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些穴位 千万不能随意按敲

有些穴位 千万不能随意按敲

有些穴位 千万不能随意按敲
有些穴位 千万不能随意按敲

有些穴位千万不能随意按敲

这个日益关注健康和西医对慢性病无用武之地的时代,中医越来越受到国人的重视。从治病机理和治病手段上讲,我更相信中医。

从医学哲学上讲,中医显然更高一筹:中医是讲天人合一的。西医强调与疾病作斗争,用对抗的方法来解决人类对身体犯下的错误。中医强调顺天时而动,用预防和疏导的方法治未病之病。

相信真正能将人类的健康带向未来的,不是西医,而是中医。

有4本中医普及书很流行:吴清忠的《人体使用手册》和中里巴人的《求医不如求已》(共有3本)。书中讲述了一些非常简单而有用的日常经络保健方法,但没有详细说明具体的穴位按摩和经络敲击方法。

其实,穴位和经络不能随便按敲的。如果应用不当,反而会对身体有害。如果逆理而动,会加重病症。

下面几种简单的方法,可以判断穴位和经络的按摩手法和敲击方法。穴位的按摩

我们日常按摩的保健穴位有:百会、太阳、风池、劳宫、内关、养老、足三里、涌泉、太冲、太溪、合谷、膻中等穴位,其中合谷、足三里、涌泉、内关称为四大养生穴。

穴位的按摩方法有两个注意点:

一、力度轻重。轻为补,重为泻。

二、点按的方向。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泻。

三、与呼吸的关系。呼气时按,吸气时松。经络的敲击

我们最常敲击的经络有:心包经、胆经。

此外,根据需要也可以敲胃经、大肠经、小肠经、肝经、三焦经、脾经。

心经多用拨的手法,肾经多用疏道的手法。

膀胱经在背后的部分自己无法调理,委中往下一段自己可以按揉。经络敲击也有两个注意点:

一、力度轻重。轻快短为补,重慢长为泻。

二、敲击的方向。顺敲为补,逆敲为泻。

那么,经络敲击的顺逆如何判断?经络以起点为依据,可分为手经和足经。手经和足经都又分为阳经和阴经。下表可以清楚地判断经络的顺逆和补泻。

由上到下由下到上

手阳经:大肠经、三焦经、小肠经逆/泻顺/补

手阴经:肺经、心包经、心经顺/补逆/泻

足阳经:胃经、胆经、膀胱经顺/补逆/泻

足阴经:脾经、肝经、肾经逆/泻顺/补

如手厥阴心包经为手阴经,对照上表,由上到下敲为顺,是补手法。由下到上为逆,是泻手法。其他经络,同理类推。

几个注意点

1、心包经一般为补,夏天心火旺的时候可以逆敲,泻心火。

2、实症为补,虚症为泻。如治小儿近视,为虚症,肝开窃于目,

应该泻法敲肝经。便秘,应该泻法敲大肠经。感冒,要泻法敲肺经。

3、肾经任何时候只能补,不能泻。对照上表,应该由下往上敲或者疏通。

4、一些深入肌肤的穴位,即使补法也要用力按。如足三里,风池,昆仑。

5、胆经多从上往下敲,用补法。但在大腿部肌肉发达,补法也是得用力,主要是环跳、风市、中渎、膝阳关等穴位要用一定的力度敲击。过了膝盖,从阳陵泉开始往下要手法略轻。

6、膀胱经的俞穴,如肝俞、胃俞等穴位,俞为通道,而人的后背最易受寒堵塞,需要一定的力度按揉,打通通道。

7、中医手法有十种,现在只提了两种。其他一些手法也基本适用顺逆和补泻关系的,比如采用揪和拍,肯定是虚症。如咳嗽,在咽喉部揪痧,心血管疾病在心包经拍痧。刮的手法也是适用顺逆和补泻关系的。

8、要灵活运用中医的五行理论。主要是正确判断经络之间的表里关系和相生相克关系,确定补泻治疗手法,再用本文的方法判断方向和力度。如调理肾经,一般来说肾经出现问题都是虚症,肾经要补。肺运肾水,肺经要补,脾经和肾经隔一位,要泻。

所以,总的调理思路应该是:疏通肾经,补肺经,泻肝经和脾经。然后,对照本文中的表格,可以轻松判断经络调理的方向。

穴位按摩减肥法

穴位按摩减肥法 一、脸 1.全脸部 *仰卧,以食指按压印堂、迎香5~10分钟。 *再以拇指按压太阳、承浆,有酸麻胀痛感后继续按压5~10分钟。 (屈肘悬腕,食拇指伸直,不能用指甲掐穴,由轻到重,中度指力,每日两次,10日一疗程。) 2.面颊 *仰卧,食指按压丝竹空、下关穴,有感再按5~10分钟。 *以拇指按颊车、大迎,有感再5~10分钟,再换另一侧。 (每日3次,10日一疗程,边压边揉,力度宜轻柔,以指尖对穴。) 二、颈 颈前及下颚部 *仰卧,食指指端按廉泉、天突穴,5~10分钟。 *拇指按足三里、丰隆,5~10分钟。 (每日两次,10日一疗程。) 三、腹部 1.上腹部 *仰卧,中食指成剑指按上腕、梁门,5~10分钟。 *剑指分别按下腕、承满,5~10分钟。 (每日1~2次,10日一疗程。) 2.胸骨一下至脐上 *仰卧,拇指指端按中脘、建里,按顺时针揉12次,逆时针12次,反复5~10分钟。 *按上法按揉通谷穴5~10分钟,俯卧,食指端按揉脾俞穴约10分钟。 (放松,饭后1小时内忌按,每日1~2次,10日一疗程。) 3.腹中部至脐部 *仰卧,剑指按天枢、大横,顺时针12次,逆时针12次,反复5~10分钟。 *同法按压商、曲石门,5~10分钟。 (每日1~2次,10日一疗程。) 4.下腹部 *仰卧,剑指按关元、中极,顺时针12次,逆时针12次,反复10分钟。 *同法按水道、归来,10分钟。 (每日1~2次,10日一疗程。) 四、腰部 1. *俯卧,拇指端点按肾俞、胃仓,顺时针16次,逆时针16次,反复5~10分钟。 *同法拇指端按秩边、大肠腧,约5分钟。 (每日1次,10日一疗程。) 2. *俯卧,拇指端按关元俞、气海俞、胞肓,顺时针16次,逆时针16次,反复5~10分钟。*同法食指端按膈关,约5~10分钟。 (每日1次,10日一疗程。) 4.腰骶部 *俯卧,放松,拇指端按膀胱俞、百环俞,顺时针16次,逆时针16次,反复5~10分钟,微

如何利用手指上的穴位瘦身

如何利用手指上的穴位瘦身 我们每天都用手来做这做那,却很少会对手指进行按摩,其实手指上还是有很多穴位的,这些穴位还能帮助我们进行减肥,不同的手指穴位对应不同的身体部位,利用这些穴位我们可以做到轻松减肥,那么如何利用手指上的穴位减肥呢?下面介绍各个手指对应的瘦身部位。 瘦脸——拇指 大拇指上有多个对减去面部脂肪有效的穴位。用绳子或皮筋在大拇指上缠几圈刺激这些穴位能有效减去面部脂肪。 瘦腰——拇指和食指 将大拇指第一节按在食指第三节上,用皮筋套在两根手指上,松紧以手腕内侧有膨胀感为宜,另一只手方法相同。 这个方法每天坚持10分钟,三周后就能瘦腰。 瘦腰——中指 在中指第三指节上将皮筋缠绕三四圈。 这个方法能有效减去腰部赘肉,因为中指第三指节有能减去腰部脂肪的穴位,套上皮筋三四分钟后拆下,隔10分钟再套上。 瘦脸——中指、无名指 把中指压在无名指上,在两根手指的第二关节处套上皮筋,松紧以手指稍有向内膨胀的感觉为宜。另一只手按照相同的方法套皮筋。 这个方法能刺激中指和无名指上的相应穴位,消除面部脂肪。 提臀——无名指小指 将无名指压在小指上,用皮筋套住两根手指第三指节中部,两只手同样。 这个方法能帮助提臀,塑造性感翘臀,因为无名指和小指根部有与胯部相关的穴位,每天套15分钟能刺激穴位,似的胯部向内向上收紧,起到提臀的功效。 瘦腿——小指 将铝箔纸捻成细卷在小指最下面一节缠绕几圈,保持两小时以上。 小指第三节有与腿脚有关的穴位,刺激这个地方能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腿脚浮肿,还能有效瘦腿。 利用手指上的穴位减肥不用特意花时间来做,可以利用我们看电视上网的时间,这些方法虽然简单,但是却有效,特别适合不爱运动的女性,可以说是动动手指就能减肥的方法。【瘦腿减肚子赘肉】两膝跪立双手撑地,右腿向前跨出成弓部放在双手之间,右侧小腿与地面垂直,身体向前倾指尖触地。左腿向后滑髋部下沉。吸气双臂上举合十在头顶上方,骶骨上提脊柱后弯,颈部后仰看上方,延展脊柱和颈部,均匀呼吸,保持30秒。屈臂双手着地,还原往后成跪姿,调息放松换边做。 我是健身教练,说说我的一点点建议吧。减肥健身都是有氧与无氧的结合,需要时间的坚持,不是说练哪里就能减哪里的,那些吹嘘什么什么能很快减下来的,都是靠不住的,即使瘦下来,也容易反弹,唯有锻炼才是最可靠的。 首先有氧运动1、跑步:每天3000米不能少于这个数,(跑步完,走也得走完)速度适当快点,但是得在自己的承受范围内,刚刚开始可以慢点,以后慢慢加强,或是距离更长,或速度更快。(一般得保证时间在30分钟以上,因为20分钟往后开始消耗的就是脂肪。建议楼主50分钟左右)跑完和跑的过程中可以少量喝水,切不可大口喝,跑完不能马上冲凉吹风扇。除了跑步,跳绳和爬高楼和骑单车也都是很好的有氧运动方式。有氧运动可以很好的提升一个人的体能与体质,为其他强化运动打基础。

-各种头痛的按摩穴位

1.整个头部疼痛 选穴:合谷穴 如果你的整个头部都一跳一跳地疼痛,那么按摩合谷穴能帮助你。而且由于头痛与肩部血流不畅有关,所以配合肩井穴的按摩,效果会更好。 位置:合谷穴在手背上,手指张开的时候,拇指和食指之间褶皱靠近拇指一侧,拇指轴关节手指一方。 要点:将拇指的指肚放在另一只手的合谷穴上,沿着拇指的骨头边缘按压,你会觉得很舒服,但又稍微觉得有点疼,没关系,你可以再加点力气按压。 2.后脑勺疼痛或偏头痛 选穴:风池穴 风池穴能促进头部血流通畅,从而缓解后脑勺的疼痛,对偏头痛也有效。 位置:风池穴位于后脑勺下方颈窝的左右两侧,沿颈窝下缘向外大约两个拇指的地方。 要点:用拇指向斜上方按压,并慢慢抬头,寻找最佳的刺激角度,然后一边按压一边前后活动头部。也可以将毛巾绕在脖子的后方,用手握住毛巾两端,头向后仰,也有类似的效果。 3.肩部僵硬 选穴:肩井穴 久坐的时候不注意肩部运动,会导致肌肉劳损,按压肩井穴能解决这个问题。 位置:颈部后面最突起的骨头与肩头连线的正中。 要点:用中指按住对侧的肩井穴,并转动与肩井穴同侧的胳膊,按压力度以感觉到“舒服的微痛”为最佳。如果在办公室备一个小吹风机,休息时间温暖肩部,效果会更好。 4.腰痛 选穴:委中穴

一天忙下来经常是腰酸腿疼,觉得腰都弯不下去了。这时按摩委中穴对消除腰椎周围的疼痛有很好的效果。 位置:位于膝盖窝的正中,用手能摸到脉搏的跳动。 要点:坐在椅子上,将膝盖弯曲,用拇指指肚按压穴位,按压的同时可以上下活动脚部。 5.腿部浮肿 选穴:飞扬穴 长时间站、坐或步行,都会引起腿脚的疲劳和肿胀,刺激飞扬穴能够缓解症状。 位置:顺着跟腱外侧的骨头向上摸,在小腿肌肉的边缘就是这个穴位。 要点:稍稍将膝盖向内倾斜会比较容易找到这个穴位,按压的时候不要用太大的力气,觉得舒服就可以了,也可以用笔杆来刺激这个穴位。另外上火、鼻塞、流鼻涕时刺激这个位置也会觉得舒服一些。 6.痛经 选穴:血海穴 每月一次的生理痛真是非常难受,按压血海穴能够缓解这种小腹疼痛。 位置: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块隆起的肌肉,肌肉的顶端就是血海穴。 要点:两个大拇指重叠按压这个穴位,痛经的时候通常左腿也会一起痛,多刺激左腿。要是在腰上放一个暖水袋效果会更好。 7.注意力不集中 选穴:悬颅穴 长时间伏案工作总会有注意力不够集中的时候,按摩悬颅穴能帮助你集中注意力。 位置:从额角发际向后 5毫米,再向下两个手指宽的地方就是悬颅穴了。要点:两手的拇指指肚用力按压左右两边的穴位,按压 5秒左右放开,重复这个动作直到感觉清醒。

按摩人体补肾的三大穴位

按摩人体补肾的三大穴位 转载 涌泉穴肾经太溪健康 1、涌泉穴——补肾固元的“长寿穴” 涌泉穴是人体足少阴肾经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它位于脚底中线前三分之一交点处,即当脚屈趾时,脚底前凹陷处。《黄帝内经》上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所以,涌泉穴在养生保健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于按摩涌泉穴的好处,有歌诀云:“三里涌泉穴,长寿妙中诀。睡前按百次,健脾益精血。能益气精神,诃护三宝物;识得其中趣,寿星随手摘。”可见,经常按摩涌泉穴,可以使人肾精充足、耳聪目明、精神充沛、性功能强盛、腰膝壮实不软、行走有力。

2、太溪穴——汇聚肾经元气的“长江” 肾是人的先天之本,人体的元阴和元阳都来源于它,所以肾是人体元气之源。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是汇聚肾经元气的“长江”,所以古人称太溪穴为“回阳九穴之一”,认为它具有极高的回阳救逆之功。古代很多医家面对垂危的病人,多用这个穴“补肾气、断生死”,如果在这个穴位上能摸到跳动的动脉,说明病人肾气未竭,还可救治;如果没有跳动,就说明病人阴气缠身,比较危险了。 刺激太溪穴具有明显提高肾功能的作用,所以可以经常按揉太溪穴,每次每个穴位5分钟左右便可,不必拘泥于方法。当然在肾经的流注时间,即下午17~19点时按摩的效果更好,按揉时可用对侧手的拇指按揉,也可以使用按摩棒或光滑的木棒按揉;按揉的力度,除了要有酸胀的感觉之外,还要有麻麻的感觉。

3、关元穴——封藏一身真元之处 我们身体里有一种非常重要的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与原动力,叫元气。中医认为元气禀于先天,藏在肾中,又依赖后天精气充养,主要功能是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温煦和激发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 元气是与生俱来的,从父母那里继承而来,又依赖后天的充养。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逐渐减少,人就会呈现衰老的态势。怎样才能更好地守护元气呢?刺激关元穴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关元穴就像人身体的一个阀门,将人体元气关在体内让它不泄漏,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是人身上元阴、元阳的交汇之处,也是元气的关隘。 刺激关元穴,可以使肾气活跃,补充肾气。打个比方,元气就像是父母留给我们的一笔遗产,它的多少是一定的,我们每天都取出一笔使用,时间一长这笔遗产就被使用殆尽了。怎么让这笔遗产的数目不至于减少太快呢?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努力挣钱,存一些钱供自己使用。刺激关元穴的作用就相当于给自己存钱,自己存的钱多了,对父母遗产的使用才能减少。

10个脸部穴位一按就减肥

10个脸部穴位一按就减肥 虽然拥有窈窕的身材, 但如果配上一张圆圆的 脸,还是会让人觉得丰腴。 我国传统中医学中的“颜 面针灸”及点穴按摩,同样 可以达到脸部“减肥”的目 的。只需每天1次,每次 1个小时,2个星期后,就 会看到效果。但要注意, 一开始做时需要慢慢来。 承泣穴--眼袋松弛。位 于眼球正下方,约在眼廓骨 附近。由于有胃下垂的人眼 袋容易松弛,所以此穴能提 高胃部机能,从而防止眼袋 松弛。 攒竹穴--缓和眼睛的疲 劳和浮肿。眉头下方凹陷之 处即是。眼睛疲劳以及头痛, 都会引起眼部四周的浮肿。 此穴位可以缓和不适。 百会穴--预防过量饮 食、便秘。左右两耳洞向上 升,在头部连结后的那条线 的顶点,即是百会穴。它可 以起到安定精神预防饮食 过量。 太阳穴--消除眼睛疲劳、 浮肿。眼睛与眉毛间的侧面, 向后约1横指处,快接近发 际处。此穴位可促进新陈代 谢。 迎香穴--减轻肩 膀酸痛及鼻塞。眼球 正下方,鼻翼的旁边 即是。此穴位不仅可 以消除眼部浮肿、预 防肌肤松弛,还能减 轻肩膀酸痛。 颊车穴--消除脸颊 的浮肿。沿脸部下颚轮 廓向上滑,就可发现一 凹陷处,即为此穴位。 它可以有效消除因摄取 过多的糖分所造成的肥 胖。 地仓穴--抑 制食欲。嘴角旁约 0。5cm处即是。 胃部如果持续处 于高温状态,就会 促进食欲,所以此 穴的功能是降低 胃温、抑制食欲。

承浆穴--消除胸颈浮肿。下唇与下颚的正中间凹陷处即是。它能控制荷尔蒙的分泌,保持肌肤的张力,预防脸部松弛。 球后穴--提高小肠的机能。眼尾正下方,脸颊头下处。能调整小肠机能,帮助吸收。 天突穴--促进水分的排除。位于喉斜下方肌肤的内侧。它能刺激甲状腺,促进新陈代谢,去除脸部多余的水分。(来源:39健康网)

治疗各种头痛的几个穴位

治疗各种头痛的几个穴位 相信大家对于头痛这样的症状肯定不会陌生吧,头痛是我们常见的一种症状,头痛的出现不但容易给我们带来不舒服的感觉而且还会影响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所以我们建议大家都应该重视头痛这样的症状,一旦出现了头痛的症状我们要及时去治疗,下文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治疗各种头痛的几个穴位。 1.风寒头痛:此种头痛最常见。系由感受风寒之邪所致,起病较急,头痛为重,以前额及太阳区为主,常牵连颈项部拘紧感,遇风寒时头痛即刻加重,由于风寒束表毛窍闭塞,而头痛无汗,影响肺气宣降可伴有咳嗽、喷嚏、鼻塞或流清涕等。重者伴有发烧、全身酸痛。舌苔薄白,脉象浮紧。

2.风湿头痛:感受风寒湿邪,留滞于头部经络,气血痹阻,遂致头痛。若风寒得解,则其痛停止,但因湿邪内伏,每遇阴雨风寒天气则复发,故俗称头风。症见头痛多偏于一侧,或左右交替发作,或全头毕痛.头重如裹、头胀痛、刺痛或搏动性疼痛,伴四肢沉重、胸胁满闷、全身困倦酸痛或有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滑。 3.风热头痛:主要见症:起病急、头痛重,伴有头沉和灼热感,常有发烧、头中觉热、喜凉风,热重时口渴咽干痛、小便赤黄、大便秘结、鼻流浊涕或有牙痛等。舌苔黄,脉浮数。 4.肝阳头痛:情志郁怒,气郁化火,肝阳偏亢;或肾阴素亏,水不涵木,肝阳上僭,风阳旋扰而头痛。本型头痛多有高血压病史。头角抽痛,多偏于一侧搏动样跳痛,伴有头晕耳鸣、目眩而涩、颈项拘紧感、性急易怒、面红口苦咽干等。舌质红,

脉弦。 5.痰浊头痛:素来体质肥胖,偏嗜甘肥,湿盛生痰,痰浊阻遏经隧,清阳不展而致头痛。症见:头痛较重,头额昏痛如裹,伴有目眩、胸闷、恶心呕吐、咳嗽多痰,便溏。舌苔白腻,脉濡滑。 6.血虚头痛:久病体虚或失血之后,血虚不能上荣脑髓,络脉空虚而为头痛。主要症见:、头昏,头部隐隐作痛,痛势绵绵,休息痛减。记忆减退、伴有头晕心悸、气短、四肢无力、劳动时加重、食欲不振、面色苍白或萎黄、口唇无华。舌质淡白,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拔罐常用穴位+拔罐养生+列表综合

拔罐养生常用穴位 足三里是人体保健穴位之一,古人称之为“长寿穴”。有关足三里的经络理论已被大量现代研究所证实,足三里对大脑皮层功能有调节作用,对心血管功能、胃肠蠕动功能和内分明功能以及免疫系统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足三里 足三里是人体保健穴位之一,古人称之为“长寿穴”。有关足三里的经络理论已被大量现代研究所证实,足三里对大脑皮层功能有调节作用,对心血管功能、胃肠蠕动功能和内分明功能以及免疫系统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中医经络学认为,足三里所在的足阳明胃经是多气多血之脉,循行从头到足,纵贯全身,主要分布于头面、胸腹及下肢外侧的前缘。所以足三里不仅可以调节消化系统的功能,还可以治疗胃经循行所经过部位的病变,以及多种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胃肠病、糖尿病等。 经常在足三里穴拔罐,就可起到保健作用。 二、涌泉 涌泉穴是足少阴经第一个穴位,位于人体最下部足掌心处,体内湿毒之邪容易蕴集于此,不易排出,日积月累,阻塞经气,或随经气传至体内其它部位,造成许多疾病。涌泉穴拔罐可以排出体内的湿毒浊气,疏通足少阴肾经之经气。肾气旺盛,人体精力充沛,则齿固发黑,耳聪目明,延缓衰老。 三、三阴交 三阴交为肝、肾、脾三条阴经交会之穴。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精血同源。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之精有赖于后天的滋养,后天之精有赖于先天的促动。经常进行三阴交拔罐可调理肝、脾、肾三阴经之穴气,使先天之精旺盛,后天之精充足,从而达到健康长寿。 四、神阙 神阙即是人体肚脐,它是人体保健及治疗的重要穴位之一。胎儿通过脐带从母体中获取营养,所以被称之为“生命之根蒂”。它是人体神气出入之门户,归属于任脉,为经气之海,五脏六腑之本。经常在神阙穴拔罐可起到健脾强肾,和胃理气,行气利水,散结通滞,活血调经的作用 五、背俞穴

刮痧减肥穴位图及手法

刮痧减肥穴位图及手法 一、瘦腿的穴位图:用泻法 手法: 工具:能起润滑的油(橄榄油精油刮痧油都可以)、刮痧板 1、刮痧板的形状:长方形状刮全身的比较适合 2、方向:从大腿根开始向下刮,只有这一个方向,不能像搓澡一样来回的刮! 3、顺序:伏兔、血海、足三里、风市、承扶、三阴交、悬钟、委中、承山 4、力度:一定要相对大力度快速的刮!!!这是泻法! (当然也不能弄的自己太疼了~~~适可而止~~不是越使劲越 好只要坚持刮了就能有效果) 5、角度:45度-60度(向下倾斜角度)。一个MM的专业解释:板与小腿40-60%成锐角,与大腿成钝角。 6、时间:每天一共刮二十多分钟 7、要注意的小细节: (1)一个一个穴位的刮,一个穴位刮完50-100下后,再换下一个穴位。穴位都是对称的,也就是说同一个穴位两只腿都刮完后再战下一个穴位。

(2)刮之前一定要涂抹润滑作用的DD,比如:刮痧油、橄榄油、精油(不能用干性的)、不容易吸收的乳液;(建议用精油或橄榄油类的)。 (3)刮完之后,用餐巾纸把没吸收的油搽试干净。 (4)刮痧时不要着凉,刮完后不要碰冷水,不要洗澡,最好是洗完澡刮痧之后就睡觉。 (5)每天一次就可以了。 (6)如果出现紫点那是刮出痧来了JMS表慌张,说明身体有小小点毛病,正在治疗,过几天就会下去。 (7)不能带痧刮,出了痧后,要停到痧退才能再刮。 (8)不是刮出痧才算有效果,刮了坚持就可以。 (9)以前有MM说,刮完红,一会儿就不红了,这非常正常。 (10)有的MM说有图也找不准学位在哪,可以大面积的刮,范围包括到穴位就可以。 身体其他部位的穴位图(瘦全身:用泻法) 刮的顺序:脾俞、胃俞、肾俞、中脘、关元(这个两穴位用点揉的方法:用刮痧板的一角点压住穴位打圈按摩)、列缺、梁丘、足三里、三阴交。

治疗各种头痛的特效穴(附穴位图)

治疗各种头痛的特效穴 头痛,几乎是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的问题,紧张焦虑,抑郁暴躁,脾胃积食等诸多因素都可能引发头痛。所有头痛都与“气”有关,都可以先揉“消气穴”,也就是从太冲穴揉到行间穴来缓解,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做如下选择: 1、偏头痛:来无影去无踪的偏头痛,多与三焦经有关。三焦经肘部的清冷渊、天井穴,以及手腕部的外关穴,都是偏头痛的特效穴。三焦经是人体的“出气筒”,在三焦经按摩或者刮痧,可有效调整内分泌失调,对调节长期情志病极为有效,对各种头面部疾病,以及更年期综合症都有特效。 2、前额和眉棱骨痛:一般属于胃经的病症。从二三脚趾间的陷谷穴向内庭穴方向按摩几分钟即可缓解。另外,按摩脾经的公孙穴(络穴治表里病症),或者膀胱经的京骨穴也可有效缓解眉棱骨痛。 3、耳朵上部:若疼痛发生在头两侧,即耳朵上部,就在胆经按摩,例如胆经的风池穴、阳陵泉穴等均可。 4、太阳穴痛:首先就可以按摩太阳穴,如果不能缓解,则可以按摩胆经的风池穴、阳陵泉。或者按摩胃经的头维穴、陷谷穴,它同时对眉棱骨痛和头痛如裹都有效。 5、头痛如裹:可以先按摩脾经的阴陵泉穴。另外,按摩胃经的头维穴也可缓解。 6、头顶痛:属厥阴经病,先从肝经论治,或针刺百会穴。 7、后头痛:属太阳经病。可以按摩小肠经的后溪穴,通督脉,督脉入脑,治后头痛,颈椎病,落枕,和情志病。另外,膀胱经的京骨穴也可。

P.S. 每个人的肢体比例都不同,在寻找穴位时只要摸上去有酸、痛、电、麻等感觉,揉了之后对自己有帮助,能做到离穴不离经即可。不必非得按照书上的定位方法来测量。 从以上方案中可以看到,凡是巡行头部的经络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头痛。并且根据头痛的不同部位,来判断是哪条经络巡行,从而在该经络上寻找痛点进行疏通调治即可。大道至简!

常按摩六大穴位

常按摩六大穴位想不长寿都难(组图)在缺医少药的古代,人平均寿命很低。往往现在看来很小的疾病,在那时就足以夺去成千上万人的性命。可是古代的医生,却常常可以年逾古稀,这是为什么呢?除了保持恬淡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外,自我保健是必不可少的。在这里,我们将古人总结出的六个“特效保健穴”的自我按摩方法教给大家。 常按摩六大穴位想不长寿都难(图片来源:资料图)内关穴:心脏的保护伞 适宜症状:绝大多数心脏疾患,如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冠心病心绞痛、心律不齐等。尤其对预防心梗发作具有最突出的效果。 内关穴是心包经的“络”穴,它自古就是中医用来治疗心脏疾病的核心用穴。几乎所有与心脏异常有关的症状均可使用。 内关穴位于前臂掌面的下段,曲泽穴与大陵穴的连线上,大陵穴(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图①)。

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按揉内关穴,不论时间地点,随时可做,以感觉酸胀为度,常常按揉时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刺激感沿着前臂内侧传至心脏,此为较好的刺激效果,但注意适可而止不要用力过度。除此之外,还可以用三指拿捏法拿捏内关穴处的表皮(图②)。 坚持操作一个月后,患者就可以感到呼吸憋闷、心烦心悸等感觉明显减轻或消失了。 常按摩六大穴位想不长寿都难 太溪穴:慢性肾病的良药 适宜症状:绝大多数肾脏疾病,如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特别是对患有慢性肾病,同时表现为浮肿、腰酸腿冷、浑身乏力的患者效果最为明显。 太溪穴是足少阴肾经之“输”穴,古代又称其为“回阳九穴之一”,重在补肾,具有明显提高肾功能的作用。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图③)。 用对侧手的拇指按揉,也可以使用按摩棒或光滑的木棒按揉(图④),注意力量柔和,以感觉酸胀为度,不可力量过大以免伤及皮肤。

-各种头痛的特效穴位

各种头痛的特效穴位 头痛,几乎是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的问题,紧张焦虑,抑郁暴躁,脾胃积食等诸多因素都可能引发头痛。所有头痛都与“气”有关,都可以先揉“消气穴”,也就是从太冲穴揉到行间穴来缓解,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做如下选择: 1、偏头痛:来无影去无踪的偏头痛,多与三焦经有关。三焦经肘部的清冷渊、天井穴,以及手腕部的外关穴,都是偏头痛的特效穴。三焦经是人体的“出气筒”,在三焦经按摩或者刮痧,可有效调整内分泌失调,对调节长期情志病极为有效,对各种头面部疾病,以及更年期综合症都有特效。 2、前额和眉棱骨痛:一般属于胃经的病症。从二三脚趾间的陷谷穴向内庭穴方向按摩几分钟即可缓解。另外,按摩脾经的公孙穴(络穴治表里病症),或者膀胱经的京骨穴也可有效缓解眉棱骨痛。 3、上部:若疼痛发生在头两侧,即耳朵上部,就在胆经按摩,例如胆经的风池穴、阳陵泉穴等均可。 4、太阳穴痛:首先就可以按摩太阳穴,如果不能缓解,则可以按摩胆经的风池穴、阳陵泉。或者按摩胃经的头维穴、陷谷穴,它同时对眉棱骨痛和头痛如裹都有效。

5、头痛如裹:可以先按摩脾经的阴陵泉穴。另外,按摩胃经的头维穴也可缓解。 6、头顶痛:属厥阴经病,先从肝经论治,或针刺百会穴。 7、后头痛:属太阳经病。可以按摩小肠经的后溪穴,治后头痛、颈椎病、落枕和情志病。另外,膀胱经的京骨穴也可。 8、头颈僵痛:可试试肺经的列缺穴,“头项寻列缺”。 9、肾虚头痛:肾阴虚和阳虚都有可能诱发头痛。 肾阴虚头痛,主要表现为头脑空痛,头晕耳鸣,腰膝无力,舌红脉细;肾阳虚头痛,主要表现为头痛畏寒,四肢不温,面色白,舌淡,脉沉细。无论阳虚还是阴虚,都可以通过经常按摩肾经的穴位复溜、太溪等得到改善。 10、一侧头痛:中医理论中有所谓的“左肝右肺”之说,并

人体八大基本长寿穴位

人体八大基本长寿穴位 足三里是人体长寿第一大穴,位于膝眼下4横指再向外旁开1横指。它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而胃经多气多血,刺激胃经的合穴可以补益全身气血。“若要安,三里常不干”,即用艾草熏灸足三里使之发泡,可以明显提升人体免疫力。 三阴交在内踝尖上方3寸处,将自己的手指并拢放在内踝上,小指贴在内踝尖上,食指上贴近胫骨的位置就是三阴交穴。三阴交顾名思义,就是三条阴经交会的穴位,即肝经、肾经与脾经交会处,经常按摩三阴交穴,能够起到调节肝脾肾三脏的效果。 散热去痛的尺泽穴手心朝上,尺泽穴位于肘内侧横纹上偏外侧一个拇指宽的凹陷处。这个穴位的主要作用是泻热。因此对于肺经热引起的咳嗽气喘、胸部胀痛等病症是有效的。此外,因为尺泽穴接近肱二头肌的肌腱,而肱二头肌作用是屈肘,因此此穴也能够缓解和治疗肘关节的痉挛。 保健心脏的内关穴伸开手臂,掌心向上。然后握拳并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间有两条筋,心包经上的内关穴就在离手腕第一横纹上两寸的两条筋之间。内关穴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等作用,因此经常成为中医医治心脏系统疾病以及胃肠不适等病症的首选大穴。因为内关穴十分好找,所以可以作为日常按揉的穴位,无论是走路还是闭目养神,都可以操作,对于调节心律失常有良好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按揉此穴不必太大力气,稍微有酸胀感即可。 防止失眠的神门穴神门穴位于手腕内侧(掌心一侧),小

指延伸至手腕关节与手掌相连的一侧,是针灸经常取用的穴位之一。对于心慌心悸以及失眠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因此,只要想起来,我们都可以用手指按揉此穴,力量不需要太大,也不必追求酸胀感。 舒服腰背的委中穴屈腿时,膝关节后侧也就是窝的位置出现横纹,而横纹的中点处即是委中穴。在针灸的“四总穴歌”里提到“腰背委中求”,可见,委中是治疗腰背病症的要穴。对于委中应采取点按的方法,一点一放,同时与腿部的屈伸相配合。这样做不仅可以治腰痛,还能有效解除腿部的酸麻和疼痛,对一些下肢疾病都有很好的保健护理作用。 补血养肝的血海穴血海位于大腿内侧,请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下去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则有一块隆起的肌肉,顺着这块肌肉摸上去,顶端即是血海穴。古代,人们不经意间发现刺破这个地方就可以祛除人体内的淤血,因此用它来治疗体内淤血的病症。它不仅能祛淤血,还能促生新血,因此才给它起名叫“血海”。 增强胃动力善待天枢穴天枢是胃经上的一大要穴。位于肚脐旁2寸处,与肚脐同处于一条水平直线上,左右各有一穴。天枢是大肠的“募穴”。所谓募穴就是集中了五脏六腑之气的胸腹部穴位。因为与脏腑是“近邻”,所以内外的病邪侵犯,天枢都会出现异常反应,起着脏腑疾病“信号灯”的作用。从位置上看,天枢正好对应着肠道,因此对此穴的按揉,必然会促进肠道的良性蠕动,增强胃动力。

2021年针灸减肥穴位图针灸减肥穴位图

针灸减肥穴位图针灸减肥穴位图 欧阳光明(2021.03.07) 五柱穴(中脘、下脘、左右梁门、巨阙):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下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 梁门:脐上4寸,中脘穴旁开2寸. 巨阙:中脘穴上2寸处,前正中线上,当脐上6寸. 中脘与其上、下、左、右各2寸的四个穴,合称五柱穴 五里穴 大巨穴 血海穴 气海穴 关元穴 梁丘穴 足三里穴 针灸减肥的效果非常明显,每个人的饮食习惯,生活规律,减肥史等都会影响任何产品的效果。提醒您!不科学的使用方法、没有足够的毅力、没有找准最适合自己体质的减肥方法都会造成减肥不成功的原因。 临床统计显示,针灸减肥总有效率达98%。完成整个治疗过

程后停止治疗,稳定率达92.3%和89.6%。减肥过程中体重不会直线下降,需经过治疗期-稳定与调整期-巩固期三个过程。治疗结束后,需在指导下进行行为矫正,通常矫正服务是免费的,可以防止反弹。 针灸减肥穴位大揭秘——图文解说 合谷 [位置] 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取穴时,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取穴。 [功能] 疏风清热,能通络,润面泽颜,对头面五官疾患、痤疮、荨麻伴侣、风疹有效。 [方法] 直刺0.5~1寸,可灸。 曲池 [位置] 位于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髁连线的中点处;取穴时,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桡侧端凹陷处取穴。 [功能] 祛风解表、调和营卫、除疹止痒,可用于瘾疹、脂溢性皮炎、荨麻疹、痤疮。 [方法] 直刺0.8~1.5寸,可灸。若治荨麻疹,配伍足三里、隔腧、血海效果更好。

足三里 [位置] 位于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处开1横指;取穴时,正坐或仰卧屈膝、于犊鼻穴直下3寸、距胫骨前嵴约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取穴。 [功能] 健脾和胃、调补气血、健体美容,对虚劳羸瘦、面部皱纹、面色萎黄、痤疮有较好的疗效。 [方法] 直刺0.5~2 寸,可灸。若配曲池可治荨麻疹。 血海 [位置] 位于髌骨内上缘上方6~7毫米处;取穴时,患者屈膝,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髌骨上缘2~5指,向上伸长,拇指约呈45℃斜置,拇指尖下即是穴位。 [功能] 调和气血、散风祛湿,适用于湿疹、荨麻疹、蝴蝶斑、斑秃、面部色素沉着。 [方法] 可直刺0.8~1.5寸,可灸。 三阴交 [位置] 位于内踝高点上方3寸、胫骨内侧面的后缘上;取穴位时,正坐或仰卧,沿内踝尖直下3寸,于胫骨内侧面后缘取穴。 [功能] 健脾化湿、疏肝益肾,对不孕、痤疮、脱发、脂溢性皮炎、

各种头痛的特效穴位

. 各种头痛的特效穴位 头痛,几乎是每个人一 脾胃积食等诸多因素都抑郁暴躁,生中都会遇到的问题,紧张焦虑,可能引发头痛。所有头痛都与“气”有关,都可以先揉“消气穴”,也就是从太冲穴揉到行间穴来缓解,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做如下选择: 、偏头痛:来无影去无踪的偏头痛,多与三焦经有关。三焦 1 都是偏头痛的特效天井穴,经肘部的清冷渊、以及手腕部的外关穴,;. . 三焦经是人体的“出气筒”,在三焦经按摩或者刮痧,可有效穴。调整内分泌失调,对调节长期情志病极为有效,对各种头面部疾病,以及更年期综合症都有特效。 、前额和眉棱骨痛:一般属于胃经的病症。从二三脚趾间的2 按摩脾经的公孙穴另外,陷谷穴向内庭穴方向按摩几分钟即可缓解。,或者膀胱经的京骨穴也可有效缓解眉棱骨痛。(络穴治表里病症) 就在胆经按摩,即耳朵上部,、上部:若疼痛发生在头两侧,3 例如胆经的风池穴、阳陵泉穴等均可。 、太阳穴痛:首先就可以按摩太阳穴,如果不能缓解,则可 4 以按摩胆经的风池穴、阳陵泉。或者按摩胃经的头维穴、陷谷穴,它同时对眉棱骨痛和头痛如裹都有效。

、头痛如裹:可以先按摩脾经的阴陵泉穴。另外,按摩胃5;. . 经的头维穴也可缓解。 、头顶痛:属厥阴经病,先从肝经论治,或针刺百会穴。6 、后头痛:属太阳经病。可以按摩小肠经的后溪穴,治后7 另外,膀胱经的京骨穴也可。头痛、颈椎病、落枕和情志病。 、头颈僵痛:可试试肺经的列缺穴,“头项寻列缺”。8 9、肾虚头痛:肾阴虚和阳虚都有可能诱发头痛。 舌红脉细;腰膝无力,主要表现为头脑空痛,肾阴虚头痛,头晕耳鸣,肾阳虚头痛,主要表现为头痛畏寒,四肢不温,面色白,舌淡,脉沉太溪都可以通过经常按摩肾经的穴位复溜、细。无论阳虚还是阴虚,等得到改善。 、一侧头痛:中医理论中有所谓的“左肝右肺”之说,并10 由此会诱发一侧的头痛。

三个最常用的长寿穴位

三个最常用的长寿穴位 (作者:养生专家来源:大众养生网) 中老年人由于身体各器官功能的减弱和衰退,所以更容易被疾病侵害。下面给老年朋友介绍三个最常用的长寿穴位的按摩方法,以起到防病健身的目的。 一、合谷穴 1、取穴 合谷穴的取穴是这样的:用另一指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 2、按摩作用 根据经络理论以及实践证明,只要按摩合谷穴,就可以使合谷穴所属的大肠经脉循行之处的组织和器官的疾病减轻或消除,健康可以保证。由于大肠经从手走头,凡是头面上的病,象头痛、发热、口干、流鼻血、脖子肿、咽喉病以及其他五官疾病都可以得到缓解和治疗。 3、按摩方法 在按摩时,两手可以交替按摩,用拇指屈曲垂直按在合谷穴上,做一紧一松的按压,频率为每2秒钟一次,即每分钟30次左右。重要的是按压的力量需要有一定的强度,穴位下面要出现酸、麻、胀的感觉,即有“得气”现象为好,这样才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二、内关穴 1、取穴

内关穴的取穴是这样的:位于腕横纹上两寸,在掌长肌腱和桡侧屈腕肌腱之间,就是从手腕横纹向后量三横指,在两筋之间取穴。 2、按摩作用 内关穴属心包经,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心系实则心痛”。所以古典的经络学说早就把心脏病和心包经的内关穴联系起来,千百年来无数的例证证明针刺和按摩心包经的内关可以治疗和预防心脏病的发生。另外,由于心包经起于胸中,所以针刺和按摩内关穴对呼吸系统的疾病,如: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等疑难病都有一定的疗效。 3、按摩方法 和按摩合谷穴一样,我们建议,按压内关穴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垂直在内关穴上,指甲的方向要竖向,和两筋平行,指甲要短,以指尖有节奏地按压并配合一些揉的动作,要有一定的力渡,使按摩内关穴产生一定的得气感觉,最好要使酸、麻、胀的感觉下传到中指,上传到肘部,这样才有较好的效果。 三、足三里 1、取穴 足三里穴的取穴是这样的:可以在膝盖外侧的凹陷处向下四指并在胫骨外侧的交点处就是此穴。

瘦身穴位按摩大全

主题:如何健康减肥,如何局部瘦腿(腿=大腿+小腿)下面给JMS们具体介绍一下刮痧的方法:先上穴位图: 下面说明手法!! (注意事项比较多,因为大概把所有可能问到的问题都写上了,不要觉得很多,很麻烦哦~其实操作起来很简单) 工具:能起润滑的油(橄榄油精油刮痧油都可以)、刮痧板 刮痧板哪能买到:网上、药店、潭木匠(18元一个) 1、刮痧板的形状:长方形状刮全身的比较适合 2、方向:从大腿根开始向下刮只有这一个方向不能像搓澡一样来回的刮! 3、顺序:伏兔血海足三里风市承扶三阴交悬钟委中承山 4、力度:一定要相对大力度快速的刮!!!这是泻法! (当然也不能弄的自己太疼了~~~ 适可而止~~ 不是越使劲越好只要坚持刮了就能有效果) 5、角度:45度-60度(向下倾斜角度)一个MM的专业解释:板与小腿40-60%成锐角,与大腿成钝角

6、时间:每天一共刮二十多分钟 7、要注意的小细节:(1)一个一个穴位的刮一个穴位刮完50-100下后再换下一个穴位 穴位都是对称的也就是说同一个穴位两只腿都刮完后再战下一个穴位 (2)刮之前一定要涂抹润滑作用的DD比如:刮痧油、橄榄油、精油(不能用干性的)、不容易吸收的乳液;(建议用精油或橄榄油类的) (3)刮完之后,用餐巾纸把没吸收的油搽试干净 (4)刮痧时不要着凉,刮完后不要碰冷水,不要洗澡,最好是洗完澡刮痧之后就睡觉 (5)每天一次就可以了 (6)如果出现紫点那是刮出痧来了JMS表慌张,说明身体有小小点毛病正在治疗过几天就会下去 (7)不能带痧刮,出了痧后要停到痧退才能再刮 (8)不是刮出痧才算有效果,刮了坚持就可以 (9)以前有MM说刮完红一会儿就不红了,这非常正常 (10)有的MM说有图也找不准学位在哪,可以大面积的刮,范围包括到穴位就可以 下面在介绍其他位置的穴位图瘦全身:用泻法

常按5个穴位可长寿

人体穴位图:常按这五个穴位可长寿 人体有700多个穴位,所属于不同的经络。每个穴位都有其相应的保健和治病作用。人体虽然有这么多穴位,但是常见的只有几十个。随着的龄的增长,身体各器官功能渐渐减弱和衰退,更容易被疾病侵害。因此,我们有必要熟悉几个重点的保健穴位,及早采取措施,延缓衰老。下面中医为大家介绍五个最常用的长寿穴位及其按摩方法,可以起到防病健身的养生目的。 一、内关穴 推荐阅读:脚底穴位多中医具体按摩操作手法 取穴:内关穴的取穴是这样的:位于腕横纹上两寸,在掌长肌腱和桡侧屈腕肌腱之间,就是从手腕横纹向后量三横指,在两筋之间取穴。 按摩方法:和按摩合谷穴一样,我们建议,按压内关穴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垂直在内关穴上,指甲的方向要竖向,和两筋平行,指甲要短,以指尖有节奏地按压并配合一些揉的动作,要有一定的力渡,使按摩内关穴产生一定的得气感觉,最好要使酸、麻、胀的感觉下传到中指,上传到肘部,这样才有较好的防病养生效果。

按摩作用:内关穴属心包经,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心系实则心痛”。所以古典的经络学说早就把心脏病和心包经的内关穴联系起来,千百年来无数的例证证明针刺和按摩心包经的内关可以治疗和预防心脏病的发生。另外,由于心包经起于胸中,所以针刺和按摩内关穴对呼吸系统的疾病,如: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等疑难病都有一定的疗效。 二、合谷穴 取穴:合谷穴的取穴是这样的:用另一指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 按摩方法:在按摩时,两手可以交替按摩,用拇指屈曲垂直按在合谷穴上,做一紧一松的按压,频率为每2秒钟一次,即每分钟30次左右。重要的是按压的力量需要有一定的强度,穴位下面要出现酸、麻、胀的感觉,即有“得气”现象为好,这样才能起到防病治病的养生作用。 按摩作用:根据经络理论以及实践证明,只要按摩合谷穴,就可以使合谷穴所属的大肠经脉循行之处的组织和器官的疾病减轻或消除,健康可以保证。由于大肠经从手走头,凡是头面上的病,象头痛、发热、口干、流鼻血、脖子肿、咽喉病以及其他五官疾病都可以得到缓解和治疗。 三、足三里

刮痧减肥穴位图

刮痧减肥穴位图 刮痧瘦身原理: 刮痧能美容美体和保健医疗的原理:主要是对经穴或局部的刺激,使人体神经末梢或感受器产生效应,通过神经体体液,对中枢神经系统发出信号,再经过中枢神经系统的分析综合,对机体各部产生协调作用,达到新的平衡。 从中医的机理来看:刮痧疗法能使秽浊之气由里及表,体内邪气宣泄,滞留在体内的毒素排除,使病变器官、组织及细胞得到营养补充;全身血脉通畅,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五脏六腑平衡达到美容美体的作用。 这是瘦腿的穴位图: 工具:能起润滑的油、刮痧板 刮痧板哪能买到:网上、药店、潭木匠(12一个)1、方向:从大腿根开始向下刮只有这一个方向不能像搓澡一样来回的刮哦! 2、顺序:伏兔血海足三里风市承扶三阴交悬钟委中承山 3、力度:一定要大力的快速的刮!这是泻法!只要坚持刮了就能有效果

4、角度:45度-60度(向下倾斜角度) 5、时间:每天一共刮二十多分钟 6、要注意的小细节: (1)一个一个穴位的刮一个穴位刮完50-100下后再换下一个穴位 穴位都是对称的也就是说同一个穴位两只腿都刮完后再战下一个穴位 (2)刮之前一定要涂抹润滑作用的DD--刮痧油、橄榄油、精油(不能用干性的)、不容易吸收的乳液 (3)刮痧时不要着凉,刮完后不要碰冷水,不要洗澡,最好是洗完澡刮痧之后就睡觉 (4)每天一次就可以了 (5)如果出现紫点那是刮出痧来了JMS表慌张,那说明身体有小小点毛病正在治疗过几天就会下去 (6)不能带痧刮,出了痧后要停到痧退才能再刮 (7)不是刮出痧才算有效果,刮了坚持就可以 (8)有的MM说有图也不知道是哪找不准穴位,那就大面积的刮刮到了就可以了 瘦全身:用泻法 刮的顺序:脾俞、胃俞、肾俞

头痛该按摩哪几个穴位

头痛该按摩哪几个穴位?建议收藏 头痛,几乎是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的问题,紧张焦虑,抑郁暴躁,脾胃积食等诸多因素都可能引发头痛。生活中,“头痛脑热不算病”,这种认识是不对的,虽然头痛只是一种症状,但在头痛的后面往往潜藏着许多疾病。 引起头痛的原因有: 1.散光、近视、远视、青光眼等症的病人,用眼时间过长会引起头痛、副鼻窦炎、中耳炎也会引起头痛。 2.各种急性传染病,各种中毒、高血压、神经衰弱等也可引起头痛。 3.中风、脑血管痉挛、脑膜炎、脑肿瘤等也会引起头痛。 头痛不建议随便用止痛药 止痛药只是止痛,而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根除头痛的发作。而且止痛药常伴有不良的副作用,例如恶心呕吐,胃脘疼痛,呕血、黑便以及过敏性皮疹,白血球减少,精神紊乱等。 长此以往,头痛的发作次数频繁,头痛的程度也加重,甚至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在医生指导下,在针对病因治疗的同时,服用药物。 中医对于头痛的解释 中医把头痛分为外感头痛及内伤头痛。在外感头痛中头痛只是作为一个症状,而内伤头痛则作为一个疾病。 最常见的则为偏头痛,属于中医的内伤头痛,轻者睡一觉即可消失,重者头痛欲裂,头部的一边或多个地方都可出现搏动样的疼痛,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 中医按摩的历史悠久,在远古时期,中国就有推拿医疗的活动。当时的人们在劳动中遇到损伤而发生疼痛时,本能地用手法按摩痛处,就会感到疼痛减轻或消失。经过长期实践后,古人认识到了按摩的作用,并成为自觉的医疗活动,以后逐步发展形成了中医的推拿学科。 按摩对下列疾病造成的头痛有较好的疗效:如感冒头痛、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高血压头痛、肌肉收缩性头痛、脑供血不足型头痛、颈椎病型头痛、神经衰弱头痛、精神紧张性头痛等。 头痛该按摩哪几个穴位 所有头痛都与“气”有关,都可以先揉“消气穴”,也就是从太冲穴揉到行间穴来缓解,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做如下选择: 偏头痛 来无影去无踪的偏头痛,多与三焦经有关。三焦经肘部的清冷渊、天井穴,以及手腕部的外关穴,都是偏头痛的特效穴。 三焦经是人体的“出气筒”,在三焦经按摩或者刮痧,可有效调整内分泌失调,对调节长期情志病极为有效,对各种头面部疾病,以及更年期综合症都有特效。 前额和眉棱骨痛 一般属于胃经的病症。从二三脚趾间的陷谷穴向内庭穴方向按摩几分钟即可缓解。另外,按摩脾经的公孙穴(络穴治表里病症),或者膀胱经的京骨穴也可有效缓解眉棱骨痛。 耳朵上部 若疼痛发生在头两侧,即耳朵上部,就在胆经按摩,例如胆经的风池穴、阳陵泉穴等均可。 太阳穴痛 首先就可以按摩太阳穴,如果不能缓解,则可以按摩胆经的风池穴、阳陵泉。或者按摩胃经的头维穴、陷谷穴,它同时对眉棱骨痛和头痛如裹都有效。 头顶痛 属厥阴经病,先从肝经论治,或针刺百会穴。 后头痛

人体五个长寿大穴

人体五个长寿大穴 人体的五个长寿大穴 涌泉穴: 是人体少阴肾经上的要穴。它位于足底中线前、中三分之一交点处,当足趾跖屈时,足底前凹陷处。 肾为先天之本”,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肾为阴中之阴,心为阳中之阳,只有肾水充盈,人体各系统才能得以平稳运行。中医理论认为,肾藏经,主水,主骨,其功用是纳气,生髓,可管生殖发育。《难经六十六难》言: 脐上肾间气动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 本也”。《内经》亦云: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都说明,只有肾功能旺盛,才能精足,气壮,神全,人体生命力才会长盛不衰。 涌泉穴是人体长寿大穴,经常按摩此穴,则肾精充足,耳聪目明,发育正常,精力充沛,性功能强盛,腰膝壮实不软,行走有力。并能治疗多种疾病,如昏厥、头痛、休克、中暑、偏瘫、耳鸣、肾炎、阳萎、遗精、各类妇科病和生殖类病。 涌泉穴与人体生命息息相关。 涌泉,顾名思义就是水如泉涌。 水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重 要物质,水有浇灌、滋润之能。据人体科学研究表明,人体穴位的分布结构独特,功用玄妙。 人体肩上有一肩井”穴,与足底涌泉穴形成了一条直线,二穴是井”有水”上下呼应,从井 上可腑视到泉水”。有水则能生气,涌泉如山环水抱中之源,给人体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气场,维护着人体的生命活动。 足三里:

是人体足阳明胃经上的要穴。它位于腿部外膝下三寸,距胫骨前缘外侧一横指处。 中医理论认为,胃为水谷之海”,是人体的给养加工厂。其主要功用是受纳、消化、腐熟、 摄取水谷精微以营养全身。所以,又称脾胃为 后天之本”。《中藏经》说:胃气壮,则五脏 六腑皆壮也”。指出了脾胃消化功能对人体生命与健康的重要性。 足三里是个保健穴,经常用不同的方法刺激它,可健脾壮胃,扩张血管,降低血液凝聚,促进饮食的尽快消化吸收,扶正祛邪,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消除疲劳,恢复体力。此穴主治:胃痛、腰痛、腹泻、痢疾、便秘、头痛眩晕,下肢瘫痪 ,半身不遂,膝胫酸痛,消化系统疾病。 命门穴: 是人体督脉上的要穴。位于后背两肾之间,第二腰椎棘突下,与肚脐相平对的区域。 督脉,中医称阳脉之海”。行于背正中,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是人体诸阳经的总汇,与肾脏及脑部关系非常密切。其功用主要是督率阳气,统摄真气。金代名医张洁古言: 督者都也, 为阳脉之都纲”。十二经脉中的手三阳、足三阳经均会于督脉。督脉是人体的主宰,对调节和振奋全身经脉气血起着重要的作用。 命门穴,为人体的长寿大穴。明代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中说: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 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 ”。认为命门的功能包括肾阴和肾阳 两个方面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命门之火就是人体阳气,从临床看, 命门火衰的病与 肾阳不足证实多属一致。补命门火的药物又多具有补肾阳的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