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边坡治理设计方案

边坡治理设计方案

边坡治理设计方案
边坡治理设计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场区地理、地质环境概况 (2)

(一)气象和水文 (2)

(二)地形地貌 (2)

(三)地层岩性 (3)

(四)地质构造与区域稳定性 (3)

(五)工程地质条件 (4)

(六)水文地质条件 (4)

三治理方案 (5)

(一)设计要求 (5)

(二)设计依据和标准 (5)

(三)设计原则 (6)

(四)边坡治理设计 (6)

(五)施工条件分析 (11)

(六)施工技术要求 (12)

四施工进度计划 (13)

五施工管理 (14)

六边坡监测 (16)

七工程量及费用概算 (18)

附图

一、工程概况

岱山县岱东镇虎一村陈家岙边坡工程位于岱山县岱东镇西南侧,东北侧有高双线,距离约1.2km,南侧有超沙线,距离约1km。该边坡地理位置坐标:东经120°11'30",北纬30°17'1",(详见图1 工程区交通位置示意图)。

工程区位置

图1 工程区交通位置示意图

此边坡为人工开挖形成,边坡壁后缘高5m~10m,边坡较陡,正北侧坡度达70~85°,坡底线总长约40m。坡脚有长约10m的浆砌块石挡墙,高约2m。坡面节理裂隙较发育,存在大量松动危岩体,时常有碎(块)石崩落,尤其在台风季节,极易发生掉块及坍滑,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严重威胁坡下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为消除地质灾害隐患,

确保坡下建筑物和居民的安全,受岱山县国土资源局委托,我公司承担了此边坡工程治理设计工作。

二、场区地理、地质环境概况

(一)气象和水文

岱山县岱东镇位于舟山群岛北部,岱山岛中东部,属亚热带南缘季风海洋性气候区,常年温和湿润,冬暖夏凉,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6.3℃,最冷1月份,平均温度5.5℃,最热8月份,平均气温26.9℃;年平均降水量900-1200m,主要集中在梅季和夏秋台风季节。其中夏季占年降雨量66%。日最大降水量246.3mm。夏秋两季常受台风影响,冬季多大风,少冰雪,水域无冰冻。全年盛行北风和东南风,其中,春夏季主导风向东南风,冬季为偏北风,年均风速6.7m/s。全年无霜期257天,年均日照时间2054小时。

边坡位于岱山县岱东镇虎一村内,四周无大的河流和积水体,东侧约2km处为竹屿港,与东侧海域相连。山坡雨水主要沿山坡面和地面汇入乡村下水道后向海域排泄,陆域水文条件简单。

(二)地形地貌

本区地处海岛丘陵地带,主要由丘陵和滨海平原两种地貌形态组成。工程区位于东西向展布的孤山边部,边坡西北侧为丘陵山体,边坡底原亦也为丘陵山体,现是村民住宅,建筑物边沿距离边坡坡底线约3m,山顶呈浑圆状。坡顶上植被较发育,以茶树灌木为主,夹杂少量草、

小乔木。边坡坡度为70~85°,坡高为5~10m。

(三)地层岩性

根据《浙江省1/20万定海区域地质调查报告》(下简称《调查报告》),工程区边坡及其周边出露地层主要以深灰、灰紫、微肉红色流纹质晶屑熔结凝灰岩(J3b)、第四纪全新统海积层(Q4m)。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1、侏罗系上统(J3b)

广泛分布于工程区内,岩体岩性以深灰、灰紫、微肉红色流纹质晶屑熔结凝灰岩(J3b)为主,局部含集块角砾,破碎(块)状结构。

2、第四系残坡积(Q4m)

分布于山坡表层,岩性为灰黄粉土质亚粘土,湿,可塑,碎石约占5~10%,粒径2~5cm,个别大于8cm,以棱角~次棱角状为主,碎石成分为强~中风化粉砂质泥岩。层厚1~2.5m。

(四)地质构造与区域稳定性

1、地质构造

本工程所在地岱山位于华南褶皱系(Ⅰ2)、浙东南褶皱带(Ⅱ3)、丽水—宁波隆起(Ⅲ7)、新昌—定海隆起(Ⅳ9)的东北部,也是浙闽沿海燕山期火山活动带的北段,温州—镇海北北东向大断裂从编图区西部海域通过,昌化—普陀东西向大断裂带位于岱山南部,龙泉—宁波北东向断裂斜贯岱山。

工程区内未见断裂,仅以节理为主要构造形式。边坡部位岩体主要

发育二组节理,其特征分述如下:

①45°∠55~65°,间距0.5~1.0m /条,节理面平直、闭合。

②50°∠85°,间距0.3~1.0m /条,节理面平直、闭合。

2、区域稳定性

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及浙江省建设厅[2001]167号文件,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区,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Ⅵ度区,地震烈度Ⅶ度,区域地壳属基本稳定区。

(五)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现场踏勘资料分析,结合《调查报告》中岩土体工程地质特性分析,对场地岩土体特征从上到下分述如下:

①层:含碎石粉质粘土、亚粘土

黄褐色,碎石含量5~10%,硬塑状态,低压缩性,层厚1.0~2.5m。

②-1层:强风化晶屑玻屑熔结凝灰岩

褐黄色,碎块状结构,呈碎块状,层厚1.0~3.0m。

②-2层:中-微风化晶屑玻屑熔结凝灰岩

深灰色,熔结凝灰结构,风化裂隙发育,致密块状构造。据区域地质资料,新鲜岩石抗风化能力强,属坚硬岩类。

综上所述,边坡部位无软弱土层,岩土体工程地质条件总体较好。(六)水文地质条件

工程区内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岩类隙潜水、基岩裂隙水两大类。

1、松散岩类孔隙潜水

根据调查,松散岩类隙潜水主要分布于山体表部残坡积层中,富水性差,水量贫乏。

2、基岩裂隙水

主要赋存于构造裂隙及风化裂隙中,由于裂隙多为闭合状态,区内未见泉水出露,因此本含水岩组裂隙水量贫乏,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

三、治理方案

(一)设计要求

根据委托要求,本设计要求在保证边坡岩体以及周边边坡的稳定的前提下,彻底消除潜在地质灾害隐患,保证坡下村民人身财产的安全,以及坡下建筑及施工人员的安全。

(二)设计依据和标准

1、《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条例》(浙江省人民政府第104号令);

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3、《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9-2006);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5、《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 22:2005);

6、《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

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8、《浙江省1/20万定海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9、其它相关标准及规范。

(三)设计原则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卸、排、挡”的基本原则,结合场区地质环境条件、边坡稳定性状况及当地的技术经济等各种条件,对治理的经济性、可行性、技术性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后采用最佳治理方案。遵循的原则主要有:

1、确保场区边坡体以及边坡的安全,在不影响周围建筑物正常使用的条件下,彻底消除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按工程量最小,经济最合理,治理效果最佳进行设计。

3、边坡按永久性边坡设计,安全等级为二级。

(四)边坡治理设计

根据现场边坡形态、岩土组成及结构面组合等特征,对其进行治理设计,表述如下:

1、边坡现状

该边坡位于场区西侧,边坡坡高5~10m,边坡产状105°~115°∠40°~60°,坡度为70°~80°,坡向50°,坡底长约10m,坡顶长约15m。岩体岩性以深灰、灰紫、微肉红色流纹质晶屑熔结凝灰岩(J3b)为主,局部含集块角砾,破碎(块)状结构,岩体呈强度风化~中度风化状态,岩体呈块状结构,节理裂隙较发育,节理有45°∠60°、135°∠85°。岩体类别为Ⅳ类;覆盖层岩土性为第四系灰黄色粉土质亚粘土,

局部含角砾,该层土厚度1.5~2.5m ,较松散、坡碎,吸水易膨胀;山体植被发育一般,以灌木为主,夹杂少量草、乔木,加上旧有的树根、树桩腐烂致使土体易失稳(见照片1、2)。经赤平投影分析可知边坡现状可能滑动,存在崩塌隐患(见图1)。

坡顶面

边坡面

面A

面B

1

45.0025.0045.0075.0045.0060.00135.0085.00破顶面

边坡面平面A 平面B 交线①

233.62

59.72

判定岩体稳定性:

可能滑动产状

结构面

倾角(度)

倾向(度)

图1 Ⅰ区段边坡赤平极值投影分析图

照片1 边坡现状全貌照片

照片2 边坡现状局部照片

1、治理设计

根据上述现状调查和稳定性分析,对工程边坡进行削坡,清除坡顶、坡面上危石和松动的岩块后,采用ф20 L4000mm(坡顶线以下三排锚杆取L=6000mm)系统锚杆+挂网喷砼( 6.5@200mm×200mm,100mm厚C20喷射砼)进行加固处理,并在坡顶线外延1m处设置截水沟进行支护。坡底局部已有挡墙处保持现状,不做坡面加固处理,东北侧并延伸至民房东北角;边坡面局部裂隙较发育且不易清除区,锚杆应适当加长至6~8米。

1.1、清坡

清除坡顶处和坡面上危石和松动的岩块必须采取彻底清除的措施,消除局部鹰嘴岩及破碎岩石,以避免发生崩塌的可能;坡顶清扫覆土和灌木,上部第四纪残坡积覆盖层处按1:1削坡。边坡削坡必须按照设计的坡率进行削坡,允许偏差值不得大于设计坡角0.5°,不得超挖、欠挖。

清除危岩区域面积约320m2

1.2、锚杆+挂网喷砼

坡面彻底清除危岩体后,采用全粘结岩石锚杆进行加固,锚杆横向间距S xj=2.00m,纵向间距S yj=2.00m,锚杆倾角为15°,锚杆材质均为φ20普通II级螺纹钢,坡顶线以下三排锚杆长度6m,其余锚杆长度4m。锚杆锚固体直径D=100 mm,固化剂为普通硅酸盐水泥。锚杆锚头采用2×φ20L200mm螺纹钢筋作压筋,采用2×φ20L100mm螺纹钢筋作锁筋,锁筋与锚杆主筋做满焊连接,焊接段长度不小于100mm。锚头加

强筋采用2×φ12螺纹钢(通长),将同一排锚头相互连接,并和锚头锁筋、钢筋网片相焊接。

坡面采用100mm厚C20喷射砼护面,喷射砼内配置φ6.5@200×200双向钢筋网。喷砼坡面每20m设置温度缝,缝宽20~30mm。钢筋网片在坡顶处外延1m。坡面布设φ50PVC@2000×3000泄水管,5°外倾,呈梅花形布设。锚杆长度及位置可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做适当调整(详见JS-02、JS-03)。

1.3、坡顶截水沟

边坡坡体后缘外1m设置400mm×400mm浆砌块(片)石截水沟,以截坡面汇水,减少降水对边坡体的坡坏作用;截水沟采用M10砂浆抹面(详见JS-04)。

1.4、坡脚浆砌块石挡土墙

坡脚设置浆砌块石挡墙对该段边坡坡脚进行支护,并与原挡墙顺接。挡墙砌筑高度2.5m,其中基础埋深0.5m,置于中风化基岩上,槽内设置100mm厚C10素砼垫层。墙身高2m,墙顶宽0.3m,底宽0.65m,挡墙外立面的坡度为1:0.176(10°),墙背垂直,基础底面水平。挡墙顶部采用100mm厚C10素砼压顶,挡墙每15m设沉降缝一道,缝宽30mm,缝中塞沥青麻筋。挡墙墙身设两排φ50PVC@3000泄水管,第一排距离地面的500mm,第二排距离地面1500mm,呈梅花形布设,管端包L300土工布。墙角设置排水沟引排坡面汇水。挡墙后可回填种植土,并种植灌乔木及花草(详见JS—04)。

本工程治理措施的主要工程量见下表:

本治理工艺措施的工程量详见表1

序号项目单位工程量备注

1 锚杆钻孔、灌浆m 224

2 锚杆制作、安装t 1.0

3 锚头制作个84

4 普通钢筋制安t 1.5

5 沥青麻筋伸缩缝m 60

6 泄水管m 15

3 C20喷砼护面m2320

(五)施工条件分析

1、交通条件

本工程区位于岱山县岱东镇虎一村,坡底南侧即为道路,因此工程区交通运输条件较好。

2、施工场地

工程区边坡坡底即为房屋,房屋距离边坡坡底线距离为3m~4.0m。施工场地较窄,不利于施工机械和运输的排布,故建议将机械材料堆放在屋前场地上,为施工提供有利的施工条件。

3、水电供应条件

工程区坡脚即为村庄村民建筑,所以通动力电及自来水,施工用电、施工用水及施工期内的生活用水均有保障。水电供应条件较好。

(六)施工技术要求

1、清坡

彻底清除坡顶和坡面上松动的危石,以避免发生崩塌;坡顶清扫覆土和灌木,上部第四纪残坡积覆盖层处严格按设计坡率削坡。允许偏差值不得大于设计坡角0.5°,不得超挖、欠挖。

2、锚杆+挂网喷砼

(1)、锚杆孔应采用潜孔锤成孔,孔距允许偏差±20mm,孔深允许偏差±50mm,孔径允许偏差±5mm,锚孔倾角允许偏差±1.0°。锚孔横纵间距可根据坡体形态作适当调整。

(2)、锚杆锚固体直径D=100 mm,锚固体注浆采用水泥浆(设计强度M30),用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水灰比为0.5,注浆压力不宜小于0.5MPa,施工时水泥浆应搅拌均匀,一次拌和的水泥浆应在初凝前用完,锚固体注浆的充盈系数不应小于1.1;注浆管应插入到孔底50~100mm处,孔口部位应设置止浆袋及排气管,施工时应尽量减少对边坡的扰动。

(3)、喷砼坡面每20m设置温度缝,缝宽20~30mm,缝中塞沥青麻筋,填塞深度不小于150mm。

(4)、喷砼坡面设置φ50PVC@2000×3000mm泄水管,泄水管呈梅花形布置。

3、截水沟系统

(1)、截、排水沟的断面尺寸、铺砌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值;浆砌截、排水沟的砌体砂浆配合比准确,砌缝内砂浆均匀、饱满,勾缝密实;浆

砌片石的强度等级应满足设计要求;截水沟砌体两侧及沟底应平顺,沟底不得有杂物。

(2)、截水沟沉降缝,填塞深度不小于150mm。截水沟应与场区规划排水系统相接。

四、施工进度计划

(一)施工进度计划表

施工进度计划表2

工期

1周2周3周4周5周6周7周8周9周项目

搭架、清坡

锚杆钻孔、制安

挂网、喷砼

截水沟

浆砌块石挡墙

(二)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工程进度管理是工程项目目标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工程进度的快慢对工程质量和费用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工程进度管理不仅仅是一个

时间计划的管理和控制问题,同时还需考虑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等所必需的资源能够最有效、合理、经济地配置和使用。为保证施工按期完成,需做到如下几点:

1、项目部由具有丰富类似工程施工经验、施工组织能力的项目经理和相关技术人员组成。

2、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采取平行作业和交叉作业,保障后勤供应,确保工程所用材料、机械设备、周转材料的供应,以满足施工的需要,从而保证工期目标的实现。

3、制度到位、责任到人、在施工中以总工期为目标,以进度控制计划为主导,以阶段性控制计划为保证。

4、本项目的资金设立专门账户、专款专用,并备足一定的周转流动生产资金,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5、项目部每旬召开一次施工平衡协调会议,及时解决劳动力、材料、设备等问题,并对本旬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总结,认真分析完成计划好坏的原因,对本旬未完成的工程计划内容,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在下一旬内补上,这样才能确保月计划、季计划、总计划的实现。

五、施工管理

(一)施工项目组管理

1、管理人员的管理:行政技术管理人员,根据机构职能,实行一岗多职,并依照编制采用“四定制”—定员、定岗、定责、定编,一切围绕项目服务。并将其工作责任、态度和工作业绩与经济效益挂钩。

2、项目劳务层管理:项目经理部根据该工程的工程量、合同工期、

施工进度计划,以施工组织设计为依据,编制劳动力需用计划。

3、部门对各施工班组采用以“安全、质量、进度、文明施工”为指标的经济责任承包方式,将工程安全、质量、进度、文明施工与经济效益挂钩,罚不保底,分档逐极奖励。

(二)安全生产管理

施工安全包括:削方减载、挂网喷砼、岩石锚杆、粉尘危害、作业安全。削方减载、挂网喷砼、岩石锚杆作业必须相应的施工方案,同时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国家、地方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操作规程,把安全生产的责任制落实到每一部门、每个施工人员,确保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做到目标明确、职责到位、措施落实。现场上坡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1、清坡、岩石锚杆、挂网喷砼施工前,务必要做好安全围挡工作。

2、安全生产目标为施工期间无伤亡事故。

3、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4、施工现场由专职安全员负责各施工区域内的工程安全,并直接对项目安全小组负责。专业施工班组设兼职安全员。

5、边坡治理应根据周围环境,工程地质条件,和设计治理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构,严格落实施工前安全技术交底制度,确保安全第一。

6、边坡挂网喷砼、岩石锚杆必须采取自下而上的作业方法,禁止

在坡脚开挖。

7、削方减载时必须自上而下,及两侧向中间进行,必须安排专职人员进行统一指挥、检查和协调,确保作业面下无人和机械设备。

8、削方减载作业时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带及戴安全帽,同时坡上必须设专职安全人员指挥作业和检查安全带的固定程度。

9、对于施工现场及其周围的高压电线、变压器等设立醒目的安全标志,交通要道处,设立明显的标志,防止过往行人或车辆不`注意发生事故。

10、对材料和设备储存的库房或堆放点,施工人员生活区,特别注意防火安全,配足够数量的灭火器具、消防水管和消防栓等,以备急需。

11、场地外的土石方运输道路路口必需竖立安全警示牌。

(三)环境保护

治理中坚持“地质灾害治理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最大限度减少因治理而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坡坏。

1、工程区位于参府庙西北侧,相距甚近,施工期间严禁非施工人员进入场地。施工过程中须做到安全施工及文明施工,并做好各种施工警示工作。

2、加强对员工进行各种动力设备规范操作、安全生产等教育,避免废气、污水、浆液、废油、粉尘污染所造成的危害。

3、施工过程中形成的环境污染影响较大,必须要做好防护工作。

六、边坡监测

根据现场地形、地质条件,在治理边坡坡顶挡土墙处布设监测点8

个,在边坡体后缘设置位移监测点,随时监测该边坡体的位移变形情况。施工期间观测频率为1次/日,施工结束后观测频率为1次/月,台风季节增加观测频次,观测一年后根据变形情况调整观测频次。监测警戒值拟定为位移>5mm/天、累计位移>35mm,达到监测警戒值时,必须及早采取相应安全措施确保边坡稳定。终止观测指标为累计位移<5mm/3个月,或两个水文年。

锚杆拉拔试验:抽取锚杆总数的5%,且每区段边坡不少于3根进行拉拔试验以检验锚杆的抗拔力,其中6m的锚杆抗拉拔试验的抗拔力值为65kN,4m的锚杆抗拉拔试验的抗拔力值为40kN。

七、工程量及费用概算

序号项目单位工程量定额编号单价合价

备注元元

一直接工程费100023.10

1 锚杆钻孔、灌浆m 224 市场价140 31360.00

2 锚杆制作、安装t 1 2-135 **** ****.00

3 锚头制作个8

4 市场价3

5 2940.00

4 C20喷砼护面m3320 2-139、2-140 68.0

5 21776.00

5 M10砂浆抹面m2170 11—2 12.02 2043.40

6 人工清坡m2320 1-7

7 4.24 1356.80

7 普通钢筋制作、安装t 1.5 4-417 4219 6328.50

8 泄水管m 15 市场价35 525.00

9 脚手架m2260 市场价45 11700.00

10 截、排水沟的开挖m320 1-73 19.82 396.40

11 沥青麻筋勾缝m 25 7-85 21.48 537.00

12 边坡监测费用项 1 市场价10000 10000.00

13 浆砌块石挡墙、截排水沟砌筑m324 3-95 182.8 4387.20

14 C10素砼垫层m3 4 4—1 227.2 908.80

二安全措施费3%3000.69 三施工组织措施费5.9%5901.36 四建筑工程规费3.47%3470.80 五建筑工程税金3.513%3513.81 六不可预见费3% 3000.69

七设计费项 1 10000 10000

八监理费项 1 10000 10000

九招标代理费项 1 10000 10000

十其他费用项 1 10000 10000

十一工程总费用项 1 158910.46

总价:15.89 万元

说明:本概算依据《浙江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2010)以及市场价。

高边坡监测方(11标)

潮惠高速公路TJ11合同段高边坡监测方案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二O一四年三月

编制人:刘云龙复核人:米糠德审批人:孙学斌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深挖方和高路堤路基定义 (1) 三、高边坡监测的目的 (1) 四、监测实施流程 (1) 五、监测内容和方案实施 (1) 5.1监测项目 (1) 5.2测点布设及监测内容 (2) 5.2.1高填方路堤监测施工内容 (2) 5.2.2高边坡路基监测施工内容 (4) 六、监控量测数据的分析、预测 (6) 七、提交的监测成果资料 (7) 八、监测管理体系和保证措施 (9) 8.1监测管理体系 (9) 8.2监测管理体系保证措施 (10)

一、工程概况 潮惠高速TJ11标段位于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境内,起于陆河县溪东村,经樟河村、田心村,止于陆河县蛏湖,起讫里程K123+000~K133+500,全长10.500km。本合同段挖方高边坡共有27段,高填方路基共有23段,路堑高边坡监测内容及监测点设置位置见附表1,高填方路堤监测内容及监测点设置位置见附表2。 二、深挖方和高路堤路基定义 深挖方路基是指边坡高度H≥20m土质挖方路基及边坡高度H≥30.0m石质挖方路基。按照工点设计要求进行稳定性分析和验算,确定路基横断面型式、边坡防护、支挡加固措施等,边坡处治后的稳定系数Fs≥1.2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定义填方边坡高度大于20m时,称为高填方路基。但根据广东地区土石填料性质不良,降雨多,路基稳定性差的特点,定义填方边坡高度大于12m时,称为高填方路基。 三、高边坡监测的目的 公路高边坡是一种复杂的工程,不仅表现在边坡成因、岩性、原生构造与空间组合及其已有变形方面,而且在内外地质应力,特别是公路开挖、堆渣、排水等工程活动作用下,处在不断的风化、卸荷、构造解体与复杂的活动之中。所以在高边坡防护施工中对边坡变形、应力及防护措施进行监测,对高边坡完善防护设计、保证工程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高边坡的监测,能够及时了解边坡在施工期和运行期的工作性态、及时提出处理方案与措施。做到信息化施工,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保证施工期和运行期工程的安全。此外,可验证设计和边坡治理效果。 四、监测实施流程 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需要反复交叉开展,为了使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作业协调一致,特制定如下作业流程见图1。 五、监测内容和方案实施 5.1监测项目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确定本标段路堑高边坡监测项目见表3,高路堤监测项目见表4。

边坡设计方案(方案3)

xx市xxxx项目 北面地块高边坡设计方案 (方案三) xxxx 2015年5月15日

建筑边坡设计方案总说明 一、工程概况 1.xx市xxxx项目位于xx市北偏西约15公里的平而关村,本工程属xx市xxxx项目的一部分,位于平而河大桥北端国境线东侧,制度建场地为紧靠平而河的自然边坡,场地及其附近地面标高约130-240m,地形自然坡度为20°-40°。建筑场地规划设计红线东西长约260m,南北宽约120m,面积28992m2,主体建筑是东西长102m,南北宽60m,高为4层的联检大楼,现已完成口岸通道道路。红线西侧10m为中越1035号界碑。因现有红线范围难以容下拟建的建筑设施,业主要求,北面边坡坡脚从红线起向北切坡,西面边坡坡顶边线距国境线留10m的保护距离,由上往下切坡,切坡尽量少占用红线范围内的场地。本场地的东侧临冲沟以填方为主,西侧及北侧将切出总长约230m,最大切坡高度约53m的建筑边坡。西侧及北侧高边坡开挖支护为本设计范围。 2. 本工程场地整平标高151.26-154.50米,建筑边坡坡脚整平标高为 154.00-154.50米。坡脚处原地面高程为154-188米(未计入放坡增加),坡脚处最大垂直高度约34米。 3.本工程设计采用:下部直立排桩式锚杆挡墙,上部切坡格构式锚杆挡墙,坡顶,坡脚截排水系统。 4.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50年。 二、设计依据及参考资料 一)本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1.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13 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3.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GB50086-2011 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5.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2009年版) 6.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7. xx平而关联检楼边坡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8.甲方提供的电子地形图,用地红线图,总平竖向图等相关资料。 二)设计软件及参考资料 1.理正岩土建筑边坡挡土墙设计软件版本6.5 2.建筑边坡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规范征求意见稿 DBJ50—2013 三、周边环境条件 1.本工程设计建筑边坡西侧南端与新建成口岸道路衔接,西侧建筑边坡切坡范围原有边防巡逻道路须偏移重建。 2.本工程设计建筑边坡范围内及周边地下管线:无 3.本工程场地西侧红线距国境线10米,于标高175米处设有1035号界碑。 四、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1.地层岩性主要由三叠系中统百逢组(T2b)全风化泥岩、强风化泥岩、中风化泥岩、中风化钙质泥岩组成。其特征简述如下: ①层全风化泥岩:层厚 0.80-2.40m,平均揭露层厚为 1.58m,分布不连续,该覆盖层较薄,工程性能一般。 ②层强风化泥岩:分布较连续,揭露厚度为 1.80-22.74m,平均揭露层厚 10.16m。容许承载力[σo]=400kPa,工程性能一般。 ③层中风化泥岩:该层揭露厚度1.34~37.70m,顶面埋深0.00~2.40m,层顶标高162.75~197.52m,层底标高141.99~196.18m,部分钻孔缺失,场地中分布不连续。容许承载力[σo]=1500kPa,工程性能好。 ④层中风化钙质泥岩(T2b):该层揭露厚度 3.10~21.26m,顶面埋深 10.85~32.30m,层顶标高165.86~158.09m,层底标高141.28~157.91m,大部分钻孔没有揭露到,场地中分布不连续。容许承载力[σo]=1500kPa,工程性能

边坡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方案31403

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简况 1、编制依据 1.1本工程设计图纸及说明。 1.2本工程招标文件及答疑纪要。 1.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1.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1.5《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1.6《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 2、工程简况 大田县均溪镇玉田村“刺蓬垵”潜在崩塌位于均溪镇玉田村“刺蓬垵”后山人工挖方边坡处。该处人工挖方边坡高约14-23m,坡度约 55-75°,长度约180m。人工边坡坡脚拟建6幢5层居民住宅楼,共16户80人。为保护坡脚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迫切需对潜在崩塌进行治理。 该工程由福建地矿建设集团公司设计。 其治理工程的主要工作内容有: 2.1 边坡主要为表层的残坡积土及下层的全风化岩层,风化节理陡倾,约180m长范围内存在潜在的滑塌。设计治理措施为:2.1.1土石方刷方清坡,对该边坡进行人工清坡,确保坡面平整。

2.1.2锚杆框架工程:1-1、2-2剖面设置5~6级预应力锚杆框架,3-3~6-6剖面设置4~6级普通锚杆框架。深度3m、12m、15m、18m、21m、24m、27m,设计荷载为100KN、200KN、400KN。孔径Φ110ο。框架采用现浇C30混凝土,截面尺寸400×500㎜、㎜,俯角20300×300㎜。 2.1.4地下水处理工程:在坡底0.5~1m布置一排仰斜排水孔,排水孔深度30m,孔径Φ110㎜,排水管采用Φ75㎜PVC排水管制作。 2.1.5边坡坡脚喷锚工程:2-2、4-4剖面边坡坡脚中风化基岩出露处采用C15砼喷射,喷射厚度约11cm。 框架网格间及裸露坡面采用爬山虎防护。 3、施工组织 3.1、工程经理部组织机构 选择具备工程管理知识、高水准的技术管理干部,组成强有力的工程班子。组织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的施工班组。. 工程经理部组织机构 工程经 技术负责生产负责 材料安全财务人施工质检

基坑及边坡监测方案

基坑及边坡监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地下车库为地下一层,结构层高,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形式平板式筏形基础基础。正负零相对高程为,坑底高程为m~,基坑顶部高程约为,坑深~,放坡系数1:~1:,西区已做护坡基坑长约为,面积约为m2,边坡支护位于西区北南侧、西侧及北侧,采用支护结构为临时支护,设计使用年限为1年。 二、监测目的 . 通过临测各种变形数据(基坑坡顶水平位移,基坑坡顶竖向位移,深层水平位移《测斜》、邻近建筑的位移等)及时反映工程的各种施工影响,并做出相应的措施,保证工程的安全和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过大影响,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可达到以下三个目的: 1、确保基坑护坡和相邻建筑物的安全; 2、积累工程经验,提高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3、边坡支护无坍塌安全事故发生,并做到文明施工。 三、监测方案编制依据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J50202-2002)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

边坡塌方处理方案

四川省建能电力设计有限公司Array设计处理方案(受控) 发至本单序号: T-01

填方边坡塌方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1.现象 2.填方边坡塌陷或滑塌,造成坡脚处土方堆积,坡顶上部土体裂缝。 3.2.原因分析 4.(1)边坡坡度过陡,坡体因自重或地表滞水作用使边坡土体失稳而导致塌陷或滑塌。 5.(2)边坡基底的草皮、淤泥、松土未清理干净,与原陡坡接合未挖成阶梯形搭接,填方土料而采用了淤泥质土等不合要求的土料。 6.(3)边坡填土未按要求分层回填压(夯)实,密实度差,粘聚力低,自身稳定性不够。 7.(4)坡顶、坡脚未做好排水措施,由于水的渗入,土的粘聚力降低,或坡脚被冲刷掏空造成塌方。 8.3.预防措施 9.(1) 永久性填方的边坡坡度应根据填方高度、土的种类和工程重要性按设计规定放坡。 10.使用时间较长的临时填方边坡坡度,当填方高度在10m 以内,可采用1:1.5平地保沉度超过 11.10m,可做成折线形,上部为1:1.5,下部采用1:1.75。 12.(3) 填方应选用符合要求的土料,避免采用腐殖土和未经破碎的大块土作边坡填料。边坡施 13.工应按填土压实标准进行水平分层回填、碾压或夯实。当采用机械碾压时,应注意保证边缘部位的压实质量;对不要求边坡修整的填方,边坡宜宽填0.5m,对要求边坡整拍实的填方,宽填可为o.2m。机械压实不到的部位,配以小型机具和人工夯实。填方场起伏之处,应修筑1:2 阶梯形边坡。分段填筑时,每层接缝处应作1:1.5 斜坡形,以证结合质量。 14.(4) 在气候、水文和地质条件不良的情况下,对粘土、粉砂、细砂、易风化岩石边坡以及黄土 15.类缓边坡,应于施工完毕后,随即进行防护。填方铺砌表面应预先整平,充分夯压密实,陷处填平捣实。边坡防护法根据边坡土的种类和使用要求选用浆砌或干砌片(卵)石及铺草皮、喷浆、抹面等措施。其中以铺砌草皮较为经济易行,不受边坡高度限制,边坡坡度亦可稍陡。 16.(5)在边披上、下部作好排水沟,避免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 17.4.治理方法 18.1437灰土分层回填夯实修复,并做好坡顶、坡脚排水措施。大面积塌方,应考虑将边坡修成缓坡,作好排水和表面罩覆措施。 控方边坡塌方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基坑边坡监测方案说明

环球中心一期工程绿色施工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016年10月

目录 第一章监测依据 (3) 第二章工程概况 (3) 第三章监测目的及技术要求 (3) 第一节监测要求 (3) 第二节监测目的 (4) 第四章监测项目容 (5) 第一节方案编制原则 (5) 第二节方案编制技术要求 (6) 第三节监测及巡视对象 (7) 第四节监测周期及频率 (8) 第五章监测方法 (9) 第二节监测精度及报警值 (10) 第六章监测仪器设备 (11) 第七章监测质量保证措施 (12) 第一节质量保证体系 (12) 第二节质量目标 (13) 第三节监测工作的管理 (13) 第四节保证监测质量的措施 (13) 第八章监测进度保证措施 (14) 第一节施工进度目标 (14) 第二节监测程序 (14) 第九章附图及记录表格 (14) 第十章安全保护措施 (19)

第一章监测依据 (1)《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程》(GB50497-2009) (2)《建筑变形测量规》(JGJ8-2007) (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GB12897-2006) (4)《工程测量规》(国家标准)(GB50026-2007) (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2002) (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GB50330-2013 (8)业主提供相关图纸及资料 (9)《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DBJ61-98-2015 (10)其他相关的国家、地方法律法规及建设方、设计方要求。 第二章工程概况 拟建的环球中心项目一期场地位于市科技路以北,光德路以南,高新二路以西,高新三路以东。总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地下室四层,单层平面面积约 2.6万平方米,基坑周长约730m,基坑绝对开挖深度约为19.75~23.65m。 拟建场地原来较为平坦,地面原有厂房及高层建筑,现建筑已经拆除。场地东南角是高度21层E阳国际综合办公楼及地上3层力邦艺术港,场地南侧临近地铁3号线,场地西侧是方舟国际,场地北侧是回天血液制品厂。现场场地十分狭窄。 本工程基坑支护工程选用桩锚支护体系及双排桩支护形式,为避开四周市政道路管线,±0.00以下6.5m~7m围采用坡度1:0.2土钉墙支护。原有基坑设计图纸分别在基坑东侧、西侧设计两个出土坡道,其中东侧出土坡道坡比1:6为基坑坡道,西侧出土坡道采用支护桩设计,在地下室结构以外。按照降水设计图纸,基坑工程降水选用直径800大口径降水井降水,共布设32口降水井,井深40m,平均间距23m。 本工程±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406.5。 第三章监测目的及技术要求 第一节监测要求

设计优化工作方案(参考模板)

设计优化工作方案 我院优化设计工作室面向地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其他投资控制管理精细严谨的建设业主单位,站在专业的角度和高度,以我们的专业和技术使建筑结构设计更加合理、更经济、更安全,致力于结构优化设计,为业主单位节省项目开发的经济成本。 优化设计工作室将以专业的技术、严谨的态度、精细的工作实现房地产开发企业(业主单位)价值的最大化,建设、设计单位、顾问优化单位三方共赢之目标。 优化方式 优化设计工作室服务方式包括结果优化和过程优化两种。 结果优化是在施工图设计完成后进行的设计优化,通过对原设计图纸进行结构布置优化和施工图精细化设计并提出优化报告,说服原设计单位对原设计图纸进行设计修改的优化方式,或另行由我院出图审查。 过程优化是在设计过程中提前沟通、同步进行的优化方式,通过对设计产品进行过程控制,实现最优化的设计目标,包括方案设计、扩初设计、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 业务咨询 1、前期洽谈,客户需求确认; 2、根据客户提供的设计资料进行设计整体质量评估,并为客户提供设计质量评估; 3、与客户进一步沟通,讨论工作细节问题; 4、签定咨询项目合同,开展正式结构优化工作; 5、根据进度开展咨询优化工作,并按阶段完成咨询优化报告; 6、项目通过结构施工图审查,完成优化项目总结。 优化理念 结构设计包括结构选型、结构布置、结构计算、施工图配筋等四个方面,结构优化也是从上述四个方面进行。一个优秀的结构设计应该满足: 1、结构体系选择恰当,材料选择合适; 2、结构布置均匀、对称、简洁、合理; 3、结构计算荷载输入正确、参数设置合理、计算结果满足规范; 4、施工图配筋设计精细、构造措施周密、方便施工。 通过结构优化,在满足安全和建筑物功能、效果的前提下,将建筑物钢筋混凝土含量指标控制在最低水平,以实现项目利益最大化,并得到业主的高度认可和满意。 优化评估 优化设计工作室根据相关设计资料从地下室结构、基础、上部结构布置、计算分析及结构施工图细节设计等多方面对设计质量进行有效评估,让业主单位对设计质量心中有底。评估设计质量服务内容: 1、上部结构体系合理性评估; 2、结构布置整体合理性评估; 3、计算模型整体合理性评估; 4、基础设计整体合理性评估; 5、地下室设计整体合理性评估; 6、施工图配筋设计整体合理性评估; 7、结构设计总质量评估; 8、结构优化潜力及额度评估;

高边坡监测方案

梅州市梅江区客天下旅游产业园一期Ⅰ区客天下边坡监测施测方案 广东省梅州市粤东测绘公司 2011年8月4日

1、工程概况 本监测项目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三角镇东山村圣人寨的“中国梅州客天下旅游产业园”内一期Ⅰ区工程,地理坐标为:东经116°08′47.8″~116°09′04.6″,北纬24°15′39.1″~24°15′54.5″,地貌类型主要为丘陵地貌。监测区连接省道S333线,附近有G205及G206国道,西南面约9km为梅河高速、梅汕高速、梅龙高速公路的交汇处,水路可通过梅江、韩江直达汕头等地,交通十分便利。根据广东省地质物探工程勘察院编制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结合场地边坡开挖裸露的岩土工程特征,边坡的岩土体主要有震旦系黄连组(Z2h1)、侏罗系(J)、第四系(Q)。监测区内地层分布较多,地层倾角稍陡,岩石节理裂隙发育,地层岩性条件复杂程度中等,地层岩性条件对工程建设影响中等。监测区地下水类型主要有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层状基岩裂隙水二大类。 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按永久性边坡进行支护设计。 2、本技术设计的编制依据 (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广东省地质物探工程勘察院)(2)《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规范》(DZT0222-2006); (3)《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 (5)《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 8-2007); (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5、平面基准点的布设和测量 (1)平面基准点的布设 为确保观测成果的可靠性及准确性,拟在监测区域外围、位置稳定、便于长期保存的地方布设编号为基1、基2、基3的深埋式混凝土基准点3个,具体图形见图2所示,待基准点的标石、标志达到稳定后开始观测(稳定期根据观测要求和地质条件确定,一般不少于15天)。 图2 基准网示意图 (2)平面基准点的埋设 为了提高基准点对中、整平的精度,基准点的埋设规格采用强制对中基座。且采用强制对中基座(由专业测绘设备有限公司生产,荣获过国家专利产品称号)。具体的基准点标志埋石样式见图1所示。

路基边坡防护方案

潮惠高速公路J1合同段 边坡防护施工方案

中国铁建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二O一四年五月

目录 、工程概况 ...................... 1 、防护形式及设计说明 (1) 2、设计说明 (1) 三、施工机械设备及人员情况 (2) 1、机械情况: .......................................................................... 2 2、人员情况: .. (3) 四、施工工艺 (3) 1、 喷播植草 ........................................................................... 3 2、 CF 生态网植草 ...................................................................... 3 3、 三维网植草 ......................................................................... 4 4、 客土喷播 ............................................................................ 4 5、 浆砌片石人字形骨架植草防护施工 .. (5) 3、施工质量控制: (8) 六、 安全保证措施 ..................... 8 七、 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措施 .. (9) 路基边坡防护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一、 工程概况 本项目主线为六车道高速公路,采用 100km/h 的设计速度,整体式路基宽度 33.5m ,路基设计高整体式路基为中央分隔带外侧边缘处路面标高,路基填料来源主 要是边坡挖 方,我标段为潮惠高速公路 TJ13合同段,起讫里程K140+000? 1、防护形式 ....................................................................................................................................... 1 6、预制人字形骨架植草防护施工 五、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7) (7) 1、组织机构上保证: (7) 2、制度保证: (7)

完整word版,高边坡安全防护方案

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北京段)北拒马河暗渠穿河段防护加固工程 高边坡安全防护措施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北京北拒马河暗渠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三年七月

一、编制依据 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 号。 2、《北拒马河暗渠穿河段防护加固工程设计图纸》 3、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北拒马河暗渠穿河段防护加固工程《安全文明生产管理制度》 二、工程概况 北拒马河暗渠穿河段汛前防护加固工程分为中支防冲护砌和北支防冲护砌。 中支防冲护砌总长257m,从上游至下游依次由水平防护段、斜坡防护段、透水防冲墙段及墙后水平防护段组成,全长48.2m。水平防护段设于输水暗渠下游侧17m长范围内,护砌顶高程为63.5m,与暗渠顶现状浆砌石护砌高程齐平,采用0.8m厚C30钢筋混凝土板护砌。斜坡防护段设于水平防护段下游,全长10m,高2m,纵坡1:4,采用1m厚C30钢筋混凝土护砌,斜坡末端护砌顶高程为61.5m。透水防冲墙段设于斜坡防护段末端,采用直径1.5m防冲桩,桩中心间距为2.0m,桩边净距为0.5m,桩顶标高59.5m,桩底标高43.0m,桩长为16.5m,根数128根;为加强桩横向联系,桩顶设2m厚冠梁,均采用C30钢筋混凝土,均采用C30钢筋混凝土。墙后水平防护段设于防冲桩下游,全长20m,采用2m厚铅丝石笼护砌。 北支防冲护砌总长为276m,从上游至下游依次由水平防护段、斜坡防护段、透水防冲墙段及墙后水平防护段组成,全长101.0~ 238.9m(含现状护砌保留段)。水平防护段分为铅丝石笼水平段(现状保留)、铅丝石笼水平衔接段及混凝土水平段三部分。铅丝石笼水平段长36m,由原北拒

边坡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边坡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一、编制说明 本《施工组织设计》是********************边坡治理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用以指导各项施工活动的技术、经济、组织、协调和控制的综合性文件。 根据本工程招标文件、设计资料以及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对工程施工特点进行分析,结合我司的人力、机械设备、技术以及实际施工经验,编写了本施工组织设计。 二、编制原则 1.认真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基本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施工程序,信守合同规定的工程竣工工期。 2.实行施工、设计、监理和建设单位四结合,统筹安排,合理布置,做好施工部署及各项目施工生产工作。 3.采用流水施工方法和网络计划技术组织有节奏、均衡和连续施工。 4.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在安全生产的原则下,推行标准化管理和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 5.做好施工设计,做好人力、物力的综合平衡调配,做好雨季施工安排,力争均衡生产。 6.贯彻“勤俭节约”的方针,合理布置好施工现场,组织文明施工。 7.充分利用现有机械设备,扩大机械化施工范围,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使用计算机辅助工程项目管理,实现质量、工期和造价的控制。 8.积极利用国内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科学地制定施工方案。 三、编制依据 1.本工程招标文件 2.本工程设计施工图纸

3.实行国家有关工程施工规范标准和规程 4.深圳市有关建筑工程文件及规定 5.施工现场文件 6.与本工程有关的施工和验收规范 7.本企业施工经验、资质条件 8.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9.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11.地质灾害勘查报告(***************有限公司2010年7月) 12.工程测量规范 13.《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 第二节工程概况 ********************边坡位于********************。原始地貌类型为低丘陵,由人工开挖修建坡脚厂房而形成。边坡总长160m,高10~21.2m。北西-南东走向,倾向北东,为二级边坡。 一级边坡:该级边坡坡面采用浆砌石护面,但局部浆砌石已与坡面分离。坡高4.50~5.50m,坡度约75°。一级边坡坡脚为厂房,距离坡脚约1.00m。 二级边坡:坡高约5.60~15.69m,平均坡度约43°,局部坡度为50°。二级边坡坡面裸露,已发育多处冲蚀冲沟,水土流失较严重。坡项为林地,树木茂盛,两级坡之间为宽约l~4.50m的马道。 根据现场调查,一级边坡水流冲蚀严重,部分浆砌石护坡已经剥离;二级边坡坡面裸露,水土流失现象较严重,可见较为明显的几处冲沟。 此外,该处边坡主要由坡残积土以及全风化岩组成,部分边坡坡度达60°(高宽比为l:0.58),其坡率大于边坡稳定允许值(1:1.25~1:1.50),边坡自身的稳定性较差。同时,边坡裸露,开挖后暂未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边坡坡顶无截、排水措施,在遇大暴雨或连续降雨的不利条件下,雨水入渗

边坡设计方案方案

边坡设计方案方案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xx市xxxx项目 北面地块高边坡设计方案 (方案三)

xxxx 2015年5月15日

建筑边坡设计方案总说明 一、工程概况 市xxxx项目位于xx市北偏西约15公里的平而关村,本工程属xx市xxxx 项目的一部分,位于平而河大桥北端国境线东侧,制度建场地为紧靠平而河的自然边坡,场地及其附近地面标高约130-240m,地形自然坡度为20°-40°。建筑场地规划设计红线东西长约260m,南北宽约120m,面积28992m2,主体建筑是东西长102m,南北宽60m,高为4层的联检大楼,现已完成口岸通道道路。红线西侧10m为中越1035号界碑。因现有红线范围难以容下拟建的建筑设施,业主要求,北面边坡坡脚从红线起向北切坡,西面边坡坡顶边线距国境线留10m 的保护距离,由上往下切坡,切坡尽量少占用红线范围内的场地。本场地的东侧临冲沟以填方为主,西侧及北侧将切出总长约230m,最大切坡高度约53m的建筑边坡。西侧及北侧高边坡开挖支护为本设计范围。 2. 本工程场地整平标高米,建筑边坡坡脚整平标高为米。坡脚处原地面高程为154-188米(未计入放坡增加),坡脚处最大垂直高度约34米。 3.本工程设计采用:下部直立排桩式锚杆挡墙,上部切坡格构式锚杆挡墙,坡顶,坡脚截排水系统。 4.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50年。 二、设计依据及参考资料 一)本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1.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13 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3.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GB50086-2011 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5.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2009年版) 6.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7. xx平而关联检楼边坡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8.甲方提供的电子地形图,用地红线图,总平竖向图等相关资料。 二)设计软件及参考资料 1.理正岩土建筑边坡挡土墙设计软件版本 2.建筑边坡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规范征求意见稿 DBJ50—2013 三、周边环境条件 1.本工程设计建筑边坡西侧南端与新建成口岸道路衔接,西侧建筑边坡切坡范围原有边防巡逻道路须偏移重建。 2.本工程设计建筑边坡范围内及周边地下管线:无 3.本工程场地西侧红线距国境线10米,于标高175米处设有1035号界碑。 四、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1.地层岩性主要由三叠系中统百逢组(T2b)全风化泥岩、强风化泥岩、中风化泥岩、中风化钙质泥岩组成。其特征简述如下: ①层全风化泥岩:层厚,平均揭露层厚为 ,分布不连续,该覆盖层较薄,工程性能一般。 ②层强风化泥岩:分布较连续,揭露厚度为,平均揭露层厚。容许承载力[σo]=400kPa,工程性能一般。 ③层中风化泥岩:该层揭露厚度~,顶面埋深~,层顶标高~,层底标高~,部分钻孔缺失,场地中分布不连续。容许承载力[σo]=1500kPa,工程性能好。 ④层中风化钙质泥岩(T2b):该层揭露厚度~,顶面埋深~,层顶标高~,层底标高~,大部分钻孔没有揭露到,场地中分布不连续。容许承载力[σo]=1500kPa,工程性能好。

路基高边坡监控措施

高边坡施工监控措施 一、施工技术方案 (一)深挖路堑施工方案 1、在施工前详细复查深挖路堑地段的工程地质资料,包括土石界限、岩层风化厚度及破碎程度,岩层的构造特征等。根据现场考察及设计要求,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实施。 2、根据设计横断面的边坡坡率、台阶宽度,精确计算路堑堑顶的开挖线。采用全站仪放样,根据现场坡口标高放出路堑坡口桩。 3、根据坡口桩放出路堑开挖线,进行清表、清杂等。 4、开挖中如发现有较大地质变化时,停止施工,重新进行工程地质补充勘探工作,并根据新的地质资料修正施工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实施。因深挖路堑工程量大、施工环境复杂,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是控制工程进度的关键工程,必须精心组织,科学施工。 5、边坡控制方案 为确保边坡的稳定,不产生超挖和欠挖,边坡采用光面爆破,节理裂隙较发育地段及某些特殊地段采用预裂爆破。深挖路堑的施工遵守分级开挖、分级防护、及时防护的原则,开挖一级防护一级,在下一级开挖时,上一级已做好保护措施。砌筑边坡防护应注意:(1)、砂浆采用重量法控制计量,并采用机械拌和,砌筑采用坐浆法分层按规范砌筑。 (2)、将大块较平整的片石人工加工凿平,用来砌筑护面墙的外露面,并加工好砌筑沉降缝的角石,角石加工整齐,要有两个面相互

垂直。 (3)、护坡的沉降缝按设计图纸要求设置,砌筑沉降缝采用角石加工整齐,以保证沉降缝砌筑后垂直于水平面并且宽度上下一致。(4)、砌筑过程中和砌筑完工后7 ~ 14天内,随时对已砌筑砌体养生,保持其表面湿润。 (二)一般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机械作业时,除按规范操作外并应按事先设计的行走路线进行,其工作位置应平坦稳固,并应有专人指挥,指挥人员不得进入机械作业范围内。 挖方高边坡实行“随开挖、随加固、随防护”,施工时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 高边坡施工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绑挂安全带的绳索应牢固地拴在可靠的安全桩上,绳索应垂直,不得在同一个安全桩上拴2 根及以上安全绳或在一根安全绳上拴2 人以上。 高边破施工应设置安全通道;开挖工作面应与装运作业面相互错开,严禁上、下交叉作业。边坡上方有人工作时,边坡下方不准有人停留或通行。 清理边坡上突出的块石和整修边坡时,应从上而下顺序进行,坡面上的松动土、石块必须及时清除。严禁在危石下方作业、休息和存放机具。 施工中如发现山体有滑动、崩坍迹象危及施工安全时,应立即停止施工,撤出人员和机具,并报告监理办和指挥部处理。

优化设计方案

GSM网络优化方案设计及调整 1、网络优化的手段和流程 网络优化过程主要包括:网络普查、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制定方案、实施方案、总结和微调。它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发现了网络问题以后,就要解决这些问题,优化主要从两方面,一个是参数的优化,一个是频率的优化。参数优化主要是调整基站天线的增益、极化方式、下倾角、波束宽度、高度和方向角,频率优化主要是调整频率复用方式以及各小区的BCCH和TCH载波的频率。有的问题还要调整GSM系统的一些参数比如小区优先级别等。 参数调整主要解决两类问题,一类是静态问题,即通过实测网络各个地区的平均话务量和信令流量,对系统设计中采用的话务模型进行修正,解决长期存在的普遍问题。另一类则解决一些突发事件和随机事件造成的局部地区话务量过载和信道拥塞现象。对参数进行调整以前要对参数的意义、调整方式由很深刻的了解。一般这些参数是通过操作维护中心(OMC-R)和实际测量获得。在网络局部出现问题时,要先确定不是硬件故障才可以进行参数调整,频率优化也是一样。参数的调整没有统一的标准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来调整获得最佳效果。 2、系统普查 系统普查阶段主要是对全网的了解,它是优化的准备阶段。在此阶段要了解网络结构,网络中MSC、BSC、BTS的数量的位置,用户数和密度分布情况,话务分布情况。 2、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主要包括OMC话务统计数据采集、路测数据采集、CQT测试数据采集、用户申告情况收集及其他仪表测试结果等。 3.1 OMC数据采集 OMC采集的数据主要包括BSS和NSS各种软硬件参数,如基站个数,基站小区结构和话音信道数;基站的BSIC、小区号、小区系统类型、信道类型;小区的CGI、BCCH载频号、小区载频数和跳频方式;邻区关系定义;切换数据;功率控制数据以及系统消息数据等。现实应用中我们是通过LAN将数据服务器与OMC相连,将OMC的数据下载到数据服务器在转换成我们需要的格式。具体地OMC是sun salaries 主机,其数据库是informix,本想MARS的各个模块直接访问与informix相连的SQLSERVER数据库,从中读取数据,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应用发现SQLSERVER在这种大数据量的情况下工作很不稳定(OMC每天形成的数据很多)于是通过ODBC将informix与SQLSERVER相连,再通过SQLSERVER 的数据转换服务使MARS的LOADER模块能够从SQLSERVER数据库中取到合适格式的数据。然后这些数据再导入到ORACLE数据库,最终MARS各个模块读取ORACLE数据库中的数据。 在LOADER中通过添加设备、配置设备信息、配置数据库设置等步骤就可以实现自动从OMC中获取数据(在数据缺失的时候可以自动补取)。一般获取的数据主要有性能数据PMC、配置数据CFG、交换数据HO、CDR数据。不同厂商的设备其文件名称、格式、版本、数据形成时间、补取设置都是不同的。要作相应的设置。 3.2 路测数据采集 路测即驱车测试,一般是针对用户申告和话统数据显示出来的问题比较集中的地区进行路测。是实地对网络进行测试得到的结果比较准确。路测设备主要包括装有特殊软件的测试手机、全球定位系统GPS、笔记本电脑及专用测试软件等,测试手机内部装有特殊软件可以依靠网络完成一些功能,如锁频、强制切换、显示网络信息等,同时可以通过电缆与计算机连通,接受计算机的指令或者将采集的数据存储到计算机以便作进一步处理。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数字化地图配合可以把路测数据放在地图上,显示出测试路线,并标出掉话等事件点,更便于问题分析和道路覆盖的宏观把握。目前的测试手机主要有爱立信公司的TEMS

边坡治理方案

边坡治理方案 一、工程概况 体育训练基地迁建工程所在地属于低山区地貌,地形坡度30 -40 。,山体表部植被较发育岩石边坡主要是飞碟、射箭等靶场区和教学中心开挖形成的中等规模呈现直面分布的开挖裸露岩面,场地正面边坡高差较大,坡度53-58 。,需支护绿化边坡面积约20000 平方米,客土喷播的面积不少于90%。通过对场地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的实施,使靶场区生态环境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相互融合、相互协调,消除边坡灾害隐患。 二、气象水文工程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5.6 。,降雨量充沛,多集中在4-6 月的梅雨季节和8-9 月的台风季节,年平均降水量约1281mm ,最大3 天降水量128mm ,年均蒸发量1291mm ,相对湿度80%,全年无霜期250 天左右。 三、设计原则和治理目标 (一)设计原则本设计在确保边坡稳定的基础上,进行边坡岩面的绿化,使边坡上的植被在环境上与周边山体的区域生态逐步融为一体,以此消除可视范围裸露“白化”现象,满足场地训练要求。并做到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达到功能优化的原则。 设计思路为: (1)实施治理之前,先清除坡面松动岩块。 (2)对处于山脊下坡面的开挖边坡,在坡顶设置截水沟,防止山体雨水对坡

面的冲刷。 (3)在不适合喷播出,进行鱼鳞坑种植。 (4)在坡面挂网喷播复绿,建立与自然相协调的草灌型群落。 (二)治理目标 治理目标是: (1)消除边坡稳定隐患,确保边坡安全,消除视觉污染。 (2)边坡复绿直观效果号,确保四季有绿色,并在养护期(1年)结束后,绿化覆盖率达到95%以上;并有野生植物入侵。 (3)植物群落以灌木为主,草本为先导,人工移栽的植物适应本地 环境性强,在视觉和环境上与周围的区域生态逐步趋为一体。 四、边坡支护绿化施工工艺 1、施工准备 施工前需对施工现场设置安全防护区及施工标志,施工现场附近禁止 行人通过,同时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范要求,选择安全防护措施,搭 脚手架施工或从山顶下悬绳索系安全带施工。现场施工人员配戴安全帽及必要劳保用具。 2、坡面处理

边坡设计方案模板

一、边坡类型、环境条件、安全等级等概况 受XX公司的委托,XX承担XX加气母站切方区边坡支护工程方案设计。 该场地位于XX村,场地边坡为建筑边坡,边坡环境较复杂。拟建站场建成后,地面标高为58.00m左右,坡高达1.50~16.50m。支护后,该边坡为永久性岩质边坡,其安全等级为一级。 二、边坡支护地段岩土水文条件概况 ㈠地层 依据本院的《XX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地层由上而下依次为: ①粉质粘土(Q el+dl):褐红~褐黄色,坚硬,含有10%~15%的板岩小角砾,粒径为0.5 cm ~1.5cm,棱角状。分布于整个场地,层厚0.50m~6.50m,属残坡积层。顶部为0.1-0.2m浮土层,植被非常发育。 ②强风化板岩(P t3m):黄褐、紫红色,岩石的风化裂隙和节理十分发育,岩石破碎,岩芯呈碎块状,碎屑状,局部呈土状。层厚2.20m~10.20m。 ③中风化板岩(P t3m):紫红色,变质泥质结构,薄~中层状构造,主要为粉砂质板岩夹钙质板岩。岩石中的风化裂隙和节理较发育,岩芯呈短柱状及碎块状,勘探揭露最大厚度为7.00m。 ㈡地下水 勘察区位于低山丘陵剥蚀地貌单元,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埋藏于强风化板岩②中,水量较少,该边坡没有地下水出露。 ㈢物理力学参数 根据我院对本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结合现场地质调查综合分析后,本场地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取值如下: 粉质粘土①:岩土重度19.5kN/m3,内摩擦角18度,凝聚力40kPa;强风化板岩②:岩土重度21.0kN/m3,内摩擦角25度,凝聚力100kPa;中风化板岩③:岩土重度23.0kN/m3,内摩擦角33度,凝聚力200kPa。 三、设计原则 遵循国家现行规范、规程,综合治理,秉着稳固、安全、美观、永久、经济的原则。采用现行国家标准规定的荷载分项系数和组合值系数;支护结构的重要性系数γo按有关规范规程,本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γo取值为1.1,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取1.35。 四、设计护坡范围: 拟建场地标高:58.00m,切方区护坡工程如平面图所示。 1、场地南面坡高为1.50~6.00m。 边坡长:24.2m,面积118m2。 2、场地西面坡高为6.0~12.0m。 边坡长:75.0m,面积784m2。 3、场地北面坡高为1.50~16.5m。 边坡长:112.8m,面积876m2。 五、设计遵循技术标准 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2、《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TB10414-98) 3、《铁路路基支档结构设计规范》(TB10025-2001) 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

高边坡监测方案[1]

附件:高边坡监测实施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穿行于重丘地区的群山峻岭之中,高填深挖较多,深挖路堑和高填路堤边坡普遍存在,深挖高路堑边坡共29处(大于30米),高填路堤边坡6处。大部分路段坡度较陡,岩体破碎松软,节理裂隙发育,断裂构造对本标段路堑边坡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地下水较发育,对边坡的整体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 二、监测内容: 本标段高边坡监测主要是指路堑高边坡和路堤高边坡监测,监测内容为人工巡视、裂缝观测、坡面观测、高路堤沉降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 1、人工巡视和裂缝观测:人工巡视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我标将安排专人坚持每天进行巡视。当坡体表面发现裂缝时监测组及时在裂缝处埋设裂缝观测装置,通过观测裂缝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来分析坡体的变形情况和破坏趋势。 2、坡面观测:高边坡坡面的变形观测是指在平台上设置坡面变形观测点,利用精度为2″的全站仪进行观测,采用直角坐标法量测。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分析坡面几何外观的变化情况,绘制坡面各点在施工过程中的水平位移变化情况,从而了解边坡滑动范围和滑动情况,提供预警信息,它是一种简单,直接的宏观监测方法。 3、高路堤沉降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沉降观测主要通过埋设沉降板观测路基的沉降情况,通过数据分析指导施工;水平位移观测主要为地面水平位移,采用位移边桩观测。 三、监测实施流程 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需要反复交叉开展,为了使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

工作业协调一致,特制定如下作业流程:

a、人工巡视记录表; b、坡面变形观测点埋设考证表; c、裂缝观测点埋设考证表; d、坡面观测点观测记录表; e、裂缝观测记录表;

边坡治理施工方案

目录 第一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第一节编制说明 第二节施工总体部署 第二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总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脚手架方案 第一节施工总方案规划 第二节清除危岩施工方案 第三节修整坡面施工方案 第四节截、排水沟施工方案 第五节锚喷防护施工方案 第六节路面修复施工方案 第七节格构梁施工方案 第八节绿化施工方案 第九节脚手架搭设方案 第三章工期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第一节保证体系 第二节确保工程如期完工的组织管理措施 第四章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第一节质量体系 第二节质量保证措施 第五章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第一节安全目标 第二节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措施

第六章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第一节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第二节环境保护措施 第七章文明施工、文物保护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第一节文明施工保证体系 第二节文明施工措施 第八章项目风险预测与防范,事故应急预案 第九章其他应说明的事项 第一节管线、管道保护措施 第二节成品保护措施 附表 附表一施工总体计划表 附表二分项工程进度率计划(斜率图) 附表三工程管理曲线 附表四分项工程生产率和施工周期表 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附表六劳动力计划表 附表七临时用地计划表 附表八外供电力需求计划表 附表九合同用款估算表

第一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第一节编制说明 一、综合说明 通过充分学习和研究招标文件及相关图纸资料,分析本工程的特点、难点与各种影响施工因素,我们有充分信心保证优质、高速、安全完成本工程招标文件规定的承包范围内工程任务。我们完全接受发包人在招标文件提出的各项要求和条件。如果有幸中标,我们将选派在工程建设中积累多年经验的项目部来承建本工程;我们将严格按国家质量标准和有关质量规定进行施工,并严格按ISO9001标准及我单位《质量保证手册》和《程序文件》要求组织施工,实行创优目标管理,确保工程达到国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规定的优良标准;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不断优化施工方案,科学合理组织施工,强化施工进度计划管理,确保本工程在300日历天内全部完工。 我们有信心与决心在XXXXXX灾害防治工程施工中再创佳绩。 二、编制目的 本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招标文件和对施工现场考察的基础上,对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原则及内容进行了充分研究和论证而编制的,对本工程的重点工艺措施作了详细的说明,目的是为了猪行至九锅箐公路整治改造工程的施工提供完整的、纲领性的技术文件,用于指导工程的施工与管理,保证优质、高速、安全、文明地完成该合同段的建设任务。 三、编制依据 XXXXXX灾害防治工程的招标文件、设计图纸等; 四、指导思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