作流程图 (25) 附录C控制线与用地分类及规划分区对照标准 (29) 附录D法定规划与“三规合一”控制线联动修改流程图 (37) 附录E“三规合一”控制线与已有管理规则的对照 (40) 附录F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分类标准差异对照 (47) 附录G数据整理与入库标准参考表格 (50) 附录H各类规划的空间管制区划与管制要求 (57) 1.总则 1.1制定目的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指导全省各地级以上市开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三规)合一”工作,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指南。 1.2适用范围 各地级以上市开展“三规合一”工作应遵守本指南相关规定。县(市)开展“三规合一”工作,可结合实际情况,参照本指南执行。 1.3概念界定

干眼的诊断与分类

干眼的诊断与分类 干眼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泪液质或量及动力学的异常,导致泪膜不稳定和(或)眼表面的异常,并伴有眼部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它是我国最常见的眼病之一。据统计,美国有干眼病人超过5 000万[1],单纯从人口计算,推测我国的干眼病人超过3亿。近年来,在飞行人员中也越来越多地出现类似干眼的症状,但是由于我国至今无明确的干眼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而且对于干眼的名词,目前眼科文献仍不统一,分类也不完善,为了进一步提高对飞行人员干眼的治疗,作者根据目前已有的研究结果及文献资料对干眼进行了回顾。 1干眼的诊断 我国关于干眼的名词有:干眼[2-3]、干眼症[4]、干眼 病[5-7]、结膜干燥症[8]。干眼是一连续的过程,病情由轻到重连续发展,且轻、中、重度之间无明显的分界线。通常任何有症状或合并体征均应诊断为病理状态,如美国一些地区对干眼的诊断标准为只要患者出现干眼的症状(不管有无体征)均可诊断。但根据我国目前经济及其他方面的现状,进行此病的诊断可采用与我国具体情况相适应的诊断标准,为此应在名词上进行区别。刘祖国等[9]建议我国目前可采用的名词及相应的标准如下。干眼症:指患者具有干眼的症状但无干眼的各种体征的情况,尤其是无眼表的损害,无引起干眼的局部及全身性原因。这些症状可能为一过性,如偶尔看书或用电脑引起的眼不适,只要经过休息或短暂应用人工泪液则恢复正常。干眼病:是指患者不仅具有干眼的症状及体征,且有引起干眼的局部或全身性原因。角结膜干燥症:为由于Sjogren’s syndrome引起的眼表改变,为干眼病中的一种,此类诊断应放在干眼病中。干眼:是干眼症及干眼病的总称。 目前国际上及国内无统一的干眼诊断标准。根据最新研究报告及有关的临床研究,可按下列标准进行诊断:①主观症状(具有以下前5项中1项或1项以上阳性)。干燥感、异物感、烧灼感、视疲劳、畏光、疼痛、流泪、视物模糊、眼红。 ②泪膜不稳定。BUT泪膜破裂时间≤10 s为异常。③泪液减少。Schirmer Test泪液分泌试验≤10 mm/5 min;乳铁蛋白含量≤0.9 μg/mL为异常。④眼表面损害。荧光素染色≥3和(或)虎红染色≥3;印迹细胞学检查表现杯状细胞密度降低,细胞核浆比降低,出现蛇形染色质,鳞状上皮化生增加。⑤泪液渗透压增加。≥312 mOsm/L。 排除其他原因的同时,具有①+②(≤5 s)或①+②(≤10 s)+③即可作出干眼诊断,如同时出现③及④则可加强诊断。 2干眼的分类 干眼的分类也有多种,但是都不甚完善,再加上一些患者的干眼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很难简单地将其归入其中任何一类。飞行人员作为一个特殊人群,由于特殊的工作环境,出现干眼症状日益增多,但是相关资料却极其缺乏。因此,理想的疾

广东省专业技术人才职称管理系统证书查询及指南.doc

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学一试题 一、选择题:1~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设函数2 ()ln(2)x f x t dt = +? 则()f x '的零点个数( ) ()A 0. ()B 1. ()C 2. ()D 3. (2)函数(,)arctan x f x y y =在点(0,1)处的梯度等于( ) ()A i . ()B i -. ()C j . ()D j -. (3)在下列微分方程中,从123cos 2sin 2x y C e C x C x =++(123,,C C C 为任意常数)为 通解的是( ) ()A 440y y y y ''''''+--=. ()B 440y y y y ''''''+++=. ()C 440y y y y ''''''--+=. ()D 440y y y y ''''''-+-=. (4)设函数()f x 在(,)-∞+∞内单调有界,{}n x 为数列,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若{}n x 收敛,则{}()n f x 收敛. ()B 若{}n x 单调,则{}()n f x 收敛. ()C 若{}()n f x 收敛,则{}n x 收敛. ()D 若{}()n f x 单调,则{}n x 收敛. (5)设A 为n 阶非零矩阵E 为n 阶单位矩阵若3 0A =,则( ) ()A E A -不可逆,E A +不可逆. ()B E A -不可逆,E A +可逆. ()C E A -可逆,E A +可逆. ()D E A -可逆,E A +不可逆. (6)设A 为3阶非零矩阵,如果二次曲面方程(,,)1x x y z A y z ?? ? = ? ??? 在正交变换下的标准方程 的图形如图,则A 的正特征值个数( ) ()A 0. ()B 1. ()C 2. ()D 3. (7)随机变量,X Y 独立同分布且X 分布函数为()F X ,则{}max ,Z X Y =分布函数为( )

干眼新定义与诊疗规范

干眼新定义与诊疗规范 编者按:“2015眼科诊疗新进展”会议于2015年1月24日在厦门召开,本次会议邀请到眼表干眼治疗领域的权威专家共同探讨干眼诊疗的新进展。大会对亚洲最新公布的干眼定义及其诊疗规范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加强泪膜稳定性这一概念在干眼诊疗中的重要地位,并且对干眼中重要的一型黏蛋白缺乏型干眼的诊疗规范从一个更高、更广、更新的角度进行深刻的讲解,提出关于针对性用药的指导性建议,期望能有助于干眼诊疗的管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亚洲干眼新定义 刘祖国教授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干眼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类常见眼表疾病。近年来干眼在我国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根据文献报道,目前世界范围内干眼发病率大约在5%~35%不等,其中女性高于男性,老年人高于青年人,亚洲人高于其他人种。根据我国现有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干眼在我国的发病率与亚洲其他国家类似,约21%~30%。我国2013年版专家共识对干眼的定义是由于泪液的量或质或流体动力学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或)眼表损害,从而导致眼不适症状及视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亚洲最新公布的干眼诊断标准:有干眼的症状,同时泪膜破裂时间(BUT)≤5s即可诊断干眼。我国采用的干眼诊断标准是:有干燥感、

异物感、烧灼感、疲劳感、不适感、视力波动等主观症状之一和BUT≤5s或Schirmer Ⅰ试验(无表面麻醉)≤5mm/5min 可诊断干眼;或者有上述主观症状之一和5s<BUT≤10s或5mm/5min<Schirmer Ⅰ试验结果(无表面麻醉)≤10 mm/5min时,同时伴有角结膜荧光素染色阳性可诊断干眼。亚洲最新公布的干眼诊断标准与我国以及其他国家地区的 诊断标准相比,最大的特点是更加简单,并且能够涵盖大部分患者。Schirmer试验≤5mm/5min的大部分患者一般 BUT≤5s;对于有角膜染色的大部分患者其BUT通常≤5s。所以BUT≤5s可涵盖大部分干眼的患者,BUT代表的是泪膜稳定性,BUT≤5s说明泪膜的稳定性差,而泪膜稳定差既是干眼的发病启动因子,也是干眼的发病结果,泪膜稳定性在干眼疾病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眼表黏蛋白与干眼病以往认为眼表泪膜主要由三层结构组成:脂质层、水样层、黏液层。现在研究证明,泪膜为二层结构:脂质层、水-黏液凝胶层。脂质层主要由睑板腺分泌,泪膜中的水主要由泪腺分泌,黏蛋白主要由杯状细胞分泌。2007年国际干眼病专题研究会在干眼的最新定义中着重强调,干眼伴有泪膜渗透性增加和眼表炎症,并将抗炎治疗定为干眼分级治疗中的明确内容。炎症在干眼发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针对炎症环节治疗干眼已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干眼发病的核心机制是眼表渗透压增高,激活上皮的炎症信号通路,促使

眼科诊疗指南汇总

眼科诊疗指南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路径 一、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ICD-10: H40.203)行小梁切除术(ICD-9-CM-3:12.6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我国原发性青光眼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中华眼科杂志) 1.症状:眼痛、头痛,恶心、呕吐,视力下降等。 2.体征:眼压高,前房浅,结膜充血,角膜水肿,色素KP,青光眼斑,虹膜节段萎缩,前房角狭窄或关闭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眼科临床指南(PPP)》(美国眼科学会编),《我国原发性青光眼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中华眼科杂志) 1.小梁切除术:房角关闭超过1/2圆周。 2.激光/手术周边虹膜切除术:房角关闭小于1/2圆周,

无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H40.203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心电图,X线胸片。 2.眼部常规检查:视力、眼压、前房、晶体、视盘情况,前房角镜检查。 3.根据病情选择AB超、UBM、视野。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2.选用抗菌药物滴眼液,预防性用药时间可1-3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3天。 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或表面麻醉。

(完整word版)超说明书用药专家共识

超说明书用药专家共识 超说明书用药又称“药品说明书外用法”、“药品未注册用法”,是指药品使用的适应证、剂量、疗程、途径或人群等未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药品说明书记载范围内的用法。临床药物治疗中,超说明书用药普遍存在。在美国,有21%已批准药物存在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其中,在成人用药中占7.5%~40%,在儿科用药中占50%~90%。 一项针对欧洲5 国儿科病房用药的调查发现,46%的处方中存在超说明书适应证用药的情况。另一项针对英国利物浦妇女医院17 695 份用药医嘱的研究显示,该院孕妇用药中有84%的药品品种和75%的用药医嘱存 在超说明书用药情况;58%的药品品种和55%的医嘱用药属于孕妇慎用或禁用,其中超说明书用药分别有16%的药品品种和10%的医嘱用药属于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高危药品目录中药品。超说明书用药在各个治疗领域广泛存在,由此引发了药品安全性、有效性、医疗责任和伦理学等一系列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规范。 1 国内外超说明书用药相关立法情况

1. 1 国外超说明书用药相关立法情况 美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新西兰、印度和日本已有超说明书用药相关立法,除印度禁止超说明书用药外,其余6 国均允许合理的超说明书用药。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日本和南非等10 个国家的政府部门或学术组织发布了与超说明书用药相关的指南或建议。在美国,FDA 明确表示,“不强迫医生必须完全遵守官方批准的药品说明书用法”。 美国权威的指导超说明书用药资料如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DrugEvaluations、UsPharmacopoeia:Drug Information 和American Hospital Formulary Service:Drug Information,收录了说明书用药顾问委员会认可以及医疗专家推荐的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说明书用法(labeled uses)”和“说明书之外的用法(off-labeled uses)”,并且定期修改和更新。其中美国药典委员会定期更新的Drug Information,由美国药典委员会顾问小组根据当前的文献资料、临床实践中的用法及合理用药等知识,将“药品说明书用法”和“说明书之外的用法”列为“已接受的用法”,而“不合适的用法(inappropriate uses)”、“未被验证的用法(unproveduses)”

白涩症(干眼病)诊疗方案

白涩症(干眼病)诊疗方案 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干眼病相当于中医学中白涩症和神水将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神水将枯(ZY/T001.5-94)。(1)目珠干燥失却莹润光泽,白睛微红,有皱褶,眵黏稠呈丝状,黑睛暗淡,生翳。(2)眼干涩、摩擦痛、畏光、视力下降,同时口鼻干燥,唾液减少。(3)泪液分泌量测定,多次Schirmer法少于10mm/5min。虎红染色试验阳性,荧光素染色试验阳性。(4)多见于50岁左右女性,双侧发病,常伴有多发性关节炎。(5)必要时作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及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测定、血沉检查。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眼表疾病学》(刘祖国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1)主观症状(具有以下前五项中一项或一项以上者为阳性):干燥感、异物感、烧灼感、视疲劳、畏光、疼痛、流泪、视物模糊、眼红。(2)泪膜不稳定:泪膜破裂时间(BUT)≤10秒为异常。(3)泪液减少: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法)≤10mm/5min;乳铁蛋白含量≤0.9ug/ml为异常。(4)眼表面损害: 荧光素染色≥3和/或虎红染色≥3;印迹细胞学检查表现杯状细胞密度降低,细胞核浆比降低,出现蛇形染色质,鳞状上皮化生增加。排除其他原因的同时,具有1+2(≤5秒)或1+2(≤10秒)+3即可作出干眼诊断,如同时出现(3)及(4)则可加强诊断。(二)证候诊断1.肺阴不足证:目珠干涩不爽,磨痛异物感,久视疲劳,时常白睛隐隐发红,舌红少津,脉细数。2.气阴两虚证:目珠干燥无光泽,涩磨畏光,眼极易疲劳,视力模糊,甚至眼睑痉挛,口干少津, 神疲乏力,舌淡红,苔薄,脉细。

医疗机构岭南膏方的制备与合理使用专家共识

医疗机构岭南膏方的制备与合理使用专家共识 (广东省药学会2018年11月15日发布) 膏方用于防病治病历史悠久,功效确切,深受欢迎。为促进膏方特别是岭南膏方在医疗机构的规范化制备和安全合理使用,广东省药学会组织相关医药学专家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制定本共识,供各医疗机构参考。 一、膏方与岭南膏方 膏方,又名膏滋、膏剂,属于传统中药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是祖国医学的精华,在《黄帝内经》、《金匮要略》、《千金方》等经典中医名著中均有记载。近代名医秦伯未在《膏方大全》中指出:“膏方者,盖煎熬药汁成脂液,而所以营养五脏六腑之枯燥虚弱者也,故俗称膏滋药”。 膏方严格按照传统中医药理论组方,经多道传统工艺精心熬制而成,其制作时间长,操作环节要求高。 膏方在调理机体功能上具有以下特点:注重整体调理,既辨体质又辨证;纠偏却病,适用范围广泛;药力和缓,稳定持久,具有扶正驱邪,抗衰延年等作用,多用于固本强体,防止疾病发生,为防病治病之上品。根据中医理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季是一年四季中进补的最好季

节,而冬令进补,更以膏方为最佳。 膏剂有外敷和内服两种,外敷膏剂是中医外治法中常用药物剂型,除用于皮肤、疮疡等疾患外,还在内科和妇科等病症中使用。内服膏剂,后来又称为膏方,因其起到滋补作用,也有人称其为滋补药,广泛地使用于内、外、妇、儿、伤骨、眼耳口鼻等科疾患及病后体虚者,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记载的大乌头膏、猪膏发煎是内服膏剂的最早记载。唐代《千金方》中个别“煎”剂已与现代膏方大体一致,如苏子煎,王焘《外台秘要》有“煎方六首”。宋朝“膏”逐渐代替“煎”,基本沿袭唐代风格,用途日趋广泛,如南宋《洪氏集验方》收载的琼玉膏,沿用至今,同时膏方中含有动物类药的习惯也流传下来,如《圣济总录》栝萎根膏,此时膏方兼有治病和滋养的作用。明清膏方更趋完善和成熟,表现为膏方的命名正规、制作规范,临床运用更加广泛。明朝膏方广为各类方书记载,组方多简单,流传至今的膏方有洪基《摄生总要》“龟鹿二仙膏”、龚廷贤《寿世保元》“茯苓膏”以及张景岳的《景岳全书》记载的“两仪膏”等。清代膏方不仅在民间流传,宫廷中亦广泛使用,如《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有内服膏滋方近30首。晚清时膏方组成渐复杂,如张聿青《膏方》中膏方用药往往已达二、三十味,甚至更多,收膏时常选加阿胶、鹿角胶等,并强调辨证而施,对后世医家影响较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