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各个报社创刊词、发刊词及告读者书

全国各个报社创刊词、发刊词及告读者书

全国各个报社创刊词、发刊词及告读者书
全国各个报社创刊词、发刊词及告读者书

全国各个报社创刊词、发刊词及告读者书(2008-09-08 23:49:58)

全国各个报社创刊词、发刊词及告读者书(中国报业网整理)

发一些报社创刊词、发刊词及告读者书给大家看看,这个帖子在中国报业网访问量达到4000多人次,现在转发到这里,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来中国报业网看更多的资讯,网

址:https://www.doczj.com/doc/c210097885.html, 同时欢迎各位大侠来中国报业网的论坛发表更多的传媒观点.

亲爱的读者我拿什么奉献给你

深圳晚报

如今,全世界的媒体都在为如何吸引年轻读者而绞尽脑汁,可以说谁占领了年轻读者的阵地,谁就掌握了未来赢利的金钥匙。而作为四大媒体中的元老———报纸所感到的年轻读者日益流失的压力则越来越大。但是,说报纸命运堪忧?答案却不是肯定的。

让我们先来看看来自域外的调查结果吧。

年轻一代需要什么样的新闻

澳大利亚20年来的统计数据表明,1972年18至29岁的年轻人中,50%的人有每天阅读报纸的习惯,但是如今这个数字已经降到了20%,而且根据专家分析到2010年,将只有10%的年轻人阅读报纸。

根据澳大利亚摩根读者调查公司的统计数据表明,1991至2002年,各大报纸14到24岁年轻读者层持续流失。10年中,阅读星期一到星期五版报纸的年轻读者减少了30%,而阅读周末版报纸的年轻读者则减少了6%。而25至34岁和35至44岁的读者群也有不同程度的流失。据统计表明,10年中,阅读星期一到星期五版报纸的25至34岁和35至44岁的读者群分别减少了19%。不过阅读周末版报纸的25至34岁的读者群10年中一直保持稳定,没有减少。而35至44岁的读者群阅读周末版的人数上升了12%。

22岁的科迪·科诺(CodyKonior)是澳大利亚珀斯市的一名计算机工程师,在谈起对报纸的看法时,他说:“我不怎么看报,我更喜欢从互联网或者晚间电视新闻上看看新闻。不过我妈妈订了报纸,因此我有时也会瞥一眼。”“我觉得大部分报纸上的内容和我无关,要从那上面找点有趣的东西很难。什么国际政治啊、外交啊,很无聊,而且很少能说到点上,还有那些没完没了体育评论,简直就是浪费时间。因此每次我拿起报纸,也就是看看报纸头版。另外我的朋友们大部分都和我一样,几乎不读报,我们很少谈论这些。”科诺平常喜欢通过新闻网站提供的电子新闻邮件服务或是电视台的晚间新闻节目中获得新闻信息。

正上中学的16岁的丽贝卡-威尔斯说:“我其实算是比较喜欢读报纸的了,我现在一直关注伊拉克有关的新闻,但是通常我都是看看健身版,或者生活版。我很喜欢那些教你如何安

排好自己的饮食,以及如何看待自己的文章。尽管我不一定遵从那些建议,但是我还是很喜欢看。”威尔斯建议如果报纸想吸引年轻的读者应该多向一些流行杂志学学。

我们需要更多的国际新闻

针对日益流失的年轻读者群,世界各地的新闻从业人员都希望寻找到答案。美国著名的媒体研究杂志《哥伦比亚新闻评论》对于年轻读者日益流失的问题,特别制作了一个调查。对全美67家报纸的编辑部中的年轻新闻从业人员进行了采访,请他们分别写出自己心目中未来的报纸的样子,怎样才能吸引年轻的读者。返回的调查结果表明,这些年轻人与社会流行的看法认为如今的年轻人越来越闲散和自我为中心不同,相反他们的国际意识很强,都把自己看成是地球村的一员,是国际社会的一分子,因此他们也希望报纸能够充分地反映这一点。很多调查者都表示,互联网的普及以及越来越多的各国间的留学教育,使如今的年轻人比他们的父辈更容易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

除了增加目前报纸的国际版内容外,很多年轻编辑们认为未来报纸的国际新闻除了报道时政新闻外应该增加更多的生活报道。

未来报纸需要视觉化

当谈及文字、图片、与其他视觉因素在未来报纸中的地位时,《俄勒冈州人》的报纸编辑组写到:“无论何种因素,最能有效的表达报道内容的方式将最终取胜。”另外在报道形式上被调查者普遍认为未来报纸应该在取材和形式上更加灵活、开放,并且各种报道素材采集回来后,应该由记者、摄影师和版面设计人员共同讨论应该采取何种方式,例如“是否应该采用图片短文的形式?是否应该采用大副图片?文字应该占多少比例?”等。

视觉化的报道方式将改变未来报纸的面貌,图片、图表和绘画等视觉因素在报纸版面的比例将越来越大。23岁的克里斯托夫-李现为《新观察家》周刊的“视觉记者”,他的工作是

与记者、摄影师一同前往采写新闻,随后通过图表、插图等视觉形式把复杂的新闻信息简化成通俗易懂的形式。克里斯托夫-李认为未来新闻报道中视觉化的表现形式将成为主宰。而且,这种视觉的表现因素将不只是被看作点缀,而是整个报道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报道风格应更为个性化

很多年轻编辑和记者在调查时写到未来的报纸将更多的采用小说和更为个性化的笔法进行

新闻报道。该手法充分融合小说的创造和想象力以及发挥新闻记者对事件的深入采访的技巧,一反新闻过分以来新闻来源的传统,加入记者对事件的深入分析,它所重视的是写作的格调与描述的品质,允许记者在报道中加如主观叙述而非传统的置身事外的客观报道风格。

另外,很多年轻记者们都认为未来的报纸在报道语言上应该减少正式语言而多增加一些轻松的流行用语。

《南方周末》改版致读者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本期报纸,是“瘦身”过后的《南方周末》,是站得更“挺拔”的《南方周末》。进入最新一期《南方周末》精华版

一直以来,《南方周末》都以理性、科学的态度追求着新闻的品质,同时,也关注着您的阅读感受。此次改版,主要是对报纸的外形结构进行调整———启用“黄金报型”。在历时五个月的筹划过程中,我们成立了专门小组,查阅资料、实测国际著名大报的报型比例、联系能够生产这种特殊比例新闻纸的厂家、和遍布全国14个大中城市的印点逐一落实卫星传版和印刷等事宜,以及对版式设计进行细微调整,做了大量烦琐和细致的工作。

终于,面目一新的《南方周末》站到了您的眼前。

也许刚开始的时候,一些读者朋友对我们的新形象会有些不习惯,但我们真诚地希望大家理解:我们的每一次变革,我们为改版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出于一个良好的愿望,那就是让您的阅读更方便、更舒适。

调整后的报纸,长宽之比将非常迫近“黄金分割”,差值只有0.0045,是国内目前最接近“黄金分割”的报纸。被称为″黄金报型″。众多国际著名大报均采用了相近的比例。

因此,您阅读南方周末的时候不需再像读传统的对开大报那样不停地叠来折去了,而且在飞机、地铁或是公交车等一些比较局促的环境中您都能舒展地阅读。与此同时,报纸拿在手中,也更加挺拔了,不再像过去那样会软塌下来。

精益求精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将不断地根据您的需求对报纸进行调整。我们期待,我们努力的方向,与您目光倾注的方向越来越近。我们期待您一如既往的关爱与帮助。

南方都市报:还原与再现

程益中

斗转星移,白云苍狗。这世界变化真快。曾几何时,我们还是台下的看客,现在已是台上的拳手。混战已经烟消,局势已经明朗。序幕正在打开,好戏正在上演。命运对我们说,去做一点事情吧,现在是直捣黄龙的时候了。

台上只有两人,因为这是决赛。从来只有两人争夺冠军。我们站在这里。一路爬雪山过草地,历经千辛万苦,排除千难万险,胜似闲庭信步。我们偏执地相信,山那边是鲜花美酒,一马平川。山那边不会总是山。走过了山沟沟,就不唱信天游。丢掉了小米加步枪,我们告别游击时代。拔剑四顾,平原如海。命运对我们说,去做一点事情吧,现在是重建秩序的时候了。

江山从来都是一拳一脚打下的。花拳绣腿怎敌我钢筋铁骨南拳北腿。快来看看我们的一招一式一撇一捺。今天我们汇报演出。既然站到台上,我们就不打算下去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当冠军呢。今年我们忍气吞声地说,从来只有两人争夺冠军。明年我们要扬眉吐气地说,从来只有一个冠军。

我们也许不是最好的,但是我们比好的更好。我们都是搞实业的人,我们都想搞大。办报纸与种地并没有什么两样,卖报纸与卖苹果并没有什么两样。千万不要把我们看得太重太高。

不要指望从我们这里得到教诲。我们也是一群俗人,我们并不比你多一份美德。你们有的缺点我们都有。

不要指望从我们这里得到裁决。我们不是居委会大妈,我们不是警察。报馆不是法院。

不要指望从我们这里得到眼泪。我们不会煽情,我们不是催泪弹。

甚至良知。甚至正义。我们没有被赋予这样的权势。请继续指望我们的国家和政府。只有国家、政府才能提供良知主持正义。我们渴望并且需要良知和正义,我们只是良知和正义的受益者。我们不是真理的化身。

我们只是真理的追求者。我们试图记录一些真相。我们只是努力还原与再现已经发生的事件而已。我们并不认为这件事情那么简单。声音和符号在传播的过程中,有无数缺失和走样的可能性。我们只是努力克服这种可能性而已。每个人在表达自己的思想的时候,都未必准确无误,更何况转达别人的思想。主观叙述永远是相对真相,因为我们不是天使,长着翅膀,先知先觉,俯瞰人间。

我们在人间。我们以仰望的姿态面对大众。我们不能承诺,我们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准确的。但是我们承诺,在追求真相的路上我们争先恐后。如果说责任,这就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对社会的理性责无旁贷。请给我们机会,我们会成熟起来。请给我们机会,我们会理性起来。让我们静下来想一想,我们距离理性到底还有多远。让我们现在就从小事做起,看完我们的报纸请不要随地乱扔。(作者为南方都市报总编)

经济视点发刊词:为经济而生

阳光灿烂。伴着入世后中国匆匆的脚步,《经济视点报》——一份富有实用特色的财经类综合周报应运而生。

鲜花盛开。伴着对中国经济繁荣昌盛的憧憬,《经济视点报》——一份定位独特、新锐时尚、格调高雅的财经类综合周报应运而生。

我们出生了,为经济,也为生活在经济社会中不断创业的您。

我们出生了,带着对财经时代的解释与判断,带着一颗真诚为您服务的心。

我们给自己定位——把脉经济动向,揭示财富商机。

我们为您定位——拥有较多消费话语权、知识话语权、时尚话语权⒐芾砘坝锶ǖ纳缁岷诵娜

巳骸?br> 我们对自己要求——通过全方位的新闻透视,采用各种组合报道方式,强化信息的处理和提纯;对经济大潮所带来的资讯爆炸进行梳理,给成熟的读者群提供简洁而富有深度与趣味的分析;选择新鲜而非陈腐的语言方式,将新闻纳入专业化的轨道;对经济领域进行新的富有理性和实用性的探索,从而摒弃鸡毛蒜皮式的新闻炒作。

我们向您承诺——办一份理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品牌报。选择带观点的实用性作为办报理念,体现着我们真心真意的服务观。

我们认为——人是一切经济活动的中心,所以,我们将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关注市场和经济现象。我们相信知识经济的力量,更相信人智的力量可以改变现实中的粗陋,因而,每周我们会将从市场、从政策领域发现的商机告诉您,将我们对经济的解释交给您,将人类的尊贵思想与情怀带给您。

我们追求——成为一份“好报纸”。我们心中“好报纸”的标准是:成为社会核心人群的信息纸、观点纸、实用纸,而且她还能够呼唤出人的崇高情感,激发出人的创造性,从而享受更丰富、更美好的生活。

正是阳光灿烂、鲜花盛开的季节,在未来的日子里,您的认可与支持,就是普照我们的阳光,就是鼓励我们前行的鲜花和掌声……

一切都刚刚开始,我们将努力耕耘。

一切都刚刚开始,我们期待您的支持。

《新京报》发刊词:责任感使我们出类拔萃

(2003年11月11日)

北京这些日子风风雨雨,天空没有想象中那么澄澈。但是,天安门依然巍峨耸立,长安街依然车水马龙,香山的红叶还是如期而至,潭柘寺的钟声还是照样悠扬。时间伟大得无法遏止,该来的总归要来。新京报一声嘹亮的啼哭,划破千年古都的沉静。历史开始了。

155年前,卡尔·马克思创办了新莱茵报。152年前,亨利·雷蒙创办了纽约时报。85年前,邵飘萍创办了京报。54年前,光明日报和南方日报诞生在新中国的拂晓和黎明。4

个月前,光明和南方一见钟情。3个月前,光明和南方共偕连理。今天,2003年11月11日,冰雪消融,多云转晴,新京报在中国首都北京横空出世。

新京报是全国第一家得到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具有合法地位和受法律保护的媒体集团跨地区经营管理的报纸。作为一个试点,新京报是中国新闻出版和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的重要成果,是光明报人的新选择,南方报人的新起点,中国报人的新理想。新京报一小步,中国报业一大步。

由于历史上进步报人邵飘萍创办的京报曾经烛照过一个时代,我们这张新京报的创刊,被外界广泛解读为一次伟大的复刊行动。这实在是一个善意的、富有创造性的误解。我们不敢掠人之美。但是我们也不能数典忘祖。作为有理想的当代中国报人,不能只向国外报业巅峰仰望,更要向本国史上难能可贵的报业传统致敬。知识分子的良心,从来就是奠定报业大

厦的基石;知识分子的风骨,从来就是支撑报业大厦的脊梁。历史上的京报如此,新京报也理应如此。对国家和人民利益的看护,对理性的呼唤,对权力的制衡,对本真的逼近,对美好的追求,对公义的捍卫,对丑恶的鞭挞——这是媒体的普世价值和终极价值,也是中国执政党共产党所倡导的价值,那就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有责任感的政治家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报业乃是社会生态链条中不能薄弱、不可或缺的一环。社会生态链条中如果缺了报业这一环,就好像林子中没有了鸟唱,田野上没有了蛙鸣,屋子里没有了猫叫;一个地区报业兴旺发达与否,乃是判断这个地区社会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有责任感的政治家总是善于从中领悟效忠国家、造福社会、服务人民的道理。

责任感总使一些人出类拔萃!新京报至高无上的责任就是忠诚看护党、国家和人民的最高利益。新京报的口号是:“负责报道一切”。新京报致力于对报道的新闻负责,一切新闻和一切责任。有责任报道一切新闻,追求新闻的终极价值和普世价值;更有责任对报道的新闻负一切责任,包括政治责任、经济责任、文化责任和社会责任。新京报遵守国家政治制度和法律法规,尊重社区道德风尚和审美情趣;在体制内行使媒体的权力,开展建设性的舆论监督;认同意识形态产品属性,奉行社会效益优先原则;树立理性新闻观念,探索客观报道模式,努力重组事件、再现事实、还原真相;宣传有正负之分,新闻有真假之辨;有不可以报道的真新闻,但不可以报道假新闻;遵守新闻道德,尊重新闻规律,追求新闻价值,讲究新闻方法。

新京报标徽为“圆形长城烽火台”。圆形,象征地球和眼球,象征观察世界,象征全球视野和国际眼光。长城,象征中国和北京,象征守土有责的媒体责任意识,象征对国家和人民的发展、富足和安宁负责,象征媒体要讲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烽火台,中国最古老的媒体和传播方式,中国传统特色中效率最高的传播方式,象征媒体终极价值和基本元素,象征媒体要发挥预警和监督的战斗性。凤凰形火炬,火炬象征光明,寓意光明日报报业集团;凤凰作为南中国的神鸟,寓意南方日报报业集团;火炬和凤凰所传达的指引、探路、尝试、先锋、新生等内涵,寓意新京报就像不断扩大光明范围的探照灯,成为照亮时间和空间的良心。

新京报标准字是天安门城墙色底方正大标宋字体加粗反白。新京报符号总是跟天安门城墙颜色出现在一起,时刻提醒新京报人和国内外读者:新京报有浓厚的北京特色和中国特色;方正大标宋字体,表达与国际接轨和借助科技进步的愿望;加粗反白,突出镂刻效果,增强视觉冲击,象征新京报要成为一块传世招牌。

新京报将积极参与全球报业竞争,融入国际主流社会,接轨世界资本通道,创报业最现代化的经管体制,建国家最职业化的报业团队,办北京地区最国际化的严肃报纸;坚持三贴近原则,贴近北京群众,贴近北京实际,贴近北京生活;扎根北京,报道北京,服务北京,越是北京的,就越是中国的,也越是世界的,北京化就是国际化,北京特色就是国际特色;

咬定高端市场,吸引中端市场,团结低端市场,成为北京政治界、经济界、文化界和主流社会的首选和必读的报纸。

当今世界,每一座伟大的城市都和一张能够代表这个城市形象的伟大的报纸联系在一起。报纸是城市的形象、门面和口碑。报纸办得不好,城市的形象就受损,城市的门面就难看,城市的口碑就不好。报纸更是城市的心灵,报纸办得难看,城市就美中不足。一座城市的报纸办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城市的投资环境和国际竞争力。从吸引外资的角度,为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为了增强城市的国际竞争力,新京报一定要好好办,要办好。

新京报是一张高起点的日报。光明日报报业集团和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强强联合,互利互补,资源共享,新京报的优势不言而喻,势头可想而知。两大党报集团精心栽下的不是一棵小苗,而是高耸入云的参天大树!由于营养充足、准备充分,新京报将成为一张完全可以省略成长经过的报纸,正像那句宣传口号说的那样,“新京报一出生就风华正茂”。

没有什么力量能够留得住时间。没有什么力量能够止得住新京报这辆呼啸而来的列车。经过一代又一代政治家报人的努力,新京报必将成为新世纪新北京有责任感和影响力的报纸,一张与大国首都地位相称的报纸,一张承载中国报人光荣与梦想的报纸。

岁月曾著风雨更待满树繁花

——写在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成立之际

2003年11月28日无锡日报

孙昕晨

有这样一粒种子,历经54个春秋,如今,她已长成一棵大树。

有这样一群人,用54年辛劳,一代又一代,为了这棵大树的茁壮、挺拔,躬耕无悔,同沐风雨。……

经历54个寒暑的这棵“大树”,就是中共无锡市委机关报--《无锡日报》;相伴54个春秋的这群人,就是我的前辈、同事和一代又一代真情相依的读者。

今天,2003年11月28日,历史又将记录新的年轮--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成立,由《无锡日报》、《华东信息日报》、《江南晚报》、《华东旅游报》、《江南保健报》、《江阴日报》、《宜兴日报》和《城市党报研究》杂志、无锡新传媒网站等7报1刊1网站组成的实力方阵,已经集结在报业集团的旗帜下,接受市场的挑战和时代的检阅。

走过春秋,走在今天的阳光里,我们又怎能忘记这棵“大树”曾经的沧桑;怎能忘记历任市领导和一代代读者对报纸成长倾注的心血和真情;怎能忘记几代报人跋涉的背影、奋斗的脚步……

成长之树:年轮中的记忆

1949年,是中国历史上令人难忘的一年。春天,余寒尚存的四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挥戈南下;秋天,天高云淡的十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庄严诞生。

今天,我为什么特意寻找这个历史的坐标?就是为了唤起读者对那一段历史的记忆。因为,就在这两个重大事件之间的8月1日,《无锡日报》的前身--《工人生活》报,在位于锡城复兴路119号的市委大院创刊。

对于风云激荡的中国,当年这张小报的创刊也许只是一个小小的细节,可对于无锡这座刚刚解放的城市,她的声音却意味着一个崭新的开始。伴随着贫苦民众“翻身解放”的心跳,这张飘着油墨芳香的报纸,在共和国的黎明,诉说、歌唱、传递着那个年代红色的激情。

细细翻阅那些枯黄的卷册,我有一个惊人的发现:报纸最初的报名是由无锡农具厂工人劳模卢俊林题写的。这样一个细节,让我久久不能平静。未来的日子里,它或许还会常常提醒在无锡日报旗帜下工作的人们:是谁养育了我们的报纸?是谁伴着我们的事业成长壮大?民生、民情、民意--寻常百姓,将是我们心中永远的关注和系念。

如果说,《工人生活》报的创刊像长河源头的一缕小溪,那么这股水流伴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变迁、特别是追随着无锡的发展,一路潺(三滴水旁加“媛”右半边)、蓄势、奔突,一直流到了今天。

惊回首,让我们眼前闪过那些历史的瞬间,感受时间河岸上几代人跋涉的“风景”与“刻痕”:

《工人生活》报创刊之后,伴随着行政区划调整等原因,报纸几经易名,最终于1957年8月1日正式更名为《无锡日报》。

1959年6月3日,报纸开始启用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来锡视察时题写的“无锡日报”报名,并一直沿用至今。

“文化大革命”中,《无锡日报》同样遭受了一场浩劫(期间曾改为《红无锡报》等报名),党报说真话的优良传统遭到严重破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开启了思想解放的大门。1979年1月1日起,在经历了多年停刊的厄运之后,终于恢复出版《无锡报》,四开四版,周三刊。1981年1月日,《无锡日报》复刊,周六刊;1983年1月1日起,正式恢复周七刊。

1985年1月1日,《无锡日报》扩版,出版对开四版的大型报纸。目前,《无锡日报》日出对开彩印24-28版(周六、周日8版)。

……

在历史的镜头面前,我们记忆犹新、历历在目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无锡日报》的壮大和发展。作为一张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党报,《无锡日报》始终踏着时代节拍,善于抓住机遇,在时代大潮中敢为人先。在办好主报的同时,报社先后创办了《无锡信息报》(现《华东信息日报》)、《华东旅游报》、《江南晚报》、《江南保健报》;创办了《城市党报研究》等新闻业务刊物;创办了无锡地区信息量最大、最具权威性的网站“无锡新传媒”(https://www.doczj.com/doc/c210097885.html,)。值得一提的是,《华东信息日报》曾经被读者评为全国十家最优秀信息类报纸之一;《江南晚报》在同类型媒体激烈竞争的情况下,广告收入以每年近20%的速度增长;《华东旅游报》以“一报在手,走遍神州”的独特面貌,在长三角区域内产生了良好传播效果;创办时间不长的《江南保健报》有了自己稳定的读者群;2001年,由无锡日报社成建制接受并管理的原《锡山日报》、《郊区报》,在改为“锡山新闻”、“惠山新闻”、“新滨湖”之后,同样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收获。“无锡新传媒”网站访问量已突破3750万人次,在国内地市级媒体网站中雄居前列。令人兴奋的是,其访者中三分之一为海外人士。

目前,无锡日报社是江苏省内创办子报刊最多的地市级党报。可观的“阵容”需要读者检阅,需要市场的检验,面向未来,她更需要积聚力量、编队前行,因此,集团化、规模化经营势在必行。

创新之花:绽放中的激情

曾经创造了丰厚吴文化的无锡,同样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不论是作为共和国长子的国企板块,还是曾经领风气之先的乡镇工业,及至今天以开放型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苏南经济。在这片需要创新、适合创新的土壤中,作为无锡精神文明重要窗口的《无锡日报》,不仅秉承吴地先人柔韧、竞智、做事必抵于成的“水性”品格,在多年的办报实践中还培育了敢于尝试、大胆探索、勇立涛头的当代气质,在新闻采编实践和各项改革中得到了强烈体现。

让我们从改革开放以来无锡日报社走过的历程中,追寻那一件件在国内、省内报界广有影响的“作品”。

――1980年11月,无锡日报社在全国新闻界率先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编辑记者,产生广泛社会影响,全国各地(除西藏、港澳台地区外)前来应聘者达500多人。公开招聘的经验由省人事厅向中央作了专题汇报;

――1985年1月1日,《无锡日报》在省内同级报纸中率先改出对开大报;

――1987年1月,《无锡日报》在我省地市报中率先实行自办发行;

――1997年3月,《江南晚报》在互联网上建立站点,推出电子版,成为江苏第一家上网的报纸;

――1998年底,无锡日报社在省内同级报纸中率先建成了现代化的多报联网电脑采编网络系统,记者编辑“告别笔与纸”,实现了采编手段的一次飞跃;

――2000年,无锡日报社因为报业管理的优良业绩,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全国地方报社管理先进单位;就在这一年,无锡日报社被推举为中国报协城市党报分会会长单位,一直担任至今;

――无锡日报社全方位拓展广告业,使之成为报业发展的主要经济支柱。2002年底,无锡日报社的广告收入继跻身全国各类媒体百强之后,在全国报纸系统中,从原来的40位,迅速攀升至24位。在江苏同级报纸中名列第一;

――2002年,无锡日报社在全国报界率先为所有投递员办理了养老保险;

――2002年秋,无锡日报社建成了省内第一流的现代化印务中心;

――从2002年7月开始,《江南晚报》策划“珍藏无锡”系列报道,一年多来,这个以挖掘、留存乡土文脉为己任的专题,已经出刊69期。正像这个系列报道主题词中的两个字“珍藏”所表述的那样,这样的报道蕴涵了媒体另一种意义上的使命和品格。……

细数创新之花,我们深深感到,这些领风气之先的得意之作,首先得益于观念的转变和全体员工的敬业之情。

近年来,随着“大报品位,大众口味”的办报理念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内部管理机制不断优化,日渐浓郁的学习、研讨、创新之风,为出精品、出人才打下了扎实基础。从日报到各系列报刊,“周会”、“月度策划会”、“双月谈”、“青年记者作品研讨会”,以及以季度、半年、一年为时间单位的各种业务研讨活动,波波相连,浪浪相激。“美文共赏、疑义相析”式的交流,激活了“一池春水”。

当灾害、险情出现,无论白天黑夜,我们的记者都会闻风赶赴现场;当普通市民有苦衷、有难事,我们的记者常常是倾诉的对象;当打工者遭遇不平胸有块垒,我们的记者总会倾力相助;……潮之所流,是目之所及;社会变迁,是情之所系;民生疾苦,总关笔底波澜。“我在场,我看到”、“我纪录,我说出”……一年365天,日渐激烈的新闻竞争,锻炼了更多记者的“现在时”。

今天,当我们翻动《无锡日报》、《江南晚报》……一天天、一页页,我们也像所有的普通劳动者一样,盘点自己的“收成”,大家不免为自己曾经的汗水、曾经的思考、曾经的呼喊而自豪。

发展之根:沃土中的力量

步入市场经济时代,媒体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距离读者最近的地市报业,如何踏准生活节拍,在激烈竞争中取得“首发”位置?

无锡日报社在探索中不断调整发展思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提出“以办报为中心,走报业产业化、集团化道路”,到九十年代中后期提出“宣传出精品、经营创效益、管理上规范、队伍争一流”的工作要求,后来又确立“政治家办报、事业型集团、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多元化发展、社会化服务”的办报方针,这些战略上的勾画、调整,为报业的健康、持续、有序发展提供了务实又有现代意识的思路,报社的规模、体量、实力和社会影响得到了扩大。

人们不会忘记,九十年代中后期,报社第一次明确提出“把无锡日报社建成全市新闻界的旗帜和现代报业集团”的目标。它像一个梦,一个并不遥远的梦,激励着报社决策者引领广大员工,向着这个目标一步步坚实地前行。

经过多年的奋斗,无锡日报报业内部初步形成了同步创新、特点明晰、优势互补、错位竞争的基本格局。

《无锡日报》发挥党报优势,在关注重大经济、社会现象和事件方面做足文章,凸现大报的权威性、公信力,随着逐年改版的推进,报纸的策划意识、精品意识大大增强。近年来,《无锡日报》不仅在中国新闻奖的评比中摘取奖项,在江苏省近几年的报纸新闻奖评比中,一等奖的获奖数连年名列前茅。作为江苏新闻人才最高奖的“戈公振新闻奖”,已经举行过三届评比,无锡日报社共有4人获奖,获奖人数名列地市级媒体第一。

伴随着报业市场的开放,无锡日报社的目光也日益开阔,近年来,报社记者采访的足迹已经从过去的“老区行”、“沿边行”、“沿海行”延伸至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无锡日报》、《江南晚报》记者不仅多次报道国家、洲际赛事,还首次对男足世界杯决赛阶段赛事作全程采访,发回了大量颇有含金量的“本报讯”,开省内同级媒体之先河,显示了经济强市无锡的报业实力。

记者是“社会观察家”,同时也是“社会活动家”。打造现代传媒,这两个“家’都是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多年来,无锡日报社把自己的“根”深深扎在读者广袤的沃野中。在办好报纸的同时,报社不忘通过组织社会活动,汇报读者,扩大影响,做响品牌。从1995年与美国一家公司合办“红色大地艺术游园会”到今年10月举办的中国围棋棋王争霸赛,近十年间数十次面向社会组织大型活动,既服务了读者,回报了社会,又扩大了报纸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江南晚报》从1993年创刊到现在,连续11年组织以暑期中学生足球赛为主的系列群体活动,参与面覆盖无锡城乡,参赛人数已经有数万之众。《江南晚报》去年、今年都参与组织“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不仅每次都赢得了观者如堵的人气,更为报纸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积累了经验。

随着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无锡日报社基本形成了一支梯次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为报业开拓发展积蓄了力量。目前,在编的采编人员211人,平均年龄38岁,具有正高职称的1人,副高职称的21人,占采编人员总数的10.4%。中级职称的89人,中高级职称人数占采编人员总数的52.6%。经营管理和技术人员中,各类专业中级职称以上者占总数的29.5%,具有高级职称者8人。

今天,随着《华东信息日报》、《江阴日报》、《宜兴日报》的加盟,无锡日报报业做大做强做优又有了新的机遇和平台。围绕“授权经营、落实责任、统一管理、提高效益”的总体思路,现在,报业资源优化整合、合理布局、多元发展等议题,已经开始进入集团领导的视野。无锡报业,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

让我们为走向成熟的《无锡日报》祝福,让我们为年轻的无锡日报报业集团祝福。一棵生长了54年的大树,现在枝繁叶茂;一张经历了54年的报纸,如今宏图绘就,大业在望。

在喜迎报业集团成立的日子里,我们的耳边常常响起一首老歌--《好大一棵树》。是的,无锡日报报业这棵树长大了,“绿叶中留下多少故事,有乐也有苦”。这棵树纪录历史、珍藏岁月,“撒下多少绿荫,都是爱的音符。”今天,在她沐浴新一轮朝晖的时候,让我们把心中最美的祝愿献给她――

“你的胸怀在蓝天,深情藏沃土!”

湖南潇湘晨报2005献词

在一种力量中前行

--2005年元旦献辞

昨夜,我们还是风雪中的归人;今天,我们又在阳光下出发。

这世界总在前行,2005年1月1日,第一缕晨曦宣告新一年的到来。

站在晨曦的另一边,我们发现,2004让人无法不流泪。就在昨日,印度洋海啸遇难人数已达12.6万,整个人类哭了。而此前,俄罗斯别斯兰恐怖事件人质喋血,中国公民在海外屡遭不幸,国内矿难与火灾等特大事故接连不断。

这一年,是历尽艰难与承受苦痛的一年,但绝不是缺少力量的一年。

这一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划时代命题,百年奥运中国进入第一集团,宏观调控卓见成效,市场经济的秩序与力量进一步强大。

这一年,在抗日女兵魂归故里的历程中,我们寻找到民族精神的传承和民族价值的认同;这一年,在对矿难的整治中,我们找到“没有选择,没有退路”铁腕治煤的血性。

这一年,悲痛激发良知,良知产生理性,理性给予我们力量——我们从来不曾失去前行的力量。

2005,站在新的一年,因为过去的坚守与付出,因为一直的承担与负责,因为前路的漫长与喜悦,我们将一如既往,风雨无阻。作为一家极具影响力的媒体,晨报将坚守媒体责任与良知,秉承一贯的新闻理念,恪守真实,关切民生,奔走在每一个新闻现场,告诉您我们能够看到的一切,告诉您我们正在经历的一切,寻找那些正在影响我们的一切——因为过去所赋予的信念和勇气,我们有面对一切的力量,这种力量让我们不懈地前行。

泪水与苦痛已被2004留下,而感动与真诚延续到今天,在此,我们谨向每一位读者和普天下的人们致以2005年的良好祝愿,祝你们新年快乐,幸福安康!

《新周报》发刊词:时代精神与我们的理想

2004年10月26日,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性日子——《新周报》诞生了!

今天,在中国期刊市场上默默耕耘了二十载的知音集团,承载着上级领导“把处于散、小、弱局面的中国期刊做大做强”的希望,怀着强烈的历史和社会责任感,顺应时代潮流,向社会,向读者奉献出一份真正具有时代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全国性综合类主流新闻大报——《新周报》!

这,也是知音集团将其传媒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实现其传媒集团远大理想的第一步。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真正开启历史性变革的时代!国人投身变革,也正在深深经历着变革洗礼;他们胸怀国计民生,也关注自我实现;他们希望能通过媒体透视时代脉动,了解变革大势,探求事实真相;他们身体力行着中国古训:“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在这大变革的时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矛盾表现得更加纷繁复杂。如今的

中国人既承载着太多的自豪、兴奋与感动;也有太多的困惑和未知……因此需要有广泛而丰富的资讯;需要深刻而富有建设性的令人“耳目一新”的新锐思想;需要多元化多角度多层次的知识;需要开拓全球性的视野。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也是一个新闻倍出的时代!在中国面临社会大转型的风云际会之中,人们需要富有洞察力和建设性的真知灼见!

我们本着历史和社会责任感,记录和体现时代精神,用果敢、真实的声音讲话,做最有影响力的新闻;

我们关注中国,关注世界,面向主流社会,为改革开放鼓呼呐喊,为社会进步推波助澜;我们立志成为社会的守望者,传承爱心、良知与正义,以强烈的责任感关注社会,以无限迫近事实真相为新闻内驱力,开展建设性的舆论监督;

我们秉持大众视角,诚造社会公信,践行理性客观;我们注重办报的建设性与贴近性,强调与社会、公众的沟通及互动。

我们的口号是:“做中国第一新闻周报”。这不是张狂,更不是空想,而是我们切实的追求与目标。因为我们坚信:有志者,事竟成!

我们理解的“第一”,不仅仅是风行神州,发行量最大;不仅仅是门庭若市,广告额最高;不仅仅是文章精妙,四处传扬;甚至不仅仅是和者云集,影响力最强。我们理解的“第一”,更在于一种孜孜不倦追求的精神,目标高远的姿态和理念。

当中国社会主流声音在新时代唱响,我们绝对有理由加入这一潮流去合唱;我们将满怀爱心、正义与良知,用一双跋涉不停的脚步和追求真理的眼睛,去探索,去发现,去思考,去传递……

从今日始,《新周报》将与这个时代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一道呼吸,一同感触,一块震撼,一起奋进……

第一财经日报发刊词:探求无尽的生命力

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权威性、最受尊敬的首选财经日报,成为一张和中国经济的未来相匹配,和《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等世界级报纸相对应的百年大报,这是本报的愿景和"第一推动力"。正是在这一愿景的牵引下,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北京青年报社走到一起,共同开启中国首家跨地区、跨媒体报纸的大门。

在21世纪,全球化背景下,一张权威主流的财经商业日报--中国需要它!

商业改变世界。近代以来,如果说有一种力量,最广泛、最深刻地改变了世界面貌的话,那就是商业的力量。人类探索的推动力来源于商业,不断增长的生活来源于商业,商业的活力维系着社会的活力,商业的创新引领着社会的创新。

商业改变中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的力量、商业的力量、资本的力量、新技术的力量,正在成为塑造中国的主导力量。这种力量不仅使社会告别了停滞,也重塑了一个古老民族的性格。当人民不再被僵化所束缚,而是相信他们自己的眼睛和头脑,创造性的知识便开始流动。

中国改变世界。今天,世界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如果有一种力量,能够最强烈、最深远地改变21世纪的世界商业版图,那就是中国商业的力量。一块"看得见的新大陆"在崛起,它将出现在"所有超出国界的视野里"。

作为一张主流大报,我们推崇商业的力量,关注商业力量的伟大进军,记录资本与财富的运动过程;但我们深知,尽管时代的标志是商业,但商业的精神决不只是时尚和金钱。

我们把商业看成一种责任。

依赖和平的交换机会来获利,依赖持续的、理性的、自由劳动的组织来获利,依赖对变化的适应和不间断的创新来获利,摒弃"利用各种政治机会和非理性投机活动"牟取一时之利,这是商业责任;"诚信并不只是法律规则,它比法律更重要",这是商业责任;做对社会有责任心的企业公民,弥补对社会成本的占用,这也是商业责任。

负责任的商业,就是一种文明。

没有文明的商业,就没有文明和谐的社会。

商业改变世界,也被世界改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体制结构、治理水平、社会文化、价值伦理,对商业有着巨大的影响。改革开放需要新动力,中国经济和中国商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样需要不断喷涌的生命力。这不仅有赖业界自身的努力,更系于社会的整体协调:对创造者权利的尊重与保护,清廉高效的公共服务,可依赖的法治体系,开放兼容的文化理性……如果没有这些配合,中国商业的未来很可能被机会主义的阴影威胁,被既得利益的固化侵蚀,被社会鸿沟的扩大影响,被粗放增长的压力制约。

"中国或许是19世纪欧洲工业革命以来最重要的经济新闻产生地。"我们相信未来,怀抱理想上路。权威、独立、责任、专业是我们的编辑方针,恪守公信是我们最重要的报道立场。商业改变世界,中国改变世界,《第一财经日报》--ChinaBusiness News,也将努力汇入改变世界的力量的河流。

因为信仰改变的力量,因为追求改变的可能,2004年11月15日,《第一财经日报》生于上海,生于广东,生于北京,生于中国。

南方人物周刊发刊词:让你的前路更远更亮

是在三月的北京,我坐在北京人艺的剧场里。戏不精彩,演员谢幕时,我却感动了,从他们真诚的眼神里,我分明看到了一种久违的圣洁之光;也许在庸常的日子里,他们和常人一样,有着世俗的纷争和欲望,可一旦走上舞台,理想主义的纯净令他们庄严而神圣。我把掌声献给了他们,我知道,这掌声也是献给我的同事们——一群年轻的新闻圣徒。此刻,他们正在挑灯夜战,把心中的梦想付诸行动……

于是,有了我们,有了《南方人物周刊》。

人,都有梦想,生生不息,绵绵不绝。无论你是从零点起步、梦想的终点只是他人的起点,还是成功者追逐更大的成功与荣耀,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理想的激情永远激活着人性的张力和想象,也折射出了时代的变迁和文明的进程;而所有的梦想汇集在一起,便是人类的成长,我们的命运。记录他们,是新闻从业者的光荣与职责。

记录,是我们表达梦想的方式,客观、公正是我们的标尺,心底珍藏的是普世的道德操守——正义、良知、爱心;而作为一本人物杂志,它要以平等、宽容和人道的立场,去关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不仅关注那些,对人类的进步和我们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人,同时也关注那些,在与命运的抗争中彰显出人性向善力量的普通人。他们是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企业家、艺术家,他们是民间英雄、公众领袖、人民代表、芸芸众生,他们参与变革,他们影响时代。而历史便是由一个个的人物传记书写而成。记录他们,便是记录历史,记录人物,便是为历史留存一份底稿。

还是在三月的北京,南方周末20周年庆典会上,众明星登台献艺,打动我的,却是北京大学合唱团的同学们,西服、晚装,优雅、飘逸,无伴奏的合声似天籁穿越我的耳际,想起的却是一个不合时宜的名字——马加爵。他们都是“天之骄子”,如今天差地别,是什么,让一个孩子失去了人性,仅仅是因为受困金钱?在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精神的滋养被浮躁与奢华湮没,道德的滑坡让世间失去了信任与尊重。但依然有一批人葆有人性的光辉和伟力,他们传承人类的文明,拓展思想的边界,创造丰腴的财富,引领人类走向正确的路径;他们的精神像黑夜里的光芒滋养着人类的心灵,照亮我们的前程。

我们记录他们,一同分享成功的智慧与喜悦;

我们记录他们,让向善的力量打动每一个人;

我们记录他们,感慨命运的沉浮,仍怀梦想;

我们记录他们,让你的前路,更远更亮!

《每日经济新闻》发刊词

其实,这是件很普通的事:有了一份新报纸,叫《每日经济新闻》。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充满了变化,太阳每天都新。创新求变,原就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发展进步的灵魂。在盛世巨变的浪潮中,沪蓉两地合作、全新机制的《每日经济新闻》应时而生,只是滴水随涌。

与企业人共成长,这是我们的愿望。读者乃报纸衣食父母,《每日经济新闻》必须为企业人服务,为一切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关注者服务,应市场之变,听读者之声。继以小康、进而大同,民族的振兴,天降大任舍我其谁?我们与企业人同负使命,共尽绵薄。

资讯、见解、价值,这是我们的理念。以精选资讯立身:因为地球是个村,信息是个港,良莠并存;以独到见解立言:因为社会多元化,瓦釜黄钟齐鸣;以创造价值立德:因为时间是金钱,效率是生命。

没有业务研究和业务创新,就没有新闻价值的体现。

坚持定位、把握导向、做出特色,这是读者的要求,也是市场的要求。《每日经济新闻》不会是千篇一律的,我们谋求与众不同;不会是高谈阔论的,我们立足中国的坚实大地;不会是可有可无的,我们看到纷繁复杂现象背后的经济原因。山不在高水不在深,走自己的路,树自己的品牌。

基于上述的想法,《每日经济新闻》今天奉献给读者的只有16个版,每个工作日出版。当然期待百年大报的成功,当然渴求振臂云集的影响,可是没有今日何以百年?没有细流何成江海?我们深知,在上海、在中国办一份经济类日报的艰难,没有现成的模式,没有现成的经验,没有现成的标准。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一步一个脚印。

微言笃行,求真务实,每日成就更高。

事情就这么简单。是以告读者。

肖秀荣1000题告读者

肖秀荣老师有关《命题人1000题》告读者书 鉴于目前有些读者关于《命题人1000题》出版时间的疑惑,我在这里向大家做一下说明。考虑到教育部考研政治大纲2010年做了一次结构性的重大调整,2011年只是微调,我预测2012年的大纲不会有大的变化(现在2012年的大纲已经发布,事实也是如此。可以看我对2012年的大纲变化的分析),加上广大读者的迫切要求,我于今年8月份,最终审定并出版了2012年的《命题人1000题》一书,尽早满足广大考生复习的需要。9月15日大纲正式出版之后,我第一时间将《命题人1000题》的知识点与大纲知识点做了对照,确认《命题人1000题》已经把大纲中可能命题的知识点全部涵盖,书中没有偏题、怪题、超纲题。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出版时间的提前对本书与大纲的吻合没有任何影响,请考生放心使用,也欢迎广大考生与大纲对照,发现问题随时反馈给我。此书今年受到更多考生的认可,所以已经多次重印,内容没有任何变动,购买1版1次印刷的同学没有必要重复购买。 另外,关于2012年大纲变动及其分析的视频请大家上考研论坛观看,也可上我的博客浏览文字说明。” 2012年考研政治大纲的新变化与应对 2012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终于公开发布了。经过认真研究,我的总体看法是,除了“形势与政策”的变化(考查的时间为2011年1月——2011年12月)值得重视外,关于知识点,可以说变化是很小很小的。由于“形势与政策”的课程一般都在11月初讲授,书籍一般在10月底后出版,因此,考研政治大纲的修订对考生此前的复习,包括已听的课、已看的书、已做的题,不会产生什么负面影响。然而,由于现在有些机构或老师把考研政治大纲的变动,不区分不同的情况,简单地全部罗列出来,并做了过度的解读,使有些考生产生了“考研政治大纲变化很大”的错觉。因此,有必要对政治大纲的新变化做全面、具体的分析。 考研政治大纲内容的修订,往往有几种情况,一种是为了进一步完善考查内容的,如2012年把形势与政策考查的时间调整为2011年1月——2011年12月,就属于这一种。第二种是由于种种原因,原来的考试大纲中没有而现在又非增加不可的重要知识点,如党的代表大会、中央全会、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的新观点、新决策等。第三种是文字上的修订,是为了使知识点的表述更精练、更准确。第四种是删除一些从考试角度看不太好命题或不太重要的知识点。我们研究考试大纲的变化,首先要把关注点放在大纲增加的知识点上,也就是第二种情况。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前一段的听课、看书、做题是否遗漏了知识点,而且,这部分修订包含着重要的命题信息。当然,第一种情况也值得关注。 一、对2012年考研政治大纲增加的知识点的分析 2012年的考研政治大纲,只增加了三个知识点,补充了六个知识点。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增加了一个知识点,补充了三个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增加了二个知识点,补充了三个知识点。有三门课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一个知识点也没有增加。 但是,只要对增加的三个知识点,补充的六个知识点做进一步的分析,就可以看出,这些增加和补充的内容是很有限的。 先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增加的一个知识点和补充的三个知识点。 1.增加的一个知识点是在第七章第二节,增加了“社会主义在改革中的自我发展和自

最全2018年全年节日一览表

2018年全年的各种节日一览表 一月 1月1日元旦(New Year's Day) 1月5日(小寒) 1月7日(黑人日) 1.8 周恩来逝世纪念日 1.12 香水节 1月20日(大寒) 1.21 列宁逝世纪念 1月24日(腊八节) 1.28 世界防治麻风病日 二月 2.1 宠物节 2月2日世界湿地日 (World Wetlands Day) 2月10日(国际气象节) 2月14日情人节 (Valentine's Day) 2月15日(除夕) 2月16日(春节) 2月19日(雨水);邓小平逝世纪念 三月 3月1日(国际海豹日) 3月2日(元宵节) 3月5日 (惊蛰);周恩来诞辰 3月3日全国爱耳日 3月5日青年志愿者服务日 3月7日(女生节) 3月8日国际妇女节 (International Women' Day) 3月9日保护母亲河日 3月12日中国植树节 (China Arbor Day) 3月14日白色情人节 (White Day) 3月14日国际警察日 (International Policemen' Day) ;孙中山逝世3月15日世界消费者权益日 (World Consumer Right Day) 3.16 中国国医节 3月18日(龙抬头);全国科技人才活动日 3月21日春分、世界森林日(World Forest Day) 3月21日世界睡眠日 (World Sleep Day) 3月22日世界水日 (World Water Day) 3月23日世界气象日 (World Meteorological Day)

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World Tuberculosis Day) 四月 4月1日愚人节 (April Fools' Day) ;复活节 4月2日(国际儿童图书日) 4月4日(寒食节) 4月5日清明节(Tomb-sweeping Day) 4月7日世界卫生日 (World Health Day) 4月13日(泼水节) 4.15 世界儿童日 4月20日(谷雨)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 (World Earth Day) 4.23 世界法律日;世界图书和版权日 4.25 读者节 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Day) ,秘书节 4.30 全国交通安全反思日 五月 5月1日国际劳动节 (International Labour Day) 5月3日世界哮喘日 (World Asthma Day) ;世界新闻自由日 5月4日中国青年节(Chinese Youth Day) 5月5日(立夏) 5月8日世界红十字日 (World Red-Cross Day) ;世界微笑日 5月12日国际护士节 (International Nurse Day) 5月13日(母亲节) 5月15日国际家庭日 (International Family Day) 5月17日世界电信日 (World Telecommunications Day)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 5月20日全国学生营养日 5月21日(小满) 5.25 健身节 5月23日国际牛奶日 (International Milk Day) 5月31日世界无烟日 (World No-Smoking Day) 六月 6月1日国际儿童节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Day) 6月5日世界环境日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Day) 6月6日全国爱眼日;芒种 6.10 父亲节 6月11日(中国人口日) 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World Day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

《序言》

《序言》 导读:本文是关于《序言》,希望能帮助到您! 教学目的(1)培养憎恶与摒弃旧思想,支持与追求新思想的感情; (2)用提要—概括—综合归纳的方法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作者寓于故事中的哲理; (3)培养对抽象的内容的阐发能力和对含蓄内容的解释能力。 教学设想:这篇课文形式上是散文诗,或者说是哲理诗、寓言诗,虽是序言,但具有诗的特质,有渗透着作者主观情思的意象,有能引人身临其间的意境,有鲜明生动的语言,也有着启人睿智的哲理。深刻的思想与尽可能完美的形式结合,使得这篇序言成为人类文化中的瑰宝。这样一篇文章,可分析之处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也比比皆是。但在教学中,不能一味地离开原文架空地分析、讨论,最好让学生尽快进入课文,原汁原味地品味诗中的意象与意境,进入作品的时空,与房龙一起驰骋想像,从而参悟其中深刻的哲理。因而,指导学生阅读、朗读,教师进行范读,也就成为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手段。 教学过程 一、解题 体重200英磅、粗壮结实的荷裔美国人亨德里克·房龙,人生经历丰富,曾在各种岗位上历练人生,刻苦学习.写作,多才多

世,能说和写10种文字,会拉小提琴、会画画,他著作的插图均出自于自己之手,善于用极其轻巧俏皮的文字,撰写通俗历史著作,而为无数青年读者所喜爱。他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发表了一系列这样的作品,大多成为美国的畅销书,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著名的如《人类的故事》《房龙地理》《发明的故事》《圣经的故事》等,早已有了中文译本,对我国一整代年轻人有过深刻影响。 历史学家曹聚仁在《我与我的世界》中回忆说,20年代他在候车时偶然买到《人类的故事》中译本,于是—— 那天下午,我发痴似的,把这部史话读下去,车来了,在车上读,到了家中,把晚饭吞下去,就靠在床上读,一直读到天明,走马看花地总算看完了。这50年中,总是看了又看,除了《儒林外史》《红楼梦》,没有其他的书那么吸引我了。我还立志要写一部《东方的人类故事》。岁月迫人,看来是写不成了;但房龙对我的影响,真的比王船山、章实斋还深远呢! 郁达夫在林徽音译本《古代的人》的序言中分析了房龙的.写作艺术,认为他的方法“实在巧妙不过,干燥无味的科学常识,经他那么一写,无论大人小孩,读他书的人,都觉得娓娓忘倦了。”“房龙的笔,有这一种魔力,但这也不是他的特创,这不过是将文学家的手法,拿来用以讲述科学而已。” 二、明确“自读目标” 三、初读课文,理清结构 第一部分(1)宁静的无知山谷,闭塞落后,愚昧守旧。

我喜爱的书刊普通话考试

我喜爱的书刊 从小到大,我就是一个书迷迷,尤其是小时候,常常为了看电书而故不上吃饭、睡觉,所以常被妈妈骂。有的时候,还为了看完一本喜欢的书,而躺在被窝里拿着手电筒偷着看。我认为,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书里面,我能感受到在我生活中所感受不到的事物。我看过课外书数不胜数,而而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我前一段时间看的《笑着活下去》,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女主人公的名字叫晏阳,她也是我最喜欢的明星。 当5岁的晏阳被亲生母亲丢弃在福利院门口时,她的命便注定了苦难。当7岁的晏阳看到母亲早已忘记自己和别人组成家庭时,她告诉自己永远不要再哭泣。当长大后的晏阳终被母亲认回,得知原由竟是要她捐出一个肾给妹妹时,她的苦难便已非常人所及了。亲情变得渺茫,未来变得黯淡,老天和最亲的人都让一点光照耀到这个可怜女孩的身上。但她是晏阳。她微笑着点燃了自己经受的苦难,照亮了周围的黑暗……? 晏阳给将死的妹妹带来了生的美好,她把青梅竹马的许剑锋主动让给了妹妹。晏阳给将分裂的那一家人带来了家的温馨,因谎言和不可宽恕而分裂的一家人被晏阳教会了享受亲情与温暖。晏阳给丈夫杨文榜带来了爱的光芒,让这样一个五大三粗的壮汉体会到女人的柔情与牺牲…… 每个人心中的怨都被晏阳带走了,人与人间的恨都因晏阳的到来化为无形。刚愎自用的丈夫最终原谅了欺骗自己二十年的妻子,自私的母亲最终为救晏阳甘愿牺牲自己的性命,胆怯清高的公子哥最终懂得为亲情奉献的意义而捐献了自己的肾脏,曾悲哀自己命苦的小妹妹含笑离开人世,只为给爱人和亲人留下美好的记忆…… 苦难滋养了美丽的晏阳,她是阳光的化身,是我们每个人的微笑女神。晏阳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晏阳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从晏阳的身上,我学到了很多,我想告诉大家: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故事,如果你觉得,当你的故事被演绎出来是一个悲剧的话,你应该知道,世上若

中国文化遗产作文1100字 参加读者节,感受“非遗”的精彩

中国文化遗产作文1100字参加读者节,感受“非遗”的精 彩 20XX年10月29日清晨,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大型小区新城南都的圆形广场沐浴在柔和的晨光中,《武进日报》举办的第二届独具地方特色的读者节将在这里举行。 八点多,在欢庆的鼓声中读者节拉开了帷幕,现场的气氛一片热烈。我们通过聆听本报副主编热情洋溢的发言,了解了《武进日报》的起步、发展、壮大。作为《武进日报》小记者的我,内心感到无比的自豪与激动。 期间,最吸引我们小记者目光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片展和现场技艺展。一张张精美的图片配着详细的文字介绍,令我们大开眼界。更令我们痴迷的是许多民间艺人高超的技艺展示:惟妙惟肖的剪纸,栩栩如生的面塑,化腐朽为神奇的木雕,精美的掐丝珐琅画,香气扑鼻的横山桥百叶……处处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我们武进传统的地方特色。 平常喜欢做做手工的我最感兴趣的是捻纸艺术。一袭古人装扮的这位民间艺人的身旁摆放着许多制作好的别具特色的捻纸艺术品。通过采访了解到这位年近花甲的朱琪爷爷是朱熹的第二十七代子孙。他一边向我们这些好奇的小记者介绍捻纸的特点,一边熟练地捻着纸,盘着纸,向我们展示着捻纸的二十七道工序中的“搓纸”的过程。看着朱爷爷那熟练的身手,我觉得这是项

简单的活儿。于是,我从爷爷手中接过纸也想试试。没料到,搓了一会儿就没信心了。因为搓出的纸不是太粗就是太细,根本没法做东西。爷爷笑着说:“做什么事都要专心,耐心,如果不能静下心来,就数数,念经,让自己不再浮躁”。爷爷还告诉我们,“捻纸”这门手艺是祖传的,只传内不传外。他是他的奶奶从小手把手教的。朱家历代在杨桥开豆腐店,十分有名。开豆腐店那会儿,朱琪奶奶看到邻居排队买豆腐的时间长了,就会用包大豆斋饼纸和其他一些花花绿绿的纸捻个蝈蝈儿、螳螂呀送给他们,很是好看。朱琪爷爷非常喜爱,也正因为这份热爱,朱爷爷与“捻纸”这门传统技艺结下了不解之缘。现在他的头发虽已花白,但精神却仍然非常矍铄,面色红润,腰板挺直,大概是因为这50多年一直有“捻纸”这一最大的兴趣爱好陪伴的缘故!说到动情处,朱爷爷两眼放光,不禁拿起旁边的面具脸谱手舞足蹈,跳起了避邪祈福的舞蹈来,我们连连拍手叫好。通过爷爷的介绍,我们进一步了解到,捻纸在过去是作为一种辟邪的物品,现在已成为一种工艺,早已名扬海外了。听到这儿,我的心中对朱爷爷这位我们中华名族传统的传承者充满了的敬佩之情。 可这样开朗的爷爷也有伤脑筋的事,现在这个社会人人、事事都赶时髦,赶潮流,没人再愿学这门手艺,就连自己的儿女也不愿试上一试。因此,朱爷爷的当务之急是想打破这门技艺“传内不传外”的规矩,多收几个徒弟,以至不让“捻纸”失传…… 活动举办得非常成功、精彩。回来的路上,看着两旁鳞次栉

读者出版传媒股份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财务报表分析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公司在经营决策方面应与财务报表保持一致。财务报表分析会影响领导者的决策,从而影响企业发展方向。财务报表只是代表本年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决策者不能只依靠这个数据来做决策,应该和往年同期数据作比较,否则管理决策意义不大。公司的财务报表应结合实际情况,将公司本年及往年的财务报表与同一行业进行比较,剔除随意性和非本质性的东西,统筹兼顾合理分析财务报表中反映出来的财务状况。根据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16-2018三年的企业财务报表,计算公司偿付能力、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等财务指标,提供相关决策信息;以确保投资决策的准确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读者传媒;财务报表;财务分析

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daily business activities. The company shall keep consistent with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in terms of business decisions. The analysis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will affect the decision-making of leaders, thus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enterprises. The company's financial statements reflect only the financial position of the year. The decision-makers cannot only rely on this data to make decisions. They should make comparison with the data of the same period of previous years, otherwise, the management decision is of little significance. The company's financial statements should be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d in combination with macroeconomic factors, compare the company's history vertically and horizontally with that of the same industry, remove the randomness and non essential things, and comprehensively and reasonably analyzing the financial situation reflected in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remove the randomness and non essential things, and comprehensively and reasonably analyze the financial situation reflected in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According to the enterprise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reader publishing media Co., Ltd. in 2016-2018 In order to ensure the correctness and accuracy of the investment decision, the financial indicators of the enterprise in terms of solvency, operation ability, profi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ability can obtain substantive information related to the decision. Keywords: Reader media; Financial statements; Financial analysis

全国各个报社创刊词、发刊词及告读者书

全国各个报社创刊词、发刊词及告读者书(2008-09-08 23:49:58) 全国各个报社创刊词、发刊词及告读者书(中国报业网整理) 发一些报社创刊词、发刊词及告读者书给大家看看,这个帖子在中国报业网访问量达到4000多人次,现在转发到这里,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来中国报业网看更多的资讯,网 址:https://www.doczj.com/doc/c210097885.html, 同时欢迎各位大侠来中国报业网的论坛发表更多的传媒观点. 亲爱的读者我拿什么奉献给你 深圳晚报 如今,全世界的媒体都在为如何吸引年轻读者而绞尽脑汁,可以说谁占领了年轻读者的阵地,谁就掌握了未来赢利的金钥匙。而作为四大媒体中的元老———报纸所感到的年轻读者日益流失的压力则越来越大。但是,说报纸命运堪忧?答案却不是肯定的。 让我们先来看看来自域外的调查结果吧。 年轻一代需要什么样的新闻 澳大利亚20年来的统计数据表明,1972年18至29岁的年轻人中,50%的人有每天阅读报纸的习惯,但是如今这个数字已经降到了20%,而且根据专家分析到2010年,将只有10%的年轻人阅读报纸。 根据澳大利亚摩根读者调查公司的统计数据表明,1991至2002年,各大报纸14到24岁年轻读者层持续流失。10年中,阅读星期一到星期五版报纸的年轻读者减少了30%,而阅读周末版报纸的年轻读者则减少了6%。而25至34岁和35至44岁的读者群也有不同程度的流失。据统计表明,10年中,阅读星期一到星期五版报纸的25至34岁和35至44岁的读者群分别减少了19%。不过阅读周末版报纸的25至34岁的读者群10年中一直保持稳定,没有减少。而35至44岁的读者群阅读周末版的人数上升了12%。 22岁的科迪·科诺(CodyKonior)是澳大利亚珀斯市的一名计算机工程师,在谈起对报纸的看法时,他说:“我不怎么看报,我更喜欢从互联网或者晚间电视新闻上看看新闻。不过我妈妈订了报纸,因此我有时也会瞥一眼。”“我觉得大部分报纸上的内容和我无关,要从那上面找点有趣的东西很难。什么国际政治啊、外交啊,很无聊,而且很少能说到点上,还有那些没完没了体育评论,简直就是浪费时间。因此每次我拿起报纸,也就是看看报纸头版。另外我的朋友们大部分都和我一样,几乎不读报,我们很少谈论这些。”科诺平常喜欢通过新闻网站提供的电子新闻邮件服务或是电视台的晚间新闻节目中获得新闻信息。 正上中学的16岁的丽贝卡-威尔斯说:“我其实算是比较喜欢读报纸的了,我现在一直关注伊拉克有关的新闻,但是通常我都是看看健身版,或者生活版。我很喜欢那些教你如何安

中韩翻译研究趋势刍议_述评北京大学朝_韩_语言文化系翻译学术活动

语言文学研究 中韩翻译研究趋势刍议 述评北京大学朝(韩)语言文化系翻译学术活动 杨 磊 内容提要 记述、评价重要的学术活动,对于整理学科发展脉络,推动学科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构成翻译史研究的重要一环。本文以近年来北京大学召开的中韩翻译研究方面的学术活动作为对象进行述评,力图揭示中韩翻译研究进行的内在规律与特征,为其日后发展提供一份可以参考的资料。 关键词 中韩翻译研究 翻译教学 韩国文学汉译 作者简介 杨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韩国语系教师,北京大学在读博士。 作为翻译史研究的一部分,翻译研究史具有很重要的地位,通过对重要学术活动的记述,可以达到阐述学科发展轨迹,阐明学术精神和学术观点,针对学科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目的。 翻译在历史上曾经长时间的被忽视甚至蔑视。钱钟书在 管锥编 中曾经引用过各国文士对翻译的 微词 : 英国作家塞缪尔 勃特勒认为翻译是: 一般说来,误解作者,误告读者 ; 西班牙的塞万提斯称翻译 如翻转花毯,仅得其背 ; 法国的雨果说翻译 如以宽颈瓶中水灌注狭颈瓶中,傍倾而流失者必多 ; 德国的叔本华谓翻译 如以此种乐器演奏原为他种乐器所谱之曲调 ; 伏尔泰谓 倘欲从译本中识原作面目,犹欲从刻板复制中睹原画色彩 102

中韩翻译研究趋势刍议 钱钟书对这些观点均持否定态度,他在文中也用过比喻,然而他用的比喻是称赞多于批评,他赞同把翻译比作原作 投胎转世 的说法,认为翻译 属于与创作并行的高级文化事业。 纵观人类的历史,从古至今,翻译不仅使得人类超越了语言和文化的界限进行彼此的沟通和交流,还始终在推动着人类社会在不断向文明的更高阶段发展。当今,翻译研究堪称一门显学,这不仅仅是因为翻译研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作为独立学科出现以来呈现出了异彩纷呈的蓬勃局面,也因为在多元化、全球化的语境下,翻译研究获得了空前的重视。 许钧在2009年曾经指出: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翻译研究基本可以分成两个阶段:1949~1978年的30年和1979~2008的30年。前一阶段,翻译研究基本局限于经验性的总结和实践性的思考,缺乏学理性的探索。严格意义上的翻译研究是从我国改革开放的1978年真正开始起步的。随着社会的进步,翻译事业的发展,翻译研究不断深入与拓展,趋于科学性与系统性,翻译学科逐步成长,在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内与语言研究和文学研究成三足鼎立之势,渐渐取得了相对独立的学科地位,进而在学科设置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形成了本科、硕士和博士教育以及博士后研究的完整的科学教育与人才培养体系 。 从中韩两国古代的交流历史来看,翻译明显呈现出 一边倒 的情况: 海东礼俗,蚤自与中华接触以来,文物制度,深受影响。特以言语相隔,故置院设庠,肄习中华语文,时尚所趋, 蔚然成风 。 中韩翻译研究在国内起步较晚,相关的研究资料也相对匮乏,以 中国翻译史研究拜年回眸(1880~2005年中国翻译史研究论文、论著索引) 一书为例,书中整理出的涉及中韩翻译的论文论著中的924条资料中,以中韩(韩中)翻译史为题的仅有三条 : 1)陈景富, 朝鲜入学僧与唐代的佛经翻译 , 人文杂志 ,1994年2月; 2)李得春, 韩国历代汉韩翻译简述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年4月; 3)王德朋, 论韩国僧人对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贡献 ,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2005年12月;近5年来,可以看到的关于中韩翻译史方面的论文相对增多,而且研究的内容也更为深入,如: 金长善: 20世纪后半期韩国文学译介在中国 , 世界文学评论 ,2006年2月;赵莉: 韩国文学翻译三十年(1976~2006) , 外国文学动态 ,2006年5月; 金鹤哲: 中韩建交以后中国文坛对韩国纯文学的译介研究 , 当代韩国 2009年春季号;103 钱钟书研究集刊 第三辑,第90页;王秉钦: 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第241~242页。许钧、穆雷主编 中国翻译研究(1949~2009)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韩 林东锡: 朝鲜译学考 ,亚细亚文化社,1983,第1页。 文军主编 中国翻译史研究拜年回眸(1880~2005年中国翻译史研究论文、论著索引) ,北京航空航天 大学出版社,2006。

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基础限时训练 病句辨析系列14

2020届语文一轮复习基础限时训练:病句辨析系列14 限时训练时间:40分钟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新疆事务是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部势力插手。中方要求日方切实尊重中方的重大关切,采取措施消除恶劣影响,以实际行动维护中日关系大局。 B.说实话,当时对自己的书能否被大家喜欢,没抱太大的希望,因为20多岁的我阅历不够丰富,文章难免青涩一些。 C.“北京高校博物馆联盟”包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大学等18所高校的博物馆组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王训练当选为首届“北京高校博物馆联盟”理事会理事长。D.今年本市共有7.34万余人报名参加高考,比去年减少2547人,降幅约为3.3%,录取率将稳定在80%左右。从已公布今年在京招生计划的高校来看,其计划减少比例均慢于考生减少幅度,考生报考形式比较乐观。 【答案】A 【解析】B. “对”缺少宾语中心语C.句式杂糅D.“今年”放在“已公布”之前 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中国人民大学日前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表示,在楼市新政持续的基础上,货币政策的调整以及楼市调控加码,2020年上半年房地产行业资金链将出现严重问题,房地产价格将出现接近两倍的下滑。 B. 连日来,一篇题目为《儿子,爸爸不是郑渊洁》的博文在网络上广为传播,引起了很多家长的共鸣。很多人非常好奇,郑渊洁对儿子郑亚旗的教育可以复制吗? C. 深圳文化是伴随着经济的快速起飞逐步形成的,是一种以对外开放为现实背景,与深圳的工业化、现代化相适应,具有新颖性、多样性、通俗性等特点的新都市。 D. 按照亚运会保证标准,珠江森林公园将向游客开放560公顷山水景观,届时,中国最大城市景观园林——珠江森林公园将向世界揭开其神秘。 【答案】B 【解析】A“货币政策的调整以及楼市调控加码”缺少谓语 C. “文化”是“新都市”主宾不搭配。D. “揭开”缺少中心语“面纱”。 3.下列各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第十个记者节即将来临之际,《丹阳日报》社本着开门办报、服务读者、打造品牌、提升影响,举办记者节暨首届读者节系列庆祝活动。 B.界牌镇镇政府对购买农业机械的农户将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并使土地流转后从事规模经营的承包大户全部实行机插秧,镇政府要求镇农服中心在机械购置、种子供应、机手培训等方面与农户做好对接工作,全力服务“三农”。 C.沈纯德认为,不仅在比赛中服用兴奋剂破坏了竞赛的公开、公平和公正,对运动员自身的身体健康也将带来极大的伤害,同时更严重破坏了田径运动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印象。 D.“飞人”刘翔以13秒34的战绩,延续着复出后的奇迹,一举夺得十一届全运会110米栏冠军,同时成为全运会历史上首个三夺110米栏冠军的第一人。 【答案】B 【解析】A项,缺少介词“本着”的宾语“的宗旨”;C项,“在比赛中服用兴奋剂”应移到“不仅”前面去;D项,“首个”和“第一人”重复。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读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诊断报告

读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诊断报告 近年来,以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凭借其在信息获取方面的速度、信息获取的广度上、开放性上等具有的强大优势,给传统纸质媒体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冲击,传统纸质媒体影响力受到削弱、市场份额不断缩小、业绩普遍出现下滑。读者传媒是我国著名的文化企业,经营范围主要以期刊图书出版发行为主,《读者》杂志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具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但受到新媒体冲击等因素的影响,读者传媒营业总收入、毛利润等财务指标下滑明显。这就迫切需要对公司进行财务诊断,从而发现公司目前在财务和经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以便找到解决的措施。 财务诊断是指借助财务分析工具、方法,分析企业财务状况,指出其存在的短板,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在本文研究中,以读者传媒作为目标企业,在哈佛分析框架下,借助SWOT分析方法对公司进行了战略分析,指出了其优势、劣势、机会、风险;会计分析方面,则着重对公司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行了分析辨别;财务分析是本文的重点部分,主要依据读者传媒2012—2016年的年报数据,运用基本财务诊断方法如结构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综合分析法等来对公司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等方面分别进行了分析,将读者传媒相关指标与同行业上市公司进行了对比,找优势、找差距,并运用杜邦分析法找出了致使读者传媒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最后在以上分析基础上,对公司当前的经营现状进行了总结,指出其发展所面对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同时也归纳出公司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所归纳的问题,结合公司发展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能对读者传媒的发展能有所帮助。

无花的蔷薇〔1〕

无花的蔷薇〔1〕 1 又是Schopenhauer先生的话—— “无刺的蔷薇是没有的。——然而没有蔷薇的刺却很多。”〔2〕题目改变了一点,较为好看了。 “无花的蔷薇”也还是爱好看。 2 去年,不知怎的这位勗本华尔先生忽然合于我们国度里的绅士们的脾胃了,便拉扯了他的一点《女人论》〔3〕;我也就夹七夹八地来称引了好几回,可惜都是刺,失了蔷薇,实在大煞风景,对不起绅士们。

记得幼小时候看过一出戏,名目忘却了,一家正在结婚,而勾魂的无常鬼已到,夹在婚仪中间,一同拜堂,一同进房,一同坐床……实在大煞风景,我希望我还不至于这样。 3 有人说我是“放冷箭者”〔4〕。 我对于“放冷箭”的解释,颇有些和他们一流不同,是说有人受伤,而不知这箭从什么地方射出。所谓“流言”者,庶几近之。但是我,却明明站在这里。 但是我,有时虽射而不说明靶子是谁,这是因为初无“与众共弃”之心,只要该靶子独自知道,知道有了洞,再不要面皮鼓得急绷绷,我的事就完了。 4

蔡孑民〔5〕先生一到上海,《晨报》就据国闻社电报郑重地发表他的谈话,而且加以按语,以为“当为历年潜心研究与冷眼观察之结果,大足诏示国人,且为知识阶级所注意也。” 我很疑心那是胡适之先生的谈话,国闻社的电码有些错误了。 5 豫言者,即先觉,每为故国所不容,也每受同时人的迫害,大人物也时常这样。他要得人们的恭维赞叹时,必须死掉,或者沉默,或者不在面前。 总而言之,第一要难于质证。 如果孔丘,释迦,耶稣基督还活着,那些教徒难免要恐慌。对于他们的行为,真不知道教主先生要怎样慨叹。 所以,如果活着,只得迫害他。

待到伟大的人物成为化石,人们都称他伟人时,他已经变了傀儡了。 有一流人之所谓伟大与渺小,是指他可给自己利用的效果的大小而言。 6 法国罗曼罗兰先生今年满六十岁了。晨报社为此征文徐志摩先生于介绍之余,发感慨道:“……但如其有人拿一些时行的口号,什么打倒帝国主义等等,或是分裂与猜忌的现象,去报告罗兰先生说这是新中国,我再也不能预料他的感想了。”〔6〕(《晨副》一二九九)他住得远,我们一时无从质证,莫非从“诗哲”的眼光看来,罗兰先生的意思,是以为新中国应该欢迎帝国主义的么? “诗哲”又到西湖看梅花去了,一时也无从质证。不知孤山的古梅,著花也未,可也在那里反对中国人“打倒帝国主义”?

我喜爱的书刊

我喜爱的书刊 余华的《活着》本是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福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了聋哑人,儿子机灵活泼……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上演,最后只剩下老了的福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 《活着》告诉我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绝对的绝望是不存在,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难忘的旅行 谈谈服饰 衣食住行,衣排第一位,也就是服饰。服饰对人的日常生活非常的重要,现在不仅要穿暖也要穿的漂亮有气质。所以现在的人们越来越注重服饰的重要性。像是从小学到高中学校都要求我们穿校服,校服是学生的象征。在正式场合穿的西装也是身份的象征,听毕业的大四同学说大四的时候会专门开一门关于上班后如何穿着得体的讲座,这说明一个人是否能正确的选择服饰对日常生活以及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谈谈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近些年来经济飞速增长,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环境保护一词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经济的发展同时带来的环境被破坏,全球变暖,淡水污染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是我们所关注的。在我看来环境保护大到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合作以及发达国家的以身作则,小到每个各地对周身环境的保护,这都是非常重要的。像是最近几年不许烧纸不许随意的燃放爆竹,我认为这都是对环境保护做出贡献的行为 谈谈卫生和健康 人的身体健康和卫生环境是息息相关的,每次在大灾大难之后,受灾地区最关心就是卫生环境,因为不卫生的环境会造成极为严重的传染病,使得受灾地区雪上加霜。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没有良好的卫生喜欢很有可能引发疾病,季节交替之时不及时开窗通风很有可能就回感冒并传染给身边的室友,吃东西前不洗手,很容易引起肠道的病症,印证了那句老话病从口入。谈谈美食 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对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但要吃饱还要吃好近些年来还要吃的健康。在我看来大鱼大肉已经不归位美食之列了。健康绿色的食物才称之为美食 知道的风俗 过去汉族青年的婚姻多由父母包办,大都是父母从小就给订了婚,有的还指腹为婚,即孩子还未出生,双方父母就为他们确立婚姻关系。订婚前要请媒人到女家去求婚。订婚时,由男方给女方一些财物作“订礼”,结婚时女方也要带给男家很多财物,叫“陪嫁”。举行婚礼那天,新郎要坐上礼车或花轿,到女家去"迎亲",礼车或花轿前边有乐队。新娘被迎进男家后,要参拜天地和父母。礼毕,新婚夫妻入洞房。这时男家设宴款待前来贺喜的亲朋。有的地方还有闹洞房、听壁脚的习惯。 春节:一年之始,万象更新,主要活动是在除夕夜吃年夜饭、祭祀和守岁等,另外正月初一、二、三日是大年三天,也要祭祀供奉。这三天,一般除了做饭,不做任何工作,忌讳说不吉利的话,要拜访至亲和尊贵的亲戚。

世界上各种医学的日期

世界上各种医学的日期: 每年1月最后一个星期日国际麻风节 3月3日全国爱耳日/桃花节(日本女孩节)3月22日世界水日/世界睡眠日 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4月7日世界卫生日 5月5日碘缺乏病防治日/ 男孩节(日本)5月8日世界红十字日 5月12日国际护士节 每年5月第三个星期日全国助残日 5月20日全国学生营养日 5月25日健身节 6月4日国际日 6月6日全国爱眼日 9月20日国际爱牙日 每年9月第四个星期日国际聋人节 10月8日全国高血压日、世界视觉日10月15日国际盲人节 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 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 12月3日世界残疾人日 冬季第一天光明节

附:世界各种节日: 世界节日一览表 1月1日元旦 1月5日冰雪节 农历腊月初八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二十四祭灶神 1月12日香水节 1月19日新加坡回教开齐节 每年1月最后一个星期日国际麻风节 农历十二月三十除夕 农历正月初一春节/佛额什克斯(赫哲族)蚂蛉节(壮族)/花山节(苗族)/白节(蒙古族)/扩塔节(拉祜族) 2月1日宠物节 2月2日世界湿地日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棒棒会(纳西族)/花炮节(侗族) 农历正月十六至二十侗族芦笙节 农历正月二十五填仓节 农历正月二十九送穷日 2月7日“二.七“纪念日 2月10日国际气象节 2月14日情人节 2月中、下旬狂欢节(巴西) 2月24日第三世界青年日

3月1日国际海豹节 3月3日全国爱耳日/桃花节(日本女孩节)农历二月初一瑶族忌鸟节 农历二月初二春龙节/畲族会亲 农历二月初八傈傈族刀杆节/插花节 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 3月8日国际妇女节 3月12日植树节 3月14日国际警察日 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3月17日圣帕特里克节(爱尔兰) 3月21日世界森林日、世界儿歌日 3月22日世界水日/世界睡眠日 3月23日世界气象日 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一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农历三月十五佤族播种节 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五白族三月街 4月1日愚人节 4月5日清明节 4月7日世界卫生日 4月9日菲律宾勇气日

读者传媒2019年经营成果报告

读者传媒2019年经营成果报告 一、实现利润分析 1、利润总额 2019年实现利润为6,294.94万元,与2018年的4,144.01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51.90%。实现利润主要来自于内部经营业务,企业盈利基础比较可靠。 2、营业利润

3、投资收益 2019年投资收益为1,844.3万元,与2018年的1,165.19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58.28%。 4、营业外利润 2019年营业外利润为640.14万元,与2018年的355.86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79.88%。 5、经营业务的盈利能力 从营业收入和成本的变化情况来看,2019年的营业收入为97,186.32万元,比2018年的76,070.87万元增长27.76%,营业成本为77,156.96万元,比2018年的60,342.64万元增加27.86%,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同时增长,但营业成本增长幅度大于营业收入,表明企业经营业务盈利能力下降。 实现利润增减变化表 项目名称 2019年2018年2017年 数值增长率(%) 数值增长率(%) 数值增长率(%) 营业收入97,186.32 27.76 76,070.87 -3.68 78,979.34 0 实现利润6,294.94 51.9 4,144.01 -42.03 7,149.1 0 营业利润5,654.8 49.28 3,788.14 -36.47 5,963.06 0 投资收益1,844.3 58.28 1,165.19 99.52 584 0

营业外利润640.14 79.88 355.86 -70 1,186.04 0 二、成本费用分析 1、成本构成情况 2019年读者传媒成本费用总额为89,629.33万元,其中:营业成本为77,156.96万元,占成本总额的86.08%;销售费用为3,533.84万元,占成本总额的3.94%;管理费用为10,540.05万元,占成本总额的11.76%;财务费用为-846.25万元,占成本总额的-0.94%;营业税金及附加为541.21万元,占成本总额的0.6%。 成本构成表(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例) 项目名称 2019年2018年2017年 数值百分比(%) 数值百分比(%) 数值百分比(%) 成本费用总额89,629.33 100.00 74,169.63 100.00 74,553.38 100.00 营业成本77,156.96 86.08 60,342.64 81.36 61,308.52 82.23 销售费用3,533.84 3.94 3,221.13 4.34 2,864.44 3.84 管理费用10,540.05 11.76 9,096.86 12.26 9,973.64 13.38 财务费用-846.25 -0.94 -1,117.12 -1.51 -1,036.03 -1.39 营业税金及附加541.21 0.60 540.87 0.73 532.62 0.71 2、总成本变化情况及原因分析

普通话考试我喜欢的书刊

普通话考试我喜欢的书 刊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27我喜欢的书刊 我说话的题目是《我喜欢的书刊》。我喜欢的书刊不少,如《红楼梦》、《简爱》、《飘》、《荆棘鸟》,刊物有《收获》、《中国报告文学》等等。我最喜欢的是《平凡的世界》,它深深震撼了我的心灵。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写的小说,共有三册。它以中国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为背景,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里面有很多的矛盾纠葛: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等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那个年代艰难曲折的道路。这部书曾获中国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我看到这部书时,正十七八岁,和孙少平在县城上高中的年龄差不多。书中的情节和人物的命运一下子揪住了我的心。同是农村出身的我,深深的为少平的故事所感染,我感同身受、激动不已。少平出生穷困,却有强烈的自尊,在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环境里,不卑不亢,忍辱奋进。看到少平面对生活的磨难不断勇往直前时,我真是又心痛又欣慰!正是他的精神给了我极大的鼓舞与力量,物质的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贫穷! 田晓霞的出现就象一缕阳光照亮了少平的人生。晓霞是一个多么好的姑娘啊,活泼开朗,知识丰富、勇于追求,没有偏见。当他们的友谊升华到爱情时,我看到晓霞和少平在古塔山约定未来时,我几乎要落泪。他们是相互鼓励,相互扶持的知己啊。可惜生活是残酷的,奇迹没有发生,也许是他们的爱情太过美好,连上天都嫉妒了。晓霞牺牲了,少平的悲痛与彷徨让我再次潸然泪下,晓霞是少平的一个梦,深情仍在梦却碎了。 少平最终选择回煤矿照顾那一对孤儿寡母时,我的心是不忿的,我一度不能理解。但是后来随着年岁渐长,我慢慢的似乎明白了,少平归于平凡的结局,也许是他的责任,也许能得到心灵的平静,也许是平凡生活的必然结果吧 而孙少安和润叶的感情,也深深地让我惋惜。那些理想主义的唯美的爱情,在生活中注定要承受挫(4声)折吧。读到后面,我理解了孙少安对家庭的深重的责任感,和他在那个时代的局限性,我也觉得少安最理

各节日日期

各种节日的日期 元旦1月1日 世界湿地日2月2日 情人节2月14日 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8日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3月15日 国际消除种族歧视 日 3月21日 世界睡眠日3月21日 世界水日3月22日 世界气象日3月23日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3月24日 国际愚人节4月1日 清明节4月5日 世界卫生日4月7日 世界地球日4月22日 世界知识产权日4月26日 受难节复活节前的星期五复活节 春分月圆后第一个星 期日 世界儿童日4月第四个星期日 国际劳动节5月1日 中国青年节5月4日 世界红十字日5月8日 世界哮喘日5月第二个星期二 国际护士节5月12日母亲节5月第二个星期日国际家庭日5月15日 世界电信日5月17日 国际博物馆日5月18日 世界无烟日5月31日 国际儿童节6月1日 世界环境日6月5日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 干旱日 6月17日 世界难民日6月20日 国际奥林匹克日6月23日 国际禁毒日6月26日 联合国宪章日6月26日 父亲节6月第三个星期日国际合作社日7月第一个星期六世界人口日7月11日 国际扫盲日9月8日 中国教师节9月10日 国际臭氧层保护日9月16日 全国爱牙日9月20日 世界旅游日9月27日 国际和平日9月第三个星期二世界海事日9月最后一周某一日国庆节10月1日 国际老人节10月1日 世界动物日10月4日

世界标准日10月14日 国际盲人节10月15日 世界粮食日10月16日 国际消除贫困日10月17日 万圣节10月31日 世界糖尿病日11月14日 感恩节11月最后一个星期四 世界艾滋病日12月1日 国际残疾人日12月3日 中国法制宣传日12月4日 国际志愿人员日12月5日 国际民航日12月7日 世界人权日12月10日 圣诞节12月25日 春节正月初一 元宵节正月十五 龙抬头节二月初二 端午节五月初五 七夕情人节七月初七 鬼节七月十五 中秋节八月十五 重阳节九月初九 腊八节腊月初八 小年腊月二十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